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二醇对体内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雌二醇对体内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一、雌二醇在体内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司誉豪[1](2021)在《龟鹿二仙胶经成骨细胞来源外泌体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根本机制在于成骨—破骨细胞交互的骨稳态失衡。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与成骨—破骨细胞间的骨稳态平衡具有极其微妙的关联性。课题组前期探索在成骨细胞机制的基础上,对龟鹿二仙胶影响成骨—破骨细胞信号交互的机制展开探索,发现其机制包括:①上调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TGF-β、Smad3、P-smad3的表达。②激活MMP3-OPN-MAPK通路,平衡成骨—破骨细胞之间的耦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包裹并传递信号分子,是成骨—破骨细胞间交互的主要中介因素。目的:优化外泌体制备技术;从离体与在体实验分别验证龟鹿二仙胶干预后的成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成果-破骨细胞的影响,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骨微结构、生物力学等方面,通过PRM与PCR技术揭示龟鹿二仙胶通过外泌体途径调控TGF-β/Smads信号通路及破骨分化信号通路起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为阐明中医“阴阳平衡”理论指导下的骨稳态平衡调节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①原代成骨细胞体外提取技术优化:针对原代成骨细胞提取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优化提取步骤,以提高成骨细胞提取与培养效率,采用ALP与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细胞。②成骨细胞源性外泌体制备与验证:使用超速离心法制备去外泌体血清与分离成骨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NTA、Western Blot验证外泌体制备成功。③GEG-OB-EV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作用与机制:切除大鼠双侧卵巢以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NS)、模型组(OVX)、阿仑膦酸钠组(ALN)、OB-EV组(OB-EV)、GEG-OB-EV 组(GEG-OB-EV)。通过 CCK-8 法确定 GEG 对 OB 的最佳给药浓度,使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Micro-CT观察骨微观结构改变,HE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学变化,三点弯折试验测试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PRM与RT-PCR技术检测TGF-β与RANK/RANKL/OPG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的蛋白与mRNA表达变化。④GEG-Mc3t3-EV对RAW264.7诱导破骨细胞的影响:建立Mc3t3-E1与RAW264.7培养体系,采用RANKL与M-CSF诱导RAW264.7为破骨细胞作为干预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BC)、外泌体抑制组(GW4869)、GEG含药血清组(GEG)、Mc3t3-EV组(Mc3t3-EV)、GEG-Mc3t3-EV 组(GEG-Mc3t3-EV)、阿仑膦酸钠组(ALN)。通过 EDU 法确定GEG对Mc3t3-E1的最佳给药浓度,通过transwell小室与PKH26标记EV评估RAW264.7对Mc3t3-EV摄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评价RAW264.7凋亡情况,采用TRAP染色半定量、骨吸收板、RT-PCR等技术评价破骨细胞分化与功能情况。结果:①原代成骨细胞体外提取技术优化:对传统二次酶消化法进行改良,将原先操作难度高、操作时间长的剥除骨面多余组织替代为振荡涡旋冲洗,将剪碎块步骤替代为50mL离心管内批量剪碎,使成骨细胞提取效率大大提高,且ALP与茜素红染色鉴定无误。②成骨细胞源性外泌体制备与验证:OB-EV透射电镜图像显示,EV形态完整、近似球形、大小较为均一,平均粒径为74.75nm,30~150nm颗粒占比为97.66%,颗粒浓度为1.67*109个/mL。OB-EV经BCA定量浓度约为1.106±0.082μg/μL,标记蛋白CD63、CD9、TSG101均呈阳性,而Calnexin呈阴性。③GEG-OB-EV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作用与机制:CCK-8结果显示24h10%GEG含药血清培养的OB活性最接近正常生长状态。体重:造模12周后,OVX组、ALN组、GEG-OB-EV组、OB-EV组大鼠体重在0-2周时有一个较为明显上升,随后趋于平缓,四组之间体重变化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四组较NS组大鼠体重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与NS组比较,OVX组的雌激素(estrogen,E)、Pi、OPG显着下降,ALP、TRACP、β-CTX、PINP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与OVX组比较,GEG-OB-EV可明显提高血清Pi、OPG、E,抑制血清ALP、TRACP、β-CTX、PINP水平,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三维建模分析结果表明,OVX组骨小梁丢失十分明显,GEG-OB-EV、OB-EV与ALN组骨小梁较OVX组有显着改善,其中GEG-OB-EV与ALN组改善更为明显,但仍不如NS组。与NS组比较,OVX组的BV/TV、Tb.N、BMD、Tb.Th均有显着下降,但Tb.SP显着上升,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相较于OVX组,GEG-OB-EV组的BV/TV、Tb.N、BMD、Tb.Th均有明显上升,Tb.SP显着下降,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OB-EV、ALN组相较于OVX组也具有相似的结果(P<0.05)。HE染色:OVX组较NS组的骨小梁变细,间距增大,结构紊乱,有断裂现象。出现骨髓水肿,成骨细胞大量丢失,骨髓腔内骨细胞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增多、增大明显。而GEG-OB-EV组较OVX组骨小梁结构有所改善,排列略整齐,骨细胞增多,脂肪细胞减少。相关分子机制结果:OVX组的RANKL、CTSK、MMP14、Atp6v0d2、NFATc1等表达较NS组均明显升高,在各药物干预后均有明显下降,其中GEG-OB-EV与ALN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而GEG-OB-EV还可明显上调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Smad3与TGF-β。④GEG-Mc3t3-EV对RAW264.7诱导破骨细胞的影响:EDU结果显示24h10%GEG含药血清培养的Mc3t3-E1的活性最佳;EV摄取结果:transwell小室显示,荧光标记的Mc3t3-E1细胞膜会分泌物质通过1μm孔径的滤膜进入下层,RAW264.7细胞膜上可见呈圆形或不规则型的荧光物质。PKH26-Mc3t3-EV直接加入RAW264.7中则见橙红色的PKH26-Mc3t3-EV紧紧围绕在蓝色的细胞核周围。TRAP染色及半定量分析:RAW264.7经RANKL及M-CSF诱导4-5d后可融合成体积较大的多核细胞,TRAP染色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GEG-Mc3t3-EV可明显抑制RANKL及M-CSF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其效果明显优于Mc3t3-EV(P<0.05)。骨吸收功能:RAW264.7诱导后可见骨吸收板上出现明显呈圆形的骨吸收陷窝。GEG-Mc3t3-EV可明显减少破骨细胞形成的骨吸收陷窝数量,其效果与GEG含药血清相当,优于Mc3t3-EV,但弱于AL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子机制结果:与BC组比较,GEG-Mc3t3-EV组的c-FOS、CTSK、NFATC1、TRAP的mRNA表达量均有显着下降,且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可通过成骨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动物体与细胞水平上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Smad3与TGF-β以及抑制RANK/RANKL/OPG中NFATc1等转录和破骨特异因子有关,继而双向平衡成骨—破骨细胞之间的耦联,改善骨代谢、微观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

戴厚杰[2](2021)在《天麻素对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天麻素对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雌性未生产Sprague Dawley(SD)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列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天麻素组。对模型组、雌二醇组及天麻素组均进行手术摘除其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则是摘除双侧卵巢旁等体积脂肪组织。天麻素组予天麻素注射液腹腔注射给药,雌二醇组予苯甲酸雌二醇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给药一次。干预完成12周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右侧股骨湿重,进行骨代谢指标、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组织形态学等相关检测。