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跳马各种动作的技术分析与训练方法

男子跳马各种动作的技术分析与训练方法

一、男子跳马各类型动作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冉旭[1](2022)在《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技术特征分析及我国男子跳马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47、48、49届体操世锦赛、18届亚运会和13届全运会的男子跳马决赛40位选手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1)当今世界男子跳马选手上板多采用前手翻和侧手翻类型,踺子上板和踺子上板转体180使用低,谢尔博类型动作没有使用;第二腾空欧美主要以横轴翻转类型为主,亚洲以纵轴转体类型为主。(2)新规则下,3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跳马平均D分接近5.6,高于亚运会、全运会选手0.2分。各国运动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动作难度上还有一定发展空间。(3) 3届体操世锦赛优秀跳马运动员进一步完善了动作技术、空中姿势和落地稳定性,平均E分逐年提高,平均分接近9.0分,符合奥运周期规律,与亚运会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4)当前国内缺乏完成高难度6.0+6.0的拔尖型男子跳马运动员,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需加强训练与科技攻关,调整选材方法,用新发展理念审视跳马项目,取长补短,去芜存菁,助推中国男子跳马重振雄风。

赵婵[2](2021)在《奥会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2年,高低杠列入奥运会,成为女子体操四项之一,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难、新、力、稳、美、智”是制胜的关键,其中“新”是推动高低杠发展的灵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低杠因不断注重“动作创新”获取了很多优异成绩,一度成为了世界高低杠技术发展的引领者。近几年,我国高低杠创新能力有所削弱,相比高低杠强国,动作创新数量、质量和速度逐渐下降,高低杠创新理论研究较为匮乏,国内外运动员水平差距正在缩小。因此,推动我国高低杠实现新的突破,迈向新阶段,实现新发展,成为高低杠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对高低杠动作创新进行系统探究,也是科学研究努力的方向。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推理法和历史研究法,对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体操规则为高低杠动作创新指明了方向,高低杠器械为高低杠动作创新提供了条件,规则和器械的改革与不断完善,促进了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短期内高低杠动作难度创新面临着挑战,未来运动员将向H组高难度发起进攻。(2)高低杠动作类型创新潮流经历了从上法类、换杠类,到下法类、同杠飞行类、回环类,再重回“同杠飞行”类的创新发展,未来“加难创新”是高低杠动作创新的主要形式。(3)高低杠动作创新数量和速度,呈现了由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高速创新”,到70年代~90年代的“稳步创新”,再到21世纪后的“低速创新”3个阶段,未来短期内高低杠动作创新仍以“少量低速”态势缓慢发展。(4)高低杠动作结构经历了从“单元素”到“双元素”再向“多元素”的发展,且当前以创新“多元素结构动作”为主。(5)人们对高低杠动作艺术的鉴赏从动作的“体型美”到技术的“难度美”,逐步转向成套的“编排美”,高低杠连接串从二连、三连、四连、五连、六连的连续发展重回“二连”为主的动作编排。(6)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外在因素包括规则导向、场地器械、训练条件与环境、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策的激励,内在因素包括运动员个人条件和教练员个人能力。(7)未来我国高低杠创新发展中,保证D分是底线,提高E分是保障,将我国转体类动作发挥到极致,同国际上“空翻翩飞”的创新潮流相融合,打造中、美相融的新颖编排风格,引领世界高低杠创新潮流。

李兆明[3](2020)在《广东男子竞技体操单杠项目腾越类动作及其连接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腾越及其连接,是现代体操单杠项目加分重点区域,也是单杠项目核心难度价值所在,是该项目的灵魂,腾越动作充满多样性、惊险性以及不确定性,使单杠运动变得惊艳、丰富和增加未知等因素,腾越连接瞬间点燃观众视觉的高潮,增加单杠项目的观赏性。能在该项目腾越及其连接的难度动作中占有绝对优势,就具有夺得这个项目制高点的能力,也是男子竞技体操团体冠军的重要法码之一。广东男子体操队的竞技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男子体操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体操精英,曾培养出肖俊峰、许志强、李春阳、黄华东、卢裕富、冯敬、梁富亮等奥运冠军及世界冠军。广东男子体操队自从2001年起,曾经连续三届全国运动会体操比赛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队伍。但随着FIG评分规则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推移,广东男子体操队全国顶尖的团体地位受到各方各面的冲击。在2019年两次全国性大赛单杠项目中仅有1人获得第四和1人获得第八,全年与奖牌无缘,更不用说争夺金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显示,关于广东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广东男子体操队能够充分表现单杠特征的腾越动作及其连接的习得数量、人口进行数据化管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其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探讨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东男子体操队单杠项目在国内比赛表现平平,基本处于二三流竞技水平,腾越应用方面,有所侧重。腾越动作将以运用D组以上的科瓦克斯类、特卡切夫类和叶格尔类居多,而马尔凯洛夫类、京格尔类及盖罗德类基本不使用。单个腾越难度值有所提升(达G组),腾越连接完成人口较少,仅1人次使用腾越连接。在同一类腾越动作需要储备完成4个或以上的腾越动作才能具备腾越连接技术的习得及应用能力。2、广东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单杠项目上曾经具备空翻类连接加分能力,皆因作战思路偏软,腾越连接加分价值与稳定性没有达到需求的平衡,空翻类腾越连接少有出现。3、广东男子体操单杠腾越连接选用上一直建立在科瓦克斯类和特卡切夫类这两种腾越类型的平台上,究其原因:这两个类别,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可参照的案例较多,在使用人口上有保证,能达到一个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效果,没有选择其他类型腾越连接或复合型腾越连接。4、广东男子体操单杠腾越连接使用量与国内外单杠水平相差甚远,只有国内二分之一水平,只有世界好手的八分之一。5、广东男子体操单杠腾越及其连接的完成人口储备不足,在单杠项目腾越选用人口能够达到国内水平八成左右,但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

