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强电系统设计探讨

智能建筑强电系统设计探讨

一、智能大厦强电系统设计研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苏文[2](2019)在《基于BIM的MEP管线综合知识库构建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有了更高的功能要求,由此直接导致建筑物体内的“血管”——机电安装系统(Mechanical、Electrical and Plumbing,MEP)愈发复杂。由于建筑物内部空间有限,合理布置复杂的MEP管线要求精准有效的管线综合工作。MEP管线综合工作是一个迭代的、经验驱动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虽然这一过程在每个项目中重复发生,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与知识很少被系统的记录下来以支持未来的决策。BIM技术作为管理和存储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的新理念,具备可视化、参数化等功能特点。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借助BIM技术在MEP管线综合中的应用,首先对MEP方案BIM管综信息归类,其次对MEP管综信息进行拓扑与量化,接着建立MEP管综知识库,最后构建基于BIM与知识库的MEP管综系统。主要研究如下:(1)利用扎根理论分析MEP管综案例,构建设计、施工和运维三个阶段的MEP方案BIM管综信息体系,并进行饱和度检验;接着利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验证和利用该MEP管综信息体系,分析专家解决管综问题的思维过程。基于此,搭建基于专家思维的碰撞表示信息体系,为MEP方案管综信息的拓扑与量化做铺垫。(2)引入拓扑关系的概念。首先,分析MEP管线的拓扑特征,建立MEP方案管线拓扑模型,重点分析和量化管线拓扑模型的管线邻接关系;其次,以实体关系抽取的方法为基础,结构化处理建筑设计规范的管线间距信息,并以可视化网络拓扑图的方式进行表达;最后,从水平敷设、垂直排列和管线综合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管线拓扑的排布原则,为建立MEP管综知识库提供了数据支撑。(3)构建MEP管综知识库。提出管综规则的概念以结构化表达管综信息内容,包括管线拓扑类规则和管综协调措施类规则;利用SQL Server2012软件建立MEP管线拓扑、管综协调等事实库和规则库,为实现MEP管综系统奠定基础。(4)应用以上成果,设计并实现基于BIM与知识库的MEP管综系统。以Revit二次开发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为基础,提取BIM模型参数和编译MEP管综知识库的内容,实现MEP管综系统的管线拓扑规则自动检查和管综协调规则应用两大功能,为设计方提供管综决策支持;借助BIM轻量化管理平台,实现MEP管综规则自动检查和应用结果的可视化,为建设参与各方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该论文有图70幅,表35个,参考文献102篇。

陶亮[3](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俞灵灵[4](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北京戴德梁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2017)在《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超高层建筑发展速度惊人,作为现代化城市中的地标,已经成为国家、民族以及城市经济崛起的象征。虽然超高层建筑节约土地、利用空间,为城市升级、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然而,其后期运营也存在诸多难题,而其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尚未形成聚集效应,洞悉超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行业规范和指引,就更是一个行业空白。