结果:1、大鼠体重变化:术前各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12周后,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雌二醇组、天麻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股骨湿重: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的右侧股骨湿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雌二醇组、天麻素组大鼠右侧股骨湿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骨代谢指标: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骨钙素升高,血钙、血磷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雌二醇组、天麻素组大鼠血清骨钙素降低,血钙、血磷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股骨骨密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股骨骨密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雌二醇组、天麻素组的大鼠股骨骨密度均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骨生物力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弯曲强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雌二醇组、天麻素组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弯曲强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股骨组织形态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小梁明显减少,变细,排列稀疏,部分断裂;与模型组相比,雌二醇组、天麻素组大鼠骨小梁数量增多,排列较整齐,连续性可。结论:1、天麻素可提高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并影响骨代谢相关指标。2、本实验提示天麻素对去卵巢后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曹楠[3](2021)在《性激素埋植对大鼠前列腺发育和形态学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列腺是雄性动物的重要副性腺之一,关系着雄性动物的繁殖健康,随着饲养条件的变化,雄性动物前列腺相关问题日益增多,前列腺问题会严重影响雄性动物的繁殖能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采用埋植激素的方法对大鼠前列腺发育和形态学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周期性肌肉注射激素诱导前列腺改变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为雄性动物繁殖提供重要参考。1.性激素埋植方法的建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去势组、缓释睾酮组、缓释睾酮与雌二醇组、肌肉注射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去势。缓释睾酮组体内埋植含有175mg睾酮缓释体;缓释睾酮(Testosterone,T)与雌二醇(Estradiol,E2)组体内埋植175mg睾酮与17.5mg雌二醇的缓释棒;肌肉注射组每天注射20mg/kg睾酮与0.2mg/kg雌二醇,35d、70d取血清测激素,取肝脏称重,取前列腺称重,将35d、70d前列腺组织制片后光镜下观察。对大鼠体重、肝脏重进行测量;利用放射性免疫方法对大鼠血清睾酮含量进行检测;利用体外缓释系统进行体外试验。结果显示,35d、70d肌肉注射组与T+E埋植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35d、70d肌肉注射组、T+E埋植组与T埋植组的肝脏重与去势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肌肉注射组与T+E埋植组在肝脏指数方面显着高于去势组(P<0.05);体外试验表明埋植缓释棒能够持续稳定释放性激素,表明大鼠进行性激素埋植能有效模拟动物性激素内分泌的方式,是一种良好的试验手段。2.性激素埋植对大鼠前列腺发育和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分组同试验1,采用组织形态学标准对大鼠前列腺组织进行检验,利用显微镜镜检进行组织学观察,利用“Image J”软件对组织学切片进行定量分析,评判其前列腺上皮、管壁、官腔以及间质的变化。结果显示,35d、70d、肌肉注射组与T+E埋植组前列腺重及其指数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肌肉注射组与T+E埋植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肌肉注射组、T+E埋植组腺泡上皮高度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也会出现管壁变厚,官腔减小等特点,去势组大鼠的前列腺出现皱缩变小,甚至退化消失。表明性激素的外源处理会对前列腺的组织形态造成影响,肌肉注射与体内埋植对大鼠前列腺发育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一致。3.性激素埋植对大鼠血清中相关激素的影响。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去势组、埋植睾酮与雌二醇组。空白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动物去势。试验周期为35d,每7d取血清,利用ELISA方法对大鼠不同试验点睾酮、雌二醇、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埋植组各试验点的4种激素的含量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DHT、PGE2的血清睾酮浓度增多,表明睾酮与雌二醇会影响动物DHT、PGE2的分泌。综上所述,埋植性激素会诱导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对前列腺相关激素血清浓度变化产生影响,可为雄性动物的繁殖提供借鉴。

王琪[4](2021)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45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时期。失眠是围绝经期伴随的最为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亦是围绝经期女性寻求治疗的核心症状之一。鉴于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多数女性并未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多从肝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多采用疏肝解郁安神方剂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出自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疏通肝郁、和解少阳,重镇安神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改善女性围绝经期伴随的失眠和负性情绪等症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延长去卵巢动物的睡眠时间,其物质基础70%醇提有效部位(CJLM70E)。但机理作用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实验研究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围绝经期小鼠睡眠时长和觉醒-睡眠节律的改善以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8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VCD组,CJLM70E组和雌二醇组。空白组腹腔注射芝麻油,其余组均分别腹腔注射VCD(160 mg/kg,5 d/w,共4 w,即共注射20 d),于注射VCD或芝麻油的第35 d CJLM70E组灌胃给予CJLM70E(48 mg/kg,0.2 mL/10g)、雌二醇组灌胃给予雌二醇(0.13 mg/kg,0.2 mL/10g)及空白组灌胃给予同体积1%CMC-Na连续14 d。并于注射VCD或芝麻油的第49 d进行实验动物监测系统检测,来观察各组小鼠的静息-活动节律、24 h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觉醒节律变化。8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VCD组,VCD+SD(sleep deprivation)组,CJLM70E组,LY294002组和CJLM70E+LY294002组。以VCD致围绝经期合并跑步机睡眠剥夺小鼠(3 s运动,12 s停止,2.5 m/min,连续14 d)为围绝经期睡眠剥夺模型。睡眠剥夺期间,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分别灌胃给予CJLM70E(48 mg/kg,0.2 mL/10g)、腹腔注射LY294002溶液(0.3mg/kg,0.2mL/10g)、灌胃给予CJLM70E(48 mg/kg,0.2 mL/10g)加腹腔注射LY294002溶液(0.3mg/kg,0.2 mL/10g)及同体积1%CMC-Na。VCD致围绝经期无睡眠剥夺小鼠,仅在围绝经期连续14 d给予同体积1%CMC-Na。各组均于注射VCD第49 d进行HE染色观察测定各组小鼠的卵巢形态和闭锁卵泡数目,测定子宫系数和卵巢系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GABA和E2水平,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下丘脑内ERα、PI3K、Akt、GABA表达。结果注射VCD第49天,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VCD组小鼠24 h活动次数显着升高(p<0.001);与VCD组小鼠相比,CJLM70E组和E2组小鼠24 h活动次数显着降低(p<0.001)。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VCD组小鼠24 h睡眠时间显着降低(p<0.05);与VCD组小鼠相比,CJLM70E组和E2组小鼠24 h睡眠时间显着升高(p<0.001)。与围绝经期模型相比,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卵巢形态受到损伤,闭锁卵泡数量明显增加(p<0.05),卵巢系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GABA、E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ERα、PI3K、Akt、GABA面密度明显下降(p<0.05)。与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相比,围绝经期睡眠剥夺给予CJLM70E小鼠的卵巢内卵母细胞形态较好,闭锁卵泡数量明显降低(p<0.001),卵巢系数明显升高(p<0.05),血清GABA、E2水平明显升高(p<0.01),下丘脑ERα、PI3K、Akt、GABA面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相比,围绝经期睡眠剥夺给予LY294002小鼠的卵巢内卵母细胞固缩,透明带膨胀,闭锁卵泡数量增加(p<0.05),子宫系数与卵巢系数降低(p<0.05),血清GABA、E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ERα、PI3K、Akt、GABA面密度明显下降(p<0.05)。与围绝经期睡眠剥夺给予CJLM70E小鼠相比,围绝经期睡眠剥夺给予CJLM70E加LY294002小鼠子宫系数与卵巢系数明显降低(p<0.001),血清GABA、E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ERα、PI3K、Akt、GABA面密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CJLM70E可显着增加围绝经期小鼠的睡眠时间,改善围绝经期小鼠的片段化睡眠。CJLM70E通过调节ERα/PI3K/Akt/GABA信号通路改善围绝经期小鼠的睡眠。

