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喉切除与近全喉切除术后言语重建及言语功能评价

全喉切除与近全喉切除术后言语重建及言语功能评价

一、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平,唐瑶云,方兴,赵素萍[1](2021)在《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对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TNM分期为T3、T4a的下咽梨状窝癌初诊患者216例,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包括采用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术组(n=73)、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n=75)和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n=68),所有患者术后常规予以放射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组间的生存率,吞咽筛查量表EAT-10评估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并比较各组术后气管切开导管拔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76.7%为T3期患者,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100%为T3期患者,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64.7%为T4a期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Ⅳ期患者在3组中的比例分别为74.0%、54.7%和89.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3年总生存率分为69.9%、53.3%和58.8%,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生存率优于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P<0.05)。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组患者EAT-10量表评分中位数为12.0,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组为8.0,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组为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气管切开导管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在生存率及喉功能的保留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方式。

魏蓉[2](2021)在《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及干预策略初探》文中指出目的:构建《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问卷》,为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提供工具;调查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喉癌术后患者的非语言交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根据循征研究、质性访谈、现状调查结果,整合创新制定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通过初步应用结果,修订并调整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的干预内容、干预方式、干预时间等相关内容,初步构建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为下一步完善并构建喉癌术后成熟的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研究筛选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问卷条目及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相关内容;通过质性访谈了解患者术后非语言交流方面的相关需求;设计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问卷、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应用德尔菲法,对初步编制的现状调查问卷中各个条目的内容是否合理和其重要性等情况进行咨询,结合界值法对问卷的条目进行筛选;并检验其信效度;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整合创新制定的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周非语言交流干预,根据应用结果,修订并调整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相关内容,初步构建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应用Excel2017及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构建了《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11个,三级条目32个;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0.92,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94.12%;表明专家的参与意愿较高;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23、0.412(P<0.05),显示结果可靠。2.现状调查问卷的信效度:问卷总体信度Chronbach’sα为0.827,表明调查问卷总体一致性较好;一级条目信度Chronbach’sα分布在0.648-0.947之间,说明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可接受;调查问卷同质效度检验变量间偏相关性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为0.846,Bartlett’s球形检验X2=1624.072,P<0.05,各个条目KMO效度分布在0.730-0.868之间,说明调查问卷结构效度可接受。3.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选择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喉癌术后190名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总分160分,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总得分均值为49.37±10.02;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与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之间有相关性(P<0.05);描述性统计分析:95.56%患者未接受非语言交流干预;93.33%患者愿意参加非语言交流干预,且75%患者选择写字板,58.33%患者选择图片,47.78%患者选择肢体语言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表达。4.干预策略初步应用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评估:干预后比干预前非语言交流现状平均得分提高43.8±4.60分(干预前47.40±4.62分,干预后90.80±3.88分);干预时,干预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中:“自豪、羡慕、赞同、拒绝、气管套管、鼻饲管堵塞脱落”等用图片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表达欠准确,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困难;干预方式: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选用写字板和图片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只能选择肢体语言和图片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干预时间:每次干预总体时间均大于10min,在20min左右;满意度情况:患者95%,家属94.28%,工作人员92.31%。5.初步建立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包括非语言交流干预对象,干预内容,干预方法,干预资料及干预实践。结论:1.构建的《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可接受,在某三甲医院实施中,初步验证了该工具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可作为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现状的评估工具。2.某三甲医院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总得分均值偏低;喉癌术后患者的非语言交流现状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干预缺乏;患者对非语言交流干预的需求和意愿较高。3.该干预策略应用后能提高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进一步修订并完善了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对本次干预内容、方式、时间等总体评价满意。4.初步建立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实用性。

陈予涵,陈丽萍[3](2020)在《机械通气患者发音重建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发音重建(speech reconstruction,SR)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气流重新通过患者喉部,震动其声带,从而使患者实现发音的方法总称。机械通气作为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所必须进行的一项治疗手段[1],通常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这阻止了气体流经患者喉部声带,使其丧失发声能力。

贾岩峰,刘吉祥[4](2016)在《全喉切除术后各类发音重建的原理及特点》文中研究表明全喉切除术是晚期喉癌及下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失去了发音器官、丧失了说话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负担及较低的生存质量[1]。由于发声的动力器官和构语器官仍然完整存在,这就为术后发音重建提供了先决的生理条件。目前,全喉切除术后的发音重建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食管发音、人工喉和气管食管发音[2]。

