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老龄化低产鱼塘改造成高效专用养殖塘

如何将老龄化低产鱼塘改造成高效专用养殖塘

一、老化低产鱼池如何改造成高效特种养殖池塘(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丽[1](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 ——以富阳东梓关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极具价值的特殊类型,浙江省省内历史文化村落数量大、分布广,情况复杂且各具特色,将美丽乡村与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相结合,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重心应放在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创新活化方面。本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背景,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相关理论阐述、国内外研究动态总结以及具体案例分析,吸收其中优秀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依据传承与活化过程中各环节的重要程度与先后次序,结合系统论思想,归纳出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分步实施策略。分步实施策略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写明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保障村民和游客基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历史文化村落中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村落资源要素的传承与活化是基础,写明了村落资源要素的类型,各资源要素的整合方式与活化方法;资源要素的串联驱动是关键,农业是驱动发展的基础,旅游是驱动发展的主要方式,“生态博物馆模式”、“田园休闲模式”、“互联网+模式”等都是将村落资源要素有效串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旅游发展模式,村落景观营造是驱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传承与活化成果的反馈修正是体系持续运转的保障,依靠村落考核监督、游客反馈、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以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村落富阳东梓关村为案例地,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东梓关村现状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分步实施策略的指导,针对东梓关村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整合与活化、驱动模式的应用(农业、旅游业、景观营造)、监督反馈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村落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结论认为,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对村落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与活化,通过农业、旅游业及景观营造等多种方式驱动发展,并通过不断反馈调整,实现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持续健康开展。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研究,为历史文化村落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与启示。

冯祖稳[2](2019)在《“六个加强”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文中提出两年前,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江经济带不是一个个独立单元,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对此处于汉江中游的宜城市更加注重新时代下健康养殖新模式,坚持了"六个加强"的健康养殖。一、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0万亩,水产品产量3.2万吨,增加0.1万吨。渔业产值达到3.9亿元,增加0.2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

荣仕屿,李坚明,刘坚红,张秋明[3](2019)在《2018年广西水产养殖形势分析及2019年趋势预测》文中提出根据分布在全区12个水产养殖信息采集县73个采集点提供的月度养殖生产数据,结合全区水产养殖生产统计数据,分别按总体和分品种总结广西水产养殖生产形势,并分析原因,指出目前存在的水域滩涂确权难度大,保险体系不健全、病害防控压力大等问题,并预测了2019年全区水产养殖运行态势,提出要及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模式、重视现代水产种业的发展和病害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政策性保险制度建设等建议。

冯祖稳,李远桂[4](2018)在《宜城市稻虾养殖的建议》文中研究表明稻虾共养不仅基础设施简单,而且操作简单,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增加,深得农户欢迎。稻虾轮作循环利用了土地、稻田中的饵料肥料,水稻病虫害少发,农药量下降,产品质量提升,生态效益显着,稻虾轮作模式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业区建设的推进,宜城市农田面积逐年被减少,政府提出了更加严

冯祖稳,李远桂[5](2016)在《湖北省宜城市稻虾共产的实施行动建议》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业区建设的推进,宜城市农田面积逐年被减少,政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种粮保护政策,然而单一种粮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希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渔业生产,目前宜城市还没有大规模的实行稻虾共养模式,还没有超过5000亩以上的专业性稻虾养殖场,因此探索

