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名城——安集延

中亚名城——安集延

一、中亚名城——安集延(论文文献综述)

康丽娜[1](2021)在《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文中指出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且地处欧亚大陆的通衢之地和各大文明交汇之处,毗邻中国、俄罗斯、伊朗、阿富汗等地区大国或形势动荡之地。近年来,随着中亚地区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世界各主要行为体高度重视并积极扩大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自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首先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中亚地区的关注急剧上升,成为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领域。不过,我国在中亚各国的政治体制、外交政策、军事安全、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对历史、文化等议题的研究非常有限。一直以来,有关中亚文明史的研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薄弱领域。本文从历史学角度出发,采用文明史的研究路径和区域史的叙述框架进行写作。从理论分析来看,本文的研究立足于中国自己的世界史学派——文明交往理论,从而有助于在国际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加强话语权。因此,本文以布哈拉汗国(以下简称“汗国”)为研究主体,围绕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对近代中亚地区内、外交往的背景、历程及影响进行系统论述,进而深入探讨中亚近代文明的形成原因、发展规律和演变特点。布哈拉汗国史是研究中亚近代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明交往的视角出发,主要论述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并试图揭示中亚近代文明形成和演变的动因、规律和特点。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说明选题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目标与方法,指出创新之处与重难点,并对文明交往与中亚近代文明史的特点加以阐释。第一章概述了汗国的文明交往变迁史。布哈拉汗国国祚400余年,历经昔班尼王朝、扎尼王朝和曼格特王朝的更迭,其历史进程与中亚近代史基本同步。16世纪初,在成吉思汗后裔昔班尼的统帅下,乌兹别克游牧民南下河中地区建立布哈拉汗国。自19世纪开始,封闭且落后的汗国在曼格特王朝的统治下逐渐成为英俄在亚洲争霸的焦点。最终,俄国于1868年彻底征服汗国,使之沦为自己的附属国。总之,布哈拉汗国经历了兴盛、发展、衰落、沦为俄国附属国的历史变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亚近代史的演变规律。第二章分析了汗国制度文明交往的特点及演变。本章主要从政治军事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三个方面来解读汗国制度文明的特点。汗国的制度文明经历了继承、融合、形成和完善的演变过程,以传统伊斯兰国家的制度为根基,借鉴游牧帝国的管理体制,因地制宜,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推动中亚近代制度文明的建设。第三章论述了汗国物质文明交往的曲折性和进步性。首先阐述了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因,然后分别探讨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工商业及贸易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等问题。一直以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贯穿于整个中亚文明史进程,是中亚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力。另外,俄国的统治也是包括布哈拉汗国在内整个近代中亚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的催化剂,致使汗国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性变革。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汗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渗透,导致汗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宗法制和自然经济体系逐渐瓦解。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汗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就本质而论,这种发展是以俄国殖民掠夺为前提的。第四章阐述了汗国多元宗教文化的融会与变迁。布哈拉汗国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其主导文化是以苏非主义为特征的伊斯兰文化。自古以来,中亚地处欧亚文明的核心地带。在中亚文明交往史上,中亚地区曾多次遭受异族入侵,甚至还有的民族在这里建立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这种频繁的入侵与外族统治却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诸多不同文明在中亚的交往。因此,在保持自身文明特色的同时,中亚文明还不断学习、吸收和融会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文化是文明交往的重要标尺。随着近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布哈拉汗国的文化也随之衰败。然而,从微观层面来讲,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汗国的文化变迁既有发展与繁荣,也有停滞与衰败。第五章探讨了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和进程。首先简要介绍了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然后重要论述了汗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演变,从平等外交过渡到不平等外交再到附属关系的彻底转变。最后讨论了布哈拉汗国与周边的希瓦汗国、浩罕汗国、波斯、印度和奥斯曼帝国的广泛交往。总之,布哈拉汗国的对外交往具有明显的地缘特点,暴力与和平两种形式交替展开。汗国的对外交往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也更加丰富了中亚近代文明史的内容。结语部分对全篇进行总结,从文明交往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布哈拉汗国历史演变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地缘、宗教和国家四大因素。生产力是人类文明交往的根本动力。中亚地区没有适宜发展社会经济的环境和条件,落后的生产力导致布哈拉汗国最终被俄国所占领,其历史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一个重要地区。以布哈拉汗国为代表的近代中亚地方政权依旧受制于地缘因素,其历史演变始终与大国命运息息相关。中亚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近代中亚的宗教中心,布哈拉汗国的宗教价值系统带来的强烈文化政治归属性始终贯穿于其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来,中亚地区少有形成长期稳定且人口众多的大国,近代诸汗国并存的局面从整体上削弱了中亚的实力。再者,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对中亚文明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宗教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较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了中亚传统的伊斯兰文明体系;从民族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是今天乌兹别克民族的文明生根之地;从对外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体现了中亚文明交往的多元融合属性。

