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杂交水稻现状与展望

海南杂交水稻现状与展望

一、海南杂交稻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兵[1](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指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倪金龙[2](2021)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杂交水稻技术通过对杂种优势的利用,显着提高了水稻单产水平。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和基于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法是当前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类型,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稻米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三系法配组的不自由和两系法制种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研创一种配组自由、制种风险较低的杂交水稻新技术,对于杂交水稻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雁农S(YnS)是一种低温雄性不育、高温可育的反向温敏核不育系(即与传统的光温敏不育系低温可育、高温不育的特性相反),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9-29.5℃,低于29℃表现为雄性不育。育种家们业已利用YnS选配出多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生产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YnS低温敏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尚不甚清楚,不育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也未见报道。此前的研究还发现:用YnS型不育系与传统两系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7001S等进行杂交,其F1在各种光温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的雄性不育现象。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育成了不受光温影响的新型雄性不育系天丰HS。这就更需要对YnS基因型进行深度解析,通过对相关功能基因的标记、定位和克隆,进一步揭示其遗传规律,更好的为育种应用服务。本研究围绕上述目标,在系统分析YnS低温敏不育性状遗传表现的基础上,精细定位和克隆了相关不育基因,揭示了YnS低温敏不育基因介导的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和应用前景。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YnS分别与R608和L422杂交得到的F2分离群体,在第6和第10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控制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主效位点,分别命名为rtms6和rtms10。通过进一步构建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分别将rtms6和rtms10精细定位在~87kb和~55kb的物理区间内。转录组测序和RT-PCR分析显示,~87kb区间内的Loc_Os06g08380转录本在22℃低温条件下特异下调表达。遗传互补试验初步证明Loc_Os06g08380即为rtms6。~55kb区间内也发现了rtms10的候选基因,克隆和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2)利用YnS作不育基因供体转育而成的两个新遗传背景的材料,一个为R608背景的rtms6、rtms10、rtms6rtms10近等基因系,另一个为L422背景的rtms10近等基因系(L422自身携带有rtms6),分别将它们与1892S杂交,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不同F1植株的育性,发现仅rtms6rtms10型近等基因系与1892S杂交F1表现为光温稳定型不育,表明rtms6和rtms10共同作用导致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性雄性不育。(3)构建了YnS与1892F(轮回父本)低世代和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稳定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均表现1:1的分离比。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稳定雄性不育性状与rtms10位点共分离,而与rtms6无连锁关系,表明1892F中已携带有rtms6基因,这种光温稳定型不育单株的基因型是rtms6YnSrtms6YnSrtms10YnSrtms101892F。因此,我们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称为杂合雄性不育(heterozygous male sterility,HMS)。(4)通过分子育种策略构建了具有1892F背景的低(反)温敏雄性不育系1892RS。通过大田种植和人工气候箱处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即HMS。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株系称为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1892F则是1892HS的保持系,记作1892HB。(5)以1892HS为母本,分别与恢复系五山丝苗、粤禾丝苗及R9802进行了测配。通过对F1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考察,结果显示1892HS配制的组合在产量和品质性状上与对照不育系1892S测配的组合无显着差异,表明这种HMS新型不育系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同时保证了配组的自由性与制种的安全性相统一。

王睿璇[3](2021)在《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文中认为三系杂交稻是水稻杂种利用的主要形式。在生产上,三系杂交籼稻主要利用野败(WA)型不育胞质,育种材料中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造成保持系选育盲目性大、选育效率低,同时也会导致不育系不育性不稳定,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系杂交籼稻的发展。然而,当前对WA型恢复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恢复系中主效基因的研究,对微效恢复基因,尤其是不育系/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研究较少,尚未见微效恢复基因被准确定位的报道。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利用以日本晴为供体、籼稻品种9311为背景构建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命名为C1-C128)为材料,鉴定了一个来源于日本晴中的WA型微效恢复基因Rf21(t),并发现其与9311中携带的WA型恢复基因存在互作。本研究中,通过构建染色体单片段叠代系对Rf21(t)基因进行精细定位与克隆,并采用构建同质恢材料及图位克隆的方法对9311中的WA型恢复基因进行鉴定与定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代换系重测序结果发现,代换系群体中Rf6位点所在染色体区段尚未被有导入片段覆盖,C31、C34、C47、C115、C116及C119等6个系中Rf5位点所在染色体区段被日本晴片段替换。利用WA型不育系五丰A、天丰A与C31等6个代换系及9311分别测交,对测交F1植株的育性鉴定结果表明,植株均以黑染花粉为主,9311、C31、C34、C47、C115及C116等系的测交后代小穗育性几乎为0,C119测交后代小穗育性显着提高。该结果表明9311中确带有WA型恢复基因,其对WA型籼稻不育系的恢复力与Rf5无关。2.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利用9311/C119F2-3群体将Rf21(t)定位于第1号染色上标记RM5310和RM12182之间约为187 kb物理区间内,并获得18个重组个体。