黄诗怡[5](2021)在《补肾化痰方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影响骨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补肾化痰方通过影响肠道屏障,改变骨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影响骨代谢的内在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6月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补肾化痰方组。适应性喂养1周,禁食禁水一夜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0 m L·kg-1麻醉,备皮,将大鼠俯卧位固定与鼠板上,消毒手术区周围皮肤,在双侧最末肋骨下,脊柱旁开大约1.5cm处做切口,依次切开各层组织进入腹腔,在肾下极附近找到卵巢,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补肾化痰方组用4号线结扎并摘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与双侧卵巢重量等同的脂肪组织。分层缝合切口,每只连续3 d行腹腔注射青霉素20万U·kg-1,并分笼饲养。1周开始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每天灌服0.9%生理盐水1ml/100g,戊酸雌二醇组用生理盐水配置成戊酸雌二醇混悬液,按0.184 mg·kg-1灌胃,补肾化痰方组以补肾化痰方浓缩水煎剂9.4g·kg-1进行灌胃。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取材进行检测。运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扫描大鼠的肱骨骨微结构,对感兴趣区域的骨小梁三维结构进行还原,计算肱骨BV/TV,Tb.N,Tb.Th,Tb.S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defici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LPS,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骨组织中TLR4、My D88、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骨组织中TLR4、My D88、NF-κB p65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通路相关炎症因子IL-1β、IL-6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icro-CT扫描肱骨骨微结构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小梁BV/TV,Tb.N和Tb.Th的值均明显下降,Tb.Sp明显上升(P<0.05),骨微结构紊乱;与模型组相比,戊酸雌二醇组,补肾化痰方组骨小梁BV/TV,Tb.N和Tb.Th均升高,Tb.Sp明显降低(P<0.05),骨微结构有所改善。ELISA法检测血清LPS水平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清LPS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与补肾化痰方组的血清LPS水平在不同程度上显着降低(P<0.05),其中,戊酸雌二醇组的血清LPS水平更接近假手术组。WB法检测骨组织中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组织中TLR4、My D88、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戊酸雌二醇组与补肾化痰方组的TLR4、My D88,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RT-PCR法检测骨组织中TLR4、My D88、NF-κB p65、IL-1β、IL-6 mRNA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组织中TLR4、My D88、NF-κB p65、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戊酸雌二醇组、补肾化痰方组的TLR4、My D88、NF-κB p65、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程度上下降(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可以降低OVX大鼠血清LPS含量,调控骨组织中过度激活的TLR4/My D88/NF-κB通路,降低骨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影响骨微环境,改善骨代谢失衡,抑制PMOP的病情发展。

谭张奎[6](2021)在《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补肾化痰方干预去卵巢大鼠,观测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血清及骨组织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表达,以及该方对IL-6/JAK2/STAT3和IL-2/JAK1/STAT5信号通路、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平衡的影响,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ariectomized,OVX)、戊酸雌二醇组(Estradiol valerate,EV)、补肾化痰方低剂量组(OVX+BL,BL)、补肾化痰方中剂量组(OVX+BM,BM)、补肾化痰方高剂量组(OVX+BH,BH)。除Sham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手术切除卵巢,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周灌胃给药,OVX组和Sham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灌胃12周后取材。实验一: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骨组织的病理形态;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观察骨量及骨小梁的变化。实验二: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IL-10、IL-17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法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及蛋白表达。实验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实验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JAK1、STAT5 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JAK1、P-JAK1、STAT5、P-STAT5蛋白表达。实验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叉头框蛋白p3(Forkhead Box,Foxp3)、维甲酸相关核孤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IL-10、IL-17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IL-10、IL-17 m 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IL-10、IL-17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组织中Th17,Treg细胞数量及Th17/Treg比值。结果实验一:苏木精-伊红染发现,Sham组股骨组织结构完整,骨小梁丰富,脂肪细胞少。OVX组股骨组织骨微结构破坏,髓腔内出现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EV组髓腔脂肪细胞数量减少,网状结构略微修复,结构仍不完整。BL、BM、BH组骨小梁形态结构较OVX组明显改善。破骨与成骨细胞计数:与sham组比较,OVX组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数量显着增多(P<0.01),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数量无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EV、BM、BH组OC数量显着减少(P<0.01或P<0.05),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数量显着增多(P<0.01或P<0.05),EV、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微结构:与Sham组相比,OVX组中骨组织骨微结构参数BMD、TMD、BMC、TMC、BV/TV、Tb.N、Tb.Th降低(P<0.01),Conn.D.、Tb.Sp升高(P<0.01);与OVX组相比,EV、BL、BM、BH组中BMD、TMD、BMC、TMC、BV/TV、Tb.N、Tb.Th升高(P<0.05,P<0.01),Conn.D.、Tb.Sp降低(P<0.01,P<0.05)。三维重建中sham组大鼠骨组织骨小梁结构较均匀,排列整齐,连接呈网状,形态较完整;OVX组骨小梁结构明显变细、断裂、变薄,且骨皮质变薄,形态结构性差,骨质疏松样改变典型。实验二:苏木精-伊红染发现,Sham组结肠黏膜结构较完整,未见上皮细胞明显变性坏死或脱落,肠腺排列较为密集,固有层内杯状细胞丰富,形态及数量正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Sham组相比,OVX组结肠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或脱落,固有层内部肠腺腺腔扩张,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肌层。与OVX组相比,EV、BM、BH组结肠黏膜各层次结构较为清晰,肠腺排列较规则,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形态改善。BL组结构改善不明显。