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蜥春秋两季食性研究

山麻蜥春秋两季食性研究

一、山地麻蜥春秋季食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1](2021)在《同域分布两种麻蜥的形态生态及其共存机制》文中提出

何明先[2](2020)在《鳄蜥幼体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Etnst Ahl,1930)是我国珍稀濒危动物,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鳄蜥科、鳄蜥属。对鳄蜥开展社会交流和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可为鳄蜥的人工饲养管理及后续的野外放归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人工饲养状态下的鳄蜥幼体与鳄蜥幼体、鳄蜥幼体与雌性成体基于亲缘辨别的社会交流研究,本研究共包括两个实验,两个实验的研究对象均为鳄蜥幼体(出生未满一年),只是选择对象不同,一个是以鳄蜥幼体的亲生母亲、与鳄蜥幼体亲生母亲相似大小的陌生雌性成体鳄蜥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另一个则是以鳄蜥幼体的同胞、与鳄蜥同胞相似大小的陌生幼体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所示:1.鳄蜥幼体与雌性成体鳄蜥的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本实验在2018年6月-2018年8月于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娄管理站(东经110°48′110°53′,北纬24°04′24°07′)进行,实验动物为北娄片区繁育基地中人工饲养状态下的66条鳄蜥,其中雌性成体鳄蜥33条,鳄蜥幼体33条。本研究以鳄蜥幼体(出生未满一年)为实验对象,以鳄蜥幼体的亲生母亲、与鳄蜥幼体亲生母亲相似大小的雌性成体鳄蜥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在自制的“T”形迷宫中开展实验,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重复3次实验,每次实验持续半个小时,且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每天只进行1次实验,为此本研究共进行了90组选择实验。实验结果为在这90组实验中,有30组鳄蜥幼体选择了自己的母亲,有10组鳄蜥幼体选择了陌生雌性成体鳄蜥,有23组鳄蜥幼体选择了空白对照,还有27组鳄蜥幼体没有做出选择。然后通过在R语言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罗吉斯特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鳄蜥幼体选择自己母亲的情况仅仅是在母亲的位置位于中间(P=0.000137***)和右边(P=0.052130)的时候才是显着的,与此同时,当幼体母亲位置在中间的时候,幼体选择陌生雌性的结果也是显着的(P=0.052130)。综上所述,鳄蜥幼体没有选择自己母亲的偏好性。2.鳄蜥幼体与鳄蜥幼体的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本实验在2019年5月-2019年7月于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娄管理站(东经110°48′110°53′,北纬24°04′24°07′)进行,实验动物为北娄片区繁育基地中人工饲养状态下的36条出生未满一年的鳄蜥幼体。本研究以鳄蜥幼体(出生未满一年)为实验对象,以鳄蜥幼体的同胞、与鳄蜥同胞相似大小的陌生幼体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在自制的“T”形迷宫中开展实验,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重复3次实验,每次实验持续3个小时,且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每天只进行1次实验。为此,鳄蜥幼体与鳄蜥幼体的选择实验共进行了了36组鳄蜥幼体选择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为:在这36组实验中,有15组鳄蜥幼体选择了自己的同胞,有12组鳄蜥幼体选择了非同胞幼体,有8组鳄蜥幼体选择了空白对照,还有1组鳄蜥幼体没有做出选择。然后通过在R语言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罗吉斯特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鳄蜥幼体在面对同胞幼体和非同胞幼体时,不管同胞幼体的位置是在哪里,幼体选择自己同胞的结果都是不显着的(同胞在右边:选择同胞P=0.988;同胞在中间:选择同胞P=0.987)。如果鳄蜥幼体具有选择同胞幼体的偏好,那结果应该是不管自己同胞的位置在哪,鳄蜥幼体都会做出选择自己同胞的决定,所以这说明了鳄蜥幼体没有选择自己同胞的偏好性。所以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鳄蜥幼体没有选择自己同胞的偏好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状态下的鳄蜥幼体不会出于亲缘关系而倾向于跟自己的母亲以及同胞个体待在一起,即鳄蜥幼体不具备选择自己母亲和同胞个体的偏好性。至于野外环境中的鳄蜥幼体是否与本研究得出的结果表现相一致,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李海娇[3](2019)在《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文中认为动物生活史研究是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生活史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地位及作用,以及这个物种的现状进行了解。本文对山西霍州、陕西周至、陕西宁陕、甘肃岷县及甘肃宁县五个地区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的性二态、食性、种群年龄结构、性比及雌性繁殖进行初步研究。随机捕捉秦岭滑蜥,测量性成熟个体的8个形态特征指标并对性别进行鉴定,用SPSS 23.0分析雌雄个体8个形态特征的差异。解剖所有个体胃部,对胃内食物进行鉴定、记录及处理,了解秦岭滑蜥的食性。