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在膨胀土滑坡防治中的应用

锚杆在膨胀土滑坡防治中的应用

一、锚杆在膨胀土滑坡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永福,程岩,唐宏华[1](2022)在《膨胀土边坡失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标准化》文中指出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产生裂隙,导致膨胀土边坡出现"逢堑必崩、无堤不塌"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膨胀土的水力作用机理,揭示膨胀土边坡的失稳特征;根据极限平衡分析法所得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减小膨胀土边坡坡率不足以提高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观点;建立裂隙膨胀土的剪切强度理论和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针对膨胀土边坡具有浅层性、牵引性、平缓性、反复性、长期性、成群性、季节性和方向性等失稳特征,提出膨胀土滑坡和工程边坡防治的隔、挡、固3类技术;揭示聚苯乙烯泡沫(EPS)板的减胀机理和减载效果,建立土工编织袋防治技术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和施工工法,并介绍土工编织袋技术标准化的应用示范工程。

邹维列,蔺建国,韩仲,樊科伟,裴秋阳,徐永福[2](2022)在《膨胀土边坡加固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膨胀土灾害是一类特殊岩土灾害,边坡滑动是膨胀土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简述了膨胀土边坡滑动的一般机理,提出膨胀土边坡滑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裂隙性。按照"防渗保湿""治本消胀""刚性支挡""以柔制胀"和"刚柔并济"5种治理原则,对膨胀土边坡加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膨胀土边坡采用单纯的"刚性支挡"并不具有经济性和合理性;2)"治本消胀"体现了"治病要治根"的理念,但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新的化学、生物改性技术方兴未艾,但多处于研究阶段,其实用性有待检验;3)土工合成材料丰富和拓展了膨胀土边坡加固技术,基于"防渗保湿""以柔制胀""刚柔相济"的理念,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膨胀土边坡防护、加筋、支挡等,总体效果好,经济成本低。

范登政[3](2021)在《包裹砂桩-弱膨胀土相互作用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淮南市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试 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弱膨胀土与包裹砂桩弱膨胀土的对比膨胀特性试验、桩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包裹砂桩弱膨胀土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以及包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砂桩-抗滑桩共同处理膨胀土边坡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弱膨胀土与包裹砂桩弱膨胀土的膨胀变形与含水率、干密度、竖向荷载有较强的函数关系,并且相同情况下包裹砂桩弱膨胀土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弱膨胀土的膨胀量;含水率越大,包裹砂桩对弱膨胀土的膨胀量以及线缩率降低效果越明显;膨胀变形的速率可描述为快速、减速和稳定三阶段,快速膨胀占总量的80%以上;包裹砂桩膨胀 土膨胀量与收缩量不一致,膨胀量远远大于收缩量。随含水率增大,包裹材料与土接触面上的抗剪强度先增后减,在含水率为18%时达到峰值;随着上覆荷载的增加,包裹材料与土接触面之间的抗剪强度有显着的提高,当竖向荷载较大时,应力-应变曲线形态表现为硬化型;桩土接触面剪应力符合摩尔-库伦准则;在一定范围内(25kPa-300kPa),接触面上的剪应力与干密度表现为负相关,但在较大的荷载下(400kPa)呈正相关。包裹砂桩因包裹材料的影响有较大的表现黏聚力;与弱膨胀土相比包裹砂桩弱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有显着的提高,其强度曲线形态由硬化型转变为软化型,达到峰值强度对应的应变减小;在较低围压下,抗剪强度受包裹材料的影响较大。通过试验分析,建立了包裹砂桩膨胀土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将砂桩、抗滑桩混合使用,共同处理膨胀土边坡。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膨胀土复合地基及膨胀土边坡建设过程中提供一种思路。图[66]表[19]参[80]

韩云伟[4](2021)在《干湿循环下膨胀土与伞形锚锚固体系损伤劣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膨胀土由于具有胀缩性、裂隙性、超固结性等性质,常造成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在降雨频繁的地区,由于干湿循环作用强烈,灾害更为频繁,人民的生命财产等面临极大威胁。目前,在膨胀土边坡处理技术中,锚固技术由于其经济性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锚固体系对干湿循环劣化的抵抗作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某膨胀土边坡工程为地质背景,以伞形锚为试验用锚,采用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针对干湿循环的劣化作用,对干湿循环下伞形锚锚固力的损失机理、有锚与无锚膨胀土边坡劣化对比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与伞形锚锚固体系中伞形锚的锚固力在湿润阶段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干燥阶段同样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将伞形锚的锚固力变化划分为4个阶段:吸水膨胀段、吸水软化段、脱水硬化段、脱水收缩段。在湿润过程一致的情况下,除初期锚固力调整阶段,后续干湿循环过程中,锚固力峰值与前次干湿循环干燥时长有关,干燥时长越长,峰值越低;而锚固力谷值与本次干湿循环干燥时长有关,干燥时长越长,锚固力谷值也越低。(2)在干湿循环过程中,伞形锚锚固的与无锚固的膨胀土边坡的温度、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位移量等变化情况一致。土体温度变化具有滞后性,总体为上升趋势。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坡表面竖向位移量在湿润过程升高,在干燥过程中降低。由于坡脚在降雨时雨水积聚,而且坡体内其它位置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向坡脚处渗透,因此坡脚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竖向位移总体均呈现为上升趋势,而坡顶处则呈现为下降趋势。