本研究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构建了 33个覆盖目标区段的染色体片段叠代系(9311/C119F4-7株系);在目标区段内开发了 18对多态标记对叠代系进行检测,将叠代系分为22类。根据叠代系测交后代的小穗育性及基因型,我们发现Rf21(t)位点上存在两个相关的基因,分别命名为Rf21a(t)与Rf21b(t),其中Rf21a(t)位于标记RM8235与标记RM3602两个标记之间约570 kb的物理距离内,Rf21b(t)位于标记ID01M28826位与标记ID01M28865间约为50 kb的物理距离内。3.在恢复基因Rf21b(t)定位区间内,包含2个具有明确注释的基因LOC0s01g71310和LOCOs01g71320。LOCOs01g71320编码己糖激酶,通过测序及表达分析,确定LOC Os01g71320为Rf21b(t)的候选基因。4.对可育测交系与部分不育测交系中WA352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可育测交系植株中WA352表达量较部分不育测交系显着降低,表明Rf21(t)通过促进含WA352的转录本的降解来恢复WA型不育系的育性。5.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天丰B为供体,获得9311背景的近等基因系NILrf6及多基因聚合系PPLrf5+rf6;利用WA型不育系与NILrf6、PPLrf5+rf6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均表现为黑染花粉,小穗育性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明9311对WA型不育系的恢复力非由Rf6所致。6.本研究中构建了以C31为供体,天丰A为背景的高代回交株系T8621(BC8F2);遗传分析表明,T8621衍生群体中植株育性分离受单基因控制,将该基因暂定名Rf24(t);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鉴定到T8621中3个导入片段,分别位于第1、3、9号染色体上,基因定位结果表明,Rf24(t)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ID01M4539与RM243间。

杨杰[4](2020)在《江西HY种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对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我国是世界上种子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仅落后于美国。2017年我国国内种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22亿元,耕地面积约为20.24亿亩。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我国种业竞争力却较弱。根据种业平台大数据,至2019年末,全国范围内持证种子企业数量约5937家,具备“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种子企业不足2%。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目前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和制种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杂交水稻种子行业研发周期较长、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风险较大,投资回报率却比较低,需要政府大力支持。随着新种子法出台,种子企业品种审定渠道大大拓宽,审定周期大幅缩短,品种的更新换代更加迅速,这无疑加剧了种子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本文以江西HY种业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运用战略管理相关分析工具,对江西HY种业公司的发展战略问题展开研究。文中详细分析了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包括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产业内战略群组分析、公司的资源与能力分析等,并运用SWOT分析法得到战略组合。最后,总结出公司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以期为江西HY种业公司和其他杂交水稻种子企业提供参考。

汤剑豪[5](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研究说明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高海林[6](2020)在《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三系杂交稻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广泛。鉴于三系杂交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做了大量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系中的主效恢复基因发掘,对微效恢复基因及不育系/保持系中存在的恢复基因研究还较少,这就使得研究结果还不足以解决三系杂交稻育种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不育系不稳定、保持系选育效率低及同一不育胞质籼、粳稻不育系可恢复性之间存在差异等。因此,加强保持系材料中恢复基因的研究对于三系杂交稻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发掘HL型籼粳保持系中的恢复基因,我们选用红莲(HL)型粤泰B与BT型、HL型广亲和粳稻不育系苏秋A进行配组,根据F1株系的育性表现来鉴定HL型籼、粳保持系(不育系)中是否携带恢复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同质恢群体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并构建同质恢近等基因系进行恢复基因的恢复力评价。结果如下:(1)不育系与F1育性鉴定表明,BT型苏秋A、HL型苏秋A及HL型粤泰A自然小穗育性均为0,BT型苏秋A/粤泰BF1与HL型粤泰A/苏秋B F1的自然小穗育性分别为34.32%与30.04%。该结果表明,粤泰B携带有BT型、HL型的恢复基因,苏秋B携带有HL型恢复基因,恢复基因均为显性基因,HL型苏秋A/粤泰B F1植株可育的表型是粤泰B与苏秋B恢复基因间互补作用形成的。(2)利用BT型苏秋A/粤泰B F2群体内作为120个单株初定位群体,根据BT型不育系具有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征,将恢复基因定位于第10染色体上,标记STSh-7、STS10-16与该恢复基因连锁;进一步利用BT型苏秋A/粤泰B F2、F3群体内580株单株将恢复基因定位于标记RM25613与STSh-7之间约461.29 Kb物理区间内。根据基因定位结果可知,粤泰B携带的BT型恢复基因为新基因,暂定名为Rf1c。(3)本研究中采用构建HL型苏秋A/粤泰B//粤泰B同质恢株系的策略来定位苏秋B中的HL型恢复基因。利用HL苏秋A/粤泰B//粤泰B BC5F1、BC5F2群体明确了苏秋B在第3号染色体上携带一个新的HL型恢复基因,将该基因暂定名为Rf23(t),标记STS-3-10.9与Rf23(t)连锁;进一步利用BC5F3群体中共计1000单株将Rf23(t)定位于标记RM22与STS-3-10.9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5 cM和0.4 cM。(4)同质恢近等基因系NILRf5,NILRf6与NILRf23(t)自然小穗育性考查结果表明,在HL型粤泰A背景下,Rf23(t)、Rf5与Rf6都能使不育系育性恢复正常,且基因存在剂量效应。