用SPSS 23.0作出秦岭滑蜥头体长频次分布直方图,得出其种群年龄结构。统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雌雄秦岭滑蜥数量,得出其性比。用线性回归分析窝卵数、窝卵重、卵重与雌体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秦岭滑蜥雌雄个体平均头体长差异极显着,表现为雌性大于雄性。去除头体长的影响,秦岭滑蜥雌雄个体尾长、头长、头宽、头高、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的差异也极显着,其中雌性腹长显着大于雄性,其余6个形态指标均为雄性显着大于雌性。雌雄个体头体长差异与繁殖压力有关,头部差异由繁殖压力与性选择共同导致,腹部两性差异主要由繁殖压力导致,尾部与附肢的两性异形主要由性选择导致。因此,性选择与繁殖压力是秦岭滑蜥性二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2)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秦岭滑蜥的食物为动物性食物,未鉴定出植物性食物。食物组成包括昆虫纲的8目22科、蛛形纲、甲壳纲的鼠妇、寡毛纲的蚯蚓及腹足纲的蜗牛。不同地理种群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岷县与宁县、宁县与霍州地区秦岭滑蜥的食性差异有显着性,其余各地秦岭滑蜥食性差异不显着。不同性别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全部样本和岷县地区雌雄个体食性差异有显着性,其余各地雌雄个体食性差异不显着。霍州地区不同年龄段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着,它们食物种类均为6目8科。食物组成的地理差异可能与不同地理环境食物可利用性差异有关。食物组成的两性差异可能与雌性繁殖、雌雄头部宽度差异等有关。幼体的食物一般为体型较小的蚁类等,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更多能量,此外,由于头宽的限制,幼体只能捕食个体较小的食物。(3)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五个地区全部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四个年龄段,1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霍州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宁县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2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稳定型。周至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和3龄的个体较多,整体处于稳定型。岷县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与2龄的个体数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宁陕地区捕捉秦岭滑蜥数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不作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秦岭滑蜥的性比均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秦岭滑蜥性比不同,但总体表现为雌性多于雄性,其中周至地区雌雄性比差异最大,雌雄性比为6.50;霍州次之,雌性性比为4.75;宁县与岷县地区秦岭滑蜥性比差异也较大,分别为3.29与1.66。不同地理种群秦岭滑蜥年龄结构的不同可能与捕捉秦岭滑蜥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理环境等有关。雌雄性比的不同则可能与捕捉过程中逃逸个体、雌性繁殖及环境等因素有关。(4)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秦岭滑蜥的窝卵数为3-8枚,窝卵数和窝卵重与雌体体长成正相关。卵重与雌体体长无相关关系。卵重与窝卵数也无相关关系。秦岭滑蜥通过增加窝卵数与窝卵重来增加繁殖输出。

张晓丽[4](2018)在《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文中提出本文从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角度,以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和蜥蜴科(Lacertidae)麻蜥属(Eremias)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蜥蜴类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差异。实验动物采集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西段(43.24°N,111.27°E,海拔1065 m)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不齐沙漠东缘(40.21°N,111.12°E,海拔1042 m)。采集主要以怀卵雌蜥为主,捕捉的两种蜥蜴带回实验室按照不同的种群分开饲养,并进行怀卵雌蜥的繁殖孵化和母体身体数据的测量;产出的卵要进行称量,统计卵重、窝卵数、窝卵重、相对窝卵重等一系列指标;待幼体孵出后统计孵化期、孵化率、及幼体相对的身体数据;繁殖母体产后恢复完全及幼体达到10±1日龄时,进行学习行为的实验,统计成功得分数、成功进入的时间及错误次数等数据;待测试结束后,在幼蜥15±1日龄时进行详细的身体数据测量。1.两地理区域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比较在繁殖母体身体数据的比较中,鄂尔多斯种群的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F1,29=10,P<0.01)、产后体重BW(F1,29=5.329,P<0.05)和腋跨距AL(F1,29=4.973,P<0.05)均显着大于二连浩特的种群,并均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呈正相关关系。