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大熊猫会消失吗?

本世纪大熊猫会消失吗?

一、大熊猫本世纪会消失吗(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娜布其[2](2021)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何编写基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对如何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提供课程资源。本文以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专题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主题,研究分析“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知识结构,依据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维度进行划分,即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等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微观分析,得出每一章节中关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与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二,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通过研究关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典型案例,得到相关案例设计启示,并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现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提炼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三大策略:一,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三,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并依据上述案例分析启示与教学设计策略,设计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等四节教学设计。

杨茜钧[3](2019)在《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艺术的内核其实和“借物抒情,借物说事”这一中国传统思想不谋而合。城市商业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犹如一面棱镜,它折射出人们生活中经济、文化、社会、环境、道德、美学、科技等等各方面的诸多问题。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开放的包容普通大众和日常生活,并且不断发掘艺术与空间、艺术与生活的互动关系,介入大众的内心世界,参与社会精神的塑造。公共艺术所解决的不仅是美化的问题,它的出现往往源于社会问题的揭露。通过城市商业空间为公众提供的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公共艺术在点缀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在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以及公众的精神、美学需求。苏州中心的公共艺术不仅展现了审美与功能,并且以公众需求做为目的,成为社会交流的标志性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开展公共生活的空间载体。除了提升苏州中心商业空间的综合价值,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苏州中心公共艺术还为人们塑造了这个城市的的态度,让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以及文化上的共鸣。本论文对苏州中心的公共艺术项目进行了整体性研究以及特征分析,尝试对折射空间分解提炼,模拟涟漪的镜面反射,并结合物理、心理、材料等跨学科知识,进行了艺术介入苏州中心商业体的尝试,阐述了社会公众与公共艺术及环境的共生关系。

戎战磊[4](2019)在《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影响》文中提出高山地区对气候变化敏感,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了解气候生物因子的变化规律,明确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区物种和植被格局的影响,准确模拟其空间分布,对理解祁连山区域物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发展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护河西走廊地区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变化正在发生,然而,关于气候变化对祁连山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全面,关键气候因子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贡献也缺乏了解。为阐明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和植被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多种变量分析方法获取祁连山的气候变化特点,对比多种生态位模型在祁连山地区的适用性,比较多种大气模型在模拟物种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基于筛选出的最优模型和综合大气模型,构建祁连山两种优势乔木林树种和三种灌木林树种空间分布模型,模拟不同气候情景下五种物种的潜在分布,并对适宜区进行划分,最后,探讨气候变化对祁连山植被格局的潜在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祁连山地区对全球变暖反应敏感,1957-2017年平均温度增长率0.32°C/10年,变暖趋势快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未来不同情景下气温增加2.0-4.6°C,降水增加25.4-47.3 mm。(2)相比其它9种生态位模型,Maxent为研究区最适用物种分布模型,能有效预测到5个研究物种实际分布区面积的66.7%-96.6%。(3)不同大气模型下模拟的各物种适宜区分布面积差别较大,相同大气模型不同情景下模拟的各物种适宜区分布面积差别相对较小,大气模型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大于相同大气模型不同情景差异对结果的影响。(4)Bio5、坡向、bio10、bio1、bio7分别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分布贡献度最大的变量。各物种对气候和地理变量生态位需求宽度不同,是决定物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5)气候变化导致各物种适宜总面积变化。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适宜面积分别变化-1.81%-0.41%、-5.02%-12.96%、1.32%-2.08%、-5.05%-5.56%和-0.02%-4.30%。气候变化导致各物种不同适宜等级间发生大量面积转换。不同情景下,发生适宜等级转换的面积占当前气候下各物种适宜面积比例很大,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分别为12.40%-21.70%、26.42%-35.43%、19.55%-24.57%、39.11%-46.41%和18.85%-21.79%。物种各适宜等级之间转换规律明显,相邻级别之间的转换面积大于跨级别,不适宜和低适宜之间的转换量占主导。(6)气候变化导致5个研究物种适宜区存在空间转移。海拔上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分别移动2.2-34.9 m、5.6-20.7 m、13.3-27.8m、-28.3-5.1m、-2.5-4.2m。水平上移动相对复杂,向北移动趋势为主,不同情景下也有南移的情况。(7)当前植被中,草地面积最大,林地面积第二,分别为研究区面积的42.38%和32.98%。未来气候变化下林地增加101.37%-107.29%,草地减少58.13%-63.12%,林地和草地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00%和17.07%。

