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至成人急性和慢性肺损伤肺功能测量的最新进展

早产儿至成人急性和慢性肺损伤肺功能测量的最新进展

一、Recent advances in lung function measurements in acute and chronic lung injury from premature neonate to adult(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丽[1](2021)在《miRNA-155及IFN-γ在新生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

王巧文[2](2021)在《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患儿Th1/Th2失衡研究及维生素D干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瑞[3](2021)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临床已诊断明确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早产儿进行出院后随访,并与同一时期基本资料相当的非BPD早产儿相比较,统计其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肺功能参数的不同,为减少BPD患儿远期不良预后提供指导,提高其远期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其中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及出院后于儿科门诊随访的BPD患儿73例为观察组,非BPD组早产儿45例为对照组,并根据2018年BPD诊断及分度标准,将BPD组早产儿分为Ⅰ级BPD组41例,Ⅱ、Ⅲ级BPD组32例。排除不符合要求的病例。1.通过电话随访、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儿生后住院期间相关临床资料及1岁内门诊医生诊断喘息发作次数、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次数、住院次数情况,比较各组间数据差异性。2.对校正1月龄、6月龄、12月龄的三组早产儿运用德国康讯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各组潮气肺功能参数并比较其指标的差异;同时在各矫正年龄段记录其身长、体重、头围数据,比较各组生长发育的不同。结果:1三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1.1出生时一般临床资料比较BPD组早产儿比非BPD组早产儿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出生身长及头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较非BPD组1分钟Apgar评分更低,PS应用率增加,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增加、面罩/鼻导管吸氧时间增加,总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Ⅱ、Ⅲ级BPD组比Ⅰ级BPD组、非BPD组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总住院时间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矫正1月龄时各组体重、身长、头围比较矫正1月龄时,Ⅱ、Ⅲ级BPD组体重、身长均小于非BPD组和Ⅰ级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BPD组头围大于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BPD组头围亦大于Ⅱ、Ⅲ级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矫正6月龄时各组体重、身长、头围比较矫正6月龄时,Ⅱ、Ⅲ级BPD组身长、头围小于非BPD组和Ⅰ级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BPD组与非BPD组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级BPD组体重低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间体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矫正12月龄时各组体重、身长、头围比较矫正12月龄时,Ⅱ、Ⅲ级BPD组体重、身长、头围低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体重、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矫正年龄1岁内临床资料比较矫正年龄1岁内,Ⅱ、Ⅲ级BPD组较非BPD组患支气管炎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与非BPD组比较,患肺炎、喘息的次数增加,再住院次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级BPD组再住院次数高于Ⅰ级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潮气肺功能结果2.1矫正1月龄时各组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矫正1月龄时,BPD组t PF%t E、VPF%VE两个肺功能参数小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II级BPD组TEF25、TEF50参数低于非BPD组,RR高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矫正6月龄时各组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矫正6月龄时,II、III级BPD组t PF%t E、VPF%VE、TEF25、TEF50肺功能指标低于非BPD组,RR高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矫正12月龄时各组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矫正12月龄时,II、III级BPD组t PF%t E、VPF%VE、TEF25肺功能指标低于非BPD组,RR高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窒息、PS应用等因素是导致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且其中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时间、面罩/鼻导管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与BP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BPD早产儿矫正年龄1岁前存在生长发育迟缓,且BPD程度越重,追赶性生长越缓慢。3.BPD早产儿矫正年龄1岁内,患呼吸系统疾病次数增加,BPD程度越重,其再入院率越高。4.BPD早产儿矫正年龄1岁内潮气肺功能存在阻塞性改变,且BPD程度越重,阻塞越明显。