王亚莉[5](2016)在《喉癌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喉癌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对喉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不同分期的喉癌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青海省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耳鼻喉科所诊治的52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在32岁至8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60.01±3.67)岁,病程在3个月至2年,患者平均病程为(1.51±0.26)年。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有2例患者为声门下型、37例患者为声门型,13例患者为声门上型。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与手术方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喉全切,占所有病例的17.3%;有43例患者为部分喉部切除,占所有病例的83.2%,其中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的有27(51.92%)例,次全喉切除术的有16(30.76%)例,手术完成后,本组52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局部并发症,其中有4(45.45%)例患者为咽瘘,次全喉中发生4例,垂直喉切除及喉全切患者中未发生咽瘘,通过统计学分析,P=0.008,表明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喉次全切术后更容易发生咽瘘,2(27.27%)例患者为切口感染,次全喉中发生2例,垂直喉切除及喉全切患者中未发生感染,通过统计学分析,P=0.096,表明现有资料还不能说明肿瘤手术方式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2(27.27%)例患者为进食呛咳,次全喉中发生2例,垂直喉切除及喉全切患者中未发生呛咳,通过统计学分析,P=0.007,表明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喉次全切术后更容易发生呛咳,4(45.45%)例患者为颈部皮瓣尖端坏死。并发症率为21.15%。手术完成后对全部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通过门诊复诊患者、查阅住院病史资料、电话询问随访、计算机查询户口等方法完成随访。以手术日为起点,全部病人随访3年。其中有4例患者失联,共有48例患者存活,1年存活率为92.31%。手术后2年共有45例患者存活,术后2年的存活率为86.54%。手术后3年共有35例患者存活,术后3年患者的存活率为67.31%。其中临床分期Ⅰ期患者有19人,占36.4%,3年后存活17例,死亡2例,其中临床分期Ⅱ期患者有14人,占26.3%,3年后存活10例,死亡4例,其中临床分期Ⅲ期患者有8人,占14.8%,3年后存活2例,死亡6例,其中临床分期Ⅳ期患者有11人,占22.5%,3年后存活6例,死亡5例。通过统计学分析,P=0.009,表明肿瘤临床分期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结论:本组资料手术治疗喉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75.8%,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5.3%、79.8%和72.8%。肿瘤临床分期越高,患者术后越容易并发咽瘘、呛咳,3年生存率越低。次全喉手术易发生术后咽瘘、呛咳。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术式选择不影响术后感染率。应对喉癌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准确评估肿瘤、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倡导戒烟。

李蕊[6](2016)在《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对因喉癌行三种手术方式(喉次全切除、喉全切除未行发音重建及发声训练、喉全切除行发音重建)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及对比分析,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喉癌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改进后的密执安大学头颈部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对喉次全切除患者、喉全切除未行发音重建及发声训练患者、喉全切除行气管发音重建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对不同术式、不同生活质量的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喉次全切除、喉全切除行发音重建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包括言语功能、嗅觉情况、社会交往及娱乐工作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喉全切除未行发音重建及发声训练组患者与前面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喉全切除行发音重建组与喉次全切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喉全全切除未行发音重建及发声训练组患者与前面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种术式语言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Ⅰ、Ⅱ、Ⅲ三个级别的焦虑抑郁标准分分别比较,各功能Ⅲ级评分显着高于Ⅰ级。结论:喉全切除患者行发音重建可以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也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而未行发音重建及发声训练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包括言语功能、嗅觉功能、社会交往及娱乐工作状态)明显下降,同时心理状态评估也明显下降,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患者的术式及生活质量相关。

曾珍[7](2016)在《全喉切除“全喉再造”喉功能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喉癌(Laryngeal cancer),是头颈部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晚期喉癌(T4)而言,全喉切除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喉癌患者喉全切后,将导致其发音功能的丧失、呼吸和吞咽等最基本功能改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无喉患者的喉功能重建可采用食管语音、气管食管音、人工喉及喉移植等方法,能让一部分无喉患者获得简单交流的能力。喉功能重建的方法各有利弊,但均不能完全恢复经鼻口的正常呼吸或发音功能。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模型,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模型,探讨新型的喉功能重建方法,并对现有的全喉术后发音功能重建的方法进行总结,最终在临床上可以应用我们的研究成果,提高喉癌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9只同种健康比格犬随机配对成三组,分别标记为A、B、C组,并录制正常发音及声强,记录声距,A组建立喉全切除+膜性新喉重建的动物模型(简称:膜性新喉模型),B组建立喉全切除+喉软骨骨架重建+颈部带状肌及肌筋膜双侧声带重建的动物模型(简称:骨架声带模型),C组建立喉全切除+颈部肌皮瓣重建新会厌+颈部带状肌及肌筋膜双侧声带重建的动物模型(简称会厌声带模型)。术后予抗生素抗炎、静脉营养及胃管进食,至经口进食。定期在可视喉镜下观察新喉的功能情况。最后以吞咽功能、发音、呼吸情况作为评判标准。结果:A组:吞咽功能于平均第11.00天恢复,可至Ⅲ或Ⅳ级,术后声强平均听距为8.00米,为低而粗的“哼哼”音,声强恢复较弱,无法拔除气管导管自行呼吸。B组发音功能于平均第6.33天恢复,声强为8.33米,为强劲有力“空空”音,其中B1、B2号于术后第9天可拔除气管导管自行呼吸。C组吞咽功能平均于第9.00天恢复,C组中C1、C2分别于术后第9天、第10天恢复吞咽功能至Ⅳ级,C3号因术口严重感染,形成咽瘘,吞咽功能仅为I级,最后死于痰痂及肉芽组织堵塞导管内口;C组发音功能平均于8.50天恢复(排除发音失败的C3),声强的平均听距为2.50米,为低而弱的“哈哈”音;C1号术后第13天堵管后可恢复自行呼吸4小时,C2号术后第8天堵管后可自行呼吸6小时。结论:全喉切除后,骨架声带术、会厌声带术喉功能重建手术方式,皆可恢复部分喉吞咽、发音及呼吸功能,应用于临床仍需谨慎。

