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文化是对世界古今文明的光辉贡献——访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

中国青铜文化是对世界古今文明的光辉贡献——访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

一、中国青铜文化是对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辉煌贡献——访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论文文献综述)

郭静云,郭立新[1](2020)在《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上)》文中认为本文运用自然环境、考古与文献资料,并从文化记忆这一视角论述神农神话的发祥地。神农英雄之形象代表稻作文明关于其源头的认识。古籍指出长江中游为神农故事的发祥地,而考古资料表明,该地确实经历了从稻作萌生到文明起源的完整过程。创造稻作技术的彭头山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完全放弃狩猎的新石器早期文化,其有很多特殊点,与伏羲神农的传说相吻合:如彭头山文化确实放弃"食肉饮血"和"衣皮毛";他们"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民食五谷""揉木为耒";"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并有"制作为历"。因此,神农为皇圣的传说,很有可能隐藏着长江中游上古文明关于彭头山文化的文化记忆。长江中游社会发展成为文明时,早已不能保持彭头山文化这一源头的"纯洁性",但不妨碍其将对远古彭头山文化的记忆,升华为神农皇圣时代的理想。

孙重阳[2](2019)在《《国家宝藏》蕴含的化学知识及其教学价值分析》文中提出《国家宝藏》以创新的形式展示文物价值,其中天然颜料、陶瓷琉璃、青铜器件等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化学教学中,具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知识理解、拓展前沿科学、培养价值观念、弘扬国家情怀的价值。

陈广华[3](2018)在《李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济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考古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考古人类学宗师”。他所领导的殷墟发掘和城子崖遗址发掘,开辟了以科学方法进行田野考古的新路。李济领导的安阳殷墟遗址发掘,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殷墟发现的大量甲骨及相关器物资料,部分证实了传统文献的可靠性,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证明了商朝的存在,为中国古史重建做出重大贡献。除领导发掘工作本身外,李济还对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存组织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出版了卷帙浩大的的学术成果。研究视野方面,他从“人类史”的观念出发,以全人类视角来观察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种世界眼光形成其新史料观,即“平等的眼光”。他将考古学放在重建文化的架构上,将一切考古材料当作人类文化发展记录的一部分;他坚持跨学科交叉的学术视野,利用包括古环境、考古、历史等多个学科的资料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的古史研究跨出中国版图,了解人类不同文化的内涵与关联。课题关怀方面,李济是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民族与文化的先驱,其一生最关切的学术情怀就是探寻中国民族与文化的起源。这一问题既牵涉到历史学与考古学,还有人类学与民族学。他一生治学以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每有创获皆来自田野实践及科学探讨;论着深入浅出,琅琅上口,重科学实证,拒斥无根据的推测及臆断;主编学术报告集及多种集刊,皆为研究中国考古学者的必读刊物;提高中国考古学工作水平及其世界地位,增进国人及世人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研究方法方面,他既能开拓学术新领域,又能指明学术方向与方法。其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地层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典范,将中国古器物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更科学的道路上。其人类学研究坚持心理学、双语互证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以人类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最终通向古史重建之路;善用体质人类学知识,证明中国人种的多元。其史学研究坚持走一条独特的“新史学之路”,藉由田野考古向远古推本寻源,讲述一连串历史情境,将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纳入史学范畴,利用出土文物印证历史,解决各种古史问题,促使古史研究实现革命性转化。人才培养方面,李济在培养考古、博物馆人才方面也作出突出贡献。仅在他所领导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就培养出吴金鼎、高去寻、夏鼐等一批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学家。近几十年海峡两岸的考古事业,均留下了李济的考古学思想印迹。晚年的李济,还亲自培养出了如张光直、李亦园、许倬云等享有国际声誉的考古和历史学者。科学情怀方面,李济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人生观入手,深入探究“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在近代中国发展”这一李约瑟难题。他极力宣扬科学,一生致力于“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在学术研究中,他谨守科学原则,在操守上保持学者本色,做学问的目的只是追求知识本身。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学科,探索科学精神,不囿成见,一心追求真理,逐渐形成了理性思维与现代学术视野。治学特色方面,李济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又受到西方科学知识的洗礼。因此,其治学态度不仅兼收并包,还具有严谨、创新、客观等特点,较好地兼顾了客观实证与历史想象、术业专攻与科际整合、研究专精与视野广博。李济重视精确记录,不但要将田野工作提高到实验室工作的标准,而且站在人类学角度开辟史学新途径。他坚持人类学知识与考古研究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想象和假设,将崇真求实精神和客观实证方法贯彻到考古发掘中去,使考古发掘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李济在考古学上的国际影响,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做学问为唯一目标的优良作风,都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学术遗产。在传统旧学和西方新学的双重影响下,先生和他领导的殷墟团队以现代考古学方法从事田野发掘,坚持详细记载考古资料,要求合乎欧美最高学术规范撰写研究报告,开创了中国考古学的“现代派”。

陈茹[4](2018)在《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文中指出聚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人类聚众而居、落地生存的时空过程与形态。建筑学的聚落研究一直较多关注聚落的规划、设计与建造,随着学术研究的积淀与进展,聚落在人们的认识中被赋予多样性意义,以揭示聚落现象及其运行、发展背后的规律与本质。为了对聚落意义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讨,本论文回归“人”这一聚落存在的核心与根本,对聚落现象进行理论思考。根据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哲学,透视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地理学、建筑学五大学科聚落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认为聚落既是人实践的过程和形态,也是实践的载体和结果,并提出“聚落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这一新的聚落观。据此,本文的研究路径并非通常的基于建筑认识聚落,而是将聚落视为动态的整体去认识建筑,从而由一个更为宏观、综合的系统视角理解聚落及其建筑。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观照当今哲学和建筑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借鉴“语言学”方法,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关于聚落现象及其意义的理论思考,提出解读聚落意义的逻辑结构和文本层级,即区域、聚落、建筑三个层次,且前者依次是后者的“语境”,后者依次是前者的“文本”。以此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针对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其乡村公共建筑开展新聚落观下的实证研究。一方面,长江中游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典型地域,其传统聚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乡村公共建筑是聚落系统的核心,也是聚落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本文以期藉此“由点及面”,深化关于聚落之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和探讨。对于长江中游“区域”而言,根据基于语境解读文本、从而剖析其意义的语言学原理,考察长江中游及其分语系作为其中传统聚落之“语境”的构成和特征,即流域大环境主导的外圈语境(包括自然、半人工及人文因素),和以方言为外在表征、实为文化差异的内圈语境(四个方言语系)两个层次。对于传统“聚落”而言,因其位于联结“区域”与“建筑”的中间环节,从而具有“文本”与“语境”的双重属性。作为区域“语境”下的聚落“文本”,其特征有基于形态层面的表层结构,也有“有缘有分”之于“聚”、“安居乐业”之于“落”的深层意义;作为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聚落“语境”,则同时表现为影响建筑营造的建造性语境(如:选址的自然影响)和影响建筑内涵的非建造语境(如:社会文化制度)。对于乡村公共“建筑”而言,本文将“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研究纳入“传统聚落—乡村公共建筑”这一“语境—文本”解读的理论框架。通过语言学与现象学的合力,分别从主体——场所精神与深层结构、客体——场所功能与中层结构、载体——场所空间与表层结构,内外关联、互动的三个方面完成对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解读。概言之,本文初步构建了基于语言学方法的聚落体系研究框架,建立了聚落研究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学术观点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并遴选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进行了实证研究。本论文试图通过这一完整的逻辑与操作过程,为建构“聚落学”研究科学体系进行初步尝试及基础铺垫。

