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鼠的习性和控制方法

田鼠的习性和控制方法

一、田鼠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满都呼[1](2021)在《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不同放牧方式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2013—202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温带草甸草原,设置按月轮牧(Monthly rotation grazing,MG)、季节轮牧(Quarterly rotation grazing,QG)、过度放牧(Over grazing,OG)、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CG)和禁牧(CK)等5种放牧方式样区,采用无线电追踪、鼢鼠鼠丘系数调查和标志重捕法在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季)和9月(秋季)对地下啮齿动物东北鼢鼠个体和种群生态学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东北鼢鼠活动节律与巢域范围、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对不同放牧方式和气候因子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鼢鼠日活动节律是单峰型,不同季节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夜晚至次日凌晨,高峰期活动持续时长不同,春季持续12 h,夏季持续7 h,秋季持续6 h。雌雄个体日活动强度和季节活动强度差异不显着,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显着相关(P<0.01),土壤温度春季在7℃~10℃(20:00至次日8:00)、夏季17℃~22℃(20:00至次日3:00)和秋季10℃~12℃(22:00至次日4:00)时,东北鼢鼠的活动强度最高,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活动强度与土壤相对湿度无显着相关性。(2)雌性和雄性东北鼢鼠巢域面积的季节性差异均显着(F=33.95,P<0.01;F=42.09,P<0.01),不同季节东北鼢鼠巢域依次为:春季(雌性:166.41±14.43 m2;雄性:405.01±37.51 m2)>秋季(雌性:108.03±10.47m2;雄性:206.69±21.94 m2)>夏季(雌性:9.64±1.47m2;雄性:12.61±2.18 m2)。春季繁殖期不同性别东北鼢鼠之间存在巢域的重叠,1只雄性鼢鼠可与2只雌性鼢鼠巢域重叠。同性鼢鼠巢域未发现重叠。雄性鼢鼠体重达到400~450 g,巢域面积出现降低的拐点。雌性鼢鼠巢域随体重的变化趋势较小。(3)春季鼠丘系数(0.041±0.001)与秋季鼠丘系数(0.036±0.011)差异不显着(F=1.50,P=0.24),春季每只东北鼢鼠平均造丘数为24.76±1.44个;秋季每只东北鼢鼠平均造丘数为30.68±3.34个。(4)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差异显着(春季,F=13.813,P<0.01;秋季,F=18.772,P<0.01),春季,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K>MG>OG>QG>CG,秋季由高到低依次为CK>MG>OG>CG>QG。表明东北鼢鼠倾向栖息于禁牧和按月轮牧生境中,而不适应栖息于季节轮牧区和较强的连续放牧区。春季,东北鼢鼠的种群数量与降雨因子呈正相关关系(F=10.3,P=0.014);与月最高温度,呈负相关(F=4.0,P=0.042);秋季,东北鼢鼠种群数量与月最低温度、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F=6.0,P=0.007)。(5)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春季,禁牧方式(CK)下,东北鼢鼠种群空间聚集度显着高于其他放牧方式(F=2.162,P=0.039)。秋季,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空间聚集度指数差异不显着(F=0.634,P=0.64)。春季东北鼢鼠种群的聚集指数显着高于秋季(F=54.108,P<0.01)。(6)对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种群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推测,雄性和雌性,对雄性老体具有强烈的排斥。雄性老体间排斥性相对较低。东北鼢鼠种群不同年龄个体间可能存在等级序位。

贾修歧[2](2021)在《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血清蛋白、组织蛋白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农林害鼠的防治和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生化数据。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大林姬鼠(A.peninsulae)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方式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的方法,比较分析了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血清蛋白、组织蛋白、消化系统中淀粉酶(AMY)、酯酶(EST)、蛋白酶(PRO)以及血清、消化系统和组织器官中超氧化物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分布与活性,并建立电泳图谱。结果显示:1.血清蛋白在相同物种雌雄个体间以及不同物种间的分布和活性存在明显差异;2.组织蛋白在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的6种组织器官(心、肝、肾、肌肉、脑、肺)中的分布、活性以及谱带数量相似,但也存在差别;3.在2种鼠消化系统(胃、小肠、大肠、肝)中,淀粉酶、酯酶、蛋白酶均有分布,黑线姬鼠消化系统中淀粉酶、蛋白酶活性高于大林姬鼠,而酯酶活性略低于大林姬鼠;4.超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在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的血清、消化系统(胃、小肠、大肠、肝)以及6种器官和组织(心、肝、肾、肌肉、脑、肺)中均有表达并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在血清和组织器官中黑线姬鼠超氧化物酶的活性均强于大林姬鼠,在消化系统中弱于大林姬鼠;过氧化物酶在2种鼠的血清、组织器官以及消化系统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分布相似,但在相同物种器官和各组织间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王奇,王谦,陈顺德,何伟,喻文杰,杨柳,张光葭,廖沙,李汭芮,黄燕,姚人新,刘阳,钟波[3](2021)在《利用红外感应触发相机观察四川省石渠县棘球绦虫野外中间宿主动物活动情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四川省石渠县棘球蚴病流行区不同野外中间宿主动物的活动特点,探索其在棘球绦虫传播中的暴露风险,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的不同月份,在石渠县尼呷镇、俄多玛乡定居点1 km半径范围内设置12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均采用红外感应触发相机观察记录6 m以内的棘球绦虫中间宿主动物的地面活动情况,红外相机固定在距离地面高约100 cm的电线杆或围栏上,放置3 d以上,设置为每次触发后拍摄10 s或25 s的视频。在红外相机记录有小型哺乳类动物活动的范围内捕捉动物进行鉴定,剖解取肝组织PCR扩增所采捕捉动物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双向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比对,鉴定捕捉动物的物种。结果 12个观察点均获得视频记录,共计743 min;捕捉到59只小型哺乳类动物,其中6个观察点捕获的动物为兔形目的高原鼠兔,其Cyt b序列与GenBank中的高原鼠兔Cyt b基因序列(登录号为FJ227464)的一致性达99%以上;另6个观察点捕获的动物为啮齿目的青海松田鼠,其Cyt b序列与GenBank中的青海松田鼠Cyt b基因序列(登录号为KU214680、 KU214681)的一致性达99%以上。高原鼠兔的地面活动开始时间为6∶46,结束时间为20∶41,活动高峰期出现在9∶00、 12∶00、 17∶00左右,17∶00活动高峰最高;白天在地面活动的状态有食草、奔跑、观望、玩耍、打洞,分别占45.8%(546/1 192)、 33.6%(400/1 192)、 16.9%(201/1 192)、 2.9%(34/1 192)、 0.9%(11/1 192)。青海松田鼠地面活动开始时间为7∶18,结束时间为20∶14,活动高峰期出现在9∶00、12∶00、 14∶00、 17∶00左右,9∶00活动高峰最高;白天在地面活动的状态有奔跑、食草、观望、打洞、玩耍、清理身体、采草,分别占34.2%(131/383)、 32.9%(126/383)、 19.6%(75/383)、 6.3%(24/383)、 4.2%(16/383)、 1.6%(6/383)、 1.3%(5/383)。结论棘球绦虫不同野外中间宿主动物白天的活动规律有一定差异,其中高原鼠兔和青海松田鼠的活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活动频率及活动状态有所不同,高原鼠兔活动开始时间早于青海松田鼠,活动结束时间晚于青海松田鼠,全天活动更为频繁;青海松田鼠上午活动比下午积极,高原鼠兔下午比上午积极;青海松田鼠比高原鼠兔对外界更加警惕,高原鼠兔暴露在终宿主的捕食范围内的风险更高。

