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一、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齐甜甜[1](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地域性特征出现消弭趋势,为此,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人文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对于传承和发扬文化,打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方面资源丰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研究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利于弘扬敦煌地域文化,为提升城市文化旅游业的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本课题通过分析相关理论知识,发现并阐述地域文化与公共环境设施之间的关系,同时将环境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场所精神等作为理论基础。对敦煌地域文化展开梳理和分析,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提供文化因子。运用文献调研、田野调研和问卷调查法,分析敦煌市区公共环境设施在设计、材料、环境协调、文化体验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的功能性、人性化、协调整体化、文化兼容、生态化原则和模块组合、元素提取转化、语义修辞的设计方法。以敦煌市沙洲镇为例,针对其公共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多角度展现地域文化、文化表达与空间环境结合、注重人性化的文化体验等设计策略,运用设计原则和方法,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进行地域文化视角下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实践探索。通过设计实践,完善和弥补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其设计表达力和地域化特征,使敦煌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传播,增强了城市文化表现力,提高了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为相关部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冯慧文[2](2021)在《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汉语教材是汉语学习者目的语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其了解中国文化的直接载体。城市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教材塑造优秀的城市文化不仅可以彰显城市魅力,有利于在学习者心目中塑造真实立体的城市形象;还有利于学习者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增强其自身与城市的粘性,从而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基于国际汉语教材其传播方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选择《新实用汉语课本》和《中文听说读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两部汉语教材中的城市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个案研究,并通过此个案研究促进和丰富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的编写。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分类和特点,总结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同时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和《中文听说读写》中的城市文化进行研究。采用数据统计法和话语分析理论对两部教材中城市文化的数量、内容及类别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两部教材虽然能够选取较为合理的城市文化,塑造出较为真实客观的城市形象,但同时也反映出两部教材关于城市文化的编写具有同质化、呈现不全、比例不均和略显滞后的缺点,这些缺点和不足导致了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城市文化认知上的局限、模糊和偏差。第三部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64名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进行城市文化认知情况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调查进行分析发现:留学生对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城市文化,认知程度也较高;对教材中较少出现和从未出现的城市文化,认知程度较低,并且他们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认知度与教材塑造城市文化的倾向性一致,偏向于物质文化层面,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第四部分是根据对教材中城市文化的考察结果和留学生关于城市文化的认知情况,对教材中城市文化编写进行思考。并分别从城市文化的独特性、时代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等角度为出发点,试图对教材编写提供可行性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陈纵[3](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靳艺[4](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应敏[5](2020)在《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功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上海市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被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多措并举加强上海特色文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海书展是亚洲三大书展之一,在国内也是极富规模和影响力的书展节会,已然成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名片”。经过16年积累和发展,上海书展的功能逐渐丰富、日益强大,在图书展销、版权交易、文化交流、促进全民阅读,以及塑造城市形象等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用。