王贝[5](2018)在《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研究 ——以《纽约时报》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也形成了居高不下的热潮。发展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传播与文化教学的发展应当基于现实状况,文化认同的现实情况可以指出当前我国文化传播和文化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指导文化传播和文化教学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调整并完善,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文化传播、增强文化教学的效果。因此,将文化认同理论融入到国际汉语教学领域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取美国主流官方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纽约时报》作为研究对象,了解《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情况,这对于了解美国主流官方媒体的态度倾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针对部分美国人的访谈内容也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文章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为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文化与文化认同的相关文献综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通过三个方面对本研究进行详尽的说明和介绍;第二章从“中国文化”关键词的角度,对《纽约时报》搜集到的相关语料进行分类阐述、评论以及总结,细化为教育、艺术、历史、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五个子分类,并综合整体认同情况进行认同特点的分析;第三章从“中国”和“中国人”两个关键词的角度,对《纽约时报》搜集到的相关语料进行分类阐述、评论和总结,其中“中国”部分的语料细化为经济、环境、政策和政治四个子分类,“中国人”部分的语料不再进行下级分类,并综合整体认同情况进行认同特点的分析;第四章基于前文的语料内容和态度倾向,探讨形成此认同结果的可能性因素,并结合对美国人的访谈结果,从政府、媒体、民众和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四个层面提出实际的建议和对策。第五章为结语,总结全文主要内容。最终关于《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情况的分析结果如下:1.对中国整体的文化认同情况以倾向于中立态度居多,倾向于认同最少。2.大部分新闻不论类别都被加上政治色彩而导致评论不够客观。3.倾向于中立态度的新闻评述较为表面和浅显,并未对相关新闻事件有深入认知。4.新闻类别和内容较为局限,负面导向性较强。本研究从美国官方媒体角度切入,但不局限于官方的角度,笔者亦会结合美国民众的访谈,使样本更加丰富,一对一的访谈形式使得到的调查结果更详细全面,同时从官方和民间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使其对中国的文化认同相关结论更加全面,因而更具说服力和研究价值,这是目前本学科前人研究尚未涉及的研究角度,因此较有研究价值。运用语料库分析法进行研究,语料详实丰富,方法较为科学合理,亦是本文的创新之一。

李佳[6](2017)在《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量观测事实表明,气候变暖对物种地理分布、种群动态、物候特征(产卵期、迁徙期、迁徙距离等)、进化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且这些影响在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剧烈。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温度升高2℃(升高2℃被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UFCCC)定义为“危险”温度),全球将有15%-35%物种灭绝,这无疑将会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严峻挑战。尽管气候变化对生物灭绝程度和速度的预测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气候变暖加速生物灭绝的现状和趋势已经被广泛证实。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制定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已成为政府、生态学家和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调查技术监测研究区域濒危物种活动节律和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拟解决以下几个科学问题:(1)濒危物种如何调整自身行为来适应其生存的周围环境条件变化,从而形成某种时间分配以及行为节律模式;(2)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大熊猫脆弱性,为大熊猫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主要濒危物种分布格局变化,评估当前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保护成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大熊猫春季拍摄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3月份拍摄率最高;大熊猫每日活动高峰期出现在下午14:00-20:00,低谷出现在20:00-02:00,白天活动概率为55.43%,夜间为44.67%;春季大熊猫活高峰期的环境温度(8.28±7.61℃)要显着(Z=-2.48,P=0.013)高于活动低谷期(20:00-24:00;00:00-12:00)的环境温度(3.97±6.91℃);大熊猫活动主要在1 400-2 000m的中等海拔区间。春季大熊猫50%活动范围面积为66.79 km2,而冬季50%活动面积仅22.85 km2。(2)羚牛年活动具有2个明显的高峰期,出现在4月和11月,活动低谷出现在1月;羚牛日活动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分别出现在上午06:00-10:00和下午16:00-18:00;红外相机拍摄到羚牛活动时记录到的平均环境温度表明,羚牛生活在-2.08±5.00℃到17.43±4.76℃之间;羚牛具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每年4-6月和10-12月具有两次往上迁移现象,即春夏季迁移和秋冬季迁移,最低海拔1 055m,最高海拔2 927m,年平均海拔1 977.31±353.90 m;羚牛季节间活动范围差异显着,冬季活动范围最大(50%K,151.92km2)、春季(50%K,116.41km2)和秋季(50%K,102.31km2)次之、夏季活动范围面积最小(50%K,39.17km2)。(3)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大熊猫脆弱性结论:秦岭地区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为4810km2;预测到2050年,预测秦岭地区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为4 529km2;预测到2050s年,大熊猫适宜生境海拔将向更高海拔地区转移,转移约30m;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已建自然保护区覆盖61.73%适宜生境面积,尚有1 840.61km2的大熊猫适宜生境处于保护区之外;在2050s年气候条件下,保护区覆盖了59.23%适宜生境面积,尚有1 846.55km2的适宜生境未被保护;到2050s年,当前分布在城固、太白和洋县的987 km2大熊猫适宜生境将会成为生境脆弱区域,适宜生境约丧失20.52%。同时,基于本研究脆弱性评估结果,就未来大熊猫应对气候变化的保护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新建和调整自然保护区、建立生境迁移廊道、增强物种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大熊猫监测。(4)气候变化将导致秦岭地区4个濒危物种适宜分布面积均减少,川金丝猴适宜生境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约51.22%;当前秦岭地区适宜生境较高的区域(大于或小于3个物种)总面积为4 662km2,约占秦岭地区总面积的7.89%,到2050s适宜生境较高的区域面积将大幅减少,总面积为2 453km2,约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4.15%;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加当前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分布区域外围适宜生境的风险;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了4 037.42km2的适宜生境,约占濒危物种适宜生境总面积48.58%,到2050s年,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了3 186.65km2的适宜生境,约占濒危物种适宜生境总面积52.54%。同时,提出5个保护空缺区域,可成为秦岭地区建设新自然保护区的备选区域,以便完善整个秦岭保护体系。