周明,李嘉伟[2](2021)在《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的关联与比较——兼论作为中介的吉尔吉斯斯坦“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的两次国际抗议浪潮——"颜色革命"与中东变局,彼此之间存在着隐秘的关联。对此,国内外学术界持有两种主要观点:其一是将二者统一纳入全球民主化浪潮进行考察,其二是集中分析公民社会在两次抗议浪潮中的联系与作用。然而,这两种观点存在忽视地区结构性条件和夸大公民社会视角的适用性等不足。实际上,还可以尝试从国家层面这种新的研究路径寻找关联。吉尔吉斯斯坦所具有的后苏联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两个身份,使该国可被视作两次抗议浪潮中"承前启后"的中介国家。吉尔吉斯斯坦21世纪初发生的两次政权更迭与两次国际抗议浪潮同时存在共性与差异,它既前接"颜色革命",又后联中东变局。在国家层次寻找中介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可以避免既有研究过于宏观或微观而造成的局限,进而为抗争政治的跨区域比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通过对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进行反思,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抗议浪潮形成的条件。

全博[3](2020)在《清至民国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喀什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居于西北边陲,自古以来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新疆西南一大门户”。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喀什设立了“总理南八城事宜”参赞大臣驻地,逐渐成为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代以来,喀什成为中外政治、经贸往来的主要通道。民国以来,西北地区尤其新疆省进一步的开发,为喀什工业循序渐进地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喀什城市近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边城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的研究,探析其景观变迁特征及主导因素,以期为研究喀什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及城市功能,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自然景观为城市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景观为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及城市区域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作用下,为喀什城市景观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基础。清至民国喀什城市景观的变迁,清朝初期为“形式单一”的城市景观,乾嘉时期的“气象沉雄,繁盛奢华”,道咸时期的“屡遭兵燹,单调凄凉”,阿古柏时期“经济凋敝,破败萧瑟”的景观变化过程。新疆建省后,全疆政治军事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喀什的行政地位有所下降,城市社会、经济功能有所增强,丰富了其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城市形态与城市规模变化较为突出。进入民国以来,喀什成为南疆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喀什从一个以军事功能为主的边城,逐步向以经济、社会功能为主的城市转变,商贸、社会景观元素特征明显。总体来说,多元文化为主是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的特征,自然、人口、文化和主体需求主导了喀什城市景观的变迁,而景观的变化塑造了城市空间形态。统治政策与外部势力的介入,是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布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外因,在此前提下,战争推动了城市空间布局的改变,而城市空间布局的改变又影响着城市景观的变迁。通过对清至民国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的研究,揭示了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的特征,以及主导其城市景观变迁的内外因素,深入分析了城市景观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城市功能与城市近代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作此研究,对边城喀什未来的城市定位、城市发展规化与城市区域功能,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庞倩[4](2019)在《学术论文中英语长句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社会、水、科技》为例》文中提出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的思维模式及中英在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其句法结构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根据英汉句法结构之间的差异,忠实通顺地翻译学术论文中的英语长句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作者以《社会、水、科技》(节选)为翻译实践材料,在英汉句法结构对比的基础上,从形合与意合、繁复与简短、替代与重复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原文中出现的典型的英语长句,分析其特点,探讨分译、转译和增译三种翻译策略的运用。以期在翻译学术论文中的长句时,忠实、通顺地传达学术论文的信息和内容,便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尼扎吉·喀迪尔[5](2019)在《《胜利之书》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古波斯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地区之一,曾经不少波斯人从西亚往东旅行,有丝绸之路的亲身经历,并且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记载,其中有中国——波斯友好交往有关的资料。中亚帖木儿王朝时期(公元1370-1506年)的波斯史学家谢里夫丁·阿里·耶孜迪的《胜利之书》是记述帖木儿王朝前期历史及其奠基人帖木儿(公元1336-1405年)生平业绩的一部史料,其价值早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熟知。然而迄今为止,在我国国内除两部维吾尔文译本(均为节译本)以外,既没有经过科学校勘的完整的汉译本或其他译本,又没有全文的翻译和注释,也没有对谢里夫丁·阿里·耶孜迪的这部着作以古文献学和历史学的角度作过概括性的研究,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学者对《胜利之书》的利用和参考。本文以谢里夫丁·阿里·耶孜迪的《胜利之书》为研究对象,将对这部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考虑到目前《胜利之书》的各种手抄本、译本和刊本几乎都收藏于国外的现实情况,选取现收藏于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的察合台文手抄本,进行个案研究,旨于在一定的程度上填补国内《胜利之书》专题研究的空白。首先,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胜利之书》作者的生平、着作的内容及结构、版本、写作风格、史料来源等进行了论述。然后,从史学的角度对《胜利之书》中所见中亚河中和新疆有关的记述与其他相关史料中的记载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的正文部分共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谢里夫丁·阿里·耶孜迪的生平、主要作品、《胜利之书》的成书背景、写作过程、作者自命的书名和国内外的各种书名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第二章对《胜利之书》的各种文本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现收藏于世界各地的抄本、译本之抄本,并对各种抄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此外,对国内外翻译出版的刊本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最后,对本文研究所依据的抄本、译本与刊本以及与《胜利之书》有关的着作作一简略的介绍。第三章探讨了《胜利之书》的史料来源,其中不仅对作者搜集的原始史料和引用的前期着作进行了介绍,更重要的是明确注明了作者引用的出处和引用方式。此外,探讨了作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对作者的取材和处理史料方式的影响,作者不是仅仅是个记述者,而是一些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因此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也有自己的见解。实际上一部史书的编撰取材,博采众长当为常理。第四章对《胜利之书》的体例、结构与写作风格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首先探讨了纪传体为核心的各种体例,古代一部史书未必是一直沿着一种体例完成的,因而作者将多种体例融入到其着作当中,是用多种体例记述历史的。然后对《胜利之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其中,以隆德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察合台文手抄本为基础,将对《胜利之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专题研究。最终,探讨了《胜利之书》的写作风格,该着作具有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双重性质,而且文学色彩比较浓厚。第五章以《胜利之书》中所载的中亚河中与新疆有关的历史叙述作为个案,将其与汉文文献等史料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对《胜利之书》的史学价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胜利之书》也不是完整的着作,有其不足和缺点,亦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记载。所以,在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看待其中的记载,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才能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目标。《胜利之书》的各种抄本、译本及刊本,以及与其有关的文献散存四方,而且基本上都收藏于国外,国内很难找到。目前的实际来看,对不同手抄本和刊本尚无进行全面而完整的对比研究。古文献研究对研究者历史功底及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因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工作,所以难免出现漏洞和错误,若有不妥之处,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本文只是笔者对《胜利之书》的一次尝试性初步研究,更具体、更详细和更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工作,还有望与方家指正。