肖冠兰[5](2015)在《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基于对西南地区现存的丰富的干栏建筑的田野调查和现有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在西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系统总结西南广大地域中多样化的干栏的系统关系和特点。针对目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民族干栏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具有“整体观”的积极意义,对更全面把握西南干栏建筑文化和加深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认识有重要价值。论文选取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保持着较为完好原生态的村落或集镇作为干栏的样本采集地。通过在这些村落、集镇展开的田野调查、测绘访谈等工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西南地区干栏的影像、图纸资料,另一方面动态地考察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特征演变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合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历史文化层面,先从对世界范围内的干栏文化现象进行阐述,指出了世界栅居现象的存在是源自人类早期文化的同源性,再从民族关系和文化特质上分析了亚太栅居文化区的亲缘性。在中国范围内,利用考古遗址,出土器物和古代文献中的信息探索了中国干栏的兴衰过程和形态出现分化的历史节点。在针对西南干栏体系的研究上,论文运用了文化地理学中“形式文化区”的概念,将“干栏”作为一种形式文化的指标,根据这个指标的分布情况,确定出滇西沿边地区,黔南桂北山区,武陵山地区三大干栏建筑文化的核心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三大核心区空间范围的结构、形成过程是和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自治、移民活动、改土归流这些政治活动以及对外的交通路线布局有直接关系的。结合这三个核心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对其“地域文化属性”与其“建筑类型特征”进行关联性研究,在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条线索上做出“区、系、类型”的区划,并结合实例详细剖析各区系类型的建筑特征,总结出干栏建筑在空间上从滇西沿边到黔南桂北,再到武陵山的三个区域,代表了滇云系、黔桂系和武陵系三个不同的区系,在这样的地域空间内呈现出了从原生(全干栏)——嬗变(半干栏)——蜕化(局部干栏及山地建筑)的演化历程。对于干栏的“群体”——聚落,运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研究,剖析“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互动结果对聚落最终物质形态的影响。在营造学的范畴,总结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叉手”和“穿斗”两种结构体系在屋架、出挑檐口等方面的技术特征,从匠作文化的层面分析了西南地区风俗各异的营建习俗下共通的匠作文化的机制。论文结构上形成了从文化、文化区、建筑、聚落、营造几个层面的整体研究框架。从研究方法上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参考了“考古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干栏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从研究结论上分析了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南地区干栏的谱系关系,以及从区系建筑类型特征的对比中总结出的干栏的形态演化规律。

贾平[6](2015)在《宋词与民间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都在宋代达到鼎盛,宋词即生长于此背景下。自宋迄今对宋词的“雅”、“俗”品格之论一直不绝。以“民间”视角考察宋词,古代文学学术界对此课题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但缺乏有系统的专着。本文以《全宋词》为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化的视角观照宋代词人和宋词,运用文献学、文艺学、文化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宋代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接受和民间文化对宋词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宋代的“民间”作了一个全景式的介绍和说明。宋代民间文化具有信仰多元、淫祀泛滥、民间文化空间多重交叠等特点。宋代民间文学数量庞大、形态丰富;风物传说尤其多,建构了地方知识系统,并引起了文人的兴趣和关注;宋代说话的发达促进了民间文学的传播。词人对民间文化的态度主要有四种:记录与传播,观看与欣赏,参与和融入,互动与学习。其次,本文按照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分类分章别论,从微观和中观层面探讨宋词与民俗文化、宋词与神话、宋词与传说故事、宋词与民歌、宋词与民间艺术的关系。宋词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民俗观和民俗信仰,有时文人处在民俗的自觉状态;有时文人反观民俗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文人发挥主体意识改创民俗,如对紫姑信仰的改创。宋词中的神话因素比较多,从统计看,女神书写占《全宋词》很大比重,成为宋词婉约风格蔚为大宗的重要影响因素。宋代文人的女神书写较前代有很大变化,“我神”共处的叙述方式体现了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宋词中记录了一些未见于其他文献的民间传说故事,或者在旧的故事中融入新的叙事元素,具有史料价值。如从宋词看,八仙传说很可能已在宋代定型。宋词对于传统民间传说故事的个性化表达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心态。宋代词人对一些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如采莲女、采桑女、采菱女、莫愁等进行了再创作;在词体形式上,词人有意识地借鉴了民歌体式,如十二月歌、祝酒辞等。宋词中记录了民间艺术的表演情形和相关知识,具有史料价值,也可看出文人对民间艺术的接受程度。宋词有融入民间艺术表演中的情况,体现了宋词的民间性。最后一章,从民间文化的精神层面,探讨宋词体现的文人精神与民间文化精神的契合之处,并阐释原因。宋词体现的谐谑、批判、自由、纵情、平常、知足的心态与民间精神是契合的,可见宋代文人高雅面孔之外的世俗一面。民间精神本身传统很深,至宋,世俗文化对文人的影响变得更大,词体自身的轻松自由风格等都是其中原因。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宋词与民间文化的关系。宋词(主要指文人词)对民间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记载、雅化和辨正。民间文化为词人提供了学习和创作的资源,并对词人及词作产生影响。主要是三个方面,创作题材、母题、原型等来源于民间文化;形式上借鉴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思想、精神对词人产生影响。宋代文人与民间文化发生关联,主要有以下原因:宋代统治者和文人对民间文化的重视都超越了前代;宋代文人接触民间生活的机会比较多,部分原因乃是由于他们庶族、寒族的身份;宋代的民间艺术很繁荣,浸润了文人的心灵;词体本身的通俗品格使之会与民间文化产生融通。