陈玉冲,温国泉,蒋显斌[7](2020)在《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统计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于1999-2018年通过审定以及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获得授权的水稻品种信息,主要分析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类型分布以及第一选育单位等情况。华南稻区1999-2018年通过审定水稻品次数占当年全国品次数的百分比总体平稳,年度占比平均值为23.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10%、6.4%、5%和1.8%;华南稻区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水稻品次数占全国的14.3%,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4.6%、3.9%、5.0%和0.8%。常规稻占华南稻区审定水稻品种的19.1%,杂交稻占77.7%;获得授权水稻品种占比中,常规稻(含恢复系、保持系等杂交稻亲本)占45.6%,杂交稻占18.9%。三系杂交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64.8%,两系杂交稻占12.9%;获得授权的三系杂交稻占15.9%,两系杂交稻占3.0%。三系不育系占审定水稻品种的2.6%,两系不育系占0.5%;三系不育系占授权品种的18.5%,两系不育系占6.5%。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9.2%,种业公司为29.1%,政府机构为0.7%,个人为1.0%;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含高校)为68.1%,种业公司为19.4%,政府机构仅在2003年发生,个人为2.3%。以上数值均指不同年度占比汇总的20年平均值。华南稻区是全国水稻品种创新的重要区域,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杂交水稻在华南稻区审定品种中占主导地位,三系法是近20年华南稻区最重要的水稻育种途径。华南稻区的水稻育种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2016年后种业公司作为华南稻区水稻审定品种选育单位的份额大幅上升;科研院所在华南稻区的水稻新品种保护工作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李馨[8](2019)在《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新选育的4个水稻两系不育系(望S、N111S、B621S和023S)和8个父本(KDML105、粤禾丝苗、粤晶丝苗、桂晶丝苗、黄莉丝苗、黄广华占、华航48号、象牙香占)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其在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2个地点种植的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淀粉特性等,探讨两个不同地点种植的稻米品质和淀粉特性间的差异,分析稻米品质性状和淀粉特性的配合力,为优质稻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111S/粤禾丝苗、N111S/黄广华占、N111S/华航48号、N111S/粤晶丝苗,N111S/黄莉丝苗、望S/粤禾丝苗、023S/黄莉丝苗的稻米品质在两个地点都达到了部标二级或三级优质食用籼稻品种标准,说明这7个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优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2)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等碾米品质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主要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且受不育系的影响更大;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3)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4)4个不育系中023S和N111S在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8个恢复系中粤晶丝苗在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容易配出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好的杂交组合。(5)不育系望S和恢复系华航48号在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容易配出食味品质优良的杂交稻组合。(6)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互作均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11个稻米品质性状有极显着影响,其中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7)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热浆粘度主要受品种和品种与地点互作间的影响;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间互作对RVA谱其他7个特征值均有显着影响,但RVA谱特征值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

谢辉[9](2017)在《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大环境下,要满足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对稻米的需求,只有提高单产。过去4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杂交水稻是提高单产的成功的技术。中国每年种植约1700万公顷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杂交籼稻种植面积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杂交粳稻种植面积仅占粳稻种植总面积840万公顷的5%左右。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限制杂交粳稻发展速度最主要的因子是竞争优势不够强。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改良恢复系的配合力。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利用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90个F1组合,调查6个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结合19个亲本115对SSR引物扩增的DNA分子标记数据,筛选19个亲本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的SSR标记基因型。二是利用上述第1项和实验室前期研究筛选出的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通过杂交、回交和SSR分子标记辅助多代选择技术,对江苏省审定组合86优8号的父本恢复系宁恢8号的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实际改良和效果评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通过在江苏南京和盱眙两点调查粳稻9个BT型雄性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按NC 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的90个F1组合的6个产量性状表型值,分析19个亲本6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根据6个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总排序和亲本利用价值的评价标准,结果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不育系是BT-武羌A,在两个环境下都表现较优的恢复系是C418。二、对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亲本的总DNA,用115对SSR引物扩增显示,78对引物在19个亲本之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用这78个SSR标记位点的亲本基因型数据和F1植株各性状表型数据,检测与亲本6个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与亲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位点,南京环境下分别检测到8、12、11、6、6和3个,盱眙环境下分别检测到12、20、8、15、10和8个。两个环境都检测到的关联位点数分别为4、10、5、3、5和2。在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29个标记位点中,有3个各自与3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406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406-145/160优势方向分别为正、负、正;第3染色体上的RM16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配合力共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RM16-180/19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负;第6染色体上的RM340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340-110/160优势方向分别为负、正、正。