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关于西安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系统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关于西安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系统视野下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西安市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胡鑫[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张瑞[3](2020)在《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众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是精神追求的持续提升,这就使得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飞速发展。许多拥有齐全设施、丰富资源和便利交通的旅游景区都迅速发展起来,这大大地丰富了旅游景区的类型及数量。旅游是一种载体,文化是一种灵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新时代需要通过旅游对文化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同时在开发旅游产品的时候运用文化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要求人们能够精确地对文化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作出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本论文选取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后,按照“文献综述-基础理论与方法-案例公司核心竞争力环境-构建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对策建议-对策保障机制”的思路进行分析,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服务水平、资源水平、营销水平、管理水平、创新水平、社区参与度六大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且建立了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核心竞争力权重指标得出,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顺序为:服务水平、资源水平、营销水平、管理水平、创新水平、社区参与度。(2)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表示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强,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努力,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提升创新能力、改善管理模式、推进联合营销、提升公司的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参与度、强化人才发展,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升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指导,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同类型文化旅游企业提供参考。

雷晓康,王炫文,雷悦橙[4](2020)在《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的个案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注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是对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战略思考。本文基于对西安市145位个案访谈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的再就业意愿显着高于女性;寻求经济保障仍是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重要动力,低收入群体的再就业可能性显着高于高收入群体;在所有因素中,家庭态度对城市低龄老年人的再就业行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获得家人支持的老年群体更可能属于高社会参与群体。基于此,从政策宣传、平台建设与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改善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现状的建议。

郑紫羽[5](2020)在《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才是企业、城市乃至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影响因素,在已知且不可避免的人口红利弱化背景下,国家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导向,“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各大城市纷纷展开“抢人大战”,为吸引人才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便是其中显要体现。同时,大量的人口蜂拥落户也将带来许多问题:“购房压力增大”、“落户人口的子女的教育问题”、“高考移民”、“交通拥堵”、“环境负担加重”以及“居民福利损失”等,为后续的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埋下了隐患。论文分析了人才引进城市的基本特征,基于人才引进政策,按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模型,模型从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流失等层面综合考量,聚焦政府对产业、教育、科技、社保与就业、安居和文化等方面的投资对整个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系统的影响作用,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以西安市为例,得到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仿真结果。从产业发展型、教育发展型、科技发展型、安居环境发展型、社保与就业发展型和文化发展型等6个方面设定了8种政策仿真方案,分析了不同政策方案的仿真结果,对六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排名,得出:产业发展型仿真方案,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型,整体要优于其他几种类型,即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整个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系统的优化作用最好。研究发现,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建议可概括为产业为核、教育优先、环境友善、均衡发展。

曹智[6](2020)在《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竞争力评价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农业景观和乡村空间相结合,吸引游客到农村旅游、休闲、购物的产业经营新形式,即充分利用农、林、牧、渔业等农业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为旅游者提供深度的体验式服务。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集体的就业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西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始于1990年前后,旅游业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安市乡村旅游以自主经营为主,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导致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的正确认知,对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对乡村旅游的合理开发,是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基于产业竞争力视角,针对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利用波特钻石模型、相关经济理论和部分省市乡村旅游评价标准,构建出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通过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借鉴国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得出提升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相对于重庆市、成都市、洛阳市等中西部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除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及产业支撑体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外,在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国内市场化程度、企业主体活力、政府支持程度、区域经济和条件分析、产品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均有短板。建议通过旅游资源整合,解决资源利用度问题和区域经济条件限制问题;通过壮大企业平台,解决市场化主体缺失、发展模式落后问题、资金和人才供给问题;通过强化政府支撑,解决基础设施投入问题、政策创新问题、项目服务管理问题、农村对外合作问题;通过产品业态创新,解决品牌与产业竞争力问题。

