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

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

一、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宋洁[2](2021)在《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激烈冲突的沙漠地区。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运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用植被覆盖度进行修正,分析其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构建适用于乌兰布和沙漠的主、客观居民福祉体系并进行评估;运用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究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关系。研究结果旨在为沙漠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安全建设以及区域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1990-2018年乌兰布和沙漠4期ESV总量分别为5.92亿元、5.67亿元、6.70亿元和9.84亿元,随时间变化呈先下降后逐期上升的趋势,整体增幅66.22%;研究区发挥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为调节服务。研究期间ESV空间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集中于东北部的沙金套海苏木、巴彦高勒镇和东部的巴彦木仁苏木,低值区集中于中部、西南部吉兰泰盐湖和东南部的流动沙丘区域。3个时间段的冷热点分析表明,乌兰布和沙漠ESV变化存在空间聚集性,空间变化较为剧烈。(2)2018年乌兰布和沙漠主观居民福祉指数(3.45)显着高于2010年(3.13),6类福祉要素中安全要素无显着变化,良好社会关系福祉值显着下降,其他要素福祉值显着升高,说明2018年较2010年总体上该区域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乡镇尺度上,与2010年相比2018年各乡镇主观福祉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在空间分异特征上,2010主观居民福祉呈东高西低分布,而到2018年转变为西高东低的特征。(3)1990-2018年乌兰布和沙漠客观居民福祉以2000年为拐点,先下降后逐期上升,与ESV变化趋势一致,各乡镇客观福祉随时间变化趋势与整体相似;在空间上,各乡镇主、客观居民福祉都有所改善,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物质水平提高,但以教育为主的“高阶福祉”仍有待提升。(4)研究期间乌兰布和沙漠11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以协同关系为主,各主观福祉指标间以正相关关系为主;4期ESV与客观福祉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分别以主、客观福祉与ESV进行空间聚类,依此进行空间分区并提出各分区发展对策。

葛根巴图[3](2020)在《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在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会在不同尺度上对生态系统的过程、结构和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领域。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对区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黄河灌溉绿洲不仅是西北干旱区贫困人口实现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也是防治风沙入黄的第一道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和水土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剧,土地荒漠化、灌溉用水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荒漠绿洲的生存也限制了其生态保护作用的发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典型的黄灌区绿洲-内蒙古磴口为研究区,通过对比K-最近邻(KNN)、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等四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性能,筛选出适合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并以此获得1988-2018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格网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数量特征、动态度、综合程度和转移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自回归分析测算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8个影响因子的贡献,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将最大斑块指数(LPI)、有效粒度尺寸(MESH)、蔓延度(CONTAG)、香农多样指数(SHDI)作为反映景观破碎化的指标,采用缓冲区分析研究黄河沿岸到绿洲内部景观破碎化的空间梯度变化特征,基于半变异函数和移动窗口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景观破碎化的特征尺度,并以此尺度分析其空间演变过程;利用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普通克里格插值获得了7期磴口绿洲生态风险分布图,从时序变化、空间变化和转移特征等方面研究了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和土地利用对其影响;利用修正后的磴口绿洲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格网分析、冷热点分析、重心转移分析以及价值流向分析探究了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出近30年磴口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以期为磴口绿洲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四种机器学习算法中,RF在参数调优过程中稳定性、易用性和处理效率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其他三种算法,只是分类精度略低于ANN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可作为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的首选方法。高程、短波红外波段以及一些光谱指数对个别用地类型分类的重要性较高,应作为特征变量来构建分类数据集以提高分类的总体精度。(2)1988-2018年磴口绿洲各用地类型数量特征变化显着,具体表现为沙地大面积减少,耕地和城乡居民地大幅增长,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面积不同程度的小幅增长。土地利用程度和动态度均呈波动升高趋势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空间上分别呈现“东中部高、西部低”和“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土地利用转移具有阶段性特征,2010年为明显的转折点,此前主要转移类型为沙地、草地和耕地间的互相转化且转化面积较小,集中分布于绿洲中部和东部地区;2010年之后的主要转移类型为大面积的沙地转向耕地,同时伴随林地、水域、城乡居民地的剧烈转化,发生区域转向绿洲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人类活动、降水和海拔是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其中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3)1988-2018年磴口绿洲景观格局发生了显着的变化,LPI、MESH和CONTAG持续降低、SHDI持续升高,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步加剧。除黄河沿岸外,所有缓冲带景观破碎化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以距黄河5-20 km范围的缓冲带破碎化加剧程度最为显着。基于移动窗口分析磴口绿洲景观破碎化空间演变的特征尺度为1800 m,在该尺度下,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由城镇中心和黄河沿岸向外辐射增强。(4)1988-2018年整个磴口绿洲高生态风险区面积急剧缩减,低、较低和中等生态风险区大面积增加,生态风险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在沙漠和绿洲过渡带明显升高。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存在阶段性特征,2015年为明显的转折点,此前绿洲东北部、中部和黄河沿岸区域为低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分布于绿洲西北部和整个南部地区,2015年之后绿洲南部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出现急剧下降,空间分布格局出现显着变化。生态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局部区域上1988-2015年期间各时期生态风险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2015年之后逐渐转向均匀分布。沙地和其他用地转化为耕地和城乡居民地是致使生态风险变化的主导因素。(5)1988-2018年磴口绿洲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由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所贡献。耕地、水域和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不同时期均超过76%,是整个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支持服务功能远大于生产与文化功能,其中土壤保持、食物生产、气候调节和气体调节增值最多。生态服务价值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分布特征,其中1988-2010年空间分布差异较小,2015年和2018年在局部地区出现显着变化。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增值热点重心从绿洲中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移动,而损失冷点重心则是先由黄河沿岸向绿洲内部转移后又回到绿洲东南部地区,致使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耕地、水域和其余各用地类型间的相互转化。