在繁殖特征的比较中,两地理荒漠沙蜥种群间除卵重(F1,29=4.446,P<0.05)有显着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种群的卵重大于二连浩特种群外,窝卵数(F1,29=0.399,P=0.533)、窝卵重(F1,29=4.082,P=0.053)、相对窝卵重1(F1,29=0.063,P=0.804)、相对窝卵重2(F1,29=0.04,P=0.843),差异均不显着;两地理区域的窝卵数及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都呈正相关关系,均随繁殖母体头体长的增长而增大,而两地理种群的卵重和相对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无关;两地理区域间卵重和窝卵数两者之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干系;二连浩特的窝卵数变异系数为0.302、卵重变异系数为0.207,鄂尔多斯的分别为0.258、0.171,前者的变异度均大于后者。在孵化期和孵化率上,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都没有显着性区别,二连浩特的平均孵化期为36.52d,鄂尔多斯的平均孵化期约为35.36d,孵化期(F1,53=1.770,P=0.189)二连浩特长于鄂尔多斯;在孵化率(X2=2.488,P=0.778)上,一共入孵94枚荒漠沙蜥的卵(二连浩特:44枚,鄂尔多斯:50枚),二连浩特成功孵化率为61.36%,鄂尔多斯成功孵化率为62%。其中,二连浩特畸形率占3.7%,鄂尔多斯畸形率占9.7%。在幼体身体数据中,二连浩特种群的荒漠沙蜥幼体(1日龄)的头体长(SVL)、体重(BW)、尾长(TL)均小于鄂尔多斯种群,并除头体长(SVL)外,均有显着性差异,头体长SVL(F1,51=3.457,P=0.069)、体重BW(F1,51=5.144,P<0.05)和尾长TL(F1,51=27.675,P<0.01)。在荒漠沙蜥幼体(15±1日龄)时除头体长SVL(F1,51=2.930,P=0.093)没有显着性差异;尾长TL(F1,51=28.769,P<0.01)、头长HL(F1,51=18.357,P<0.01)、前肢长FL(F1,51=22.677,P<0.01)、后肢长PL(F1,51=48.192,P<0.01)均有极显着的差异。2.两地理种群间两种蜥蜴学习行为的比较在成功逃脱得分上,成体的荒漠沙蜥(F1,31=1.611,P=0.214)和丽斑麻蜥(F1,28=1.037,P=0.317),及幼体的荒漠沙蜥(F1,30=0.366,P=0.550)、丽斑麻蜥(F1,23=0.044,P=0.836)在地理区域上均没有显着性区别,在学习行为的表现上,二连浩特的荒漠沙蜥成体表现学习行为较差,其他蜥蜴均表现出学习行为。在学习能力的比较中发现,只有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的成体在成功逃脱(X2=6.315,df=1,P<0.05)上有显着的差异外,两地的荒漠沙蜥幼体(X2=0.016,df=1,P=0.900)、丽斑麻蜥成体(X2=0.752,df=1,P=0.386)及幼体(X2=0.015,df=1,P=0.903)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并且成功脱逃的次数呈现先增加在实验后期又下降的趋势;在错误次数上,两种蜥蜴(成、幼)在地理区域的比较中均没有显着差异,但整体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张晓磊[5](2018)在《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栖息地对蜥蜴食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栖息地退化显着影响蜥蜴对环境中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研究在2016-2017年期间采用剖胃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地区采集的蜥蜴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研究。对采自三类荒漠草原样地(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中的425个蜥蜴胃内容物进行分析,其中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294只、密点麻蜥(Eremiasmultiocellata)82只、丽斑麻蜥(E.argus)49只。实验以胃容物分析法研究蜥蜴的食性,分别统计出胃内食物的数量和频次,计算分析食物多样性指数,营养生态位宽度、辛普森优势度指数、皮洛均匀性指数,以探讨荒漠化所致的环境变化对蜥蜴食性和食物选择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草原沙蜥胃内容物中共鉴定出3纲11目42科的动物物种,所捕食的节肢动物主要集中在膜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从而可以确定草原沙蜥是以捕食昆虫等节肢动物(98.11%)为主、兼食极少量植物(1.89%)的杂食性动物;草原沙蜥2016和2017年的年间取食种类差异显着(χ2 = 740.90,df=50,P<0.0001),但膜翅目蚁科昆虫依然是其主要取食对象。草原沙蜥胃内食物种类的年间差异较小,但受样地变化的影响较大,表现为随栖息地荒漠化而捕食种类逐渐下降(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样地以及半固定沙丘之间的食物差异较大。2016年三类样地之间草原沙蜥胃内食物构成具有明显差异(X2 = 138.91,df= 78,P<0.0001),2017年也有类似的结果(X2 =2256.92,df= 82,P<0.0001)。(2)通过对不同生境中密点麻蜥进行胃容物分析和可利用食物统计结果表明,密点麻蜥可觅食的食物种类随着栖息地中植被盖度的降低逐步减少,食物组成也产生了明显差异(X2 = 50.98,df=32,P<0.005),食物资源的减少是导致蜥蜴食性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半固定沙丘中密点麻蜥的胃内食物种类少于固定沙丘,但其营养生态位宽度(7.2979)和均匀度指数(0.7581)要高于固定沙丘(分别为5.1138和0.6726)即半固定沙丘的密点麻蜥相较与固定沙丘在取食的范围上更广泛也更均匀,以便在恶劣环境中获得充足的食物。(3)丽斑麻蜥胃内容物中共鉴定出2纲9目22科节肢动物,丽斑麻蜥捕食的食物主要是昆虫纲动物(93.36%),也有部分蛛形纲动物(6.64%)。半翅目蚜科昆虫是其主要的捕食目标,同时对膜翅目蚁科,鳞翅目幼虫以及蜘蛛目也有较高的捕食比例。