程晓峰[7](2016)在《西周思想史论》文中研究说明西周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伴随着殷周之际社会形态的变革,西周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发生期,掀起了一个后世无法企及的高峰。这一时期,新的社会观念和基本命题不断出现,中国文化的基因和特点也在这一时期形成。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以后的思维方式,以及讨论的基本哲学命题,都没有跳出西周时期各种观念和命题形成的藩篱。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特质,也在西周社会的激荡中成型、丰富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绵延了数千年。具体而言,西周思想,其核心命题就是“人”,并围绕“人”形成了以人文信仰为主要特征的观念体系。这样讲,并不是说之前或之后的时期,社会思想的核心命题不是“人”,而是说:相对于之前的时期,“人”在西周思想中十分明显地成为了一个主体性哲学范畴;相对于之后的时期,西周思想的人文特性,又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理路。而西周思想观念体系的基本表现形态,就是礼乐文明。它汇聚了周人最先进的社会经验和理性认知,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形式,又蕴含了积极的价值观念。礼乐文化的成熟,也标志着早期中国思想观念发展的重要转向,即从宗教到道德的转向,从宗教巫卜文化向人文信仰、伦理文化的转向。然而,用文化形态的转向来描述早期中华文明的发展,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也不应该止步于说清楚某一时期的思想和观念是什么,而应该进一步地阐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观念,也即思想观念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从认识根源来讲,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西周思想发展过程中“理性”的作用。西周及其之前的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一直都不缺乏对“人”的关注。只是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认识纠葛在神秘主义的认识中,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理性认识,具备了廓清神秘主义影响的思想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人”才能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如何认识人类自己,如何认识生命的价值,如何认识人与其生存世界的关系,才能成为西周思想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所以,在这个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中,“理性”对文化形态的转向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促使了新的思想观念的出现。另一方面,西周思想中的一系列价值观念,都包含了十分确定的“德性”追求。这一时期,原始宗教的影响逐渐被廓清,“德”的观念被着重提出,并成为西周思想的精神母题。“德”的主张,虽然是为了满足凝聚宗族血缘社会的需要,但客观上讲,它是以个体人格的完善为基础的。也就是说,西周的思想文化,既蕴含了关注个体、完善个体的要求,又将落脚点放在了维持宗族社会秩序上,这是典型的、全面的“德性”追求。因此,西周思想文化的“人文信仰”特性,既与宗教信仰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其自身又有着深刻的“德性信仰”的内在理路。从社会根源来讲,在西周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殷商时期众多族群之间“协商与权力均衡的关系”(李峰先生语)逐步得到了改变。在血缘网络和分封制度的基础上,西周建构起了由周王室和大小诸侯国组成的层级社会。华夏国家的基本格局,就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血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宗族血缘群体是西周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单元。西周王室准确把握住了这一社会属性,将宗法社会规范巧妙地转换成了国家管理制度。他们将“血缘”作为政治权力分配的一个总原则,建立起了尊卑有等、上下有别的政治秩序。由此,“亲亲”“尊尊”成为西周宗法社会的基本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西周社会强烈的血缘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人文”“伦理”特性。个体的血缘身份,是建构宗法社会的关键节点,因此西周思想就十分重视个体存在和人格完善。社会的血缘网络,是个人赖以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载体,因此西周思想就十分重视社会规范和伦理观念。西周思想将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有机地融汇在了礼乐社会的理想中,一系列价值观念也作为社会的内生需求而产生。而以礼乐文明为代表的西周思想文化,则从根本上扭转了蛮荒时代的无序状态,舒缓了神秘主义下的紧张心理,体现出一种积极的、向善的、谐和的人文价值追求。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观念的全面确立、礼法秩序的有机架构、文化基因的整体成型,都在西周时期完成了它们的奠基礼。当然,正是因为和“血缘”的密切关系,西周的国家制度设计天生存在着弊端。尤其是将血缘身份作为权力分配的总原则,使西周社会在客观上缺乏一种根本的维持社会长久活力的激励机制。西周礼乐文明倡导的价值观念,在数百年的演进中,不再是完全的个体道德自觉,也不再是纯粹的社会内生需求,而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一种外在的政治宣示和制度约束。由此,西周思想文化在政治层面的衰落就是必然的了。只是,西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宗族血缘社会依旧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血缘因素顽强、连续的存在,民众社会相对自由的氛围,也使得西周思想中的价值观念,有了延续其生命力的载体。中华文明也因此成为东方社会“连续性”文明的代表。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从方法论上讲,西周思想在思想史、哲学史的发展中有它的特殊性。一个是,这一时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家和经典,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关注社会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去过度的解读某些所谓思想家或者有限材料中的思想。一个是西周时期各种价值观念的形成,从发展的角度讲都还不具备确定性,它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其产生的时代。由此,我们不能因为儒学与西周思想的密切渊源,以及儒学在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而去理想化地解读西周思想。

王丙珍[8](2014)在《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从远古的森林文化走来,其内涵主要是指存在于鄂伦春族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涵盖了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其形成的要素包括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原始宗教和森林文化,涉及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四个层面。在全球化时代,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在流变,原因在于多元文化的交融、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三次历史跨越和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鄂伦春族审美观念具有生态文化内涵及原始文化特征,探寻鄂伦春族审美观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异同,可充实中华美学研究范畴。鄂伦春族文化现象中的绘画、音乐和舞蹈归属于艺术门类,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宗教、民俗、文学和工艺既有综合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或审美形式;两个层面均体现了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体现在宗教信仰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呈现出鄂伦春族的神灵意识、本族意识和审美意识;以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的口述及经历为例,探讨萨满在民族审美文化中的地位和职能;在请神仪式、降神仪式、娱神仪式、送神仪式中,凸显了净化与对话、迷狂、歌舞与摹仿和共享的审美构成与表现。鄂伦春族文化的审美特性贯穿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之中,在日常生活语境中,对当代口述传统展开美学思考。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在于绘画的审美意识、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及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触及生命的体验、情感的表露和信仰的思考;鄂伦春族民间工艺的审美标准存在功利性和审美性两个维度,在审美意象的延续中,审美主体在创造过程得到审美享受。通过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多维度阐释,本论文关注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危机,全球文化西化、中国文化汉化的趋势、人类对话方式的改变、传承主体的渐渐消失、加上鄂伦春族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类型的急剧变化,导致鄂伦春族文化艺术的碎片化,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事项已然有些模糊,尤其不利于当代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多元发展。最后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进行了反思,揭示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的功能与意义,并叙述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困境和未来展望,得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发展是要找到民族精神栖居的家园的目的。