候颖慧[4](2021)在《胎龄小于32周极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布洛芬观察性治疗的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胎龄小于32周极早产儿有显着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导管未闭(haemodynamic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hsPDA)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布洛芬治疗hsPDA的结局,分析影响布洛芬疗效的相关因素及药物关闭失败对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NICU住院胎龄<32周的早产儿636例,所有早产儿均于生后3天行心脏超声检查。159例诊断为PDA,予限液、观察等待治疗,于生后6天再次复查心脏超声,动脉导管自然关闭48例,仍有血流动力学改变hsPDA 111例。111例hsPDA早产儿,除外药物禁忌症后,给予口服布洛芬治疗,布洛芬首剂10mg/kg,24h、48h分别给予5mg/kg。治疗结束后,3-7天复查心脏超声,根据PDA是否关闭,分为DA关闭组(n=72)和DA未闭组(n=39)。收集两组早产儿的围产期资料:如母亲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孕产次、流产史、父母亲年龄、产前使用激素及硫酸镁等;收集早产儿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如胎龄、体重、性别、生后窒息史、生后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等合并症及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应用及生后24小时内和4-7天的血常规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6例极早产儿中,159例生后3天诊断为PDA,极早产儿PDA的发生率为25%。159例PDA患儿,予限液、观察等待治疗,其中48例患儿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DA)自然关闭,生后6天DA自然关闭率为30%。胎龄28周以下、28-29+6周、30-31+6周早产儿药物关闭率分别为48%、60%和79%。三组不同胎龄的早产儿药物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龄越大,布洛芬的关闭率越高(P<0.05)。2.111例hsPDA极早产儿中,72例布洛芬治疗后DA完全关闭,39例DA未闭合,布洛芬第一疗程的DA关闭率为65%。其中39例DA未闭合的早产儿中,有16例DA直径缩小,无血流动力学改变;20例患儿予第二疗程布洛芬治疗,17例DA缩小或完全闭合,3例DA关闭后再次开放;3例患儿经3个疗程布洛芬治疗后DA仍未关闭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不能撤机,予手术结扎。3.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前使用硫酸镁、小胎龄、出生体重低、出生窒息、1分钟Apgar评分低、5分钟Apgar评分低、DA直径宽、LA/AO比值高、酸中毒、RDS、PS应用、贫血、败血症、生后4-7天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等是hsPDA布洛芬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是布洛芬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DA直径宽、产前硫酸镁的使用是影响布洛芬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5.DA未闭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均高于DA关闭组;DA未闭组的BPD发生率、住院时间也均高于DA关闭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IVH、凝血功能异常、ROP、NEC等的发生率在两组比较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极早产儿PDA有一定的自然关闭率。布洛芬可以有效治疗极早产儿hsPDA,其疗效与胎龄呈正相关。2.小胎龄、低出生体重、产前使用硫酸镁、DA直径宽是布洛芬治疗极早产儿PDA失败的独立高危因素;PS使用、合并RDS可影响布洛芬的疗效。布洛芬关闭PDA失败使早产儿呼吸支持及住院时间延长,BPD的发生增加。

肖莹苹[5](2021)在《儿童脓毒症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研究背景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所致的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不全,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婴幼儿多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其临床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2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于儿童脓毒症临床特征分析较少,期待本次研究可对儿童脓毒症的临床数据分析提供一定资料,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PICU收治的脓毒症患儿发病情况、原发感染部位、致病病原体及生化指标、预后等相关资料,探讨儿童脓毒症相关临床特征,为儿童脓毒症防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3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PICU 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脓毒症的患儿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包括脓毒症患儿性别、年龄、感染灶、致病病原、基础疾病、生化指标、治疗情况及转归等。纳入标准:符合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脓毒症诊断标准,且年龄大于28天小于18岁的脓毒症患儿。4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32例,占同期该PICU住院病例数的8.8%,普通脓毒症占比83.7%,严重脓毒症占比8.1%,脓毒性休克占比8.2%,男性354名,女性278名,年龄中位数为1.58岁,死亡2人,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4,P>0.05)。按年龄组别统计,构成比最高的年龄组别为1-6月龄,为52.0%(329/632)。原发感染灶前三位为呼吸道感染(88.0%)、泌尿系感染(23.0%)、颅内感染(9.0%);呼吸道感染病原检出阳性以肺炎支原体最多见(52.8%),泌尿系统感染中尿培养阳性以屎肠球菌最多见(57.1%),颅内感染中细菌性脑膜炎占78.9%,病毒性脑炎占21.1%,血培养阳性以无乳链球菌最多见(21.2%)。基础疾病以早产最多见(64.7%),合并脏器功能障碍中以肝功能损害、呼吸衰竭较多见。5 结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PICU 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6月龄儿童更易罹患脓毒症,原发感染灶以呼吸道、泌尿道、颅内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以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存在的基础疾病以早产最多见,并发症以肝功能损害、呼吸衰竭较多见。

