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水中总锰浓度变化规律及控制方法

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水中总锰浓度变化规律及控制方法

一、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水中总锰浓度变化规律与控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史永浩[1](2021)在《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滤速和预处理是饮用水处理工艺系统中影响过滤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中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是最常用的两种化学预氧化方式,具有应用广泛、调节灵活、普适性好的优点。然而关于滤速变化及预处理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尚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定论。采用水厂调研、历史数据分析、中试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方法,评估诊断了滤池滤速和运行状况,调研了不同典型原水水质地区水厂的优化运行方式及处理效果,考察了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应对南方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的处理效果,探究了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滤池诊断试验发现,各滤池平均滤速差异大概在±0.5 m·h-1范围内,三格滤池滤速大致均匀且接近设计值,可以避免因滤速波动较大而导致的出水水质变化,此外,通过连续监测滤速发现,滤速波动受到原水流量变化的影响显着,相关系数为0.796,双侧检验值p为0.000;调研结果表明,各地原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呈现不同的水质特点,如高藻、高有机物、高浊等,通过预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可以有效应对上述水质污染,提高常规工艺净水效率,从而保障出厂水质;历史数据分析发现,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可有效应对季节性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问题,可将滤后水控制在0.3 NTU的内控标准以内,保障滤后水质;尽管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都有强化过滤作用,但两者对滤池的强化效果影响不同,臭氧条件下表层滤料生物量是次氯酸钠条件下的5~6倍,臭氧预氧化可以为滤池表层生物膜生长提供氧气、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滤层生物膜的形成,这是导致臭氧预氧化条件下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2.0 mg/L次氯酸钠预氧化后待滤水中仍有0.35 mg/L的余氯量,将会抑制滤层生物膜的生长,可用于解决滤池生物膜过多而导致的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的问题;次氯酸钠预氧化配合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更有利于发挥滤池深床过滤性能,次氯酸钠预氧化条件下使用聚合氯化铝时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比使用氯化铁时低0.1 NTU左右,滤层总水头损失及表层水损占比与使用氯化铁时相比低10%左右。这一方面的分析讨论,对于预氧化和滤池工艺的运行管理优化以及升级改造等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黄翥[2](2020)在《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大部分位于我国北纬30°以上的水库,在冬季均会出现水体封冻,水质呈现低温低浊的特性。甲净水厂的进水源自甲水库,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每年冬季有长至四到五个月的冰封期。甲净水厂现使用的生产工艺为常规净水工艺,较难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原水。因此甲净水厂增大了混凝剂的投量,以强化混凝的过程。但混凝剂投量的增大存在边际效应,且使水厂运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同时,由于甲净水厂的供水管网较长,为保证管网末端余氯达标,消毒剂投量较高,这也是出水中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醛(Chloral Hydrate,CH)超标风险较高的原因之一。本课题针对水厂以上实际问题,以甲净水厂的低温低浊进水为实验用水,选用高锰酸钾、高铁酸钾、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预氧化剂,选择在整体工艺前端增加预氧化工艺的方式,系统地探索了单一预氧化和两两联用的复合预氧化工艺对常规净水工艺下的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强化和CH控制的效能,提出了在低混凝剂投量下,有效强化混凝和控制CH超标风险的预氧化工艺方案。首先,通过对以上四种预氧化剂的单一预氧化工艺的研究,发现了在适当的投量和反应时间下,单一预氧化工艺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的强化,且能一定程度控制CH的生成量。其中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强化效果最好;二氧化氯预氧化对CH生成量的控制效果最好。但总的来说,不同预氧化剂对混凝效能各指标的影响不同,整体提升效果差强人意。其次,进一步对以上四种预氧化剂的两两联用的复合预氧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带中心点的部分析因实验,系统地分析了各工艺的强化混凝的效能和控制CH的效果。研究证明了各预氧化工艺模型对某些特定响应均有协同作用,同时探讨了各工艺对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适用性,选择了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复合预氧化工艺。因此,对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进行了响应曲面实验,并利用熵权法和满意度函数法优化了工艺参数:高锰酸钾投量0.2070mg/L,次氯酸钠投量0.7737mg/L、次氯酸钠反应时间10min。模型验证实验所得的色度、CH生成量去除率分别与预测值相差2.08%和1.68%,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优化的有效性。最后,对此工艺进行混凝剂投量的研究,发现在保证混凝效果的前提下,能减少10%的混凝剂投量,且提升了21.5%的对CH的生成量去除率。对方案进行了经济分析,按日供90万吨净水计算、启用时长4个月计算,单纯在节省药剂成本一项,在每年水质低温低浊期便可节省94.28万元。

邢加建[3](2020)在《紫外/氯预处理控制超滤膜污染的效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超滤技术作为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在国内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超滤对于水中胶体和颗粒物的高效去除能力是其作为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屏障。然而,在国内已建成的超滤水厂生产过程中,超滤膜污染带来的运行管理问题以及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高的水质问题成为了超滤工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超滤膜前增加预处理单元的组合超滤净水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手段。通过膜前预处理等方法对膜单元进水性质的改变,可以有效缓解膜污染并提升水质。论文以新兴的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为预处理单元核心,采用紫外/氯预氧化、紫外/氯/粉末炭吸附、亚铁协同紫外/氯作为预处理方法,系统考察紫外/氯预处理对超滤工艺的膜污染控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以典型的微污染地表水作为原水,考察了采用紫外/氯氧化作为预处理对过滤中产生的膜污染的控制效果。探究了紫外/氯联合超滤工艺作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紫外/氯预氧化最高能将可逆膜阻力和不可逆膜阻力分别降低58%和35%。通过对微污染地表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紫外/氯氧化减少了形成膜污染物质的来源。同时,预氧化对污染物分子量的转化也改变了污染物在膜表面的附着状态。膜表面可逆污染的微观形态观察表明,紫外/氯预处理后膜表面的污染滤饼层比原水过滤更加均匀,这也表明紫外/氯预处理影响了污染物与膜的界面接触形态,形成的污染物更易被水力清洗脱除。研究亦探讨了紫外/氯预处理对微污染地表水中微污染物阿特拉津(ATZ)的去除。微量污染物由于分子量远小于超滤膜孔径,超滤膜对此类物质去除率往往低于10%,而紫外/氯联合超滤工艺对ATZ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7%。氧化单元的经济概算表明紫外/氯的成本远低于紫外/双氧水的运行成本,体现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通过揭示紫外/氯氧化预处理对微污染地表水引起的膜污染的控制规律,阐明了紫外/氯预氧化缓解超滤膜污染的影响机制。继续以受较严重污染的水源-含藻源有机物(EOM)的地表水体作为原水,考察了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对膜污染的控制效能。结果表明,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的对含EOM原水造成的膜污染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有效减小了含EOM水中的典型藻源有机污染物和天然有机污染物(NOM)对膜单元的负荷。对于高EOM的地表水,工艺对水中含碳碳双键的EOM或NOM的去除尤为明显。基于吸附和氧化的双重作用,膜阻力的增加十分缓慢,以低EOM原水为例,总污染膜阻力和不可逆阻力分别比未处理原水最高可以降低63%和92%。同时,紫外/氯/粉末炭吸附工艺对超滤难以去除的藻源微量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C-LR)、ATZ以及对氯硝基苯(p-CNB)的去除效果也大幅提升至42-76%。论文明确了含EOM水中有机物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剖析了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对有机物去除与膜污染缓解的联系机制。为了进一步提升紫外/氯预处理对超滤处理复杂有机水体的膜污染控制效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的方式缓解膜污染并提升出水水质。