(4)食物偏好指数为我们了解捕食者的营养生态位以及对环境中资源的运用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不同生境中同种蜥蜴对于偏好的食物种类也存在差异,而且偏好的程度也有很大变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荒漠化程度越严重的环境中食物资源越匮乏。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蜥蜴开始偏好取食一些原先无选择性甚至是不偏好的食物,以提高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韦锦云[6](2018)在《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5-9月份,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选定了三类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栖息地,通过样线法调查了相应栖息地中的蜥蜴群落组成以及栖息地特征。2017年5-9月份,我们在这三类栖息地中捕捉了怀卵后期的雌性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成体并带回实验室内饲养至幼仔孵出,来研究荒漠化对荒漠沙蜥的繁殖输出(Reproductive outpu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三类栖息地中蜥蜴的总数量分别为2097、1377和904只,三类栖息地的蜥蜴群落组成差异显着(χ2=763.09,df 0,P<0.01)。2、固定沙丘中分布有三种蜥蜴,即荒漠沙蜥、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和丽斑麻蜥(E.argus),数量分别为1230、668和199只,分别占比58.65%、31.86%和9.49%;半固定沙丘只分布有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数量分别为1217和160只,分别占比88.38%和11.62%;流动沙丘也是只有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但是荒漠沙蜥的占比高达99%,密点麻蜥已经几乎绝迹。3、从固定沙丘到半固定沙丘再到流动沙丘,随着荒漠化程度的加剧,三类栖息地中蜥蜴群落的丰富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皮洛均匀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均逐渐显着下降。4、典范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蜥蜴群落组成和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为植被高度、裸地比例、隐蔽度、表层土壤含水量和表层土壤孔隙度。总体而言,荒漠沙蜥偏好裸地,密点麻蜥偏好隐蔽性好且湿润又疏松的区域,而丽斑麻蜥则偏好植被高的区域。5、三类.栖息地的荒漠沙蜥的产后体重和头体长存在显着差异,尾长无显着差异;6、固定沙丘中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期最长,约为40天,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期相近,都为34天左右,比固定沙丘少了 6天。随着栖息地荒漠化的加剧,荒漠沙蜥的平均产卵数减少,卵的孵化期缩短,孵化成功率提高。7、流动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率最高,达到了 62.71%,半固定次之,为54.55%,固定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率最低,为47.12%。三类栖息地的荒漠沙蜥在繁殖输出上存在明显差异。

杨扬[7](2017)在《密点麻蜥两地理种群繁殖特征及认知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5月下旬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十二连城乡和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的密点麻蜥,采用实验室饲养与问题箱相结合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与分析。通过比较鄂尔多斯地区和二连浩特地区两地的密点麻蜥的繁殖特征、成体学习行为及幼体学习行为,来探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以及动物对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做出何种响应。旨在为保护密点麻蜥种群延续提供基础资料,得出以下结果。1.密点麻蜥两地理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通过记录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的母体体长、产后体重、窝仔数、窝仔重、幼体体重、幼体头体长、相对窝仔重7个指标,研究两地种理群雌体的繁殖特征。结果表明:(1)两地理种群繁殖母体体长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鄂尔多斯种群的繁殖母体体长大于二连浩特种群;鄂尔多斯种群母体产后体重显着大于二连浩特种群;窝仔数、窝仔重、幼仔体重在两地理种群间均无显着差异;二连浩特种群的幼体头体长显着大于鄂尔多斯种群的幼体头体长。(2)密点麻蜥年产单窝仔,鄂尔多斯种群窝仔数与繁殖母体SVL呈显着正相关(R2=0.2573,F1,17=5.889,P=0.027);窝仔重与繁殖母体SVL呈显着正相关(R2=0.2089,F1,17=4.490,P=0.049);相对窝仔重与繁殖母体SVL呈显着正相关(R2=0.2089,F1,17=4.490,P=0.049),由此得出鄂尔多斯密点麻蜥通过增加窝仔数和窝仔重增大繁殖输出。(3)二连浩特种群窝仔数与繁殖母体SVL相关不显着(R2=0.050,F1,13=0.697,P=0.429);窝仔重与繁殖母体SVL相关不显着(R2=4E-05,F1,13=0.001,P=0.981)。相对窝仔重与繁殖母体SVL相关不显着(R2=4E-05,F1,13=0.001,P=0.98)由此得出二连浩特种群繁殖输出与母体状态无关。2.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学习能力研究(1)两地理种群的密点麻蜥成体、幼体的学习能力均无显着差异。通过记录和分析35秒内成功逃跑得分情况、错误次数、120秒内成功逃跑次数三个指标得出:两地蜥蜴均表现出学习行为,且随实验次数增多,35秒内得分增多,错误次数减少,成功逃跑次数增加。(2)两地理种群间密点麻蜥成体35秒内成功逃跑得分情况无显着差异(F1,30=0.259,P=0.745);逃跑过程中的错误次数无显着差异(F1,30=0.159,P=0.319);120秒内逃跑次数无显着差异(F1,30=0.130,P=0.275)(3)两地理种群间密点麻蜥幼体逃跑过程中的错误次数差异不显着(F1,38=0.838,P=0.176)、35秒内成功逃脱得分情况无显着差异(F1,38=0.134,P=0.108),120秒内成功逃脱次数差异不显着(F1,38=0.613,P=0.715)。(4)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35秒内成功逃跑得分情况、错误次数、120秒内逃跑次数三个指标在测试次数间均无显着差异。