张欣莹[7](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刘阳阳[8](2020)在《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生态治理已经成为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实施周期长的特点,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存在管理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绩效水平较低的情况,从而导致项目维护不到位、反复投资、浪费公共资源等系列问题。目前对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缺少兼具系统性和实用性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开展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为目标,开展了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在分析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按照“建管一体、阶段评价”的思路确定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对象,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实地调研等方式,筛选出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期绩效评价指标14项,运营期绩效评价指标18项,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求得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并明确了项目绩效评价等级标准。3)选取陕西省西咸新区J河生态治理工程作为建设期实例,进行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期绩效评价模型验证和应用,得到该项目建设期绩效水平云图主要集中位于(80,90],等级为良好;选取陕西省西安市SC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为运营期实例,进行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模型验证和应用,项目运营期绩效水平云图主要集中位于(80,90],等级为良好:评价结果对建设管理单位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以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为对象探究了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丰富了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对提高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水平,对推进城市河湖水系治理和生态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左天宇[9](2020)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我国的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质量、效率、动力的“三大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广泛共识。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在本世纪初的前十年,较好的资源禀赋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出现环境破坏、发展动力不足、新旧动能转化困难、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还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把握住科技人才资源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有重点的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本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结合内蒙古区域特点,建立包括经济活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结果显示2009-2018年内蒙古发展质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发展质量整体不高,其中创新发展维度在内蒙古的发展质量提升中占较大比重。通过测算各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与科技人才资源的相关度,结合内蒙古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的影响。建立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将四川省设为高质量发展地区,对内蒙古和四川省高质量发展所需求的科技人才资源数量和结构运用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测算。结合内蒙古现阶段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学历结构、部门结构、投入和产出的供给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需求进行供需分析,得出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上的供需缺口,找到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中与高质量发展地区存在的差距。体现在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规模较小、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和科技人才投入与产出偏低等问题上。为提升内蒙古区域发展质量,要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创新科技人才开发的新理念、优化人才结构、改善人才的发展机制以及合理的引导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的发展壮大,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田梦琪[10](2020)在《西安市人才引进法治环境评估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资源有限、技术先行、制度保障的现阶段,地方政府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优化地方法治环境上来。与此同时,在地方人才引进工作领域,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地方人才引进争夺战,各地方政府将改善人才服务法治环境作为重中之重,主要表现为: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支出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人才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法治环境,主要包括人才安家落户、人才创业激励与奖励以及人才服务与劳动争议处理三大类人才保障制度。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方政府未充分了解潜在服务人才对当地制度的需求,而意图以最大限度给予人才优惠的方式吸引人才前来本辖区工作,该方式使得人才引进工作的效果只能事倍功半。基于此,本文以西安市的12项人才引进制度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西安市“制度供给”与人才“制度需求”两个视角,采用量化评估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别考察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的主要着力点(西安市最为偏重的前3项人才引进制度):“人才落户”、“人才鼓励”和“居住保障”,西安市潜在服务对象的主要需求预期(人才最为偏重的前3项人才引进制度):“居住保障”、“人才鼓励”和“子女入学”,同时对各项制度的“内容完善程度”、“内容具体化程度”以及“监督救济”细化指标进行考察。其次,将西安市的“制度供给”着力点与人才的“制度需求”着力点对比分析后发现,西安市政府人才引进“制度供给”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相关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制度内容规定不够完善、制度着力点方向偏失、制度体系化缺失以及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再次,以人才引进制度各方面规定较为完善的上海市作为借鉴对象,考察上海市人才引进制度着力点的前3名,即“子女入学”制度、“创业激励与奖励”制度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最后,结合西安市目前的人才引进现状、潜在服务对象的制度需求预期以及上海市的先进经验,为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可行性建议,即加强人才引进制度的宣传力度、保证制度高效有序落实、加大“监督救济”制度的投入以及根据人才需求调整制度着力点,在今后的人才引进工作中加强“子女入学”制度、“劳动争议与处理”制度以及“创业激励与奖励”制度。

二、系统视野下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西安市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视野下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西安市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人力
        2.1.2 人才
        2.1.3 人力资本
        2.1.4 人才资源
        2.1.5 人才支撑体系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2.2.1 产业兴旺
        2.2.2 生态宜居
        2.2.3 乡风文明
        2.2.4 治理有效
        2.2.5 生活富裕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4.1 以农为本思想
        3.4.2 政以才治思想
        3.4.3 养护农民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4.1.1 职业农民
        4.1.2 新型农民
        4.1.3 新型职业农民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2.1 乡村专业人才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3.1 农民工
        4.3.2 新生代农民工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4.5.1 社会各界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5.1.1 实施阳光工程
        5.1.2 实施雨露计划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1.2.2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1.2.3 关于文化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竞争优势理论
        2.1.2 资源基础理论
        2.1.3 比较优势理论
        2.1.4 价值链理论
    2.2 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3章 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环境分析
    3.1 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组织结构
        3.1.3 主要业务
    3.2 外部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行业环境分析
    3.3 内部环境分析
        3.3.1 人力资源状况
        3.3.2 财务状况
        3.3.3 经营状况
第4章 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体系要素的选择
    4.3 评价体系构建
        4.3.1 服务水平
        4.3.2 资源水平
        4.3.3 营销水平
        4.3.4 管理水平
        4.3.5 创新水平
        4.3.6 社区参与
    4.4 评价体系应用
        4.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核心竞争力权重确定
        4.4.2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第5章 提升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5.1 提升创新能力
    5.2 改善管理模式
    5.3 推进联合营销
    5.4 提升服务能力
    5.5 提高社区参与度
    5.6 强化人才发展
第6章 提升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机制
    6.1 人力资源保障
    6.2 重视成本管理
    6.3 基础设施的建设
    6.4 完善管理制度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问卷表