张启斌[4](2019)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为研究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景观生态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首先对研究区基本生态状况进行了分析,之后利用累积耗费阻力模型,综合考虑多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基于复杂网络的多种评价指标,对研究区生态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网络非均匀性强、连接性差,需要进一步优化。之后,根据复杂网络增边策略及生态节点结构与功能的协同性,对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优化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鲁棒性。最后基于优化后的潜在生态网络,利用社区挖掘、最小生成树、泰森多边形及生态节点结构与功能协同性分析结果,构建了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研究区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的特点,本文选取对生态网络提取具有重要影响的植被覆盖度及地下水埋深两个因素进行研究,以反映其基本生态状况。研究发现,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沙漠边缘植被向西南扩张明显,沙漠呈回退趋势。对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取了前5个主成分,利用上述主成分,基于地下水埋深测点数据进行协同克里金插值,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研究区基本生态状况有所改善,但西南部与东北部仍有较大差距,仍有改善空间。(2)利用斑块面积、斑块平均NDVI/MNDWI、斑块形状指数筛选得到了研究区417个生态源地。利用累积耗费阻力模型构建了研究区生态累积阻力面,进行了潜在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的提取,形成了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根据生态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将潜在生态网络抽象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表示形式,根据生态节点重要性及潜在生态廊道累积阻力值,利用引力模型设置了每条边的权重,最终形成了研究区复杂生态网络。(3)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中的多种指标,对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其基本静态特征的分析显示,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度分布基本符合幂律分布,是一个无标度网络,网络中点权最大值为15.37,最小值为0,绝大多数生态节点的点权很小;网络不具备小世界特性。对其相关特性的分析显示,网络是权-度相关的,非均匀性较高;网络呈现微弱的异配性,网络的鲁棒性较低;网络不存在聚-度相关性,不是一个层次网络。利用PageRank值和节点介数识别出了潜在生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网络的核数为3,是一个不完全网络,连通性为546,网络的连通性较差,需进一步优化。(4)基于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协同性,结合按度增边策略构建了针对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的增边优化策略,分析了优化后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协同性、鲁棒性及拓扑结构特性,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网络非均匀性降低,连通性更强,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利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基于研究区优化后的潜在生态网络,进行了研究区生态节点分区、关键生态节点提取、骨架廊道提取和生态盲区识别,最终形成了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显示,研究区共有关键生态节点17个,生态盲区1288.41km2,其中一级盲区771.83km2,二级盲区516.58km2,骨架廊道1176.82km。在9号、10号、4号、7号和3号分区中景观关键组分所占比例较高,在区域生态安全中具有较高重要性,是生态安全建设中的关键区域。

孟洋洋[5](2018)在《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文中认为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扞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李秀明[6](2016)在《基于RS和GIS的磴口县生态环境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建设首次被写入国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基于TM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利用ENVI与GIS技术及相关模型,对研究区近60年气象变化特征,1986年、1994年、2002年和2011年四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荒漠化动态变化、以及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相应的驱动力机制以及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包括:1.对研究区近60年气象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选取了巴彦淖尔市气象局磴口气象站有气象记录以来(19542014年)的气象数据资料,运用滑动平均值、累积距平值、线性倾向预测等现代气象学统计方法,对区内近60年气象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全自治区气象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2.揭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特征及相互转化规律。本文通过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了监督分类统计,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分析模型,首次对研究区近2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得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GIS软件对解译遥感影像的叠加处理、分类统计,得出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规律。3.分析了研究区荒漠化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通过遥感解译的像元二分法、影像叠加分析以及相关模型,对研究区1986至2011年荒漠化特征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区内荒漠化问题非常严重,在四个年份的数据中,极度荒漠化类型占比都达到了70%以上。4.预测了未来十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利用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转化规律以及通过对荒漠化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荒漠化未来十年的发展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5.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与荒漠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等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不同荒漠化程度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