因此,在城市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从城市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上海书展如何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上海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准公共产品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中“5W”模式为框架,搭建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基本框架,进而对近几年上海书展发挥传播城市文化品牌功能中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现状进行梳理,结合公开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了解传播受众对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品牌的反馈,对传播主体过于单一,潜在主体二次传播意识弱;传播内容与上海文化品牌关联性低、三大文化不凸显;传播受众接受的宣传力度不够,潜在受众参与度不高;传播媒介开发创新不足,对受众吸引力不大;传播效果方面缺少文化资源融合,辐射效应不够充分五大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学相关理论针对五大问题进行对策研究,建议要遵循传播规律、鼓励人际传播,激发主体传播力;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上海特色,提升品牌相关性;要加强功能宣传,优化观展体验,增加直接受众量;要运用新兴技术、增强感官冲击,突出文化识别度;创新融合机制、整合文化资源,丰富传播表达力。

吴晓晨[6](2020)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文脉记录着城市空间发展的脉络,反映城市功能、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变迁,是研究城市历史建设发展、特征、价值内涵的重要方法。通过解析城市文脉,在城市文脉中去赋予城市遗产“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意义,梳理城市遗产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全面解读城市历史信息,把握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历史文化名城内保有众多历史遗产,并能反映出特定的风貌,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作为历史上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它是自然生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要素在空间中的高度凝练,记录着某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转折点或反映出该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个发展历程,是追溯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制度化的建设阶段。形成主管单位由国家逐级至各地方政府;从法律规范到理论研究再到规划实践等的完善保护制度体系。然而,在当今完备的保护体系中下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依然出现城市历史记忆模糊与特色消解、城市历史空间不断蚕食、城市文化传承异化等现象;名城内城市遗产面临碎片化、孤岛化、乃至破坏消失等危机。其原因本文总结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对城市遗产及其内涵价值的认知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国家与省市评级的遗产本体保护完善其周边环境得到保护与协调,但是对未评级的遗产本体、以及具有历史信息的非遗产本体的认知与保护出现缺失,导致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信息的流失。其二,虽然遗产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得到保护与协调,但是遗产本体之间的关联关系、遗产本体与城市整体背景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保护与协调被忽视;即遗产之间的“共时性”特征的认知与保护较为模糊,导致遗产之间信息链被碎片化而不能完全表达。其三,在保护过程中城市遗产统一以历史的范畴进行保护,而非将城市遗产与对应特定的时空范畴相联系起来;即遗产之间的“历时性”特征的认知与保护被忽视,城市遗产之间的“前因后果、先后关系”的历史信息出现信息混乱。本文从城市文脉内涵特征出发,结合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提出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梳理城市遗产的关联关系,构建城市文脉解读方法。并以第一批公布的名单中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为例,运用文脉空间单元对西安城市文脉进行解析,梳理城市遗产以及背景环境之间“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系,探究城市发展脉络、历史特征与内涵。以此为基础,提出历史文化传承策略、城市特色保护方案与历史记忆延续路径。通过对文脉空间单元的运用,为城市文脉纳入历史文脉名城保护工作提供方法论的支撑,弥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对城市遗产及其内涵缺少认知路径的不足,避免在保护过程中城市遗产保护及其背景联系碎片化、孤岛化,城市历史信息流失、混迹与异化。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立足于城市空间文脉与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提出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界定方法界定方法,为本文对西安城市文脉的解析提供方法论支撑。第二,立足于城市空间系统层次划分,在对西安文脉空间构成要素调研统计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即城市地域文脉空间、城市城区文脉空间、城市街区文脉空间,梳理文脉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完整解析西安的城市空间文脉,获得城市空间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第三,立足于城市文脉解析成果,提出基于城市文脉空间单元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保护策略。

张希[7](2020)在《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东山影剧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艺术文化追求的不断提升,城市对观演建筑需求的不断增长,促成了我国近年来兴建中小型观演建筑的热潮。然而由于演出市场并不庞大地区观演建筑受到电视、电影等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导致观众严重流失,观演建筑闲置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的现存问题,提出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理念,为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为切入点,从观演建筑功能以及空间的角度对复合观演建筑的设计方式进行探讨。“复合”一词主要源于建筑的复合化设计,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复合观演建筑设计是指将多元空间集中设计在同一建筑单体中,从而实现各个功能空间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使观演建筑获得优化组合综合效应的设计方式,涉及到了建筑功能多样化、建筑空间可变性以及空间组合等内容。论文首先对复合观演建筑的前期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我国当代优秀复合观演建筑案例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现有成功案例进行总结,为建筑设计研究提供基础。