(4)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的个案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来源
    (二)样本特征
    (三)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
四、国际比较
    (一)配套的政策法规
    (二)成熟的老年教育体系
    (三)社区与社会组织的载体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推动老年教育专业化、分层化发展,提升老年群体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性别平等、老有所为”的宣传,调整政府“重养轻用”的政策偏向
    (三)整合资源构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平台,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提供技术支持
    (四)弹性化延迟退休年龄,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激发企业雇佣积极性

(5)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红利弱化不可避免
        1.1.2 盲目人才引进潜在社会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人才引进研究现状
        1.3.1 国外人才引进研究现状
        1.3.2 国内人才引进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关键技术与重难点分析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相关研究述评
    2.1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影响因素
    2.2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关联变量
    2.3 劳动力资源关联变量间的关系
    2.4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政策配套领域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现状分析
    3.1 人才引进政策现状分析
    3.2 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现状分析
        3.2.1 西安市城市特征
        3.2.2 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3.2.3 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
        4.1.1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4.2 确定模型变量
    4.3 因果关系图
        4.3.1 因果关系分析
        4.3.2 因果关系确定
    4.4 仿真模型流图
    4.5 变量方程
    4.6 模型有效性检验
        4.6.1 直观检验
        4.6.2 运行检验
        4.6.3 历史检验
    4.7 仿真预测结果分析
        4.7.1 GDP和财政支出
        4.7.2 人才总量和人才占比
        4.7.3 三产从业人数及三产占比
        4.7.4 各项财政支出及投资占比
    4.8 本章小结
5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设计与讨论
    5.1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方案设计
        5.1.1 产业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5.1.2 教育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5.1.3 科技创新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5.1.4 安居环境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5.1.5 社保与就业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5.1.6 文化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5.2 仿真结果比较
        5.2.1 人才总量
        5.2.2 人才效能
        5.2.3 GDP
        5.2.4 人才培养率
        5.2.5 人才吸引力
        5.2.6 人才增长率
        5.2.7 人才流失率
    5.3 仿真方案讨论
        5.3.1 产业发展型
        5.3.2 教育发展型
        5.3.3 科技创新发展型
        5.3.4 安居环境发展型
        5.3.5 社保与就业发展型
        5.3.6 文化发展型
    5.4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所涉及到的变量原始数据表
        附表1 “新一线”城市2016年产出指标原始数据
        附表2 “新一线”城市2017年产出指标原始数据
        附表3 西安市2008年~2017年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
        附表4 西安市2008年~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支出
        附表5 西安市2008年~2017年常住人口及社会从业人数
        附表6 西安市2008年~2017年各项财政支出
攻读学位期间的取得的成果