另3个标记位点各自与2个产量性状亲本配合力共相关,分别是第2染色体上的RM208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RM208-180/185优势方向均为负;第3染色体上的RM570与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第7染色体上的RM8263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配合力共相关,优势方向均为正。其余标记位点只与1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相关。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显示正向优势的,南京环境占76%(35个/46个);盱眙环境占55%(40个/73个)。三、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570位点为2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7个。7个新恢复系中863A/8001-13-16和863A/8001-23-22这2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对照863A/宁恢8号的,分别高出对照24.9%和16.0%。通过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获得了 RM208位点为180bp纯合条带的宁恢8号遗传背景的新恢复系4个,其中8010-4-10、8010-4-14和8012-2-9与不育系863A配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比对照宁恢8号的增加了 23.1%、16.7%和38.5%。上述配合力改良是利用一个位点改良一个性状配合力的实践。本文检测到6个标记基因型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同时相关。那些与改良目标一致的多性状配合力相关位点可用于亲本多个性状配合力的同时改良。两个地点重复检测到的与同一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基因型,对F1性状值的效应是同向的,增量率是相近的。这一结果显示了改良效果的地点通用性。863A/8001-13-16和863A/8010-4-10是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增加最多且株高生育期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的两个组合,有望在生产上应用。

陈春桦[10](2017)在《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稳产增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水稻生产面临着新的变化。一方面农村留守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每年减少,农民“兼业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农村可用耕地增加,人均可耕地明显增加,闲置耕地也增加。但是农村的农业劳动力不足,家庭农场和大规模专业经营农户数量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一些稻农采用了轻简化的水稻种植方式,如直播。直播稻的生产方式是否能够节约成本甚至提高现有经济效益,是否能够保证产量,成为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微观地块层次探究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和农户采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对所调查区域农户整体情况和其承包土地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稻农采用的种植模式情况及不同种植环节用工方式与产量差异,还分析比较了直播稻投入产出的绝对变化情况以及其相对其他插秧方式的相对变化情况,进而通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物质生产率、总成本、收入及利润等指标分析比较了直播稻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直播稻不同环节各用工方式下单产存在明显差异。耕整方式及其用工、收获方式及其用工对直播稻单产影响较大。(2)直播稻的经济效益是较高的,对比其他插秧方式亩均利润,直播稻比抛秧稻高26.52元,比人工插秧稻高130.59元。(3)影响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户主年龄小、非村干部身份及具有冒险精神的农户倾向于采用抛秧/插秧方式;而务农人数少、女性劳动占比多、非农工资率高的家庭倾向于选择劳动强度低、用工量少的直播方式;中稻生长光温均衡,不易受春寒和秋旱气候影响,稻农倾向于种植直播稻;而若当地请工或请机械较为容易,稻农可用人工或机械替代自家工,倾向于采用抛秧或插秧。从地块特征看,稻农对直播/抛秧和直播/插秧的选择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相对于抛秧,丘陵水田、离家步行距离远及灌溉条件差、冷浸田的地块,由于地块条件较差,为降低成本,稻农倾向于采用省工和劳动强度低的直播方式;而相对于插秧,影响稻农直播的因素主要是交通条件和灌溉条件,其他因素影响并不显着。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农业政策,提高水稻收购价格和完善水稻补贴政策;还应加快研究水稻直播技术,完善水稻种植体系,使直播成为水稻传统种植方式的有力补充;完善直播稻育种技术,建立多样化和多方面适应的育种目标,推出更多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高产直播稻种。

二、海南杂交稻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杂交稻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2.2.9 开花习性观察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1.1 基于细胞质不育的三系杂交水稻系统
        1.1.1 水稻细胞质不育系的发现与类型
        1.1.2 CMS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1.2 基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杂交水稻系统
        1.2.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类型
        1.2.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
        1.2.3 光温敏核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
    2 水稻杂种不育
        2.1 水稻杂种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2.2 水稻杂种雌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雁农S低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精细定位与克隆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1.4.1 F_2分离群体构建与种植
        1.4.2 花粉I_2-KI染色镜检
        1.4.3 水稻DNA提取
        1.4.4 SSR标记PCR扩增
        1.4.5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1.4.6 琼脂糖凝胶电泳
        1.4.7 BSA法遗传连锁作图
        1.4.8 近等基因系分离群体构建
        1.4.9 目标基因精细定位
        1.4.10 小穗总RNA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1.4.11 rtms6候选基因预测、克隆与互补载体构建
        1.4.12 遗传互补验证
    2 结果
        2.1 YnS低温敏雄性不育性状的表型分析
        2.2 YnS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
        2.3 rtms6和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2.4 rtms6的克隆与互补验证