随后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整体到局部、功能到空间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复合设计方式的前期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观演建筑内非演艺职能的功能组织模式;观演空间内各类演艺功能的复合模式;观演空间界面变化带来的观演形式变化方式;新技术下的互动式观演建筑观演空间内部功能复合方式。之后对复合设计方式的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实现可能性,总结提出了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的设计规律。最后将前文所涉及的理论及分析进行梳理与整合,运用于东山影剧院实际项目之中,为整篇论文提供实践基础。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以实际案例为研究基础,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为之后同类型的中小型观演建筑提供设计新思路,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我国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的设计水平。

周芯婷[8](2020)在《基于公共性视角的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公众对于城市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单一文化空间类型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城市文化建筑趋向集约、高效的综合体建筑方向发展,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作为多种文化功能复合的实体,汇聚了多样的文化功能,承载了更复杂的空间,受大众青睐而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文化综合体承载了市民的公共生活,其边界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公共空间交界的复合型空间,既有城市公共空间属性,也对建筑的场所体验有重要作用。我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关注也从一开始的物质“空间”层面逐渐转变到社会“公共”层面上来。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以西方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基础,讨论城市文化综合体特定建筑类型在其边界空间中与人和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先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特征,然后从建筑的角度提出文化建筑综合体空间的空间公共性的特征,分析现如今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的现状后,从非物质因素上结合长沙市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中人类行为的现状调查和分析,物质因素上从空间公共性的角度分析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的形状和功能是如何反映出公共性的;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不同视角来总结在当下阶段公共性基础下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佐证,试图归纳特定类型公共文化建筑的边界空间公共性是如何体现的。本文首次结合空间公共性理论对城市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边界空间进行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一方面将公共性的理论作用于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从空间的活动特征,承载功能以及空间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补充和完善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边界空间理论研究。另一方面,结合案例具体分析空间,从宏观城市、中观场所和微观表现三个不同的视角提出具有一定当代性的建筑设计策略。

沈悦[9](2020)在《基于城市形象的武汉市政设施创意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每座城市的历史、风俗不同,其城市的文化内容也不尽相同。但随着城市发展进度的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环境设施设计也在逐步丧失地域特色,使得城市形象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我国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必须具有城市自身个性来彰显城市特色。但是,在城市建设,尤其是公共设施设计方面,国内外现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如何塑造能够代表地域文化、符合城市形象的公共设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对当下国内外城市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资料搜集与研究,用城市文创产品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特色公共设计,重点以湖北省武汉市的公共设施设计为例,分析武汉市的地域文化在目前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状况。同时,通过对武汉市建筑、传说、民俗、色彩等文化进行考察,并从中发掘武汉的城市文化符号,重点以武汉最具代表的黄鹤楼、长江大桥、武汉大学等文化为例,结合文化性、地域性、功能性、审美性、创新性等产品设计原则,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将设计元素进行抽象化、扁平化、几何化的符号演变,将其注入公共设施创意设计之中,将城市的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文化创意产品来进行新设计,以期望通过城市建设细节来传播武汉的本土特色文化,研究分析了如何将城市形象体现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的方案,以此为基础提出将城市形象体现在城市公共设施上的具体流程。设计富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设施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或精神层次的需求、宣传城市形象,同时也是将武汉特色设计、中国特色设计传达给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华中地区的重点城市,对城市的规划设计更应该注重城市形象展示与人文精神传承,武汉公共设施地域化设计能够符合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城市文化形象的设计需求。因此,基于武汉城市形象的公共设施设计对武汉城市建设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与研究意义。