韩树丛[6](2015)在《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接地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雷电是发生于天空中一种雄伟壮观而又具有破坏性的天气现象,具有瞬态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的性质,常常击中建筑物和设备而造成重大的灾害事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机电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使建筑物更加智能化和高层化,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而如何保护这些超高层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不受雷电的危害,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雷电产生的原理及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方式进行分析,并对超高层智能化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内部电气、电子设备的防雷性能进行研究,对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的防雷接地系统从防直击雷、防雷电波、防雷电电磁感应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工作如下:(1)对避雷针高度和保护半径的计算、引下线数量及截面积的计算、接地装置的选用及安装,设计了由超高层建筑屋面接闪器、避雷引下线、均压环及接地装置构成外部雷电防御系统,保护建筑物不受直击雷伤害;(2)对埋地电缆和管道屏蔽电流的计算、浪涌保护器分级模式冲击电流计算,确定了采用接地和分级保护的原则,设计了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高低压电缆等金属导电体接地系统、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及户内设备处分级设置浪涌保护器等保护方案,以有效防止雷电波的侵入伤害;(3)对建筑物内部金属管道、金属设备感应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确定电磁感应的衰减程度,对建筑物内的配电系统、智能化弱电系统接地方式及等电位联接系统进行设计,保护建筑物内电气系统、计算机等弱电控制系统不受雷电磁感应的危害。(4)通过中关村SOHO国际大厦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完整可行的超高层智能化写字楼电气防雷系统,为同类建筑的防雷提供了借鉴依据,大大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田沛泽[7](2015)在《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口与用地的矛盾越来越凸显,高度集约化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高度越来越高,数量也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时,建筑师开始对超高层建筑群营造的高密度垂直城市形态产生一些思考,从盲目崇拜走向理性思考。核心筒设计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项目在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以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设计的角度,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与作者实际项目中的感受,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核心筒性能化设计要素,提出核心筒性能化设计中对电梯系统、消防疏散系统和辅助空间及设备空间等方面的要求,为完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5个章节,其中3至5章为核心章节。第1章为绪论部分,对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了解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领域学术动态,并明确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提出文章的整体框架。第2章为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概述,通过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介绍,了解其在舒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方面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关键作用,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研究项目的地域特点,总结核心筒设计的核心要素。第3章为电梯系统设计研究,通过对电梯系统的组成、分类及竖向和水平组织的介绍,总结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电梯系统组合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优化效率方案,以体现建筑整体的舒适性和高效性。第4章为设备用房与辅助用房设计,按照专业不同分别介绍设备空间设计方法和要素,并对核心筒内的辅助用房进行介绍,结合和核心筒竖向设计,对核心筒内部空间进行优化。第5章为消防疏散系统设计,通过对规范和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实际案例,着重探讨核心筒内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设计,及其在避难(设备)层的设计,并归纳总结电梯结合疏散等新疏散方式。文章的最后对本文探讨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新型核心筒概念设计的发展趋势做了前瞻性思考,以期引起更深层次的研究。

颜梦[8](2013)在《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中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建筑智能化得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世界范围内建筑智能化的兴起,国外优秀的智能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及建筑咨询公司纷纷进入国内,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热潮也在悄然兴起。相对于传统建筑重视结构和外观的理念,未来建筑的发展更将注重于提高建筑物的智商和功能附加值,以满足居住、办公等环境对智能化的需求,也是住宅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在品质、管理等方面与国外尚有一定的差异,且智能化系统具有技术更新快,系统复杂,专业性较强等特点,因此要提升智能住宅的品质,发挥智能化的功能,必须从质量管理角度出发,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在生产、服务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已经进行过广泛深入的研究。智能化工程属于典型的项目管理范畴,具备项目管理的一切特征,而在针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相关研究略显不足。为此,笔者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项目质量管理的4个基本原则和8个核心概念,构建出项目质量管理的金字塔模型。作为甲级写字楼,为将F大厦建设成为“绿色、环保、节能”的现代化建筑,本着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F大厦建设方选用了国际先进的硬件及软件系统架构,系统复杂、功能强大。为达成这些目标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必须抓好质量管理。本文通过质量管理在F大厦智能化工程中的实证性研究,结合创新研究构建的质量管理金字塔模型从F大厦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培训等方面对质量管理的手段措施做出全面研究。最后,笔者对F大厦智能化项目运用质量管理方面进行评估和总结,本文受制于数据来源以及相关资料保密性的要求,在定量方面研究略显不足,对设备采购、施工材料的具体品牌和质量参数没有做出过多注明等。

本刊编辑部[9](2007)在《“楼宇自控系统与建筑节能”座谈会在京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楼宇自控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智能建筑中。如果该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功效,那么对于"节能"而言意义重大,但是据相关数据表明,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效果却不尽理想。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建筑节能"成为了业内人士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2007年7月25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智能建筑》杂志社承办、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楼宇自控系统与建筑节能"座谈会在京召开,特邀业内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工程实践中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等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展开了讨论,旨在通过研讨,引起广大业主、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工程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物业管理人员等