贾鹏[7](2016)在《基于遥感的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指示意义,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磴口县位于绿洲-沙地交错带,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是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本文以研究区21世纪以来三期遥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源,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光谱特征,应用分层提取方法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2000、2007、2013年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在GIS和ENVI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近14年以来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点、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研究区沙地的变化特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对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论文的主要结论为:(1)利用地物的光谱特征,建立多级分层综合分类方法,设计地物的提取公式和规则,实现了研究区特定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分类提取。分类总精度达到了80%以上,Kappa系数达到0.8以上,分类精度较高,分类方法易于理解,分类效率较高,其信息提取方法在相似地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2)磴口县土地利用结构以沙地和耕地为主,沙地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近50%,耕地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近27%,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0%,城乡工矿居民用和水域面积占本区总面积的4%。根据比重看,研究区主要是以沙地和耕地为主农牧交错区。(3)20002013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和沙地面积的减少。其中林地的面积增长率最高,达55.97%,面积增加156.19km2,耕地面积增加180.14km2,增加率近38.73%。沙地面积减少383.86km2,减少率为81.65%。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特点为沙地向耕地以及耕地向林地的转化。2000年到2013年共有近有98.5 km2的耕地转化为林地,205km2的沙地转化为耕地。在空间上,沙地与耕地的互相转化发生在沙漠与绿洲交接地带以及黄河流域周围,耕地、林地互相转化集中在耕地周围。耕地、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的转化主要发生在靠近黄河的灌溉区。沙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以研究区西部盐碱区最明显。20002013年研究区沙地类型变化显着,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逐渐向固定和半固定沙地转化。沙地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1世纪以来研究区呈现“逆沙漠化”态势。(4)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受研究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自然因素中水文要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影响较大。在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中,政策因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决定驱动力。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变化。

高莉,高鹏[8](2014)在《构建磴口县生态文明的路径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磴口县生态建设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磴口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构建磴口县生态文明的路径。

连泽[9](2013)在《磴口县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沙产业理论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下,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来的,他预言立足于知识密集型的沙草产业,将会成为推动中国在21世纪快速发展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核心内容是:“充分利用沙漠戈壁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生产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经过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西部省区的成功实践,显现出了钱学森院士关于沙、草产业理论的权威性、前瞻性、战略性、适角硅,同时指明了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途径。磴口县属内陆干旱荒漠化气候区,土地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5平方公里,盐渍地133平方公里;乌兰布和沙漠延伸到磴口境内2846平方公里,有近1333平方公里沙地,未利用土地908.2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8%。沙区生活、生产等基础条件恶劣,严重制约了地区的发展。同时,磴口县土地、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全县沙区资源发展沙产业不仅可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风光热资源的整合,优化地区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持续拉动地区生态建设的现实需要,又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的重要途径,是符合磴口县情又有独特优势的一条新路子。本文从沙产业的理论发展,概念界定和目前进展出发,在对磴口县当前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研究了磴口县沙产业开发的优势、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而构建了磴口县沙产业的发展思路和产业构成。并提出了设施农业推动型、生态节水保护型、示范园区带动型、优势产业支撑型等4发展种模式;模式的运行机制为政府组织、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户实施。同时,提出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区等措施促进磴口县沙产业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本文的研究将对磴口县沙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对于其他产业的产业化发展也具有较大的理论借鉴意义。

宋国慧[10](2012)在《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区,是维系荒漠区天然植被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因而,深入探讨地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天然植被生态演替之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构造变动、全球气候条件变化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区,从地理空间格局看,具有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特殊地理空间格局。其中,大型内流盆地主要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吉兰泰—河套盆地等。由于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景观,然而盆地周边都有高山峻岭分布,如着名的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阴山等,这些山脉在区域上成为干旱地区大气中水分凝聚中心,降水量相对较大,为风沙覆盖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湖积盆地地下水提供了重来的补给来源。所以说,在沙漠湖盆区,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沙漠湖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SEE生态协会资助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湖盆地区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作者重新界定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定义,认为地下水生态系统,是指地下水系统及与地下水有依赖关系的生态系统,包括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生植物系统。