(3)在无伞形锚锚固的膨胀土边坡第1次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边坡主要裂隙已基本全部生成。在后续干湿循环过程中,对已生成裂隙进行继承与发展。裂隙网络密度与膨胀土自由膨胀率相关,自由膨胀率越高,裂隙网络越密集,裂隙深度也越低,土体越破碎。在前2次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边坡劣化最为强烈,此后,由于胀缩应力释放,劣化效果减弱。随着干湿循环的持续进行,在边坡主要裂隙切割的土块底部也开始出现平行于坡面的裂隙,并不断向中心延伸,使土块与下覆土体连接减弱。土块内部开始出现微小裂隙,进一步对土块进行切割破碎,使边坡进一步劣化。(4)伞形锚对承压板下土体抵抗干湿循环劣化有积极作用,锚固作用抑制了土体垂直于承压板方向的胀缩变形,但对周围表层土体无效,周围土体裂隙变化情况如同无锚边坡。对此,提出了伞形锚加固膨胀土边坡时的措施:适当加密伞形锚布置根数,控制裂隙规模;对边坡表面进行土工膜覆盖,降低边坡膨胀土湿胀干缩潜势,减少干湿循环对边坡的劣化影响。本论文有图78幅,表10个,参考文献119篇。

淮雨露[5](2020)在《微型桩治理陕南浅层堆积层滑坡等效挡墙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统称陕南山区)处于我国秦岭与大巴山脉之中,该地区气候特殊,地质环境脆弱且构造复杂,岩体破碎程度高,因此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陕南山区分布着大量的浅层堆积层滑坡,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的次生堆积体组成,一般下覆基岩与堆积层之间出现滑动面,这种地质构造结构容易发生高频率、大规模突发滑坡,危害极大。微型桩口径小于300mm,长径比较大,抗弯刚度小,施工扰动小,在实际工程中,对滑坡土体的适用性较强,布桩形式灵活,施工速度快。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滑坡危害认识及破坏机理研究的深入,微型桩在浅层滑坡的应用逐渐增多,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本文结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以及大量的工程实例,分析微型桩在治理滑坡时,桩与桩间土体的作用机理,桩周围土体的受力、位移变化特征,结合现有较成熟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法,针对微型桩治理陕南地区的浅层堆积层滑坡提出了等效挡墙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为微型桩治理陕南浅层堆积层滑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且在应急抢险工程中可以快速制定设计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收集并学习大量陕南山区滑坡勘察报告及相关知识,对陕南山区堆积层滑坡的发育特征进行总结,发现:陕南地区滑坡主要以浅层堆积层滑坡为主,滑坡厚度较小,滑坡体主要由粉质粘土、岩屑碎、坡积土及残积土组成,风化程度比较高,结构组成松散、多孔、粘聚力小。(2)微型桩治理陕南地区浅层堆积层滑坡时桩与桩间土体形成桩土复合体结构,通过数值模拟位移计算分析,桩土复合体结构在微型桩顶部与下部、第一排桩前与第三排桩后之间的区域连续存在。(3)将微型桩治理陕南地区浅层堆积层滑坡形成的核心支护体系等效为挡土墙支护结构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微型桩治理滑坡时排间距5d~10d,桩间距8d~10d,共18种工况的滑坡体受力、位移变化的特征,给出了微型桩治理陕南地区浅层堆积层滑坡等效挡墙设计方法的计算简图与等效材料,并且对汉中勉县滑坡工程实例采用微型桩设计和等效挡墙设计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4)给出微型桩加固陕南地区浅层堆积层滑坡等效挡墙设计原则、具体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引用汉中杨家湾村滑坡实例对不同设计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张珑瀚[6](2020)在《蓄水条件下伞形锚锚固特征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苗尾水电站库岸边坡地质条件和蓄水条件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边坡锚固地质模型,将蓄水过程等效为含水量演化后采用模型试验研究水位上升、岩体结构、锚杆数量对边坡锚固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和变形演化特征。设计了两组模型试验:第一组试验研究伞形锚杆在滑坡初始及运动阶段的锚固机理及确定锚固体系中应力传感器布设方向;第二组以岩层倾角、含水率、锚杆数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分析锚固体系变形演化特征。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通过锚固体系受力分析得出:水位上升,岩体含水率增大,渗透力改变,锚固体系稳定性逐渐降低;锚杆与岩层面夹角在0°增长至20°时锚固体系的稳定性逐渐增大,并在20°时稳定系数达到最大;随着锚杆锚固力的增大锚固体系稳定性逐渐增大。(2)试验中伞形锚杆轴力发挥作用比普通锚杆提前20s,轴力是普通锚杆的2.4倍;锚固段锚杆方向应力的产生比普通锚杆提前25s,稳定锚固体系中轴向应力值是普通锚杆的2倍;伞形锚杆变形呈现横向“S”型。锚杆变形量是普通锚杆的1.7倍。伞形锚杆具轴力产生迅速,增长速率快,弯曲变形量大的特点。(3)伞形锚杆锚固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当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但没有位移时,锚杆主要通过伞形叶片扩大端头的优势发挥锚固作用;当滑坡失稳开始滑动时,试验中自由段1.3m处岩体中轴向应力虽急剧减小,但仍然保持在0.7k Pa,说明锚杆方向应力传递更远,由于锚固体系具有延伸范围远、应力传递快、损耗小特征,使锚固体系与靠近滑面处的自由段岩体迅速接触组合形成小范围的锚固体系,发挥残余锚固作用。(4)正交试验中对锚杆轴力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岩层倾角>锚杆数量>含水率,锚固体系沿锚杆方向应力影响大小顺序为岩层倾角>锚杆数量>含水率,对应变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锚杆数量>岩层角度>含水率。(5)锚杆与岩层的夹角对轴力与基体中锚杆方向应力有显着影响,随着夹角在0-20°增加,基体中锚杆方向应力与锚杆轴力逐渐增大,在20°达到最大值;锚杆数量对基体中锚杆方向应力、锚杆变形有显着影响,锚杆数量增多锚固体锚杆方向应力减小、锚杆变形减小;含水率对锚固体锚杆方向应力影响明显,随着水位上升,含水率逐渐增加至30%时锚固体轴向应力达到最小值,含水率达到20%时锚杆轴力最小。(6)随着锚杆数量增加,群锚效应显着,基体中锚杆方向应力与轴力接近0,出现锚杆失效;锚杆的变形形态也从横向“S”型逐渐变化为横向半“Y”型。(7)正交试验表明,模型最佳锚固组合为:水位不发生变化条件下,使用单根伞形锚杆以锚杆与岩层夹角20°对滑坡进行和锚固。(8)边坡锚固体系在蓄水过程初期,由于锚杆预应力作用,岩体向坡内变形此时锚杆轴力呈现随水位上涨逐渐减小的趋势;当水位作用坡体一段时间后,坡体发生滑动变形此时随着水位的增长锚杆轴力出现增大趋势。而锚固段岩体随着蓄水的过程,有效应力逐渐减小,出现锚固力逐渐降低的趋势。论文有图111幅,表14个