陈振[6](2021)在《29例婴儿脑脓肿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婴儿脑脓肿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婴儿脑脓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03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9例脑脓肿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结果:1)29例婴儿男女比例相似,以新生儿为主,出生平均胎龄38.3±2.9周(30+6-40+3周),出生体重3087.5±523.7g(1900-3900g)。2)婴儿脑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且部分患儿血常规及炎症指标正常,导致诊断及治疗延迟。及时完善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脑脓肿。3)婴儿脑脓肿以血源性多发性脑脓肿为主,多位于额叶、枕叶及颞叶,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患儿从出现症状到抗感染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4天(范围1-30天),抗感染平均持续时间为19.9天(范围1-69天)。手术治疗患儿平均持续时间为43天(范围13-130天)。具体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除术3例,玛雅囊植入术1例,脑室外引流术1例,硬膜外引流术1例。5)脑脓肿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呼吸机参数低,呼吸支持时间短,控制性过度通气可缓解呼吸衰竭及颅内高压。结论:1.婴儿脑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且部分患儿炎症指标正常,及时完善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脑脓肿。2.婴儿脑脓肿以血源性传播导致的多发性脓肿为主,主要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部分脑积水严重患儿手术切除脓肿或进行脑室外引流。部分患儿口服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3.脑脓肿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控制性过度通气可缓解呼吸衰竭及颅内高压。