施益民[4](2020)在《世界优秀跳马选手决赛动作类型分布及成绩分析》文中提出奥运会与世锦赛是竞技体操最高级别赛事。中国体操队自2003年李小鹏获得跳马世锦赛金牌,2008年程菲获得奥运会铜牌,至今没能在世界大赛获得跳马奖牌。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调查等方法,以2009—2019年间的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2012、2016年两届奥运会;跳马决赛351跳次的动作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全运会、2018、2019年两届全锦赛,跳马决赛96跳次的动作作为对比对象,着重探讨世界优秀跳马选手决赛中动作类型分布、第二腾空动作与动作形态等情况,深入分析跳马两跳动作难度、完成分对最后得分的影响;比较中外跳马选手的差距。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男选手决赛动作主要分布在I型与II型,第一跳主要分布I型,第二跳主要分布II型;女选手主要分布IV型,其次在II型与V型,III型较少;第一跳主要分布在II型与IV型,奖牌选手第一跳主要分布在IV型与V型;第二跳主要分布在IV型;中外选手相比,国内男选手动作类型更加集在中I型与II型。(二)男子第二腾空多度转体与多周空翻分布相当,第一跳主要分布在I型多周空翻,第二跳主要分布在II型多度转体;奖牌选手第二跳主要分布在II型多周空翻动作;女子基本分布在多度转体。我国男选手第二腾空极少使用多周空翻动作。(三)男子选手动作形态直体动作最多,其次是团身动作,屈体动作最少;女子跳马选手几乎全分布在直体动作。(四)男子跳马选手动作难度主要集中在5.6动作难度;女子选手主要分布在5.8与6分动作难度。(五)奖牌选手动作难度值、完成分高于非奖牌选手。(六)第一跳动作难度值高于第二跳动作难度值,男子奖牌选手两跳动作难度值基本一致。(七)难度值对最后得分的影响逐渐降低;最后得分受第二跳完成分影响最大。(八)国内男女奖牌选手在第二跳的完成分上明显低于世界跳马奖牌选手;女子奖牌选手在第一跳动作难度明显低于世界跳马奖牌选手。主要结论如下:一、世界优秀男女跳马选手决赛动作具有的相同点是:(一)动作类型呈现集中趋势。(二)动作的身体形态以直体形式居多。(三)动作完成质量比动作难度值,对最后成绩或名次的影响更大。(四)获得奖牌需要出色的动作难度值和完成分,获得金牌还需要动作难度值具有明显优势。(五)第一跳动作难度高于第二跳动作难度。(六)国内男女奖牌选手第二跳完成分均低于国外奖牌选手。二、世界优秀男女跳马选手决赛动作具有的不同点是:(一)第一跳男子选择较难完成的动作;女子选择掌握较为熟练的动作。(二)男子选手普遍第二腾空多周空翻的动作技术实力强于多度数转体动作技术;女子选手第二腾空阶段的动作技术则极少多呈现周空翻动作技术形式。(三)男子选手,屈体形态动作最具有奖牌竞争实力;女子选手则以直体姿势动作最具有竞争实力。(四)男子奖牌选手两跳实力基本一致。(五)国内女子选手第二跳动作难度明显低于世界奖牌选手。

吴成亮[5](2019)在《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体操是一项广泛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体操运动员每一次训练或比赛都是以落地动作结束,但落地的成功率很低,而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却很高。本文目的是在体操运动员落地的运动测试基础上,进行人体落地动作的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再结合足踝有限元计算,在关节内外负荷和人体组织应力、应变两个尺度上探讨落地冲击的生物力学特征,为探讨踝关节损伤的机制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运动测试:(a).选取国家体操队6名男子运动员,在国家体育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不同高度(H1:35 cm,H2:55 cm和H3:85 cm)的垂直落地和后空翻(BS)落地测试。分别使用Qualisys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测力台和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同步采集落地动作的运动学、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和两侧下肢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的肌电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b).选取其中1名运动员,在国家队体操馆进行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简称:“后直720°”)落地测试,分别使用三维运动拍摄和Delsys无线表面肌电系统,同步采集落地动作的运动学,以及上述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c).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自由操的决赛现场,对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简称:“后直1080°”)落地进行三维运动拍摄,选取最佳动作分析获取运动学数据。2.人体多体仿真:选取上述运动测试中后空翻,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各一例。利用LifeMod/ADAMS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分别对3名体操运动员建立19环节、50自由度的多体系统模型,并建立落地垫模型。基于落地运动测试中获取的人体运动轨迹数据,通过仿真计算vGRF、下肢关节力和力矩。3.足踝有限元仿真:选取其中1名运动员,进行CT和MRI图像采集。建立足踝有限元模型,包含了胫、腓骨下端以及足部全部骨骼、关节软骨,踝关节周围韧带、外围软组织和足底平板的几何信息。对胫骨和腓骨上表面进行位移全约束,足底表面与平板设定摩擦接触。将前面所获得的峰值vGRF(PvGRF)作为有限元加载条件,分别从平板底面向上加载。以此来模拟上述6种落地冲击负荷,获取踝关节面相应骨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研究结果1.运动测试结果:不同高度及BS落地PvGRF分别为:4.62±0.50 BW(body weight)(H1)、6.64±1.25 BW(H2)、8.94±0.51 BW(H3)和11.9±1.50 BW(BS),显着增加。H1、H2、H3和BS落地的负载率、动态稳定系数显着增加;BS落地的踝关节跖屈、达到PvGRF时间显着小于H3的。两种落地方式的髋、膝关节达到最大角速度时间与达到PvGRF时间无显着差异,但踝关节的显着早于它们两者,且其角速度最大。下肢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RMS)在所测落地各阶段持续增加,BS落地的肌电RMS显着大于H3的。2.多体系统仿真结果:体操BS、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PvGRF分别为11.9 BW,16.8 BW和18.3 BW。在T0阶段(触地前100 ms),后直720°的髋、膝和踝关节角度基本没有变化,而后直1080°的分别屈曲了27°、6°和22°,并且其左脚先于右脚触地(4-8 ms之间)。