卢仁杰[7](2019)在《淠史杭灌区膨胀土滑坡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膨胀土是一种性质复杂的问题土,具有胀缩性、裂隙性、固结性等特性,在我国分布广泛。淠史杭灌区建成使用至今出现了许多滑坡,通过现场勘查发现滑坡土体多为膨胀土,膨胀土滑坡是常见的膨胀土工程问题。本文以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的切岭段滑坡为工程背景,根据收集的淠史杭灌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震气象等相关资料分析灌区滑坡的形态、规模特征,总结了灌区膨胀土牵引性、推移性、浅层性等工程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分析灌区膨胀土滑坡的形成过程,并且参考灌区治理滑坡的往年案列归纳了影响膨胀土滑坡的主要因素。根据勘察的土层资料选取淠河总干切岭处典型滑坡剖面,利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软件计算在天然状态下滑坡的稳定系数,降雨条件下滑坡的稳定系数,判断渠坡是否稳定。通过模拟得出的XY方向上的位移云图,最大最小主应力图,应变图,从位移、应力应变方面进一步探究灌区滑坡的形成机理。结合阅读的文献以及收集的膨胀土滑坡治理工程案例等数据资料,总结出治理膨胀土的综合治理技术。以王集大洼滑坡为例,根据切岭段的地质情况,面临的几个问题,分析对比了几种方案,选择了削坡减载加上抗滑桩和排水措施以及护坡的综合治理方案。图29 表4 参58

曾锦秀[8](2019)在《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简称微型桩组合结构)是指数根微型桩在顶部用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固定连接的组合式抗滑结构,具有结构轻型、施工快捷、施工人员安全性高、低碳环保、经济性好等突出优点,适合于中小推力滑坡或边坡工程治理,尤其适于边(滑)坡的快速应急抢险工程。然而,此类结构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完善,工程实践中亟待解决相关理论与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滑坡机制及计算理论研究(51278430)》,针对工程实践中两种典型边坡,即均质土坡与基岩-覆盖层式边坡,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三维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等多种手段,对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加固边坡机制、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加固边坡稳定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揭示了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加固边坡机理。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主要通过复合加筋、桩体抗弯和抗剪、桩体抗拔与抗压、顶板组合作用等4种作用机制对边(滑)坡实施加固。特别地,其中可能存在着在滑面附近桩体中产生塑性铰使其由受剪转化为受拉的增强抗滑性的作用特征,以及刚性顶板在桩顶有效协调与控制微型单桩的变形与受力,使得各微型单桩连成一体,整体协同抗滑,从而使组合结构能够发挥“群桩大于各单桩之和”的力学性能。(2)建立了加固均质土坡的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求解作用于组合结构上的净推力大小,然后分别利用平面刚架理论与弹性地基梁理论(“m”法)对组合结构的受荷段与嵌固段分别建立分析模型,利用受荷段与嵌固段在滑面处的力与位移连续条件对全桩内力与变形进行解析。推导出了相应的微型桩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加固基岩-覆盖层式边坡的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3)得到了滑面弱化抗剪强度对微型桩组合结构受力的影响特征。弱化强度对滑面形态、桩体所受净推力均具有较大影响;弱化强度对桩身内力的分布形状无明显影响,但对其量值影响较大;相比于均质土坡,弱化强度对基岩-覆盖层式边坡中组合结构所受推力的影响更大;在弱化强度降低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基岩-覆盖层式边坡中的组合结构内力平均变化幅度大于均质土坡。(4)确定了微型桩组合结构主要参数对其内力影响特征。组合结构内力随着单桩刚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随桩体倾角、组合桩数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根据桩身内力较小且各排桩受力较为接近的原则,得出均质土坡的合理组合结构型式为:排间距5d、列间距3d;微型桩螺纹钢直径为28mm~32mm;嵌固比为0.44或0.53;基岩-覆盖层式边坡的合理组合结构型式为:排间距5d、列间距4d;微型桩螺纹钢直径为28mm;嵌固比为0.50或0.58。两类边坡的合理桩体倾角20°~25°、组合桩数为9(3排×3列)。(5)提出了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快速收敛优化算法。采用二分法搜索边坡临界失稳时的剪切强度折减系数(稳定系数),使每次强度折减计算的最多时步缩减为传统强度折减法的50%;且以不平衡比率小于1.0×10-5作为每次折减计算的终止条件之一,从而大幅减少计算所用机时。(6)给出了基于双滑面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采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考虑桩土之间协调作用模式,计算组合结构后侧坡体推力与前侧抗力,建立二者差值(推力-抗力)与稳定系数、滑面深度的函数关系,再由该差值最大原理确定出加固边坡的最小稳定系数。(7)给出了基于变形能与极值原理的能量法。采用滑带土体的极限变形能除以实际变形能的平方根定义坡体稳定系数,通过Mohr-Coulomb强度准则将该稳定系数转换为滑面上各点抗剪强度与剪应力的表达式,在获得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坡体的自然应力场的条件下,可计算确定加固坡体的稳定系数。(8)指出了这3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优化折减法克服了传统强度折减法求解时间较长、断点无法续算等缺点,但计算效率较低;双滑面极限分析法克服了传统的极限分析上限法假定桩前、后滑面为同一对数螺旋面的缺点,计算效率高,但不能考虑岩土体变形,不适于非均质边坡;能量法可考虑岩土体变形,相对于数值模拟强度折减法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三种方法计算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能量法、双滑面极限分析法、优化折减法。(9)实例分析表明,均质土坡的双滑面极限分析法得到的稳定系数最大,滑面也较深;能量法得到的稳定系数介于优化折减法与双滑面极限分析法之间,但滑面最浅;三种方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偏差不超过6%。前两种方法计算时间比优化折减法减少约90%。对于基岩-覆盖层式边坡,能量法得到的稳定系数比优化折减法约大4%,计算时间约减少95%。