戈晓华[7](2021)在《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及症状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谵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综合症,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近远期不良临床结局。ICU谵妄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否发作、首发时间、持续时长等都会影响ICU重症儿童的临床结局。导致谵妄发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除可见的外在临床高危因素外,也和患者个体的生理因素,如代谢异常导致的炎性变化水平有关。ICU重症儿童谵妄的患病率约12%-47%,目前尚未有针对ICU重症儿童谵妄临床表型异质性特征、炎性标志物与谵妄发作特点相关性的深入研究。为此,本课题拟通过首次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发作时长等指标对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的症状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在全面掌握谵妄发作的症状特点,联合高危因素的临床表型和生理机制预测早期谵妄的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优化的谵妄管理方案,以降低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改善ICU重症儿童临床结局。课题的具体目标包括:1.调查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的症状表现现况;2.识别ICU重症儿童谵妄相关高危临床表型的不同特征;3.分析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相关炎性标志物;4.探讨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早期预测价值;5.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初步方案。【研究方法】第一部分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症状特点的现况和高危临床表型特征的研究采用调查性研究,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634名,收集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等,对患儿进行床边谵妄评估,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呈现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情况、谵妄首发时间、谵妄持续时长、谵妄发作亚型等指标描述的谵妄发作症状特点;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统计处理方法,对“缺氧、脓毒症、代谢异常、镇静”四大常见谵妄发作高危因素进行“潜类别模型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识别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高危临床表型特征,并比较不同临床表型特征对应的谵妄发作症状特点的差异。第二部分ICU重症儿童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研究1.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概括综述(Scoping Review)严格遵循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五步法(确立研究问题,确定相关研究,文献筛选,提取数据,收集、总结、报告研究结果)对2000.1至2017.12的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概括综述。2.ICU重症儿童炎性标志物与谵妄发作的关联性研究以概括综述的文献结果为框架,采用调查性研究,收集重症儿童ICU住院期间的CRP、NLR、PLR、PWR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IL_6、IL_8、IL_10)水平。分别以谵妄发作和严重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ICU患儿的炎性标志物水平差异。第三部分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研究采用第一部分634名重症儿童的调查性研究数据,纳入人口学资料、临床疾病资料、炎性标志物、临床表型特征、谵妄症状特点等变量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谵妄发生的精准预测价值;纳入第一部分634名重症儿童中谵妄发作的199名ICU谵妄儿童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症儿童谵妄持续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炎性标志物和PRISM评分等对谵妄持续发作的预测价值。第四部分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本部分在总结ICU重症儿童谵妄高危临床表型特征、炎性标志物关联规律的基础上,基于MRC复杂干预框架明确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的干预要素,结合文献和质性访谈,初步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在干预对象、干预时间和干预手段及内容等要素入手,形成“分层分时分级”的症状管理策略。【研究结果】1.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的症状特点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34例ICU重症患儿,其中男性345例(54.40%),ICU住院时间中位数为3.26天;在治疗过程中,共有138例(21.8%)患儿使用了机械通气治疗,78名(90.2%)患儿采取约束,26%的患儿PRISM评分处于临界(7-11分)或较高风险(大于等于12分)。共199名(31.4%)患儿发生谵妄,ICU滞留时间越长,组内谵妄发生率越高。机械通气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67.4%,使用约束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33.4%,PRISM评分高风险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76.9%。对于重症儿童谵妄的发作特点,175例(87.9%)患儿的首次谵妄发作在进入ICU的前三天;在发作次数上,0谵妄日患儿占68.6%,1个谵妄日占10.9%,6个谵妄日及以上占4.3%。2.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高危临床表型特征分析结果对于四种主要的高危临床表型,全部参与患儿中,肾功能异常患儿占27.3%,其中发生谵妄的儿童比率占60.3%;脓毒症感染的儿童有16.7%,其谵妄发生率为47.2%;发生缺氧的儿童33.3%,其中谵妄发作的比例为57.3%。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高危临床表型与儿童谵妄的首次发作时间、发作持续天数、发作亚型、发作次数均具有显着关联性(p<0.001)。3.ICU重症儿童谵妄高危临床表型的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潜类别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型特征归为3个类别(Entropy=0.76):A组高镇静低脓毒类(N=189)、B组高脓毒低镇静类(N=62)、和C组低镇静混合类(N=383),三组ICU重症患儿的性别(p=0.040)、入科诊断(p<0.001)、入科方式(p<0.001)、机械通气(p<0.001)和约束使用(p=0.027)存在显着差异。4.不同高危临床表型类型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高危临床表型类型的患儿在是否发生谵妄、谵妄类型、发作时长、首次发作时间、和ICU滞留天数上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1)。其中A组的谵妄发生率最高,而B组患儿多发低活动性谵妄和谵妄多次发作,严重程度高,愈后可能更差。5.ICU重症儿童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研究结果范围综述结果显示,共检索到文献3475篇,最终纳入全文文献22篇,发表时间为2008至2017年。对纳入文献中谵妄相关的炎性标志物种类、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等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研究主要聚焦在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和IL-12)、TNF-α以及NLR和PLR等指标。6.ICU重症儿童谵妄与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关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样本ICU住院期间的CRP总体水平为(25.25±21.92)mg/L,入住ICU第二天的CRP总体最高(40.12±43.34)mg/L,谵妄首次发作日的CRP为(27.92±28.75)mg/L,三个数字均高于参考正常值10mg/L。谵妄首次发作日的NLR、PLR均高于ICU住院期间总体水平。CRP-F、NLR-M、PLR-M与谵妄严重程度呈显着相关性。7.ICU重症儿童谵妄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的预测价值(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型特征亚组(OR:0.48;P=0.000)、年龄(OR:0.97;P=0.000)、PRISM评分(OR:1.31;P=0.000)、感染时长(OR:1.21;P=0.000)、CRP(OR:0.97;P=0.029)等是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对CRP联合临床表型特征、感染持续天数等进行ROC分析,三个指标预测谵妄的AUC分别为0.772、0.795及0.760,CRP联合临床表型特征及感染持续天数等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谵妄的AUC为0.918(95%CI:0.894-0.943),在截断值为0.3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和90%。(2)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严重程度预测价值。将199名ICU谵妄儿童按严重程度分为单次发作或多次发作两组,纳入人口学资料、临床疾病资料、炎性标志物以及谵妄发作特征等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谵妄持续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RP联合IL_6、NLR及PRISM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谵妄持续发作的AUC为0.895(95%CI:0.802-0.989),在截断值为0.7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和92%。8.ICU重症儿童谵妄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基于MRC复杂干预框架明确了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的干预要素,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方案,在干预对象、干预时间和干预手段及内容等方面,形成“分层分时分级”的症状管理方案。【研究结论】1.ICU重症儿童在谵妄发生的高危临床表型特征上存在着异质性,这些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谵妄发生率,提示对不同的临床表型应精准识别,以提高预测谵妄的精准性。2.ICU重症儿童存在着以CRP、NLR为代表的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其中,CRP联合临床表型特征对ICU重症儿童谵妄有较好的预测价值。3.基于临床表型分类、炎性因子分析,以及两者的联合使用,提高了谵妄的预测效能。4.基于复杂干预框架初步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管理方案,着眼于干预对象、干预时间和干预手段及内容等方面,形成的“分层分时分级”管理方案对于ICU护士谵妄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郭阳[8](2021)在《脑氧饱和度和舌下微循环监测辅助VA-ECMO流量调节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实时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NIRS-Sc O2)及舌下微循环监测,并联合大循环及心脏超声等多参数,评估短期调控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的血流的安全性,以及精细化流量管理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SICU及EICU接受VA-ECMO治疗的成年患者进行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预计在患者接受VA-ECMO治疗后的第2天(24-48h内)及第4天(72-96h内)分别进行NIRS-Sc O2监测下的流量调控试验。将两个NIRS探头置于患者双目眉弓上方进行双侧大脑Sc O2实时连续监测,即时VA-ECMO血流量下监测5分钟作为NIRS基线值(S1)。基于基线水平依次通过调节离心泵转速降低20%VA-ECMO血流量(S2),再调回基线值(S3),然后上调20%流量(S4),S2至S4的每个阶段分别维持30分钟。S4阶段结束后,将血流量在5分钟内缓慢下调至S2水平,维持2小时(S5)。在S1、S2、S4、S5四个阶段的预设时间段内收集患者的大循环、舌下微循环及心脏超声等参数。S5阶段完成后将流量调回基线,结束当次流量调控实验。综合分析比较四个不同VA-ECMO流量阶段(S1、S2、S4、S5)的NIRS-Sc O2、大循环、舌下微循环及心脏超声参数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共计26名患者,排除2名实验中平均动脉压(MAP)低于60mm Hg的患者,24名患者完成VA-ECMO上机后第2天的流量调控实验;其中5例患者上机后4天内死亡/撤机(3/2),剩余19名患者完成了第4天的流量调控实验。VA-ECMO支持的第2天:Sc O2与VA-ECMO血流大小基本保持呈正相关性,以基线VA-ECMO流量阶段(S1)为参考,入组患在VA-ECMO血流调控期间大脑双侧的NIRS-Sc O2平均值变化幅度均不超过5%。低流量(S2)阶段MAP显着低于基线流量(S1)与高流量(S4)两阶段(P<0.01)。四个阶段的心率、动脉血乳酸、微循环基本无差异,主动脉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AV)在S2、S5阶段显着高于S1及S4阶段(P<0.001)。VA-ECMO支持的第4天:大脑双侧Sc O2差值较第2天缩小,Sc O2与VA-ECMO血流量基本保持呈正相关性。以基线VA-ECMO流量(S1)阶段为参考,入组患在VA-ECMO血流调控期间大脑双侧的NIRS-Sc O2平均值变化幅度均不超过5%。S2及S5两阶段MAP稍低于S1与S4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循环较VA-ECMO带机的第2天有所改善,不同流量阶段微循环参数基本无统计学差异。心脏超声结果表明,S2及S5两阶段VTIAV显着高于S1及S4阶段(P<0.001)。研究结论:在VA-ECMO支持的早、中期,NIRS-Sc O2的实时监测下基于基线流量20%的上下调控是安全可行的,不会造成大脑和全身的缺氧或高氧血症;同时下调后的VA-ECMO血流量在满足全身氧供的同时不会造成微循环的恶化、乳酸升高等,且更低的流量能明显降低心脏后负荷。

