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并购如此冷漠

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并购如此冷漠

一、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并购那么冷漠(论文文献综述)

逄嘉宁[1](2020)在《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基于国际投资的视角》文中提出迄今为止,大多数国际金融模型都建立在理性预期范式下。这种范式中的经济主体对复杂经济过程的规律有着超乎其学识、经历、境遇的理性又正确的感知,这显然与现实存在出入。本文认为,国际金融模型应建立在跨文化行为主体(个体、企业及国家)的价值观、感知及文化特质的基础之上,只有深入地解构文化,分析多层次文化主体对于文化的感知,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资本流动中文化差异对各类投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界定“国家文化”及“资本流动”的概念来划定文章的讨论范围。“文化”本身不仅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宽广架构,更是潜移默化中对人类行为与经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群体心理编程。如何在纵横交错的经济、制度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一窥文化差异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首要问题。这不仅要求研究者对文化的概念抽丝剥茧,分离出可以量化的部分,亦需要谨慎地探究文化差异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上不同方向和强度的效用;更要将这些问题与不同层级、不同内容的国际资本流动相结合,并寻找恰当的预测方式及回归模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Hofstede为代表的文化社会学研究成果使文化之核心一价值观得到了量化及应用,其效度及普适性也得到了诸多验证。本文将文化价值观维度作为文化差异衡量的主要方式,以国家文化熟悉度、管理者感知文化差异作为辅助,探讨国家文化差异对经济结果的相关性及影响。第三章细述了将国家文化差异纳入经济学模型建立本文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主要理论、文化差异对国际资本流动各组成部分影响及传导路径。理论发展部分介绍了经济学中刻画国际商品资本流动的经典理论引的产生背景、发展继承以及适用性;而第二部分则从资本流动的视角着笔,结合文献详述文化差异对不同资本流及资本流动构成的影响。其中传导路径一节主要描述文化对经济结果循序渐进的作用机制,论证文化与金融研究结合的适用性,并结合文献,分层次梳理文化差异对微观企业决策者,到中观企业对外投资,再到宏观国家之间的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所谓“见微知着”,文化最微观、最基本的载体单元是人,行为人通过自身的文化视角感知世界,并依此行事。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谈,从事金融资产跨境转移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决策主体是企业管理者。作为文化及公司行为的载体,管理者基于学习的跨文化经历形成了其对于国家文化差异的独特感知,继而塑造其对于国家文化差异对公司跨境发展意义的管理认知,并成为其制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的依据。第四章将董事会跨文化经历作为企业对文化差异感知的代理变量,利用Logit及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企业董事会整体跨文化敏感度水平与公司海外并购持股份额的相关性。公司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业界及学界“谈文化差异色变”的负面刻板印象。在实操过程中,文化差异不仅仅是信息摩擦、潜在交易成本的“罪魁祸首”,亦是促进创新协同,多元化发展的“肱骨之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开发-探索”视角出发,意图为“积极跨文化研究”进路增添经验证明。本文将中国企业从2005-2018年对60个东道国的对外投资数据汇总为国家层面面板数据,建立单边动态引力模型,以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选址决策的影响为例,基于非参数协方差矩估计及D-K修正标准误,探讨文化距离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及流量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文化距离总体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呈U型的特征,各文化维度对于区位选择影响程度和方向并不一致。进一步的分组结果表明,文化距离的U型效应在中国企业对OECD国家的投资中体现较为明显,而对非OECD国家的投资则呈负相关。在前两章的实证研究中,文化差异影响的效度及稳健性得到了很好的数据支撑。接下来,我们将视域拓展至宏观的国际双边资本流动。受限于数据及方法,将文化差异引入分析模型的进路人迹罕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多种形式的跨国投资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国际资本流的组成,探讨文化差异在不同语境下与各影响因素的互动与耦合。文化差异对于不同资本流动的影响强度各不相同,研究资本双向流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各层次不同经济主体面临的信息摩擦的本质,以及跨国资本市场的构成,而探求文化差异对于双边的整体资本流动构成的影响,以期加深和拓展研究者对文化差异与动态的金融资产跨境配置结构变动的相关性的理解。本文依托跨境资本流量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引力模型,并基于两步的稳健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文化熟悉度对国际直接投资及证券投资的流向及流量具有积极影响,文化距离与国际直接投资呈负相关而与证券投资呈正相关,正式制度对于文化差异对国际直接投资负面效应的影响具有缓解作用而对证券投资则并不显着,与之相呼应的是,文化距离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在非OECD国家较明显,而在OECD国家则不明显;总体而言,文化距离对于国际证券投资对直接投资之比具有正面影响,说明国家对于文化距离遥远的东道国,仍偏向于承诺程度更低的非实物资产投资。最后,基于对以上分析及研究的总结,本文提出了对于未来该领域发展,以及针对目前中国国际化发展阶段的展望。

付正[2](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黄浈宜[3](2019)在《法律文化对跨国并购整合阶段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建立跨国公司(MNCs)以用于扩大、多样化或巩固其企业业务。中国企业也为如此。但由于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并未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这其中法律文化是主要问题。因此,研究法律文化对跨国并购整合阶段成败的影响因素,是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现实需要。并购是企业战略、企业财务和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出售、购买或合并不同的公司来帮助企业在其所在地或新的国家迅速发展。德勤研究发现,60%的跨国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这其中并购的法律文化特别是文化整合导致了三分之二的失败,整合双方优秀的企业文化因素、形成新的或统一的企业文化一直是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研究法律文化对跨国并购整合阶段的影响,对帮助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并购理论出发,对法律文化进行定义,阐述了法律文化对跨国并购整合阶段成败的影响。本文中跨国并购整合中的法律文化包括文化整合与法律冲突的整合两个方面,并对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案、联想与IBM PC并购案、达能与哇哈哈并购案等多个跨国并购案例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试图指出发生在跨国并购前后的法律文化的整合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以及涉及反托拉斯法、劳动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几个法律方面的法律冲突,并针对这些法律文化的问题对如何有效促进跨国并购整合的成功提出一些建议。

部寒[4](2019)在《中美上市公司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企业赴美上市势头强劲,众多企业纷纷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市公司年报作为强制性披露文件,是企业和投资者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工具,具有研究价值。会计金融研究以往主要关注财务数据披露状况,近年来企业年报文本研究成为一个新热点。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等语言学理论,结合有效市场假说等金融学理论,对比分析中美企业年报话语可读性、劝说性和情感倾向性,考察企业年报话语质量与资本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具体回答三个问题:1)中美上市公司年报话语质量是否存在显着差异?2)上市公司年报话语质量是否影响资本市场反应?3)我国赴美上市企业如何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对外传播能力?本研究构建出一个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影响资本市场反应的理论框架,包括可读性、劝说性和情感倾向性三个话语维度质量指标以及衡量资本市场反应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指标。研究语料来自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52家中国企业2012-2016年20-F年报中的“经营与财务回顾与展望”部分,对比语料来自纽交所上市的135家美国企业2012-2016年10-K年报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建立了由892份报告构成的企业年报话语语料库,总容量约为1800万词符。