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结构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生物。地下水生植物系统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物系统。2研究了在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条件下,地下水系统对沙漠植被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和沙漠植被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适应机制。3从水分垂直循环角度分析了地下水、毛细带水与土壤水转化关系及沙漠凝结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及生态意义,认为在沙漠覆盖湖盆区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浅,风沙土毛细作用强烈,潜水面之上普遍存在着毛细水带。毛细带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沙漠湖盆区独特的沙漠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干旱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系统动态、毛细水上升特性等决定了西北沙漠湖盆区土壤水分补给状况,进而控制沙漠植被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所存在植被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而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4明确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认为生态水位是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致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问题,能维持非地带性自然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它是满足植物生态环境需要,受土壤毛细性质影响,具有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一个区间。提出了适合于地下水生植物的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位埋深。即:最佳地下水埋深=根系深度+毛细上升高度。5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盆地潜水除了蒸发排泄外,吉兰泰镇工业、生活用水井的地下水开采,查哈尔滩农业灌溉井的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人工排泄方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由盆地边缘到湖盆内部潜水埋深逐渐变浅,变化范围为0.23-9.47m。从1984年到2010年,研究区内查哈尔滩绿洲灌区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潜水位总共下降了6m到10m,平均每年下降0.27m到0.45m,承压水位年均降幅为0.20m,年变幅为1.50m-2.75m,吉兰泰盐湖以北现在水位已经下降到10-15m,自流泉消失,地下水生植被衰亡。6毛细水上升特性具有植被生态学意义。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植物根系能够探及毛细水带,则植物生长就能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下降,毛细带降低,植被获取水分减少,会导致水分胁迫。在研究区,风砂土下覆湖相红粘土毛细上升高度为3.1-4.2m。风沙土毛细上升理论最大高度为0.63-1.66m。7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湖盆区,天然植被群落可归纳为梭梭林、沙冬青灌丛、白刺灌丛、柠条灌丛、盐爪爪灌丛、红砂—珍珠灌丛和沙蒿灌丛等7种类型。典型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非地带性荒漠植物群落有天然梭梭次生林、沙冬青、白刺、盐爪爪、柠条等群落。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8从湖盆中心到外围的风成沙丘地,地下水生植物呈有规律的环带状分布。依次为水生芦苇,马蔺、盐爪爪、芨芨草,沙冬青、梭梭,白刺。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植物生长状态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略有不同。在吉兰泰湖盆边缘地带,地下水埋深大于3m,植被覆盖度小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在吉兰泰湖盆内部,地下水埋深小于3m,植被覆盖度大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也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而大于10m埋深,无梭梭出现;在沙丘间洼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2m,梭梭分布稀少,覆盖度很小。9浅层地下水及毛细水是土壤湿层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壤湿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在春季生长期内适应水分胁迫。通过研究区土壤剖面含水率测定结果分析认为,土壤剖面从地面往下40-80cm处为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层。根据吉兰泰气象站气温、地温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及季节冻土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及季节冻土作用下水汽运移对土壤水分补给机理,认为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地下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10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梭梭与白刺这两种典型沙生植被生长区的毛细上升高度分析得到了研究区最佳地下水埋深为1.6-4.7m,在此地下水埋深范围内毛细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植物生长良好,植物生态系统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10m以下时,研究区以地下水为生的灌木退化、衰败,以降水为水分来源的超旱生灌木和草类植物种类占据群落主体。11在沙漠湖盆区,虽然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针对沙漠湖盆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沙漠区生态环境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与建议:1)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4)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预期研究成果将对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其它沙漠湖盆地区水文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2)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1.2.2 人类福祉评估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进展
        1.2.4 沙漠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福祉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主要创新点
二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与土壤
    2.3 气候与植被
    2.4 社会经济特征
三 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
        3.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修正与计算
        3.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冷热点分析方法
        3.1.5 土地利用流向计算方法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3.2.3 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3.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冷热点时空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四 乌兰布和沙漠居民福祉时空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主观居民福祉的计算方法
        4.1.2 客观居民福祉的计算方法
    4.2 乌兰布和沙漠地区主观居民福祉
        4.2.1 主观居民福祉时间变化
        4.2.2 乡镇尺度主观居民福祉变化
    4.3 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客观居民福祉
        4.3.1 客观居民福祉时间变化