在T1阶段(冲击初期,从触地到PvGRF),BS、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下肢关节快速屈曲,T2阶段(冲击后期,从PvGRF回到1 BW),BS下肢关节角度保持稳定,而后直720°和后直1080°下肢关节继续屈曲,且后直1080°屈曲幅度更大。在三种向后空翻落地动作的下肢关节反作用力关系:踝>膝>髋,其峰值都出现在T2阶段;下肢关节力矩在T1阶段为屈肌力矩,T2阶段为伸肌力矩,其幅值远大于T1阶段的;下肢关节刚度关系:髋>膝>踝、T2阶段>T1阶段,然而后直1080°的T2阶段踝刚度大于膝的。3.有限元仿真结果:踝关节面上胫骨、腓骨下端较大的Von Mises应力和Tresca应力主要分布在其边缘的部分区域,应力集中在胫骨面前缘外侧。距骨上端较大的Von Mises应力和Tresca应力主要分布在距骨滑车边缘的部分区域,应力集中在距骨滑车外缘前侧。Tresca应力峰值比Von Mises应力峰值更大,且都随落地的高度、向后空翻的难度增加而依次增大。外踝的腓骨下端形变最大。研究结论1.体操落地动作比垂直落地具有更小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更强的冲击负荷,更大的负载率和肌肉激活程度,更复杂的落地负荷形式,提示垂直落地很难反映真实体操落地动作。2.与一般落地动作相比,体操高难度动作落地前,提前屈曲下肢关节,为落地做准备。不同难度的体操落地,冲击初期下肢关节快速主动屈曲以缓冲落地冲击;冲击后期下肢关节全力伸展以抵抗落地冲击。3.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面前缘和内、外踝应力很高,腓骨下端形变最大;这种力学特征是踝关节前缘发生冲击性损伤、以及外踝应力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本文增进了人们对体操落地冲击生物力学特征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踝关节冲击性损伤生物力学机制的理解,为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王亮[6](2019)在《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体操训练教学大纲》(男、女子)(以下简称《大纲》)是全国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导和规范着青少年选手的业余训练,对于夯实基本技术、基本能力,推动青少年体操健康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体操动作要领是合理和有效地完体操成动作的方法,也是实施、执行《大纲》训练、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行8—12岁“基本难度”教学的首要环节。因此,研究“基本难度”动作要领,使其更加直观、准确、通俗易懂、具有规范性是满足基层教练员、运动员需要的有效手段,也是更好地实施大纲的必要理论支撑和补充。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为研究对象,以《大纲》中8—12岁的训练及比赛动作内容为依据,整理出“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原则及方法、“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依据和原则,筛选出“基本难度”动作,并对其动作要领进行规范化研究和表述,让更多的基层教练员能够理解所训练的动作技术要点,使之更具备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为我国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体操“基本难度”动作概念为:在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完成该年龄组的各种不同结构类型动作时,起到连接和发展高难技术的最基础的动作。2、体操动作要领概念为:指体操理论、技术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专门用语,对于描述具体动作过程时其文字准确、精练、易懂,主要反映做动作的开始姿势、空间方向、身体形式、身体部位、动作速度、结束姿势。3、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五个主要原则为:可行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五个主要方法为:逆推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分类法。4、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结果:男子六项共计选择65个,女子四项共计选择84个。5、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原则为: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严谨性原则、理论性原则。6、对青少年竞技体操男、女子共计149个“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进行了规范化表述,让更多的基层教练员、运动员能够直观、准确的理解正确的动作要领,使之更具备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为我国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提供参考资料。

张业琳子[7](2019)在《张业琳子自由体操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的运动学分析及训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竞技体操规则的不断更新与变化,自由体操向着越来越高难度动作的趋势发展。高难度的技巧动作与多样化的动作编排,成为了诸多世界顶尖选手的创编成套特点。在国际体联最新颁布的2017-2020女子规则的自由体操难度表中,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团身前空翻二周(简称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是向前空翻类动作中的E组动作,有0.5的难度价值;该动作还可进一步发展成具有更高难度价值的阿拉伯屈体前空翻二周和阿拉伯直体前空翻二周,以及发展该动作的技巧连接或混合连接,来获得连接加分。在近五年的世界大赛中,每年的自由体操决赛中都有运动员使用该动作,这说明了该类型动作在成套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价值以及使用价值,同时也说明了该动作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合自身学习并完成该动作的亲身训练经历,对该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将该动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相结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以及专家访谈法,以张业琳子所完成的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动作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APAS运动录像系统获取该动作在准备加速、起跳转体、腾空翻转以及落地四个阶段各技术环节的运动学参数,重点分析水平速度、起跳角度、转体时间、腾空高度、翻转速度、放腿时机、落地重心高度等环节,分析该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及动作特点;对比分析5次动作中,各个阶段的动作技术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归纳总结张业琳子从学习到完成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的训练手段,为该动作的训练、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张琳[8](2019)在《中外女子跳马项目竞技水平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子竞技体操分为跳马、高低杠、平衡木以及自由体操四项,而跳马一直是我国女子体操的弱势项目,它影响着我国女子团体的比赛成绩,也是提高我国女子团体成绩重要的一环,因此提高我国女子跳马项目的竞技水平是我国女子体操项目发展的重点。