任思玮[10](2020)在《公共艺术在旧城改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与时代的飞速发展,城市的新城代谢不可避免,对发展水平落后的旧城区进行改造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必要之举。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门类与学科,是当下城市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公共艺术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形象、发展相关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可以将公共艺术应用于旧城改造之中,利用公共艺术来解决旧城改造中存在的物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需求。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课题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当前的部分发展现状与创新点,以及第二章概述了旧城改造与公共艺术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公共艺术介入旧城改造的原因与必要性。旧城区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其中蕴藏了丰厚的城市文脉、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对于城市与生活的情感寄托,但由于其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落后,使其被改造成为必然。公共艺术社会服务功能很好的切合了旧城改造中的各方面需求,因此使公共艺术介入旧城改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与第四章。该部分依据旧城改造中的公共艺术是否为旧城当中的原有事物将其分为两类,定义为“介入性”公共艺术与“非介入性”公共艺术,在这两个大的类别之下,根据公共艺术存在的方式、功能与为社会带来的效益分别进行据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非介入性”公共艺术在传承旧城区历史文脉、承载人们的精神寄托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介入性”公共艺术则在空间功能、文化创新以及公众价值观引导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第五章与第六章为第三部分。第五章首先分析了公共艺术服务于旧城改造的方式,并从政策与公众参与两个方面研究如何使最大程度的发挥公共艺术的功能,使之最大力度的服务于旧城改造,并辅助旧城区完成转型,维持其在改造之后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记录、分析了笔者对武昌粮道街区域展开的旧城区实地考察,并根据影响公共艺术的发展因素,针对考察区域的改造需求提出了创新型的设计方案与构思。第七章为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根据研究成果对未来公共艺术在旧城改造中的运用进行展望。

二、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视角下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地域文化与公共环境设施的相关概念与辨析
    2.1 地域文化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2.2 公共环境设施
        2.2.1 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
        2.2.2 公共环境设施的分类
        2.2.3 公共环境设施的功能
    2.3 地域文化与公共环境设施的关联性
        2.3.1 公共环境设施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2.3.2 地域文化激发公共环境设施的情感体验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场所精神理论
        2.4.2 人机工程学
        2.4.3 环境心理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敦煌市地域文化元素解读与应用案例分析
    3.1 敦煌市历史区位分析
    3.2 自然地理
        3.2.1 沙漠与绿洲
        3.2.2 雅丹地貌
    3.3 人文历史
        3.3.1 石窟艺术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
        3.3.3 历史遗址
    3.4 敦煌地域文化元素总结
    3.5 应用案例分析
        3.5.1 自然地理特征的应用
        3.5.2 人文历史特征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现状调研与设计构想
    4.1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现状评估
        4.1.1 敦煌市概况与定位
        4.1.2 调研概况
    4.2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
        4.2.1 地域文化表达不充分
        4.2.2 缺少人文关怀
        4.2.3 与环境不协调
        4.2.4 管理滞后
    4.3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理念与目标
        4.3.1 设计理念
        4.3.2 设计目标
    4.4 设计原则
        4.4.1 功能性原则
        4.4.2 人性化原则
        4.4.3 协调整体化原则
        4.4.4 文化兼容原则
        4.4.5 生态化原则
    4.5 设计方法
        4.5.1 模块组合法
        4.5.2 元素提取转化法
        4.5.3 语义修辞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实践—以沙洲镇为例
    5.1 敦煌市沙洲镇概况
    5.2 沙洲镇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要素
        5.2.1 建筑地理特征的造型要素
        5.2.2 壁画纹样的图案要素
        5.2.3 人文地理的色彩要素
        5.2.4 多重种类的材料要素
    5.3 沙洲镇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化设计策略
        5.3.1 多角度展现地域文化
        5.3.2 文化表达与空间环境结合
        5.3.3 注重人性化的文化体验
    5.4 沙洲镇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方案
        5.4.1 设计思路
        5.4.2 休憩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公共座椅
        5.4.3 照明系统公共环境设施—路灯、景观灯
        5.4.4 卫生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垃圾桶
        5.4.5 信息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导视牌
        5.4.6 安全系统公共环境设施—窖井盖
        5.4.7 交通系统公共环境设施—公交站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存在的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一)研究内容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文化在教材中体现的必要性及对留学生的影响