马天,王烁[6](2019)在《中亚国家首都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变迁与展望——基于自然、历史、新丝路的分析》文中提出中亚五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摆脱苏联体制独立建国之后,首都均选在了临近边境线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种趋近于集体性选择的国家政治中心定位在世界其他地区是绝无仅有的,之所以集中出现在中亚地区,有着其独特的自然性内因和历史性外因。但哈萨克斯坦在1997年12月将首都从东南部边境的阿拉木图迁往中北部的阿斯塔纳,打破了中亚五国传统的首都选址理论与策略。这不仅可被认为是哈萨克斯坦希冀成为地区性强国的标志,亦是中亚国家试图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与重要的地理位置于多极化格局中崛起的信号之一。因此,对影响中亚国家首都选址的双重因素以及哈萨克斯坦政治中心的变迁路径进行相关的分析,无疑会有助于对未来,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亚各国政治发展趋向的研究,兼具理论与实际效应。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7](2018)在《〈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域水道记》是清代着名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俗的着作,是徐松(1781—1848)在嘉庆十六年(1811)遣戎新疆后,亲历新疆南北路,依据实地考察,并参考方略、正史、游记、地方志和地图等有关记载而写成的西域系列着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西域水道记》共五卷,其中第一、第二卷“罗布卓尔所受水”上、下涉及地区非常广阔,东起我国青海--甘肃西部,西抵阿富汗东北和塔吉克斯坦西南的巴达赫尚,南达我国西藏北部、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一带,北至中亚霍罕、费尔干纳,为研究清代天山南路以及清朝版图的中亚历史地理、历史交通路线、地名的珍贵历史文献。《西域水道记》在注文中对回语(察合台语)、蒙古语(准噶尔语)、波斯语(即帕尔西语)地名原义、词源、语属作了词源学释义。虽然《西域水道记》自成书以后既有众多利用和研究,最新的成果是朱玉麒老师的整理本,但大多数研究者和利用者,并不熟悉其中涉及所谓“回语”的内容,并且这类内容分量不小。在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官方文献和个人游记中,有关西域河流、山岭等地名,常常被划为回语或波斯语,这种语言归属说法,不仅过于笼统,而且说法众多。对所谓回语、蒙古语、波斯语地名进行原语复原、拉丁语转写、方位考证、词源释义,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所谓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的词源的解释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的释义,文中同名异译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名地理位置颠倒,时间错位。笔者对该问题关注多年,亦对不少地名有不同的认识,希望通过本研究,给今后的利用者提供帮助,从而使该书对了解清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后的新疆版图及该地民情、风俗、历史、地理等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将《西域水道记》第一卷、第二卷所见天山南路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天山南路部落分布以及清代回部官号作为考察对象,以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地理学、实地考察法、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这些地名的地望、起源、地名、人名的语义进行探讨,希望这样的探讨有助于今后的利用和对南疆历史、地理、民族、职官等的理解。本文除前言外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罗布淖尔所受水即源自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噶尔河、乌兰乌苏河以及所经地区的村庄、山岭、城邑的历史地理学考证。第二章,是雅雅尔河及其两岸的村庄、水道、山岭的记载。第三章,是对叶尔羌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本章主要考察的对象是泽喇普善河、听杂阿布河、于阗河流域的各个城邑、商道、卡伦、村庄。第四章,是有关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的和田河及其支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沿岸区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五章,是对罗布淖尔所受水系的阿克苏河流域、克勒底雅河、额尔勾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六章,是塔里木河流域的渭干河和罗布淖尔以南的主要的河流及山岭。第七章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之一渭干河流经的库车和沙雅的各个地名考证,同时对清代库车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关的回人伯克、历史地名的考察。第八章,是以海都河(今开都河)流域为主线对天山以南的主要河流之一海都河的各个支流大裕勒都斯河、小裕勒都斯河以及该河流所出山岭的的地理考证。