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工具测量迷雾指数、词汇易读度、句法复杂度和连贯性等可读性特征;采用MDA(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多维分析法,借助MAT多维分析工具和因子分析法,并结合修辞结构理论进行定性讨论,考察并测量59种词汇-语法特征共现形式的劝说性交际功能;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机器学习算法,对积极、消极和中性句子自动分类,测量样本语料情感倾向性;采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比中美企业年报话语质量指标得分的差异;采用事件分析法和回归模型考察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第一,在可读性方面,中国企业年报话语的迷雾度显着低于美国企业(MD=-0.283,t=-3.790,p<0.05),词汇熟悉性和连贯性都显着高于美国企业(MD=0.62,F=24.17,p<0.05;F(11,747)=21.400,p<0.05,Wilks’Lambda=0.760),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中国企业年报话语显示出可读性较强、阅读难度较低的特点。但是,中国企业年报话语的词汇具体性、词汇可意象性和词汇意义性都显着低于美国企业(MD=-3.72,F=150.07,p<0.05;MD=-2.99,F=82.09,p<0.05;MD=-1.01,F=7.04,p<0.05),说明中国企业年报的词汇具体性、可意象性和意义性相对较弱,这增加了阅读难度和信息传递中的噪声,使得信息传播有效性降低。第二,中美企业年报话语形式劝说性存在显着差异(F(5,43)=146.033,p<0.05,Pollai’s Trace=0.464),具体来说,中国企业年报话语形式的直接劝说性、立场表达信息聚合性、命题可靠性都显着低于美国企业(MD=-0.284,F=74.762,p<0.05;MD=-0.602,F=150.07,p<0.05;MD=-0.844,F=168.596,p<0.05),但主体定位主观性和立场表达客观性显着高于美国企业(MD=0.802,F=127.935,p<0.05;MD=0.536,F=56.898,p<0.05),说明中美企业年报话语实现劝说的词汇-语法手段不同。第三,中美企业年报话语情感倾向性存在显着差异,中国企业年报话语的情感倾向性显着高于美国企业(MD=0.247,t=5.053,p<0.05),说明相比于美国企业,我国企业年报话语情感更积极。第四,在控制市场异象和企业基本面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情况下,企业年报话语可读性(β=0.008)、话语形式劝说性(β=0.010)和话语内容情感倾向性(β=0.029)均与资本市场累计异常收益率存在显着正向相关关系(R2=0.138,F=8.709,p<0.05),说明企业年报话语的信息沟通功能和劝说功能的有效发挥,会引起资本市场的正向反应。从而表明,企业年报话语质量越高,资本市场反应越良好。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以下创新和价值。理论上,将语言学、经济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相结合,构建起企业年报话语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提出“企业年报话语质量”概念,构建企业年报话语质量评价理论模型;提出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影响资本市场反应的理论假设,考察语言变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效应,拓展了以往仅关注财务数据影响效应的资本市场研究理论视角,实现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跨学科融合。方法上,建立中美企业年报历时语料库,采用多种语料库方法和工具,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考察纽交所上市中美企业年报多维特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测量语篇的情感倾向;采用事件分析法,结合回归分析验证企业年报话语传播质量如何影响资本市场反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的应用意义表现在,在企业信息披露研究中增加年报话语质量考察视角有助于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我国在美上市企业对外传播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实际价值。此外,对商务英语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本研究今后可进一步扩大样本,增加评价指标,考察企业年报话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行业考察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效应,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性建议。

何蓓婷[5](2019)在《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以华为为例》文中认为在“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企业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同时大量管理者、专业人员等被派遣到海外帮助公司开拓市场、完成项目或协助母子公司之间的资源流动。外派人员进入陌生的社会环境会遭遇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而导致外派失败率高、外派工作绩效低、外派人员流失多等问题。因此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简称“外派适应”)问题成为困扰企业海外扩张的战略难题。海外学者关于该主题的横向量化研究多、纵深质性探索寡,因而缺乏对真实故事深入的实证剖析。国内学者对外派适应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理论研究远滞后于中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实践。虽然国外研究成果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细化到中国情境下外派管理的特殊性未能得到深入讨论。本文以此理论和现实背景为切入点,探究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具体内容及作用机理。基于文献分析和前期探索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法收集了来自华为公司33位中方外派人员的一手数据,同时搜集了众多来源的二手数据进行三角验证,运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资料以深入探索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尤其从工作适应、心理适应、跨文化互动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最终建构了相应的跨文化适应的概念框架。研究结论如下:(1)工作适应主要体现在工作角色与工作职责的双重转变而引发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工作职责转变引发的高强度、高压力使其工作需求严重“侵占”家庭需求,从而导致显着的外派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角色转变带来的职业能力提升、视野开阔、财富积累等工作领域的资源增益可在未来促使家庭生活质量提升,从而产生外派工作→家庭增益。家庭资源损耗和工作资源增益的相互转化使外派个体找到了新的工作-家庭平衡。组织通过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共同作用促使他们实现暂时的角色平衡。(2)心理适应过程经历了“危机期→调整期→成长期”三个阶段。心理适应问题的严重程度从浅到深依次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社交压力→孤独感。心理适应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内调外养”的双重驱动。“内部调理”即外派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赋能以调节心态、应对适应压力。组织支持、同事支持、家庭支持“三管齐下”共同构成了“外部滋养”的心理适应调节机理。(3)中方外派人员在东道国主要的跨文化互动对象包括本地同事、本地客户。他们与本地同事是基于“需求导向”的浅层次互动;与本地客户是基于“功利导向”的全方位、深层次互动。与东道国的跨文化互动因时因势因人而变。在互动过程中他们面临跨一系列诸如文化误解、沟通与习惯差异等的跨文化互动障碍,通过认知并理解对方文化、改变沟通方式、调整管理模式等相应的跨文化互动策略,最终寻找到了“中方理念、西方标准”的调适方式,坚守“学习适应”与“自我保持”天平的动态平衡。(4)本研究最终统合上述发现,一方面,深入描绘了外派人员不同维度的适应过程及作用机理,归纳出各个维度的具体行为表现,建构了中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维度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深入探索外派人员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何与组织、家庭和东道国民众互相作用,最终建构了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利益相关者综合框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整合跨文化心理学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知识精华,建构了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维度概念框架;第二,深刻描绘了每一个适应维度的动态变化、作用机理,建构了相应的概念模型;第三,深化了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理论诠释;第四,拓展了外派适应的研究情境,贡献了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理论智慧。这些结论为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跨国企业外派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启示。