与Sham组比较,OVX组IL-6、IL-17浓度显着升高,IL-2、IL-10浓度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EV、BM、BH组IL-6、IL-17浓度显着降低(P<0.01),IL-2、IL-10浓度显着升高(P<0.01或P<0.05);BL组IL-6浓度降低(P<0.05),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浓度升高(P<0.05),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及WB:与Sham组比较,OVX组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BH组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表达升高(P<0.01,P<0.05),EV组ZO-1 m RNA表达升高(P<0.05),BM组Claudin-1、ZO-1 m RNA表达升高(P<0.05),EV、BM、BH组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各项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三:与Sham比较,OVX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表达显着增加(P<0.01),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1或P<0.05)。与BL组比较,BH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IL-6、IL-6R、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实验四:与Sham比较,OVX组大鼠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2、IL-2RA IL-2RB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JAK1、STAT5 m 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JAK1、P-JAK1、P-STAT5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EV、BM、BH组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 m RNA表达显着升高,JAK1、STAT5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BL组中仅IL-2RA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EV、BL、BM、BH组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P-JAK1、P-STAT5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JAK1、STAT5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L组比较,BH组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BH组骨组织中IL-2、IL-2RB m RNA表达显着升高,JAK1、STAT5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IL-2、IL-2RA、IL-2RB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JAK1、P-STAT5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实验五:与Sham组比较,OVX组血清中Foxp3、IL-10浓度显着降低,骨组织中Foxp3、IL-10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RORγt、IL-17m RNA及蛋白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Foxp3、IL-10浓度显着升高(P<0.01),RORγt、IL-17浓度显着降低(P<0.01,P<0.05)。EV、BM、BH组骨组织中Foxp3、IL-10m RNA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BL、BM、BH组骨组织RORγt、IL-17m RNA显着降低(P<0.01,P<0.05)。EV、BM、BH组骨组织Foxp3、IL-10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Foxp3蛋白表达升高(P<0.05),IL-10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BM、BH组骨组织RORγt、IL-17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BL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分析:与Sham组比较,OVX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显着降低(P<0.01),CD4+IL-17A(Th17)细胞数量显着升高(P<0.05),Th17/Treg比值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EV、BL、BM、BH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显着升高(P<0.01),CD4+IL-17A(Th17)细胞数量在EV、BM、BH组显着降低(P<0.01,P<0.05),在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7/Treg比值显着降低(P<0.01)。结论补肾化痰方可能通过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变骨免疫环境,调节Th17/Treg平衡,双向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起到防治PMOP的作用。

向圣坎[7](2020)在《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体重250g左右的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总共40只,随机分成5组,留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四组先摘除大鼠双侧睾丸完成去势手术,再行背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诱导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建立模型时,以7%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0.5ml/100g·bw)麻醉后,严格无菌条件下,切除大鼠双侧睾丸,逐层缝合,伤口消毒,放回鼠笼,自由饮食。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对大鼠进行背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剂量为0.25mg/kg·d,连续注射30天。模型制备成功后,将4组SD大鼠按治疗方法分别设定为:生理盐水治疗组(简称模型组)、普通中药治疗组(简称中药组)、低剂量富硒中药治疗组(简称低硒组)、高剂量富硒中药治疗组(简称高硒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动物5只,其他每组动物10只。4个组均以灌胃给药的方式治疗,每次的灌胃剂量为1ml/100g·bw,连续灌胃14天。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前列腺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IL-1、iNOS的含量,同时制备病理切片,观察腺体结构及炎症情况。结果:经过连续14天的灌胃治疗后,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检测结果显示,TNF-?、IL-1、iNOS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发现,前列腺腺体结构不完整,部分腺管上皮细胞增生,引起管腔狭窄,管腔内未见明显分泌物,腺体及周围肌层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普通中药组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NF-?、IL-1、iNOS的含量降低,提示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炎症减轻。与普通中药组比较,富硒中药治疗组检测结果中TNF-?、IL-1、iNOS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硒组降低程度更大,病理切片显示炎症改善情况更好。结论:相比于普通中药的治疗效果,富硒中药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炎症反应,降低TNF-?、IL-1、iNOS的含量及表达水平,且高硒中药较低硒中药及普通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更好。

赵善民[8](2019)在《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不同类型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微生物或者相关成分、药物毒性等因素均能引发肝脏损伤。近年来,多种肝脏疾病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肝脏疾病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在我国约有3亿人患有不同类型及程度的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内毒素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等,各种类型的肝损伤已然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给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持续的肝损伤能够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在我国90%肝癌患者具有肝病病史,大部分肝癌患者经历肝损伤-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演变过程。因此,研究不同类型肝脏损伤机制,控制肝损伤的发生对肝癌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炎症损伤被认为是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调控炎症微环境减缓肝损伤进展可能是控制肝癌发生的重要策略。研究显示不同病因所致的肝损伤炎症微环境特征存在差异,如病毒、细菌等可以诱导机体快速启动免疫反应,肝脏中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破坏肝脏内原有的免疫平衡,诱发一系列肝脏病理损伤。而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APAP、CCl4等)诱导的肝脏损伤起始于肝细胞,大量的中间代谢物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触发肝细胞坏死,释放细胞内容物,继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该类肝损伤中的作用目前没有明确结论,甚至有观点认为炎症反应不参与APAP诱导的肝损伤。