实验以腐殖酸、牛血清蛋白和海藻酸钠作为典型模型有机污染物,以不同的有机物复合比例,考察亚铁协同紫外/氯对膜污染控制。同时通过解析反应过程、原水的组成成分、分子量分布以及荧光性有机物含量等指标揭示膜污染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对于复合水体中较宽分子量的有机物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对于可逆与不可逆膜污染都有一定的控制。以牛血清蛋白原水为例,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后总膜污染阻力和不可逆膜污染阻力分别减少了83-84%和76-79%。对于海藻酸钠引起的可逆膜阻力最高可以减少96%。此外,对于腐殖酸和蛋白类占主体的原水,经过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后其膜污染指数可以通过荧光强度Fmax较好地推算与判断。实验通过多种比例复合水体的膜污染控制实验以及模型拟合分析,建立了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和复杂水体所引起的的膜污染之间的数学关联,可以针对水质的变化调整亚铁协同紫外/氯的剂量来改变污染物与膜的界面行为特征,从而高效控制膜污染。通过实验证实了亚铁与紫外/氯氧化对膜污染控制的协同效应。论文从微污染地表水的超滤处理出发,以紫外/氯氧化为预处理,实现对地表水中天然有机物造成的膜污染的有效控制。继续以紫外/氯为超滤预处理单元核心,采用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缓解了含EOM水体引起的膜污染,并通过对藻源与天然有机物的识别以及模型拟合,揭示了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中氧化与吸附双重作用对膜污染物质的去除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亚铁协同紫外/氯的膜前预处理抑制了复杂有机物原水过滤中的膜阻力快速增长。并通过对原水成分分析和膜污染机制解析阐明了亚铁协同紫外/氯对膜污染控制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王颢睿[4](2020)在《基于Fe(Ⅱ)/PMS预处理方法对于纳滤膜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水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包括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以及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这里我们考虑采用纳滤技术去除这两类物质,但是纳滤膜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较大的阻碍——膜污染,因此我们选取过一硫酸盐(PMS)作为氧化剂,将Fe(Ⅱ)/PMS预处理工艺与纳滤进行耦合以期缓解膜污染。论文主要从Fe(Ⅱ)/PMS处理天然有机物(NOM)后物化特性和过膜后出水水质的变化、Fe(Ⅱ)/PMS处理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和降解路径以及Fe(Ⅱ)/PMS对于两类物质造成的膜污染缓解情况进行探讨。首先,我们选取三种模型污染物腐殖酸、海藻酸钠、牛血清蛋白代表NOM中的三种成分,分别讨论了三种物质在经过Fe(Ⅱ)/PMS处理后物化特性的改变,并取实际水体加以验证。实验发现,大分子的物质几乎完全被氧化生成了小分子甚至矿化,且氧化后大部分的有机物变得更容易被生成的Fe(ⅡI)由絮凝作用去除,因此溶液的矿化程度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跟超滤膜与氧化工艺耦合出水水质变差相比,纳滤膜的出水水质并没有发生恶化甚至有所改善。其次,本文以磺胺甲恶唑(SMX)代表微量有机污染物,探讨了不同条件下Fe(Ⅱ)/PMS对于SMX的降解情况以及相关的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Fe(Ⅱ)的PMS摩尔比对于降解效果影响显着,其中摩尔比为1:1时降解效果最好,弱酸环境也有利于SMX的降解。实验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氧化作用的活性物质主要是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还有少量的单线态氧(1O2),并对SMX的降解产物和代谢路径做了详细分析。然后,考察了Fe(Ⅱ)/PMS对于不同种类有机污染物引起的纳滤膜污染的缓解情况,污染物分别选取三种天然有机物的模型污染物、SMX以及松花江水,结果表明,Fe(Ⅱ)催化PMS作为预处理手段能够有效缓解膜污染,特别是对于腐殖酸和松花江水所引起的膜污染控制效果更为显着,并且与其他预处理工艺相比较,可以认为Fe(Ⅱ)/PMS在控制纳滤污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王芹芹[5](2020)在《预氧化过程中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向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预氧化剂,不仅能够减轻因微生物滋生导致的工艺操作问题,还能有效控制微污染水的嗅味,因此该技术在常规饮用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预氧化过程中,氧化剂可能与水中赋存的天然有机物或者微量有机物反应,改变这些物质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进而影响后续处理及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势。一般认为,预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则越容易氧化有机物,从而会对后续DBPs生成势有更大影响。然而,以往研究都是引用氧化剂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ORP)探讨其氧化能力,在实际水样中这些氧化剂的ORP可能与标准ORP有较大差异,因此其氧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别。然而,有关氧化剂实际氧化能力及其对后续DBPs生成势之间的关系尚无相关报道。本文首先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4、7和10)、氧化剂种类(KMnO4、ClO2、Cl2及NH2Cl)和投加剂量对溶液ORP值的影响;进而以取自某水厂进水口原水为研究对象,探索预氧化阶段不同ORP值对有机物及后续氯化和氯胺化消毒过程中DBPs(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乙腈(HANs)、卤代酮(HKs)及三氯硝基甲烷(TCNM))生成势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对四种氧化剂(KMnO4、ClO2、Cl2及NH2Cl)在不同溶液p H值及投加量条件下的ORP值测定分析,发现这些氧化剂的ORP值均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不断减小,随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其中,溶液pH值对ClO2的影响较小,而对于其他三种氧化剂的影响较大;当氧化剂投加剂量为0~0.5mg/L时,溶液ORP值快速升高,而当浓度大于0.5 mg/L时ORP值增加较为缓慢;在相同pH值和投加量的情况下,四种氧化剂ORP值大小关系如下:ClO2>Cl2>KMnO4>NH2Cl。(2)使用不同预氧化剂对实际原水进行氧化处理时,通过对五个EEM区域(Ⅰ区(EM<330nm,EX<250nm):酪氨酸蛋白质类有机物;Ⅱ区(330<EM<380nm,EX<250nm):色氨酸类蛋白有机物;Ⅲ区(380<EM<550nm,EX<250nm):富里酸类有机物;Ⅳ区(EM<380nm,EX>250nm):微生物代谢产物;V区(EM>380nm,EX>250nm):腐殖酸类有机物)的EEMs积分计算可知,升高溶液ORP值(投加预氧化剂)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NOM总的荧光强度,但ORP值变化与不同区域的有机物去除率之间没有明显规律。(3)预氧化阶段升高溶液ORP值会显着影响后续消毒过程中DBPs生成的种类及浓度,且在相同水质条件下投加不同预氧化剂对DBPs生成势的影响也较大。THMs生成势随预氧化剂的ORP值的升高而降低,与预氧化剂种类无关;ClO2能够降低HAAs生成势,而其余三种预氧化剂会导致HAAs生成势的升高或保持不变;ClO2和Cl2预氧化后致使TCP生成势的小幅下降,而其余两种预氧化剂对其影响不大;四种预氧化剂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HANs生成势,但对于特定的预氧化剂而言,溶液pH值或者ORP值对其影响不大。后氯化剂的选择对DBPs生成势影响显着,与氯消毒相比,使用氯胺消毒时所有DBPs生成势均大幅下降。这可能与中性反应条件下(pH=7)氯胺ORP值低于氯的ORP值有关。(4)根据实验结果,当采用氯作为消毒剂时,ClO2作为预氧化剂能够较好的减少C-DBPs的生成势,而KMnO4作为预氧化剂时能够较好的减少N-DBPs的生成。当采用氯胺作为消毒剂时,氯作为预氧化剂会将C-DBPs的生成势大幅升高65.5%,而ClO2和NH2Cl对DBPs生成势的影响不大,KMnO4作为预氧化剂能够将N-DBPs生成势降低43.4%。因此,ClO2/KMnO4预氧化+氯、KMnO4预氧化+氯胺组合能够削减DBPs的生成势。

张大为[6](2019)在《城镇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障安全的饮用水供应,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乎社会的平稳运行,关乎经济的绿色发展。然而,随着水源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保证安全稳定的饮用水生产供应。在这一背景下,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等水处理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既有水厂的提质改造和新建水厂的设计建造中来。供水厂是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水源-水厂-管网-用户”的重要环节,供水厂的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关乎其保障安全供水的能力。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期间,对化学预处理工艺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制约了该工艺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也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依托国家“十三五”水专项“城镇供水厂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及标准化研究”专题,对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凝练和评估验证,以促进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和长远发展。首先,对与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相关的技术内容作了分析与凝练。