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国哲学家、西方哲学家和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

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国哲学家、西方哲学家和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

一、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哲、西哲、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苏胜毅[1](2019)在《马克思立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文中提出哲学是思想所把握到的时代。现时中国人所生活的年代,正在发生空前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高歌猛进。全球化浪潮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信息革命和媒介技术使文化传播日趋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输出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文化的扩张和霸权建构。文化的强势输出弱化了各民族之间的认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全球化与民族性矛盾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民族认同的实质就是文化认同,而哲学无疑是文化认同的核心。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己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一方面不仅大大突破了现有西方现代化理论解释框架,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解释范式提出挑战,迫切要求我们依据中国道路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方面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并没有因为其经济上的地位而在文化上得到相应体现,中国并未体现出文化上的竞争力,相反还受到发达国家的文化压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着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依据和提升文化自信力的双重历史使命,而后一方面的使命无疑是最根本的,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愈发需要精神方面的指引。因此,把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一章概括出来,进行富有成效的探讨,不断发展和建构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显得迫切而重要。哲学是以民族性为其根本存在方式的,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世界性的哲学,早在它诞生之初就以改变世界为其哲学主旨。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民族性的哲学,它在参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日益与各民族国家的解放与建设结合起来,受民族思维方式、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深刻变化的时代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提炼民族精神,深化民族认同,追求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内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使之符合这个时代的伟大实践,成为当前中华民族发展的深层呼唤。中国人引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近百年的中国社会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学术积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已经取得长足进展,马克思的文本研究有了大量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有何哲学意蕴,需要在学术上去参与建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学者们也经过多种形式的解读,有从马克思的原始文本入手的,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入手的,也有从时代这个内容入手的。而无论何种解读都离不开中华民族这个主体,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求得民族振兴的价值目标,无不在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有着独特的民族性特点。因此,建构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求多种形式的结合,而最基本的一个无疑是能否从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出民族的价值理想。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从哲学是有民族性的这一理论视域作一番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哲学民族性的概念及其规定性、哲学史的民族性问题探讨、哲学民族性表现的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哲学民族性的基本属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民族性是哲学的本质属性,由此推出作为一种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具有民族性的;其次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概念、生成及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得以通过民族性而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展现的过程也就是其世界性传播的重要载体,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性过程中具有与民族思维相结合、探寻民族解放与建设道路的实践属性、彰显民族发展道路和模式的主体性特色、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的特征,以期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一个基本理论视域;然后以民族性的理论视域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进程及后来的发展表现,为后面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建构提供一个总的思路;最后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背景出发,探究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从而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内容,就是建构中华民族求得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具有时代性内容的哲学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建构。

于桂凤[2](2016)在《论部门哲学研究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创新价值》文中提出无论是从西方哲学发展史来看,还是从中国哲学发展现状来看,部门哲学都已成为哲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哲学研究繁荣发展的一种表现,而且在推动哲学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哲学研究的现实感与历史感。就中国哲学研究来说,部门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摆脱穷困走向现实化与具体化的一种尝试,并在理论与实践、文本与现实、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多重"视域融合"中,推进了