(6)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竞争力评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
        2.1.2 乡村旅游
        2.1.3 产业竞争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推拉理论
        2.2.4 体验经济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环境分析
    3.1 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3.1.1 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3.1.2 西安市乡村旅游“十三五”中期产业规模
        3.1.3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分类
        3.1.4 西安市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3.2 市场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微观环境分析
第四章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4.1 指标系统搭建与方法选择
        4.1.1 指标系统搭建
        4.1.2 评价指标说明
    4.2 方法选择
    4.3 样本选取
    4.4 评价过程
        4.4.1 .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4.4.2 .主成分分析
        4.4.3 确定权重
        4.4.4 计算综合评价值
    4.5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解析
    5.1 资源利用不合理加剧自然资源竞争力劣势
        5.1.1 要素资源利用不充分
        5.1.2 人文资源挖掘不足
        5.1.3 生态资源保护不够
    5.2 初级发展模式制约国内竞争力水平
        5.2.1 乡村旅游发展条件认知不足
        5.2.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构单一
    5.3 企业主体作用不足影响市场竞争活力
        5.3.1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个体村民或外来创业者
        5.3.2 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村集体经济
        5.3.3 以白鹿原民俗村为代表的个体民营企业
        5.3.4 以陕西四大国有旅游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
    5.4 政府支持与创新未能满足发展需要
        5.4.1 缺乏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
        5.4.2 缺乏有效的政策创新支持
        5.4.3 缺乏规范协作的管理服务支持
    5.5 整体性发展不足难以打破区域条件限制
        5.5.1 西安市人口和经济发展亟待突破
        5.5.2 县域经济缺乏整合规划
    5.6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市场化发展根基
    5.7 产品迭代创新不足制约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
        5.7.1 缺乏统一规划指导
        5.7.2 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5.7.3 本地特色的失真
    5.8 专业行业人才紧缺限制人力资源竞争力
        5.8.1 .没有依靠专业人才发展的意识
        5.8.2 乡村旅游人才供给不足
        5.8.3 没有解决好村民的参与问题
第六章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6.1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成功经验
        6.1.1 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6.1.2 法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6.1.3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6.1.4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6.2 乡村旅游国际经验的启示
        6.2.1 开发要兼顾经济性与生态性
        6.2.2 政府投入要“软硬”结合
        6.2.3 创新“经营者+行业协会+政府”发展模式
        6.2.4 迎合市场需求趋势发挥优势资源价值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发展建议
        7.2.1 积极推动旅游资源整合
        7.2.2 优先发展和做大企业平台
        7.2.3 强化政府支撑的全面性
        7.2.4 多种途径实现产品业态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2.1.3 水系主体工程
        2.1.4 水系附属工程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2.3.1 自然河系变迁
        2.3.2 人工渠系建设
        2.3.3 湖泊池沼演变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3.2.1 研究方法引入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3.3.1 研究方法引入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4.2.1 气候水文
        4.2.2 城市发展
        4.2.3 突发灾害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4.3.1 驱动力计算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5.2.3 脉冲响应计算
        5.2.4 方差分解计算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5.3.1 等级计算
        5.3.2 等级判别
        5.3.3 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6.1 模型设计框架
        6.1.1 SD建模方法
        6.1.2 模型设计思路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6.2.1 模型参数设定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6.2.3 模型检验
        6.2.4 模型运行
    6.3 调控方案优选
        6.3.1 调控方案设计
        6.3.2 方案模拟结果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7.3 水源供给调控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4 生态环境调控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7.5 景观格局调控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评述
        1.2.2 国内研究评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
        2.1.1 城市河流概念
        2.1.2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
    2.2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管理
        2.2.1 项目资金筹措
        2.2.2 项目建设管理
        2.2.3 项目运营管理
    2.3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3.1 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
        2.3.2 项目绩效评价的特征
        2.3.3 项目绩效评价的作用
        2.3.4 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框架与评价对象
        3.1.1 绩效评价框架
        3.1.2 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依据
        3.2.1 构建原则
        3.2.2 构建依据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选取范围确定
        3.3.2 指标筛选
        3.3.3 指标体系确立
    3.4 评价指标解释
        3.4.1 建设期指标
        3.4.2 运营期指标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AHP和云模型的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1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4.1.1 层次分析法(AHP)运算流程
        4.1.2 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4.2 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模型构建
        4.2.1 云模型定义
        4.2.2 云数字特征
        4.2.3 云模型计算
    4.3 评价等级及绩效评价
        4.3.1 评价等级确定
        4.3.2 项目绩效评价
    4.4 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机制
        4.4.1 绩效评价工作准备
        4.4.2 实施评价工作
        4.4.3 编写评价报告与结果反馈
        4.4.4 评价周期设置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建设期绩效评价研究——陕西省西咸新区J河生态治理工程
        5.1.1 项目基本情况
        5.1.2 项目建设期绩效评价
        5.1.3 评价结果分析
    5.2 运营期绩效评价研究——陕西省西安市SC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5.2.1 项目基本情况
        5.2.2 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
        5.2.3 评价结果分析
    5.3 管理要点
        5.3.1 建设期管理要点
        5.3.2 运营期管理要点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2.研究框架
    (四)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可能的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高质量发展
        2.科技人才资源
        3.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二)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
        2.人才学理论