本文在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作用机理、组合结构计算分析方法、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张毅[9](2019)在《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山区高速公路规模不断增加,其中很多路段穿越膨胀土等特殊土地区和滑坡地段。当隧道进出口穿越这些地段时,由于膨胀土和滑坡的共同作用,隧道施工时往往发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研究膨胀土和滑坡共同作用下对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论文依托河南三淅高速公路项目,针对隧道穿越膨胀土滑坡地段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手段对滑坡地段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和防控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膨胀土的基本力学指标、膨胀潜势、膨胀力及膨胀率等指标,研究了膨胀土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考虑体积变形,给出能够更好地估算非饱和土的强度、变形和渗透系数等参数、反映吸力作用下土的持水性能的土—水特征曲线。2、根据弹塑性力学的理论,推导出隧道开挖考虑土体膨胀特性的解析解,得到了不同含水率变化条件下的弱膨胀土围岩特征曲线,该曲线可以反映弱膨胀土围岩吸水膨胀后对支护受力及变形的影响。3、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隧道洞口段围岩吸水膨胀引起的滑坡滑动对围岩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即隧道开挖支护后、滑坡体纵向错动位移分别为3cm、5cm、8cm、12cm时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和受力分布情况,并研究削坡卸载对控制滑坡稳定性及隧道受力变形的效果。结果表明,围岩吸水膨胀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沿着纵向发生较大的变形,最大纵向变形位于滑坡体的中间的隧道拱顶部位,为68mm,并随着滑坡的发展,其纵向变形逐渐向拱腰、拱脚部位延伸,位于滑坡体内的初期支护变形增长较快。对山体进行削坡卸载和基底加固方案后,得益于围岩的自重应力的降低和膨胀应力的减小,以及地基桩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滑坡体向临空面的滑动,故可以大幅减小滑坡体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削坡卸载和基底加固”方案对于控制滑坡稳定性及隧道变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工程风险,增强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的施工实践证明,在不采取卸荷和隧道加固措施的条件下进行隧道洞口滑坡段施工的方案是不可行的。4、针对浅埋膨胀土隧道特征,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利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导洞法、交叉中隔壁法对穿越滑坡地段的浅埋弱膨胀土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浅埋膨胀土段隧道采用中隔壁导洞法施工可以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及支护压力,是比较合适的施工工法。根据计算结果总结了一套适合浅埋段膨胀土隧道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5、通过对隧道穿越滑坡段裂缝变形发展情况及滑坡体特征的分析,认为控制或降低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是防止膨胀土隧道滑坡体系破坏的关键。结合数值计算结果,综合考虑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工期及环保等因素,提出“削坡卸载+基底加固+洞口挡墙支挡”的滑坡治理措施以及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通过治理,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同时,通过现场施工反馈可知,采用中隔壁导洞法开挖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及支护压力。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田璐[10](2017)在《锚杆格构梁在膨胀土边坡加固中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地质、气候、人类活动的变化等都会对滑坡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普通土质边坡相比膨胀土边坡滑坡具有明显的浅层性和牵引性等特点,并认为膨胀性是边坡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此外裂隙性、干湿循环以及超固结性都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锚杆格构梁是利用格构梁进行坡面防护,同时利用锚杆加以固定的一种综合防护措施,由于其积极有效的支护效果,在边坡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膨胀土等特殊土质边坡的加固效果尤为明显。然而相对实际应用来说,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对于锚杆格构梁在膨胀土中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少,当考虑土体膨胀性时,锚固体的轴力是否会发生变化,变化趋势如何,以及考虑膨胀性时边坡的稳定性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本文研究了如下内容,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1)根据弹性力学中的变形协调方程,推导膨胀应力与膨胀应变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推导得出膨胀土膨胀影响Z0范围内任意深度处土体的位移量,为后面章节考虑土体间相对位移提供计算依据。(2)本文借鉴桩基的受力特性来研究膨胀土中的锚固体受力。据弹性理论,在考虑膨胀土膨胀性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土体-锚固体间的相对位移,对锚杆格构梁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得出了膨胀区域及非膨胀区域内锚固体的轴力及摩阻力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其变化规律,并针对锚固体长度、直径及膨胀影响深度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参数分析,并验证其合理性。(3)根据前人研究的膨胀土膨胀规律,利用瑞典条分法,计算考虑膨胀土不同膨胀阶段的边坡稳定系数。中性点理论是岩土锚固中的重要理论,通常把锚杆中无相对位移发生且摩阻力为零的点定义为中性点。以膨胀深度与中性点的位置关系为界,将膨胀阶段分为初期和减缓期两个阶段。通过算例分析验证,证明膨胀初期为土体急剧膨胀阶段,在锚固体与膨胀土界面会产生负摩阻力,使得边坡稳定系数在短时间内呈现增长趋势;而随着土体膨胀的减缓,界面出现正摩阻力,边坡稳定系数逐渐降低。(4)结合镇江象山边坡加固工程,运用岩土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边坡模型,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本文理论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经济性。