蒋楼[3](2014)在《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论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实现的历史变革》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问题,本质上是马克思的哲学之本真精神和思想传统的理解和把握问题,同时也是在国内外学者之间长期存在观点分歧和学术争论的理论难题。在国外,主要有所谓“科学主义”的解读模式”与“人本主义”的解读模式的理论分歧;在国内,则有所谓“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生存论”等学术争论。这些分歧和争论所凸显的问题实质,是人们在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范式”的根本不同。新世纪以来,围绕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学界出现了所谓“出场学范式”、“反思的问题学范式”、“文本-文献学解读模式”、“以马解马”解读模式、“以新解马”范式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图景。这种图景,不仅表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多元化理解和多样性概括,而且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研究中“研究范式”、“思想范式”、“研究方式”、“解读模式”、“阐释原则”等多重维度和不同概念之间的理解差异和复杂关系。就问题本身的思维逻辑而言,合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不能脱离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思想范式”;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范式”和“研究范式”的正确理解与合理阐释,则依赖于对“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所实现的历史变革”及其所确立的“马克思哲学范式”之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显而易见,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实现的历史变革”,不仅对合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前提意义,而且对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及其理论实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实现的历史变革”为研究课题,试图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及其思想理论的形成和演变为主要文本依据和思想史根据,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成果为理论参照和思想前提,以文本阅读、理论反思、比较研究、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分析和综合相统一、具体和抽象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以“总体性的前提反思”、“分论性的深入解析”、“综合性的理论升华”为研究路径和基本思路,力求揭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本质上是一种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转换,而其实质则是以“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取代了传统哲学之“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范式”。以此为前提和基础,进而彰显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之内在结构、本质特征、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本文除引言外,正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逐次展开。第一部分:是“总体性的前提反思”,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构成。其中,第一章,是对“哲学范式”等相关概念的辨析、重释与定位。作者认为,所谓“哲学范式”,源于库恩的“科学范式”。在构成上,它主要是由哲学观及其问题域、思想前提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哲学范例和典范成就等多种元素和多重向度所构成的有机统一系统;在特质上,它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基本性和内在性、典范性和标准性、普遍性和共有性、历史性和具体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等多重特点;在本质上,它是思想范式与研究范式的内在统一,同时也构成特定哲学共同体及其流派所共同恪守的思想传统和研究传统。第二章,从总体上阐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范式理解维度。从范式视野来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既非一蹴而就,也不是某种理论要素或某种思维维度的单方面变革,而是新旧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转换。从范式生成维度来看,它是通过多环节变革而展开的新哲学范式的历史生成过程;从范式构成维度来说,它是以多领域变革为基础的马克思哲学范式的理论建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从“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范式”到“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转换;而就其地位和意义而言,它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传统的开创和形成过程。第二部分:是“分论性的深入解析”,涵盖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作者试图深入到马克思哲学范式内部,分别就其在主要构成要素上所实现的历史变革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探讨。其中,第三章,探讨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问题域的变革,实质是从“终极本体探究的哲学观”到“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的根本转变,是从“思想内部的形上问题”到“现实生活的时代课题”的历史转换;第四章,考察马克思的思想前提和价值观的变革,论述其从“理论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人道主义”的根本变革,从“永恒正义的价值观”到“人的解放的价值观”的历史转变;第五章,研究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变革,阐述其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到“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从“概念思辨的研究方法”到“现实批判的研究方法”的历史转换;第六章,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的哲学范例和典范成就,力求从理论上揭示从“抽象的唯心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变革。第三部分:是“综合性的理论升华”,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其中,第七章,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征。作者认为: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及其现实生活的时代课题之问题域,构成实践哲学范式的哲学观前提和研究对象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实践哲学范式的其它要素;实践的人道主义之思想前提和价值观,揭示了实践哲学范式的存在论基础和价值理想目标,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现实批判的研究方法,构成实践哲学范式之解决哲学问题和实现价值理想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原则,同时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和哲学理念,既是实践哲学范式的构成要素,又是实践哲学范式的典型范例和理论成就。第八章,探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的当代价值。作者认为:它不仅对深入理解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和理论实质具有“思想奠基”和“理论范导”意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新形态的构建具有承续传统的“哲学基因”和“内在灵魂”作用,同时为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种改变世界的“范式视野”和“实践精神”