蒋梦婉[4](2020)在《基因组测序分析揭示青海田鼠和棕色田鼠低氧适应性进化》文中提出高原低氧(High altitude hypoxia)和地下低氧(Subterranean hypoxia)是陆栖哺乳动物的两种典型低氧环境的类型,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各种低氧环境产生了适应与进化,在细胞,形态及分子水平上形成了一系列稳定的低氧适应机制,系统地研究哺乳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可为低氧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青海田鼠(Neodon fuscus)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700 m-4,800 m的高寒草甸,是一种典型的高原地面鼠;棕色田鼠(Lasiopodomysmandarinus)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农田,是一种典型的地下鼠;布氏田鼠(L.brandtii)是棕色田鼠的近缘物种,主要生活在海拔约1,000 m的蒙古高原,营地面活动。3种田鼠均属于田鼠亚科(Arvicolinae),亲缘关系较近,是研究高原低氧和地下低氧的良好动物模型。本研究以青海田鼠、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为对象,分别对3种田鼠进行不同文库策略的全基因组高通量二代测序,后对测序片段进行组装得到3种田鼠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鉴定全基因组的重复序列,非编码RNA基因,编码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全面地注释3种田鼠的基因组序列;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对3种田鼠进行系统历史进化分析,估计分化时间、进化速率和种群历史;比较青海田鼠和布氏田鼠的基因组序列,研究青海田鼠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再通过4组高原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序列研究高原哺乳动物的低氧适应性进化;比较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基因组序列,研究棕色田鼠对地下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再通过4组地下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地下哺乳动物的低氧适应性进化。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测得青海田鼠385.90 Gb基因组数据,17K-mer预测基因组大小为2.32 Gbp,数据测序深度166.34 ×;组装得到基因组全长为2.24 Gbp,contig N50和scaffold N50分别为45.59 kb、9.52 Mbp;BUSCO和CEGMA评估基因组的完整性分别为 95.60%和 97.18%。测得棕色田鼠324.9 Gb基因组数据,17K-mer预测基因组大小为2.25 Gbp,数据测序深度172.85 ×;组装得到基因组全长为2.15 Gbp,contigN50和scaffold N50分别为51.15 kb、6.15 Mbp;BUSCO和CEGMA评估基因组的完整性分别为 94.70%和 95.97%。测得布氏田鼠470.39 Gb基因组数据,17K-mer预测基因组大小为2.32 Gbp,数据测序深度202.75 ×;组装得到基因组全长为2.23 Gbp,contigN50和scaffold N50分别为50.79 kb、0.68 Mbp;BUSCO和CEGMA评估基因组的完整性分别为 94.50%和 95.16%。2.全基因组注释青海田鼠、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注释得到的重复序列占基因组的比例分别为34.99%、33.93%和36.82%;非编码RNA注释结果中3种田鼠的miRNA、tRNA、和snRNA的拷贝数相当,布氏田鼠的rRNA拷贝数较高;3种田鼠编码基因的结构注释结果相对一致,青海田鼠、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的编码基因功能注释比例分别为 97.98%(20,319/20,738)、93.27%(19,801/21,229)和 97.66%(20,049/20,530)。3.三种田鼠的系统进化历史在由12个物种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家族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三种田鼠聚于一支,青海田鼠属于松田鼠属(Neodon),约7.4MYA分化出来,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属于毛足田鼠属(Lasiopodomys),约为5.8MYA分开独立成种;12个物种的进化速率整体有显着性差异,其中3种田鼠的进化速率比其他物种快且差异显着,棕色田鼠最快,布氏田鼠次之,青海田鼠第三;青藏高原隆升运动和冰期对3种田鼠的种群历史影响不同,青海田鼠受高原隆升和冰期的双重影响;布氏田鼠受冰期影响大、高原隆升影响小;棕色田鼠受冰期和高原隆升的影响均较小。4.青海田鼠及高原哺乳动物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分析1)青海田鼠和布氏田鼠发生扩张的基因家族分别为175个和138个,特有的分别为74个和23个,这些基因主要与蛋白质合成相关,且通过HIF-1信号通路的EGF基因促进血管生成;收缩的基因家族分别为981个和705个,丢失的分别为558和457,主要与嗅觉、视觉等感官及代谢有关。青海田鼠和布氏田鼠中普遍发生正选择进化的基因包括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激酶B,能够调节HIF-1信号通路,富集结果主要与线粒体等与氧调节的能量代谢相关;青海田鼠的正选择基因主要与白介素、辅酶及维生素相关。布氏田鼠的正选择基因主要与免疫功能相关。2)青海田鼠主要通过FGF7基因等调节MAPK信号通路、蛋白激酶B信号,促进HIF-1α的表达,间接调控HIF-1信号通路。青海田鼠还通过CYCS基因与EGF共同调节心血管系统;SERPINE1和多个EIF2家族应答细胞外部刺激;CYCS、CDK1和HSPA9提高有氧呼吸和糖代谢的能力;并且通过关键基因RIPK1、CYCS和IL12B调节多个通路:免疫及神经性疾病、抗癌通路、胞质DNA感受通路、核苷酸切除修复、NF-kB信号通路、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和色氨酸代谢。3)青海田鼠、北美鼠兔、滇金丝猴和牦牛4种不同的高原物种没有共同发生扩张的基因家族,仅有4个共同的正选择基因,其功能包括促进血管生成和重塑厌氧途径。高原物种对高原低氧适应性进化方式并非完全相同,青海田鼠主要通过调控机体的能量代谢,牦牛通过调控糖代谢,北美鼠兔通过DNA修复途径,滇金丝猴通过神经突触相关基因发生正选择进化的方式。5.棕色田鼠及地下哺乳动物对地下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分析1)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发生扩张的基因家族分别为178个和138个,特有的分别为69个和23个,基因主要与蛋白质合成相关,且通过HIF-1信号通路的GAPDH基因提高厌氧代谢降低氧的消耗。收缩的基因家族分别为724个和705个,丢失的则分别为596和457,基因主要与嗅觉、犁鼻器和代谢有关。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中普遍发生正选择进化的基因包括CDKN1B、EPO和VHL基因调控HIF-1信号通路中细胞增殖和氧运输能力,富集的功能类别较多,包括线粒体、DNA修复等与低氧适应相关的条目;棕色田鼠的正选择基因包括调节HIF-1信号通路的IL6R和IFNGR2基因,富集结果主要与能量代谢和DNA修复相关。布氏田鼠的正选择基因主要与免疫功能相关。2)棕色田鼠主要通过GAPDH、PRKAG3和PDGFB调节PI3K-Akt和AMPK信号通路,FOXP3,IL7R和CD7调节心血管系统;MDM2和NUP85应答细胞外部的刺激;GAPDH和PEX10提高糖代谢、氧化还原反应和线粒体功能;并且通过关键基因MDM2、CDK2和IL7R调节多个通路:造血细胞谱系,PI3K-Akt信号通路,黑色素瘤,细胞周期,过氧化物酶体和能量代谢相关的通路。3)金毛鼹、星鼻鼹、盲鼹形鼠和滨鼠科的2个物种(达马拉鼹鼠和裸鼹鼠)没有共同发生扩张和正选择进化的基因。但4种地下哺乳动物比近缘物种有更多扩张的基因与免疫功能相关,且均在视觉方面发生正选择进化。在低氧适应方面,金毛鼹、盲鼹形鼠和滨鼠科有更多的基因发生了扩张,金毛鼹、星鼻鼹和盲鼹形鼠均通过能量代谢和DNA修复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正选择进化,还有其他物种特异性的方式可能与土壤环境、气候及生活习性的差异有关:星鼻鼹调节其呼吸系统,盲鼹形鼠调节其氧化应激反应,滨鼠科2个物种调节其HIF-1信号通路。主要结论如下:1)经二代基因组测序、denovo组装的青海田鼠、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是2.24 Gbp、2.15 Gbp和2.23 Gbp,其中分别有34.99%、33.93%和36.82%的重复序列,4类非编码RNA,编码基因个数分别为20,738、21,229和 20,530。2)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与冰期对3种田鼠的种群历史影响不同,青海田鼠受高原隆升和冰期的双重影响;布氏田鼠受冰期影响大、高原隆升影响小;棕色田鼠受冰期和高原隆升的影响均较小。3)青海田鼠与棕色田鼠对各自不同的低氧环境进化形成了特定响应机制。①在调控HIF-1信号通路方面,青海田鼠主要通过FGF7等基因调节MAPK信号通路、蛋白激酶B信号,间接促进ZHIF-1α的表达,且经通路中EGF基因的扩张促进血管生成;棕色田鼠通过基因VLH、IL6R和IFNGR2直接调控HIF-1α的表达,且经通路中CDKN1B基因调节细胞增殖,EPO基因调节氧运输能力,GAPDH基因扩张提高了厌氧代谢降低氧消耗。②在其他通路调节方面,青海田鼠主要通过RIPK1、CYCS和IL12B基因调节免疫及神经性疾病、抗癌通路、胞质DNA感受通路、核苷酸切除修复和色氨酸代谢通路;棕色田鼠主要通过MDM2、CDK2和IL7R基因调节造血细胞谱系,黑色素瘤,细胞周期,过氧化物酶体和与能量代谢相关的通路。③在其他调控系统方面,青海田鼠主要通过CYCS与EGF、棕色田鼠主要通过FOXP3、IL7R和CD7,共同调节心血管系统;青海田鼠通过SERPINE1和多个EIF2家族、棕色田鼠通过MDM2和NUP85应答细胞外部的刺激;青海田鼠主要通过CYCS、CDK1和HSPA9提高有氧呼吸和糖代谢的能力;棕色田鼠通过GAPDH和PEX10提高糖代谢、氧化还原反应和线粒体功能。4)高原物种对高原低氧适应性进化方式具有物种特异性;地下哺乳动物是通过功能相同或相近的正选择基因对地下低氧环境发生适应性进化,而非基因结构本身。总之,我们的研究发现,青海田鼠和棕色田鼠分别通过间接和直接的方式调控HIF-1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和能量代谢对各自低氧环境发生适应性进化,这表明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对于低氧环境适应性进化的一致性。

