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春两种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广东阳春两种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一、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凤岗,戎嘉树[1](2020)在《利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花岗岩类实际矿物的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一种在三氏算法(戎嘉树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花岗岩类实际矿物含量的方法)的基础上经长期实践并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际矿物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针对准铝质花岗岩类、铝过饱和、铝强过饱和花岗岩类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兼顾了碱交代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不仅适用于新鲜岩石,也适用于部分蚀变的岩石。该方法在处理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的归纳和组合上尽量与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结合,力求计算结果与岩石中实际存在的矿物相符。计算过程中提出了长石的修正系数χ,用其修正岩石中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含量,从而确保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计算得到主要造岩矿物(Q、Or、Pl、Bi、Ms、Hb)的含量和反映岩石化学特征的两类参数(Ot、AnPl、K-Na、a、b、Mg)及相关图解。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反映岩石化学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矿专属性等。

肖倩茹[2](2019)在《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三江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岩浆记录,是研究特提斯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临沧花岗岩基是该区最大规模的复式岩基,前人对该岩基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对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也取得了深入认识。然而,已有研究均聚焦于岩基的主体——三叠纪二长花岗岩,缺少对临沧花岗岩基开展岩石单元的系统解体,缺少对各岩石序列和时空格架的精细厘定,更缺乏对包体和寄主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研究,这制约了对该区特提斯构造演化、岩浆动力学机制及陆壳演化的准确认识。论文以临沧地区花岗岩类及其包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演化理论,通过精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系统的建立临沧花岗岩基时空格架及岩石演化序列,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其对特提斯构造演化和陆壳生长演化的启示意义。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将临沧花岗基以康太-斗阁断裂划分为东、西岩带。西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东岩带岩石组合以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为主。野外地质学、年代学和岩相学研究揭示,临沧花岗岩基可划分为多个岩石序列,包括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序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序列和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序列。岩体中包体包括变质包体与岩浆包体两类,前者多见残留的变粒岩、片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后者则可分为中-基性岩浆包体及酸性岩浆包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74-465Ma,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30-220Ma),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较早(230.38±0.82Ma),似斑状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间为229.4±1.6Ma,似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8.72±0.80Ma,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5.3±1.2Ma,而似斑状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0.0±1.7Ma。岩浆包体形成时间稍早于二长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237±0.72Ma;变质包体锆石U-Pb年龄自3.2Ga~480Ma均有分布,最年轻锆石峰期为490Ma。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临沧花岗岩基至少存在奥陶纪原特提斯和二叠纪-三叠纪古特提斯相关的岩浆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具有高Si和Alk,低Mg O、K2O/Na2O(1.13-2.0)、ASI(1.46-2.46)和DOI(80.37-96.08)的特征。岩石富集LILE(如Rb、Th、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P、Ti);稀土分馏中等,具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LREE/HREE=3.92-18.30)。Zr饱和温度均值为769.18℃。矿物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Hf(t)=-5.47~-2.73,tMD2=1.48~1.63Ga)显示,奥陶纪花岗质岩浆岩的源区以中元古代壳源为主。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A/CNK比值均大于1.10,为过铝质岩石,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奥陶纪正长花岗岩类似,但其Zr饱和温度均值为790.10℃。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长石和磷灰石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源区为古老壳源物质(87Sr/86Sr=0.7349-0.7369,143Nd/144Nd=0.5120-0.5122)。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Si特征,西段相对于东段更富Na,高Mg及亏损K。东西两段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均富集Rb、Th、U、Pb和Sm,亏损Ba、Nb、Ta、Sr、P、Zr、Hf和Ti。轻稀土轻度富集,稀土分馏中等,负铕异常明显。锆石Lu-Hf和矿物Sr-Nd同位素研究显示,其源区与奥陶纪花岗岩明显不同,主要为晚古元古代-早中元古代的古老壳源物质(εHf(t)=-15.57~-8.91,tDM2=1.62-1.99Ga,87Sr/86Sr=0.7259-0.7340,143Nd/144Nd=0.5119-0.5128)。变质包体Si O2变化较大,其锆石年代学谱系特征复杂,具有多组元古代峰期值。结合包体的岩相学特征,可以认为这些变质包体为临沧地块的基底残余,可能代表了临沧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岩浆包体主要为中-基性及酸性包体,其侵位结晶时代稍早于寄主花岗岩,可能代表了早期形成的晶粥。岩浆包体的锆石Lu-Hf和长石Sr同位素组成与寄主二长花岗岩相似,表明其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综合其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岩浆包体并不是代表底侵的玄武质岩浆,而是起源于寄主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区,是其早期(~237Ma)晶粥产物,该晶粥被晚期(230-220Ma)二长花岗岩的母岩浆侵入改造,其残余物保留下来形成了岩浆包体。