龚晓珺[4](2013)在《哲学的民族性研究 ——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文中认为哲学以其深刻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任何一种哲学观都是以民族性的存在方式、时代性的内容、人类性的追求和个体性的风格去追求和探索关于世界本原和人类生活意义的“终极关怀”问题。哲学总在寻求普遍和超越,却又最个性化,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性内容和形式。哲学以民族为载体而存在,其形成是特定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结构、民族交往、文化传统、科学宗教语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民族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民族性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哲学以民族性为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总是特定民族在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实践和特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最高理论概括,是系统理论形态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特定民族的哲学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人生观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凝结了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从民族自身的发展来看,哲学是民族之魂,各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没有形成本民族哲学的民族是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从哲学特质来看,印度哲学本质上是宗教哲学,中国哲学是伦理和人生哲学,希腊哲学则为科学和理性哲学。发端于古希腊哲学的西方哲学“同源分流”而出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法国的启蒙和唯物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和理性主义哲学,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等西方哲学形态。而东方的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和阿拉伯哲学则泾渭分明,其他东方民族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哲学就深受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两者的共同影响。深入考量哲学民族性的不同形态,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哲学各具独特差异个性,并无优劣之分,但却各有长短,哲学民族性之中总是蕴含着世界性的品格和趋势,哲学世界性又需要通过民族性加以体现,当代“去西方哲学范式”的多元共识和互补格局成为哲学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哲学,是最科学的哲学体系和最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源自西方哲学,但却超越了以往哲学狭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局限,以其世界性、普遍性和人类性的哲学品格而成为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成为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自己的任务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在于现实地改变世界,其普遍原理被运用于世界各地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而由此赋予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民族禀赋和民族性格,其与不同的民族性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其走向世界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活的学问和行动指南,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内在要求和表现方式,只有在与各个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缤纷异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才能得以真正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不是单一民族的哲学民族性,而是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高度的民族性,真正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华民族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从古代文明延续至今的民族,其强大的民族生命力植根于悠久而独具中国魅力的传统哲学和文化之中。但自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现代性的世界历史进程打破了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原有的历史逻辑,形成了传统的断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呼唤着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康庄大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中国的未来”成为时代的呼唤。当今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挑战和机遇同在,对东方文明古国中国而言,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无不显示着经济腾飞的奇迹。18大吹响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征程,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造就了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理应成为当今中国哲学民族性的主题和时代呼唤。对哲学的民族性研究将有助于以哲学的高度思考和引领民族国家的特色发展之路,寻求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指导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彰显“哲学自我”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哲学使命,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民族使命。本文以“概念构建→发展历程→内容和形式→当代时空境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国视域”为研究脉络,首先探究了哲学的民族性在学理溯源、概念内涵、生成机制、发展历程、本质特征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考量了东西方哲学等不同哲学形态的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比较了哲学民族性不同形态的异同,探讨了现代性、全球化、民族主义等当代时空境遇下不同民族哲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应对;其次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在内涵、合法性依据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基本要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鲜明中国特色;最后落脚到中国视域,结合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总结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反思了中、西、马三哲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思考。总体来说,本文从理论、实践、价值等三个层面对哲学的民族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一,理论层面:从学理溯源、一般规定性、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异同比较等各方面全景分析了哲学的民族性,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的一般规定、理论和实践要义等进行了基本阐述,以期在理论层面构建哲学的民族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的学理框架。第二,实践层面:针对中国视域的经验、问题和前沿思考,引发对当代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的思考,以实践建构理论,以理论引导实践。第三,价值层面:面对现代性、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当代时空境遇,哲学应该诉诸价值层面的反思,根据民族国家的不同具体国情和世情,思索和寻求最适合本国的发展之路和哲学之路,以独具个性化的民族特色的价值诉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杨河,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苏碧莲,路宽,陈铭杰,隋录录[5](2012)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先生中西马高端对话》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的历史时期,学术界、理论界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该如何考虑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的当代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的对话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对话要受历史文化条件的制约,要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特别是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要有历史的、时代的眼光。对话的目的是要推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因此,在对话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吸收西方文化中理性主义的启蒙精神,切实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综合创新。

郝立忠[6](2012)在《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标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确立哲学形态划分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改变把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作为哲学形态划分和评价的四种最基本的形式的传统模式,坚持把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作为划分当今世界的各种哲学形态的最高标准,在哲学的“两个对子”之上进一步划分出两大基本的哲学形态——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以及“朴素哲学”和“传统形而上学衍生形态”两个过渡形态。把中西方传统哲学、现当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基本形态的高度上区别开来,从而形成全面、系统、严谨的世界哲学划分新体系。关于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标准,作者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是划分哲学形态的最高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在哲学形态的最高层次,古今中外的一切哲学,都可以划分为“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两大哲学基本形态。其中,传统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局限于“纯粹的思想领域”,从纯粹概念出发,依靠逻辑推论,建立绝对体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面向现实,从实际出发,实现理论与实际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这两大哲学基本形态是哲学划分的最高层次。但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划分,哲学两大基本形态之外还有哲学过渡形态。哲学过渡形态是由两大哲学基本形态衍变而成,往往是以某一基本形态为主,辅以另一基本形态的某些特征,’但划分标准仍然是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比如,现当代西方哲学当中的“反形而上学”、“后形而上学”和“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就均属于同一种哲学过渡形态——传统形而上学的衍生形态。哲学基本形态及其过渡形态之下,是不同层次的具体哲学形态。不同层次的具体哲学形态,都是由某一基本哲学形态衍生而成,全部或基本具备这哲学基本形态的根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不同的哲学形态,在当今的世界哲学大厦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各自发生作用的领域和途径不同。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古典哲学、西方现当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隶属于不同的哲学形态,具有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社会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相互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和加强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促进马哲中哲西哲的共同繁荣和相互融合。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标准。第二章论述作为哲学形态的传统形而上学。第三章论述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第四章论述哲学过渡形态。