二、锚杆在膨胀土滑坡治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锚杆在膨胀土滑坡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膨胀土边坡失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标准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膨胀土边坡的失稳特征
2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2.1 基于裂隙深度的极限平衡分析
    2.2 裂隙性膨胀土的剪切强度
3 膨胀土的土压力
4 膨胀土边坡防治技术
    4.1 分“隔”措施
        4.1.1 固化土覆盖技术
        4.1.2 土工编织袋覆盖技术
    4.2 支“挡”措施
        4.2.1 土工编织袋挡墙
        4.2.2 EPS减载挡墙
    4.3 加“固”措施
        4.3.1 抗滑桩
        4.3.2 锚杆
5 土工编织袋防护技术标准化及其应用
6 结论

(2)膨胀土边坡加固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不同治理原则的膨胀土边坡加固技术
    1.1 防渗保湿原则
        1.1.1 土工膜覆盖技术
        1.1.2 水下坡GCL覆盖技术
    1.2 治本消胀原则
        1.2.1 换填技术
        1.2.2 改性技术
        1.2.2. 1 无机结合料改性技术
        1.2.2. 2 化学和生物改性技术
        1.2.2. 3 物理改性技术
    1.3 刚性支挡原则
        1.3.1 挡土墙技术
        1.3.2 抗滑桩技术
        1.3.3 锚杆(索)框架梁和土钉墙技术
    1.4 以柔制胀原则
        1.4.1 土工袋护坡技术
        1.4.2 土工格室护坡技术
        1.4.3 土工格栅加筋护坡技术
    1.5 刚柔相济原则
        1.5.1 膨胀土挡墙EPS减载技术
        1.5.2 膨胀土渠道水下坡衬砌板EPS减载技术
2 讨论
3 结论

(3)包裹砂桩-弱膨胀土相互作用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膨胀土研究现状
        1.2.2 膨胀土-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2.3 膨胀土地基处理研究
        1.2.4 膨胀土边坡处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弱膨胀土物理力学室内试验
    2.1 基本物理特性试验
    2.2 击实试验
        2.2.1 主要仪器及规格
        2.2.2 试验步骤
        2.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 无荷膨胀率试验
        2.3.1 试样制备
        2.3.2 试验步骤
        2.3.3 膨胀变形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
        2.3.4 膨胀变形与初始干密度的关系
    2.4 有荷膨胀率试验
        2.4.1 试验步骤
        2.4.2 膨胀变形与上覆荷载的关系
    2.5 膨胀曲线特性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砂桩-弱膨胀土室内试验
    3.1 概述
    3.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3.2.1 试验用砂
        3.2.2 试验仪器
        3.2.3 试验过程
    3.3 膨胀变形与置换率的关系
    3.4 膨胀变形与含水率的关系
    3.5 膨胀变形与干密度的关系
    3.6 膨胀变形与上覆荷载的关系
    3.7 膨胀曲线特性研究
    3.8 收缩试验
    3.9 本章小结
4 砂桩-弱膨胀土接触面直剪摩擦试验
    4.1 概述
    4.2 试验方法
        4.2.1 土样制备
        4.2.2 改进直剪仪介绍
    4.3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及强度指标的影响
    4.4 上覆荷载、干密度对抗剪强度及强度指标的影响
        4.4.1 土与接触面直剪摩擦试验
        4.4.2 上覆荷载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4.4.3 干密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4.4.4 初始干密度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常规三轴试验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仪器介绍
    5.3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5.3.1 试样制备
        5.3.2 试验方法
    5.4 三轴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5.4.2 弱膨胀土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5.4.3 砂桩土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5.4.4 三轴试验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砂桩在膨胀土工程中的应用
    6.1 砂桩在膨胀土路基中的应用
        6.1.1 膨胀土路基的危害
        6.1.2 膨胀土路基设计
        6.1.3 砂桩-膨胀土复合地基承载计算
    6.2 砂桩在边坡上的应用
        6.2.1 概述
        6.2.2 膨胀土边坡设计
        6.2.3 抗滑桩桩间距的计算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干湿循环下膨胀土与伞形锚锚固体系损伤劣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2.2 膨胀土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2.3 伞形锚加固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
    2.4 本章小结
3 相似模型试验设计与相似材料制备
    3.1 相似模型试验原理
    3.2 模型简化与相似常数设计
    3.3 膨胀土相似材料配比与土工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干湿循环下伞形锚锚固力损失试验