孟纹波[9](2012)在《彝族火把节研究 ——以石林彝族撒尼族群为个案》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文化变迁、族群认同等理论为核心,采用解释人类学的相关概念,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石林撒尼彝族火把节进行“深描”。在分析石林地区彝族撒尼火把节在历史时空中的变迁过程,揭示其独特的文化流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缺失、再生的原因和机制。研究结论如下:人类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产物,节日文化是体现传统与变迁的最佳结合点,它积聚了民族文化的全部要素,节日成为族群文化因子中最核心的部分。火把节本身的特质使它具有随着社会文化变迁而不断更新的能力。石林撒尼火把节的节日文化变迁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时期原初的火把节;特殊时期“缄默”的火把节;新时期“复归”的火把节。节日的变迁基本呈现一种由娱神到娱人、由祭祀为主到功能综合、从传统仪式到现代节日的发展过程。发生变迁的原因有内外两大类:内部主要有族群内的观念变化导致社会解释和个体认识其文化的规范价值观的方式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节日文化变迁;外部有环境变化和异文化的冲击。是否拥有共同的节日文化不能作为族群认同的必要条件。在研究中发现,撒尼的族群认同不会受到火把节等传统节日习俗不在场的影响。对于文化传统,不可能人为单纯的扬弃。传统在今天体现的生命力体现在它仍然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可称为传统的再创造。人群对传统的选择,表明这些部分在现时代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族群的认同和对传统的再创造是相互交融的。通过族群的主观认同延续的传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传统的再创造。传统的再生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族群认同。异文化,尤其是旅游业对撒尼社区传统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对以往传统生产生活结构的渗透,涵化。但就其实质而言,这种影响导致的变化暂时局限在撒尼传统的物质生活文化领域,而构成一个族群基本属性的精神核心,以及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文化等领域还远未被触及。旧的体系会逐渐消解,但文化本身的禀赋使她能够适应这种外来的冲击和变化,促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的生成。对石林火把节的两种形态——“原初文本”和“重构文本”进行文本解读,这两个文本在现实发展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合二为一”,又保持着某种“和而不同”。这种现象可以用“文化二元结构”来描述。两个层面、两种结构的两种文化彼此共存、融合、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历史时期,这种国家与民间、旧传统与新发展共存的“二元”结构的火把节还将继续存在。

伍文义[10](2012)在《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摩经》是学界公认的布依族传统宗教经典。唐宋以来,在汉文化影响下的布依族人创造性地运用汉字音韵和偏旁部首,记录原有布依族传统宗教的《经词》,以此作为祭师“布摩”先生在宗教仪式中唱诵的经书,从而传承了布依族历史文化,这些转录的经书被称为《摩经》。它集中反映了布依族先民对日月星辰、天地山川、先祖神圣、古代氏族的观念与社会生活实际,不仅具有宗教学史料意义,而且对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科技、文学艺术等学科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着者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边远山区收集拍摄了经书原文图片,并在当地农村根据“布摩”先生的念诵与解释,对经文逐字逐句进行布依语国际音标注音、汉语直译、意译和注释,总共破译了《摩经》达四部之多,并调查记录了布依族第三土语词汇达10923个词汇。布依语词汇前人调查的词量不多。超过一万个词汇的调查,在布依语调查中是第一次。一方面保存语料,另一方面从一万多个词汇中发现了许多《摩经》书目。例如[pe13kn11]供祖宗的神龛;[pu42mu33]祭师;[mu33ku13cie55]《古夜王经》;[mu33zu13fαn42o]《稻谷魂经》;[mu33tu42in11]《祭铜鼓经》等等;还参加了三次布依族用牛祭祖的隆重宗教仪式,拍摄了使用《摩经》祭祖的实景图片;从而拓展了《摩经》语言文化的语料范围。由此,着者采用自己调查所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按照记音与译文转写,分析其语音的声、韵、调系统,认真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布依族实际对《摩经》语言文化的若干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考证,充分展现了布依族文化个性特征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二、中国青铜文化是对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辉煌贡献——访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青铜文化是对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辉煌贡献——访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论文提纲范文)

(1)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文化记忆和历史英雄
二、伏羲为罔与神农为耜的形象
    (一)文献中的关键线索所隐
    (二)微观分析文献描述中的细节所隐
    (三)宏观层面从世界上古文明脉络角度的反思
    (四)小结
三、分析神农形像发祥地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四、有关神农活动地域说法的分辨
    (一)晋城高平说:晋东南冀西太行山两侧的地域范围
        1. 有关高平说证据的质疑
        2. 冀西磁山文化的农耕成份问题
        3. 磁山文化时空扩展与传承问题
        4. 小结:神农信仰不可能传承自太行山两侧地带的新石器文化
    (二)渭河流域等秦地说:神农为关中粟作文化的理想
        1. 前人论述要点
        2. 黄渭流域新石器文化生计模式和英雄的形象问题
        3. 黄渭流域时空扩展与传承问题
        4. 小结:粟作地带应非神农神话的发祥地
    (三)湘鄂地带:传统经学的考证
    (四)湘西会同说
    (五)总结:古籍所载长江中游地带极有可能是神农英雄故事的发祥地