刘琦[7](2016)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集约化的城市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成为商业建筑的趋势和主流,逐渐朝着追求公共开放、主题体验、绿色生态等的精细化设计方向发展。其中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屋顶开放空间,特别是综合体裙房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利用,对于改善城市区域生态品质以及扩展商业建筑业态容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虽然目前有较多的文献资料研究屋面利用,但是大部分是研究屋顶花园和绿化,缺乏针对城市商业综合体这一建筑类型的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研究。当前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屋顶开放空间建设的潜在资源和优势有待挖掘。因此,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如何在解决自身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规划商业业态并与公众生活、城市发展相融合,成为一个亟需探索的课题。综上所述,本文出于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价值的思考,从城市发展、商业竞争、公众生活的三种角度出发,论述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对象的定义范畴和相关理论,梳理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发展历程、发展潜能以及限制因素。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几个城市的不同类型的屋顶开放空间案例的调研走访,系统的剖析此种建筑类型的屋顶开放空间设计。进而归纳出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业态规划策略以及业态形式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统筹多种业态形式提出可行的实质性设计策略,包括可能的设计趋势、针对性的设计原则以及具体实施的设计方法,进而展望未来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

王磊[8](2014)在《基于3S技术的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分析》文中提出生境适宜性分析对于物种的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濒危物种,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在我国重要的繁殖地,明确其适宜生境分布是保护丹顶鹤的关键。本研究于2012-2013年的3-5月问野外实地收集丹顶鹤巢址分布点以及微生境数据,利用2013年扎龙保护区Landsat-8TM遥感影像提取环境变量,结合DEM高程数据、人为干扰数据,在MAXENT模型中进行丹顶鹤营巢生境分布预测,输出结果在ArcGIS中根据专家经验法进行重分类得到扎龙保护区适宜营巢生境分布图。本文通过对比2004年与2013年生境质量,定量分析了扎龙保护区内这10年丹顶鹤适宜营巢生境的变化情况。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模型经过ROC曲线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训练集、验证集AUC值分别为0.901、0.935,均为优秀水平。TSS检验值为0.775,达到良好水平。2Jackknife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植被指数、土壤湿度指数、距离道路距离是影响丹顶鹤分布的主要因子,海拔、坡向影响次之,而土壤亮度指数、坡度对于丹顶鹤营巢影响最低。32013年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22518.29hm2,低适宜生境面积为51624.36hm2,适宜生境面积为31766.94hm2,最适宜生境面积为4090.41hm2,其中适宜及最适宜生境的面积之和为35857.35hm2。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内最适宜、适宜面积总和分别为22776、5432、7648hm2,主要分布范围是北到克钦村,东到牛尾巴岗子、老马场、县育苇场,南到后地房子、老地房子,西到于家窝棚。少量不连续的区域分布在实验区内,分别为北部乌裕尔河流域、东升水库周边、杨聋窝棚区域、刘家窑区域、后五代区域、崔家店南部到马家华房子北部区域、特勒南部到扎郎格北部区域。4通过MAXENT模型结果中的生境适宜度指数较高、较低巢址的微生境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植被高度、植被直径、植被密度、干扰距离、明水面面积、明水面距离、剩余苇丛距离、剩余苇丛面积、剩余苇丛密度、剩余苇丛高度的P值均小于0.05,存在差异。52013年扎龙保护区内芦苇生境面积为135348.84hm2,比2004年增加了35727.54hm2。2013年总的适宜生境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17.08%,比2004年增加了3.18%。2013年扎龙保护区内丹顶鹤容纳量为283对,相比于2004的191对增加了92对,10年间扎龙保护区内适宜营巢生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更加有利于丹顶鹤的繁殖。

肖捷[9](2013)在《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消费者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希望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得到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可,以实现企业战略性目标。然而,在企业开展的各项社会责任活动中,并非所有的社会责任项目都能促进企业形象感知的提升,进而实现其战略性目标;部分项目有时甚至可能产生负面效果。现有从消费者视角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多立足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企业感知后,消费者可能产生的支持性反应(比如购买,赞扬等);也就是说既有研究都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联想的结果和影响,多关注消费者在正面企业社会责任联想下的行为倾向,而鲜有研究探究这种正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是如何产生的及其成因。此外,现有文献缺乏对消费者如何决定是否支持一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研究。然而,消费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评判的思考环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既有研究对此过程的关注度严重不足。总体来看,现有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理论和实践需要研究以下问题:消费者在购物行为中是否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予以反应?