综合研究认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富粘土的泥质岩,起源于原特提斯洋壳俯冲阶段的局部减压环境(板片后撤或俯冲角度改变),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古老陆壳物质发生熔融,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过程。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为低分异S型花岗岩,形成于古特提斯陆缘弧环境,是古老陆源泥质岩类的大量熔融产生了富铝熔体,并经历了显着的长石与角闪石分异作用最终形成。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可能为深俯冲板片断离),深部亏损地幔物质发生减压熔融,一方面岩浆直接喷发形成区内基性火山岩(如小定西组),另一方面上升的玄武质岩浆提供热源促使陆壳发生大规模熔融,并形成了长英质岩浆储库。长英质岩浆储库发生了多期次的岩浆补给、晶粥活化和冷凝结晶,形成了结构多样的临沧花岗岩基主体,而早期的晶粥残余体则以岩浆包体的形式局部保留。碰撞后背景下S型花岗岩及岩浆包体的成因与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壳源物质熔融和壳源晶粥活化作用密切相关。而三叠纪东西两个岩带花岗岩的成分差异特征则可能指示古特提斯板片的俯冲极性为由西向东。岩石成因研究及Hf同位素填图显示该区域长英质岩浆作用明显具有古老地壳源区特征。奥陶纪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则指示临沧地块与保山地块在原特提斯造山旋回早期就具有明显的亲缘性,早古生代时期临沧地块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

欧阳志侠,刘东宏,汪礼明,梁金龙,汪汝澎,吴晓东,杨胜虎[3](2018)在《阳春盆地锡山钨锡矿床钾长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锡山钨锡多金属矿是粤西阳春盆地内一个中型石英脉型矿床,成矿岩体岩性为钾长花岗岩,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副矿物包括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和铌铁矿等。文章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主要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中斜长石为钠长石,钾长石为透长石,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黑云母化学成分显示其w(Ti)介于0.190.39,具有低的氧逸度(log f(O2)<Ni-Ni O),指示其有利于钨锡矿床的形成且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文章认为锡山钨锡多金属矿床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产物。

汪祖豪[4](2017)在《广东阳春盆地锡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氧逸度特征及其对锡成矿作用的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岭地区以富集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以及与此有关的多旋回、多成因的花岗岩着称。本文从岩相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氧逸度特征等方面研究了锡山岩体,讨论了锡矿化与花岗岩岩体的成因联系、氧逸度特征对锡成矿的影响。锆石U-Pb定年的结果表明,锡山岩体和马水龙田岩体分别侵位于80Ma和77Ma。通过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对比,说明锡山岩体和马水龙田岩体具有同源同演化特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锡山岩体为陆壳部分熔融的岩浆演化到晚阶段的产物,锡矿化与黑云母花岗岩有直接的成因联系,矿化发生在岩浆期后气化-高温热液阶段。锡山岩体黑云母所代表的氧逸度低于Ni-NiO线,锆石Ce4+/Ce3+比值为7.4877.37,平均值为26.63,与南岭地区其他含锡花岗岩的比值类似。这些氧逸度特征表明,锡山岩体属于还原性花岗岩体,低氧逸度和云英岩化对锡的富集成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张丽鹏[5](2017)在《特提斯闭合与白垩纪成矿 ——以阳春盆地为例》文中提出华南以中生代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多金属矿化而闻名,尤其是W、Sn、Sb、Nb、Ta、Cu和U等矿化,并且这些岩浆岩和矿化表现出时空分布规律。按时空关系主要可分为四期:三叠纪(230?210 Ma)、侏罗纪(180?150 Ma)、早白垩世(140?125 Ma)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110?80 Ma)。相比其它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110?80 Ma)阶段同样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但是研究相对薄弱。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成矿阶段主要位于华南南部,处于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位,导致其构造背景存在争议。我们选择的研究区位于华南南部粤西地区的阳春盆地,以盆地内的白垩纪石菉Cu?Mo矿床、锡山Sn?W矿床和鹦鹉岭W?Sn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的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锡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和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以期明确阳春盆地白垩纪矿床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整个华南南部晚白垩世岩浆岩和矿床的研究,以及亚洲东南部的大地构造演化,探讨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石菉Cu?Mo矿床是阳春盆地内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出露的石菉岩体其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两者都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两者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其中Si O2含量为64.5?67.4 wt.%,MgO为1.66?2.52 wt.%,具有较高的Al2O3(15.4?16.6 wt.%)和Sr(>400 ppm)含量和较低的Y和Yb含量。除了个别样品具有略高的Y和Yb含量,大部分样品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石菉岩体形成于约106?104 Ma,其中最年轻的石英闪长岩年龄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反映成矿事件与石菉岩体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石菉岩体具有较高的锆石Ce4+/Ce3+和δEu值,表明了岩浆的高氧逸度特征。综合石菉岩体埃达克质岩、高氧逸度、高Mg#值和铜矿化等方面的特征,其最可能形成于年轻的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石菉全岩Sr?Nd同位素和主微量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表明,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可能与EMII型富集地幔和上部陆壳物质发生了混染。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华南曾受东部太平洋构造域和南部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但根据古太平洋板块的漂移和转向历史,太平洋板块很难到达阳春地区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石。根据亚洲东南部的构造演化历史,重建白垩纪时期(125 Ma)华南及其周缘地块的古地理位置。结果表明,白垩纪时期新特提斯俯冲带离华南并不远,洋脊俯冲形成的平板俯冲可能是石菉Cu?Mo矿床形成的最佳机制。锡山Sn?W矿床位于华南南部的阳春盆地,其成矿在空间上主要与钾长花岗岩有关。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79 Ma(78.1±0.9 Ma;79.0±1.2 Ma;79.3±0.8 Ma)。选自锡石石英脉的辉钼矿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79.4±4.5 Ma。直接通过矿石矿物的LA-ICP-MS锡石U?Pb定年,获得成矿年龄为78.1±0.9 Ma和79.0±1.2 Ma,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一致,因此可以代表锡山的成矿年龄。锡山的成矿年龄与钾长花岗岩年龄一致,表明两者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钾长花岗岩具有高Si O2(71.4?77.2 wt.