黄康康[6](2016)在《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实施背景下水产健康养殖综合效益评价 ——以浠水县为实证》文中研究表明水产养殖作为大农业的重要产业,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湖北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55.89万吨,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水产养殖业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水域环境恶化、渔业资源衰退等突出问题,成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全面推进健康养殖,建设现代渔业,是转变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紧迫任务。现代渔业设施是实现健康养殖的物质条件,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则是现代渔业项目投资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地布局项目用地和安排养殖设施,对充分利用水土资源、高效增产,确保实施绿色、循环、无公害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和综述国内外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和健康养殖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湖北省浠水县为例重点研究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以浠水县清泉镇麻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为例,详细论述了现代渔业用地的规划方法、规划过程及规划效果评价,充分展示了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在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第二,在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实施的背景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了水产健康养殖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浠水县水产健康养殖的综合效益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浠水县水产健康养殖综合效益年均增长34.9%,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经济效益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47.3%,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年均增长分别为24.9%和18.3%,基本实现了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研究也显示,渔业第三产业占渔业经济的比重仍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从浠水县现代渔业发展和健康养殖的视角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陈丹霞[7](2016)在《广西横县双窑村新农村总体规划》文中研究表明广西横县双窑村新农村总体规划范围为双窑村村委行政线范围,占地面积513.73公顷。双窑村总体规划在对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发展历程及相关规划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优秀案例,并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调研及前期背景分析,结合相应法律法规,将双窑村规划为一个以“生态马峦,文化双窑”为主题,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合理布局、集约土地、环境保护、因地制宜、三效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原则,以“产业带动、富民利民、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文化体验、突出特色、注重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为策略,以马峦江景观流域的生态景观为特色,以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最终打造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具有影响力的,集农业、生态、养生、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生态示范村。广西横县双窑村新农村总体规划将村庄总体结构布局为“一轴、一带、三区、四心”,其中“一轴”为村庄发展轴,“一带”为滨江发展带,“三区”为村庄旅游区,“四心”为多萝坪、小京坡、大凹屯、小京坡四个村庄发展中心。规划期限为2015年至2030年,规划至2030年双窑村人口规模达0.5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66.81公顷,人均用地115.19 m2/人。其中,村民住宅用地面积25.69公顷,村庄公共服务用地面积16.50公顷,村庄产业用地面积5.54公顷,村庄基础设施用地面积19.08公顷,村庄非建设用地面积490.3公顷。双窑村的景观结构规划为“一轴、一带、两圈、四屯”,延续双窑村的总体景观空间结构,将整个双窑村划分成8个不同特色的景观功能区,其中,马峦江景观流域117.0公顷、养生文化区(多萝坪)22.3公顷、渔村文化体验区(长街屯)84.7公顷、美食服务区(小京坡)28.8公顷、中心管理区10.1公顷、休闲农庄旅游区(大凹屯)54.0公顷、生态体验园99.0公顷、森林花谷97.8公顷。同时,规划各个景观分区的特色景点和植物景观,最后对双窑村的道路交通、场地竖向、游览路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游览服务设施、绿地系统、环境保护、公用工程设施、安全防灾、分期规划、投资估算等作出相应规划提出,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双窑村新农村建设形成特色分明的乡村的空间格局,打造特色农业观光点,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之,广西横县双窑村新农村总体规划对整个双窑村的空间布局、用地规划、景观规划、风貌塑造、基础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通过该项目的规划研究,为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引导村庄建立“造血“机制,找到适合当地发展形势的乡村建设的规划体系。

冯祖稳[8](2016)在《宜城市五个“实施”建成省级生态渔业强市》文中研究表明一、实施"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工程"。宜城市坚持"谁改造、谁受益"原则,大力对老化鱼池、农村荒置水面滩涂、冷侵低洼等低产稻田进行开发改造升级。二是结合"挖万塘"活动。在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兼顾发展渔业生产,发挥堰塘综合效益。三是发挥鱼塘改造项目资金作用,五年以来共争取的鱼池改造项目资金60万元全部对鱼池改造给予补贴。我们按照"高标准、老改新、连片

杨君[9](2014)在《浅析信丰县渔业生产的发展思路》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3年信丰县渔业生产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信丰县渔业生产的发展思路。

孙海清[10](2014)在《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目标,把淡水渔业列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六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世界海洋渔业资源面临逐渐枯竭的压力,发展淡水渔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背景,本文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数据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云南渔业发展的思路、途径选择和对策建议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本文在考察云南渔业发展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对渔业影响程度,把云南渔业发展划分了四个历史阶段;把云南渔业发展状况放在全国范畴分析,得出云南渔业在全国渔业中的位次变化情况;本文应用比较分析方法,系统总结了云南渔业发展的现状、实践、经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本文收集了1978到2013年连续36年的全省主要水产品生产指标数据资料和州市级生产统计数据资料,分别对全省和十六个州市渔业生产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建立不同时间段的渔业生产结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GM(1,N))及模拟计算,对影响渔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发现云南水库养殖面积的扩大和池塘单产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对水产品产量的增长起到了持续支撑作用,而水库养殖和池塘养殖两大因素对水产品总增量的贡献达95.04%,它们对产量增加的驱动作用呈现递增趋势。本文还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全局和宏观的角度,对云南渔业发展的内外优势和劣势因素、机遇与风险等进行了系统、全面、具体和深入的研究分析,理清了云南渔业发展在现实与潜力、条件与布局、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困难之间的状况与相互关系,对云南淡水渔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对策组合。在综合分析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淡水渔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建设高原淡水渔业强省为目标,以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为方针,按照‘拓水域、兴养殖、强加工、活三产、护生态’的要求,走‘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多元协同’的可持续渔业发展的道路”。本文还通过建立水产品产量的GM(1,1)目标预测模型和计量经济学预测模型开展预测研究。所建立的两组模型互相验证和补充,并以此预测全省水产品产量的可能变化趋势和目标。预测得出,到2020年,云南省水产品总产量约在119-180万吨之间,论文进一步对实现该目标所应采取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为云南渔业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本文还在综合分析各章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对云南渔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列的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云南渔业发展变化的历史变迁与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等问题。二是,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与优劣势分析法(SWOT)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地对云南渔业产业发展进行分析,这些方法相互支撑与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建立云南渔业生产结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GM(1,N))和计量经济增长预测模型,结合因素比较分析法,对影响全省与十六个州市水产品增长的相关因素的作用程度进行了分析。四是,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联合对云南渔业未来的增长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提出了云南渔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有针对性地的对策建议。