对化学预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臭氧、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粉末活性炭四种预处理药剂,从应用范围、技术条件、技术效能三个方面作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包含水质分析、方式选择、参数调整、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内容。其次,开展了技术评估工作。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以实用性、稳定性、系统性、经济性、创新性为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建出化学预处理工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得到一级指标权重,结合三级指标专家打分分数,加权计算得到最终评分,完成对四种化学预处理工艺的技术特征评估。同时又进行了技术优化评估,明确了各运行管理关键技术的发展潜力,为技术优化和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最后,进行了供水厂实例评估验证。到应用化学预处理工艺的城镇供水厂开展实地调研与人员访谈,搜集必要的水质数据、了解水厂预处理工艺的运行模式、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通过在水厂生产层次开展技术评估,初步验证了综合评估体系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祝鑫炜[7](2019)在《水中羧基和羰基含量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处理单元,氯消毒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在氯消毒剂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水中有机物与消毒剂会发生反应而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目前对DB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控制过程和生成机理上,但对DBPs的生成机理研究不够完善。本文以东北地区低温低浊高有机物含量地表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在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以及增加预氧化工艺下常规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DBPs的生成特性,同时为考察DBPs的生成特性与水中有机物官能团的关系,研究不同处理单元出水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情况。首先建立直接定量测定水中有机物羧基和羰基的方法。采用醋酸钙离子交换法对含羧基标准物质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当羧基含量在≥50 mmol/L时,该方法定量测定的相对误差在1.44%8.07%;利用2,4-二硝基苯肼与羰基反应的产物在碱性条件下显色的特点建立测定水中羰基的测试方法,利用吸光度值与浓度定量关系建立的标准曲线R2值为0.9936;用此方法对水源水中羧基和羰基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羧基含量在680824μmol/L,羰基含量为3.94.21μmol/L。进一步对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的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和优化,并考察在不同消毒剂作用下DBPs的生成特性。对混凝过程中混凝剂的投量和源水pH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当混凝剂投量为110 mg/L时,源水pH为中性时,常规水质指标的去除率最高,其中浊度、色度、UV254、DOC、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70.35%、82.14%、71.01%、49.83%、77.29%;采用氯胺作为消毒剂相比NaClO作为消毒剂时,可以有效降低三卤甲烷(THMs)、三氯乙醛(CH)的生成量,分别使三氯甲烷(TCM)和(CH)的生成量下降了91.79%、98.67%,并且没有二氯一溴甲烷(BDCM)检出;对沉后水和滤后水中羧基和羰基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混凝剂投量的增加,沉后水羧基和羰基的含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当混凝剂投量为110 mg/L时,沉后的羧基含量为463.51μmol/L,去除率为43.7%,羰基含量为3.6μmol/L,去除率为14.5%;混凝剂投量对滤后水羧基和羰基的去除率没有较大的影响,但相对于沉后水,过滤工艺有效提高了水中羧基和羰基的去除率;对水中羧基与DBPs生成量的拟合结果显示,羧基与TCM和CH的线性拟合R2值分别为0.6644和0.7957,与BDCM没有线性相关性;对水中羰基与DBPs生成量的拟合结果显示,羰基与TCM和CH的线性拟合r2值分别为0.5373和0.7595,与BDCM没有线性相关性。最后考察了KMnO4和NaClO作为预氧化剂时,常规水质指标以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同时考察了在两种预氧化剂的作用下,水中羧基和羰基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预氧化剂KMnO4投量为0.2 mg/L,接触时间为1 min时,滤后、色度、UV254、DOC、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75.00%、95.24%、73.69%、43.21%、68.12%;NaClO预氧化剂投量对滤后水浊度、色度、UV254的影响较小,当NaClO投量为1.0 mg/L时,滤后水滤后、色度、UV254、DOC、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81.82%、85.71%、71.26%、42.68%、55.46%;采用KMnO4预氧化会导致水体中的羧基和羰基,含量高于源水,当KMnO4投量小于0.6 mg/L时,羧基含量较低,但当投量高于0.6 mg/L时,羧基含量有所升高;KMnO4预氧化剂投量对羰基含量影响不大;采用NaClO预氧化时,当投量在0.51.0 mg/L时,水中羧基和羰基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相比于原水有所降低,当NaClO投量超过1.5 mg/L时,水中羧基和羰基的含量处于较高水平,甚至超过源水中的羧基含量;当NaClO投量超过1.5 mg/L时,羰基含量随着NaClO投量的继续增加而降低。

徐晓丽[8](2019)在《滤池生产废水排放控制与直接回用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滤池是水处理中的核心单元,是饮用水卫生学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其在过滤初期往往水质较差,若不加以排放,会对水厂水质安全性产生影响,但目前关于初滤水的排放技术指标和控制参数尚无具体的规范要求。滤池反冲洗过程中会产生短时大量的反冲洗废水,如直接排走,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水厂生产废水直接回用是有效节约水资源的措施之一,但对其水质安全性和回用方案需要进行合理评价。论文以滤池初滤水和反冲洗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小试和生产试验相结合,重点对初滤水排放控制和滤池生产废水直接回用相关技术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改变实际滤池过滤周期、排放时间等运行参数,分析了初滤水的水质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初滤水排放水质控制参数和最优排放控制条件;在滤池生产废水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生产废水直接回用对常规处理和预氧化处理出水水质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回流比的比较和不同氧化方案的比较,针对反冲洗废水不同阶段水质特征进行了回用水方案优化组合比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水厂优化运行和供水水质提高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1)初滤水排放初期浊度较高,最高达0.92NTU,颗粒数平均在3000个/mL左右,以粒径在2~5μm的颗粒物为主;浊度和颗粒数具有相近的变化规律并有一定的相关性,前30s下降最多,后逐渐趋于平缓,当排放时间超过2min,浊度基本稳定在0.3NTU以下;初滤水水质与排放时间、过滤周期、滤池进水水质、反冲洗效果等因素有关,合理控制过滤周期和初滤水排放时间,以及做好过滤前的混凝沉淀处理,优化反冲洗过程等能够更好地改善初滤水的水质,确保滤池出水水质;低浊度情况下,颗粒数比浊度更能及时反映水质变化情况,可以以颗粒数和浊度联合作为初滤水排放的控制参数,建议初滤水最终排放浊度控制在0.3NTU以下,粒径>2μm的颗粒数控制在200个/mL以下:从水质安全和经济角度,初滤水最佳排放时间控制在2~5min较为合适,滤池进水浊度较高时宜取上限。(2)滤池生产废水适量的直接回用能够加强混凝沉淀效果,结合水质指标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为防止产生过大的水量冲击负荷,提高水质安全保证率,建议最佳回流比控制在6%较为适宜,此时沉后水CODMn和UV254去除率最高,分别为47.67%和30.01%,浊度去除率为93.71%,颗粒数为1950个/mL。(3)废水直接回用情况下,使用氧化剂单独氧化时,三种氧化剂中高锰酸钾的预氧化效果最好,投加量控制在0.3mg/L比较适合,此时浊度去除率为97.94%,颗粒数为1111个/mL。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联合氧化比氧化剂单独氧化时效果更好。(4)滤池反冲洗废水在不同阶段变化较大,将滤池不同反冲洗阶段废水混合回用,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四种方案的出水浊度、pH、CODMn、UV254、Al和菌落总数均能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第四种方案即气水同时冲+水冲两个阶段废水混合回用方案出水水质相对较好,出水浊度、CODMn、Al含量均为最低,但AOX相对较高;第一种方案即反冲洗全过程混合回用方案出水中AOX最低,且其节水量最多、运行管理最为方便。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保障出水安全角度,建议将滤池反冲洗废水全过程混合回用或取气水同时冲+水冲两个阶段废水混合回用。