孙晶晶[8](2015)在《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应用康复前移模式与传统模式对全喉切除患者术后语音重建的影响。研究两种康复护理模式对无喉者语音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两组患者语音康复后的语音康复发音效果和生存质量。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吉林省长春市某三甲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全喉切除的66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除语音重建康复护理有别,其他护理两组均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在围手术期将两种不同的语音重建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两组患者。目前传统的术后康复期语音重建的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全喉切除患者采取目前常规的语音康复模式,即术后身体康复后出院前进行语音康复的培训:其一首先对进行语音重建的理论培训,培训以PPT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电子人工喉的配件组成、发音原理、讲解每个部位的使用和操作技巧、讲解电子喉的最佳传音点。其二列举语音重建成功的例子为患者增强信心。其三配合电子人工喉对患者进行实际操作,帮助患者寻找最佳操作点,电子喉、手操作和吞咽嘴型配合,从单音开始到词语最后到句子进行练习。康复前移理念指导的新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试验组,即对试验组围手术期采用“四个前移”的康复护理模式,包括理论培训前移,心理干预前移,模拟训练前移,实际训练前移。其具体内容如下:步骤一前移康复理论培训,入院及术前在安静的会议室以PPT的形式讲授相关理论内容并做课后解答,培训内容是有关电子人工喉的配件组成、发音原理、讲解每个部位的使用和操作技巧、讲解电子喉的最佳传音点,已达到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电子人工喉及发音功能重建有提前的认知的目的。步骤二前移康复心理干预,入院及术前就开始在安静的病房或医患沟通室进行,以谈话的形式进行,举出有关于语音重建成功的例子,从而达到使患者接受丧失发音功能的事实利用榜样学习增强对语音功能康复的信心,给患者缓解的空间以免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影响发音训练的实施的目的。步骤三前移康复模拟训练,在理论和心理干预后在安静的病房或医患沟通室进行,进行模拟练习的内容是电子喉每个组成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并让患者逐一练习,达到熟练的操作和掌握每一个部位的操作技巧以达到为实际的康复训练做好操作和技巧的准备,使患者在康复后达到更好的疗效的目的。步骤四是前移实际康复训练,术后尽早开始,在生命体征平稳、颈部敷料摘除、体力恢复后即在安静的病房或医患沟通室进行培训内容是应用电子喉进行实际练习,帮助患者寻找最佳操作点,电子喉、手操作、吞咽及嘴型配合,从单音开始到词语最后到句子进行练习以达到使患者尽可能快且有效的完成发音重建在出院后1个月分别应用欧洲癌调查治疗组织头颈癌生存质量问卷、欧洲癌调查治疗组织生存质量中心调查表、语音评估方法及发音效果评定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核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分别入选33例全喉切除术后无喉患者,两组无喉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分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语音重建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试验组无喉患者生存质量也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因语音重建直接导致的和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全喉切除术后无喉患者,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后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的应用,明显改善患者语音重建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并未增加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可正确认识自身价值,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增强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心。

张庆翔,龚单春,张海东,刘亚群,于振坤[9](2014)在《喉癌外科治疗——患者需求与医师的思考碰撞》文中指出外科手术是喉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如何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安全切除肿瘤的同时进行喉功能重建,保留喉功能是医师的追求,亦是患者的需要。对此,笔者从保留喉功能在喉癌治疗中理念的转变、拟定喉全切除术者选择上径路的优点、肿瘤切除与可能喉功能重建(包括甲状软骨外膜修复、残留会厌修复、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或环舌骨会厌吻合术、环咽吻合术及喉近全切除发音管重建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强化保留喉功能的理念,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实施必要的辅助与综合治疗,最终实现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黄卫东,孙晶晶,刘欣梅[10](2013)在《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全喉切除术后失语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存质量下降,因而对于患者术后语音重建的训练十分重要〔1,2〕。现国内对于喉全切者语音重建的康复训练仍然在传统的术后康复期进行,其往往会错过语音训练的时机,影响语音重建的效率。多数研究报道,康复在早期进行其效果更佳〔3,4〕。现将康复前移理念于全喉切除术后语音重建训练的应用综述如下。