刘睿,毕俊怀,付明霞,陈绍勇[8](2015)在《鄂尔多斯地区密点麻蜥的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85只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采用胃剖法作食性分析,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食物数量和频次百分比、营养生态位宽度、营养生态位重叠值和有益系数等。结果显示,密点麻蜥以觅食昆虫为主,其次为蛛形类和植物种子;其中包括2纲13目41科的节肢动物门物种。雌、雄个体的取食食性差异不显着,但幼体、亚成体和成体间食性有显着的差异。雌、雄个体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亚成体的营养生态位宽度与食物多样性指数最大,而成体最小。密点麻蜥的总有益系数为正值,表明该物种摄食较多的害虫。

赵雪[9](2014)在《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的种群密度、食性及两性异形研究》文中指出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隶属爬行纲(Reptlia)有鳞目(Squamat)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phalus),广布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北部草原及半荒漠地区。本研究的实验地点位于库布齐沙漠的十二连城乡段,通过对该地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食性及两性异形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探讨部分影响草原沙蜥种群密度的因素、草原沙蜥秋季的食性情况及其两性异形的发生情况,并对部分生态学资料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主要结果如下:(1)对低盖麻黄地、自然样地、高盖杨柴地三个样地内的草原沙蜥进行标记重捕,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三样地间草原沙蜥的种群平均密度按照麻黄地(66尾/1000m2)、自然地(35尾/1000m2)、杨柴地(10尾/1000m2)的顺序依次递减。通过对各季节的统计发现,春季草原沙蜥的种群平均密度最大(50尾/1000m2),夏季草原沙蜥的种群平均密度最小(25尾/1000m2)。通过对植被的调查统计发现,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与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植物多样性不相关(P=0.163)。当植被盖度大于70%、植被高度大于30cm时,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草原沙蜥不适于在植被较高较密的生境下生存。(2)以胃内容物分析法研究草原沙蜥的食性,在其胃内容物中共鉴定出2纲12目27科的动物物种,其中包括昆虫纲、蜘蛛纲及少量植物碎片。在草原沙蜥取食的动物物种中主要以昆虫纲动物为主,占全部食物总数量的95.8%,其中草原沙蜥最喜食的蚁科占39.23%,其次是蚜科占19.24%,再次是鞘翅目幼虫占17.71%。草原沙蜥两性间的食物百分率相似性指数(90.08%)及营养生态位重:叠值(0.96)均较大,表明两性间存在食物强烈竞争的可能。雄性草原沙蜥的食物多样性指数(2.98)及营养生态位宽度(14.01)均大于雌性(分别为2.67和13.27),即雄性草原沙蜥取食的丰富度比雌性草原沙蜥大。草原沙蜥各年龄间取食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生态位宽度是成体最大(2.95和13.89),亚成体次之(2.83和13.71),幼体最小(2.58和12.23),表明成体草原沙蜥取食的丰富度最大,幼体草原沙蜥取食的丰富度最小。通过对草原沙蜥益害系数的计算,其结果均为正数,说明在草原沙蜥秋季的食谱中,更偏向于取食有害昆虫。(3)通过对草原沙蜥头体长、头宽、腋胯距、尾长等身体指数的测量,研究草原沙蜥的两性异形情况。结果表明,草原沙蜥成体存在两性异形的情况,且雄性成体的体型大于雌性成体。且草原沙蜥的两性异形主要表现在雄性沙蜥的头部和尾部大于雌性沙蜥,而雌性沙蜥的腋胯距大于雄性,这一现象在研究过的蜥蜴中普遍存在。

赵雪,毕俊怀[10](2014)在《草原沙蜥幼体的形态两性异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2011年9月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捕获118条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幼体,测量其部分身体指数并对其两性异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幼体和雌性幼体的平均体长分别为36.3 mm和34.0 mm,雄性的体长显着大于雌性。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幼体有较大的头部和尾部,雌性幼体具有较大的腋胯距。草原沙蜥幼体的局部形态特征皆与体长成正相关。

二、山地麻蜥春秋季食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麻蜥春秋季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鳄蜥幼体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动物社会交流行为
    1.2 动物社会交流行为类型
        1.2.1 繁殖行为