由此可见,炎症反应在不同类型肝损伤中的发生机制及作用并不相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炎症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员,在这两种类型的肝损伤中的功能是否相同目前尚不明确。针对TNF-α在不同类型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肝损伤发生机制的认识,更能为临床上不同类型肝损伤的防治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肝癌的早期预防。此外,肝脏是具有性别差异性的器官之一,临床资料显示肝癌的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2-8:1,在四氯化碳(CCl4)、二乙基亚硝胺(DEN)等诱导的肝癌动物模型中,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肝损伤更加严重,研究性别对肝损伤的影响可以为相应疾病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肝癌的针对性预防。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肝损伤的性别差异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然而,TNF-α在肝损伤性别差异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借助TNF-α及受体敲除大鼠,分别构建了脂多糖(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及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旨在明确TNF-α在这两类肝损伤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肝损伤时TNF-α分泌水平及不同浓度TNF-α对肝细胞生存的影响,旨在探寻TNF-α发挥不同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最后,我们借助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研究了TNF-α及雌激素在不同性别肝损伤中的作用,旨在明确该类肝损伤发生的性别差异特点及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脂多糖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比较目的:有研究认为TNF-α参与介导肝损伤的发生,也有观点认为TNF-α在肝损伤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TNF-α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存在争议。本部分旨在借助TNF-α及其受体敲除大鼠模型明确TNF-α在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及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大鼠、TNF-α-/-大鼠、TNFR1-/-大鼠、TNFR2-/-大鼠分别注射LPS及APAP制备不同类型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生存状态。造模6h、12h后,通过检测血浆中肝功能指标(ALT、AST)、HE染色评价肝损伤情况。采用TUNEL染色检测大鼠注射LPS后肝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脏巨噬细胞变化。进一步采用巨噬细胞清除剂清除肝脏巨噬细胞制备相应肝损伤模型,评价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在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TNF-α及其受体敲除后对APAP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结果:在LPS诱发的肝损伤中,TNF-α-/-大鼠及TNFR1-/-大鼠与野生型大鼠相比,生存率显着升高,血浆中ALT、AST水平显着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显着减轻,肝脏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而TNFR2敲除未影响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程度,肝脏凋亡细胞数目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注射LPS后肝脏CD68+巨噬细胞(枯否细胞)数量显着增多,当采用GdCl3清除LPS诱导的肝巨噬细胞导致TNF-α分泌水平降低,能够减轻LPS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TNF-α-/-大鼠及TNFR1-/-大鼠与野生型大鼠相比,生存率显着降低,血浆中ALT、AST水平显着升高,肝脏病理损伤显着加重;而TNFR2受体敲除不影响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程度。APAP注射后,TNF-α-/-大鼠及TNFR1-/-肝脏中MDA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大鼠,而GSH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大鼠,而TNFR2-/-大鼠肝脏中MDA与GSH水平与野生型大鼠无明显差异。结论:在LPS诱发的肝损伤中,TNF-α介导大鼠肝细胞死亡的发生,发挥损伤作用,而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TNF-α能够降低APAP诱发的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发挥保护作用。此外,TNF-α损伤与保护作用均通过TNFR1介导。第二部分: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肝脏损伤与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TNF-α在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中与APAP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中发挥不同作用,本部分旨在研究TNF-α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试剂盒检测LPS及APAP诱导肝损伤发生时肝脏TNF-α分泌水平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脏巨噬细胞变化。将不同剂量的TNF-α注射到TNF-α-/-大鼠体内,检测其对血浆中ALT、AST水平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TNF-α处理BRL大鼠肝细胞,检测其对细胞生存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Yap活性变化。结果:LPS诱导野生型大鼠肝损伤发生时,肝脏中TNF-α浓度显着升高,CD68+巨噬细胞细胞数量显着增多,而APAP诱导的肝损伤发生时,肝脏中TNF-α浓度未见升高,肝脏中CD68+巨噬细胞数量亦未见增加。低剂量TNF-α(0到20 pg/100 g)能够降低TNF-α-/-大鼠血浆中ALT、AST水平,而随着TNF-α浓度的进一步升高(高于20 pg/100 g)血浆中ALT、AST水平上升。同时,低浓度TNF-α(10 ng/ml)能够促进BRL细胞增殖,而高浓度TNF-α(500 ng/ml)则导致BRL肝细胞死亡率升高。低浓度TNF-α(10 ng/ml)刺激肝细胞使p-YapS127、p-MST1/2T183、p-LATS1/2T1079/1041表达降低,总的Yap表达升高,细胞核内Yap表达增强,说明Hippo信号通路受到抑制,Yap活化。而高浓度TNF-α(500 ng/ml)刺激肝细胞使p-YapS127、p-MST1/2T183、p-LATS1/2T1079/1041表达升高,总Yap表达降低,细胞核内Yap表达减少,说明Hippo通路激活,Yap活性受到抑制。结论:低浓度TNF-α能够使Hippo信号通路受到抑制,促使Yap活化,有助于维持肝细胞的生存;而高浓度TNF-α激活Hippo信号通路,使Yap磷酸化失活,诱导肝细胞死亡。第三部分:脂多糖诱导适量肿瘤坏死因子-α保护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目的:基于TNF-α浓度能够影响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本部分旨在探索TNF-α在脂多糖对药物性肝损伤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控制APAP诱导的肝损伤提供有效干预手段。方法:采用不同剂量LPS(0.05 mg/kg、0.25 mg/kg、0.5 mg/kg、2.5 mg/kg、5 mg/kg)注射野生型大鼠,检测血浆中TNF-α水平变化,然后分别注射APAP检测其诱导的血浆ALT、AST水平,探索LPS的合适剂量。采用一定剂量的LPS(0.5 mg/kg)预处理野生型大鼠及TNF-α-/-大鼠、TNFR1-/-大鼠、TNFR2-/-大鼠,然后制备APAP肝损伤模型,验证LPS诱导的TNF-α对APAP诱发肝损伤的作用,进一步检测肝脏MDA及GSH的水平。结果:血浆中TNF-α的浓度随LPS注射剂量的升高而升高,说明LPS刺激机体产生TNF-α呈剂量依赖性。适当剂量的LPS(0.25 mg/kg或0.5 mg/kg)预处理能够提高APAP导致的大鼠生存率,降低血浆中ALT、AST水平及肝脏病理损伤。而过高或者过低剂量的LPS预处理则不能减轻APAP诱发的肝损伤。当TNF-α基因敲除或者TNFR1受体敲除时,LPS预处理对APAP诱发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消失。LPS预处理后,能够减轻APAP诱发的野生型大鼠、TNFR2-/-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而APAP诱发TNF-α-/-大鼠、TNFR1-/-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未降低,说明LPS预处理通过TNF-α/TNFR1信号通路起到降低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LPS预处理通过TNF-α/TNFR1信号通路起到减轻APAP诱发肝损伤的作用。第四部分: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损伤中性别差异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肝损伤、肝癌等肝脏疾病的性别差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部分旨在明确TNF-α在肝损伤性别差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性别的野生型大鼠及TNF-α-/-大鼠分别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CCl4制备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生存状态,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HE染色评价肝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肝脏增殖和凋亡情况。然后,雌性大鼠摘除卵巢或者雄性大鼠体内注射17β-雌二醇(E2),研究雌激素对肝损伤的影响。进一步采用TNF-α及E2分别处理BRL大鼠肝细胞,检测其对细胞生存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Yap活性。结果:CCl4诱导雄性野生型大鼠肝损伤显着重于雌性野生型大鼠肝损伤,说明雌性大鼠比雄性大鼠更加耐受CCl4诱导的肝损伤。CCl4诱导雄性TNF-α-/-大鼠肝损伤与雄性野生型大鼠相比显着加重,而雌性TNF-α-/-大鼠肝损伤与雌性野生型大鼠相比未见加重,说明雄性大鼠对CCl4的保护作用需要TNF-α介导,而雌性大鼠的保护作用并不单独依赖TNF-α。外源性的E2均能够减轻CCl4诱导的雄性大鼠肝损伤,而雌性大鼠摘除卵巢不会加重CCl4诱导的肝损伤。当雌性TNF-α-/-大鼠同时摘除卵巢时,CCl4诱导的肝损伤明显加重,说明TNF-α与雌激素均具有肝保护功能,并且两者共同抵抗CCl4诱导的肝损伤。细胞实验中,TNF-α(10 ng/ml)与E2(100 nM)均能刺激肝细胞增殖,进一步检测发现TNF-α与E2均能使p-YapS127表达降低,细胞核内Yap荧光强度增强,说明TNF-α与E2均能增强Yap活性。结论:雌性大鼠体内存在TNF-α及雌激素的双重保护作用,两者均能激活Yap通路,促进肝细胞增殖,抵抗CCl4诱导的损伤。雄性大鼠体内仅存在TNF-α的保护作用,其更易遭受CCl4诱导的损伤。