二、老化低产鱼池如何改造成高效特种养殖池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化低产鱼池如何改造成高效特种养殖池塘(论文提纲范文)

(1)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 ——以富阳东梓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村落面临的问题
        1.1.2 村落传承与活化过程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 概念界定
        1.4.1 美丽乡村建设
        1.4.2 传统村落
        1.4.3 历史文化村落
        1.4.4 传承
        1.4.5 活化
    1.5 相关理论
        1.5.1 新共生理论
        1.5.2 有机更新理论
        1.5.3 社区参与理论
        1.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6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研究综述
        1.6.1 国内研究现状
        1.6.1.1 国内研究动态及相关政策
        1.6.1.2 小结
        1.6.2 国外研究现状
        1.6.2.1 国外研究动态及相关政策
        1.6.2.2 小结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8.1 研究难点
        1.8.2 研究创新点
2 国内外案例分析
    2.1 韩国河回村
        2.1.1 河回村文化资源的传承
        2.1.1.1 山水资源
        2.1.1.2 建筑资源
        2.1.1.3 古树资源
        2.1.1.4 非物质文化资源
        2.1.2 河回村文化资源的活化
        2.1.2.1 村落傩文化主题的挖掘与开发
        2.1.2.2 村落旅游业的发展
    2.2 安徽宏村
        2.2.1 安徽宏村文化资源的传承
        2.2.1.1 村落选址布局
        2.2.1.2 建筑资源
        2.2.1.3 水系资源
        2.2.1.4 非物质文化资源
        2.2.2 安徽宏村文化资源的活化
    2.3 案例总结
3 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与活化的分步实施策略
    3.1 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
        3.1.1 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3.1.1.1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村民的重要性
        3.1.1.2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游客的重要性
        3.1.2 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
        3.1.2.1 道路空间建设的特殊性
        3.1.2.2 管线综合类建设的特殊性
        3.1.2.3 工程设施建设的特殊性
    3.2 村落资源要素的传承活化是基础
        3.2.1 资源要素的分类与整合
        3.2.1.1 资源要素的分类
        3.2.1.2 资源要素的整合
        3.2.2 资源要素的活化
    3.3 资源要素的串联驱动是关键
        3.3.1 农业是驱动发展的基础
        3.3.1.1 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布局
        3.3.1.2 农业产品的特色化打造
        3.3.1.3 农业生产的景观化营建
        3.3.2 旅游是驱动发展的最主要方式
        3.3.2.1 旅游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3.3.2.2 旅游驱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2.3 旅游驱动下的要素串联模式
        3.3.2.4 不同村落类型的模式选择
        3.3.3 景观营造是驱动发展的有效手段
        3.3.3.1 景观营造的思路
        3.3.3.2 景观营造的原则
    3.4 成果反馈修正是保障
        3.4.1 旅游活动与居民生活矛盾的解决
        3.4.2 反馈体系的建立
        3.4.2.1 村落考核监督体系
        3.4.2.2 游客反馈体系
        3.4.2.3 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
4 实践研究:东梓关村的传承与活化
    4.1 前期分析
        4.1.1 基本情况
        4.1.1.1 项目背景
        4.1.1.2 区位与人口
        4.1.1.3 交通条件
        4.1.1.4 历史沿革
        4.1.1.5 资源特色
        4.1.1.6 公共设施现状
        4.1.1.7 产业现状
        4.1.2 存在问题分析
    4.2 分步实施策略的运用
        4.2.1 东梓关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4.2.1.1 道路与交通设施
        4.2.1.2 公共服务设施
        4.2.2 东梓关村资源要素的传承与活化
        4.2.2.1 资源要素的整合
        4.2.2.2 资源要素的活化
        4.2.3 东梓关村资源要素的串联驱动
        4.2.3.1 东梓关村农业产业驱动
        4.2.3.2 东梓关村旅游产业驱动
        4.2.3.3 东梓关村景观营造驱动
        4.2.4 东梓关村监督反馈体系的建立
        4.2.4.1 东梓关村考核监督体系
        4.2.4.2 东梓关村游客反馈体系
        4.2.4.3 东梓关村文化影响力评价体系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2)“六个加强”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渔业资源效益。
三、加强科技兴渔力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提高水产综合效益。
五、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强渔业项目申报力度,提高水产发展活力。