边云峰[9](2019)在《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水污染的日益加剧,饮用水质量问题不断严重,以西北地区为代表的微污染水源水中面临着铁、锰超标情况。与较发达的城市相比,西北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中铁、锰经常性超标,急需开展对该地区饮水水源中铁、锰去除机理的深入研究,开发铁、锰同步去除新工艺,确保该地区供水水质安全,实现饮用水水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针对西北农村地区水源,选择国内外目前最经济实用的药剂氧化法、生物法、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开展了对该水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的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高锰酸钾、次氯酸钠、臭氧三种氧化剂处理降解水源水中铁锰的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三种氧化剂的最佳反应参数值以及各种氧化剂对铁锰的去除效果。实验研究得到高锰酸钾为最佳氧化剂,并通过响应面法(BBD)优化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去除水中铁锰实验,考察了氧化剂的投加量、混凝剂投加量、pH等交互作用对化学氧化法去除水中铁锰的影响。研究建立了相关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以铁、锰去除率作为响应值,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高锰酸钾投加量为4.2mg/L,pH值为7.5,混凝剂投加量为264mg/L时,水中总铁、锰的去除率分别为98.22%和97.49%。(2)通过不同种类悬浮载体在生物膜法下对有机物、氨氮的处理降解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聚氨酯泡沫载体具有更好的挂膜效果,对微生物附着生长具有良好作用。通过平行实验考察了聚氨酯泡沫载体在不同运行方式、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和pH对水源水中铁锰降解效果,实验得出在连续流方式下运行并且工艺参数为:HRT=8h,DO=4mg/L,pH为7左右,反应器对铁的去除效果可达到0.2mg/L-0.4mg/L,对锰的去除效果可达到0.1mg/L-0.3mg/L。并且通过对反应器中“生物膜”上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发现存在铁锰氧化细菌。(3)通过在接触氧化法中改变进水负荷进行“挂膜”实验,研究得到以锰砂作为滤料,采取分段提升进水负荷法培养方式可以加速滤池启动,滤池运行至42天时完成了对铁、锰的达标出理。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滤池在不同滤速、溶解氧和pH对水源水中铁锰降解效果,研究得到成功启动的滤池最佳运行的工艺参数为:滤池滤速为4m/h,滤池溶解氧浓度维持在6mg/L左右,运行pH为7左右;并且通过在滤池启动初期10天内投加高锰酸钾4mg/L的培养方式同样可以加速完成对铁锰的去除,所需时间仅为25天。(4)通过药剂氧化法、生物法、接触氧化法对处理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的对比选择,最终选定轻质悬浮载体生物膜法-高锰酸钾氧化法组合工艺为最佳处理工艺;其中生化系统最佳工艺参数为:连续流方式运行,HRT=8h,DO=4mg/L,pH为7左右,物化系统最佳工艺参数为: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为0.5mg/L-1mg/L,最佳pH为7,预氧化时间为15min,搅拌速度为200r/min。

朱雪燕[10](2019)在《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及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饮用水源匮乏,农村水源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水质指标轻微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饮用水源的微污染现象比较普遍。城市常用的水处理工艺无法满足农村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针对西北农村水源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水质指标轻微超标问题,研究适宜于西北农村使用的小型化、简单且易于管理的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课题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部典型缺水地区农村供水排水一体化技术及应用示范”―“宁夏河套地区农村饮用水与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YFC0400705)”项目中微污染有机物与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相关内容。主要研究成果为:(1)考察了悬浮载体生物膜法中不同类载体的挂膜能力以及不同单因素对载体反应器去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能力的影响。实验中选取了五种不同的悬浮载体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实验结果的比较,最终优选出去除效果最佳的载体。研究中发现,聚氨酯泡沫载体在微污染水源水有机物及氨氮的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极其稳定且高效的降解能力,因此实验针对聚氨酯泡沫载体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单因素影响研究,最终得出在反应周期为6h、溶解氧3-5mg/L、pH为8-9、填充率为20%的运行参数下,可得出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为89%、氨氮的去除率为85%,出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为2mg/L、氨氮浓度为0.09mg/L,均满足地表水源水Ⅱ类水质标准。(2)考察了三种不同化学氧化剂高锰酸钾、次氯酸钠、臭氧针对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及氨氮进行化学预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了三种氧化剂的最佳反应参数值。响应面软件中的Box-Behnken法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的应用,考察了氧化剂的投加量、搅拌时间、pH等交互影响对化学预氧化法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的作用。研究建立了相关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以有机物、氨氮去除率作为响应值,确定出高锰酸钾在投加量9.3mg/L、搅拌时间33min、pH为9.0的条件下,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6.3%、18.6%;次氯酸钠的有效氯投加量5mg/L、搅拌时间30min、搅拌速率300r/min、pH为4,最佳进水有机负荷为10-16mg/L,在此条件下次氯酸钠对有机物、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43.2%、11.4%。;臭氧投加量3.9mg/L、接触时间33min、pH为7.5,在此条件下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44.1%、36.6%,出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均满足地表水源水Ⅱ类水质标准。(3)考察了以PAFC为混凝剂的混凝沉淀法对高浊度微污染雨水中有机物、氨氮、浊度、UV254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通过混凝剂投加量、搅拌时间、pH、沉淀时间等单因素,确定了单因素影响的最优参数值。响应面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的应用,可以考察得出混凝剂投加量、搅拌时间、pH、沉淀时间、沉淀比表面负荷等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混凝沉淀法去除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UV254、浊度等污染物的影响。研究建立相关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UV254、浊度等去除率为响应值,确定出PAFC投加量为1.5mL/L、pH为8.5、搅拌时间为23min。在此反应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浊度、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69.4%、36.5%、99.9%、70.8%,出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的要求。

二、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水中总锰浓度变化规律与控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水中总锰浓度变化规律与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源水质恶化对饮用水处理的不利影响
        1.1.2 常规工艺的局限性
        1.1.3 强化常规工艺
    1.2 滤池在净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滤池作用机理
        1.2.2 影响过滤性能的因素
        1.2.3 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1.3 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应用研究进展
        1.3.1 臭氧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1.3.2 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1.4 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评估诊断
    2.1 诊断方法的建立
    2.2 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2.2.1 滤速测定
        2.2.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
        2.2.3 反冲洗效果评价
        2.2.4 滤后水质指标测定
    2.3 各指标测定结果讨论
        2.3.1 滤速测定结果
        2.3.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结果
        2.3.3 反冲洗效果
        2.3.4 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3.5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分析
    2.4 滤速波动对滤后水浊度的影响
        2.4.1 滤速测定方法
        2.4.2 滤速连续测定结果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预氧化强化过滤实际应用调研及历史数据分析
    3.1 水厂调研情况
        3.1.1 调研内容概况
        3.1.2 前处理调节应用效果分析
        3.1.3 滤池运行不足分析
    3.2 水厂历史数据分析
        3.2.1 水厂概况
        3.2.2 数据来源