周云松[9](2019)在《基于芳香烃受体研究葛根素和酮康唑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对肝损伤的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除了对原发病的治疗是防治肝损伤最为有效的手段外,临床上仍缺乏有效逆转肝损伤的特异药物。近些年来从中药提取物中发现了一些具有肝保护效应的药物,但这些药物的作用靶点与机制仍不明确,其临床疗效也不确切。近年来研究发现芳香烃受体(AHR)在调控肝毒性反应和疾病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酮康唑(KCZ)是AHR激动剂,具有保肝和伤肝的双重效应;葛根素(PUE)同样具有保肝和伤肝的双重效应,但鲜有葛根素对AHR影响的文献报道。脂多糖(LPS)和四氯化碳(CCl4)是经典的肝毒剂;课题组在前期的实验中发现,葛根素预处理加重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而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则没有影响;酮康唑的预处理则对LPS和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都有保护效应。因此,本文研究了葛根素和酮康唑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葛根素对AHR的影响。目的:1、研究葛根素和酮康唑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肝损伤的影响;2、研究葛根素对肝脏AHR的影响;3、研究酮康唑预处理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1、葛根素和酮康唑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作用研究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五组;(I)空白组;(II)模型组:尾静脉注射5mg/kg的LPS;(III)葛根素+模型组:200mg/kg的PUE连续灌胃三天,每天一次,末次灌胃8小时后尾静脉注射5mg/kg的LPS;(IV)酮康唑+模型组:100mg/kg的KCZ连续灌胃三天,每天一次,末次灌胃8小时后尾静脉注射5 mg/kg的LPS;(Ⅴ)葛根素组:200mg/kg的PUE连续灌胃三天,每天一次。LPS注射12小时后,大鼠在0.3%的戊巴比妥(1.6m L/kg)麻醉下打开腹腔,通过腹主动脉采血2m L,剪取一部分肝组织,分别冻存和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分离血清,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立即检测肝损伤相关酶AST、ALT、LDH的活性;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亚硝酸盐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活性氧(ROS)的浓度;用石蜡包埋、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用ELISA检测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6的表达。2、葛根素对肝脏AHR的影响组织标本来源于第一部分实验的空白组和葛根素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AHR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肝脏组织AHR、CYP1A1、UGT1A1和TIPARP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WB)法检肝脏组织ERα的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3、酮康唑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作用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I)空白组;(II)模型组:腹腔注射50%(V/V)CCl4-液体石蜡混合物(2ml/kg);(III)酮康唑+模型组:100mg/kg的KCZ连续灌胃三天,每天一次,末次灌胃4小时后腹腔注射50%CCl4-液体石蜡混合物(2ml/kg);(IV)酮康唑组:100mg/kg的KCZ连续灌胃三天,每天一次。取动物标本12小时前大鼠禁食不禁水。注射CCl4混合物24小时后,腹腔注射0.3%的戊巴比妥(1.6m L/kg)麻醉大鼠,打开腹腔,通过腹主动脉采血2m L后;剪取一部分肝组织,分别冻存和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分离血清,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立即检测转氨酶AST和ALT的活性;用石蜡包埋、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用试剂盒检测GSH、GSSG和GSH/GSSG的比值;用ELISA检测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浓度;用q PCR法检测肝脏组织AHR、AHRR、CYP1A1、GSR、GSTα、NQO1的基因表达;用WB法检测肝脏组织中HO-1、CYP2E1全蛋白和Nrf2、NF-κB/p65细胞核蛋白的表达。结果:1、葛根素加重脂多糖的肝毒性,酮康唑减轻脂多糖的肝毒性。(1)死亡率:造模12小时内,模型组大鼠死亡1只,葛根素+模型组大鼠死亡2只,其余组无大鼠死亡,但组间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切片:大鼠经LPS刺激后,模型组肝组织呈片状、桥接样坏死,细胞核固缩甚至溶解,汇管区可见炎性免疫细胞浸润。葛根素+模型组中大鼠肝组织损伤更严重,酮康唑+模型组中肝组织也有片状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但其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未见葛根素组的肝损伤。(3)酶学指标:模型组血清中AST,ALT和LDH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葛根素+模型组的血清酶活性比模型组更高(P<0.05),而酮康唑+模型组中的AST,ALT和LDH的活性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独葛根素没有引起肝损伤相关酶活性的升高。(4)炎症相关因子:亚硝酸盐浓度检测显示,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葛根素+模型组比模型组更高(P<0.05),而酮康唑+模型组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中血清ROS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葛根素+模型组大鼠血清ROS水平比模型组更高(P<0.05),酮康唑+模型组中ROS的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葛根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5)炎性因子: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葛根素+模型组肝脏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比模型组更高(P<0.05);酮康唑+模型组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葛根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2、葛根素对AHR及其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大鼠连续灌胃葛根素3天后,肝组织中AHR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葛根素组免疫组化评分低于空白组(P<0.05)。葛根素组肝脏AHR m RNA相对表达与空白组相比也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相反,葛根素能明显上调大鼠肝组织Ti PARP m RNA的表达(P<0.05)。连续服用3天的葛根素并没有明显影响大鼠血清雌二醇的含量,但是葛根素明显上调肝组织ERα的相对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酮康唑预处理保护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1)病理切片:CCl4刺激大鼠24小时后,在显微镜的低倍视野下可见大面积的肝组织损伤,高倍视野下可见肝脏结构严重破坏,气球样空泡变性以及显着的肝细胞膨胀;在酮康唑+模型组中,其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未见酮康唑组的肝损伤。(2)酶学指标:模型组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P<0.01),酮康唑+模型组转氨酶的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酮康唑组中ALT含量轻度的升高,但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康唑对大鼠的AST含量没有影响。