(3)李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李济生平与治学背景
    第一节 李济生平概述
    第二节 李济的治学背景
    第三节 李济的早年学业与志向
        一、早年国内学业
        二、留学美国
第二章 “挖掘出中国的历史”:李济的考古生涯
    第一节 西阴村遗址发掘
        一、发掘经费与组织
        二、发掘过程与结果
    第二节 殷墟与城子崖
        一、殷墟与城子崖发掘历程
        二、殷墟发掘成果
        三、殷墟研究成果
第三章 “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的考古人类学思想
    第一节 李济的考古学思想
        一、考古学术语体系的构建尝试
        二、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探索
        三、点线面结合,建设多样化的考古学
    第二节 李济的人类学思想
        一、人类学立场与观点
        二、心理学、双语互证、人类学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人类学的研究探索
    第三节 创建中国现代器物学的基础
        一、对待器物的科学态度
        二、进化论影响下的器物分类
        三、器物纹饰研究
第四章 “考古学中的历史感”:李济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正当的历史观
    第二节 全新的史料观
    第三节 史学方法
    第四节 史学境界
    第五节 中国上古史重建之路
        一、古史重建的学术背景
        二、利用考古学重建古史
        三、中国上古史的基本框架
第五章 “让科学在中国生根”:李济的科学情怀
    第一节 道森氏·晓人案件
    第二节 李约瑟之间与科学思想的推进
        一、中国的固有文化里为什么没有发生科学
        二、如何推进科学思想
        三、以身作则推进科学
第六章 李济的治学特色
    第一节 李济谈治学
        一、开阔包容的学术视野
        二、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第二节 李济治学特色
        一、历史叙事中的实证与想象
        二、多学科综合的科际整合
        三、专精与广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及关键词界定
        1.2.1 长江中游
        1.2.2 传统聚落
        1.2.3 乡村公共建筑
        1.2.4 语境、文本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传统聚落及其建筑研究进展
        1.3.2 长江中游区域及其传统聚落、建筑研究
        1.3.3 传统聚落中“人-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意义的研究
        1.3.4 现有聚落(建筑)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检视
        1.3.5 相关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起点:聚落观认识与重塑
    2.1 聚落现象述评
        2.1.1 聚落现象的文献记载
        2.1.2 聚落现象的中国史简要
    2.2 聚落研究视野
        2.2.1 聚落的人类学研究
        2.2.2 聚落的社会学研究
        2.2.3 聚落的考古学研究
        2.2.4 聚落的地理学研究
        2.2.5 聚落的建筑学研究
    2.3 聚落观的反思与更新
        2.3.1 从世界观透视“聚落观”
        2.3.2 新聚落观:聚落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
    2.4 本章小结
3 聚落研究的逻辑体系与方法论框架
    3.1 聚落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逻辑结构
        3.1.1 逻辑起点辨析
        3.1.2 聚落现象的逻辑起点:聚落
        3.1.3 聚落现象的基本命题
    3.2 聚落研究方法论的“语言学转向”
        3.2.1 贯穿哲学与建筑学的语言学转向
        3.2.2 现代语言学方法论要点
        3.2.3 聚落研究的语言学途径
    3.3 基于语境-文本的聚落研究层次
        3.3.1 上位对象:区域(语境)
        3.3.2 中位对象:聚落(文本兼语境)
        3.3.3 下位对象:建筑(文本)
    3.4 本章小结
4 长江中游及其分语系之于传统聚落的语境体系
    4.1 传统聚落的语境圈层结构与维度
        4.1.1 传统聚落语境的圈层类型:外圈语境与内圈语境
        4.1.2 传统聚落语境的维度:语境的强弱与高低
    4.2 长江中游“流域环境”外圈语境
        4.2.1 人类与流域关系的历史进程
        4.2.2 长江中游流域圈
        4.2.3 中游流域圈及其周边地区的关联互动
    4.3 长江中游“语缘环境”内圈语境
        4.3.1 长江中游族群本质: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与变迁
        4.3.2 长江中游方言分布及成因
        4.3.3 长江中游流域四大方言的地区分布
        4.3.4 长江中游方言语系下的聚落语境分类
    4.4 长江中游传统乡土社会的“强语境”与“高语境”
        4.4.1 传统乡土社会体系
        4.4.2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社会形态的特质
        4.4.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缘的类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的文本特征及语境功能
    5.1 传统聚落的文本-语境两重性
    5.2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文本的表层结构
        5.2.1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的形态描述
        5.2.2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特征的区域划分
        5.2.3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的类型
    5.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文本的深层结构
        5.3.1 传统聚落文本深层结构的含义
        5.3.2 血缘“凝聚式”:传统聚落的“聚-缘”深层结构
        5.3.3 业缘“集散式”:传统聚落的“落-业”深层结构
    5.4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从文本向语境的属性转换
        5.4.1 传统聚落文本的语境功能概述
        5.4.2 传统聚落文本对建筑的建造性语境
        5.4.3 传统聚落文本对建筑的非建造性语境
    5.5 传统聚落语境下乡村建筑文本的属性认知
        5.5.1 建筑文本的历史源流
        5.5.2 乡村建筑文本分类的意义及标准
        5.5.3 乡村建筑文本的功能类型
        5.5.4 两类不同乡村建筑文本的相互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场所精神与深层结构
    6.1 传统聚落语境下的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解读策略
    6.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6.2.1 基本概念界定
        6.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深层结构
    6.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的语境化
        6.3.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的精神内涵
        6.3.2 深层结构构成之一:物质需求的场所精神内涵
        6.3.3 深层结构构成之二:精神需要的场所精神内涵
    6.4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场所的主体情感投射
        6.4.1 场所精神再认识:“场所”与“风水”的观照
        6.4.2 “风水”格局的本土“场所精神”
        6.4.3 主体精神对聚落语境的情感投射
        6.4.4 主体精神对乡村公共建筑的情感投射
    6.5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与场所的互动
        6.5.1 文本主体精神与场所精神互动
        6.5.2 场所精神互动结构之一:场所的认同感
        6.5.3 场所精神互动结构之二:场所的归属感
        6.5.4 主体与场所互动之于乡村公共建筑深层结构外显
    6.6 本章小结
7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客体:场所功能与中层结构
    7.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客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7.1.1 基本概念界定
        7.1.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中层结构
    7.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的语境准则
        7.2.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宜居要求
        7.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教化意义
    7.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的社会秩序
        7.3.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与礼制的互动
        7.3.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规格等级
        7.3.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空间的秩序递进