高翔[9](2021)在《卡托普利通过抑制氧化损伤和血脂异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文中提出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研究上,卡托普利表现出优秀的治疗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氧化损伤和血脂异常在DR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卡托普利治疗DR的疗效与氧化损伤和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经门诊及住院部确定患者信息,收集患者血常规信息及血液样本,整理记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模型鼠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给予治疗组卡托普利25 mg/kg/天,给予未治疗组同比容积的生理盐水。所有小鼠均以正常成分的饲料及冷白开水喂养,定期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体重、24-h摄食量和24-h饮水量,共12周。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分别在含有5.5 mmol/L或3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30 mmol/L的高葡萄糖组再分别使用1mmol/L或2 mmol/L的卡托普利处理24h。采用HE染色和伊文思蓝造影检测视网膜病理。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及视网膜组织和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一氧化氮(NO)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REBP1、SREBP2、e NOS、i NOS以及VEGF在小鼠视网膜和HRMECs中的浓度。结果临床数据显示,与未服用卡托普利的DR患者相比,服用卡托普利的DR患者血液样本中TC、TG、NO的含量降低。与未治疗组小鼠相比,卡托普利治疗组小鼠的体重和24-h摄食量分别在第7-12周和第11-12周显示降低,两组小鼠间的血糖、摄水量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T2DM小鼠的血糖、体重、摄食量、摄水量均增高。卡托普利能明显改善视网膜细胞各层结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T2DM小鼠视网膜组织和暴露于30 mmol/L含糖量培养基的HRMECs中的TC、TG和NO浓度升高,卡托普利治疗组的各项数据均降低。高糖处理的HRMECs和T2DM小鼠视网膜组织中SREBP1、SREBP2、i NOS和VEGF的表达水平上调,而e NOS的表达水平下调。卡托普利干预后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生了逆转。结论本研究发现卡托普利可以通过降低NO的浓度抑制过氧化亚硝酸盐的生成、调控脂代谢紊乱,从而减轻DR的氧化损伤,以发挥保护作用。