%),K2O(4.43?7.12 wt.%)和全碱(Na2O+K2O=7.88?10.07 wt.%)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到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稀土(REE=167?539 ppm)和高场强元素(Nb=48.1–78.5 ppm,Ta=8.5–25.3 ppm),同时亏损Sr、Eu、Ba和Ti等元素。钾长花岗岩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10000*Ga/Al>2.6,Zr+Nb+Ce+Y>350ppm)都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并被进一步划分为A2型。锡山钾长花岗岩高Rb/Sr、K/Rb值和低Nb/Ta、Zr/Hf值指示了岩浆的高演化特征。钾长花岗岩的初始87Sr/86Sr和εNd(t)值分别为0.705256?0.706181和-5.4?-4.8,同时锆石εHf(t)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7.8?1.6,表明其可能来源于混合的岩浆源区,有幔源物质的参与。锡山钾长花岗岩较低的锆石Ce4+/Ce3+(12?88)比值指示其初始岩浆具有较低的氧逸度,这对Sn在初始岩浆中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而钾长花岗岩的高挥发分含量和高演化特征在成矿元素迁移和富集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锡山岩体A型花岗岩的特征说明其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而高F、低Cl和A2型花岗岩特征最可能由俯冲板片后撤引起的。板片后撤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多硅白云母分解,释放出富F和贫Cl的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并部分熔融混合形成初始岩浆。白垩纪时期锡山矿区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部位。阳春盆地内的石菉Cu?Mo矿床已证明是特提斯俯冲的产物,因此锡山矿床应是由特提斯板片的后撤引起的。鹦鹉岭矿床位于锡山矿床的西侧,是一个W?Sn多金属矽卡岩型矿床。其矿种类型多样,并且岩浆岩脉发育,与锡山矿床相比更加复杂。矿区出露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两者都具有较低的Nb/Ta和Zr/Hf值,指示它们都有较高的演化程度。钾长花岗岩具有右倾型稀土配分型式,而黑云母花岗岩具有海鸥型稀土配分型式,并具有更高的Rb/Sr值。因此相对于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具有更高的演化程度。锆石U?Pb定年显示两类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形成年龄79 Ma,与阳春盆地内的锡山岩体一致,为粤西地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一部分。通过矿石矿物锡石U?Pb定年直接获得成矿年龄79.6±0.9 Ma,与鹦鹉岭岩体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鹦鹉岭岩体与W?Sn矿化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上都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同时,它们较高的初始岩浆形成温度(>800°C)也与A型花岗岩的特征一致。鹦鹉岭岩体较低的锆石Ce4+/Ce3+和δEu值反映岩浆具有较低的氧逸度,岩浆低氧逸度是初始岩浆富集Sn的关键因素。挥发分元素在成矿元素迁移和沉淀中具有重要作用。鹦鹉岭岩体与锡山岩体具有相同的成岩时代和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应为同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板片后撤导致了鹦鹉岭岩体的形成。统计发现,华南南部晚白垩世岩浆岩和W?Sn矿床可划分为两条带:东南沿海NE向岩浆岩带和华南南部EW向岩浆岩和W?Sn矿化带。这两条带在展布方向、岩石组合和成矿性等方面都不同。白垩纪晚期太平洋板块NW向俯冲,与东南沿海NE向岩浆岩带一致。而华南南部EW向岩浆岩和W?Sn矿化带与特提斯板块向北俯冲一致。因此,这两条带应该分别受太平洋板块和特提斯板块的影响。综上,特提斯在白垩纪仍然影响华南地区。在104 Ma时,特提斯洋脊俯冲到阳春一带并形成石菉Cu?Mo矿床。随着俯冲的进行,俯冲角度逐渐增大而发生后撤,形成了EW向晚白垩世W?Sn成矿带。

张静思[6](2017)在《广东阳春盆地新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东阳春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专项填图与技术应用示范找矿预测研究‖(编号:12120114015801)为依托,通过总结和深入分析前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阳春盆地新屋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新屋金矿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石英-硫化物脉中,断裂破碎带对金矿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含矿脉体以石英-黄铁矿(毒砂)脉为主。2.新屋地区围岩蚀变发育,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绢云母化,其中硅化、黄铁矿化和毒砂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3.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内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石英-硫化物脉中发育一套低温组合元素:Pb-Cd-Sb-Bi-Ag-As-Au-Re。细砂岩、变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硫化物脉中显着富集或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组合一致,且其微量元素蛛网图的曲线形态相似,暗示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4.矿石的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Au与Pb、Cu、Ag、As、Ta呈正相关关系,反映了Au与Cu、Pb、Ag等微量元素具有高度相似的物质来源和相似的成矿过程。5.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新屋矿床石英硫化物脉中的稀土配分曲线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较为平缓的右倾曲线,除个别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表现出弱Eu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细砂岩、变质石英砂岩与石英硫化物脉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高度一致,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6.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研究表明,新屋金矿的形成温度主要集中在167319℃,成矿盐度集中在2.979.98 wt%Nacl,形成深度集中在0.470.88km,形成压力为139.84264.47×105Pa,与典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流体特征相似,,因此新屋金矿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7.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新屋金矿的δDV-SMOW值为-68.5‰-89.4‰,平均为-77.57‰;δ18Owater为0.70‰6.75‰,平均为3.10‰。这就表明矿床成矿流体中的水为岩浆水和建造水的混合,成矿后期可能大气降水的加入。S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和毒砂中δ34S值变化范围为-3.2‰-0.8‰,平均值为-0.59%,说明新屋金矿的成矿流体中的S主要为幔源硫(岩浆硫)。