吴静[6](2019)在《企业社会责任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社会责任(CSR)由于影响利益相关者、企业成本和企业声誉,因此对跨国并购成败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研究CSR对跨国并购成败影响的文献还比较缺乏。在有限的研究CSR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的文献中,Hawn(2016),Deng等(2013),刘藏岩(2010),分别基于理论研究、美国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国和欧美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了CSR对跨国并购成败有正向影响的结论。但是邓秀媛等(2018)基于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实证研究,得出了CSR对跨国并购成败有负向影响的结论。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企业整体CSR管理较为落后,是否由于中国CSR发展状况存在特殊性,中国企业CSR对跨国并购成败有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0-2018年的跨境并购数据,以跨国并购是否完成这一二分变量为因变量,以和讯企业社会责任分数为自变量,得出了在中国背景下,CSR对跨国并购成败有负向影响的结论。为了探究这一负向影响的原因和机制,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分类理论、CSR划分理论,将CSR划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和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得出了CSR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成败的负向影响主要来源于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而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对跨国并购有正向影响的结论。主要原因是,直接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影响者,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传递了未来会善待利益相关者的信号,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企业声誉,从而促进跨国并购成功;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被并购决策者认为是未来可能存在的额外成本,对跨国并购成败有负向影响。此外,为了剖析CSR对跨国并购成败影响的机制,本文做了三方面的拓展研究:第一,本文探究了对跨国并购成败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的具体责任维度,得出了股东责任和环境责任对跨国并购成败分别有显着的正向和负向影响的结论;第二,本文验证了企业声誉在CSR对跨国并购成败影响过程中的部分中介效应和融资约束在CSR对跨国并购成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第三,本文基于东道国异质性,得出了在发达国家、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由于企业声誉的中介作用更强,企业社会责任对跨国并购成败的正向影响更强的结论。

王寅[7](2018)在《企业的关系冲突风险感知与权变决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互动的深化,企业间的摩擦和分歧也越来越多,使得关系网络成为了一个包含诸多诱因的“冲突集”。关系冲突的爆发会引发网络的剧烈震荡,导致原本欣欣向荣的关系网络直接陷入“停摆”,甚至在很短的时间里分崩离析。目前针对关系网络的研究大多是从静态的视角研究网络的宏观属性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正面影响,对于关系冲突的负面效应和网络演化的内在机理关注不足,无法准确地解释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发生“偏好反转”的怪异现象。从微观视角来看,网络演化是网络内部所有个体行动者不断变化的意愿与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在面对关系冲突时的动态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更值得关注。本研究以企业网络化成长作为背景,研究企业的关系冲突风险感知、价值权衡与行为决策之间的关系,期望揭示企业在关系冲突情境下的决策过程,从微观层面解释企业“朝秦暮楚”的“行为偏好反转”之谜。围绕上述问题,全文按照“关系冲突风险感知—关系权变价值判断—关系行为选择”的研究思路,工作成果如下:首先,以关系资本核心要素错配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风险树分析法来构建网络化背景下企业的关系冲突风险感知的概念模型,并发展测量模型和测量题项,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然后,借助金融学中的实物期权理论,分析了企业进行关系资本投资的实物期权特性,探讨了实物期权导向下关系资本价值的构成,建立了关系资本价值的计算模型,推导出价值-风险权衡下的四种基本关系模式。最后,按照“关系冲突风险感知—关系权变价值—关系行为选择”的理论逻辑,构建概念模型,提出系统的研究假设,通过小样本预调研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对问卷题项进行修正以确定最终问卷。然后,进行大规模调研,收集一手数据,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研究发现,企业针对关系冲突的感知风险包括六个构面:资源丧失风险、认知失调风险、结构变迁风险、规制失效风险、冲突升级风险与冲突扩散风险。第二,企业网络化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于关系资本的投资过程,具有实物期权的特征,可以用B-S连续模型和二叉树模型两种方法来对关系的价值进行计算和评估。第三,关系资本的价值与关系冲突的风险是决定企业关系行为的两个核心因素。依据关系资本的价值和关系冲突风险的高低,可以构建出四种基本的关系类型,即离散交易型关系、僵持恶化型关系、战略成长型关系和交叉演变型关系。第四,企业在面对关系冲突时采取的是一种二阶的权变决策机制。关系的经济社会二重性决定了企业在面对关系冲突时因循的既不是利润至上的冰冷市场逻辑,也不是不讲回报的纯粹关系逻辑,而是一种先利后义的混合逻辑,其决策模式也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是先考虑关系内生因素再结合网络外部性的二阶扩展型决策。第五,关系冲突是影响关系价值的权变因素。关系冲突是网络环境因素的代表,体现了网络成员对于关系冲突的看法和行为导向,会显着地影响企业对于网络发展前景的估计和判断,证明了企业对于关系价值的判断与网络内部的冲突水平密切相关。第六,关系压力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是影响企业行为逻辑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关系压力增加了企业退出行为的外部性和不确定性,构成了网络层面的关系退出壁垒,关系压力构成了关系的内在稳定机制,是中国企业实现网络化成长的先天禀赋和制度优势。另一方面,关系压力带来的外生不确定性与关系冲突的内生风险形成了对冲,使得企业在面对关系冲突时表现得更加“隐忍”与“温和”,决定了企业在冲突回应行为上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本研究将关系权变价值与关系压力纳入企业冲突反应行为的研究框架中,分析了关系权变价值和关系压力对于企业冲突反应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创新点与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1)对企业的关系冲突感知风险进行结构探索和量表检验,丰富了针对关系冲突问题的研究视角;(2)提出了关系权变价值的概念,拓展了关系价值在网络化成长背景下的理论内涵;(3)将关系权变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引入了回应行为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了关系回应行为决策的理论框架;(4)将关系压力引入了回应行为的理论框架,拓展了关系回应行为理论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的适用边界。

巴丹[8](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刘怿[9](2017)在《论双层股权结构的利益冲突与权利平衡》文中指出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对外融资与控制权保持一直是公司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公司创始人原本拥有的控制权,极有可能在几番股权融资中因股权稀释而逐渐被削弱甚至旁落在外。但基于控制权因素的考量,如果严格限制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数量,则又会发生市场流动性不足、公司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双层股权结构制度则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假使创始人与普通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拥有不同的权利,那么这类公司被野蛮资本狙击的概率可能会被大为降低。在双层股权结构中,公司创始人能够在持有少量股份的前提下实现对公司经营的控制,同时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流通情况也不会对控制权造成太大影响,如此,便能大大缓和控制权和股权融资之间的紧张关系。随着股东群体同质化的原有假设被打破,股东异质化理论被广泛接受,加之如今金融领域的创新对现有公司治理理论和规制实践的冲击,类别股的制度优势愈发凸显出来,双层股权结构这一早已有之的股权结构又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中。尽管该结构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可,但监管机构和市场对双层股权结构的顾虑却依然存在。其中,最大的顾虑就在于双层股权结构对部分股东的不公平。但法律的任务不在于化解风险,而在于合理分配风险。鉴于此,双层股权结构制度在股东权利配置和风险负担上的差异化,能否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予以适当矫正,从而实现高、低表决权股东之间的权利平衡,就是本文的主要思考和研究之处。