张慧芳[10](2021)在《RSV感染患儿血清IL-10、IFN-γ和IL-4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水平,探讨RSV感染时患儿免疫反应的变化(Th1/Th2变化)及与喘息的相关性,为RSV感染的治疗及诊断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RSV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后期发生反复喘息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收集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儿科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及对照组的血清,病例组分为RSV感染喘息组、RSV感染非喘息组、非RSV感染喘息组及对照组(主要是儿保科体检儿童及儿外科疝气儿童,疝气儿童均为急性发病,无并发症及化脓坏死等严重合并症),病例组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9版)诊断标准,四组研究对象无年龄、性别差异。统一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IL-10、IFN-γ和IL-4的水平,观察各组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L-10水平(99.57±6.30 ng/l)显着高于非RSV感染喘息组(70.25±5.48 ng/l)及对照组(59.65±5.06 ng/l)(P<0.001),其中RSV感染喘息组(99.57±6.30 ng/l)与RSV感染非喘息组血清IL-10水平(96.56±9.70 ng/l)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FN-γ的水平(16.19±3.83 pg/ml)低于RSV感染非喘息组(24.32±8.07 pg/ml)及对照组(57.70±6.16 pg/ml)(P<0.001);3、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L-4血清水平(14.00±3.28 pg/ml)高于RSV感染非喘息组(6.81±1.23 pg/ml)及对照组(5.03±2.16 pg/ml)(P<0.001);4、RSV感染喘息组血清IFN-γ/IL-4比值(1.20±0.40)低于RSV感染非喘息组(3.82±2.11)及对照组(13.54±6.04)(P<0.001)。结论:1、IL-10与RSV感染所致喘息无相关性,不是导致喘息的主要因素,IL-10参与RSV感染的炎症反应;2、IFN-γ、IL-4与喘息有相关性,在喘息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机体Th1细胞功能受到抑制,Th2细胞功能激活,并以其为主导,机体存在Th1/Th2免疫功能紊乱。

二、Recent advances in lung function measurements in acute and chronic lung injury from premature neonate to adul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cent advances in lung function measurements in acute and chronic lung injury from premature neonate to adult(论文提纲范文)

(3)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BPD诊断及分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潮气肺功能检查前准备
        2.1.1 患儿准备及注意事项
        2.1.2 仪器的准备
        2.2 检测过程
        2.3 质量控制
        2.4 肺功能监测的指标
        2.5 数据收集
        2.6 数据处理
结果
    1 三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1 三组患儿出生时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矫正1 月龄时三组患儿体重、身长、头围比较
        1.3 矫正6 月龄时三组患儿体重、身长、头围比较
        1.4 矫正12 月龄时三组患儿体重、身长、头围比较
        1.5 三组患儿矫正年龄1 岁内临床资料比较
    2 三组患儿潮气肺功能结果比较
        2.1 三组患儿矫正1 月龄时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三组患儿矫正6 月龄时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三组患儿矫正12 月龄时肺功能指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远期并发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胎龄小于32周极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布洛芬观察性治疗的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源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布洛芬治疗极早产儿hsPDA的结局及胎龄分布
    2 布洛芬治疗hsPDA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2.1 围产期相关的单因素分析
        2.2 早产儿基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2.3 早产儿合并症的单因素分析
        2.4 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单因素分析
        2.5 心脏超声相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
        2.6 布洛芬治疗极早产儿hsPDA失败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布洛芬治疗效果与早产儿呼吸系统及其他合并症的关系
讨论
    1 布洛芬关闭早产儿hsPDA的疗效
    2 布洛芬治疗PDA的机理
    3 布洛芬治疗早产儿hsPDA失败的相关因素
        3.1 围产期相关因素
        3.2 早产儿基本情况、合并症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因素
    4 布洛芬治疗hsPDA的疗效与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5)儿童脓毒症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研究对象分组
    1.2 研究方法
        1.2.1 统计指标
        1.2.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组病例情况
    2.2 各年龄组别脓毒症分布情况
    2.3 原发感染灶分布
    2.4 病原学分析
    2.5 基础疾病
    2.6 器官功能损害
    2.7 各组间生化指标比较
    2.8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9 治疗措施
    2.10 转归
3 讨论
    3.1 脓毒症流行病学
    3.2 脓毒症原发感染灶分布
    3.3 脓毒症合并基础疾病
    3.4 器官功能损害
    3.5 脓毒症与CRP、PCT
    3.6 脓毒症与乳酸
    3.7 脓毒症与乳酸脱氢酶
    3.8 脓毒症与ALT
    3.9 脓毒症与维生素D
    3.10 脓毒症与白蛋白
    3.11 脓毒症与肌酐
    3.12 脓毒症的治疗措施
    3.13 转归
    3.14 住院时间及费用
4 结论
5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脓毒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成果
附录
致谢