        4.3.2 乡镇尺度客观居民福祉变化
    4.4 讨论
        4.4.1 主、客观居民福祉对比
        4.4.2 主、客观居民福祉变化原因及启示
    4.5 小结
五 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居民福祉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权衡协同关系及相关性分析
        5.1.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居民福祉的空间聚类分析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5.3 居民福祉指标之间的关系
    5.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居民福祉的关系
        5.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居民福祉的时间关系
        5.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居民福祉的空间分区
        5.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主观居民福祉的空间分区
        5.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客观居民福祉的空间分区
    5.5 讨论
    5.6 小结
六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资助项目
致谢

(3)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1.2.2 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2.3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关键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与水资源
        2.1.5 土壤条件
        2.1.6 植被状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状况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1 数据来源介绍
        3.1.2 预处理流程
        3.1.3 光谱指数提取
        3.1.4 DEM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其他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性能比较
        3.3.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分析
        3.3.3 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分析
        3.3.4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3.3.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4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性能比较
    4.1 参数调优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
    4.2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精度比较
    4.3 RF算法的变量重要性评价
    4.4 讨论
    4.5 小结
5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5.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5.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5.3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5.4 土地转移特征分析
    5.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6 讨论
    5.7 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6.1 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分析
        6.1.1 景观破碎化时序变化特征
        6.1.2 景观破碎化缓冲带格局分析
        6.1.3 景观破碎化空间分析
    6.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6.2.1 生态风险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6.2.3 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6.3.1 生态服务价值时序变化特征
        6.3.2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6.3.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6.4 讨论
        6.4.1 景观破碎化时空变化分析
        6.4.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6.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沙漠化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1.2. 荒漠绿洲交错区面临较高的沙漠化风险
        1.1.3. 绿色生态网络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手段
    1.2.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1.2.1. 生态网络相关概念辨析
        1.2.2. 生态网络相关理论基础
        1.2.3. 生态网络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复杂系统理论
        1.3.1.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1.3.2.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进展
        1.3.3. 地理学中的复杂系统研究进展
        1.3.4. 复杂网络及其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3. 研究内容
        2.3.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2.3.2. 创新点
        2.3.3. 技术路线
3.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植被及地下水埋深演变动态
    3.1. 研究方法
        3.1.1. 植被覆盖度演变分析
        3.1.2. 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空间差值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植被覆盖度演变分析
        3.2.2. 地下水埋深空间插值
    3.3. 本章小节
4.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潜在生态网络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生态源地提取
        4.1.2. 生态累积阻力面构建
        4.1.3. 潜在生态廊道提取
        4.1.4. 潜在生态节点提取
        4.1.5. 邻接矩阵构建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4.2.1. 研究区生态源地提取
        4.2.2. 生态累积阻力面构建
        4.2.3. 潜在生态廊道提取
        4.2.4. 邻接矩阵构建
    4.3. 本章小节
5.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潜在生态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复杂网络的基本静态特征
        5.1.2. 复杂网络的相关特性
        5.1.3. 节点重要性
        5.1.4. 网络连通性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潜在生态网络的基本静态特征
        5.2.2. 潜在生态网络的关联特性
        5.2.3. 潜在生态网络的节点重要性
        5.2.4. 潜在生态网络复杂网络的连通性
    5.3. 本章小节
6. 潜在生态网络优化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6.1. 研究方法
        6.1.1. 潜在生态网络结构与功能协同性分析
        6.1.2. 潜在生态网络的增边优化策略
        6.1.3. 潜在生态网络鲁棒性分析
        6.1.4. 生态节点分区
        6.1.5. 关键节点与生态盲区识别
        6.1.6. 骨架廊道识别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潜在生态网络结构与功能协同性分析
        6.2.2. 优化后潜在生态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6.2.3. 优化后潜在生态网络结构与功能协同性分析
        6.2.4. 潜在生态网络鲁棒性分析
        6.2.5. 优化后潜在生态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6.2.6. 研究区生态节点分区
        6.2.7. 关键生态节点识别