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7届、48届世锦赛和第13届全运会女子跳马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所使用的两跳动作类型、难度价值、完成质量和总成绩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与国外女子跳马项目的差距,为提高我国女子跳马项目的训练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1)在新规则背景下,2017版女子跳马规则增加了许多扣分项目,细化了专项扣分,还新增动力性扣分以及增加第二腾空身体姿势的扣分,规定第二腾空转体度数不精确要对动作进行降组,修改了评分的计算方式,大规模降低了动作的难度价值,使三种类型动作发展日趋平衡。(2)对三届比赛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三届比赛难度分对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届比赛完成分对比中第13届全运会和第47届世锦赛完成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届比赛总成绩对比中第13届全运会和第47届世锦赛总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现今女子跳马运动员大都以直体来完成动作,选择的动作类型偏向于前手翻类动作,踺子类动作的选择逐年减少,冢原类动作的使用次数逐渐增多,从两跳动作类型的组合来看,我国运动员的两跳动作类型组合主要是前手翻类和冢原类,其他两种组合使用较少,国外运动员的两跳动作类型主要是前手翻类和冢原类、前手翻类和踺子类以及踺子后手翻类和踺子转体180o类这三种组合。(4)通过对三届比赛的竞技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两跳动作难度均值是5.7分,国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两跳动作难度均值是5.9分,但是在国际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还无人能使用高难度动作(“程菲跳”),说明我国运动员还无法掌握高难度动作,由此可见我国与国外运动员在跳马技术上的差距还是较明显的,我国运动员的完成分与国外运动员的完成分相差较大,主要是我国运动员动力性不足,导致第二腾空高度不够,所以无法在空中高质量的完成动作,以至于影响落地的稳定性,而且第二腾空姿态较差,扣分项较多,严重影响动作的完成质量,从而影响最终的比赛成绩。(5)女子跳马动作技术主要对第二腾空的动作进行了创新,通过改变第二腾空的空翻类型(前空翻、后空翻)、身体姿态(直体、屈体、团身)以及增加转体的度数来创新动作,说明今后女子跳马动作的创新规律以及创新方向是在第二腾空的改变上,会不断增加第二腾空的难度,加难和创新是今后世界女子跳马项目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2013版和2017版女子跳马规则,发现2017版女子跳马规则给女子跳马动作技术带来很大的变化,大幅度降低了踺子类动作难度,使高难度动作分布在前手翻类、冢原类和踺子类动作上,促进了三种类型动作平衡发展。(2)三届比赛的难度分、完成分以及总成绩均值都在逐渐增加,三届比赛的难度分、完成分以及总成绩标准差值在逐渐减小,说明各国运动员的动作难度价值和动作完成质量在逐渐提高,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3)女子跳马运动员选择的动作类型偏向于前手翻类和冢原类动作,踺子类动作逐渐减少,我国运动员的两跳动作组合主要是前手翻类和冢原类,国外运动员的两跳动作是前手翻类和冢原类、前手翻类和踺子类以及踺子后手翻类和踺子转体180o类这三种组合。(4)女子跳马运动员的动作难度价值不断上涨,动作完成质量要求也逐渐增多,我国运动员在动作难度上与国外运动员相差不大,但我国运动员在动作完成质量上与国外运动员存在巨大的差距。(5)女子跳马项目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动作难度价值和动作完成质量,创新跳马动作技术,女子跳马动作的创新方向是对第二腾空动作进行加难和创新。

王春青[9](2019)在《竞技体操踺子衔接不同技巧动作的技术对比分析 ——以踺子后空翻和踺子后手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表面肌电技术和高速摄像技术分析踺子团身后空翻和踺子后手翻动作。采集上述两个动作的积分肌电、积分贡献率以及关节角度和速度等参数,描述两个动作的技术特点和运动规律,揭示两个不同动作中各部位肌肉活动的内部规则和机制。所研究结果对基础体育教学给予建议和指导,为学生学习踺子团身后空翻和踺子后手翻提供数据上的支持,为运动员提高踺子后空翻和踺子后手翻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以此提高动作学习质量和效率。本研究利用索尼高速摄像机和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对詹祥舟完成踺子团身后空翻和踺子后手翻动作进行拍摄记录,运用视迅解析软件处理视频数据,对表面肌电数据进行滤波整流处理,得出相关指标数据,主要包括完成动作过程中各关节角度、速度以及积分肌电和肌肉贡献率等运动参数。1、在蹬地摆腿阶段,踺子团身后空翻左髋角、左膝角和躯干扭转角度均大于踺子后手翻,可知踺子团身后空翻身体转动角度大,双手撑地效果更好,便于提高推手动作的垂直速度;踺子后手翻髋、膝、肩角均低于踺子团身后空翻,踺子后手翻积极探肩,便于提高推手动作的水平速度。2、在推手贯腿阶段,踺子后手翻在脚触地时的肩角大于踺子团身后空翻,髋角小于踺子团身后空翻,脚的落地点更靠近手,身体处于屈髋的状态,便于下一阶段的后手翻。3、在落地缓冲阶段,重心达到最低点的瞬间,踺子团身后空翻髋关节角度和踝关节角度小于踺子后手翻,处于屈髋屈踝的屈体状态,便于下一阶段垂直起跳;踺子后手翻髋关节角度大,踝关节角度接近直角,身体处于直立状态,便于水平方向起跳。4、在蹬地阶段,蹬离地面瞬间,踺子团身后空翻的膝角和蹬离角大于踺子后手翻,身体伸展,几乎垂直于地面,并且垂直速度高于水平速度,便于垂直起跳;踺子后手翻的髋角大于踺子团身后空翻,蹬离角小于踺子团身后空翻,身体处于屈膝展髋状态,水平速度高于垂直速度,便于水平方向的起跳。5、在动作完成中,经积分肌电值的分析,两个动作的主要做功肌肉均是腓肠肌、股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和胫骨前肌;从发力持续时间上看,在蹬地摆腿阶段,两个动作均是身体左侧肌肉比右侧肌肉发力持续时间更长,在推手贯腿、落地缓冲和蹬地阶段,踺子后手翻较踺子团身后空翻肌肉发力持续时间更长。