牛志明[10](2007)在《现代项目管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结合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实际需求,针对项目计划、控制、沟通、协调理论在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的研究进行选题,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方、业主方、设计方、承包方等几个项目参与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作者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实践提出了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三大目标控制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产生有益的参考作用。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并对进一步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二、智能大厦强电系统设计研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大厦强电系统设计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BIM的MEP管线综合知识库构建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案
2 MEP方案BIM管线综合信息体系构建
    2.1 基于BIM的 MEP方案管线综合概述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管综信息需求分类
    2.3 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BIM管综信息体系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MEP方案管综信息的拓扑与量化
    3.1 MEP专业管线拓扑关系分析
    3.2 基于实体关系的间距约束分析
    3.3 基于管线拓扑的排布原则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MEP管综知识库的构建
    4.1 知识库的相关理论
    4.2 MEP管综知识库的框架设计
    4.3 基于SQL Server的知识库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与知识库的MEP管综系统设计
    5.1 MEP管综系统需求分析
    5.2 MEP管综系统框架设计
    5.3 MEP管综系统知识应用模块实现原理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BIM与知识库的MEP管综系统实现
    6.1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与平台
    6.2 MEP管综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6.3 MEP管综知识库的可视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2.5.1 范围管理
        2.5.2 进度管理
        2.5.3 质量管理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2.5.5 沟通管理
        2.5.6 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3.5.1 设计到代理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3.5.3 职业化精神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4.2.5 案例讨论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3.5 案例讨论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4.5 案例讨论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4.5.5 案例讨论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6.5 案例讨论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4.7.5 案例讨论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的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致谢
附件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缘起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2.1.1 不再囿于时空
        2.1.2 集个性化数据
        2.1.3 具有聚合效应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2.2.1 表现形式迥异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3.1.2 以案由为参数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4.2.1 是否为前提
        4.2.2 标准之厘定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5.1.1 填补一般条款
        5.1.2 明晰认定标准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5.2.1 严格适用程序
        5.2.2 加强说理论证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5.3.1 提升审判级别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5.3.3 建立案例族谱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目次
作者简介