    4.1 试验模型与试验方案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干湿循环下伞形锚锚固力损失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干湿循环下膨胀土边坡损伤劣化试验
    5.1 试验模型与试验方案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干湿循环下伞形锚加固膨胀土边坡损伤劣化试验
    6.1 试验模型与试验方案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 锚固与无锚固膨胀土边坡损伤劣化对比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微型桩治理陕南浅层堆积层滑坡等效挡墙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微型桩及挡土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型桩设计研究现状
        1.2.2 微型桩治理滑坡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挡土墙治理滑坡的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 陕南浅层堆积层滑坡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微型桩治理陕南浅层堆积层滑坡数值模拟
    2.1 FLAC3D软件介绍
    2.2 微型桩治理滑坡数值建立
        2.2.1 建立几何模型
        2.2.2 本构模型、变形模式及强度准则
        2.2.3 边界条件及荷载条件
        2.2.4 材料参数
    2.3 微型桩治理滑坡桩土复合体分析
    2.4 桩土复合体等效材料
    2.5 等效挡墙数值模拟工程案例
    2.6 本章小结
3 等效挡墙设计方法研究
    3.1 微型桩现有设计方法探讨
    3.2 等效挡墙设计原则及假定
    3.3 滑坡推力计算方法
    3.4 等效挡墙设计计算方法
        3.4.1 计算简图
        3.4.2 等效挡墙滑动稳定性验算
        3.4.3 等效挡墙墙身应力验算
    3.5 等效挡墙设计流程
    3.6 设计方法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4.2 滑坡推力计算
    4.3 微型桩尺寸初步确定
    4.4 等效挡墙设计计算
        4.4.1 计算简图
        4.4.2 抗滑稳定性计算
        4.4.3 墙身应力验算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6)蓄水条件下伞形锚锚固特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工程背景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地质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2.6 边坡锚固的地质模型
    2.7 小结
3 试验设计
    3.1 试验主要思路
    3.2 相似性原理
    3.3 试验装置
    3.4 试验边界条件
    3.5 测试内容及传感器
    3.6 试验步骤
    3.7 本章小结
4 伞形锚杆的应力与变形特征
    4.1 试验过程
    4.2 试验结果分析
    4.3 试验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含水性和岩层角度影响下的锚固特征
    5.1 正交试验
    5.2 试验数据
    5.3 试验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淠史杭灌区膨胀土滑坡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膨胀土问题的研究
        1.2.2 膨胀土滑坡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灌区地质环境条件及膨胀土主要特性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河流水系
        2.1.3 气象水文
        2.1.4 径流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2.3 水文地质特征
        2.3.1 地下水类型及运动特征
        2.3.2 土体的透水性
        2.3.3 场地地下水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2.4 灌区膨胀土主要特性
        2.4.1 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4.2 膨胀土的工程性质
    2.5 本章小结
3 灌区膨胀土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灌区几处典型滑坡特征
    3.2 灌区膨胀土滑坡特性
    3.3 灌区滑坡机理及成因分析
        3.3.1 灌区滑坡形成机理
        3.3.2 成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灌区滑坡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法介绍
    4.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4.3 Midas/GTS软件介绍
    4.4 本构模型
    4.5 滑坡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4.6 滑坡模拟结果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膨胀土滑坡的防治措施
    5.1 膨胀土滑坡的预防措施
    5.2 膨胀土滑坡的综合治理技术
        5.2.1 排水工程
        5.2.2 支挡技术
        5.2.3 减重技术
        5.2.4 坡面植被防护
        5.2.5 坡面工程防护
        5.2.6 改良膨胀土技术
    5.3 本章小结
6 灌区切岭段王集大洼滑坡防治设计
    6.1 切岭地段情况及滑坡情况
        6.1.1 地质条件及问题[57]
        6.1.2 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6.1.3 王集大洼滑坡现状
    6.2 滑坡治理方案对比选择
    6.3 滑坡防治措施设计及计算
        6.3.1 平面布置及结构尺寸设计
        6.3.2 抗滑桩设计
        6.3.3 排水设施设计
        6.3.4 其他辅助设施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技成果

(8)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小推力滑坡防治技术
        1.2.2 微型桩加固技术
        1.2.3 土体残余强度及其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1.2.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机理
    2.1 概述