(3)肝组织炎性因子和NF-κB/p65蛋白:模型组肝组织中炎性因子含量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而酮康唑+模型组中炎性因子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细胞核内NF-κB/p65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酮康唑+模型组中NF-κB/p65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4)抗氧化物:模型组中GSSG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酮康唑+模型组中GSS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中GSH/GSSG比值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酮康唑+模型组中GSH/GSSG比值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中GSR m 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酮康唑+模型组中GSR m 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酮康唑组GSR m RNA的表达也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中NQO1 m 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酮康唑+模型组中NQO1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酮康唑组中NQO1 m RNA的表达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中GSTαm RNA的表达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酮康唑+模型组中GSTα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酮康唑组GSTαm 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模型组中HO-1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酮康唑+模型组中HO-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酮康唑组中HO-1蛋白的表达与空白组无差异。模型组中Nrf2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酮康唑+模型组中Nrf2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酮康唑组中Nrf2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5)AHR相关基因:模型组中AHR m 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酮康唑+模型组中AHR m 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酮康唑组中AHR m RNA的表达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模型组中AHRR m 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无差异,酮康唑+模型组中AHRR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酮康唑组中AHRR m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中CYP1A1 m 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酮康唑+模型组中CYP1A1 m RNA的表达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酮康唑组中CYP1A1 m RNA的表达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6)CYP2E1:模型组中CYP2E1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酮康唑+模型组中CYP2E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无差异,与空白对照也无差异,酮康唑组中CYP2E1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结论:1、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葛根素增加了肝脏的损害,促进ROS和NO的释放,增加肝脏TNFα和IL-6的浓度;表明葛根素有加重肝损伤的潜在风险。酮康唑减轻肝脏的损伤;表明适当激活AHR可以增强肝脏对脂多糖的耐受。2、葛根素抑制大鼠肝组织AH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上调TIPARP m RNA的表达,促进肝组织ERα表达;提示葛根素可能是肝脏AHR的抑制剂和ERα激动剂。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AHR从而增加了肝脏对脂多糖的敏感性。3、酮康唑预处理减轻CCl4的肝毒性,这种保护机制可能是酮康唑预先激活了肝脏的AHR/Nrf2的信号通路,从而增强肝脏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提示适当激活AHR可以增强肝脏对CCl4的耐受。4、适度激活AHR有助于肝脏对毒性物质的耐受,AHR的抑制增加了肝脏对脂多糖的敏感性。

陈志维[10](2019)在《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加味当归补血片是依据“精源于脾,血生于气,阴阳互根”的中医理论,由黄芪、当归以及淫羊藿三味中药按5:1:5的质量比例制成,具有补肾助阳,益气生血的功效,可用于妇女绝经后肾阳虚证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症状,是一种易诱发骨折风险的全身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产生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骨生成与骨吸收平衡受到破快,骨密度降低而产生的。为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的发生,现代医学常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即在妇女围绝经期时开始补充雌激素,以预防骨质疏松。在发生骨质疏松后,患者需长期服用调节骨代谢与形成的药物,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并不满意。中医认为,骨质疏松可属于“骨痿”的范畴,与肾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肾为先天之本,女性进入“七七之年”后,肾气渐衰,天癸耗竭,阴阳失衡,从而累及各脏腑,产生不同的症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是整体论治,对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而言,常以补先天之肾入手,兼调后天脾胃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前期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加味当归补血方可以促进MG-63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另一方面可增加受雌激素影响的基因在MCF-7细胞的表达水平,说明加味当归补血片可以直接影响成骨过程,也可以起到雌激素样作用间接促进骨生成,从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理及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含淫羊藿制剂造成肝损伤的不良反应偶有报道,作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用药,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用药周期漫长,而淫羊藿又是加味当归补血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长期安全性需接受更多的考察。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的方法,先预测加味当归补血片抗骨质疏松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可能潜在的毒性作用,然后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对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长期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加味当归补血片的新药开发、临床应用以及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1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及相关文献,筛选出黄芪、当归、淫羊藿三味中药的化学成分。设定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以及人体肠道细胞通透性≥-0.4作为药代动力学筛选指标,筛选出加味当归补血片中的入血成分作为活性成分,并从TCMSP数据库中查找活性成分的预测作用靶点(Putative target,PT)。通过OMIM、PharmGKB、DurgBank、TTD、CTD数据库查找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靶点(Anti-osteoporosis target,AT),将加味 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靶点与骨质疏松症靶点进行交集,得到加味当归血片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靶点(Putative anti-osteoporosis target,PAT)。另将所有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骨质疏松靶点进行并集,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构建靶点蛋白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关联度大于2倍平均关联度的关键靶点(Keytarget,KT)作为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靶点。将PAT和KT进行并集,得到加味当归血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核心靶点(Core target,CT)。利用DAVID数据库对CT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综合解读加味当归补血片的分子作用机制、生物通路以及潜在药理活性。2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计算毒理学研究通过计算机毒理学预测软件eMolTox对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的潜在毒性进行预测分析,找出加味当归补血片的潜在毒性富集器官及系统。