    7.4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本质:公共行为模式下的信息交互
        7.4.1 祭祀仪典中的乡村公共建筑功能本质
        7.4.2 社会生活中的乡村公共建筑功能本质
    7.5 本章小结
8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载体:场所空间与表层结构
    8.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载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8.1.1 基本概念界定
        8.1.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表层结构
    8.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空间形制
        8.2.1 不同语境下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形制特征
        8.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基本形制
        8.2.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形制的异化
    8.3 语境下传统居住建筑文本的公共空间特征
        8.3.1 居住建筑中的祭祀空间
        8.3.2 居住建筑中的议事空间
        8.3.3 居住建筑中的娱乐空间
        8.3.4 居住建筑中公共空间的特征
    8.4 本章小结
9 结语:从建筑学的聚落研究走向“聚落学”建构
    9.1 研究成果
        9.1.1 聚落:从研究对象到逻辑体系
        9.1.2 长江中游区域语境-传统聚落文本研究
        9.1.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语境-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研究
    9.2 创新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干栏建筑
        1.1.2 研究范围——西南地区
        1.1.3 研究的学术价值
    1.2 干栏建筑的研究概况综述
        1.2.1 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研究
        1.2.2 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1.2.3 研究概况的总结
    1.3 研究构架的提出
        1.3.1 研究目的——将干栏建筑的研究体系化
        1.3.2 研究构架——五个层面的研究与三个层次的区划
    1.4 创新点
        1.4.1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干栏建筑的谱系进行区划研究
        1.4.2 通过区系类型的特征对比总结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1.4.3 运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考察干栏建筑的文化特征
    1.5 田野调察与实证分析
        1.5.1 调查路线与范围的制定
        1.5.2 调查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干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2.1 从世界栅居文化看干栏的发生与演变
        2.1.1 广泛性——世界栅居文化的分布情况
        2.1.2 同源性——巢居、栅居的发生与演变
        2.1.3 原始性——世界栅居形态的原始特征
    2.2 东南亚与中国构成的亚太栅居文化圈
        2.2.1 族源关系——东南亚民族与中国古代民族的渊源
        2.2.2 文化指标——东南亚与中国南方的文化共同特征
        2.2.3 栅居文化——“长脊短檐”现象及栅居特质的分化
    2.3 中国干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2.3.1 主流的建筑形式——先秦的干栏
        2.3.2 建筑形态差异化——汉代的干栏
        2.3.3 非主流的少数派——汉以后的干栏
        2.3.4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源泉之一——干栏的价值与作用
3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1 西南地域文化区的空间范围及特征
        3.1.1 文化地理学上的西南地域范围
        3.1.2 西南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构成
        3.1.3 西南地域文化的三大亚文化
        3.1.4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格局
    3.2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2.1 形式文化的指标——“架空”与“楼居”的基本特征
        3.2.2 三大核心区——干栏建筑文化区的空间范围
        3.2.3 文化的边缘——干栏建筑文化区的文化环境特征
        3.2.4 山地与峡谷——干栏建筑文化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3.3 干栏建筑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原因
        3.3.1 坚守的内核——羁縻制度与土司自治下原生文化的延续
        3.3.2 强势的文化——政策性移民与改土归流至上而下的影响
        3.3.3 空间的挤压——移民走廊与交通孔道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4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区系类型及其特征
    4.1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谱系区划研究
        4.1.1 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之关系
        4.1.2 干栏建筑体系谱系区划综合依据
        4.1.3 三大干栏核心区对应的三大区系
    4.2 原始的干栏——滇云系
        4.2.1 滇云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两大地域支系
        4.2.2 灿若星河——滇西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3 氐羌一脉——滇西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4 天地初开——滇云系干栏中保留的原始建筑意象
    4.3 嬗变的干栏——黔桂系
        4.3.1 黔桂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三大地域支系
        4.3.2 古韵犹存——滇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3 地居之形——黔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4 更上层楼——湘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5 楼居之变——黔桂系干栏中空间与形态的嬗变
    4.4 蜕化的干栏——武陵系
        4.4.1 武陵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两大类型支系
        4.4.2 形制完备,局部楼居——乡土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3 灵活自由,创造空间——城镇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4 蜕形留意——武陵系干栏对干栏建筑文化与技术的传承
    4.5 小结:从区系类型特征看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5 干栏文化区的聚落文化景观
    5.1 人地关系——干栏聚落与地理环境的互动
        5.1.1 环境认知——干栏聚落文化的生态观念
        5.1.2 环境适应——干栏聚落的地理应对策略
        5.1.3 立体分布——干栏聚落选址的地理类型
    5.2 文化整合——干栏聚落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5.2.1 聚落的根基——土地制度与经济生活
        5.2.2 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与公共活动
        5.2.3 聚落的灵魂——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
    5.3 文化景观——干栏聚落的物质形态与特征
        5.3.1 景观的生成——文化进程中的干栏聚落生长机制
        5.3.2 景观的形态——干栏聚落的空间结构与平面布局
        5.3.3 景观的要素——住宅、公共建筑与宗教建筑
6 干栏建筑的营造学研究
    6.1 木结构的启蒙——干栏中的“叉手”结构
        6.1.1 原始的空间营造——叉手
        6.1.2 叉手结构干栏的屋架形式
        6.1.3 叉手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2 木结构的机巧——干栏中的“穿斗”结构
        6.2.1 精妙的治木之术——穿斗
        6.2.2 穿斗结构干栏的屋架特征
        6.2.3 穿斗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3 干栏建筑匠作文化的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6.3.1 营建习俗——族群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6.3.2 技术传承——专业性与非专业性并存
        6.3.3 装饰艺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
    6.4 小结匠作文化机制的“同”与具体民俗内容的“异”
7 结语——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多样性应得到继承与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后记