王龙[7](2016)在《锡山钨锡矿床与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文中研究说明锡山钨锡矿床和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均位于华南钨锡成矿省南部。自侏罗纪以来,研究区经历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碰撞挤压、因板块运动方向改变而产生的由挤压向拉张的构造转换以及拉伸等构造作用,在构造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岩浆活动,并伴随有大规模强烈的成矿作用。本文以广东阳春盆地锡山钨锡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作为比较来研究。通过对锡山钨锡矿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以及锡山与个旧两矿床成矿岩体U-Pb同位素年龄特征的对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矿区成矿岩体的角度为判断锡山钨锡矿床是否具备成就大矿的潜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对锡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锡山矿床是与花岗岩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高温热液矿床,矿床类型主要为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呈脉状产出,受断裂、裂隙以及地层产状的控制。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矽卡岩化和角岩化。由锡山岩体花岗岩中锆石的U-Pb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得到的加权平均值年龄为79.5±1.3Ma,与成岩年龄同样为80Ma左右的个旧矿区老卡岩体同属晚中生代晚白垩世早期。通过对两矿床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可以认为锡山与个旧两矿床岩体岩性均为高硅富钾准铝质-过铝质高硅钙碱性花岗岩系列,且样品数据在硅碱图上基本都落入花岗岩区域,在铝饱和程度判别图上均落入弱过铝质-过铝质范围,Haker图上各主量元素与SiO2的相关性也相似,反映出演化程度相似的特点,在微量元素蛛网图和稀土元素配分图中,两岩体样品表现出浅部地壳重熔成岩及岩浆高度分异的特点。总体来讲,投点表现出的两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大致相似,反应出两岩体均为地壳重熔形成的A型花岗岩,且均经历了高度的结晶分异,是岩浆演化后期的产物,且锡山矿区花岗岩的分异演化程度要高于个旧矿区花岗岩。在锡山矿区岩体与个旧矿区岩体的构造环境判别图中,两岩体样品的投图结果也基本一致,均位于同碰撞花岗岩和板内花岗岩区域,反应了由同碰撞阶段向板内阶段的转换过程,结合两岩体的成岩成矿年龄及中国华南地区的构造背景,推测两矿床的形成均受到了太平洋域的构造活动的控制,与中国东部地区135Ma以后太平洋板块由向欧亚板块的NW向俯冲到NEE向滑动的运动方向的转变有关,从而导致了矿床的形成。通过以上特征的阐述与对比,锡山与个旧岩体花岗岩成岩年代相同,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的A型花岗岩并同样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同形成于太平洋域成矿构造环境的影响之下,据此,是具备将两矿床进行下一步对比研究的条件的。

孟兆海[8](2016)在《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岩石物性作为岩石重要的物理学参数,它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一样,可以用来判断岩石性质、解决岩石来源和岩石成因等地质问题。相比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岩石物性更直观且容易理解。然而,地质学家更倾向于应用地球化学元素来解决地质问题,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地球物理学家则注重于将岩石物性作为地球物理数据反演解释的约束条件。目前,岩石物性很少被应用于研究岩石来源和岩石成因,本文侧重于利用岩石物性与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来判断岩石性质、解决岩石成因等地质问题。物性参数是岩石的物理属性,而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是岩石的化学属性,本文将这两种参数有机的结合起来去解决岩石成因和地质构造演化等地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岩石物性是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化学三门重要的地球科学分支结合起来的关键。利用岩石物性参数相关特征进行岩石的岩相学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对应着不同的物性参数,岩石物性参数发生剧烈变化的位置通常对应主要的岩石界线和地质构造变化的位置。岩石物性参数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地质信息,增加地质研究的深度与精度。将各类岩石物性与岩相学相结合建立理论经验公式,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去判别岩石类型,使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问题解决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是研究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的重要手段,但这种研究手段既耗资又耗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的相关特征信息,快速且高效地解决岩石成因和地质构造等地质问题。岩石基础属性之间统计学关系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大量岩石样本研究的基础之上,这样研究得到的结论将具有更加普遍的科学意义。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获得了大量岩石物性和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数据,并且根据岩石手标本以及镜下岩石薄片的观测结果来确定岩石标本的岩石类型。最后,我们以数理统计学原理为基础,建立各类岩石物性参数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并以此研究和解决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等相关地质问题。岩石物性的研究是解译深部地球岩石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的重要手段,以各个时期地层的岩石为标本,将在实验室测量的岩石物性和地球化学元素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特征,可以形成一个岩相学、岩石物理学与岩石地球化学之间的地球科学体系。目前,岩石物性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较少,地球物理学家仅仅是将岩石物性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约束参数,而不是作为独立研究手段去解决地球科学问题。关于岩石物性参数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的信息研究也很少,通过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这种相关特征可以解决一些较难解决的地质问题,尤其是深部地质构造和岩石分布特征等重要的地质问题。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及其邻区作为此次研究的选区,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项目所选取的地质走廊带及其周边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域,该区域地质构造格架清楚、科学意义明确、具有代表性。目的层岩性、埋深、物性、热状态及地球物理界面清晰,基本上涵盖了各个时期地层序列,具有良好的地球科学代表性意义,可以用来讨论各个时期岩石成因、沉积环境变化、构造演化历史等地质问题。根据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标本的物性参数和地球化学成分变化特征,得出该研究区域岩石物性和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信息,为基础地质科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对比和验证标准,解释并建立该地区的地球科学基础性模型。在辽西地质走廊带采集具有典型特征的岩石标本1400多块,作为此次研究基础,对岩石标本进行手标本和镜下薄片鉴定来划分岩石标本类型,作为物性研究的岩相学基础。由于变质岩岩石标本数量有限,很难进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区域主要研究目标为火成岩和沉积岩这两大类型。对岩石样本进行密度、磁化率、电阻率、弹性波速等物性参数测量,得到相应的物性参数。进行岩石物性统计学研究,绘制岩石物性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且讨论各类岩石的物性参数特征,以及其对应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特征。深部探测09-06“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项目,在辽西地质走廊带进行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勘探,其中包括了地震剖面勘探、大地电磁剖面测深勘探、重、磁剖面勘探、遥感解译和航磁勘探,完成了近100km的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剖面实验研究。