消费者在接受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后会产生怎样的思考过程?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是怎样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力求通过两种研究手段的互补优势以获得更可靠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消费者响应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探索了我国消费者行为中的责任因子,以验证消费者在购物行为中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予以反应。紧接着,本研究通过开展27个深度访谈,以了解消费者对各种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归纳出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的处理过程。通过整理谈话内容,本研究得到初始编码,即八项能让消费者产生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所需涵盖的要素;基于内在逻辑分析和关联编码,本研究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信息呈现与消费者响应的作用机制”模型。随后,本研究开发并进行消费者情境实验,以验证基于扎根研究所得到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接收方式。通过综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作用机理。本研究最后部分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管理建议。基于上述四项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可能产生效益与安全两个维度的认知。一方面,当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中涵盖了项目有利于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提升、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与公司的业务品牌、定位和公司形象高度相关,以及项目具有持续性的生命力这四个信息时,消费者将会产生效益感知。另一方面,消费者同时希望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项目是真实、安全和有效的。具体而言,当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中涵盖了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保证项目真实地执行、设立了监督和管控方式来确保项目执行中不发生偏差、确保项目不会产生危害作用,以及发布公司承诺这四个要素时,消费者将会产生安全感知。如果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能形成效益感知和安全感知,那么消费者会对企业形成正面的负责任形象感知,并提升购买意愿。其次,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信息消费者接收的过程的探讨,本研究构建出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信息呈现对消费者响应的作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中呈现的某些信息能使消费者产生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感知,而这种感知能在消费者调节定向类型的调节作用下让消费者形成更强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并进而最终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最后,本研究将消费者调节定向理论运用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验证了消费者的调节定向类型对效益、安全感知和企业社会责任联想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偏促进定向型的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更为敏感;而偏预防定向型消费者更注重企业核心业务信息,且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对其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影响有限。

翟传鹏[10](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二、大熊猫本世纪会消失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本世纪会消失吗(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1.人地协调观国际研究背景
        2.人地协调观国内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人地协调观研究
        2.国内人地协调观研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人地协调观
        2.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人地协调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
二、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人地协调观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与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对应分析
        1.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分析
        2.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分析
        3.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分析
        4.教学提示与学业要求分析
    (二)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三)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逐章内容分析
        1.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2.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3.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筛选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呈现
    (三)案例分析启示
        1.目标突出人地协调观,兼顾其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选择最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内化人地协调观
        3.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表达要准确
        4.依据课标设计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水平
        5.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四、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组成
        1.课标分析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方法与策略
        6.教学过程
        7.教学反思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呈示
        1.教学案例选择依据