(6)29例婴儿脑脓肿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7)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及症状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概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特点和高危临床表型特征的研究
    研究一 ICU 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特点的现况研究
    研究二 ICU重症儿童谵妄高危临床表型的潜类别分析
第三部分 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相关炎性标志物分析
    研究一 谵妄相关的炎性标志物的范围综述
    研究二 ICU重症儿童谵妄与炎性标志物的关联研究
第四部分 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第五部分 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研究
    一、文献研究与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
    二、质性研究与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
    三、ICU 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
第六部分 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附录1 康纳尔儿童谵妄评估量表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小儿死亡风险评分IV
附录4 舒适行为量表(CBS)
文献综述 ICU 家庭赋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
致谢

(8)脑氧饱和度和舌下微循环监测辅助VA-ECMO流量调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外膜肺氧合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2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
    1.3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4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的流量管理
        1.4.1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流量管理的必要性
        1.4.2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流量管理现状
    1.5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流量调控的技术支撑
        1.5.1 脑近红外光谱氧饱和度监测
        1.5.2 舌下微循环监测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1.7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
    2.2 仪器设备
    2.3 体外膜肺氧合管路建立和管理
        2.3.1 管路建立
        2.3.2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的基本管理方案
    2.4 实验方案及流程
        2.4.1 实验流程
        2.4.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5 观察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3.1 统计学方案说明
    3.2 患者一般资料
    3.3 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后第2 天流量调控实验结果分析
        3.3.1 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3.3.2 舌下微循环数据分析
        3.3.3 心脏超声数据分析
    3.4 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后第4 天流量调控实验结果分析
        3.4.1 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3.4.2 舌下微循环数据分析
        3.4.3 心脏超声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实时脑氧饱和度监测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中的应用潜力
    4.2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的流量对体循环的影响
    4.3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流量改变未对微循环产生影响
    4.4 心脏超声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流量滴定中的重要性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卡托普利通过抑制氧化损伤和血脂异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RSV感染患儿血清IL-10、IFN-γ和IL-4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RSV感染组入选标准
        1.2 、非RSV感染组入选标准
        1.3 、对照组入选标准
        1.4 、排除标准
    2、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2.2.2 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2.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4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RSV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Recent advances in lung function measurements in acute and chronic lung injury from premature neonate to adult(论文参考文献)

  • [1]miRNA-155及IFN-γ在新生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D]. 王晓丽.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患儿Th1/Th2失衡研究及维生素D干预后的影响[D]. 王巧文.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 李瑞. 青岛大学, 2021
  • [4]胎龄小于32周极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布洛芬观察性治疗的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D]. 候颖慧. 青岛大学, 2021
  • [5]儿童脓毒症临床特征分析[D]. 肖莹苹.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6]29例婴儿脑脓肿的临床特征[D]. 陈振.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7]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及症状管理策略研究[D]. 戈晓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8]脑氧饱和度和舌下微循环监测辅助VA-ECMO流量调节的初步研究[D]. 郭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卡托普利通过抑制氧化损伤和血脂异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 高翔.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RSV感染患儿血清IL-10、IFN-γ和IL-4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初探[D]. 张慧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早产儿至成人急性和慢性肺损伤肺功能测量的最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