        1.2.2 觅食行为
        1.2.3 社会行为
        1.2.4 攻击行为
        1.2.5 通讯行为
        1.2.6 节律行为
    1.3 亲缘辨别
    1.4 鳄蜥简介
        1.4.1 鳄蜥概况
        1.4.2 鳄蜥行为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鳄蜥幼体与雌性成体鳄蜥的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地点
        2.2.2 实验对象
        2.2.3 实验器械
        2.2.4 实验流程
        2.2.5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鳄蜥幼体与雌性成体鳄蜥的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地点
        3.2.2 实验对象
        3.2.3 实验器械
        3.2.4 实验流程
        3.2.5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生活史研究概况
        1.1.1 性成熟年龄及性成熟个体大小
        1.1.2 窝卵数与后代大小
        1.1.3 权衡关系
    1.2 爬行动物生活史研究概述
        1.2.1 身体大小与性二态
        1.2.2 食性研究
        1.2.3 种群统计学
        1.2.4 繁殖生态学
    1.3 我国滑蜥属研究进展
        1.3.1 秦岭滑蜥研究进展
        1.3.2 地理分布
        1.3.3 繁殖研究
        1.3.4 分子研究
第2章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内容及方案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采样地简介
        3.1.2 实验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形态学与性二态
        3.2.2 食性研究
        3.2.3 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3.2.4 雌性繁殖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秦岭滑蜥的形态特征及性二态
        4.1.1 秦岭滑蜥的形态特征
        4.1.2 秦岭滑蜥的性二态
    4.2 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
        4.2.1 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
        4.2.2 不同地理种群的食性差异
        4.2.3 不同性别的食性差异
        4.2.4 不同年龄段的食性差异
    4.3 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4.3.1 种群年龄结构与最小性成熟头体长
        4.3.2 性比
    4.4 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
第5章 讨论
    5.1 秦岭滑蜥的性二态
        5.1.1 个体大小性二态
        5.1.2 头部性二态
        5.1.3 腹部性二态
        5.1.4 尾部性二态
        5.1.5 前后肢性二态
    5.2 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
        5.2.1 食物组成
        5.2.2 食物的地理差异
        5.2.3 食物的两性差异
        5.2.4 食物的年龄段差异
    5.3 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5.3.1 种群年龄结构
        5.3.2 性比
    5.4 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国内外蜥蜴研究概况
        1.1.1 研究的主要领域
        1.1.2 繁殖输出的研究现状
        1.1.3 卵孵化的研究现状
        1.1.4 学习行为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
        1.2.1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1.2.2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科学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二连浩特市
    2.2 鄂尔多斯市
3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材料
        3.1.3 方法
    3.2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4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和丽斑麻蜥学习行为的研究
    4.1 实验对象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分析
        4.4.1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和丽斑麻蜥成功逃脱得分分析
        4.4.2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和丽斑麻蜥学习能力的比较
        4.4.3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攻击行为的比较
    4.5 讨论
5 结语
    5.1 两地理区域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比较
    5.2 两种蜥蜴不同地理种群间学习行为的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5)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栖息地对蜥蜴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蜥蜴研究概况