(6)宋词与民间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民间、民间文化等概念的辨析
        (一) “民间”意义源流与阐述
        (二) 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
        (三) 民间文学
    二、民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一) 中国古代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二) 宋词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宋代的“民间”
    第一节 宋代民间文化
        一、宋代人对“风俗”、“民俗”的阐释
        二、宋代民间文化的特点
        三、宋代民间文学的特点
    第二节 词人的民间生活
        一、文人词人的民间状态
        二、民间词人的民间生活
第二章 宋词与民俗文化
    第一节 宋词体现的民俗观
        一、宋词中的民俗描写与研究
        二、里在的民俗:生活在其中
        三、外在的民俗:寄托与戏谑
    第二节 宋词体现的民俗信仰与思想
        一、信仰空间
        二、谶验思想
第三章 宋词与神话
    第一节 宋词中的神话人物
        一、男神与女神形象
        二、偏爱女神的原因与影响
    第二节 宋词中的神话爱情
        一、牛郎织女神话
        二、嫦娥后羿神话
        三、江妃解佩神话
        四、湘妃与舜的神话
        五、弄玉萧史神话
        六、巫山神女与襄王神话
        七、西王母与穆天子神话
第四章 宋词与传说故事
    第一节 宋词中的仙话、佛道故事
        一、仙话与道教故事
        二、佛教故事
    第二节 宋词中的精怪故事
        一、植物精怪
        二、动物精怪
        四、器物精怪
        五、鬼怪
        六、人怪
    第三节 宋词中的前代人物传说
        一、女性历史人物传说
        二、男性历史人物传说
    第四节 宋词中的当前社会故事
        一、神异之事
        二、情事
        三、百姓故事
        四、风物传说
第五章 宋词与民歌
    第一节 宋词与民歌中共有的民间女子形象
        一、采桑女
        二、采莲女
        三、采菱女
        四、莫愁女
    第二节 宋词运用的民歌形式
        一、发愿形式
        二、十二月歌
        三、十劝之联章形式
        四、吉席祝语
        五、酒令
        六、礼俗歌
第六章 宋词与民间艺术
    第一节 宋词中描写的民间艺术
        一、傀儡、皮影
        二、滑稽、俳优表演
        三、杂剧
        四、戏剧
        五、烟火
        六、百戏
        七、鼓板
        八、表演场地
    第二节 宋词与民间艺术的关联
        一、宋词借鉴和融入民间艺术形式
        二、宋词对民间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第七章 宋词与民间精神
    第一节 谐谑、批判
        一、寓批判于谐谑
        二、寓趣味于谐谑
    第二节 自由、纵情
    第三节 日常、知足
        一、宋词中体现的日常知足精神
        二、宋词本事体现的日常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西周思想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西周文明的基本面貌
        1.1.1 变革主题与主流意识的嬗变
        1.1.2 监于夏商与人文传统的延续
        1.1.3 社会鼎革与时代的主要论题
    1.2 研究综述:西周思想史相关论题的研究述评
        1.2.1 西周社会:“二重证据法”对西周历史的丰富
        1.2.2 西周天人:实用主义对神秘观念的改造
        1.2.3 西周德刑:积极价值规范和消极社会规范的互补
        1.2.4 西周礼乐:礼乐仪式的人文意义和价值观念的仪式载体
        1.2.5 西周伦理:宗法血缘社会的内生价值需求
    1.3 研究意义:西周思想史相关问题的创新思考
        1.3.1 没有思想家、没有经典的思想史
        1.3.2 不以儒学溯源史为方向的思想史
        1.3.3 不以政治领域的意识形态方式出现的思想史
第2章 西周兴起:重新讨论“汤、武革命”
    2.1 历史的困惑:德治思想与武力征伐的矛盾
        2.1.1 道德的悖论:不同价值标准导致的多样解读
        2.1.2 方向的选择:从思想史回归到社会史
    2.2 周人的实力:政权取得方式的历史逻辑
    2.3 历史的回归:先周创业史与新文化的孕育
    2.4 文明的发展:时代剧变中周人的政治理想
第3章 西周宗法:宗亲观念下的权力分配总原则
    3.1 殷周的传承:早期中国宗族的发展与西周宗法的开启
        3.1.1 殷商王族宗法血缘结构的可能情形
        3.1.2 权力分配对宗族血缘结构完善的促进作用
        3.1.3 周人矫正殷商宗法弊端的特殊历史机缘
    3.2 宗法的真谛:祖先崇拜观念中的血缘认同和族群维系
        3.2.1 西周宗法制度的基本形态
        3.2.2 传统礼书“五世则迁”理论的辩正
    3.3 西周宗法思想:宗族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3.3.1 宗亲社会:家族伦理价值观念的产生
        3.3.2 宗法秩序: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的产生
        3.3.3 权力分配:建立伦理政治秩序的路径
第4章 西周信仰: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德性信仰
    4.1 人文信仰:突破宗教和政治藩篱的认识
        4.1.1 原始宗教信仰中的人文精神
        4.1.2 政治哲学视域外的价值信仰
    4.2 德性信仰: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价值追求
        4.2.1 基层社会:人文意识的觉醒及其理性实践
        4.2.2 族群社会:内在价值需求对确立“德性信仰”的作用
        4.2.3 身份社会:贵族宗法的制度局限与西周文明的衰落
    4.3 神秘信仰:“天命”的真相与政治的谋略
        4.3.1 从对“至上神”的认识看神秘信仰的本质
        4.3.2 周人不相信天命的可能性
        4.3.3 从周人信仰看周原祭祀甲骨的性质
第5章 西周礼论:道德理性与生命仪式的谐和存在
    5.1 礼乐文明:周礼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气质
        5.1.1 制度层面的秩序追求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引导
        5.1.2 仪式感的生命历程和蕴含生命认知的礼仪
    5.2 祭祀礼仪:生命起源的理性认识
        5.2.1 自然崇拜:原始宗教中人对自然的理性认识
        5.2.2 祖先崇拜:宗法血缘社会的生命本源认识
    5.3 人生礼仪:“身份社会”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认同
        5.3.1 冠礼:宗法资格的赋予和道德要求
        5.3.2 册命礼:宗法身份的秉赋和政治秩序的建构
        5.3.3 丧礼:宗法身份的强调和生命态度的演示
    5.4 社会礼仪:亲缘社会的族群交融
        5.4.1 巡守礼:西周文明的推广途径
        5.4.2 昏礼:泛血缘社会的凝聚和交融
第6章 西周刑论:消极社会规范的积极价值导向
    6.1 礼法制度:以“礼”为基本法的法律制度体系
        6.1.1 经邦纬国:“礼”是提挈西周社会整体架构的基本法
        6.1.2 明刑以耻:“刑”是宗法社会失范行为的消极补救
    6.2 法权学说:西周时期神权、君权与法权的关系
        6.2.1 人文的时代:对西周“神权法”学说的再认识
        6.2.2 神权的本质:从殷商到西周的政治策略
        6.2.3“神”的力量:从上天到祖先的存在意义
        6.2.4 理性的价值:“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的抗衡
        6.2.5 西周的法权:公共权力视角的解读
        6.2.6 国家的利益:法权视野下的“夷狄”与“国人”
    6.3 明德慎罚:西周刑罚思想的人文内涵
        6.3.1“明德”与“慎罚”:礼制社会下刑律的积极价值
        6.3.2“慎罚”与“中刑”:自由裁量对“德治”理念的贯彻
第7章 西周乐论:中华文明和谐思维的滥觞
    7.1 周乐概述:“乐”的制度化和“尊德”的制度价值
    7.2 天地之籁:周乐是对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关照
        7.2.1 周乐创制源自人对自然韵律的用心体悟
        7.2.2 乐律认识与人文价值观念的对接
    7.3 琴瑟不离:周乐以人的文化行为作为存在方式
        7.3.1 由“声”而“乐”:艺术美的触动和理性的迸发
        7.3.2 由“乐”而“道”:周乐中的人文价值观念及实践
    7.4 观德处事:周乐是人文教化的重要形式。
        7.4.1 乐德为教:宗族社会秩序建立的文化途径
        7.4.2 耀德广远:德性的提升和族群的凝聚
    7.5 天地之和:周乐以“和”为人文审美的最高诉求
        7.5.1 神人以和:“和”观念是上古和谐思想的延续
        7.5.2 乐以发和:“和”观念实现了对礼制价值的温和提升
        7.5.3 天地同和:“和”观念形塑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文化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学理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理论创新之处