景海峰[7](2012)在《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哲学是由传统的中国哲学、东传的西方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共同构成的,在学科形态上亦划分为中哲、西哲和马哲等三大领域。这三种形式的哲学在近百年的传衍、流变和转折过程之中,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叙述脉络和话语模式,因而各自间也壁关重重、差异甚大,甚至存在着自说自话、"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在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大国地位的日渐显豁,当代中国文化之身份的明晰性也更加引人关注,一个统一的中国哲学的确立成为时代的呼唤。如何打破中、西、马之间的壁垒,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哲学特有的普遍精神而又蕴含了百年中国之独特经验的新哲学体系,就成为当前所面临的急迫任务。

李定清[8](2011)在《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文中认为本文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通过对其各种文学资源的耙梳整理与系统研究,力图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资源的存在状况;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加以运用的方式、途径、过程和效果,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文学的态度及其文艺思想与文学资源的多层面关系;三是开掘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资源之于我国文艺理论事业的价值,以期为深化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导论部分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当代发展,在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基本走向基础上,指出现今研究中的成绩与问题;通过对教条化、公式化、概念化所导致的原教旨主义和独断论倾向,研究范式的机械性、研究视域的偏狭性,尤其是对脱离经典文本实际所造成的望文生义甚至断章取义现象的细致分析,引入到本研究论域,阐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拟达到的目标。第一部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创作状况和特点。马克思的文学创作充满强烈的浪漫主义理想色彩,他自幼喜爱文学艺术,青年时代曾萌发献身文学事业的热情,先后写了大量的诗歌以及小说和剧本,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基础。与马克思相比较,恩格斯的文学创作是在浪漫主义大潮中经由“青年德意志”作家的激发而起步的,其家庭出身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虽有不同,但献身文学事业的愿望却是一致的。从恩格斯早期创作的整体情形看,尽管作品充盈着浓烈的浪漫激情,但由于个体差异和民间文学因素的影响,其现实倾向性有所加强。对文学创作的考察,不仅客观地呈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文学传统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主题、意象、情节、人物等的借鉴和利用情形,而且艺术地展现了马克思的理想主义与浪漫反讽和恩格斯的自由精神与民间智慧相交融的艺术个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实践是其观念形态上由浪漫而现实巨大转变的重要表征。第二部分从实证的角度总结、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引用的状况和特点,分析阐释文学引用的价值和作用。文学引用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文学资源的直接体现,也是其一生热爱文学的明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各种着述中对文学的引用十分广泛,从范围来说,自古希腊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在其引用的视域之列;从文类来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小说、剧本等无所不包。历时性地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各种着述中的文学引用,既可以清晰地把握文学引用的整体状况,又可以客观呈现基于个人兴趣和理论需要所作出的文学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引用明显带有信手拈来、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等特点,表现出文献证据、社会批判和文学修辞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第三部分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具体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的运用。文学资源不仅是其文化批判所借助的重要材料,而且也是显现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乃至文艺思想等价值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实践充满强烈的批判精神,文化批判是其批判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对“反动的浪漫主义”、“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浪漫主义的批判是客观辩证的。尽管他们对浪漫主义多有尖锐批评,甚至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并没有一般性地否定浪漫主义。他们批判的只是以浪漫主义形式表现出来的反动政治内容,即“反动的浪漫主义”,而对于革命浪漫主义则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巴黎的秘密》及其青年黑格尔派评论的批判,马克思旨在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全面清算,同时也是对自身思想进行的一次彻底清理。在这种哲学论争渗透着的文艺论争中,马克思阐述了塑造鲜活生动的“本来的非批判的”形象、人物形象必须符合人性等现实主义理论观点。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集中体现在恩格斯撰写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等长篇论文中。他们在认真梳理和剖析“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实质及其思想理论的欺骗性的同时,阐明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以及文艺必须歌颂革命的无产者等重要文艺思想。第四部分从文学批评文体的角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资源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孕育其文艺思想的直接动力,也是运用文学资源的另一有效方式。尽管他们专门系统的文艺论述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文章并不多,但在各种着述中为阐明其政治哲学观点间或运用文学资源而进行的文学评价却是十分精彩的。从广义的文学批评来看,散存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批评文字,大致可以归结为散论、专论和书信体批评等三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学批评形态。文学散论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某一文学事实和在其他文本中引用的文学材料所进行的即时性、零散性简要评价,散见于其他论着中,有作家散论和作品散论两种类型。这是其最常用的一种批评形态,也是一大批评特色。文学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实践中最严谨的一种形态,有稳定独立的研究对象,严密的逻辑结构,推论步骤较为完整,包括作家论、作品论等维度。书信体批评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书信的形式所进行的文学批评,是涵纳其文艺思想因子最为密集的文学批评形态。马克思《致斐·拉萨尔》、恩格斯《致斐·拉萨尔》、恩格斯《致敏·考茨基》、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等书信堪称经典。上述三种形态承载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实践,不仅催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观念、命题和范畴,而且为其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批评方法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结语部分着重阐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资源的当代价值。以上研究表明,散存于马克思恩格斯各种着述中的文学资源是异常丰富的。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既是孕育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现实土壤,又是其致用性反思评价的直接对象。与社会、哲学、美学、人学基础等比较来看,文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产生的最内在、最深厚的基础之一具体说来,文学是承载其思想理论形态的基础,是体现其实践品格的重要依据,是形成其文艺视角的客观参照,是重读马克思的重要途径。这就昭示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掘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产生的文学资源,理应成为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随着对文学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再建性重读马克思,对于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研究范围,有效地解决当前纷纭复杂的时代文艺问题,亦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和方法启示。