二、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
        1.2.1 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
        1.2.2 咽侧入路梨状窝切除术
        1.2.3 喉全切部分下咽切除术
    1.3 并发症观察
    1.4 喉部通气评估
    1.5 吞咽功能评估
    1.6 随访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生存率比较
    2.2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吞咽功能比较
    2.3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并发症比较
    2.4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气管切除导管拔管率比较
    2.5 典型病例手术情况
3 讨论

(2)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及干预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
    1 调查问卷的初步确立
    2 调查问卷的预测
    3 现状调查的实施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初探
    1 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构建
    2 喉癌术后患者失声阶段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初步应用
    3 修订并完善非语言交流干预策略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机械通气患者发音重建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通气发音重建机制
2 发音重建类型
    2.1 气囊完全放气
        2.1.1“漏气法”
        2.1.2 单向阀
    2.2 气囊部分放气
        2.2.1 语音气管造口管
        2.2.2 Blom造口管
    2.3 气囊充气
3 发音效果评价指标
    3.1 客观评价指标
        3.1.1 声学分析
        3.1.2 语言质量
    3.2 主观评价指标
        3.2.1 焦虑量表
        3.2.2 生活质量
4 结语

(4)全喉切除术后各类发音重建的原理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管发音
2 人工喉
    2.1 机械人工喉(气动式人工喉)
    2.2 电子人工喉(简称电子喉)
3 气管食管发音(即外科重建)
    3.1 无假体气管食管发音
    3.2 假体发音

(5)喉癌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本人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全喉切除“全喉再造”喉功能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本课题由以下基金资助

(8)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康复护理前移的含义和对喉全切患者的意义
    2 全喉切除术后语音重建的现状
        2.1 语音重建的重要性
        2.2 语音重建的言语康复方法
        2.3 电子人工喉的研究现状
    3 全喉切除术后无喉者的生存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4 无喉者语音重建效果评估
        4.1 语音评估方法
        4.2 发音效果评定
        4.3 秦建武等主观评价法
        4.4 无喉者生存质量评估
    5 无喉者语音重建康复前移护理模式的培训内容与实施
        5.1 前移康复理论培训
        5.2 前移康复心理干预
        5.3 前移康复模拟训练
        5.4 前移实际康复训练
        5.5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 临床观察方法
        1.4 评分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语音评估比较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发音效果评分比较
        2.4 试验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估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9)喉癌外科治疗——患者需求与医师的思考碰撞(论文提纲范文)

1 在喉癌治疗中理念的转变———保留喉功能
2 喉全切除术———上径路与传统下径路?
3 肿瘤切除与可能喉功能重建
    3.1 甲状软骨外膜修复
    3.2 残留会厌的修复
    3.3 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或环舌骨会厌吻合术
    3.4 环咽吻合术
    3.5 喉近全切除发音管重建术

(10)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康复前移的定义
2 全喉切除生存质量研究现状
3 语音重建康复前移对策
    3.1 康复理论培训前移
    3.2 康复心理干预前移
    3.3 康复模拟训练前移
    3.4 实际康复训练前移
4 语音重建效果评估
    4.1 语音评估方法
    4.2 发音效果评定
    4.3 生存质量评估

四、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喉裂开联合会厌谷入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梨状窝癌[J]. 吴平,唐瑶云,方兴,赵素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8)
  • [2]喉癌术后患者非语言交流现状调查及干预策略初探[D]. 魏蓉.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机械通气患者发音重建的研究进展[J]. 陈予涵,陈丽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22)
  • [4]全喉切除术后各类发音重建的原理及特点[J]. 贾岩峰,刘吉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6(03)
  • [5]喉癌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分析[D]. 王亚莉. 苏州大学, 2016(01)
  • [6]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分析[D]. 李蕊. 山东大学, 2016(02)
  • [7]全喉切除“全喉再造”喉功能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D]. 曾珍. 扬州大学, 2016(02)
  • [8]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研究[D]. 孙晶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5(05)
  • [9]喉癌外科治疗——患者需求与医师的思考碰撞[J]. 张庆翔,龚单春,张海东,刘亚群,于振坤. 临床误诊误治, 2014(09)
  • [10]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语音重建中的应用[J]. 黄卫东,孙晶晶,刘欣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3)

标签:;  ;  ;  

全喉切除与近全喉切除术后言语重建及言语功能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