        3.2.3 数据分析
    3.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运行状况影响差异调研
    3.4 本章小结
4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差异探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中试基地概况
        4.1.2 各指标测定方法
        4.1.3 药剂投加情况
    4.2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层生物量的影响差异
    4.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综合对比分析
    4.4 不同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影响探究
        4.4.1 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差异
        4.4.2 水头损失差异
        4.4.3 两种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影响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优化运行建议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低温低浊水概述
        1.2.1 低温低浊水特点与问题
        1.2.2 低温低浊水处理方法
    1.3 饮用水处理中预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1.3.1 预氧化的反应机制
        1.3.2 常用预氧化剂
        1.3.3 预氧化工艺研究进展
    1.4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研究现状
        1.4.1 三氯乙醛的生物毒性
        1.4.2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1.4.3 饮用水处理中三氯乙醛的存在情况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模拟常规净水工艺的方法
        2.2.1 预氧化工艺模拟
        2.2.2 混凝沉淀工艺模拟
        2.2.3 过滤工艺模拟
        2.2.4 消毒工艺模拟
    2.3 实验设计与分析
        2.3.1 实验设计
        2.3.2 响应优化
    2.4 实验的表征与检测方法
        2.4.1 水质常规指标的表征分析
        2.4.2 消毒副产物分析检测方法
第3章 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效能及其对CH控制研究
    3.1 引言
    3.2 现状分析及实验用水水质分析
        3.2.1 甲水库现状分析
        3.2.2 甲净水厂现状分析
        3.2.3 实验用水水质分析
    3.3 常规净水工艺的研究
        3.3.1 常规净水工艺的投氯量研究
        3.3.2 常规净水工艺的混凝剂投量研究
    3.4 预氧化工艺强化混凝的效能研究
        3.4.1 高锰酸钾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4.2 高铁酸钾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4.3 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4.4 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预氧化强化混凝效能及其对CH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DOE设计分析
        4.2.1 方案拟定
        4.2.2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响应指标的简化
    4.3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研究
        4.3.1 高锰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
        4.3.2 高锰酸钾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4.3.3 高铁酸钾联合次氯酸钠预氧化工艺
        4.3.4 高铁酸钾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4.3.5 次氯酸钠联合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
        4.3.6 复合预氧化工艺比对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复合预氧化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全析因实验设计与分析
    5.3 基于响应曲面设计的模型构建
    5.4 响应优化与验证
        5.4.1 基于熵权法和满意度函数优化响应
        5.4.2 模型验证
    5.5 复合预氧化工艺的混凝剂投量研究
    5.6 技术经济分析
        5.6.1 针对不同时期水质的技术分析
        5.6.2 经济效益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紫外/氯预处理控制超滤膜污染的效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滤净水技术
        1.1.1 超滤净水技术的应用
        1.1.2 超滤净水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1.2 超滤膜污染研究
        1.2.1 超滤膜污染的分类
        1.2.2 主要膜污染物质与机制
    1.3 超滤膜污染控制技术
        1.3.1 膜滤运行优化与控制
        1.3.2 膜前预处理
    1.4 氧化与超滤联合净水技术
        1.4.1 水处理中的氧化技术
        1.4.2 氧化与超滤组合净水
        1.4.3 协同氧化与超滤组合净水
    1.5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药剂
        2.1.2 试验用水
    2.2 试验装置
        2.2.1 紫外/氯氧化-超滤处理装置
        2.2.2 平板超滤膜系统装置
        2.2.3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系统装置
    2.3 检测方法
        2.3.1 常规水质指标的检测
        2.3.2 微量污染物的检测
        2.3.3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测定
        2.3.4 氧化剂浓度与紫外剂量的测定
        2.3.5 溶液Zeta电位的测定
        2.3.6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3.7 膜污染物表面形态观察
        2.3.8 荧光性有机物分析
        2.3.9 膜表面官能团表征
    2.4 分析方法
        2.4.1 膜污染组分分析
        2.4.2 膜污染阻力计算
        2.4.3 复合拟合模型分析
        2.4.4 平行因子分析
第3章 紫外/氯预氧化控制超滤膜污染的效能与机制
    3.1 引言
    3.2 紫外/氯预氧化对膜污染控制的控制效果
        3.2.1 紫外/氯预氧化对跨膜压差的减小与对可逆性的改变
        3.2.2 膜表面污染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3.3 紫外/氯预氧化对地表水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3.3.1 对TOC与UV_(254)的去除
        3.3.2 荧光性有机物的去除
        3.3.3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改变
        3.3.4 预氧化对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3.4 不同膜前氧化预处理经济比较
        3.4.1 投资与运行成本概算比较
        3.4.2 总体成本比较
    3.5 紫外/氯预氧化控制膜污染的机制
        3.5.1 复合拟合模型解析膜污染行为
        3.5.2 预氧化反应过程与膜界面行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控制超滤膜污染的效能与机制
    4.1 引言
    4.2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对含EOM水引起的膜污染控制
        4.2.1 对高EOM地表水引起的膜污染控制
        4.2.2 对中EOM地表水引起的膜污染控制
        4.2.3 对低EOM地表水引起的膜污染控制
    4.3 紫外/氯-吸附对含EOM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4.3.1 对TOC和UV_(254)的去除
        4.3.2 荧光性有机物的去除
        4.3.3 含EOM水体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改变
    4.4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对微污染物的控制
        4.4.1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4.4.2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对阿特拉津和对氯硝基苯去除
        4.4.3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对典型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4.5 紫外/氯/粉末炭吸附预处理对膜污染的控制机制
        4.5.1 含EOM原水膜污染行为与进水有机物的关联
        4.5.2 含EOM原水膜污染行为的模型拟合与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控制超滤膜污染的效能与机制
    5.1 引言
    5.2 亚铁协同紫外/氯对天然有机物引起的膜污染控制
        5.2.1 对腐殖酸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的控制
        5.2.2 对牛血清蛋白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的控制
        5.2.3 对海藻酸钠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的控制
        5.2.4 对复合天然有机物引起的超滤膜污染的控制
    5.3 亚铁协同紫外/氯对膜进水中复合有机物的去除
        5.3.1 对TOC和UV_(254)的去除
        5.3.2 荧光性有机物的去除