        1.2.2 蜥蜴食性研究概况
    1.3 食性研究方法
        1.3.1 直接观察法
        1.3.2 粪便分析法
        1.3.3 粪便DNA分析法
        1.3.4 胃内容物分析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类型
    2.4 动物资源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时间及区域
    3.2 实验动物采集
    3.3 食物鉴定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
    4.1 栖息地荒漠化对草原沙蜥食性的影响
        4.1.1 栖息地荒漠化对草原沙蜥食物组成的影响
        4.1.1.1 2016年草原沙蜥食物组成的样地间差异
        4.1.1.2 2017年草原沙蜥食物组成的样地间差异
        4.1.1.3 草原沙蜥食物组成的年间变化
        4.1.2 栖息地荒漠化对草原沙蜥食物选择的影响
        4.1.2.1 2016年草原沙蜥食物选择的样地间差异
        4.1.2.2 2017年草原沙蜥食物选择的样地间差异
        4.1.2.3 草原沙蜥食物选择的年间变化
    4.2 栖息地荒漠化对密点麻蜥食性的影响
        4.2.1 栖息地荒漠化对密点麻蜥食物组成的影响
        4.2.1.1 密点麻蜥食物组成的样地间差异
        4.2.1.2 密点麻蜥食物组成的年间变化
        4.2.1.3 密点麻蜥食物选择的样地间差异
        4.2.1.4 密点麻蜥食物选择的年间差异
    4.3 荒漠草原上丽斑麻蜥的食性特征
5 讨论
    5.1 草原沙蜥的食性
    5.2 密点麻蜥的食性
    5.3 丽斑麻蜥的食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研究现状
        1.2.2 蜥蜴的研究现状
        1.2.3 蜘蜴繁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地区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条件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野生动物资源
    2.6 生态保护现状
3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
        3.1.1 蜥蜴的群落组成调查
        3.1.2 栖息地特征调查
    3.2 室内实验设计
        3.2.1 实验器材和实验动物
        3.2.2 实验方案
    3.3 数据处理
        3.3.1 蜥蜴的群落组成
        3.3.2 栖息地特征
        3.3.3 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因子
        3.3.4 蜥蜴的繁殖输出
4 研究结果
    4.1 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
        4.1.1 蜥蜴的群落组成
        4.1.2 蜥蜴的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
        4.1.3 蜥蜴群落的多样性
        4.1.4 栖息地特征
        4.1.5 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因子
    4.2 荒漠化对蜥蜴繁殖输出的影响
        4.2.1 荒漠沙蜥的产后形态
        4.2.2 荒漠沙蜥的孵化情况
        4.2.3 荒漠沙蜥的繁殖输出
5 讨论
    5.1 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
        5.1.1 蜥蜴的群落组成
        5.1.2 蜥蜴群落的多样性
        5.1.3 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因子
    5.2 荒漠化对蜥蜴繁殖输出的影响
        5.2.1 荒漠沙蜥的产后形态
        5.2.2 荒漠沙蜥的孵化情况
        5.2.3 荒漠沙蜥的繁殖输出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密点麻蜥两地理种群繁殖特征及认知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综述
    1.1 国内外蜥蜴主要研究概况
        1.1.1 研究的主要类群及领域
        1.1.2 密点麻蜥的主要研究现状
        1.1.3 繁殖策略的研究现状
        1.1.4 认知能力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及研究地自然概况
    2.1 研究对象
        2.1.1 形态特征
        2.1.2 分布和种类
        2.1.3 生活习性
    2.2 研究地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动植物资源
3 密点麻蜥两地理种群繁殖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数据统计
    3.3 结果
        3.3.1 两地种群母体繁殖特征
        3.3.2 两地种群母体繁殖输出
        3.3.2.1 繁殖母体SVL与窝仔数的关系
        3.3.2.2 繁殖母体SVL与窝仔重的关系
        3.3.2.3 繁殖母体SVL与相对窝仔重的关系
    3.4 讨论
4 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学习能力测试
    4.1 材料与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成体学习能力测试
        4.3.1.1 两地理种群成体密点麻蜥逃跑成功得分情况
        4.3.1.2 两地理种群成体密点麻蜥学习能力比较
        4.3.1.3 相关性分析
        4.3.1.4 讨论
        4.3.2 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幼体的学习能力测试