魏思慧[5](2020)在《青海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不同终宿主的粪便抗原阳性率、粪便密度及阳性粪便密度,阐明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构建统计模型,分析影响野外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因素。为青藏高原地区消除棘球蚴病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5月和2019年9月,在青海省玛沁县雪山乡和大武乡开展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野外环境污染的调查。通过沿乡道每隔约2 km机械抽样,共计调查116个调查点,覆盖不同类型环境指标包括地形分类、牧场类型、草高度、植被覆盖度、中间宿主密度、植被类型、调查点中心经纬度等。通过肉眼搜索、采集调查点内所有犬、狐、狼的粪便,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棘球绦虫抗原。对研究区域内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Nemenyi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类型环境中犬、狐、狼的粪便污染分布特征。利用动差法分析野外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量的分布类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野外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因素。结果:116个调查点中,有粪便分布的调查点有60个,其粪便分布率为51.72%(60/116),而有阳性粪便分布的调查点有12个,其阳性粪便分布率为10.34%(12/116)。共收集终宿主粪样252份,其中狐粪、狼粪、犬粪占比分别为63.89%(161/252)、11.90%(30/252)、24.21%(61/252)。经 ELISA 检测总体粪便抗原阳性率为6.35%(16/252),其中狐、狼、犬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73%(6/161)、6.67%(2/30)、13.11%(8/61)。各阳性调查点中粪便抗原阳性率范围为5.66%(3/53)~10%(3/3)。阳性粪便中,ELISAOD 值为 0.327~0.5094,平均值为 0.4015。各调查点粪便密度和阳性粪便密度均呈偏态分布,中位数分别为1份/10000m2和0份/10000m2,均数分别为2.17份/10000m2和0.14份/10000m2,最大值分别为53份/10000m2和 3 份/10000m2。粪便抗原阳性率及阳性粪便密度在乡镇分组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雪山乡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和阳性粪便密度均大于大武乡(P<0.05),且不同终末宿主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样本量下,狐和犬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73%、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雪山乡狐和犬的粪便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63%和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在其它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查区域内每增加1份犬科动物粪便,该区域内发生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的可能性增加1.356倍。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在其它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查区域内每增加1份犬科动物粪便,该区域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便可增加1.058份。结论:青海省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严重,具有犬粪数多且分布广,狐粪感染率高的特点。提示控制或该类地区棘球蚴病传播中,不容忽视狐作为传染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落实青藏高原同类地区控制传染源策略和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楚彬[6](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种群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优势地下啮齿动物,在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誉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工程师”。但是,当高原鼢鼠种群密度超过环境容量,导致草地鼠害发生,造成草地生产力下降和水土流失。多年来针对高原鼢鼠危害主要采用弓箭捕杀或药物毒杀控制其危害,这种防控策略忽视了高原鼢鼠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多重功能,不利于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草地鼠害发生与害鼠种群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种群动态包括种群数量动态和时空分布动态。了解草地害鼠种群动态变化进而采取种群密度调控而非简单灭杀是防治草地鼠害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但是,目前国内对高原鼢鼠较大时空尺度种群动态研究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从高原鼢鼠种群空间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化两个方面开展。在种群空间分布研究中,基于地理尺度调查了青藏高原东缘青海、甘肃和四川3省的高原鼢鼠分布区,采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多种物种分布模型,研究高原鼢鼠的地理分布范围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潜在分布区、气候变化对分布区的影响;基于微生境尺度选择地理尺度所调查的一个区研究高原鼢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高原鼢鼠分布的影响。在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方面,选择微生境尺度调查区连续6年(2014年2019年),采用标志重捕法分别于春季和秋季监测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同期调查气候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年际变化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估计高原鼢鼠种群生态寿命。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制定高寒草地啮齿动物防控策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理尺度调查发现高原鼢鼠主要分布在100°103°E,33°36°N,海拔3 5004 000 m,年均温度-1℃2℃,年降雨量500600 mm以及土壤容重0.81.0 g/cm3的高寒草甸区。高原鼢鼠现实分布区主要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东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以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RF)预测的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总面积为27.32×104 km2,约占青藏高原天然草地面积的19.51%,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西北部地区,各地区的潜在分布面积分别为13.04×104 km2、6.02×104km2和8.27×104 km2。2.地理尺度下影响高原鼢鼠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年降水量和土壤容重。以土丘数量作为高原鼢鼠分布偏好的指标,发现高原鼢鼠分布与年降水量和010 cm土壤水分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403,P=0.034;r=0.495,P=0.007),与010 cm土壤容重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0.597,P=0.001),与其他环境因子均无显着相关关系。选取年降水量、010 cm土壤水分和010 cm土壤容重与高原鼢鼠分布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最优回归方程为Y=0.19X1-150.22 X2+115.25(X1为年降水量,X2为土壤容重)。3.微生境尺度调查发现高原鼢鼠土丘呈聚集分布,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杂类草和莎草科丰富度。交方差函数分析表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与土壤水分、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根系粗蛋白含量、根系粗脂肪含量、杂类草丰富度表现出正的空间关联性,与土壤容重、莎草科丰富度和禾本科丰富度表现出负的空间关联性。Mantel检验发现莎草科丰富度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呈现显着的负空间关联性(P=0.042),杂类草丰富度与高原鼢鼠土丘分布存在显着的正空间关联性(P=0.046)。4.未来气候变化与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变化密切相关。在RCP2.6情景下,2050s和2070s青藏高原东缘温度分别上升了2.1℃和2.0℃,相比于当前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205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增加了2.33%,207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减少了3.60%;在RCP4.5情景下,2050s和2070s青藏高原东缘温度分别上升了2.7℃和3.0℃,2050s和207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相比于当前分布面积分别增加了11.86%和9.32%;在RCP8.5情景下,2050s和2070s青藏高原温度分别上升了3.4℃和4.6℃,2050s和2070s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相比于当前分布面积分别增加了11.74%和11.60%。5.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年际间种群数量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从当年春季至秋季总体呈增加趋势,从秋季至次年春季总体呈降低趋势。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变动主要受到气温的影响。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春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年均气温(0.43),最高气温(0.35)、最低气温(0.31)、杂类草地下生物量(0.27)、降水量(0.24)、禾本科地下生物量(0.21)和莎草科地下生物量(0.13);秋季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依次为年均气温(0.50)、杂类草地下生物量(0.46)、莎草科地下生物量(0.40)、最高气温(0.37)、最低气温(0.34)、禾本科地下生物量(0.30)和降水量(0.28)。6.高原鼢鼠雌性个体的平均生态寿命(28.17±9.02月)高于雄性个体的平均生态寿命(23.20±8.87月),但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t9=-0.916,P=0.384)。雄性最长寿命为34个月,最短寿命为12个月,大部分雄性个体的寿命在24个月左右;雌性最长寿命为41个月,最短寿命为17个月,大部分雌性个体寿命在22个月左右。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高原鼢鼠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草甸区。通过地理尺度和微生境尺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非生物和生物因子共同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主导因子是年降雨量、土壤容重和杂类草丰富度。在青藏高原东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面积有扩大趋势。高原鼢鼠种群数量波动主要受年平均气温影响,与其它环境因子关系不密切,其生态寿命约为2224个月。