    第一节 教材中体现城市文化的必要性
        一、城市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的不可或缺性
        二、教材作为城市文化媒介的不可替代性
        三、构建立体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对留学生的影响
        一、对留学生城市文化认知的影响
        二、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动机的影响
        三、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第二章 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现状考察及统计分析
    第一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现状考察
        一、《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考察
        二、《中文听说读写》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考察
    第二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统计
        一、城市文化相关内容数量统计
        二、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类别统计
    第三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分析
        一、语料分析
        二、图片分析
    第四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一、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编写存在的问题
        二、城市文化对留学生认知影响的分析
第三章 留学生对中国城市文化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二、调查方法及实施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留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留学生对城市文化内容认知度分析
        三、留学生对城市文化的态度分析
        四、关于留学生对城市文化相关内容选取建议的分析
第四章 对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编写的思考
    第一节 体现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一、城市文化的选材视角
        二、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
    第二节 体现城市文化的时代性
        一、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第三节 呈现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一、选材内容的多样性
        二、精神内涵的多样性
    第四节 呈现城市文化的趣味性
        一、创设客观真实的语境
        二、提升学习者的兴趣
        三、丰富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2.4.1 案例选择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4.1.1 公共性原则
        4.1.2 教化性原则
        4.1.3 生态性原则
        4.1.4 文脉传承原则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4.2.1 公共性功能
        4.2.2 价值导向功能
        4.2.3 隐性教化功能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5.4.1 健全保护体制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5)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功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研究
        (二)书展文化传播功能研究
        (三)传播城市文化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城市文化
        (二)城市文化传播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传播学的“5W”模式
        (三)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第三章 基于“5W”模式的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现状分析
    一、上海书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关系
        (一)上海是中国出版业的发祥地
        (二)上海书展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见证
    二、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过程中的“5W”分析
        (一)传播主体分析
        (二)传播内容分析
        (三)传播媒介分析
        (四)传播受众分析
        (五)传播效果分析
    三、上海书展城市文化传播功能的具体体现
        (一)上海书展是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上海书展是全国出版界交流展示的专业舞台
        (三)上海书展是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的文化名片
第四章 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现状的实证分析
    二、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中遇到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传播主体过于单一,潜在主体二次传播意识弱
        (二)传播内容与三大文化品牌关联性不够、上海特色不凸显
        (三)传播受众接受的宣传力度不够,存在大量潜在受众
        (四)传播媒介开发创新不足,对受众吸引力不大
        (五)传播效果方面缺少文化资源融合,辐射效应不够充分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功能的思路
    一、遵循传播规律、鼓励人际传播,激发主体传播力
    二、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上海特色,提升品牌相关性
    三、加强功能宣传、优化观展体验,增加直接受众量
    四、运用新兴技术、增强感官冲击,突出文化识别度
    五、创新融合机制、整合文化资源,丰富传播表达力
结论与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一、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情况的访谈记录表
    二、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情况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6)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