        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3.《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1.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
        2.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3.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
五、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
    (二)教学案列实施反思与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汇总表
附录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的重要性
    1.1 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内涵和特性
        1.1.1 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内涵
        1.1.2 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的特性
    1.2 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价值
        1.2.1 艺术介入的审美价值
        1.2.2 艺术介入的功能价值
        1.2.3 艺术介入的教育价值
        1.2.4 艺术介入的商业价值
        1.2.5 艺术介入的文化价值
        1.2.6 艺术介入的社会价值
    1.3 商业空间中公共艺术介入的典型案例
        1.3.1 上海K
        1.3.2 北京侨福芳草地
        1.3.3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
        1.3.4 商业与艺术的双赢
    小结
第二章 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的特征分析
    2.1 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呈现方式
        2.1.1 小品型
        2.1.2 景观型
        2.1.3 展示型
        2.1.4 建筑型
        2.1.5 科技型
    2.2 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的特点
        2.2.1 地域文化表现
        2.2.2 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2.2.3 艺术介入与科技的融合
        2.2.4 与公共空间使用者的对话
    2.3 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的整体性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空间折叠"——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的装置设计实践
    3.1 “空间折叠”的设计构思
        3.1.1 设计灵感
        3.1.2 材料语言
        3.1.3 设计效果展示与呈现
    3.2 方案的设计需求分析
        3.2.1 空间环境
        3.2.2 公众的审美需求
        3.2.3 公众与社会的接受度
    3.3 多元与共生思想在“空间折叠”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3.3.1 功能与文化价值
        3.3.2 商业与社会价值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以及出处
致谢

(4)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研究
        1.2.2 物种分布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研究进展
        1.2.4 祁连山区域气候变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区位
    2.2 气候特征
    2.3 地貌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特征
    2.7 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 祁连山区气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1 数据收集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研究区历史时期气候特点
        3.3.2 当代气候特点
        3.3.3 未来气候特点
        3.3.4 基于综合模型的祁连山气候特点动态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种分布模型在祁连山地区适用性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研究方法
    4.3 模型验证和评估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预测结果比较
        4.4.2 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大气模型及情景对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研究
    5.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潜在分布影响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环境变量重要性分析与适宜区间
        6.2.2 主要研究物种潜在分布动态变化
        6.2.3 基于转移矩阵的不同适宜等级研究
        6.2.4 气候影响下的迁移规律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植被格局影响
    7.1 数据收集
    7.2 研究方法
    7.3 研究结果
        7.3.1 研究区植被现状
        7.3.2 研究区适宜性潜在丰富度
        7.3.3 不同气候情景不同物种和丰富度适宜区植被现状
        7.3.4 未来不同情景下植被组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研究 ——以《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化认同相关研究综述
        一、文化研究综述
        (一) 文化的界定
        (二) 文化的分类
        二、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一) 认同的界定
        (二) 文化认同的界定
        三、不同学科视角的文化认同相关研究
        (一) 学科背景相关研究
        (二) 媒体视角的文化认同相关研究
        (三) 国际汉语教学视角的文化认同相关研究
        四、当前研究成果与不足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法
        (三) 语料分析法
第二章 《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情况分析
    第一节 《纽约时报》中国文化相关报道概述
        一、《纽约时报》概述
        (一) 简介
        (二) 发行
        (三) 版面
        (四) 特点
        (五) 获奖情况
        (六) 电子版在中国的运营状况
        二、语料基本情况概述
        三、中国文化相关报道的数量和篇幅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情况分析
        一、教育方面
        (一) 《纽约时报》涉及中国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 《纽约时报》对中国教育的认同情况分析
        二、艺术方面
        (一) 《纽约时报》涉及中国艺术的主要内容
        (二) 《纽约时报》对中国艺术的认同情况分析
        三、历史方面
        (一) 《纽约时报》涉及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
        (二) 《纽约时报》对中国历史的认同情况分析