刘昕航[7](2020)在《云南省齐氏姬鼠等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云南省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锡金小鼠(Mus pahari)和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的感染情况及相关生态分布规律。方法:根据1990—2015年对云南省39县(市)的长期现场调查资料,运用一系列统计方法,对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的感染情况及相关生态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用构成比(Cr)、感染率(P)、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等常规统计指标描述三种野鼠(宿主)体表革螨的感染情况,并分析感染率(P)与平均多度(MA)之间的线性关系。用Sorensen相似度指数(Css)计算雌雄宿主体表革螨物种相似度,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宿主革螨感染差异。借助流行病学模型,计算预测感染率(PP),并分析实际感染率(OP)和预测感染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用Taylor幂函数测定革螨在不同宿主个体间的空间分布型。用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拟合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并预测每种野鼠体表革螨的总物种数。结果:在云南省境内所调查的39县(市)中,累计捕获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3种野鼠合计3209只,从三种野鼠体表共采集革螨26460只,分类鉴定为8科20属70种。从15个县(市)所捕获的1910只齐氏姬鼠体表共采集到革螨4035只,鉴定为7科18属50种,上海真厉螨Eulaelaps shanghaiensis(Cr=18.94%)和拟厩真厉螨E.substabularis(Cr=14.33%)所占构成比最高,是齐氏姬鼠体表的优势革螨。雌性和雄性齐氏姬鼠体表革螨的物种相似度Css=80.95%,上海真厉螨在成年齐氏姬鼠体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高于未成年鼠(P<0.05)。从14县(市)所捕获的720只锡金小鼠体表共采集到革螨14257只,鉴定为2科12属37种。贵州厉螨Laelaps guizhouensis(Cr=75.33%)、贫毛厉螨L.paucisetosa(Cr=14.68%)和兴义厉螨L.xingyiensis(Cr=6.91%)所占构成比最高,是锡金小鼠体表的优势革螨。雌性和雄性锡金小鼠体表革螨的物种相似度Css=75.86%,雄鼠体表贫毛厉螨的感染率高于雌鼠(P<0.05),但雌鼠体表贵州厉螨的平均多度高于雄鼠(P<0.05)。贵州厉螨和贫毛厉螨在成年鼠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均高于未成年鼠(P<0.05)。从21个县(市)所捕获的579只社鼠体表共采集到革螨8168只,鉴定为5科15属43种。土尔克厉螨L.turkestanicus(Cr=43.91%)、毒厉螨L.echidninus(Cr=18.72%)、福建厉螨L.fukienensis(Cr=16.99%)和特氏厉螨L.traubi(Cr=16.31%)所占构成比最高,是社鼠体表的优势革螨。雌性和雄性社鼠体表革螨的物种相似度Css=71.64%,雄鼠体表土尔克厉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均高于雌鼠(P<0.05),雄鼠体表毒厉螨的感染度高于雌鼠(P<0.05),但四种优势革螨在成年与未成年社鼠体表的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野鼠体表的优势革螨在所对应宿主动物的不同个体间均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部分优势革螨的感染率(P)和平均多度(MA)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如锡金小鼠体表贫毛厉螨和兴义厉螨的P和MA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892和0.955(P<0.05),社鼠体表土尔克厉螨、毒厉螨和福建厉螨的P和MA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916、0.976和0.979(P<0.05)。借助流行病模型,可以通过部分优势革螨种的平均多度(MA)计算出预测感染率(PP),且实际感染率(OP)和预测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高,拟合优度好(EF值接近1),如锡金小鼠体表贫毛厉螨和兴义厉螨的OP和PP之间存在直线正相关(r=0.946和0.916,P<0.05),EF=0.991和0.984;社鼠体表4种优势革螨(土尔克厉螨、毒厉螨、福建厉螨、特氏厉螨)的OP和PP之间存在直线正相关(r=0.964、0.956、0.999和0.967,P<0.05),EF=0.8827、0.8116、0.5791和0.7356。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用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R2=0.08715、0.7370和0.6219)。在种多度分布曲线拟合基础上,可以通过曲线下面积的粗略估算预测总的革螨种数,如:齐氏姬鼠的总革螨种数预测为71种,即有21种稀有种革螨可能因为数量太少而在抽样调查中被漏掉。结论: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三种野鼠体表的革螨种类丰富,最主要的优势革螨分别是上海真厉螨、贵州厉螨和土尔克厉螨,部分优势革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雄鼠和成年鼠体表革螨感染大多高于雌鼠和未成年鼠。同一鼠种不同个体间的革螨感染很不均匀,表现为聚集性分布。通过平均多度(MA)可以计算出预测感染率(PP)。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种多度分布曲线拟合基础上可以预测革螨的总物种数。