(5)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名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超高层建筑的背景及发展
第二章超高层建筑设计与物业管理
第三章超高层建筑的管理与运营
第四章超高层建筑物业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6)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接地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对超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研究
        1.2.1 机械时代防雷接地技术
        1.2.2 电气时代防雷接地技术
    1.3 国内对超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技术的研究
    1.4 目前防雷工作的问题及研究重点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雷电产生的原理及表现形式分析
    2.1 雷电产生的原理
    2.2 雷电的表现形式分类
    2.3 雷电对建筑物破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特点及防雷特性分析
    3.1 超高层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3.2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发展背景及意义
    3.3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技术特性
        3.3.1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易受雷击的部位
        3.3.2 防雷保护区的划分依据及保护原则
        3.3.3 超高层办公楼年预计雷击次数
        3.3.4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技术要点分析
    4.1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直击雷的措施
        4.1.1 屋面接闪器的设置
        4.1.2 避雷针选取原则及计算
        4.1.3 避雷引下线及均压环的设置
        4.1.4 接地装置的设计与选型计算
    4.2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4.2.1 电缆及管道进入建筑物时采取的措施
        4.2.2 埋地电缆屏蔽层截面积的计算
        4.2.3 电涌保护器的选用原则及计算
    4.3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4.3.1 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4.3.2 配电系统防雷电磁感应措施
        4.3.3 等电位联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OHO国际大厦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5.1 工程概述
    5.2. SOHO国际大厦防雷等级的确定
    5.3 接闪器的设计与安装
        5.3.1 接闪器的设计
        5.3.2 避雷带安装
        5.3.3 避雷网安装
    5.4 避雷引下线及均压环的设计与安装
        5.4.1 避雷引下线数量的计算
        5.4.2 避雷引下线截面积的计算
        5.4.3 避雷引下线的安装
        5.4.4 接地测试点安装
        5.4.5 均压环的设计
    5.5 接地装置及接地干线设置
        5.5.1 接地装置的设计及安装
        5.5.2 接地干线的安装要求
    5.6 电涌保护器的设置
    5.7 等电位联结
        5.7.1 总等电位设计
        5.7.2 局部等电位设计
        5.7.3 等电位箱安装
        5.7.4 金属管道的等电位联结
    5.8 接地电阻值测试
    5.9 防雷接地系统验收检测
    5.10 大厦防雷接地系统运行情况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综述
    2.1 超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概述
        2.1.1 超高层建筑
        2.1.2 核心筒及其性能化设计
    2.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功能构成
        2.2.1 结构墙体
        2.2.2 交通系统
        2.2.3 辅助功能空间
        2.2.4 设备管井
    2.3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分类
        2.3.1 按核心筒形状分类
        2.3.2 按核心筒位置分类
        2.3.3 按核心筒竖向形式分类
    2.4 核心筒性能化设计要素
        2.4.1 结构设计
        2.4.2 电梯系统组织
        2.4.3 消防疏散设计
        2.4.4 辅助功能与设备空间组织
        2.4.5 使用效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核心筒电梯系统设计
    3.1 电梯系统概述
        3.1.1 电梯的分类
        3.1.2 电梯厅的基本组织方式
        3.1.3 电梯井与电梯机房
        3.1.4 电梯盲区
        3.1.5 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指标
        3.1.6 电梯的数量
    3.2 电梯系统的水平组织
        3.2.1 电梯的水平组织类型
        3.2.2 电梯系统在首层组织
        3.2.3 电梯系统在转换层的组织
    3.3 电梯系统的竖向组织
        3.3.1 双区电梯系统
        3.3.2 多区电梯系统
        3.3.3 区中区电梯系统
    3.4 实例分析—上海中心大厦电梯系统设计
        3.4.1 项目概况
        3.4.2 电梯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核心筒辅助功能空间和设备空间设计
    4.1 核心筒辅助功能空间设计
        4.1.1 卫生间
        4.1.2 清洁间
        4.1.3 开水房
        4.1.4 垃圾间和垃圾管道
        4.1.5 其他辅助功能空间
    4.2 核心筒内设备空间设计
        4.2.1 暖通空调专业设备空间
        4.2.2 电气专业设备空间
        4.2.3 水专业设备空间
        4.2.4 其他管井
    4.3 实例分析—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辅助与设备空间设计
        4.3.1 项目概况
        4.3.2 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的设置
        4.3.3 设备空间的设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核心筒消防系统设计
    5.1 超高层建筑消防难点
        5.1.1 火灾荷载大
        5.1.2 火灾蔓延迅速
        5.1.3 疏散困难
        5.1.4 扑救难度大
    5.2 疏散楼梯间和消防电梯
        5.2.1 疏散楼梯间设计
        5.2.2 消防电梯设计
        5.2.3 疏散系统的防、排烟设计
        5.2.4 兼做货梯的消防电梯
    5.3 防火分区与避难层
        5.3.1 防火分区与核心筒设计
        5.3.2 避难层概述
        5.3.3 避难层疏散楼梯间设计
        5.3.4 避难层兼用设备层
    5.4 竖向管井与消火栓
        5.4.1 竖向管井的防火设计
        5.4.2 消火栓组织
    5.5 电梯疏散可行性探讨
    5.6 实例分析—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消防疏散系统
        5.6.1 项目概况
        5.6.2 防火分区划分
        5.6.3 疏散楼梯
        5.6.4 消防电梯设计
        5.6.5 电梯辅助疏散
    5.7 本章小结
        5.7.1 被动防火
        5.7.2 消防管控
        5.7.3 主动预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8)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中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1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1.1.2 现代建筑趋向智能建筑
        1.1.3 以质量管理理论做好智能建筑是科学管理的依据
    1.2 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1.2.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1.2.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特点