朱倍德[8](2018)在《卡里莫夫执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1年至2016年,卡里莫夫共担任4届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研究卡里莫夫的执政模式对我国的中亚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论文第一章分析了韦伯的支配模式理论,他提出的3种社会支配模式即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表面上看,卡里莫夫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统治属于克里斯玛型,但实际上,乌仍属于传统型治理模式。第二章叙述了卡里莫夫的生平并研究了其执政模式。苏联时期,卡里莫夫长期在计划委员会工作,这对他今后的思维形成了很大影响,例如他的经济政策就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烙印”。第三章对乌的“部族政治”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被俄国征服之前,乌领土分为数个汗国,之后这些汗国被合并成了乌兹别克共和国。由于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分隔已久,因而乌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部族政治”。第四章研究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模式。获得独立后,乌官方采用了渐进式的经济改革战略,这套措施让人民所受的痛苦减轻了很多;但另一方面,这种渐进式改革也放缓了经济的转轨进程。第五章研究了乌政府对社会的全面控制,马哈拉是实现这一政策的重要组织。独立后,为在意识形态争夺战上占据主动,乌政府大力发展官方的伊斯兰教,同时还着力宣扬民族主义。

王梦霓[9](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费尔干纳盆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亚地区毗邻中国西部边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不管是基于历史渊源还是出于现实考虑,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价值和政治意义。中亚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的费尔干纳盆地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和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汇点,在古丝绸之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费尔干纳盆地地缘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而言,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受制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处于塔吉乌三国交界地带管理疏忽、现代化转型政治不稳定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蔓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如今的费尔干纳盆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转轨收效不彰贫困问题、恐怖主义活跃、民族关系紧张,曾经不仅对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外溢使得中亚地区乃至毗邻其的中国都受到负面影响,也影响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一带一路”以实现互联互通为目标,它将原本交往尚少处于内陆的费尔干纳盆地与海洋国家和地区联通起来,加强彼此间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作为“一带一路”经由的沿线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塔吉乌三国存在着领土、水资源争端等问题,以经济合作的方式使三国达到互利共赢可以促进塔吉乌三国以经济利益优先、搁置争议,从而改善三国关系为三国妥善处理发生在费尔干纳盆地的争端提供了契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将费尔干纳盆地治理问题纳入到上海组织框架下,并通过建立中美国大国协调机制和中国+塔吉乌三国(“3+1”)协调机制对费尔干纳盆地进行有效治理,从而为“一带一路”西进创设稳定的周边环境并为中国在此地区乃至中亚地区拓展战略空间奠定基础。