    2.2 微型桩施工工艺及特征
    2.3 加固作用机理
        2.3.1 复合加筋作用
        2.3.2 抗弯与抗剪作用
        2.3.3 抗拉压作用
        2.3.4 顶板组合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组合结构顶板的作用机制
    3.1 概述
    3.2 均质土坡
        3.2.1 桩体倾角为5°
        3.2.2 桩体倾角为10°
        3.2.3 桩体倾角为15°
        3.2.4 顶板作用特征分析
    3.3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3.3.1 桩体倾角为5°
        3.3.2 桩体倾角为10°
        3.3.3 桩体倾角为15°
        3.3.4 顶板作用特征分析
    3.4 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均质土坡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
    4.1 概述
    4.2 桩后推力的计算
        4.2.1 模型建立
        4.2.2 公式推导
    4.3 组合结构计算分析
        4.3.1 模型建立
        4.3.2 公式推导
    4.4 计算方法验证
        4.4.1 计算参数
        4.4.2 滑坡推力与结构内力
        4.4.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4.4.4 结果综合比较
    4.5 工程实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覆式边坡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
    5.1 概述
    5.2 桩后推力与桩前抗力
        5.2.1 桩后滑坡推力
        5.2.2 桩前坡体抗力
    5.3 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
        5.3.1 模型建立
        5.3.2 公式推导
    5.4 计算方法验证
        5.4.1 计算参数
        5.4.2 滑坡推力与结构内力
        5.4.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5.4.4 结果综合比较
    5.5 工程实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滑面抗剪强度弱化的组合结构受力分析
    6.1 概述
    6.2 滑面弱化抗剪强度的取值
    6.3 微型桩组合结构分析
    6.4 实例分析
        6.4.1 均质土坡
        6.4.2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合理结构型式
    7.1 概述
    7.2 均质土坡
        7.2.1 桩间距
        7.2.2 桩体倾角
        7.2.3 单桩刚度
        7.2.4 组合桩数
        7.2.5 嵌固深度
        7.2.6 合理结构型式
    7.3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7.3.1 桩间距
        7.3.2 桩体倾角
        7.3.3 单桩刚度
        7.3.4 组合桩数
        7.3.5 嵌固深度
        7.3.6 合理结构型式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8.1 概述
    8.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快速收敛优化算法
        8.2.1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8.2.2 快速收敛优化算法
    8.3 基于双滑面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
    8.4 基于变形能与极值原理的分析法
        8.4.1 稳定系数的定义
        8.4.2 临界滑面的确定
    8.5 三种方法优缺点分析
    8.6 工程实例分析
        8.6.1 均质土坡
        8.6.2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8.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膨胀土膨胀特性及胀缩机理研究
        1.2.2 膨胀土隧道变形和施工技术研究进展
        1.2.3 隧道与滑坡段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2.4 滑坡地段-隧道加固技术方面研究进展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膨胀土隧道滑坡段施工地质灾害
    2.1 概述
    2.2 工程概况
        2.2.1 隧道概况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3 隧道洞口滑坡体特征
        2.3.1 滑坡体研究及监测
        2.3.2 滑坡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2.4 隧道病害类型
        2.4.1 隧道洞口段塌方
        2.4.2 隧道结构开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膨胀土围岩工程特性试验
    3.1 概述
    3.2 膨胀性围岩基本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3.3 膨胀性围岩的膨胀特性试验
    3.4 膨胀性围岩抗剪强度特性试验
        3.4.1 固结排水剪试验(CD)
        3.4.2 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
        3.4.3 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
    3.5 膨胀性围岩土—水特征曲线
        3.5.1 基本概念与物理意义
        3.5.2 试验方法
        3.5.3 试验结果分析
        3.5.4 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膨胀土隧道围岩膨胀特征曲线及失稳破坏机理
    4.1 概述
    4.2 考虑膨胀特性的隧道开挖解析解及围岩特征曲线
        4.2.1 弹性分析
        4.2.2 弹塑性分析
    4.3 浅埋弱膨胀土隧道围岩失稳破坏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
    5.1 概述
    5.2 滑坡体发展对初期支护稳定性的影响
        5.2.1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5.2.2 围岩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5.2.3 坡体及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5.3 卸载和基底加固对滑坡及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滑坡治理后浅埋膨胀土段施工工法力学响应数值模拟