第一章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生成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探源
        一、鄂伦春族的族称、族源、人口及聚居地
        二、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
    第二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形成的要素
        一、地理环境的审美基础
        二、民族迁徙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原始宗教的审美心理
        四、森林文化的审美根基
    第三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流变
        一、多元文化的交融
        二、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
        三、三次历史跨越、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伦春族宗教信仰的审美意蕴
    第一节 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
        一、自然崇拜:神灵意识
        二、图腾崇拜:本族意识
        三、祖先崇拜:人文意识
    第二节 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一、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
        二、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宗教仪式的审美构成
        一、请神仪式:净化与交流
        二、降神仪式:迷狂
        三、娱神仪式:歌舞与摹仿
        四、送神仪式:共享与轮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伦春族日常生活与文学的审美传统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民族服饰的审美形态
        二、饮食的审美感受
        三、民居建筑的审美追求
        四、交通运输的审美发生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传统
        一、鄂伦春族文学的审美品格
        二、当代口头传统的美学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绘画的审美意识
        一、鄂伦春族地区原始岩画
        二、现代油画
    第二节 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
        一、生活的体验
        二、情感的表露
        三、信仰的思考
    第三节 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
        一、审美标准的两个维度
        二、审美意象的传承
        三、创造过程的审美享受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目和图谱
    二、鄂伦春族田野调查路线图及鄂伦春族在中国分布示意图
    三、鄂伦春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一览表(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11)
    四、被访谈人情况及访谈内容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彝族火把节研究 ——以石林彝族撒尼族群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问题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问题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 核心理论分析
2 选题的相关研究动态
    2.1 关于彝族文化的研究
        2.1.1 国内彝族文化研究
        2.1.2 国外彝族文化的研究
        2.1.3 关于火把节的研究
    2.2 关于民俗文化、节日研究
3 研究的方法和研究对象
    3.1 研究的方法
        3.1.1 文献分析法
        3.1.2 访谈法
        3.1.3 参与观察法
        3.1.4 系统分析法
    3.2 研究对象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3.2.3 研究的意义
        3.2.4 研究创新点
        3.2.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3 研究理论框架
4 分析与讨论
    4.1 石林撒尼火把节产生的环境
        4.1.1 族源——撒尼人的来历
        4.1.2 石林撒尼人的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
        4.1.3 石林以及主要田野点圭山地区的地理环境
        4.1.4 石林地区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4.1.5 石林地区以及主要田野点圭山地区的经济
    4.2 石林撒尼人火把节的文化记忆
        4.2.1 神话传说中的火把节
        4.2.2 传统时期的火把节“原初”文化(1949年以前)
        4.2.3 特殊时期的文化“缄默”(文革前后)
        4.2.4 现时代火把节的回归
    4.3 现时代石林撒尼火把节的两种文本
        4.3.1 石林撒尼火把节原生文本
        4.3.2 石林撒尼火把节的文本重建
        4.3.3 石林撒尼火把节重建文本的文化表征
    4.4 两个文本的“合二为一”与“和而不同”
        4.4.1 仪式和展演的“合二为一
        4.4.2 政府和民间合二为一
5 结论
    5.1 民族节日的表征和内涵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5.2 传统节日文化与族群认同相互关联
    5.3 文化二元结构的现实存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布依族概况
    第二节 布依族《摩经》的语言文化价值
    第三节 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的研究思路、方法
    注释
第二章 《摩经·祭山经》
    第一节 《摩经·祭山经》原文图
    第二节 《摩经·祭山经》译注
    注
第三章 《摩经·祭水经》
    第一节 《摩经·祭水经》原文图
    第二节 《摩经·祭水经》译注
    注
第四章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一)
    第一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一)原文图
    第二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一)译注
    注
第五章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二)
    第一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二)原文图
    第二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二)译注
    注
第六章 《摩经》中的山文化研究
    注释
第七章 《摩经》中的树文化研究
    注释
第八章 《摩经》中的鸟文化研究
    第一节 《摩经》中的“燕子王”图腾崇拜
    第二节 《摩经》“燕鸟”图腾文化之对比分析
    注释
第九章 《摩经》中的青铜文化研究
    第一节 《摩经》中的“铜矿发现”与冶炼技术研究
    第二节 《摩经》中的“铜剑、铜柱”等青铜器研究
    第三节 《摩经》中的“铜棺”文化研究
    第四节 《摩经》中的“铜鼓”文化研究
    注释
第十章 布依族语言调查——第三土语区共 10922 个词汇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中国青铜文化是对世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辉煌贡献——访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上)[J]. 郭静云,郭立新. 中国农史, 2020(06)
  • [2]《国家宝藏》蕴含的化学知识及其教学价值分析[J]. 孙重阳.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07)
  • [3]李济学术思想研究[D]. 陈广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4]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D]. 陈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5]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D]. 肖冠兰. 重庆大学, 2015(07)
  • [6]宋词与民间文化[D]. 贾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7]西周思想史论[D]. 程晓峰. 湖南大学, 2016(02)
  • [8]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丙珍. 黑龙江大学, 2014(04)
  • [9]彝族火把节研究 ——以石林彝族撒尼族群为个案[D]. 孟纹波.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10]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D]. 伍文义.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中国青铜文化是对世界古今文明的光辉贡献——访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