和鹏程[8](2020)在《基于跨物种转录组的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低氧适应研究》文中指出氧气是动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成分,其正常供应对于维持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机能至关重要,而低氧环境往往会导致动物体的氧气供应不足,进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上的反应。大多数陆生哺乳动物对低氧的耐受较差,而地下鼠由于对地下洞道中低氧环境的长期适应,其在行为、生理、遗传等不同层次产生了一系列的低氧适应策略。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长期生活于地下,是一种典型的地下鼠,而与其同属的布氏田鼠(L.brandtii)则为地面鼠。两种田鼠可以作为跨物种转录组研究的良好模型。本研究以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处理组和对照组各3只成年雄性个体,在实验室低氧舱内10%低氧处理48小时,取脑组织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经质控、拼接、注释后,采用跨物种转录组方法对脑组织进行了常氧下物种间及慢性低氧下物种内的差异表达分析。旨在利用跨物种转录组方法揭示棕色田鼠的低氧适应机制,探索物种间转录组数据的直接比较方法,以期为地下鼠低氧适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方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各有6个样本的脑转录组测序数据,质控后共获得89.4Gbp Clean data,Q20碱基百分比≥98.23%、Q30碱基百分比≥87.26%;经Trinity拼接,共获得75600条棕色田鼠unigene,N50为2430bp,78281条布氏田鼠unigene,N50为2506bp。2)利用Nr啮齿动物子库、Swiss-prot蛋白数据库、KEGG数据库、GO数据库对两种田鼠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分别得到26013和25882条注释结果。使用Inparanoid筛选得到12451条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1:1的直系同源序列。3)利用跨物种转录组方法进行种间常氧脑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以p.adj<0.05与|log2foldchange|≥1为标准,筛选到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种间脑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DEGs)447个,其中棕色田鼠高表达基因219个、低表达基因228个。GO富集分析发现,常氧环境中,棕色田鼠(1)激活δ阿片受体(δ-opioid receptor)介导脑缺血/缺氧耐受的基因高表达;(2)小分子代谢调控、激素分泌和调控等与代谢相关的基因高表达,摄食、神经兴奋性等与活动相关的基因高表达;(3)造血、血管生成调控、神经发生等相关基因低表达。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GO分析结果相似,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也支持GO分析结果。这表明棕色田鼠良好的氧感受与调控能力:(1)常氧环境中细胞内的低氧诱导因子(HIF)基因转录出的m RNA会被氧降解,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被抑制表达,表现出低水平的表达,尤其是造血、神经发生相关的基因;(2)高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脑组织的功能调控,而极少涉及结构性改变。4)去除上述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常氧种间差异表达基因,采用比较转录组方法分析种内低氧脑转录组差异表达。10%低氧处理条件下,以p.adj<0.05与|log2foldchange|≥1为标准,分别得到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差异表达基因136个和103个。GO富集分析发现,10%低氧处理条件下,(1)棕色田鼠血管生成、细胞内钙/磷酸盐稳态调节、细胞迁移等细胞和有机体等低氧响应相关基因上调;髓鞘的形成与稳定、神经丝的组分、微管组装与调控等生物学功能相关基因下调。(2)布氏田鼠与血管生成的调控、凝血、红细胞内稳态等相关的基因上调;与体内稳态调节,例如碳水化合物、阳离子稳态调控相关的基因,激素分泌与转运等相关的基因均出现下调;与运动调控,例如摄食行为、多巴胺生物合成等相关的基因下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GO分析结果相似,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也支持GO分析结果,q PCR验证了转录组分析计算结果可靠。这表明,暴露于10%低氧环境中,棕色田鼠和布氏田鼠心血管系统均具有较好的低氧适应能力,棕色田鼠在神经保护方面有所降低,而布氏田鼠则在细胞内稳态与运动调控方面有所降低。结论:棕色田鼠比布氏田鼠具有更好的氧感受与调控能力。两种田鼠均利用心血管系统应对低氧,此时,棕色田鼠神经保护能力有所降低,布氏田鼠则在细胞内稳态与运动调控方面有所降低。

王国鹏[9](2016)在《几种不同灭鼠技术对棕色田鼠防控效果研究》文中提出1、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 Milne-Edwards)在山西的分布较广,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苹果、小麦、芦笋、中药材等作物。棕色田鼠多栖息于灌丛、草坡及河流沿岸较深厚或沙质较重的环境中。棕色田鼠头骨宽,脑颅平扁,与布氏田鼠、东方田鼠、黑线毛足鼠等鼠种存在显着差异,利用数显卡尺可以区分。棕色田鼠洞道复杂,一个完整洞系占地75-150m2,洞系内有鼠4~6只,多时可达16只;可啃食约16科近40种作物和大部分田间杂草,喜食植物有15种,主要为田间杂草和蔬菜;棕色田鼠一年可生育多次,3月和8月是全年的繁殖高峰期;成年棕色田鼠有很强的攻击性,两只成年雄鼠争夺领地或主导地位,以及雌鼠正值哺乳期时他们的攻击性很强。正常情况下棕色田鼠一年可生育多次,全年的第一个繁殖高峰期在3月份,8月是第二个繁殖高峰。改善耕作制度、优化果园管理对棕色田鼠有很好的控制作用。4月份密度和10月份密度显着相关,可以用来预测预报。目前农区鼠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部已经组织开发了鼠害监测数据系统;毒饵站投饵技术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杀鼠剂抗性监测主要使用LEF检测法,鼠害的不育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炔雌醚和左炔诺孕酮得到了深入研究;TBS技术在国内许多省得到试验推广,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在农田应用较少。2、以胡罗卜作基饵,配制成质量分数0.005%的溴敌隆毒饵和质量分数0.005%的溴鼠灵毒饵,在田间采用一次足量、按洞投饵法和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每样区面积1 hm2,每个处理3次重复,15d后采用堵洞法进行防效检查。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005%溴鼠灵和0.005%溴敌隆毒饵对棕色田鼠的灭洞率分别为86.62%和85.40%,校正灭洞率分别为87.74%和86.62%。经检验,防效间差异不显着,均可以用来控制田间棕色田鼠种群密度。3、在田间采用足量安装法,对智能穿洞式鼢鼠捕杀器、银恒快速捕鼠器、铁板夹三种物理捕鼠器械对棕色田鼠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试验。每个处理面积0.25 hm2(50 m×50m),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0.5 d检查一次捕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捕鼠器对棕色田鼠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以铁板夹的控制效果较好,校正后灭洞率可达71.45%。智能穿洞式鼢鼠捕鼠器和银恒快速捕鼠器对棕色田鼠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控制效果不太理想,校正后灭洞率分别为54.68%和45.78%。4、在苹果园内对人工捕捉和大水漫灌对棕色田鼠种群密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种植三叶草果园、自然生草果园、无杂草果园、大水漫灌有草果园,每处理面积0.5 hm2(50 m×100 m),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15d后采用堵洞法检查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人工捕杀结合大水漫灌对棕色田鼠的防治效果有显着差异,在无草果园的控制效果最好,校正后灭洞率可达73.63%,显着高于三叶草种植果园和自然生草果园的防控效果;对三叶草种植果园和自然生草果园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校正后灭洞率分别为53.78%和56.26%。大水漫灌对果园内的棕色田鼠种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校正后灭洞率为17.72%。