        四、价值观念方面
        (一) 《纽约时报》涉及中国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
        (二) 《纽约时报》对中国价值观念的认同情况分析
        五、民族文化方面
        (一) 《纽约时报》涉及中国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 《纽约时报》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情况分析
    第三节 《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原因分析
        一、《纽约时报》评论中国文化的特点分析
        (一) 倾向于从负面角度切入
        (二) 评论较多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
        (三) 评论较多从西方价值观进行分析
        (四) 部分评论较为浅显
        二、《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认同原因分析
        (一) 倾向于认同的原因
        (二) 倾向于中立态度的原因
        (三) 倾向于负面评价的原因
第三章 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同情况分析
    第一节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的相关报道及认同情况分析
        一、中国相关报道的数量和篇幅
        二、《纽约时报》对中国的认同情况分析
        (一) 经济方面
        (二) 环境方面
        (三) 政策方面
        (四) 政治方面
        三、《纽约时报》对中国的认同原因分析
        (一) 《纽约时报》对中国的评论特点分析
        (二) 《纽约时报》对中国的认同原因分析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中国人的报道及认同情况分析
        一、中国人相关报道的数量和篇幅
        二、《纽约时报》涉及中国人的主要内容
        (一) 以一些名人或典型人士为话题切入点,探索社会现象
        (二) 以中国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现象
        (三) 某些人士的政治命运
        三、《纽约时报》对中国人认同情况分析
        四、《纽约时报》对中国人认同原因分析
        (一) 《纽约时报》评论中国人的特点分析
        (二) 《纽约时报》评论中国人的认同原因分析
第四章 从《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情况分析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启示
    第一节 《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化认同的总体分析
        一、倾向于负面评价新闻数量较多,整体负面导向性较强
        二、倾向于中立态度新闻数量最多
        三、新闻类别和内容有一定局限性
    第二节 从文化认同角度分析外媒论调的成因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
        (一) 人道与天道
        (二) 礼治与法治
        (三) 群体与个体
        二、从“文化认同”角度看《纽约时报》新闻语料的态度倾向
    第三节 对中国政府层面文化传播的启示
        一、中国文化宣传策略
        (一) 保持文化宣传的纯粹性
        (二) 赋予传统文化创新性、时代性
        二、政府活动
        (一) 在其他国家开展含有中国独特文化的演出活动
        (二) 在中国传统佳节拍摄祝福短片
        (三) 通过政府间合作促进文化宣传
        (四) 利用国际大型活动进行文化宣传
    第四节 对中国媒体层面文化传播的启示
        一、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一) 媒体需要道德责任感
        (二) 媒体需要客观公允
        (三) 媒体需要抓住符合潮流的传播亮点
        二、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合作
    第五节 对中国民众的启示
        一、持有客观态度
        二、改善中国人负面形象
    第六节 对国际汉语教学层面文化传播的启示
        一、面向汉语学习者的文化传播
        (一) 避免形式化
        (二) 避免保守化
        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一) 教学方式
        (二) 政策影响
        (三) 其他目的
        (四) 其他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已观察到的气候变化
        1.2.1 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1.2.2 对物种物候的影响
        1.2.3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1.2.4 对群落的影响
        1.2.5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1.4 脆弱性评估
        1.4.1 脆弱性的概念
        1.4.2 脆弱性评估的意义
        1.4.3 脆弱性评估方法
        1.4.4 脆弱评估指标
        1.4.5 脆弱性评估结果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熊猫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2.1 引言
    2.2 研究地点
    2.3 研究方法
        2.3.1 红外相机布设
        2.3.2 数据分析
    2.4 结果
        2.4.1 大熊猫拍摄概况
        2.4.2 年活动规律和季节性活动规律
        2.4.3 日活动规律
        2.4.4 日活动规律生态季节性差异
        2.4.5 大熊猫活动对环境温度的选择
        2.4.6 大熊猫活动对海拔的选择
        2.4.7 大熊猫活动范围变化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羚牛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3.1 引言
    3.2 研究地点
    3.3 研究方法
        3.3.1 红外相机布设
        3.3.2 数据分析
    3.4 结果
        3.4.1 羚牛拍摄概况
        3.4.2 年活动规律
        3.4.3 日活动节律
        3.4.4 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
        3.4.5 羚牛活动对环境温度的选择
        3.4.6 羚牛季节性迁移规律
        3.4.7 羚牛活动范围变化
    3.5 讨论
第四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大熊猫脆弱性评估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1 大熊猫分布数据
        4.3.2 气候数据
        4.3.3 适宜生境模型
        4.3.4 保护空缺分析
        4.3.5 脆弱性评估
    4.4 结果
        4.4.1 物种分布模型
        4.4.2 适宜生境变化
        4.4.3 保护区空缺分析
        4.4.4 脆弱性评估
    4.5 讨论
    4.6 保护对策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主要濒危动物分布变化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物种分布点收集
        5.2.3 环境变量数据
        5.2.4 适宜生境模型
        5.2.5 物种分布变化
        5.2.6 保护空缺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物种分布模型
        5.3.2 物种适宜生境变化
        5.3.3 物种分布变化
        5.3.4 濒危物种风险评估