邓荣[10](2017)在《世界女子体操跳马技术发展特征与趋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9届北京奥运会后程菲因伤休整退役至今,我国女子跳马一直处于落后期,形势严峻。随着竞技体操规则的不断变化,总体呈现动作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只有掌握和使用高超的技术动作,才有可能攀登世界竞技体操的高峰,才有可能在跳马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女子跳马的技术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女子跳马的落后现状,必须总结我国女子跳马训练的成功经验,找出我国女子跳马落后的原因和外国优秀体操强队的差距,将女子跳马项目的“短板”变为促进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的整体优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2016年间的奥运会女子跳马单项决赛中前八名选手的动作类型、难度选择和完成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中探索世界女子跳马技术评分规则的改变对其技术发展的影响,结合2017版女子跳马新规则对世界女子跳马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女子跳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结果表明:1.新规则的变革对跳马动作难度要求更高,对动作质量要求更苛刻;落地稳定是取胜的重要条件;重视女子单项决赛两跳动作的编排;规则变化对发展塚原类动作有极大促进作用。2.女子跳马动作未来的选择倾向于踺子后手翻类和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和侧手翻也是运动员的主选动作;创新和加难在女子跳马中有发展势头;动作质量始终贯穿于跳马的每一个环节;落地稳定是关键环节;女子跳马趋于男性化发展。3.世界女子跳马水平类动作的发展表现为“由盛至衰”的发展特征,前手翻类和塚原类动作技术表现为“异军突起”的发展特征,“新颖别致”和“后来居上”是女子跳马踺子后手翻类动作和踺子转体180°类动作的技术发展特征。4.我国女子跳马存在的问题是女子跳马两跳动作难度不高和动作质量及稳定性不足。5.我国应该提高教练团队综合教学能力,培养全能型选手和“专项型”选手,加强动作规格性、熟练性和稳定性,加强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创造比赛机会,提高运动员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男子跳马各类型动作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子跳马各类型动作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技术特征分析及我国男子跳马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观察法
        1.2.2 文献资料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动作类型发展特点
    2.2 动作难度发展特点
    2.3 动作完成质量发展特点
3 新规则下中国男子跳马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4 结论

(2)奥会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1.1.2 高低杠对我国竞技体操发展的重要性
        1.1.3 中国高低杠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1.4 高低杠动作创新研究的客观需求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录像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归纳推理法
        2.2.6 历史研究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低杠动作创新内容
        3.1.1 高低杠动作创新内容界定及分类
        3.1.2 高低杠动作创新内容分类的依据
    3.2 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发展演变
        3.2.1 高低杠器械和规则与动作发展的相关性
        3.2.2 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的阶段变化
    3.3 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
        3.3.1 高低杠动作难度创新特征分析
        3.3.2 高低杠动作组别创新特征分析
        3.3.3 高低杠动作类型创新特征分析
        3.3.4 高低杠动作数量创新特征分析
        3.3.5 高低杠动作创新形式创新特征分析
        3.3.6 高低杠动作结构创新特征分析
        3.3.7 高低杠动作编排创新特征分析
        3.3.8 高低杠动作艺术创新特征分析
    3.4 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因素
        3.4.1 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外在因素
        3.4.2 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内在因素
    3.5 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对我国的启示
        3.5.1 动作难度向“H组”发展
        3.5.2 动作组别向“回环”延伸
        3.5.3 动作类型向“飞行”开创
        3.5.4 创新数量向“少量”转变
        3.5.5 创新形式向“加难”延续
        3.5.6 动作结构向“多元”进阶
        3.5.7 动作连接向“短连”靠拢
        3.5.8 动作艺术向“编排”转换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广东男子竞技体操单杠项目腾越类动作及其连接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单杠项目的历史沿革
        1.3.2 单杠编排的相关研究
        1.3.3 腾越历史的相关研究
        1.3.4 腾越配备、构成及技术的相关研究
        1.3.5 其他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录像观察法
        2.2.5 个案分析法
        2.2.6 数理统计法
        2.2.7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东男子竞技体操单杠项目腾越动作及其连接现状与分析
        3.1.1 腾越动作选用
        3.1.2 腾越动作储备
        3.1.3 腾越连接现状
    3.2 广东男子竞技体操单杠项目腾越动作及其连接的影响因素
        3.2.1 作战指导思想
        3.2.2 腾越选择方向
        3.2.3 摒弃连接缘由
        3.2.4 专业人口不足
    3.3 广东男子竞技体操单杠项目腾越动作及其连接的应用
        3.3.1 腾越应用情况
        3.3.2 腾越应用趋向
        3.3.3 腾越应用差距
    3.4 广东男子竞技体操单杠项目腾越动作及其连接的展望
        3.4.1 广东单杠
        3.4.2 腾越类别
        3.4.3 腾越连接
        3.4.4 技术拓展
        3.4.5 夯实技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信息
附录2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附录3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4 运动员调查问卷