姜树珍,关望源,武小梅,张夏刚,闫科技[10](2015)在《晋北地区草原害鼠及防治》文中研究指明晋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草原生态系统脆弱区域,草原鼠害面积占到全省的1/2以上,研究晋北地区草原鼠害对全省草原鼠害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晋北地区草原鼠类共有20多种,其中,中华鼢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达乌尔鼠兔和达乌尔黄鼠是形成草原鼠害的主要鼠类,研究其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可为高效防鼠奠定基础。采用机械灭鼠、化学灭鼠、生物灭鼠、生态灭鼠、综合防治等措施,可有效控制草原鼠害,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

二、田鼠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田鼠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不同放牧方式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地下鼠活动节律
        1.1.2 地下鼠巢域与洞系
        1.1.3 地下鼠种群动态
        1.1.4 气候因子对地下鼠种群数量影响
        1.1.5 地下鼠空间分布格局
        1.1.6 地下鼠与畜牧业关系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动物标记与追踪
        2.2.2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数据采集
        2.2.3 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分布数据采集
        2.2.4 气象数据采集
        2.2.5 土壤温度和湿度数据采集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东北鼢鼠活动强度计算
        2.3.2 东北鼢鼠活动巢域面积计算
        2.3.3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计算
        2.3.4 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分布型和聚集度指数计算
        2.3.5 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异质性和自相关尺度计算
        2.3.6 东北鼢鼠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2.3.7 东北鼢鼠不同性别个体空间分布格局
        2.3.8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气候因子的关系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东北鼢鼠活动强度
        3.1.1 东北鼢鼠的日活动强度
        3.1.2 东北鼢鼠活动强度的季节和性别差异
        3.1.3 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3.1.4 小结
    3.2 东北鼢鼠巢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不同季节东北鼢鼠巢域面积
        3.2.2 不同性别东北鼢鼠个体巢域面积的重叠
        3.2.3 不同季节东北鼢鼠个体巢域面积的重叠
        3.2.4 东北鼢鼠巢域面积与体重的相关性
        3.2.5 小结
    3.3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动态
        3.3.1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年动态
        3.3.2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数
        3.3.3 东北鼢鼠栖息地水热条件
        3.3.4 气候因子与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相关性
        3.3.5 小结
    3.4 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4.1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的空间分布型
        3.4.2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异质性特征
        3.4.3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的空间分布
        3.4.4 东北鼢鼠不同性别个体空间分布格局
        3.4.5 东北鼢鼠不同年龄个体空间分布格局
        3.4.6 小结
4 讨论
    4.1 东北鼢鼠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子
    4.2 东北鼢鼠的巢域及其影响因子
    4.3 不同放牧方式对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4.4 不同放牧方式对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4.5 气候因素对东北鼢鼠种群动态的影响
5 结论
6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血清蛋白、组织蛋白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林姬鼠简介
        1.1.1 大林姬鼠生物学特征
        1.1.2 大林姬鼠繁殖习性
        1.1.3 大林姬鼠的食性
        1.1.4 大林姬鼠栖息地选择
        1.1.5 大林姬鼠对林业的危害
        1.1.6 大林姬鼠的防治
    1.2 黑线姬鼠简介
        1.2.1 黑线姬鼠的生物学特征
        1.2.2 黑线姬鼠繁殖习性
        1.2.3 黑线姬鼠的食性
        1.2.4 黑线姬鼠栖息地选择及巢区构造
        1.2.5 黑线姬鼠的危害
        1.2.6 黑线姬鼠的防治
    1.3 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
    1.4 动物血清蛋白、组织蛋白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研究进展
    1.5 动物消化同工酶
    1.6 抗氧化酶
        1.6.1 生物体中活性氧的产生
        1.6.2 活性氧的危害
        1.6.3 生物体抗氧化酶作用机制
    1.7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1.1 三道关自然保护区
        2.1.2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药品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样品的制备
        2.5.1 血清蛋白的制备
        2.5.2 组织蛋白待测液的制备
        2.5.3 粗酶液的制备
    2.6 电泳上样液的制备
    2.7 平板胶的制备
        2.7.1 连续平板胶的制备
        2.7.2 不连续平板胶的制备
        2.7.3 SDS变性不连续平板胶的制备
    2.8 电泳
        2.8.1 血清蛋白电泳
        2.8.2 组织蛋白电泳
        2.8.3 同工酶酶电泳
    2.9 染色与洗脱
        2.9.1 血清蛋白染色与洗脱
        2.9.2 组织蛋白染色
        2.9.3 淀粉酶染色
        2.9.4 酯酶染色
        2.9.5 蛋白酶染色
        2.9.6 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染色
    2.10 电泳结果判定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林姬鼠、黑线姬鼠血清蛋白、组织蛋白电泳结果、分析
        3.1.1 大林姬鼠、黑线姬鼠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分析
        3.1.2 大林姬鼠、黑线姬鼠组织蛋白电泳结果、分析
    3.2 大林姬鼠、黑线姬鼠消化系统中3 种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3.2.1 AMY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3.2.2 PRO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3.2.3 EST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3.3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电泳结果、分析
        3.3.1 血清中超氧化物酶电泳结果、分析
        3.3.2 血清中过氧化物酶电泳结果、分析
        3.3.3 组织超氧化物酶电泳结果、分析
        3.3.4 组织过氧化物酶电泳结果、分析
        3.3.5 消化系统超氧化物酶电泳结果、分析
        3.3.6 消化系统过氧化物酶电泳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血清蛋白、组织蛋白
    4.2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消化系统中3 种主要消化同工酶
    4.3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
        4.3.1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血清中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
        4.3.2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组织中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
        4.3.3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消化系统中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利用红外感应触发相机观察四川省石渠县棘球绦虫野外中间宿主动物活动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观察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和观察点
    1.2 方法
    1.3 小型哺乳类动物的捕捉
    1.4 小型哺乳类动物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5 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2 结果
    2.1 物种鉴定结果
    2.2 小型哺乳类动物活动频率观察结果
    2.3 小型哺乳类动物活动状态观察结果
3 讨论