        5.3.3 复合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改变
    5.4 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对膜污染的控制机制
        5.4.1 可逆/不可逆膜污染的表征
        5.4.2 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反应过程解析
        5.4.3 有机物指标与膜污染的相关性分析
        5.4.4 亚铁协同紫外/氯预处理后膜污染物迁移的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Fe(Ⅱ)/PMS预处理方法对于纳滤膜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中国水资源概况
        1.1.2 饮用水水质标准
        1.1.3 水厂处理工艺概况
    1.2 纳滤膜水处理技术
        1.2.1 膜技术概述
        1.2.2 纳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1.2.3 纳滤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
    1.3 膜前预处理方式
        1.3.1 混凝预处理
        1.3.2 吸附预处理
        1.3.3 氧化预处理
    1.4 常见的预氧化技术
        1.4.1 常用氧化技术
        1.4.2 臭氧预氧化技术
        1.4.3 高锰酸盐氧化技术
        1.4.4 过硫酸盐氧化技术
    1.5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
        2.1.2 松花江水
        2.1.3 纳滤膜
    2.2 实验装置
        2.2.1 Fe(Ⅱ)/PMS氧化处理装置
        2.2.2 工艺流程
        2.2.3 纳滤膜错流过滤装置
    2.3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2.3.1 氧化-纳滤耦合工艺
        2.3.2 Fe(Ⅱ)/PMS处理纳滤浓缩液
        2.3.3 统计学分析
    2.4 检测方法
        2.4.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
        2.4.2 氧化剂还原剂浓度检测
        2.4.3 微量有机污染物浓度检测
        2.4.4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4.5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4.6 接触角测定
        2.4.7 溶液Zeta电位测定
        2.4.8 自由基检测
第3章 FE(Ⅱ)/PMS-NF耦合工艺对微污染地表水净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研究
    3.1 引言
    3.2 Zeta电位
    3.3 分子量分布
    3.4 DOC
    3.5 荧光类有机物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FE(Ⅱ)/PMS-NF耦合工艺处理磺胺甲恶唑效能研究
    4.1 引言
    4.2 纳滤运行条件对磺胺甲恶唑去除效果影响
        4.2.1 SMX浓度
        4.2.2 压力
        4.2.3 错流流速
    4.3 Fe(Ⅱ)/PMS降解磺胺甲恶唑效能研究
        4.3.1 Fe(Ⅱ)/PMS浓度对SMX降解效能的影响
        4.3.2 Fe(Ⅱ)/PMS摩尔比对SMX降解效能的影响
        4.3.3 pH对SMX降解效能的影响
    4.4 氧化机制研究
        4.4.1 Fe(Ⅱ)/PMS降解SMX的活性物质探究
        4.4.2 SMX降解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滤耦合工艺对有机污染物引起膜污染的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对天然有机物产生膜污染的控制
        5.2.1 对HA引起的纳滤膜污染的控制
        5.2.2 对SA引起的纳滤膜污染的控制
        5.2.3 对BSA引起的纳滤膜污染的控制
        5.2.4 对SHR引起的纳滤膜污染的控制
    5.3 对SMX及其与NOM混合物引起的纳滤膜污染的控制
        5.3.1 对SMX引起的纳滤膜污染控制
        5.3.2 对SMX与NOM混合引起的纳滤膜污染控制
    5.4 耦合工艺与相关工艺膜污染控制效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预氧化过程中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1.2.1 消毒副产物的来源
        1.2.2 消毒副产物的分类及危害
        1.2.3 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1.3 影响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及应用
        1.3.1 影响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
        1.3.2 氧化还原电位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预氧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实验器皿清洗方法
    2.2 实验操作步骤
        2.2.1 DBPs标准溶液的配置
        2.2.2 氧化剂的制备及标定
        2.2.3 预氧化实验
        2.2.4 消毒实验
    2.3 检测方法
        2.3.1 常规指标的检测
        2.3.2 三维荧光和ORP检测
        2.3.3 挥发性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2.3.4 卤乙酸的检测
3 溶液pH值、氧化剂种类和投加剂量对ORP的影响
    3.1 ClO_2的氧化还原电位
    3.2 Cl_2的氧化还原电位
    3.3 KMnO_4的氧化还原电位
    3.4 NH_2Cl的氧化还原电位
    3.5 本章小结
4 预氧化ORP对有机物及DBPs生成势的影响
    4.1 预氧化对原水三维荧光的影响
    4.2 预氧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2.1 ClO_2预氧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2.2 预氯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2.3 KMnO_4预氧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2.4 预氯胺化对氯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3 预氧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3.1 ClO_2预氧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3.2 预氯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3.3 KMnO_4预氧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3.4 预氯胺化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预氧化剂对DBPs生成势影响的对比分析
    5.1 不同预氧化剂对原水三维荧光的影响
    5.2 不同预氧化剂对氯化DBPs生成势影响的对比
    5.3 不同预氧化剂对氯胺化DBPs生成势影响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城镇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化学预处理工艺概况
    1.3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评估的必要性
    1.4 多指标综合评估研究现状
        1.4.1 多指标综合评估概况
        1.4.2 常用的评估方法
        1.4.3 环境技术评估概况
        1.4.4 多指标综合评估在环境技术评估中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文献调研法
    2.2 水厂调研法
        2.2.1 调研的对象
        2.2.2 调研的目的
        2.2.3 调研的方式
        2.2.4 调研的内容
    2.3 层次分析法
        2.3.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2.3.2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2.3.3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2.4 数据来源
第3章 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分析
    3.1 引言
    3.2 化学预处理工艺分析
        3.2.1 臭氧预氧化分析
        3.2.2 高锰酸盐预氧化分析
        3.2.3 二氧化氯预氧化分析
        3.2.4 粉末活性炭吸附分析
    3.3 关键技术点的分析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技术效能评估
    4.1 引言
    4.2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的选取
        4.2.2 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的选取
        4.2.3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与论证分析
    4.3 综合评估的方法
    4.4 技术特征评估
        4.4.1 一级指标权重值计算
        4.4.2 评估依据
        4.4.3 评估结果
    4.5 技术优化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化学预处理工艺实例评估
    5.1 引言
    5.2 哈尔滨某水厂臭氧预氧化实例评估
        5.2.1 臭氧预氧化工艺概况
        5.2.2 水厂运行管理模式
        5.2.3 臭氧预氧化工艺效能
        5.2.4 综合评估
    5.3 东营某水厂高锰酸钾预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实例评估
        5.3.1 预处理工艺概况
        5.3.2 水厂运行管理模式
        5.3.3 高锰酸钾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效能
        5.3.4 综合评估
    5.4 济南某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实例评估
        5.4.1 预处理工艺概况