本文是以利益冲突和权利平衡为视角,通过对分析双层股权结构下的不同利益需求和种种利益冲突,提炼利益冲突的聚集点,研究公司双层股权结构中错综复杂的诸利益关系及其关联互动的逻辑结构,试图在改革、发展和投资者保护之间找到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双层股权结构的负面影响。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具体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现实困境:公司资本需求与控制权保持的两难”。本章主要是分析我国公司的融资偏好和上市融资过程中股权稀释控制权保持的困境,并结合当前公司理论和金融领域的形势变化,以表决权为突破口寻找困境出路。第二章“双层股权结构:破解公司融资与股权稀释难题之利器”。从股份形式创新的角度引出双层股权结构,并通过阐述其基本内涵、目前国内外立法现状以及实现方式,旨在全面呈现双层股权结构这一制度的基本情况,并对我国引入双层股权结构所采取的立法模式进行思考。第三章“双层股权结构下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起源于利益的分化,即利益需求的不一致。本章主要是分析针对双层股权结构下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需求,阐述他们之间利益冲突的生成和具体表现,通过对利益冲突聚集点的分析,研究公司双层股权结构中错综复杂的诸利益关系及其关联互动的逻辑结构。后文关于权利平衡机制的构建,也将基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地展开。第四章“制度创新的忧虑:双层股权结构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本章主要内容是,结合目前创新型公司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现实需求和我国目前相关的立法规定,综合考虑我国自身的经济特点和法律环境,分析双层股权结构的理论基础、制度优势和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本章力图说明的是,尽管双层股权结构下存在较为激烈的利益冲突,但创始人控制权的保持和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之间,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弹性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公司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第五章“设定法律边界:寻求风险负担和权利配置的平衡”。本章旨在就前文第三章所提出的种种利益冲突,结合国外双层股权结构的实践经验,依照“限制约束强势方,倾斜保护弱势方”的思路,设计适合本国国情和双层股权结构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利益平衡机制和事后救济机制,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双层股权结构的负面影响,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制度优势,保障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的顺利运行。

黄康[10](2014)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跨国并购的浪潮席卷全球。这一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相继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全球企业在并购数量和并购规模上都取得长足的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实现内外部增长的主导方式。然而,在蔚然可观的并购案例面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在迅猛发展的并购进程中,趋近有四分之三的企业经历了多次并购,同时,60%-80%的并购活动至少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是失败的。随着企业兼并发生频率的增加,并购从一个热门话题演变为一个研究方向。并购协议达成后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中国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跨国并购以来,一路坎坷不平,作为全球并购浪潮中的“后起之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效果如何,更值得研究与思考。文章立足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系统论述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成功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判断理论等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与评价。全文首先进行了北京阐述与文献回顾,在对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后,界定了文章的相关核心概念。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风险进行识别,罗列了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构成变量、特征和表现形式;并深刻论述该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建立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各风险因素的权重比例,而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隶属风险等级。经由实证分析结果,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现状提出相应风险防范策略。本研究致力于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在系统性的识别与防范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和可供借鉴的应对措施,以期对提升中国企业并购整合成功率和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有所帮助。

二、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并购那么冷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并购那么冷漠(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基于国际投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背景
    1.2 主要概念与数据来源
        1.2.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1.2.2 国家文化的概念
        1.2.3 主要数据来源
    1.3 文献综述
        1.3.1 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3.2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1.3.3 文献评述与研究启示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化差异研究与金融学的互动与耦合
    2.1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的内涵与演化
        2.1.1 文化的前因:定义与内涵
        2.1.2 文化的现状:演化和稳定
        2.1.3 文化的后果:趋同和逐异
    2.2 金融学视野下的国家文化差异研究
        2.2.1 传统金融学理论的不足与改进
        2.2.2 文化研究的视角
        2.2.3 文化与金融学研究
    2.3 国家文化差异的度量
        2.3.1 国家文化价值观维度
        2.3.2 国家文化距离指数
    2.4 国家文件差异在不同层面的应用
        2.4.1 宏观层面:国家
        2.4.2 中观层面:跨国企业
        2.4.3 微观层面:企业决策者
第3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国际资本流动的引力模型
        3.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推力”与“拉力”
        3.1.2 国际资本流动的“引力模型”
    3.2 国家文化差异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路径
        3.2.1 从管理者到企业
        3.2.2 从企业到国家
        3.2.3 从国家到国际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企业对外投资持股决策
    4.1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概况与特征
    4.2 管理者文化差异认知的形成
    4.3 企业海外投资持股策略的形成
    4.4 管理者文化差异认知对企业并购持股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
        4.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家对外投资的流量
    5.1 中国海外股权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5.2 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国际投资的区位选择
        5.2.1 文化差异对国际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
        5.2.2 以中国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的必要性
    5.3 国家文化差异U型效应的理论基础
        5.3.1 基于非参数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的回归分析
        5.3.2 “开发-探索”视角下的积极文化差异观
        5.3.3 多维度文化价值观差异的效应
    5.4 国家文化差异U型效应的实证检验
        5.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4.2 稳健性分析及U型关系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双边资本流动
    6.1 国家文化差异与双边国际投资流动