        6.2.8. 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骨架廊道识别
        6.2.9. 研究区生态盲区识别
    6.3.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A 文中关键代码
附录B 研究区复杂生态网络稀疏矩阵

(5)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主旨、结构和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形势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地理形势
        一、地势地貌
        二、水系
        三、气候和植被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文地理形势
        一、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区分布
        二、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
    小结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大战争的地理考察
    第一节 战国时期赵国攻取“榆中”战争的空间进程
        一、赵国“原阳骑邑”的地理位置何在
        二、赵国“榆中”的地理位置考实
        三、赵武灵王进军路线蠡测
    第二节 秦代蒙恬北征匈奴战争的地理考察
        一、历史文献对蒙恬北击匈奴战争的记载
        二、蒙恬北击匈奴战争涉及的地理问题
    第三节 西汉元朔二年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战场考察
        一、卫青攻取“河南地”的军政背景
        二、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时空进程的文献记载
        三、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相关地理问题剖析
    第四节 东汉永元年间平定逢侯叛乱的军事地理剖析
        一、逢侯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
        二、逢侯叛逃塞外的空间进程
    第五节 东汉永初年间戡定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的军事地理探析
        一、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发动武装叛乱的原因
        二、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叛乱的时间进程
        三、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六节 东汉永和年间句龙吾斯叛乱的军事地理探索
        一、句龙吾斯叛乱的时间进程
        二、句龙吾斯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七节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
        一、由桥山至奢延泽寻觅东羌叛众
        二、由奢延泽至泾阳追击东羌叛众
    小结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第一节 战国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探索
        一、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赵、秦两国驻防城
        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
    第二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一、边郡部都尉府治城
        二、边郡属国都尉府治城
        三、其它军事机构驻地
    第三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机构驻地
        一、使匈奴中郎将府治城
        二、度辽将军府治城
        三、右校尉府治城
    小结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长城工程体系
    第一节 赵国北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赵国北长城的走向
        二、赵国北长城沿线障城
        三、赵国北长城北侧的塞墙和塞壕
        四、赵国北长城后方的郡县城镇
    第二节 战国秦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走向
        二、战国秦长城北段走向与终点问题
        三、靖边县南部至达拉特旗敖包梁段长城修筑时间
    第三节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长城诸问题
        一、秦长城的构筑年代辩析
        二、秦代“河上塞”的位置辩析
        三、秦汉阴山长城的走向
        四、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
    小结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第一节 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赵国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区道路的开发
        二、秦国对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道路的开发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小结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小结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条件因素
        二、军政形势因素
        三、民族地理因素
        四、自然地理因素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基于RS和GIS的磴口县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综述
        1.2.1 遥感技术与定量遥感反演
        1.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概述
        1.2.3 荒漠化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与软件系统
        1.3.4 研究工作量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
        2.1.2 水文
        2.1.3 土壤
        2.1.4 植被
    2.2 地质与地貌
        2.2.1 区域地质
        2.2.2 地貌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历史文化
        2.3.2 社会经济
    2.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4.1 荒漠化
        2.4.2 盐碱化
        2.4.3 草地退化
        2.4.4 水土流失
        2.4.5 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第三章 磴口地区气象特征分析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气温的变化特征
        3.2.1 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
        3.2.2 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
        3.2.3 气温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3.3 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3.3.1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3.3.2 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3.3.3 降水量≥10mm的天数变化特征及趋势
        3.3.4 降水的周期变化
    3.4 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3.4.1 蒸发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3.4.2 蒸发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3.4.3 蒸发量的周期变化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4.1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监测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选择
        4.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4.1.3 解译标识的建立与精度检验
        4.1.4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类型制图
    4.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模型
        4.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速度模型