        1.3.1 国内外城市文脉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动态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时间界定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脉空间单元概念、要素、界定方法
    2.1 文脉空间单元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文脉
        2.1.2 城市空间形态
        2.1.3 城市文脉空间
        2.1.4 文脉空间单元
    2.2 西安城市空间层级及文脉内涵
        2.2.1 城市地域空间层
        2.2.2 城市城区空间层
        2.2.3 城市街区空间层
    2.3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及构成要素
        2.3.1 城市文脉空间及其特性
        2.3.2 城市文脉空间构成要素
        2.3.3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层级与要素构成
    2.4 文脉空间单元及界定方法
        2.4.1 文脉空间单元类型界定
        2.4.2 文脉空间单元界定方法
第三章 西安城市地域文脉空间
    3.1 边界要素分析
        3.1.1 自然要素边界界定
        3.1.2 关隘要素边界界定
    3.2 中心要素分析
    3.3 形态特征要素分析
        3.3.1 位于自然格局中心特征
        3.3.2 位于城镇格局中心特征
        3.3.3 位于交通格局中心特征
        3.3.4 位于城陵格局中心特征
    3.4 城市地域文脉空间特征
第四章 西安城市城区文脉空间
    4.1 汉代建设时期
        4.1.1 汉长安发展特征
        4.1.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1.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2 隋唐建设时期
        4.2.1 隋唐长安发展特征
        4.2.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2.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3 五代-元建设时期
        4.3.1 五代——元西安发展特征
        4.3.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3.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4 明清建设时期
        4.4.1 明清西安发展特征
        4.4.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4.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5 近代建设时期
        4.5.1 近代西安发展特征
        4.5.2 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5.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6 城市城区文脉空间特征
第五章 西安城市街区文脉空间
    5.1 回坊发展历程
    5.2 回坊结构特征与结构性单元划分
        5.2.1 中心要素
        5.2.2 边界要素
        5.2.3 路径要素
        5.2.4 节点要素
    5.3 回坊形态特征与形态性文脉空间单元划分
        5.3.1 “寺坊制”基本组织格局的形态特征与混合形态特征
        5.3.2 传统民居及街区肌理的形态特征
        5.3.3 棋盘状及鱼骨状尽端路网与街巷尺度特征
    5.4 回坊功能特征与功能性单元划分
    5.5 回坊文脉空间特征
第六章 西安文脉空间单元保护策略
    6.1 保护所面临的现状概述
        6.1.1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解读
        6.1.2 保护过程中的问题
    6.2 保护原则
        6.2.1 原真性与完整性原则
        6.2.2 延续性与特色性原则
        6.2.3 均衡性与动态性原则
    6.3 保护与传承策略
        6.3.1 保护城市形态结构,重现历史格局
        6.3.2 保护城市历史功能,延续文脉空间
        6.3.3 保护发展适配平衡,满足经济生活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要素统计
致谢

(7)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东山影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演艺的蓬勃发展
        1.1.2 中小型观演建筑需求的提升
        1.1.3 观演建筑复合化趋势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
        1.2.1 国外复合观演建筑发展研究
        1.2.2 国内复合观演建筑发展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满足我国当前城市观演需求
        1.3.2 提高观演建筑亲和力
        1.3.3 优化城市文娱类活动结构
        1.3.4 带动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
        1.5.1 论文结构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案例研究
    2.1 复合观演建筑概况与基本特征
        2.1.1 复合观演建筑基本定义
        2.1.2 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基本特征
    2.2 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案例研究
        2.2.1 江油大剧院
        2.2.2 苏州中国昆剧院
        2.2.3 乌镇大剧院
        2.2.4 西双版纳傣秀剧场
    2.3 我国中小型观演建筑现存问题及成功经验总结
        2.3.1 中小型观演建筑现存问题
        2.3.2 成功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3.1 观演建筑多功能复合设计
        3.1.1 多功能复合影响因素分析
        3.1.2 建筑内部功能复合设计
        3.1.3 建筑内部功能组织模式分析
        3.1.4 建筑外部功能复合分析
        3.1.5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2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3.2.1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影响因素分析
        3.2.2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研究
        3.2.3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3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
        3.3.1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3.3.2 观演空间形式的可变设计
        3.3.3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4 新技术下的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