(4)基因组测序分析揭示青海田鼠和棕色田鼠低氧适应性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选题背景
        1.1.1 动物的低氧适应
        1.1.2 陆地低氧环境的适应与进化
        1.1.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适应进化研究
        1.1.4 研究对象的形态与地理分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
        2.1.2 DNA样本提取和检验的方法
        2.1.3 文库构建和测序的方法
        2.1.4 测序质控的方法
        2.1.5 基因组的组装方法
        2.1.6 基因组的评估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田鼠的DNA样本提取和检验
        2.2.2 三种田鼠的基因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2.2.3 三种田鼠的测序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估
        2.2.4 三种田鼠的基因组组装
        2.2.5 三种田鼠的基因组评估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全基因组注释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重复序列的注释方法
        3.1.2 非编码RNA的注释方法
        3.1.3 编码基因结构的注释方法
        3.1.4 编码基因功能的注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种田鼠的重复序列
        3.2.2 三种田鼠的非编码RNA
        3.2.3 三种田鼠的编码基因结构
        3.2.4 三种田鼠的编码基因功能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物种系统进化历史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近缘物种的选择及其基因组的评估
        4.1.2 基因家族的鉴定方法
        4.1.3 系统发育的分析方法
        4.1.4 全基因组基因进化速率的计算方法
        4.1.5 有效种群大小的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物种基因家族的鉴定
        4.2.2 物种系统发育的分析
        4.2.3 物种进化速率的分析
        4.2.4 三种田鼠种群历史的研究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青海田鼠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5.1 青海田鼠高原低氧适应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2 高原哺乳动物对低氧的适应性进化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3.1 青海田鼠低氧适应性进化分析
        5.3.2 四组高原哺乳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5.4 本章小结
6 棕色田鼠对地下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6.1 棕色田鼠地下低氧适应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2 地下哺乳动物对低氧的适应性进化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3.1 棕色田鼠低氧适应性进化分析
        6.3.2 四组地下哺乳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低氧适应性进化的基因组学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青海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棘球蚴病概述
        1.2 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
        1.2.1 世界范围囊型棘球蚴病的流行概况
        1.2.2 世界范围泡型棘球蚴病的流行概况
        1.2.3 我国棘球蚴病的流行与预防控制
        1.3 棘球绦虫不同宿主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
        1.3.1 影响棘球绦虫终宿主分布的因素
        1.3.2 影响棘球绦虫中间宿主分布的因素
        1.3.3 影响人群棘球蚴病分布的因素
        1.4 3S技术在研究棘球蚴病流行中的应用
        1.5 研究现场概况
        1.5.1 玛沁县的基本情况
        1.5.2 玛沁县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
    2 研究目标
        2.1 总体目标
        2.2 具体目标
    3 研究内容
        3.1 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的粪便污染情况及分布特征
        3.2 青海省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多因素分析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青海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分布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
        1.2 调查指标
        1.3 研究方法
        1.3.1 选点、抽样方法
        1.3.2 地理坐标采集
        1.3.3 终宿主粪便收集及鉴别
        1.3.4 环境资料收集
        1.3.5 终宿主粪便样品实验室检测
        1.3.6 卫星遥感图片的获取与数据提取
        1.4 分析方法
        1.4.1 数据的整理和录入
        1.4.2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粪便污染基本情况
        2.1.1 雪山乡粪便污染
        2.1.2 大武乡粪便污染
        2.2 粪便污染的分布特征
        2.2.1 棘球绦虫终宿主各粪便污染指标的正态性检验
        2.2.2 不同环境类型中犬科动物粪便分布
        2.2.3 不同类型环境中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
        2.2.4 玛沁县野外环境不同终宿主粪便污染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青海玛沁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
        1.2 调查指标
        1.3 研究方法
        1.3.1 选点、抽样方法
        1.3.2 地理坐标采集
        1.3.3 终宿主粪便收集及鉴别
        1.3.4 环境资料收集
        1.3.5 终宿主粪便样品实验室检测
        1.3.6 卫星遥感图片的获取与数据提取
        1.4 分析方法
        1.4.1 数据的整理和录入
        1.4.2 数据分析
        1.4.3 Logistic回归分析
        1.4.4 负二项分布拟合与负二项回归
    2. 结果
        2.1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Logistic回归模型
        2.1.1 Logistics回归的单因素分析
        2.1.2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优化
        2.2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负二项回归模型
        2.2.1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负二项拟合
        2.2.2 构建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负二项回归模型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果
        1.1 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基本情况
        1.2 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分布特征
        1.3 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量分布类型
        1.4 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2. 创新点
    3. 研究意义
    4. 存在问题
    5. 今后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青海玛沁野外现场调查记录表
附录2 青海玛沁野外棘球缘虫终末宿主粪便调查表
附录3 赛抗原ELISA检测结果记录表
附录4 终宿主粪抗原ELISA检测结果
附录5
个人简历
致谢
附件