        4.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程度变化模型
        4.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模型
    4.3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演变分析
        4.3.1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4.3.2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程度变化速率分析
        4.3.3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空间转化分析
        4.3.4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趋势预测
    4.4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驱动机制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磴口土地荒漠化研究
    5.1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荒漠化程度等级的划分
        5.1.2 荒漠化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2 荒漠化的评价方法
        5.2.1 荒漠化评价指标的获取
        5.2.2 荒漠化评价模型
    5.3 磴口荒漠化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磴口荒漠化评价结果
        5.3.2 磴口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5.3.3 磴口荒漠化趋势分析
    5.4 磴口荒漠化驱动力分析
        5.4.1 研究方法
        5.4.2 驱动机制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遥感的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土地荒漠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遥感影像分类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地利用分类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
    2.2 数据资料
        2.2.1 遥感资料
        2.2.2 其它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4 土地利用类型确定
    2.5 遥感影像分类
    2.6 地物特征分析及信息提取
    2.7 提取精度分析
    2.8 分类后处理
第三章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间序列分析
        3.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空间序列分析
    3.3 土地利用/覆盖转化分析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4.1 自然因素驱动力分析
    4.2 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力分析
    4.3 磴口县土地优化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构建磴口县生态文明的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磴口县在生态建设上取得的成果
2 磴口县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恶劣的气候环境
    2.2 天然草原生态环境脆弱, 破坏严重
    2.3 乌兰布和沙区流沙东侵南扩仍在继续
    2.4 生态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2.5 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2.6 生态恶化并没有完全遏制
3 磴口县生态建设的建议
    3.1 加大水土保持和治理力度
    3.2 加大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力度
    3.3 加大对天然草原的保护力度
    3.4 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3.5 加强生态建设工程的管理, 提高生态建设质量
    3.6 加强生态建设的保障条件
    3.7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3.8 要保障生态建设应有的资金落实

(9)磴口县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2.1 理论研究综述
        2.1.1 沙产业的相关概念界定
        2.1.2 沙产业的理论发展
    2.2 沙产业的实践进展
        2.2.1 沙产业的启蒙和萌芽阶段
        2.2.2 沙产业的概念讨论阶段
        2.2.3 沙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2.3 国外沙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2.3.1 国外沙产业发展模式
        2.3.2 启示
第三章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磴口县沙区基本概况
        3.1.1 自然条件概况
        3.1.2 社会经济基本概况
    3.2 磴口县发展沙产业的优势
        3.2.1 具有发展沙产业资源优势
        3.2.2 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3.2.3 具有丰富的沙区治理经验
    3.3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现状
    3.4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4.1 防沙治沙工程难度加大
        3.4.2 对沙产业的认识不全面,发展思路不清,缺少长期规划
        3.4.3 贷款融资难,开发资金短缺
        3.4.4 加工转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3.4.5 龙头企业少,经济和产业基础薄弱
        3.4.6 组织化程度低,联结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4.1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构想
        4.1.1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4.1.2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的原则
        4.1.3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布局
        4.1.4 磴口县发展沙产业的主要构成
    4.2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模式
        4.2.1 现代农牧业推动型发展模式
        4.2.2 生态节水保护型发展模式
        4.2.3 产业园区带动型发展模式
        4.2.4 优势产业支撑型发展模式
    4.3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4.3.1 政府组织
        4.3.2 企业带动
        4.3.3 科技引领
        4.3.4 农户实施
第五章 磴口县沙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5.1 完善政策体系
        5.1.1 制定完善沙产业优惠政策
        5.1.2 加大财政性金融的支持力度
        5.1.3 加强沙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5.1.4 加大商业性金融支持的力度
        5.1.5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5.2 构建磴口县沙产业建设体系
        5.2.1 生态农业
        5.2.2 草畜产业
        5.2.3 特色产业
        5.2.4 相关工业
        5.2.5 生态旅游业
        5.2.6 能源产业
    5.3 建立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区
        5.3.1 建立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区
        5.3.2 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区的总体定位
        5.3.3 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区的发展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态
        1.2.2 地下水矿化度与植被生态
        1.2.3 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植被生态
        1.2.4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模拟研究
    1.3 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盆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2.1.1 地下水生态系统