        3.4.1 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3.4.2 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策略
        3.4.3 对东山影剧院的启示
    3.5 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技术措施
        3.5.1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技术措施
        3.5.2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技术措施
        3.5.3 互动式复合观演空间设计技术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东山影剧院项目复合性设计解析
    4.1 东山县文体中心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概况
    4.2 东山影剧院项目设计方案概述
        4.2.1 项目概述
        4.2.2 项目定位
        4.2.3 设计理念
        4.2.4 基本功能流线组织
    4.3 东山影剧院复合设计策略
        4.3.1 多功能复合设计
        4.3.2 观演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4.3.3 观演空间界面可变设计
        4.3.4 互动式设计理念
        4.3.5 观演空间复合设计技术措施
    4.4 优化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成果总结性论述
    5.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国内现有中小型观演建筑案例汇总
    附录二 东山影剧院设计图纸
致谢

(8)基于公共性视角的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公共性国内外研究
        1.3.2 城市文化综合体国内外研究
        1.3.3 边界空间国内外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学科交叉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背景及相关概念
    2.1 公共性理论研究
        2.1.1 公共性的起源
        2.1.2 公共性的发展
        2.1.3 公共性定义
        2.1.4 空间公共性
        2.1.5 公共文化建筑公共性的构成要素
    2.2 城市文化综合体概述
        2.2.1 城市文化综合体发展及概念
        2.2.2 城市文化综合体组成要素及类型
        2.2.3 城市文化综合体特征
    2.3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概述
        2.3.1 边界空间定义
        2.3.2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组成模式
        2.3.3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特征
    2.4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公共性表现
        2.4.1 边界空间公共性表现的作用
        2.4.2 边界空间公共性的特征
    2.5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公共性现状及问题
        2.5.1 边界空间缺乏吸引力
        2.5.2 边界空间未形成公共领域场所
        2.5.3 边界空间公共管理问题
    2.6 小结
第3章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公共性研究分析
    3.1 城市文化综合体建筑边界空间公共活动研究
        3.1.1 公共活动调研
        3.1.2 公共活动特征分析
    3.2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公共性功能承载
        3.2.1 城市空间的融合
        3.2.2 自发的公共活动
    3.3 城市化综合体建筑边界空间形态研究
        3.3.1 开放性边界空间
        3.3.2 连续性边界空间
        3.3.3 包容性边界空间
    3.4 小结
第4章 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公共性设计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开放性原则
        4.1.2 以人为本原则
        4.1.3 复合包容原则
        4.1.4 活力营造原则
    4.2 宏观层面——边界空间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策略
        4.2.1 发挥边界空间在城市的触媒作用
        4.2.2 创造开放共享的活动平台
        4.2.3 营造日常生活空间
    4.3 中观层面——边界空间公共性场所营造策略
        4.3.1 提高空间可达性
        4.3.2 创造渗透性空间
        4.3.3 丰富空间层次性
        4.3.4 营造场景化空间
        4.3.5 强化空间场所体验
    4.4 微观层面——边界空间的具体表现手法
        4.4.1 敞开与渗透
        4.4.2 界面复合互动
        4.4.3 引入媒介物
        4.4.4 激活残余空间
    4.5 小结
第5章 设计项目案例分析
    5.1 项目背景
        5.1.1 城市背景
        5.1.2 区位分析
        5.1.3 项目概况
    5.2 岳阳云溪文化中心边界空间公共性设计策略
        5.2.1 宏观层面
        5.2.2 中观层面
        5.2.3 微观层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实践工程项目)
致谢

(9)基于城市形象的武汉市政设施创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多元化的城市发展
        1.1.2 城市公共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1.2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形象与城市公共设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概述
    2.1 城市与城市形象的概述
        2.1.1 城市与城市形象的发展概况
        2.1.2 城市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2.1.3 当今城市形象发展的特征
        2.1.4 武汉城市形象的解读
    2.2 城市公共设施文创产品概述
        2.2.1 文创产品的背景与定义
        2.2.2 城市文创产品的内容与属性
        2.2.3 城市公共设施的定义、性质、功能及分类
        2.2.4 城市公共设施文创产品的诞生与发展
        2.2.5 城市公共设施文创产品的消费需求
        2.2.6 武汉城市公共设施文创产品的现状与发展
第3章 武汉城市市政设施文创产品设计要素分析
    3.1 武汉城市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3.1.1 武汉的地域自然环境分析
        3.1.2 武汉城市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特征