刘露[10](2017)在《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4-17世纪明代陕西行都司、新疆及中亚、西亚等地为主要研究区域,此区为传统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民族交错分布,战争频发,本文希冀能通过对这一时期此区域内部交通道路状况的梳理、道路性质的甄别完成道路网的构建。本文整体上分为五章,第一、二、三、四章分别探讨了西北地区、新疆地区、中亚河中地区、喀布尔地区、西亚伊朗、伊拉克地区的交通道路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相关问题,第五章为全文结论。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一章概述了明朝建国以后,在前代基础之上对西北地区驿路系统的恢复和重置,探讨了各条主干道的具体用途及存续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部分漏驿、错驿的设置时间和具体位置进行补充。第二章基于对14-17世纪新疆地区交通道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嘉峪关至吐鲁番段的道路性质及通塞变化情况,增加了对长期以来学术界较少关注的天山北道的探讨。总体而言,嘉峪关至吐鲁番的道路作为官方明文所规定的西域各国朝贡往来的道路,在14-17世纪里经历了由闭塞——通达——混乱——关闭的过程;陈诚出使西域和别失八里国的西迁都从侧面证明了传统上的天山北道在这一时期仍然得以沿用,众多的考古发掘材料有助于勾勒和复原北路走向。第三章概述了 14世纪帖木儿建国时期对中亚道路的重新开拓过程。对比研究了中西间在驿站制度的设置和具体管理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交代清楚整个时代背景的前提之下,继而分三小节,完善对河中和喀布尔地区交通道路的复原。第四章从伊朗、伊拉克地区的自然环境、古城演变及旅行家日记三方面入手分析了西亚地区道路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经过梳理研究可以明显看出,相较于9-13世纪的的中亚地区丰富的史地资料记载情况来看,14-17世纪此地区的城市由于战乱普遍衰落,传统的道路交通网络虽仍然存在和沿用,但通达性和安全性大大下降。以上四章,于各章内的最后一节中均有对此章所论述到的道路复原方法的介绍。第五章对比总结了 14-17世纪丝路交通路线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概括性的总结了在结合GIS技术复原古代道路时的经验及感悟,古代丝绸之路并不是遵循严格意义的以官方为主导的有固定起始点的不间断的一条或多条商品贸易路线,反而更多的时候,它是一张官方、民间双活跃囊括了政治交往、经济交流等多种目的的各片断性、地区性的交通道路相连接、相交错的道路网。

二、中亚名城——安集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亚名城——安集延(论文提纲范文)

(1)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五、文明交往与中亚近代文明史的特点
第一章 布哈拉汗国的文明交往变迁史
    第一节 乌兹别克人的南迁与昔班尼王朝的建立
        一、乌兹别克人南下与帖木儿王朝衰败
        二、汗国的创立与前期统治
        三、阿布杜拉二世统治的兴盛
    第二节 扎尼王朝的统治与战争交往
        一、王朝建立与伊玛姆库利的统治
        二、阿布杜拉齐兹汗与汗国分裂
        三、乌拜杜拉汗统治与部落贵族间斗争
        四、王朝衰微与纳迪尔沙入侵
    第三节 曼格特王朝与俄国保护国的形成
        一、曼格特部落与新政权的稳固
        二、沙赫穆拉德时期的繁荣与19 世纪初的汗国
        三、纳斯鲁拉强化集权与对外征战
        四、1868 年俄国占领与统治
        五、1917—1920 年汗国历史的终结
    小结
第二章 布哈拉汗国制度文明交往的特点及演变
    第一节 政治军事制度的特点
        一、汗位继承与分封制
        二、帖木儿帝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延续
        三、宗教阶层的显着地位
        四、俄国政治代办处的设置
        五、军事管理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伊斯兰教法和部落习惯法并行适用
        二、伊斯兰国家司法体系的地方化
        三、俄国统治后的司法改革
    第三节 经济制度的演变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赋役制度的完善
        三、货币政策的变化
        四、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改善
        五、经济自主权的丧失
    小结
第三章 布哈拉汗国物质文明交往的曲折性和进步性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因
        一、乌兹别克人与河中居民的广泛交往
        二、政权稳固问题与统治者政策变化
        三、俄国统治与工业文明的冲击
    第二节 农业经济的转型
        一、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二、传统发达的农耕业
        三、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四、棉花种植业的兴衰
    第三节 工商业及贸易的发展
        一、手工业的兴衰
        二、贸易发展的多元化
        三、资本输入与俄国企业的建立
    第四节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人口分布与游牧民定居
        二、城市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三、社会分层与民众暴动频繁
        四、俄国移民的到来及其影响
        五、交通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小结
第四章 布哈拉汗国多元宗教文化的融会与变迁
    第一节 汗国伊斯兰文化的特点
        一、苏非主义的地域性
        二、文化发展的宗教属性
        三、地区教育中心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变迁
        一、建筑步入衰微
        二、文学转向现实题材
        三、艺术趋向本土化
        四、多语言融合与借用
    第三节 俄国对汗国宗教文化转型的影响
        一、斯拉夫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知识分子与社会政治觉醒
        三、社会改革新思潮与扎吉德运动
    小结
第五章 布哈拉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和进程
    第一节 对外交往的背景
    第二节 与俄国关系的演变
        一、政治往来与外交关系变化
        二、贸易关系的实质性转变
        三、俄国征服中亚的背景和原因
    第三节 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广泛交往
        一、与周边汗国的领土争夺与经贸往来
        二、与波斯的战争交往和文化融合
        三、与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
        四、与奥斯曼帝国的和平交往与宗教联系
    小结
结语
    一、布哈拉汗国历史演变的主要因素
    二、布哈拉汗国对中亚文明交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地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的关联与比较——兼论作为中介的吉尔吉斯斯坦“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颜色革命”与中东变局关联的既有研究
    (一)两种主要观点
    (二)两种主要观点的研究基础与反思
二、吉尔吉斯斯坦被低估的研究价值
    (一)引发抗议浪潮的导火索
    (二)吉尔吉斯斯坦的南北矛盾
    (三)地缘政治的视角
三、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中介国家的基础
四、吉尔吉斯斯坦两次“革命”的承前性
    (一)“郁金香革命”与“玫瑰革命”“橙色革命”的差异
        1. 话语的困境
        2. 事实的反常
    (二)有限扩散:“安集延事件”
    (三)延续:2010年“二次革命”
五、吉尔吉斯斯坦两次“革命”的启后性
    (一)抗议起因摆脱“选举模型”
    (二)伊斯兰运动与公民社会动员的区别
    (三)伊斯兰主义的作用
        1. 以抗争政治呈现
        2. 以政治伊斯兰势力呈现
        3. 以恐怖主义呈现
    (四)教派冲突的影响
六、中亚:“颜色革命”与中东变局之间的过渡地带
七、总结与启发