附录5 运动员腾越数据调查表
附录6 专家问卷评价表
附录7 调查访谈交流提纲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4)世界优秀跳马选手决赛动作类型分布及成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动态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录像观察法
        三、数理统计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调查法
        (一)专家访谈法
        (二)问卷调查法
第三章 世界优秀跳马选手动作类型分布
    第一节 男子跳马选手动作类型分布
        一、动作类型整体分布情况
        二、第一跳动作类型分布情况
        三、第二跳动作类型分布情况
        四、两跳动作类型的搭配
        五、世锦赛与国内比赛跳马选手动作类型分布对比
    第二节 女子跳马选手动作类型分布
        一、动作类型整体分布情况
        二、第一跳动作类型分布情况
        三、第二跳动作类型分布情况
        四、两跳动作类型的搭配
        五、世锦赛与国内比赛跳马选手动作类型分布对比
    第三节 世界优秀跳马选手动作类型分布小结
第四章 世界优秀跳马选手成绩分析
    第一节 男子跳马选手成绩分析
        一、决赛选手两跳动作难度对比分析
        二、决赛选手两跳完成分对比分析
        三、奖牌选手与非奖牌选手成绩分析
        四、最后得分回归模型
    第二节 女子跳马选手成绩分析
        一、决赛选手两跳动作难度对比分析
        二、决赛选手两跳完成分对比分析
        三、奖牌选手与非奖牌选手成绩分析
        四、最后得分回归模型
    第三节 世锦赛与国内比赛跳马决赛选手成绩对比分析
        一、世锦赛与国内比赛男子跳马决赛选手对比
        二、世锦赛与国内比赛女子跳马决赛选手对比
    第四节 世界优秀跳马选手成绩分析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世界优秀男女跳马选手相同点
        二、世界优秀男女跳马选手不同点
    第二节 建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体操运动员落地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2.1.1 评估肌肉做功的方法
        2.1.2 关节和环节的贡献
        2.1.3 落地冲击力
        2.1.4 落地的冲击阶段和平衡阶段
        2.1.5 组织生物力学
        2.1.6 小结
    2.2 体操运动员落地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及预防策略
        2.2.1 国内体操落地足踝损伤调查分析
        2.2.2 国外体操落地足踝损伤调查分析
        2.2.3 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
        2.2.4 基于生物力学分析踝关节损伤可能的预防策略
        2.2.5 小结
    2.3 足踝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
        2.3.1 足与踝的解剖
        2.3.2 足的运动学
        2.3.3 足的动力学
        2.3.4 踝关节运动学
        2.3.5 踝关节动力学
        2.3.6 小结
    2.4 人体足踝的多刚体和有限元建模及应用
        2.4.1 足踝多刚体模型研究
        2.4.2 足踝多刚体计算机仿真研究
        2.4.3 足踝有限元模型研究
        2.4.4 足踝有限元模型的应用
        2.4.5 小结
    2.5 体操运动员踝关节落地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2.5.1 频繁的地面反作用力——落地冲击
        2.5.2 肢体的不对称
        2.5.3 下肢刚度
        2.5.4 关节角度和关节运动范围
        2.5.5 体操评分与双脚落地
        2.5.6 小结
第3章 体操运动员不同高度体操样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步骤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运动学
        3.3.2 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及衍生指标
        3.3.3 肌电学
    3.4 分析与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体操运动员两种落地方式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比较研究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步骤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运动学
        4.3.2 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及衍生指标
        4.3.3 肌电学
    4.4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体操运动员后空翻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步骤
        5.2.3 实验数据处理
        5.2.4 计算机仿真与验证
    5.3 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体操运动员后空翻、后直720°和后直1080°落地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步骤
        6.2.3 实验数据处理
        6.2.4 计算机仿真与验证
    6.3 结果
    6.4 分析与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体操运动员足踝建模与落地时踝关节冲击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7.1 前言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原始数据采集
        7.2.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7.2.4 落地冲击的有限元计算
        7.2.5 模型的求解
    7.3 结果
        7.3.1 站立平衡状态足底表面压力分布
        7.3.2 落地冲击的踝关节面受力情况
    7.4 分析与讨论
    7.5 小结
第8章 结束语
    8.1 综合讨论
    8.2 创新点
    8.3 结论
    8.4 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大学本科到研究生学习经历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6)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党和政府重视体育并积极推动体操项目的发展
        1.1.2 体操后备人才训练必须重视“基本难度”动作