刘大椿,杨会丽[9](2009)在《从体系哲学到实践哲学》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哲学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哲学研究从体系本位逐渐走向实践本位,哲学教育开始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式。哲学研究的当下关注,凸显了现实基础上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其中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与融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中形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伦理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中现实关注与应用研究的兴起,美学与宗教学研究中审美取向与超越情怀的提升等。未来的哲学发展,可期望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从学科的分化走向整合,并结合实际进行文本研究。

李登贵,刘景钊,赵敦华[10](2006)在《“大哲学”观与中国现代的哲学发展——赵敦华教授访谈录》文中认为在现代中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哲学被一分为八。有名无实的一级学科与各自独立的二级学科的不合理划分,使中国现代的哲学学科体制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格局,本来都是在研究哲学问题,但是彼此之间却壁垒高筑、以邻为壑、互不理睬,长此以往,哲学如何承担文明的基础、文化的核心重任?哲学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学科壁垒的痛楚,“打通中西马”的呼声日益强烈。人心思合,但出路何在?这是我们此次访谈所关心的问题。赵敦华教授在西方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领域造诣很高,有丰富的论着出版发表,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相当的研究。近年来,他高度关注中国哲学走向问题的反思,先后发表了“‘大哲学’视野中的现代中国的哲学”、“哲学的‘进化论转向’”、“西方哲学的出路:终结还是转变?”、“研究马克思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正本清源’方案”、“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十个误解”、“中国古代的价值律和政治哲学”、“中西形而上学同源分流论”等重要论文,他提出的“大哲学”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他的“正本清源”、“推本溯源”和“返本开新”的构想为打破“中西马”隔阂提供了值得重视的思路。