(3)清至民国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喀什的城市景观基础
    第一节 喀什的地理区位
    第二节 喀什的自然景观基础
    第三节 喀什的人文景观基础
第二章 清代新疆建省前的喀什城市景观
    第一节 乾嘉时期“繁盛奢华”的城市景观
    第二节 道咸时期“单调凄凉”的城市景观
    第三节 阿古柏统治时期“破败萧瑟”的城市景观
第三章 清代新疆建省后的喀什城市景观
    第一节 区域政治功能强化的城市景观
    第二节 区域商贸功能彰显的城市景观
    第三节 宗教文化功能鲜明的城市景观
    第四节 中西杂糅的城市建筑景观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喀什城市景观
    第一节 城区空间规模日益扩大的城市景观
    第二节 衢路纵横的街巷景观
    第三节 四方辐辏的商贸景观
    第四节 西式建筑影响下的城市景观
    第五节 近代化转型下的城市景观
第五章 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特征及主导因素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为主的城市景观变迁特征
    第二节 自然、人口、文化主导的城市景观变迁
    第三节 统治政策与外部势力介入主导的城市空间布局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学术论文中英语长句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社会、水、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In Chinese)
Abstract(In English)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Process
    1.1 Pre-translation
        1.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1.1.2 Analysis of Long English Sentences
        1.1.3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sources
        1.1.4 Translation Plans
        1.1.5 Formulation of Glossary
        1.1.6 Guiding Translation Principle
    1.2 Mid-translation
        1.2.1 Quality Control
        1.2.2 Detail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1.3 Post-translation
        1.3.1 Self-evaluation
        1.3.2 Peer Evaluation
Chapter Two Case Analysis
    2.1 Division
    2.2 Transformation
        2.2.1 Transforming Abstract Nouns into Verbs
        2.2.2 Transforming Concrete Nouns into Verbal Phrases
        2.2.3 Transforming Passive Forms into Active Forms
    2.3 Amplification
        2.3.1 Amplification of Pronouns
        2.3.2 Amplification of Prepositions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I
Appendix II