    6.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6.3 国家文化差异与双边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
        6.3.1 基于FGLS回归的实证分析
        6.3.2 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的实证分析
    6.4 文化差异对双边国际证券投资流动影响的实证检验
    6.5 文化差异对双边国际资本流动构成影响的实证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3)法律文化对跨国并购整合阶段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跨国并购中法律文化概述
    第一节 并购
        一、定义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跨国并购
        一、跨国并购定义
        二、跨国并购与境内并购法律文化差异比较
        (一)法律文化定义
        (二)跨国并购与境内并购法律文化差异比较
第二章 跨国并购整合阶段的法律文化
    第一节 跨国并购整合
        一、跨国并购整合
    第二节 影响跨国并购前整合成败的法律文化
        一、国家政策与立法环境——以中海油与尤尼科并购为例
        (一)案例概述
        (二)国家政策与立法环境对跨国并购的影响
        (三)反托拉斯法对其他案件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
        三、商务沟通
    第三节 影响跨国并购后整合成败的法律文化——文化整合
        一、文化整合在跨国并购整合中的地位
        二、奔驰与克莱斯勒并购案例研究
        (一)案例概述
        (二)失败原因分析
        三、联想与IBM并购案例研究
        四、国家文化差异比较
    第四节 影响跨国并购整合成败的法律文化——法律冲突
        一、汤姆逊案例研究
        (一)案例概述
        (二)汤姆逊案例劳动法差异分析
        (三)劳动法差异对其他案件的影响
        二、达能与哇哈哈并购案例研究
        (一)案例概述
        (二)达能与哇哈哈并购案中公司法差异分析
        三、上汽与罗孚公司并购案例研究
第三章 化解跨国并购整合中法律文化的冲突
    第一节 化解跨国并购整合中法律文化的冲突解决办法
        一、合作伙伴国尽职调查
        二、合作伙伴国政策与法律理解
        三、详细收购计划
        四、文化整合
        五、跨国并购相关法律的构成与完善
    第二节 加强跨国并购人才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美上市公司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学术意义
        1.1.2 应用意义
    1.2 研究创新性
        1.2.1 理论创新
        1.2.2 方法创新
    1.3 研究重点
        1.3.1 企业年报话语质量测量
        1.3.2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对比分析
        1.3.3 企业年报话语质量与资本市场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企业年报话语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键概念
        2.1.1 企业话语
        2.1.2 企业年报
        2.1.3 企业年报话语质量
        2.1.4 上市公司
        2.1.5 资本市场反应
    2.2 组织视角下的企业话语研究现状
        2.2.1 组织话语分析的理论背景
        2.2.2 国外组织话语分析现状
        2.2.3 国内组织话语分析现状
    2.3 管理学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告话语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语言学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告话语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企业财务报告话语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现状
        2.5.1 国外研究现状
        2.5.2 国内研究现状
    2.6 现有研究不足的评述
        2.6.1 组织话语研究
        2.6.2 企业财务报告话语研究
        2.6.3 财务报告话语可读性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
        2.6.4 财务报告话语情感倾向性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
第3章 企业年报话语影响资本市场反应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3.1 语言学理论基础
        3.1.1 语域理论
        3.1.2 评价理论
        3.1.3 修辞结构理论
        3.1.4 可读性理论
        3.1.5 小结
    3.2 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
        3.2.1 有效市场假说
        3.2.2 不完全反映假说
        3.2.3 信号传递理论
        3.2.4 小结
    3.3 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影响资本市场反应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与假设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假设
    4.2 语料与财务数据来源
        4.2.1 语料来源
        4.2.2 财务数据来源
    4.3 企业年报话语质量测量
        4.3.1 企业年报话语可读性指标选取与测量
        4.3.2 企业年报话语形式劝说性指标提取与测量
        4.3.3 企业年报话语情感倾向性指标测量
    4.4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对比分析方法
        4.4.1 定量对比分析
        4.4.2 定性话语分析
    4.5 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实证检验方法
        4.5.1 事件分析法
        4.5.2 回归分析
第5章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质量测量与对比分析
    5.1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可读性与对比分析
        5.1.1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迷雾指数对比分析
        5.1.2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词汇易读度对比分析
        5.1.3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句法复杂度对比分析
        5.1.4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连贯性对比分析
    5.2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形式劝说性测量与对比
        5.2.1 企业年报话语劝说性多维测量
        5.2.2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劝说性多维对比分析
    5.3 中美企业年报话语情感倾向性对比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企业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实证分析
    6.1 年报话语可读性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1.1 年报话语迷雾指数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1.2 年报话语词汇易读度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1.3 年报话语句法复杂度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1.4 年报话语连贯性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2 年报话语形式劝说性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3 年报话语情感倾向性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4 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
    6.5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中美上市公司年报话语质量存在显着差异
        7.1.2 上市公司年报话语质量影响资本市场反应
        7.1.3 对我国在美上市企业的对策性建议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以华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关键概念的界定
    1.4.1 适应
    1.4.2 跨文化适应
    1.4.3 外派人员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1.7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1.7.1 章节安排
    1.7.2 研究方法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研究概述
    2.1.1 国外跨文化适应研究概述
    2.1.2 国内跨文化适应研究概述
2.2 理论基础
    2.2.1 文化休克与U型曲线假说
    2.2.2 跨文化适应过程理论
    2.2.3 跨文化适应整合理论
    2.2.4 跨文化适应策略理论
    2.2.5 国内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相关理论