        5.4.2 水厂运行管理模式
        5.4.3 化学预处理工艺效能
        5.4.4 综合评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一: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特征评估一级指标权重打分表
    附表二: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特征评估三级指标打分表
    附表三: 化学预处理工艺技术优化评估表
    附表四: 哈尔滨某水厂预臭氧化工艺综合评估打分表
    附表五:东营某水厂预处理工艺综合评估打分表
    附表六: 济南某水厂预处理工艺综合评估打分表
致谢

(7)水中羧基和羰基含量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消毒副产物
        1.2.1 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及种类
        1.2.2 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机理研究进展
        1.2.3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措施
    1.3 水中有机物官能团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关系
        1.3.1 有机物官能团的测定方法
        1.3.2 水中有机物官能团与消毒副产物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
        2.2.1 常规水质指标
        2.2.2 水中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测定方法
        2.2.3 消毒副产物的测定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水处理工艺模拟实验
        2.3.2 水样浓缩方法
        2.3.3 消毒实验方法
第3章 水中有机物官能团的检测方法
    3.1 引言
    3.2 水中羧基检测方法的建立
        3.2.1 醋酸钙离子交换法测定羧基的原理
        3.2.2 醋酸钙离子交换法的时间优化
        3.2.3 醋酸钙离子交换法测定羧基准确度实验
    3.3 水中羰基检测方法的建立
        3.3.1 羰基测定方法的原理
        3.3.2 吸收波长的确定
        3.3.3 显色剂用量的优化
        3.3.4 反应温度的优化
        3.3.5 反应时间的优化
        3.3.6 显色时间的优化
        3.3.7 羰基化合物标准曲线
    3.4 水源水水质指标以及有机物羧基和羰基的定量测定
        3.4.1 水源水常规水质指标特征
        3.4.2 水源水中有机物羧基与羰基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处理单元官能团分布特征及DBPs特征
    4.1 引言
    4.2 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的参数优化
        4.2.1 混凝剂投量的优化
        4.2.2 混凝pH的优化
    4.3 消毒前处理过程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4.3.1 消毒剂投量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4.3.2 pH值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4.3.3 消毒时间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4.4 常规工艺过程对有机物官能团含量的影响分析
        4.4.1 常规工艺沉后水官对能团的影响分析
        4.4.2 常规工艺滤后水官能团的定量分析
        4.4.3 常规工艺处理过程中3d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分析
        4.4.4 水中有机物官能团与DBPs生成势的线性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氧化对官能团及DBPs生成特性分析
    5.1 引言
    5.2 高锰酸钾的预氧化强化作用
        5.2.1 高锰酸钾投量的研究
        5.2.2 高锰酸钾预氧化时间的影响研究
    5.3 NaClO的预氧化强化作用
        5.3.1 NaClO预氧化剂投量的影响研究
        5.3.2 NaClO预氧化时间的影响分析
    5.4 预氧化剂投量对水中官能团含量的影响
        5.4.1 KMnO_4 投量对官能团含量的影响
        5.4.2 NaClO投量对官能团含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滤池生产废水排放控制与直接回用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研究现状
        1.2.2 颗粒数在水厂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2.3 初滤水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试验场所和检测指标
    2.1 试验场所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水质指标的确定
        2.2.2 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2.3 试验装置和参数
        2.3.1 烧杯搅拌实验
        2.3.2 滤柱试验
3 初滤水排放控制优化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过程和方法
    3.3 初滤水水质特征与分析
    3.4 初滤水水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4.1 排放时间对初滤水水质的影响
        3.4.2 过滤周期对初滤水水质的影响
        3.4.3 其他因素对初滤水水质的影响
    3.5 初滤水排放优化控制
        3.5.1 初滤水排放主要水质控制参数
        3.5.2 初滤水排放条件的优化
    3.6 本章小结
4 滤池生产废水直接回用优化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过程和方法
        4.2.1 滤池反冲洗废水水质检测
        4.2.2 不同回流比试验
        4.2.3 预氧化试验
        4.2.4 不同回流方案试验
    4.3 滤池生产废水水质特征分析
    4.4 废水直接回用对常规工艺的影响
        4.4.1 不同回流比对常规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4.4.2 最佳回流比的确定
    4.5 废水直接回用对预氧化工艺的影响
        4.5.1 废水直接回用对预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4.5.2 废水直接回用情况下不同氧化剂去除效果的对比
        4.5.3 废水直接回用对不同氧化剂投加条件的影响
    4.6 不同回用方案对废水直接回用工艺的影响
        4.6.1 不同回用方案水质特征分析
        4.6.2 不同回用方案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4.6.3 不同回用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的存在形式及危害
        1.2.1 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的存在形式
        1.2.2 微污染水源水铁锰中超标的危害
    1.3 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概况
        1.3.1 西北农村微污染水源地的特点及分布
        1.3.2 西北农村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超标状况
        1.3.3 宁夏农村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超标状况
    1.4 国内外水源水铁锰处理研究现状
        1.4.1 自然氧化法
        1.4.2 接触氧化法
        1.4.3 药剂氧化法
        1.4.4 生物氧化法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创新点
2 药剂氧化法对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用水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测定方法
    2.2 高锰酸钾预氧化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2.2.1 高锰酸钾投加量对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2.2 pH值对高锰酸钾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2.3 预氧化时间对高锰酸钾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2.4 搅拌速度对高锰酸钾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3 次氯酸钠预氧化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2.3.1 次氯酸钠投加量对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3.2 pH值对次氯酸钠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3.3 预氧化时间对次氯酸钠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3.4 搅拌速度对次氯酸钠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4 臭氧预氧化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2.4.1 臭氧投加量对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4.2 pH值对臭氧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4.3 预氧化时间对臭氧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2.5 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对含铁锰水的处理研究
        2.5.1 氧化剂的比选
        2.5.2 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
        2.5.3 响应面法优化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
    2.6 本章小结