三、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需求分析
    (一)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的影响
        1.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内蒙古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3.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资源相关性分析
        4.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影响分析
    (二)科技人才资源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1.灰色预测模型的构建
        2.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
        3.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三)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需求预测
        1.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
        2.高质量发展地区的选择
        3.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4.基于回归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5.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四、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给现状
    (一)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给现状
        1.科技人才资源政策分析
        2.科技人才资源供给总量分析
        3.科技人才资源部门结构分析
        4.科技人才资源学历结构分析
        5.科技人才资源投入分析
        6.科技人才资源产出分析
    (二)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矛盾分析
        1.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供求缺口分析
        2.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学历结构供求缺口分析
        3.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部门结构供求缺口分析
五、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矛盾及成因分析
    (一)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主要问题
        1.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较小,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不足
        2.科技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
        3.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4.科技人才资源投入不足,产出效率偏低
    (二)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1.科技人才资源的投入不足
        2.人才发展观念落后
        3.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力低
        4.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六、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培养对策建议
    (一)创新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理念
        1.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完善科技人才投入机制
        2.创新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理念
    (二)优化人才结构,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1.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3.深化产学研机制,提高科技产出
    (三)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1.改进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2.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3.建立科技人才储备制度
    (四)引导科技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
        1.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
        2.引导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西安市人才引进法治环境评估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关键性概念界定
        1.3.1 人才
        1.3.2 地方法治环境
        1.3.3 地方人才引进法治环境
    1.4 人才引进法治环境评估与优化的理论基础
        1.4.1 激励保障理论
        1.4.2 地方法治环境评估理论
    1.5 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西安市人才引进法治环境评估与优化的研究设计
    2.1 研究视角
        2.1.1 人才引进制度的政府供给视角
        2.1.2 人才引进制度的人才需求视角
    2.2 研究思路
        2.2.1 “供给”视角下地方政府人才引进制度的主要着力点测评
        2.2.2 “需求”视角下人才对人才引进制度的主要预期测评
        2.2.3 政府“制度供给”与人才“制度需求”匹配度分析
        2.2.4 寻求政府供给与人才需求的错位点并提供优化建议
    2.3 研究方法
        2.3.1 量化评估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4 评估的样本城市选定
    2.5 样本城市评估对象的量化
        2.5.1 样本城市评估对象的选定
        2.5.2 样本城市评估对象量化的方式
        2.5.3 评估指标的选定
        2.5.4 评估对象量化的指标构建原理、权重确定及得分计算
第三章 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主要着力点的测评
    3.1 数据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3.2 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主要着力点测评
        3.2.1 西安市主要着力点一:“人才落户”制度
        3.2.2 西安市主要着力点二:“人才鼓励”制度
        3.2.3 西安市主要着力点三:“居住保障”制度
    3.3 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主要着力点测评结果分析
第四章 人才对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主要需求预期的测评
    4.1 人才制度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4.2 人才对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的主要需求预期
        4.2.1 人才主要需求预期一:“居住保障”制度
        4.2.2 人才主要需求预期二:“人才鼓励”制度
        4.2.3 人才主要需求预期三:“子女入学”制度
    4.3 人才对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的需求预期结果分析
第五章 西安市“制度供给”与人才“制度需求”匹配度分析
    5.1 西安市“制度供给”与人才“制度需求”匹配度分析
    5.2 西安市“制度供给”与人才“制度需求”匹配度较高的制度
        5.2.1 “居住保障”制度
        5.2.2 “人才鼓励”制度
    5.3 西安市“制度供给”与人才“制度需求”匹配度较低的制度
        5.3.1 “人才落户”制度
        5.3.2 “子女入学”制度
第六章 上海市可供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借鉴之处
    6.1 上海市经验借鉴一:“子女入学”制度
    6.2 上海市经验借鉴二:“创业激励与奖励”制度
    6.3 上海市经验借鉴三:“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第七章 西安市人才引进制度的优化建议
    7.1 加强人才引进制度的宣传力度
    7.2 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制度高效落实
    7.3 根据人才需求调整制度的着力点
        7.3.1 在“子女入学”制度上加大投入力度
        7.3.2 在“劳动争议与处理”制度上加大投入力度
        7.3.3 在“创业激励与奖励”制度上加大投入力度
        7.3.4 在“监督救济”制度上加大投入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 2 西安市人才引进法治环境人才需求的问卷调查
致谢

四、系统视野下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西安市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安世博园运营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张瑞.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4]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的个案访谈[J]. 雷晓康,王炫文,雷悦橙.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0(06)
  • [5]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郑紫羽.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竞争力评价视角[D]. 曹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7]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城市河流生态治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刘阳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D]. 左天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西安市人才引进法治环境评估与优化研究[D]. 田梦琪. 西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系统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关于西安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