二、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哲、西哲、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哲、西哲、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立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的概念及其规定性
        一、“民族性”概念的一般含义和用法
        二、民族性是哲学的根本存在方式
    第二节 哲学史上的民族性问题探讨
        一、西方哲学史上的民族性论述
        二、中国哲学史视域下的哲学民族性问题探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有关哲学民族性的思想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原初表现形式:世界三大哲学传统
    第四节 哲学民族性的基本属性
        一、哲学民族性的主体属性
        二、哲学民族性的实践属性
        三、哲学民族性的价值属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概念、生成及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概念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主要内涵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生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产生的主观条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主要特征
        一、展现与民族思维相结合的理论风格
        二、探寻民族解放与建设道路的实践属性
        三、彰显民族发展道路和模式的主体性特色
        四、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视域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必要性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可能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中国出场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路径依赖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形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现代化版“经世致用”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新发展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背景下的哲学研究经验
        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哲学立场
        二、探求中国传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三、拓宽西方哲学的研究视野
第四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建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发展召唤民族性哲学
        一、当代中国的实践背景及其逻辑指向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发展的主体性召唤
    第二节 中国模式的哲学意蕴
        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华民族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认同意识
        三、世界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反身双向建构
    第三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当代创新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理论诉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实践转向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价值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论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实现的历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的历史演变
    三、范式问题及其概念前提的研究现状述评
    四、本文的问题、思路、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哲学范式内涵的重释与定位
    一、多种元素复合的“有机统一系统”
    二、哲学范式的多重维度特质解读
    三、哲学共同体恪守的哲学传统
    四、承续典范传统与凝聚研究共识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范式理解维度
    一、哲学变革根本上是一种范式变革
    二、“认识论断裂”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三、“早晚期统一”与“多环节贯通”的范式变革
        (一) “一以贯之”的展开过程
        (二) “多维一体”的广阔领域
第三章 哲学观的变革及其问题域的转换
    一、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哲学观及其问题域
    二、从“终极本体探究”到“时代精神表达”
    三、从“思想内部的形上问题”到“现实生活的时代课题”
第四章 思想前提的变革及其价值观的转变
    一、人道主义研究目前面临的困境
    二、从“理论的人道主义”到“实践的人道主义”
        (一) “理论的人道主义”的实质和局限
        (二) 对“理论的人道主义”唯心本质的扬弃
        (三) “实践的人道主义”的历史生成
    三、“实践的人道主义”之思想前提和价值目标
第五章 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研究方法的转换
    一、由“实践观点”引起的学术争论
    二、从“本体论观点”到“实践观点”
        (一) 两极对立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二) “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
        (三) “唯物论原则”与“辩证法原则”的统一
    三、从“理论批判”到“现实批判”
        (一) 从“神圣形象的批判”到“非神圣形象的扬弃”
        (二) 从“思想中的变革”到“现实社会的革命”
        (三) 无产阶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合
第六章 历史观的变革和哲学范例的确立
    一、从“历史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一)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二) 从“抽象的观念领域”到“现实的生活世界”
        (三) “物质生产发展史”与“个人力量发展史”的统一
    二、作为“历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 “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
        (二) “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三) “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
    三、作为“哲学范例”的历史唯物主义
第七章 “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
    一、四大环节复合的哲学范式结构
    二、“改变世界”的范式本质如何可能
    三、实践哲学范式与实践哲学传统
第八章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的当代价值
    一、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
    二、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奠基”和“理论范导”
    三、承续传统的“哲学基因”和“内在灵魂”
    四、改变世界的“范式视野”和“实践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4)哲学的民族性研究 ——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当前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视角
        0.2.1 国外研究述评
        0.2.2 国内研究述评
        0.2.3 对哲学民族性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四节 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0.5.1 创新之处
        0.5.2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哲学的民族性的一般规定性
    第一节 哲学的民族性的概念厘定
        1.1.1 哲学
        1.1.2 民族
        1.1.3 民族性
        1.1.4 哲学的民族性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的学理追溯
        1.2.1 哲学本体论的主张
        1.2.2 后现代哲学的主张
        1.2.3 文化人类学的主张
        1.2.4 文化哲学的主张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内涵分析
        1.3.1 民族性是哲学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3.2 哲学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1.3.3 哲学民族性与哲学时代性、世界性交相辉映
        1.3.4 哲学民族性的虚置前提:西方哲学范式
    第四节 哲学民族性的实践本质
        1.4.1 实践: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
        1.4.2 民族实践:民族主体依据内在尺度改造客体的差异性活动
        1.4.3 哲学民族性是不同民族主体实践活动的沉淀和浓缩
    第五节 哲学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1.5.1 独一无二性
        1.5.2 相对稳定性
        1.5.3 范式多元化
        1.5.4 渐变发展性
第二章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分析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原因
        2.1.1 社会存在性因素
        2.1.2 社会意识性因素
        2.1.3 哲学家的主客观条件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2.1 哲学民族性的准备阶段: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原始文化符号
        2.2.2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阶段:世界三大哲学传统
        2.2.3 哲学民族性的发展阶段:哲学民族化和世界化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不同形态
        2.3.1 东方哲学
        2.3.2 西方哲学
        2.3.3 东西方哲学的民族性比较
第三章 哲学民族性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的内容范畴
        3.1.1 本体论的民族性
        3.1.2 认识论的民族性
        3.1.3 价值论的民族性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的表现形式
        3.2.1 哲学旨趣的民族性
        3.2.2 哲学话语体系的民族性
        3.2.3 哲学思维方式的民族性
        3.2.4 哲学体裁和风格的民族性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异同分析
        3.3.1 各有长短的独特差异个性
        3.3.2 大同与小异的哲学家族相似性
        3.3.3 “去西方哲学范式”的哲学多元共识和互补格局
    第四节 哲学民族性和文化民族性
        3.4.1 文化与民族的深刻关联
        3.4.2 文化民族性的内涵和结构
        3.4.3 文化民族性的实践化本质:哲学民族性的根基和土壤
        3.4.4 文化民族性的理论化形式:哲学民族性的思想源泉
第四章 哲学民族性的当代时空境遇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与现代性
        4.1.1 现代性的批判理论
        4.1.2 对现代性本质的哲学解读
        4.1.3 当代哲学民族性反思现代性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与全球化
        4.2.1 全球化:民族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空间场域
        4.2.2 对全球化本质的哲学分析
        4.2.3 全球化时代哲学民族性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与民族主义
        4.3.1 民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性
        4.3.2 对民族主义本质的哲学分析
        4.3.3 哲学民族性对民族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的一般规定
        5.1.1 基本内涵
        5.1.2 合法性依据
        5.1.3 表现形式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的理论维度
        5.2.1 理论要义: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5.2.2 理论形式: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本国话
        5.2.3 理论路径:结合各国的民族传统哲学和文化
        5.2.4 理论飞跃:实践诉求—理论指导—现代化实践——新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的实践维度
        5.3.1 实践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3.2 实践主题: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实践
        5.3.3 实践路径:结合社会主义各国的具体实际
        5.3.4 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历史逻辑和实践进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鲜明中国特色
        5.4.1 面向中国问题的理论特色
        5.4.2 探寻中国道路的实践特色
        5.4.3 彰显中国模式的民族特色
        5.4.4 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色
第六章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经验、问题和前沿思考
    第一节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经验
        6.1.1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形成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6.1.2 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性审视和现代转型
        6.1.3 对西方哲学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第二节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6.2.2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西方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思考
        6.3.1 中西马三大哲学的对话与贯通
        6.3.2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哲学
结语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重点与难点
        1.3.4 基本观点
2 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标准
    2.1 哲学形态
        2.1.1 形态和形态学
        2.1.2 哲学形态和哲学形态学
    2.2 哲学形态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2.2.1 哲学形态划分的基本原则
        2.2.2 哲学形态划分的视野和方法
    2.3 哲学形态的划分标准
        2.3.1 哲学形态的构成要素
        2.3.2 哲学形态的划分标准
    2.4 哲学形态的层次
        2.4.1 哲学基本形态及其过渡形态
        2.4.2 哲学具体形态
        2.4.3 建立在哲学形态划分基础上的哲学层次划分
    2.5 哲学形态的功能
        2.5.1 传统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缺陷
        2.5.2 传统形而上学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5.3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根本特征和功能
        2.5.4 传统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两大哲学形态在现实世界中的相互关系
3 作为哲学形态的传统形而上学
    3.1 传统形而上学的定义
    3.2 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特征
        3.2.1 超然于经验之上
        3.2.2 局限于“纯粹的思想领域”
        3.2.3 追求普遍、完美、永恒和绝对
        3.2.4 统领一切的世界观
        3.2.5 永不过时的绝对真理
    3.3 传统形而上学的研究目的
        3.3.1 求知
        3.3.2 学以致用
        3.3.3 理论批判
    3.4 传统形而上学的研究领域
    3.5 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
        3.5.1 传统形而上学的常见思维模式
        3.5.2 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日常适用范围
        3.5.3 传统形而上学与生俱来的理论局限
    3.6 传统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工具
        3.6.1 传统形而上学的逻辑工具
        3.6.2 传统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
    3.7 传统形而上学的人学立场
    3.8 传统形而上学的学科体系
        3.8.1 ‘传统形而上学的三个层次
        3.8.2 传统形而上学的“两个对子”
        3.8.3 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流派
        3.8.4 哲学家思想体系(或学派)、研究领域(或着作)和具体观点(学说)
    3.9 传统形而上学的社会功能
        3.9.1 认识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
        3.9.2 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3.9.3 对社会和历史进行阐释和批判
4 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4.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定义和性质范围
        4.1.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定义
        4.1.2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与性质范围
        4.1.3 唯物主义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地位,特别是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4.2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特征
        4.2.1 唯物主义辩证法注重于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研究
        4.2.2 唯物主义辩证法注重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4.2.3 唯物主义辩证法注重在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3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研究目的
    4.4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研究领域
    4.5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维模式
        4.5.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常见思维模式
        4.5.2 唯物主义辩证法思维模式的适用范围
        4.5.3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局限
    4.6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和逻辑工具
        4.6.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逻辑工具
        4.6.2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4.7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人学立场
    4.8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学科体系
        4.8.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三个层次
        4.8.2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主要流派
        4.8.3 哲学家思想体系(或学派)、研究领域(或着作)和具体观点(学说)
    4.9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社会功能
        4.9.1 为认识世界提供方法论
        4.9.2 为改造主观世界提供方法论
        4.9.3 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方法论
5 哲学过渡形态
    5.1 朴素哲学(或“前形而上学”)
        5.1.1 朴素哲学(或“前形而上学”)的定义及其性质范围
        5.1.2 朴素哲学(或“前形而上学”)的哲学形态描述
    5.2 传统形而上学衍生形态之一:“反形而上学”
        5.2.1 “反形而上学”的定义及其性质范围
        5.2.2 “反形而上学”的哲学形态描述
    5.3 传统形而上学衍生形态之二:“新形而上学”(或“修正的形而上学”)
        5.3.1 “后形而上学”
        5.3.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哲学的传播与选择
二、“中国哲学”的建构之路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品格
四、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走向融合