    1.3 国内外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住宅智能化工程管理现状及差距
    1.4 本文研究思路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1.4.3 主要章节情况简述
第2章 基于项目的质量管理理论研究
    2.1 项目质量管理及特点
        2.1.1 项目质量管理全生命周期
        2.1.2 使用户满意的质量
        2.1.3 建设项目注重质量成本
        2.1.4 项目的质量离不开质量文化
    2.2 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
        2.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2.2 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思想
        2.2.3 朱兰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贡献
    2.3 对项目质量管理的创新及模型的建立
        2.3.1 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新思考及创新
        2.3.2 项目质量金字塔模型的构建
第3章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概况
    3.1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背景
        3.1.1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概况
        3.1.2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目标
    3.2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各阶段任务
        3.2.1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划分
        3.2.2 F大厦智能化系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成果物
    3.3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体系
        3.3.1 组织结构体系
        3.3.2 组织结构特点分析
        3.3.3 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协调沟通途径
第4章 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4.1 F大厦智能化系统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2 F大厦智能化系统EPC模式
    4.3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措施
        4.3.1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4.3.2 设计阶段的质量建立在业主需求之上
        4.3.3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4.4 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4.4.1 加强组织质量管理文化建设,完善事前质量控制
        4.4.2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主要质量因素
        4.4.3 材料、设备采购的质量控制
        4.4.4 质量控制工具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4.5 试运行、调试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措施
    4.6 验收培训及交付使用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措施
    4.7 工程综合评价及质量评估
第5章 结论
    5.1 本文的研究成果
    5.2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10)现代项目管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基本框架
第二章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特点
        2.1.1 智能建筑的概念
        2.1.2 智能建筑的发展
        2.1.3 智能建筑的组成
    2.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问题
        2.2.1 政府方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 业主方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 设计方存在的主要问题
        2.2.4 承包商存在的主要问题
        2.2.5 各参与方之间存在的共同问题
第三章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对策
    3.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模式探讨
        3.1.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模式分类
        3.1.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模式选择
    3.2 建立各参与方沟通协调机制
        3.2.1 各参与方沟通协调的重要性
        3.2.2 各参与方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沟通协调的内容
    3.3 把握建筑智能化工程各阶段的关键点
        3.3.1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阶段划分
        3.3.2 建筑智能化工程各阶段内容
    3.4 现代项目管理应用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必要性
        3.4.1 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
        3.4.2 现代项目管理应用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必要性
第四章 某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的计划与控制
    4.1 北京依兴公司管理分析
        4.1.1 北京依兴公司简介
        4.1.2 从传统的管理向项目管理转变的必要性
    4.2 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计划
        4.2.1 项目概况
        4.2.2 投标阶段计划的制定
        4.2.3 施工阶段计划的制定
    4.3 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控制
        4.3.1 进度控制
        4.3.2 成本控制
        4.3.3 质量控制
        4.3.4 挣得值分析的评估方法
        4.3.5 项目挣得值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智能大厦强电系统设计研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BIM的MEP管线综合知识库构建与可视化研究[D]. 王苏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3]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5]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的研究[A]. 北京戴德梁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7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2017
  • [6]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接地系统研究与设计[D]. 韩树丛. 东北大学, 2015(06)
  • [7]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性能化设计研究[D]. 田沛泽. 湖南大学, 2015(03)
  • [8]F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中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D]. 颜梦.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9]“楼宇自控系统与建筑节能”座谈会在京召开[J]. 本刊编辑部. 智能建筑, 2007(09)
  • [10]现代项目管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牛志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3)

标签:;  ;  ;  ;  ;  

智能建筑强电系统设计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