将岩石物性统计学研究结果应用于多种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中,使地球物理数据的反演、解释结果更加准确,更符合真实地质情况。绘制辽西地质走廊带及其周围地区岩石物性平面分布图,与地质填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岩石物性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对应着发生地质构造运动的主要位置,也对应着岩石类型发生变化的位置,是对地质填图的有效补充,更有效的解决地质构造、岩相带划分等地质问题。挑选其中398块岩石进行地球化学成分测量,绘制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散点分布图,找出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的相关特征关系,利用这种相关特征关系去解决辽西地质走廊带深成岩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历史等地质问题;同时,将相关特征关系应用到解决沉积岩的沉积环境变化和古气候变化等地质问题中。利用这种相关特征关系得出的结论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利用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和地球化学元素参数测量,不仅为该研究区域提供基本岩石数据,而且在统计学分析意义上,岩石物性与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的研究,在解决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等地质问题上具有普遍的地球科学意义,为未来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郑伟[9](2016)在《云开地区阳春盆地燕山期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文中研究指明云开地区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地块的交接地带,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矿床集中区,尤其是区内铜金等紧缺矿产资源找矿前景良好,并引起越来越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和研究。阳春盆地作为云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岩成矿作用特色显着,既有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也发育有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薄弱,这使得区内成岩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和成矿模式的建立等工作亟待进行。因此,本论文选择阳春盆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盆地内成岩成矿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详细解剖典型多金属矿床,包括:陂头面、石菉、天堂等与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的铜多金属矿和鹦鹉岭、锡山等与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并开展对比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1)将阳春盆地的多金属矿床厘定为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Ⅰ)和与白垩纪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Ⅱ),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Ⅱ-1)和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Ⅱ-2)。2)Ⅰ成矿系列和Ⅱ-1成矿亚系列主要沿阳春盆地的边缘拗陷带分布,受NE-NNE向构造及EW向构造复合控制。Ⅰ成矿系列的成矿岩体主要为钾玄质岩石,由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富水富钾基性岩浆与古老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所形成,该高氧逸度岩浆直接上升到浅地表形成花岗闪长岩和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Ⅱ-1亚系列的成矿岩体以高钾钙碱性岩石为主,由残留的大洋板片重熔并交代次大陆岩石圈,甚至古老壳源物质(含有新元古代岛弧物质参与)的部分熔融形成含矿岩浆。富集地幔或残留板片岩浆不仅提供大量铜等成矿元素来源,而且也提供丰富的流体。最终含矿岩浆沿古钦杭结合带上升侵位,并在有利的条件下逐渐沉淀富集形成Ⅱ-1亚系列。Ⅱ-2亚系列主要产于隆起区与拗陷带接壤部位及拗陷带中局部隆起地段,受隐伏的NW向构造控制,成矿岩体主要为A型花岗岩,由地壳物质重熔而形成。该岩浆发生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从而使得挥发分和稀有金属等成矿元素在残余熔体中高度富集,最终伴随上升侵位形成有关钨锡多金属矿。3)Ⅰ系列和Ⅱ的两个成矿亚系列成岩成矿时代分别集中发生在170160 Ma、11098 Ma和8576 Ma,Ⅰ系列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环境,而Ⅱ成矿系列则处于燕山晚期的拉张伸展环境,其可能与135 Ma之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转向有关。4)石菉和天堂花岗质岩体中首次发现新元古代的继承锆石,且与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岛弧岩浆的Hf同位素特征一致,推测钦杭成矿带向南延伸部分可能到阳春盆地。

郑伟,毛景文,赵海杰,赵财胜,林玮鹏,欧阳志侠,吴晓东,田云[10](2015)在《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文中提出粤西阳春盆地为广东省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3类多金属矿床。阳春盆地发育多种矿化元素,矿种以Cu、Fe、Pb、Zn、Ag、W、Sn为主,Au、Mo、Bi次之。文章在梳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阳春盆地的多金属矿床厘定为一个成矿系列和3个成矿亚系列:即与燕山期侵入岩有关的Fe-Cu-Pb-Zn-W-Sn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包括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Ⅰ)、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Ⅱ)和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W-Sn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Ⅲ)。Ⅰ和Ⅱ成矿亚系列主要沿阳春盆地的边缘坳陷带分布,受NE-NNE向构造及EW向构造复合控制,成矿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以及二长花岗岩等,来源于相对深部,为壳幔同熔的产物,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型;Ⅲ成矿亚系列主要产于隆起区与坳陷带接壤部位及坳陷带中局部隆起地段,受隐伏的NW向构造控制,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属弱过铝质-准铝质花岗岩,由地壳物质重熔而形成,也可能有少量的地幔物质加入,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为主。大量的高精度测年数据表明:Ⅰ亚系列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170160 Ma,Ⅱ亚系列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在11098 Ma,而Ⅲ亚系列成矿年龄为8576 Ma,前一成矿亚系列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环境,而Ⅱ和Ⅲ成矿亚系列则处于燕山晚期的拉张伸展环境并伴随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其可能与135 Ma之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转向有关。

二、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花岗岩类实际矿物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原理
2 计算过程
    2.1 确定岩石系列及矿物相
        2.1.1 确定岩石系列
        2.1.2 确定矿物相
    2.2 准铝质系列(或钙饱和系列)花岗岩类计算过程
        2.2.1 方案一(岩石新鲜,没有后期方解石脉的干扰)
        2.2.2 方案二(岩石新鲜,有后期方解石脉的干扰,CO2数据可靠)
    2.3 铝过饱和花岗岩类计算过程
    2.4 铝强过饱和花岗岩类换算过程
    2.5 碱交代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类计算过程
    2.6 计算检验