        5.3.5 保护空缺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的需求导向
        1.1.2 商业的需求导向
        1.1.3 人的需求导向
    1.2 研究意义
        1.2.1 城市发展的角度
        1.2.2 商业竞争的角度
        1.2.3 公众生活的角度
    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1 城市商业综合体
        1.3.2 建筑裙房
        1.3.3 屋顶开放空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1.6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
        1.6.2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的基础研究
    2.1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发展历程
        2.1.1 商业建筑的发展历程
        2.1.2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2.1.3 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2.1.4 屋顶花园的发展历程
        2.1.5 屋顶开放空间利用的发展历程
    2.2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的发展潜能
        2.2.1 经济价值
        2.2.2 生态价值
        2.2.3 社会价值
        2.2.4 文化价值
    2.3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的限制因素
        2.3.1 自然气候条件
        2.3.2 微气候环境
        2.3.3 城市规划及城市风貌的要求
        2.3.4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3.5 开发商的经营理念
        2.3.6 现代技术发展水平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的案例研究
    3.1 案例选取原则、调研方法及分析角度
        3.1.1 案例选取原则
        3.1.2 案例调研方法
        3.1.3 案例分析角度
    3.2 优秀案例及资料解析
        3.2.1 日本大阪难波公园
        3.2.2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佐鲁中心
        3.2.3 香港太古广场
        3.2.4 其它参考经验
    3.3 典型案例调查研究
        3.3.1 成都来福士广场
        3.3.2 成都IFS国金中心
        3.3.3 成都鹏瑞利青羊广场
        3.3.4 杭州金沙龙湖天街
        3.3.5 成都万象城
        3.3.6 杭州万象城
        3.3.7 杭州西溪印象城
        3.3.8 上海大悦城二期
        3.3.9 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
        3.3.10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
    3.4 调研汇总及对比分析
        3.4.1 项目概况表格汇总分析
        3.4.2 同类案例对比分析
        3.4.3 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业态规划设计研究
    4.1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业态规划策略
        4.1.1 所在城市商圈与屋顶开放空间业态规划的关系
        4.1.2 所在区位交通与屋顶开放空间业态规划的关系
        4.1.3 室内业态规划与屋顶开放空间业态规划的关系
        4.1.4 引力核心与屋顶开放空间业态规划的关系
        4.1.5 消费人群与屋顶开放空间业态规划的关系
        4.1.6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业态规划方法
    4.2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业态设计研究
        4.2.1 屋顶广场
        4.2.2 屋顶餐饮
        4.2.3 屋顶农场
        4.2.4 屋顶游乐场
        4.2.5 屋顶运动场及泳池
        4.2.6 屋顶停车场
        4.2.7 屋顶观景台
        4.2.8 屋顶观演场
        4.2.9 屋顶花园及绿化
        4.2.10 其它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策略研究
    5.1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趋势
        5.1.1 关注国情发展的趋势
        5.1.2 发展体验经济的趋势
        5.1.3 提升空间品质的趋势
        5.1.4 弹性化设计的趋势
    5.2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
        5.2.1 高空防护的安全性原则
        5.2.2 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原则
        5.2.3 高识别度的引导性原则
        5.2.4 鼓励互动的参与性原则
        5.2.5 聚敛人气的盈利性原则
        5.2.6 差异经营的独特性原则
        5.2.7 复合空间的整合性原则
    5.3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
        5.3.1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空间营造
        5.3.2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界面处理
        5.3.3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交通组织
        5.3.4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5.3.5 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的技术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讨论
    6.3 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3S技术的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3S技术在鸟类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1.2.1 3S技术
        1.2.2 3S技术在鸟类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1.2.3 最大熵模型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1.3 丹顶鹤营巢生境研究现状
2 扎龙保护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水文
    2.4 生物资源
        2.4.1 植物资源
        2.4.2 动物资源
    2.5 社会经济
    2.6 人类活动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3.2 野外采样
        3.2.1 丹顶鹤巢址定位
        3.2.2 丹顶鹤巢址微生境因子测定
    3.3 遥感影像处理
        3.3.1 影像预处理
        3.3.2 影像分类
        3.3.3 影像变换
    3.4 最大熵模型应用与数据处理
        3.4.1 模型原理
        3.4.2 模型检验
        3.4.3 数据来源
        3.4.4 输出数据处理
    3.5 研究中应用的软件
4 结果与分析
    4.1 丹顶鹤巢址微生境选择
    4.2 最大熵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4.2.1 结果检验