        2.1.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系统
        2.1.3 干旱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
        2.1.4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生物
    2.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确定原则及目标
        2.2.1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内涵
        2.2.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原则
        2.2.3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的目标
    2.3 包气带子系统水分的垂直循环与植被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
        2.3.1 土壤水与植被
        2.3.2 毛细水与植被
        2.3.3 包气带岩性与毛细水上升特性
        2.3.4 凝结水与植被
        2.3.5 土壤盐分与植被
    2.4 潜水子系统与植被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机制研究
        2.4.1 潜水水位动态与植被
        2.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
        2.4.3 地下水对土壤水补给机理研究
        2.4.4 地下水质与土壤盐分、植被之间关系
    2.5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
        2.5.1 地下水生植物物种
        2.5.2 地下水生植物系统与潜水水位动态的协调反馈机制
    2.6 地下水位埋深与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动态演替模型
        2.6.1 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
        2.6.2 植被—地下水位动态耦合模型
        2.6.3 几种可能的植被演替方案
    2.7 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8 沙漠湖盆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的提出
第三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3.1 自然地理
        3.1.1 地理位置
        3.1.3 人口社会经济
        3.1.4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
    3.2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地下水生态问题
        3.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3.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2.3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4.1 区域地质
        4.1.1 地层
        4.1.2 构造
    4.2 气象与水文条件
    4.3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补、径、排条件
        4.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4.3.2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4.4.1 观测井的布设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
    4.5 研究区潜水水位动态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4.5.1 大气降水、蒸发等气象因子分析
        4.5.2 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4.5.3 地下水的开采
        4.5.4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关系的人为改变
    4.6 潜水埋深与植被
    4.7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水位
    4.8 潜水水质与植被
        4.8.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4.8.2 地下水水质与植被立地条件
    4.9 地下水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五章 研究区包气带系统特征
    5.1 地形地貌特征
    5.2 土壤类型及分布
    5.3 毛细水上升特性研究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5.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4.2 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5.5 土壤水分分布与毛细上升特性、浅层地下水关系
        5.5.1 土壤水与毛细上升特性、潜水埋深的关系
        5.5.2 温度场动态变化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
    5.6 土壤盐分与植被
        5.6.1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5.6.2 土壤盐分与植被之间关系
    5.7 包气带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特征
    6.1 研究区植被群落研究方法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
        6.2.2 研究区天然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6.3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物种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6.4 研究区植物根系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6.5 地下水生植物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七章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7.1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阈值
    7.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7.3 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7.3.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空间演替趋势
        7.3.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时间演替趋势
第八章 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8.1 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
    8.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
    8.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
        8.3.1 沙漠绿洲灌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
        8.3.2 吉兰泰工业区地下水资源利用
        8.3.3 沙漠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8.4 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
结论及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成果
致谢

四、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关系[D]. 宋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 葛根巴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D]. 张启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D]. 孟洋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基于RS和GIS的磴口县生态环境研究[D]. 李秀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7]基于遥感的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D]. 贾鹏. 兰州大学, 2016(08)
  • [8]构建磴口县生态文明的路径分析[J]. 高莉,高鹏. 环境与发展, 2014(04)
  • [9]磴口县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连泽. 内蒙古大学, 2013(01)
  • [10]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D]. 宋国慧. 长安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