3 轻质悬浮载体生物膜法对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水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装置及方法
        3.1.4 分析测定方法
    3.2 悬浮生物载体的选择及其研究特性
        3.2.1 悬浮生物载体的作用及特性
        3.2.2 轻质悬浮生物载体的选择
    3.3 聚氨酯泡沫载体挂膜预处理
        3.3.1 聚氨酯泡沫载体挂膜驯化
        3.3.2 聚氨酯泡沫载体填充比
    3.4 轻质悬浮载体生物膜法间歇流方式运行
        3.4.1 水力停留时间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3.4.2 溶解氧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3.4.3 pH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3.4.4 该运行方式下铁锰降解效果
    3.5 轻质悬浮载体生物膜法连续流方式运行
        3.5.1 水力停留时间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3.5.2 溶解氧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3.5.3 pH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3.5.4 该运行方式下铁锰降解效果
    3.6 轻质悬浮载体生物膜法降解铁锰机理的探究
        3.6.1 铁锰氧化细菌培养基
        3.6.2 铁锰氧化细菌分离筛选
        3.6.3 铁锰氧化细菌鉴定
    3.7 本章小结
4 接触氧化法对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水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装置及方法
        4.1.4 分析测定方法
    4.2 滤料选择
    4.3 滤料成膜阶段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4.3.1 滤料成膜阶段除铁效果
        4.3.2 滤料成膜阶段除锰效果
    4.4 滤膜成熟阶段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4.4.1 滤速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4.4.2 溶解氧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4.4.3 pH对铁锰降解效果的影响
    4.5 滤料快速成膜除铁除锰性能的研究
        4.5.1 快速成膜阶段除铁效果
        4.5.2 快速成膜阶段除锰效果
    4.6 本章小结
5 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5.1 不同工艺比选
    5.2 组合工艺流程图
    5.3 组合工艺铁锰去除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及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西北农村地区水源水的微污染现状
    1.2 适合于西北地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工艺
        1.2.1 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在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现状
        1.2.2 化学预氧化法在农村微污染水源水中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来源、意义及内容
        1.3.1 课题来源、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轻质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不同载体生物反应器的启动挂膜比较
        2.2.1 反应器的启动
        2.2.2 不同类载体挂膜效果的比较
        2.2.3 稳定运行期处理效果的比较
    2.3 优选载体生物膜法对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的降解
        2.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2 溶解氧的影响
        2.3.3 pH的影响
        2.3.4 填充率的影响
        2.3.5 不同运行方式的影响
    2.4 优化条件下降解效果的研究
    2.5 载体上生物膜量变化考察
        2.5.1 实验装置与方法
        2.5.2 生物膜浓度的变化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化学预氧化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高锰酸钾预氧化对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降解效果的研究
        3.2.1 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3.2.2 搅拌时间的影响
        3.2.3 搅拌速率的影响
        3.2.4 pH的影响
        3.2.5 不同进水负荷的影响
        3.2.6 响应面法优化高锰酸钾的氧化效果
        3.2.7 小结
    3.3 次氯酸钠对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处理效果的研究
        3.3.1 有效氯的测定
        3.3.2 投加量的影响
        3.3.3 搅拌时间的影响
        3.3.4 搅拌速率的影响
        3.3.5 pH的影响
        3.3.6 不同进水负荷的影响
        3.3.7 小结
    3.4 臭氧对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降解效果的研究
        3.4.1 臭氧发生器的产氧测定
        3.4.2 投加量的影响
        3.4.3 接触时间的影响
        3.4.4 pH的影响
        3.4.5 不同进水负荷的影响
        3.4.6 响应面法优化臭氧的氧化效果
        3.4.7 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混凝沉淀法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水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室分析方法
    4.2 PAFC对微污染雨水降解效果的分析
        4.2.1 混凝剂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4.2.2 搅拌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4.2.3 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4.3 PAFC处理微污染水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4.3.1 响应面优化实验有机物的数据分析及回归拟合
        4.3.2 有机物去除的双因子交互效应分析
        4.3.3 响应面优化实验氨氮的数据分析及回归拟合
        4.3.4 氨氮去除的双因子交互效应分析
        4.3.5 响应面优化实验浊度的数据分析及回归拟合
        4.3.6 浊度去除的双因子交互效应分析
        4.3.7 响应面优化实验UV254 的数据分析及回归拟合
        4.3.8 UV254 去除的双因子交互效应分析
        4.3.9 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组合工艺对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
    5.1 PAC絮凝—NaClO工艺降解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的影响
    5.2 聚氨酯泡沫生化—化学氧化工艺对降解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的影响
    5.3 KMnO_4、NaClO、O_3联用降解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的影响
    5.4 PAFC混凝—过滤工艺对降解高锰酸盐指数及氨氮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建议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水中总锰浓度变化规律与控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D]. 史永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预氧化强化低温低浊水混凝工艺效能及对三氯乙醛控制研究[D]. 黄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紫外/氯预处理控制超滤膜污染的效能与机制研究[D]. 邢加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基于Fe(Ⅱ)/PMS预处理方法对于纳滤膜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研究[D]. 王颢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预氧化过程中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研究[D]. 王芹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城镇供水厂化学预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研究[D]. 张大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水中羧基和羰基含量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相关性研究[D]. 祝鑫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滤池生产废水排放控制与直接回用优化技术研究[D]. 徐晓丽. 扬州大学, 2019(02)
  • [9]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中铁锰处理技术的研究[D]. 边云峰.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10]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及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D]. 朱雪燕. 兰州交通大学, 2019

标签:;  ;  ;  ;  ;  

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水中总锰浓度变化规律及控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