        2.5 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2.6 低温敏不育性状的细胞学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低温敏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水稻杂合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1.4.1 材料种植
        1.4.2 人工气候室处理试验
        1.4.3 回交群体构建
        1.4.4 DNA提取与PCR扩增
        1.4.5 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1.4.6 花粉体内萌发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HMS的表型观察与分析
        2.2 HMS的遗传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杂合雄性核不育系的分子选育及其配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1892F背景反温敏不育系1892RS(reverse TMS, RS)及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heterozygous male sterile line, HS)的构建
        1.3.2 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的测配
        1.3.3 材料种植
        1.3.4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1.3.5 DNA提取、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1.3.6 表型观察与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1.3.7 直链淀粉含量(AAC值)和胶稠度(GC值)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2.2 反温敏核不育系1892RS及杂合不育系1892HS的选育
        2.3 1892HS的配组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及特点
        1.2.2 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与恢复基因研究
        1.3.1 BT型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与恢复基因定位
        1.3.2 HL型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与恢复基因定位
        1.3.3 WA型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1.4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机理研究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1.3 育性鉴定
        1.4 DNA提取
        1.5 PCR反应体系及分子标记开发
        1.6 水稻组织总RNA提取、逆转录成cDNA及qRT-PCR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本晴中WA型恢复基因Rf2l(t)的定位
        2.1.1 9311及C31等代换系对WA型籼稻不育系的恢复力
        2.1.2 染色体片段叠代系的构建
        2.1.3 恢复基因Rf21(t)基因定位
        2.1.4 Rf21b(t)候选基因的预测
        2.1.5 Rf21(t)恢复WA型不育胞质的机理
        2.2 9311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2.2.1 Rf6对野败型籼稻不育系恢复力研究
        2.2.2 同质恢群体构建
        2.2.3 9311中WA型恢复基因的鉴定
        2.2.4 9311中WA型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3 讨论
        3.1 非恢复系材料中WA型恢复基因的鉴定
        3.2 WA型微效恢复基因的定位
        3.3 己糖激酶基因与育性恢复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中基因定位所使用物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江西HY种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战略及发展战略
        2.1.2 育、繁、推一体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竞争战略理论
    2.3 战略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3.3 SWOT分析
        2.3.4 产业生命周期
第3章 江西HY种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江西HY种业公司简介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2.5 自然环境
    3.3 杂交水稻种业环境分析
        3.3.1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3.2 产业内战略群组分析
        3.3.3 五力模型分析
第4章 江西HY种业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资源分析
        4.1.1 种质资源
        4.1.2 财务资源
        4.1.3 人力资源
        4.1.4 其他资源
    4.2 企业能力分析
        4.2.1 研发能力
        4.2.2 生产管理能力
        4.2.3 营销能力
        4.2.4 财务能力
第5章 江西HY种业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与确定
    5.1 SWOT分析
    5.2 战略制定的原则
    5.3 战略目标和规划
        5.3.1 战略目标建立
        5.3.2 战略阶段划分
    5.4 战略选择
第6章 江西HY种业公司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6.1 江西HY种业公司战略实施
        6.1.1 加大研发力度,聚焦高端稻谷市场
        6.1.2 加强营销和服务,促进二者与科技融合
        6.1.3 加强资本运营,拓宽融资渠道
        6.1.4 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
        6.1.5 推进前向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发展
    6.2 江西HY种业公司战略保障措施
        6.2.1 调整组织结构
        6.2.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6.2.3 完善制度建设
        6.2.4 加强风险防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4 讨论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褐飞虱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4 讨论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4.3.1 华8049S
        4.3.2 华8050S
        4.3.3 华8051S
        4.3.4 华8053S
        4.3.5 华8054S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1.2 三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
    1.3 三种不育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
        1.3.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
        1.3.2 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1.3.3 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1.3.4 W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1.3.5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