    2.7 长石含量校正
3 计算实例
4 在花岗岩类岩石研究中的应用
    4.1 参数的选择
    4.2 作图方法与图解
        4.2.1 作图方法
        4.2.2 图解作用
5 讨论
    5.1 长石调整系数问题
    5.2 矿物配比中存在的问题
    5.3 铝过饱和系列中剩余铝的配比问题
    5.4 本算法的适用范围
    5.5 计算效果及应用
6 结论

(2)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花岗岩研究现状
        1.2.2 滇西地区临沧花岗岩基与特提斯构造演化
        1.2.3 东特提斯构造-岩浆活动
    1.3 研究方案、技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方法
        1.3.3 论文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2 区域地层
        2.2.1 耿马地层小区
        2.2.2 澜沧地层小区
        2.2.3 景谷地层小区
    2.3 区域岩浆岩特征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构造
第3章 临沧花岗岩地质特征
    3.1 岩体地质学特征
        3.1.1 岩体分布及其规模
        3.1.2 岩相、岩段划分
        3.1.3 侵入岩单元岩石组合与接触关系
    3.2 包体地质学特征
        3.2.1 包体类型
        3.2.2 包体基本地质特征
第4章 同位素年代学
    4.1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1.1 正长花岗岩
        4.1.2 花岗闪长岩
        4.1.3 二长花岗岩
        4.1.4 包体
    4.2 临沧花岗岩年代序列
第5章 奥陶纪花岗岩
    5.1 岩相学特征
    5.2 矿物学特征
        5.2.1 黑云母
        5.2.2 长石
    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3.1 主量元素
        5.3.2 微量元素
        5.3.3 稀土元素
    5.4 锆石饱和温度
    5.5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第6章 二叠纪花岗岩
    6.1 岩相学特征
    6.2 矿物学特征
        6.2.1 黑云母
        6.2.2 长石
    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3.1 主量元素
        6.3.2 微量元素
        6.3.3 稀土元素
    6.4 锆石饱和温度
    6.5 同位素地球化学
        6.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6.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6.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第7章 三叠纪花岗岩
    7.1 岩相学特征
    7.2 矿物学特征
        7.2.1 黑云母
        7.2.2 长石
    7.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7.3.1 主量元素
        7.3.2 微量元素
        7.3.3 稀土元素
    7.4 锆石饱和温度
    7.5 同位素地球化学
        7.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7.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7.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第8章 包体
    8.1 岩相学特征
    8.2 矿物化学特征
        8.2.1 黑云母
        8.2.2 长石
    8.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8.3.1 主量元素
        8.3.2 微量元素
        8.3.3 稀土元素
    8.4 同位素地球化学
        8.4.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8.4.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
    8.5 小结
第9章 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9.1 岩石序列与时空格架
    9.2 岩石成因机制
        9.2.1 奥陶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9.2.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成因机制
        9.2.3 三叠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9.2.4 包体成因与地质意义
    9.3 临沧花岗岩对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
        9.3.1 奥陶纪花岗岩
        9.3.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
        9.3.3 三叠纪二长花岗岩
    9.4 临沧花岗岩对陆壳演化的启示
    9.5 临沧地块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图版
    附表

(3)阳春盆地锡山钨锡矿床钾长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特征
2矿床地质特征
3分析方法
4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4.1斜长石
    4.2钾长石
    4.3黑云母
    4.4金红石
    4.5钛铁矿及铌铁矿
    4.6锆石
5讨论
    5.1岩石成因探讨
    5.2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5.3构造环境
6结论

(4)广东阳春盆地锡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氧逸度特征及其对锡成矿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锡矿概述
        1.1.1 锡矿床的分布
        1.1.2 花岗质熔体中锡元素特征
    1.2 选题的依据及创新意义
    1.3 锡山岩体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及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导矿构造
        2.2.2 容矿构造
    2.3 区域主要岩浆岩
    2.4 区域变质岩
    2.5 区域矿产特征
    2.6 矿床地质特征
        2.6.1 矿体特征
        2.6.2 矿石特征
        2.6.3 围岩蚀变
        2.6.4 锡山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第3章 分析测试方法
    3.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3.2 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分析
    3.3 单矿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第4章 锡山岩体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4.1 锡山岩体简述
    4.2 锡山岩体岩相学
    4.3 锡山岩体锆石年代学
    4.4 锡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4.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4 微量元素判别构造环境特征
第5章 锡山岩体氧逸度特征
    5.1 氧化指数Fe~(3+)/(Fe~(3+)+Fe~(2+))比值判别法
    5.2 黑云母化学组成判别法
        5.2.1 云母
        5.2.2 黑云母花岗岩氧逸度讨论
    5.3 锆石微量元素Ce(Ⅳ) / Ce(Ⅲ) 比值法
        5.3.1 计算方法介绍
        5.3.2 分析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特提斯闭合与白垩纪成矿 ——以阳春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南南部及邻区白垩纪岩浆岩与矿床
        1.2.2 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1.2.3 特提斯研究现状
        1.2.4 阳春盆地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样品制备与实验分析
    2.1 样品制备
        2.1.1 薄片制备
        2.1.2 全岩无污染200目粉末磨制
        2.1.3 单矿物挑选与样品靶制备
    2.2 实验分析