2.3 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文献综述
    2.3.1 跨文化适应内涵结构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国内研究现状
    2.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期探索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过程
3.3 研究结果
    3.3.1 接受海外派遣的原因
    3.3.2 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3.3.3 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内容分析
    3.3.4 外派人员的跨文化互动分析
    3.3.5 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3.4 研究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总体构想
4.2 总体研究方法——质性研究
    4.2.1 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与特征
    4.2.2 选择质性研究方法的原因
4.3 数据收集方法——深度访谈
    4.3.1 深度访谈的认识论问题
    4.3.2 深度访谈的实际操作
    4.3.3 深度访谈的转录
    4.3.4 深度访谈的伦理问题
4.4 数据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4.4.1 扎根理论研究的认识论问题
    4.4.2 扎根理论研究的理论抽样
    4.4.3 扎根理论研究的资料分析
    4.4.4 扎根理论的备忘录
4.5 总体研究方案
    4.5.1 第一阶段:阅读文献、限定主题
    4.5.2 第二阶段:前期探索、明确主题
    4.5.3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数据
    4.5.4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初步建构理论
    4.5.5 第五阶段:补充资料、完善理论
4.6 研究技术路线
4.7 研究伦理
4.8 研究信度与效度
4.9 理论饱和检验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为的国际化与外派人员管理策略研究
5.1 华为公司简介
5.2 华为组织文化
5.3 华为国际化
    5.3.1 华为国际化发展现状
    5.3.2 华为国际化发展阶段
    5.3.3 华为国际化思维建立
5.4 华为针对外派人员管理的整体导向
    5.4.1 不断推进全球本土化经营
    5.4.2 持续鼓励员工去海外历练
    5.4.3 强调员工的自主学习与赋能
5.5 华为针对外派人员管理的具体策略
    5.5.1 外派人员的选拔
    5.5.2 外派前的跨文化培训
    5.5.3 外派人员的薪酬管理
    5.5.4 外派人员的后勤管理
    5.5.5 外派员工的回流问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方外派人员的工作适应研究
6.1 问题聚焦与研究指导框架
    6.1.1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视角
    6.1.2 外派工作-家庭关系研究
    6.1.3 工作-家庭关系的文化差异
6.2 扎根理论分析中方外派人员的工作适应过程
    6.2.1 开放编码
    6.2.2 主轴编码
    6.2.3 选择编码
6.3 研究结果
    6.3.1 工作角色转变
    6.3.2 工作职责转变
    6.3.3 外派工作-家庭增益
    6.3.4 外派工作-家庭冲突
    6.3.5 外派个体资源互相转化实现工作-家庭平衡
    6.3.6 组织支持影响工作-家庭平衡
    6.3.7 理论建构
6.4 研究结论与讨论
    6.4.1 主要结论
    6.4.2 理论贡献
    6.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
7.1 问题聚焦与研究指导框架
    7.1.1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跨文化心理适应
    7.2.1 修正压力-应对视角的外派心理适应
    7.1.3 压力-应对过程的文化差异
7.2 扎根理论分析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心理适应过程
    7.2.1 开放编码
    7.2.2 主轴编码
    7.2.3 选择编码
7.3 研究结果
    7.3.1 跨文化心理适应的三个阶段
    7.3.2 应对资源的类型及其作用
    7.3.3 理论建构
7.4 研究结论与讨论
    7.4.1 主要结论
    7.4.2 理论贡献
    7.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互动研究
8.1 问题聚焦与研究指导框架
8.2 扎根理论分析中方外派人员与东道国民众的跨文化互动
    8.2.1 开放编码
    8.2.2 主轴编码
    8.2.3 选择编码
8.3 研究结果
    8.3.1 工作之余的跨文化互动特征
    8.3.2 工作中的跨文化互动特征
    8.3.3 跨文化互动的机理
    8.3.4 组织的作用:既促进又阻碍
8.4 研究结论与讨论
    8.4.1 主要结论
    8.4.2 理论贡献
    8.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维度框架
    9.1.2 多重利益相关者综合作用的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框架
9.2 理论贡献
    9.2.1 整合并拓展了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结构内涵
    9.2.2 深化了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理论诠释
    9.2.3 全面阐释了组织支持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作用机理
    9.2.4 积极探索了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动态作用机理
9.3 实践启示
    9.3.1 企业应重视外派人员的家庭影响
    9.3.2 企业应提供充足的组织支持
    9.3.3 企业应努力实现全球本土化运营
9.4 研究局限
    9.4.1 跨文化适应的维度指标需细化
    9.4.2 跨文化互动的双向性体现不足
    9.4.3 研究样本的外推范围有限
9.5 未来展望
    9.5.1 修正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维度及量表
    9.5.2 多元视角解决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问题
    9.5.3 关注跨国企业本土化运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前期探索研究的访谈提纲
附录2 最终的访谈提纲
附录3 研究备忘录举例
附录4 访谈录音转写规则
附录5 Black(1989)跨文化适应量表
附录6 艰苦补助类型
附录7 既有跨文化适应量表信息概览与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企业社会责任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和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2.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2.2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3.1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3.1.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划分
        3.1.2 企业社会责任的计量方法
        3.1.3 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
        3.1.4 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
    3.2 跨国并购的相关研究
        3.2.1 跨国并购的动因
        3.2.2 跨国并购成败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3.2.3 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因素
        3.2.4 跨国并购成败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3.3 文献综述评述
第四章 理论背景及研究假设
    4.1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4.2 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对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4.2.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划分
        4.2.2 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对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4.2.3 间接利益相关者责任对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第五章 实证检验
    5.1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5.1.1 变量定义
        5.1.2 模型构建
    5.2 样本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拓展研究
        5.5.1 各维度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作用
        5.5.2 企业声誉的中介作用
        5.5.3 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
        5.5.4 东道国异质性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1 结论
        6.1.2 政策建议
    6.2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企业的关系冲突风险感知与权变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决策与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风险决策的相关研究