(5)《胜利之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
    五、本文创新之处
    六、本文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
    七、翻译和拉丁文转写的说明
第一章 谢里夫丁·阿里·耶孜迪与《胜利之书》
    第一节 作者的生平与着述
        一、作者的生平
        二、作者的主要作品
    第二节 《胜利之书》的成书
        一、《胜利之书》的成书背景
        二、《胜利之书》的写作
    第三节 《胜利之书》的名称
        一、作者自命的书名
        二、海内外的各种名称
第二章 《胜利之书》的文本
    第一节 《胜利之书》的抄本
        一、原文之抄本
        二、译本之抄本
        三、各类抄本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胜利之书》的刊本
        一、国外翻译出版的刊本
        二、国内翻译出版的刊本
        三、《胜利之书》相关着作的刊本
    第三节 各类刊本之比较
        一、各类刊本之结构差异
        二、关于《胜利之书》的序言部分
        三、关于Tuzukat-i Timuri或Malfuzat Timury
    第四节 本文研究依据的主要文本
        一、抄本
        二、译本与刊本
        三、与《胜利之书》有关的着作
第三章 《胜利之书》的史料来源
    第一节 原始资料
        一、帖木儿宫廷文书
        二、口述资料
    第二节 前人着作
        一、尼扎木丁·沙弥的《胜利之书》
        二、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和拉施特的《史集》
        三、菲尔多西的《王书》和鲁米的《玛斯纳维》
    第三节 本人撰述
        一、作者说法
        二、简要分析
第四章 《胜利之书》的体例、结构与写作风格
    第一节 《胜利之书》的体例
        一、作为核心体例的纪传体
        二、作为辅助体例的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
        三、史论:作者评论
    第二节 《胜利之书》的结构与内容
        一、隆德大学图书馆所藏察合台文手抄本结构
        二、记时、记地与记人
        三、天文与占卜
    第三节 《胜利之书》的写作风格
        一、华丽词语较多
        二、运用大量诗歌
        三、简要分析
第五章 《胜利之书》的价值管窥
    第一节 帖木儿的世系
        一、帖木儿的生卒时间
        二、帖木儿的世系
        三、其他相关史料中的帖木儿世系
    第二节 帖木儿的称号
        一、“古列坚”(Koragan)
        二、跛子帖木儿
        三、帖木儿的尊号:sahibqiran
    第三节 帖木儿兴起前后的河中政治形势
        一、“Manglay”(曼尕赖)
        二、合赞汗的统治
        三、合札罕的统治
        四、秃黑鲁·帖木儿远征河中
    第四节 “察台”之战:帖木儿与东察合台汗国的关系
        一、“察台”(Jete)
        二、第一次远征“察台”
        三、第二次进攻“察台”
        四、第三次进攻“察台”
        五、第四次远征“察台”
        六、第五次征讨“察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中亚国家首都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变迁与展望——基于自然、历史、新丝路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1991—1997年间中亚五国首都选址的近同性分析
二、1991—1997年间中亚五国首都选址呈现出表象近同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性内因
        1.七河流域:阿拉木图、比什凯克
        2.费尔干纳盆地:塔什干
        3.高原边缘:杜尚别、阿什哈巴德
    (二)历史性外因
        1.俄罗斯帝国的“南下”
        2.苏联时期的行政区域划分
三、哈萨克斯坦打破“惯例”,“自南向北”迁都的原因分析
四、“新丝路”视阈下对中亚国家首都未来定位的展望
五、结语

(7)〈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出发点及研究意义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三、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评书
    四、史料依据
    五、篇章内容简介
    六、本文所用字体及拉丁字母转写说明
第一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上)
    第一节 新疆、西藏界
    第二节 喀什噶尔河流域
    第三节 乌兰乌苏河流域
第二章 雅雅尔河流域
    第一节 雅雅尔河
    第二节 葱岭北河
    第三节 葱岭南河
第三章 叶尔羌河流域
    第一节 叶尔羌河
    第二节 泽普勒善河
    第三节 听杂阿布河
第四章 和田河流域
    第一节 和田河
    第二节 哈喇哈什河
    第三节 玉陇哈什河
    第四节 于阗河
第五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下)
    第一节 阿克苏河流域
    第二节 克勒底雅河
    第三节 额尔勾河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一)
    第一节 沙雅尔城南
    第二节 罗布淖尔以南诸河流
第七章 塔里木河流域(二)
    第一节 塔里木河
    第二节 渭干河
第八章 海都河流域
    第一节 库尔勒庄南
    第二节 海都河
    第三节 注罗淖尔水域
附录(一): “我的麻札”还是“神圣的麻札”?—论以-m、-ata (m)结尾的新疆麻札、佛教圣地名称
附录(二): 乌鲁木齐((?)r(?)mqi) 一名语义、语源考
附录(三): “喀喇沙尔”(Qarashahr) 一名语义考
参考文献