        4.2.2 环境因子对丹顶鹤营巢生境影响分析
    4.3 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度与巢址微生境关系
    4.4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变化
        4.4.1 保护区芦苇沼泽生境变化
        4.4.2 保护区营巢生境质量
        4.4.3 保护区可容纳丹顶鹤数量变化
5 讨论
    5.1 模型的选择
    5.2 MAXENT模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5.3 宏观生境与微观生境的互证
    5.4 影响丹顶鹤营巢分布的环境因子
    5.5 适宜营巢生境的分布
    5.6 10年间保护区内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变化
6 保护建议
    6.1 严格控制人为干扰
    6.2 加强宣传教育
    6.3 强化丹顶鹤科学研究与监测
    6.4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移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消费者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关键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内容安排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内容安排
        1.5.2 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1.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诞生基础
        2.1.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关键贡献
        2.1.3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前沿
        2.1.4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地区异同
    2.2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消费者响应的有关研究成果
        2.2.1 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2.2.2 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的作用
        2.2.3 消费者对CSR项目的反应过程研究
    2.3 调节定向理论
        2.3.1 调节定向理论概述
        2.3.2 调节定向的测量
        2.3.3 调节定向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中的应用
第3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反应
    3.1 社会责任消费
        3.1.1 社会责任消费观的演进
        3.1.2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调查量表选择
    3.2 研究方法和样本说明
    3.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3.1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因子分析结果
        3.3.2 因子经济意义解释
        3.3.3 消费者对CSR项目的反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感知过程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的结合
        4.1.2 访谈设计
        4.1.3 访谈数据收集
    4.2 范畴提炼
        4.2.1 开放式编码
        4.2.2 关联式编码
        4.2.3 核心编码和模型构建
    4.3 模型阐释
        4.3.1 CSR项目信息呈现
        4.3.2 消费者形成CSR项目的效益感知和安全感知
        4.3.3 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联想
    4.4 基于CFA的CSR项目信息分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感知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
        5.1.1 消费者对CSR项目的感知与CSR联想
        5.1.2 消费者调节定向类型对CSR项目信息处理过程的调节作用
        5.1.3 CSR联想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5.1.4 概念模型
    5.2 研究方法
        5.2.1 情境实验研究设计
        5.2.2 实验中量表设计
    5.3 数据分析与检验
        5.3.1 样本的特征
        5.3.2 信度检验
        5.3.3 操纵检验
        5.3.4 效益感知和安全感知对CSR联想的影响
        5.3.5 消费者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
        5.3.6 CSR联想的中介作用
    5.4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研究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管理
    6.1 企业需转变自身对CSR项目的观念
    6.2 企业需增强消费者对CSR项目的安全感知
    6.3 CSR项目定位需重点关注偏促进定向型消费者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B 社会责任购买和使用量表
附录C 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D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E 效益高-安全高情境问卷
附录F 效益高-安全低情境问卷
附录G 效益低-安全高情境问卷
附录H 效益低-安全低情境问卷
附录I 典型访谈的开放编码记录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三、文学性的泛化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大熊猫本世纪会消失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D]. 娜布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苏州中心公共艺术研究[D]. 杨茜钧. 东南大学, 2019(05)
  • [4]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影响[D]. 戎战磊. 兰州大学, 2019(08)
  • [5]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研究 ——以《纽约时报》为例[D]. 王贝.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2)
  • [6]秦岭地区濒危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D]. 李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7]城市商业综合体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刘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基于3S技术的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分析[D]. 王磊.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9]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消费者感知研究[D]. 肖捷. 湖南大学, 2013(10)
  •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本世纪大熊猫会消失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