        2.2.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2.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2.2.3 锆石U?Pb定年
        2.2.4 锡石U?Pb定年
        2.2.5 辉钼矿Re?Os定年
        2.2.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层
    3.2 区域构造
    3.3 区域岩浆岩
    3.4 区域矿产资源
第4章 石菉Cu?Mo矿床
    4.1 矿床地质特征
    4.2 分析结果
        4.2.1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4.2.2 锆石U?Pb定年
        4.2.3 辉钼矿Re?Os定年
        4.2.4 锆石Hf同位素
    4.3 讨论
        4.3.1 成岩成矿时代
        4.3.2 岩浆氧逸度
        4.3.3 埃达克质岩
        4.3.4 岩浆混合与地壳混染
        4.3.5 构造背景
    4.4 小结
第5章 锡山Sn?W矿床
    5.1 矿床地质特征
    5.2 分析结果
        5.2.1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5.2.2 锆石U?Pb定年
        5.2.3 辉钼矿Re?Os定年
        5.2.4 锡石U?Pb定年
        5.2.5 锆石Hf同位素
        5.2.6 全岩Sr?Nd同位素
    5.3 讨论
        5.3.1 成岩成矿时代
        5.3.2 A型花岗岩特征
        5.3.3 岩石成因
        5.3.4 岩石属性与Sn?W矿化
        5.3.5 伸展背景与新特提斯板片后撤
    5.4 小结
第6章 鹦鹉岭W?Sn多金属矿床
    6.1 矿床地质特征
    6.2 分析结果
        6.2.1 主微量元素特征
        6.2.2 锆石U?Pb年龄
        6.2.3 岩浆氧逸度与温度
        6.2.4 锡石U?Pb定年
        6.2.5 锆石Hf同位素
        6.2.6 全岩Sr?Nd同位素
    6.3 讨论
        6.3.1 成岩成矿时代
        6.3.2 岩石类型与成因
        6.3.3 岩浆分异与W?Sn成矿
        6.3.4 构造环境
    6.4 小结
第7章 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与构造背景
    7.1 岩石组合及岩性特征
    7.2 太平洋板片的影响范围
    7.3 晚白垩世W?Sn成矿
    7.4 晚白垩世NS向伸展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广东阳春盆地新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研究现状
        1.2.2 新屋地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新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岩浆岩
    3.3 矿区构造条件
        3.3.1 矿区构造
        3.3.2 有利成矿构造面特征
    3.4 矿体特征
    3.5 矿石特征
    3.6 围岩蚀变
第4章 新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的采取与分析测试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4.2.3 矿石、矿化岩石的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包裹体特征
        4.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4.4.2 包裹体显微测温
    4.5 稳定同位素特征
        4.5.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5.2 硫同位素特征
第5章 新屋金矿成因探讨
    5.1 成矿流体的来源
    5.2 成矿物质的来源
    5.3 矿床成因分析
        5.3.1 成矿机制讨论
        5.3.2 矿床成因的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锡山钨锡矿床与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锡山矿区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和成果
第2章 锡山钨锡矿床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地质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岩
    2.6 区域矿产
第3章 锡山矿床地质特征
    3.1 锡山矿区地层
    3.2 锡山矿区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裂
    3.3 锡山矿区岩浆岩
    3.4 锡山矿区矿体特征
    3.5 锡山矿区矿石特征
        3.5.1 矿石的结构构造
        3.5.2 矿物共生组合及主要矿物特征
    3.6 锡山矿区围岩蚀变
    3.7 锡山矿区成矿期次
第4章 锡山矿床岩体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4.1 个旧矿床花岗岩年代学
    4.2 锡山岩体花岗岩U-Pb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结果
        4.2.1 样品的采取与分析测试
        4.2.2 样品特征与分析结果
        4.2.3 锡山矿区岩体与个旧矿区岩体年代学特征对比
第5章 锡山锡矿床与个旧锡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5.1 样品的采取与分析测试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5.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5.5 锡山矿区花岗岩与个旧矿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意义
        5.5.1 分离结晶过程
        5.5.2 锡山矿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5.6 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依托的科研项目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依托科研项目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走廊带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主要岩石类型
        2.2.3 构造特征
        2.2.4 主要矿产
第3章 地球物理背景
    3.1 区域地球物理
    3.2 剖面地球物理
        3.2.1 大地电磁剖面
        3.2.2 重磁剖面
        3.2.3 地震剖面
第4章 岩石物性研究
    4.1 岩石密度
    4.2 岩石磁学
    4.3 岩石电学
    4.4 岩石弹性波速
第5章 岩石物性与地球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5.1 岩石密度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5.2 岩石磁性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5.3 岩石电阻率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5.4 岩石弹性波速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第6章 岩石物性的地质与地球物理意义
    6.1 岩石物性判别岩石类型
        6.1.1 统计学岩石识别方法
        6.1.2 岩石物性与岩相学研究
        6.1.3 岩石物性分类分析
    6.2 岩石物性地质填图
    6.3 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的应用
第7章 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工作设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云开地区阳春盆地燕山期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成矿系列研究现状
        1.2.2 花岗岩研究现状
        1.2.3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
        1.2.4 云开地区研究现状
        1.2.5 阳春盆地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已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产
    2.1 云开地区
        2.1.1 区域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区域矿产