        2.1.2 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
    2.2 关系冲突的文献综述
        2.2.1 组织内冲突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组织间关系冲突的相关研究综述
        2.2.3 网络视角下关系冲突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关系价值的文献综述
        2.3.1 关系价值的概念探讨
        2.3.2 关系价值的构成维度
        2.3.3 关系价值研究的争议
    2.4 实物期权理论的研究综述
        2.4.1 实物期权理论的发展脉络
        2.4.2 实物理论在战略管理领域的发展
        2.4.3 实物期权理论相关研究评述
    2.5 关系回应行为的相关研究
        2.5.1 EVLN整体范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2.5.2 呼吁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
        2.5.3 退出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
        2.5.4 忠诚和忽略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
        2.5.5 关系文化相关研究综述
    2.6 网络化成长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关系冲突风险感知研究
    3.1 网络化背景下企业关系冲突风险感知的特殊性
    3.2 关系冲突感知风险要素分析
        3.2.1 关系资本效能丧失风险
        3.2.2 涟漪效应风险
    3.3 研究设计
        3.3.1 量表设计
        3.3.2 正式调研及样本特征
    3.4 数据分析
    3.5 企业关系冲突感知风险构面形成
第4章 冲突情境下企业的关系价值权衡研究
    4.1 关系资本的特性
    4.2 关系资本投资决策与实物期权思想
    4.3 期权视角下的关系价值
    4.4 基于实物期权思想的关系资本投资期权价值计算模型
        4.4.1 模型的构建思路
        4.4.2 关系资本价值计算的二叉树模型
        4.4.3 关系资本价值计算的B-S期权模型
    4.5 基于实物期权思想的关系合作策略
第5章 关系冲突情境下企业的权变决策与行为逻辑
    5.1 先前研究的不足
    5.2 概念探讨
    5.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5.3.1 感知冲突与关系回应行为
        5.3.2 感知冲突与关系权变价值
        5.3.3 关系权变价值与关系回应行为
        5.3.4 关系权变价值的中介作用
        5.3.5 关系压力的调节作用
    5.4 研究设计与方法
        5.4.1 构念的操作化定义与测量工具
        5.4.2 问卷设计
        5.4.3 小样本预测
        5.4.4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5.4.5 数据调查与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性
附录 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1.1.1 双重性
        1.1.2 隐含性
        1.1.3 居前性
        1.1.4 建构性
        1.1.5 独立性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2.2.1 解注关系
        2.2.2 增补关系
        2.2.3 选择关系
        2.2.4 因果关系
        2.2.5 条件关系
        2.2.6 转折关系
        2.2.7 让步关系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3.2.3.1 句位变迁
        3.2.3.2 配合共现
        3.2.3.3 语用类推
        3.2.3.4 语境吸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4.1 引言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4.2.2.1 承接性追补
        4.2.2.2 解注性追补
        4.2.2.3 递进性追补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4.3.1 语义背景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4.3.2 语境类型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5.1 引言
    5.2 话语功能
        5.2.1 延续话题
        5.2.2 应答功能
        5.2.3 话题前景化
        5.2.4 拟对话功能
    5.3 人际策略
        5.3.1 礼貌原则
        5.3.2 话语指向
        5.3.3 话轮持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6.1 引言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6.2.1 组合与分布
        6.2.2 共现与连用
    6.3 肯定性用法
    6.4 否定性用法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6.5.1.1 递进型推测
        6.5.1.2 预转型推测
        6.5.1.3 解注型推测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7.1 引言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7.2.1 衔接方式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7.2.2 衔接类型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8.1 引言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8.2.2.1 对照性对比
        8.2.2.2 相对性对比
        8.2.2.3 矛盾性对比
        8.2.2.4 参照性对比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8.3.1 衔接类型
        8.3.1.1 反转性转折
        8.3.1.2 反递性转折
        8.3.1.3 假设性转折
        8.3.2 衔接方式
        8.3.2.1 间隔衔接
        8.3.2.2 紧邻衔接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9.1 引言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9.3 反预期用法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9.4.1 “敢情”的主观化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9.4.2.2 衔接类型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9.5.1 成词先后
        9.5.2 语音相近
        9.5.3 语义相通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10.1 引言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10.2.1 语义背景
        10.2.2 语义类型
        10.2.2.1 信息C的类型
        10.2.2.2 信息B的类型
        10.2.2.3 信息A的类型
    10.3 衔接类型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10.3.1.1 承接性结果
        10.3.1.2 目的性结果
        10.3.1.3 假设性结果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10.3.2.1 对比性转折
        10.3.2.2 无奈式转折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11.1 引言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11.3.1 条件型衔接
        11.3.2 因果型衔接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12.1 引言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12.2.1 衔接方式
        12.2.1.1 单用式
        12.2.1.2 合用式
        12.2.1.3 兼用式
        12.2.1.4 居中式
        12.2.2 衔接类型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12.3.1 语义特征
        12.3.2 语用功能
        12.3.2.1 显化结论
        12.3.2.2 延伸注解
        12.3.2.3 引证补充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12.5.1.1 结构形式
        12.5.1.2 衔接功能
        12.5.1.3 语用特征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12.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论双层股权结构的利益冲突与权利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主要研究方法
一、现实困境:公司资本需求与控制权保持的两难
    (一) 在资本需求与控制权保持之间寻求平衡
        1.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需求与融资行为分析
        2. 融资带来的股权稀释与控制权保持之难题
    (二) 表决机制: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制度空间