(8)卡里莫夫执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拟突破的主要问题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斯·韦伯的支配模式理论
    第一节 韦伯的支配模式理论
        一、传统型支配模式
        二、法理型支配模式
        三、混合型支配模式
    第二节 韦伯的“克里斯玛型”支配理论
        一、“克里斯玛型”支配模式的内涵
        二、“克里斯玛型”支配模式的非理性特征
        三、“克里斯玛型”统治者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卡里莫夫执政模式的特点
    第一节 卡里莫夫的生活及工作背景
        一、苏联时期
        二、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到2000年
        三、2000年之后
    第二节 卡里莫夫对国家政治发展的观点
        一、稳定是最重要的政治前提
        二、发挥法律在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对乌兹别克斯坦民主社会建设的思考
    第三节 卡里莫夫的执政模式
        一、打造亲总统的政党和议会
        二、软硬兼施打压反对派
        三、过渡到“超级总统制”
        四、维持稳健的统治风格
        五、“表面化”的制度与法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乌兹别克斯坦“部族政治”研究
    第一节 乌“部族政治”的产生及其原因
        一、“部族”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二、地域认同是形成“部族政治”的关键因素
        三、区域集团与乌政治经济的结合
    第二节 “撒马尔罕帮”的形成及影响力
        一、撒马尔罕帮与其他帮派影响力的此消彼长
        二、卡里莫夫对“帮派政治”的态度
    第三节 乌兹别克斯坦政坛的其他帮派
        一、其他帮派的影响力
        二、卡里莫夫与塔什干帮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卡里莫夫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一、卡里莫夫关于经济改革的“五项基本原则”
        二、借鉴中国经验,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制度
    第二节 90年代乌兹别克斯坦“平稳的经济改革”
        一、乌兹别克斯坦90年代的私有化进程
        二、优化工农业领域的产业结构
        三、政府依旧保持着对经济的强大控制
        四、1996年后经济形势逐步好转
        五、90年代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生活水平
    第三节 2000年以后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2000年以后乌经济的增长数据
        二、2000年以后乌兹别克斯坦的私有化改革
        三、2000年后乌兹别克斯坦的产业结构
        四、2000年后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产业
        五、国家对经济保持着强大的控制力
        六、2000年后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生活水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乌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第一节 乌安全部门对社会的管理
        一、安全部门在维护社会秩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安全部门在乌政坛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节 马哈拉对社会的管理
        一、关于马哈拉的基本概念
        二、乌通过立法将马哈拉收编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
        三、马哈拉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乌政府对意识形态的管理
        一、乌政府对伊斯兰文化的政策
        二、大力发展乌兹别克民族主义
        三、力图统一全国的意识形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9)“一带一路”背景下费尔干纳盆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费尔干纳盆地问题的形成及其对“一带一路”的影响
    第一节 费尔干纳盆地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费尔干纳盆地问题与“一带一路”的双重影响
第二章 费尔干纳盆地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恐怖主义活跃
    第二节 民族关系紧张
    第三节 经济发展滞后
第三章 费尔干纳盆地问题探源
    第一节 大国博弈的薄弱地带
    第二节 苏联统治的后遗症
    第三节 文明冲突的结合部
第四章 费尔干纳盆地治理对策
    第一节 对接“一带一路”
    第二节 纳入上合组织框架
    第三节 建立大国协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进展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进展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区域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路东段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 、西北地区交通道路的恢复与建设
        一、14-17世纪陕西行都司及宁夏卫道路的建设时间与道路性质
        二、西、河、洮、岷各卫驿站道路的建设时间和性质
    第二节 、14-17世纪国内西北驿路补充复原
    第三节 、驿路数据处理方法及成图
第二章 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路中段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 、嘉峪关以西至吐鲁番段交通路线的复原
        一、明代嘉峪关以西至吐鲁番段道路性质及通塞变化
        二、14-17世纪西域贡道的路线复原
    第二节 、吐鲁番以西至天山段交通路线的定位复原
        一、天山南道道路复原
        二、天山北道的存续变化及路线复原
        三、《西域行程记》所见天山中道地名
    第三节、西域段路线的数据处理及成图
第三章 GIS下的14-17世纪中亚地区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14世纪帖木儿帝国的建立及道路建设
        一、帝国的建立及其境内交通道路的逐渐开辟
        二、帖木儿帝国境内的驿站制度及驿路通塞变化研究
    第二节、河中地区的城市及交通道路
        一、河中地区地理概况
        二、河中地区的交通道路复原研究
    第三节、喀布尔地区的城市及交通道路
        一、喀布尔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喀布尔地区的交通道路复原研究
    第四节、中亚旅行家所记道路
        一、沙哈鲁遣使访明路线
        二、鄂本笃出访中国的路线
第四章 GIS下的14-17世纪西亚交通路线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伊朗、伊拉克地区的城市及交通道路
        一、伊朗、伊拉克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伊朗、伊拉克地区交通主干道的复原研究
    第二节、15世纪由土耳其至撒马尔罕的道路分析
    第三节、中亚、西亚段路线的复原方法及成图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变迁分析
    第二节、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的意义
        一、强化丝绸之路的性质认识
        二、建立起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交通道路数据库的经验和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中亚名城——安集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D]. 康丽娜. 西北大学, 2021(12)
  • [2]21世纪初两次国际抗议浪潮的关联与比较——兼论作为中介的吉尔吉斯斯坦“革命”[J]. 周明,李嘉伟. 俄罗斯研究, 2021(01)
  • [3]清至民国喀什城市景观变迁研究[D]. 全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学术论文中英语长句的翻译实践报告 ——以《社会、水、科技》为例[D]. 庞倩. 兰州大学, 2019(02)
  • [5]《胜利之书》初步研究[D]. 尼扎吉·喀迪尔.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中亚国家首都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变迁与展望——基于自然、历史、新丝路的分析[J]. 马天,王烁.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D].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南京大学, 2018(09)
  • [8]卡里莫夫执政模式研究[D]. 朱倍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9]“一带一路”背景下费尔干纳盆地问题研究[D]. 王梦霓.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10]GIS下的14-17世纪陆上丝绸之路道路复原研究[D]. 刘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中亚名城——安集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