        3.1.3 武汉城市文化的概述与分类
    3.2 武汉市政设施的分类与特征
        3.2.1 以实用功能分类
        3.2.2 以文化宣传分类
        3.2.3 以审美价值分类
    3.3 武汉市政设施文创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
        3.3.1 市政设施作为城市视觉形象符号的提取与转化
        3.3.2 市政设施的功能实现与形式表达的协调与统一
        3.3.3 市政设施的产品设计与文化创意的融合与延伸
第4章 武汉城市市政设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原则与方法
    4.1 体现城市形象的城市公共设施产品设计原则
        4.1.1 地域性原则
        4.1.2 文化性原则
        4.1.3 功能性原则
        4.1.4 创新性原则
        4.1.5 审美性原则
    4.2 建立城市市政设施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体验策略
        4.2.1 建立多感官式的文化产品体验
        4.2.2 建立交互式的文化意象体验
    4.3 武汉元素在市政设施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手段
        4.3.1 拼贴与再现
        4.3.2 象征与隐喻
        4.3.3 转换与拓展
    4.4 市政文创与武汉“设计之都”形象发展的融合
        4.4.1 个性形象与整体环境规划的整合
        4.4.2 功能效应与审美体验特殊性的整合
        4.4.3 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可持续的观念的整合
第5章 设计实践——武汉市政设施文创产品设计
    5.1 武汉城市公共设施文化创意设计策略
        5.1.1 设计范围
        5.1.2 设计目标
        5.1.3 设计思路与定位
    5.2 市政设施文创产品设计的实施
        5.2.1 设计元素的提取
        5.2.2 产品形式构思
        5.2.3 功能与形式的融合
        5.2.4 色彩与材料的选用
    5.3 草图绘制
    5.4 效果图展示
    5.5 设计评价与改进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和成果总结
    6.2 设计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A 关于武汉最为着名景点、风俗调研问卷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部分设计作品展示

(10)公共艺术在旧城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1.5 当前国内公共艺术发展不足之处
    1.6 创新点
第2章 公共艺术与旧城改造相关概念
    2.1 旧城改造相关概念
        2.1.1 旧城改造的概念
        2.1.2 “旧城”形成的原因
    2.2 公共艺术相关概念
        2.2.1 公共艺术的概念
        2.2.2 公共艺术品的历史溯源
    2.3 公共艺术介入旧城改造的必要性
        2.3.1 旧城改造的必要性与改造需求
        2.3.2 公共艺术应用于旧城改造的必要性
第3章 “非介入性”公共艺术在旧城改造中的形式与功能
    3.1 “公共性”观念的传承与应用
        3.1.1 营造手法
        3.1.2 建筑语言
    3.2 历史建筑的公共艺术性转化
        3.2.1 “历史浪漫主义”下的废墟景观
        3.2.2 民族历史与精神的物化载体
    3.3 旧城的拆分与公共艺术的重构
        3.3.1 建筑物的可拆分性与重构之意义
        3.3.2 “砖”与“瓦”的拆分与重构
第4章 “介入性”公共艺术介入旧城区改造的形式与功能
    4.1 涂鸦艺术的视觉与文化功能
        4.1.1 涂鸦艺术的概念与起源
        4.1.2 涂鸦艺术作为公共景观的功能与特征
        4.1.3 案例分析——重庆黄桷坪涂鸦艺术街
    4.2 景观装置艺术对空间的优化
        4.2.1 装置艺术的概念与起源
        4.2.2 景观装置艺术的产生与空间塑造功能
        4.2.3 案例分析——“胡同泡泡32 号”
    4.3 灯光照明艺术的“延伸”与“营造”功能
        4.3.1 旧城区基础设施对于灯光照明的需求
        4.3.2 旧城区旅游服务对于灯光照明的需求
        4.3.3 案例分析——“运河的谜色彩雾”
    4.4 事件与行为艺术对于公众价值观的引导
        4.4.1 事件与行为艺术的概念与起源
        4.4.2 事件与行为艺术对公众的输入型影响
        4.4.3 案例分析——蓝色安全网场景装置行为
第5章 公共艺术服务于旧城改造的方式与影响因素
    5.1 公共艺术在旧城改造中的经济功能与服务方式
        5.1.1 公共艺术旅游景观
        5.1.2 公共艺术衍生的文化与创意产品
        5.1.3 公共艺术文化产业园区
    5.2 公共艺术政策对于城市公共文化的建设作用
        5.2.1 支持性政策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必要性
        5.2.2 公共艺术政策在旧城改造中的因地制宜性
        5.2.3 公共艺术政策的实行方法与成果探究
    5.3 公众的参与与决策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必要性
        5.3.1 公众的参与与决策对于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意义
        5.3.2 公众的参与与决策对公共艺术文化功能的意义
        5.3.3 公众的参与与决策对公共艺术经济功能的意义
第6章 实践性考察与创新型探索研究
    6.1 实地考察——以武昌粮道街片区为例
        6.1.1 考察区域总体环境概述
        6.1.2 建筑环境现状概述与分析
        6.1.3 人文环境现状概述与分析
    6.2 设计构想——“城市空中花园”公共空间改造方案
        6.2.1 项目背景与设计动机
        6.2.2 设计内容与说明
        6.2.3 设计方法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视角下敦煌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D]. 齐甜甜.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调查研究[D]. 冯慧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上海书展传播城市文化的功能优化研究[D]. 应敏.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7)
  • [6]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D]. 吴晓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当代中小型复合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东山影剧院为例[D]. 张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公共性视角的城市文化综合体边界空间设计研究[D]. 周芯婷. 湖南大学, 2020(08)
  • [9]基于城市形象的武汉市政设施创意设计研究[D]. 沈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公共艺术在旧城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 任思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