(4)宜城市稻虾养殖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力扶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力引进推广优新技术, 提升生产水平。
三、大力加强产品销售和市场流通领域的监管
四、大力培植水产品加工企业和渔业合作组织
五、几点建议
    (一) 实施“谁改造、谁受益”原则, 大力对老化鱼池、农村荒置水面滩涂、冷浸低洼等低产稻田进行开发改造升级。
    (二) 实施渔业结构优化。
    (三) 实施虾类质量安全监管, 保证水产品安全供给。
    (四)

(6)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实施背景下水产健康养殖综合效益评价 ——以浠水县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现代渔业用地规划研究综述
        二、水产健康养殖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现代渔业的概念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
        三、土地利用规划与现代渔业用地规划概念
        四、水产健康养殖的概念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土地区位理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三、土地生态经济理论
        四、系统工程理论
        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
    第三节 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分析
        一、健康养殖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浠水县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环境状况
        二、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浠水县渔业用地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二、渔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三、渔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现代渔业用地规划的特性
        一、现代渔业用地规划的社会性
        二、现代渔业用地规划的动态性
        三、现代渔业用地规划目标的多重性
        四、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实施的高投入性
        五、现代渔业用地规划的外部性
第四章 浠水县现代渔业项目区用地规划实践
    第一节 现代渔业规划的概念、形式及类型
        一、相关概念
        二、规划的形式和类型
    第二节 水产养殖用地规划流程
        一、了解和熟悉与规划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规划文本要求
        二、项目区选址与踏勘
    第三节 水产健康养殖用地规划实证
        一、水产养殖用地规划的要求与原则
        二、现代渔业健康养殖规划的主要项目和重点
        三、浠水县麻桥现代渔业健康养殖项目区用地规划实践
第五章 浠水县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实施综合效益评价
    第一节 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后评价特性和内容
        一、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评价的特性
        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实施的初步成果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指标内含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三、评价指标含义
    第四节 参评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权重计算
        一、参评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二、参评指标权重计算
        三、综合效益评价指数计算
    第五节 健康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一、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三、社会效益评价分析
        四、生态效益评价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广西横县双窑村新农村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相关规划理论与方法
        1.3.3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
        1.3.4 相关评述与展望
    1.4 规划内容与程序框架
        1.4.1 规划内容
        1.4.2 规划程序
        1.4.3 规划框架
2. 国内外优秀代表案例
    2.1 苏州张家港双山生态旅游岛
        2.1.1 区位概况及分析
        2.1.2 规划理念
        2.1.3 规划特色
        2.1.4 规划分区
        2.1.5 经验借鉴
    2.2 江苏常熟蒋巷村新型和谐生态村建设
        2.2.1 区位概况
        2.2.2 规划构思
        2.2.3 规划框架
        2.2.4 规划分区
        2.2.5 经验借鉴
    2.3 台湾清境农场
        2.3.1 区位概况
        2.3.2 背景分析
        2.3.3 农场特色
        2.3.4 农场分区
        2.3.5 经验借鉴
    2.4 日本长野县饭山市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
        2.4.1 区位概况
        2.4.2 规划背景
        2.4.3 规划构思