(8)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简述
        (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的三大走向
        (二)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
        (一) 国外研究述评
        (二) 国内研究述评
        (三) 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思路、方法、意义和创新
        (一)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素养
    第一节 马克思的文学素养
        一、家学渊源与早期教育
        二、文学创作述要
        三、理想主义与浪漫反讽
    第二节 恩格斯的文学素养
        一、早期经历与文学素养储备
        二、文学创作概说
        三、自由精神和民间元素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文学引用
    第一节 对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引用
        一、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引用
        二、对"荷马史诗"和三大悲剧作家作品的引用
        三、对古希腊罗马其他作家作品的引用
    第二节 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中世纪史诗、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引用
        二、对中世纪民间歌谣的引用
    第三节 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但丁及其作品的引用
        二、对拉伯雷和托马斯·莫尔作品的引用
        三、对塞万提斯及其作品的引用
        四、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引用
    第四节 对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二、对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第五节 对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引用
        一、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引用
        二、对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引用
        三、对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引用
        四、对十九世纪德国文学的引用
    第六节 文学引用的特点
        一、信手拈来
        二、画龙点睛
        三、言简意赅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文化批判
    第一节 对浪漫主义的反思
        一、反思和批判展开的历史语境
        二、对封建的浪漫主义的批判
        三、对拉马丁的批判
        四、对托马斯·卡莱尔的批判
        五、对革命浪漫主义的评论
    第二节 对《巴黎的秘密》及其评论的批判
        一、《巴黎的秘密》与施里加的评论
        二、马克思批判展开的五个层面
        三、批判人物形象塑造的思辨原则
        四、对文学批评的启示
    第三节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
        一、揭露"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的阶级实质
        二、剖析"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提出文艺要歌颂革命的无产者的重要原则
        四、对格律恩的批判及由此引出的论题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散论
        一、作家散论
        二、作品散论
    第二节 文学专论
        一、评《德国民间故事书》
        二、青年文学论
    第三节 书信体批评
        一、对《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评论
        二、对《旧人与新人》的评论
        三、对《城市姑娘》的评论
    第四节 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
        一、"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提出的实践依据
        二、"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本质内涵
结语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文学资源的当代价值
    一、文学是承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论形态的重要基础
    二、文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实践品格的重要体现
    三、文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视角的客观参照
    四、文学是重读马克思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论文
后记