    1.4 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2.0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2.1.3 育性鉴定
        2.1.4 DNA的提取与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2.1.5 标记开发
        2.1.6 基因测序及载体构建
        2.1.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粤泰B对BT型苏秋A、HL型苏秋A恢复力鉴定
        2.2.2 粤泰B中BT型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2.2.3 Rf1c候选基因的分析
        2.2.4 Rf1c的定位
        2.2.5 Rf1c的验证
        2.2.6 苏秋B中HL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2.2.7 Rf23(t)遗传效应分析
    2.3 讨论
        2.3.1 HL型籼稻保持系粤泰B中的BT型恢复基因
        2.3.2 HL型粳稻保持系苏秋中的恢复基因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品种的时空分布
    2.2 水稻品种的类型分布
    2.3 水稻品种的第一选育单位情况
3 讨论
4 小结与展望
    4.1 小结
    4.2 展望

(8)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优质稻育种现状
    1.2 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
        1.2.1 稻米品质的遗传
        1.2.2 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3 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1.4 稻米RVA谱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供试组合海南三亚种植的稻米品质及配合力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材料种植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总体表现
        2.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差异
        2.2.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2.3 小结
        2.3.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3.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2.3.3 供试组合的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第3章 供试组合湖南望城种植的稻米品质及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3.1.2 材料种植
        3.1.3 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组合稻谷品质总体表现
        3.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差异
        3.2.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3.3 小结与讨论
        3.3.1 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3.2 亲本稻米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3.3.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分析
        3.3.4 亲本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一般配合力
第4章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材料种植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两点种植稻米品质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4.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4.2.3 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两点种植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联合方差分析
        4.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稳定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基因型和环境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3.2 基因型和环境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4.3.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个人简历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进展
        1.1 植物杂种优势的发现及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1.2 植物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
    2 国内外粳稻生产和育种概况
        2.1 世界水稻生产和粳稻分布概况
        2.2 中国水稻生产和粳稻发展概况
        2.3 杂交粳稻在粳稻生产中的地位
        2.3.1 杂交粳稻的特征特性
        2.3.2 杂交粳稻的优势水平
        2.3.3 杂交粳稻的生态类型及地理分布
        2.4 杂交粳稻育种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2.4.1 国外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2.4.2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现状
        2.4.3 杂交粳稻育种成就
        2.4.4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2.5 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2.5.1 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提高优势水平
        2.5.2 采用两系法,充分利用粳稻的优良资源
        2.5.3 筛选“籼不粳恢”型亲本材料,解决杂种优势和制种产量和纯度问题
        2.5.4 采取“双亲双优”策略,改良稻米品质
        2.5.5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种质资源
    3 水稻性状配合力研究进展
        3.1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其两者的关系
        3.2 水稻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3.3 水稻配合力与亲本性状的关系
        3.4 水稻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关系
        3.5 水稻配合力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6 经典方法配合力研究成果应用的局限性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淮稻区杂交粳稻骨干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的SSR标记位点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组合配制和田间种植及性状调查
        1.3 DNA提取和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电泳