        1.1.3 动作要领是体操训练教学的首要问题
        1.1.4 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亟待规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研究现状
        1.3.2 国外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研究现状
        1.3.3 国内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3.1.1 体操“基本难度”动作的概念
        3.1.2 “动作要领”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3.1.3 体操“规范化”的概念
        3.1.4 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语义学理论基础
        3.1.5 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动力学理论基础
        3.1.6 各个版本体操教材对“基本难度”动作要领的表述现象
    3.2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原则与方法的研究
        3.2.1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筛选过程
        3.2.2 青少年“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原则
        3.2.3 青少年“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方法
    3.3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结果
        3.3.1 男子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结果
        3.3.2 女子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结果
    3.4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依据和原则
        3.4.1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依据
        3.4.2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原则
    3.5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意义和作用
        3.5.1 有利于加快教练员、运动员对“基本难度”动作的正确理解
        3.5.2 有利于丰富《中国青少年体操训练教学大纲》中的内容
        3.5.3 有利于加强体操动作要领文字内容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6 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的结果
        3.6.1 男子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结果
        3.6.2 女子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结果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张业琳子自由体操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的运动学分析及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1.女子自由体操中阿拉伯类型空翻具有很高的的难度价值
        2.世界大赛中阿拉伯类型空翻具有较大影响力
        3.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的亲历实践具有典型性
        4.研究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丰富体操训练理论与实践
    (二)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自由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及分析
    (二)前空翻类动作的技术分析
    (三)女子体操项目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的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动作分析
    (二)准备加速阶段
        1.踺子的技术分析
        2.后手翻的技术分析
    (三)起跳转体阶段
        1.起跳的技术分析
        2.转体的技术分析
    (四)腾空翻转阶段
        1.腾空高度分析
        2.翻转速度分析
    (五)落地阶段
        1.放腿时机分析
        2.落地重心与缓冲分析
    (六)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的训练
        1.相关的下肢力量训练
        2.相关的技术训练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中外女子跳马项目竞技水平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竞技水平的定义
        1.3.2 女子跳马的发展
        1.3.3 女子跳马规则的演变
        1.3.4 女子跳马动作技术的演变
        1.3.5 世界女子跳马项目的成绩分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比较法
        2.2.6 逻辑归纳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规则变化对女子跳马项目发展产生的影响分析
        3.1.1 2017 版体操规则中女子跳马项目变化特点分析
        3.1.2 2013 版与2017 版女子跳马项目规则的区别分析
        3.1.3 规则变化对女子跳马项目发展的影响分析
    3.2 中外女子跳马单项决赛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
        3.2.1 中外女子跳马单项决赛D分对比分析
        3.2.2 中外女子跳马单项决赛E分对比分析
        3.2.3 中外女子跳马单项决赛总成绩对比分析
    3.3 中外女子跳马单项决赛动作类型的对比分析
    3.4 中外女子跳马项目的竞技成绩分析
        3.4.1 第13 届全运会女子跳马项目的成绩分析
        3.4.2 第47 届世锦赛女子跳马项目的成绩分析
        3.4.3 第48 届世锦赛女子跳马项目的成绩分析
        3.4.4 中外女子跳马项目竞争格局的对比分析
    3.5 未来女子跳马项目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3.5.1 女子跳马项目的发展趋势
        3.5.2 女子跳马项目的创新方向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竞技体操踺子衔接不同技巧动作的技术对比分析 ——以踺子后空翻和踺子后手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验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时间参数对比分析