        2.4.4 规划特色
        2.4.5 经验借鉴
    2.5 美国芝加哥PRAIRIE CROSSING乡村旅游
        2.5.1 区位概况
        2.5.2 规划构思
        2.5.3 规划特色
        2.5.4 经验借鉴
    2.6 经验借鉴
3. 广西横县双窑村新农村总体规划
    3.1 规划背景
        3.1.1 政治背景
        3.1.2 历史沿革
        3.1.3 经济背景
    3.2 规划概况
        3.2.1 区位概况
        3.2.2 气候
        3.2.3 植被
        3.2.4 水文
        3.2.5 地质、地貌
        3.2.6 道路交通
        3.2.7 社会经济条件
    3.3 场地分析
        3.3.1 区位分析
        3.3.2 气候
        3.3.3 土壤、植被
        3.3.4 水文
        3.3.5 地质、地貌
        3.3.6 建筑
        3.3.7 交通
        3.3.8 历史人文
        3.3.9 社会经济资源
    3.4 上位规划分析
        3.4.1 上位规划解读
        3.4.2 相关规划分析
    3.5 规划依据
    3.6 规划原则
        3.6.1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6.2 合理布局,集约土地
        3.6.3 环境保护,人畜分离
        3.6.4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3.6.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7 规划目标、定性、定位
        3.7.1 规划目标
        3.7.2 定性
        3.7.3 定位
    3.8 规划范围、期限
        3.8.1 规划范围
        3.8.2 规划期限
    3.9 规划理念、策略
        3.9.1 规划理念
        3.9.2 规划理念的延伸
        3.9.3 规划策略
    3.10 人口规模与用地选择
        3.10.1 人口规模预测
        3.10.2 游人规模预测
        3.10.3 土地使用现状
        3.10.4 用地选择
        3.10.5 用地发展方向
    3.11 空间布局规划
        3.11.1 用地建设范围
        3.11.2 规划结构
    3.12 用地布局规划
        3.12.1 村庄用地规划
        3.12.2 住宅用地规划
        3.12.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12.4 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3.12.5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3.13 双窑村环境容量测算
        3.13.1 生态容量测算
        3.13.2 景观资源容量测算
        3.13.3 游人心理容量测算
        3.13.4 环境容量测算
    3.14 道路交通规划
        3.14.1 交通规划
        3.14.2 道路规划
        3.14.3 停车场规划
        3.14.4 游船航道与码头规划
    3.15 用地竖向规划
        3.15.1 道路竖向工程规划
        3.15.2 场地竖向工程规划
    3.16 绿地规划
        3.16.1 现状情况
        3.16.2 各类绿地布置规划
    3.17 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3.17.1 景观总体布局构想
        3.17.2 景观规划结构
        3.17.3 景观规划分区
    3.18 分区景观规划
        3.18.1 马峦江景观流域景观规划
        3.18.2 养生文化区(多萝坪)景观规划
        3.18.3 渔村文化体验区(长街屯)景观规划
        3.18.4 美食服务区(小京坡)景观规划
        3.18.5 中心管理区景观规划
        3.18.6 休闲农庄旅游区(大凹屯)景观规划
        3.18.7 生态体验区景观规划
        3.18.8 森林花谷景观规划
    3.19 植物景观规划
        3.19.1 规划原则
        3.19.2 规划目标
        3.19.3 分区植物景观规划
    3.20 风景游赏规划
        3.20.1 景点组织规划
        3.20.2 游览方式
        3.20.3 游览路线规划
    3.21 游览服务设施规划
        3.21.1 游客服务中心分级与布局
        3.21.2 入口
        3.21.3 管理设施
        3.21.4 住宿设施
        3.21.5 标识系统规划
        3.21.6 其他附属设施
    3.22 环境保护规划
        3.22.1 环境质量现状
        3.22.2 水域环境保护
        3.22.3 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3.23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3.23.1 给水工程规划
        3.23.2 排水工程规划
        3.23.3 电力工程规划
        3.23.4 电信工程规划
    3.24 清洁能源规划
    3.25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3.25.1 环境保护措施
        3.25.2 环卫设施规划
    3.26 防灾规划
        3.26.1 地质灾害防灾规划
        3.26.2 病虫害防治规划
        3.26.3 消防规划
        3.26.4 防震规划
        3.26.5 防洪排涝规划
    3.27 分期规划
        3.27.1 一期规划
        3.27.2 二期规划
    3.28 投资估算
    3.29 保障措施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划附图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附件