        1.3.1 DNA提取(SDS法)
        1.3.2 PCR扩增
        1.3.3 电泳和银染
        1.3.4 读胶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个环境下90个F1组合6个产量性状表现
        2.2 10个恢复系和9个不育系6个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解析
        2.3 两个环境下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标记位点
        2.3.1 南京环境下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2.3.2 盱眙环境下鉴定出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2.3.3 两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与亲本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标记位点
    3 讨论
第三章 利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宁恢8号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实践与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田间种植和杂交、回交、自交、测交
        1.3 用于辅助选择的SSR分子标记及单株基因型鉴定和选择
        1.4 粳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改良效果的评价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产量配合力的改良
        2.1.1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BC1F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2.1.2 宁恢8号/宁恢157//宁恢8号2个BC2F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2.1.3 宁恢8号/宁恢8号//宁恢8号3个BC2F2株系入选单株背景回复率及组合配制
        2.1.4 9个改良恢复系单株产量的配合力
        2.2 粳稻恢复系宁恢8号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的改良
        2.2.1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BC_1F_1分离群体中用于继续回交的单株的SSR分子标记基因型
        2.2.2 宁恢8号/武育粳3号R//宁恢8号2个BC_2F_1株系各单株SSR标记基因型
        2.2.3 4个改良恢复系的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
    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1 全文主要结论
        1.1 不同亲本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表现不同,多环境下表现配合力好的亲本正是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亲本
        1.2 对于同一性状,两个环境下均检测到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优势方向相同且优势值相近
        1.3 与2个及以上性状的配合力共相关的同一标记基因型,优势方向相同的,可同时改良多个性状配合力;优势方向不同的,应当使用只与1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标记
        1.4 运用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信息改良亲本产量性状和单株有效穗数配合力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2.1 鉴定出一批配合力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可用于江淮稻区杂交粳稻新组合选配
        2.2 鉴定出一批与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显着相关的SSR标记基因型
        2.3 获得了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配合力得到改良的粳稻新恢复系5个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1 概念界定
        2.1.2 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2.2 已有研究
        2.2.1 关于水稻直播的技术演进与发展状况
        2.2.2 关于直播稻的经济效益评价
        2.2.3 关于直播稻采用的影响因素
        2.2.4 简要的评述
3 直播稻发展状况
    3.1 中国南方水稻产区直播稻发展状况
        3.1.1 2008 年和2014年水稻直播面积概况
        3.1.2 2011-2014 年水稻直播面积与单产变化
    3.2 调查区域稻农情况
        3.2.1 样本农户整体情况
        3.2.2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3.2.3 样本村农户承包耕地情况
        3.2.4 样本村农户的水田经营地情况
    3.3 调查区域直播稻发展基本状况
        3.3.1 调查样本村农户直播稻的基本情况
        3.3.2 调查样本村农户插秧方式采用情况
4 稻农典型地块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
    4.1 直播稻各环节的用工方式及单产
        4.1.1 播种用工方式及单产
        4.1.2 其他各环节用工方式及单产
    4.2 不同插秧方式投入产出分析
        4.2.1 各环节与物质投入比较分析
        4.2.2 产出比较分析
    4.3 不同插秧方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稻农采用直播稻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户采用直播稻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5.2.1 变量定义
        5.2.2 研究假说
        5.2.3 实证分析模型
    5.3 农户插秧方式选择模型结果分析
        5.3.1 直播/抛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5.3.2 直播/插秧方式选择模型估计
        5.3.3 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海南杂交稻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D]. 倪金龙.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9311与日本晴中野败型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D]. 王睿璇. 扬州大学, 2021(08)
  • [4]江西HY种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杨杰. 南昌大学, 2020(01)
  • [5]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D]. 高海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7]华南稻区近20年水稻品种审定与保护现状分析[J]. 陈玉冲,温国泉,蒋显斌. 中国种业, 2020(04)
  • [8]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D]. 李馨.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江淮稻区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D]. 谢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中国南方直播稻经济效益评价及农户采用影响因素分析[D]. 陈春桦.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海南杂交水稻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