(6)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啮齿动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2.1.1 地理尺度下啮齿动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2.1.2 微生境尺度下啮齿动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2.2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2.2.1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2.2.2 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内容
    3.1 研究思路
    3.2 试验设计
        3.2.1 高原鼢鼠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3.2.2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3.3 研究内容
        3.3.1 高原鼢鼠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3.3.2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第四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4.1 研究区概况
        4.1.1 高原鼢鼠种群分布调查区概况
        4.1.2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调查区概况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高原鼢鼠分布点数据获取
        4.3.2 高原鼢鼠土丘数量和分布调查
        4.3.3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和生态寿命调查
        4.3.4 当前环境变量数据获取
        4.3.5 未来气候数据获取
        4.3.6 植物群落调查
        4.3.7 土壤性状调查
        4.3.8 预测软件及模型的选择
        4.3.9 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评价
    4.4 数据分析
        4.4.1 高原鼢鼠地理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4.4.2 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面积变化分析
        4.4.3 气候变化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的海拔、温度和降水变化分析
        4.4.4 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土丘空间格局分析
        4.4.5 微生境尺度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估算
        4.4.6 灰色关联度分析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地理尺度下高原鼢鼠现实分布特征
        5.1.1 高原鼢鼠现实分布范围
        5.1.2 高原鼢鼠地理分布与海拔、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5.1.3 高原鼢鼠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5.1.4 高原鼢鼠分布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5.1.5 高原鼢鼠分布与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5.1.6 高原鼢鼠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5.2 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预测
        5.2.1 不同物种分布模型对高原鼢鼠潜在地理分布范围预测精度评价
        5.2.2 环境因子对高原鼢鼠分布的贡献率
        5.2.3 当前环境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范围及面积
        5.2.4 未来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
        5.2.5 未来气候变化对高原鼢鼠地理分布区的影响
        5.2.6 未来气候变化下高原鼢鼠潜在分布区的海拔变化
        5.2.7 高原鼢鼠潜在分布范围变化与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关系
    5.3 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土丘空间分布格局
        5.3.1 高原鼢鼠土丘空间分布格局
        5.3.2 不同环境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5.3.3 高原鼢鼠土丘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的空间关联性
        5.3.4 土丘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空间关联性的显着性检验
    5.4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5.4.1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变化特征
        5.4.2 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
        5.4.3 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5.4.4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5.4.5 高原鼢鼠种群生态寿命
第六章 讨论
    6.1 地理尺度下高原鼢鼠分布规律
    6.2 微生境尺度下高原鼢鼠土丘空间分布格局
    6.3 气候变化对高原鼢鼠潜在分布范围的影响
    6.4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5 高原鼢鼠种群生态寿命
第七章 主要结论
第八章 创新点
第九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7)云南省齐氏姬鼠等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原始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1 野外调查、捕鼠、革螨采集与小兽鉴定
    2 革螨玻片标本的制作与鉴定
    3 统计分析
        3.1 常规统计
        3.2 空间分布型
        3.3 宿主体表优势革螨预测感染率
        3.4 宿主体表革螨几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
        3.5 不同性别和年龄宿主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3.6 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种多度分布
        3.7 革螨群落总物种数预测
结果
    1 革螨采集和鉴定情况
    2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
        2.1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构成
        2.2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的空间分布型
        2.3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的预测感染率及与平均多度间关系
        2.4 不同性别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2.5 不同年龄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2.6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群落种多度分布
        2.7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总物种数预测
    3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
        3.1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构成
        3.2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空间分布型
        3.3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优势种感染率与平均多度间关系
        3.4 不同性别的锡金小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3.5 不同年龄锡金小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3.6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
    4 社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
        4.1 社鼠体表革螨构成
        4.2 社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空间分布型
        4.3 社鼠体表革螨优势种感染率与平均多度间关系
        4.4 不同性别的社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4.5 不同年龄社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4.6 社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
        4.7 社鼠体表革螨总物种数预测
讨论
    1 云南省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的寄生状况
    2 三种野鼠体表优势革螨的空间分布格局
    3 宿主体表革螨感染指标之间的关系
    4 宿主动物性别与年龄对革螨感染的影响
    5 革螨群落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数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厩真厉螨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跨物种转录组的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低氧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地下鼠的低氧适应
    1.2 跨物种转录组分析
    1.3 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低氧脑转录组拼接、评估与注释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器材和试剂
        2.2.3 低氧处理
        2.2.4 RNA的提取
        2.2.5 RNA的质控
        2.2.6 mRNA的逆转录
        2.2.7 测序数据与质控
        2.2.8 无参转录组拼接
        2.2.9 转录组拼接结果评估
        2.2.10 转录组拼接结果功能注释
    2.3 结果与分析
        2.3.1 RNA质控
        2.3.2 测序数据质控
        2.3.3 无参转录组拼接结果
        2.3.4 转录组拼接结果评估
        2.3.5 转录组功能注释结果
    2.4 讨论
        2.4.1 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转录组拼接与评估
        2.4.2 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转录组功能注释
3 物种间常氧脑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数据
        3.2.2 种间直系同源序列筛选
        3.2.3 转录本表达量定量
        3.2.4 各处理组内样本重复性分析
        3.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2.6 种间直系同源序列长度差异影响的修正
        3.2.7 种间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2.8 种间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3.2.9 种间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3.2.10 qPCR验证物种间差异表达基因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种间直系同源序列
        3.3.2 各处理组内样本重复性分析
        3.3.3 直系同源序列长度差异对种间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的影响
        3.3.4 基于不同修正方法筛选的种间常氧差异表达基因
        3.3.5 不同直系同源序列长度差异影响修正方法评估
        3.3.6 种间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3.7 种间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
        3.3.8 种间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3.4 讨论
        3.4.1 跨物种无参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的策略
        3.4.2 棕色田鼠氧感受与调节
4 物种内低氧脑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数据
        4.2.2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处理组内样本重复性分析
        4.3.2 慢性低氧下棕色田鼠/布氏田鼠脑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4.3.3 基于种间分析结果的种内差异表达基因
        4.3.4 种内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3.5 种内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4.3.6 种内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4.3.7 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结果
    4.4 讨论
5 全文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6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几种不同灭鼠技术对棕色田鼠防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1.1 棕色田鼠在山西的危害
    1.2 棕色田鼠的形态特征
    1.3 棕色田鼠的生活习性
        1.3.1 栖息地
        1.3.2 洞系
        1.3.3 食性
        1.3.4 社会结构
        1.3.5 生活习性
        1.3.6 发生规律
        1.3.7 在山西南部的发生规律
    1.4 害鼠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4.1 鼠害的监测预报
        1.4.2 毒饵站灭鼠技术
        1.4.3 对杀鼠剂抗性的检测
        1.4.4 害鼠不育控制技术
        1.4.5 围网-陷阱系统(TBS)
        1.4.6 生态控鼠技术
        1.4.7 鼠害控制策略
    1.5 棕色田鼠防控技术现状
        1.5.1 监测预警的研究
        1.5.2 经济阈值的研究
        1.5.3 耕作制度对棕色田鼠密度的影响
        1.5.4 果园管理对鼠密度的控制
        1.5.5 化学控制技术
2 杀鼠剂对棕色田鼠的防控效果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情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毒饵配置
        2.2.4 投放毒饵
        2.2.5 防治效果检查
        2.2.6 防效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3 几种物理控制技术对棕色田鼠的控制效果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情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研究方法
        3.2.5 防治效果检查
        3.2.6 防效计算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4 人工捕杀对棕色田鼠的防控效果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情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研究方法
        4.2.4 防治效果检查
        4.2.5 防效计算
    4.3 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Abstract
致谢

(10)晋北地区草原害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草原害鼠种类及分布
3 主要害鼠生活习性及分布
    3.1 中华鼢鼠
    3.2 长爪沙鼠
    3.3 达乌尔黄鼠
    3.4 达乌尔鼠兔
    3.5 子午沙鼠
4 防治措施
    4.1 机械灭鼠
    4.2 化学灭鼠
    4.3 生物灭鼠
    4.4 生态灭鼠
    4.5 综合防治

四、田鼠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不同放牧方式和气候变化的响应[D]. 满都呼.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血清蛋白、组织蛋白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D]. 贾修歧.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利用红外感应触发相机观察四川省石渠县棘球绦虫野外中间宿主动物活动情况[J]. 王奇,王谦,陈顺德,何伟,喻文杰,杨柳,张光葭,廖沙,李汭芮,黄燕,姚人新,刘阳,钟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02)
  • [4]基因组测序分析揭示青海田鼠和棕色田鼠低氧适应性进化[D]. 蒋梦婉. 郑州大学, 2020(08)
  • [5]青海玛沁县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D]. 魏思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6]青藏高原东缘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种群动态研究[D]. 楚彬.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7]云南省齐氏姬鼠等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D]. 刘昕航. 大理大学, 2020(05)
  • [8]基于跨物种转录组的棕色田鼠与布氏田鼠低氧适应研究[D]. 和鹏程. 郑州大学, 2020(02)
  • [9]几种不同灭鼠技术对棕色田鼠防控效果研究[D]. 王国鹏.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10]晋北地区草原害鼠及防治[J]. 姜树珍,关望源,武小梅,张夏刚,闫科技. 山西农业科学, 2015(12)

标签:;  ;  ;  

田鼠的习性和控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