(9)从体系哲学到实践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发展态势的反思
    1. 哲学研究从体系本位到实践本位
        (1)打破哲学各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走向交叉与融通,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2)由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体系哲学走向整合研究,是学科发展的要求
    2. 哲学教育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式
        (1)三种幻象和三种缺失
        (2)刻意教化还是着眼提高素质
二、哲学研究的热点聚焦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与融通
    2.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张力
        (1)“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研究
        (2)西方哲学的本土化研究
    3. 现实关注与应用研究的兴起
        (1)伦理学的交叉性研究
        (2)逻辑学研究的应用拓展
        (3)科学技术哲学的现实关怀
    4. 审美取向与超越情怀的提升
        (1)美学研究的后现代走向
        (2)宗教学的超越性追求
三、对哲学演进的期望
    1. 随着由“学科本位”转向“实践本位”,在学科划分上将由分化趋向整合
    2. 研究方式上,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四、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哲、西哲、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立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D]. 苏胜毅.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 [2]论部门哲学研究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创新价值[J]. 于桂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0)
  • [3]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论马克思在哲学范式上实现的历史变革[D]. 蒋楼.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2)
  • [4]哲学的民族性研究 ——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D]. 龚晓珺.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先生中西马高端对话[J]. 杨河,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苏碧莲,路宽,陈铭杰,隋录录.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2012(00)
  • [6]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标准研究[D]. 郝立忠. 武汉大学, 2012(07)
  • [7]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J]. 景海峰. 社会科学, 2012(02)
  • [8]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 李定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从体系哲学到实践哲学[J]. 刘大椿,杨会丽. 学术界, 2009(01)
  • [10]“大哲学”观与中国现代的哲学发展——赵敦华教授访谈录[J]. 李登贵,刘景钊,赵敦华. 晋阳学刊, 2006(03)

标签:;  ;  ;  ;  ;  

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国哲学家、西方哲学家和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