        1. 表决权: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工具
        2. 表决权的性质与归属
        3. “一股一权”:现代表决权行使的主流规则
    (三) 股份形式创新:现实需求和权利平衡下的选择
        1. 形势变化:金融创新对公司治理理论基础的冲击
        2. 不同表决权股:股份形式的创新
二、双层股权结构:破解公司融资与股权稀释难题之利器
    (一) 双层股权结构:不同表决权股发行与公司治理的结合
        1. 双层股权结构的涵义
        2. 概念厘清:双层股权结构与优先股制度
    (二) 质疑中的前行:制度的源起与发展
        1. 美国双层股权结构的曲折历程
        2. 各国(地区)的立法现状和趋势
    (三) 双层股权结构的实现方式
        1. 股份发行
        2. 股权重置
    (四) 双层股权结构的立法空间
        1. 现行法律的自治空间
        2. 公司章程的自治边界
        3. 我国立法模式的选择
三、双层股权结构下的利益冲突
    (一) 不同表决权股下的多元利益需求
        1. 高表决权股东
        2. 低表决权股东
        3.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二) 资本的斗争:股东与股东的冲突
        1. 高、低表决权股东之间
        2. 控制股东与非控制股东之间
        3. 创始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
        4. 高等表决权股东内部之间
        5. 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
    (三) 管理的围困:资本与管理的冲突
    (四) 监管的考量:市场和管制的权衡
四、制度创新的忧虑:双层股权结构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一) 双层股权结构的法理基础
        1. 公司法的自治精神
        2. “一股一权”是否为强制性规则
        3. 何谓平等:股东平等与股权平等
        4. 双层股权结构的权利平衡意义
    (二) 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劣分析
        1. 双层股权结构的积极优势
        2. 双层股权结构的负面影响
    (三) 小结:弹性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适应市场变化
五、设定法律边界:寻求风险负担和权利配置的平衡
    (一) 双层股权结构下的平衡思路
    (二) 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创设和适用限制
        1. 建立双层股权结构的准入门槛
        2. 设置持股比例的安全边际
    (三) 高表决权股东:强化内部约束与监督机制
        1. 强化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
        2. 建立表决权排除制度
        3. 限制高表决权股的表决适用
    (四) 低表决权股东:加强权利的倾斜性保护
        1. 充分保护知情权:强化信息披露义务
        2. 低表决权股东的表决权恢复
        3. 事后救济机制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路径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范围与假设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范围与假设
2. 跨国并购与人力资源整合的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并购与跨国并购
        2.1.1 并购
        2.1.2 跨国并购
    2.2 人力资源整合及其原则
        2.2.1 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概念
        2.2.2 人力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
    2.3 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内涵
        2.3.1. 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2.3.2 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概念
        2.3.3 人力资源整合风险识别的一般过程
    2.4 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研究回顾
        2.4.1 整合各阶段风险的研究
        2.4.2 案例研究
        2.4.3 文化风险研究
    2.5 评述与借鉴
        2.5.1 理论评述
        2.5.2 研究借鉴
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3.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3.2.1 起步晚,发展迅速
        3.2.2 主体多元化
        3.2.3 战略并购成为主流趋势
        3.2.4 资源获取是主要目的
        3.2.5 目标企业质量普遍较差
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风险构成变量与特征
    4.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主要变量
        4.1.1 文化风险
        4.1.2 人力资源整合准备
        4.1.3 员工与组织发展
        4.1.4 薪酬福利
        4.1.5 员工关系
    4.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表现形式
        4.2.1 从个体角度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4.2.2 从组织结构角度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4.2.3 从文化角度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
    4.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特征
        4.3.1 客观性
        4.3.2 差异性
        4.3.3 交叉性
        4.3.4 复杂性
        4.3.5 易被忽视性
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
    5.1 环境层次
        5.1.1 工会力量阻碍
        5.1.2 政策限制
        5.1.3 社会舆论影响
    5.2 人员层次
        5.2.1 缺乏高层次有经验的海外并购管理人才
        5.2.2 核心人才流失
    5.3 组织层次
        5.3.1 组织稳定性被破坏
        5.3.2 管理方式差异
        5.3.3 转换进程缓慢
    5.4 文化层次
        5.4.1 人力资源整合前缺乏恰当有效的文化评估
        5.4.2 人力资源整合中忽视企业文化融合
        5.4.3 人力资源整合后目标企业文化渐微
6. 实证研究与分析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因素权重分解
        6.1.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6.1.2 构造判断矩阵
        6.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6.1.4 确定风险指标权重及层次总排序
    6.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风险判断
        6.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6.2.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判断
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应对策略
    7.1 政府层面
    7.2 企业层面
        7.2.1 全面的人力资源整合准备
        7.2.2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合计划
        7.2.3 重视工会的影响
        7.2.4 有效的文化融合
        7.2.5 注重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
结论、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并购那么冷漠(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文化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 ——基于国际投资的视角[D]. 逄嘉宁.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3]法律文化对跨国并购整合阶段影响研究[D]. 黄浈宜. 深圳大学, 2019(12)
  • [4]中美上市公司年报话语质量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对比研究[D]. 部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以华为为例[D]. 何蓓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企业社会责任对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D]. 吴静. 厦门大学, 2019(08)
  • [7]企业的关系冲突风险感知与权变决策研究[D]. 王寅.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4)
  • [8]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论双层股权结构的利益冲突与权利平衡[D]. 刘怿.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风险及对策研究[D]. 黄康. 西南大学, 2014(01)

标签:;  ;  ;  ;  

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并购如此冷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