(9)浅析信丰县渔业生产的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全县渔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1. 1 概况
    1. 2 渔业生产现状
    1. 3 存在问题
        1. 3. 1 渔业环境污染
        1. 3. 2 养殖水面锐减
        1. 3. 3 现有池塘养鱼条件差
        1. 3. 4 养殖种类单一
        1. 3. 5 主养鱼病害及治病的同时造成药害的污染
        1. 3. 6 水产技术力量薄弱和渔业队伍素质滞后
2 发展思路
    2. 1 养殖基础设施改造
    2. 2 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2. 3 特种水产养殖加大推广力度
    2. 4 微生物制剂在调控水质和防病中大力推广应用
    2. 5 稻田养殖加快发展
    2. 6 水库合理利用
    2. 7 开发休闲渔业
    2. 8 加强水产队伍素质建设

(10)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对农业与渔业经济理论的研究
        1.2.2 国内对农业与渔业经济理论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资料和数据
第二章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在全国的地位分析
    2.2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2.3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2.3.1 注重统筹规划
        2.3.2 注重突出重点与布局
        2.3.3 注重科技创新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2.3.4 注重产业化发展
        2.3.5 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养护
    2.4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产业投入水平低
        2.4.2 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2.4.3 渔业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
        2.4.4 科技研发与推广支撑服务能力较弱
        2.4.5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程度低
        2.4.6 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第三章 云南淡水渔业增长的定量分析
    3.1 主要指标的时间序列分析
        3.1.1 水产品产量与养殖产量的关系
        3.1.2 云南各州市水产品产量对全省总产量的贡献分析
        3.1.3 南水产品产量的增长因素分析
    3.2 南省淡水渔业生产结构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
        3.2.1 各阶段的云南省淡水渔业生产结构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
        3.2.2 各要素变动的灰色协调分析
    3.3 主要结论
第四章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优劣势(SWOT)分析
    4.1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4.1.1 云南区位优势独特
        4.1.2 当地鱼类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4.1.3 水资源与生产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4.1.4 适宜养鱼水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4.1.5 水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大
        4.1.6 渔业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魅力
        4.1.7 渔业生产比较利益相对较高
    4.2 淡水渔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分析
        4.2.1 各级政府对发展渔业还存在错误或低估的认识
        4.2.2 渔业发展的良好政策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4.2.3 渔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4.2.4 渔业发展面临外部生态压力增大
        4.2.5 粗放式养殖方式不利于渔业的健康发展
        4.2.6 水环境局部恶化
        4.2.7 养殖品种结构不太合理
        4.2.8 产业结构层次低
        4.2.9 政策支撑体系不足
        4.2.10 投入支撑较弱
        4.2.11 基础设施条件差
        4.2.12 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能力偏弱
    4.3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4.3.1 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
        4.3.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
        4.3.3 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机遇
        4.3.4 中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4.3.5 政策环境进一步趋好的机遇
    4.4 淡水渔业发展的风险分析
        4.4.1 市场风险
        4.4.2 自然灾害风险
        4.4.3 质量风险
    4.5 基于SWOT分析基础上的云南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组合
第五章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途径、目标预测与对策
    5.1 发展途径
        5.1.1 发展的基本思路
        5.1.2 发展的目标预测
        5.1.3 发展的主要途径
    5.2 对策建议
        5.2.1 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支撑
        5.2.2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5.2.3 推进淡水渔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5.2.4 建设科研、推广和服务体系
        5.2.5 完善对各级政府的监督检查机制
        5.2.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老化低产鱼池如何改造成高效特种养殖池塘(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村落的传承与活化 ——以富阳东梓关村为例[D]. 吴文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2]“六个加强”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J]. 冯祖稳. 渔业致富指南, 2019(23)
  • [3]2018年广西水产养殖形势分析及2019年趋势预测[J]. 荣仕屿,李坚明,刘坚红,张秋明. 中国渔业经济, 2019(04)
  • [4]宜城市稻虾养殖的建议[J]. 冯祖稳,李远桂. 渔业致富指南, 2018(06)
  • [5]湖北省宜城市稻虾共产的实施行动建议[J]. 冯祖稳,李远桂. 渔业致富指南, 2016(16)
  • [6]现代渔业用地规划实施背景下水产健康养殖综合效益评价 ——以浠水县为实证[D]. 黄康康.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7]广西横县双窑村新农村总体规划[D]. 陈丹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8]宜城市五个“实施”建成省级生态渔业强市[J]. 冯祖稳. 渔业致富指南, 2016(02)
  • [9]浅析信丰县渔业生产的发展思路[J]. 杨君. 江西水产科技, 2014(04)
  • [10]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研究[D]. 孙海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2)

标签:;  ;  ;  ;  ;  

如何将老龄化低产鱼塘改造成高效专用养殖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