    3.2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重心参数对比分析
    3.3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表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
    3.4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蹬地摆腿阶段对比分析
        3.4.1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蹬地摆腿阶段运动学对比分析
        3.4.2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蹬地摆腿阶段表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
    3.5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推手贯腿阶段对比分析
        3.5.1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推手贯腿阶段运动学对比分析
        3.5.2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推手贯腿阶段表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
    3.6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落地缓冲阶段对比分析
        3.6.1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落地缓冲阶段运动学对比分析
        3.6.2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落地缓冲阶段表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
    3.7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蹬地阶段对比分析
        3.7.1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蹬地阶段运动学对比分析
        3.7.2 踺子团身后空翻与踺子后手翻蹬地阶段表面肌电特征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世界女子体操跳马技术发展特征与趋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女子体操规则对跳马技术的研究
        1.3.2 有关女子跳马动作技术的研究
        1.3.3 有关世界女子跳马发展现状的研究
        1.3.4 有关我国女子跳马发展现状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录像观察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比较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体操技术评分规则对女子跳马特殊变化要求
        3.1.1 跳马支撑区的变化
        3.1.2 第一腾空要求的变化
        3.1.3 第二腾空要求的变化
        3.1.4 落地远度与姿势的变化
        3.1.5 跳马动作基分的变化
        3.1.6 跳马最后得分的变化
    3.2 女子跳马技术评分规则的改变对其技术发展的影响
        3.2.1 规则变化对女子跳马动作难度的影响
        3.2.2 规则变化对女子跳马完成动作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3.2.3 规则变化对女子跳马动作编排的影响
        3.2.4 规则变化对发展塚原类动作的影响
    3.3 世界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趋向与特征研究
        3.3.1 女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倾向
        3.3.2 创新和加难在女子跳马中的发展前景
        3.3.3 动作质量在女子跳马中的发展地位
        3.3.4 落地稳定在女子跳马中的发展地位
        3.3.5 女子跳马技术动作的“男性化”发展
        3.3.6 世界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特征
    3.4 我国女子跳马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4.1 我国优秀跳马选手与国外优秀跳马选手动作的对比分析
        3.4.2 关于我国女子跳马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3.4.3 关于我国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对策研究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男子跳马各类型动作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技术特征分析及我国男子跳马发展趋势[J]. 冉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01)
  • [2]奥会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分析[D]. 赵婵.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广东男子竞技体操单杠项目腾越类动作及其连接的应用研究[D]. 李兆明.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4]世界优秀跳马选手决赛动作类型分布及成绩分析[D]. 施益民.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时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D]. 吴成亮.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6]青少年竞技体操“基本难度”动作要领规范化研究[D]. 王亮.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7]张业琳子自由体操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二周的运动学分析及训练[D]. 张业琳子.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8]中外女子跳马项目竞技水平的对比研究[D]. 张琳.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9]竞技体操踺子衔接不同技巧动作的技术对比分析 ——以踺子后空翻和踺子后手翻为例[D]. 王春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世界女子体操跳马技术发展特征与趋向研究[D]. 邓荣. 西安体育学院, 2017(12)

标签:;  ;  ;  

男子跳马各种动作的技术分析与训练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