        4.3.2.1 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幼体的逃跑成功得分情况
        4.3.2.2 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幼体学习能力比较
        4.3.2.3 相关性分析
        4.3.2.4 讨论
5 结论
    5.1 两地理种群母体繁殖特征
    5.2 两地理种群密点麻蜥学习能力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经历
附录

(8)鄂尔多斯地区密点麻蜥的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自然地概况
    1. 2 实验动物采集与保存
    1. 3 食性分析
    1. 4 数据统计
2 结果
    2. 1 密点麻蜥胃容物组成
    2. 2 雌、雄密点麻蜥的食性差异
    2. 3 不同年龄密点麻蜥的食性差异
    2. 4 益害评价
3 讨论

(9)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的种群密度、食性及两性异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中国沙蜥的起源与分布
    1.2 草原沙蜥的分布与特征
    1.3 研究现状
        1.3.1 种群密度的研究现状
        1.3.2 食性的研究现状
        1.3.3 两性异形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植被类型
    2.3 野生动物
    2.4 气候特征
    2.5 自然资源
    2.6 水文特征
    2.7 治理情况
3 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时间及区域
        3.1.2 样地概况
        3.1.3 标记重捕
        3.1.4 野外数据采集
        3.1.5 数据处理
    3.2 研究结果
        3.2.1 草原沙蜥种群数量统计
        3.2.2 草原沙蜥种群密度的样地间变化
        3.2.3 草原沙蜥种群密度的季节变化
        3.2.4 草原沙蜥种群密度与植被的相关性
        3.2.5 草原沙蜥的体长分布
    3.3 讨论
        3.3.1 草原沙蜥种群密度的样地间变化
        3.3.2 草原沙蜥种群密度的季节变化
        3.3.3 草原沙蜥的体长分布
4 草原沙蜥的食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实验动物采集
        4.1.2 食物鉴定
        4.1.3 数据统计
    4.2 研究结果
        4.2.1 草原沙蜥胃内容物组成
        4.2.2 草原沙蜥食性的性别间比较
        4.2.3 草原沙蜥食性的年龄间比较
        4.2.4 草原沙蜥的益害评价
    4.3 讨论
        4.3.1 草原沙蜥食性的性别间差异
        4.3.2 草原沙蜥食性的年龄间差异
        4.3.3 草原沙蜥的益害评价
5 草原沙蜥的两性异形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5.3.1 草原沙蜥体型大小的两性异形
        5.3.2 草原沙蜥头部大小的两性异形
        5.3.3 草原沙蜥腋胯距和尾部的两性异形
6 结论
    6.1 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研究
    6.2 草原沙蜥的食性研究
    6.3 草原沙蜥的两性异性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经历
致谢
附图

(10)草原沙蜥幼体的形态两性异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测定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山地麻蜥春秋季食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同域分布两种麻蜥的形态生态及其共存机制[D]. 王莉.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鳄蜥幼体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D]. 何明先.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3]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D]. 李海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8)
  • [4]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D]. 张晓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
  • [5]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栖息地对蜥蜴食性的影响[D]. 张晓磊.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6]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D]. 韦锦云.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7]密点麻蜥两地理种群繁殖特征及认知能力的研究[D]. 杨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8]鄂尔多斯地区密点麻蜥的食性分析[J]. 刘睿,毕俊怀,付明霞,陈绍勇. 四川动物, 2015(02)
  • [9]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的种群密度、食性及两性异形研究[D]. 赵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1)
  • [10]草原沙蜥幼体的形态两性异形[J]. 赵雪,毕俊怀. 动物学杂志, 2014(02)

标签:;  ;  ;  

山麻蜥春秋两季食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