    2.2 阳春盆地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矿产特征
第3章 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3.1 陂头面铁铜多金属矿
        3.1.1 矿床地质特征
        3.1.2 陂头面铁铜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3.1.2.1 陂头面矿区岩浆岩形成时代
        3.1.2.2 成矿时代
        3.1.3 陂头面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3.1.4 陂头面岩体Sr-Nd同位素
        3.1.5 陂头面岩体Pb同位素
        3.1.6 陂头面岩体锆石Hf同位素
        3.1.7 陂头面岩体锆石微量元素
        3.1.8 岩石成因
        3.1.9 成矿物质来源
        3.1.10 小结
第4章 与白垩纪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4.1 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4.1.1 石菉铜钼多金属矿
        4.1.1.1 矿床地质特征
        4.1.1.2 石菉铜钼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4.1.1.3 石菉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4.1.1.4 石菉岩体Sr-Nd同位素
        4.1.1.5 石菉岩体Pb同位素
        4.1.1.6 石菉岩体锆石Hf同位素
        4.1.1.7 石菉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4.1.1.8 岩石成因
        4.1.1.9 成矿物质来源
        4.1.1.10 小结
        4.1.2 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4.1.2.1 矿床地质特征
        4.1.2.2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4.1.2.3 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4.1.2.4 天堂岩体锆石Hf同位素
        4.1.2.5 天堂岩体锆石微量元素
        4.1.2.7 矽卡岩与矿化关系及形成机制
        4.1.2.8 小结
    4.2 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4.2.1 广东鹦鹉岭钨锡多金属矿
        4.2.1.1 矿床地质特征
        4.2.1.2 鹦鹉岭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4.2.1.3 鹦鹉岭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4.2.1.4 鹦鹉岭岩体Sr-Nd同位素
        4.2.1.5 鹦鹉岭岩体Pb同位素
        4.2.1.6 鹦鹉岭岩体锆石Hf同位素
        4.2.1.7 鹦鹉岭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4.2.1.8 岩石成因
        4.2.1.9 成矿物质来源
        4.2.1.10 小结
        4.2.2 锡山钨锡多金属矿
        4.2.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2 锡山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4.2.2.3 锡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4.2.2.4 锡山岩体Sr-Nd同位素
        4.2.2.5 锡山岩体Pb同位素
        4.2.2.6 锡山岩体锆石Hf同位素
        4.2.2.7 锡山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4.2.2.8 岩石成因
        4.2.2.9 成矿物质来源
        4.2.2.10 小结
第5章 区域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5.1 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格架
    5.2 燕山期不同花岗质岩石的岩浆演化与成矿
        5.2.1 与中侏罗世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
        5.2.2 与白垩纪铜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有关的侵入岩
        5.2.2.1 与早白垩世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
        5.2.2.2 与晚白垩世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有关的花岗岩
    5.3 岩浆结晶的温度和氧逸度
        5.3.1 岩浆结晶温度
        5.3.2 岩浆结晶的氧逸度
    5.4 构造环境
    5.5 阳春盆地不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5.6 地球动力学背景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附录2
附录3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10)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成矿地质背景
2区域矿产特征
3阳春盆地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基本特征
    3.1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3.2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3.2.1天堂式铅锌多金属矿床
        3.2.2石式铜钼多金属矿床
    3.3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3.3.1鹦鹉岭锡钨铜多金属矿床
        3.3.2锡山式钨锡多金属矿床
4讨论
    4.1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4.2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
    4.3物质来源
    4.4地球动力学背景
5结论

四、广东阳春地区两类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花岗岩类实际矿物的新方法[J]. 王凤岗,戎嘉树.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20(01)
  • [2]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D]. 肖倩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3]阳春盆地锡山钨锡矿床钾长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欧阳志侠,刘东宏,汪礼明,梁金龙,汪汝澎,吴晓东,杨胜虎. 矿床地质, 2018(04)
  • [4]广东阳春盆地锡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氧逸度特征及其对锡成矿作用的制约[D]. 汪祖豪.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3)
  • [5]特提斯闭合与白垩纪成矿 ——以阳春盆地为例[D]. 张丽鹏.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8)
  • [6]广东阳春盆地新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D]. 张静思.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7]锡山钨锡矿床与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对比[D]. 王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8]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孟兆海. 吉林大学, 2016(08)
  • [9]云开地区阳春盆地燕山期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D]. 郑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10]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J]. 郑伟,毛景文,赵海杰,赵财胜,林玮鹏,欧阳志侠,吴晓东,田云. 矿床地质, 2015(03)

标签:;  ;  ;  ;  

广东阳春两种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