    6.1 概述
    6.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6.3 不同施工工法下的围岩力学响应
        6.3.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力学响应
        6.3.2 中隔壁导洞法施工力学响应
        6.3.3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力学响应
    6.4 不同施工工法的对比
        6.4.1 不同施工工况下围岩变形特征对比
        6.4.2 不同施工工况下地表沉降特征对比
        6.4.3 不同施工工况的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防控措施
    7.1 概述
    7.2 洞口段滑坡治理
        7.2.1 削坡卸载
        7.2.2 洞内基底加固
        7.2.3 洞口挡墙支挡
    7.3 隧道结构变形控制
    7.4 防控措施效果评价
        7.4.1 滑坡治理效果分析
        7.4.2 隧道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锚杆格构梁在膨胀土边坡加固中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1.2 膨胀土边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膨胀土边坡受力机理研究现状
        1.2.2 膨胀土边坡加固方式研究现状
    1.3 锚杆格构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锚杆格构梁研究现状
        1.3.2 锚杆格构梁在膨胀土边坡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1.3.3 锚杆格构梁研究现状的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锚杆格构梁在膨胀土边坡中的受力分析
    2.1 膨胀土边坡滑坡特性及地质特性
        2.1.1 膨胀土边坡的滑坡特征
        2.1.2 膨胀土的膨胀性
        2.1.3 膨胀土土体位移量的计算
    2.2 锚杆格构梁对膨胀土边坡的加固机理
        2.2.1 锚杆格构梁的加固机理
        2.2.2 锚杆的破坏形式
    2.3 锚杆受力的理论分析
        2.3.1 Mindlin位移解
        2.3.2 考虑膨胀性时锚杆的荷载传递规律
        2.3.3 中性点位置的确定
    2.4 算例分析
    2.5 考虑膨胀作用下锚杆受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5.1 锚杆锚固体长度对锚杆受力特性的影响
        2.5.2 锚杆锚固体直径对锚杆受力特性的影响
        2.5.3 膨胀影响深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膨胀性的锚杆格构梁支护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3.1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3.2 瑞典条分法求边坡稳定系数
        3.2.1 加固受力分析
        3.2.2 基于瑞典条分法求解边坡稳定系数
        3.2.3 考虑锚杆格构梁共同支护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计算
    3.3 考虑膨胀作用下锚杆格构梁共同支护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计算
        3.3.1 膨胀增长区边坡稳定性
        3.3.2 膨胀减缓区边坡稳定性
        3.3.3 验证与分析
    3.4 相关参数分析
        3.4.1 粘聚力c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4.2 内摩擦角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锚杆格构梁加固膨胀土边坡的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地质概况及水文条件
        4.1.2 边坡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情况
    4.2 锚杆格构梁支护膨胀土边坡的计算
        4.2.1 格构梁的取值
        4.2.2 锚杆内力的计算
        4.2.3 考虑膨胀作用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4.3 MIDAS建模与结果分析
        4.3.1 有限元介绍
        4.3.2 MIDAS/GTS有限元模型建立
        4.3.3 边坡稳定性分析比较
        4.3.4 锚杆内力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锚杆在膨胀土滑坡治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膨胀土边坡失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标准化[J]. 徐永福,程岩,唐宏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2]膨胀土边坡加固技术研究进展[J]. 邹维列,蔺建国,韩仲,樊科伟,裴秋阳,徐永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3]包裹砂桩-弱膨胀土相互作用及工程应用研究[D]. 范登政.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4]干湿循环下膨胀土与伞形锚锚固体系损伤劣化试验研究[D]. 韩云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微型桩治理陕南浅层堆积层滑坡等效挡墙设计方法研究[D]. 淮雨露.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2)
  • [6]蓄水条件下伞形锚锚固特征模拟研究[D]. 张珑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淠史杭灌区膨胀土滑坡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D]. 卢仁杰.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D]. 曾锦秀.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9]滑坡地段浅埋膨胀土隧道变形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D]. 张毅. 长安大学, 2019(01)
  • [10]锚杆格构梁在膨胀土边坡加固中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D]. 田璐. 江苏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锚杆在膨胀土滑坡防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