通过计算机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admetSAR分析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P糖蛋白(P-glycolprotein,P-gp)以及肾有机阳离子转运体(Renal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ROCT)的相互作用,结合eMolTox预测分析加味当归血片中可能具有肝毒性及肾毒性的成分。3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骨骼的影响研究以11月龄自然衰老雌鼠作为实验对象,设定衰老模型组(蒸馏水);加味当归补血片受试药组(高剂量0.22g生药/mL、中剂量O.11g生药/mL、低剂量0.055g生药/mL);西药阳性药组(结合雌激素片10.42μg/mL)以及中药阳性药组(右归丸0.45g/mL)。每组8只,按照1mL/100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个月,末次给药后动物禁食12h。测定大鼠全身、腰椎、双侧股骨颈以及双侧股骨的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率以及骨小梁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各组间差异。4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长期安全性评价研究以11月龄自然衰老雌鼠作为实验对象,设定衰老模型组(蒸馏水);加味当归补血片受试药组(高剂量0.88g生药/mL、中剂量0.44g生药/mL、低剂量0.11g生药/mL,分别为临床剂量的80、40、10倍)。每组30只,按照1mL/100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6个月,6个月后停药,停药后给予等量蒸馏水继续观察1个月。每天观察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每日摄食量、饮水和二便情况,每周测摄食量,饮水量1次;给药前和给药后每周测体重1次;分别于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1个月后,禁食14小时,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及性激素六项水平;给药期间及结束时各组取10只大鼠放血处死,对其进行剖检,肉眼观察各主要脏器大小、颜色、硬度、表面光滑情况及胸、腹腔有无积液。测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子宫、卵巢湿重,求出脏器系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1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加味当归补血片中含有33个入血活性成分,共关联235个PT。通过OMIM、PharmGKB、DurgBank、TTD、CTD 数据库查找与得到 AT 共 132 个,与 PT交集后得到12个PAT。通过PPI分析,得到48个KT。将KT与PAT并集得到53个CT,当中包括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素G/H合成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对53个CT进行GO及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的基因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刺激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DNA转录的正向调控等。通过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可通过直接及间接通路影响骨代谢,从而起到防治绝经期骨质疏松的作用。另外富集程度较高的还有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甲状腺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绝经后多发肿瘤疾病都有密切的联系,为加味当归补血片在绝经后各种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向。2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计算毒理学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加味当归补血片预测得到的主要毒性器官/系统为肝脏及内分泌系统,提示其肝毒性风险及对内分泌的影响较大。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对CYP450的抑制泛杂性以及对P-gp抑制的计算机预测结果提示,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元(lcarintin)以及8-异戊二烯-黄酮(8-prenyl-flavone)是具有高风险肝毒性的成分。对活性成分的ROCT抑制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加味当归血片中活性成分对ROCT无抑制作用,提示其肾毒性风险较低。3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骨骼的作用影响结果结果显示,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全身、腰椎、双侧股骨颈及双侧股骨BMD均高于衰老模型组,其中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全身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雌性自然衰老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加味当归补血片高、中、低剂量组全身、腰椎、左侧股骨颈及双侧股骨BMD均高于衰老模型组,其中的中、低剂量组全身BMD,低剂量组腰椎BMD,高剂量组右股骨BMD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另一方面,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及各给药组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率及骨小梁数均高于衰老模型组,部分组别与空白组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或显着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加味当归补血片可提高自然衰老雌鼠的BMD,缓解自然衰老雌鼠骨小梁的结构退化,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有一定的抗骨质疏松作用。4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长期安全性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包括空白组在内各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饮水、体重增长等均无异常变化;加味当归补血片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均在正常范围,部分指标如尿酸、血糖、甘油三酯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有下降趋势;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1月后也未见改变。对激素六项水平的检查发现,与空白组相比,各给药组在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1个月后的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和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降低。结果表示,加味当归补血片低、中、高三个剂量给药6个月后对自然衰老雌鼠的基本状态无明显影响,恢复期观察1月后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对激素水平影响的结果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临床应用剂量的安全性较高,对调节自然绝经后内分泌水平紊乱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对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能通过多个作用靶点,多种生物通路影响骨生成,为加味当归补血片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解释。研究同时也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在提高免疫力,肿瘤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计算机毒理研究发现,加味当归血片对肝脏及内分泌系统具有潜在毒性或重要影响,其中预测肝毒性高风险成分来源于淫羊藿,与文献报道相符。通过长期安全性评价研究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的临床应用剂量对肝功能、肾功能没有影响,提示其临床应用剂量安全性较高。此外观察也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能调节体内E2、P、T、LH、FSH以及PRL的水平,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促进骨生成而起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可作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进行开发。

二、雌二醇在体内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雌二醇在体内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龟鹿二仙胶经成骨细胞来源外泌体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研究进展及其现代应用迷思
        1.1 临床应用
        1.2 基础研究
        1.3 现代应用迷思
        1.4 小结
    2 龟鹿二仙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局限性
        2.5 结论
    3 前期研究基础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3.1 “阴阳平衡”与骨稳态
        3.2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信号通路的交互
        3.3 外泌体介导的成骨—破骨细胞间交互作用
第二部分 成骨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制备与鉴定
    1 材料与设备
        1.1 仪器设备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主要实验方法
        2.1 制备去外泌体血清
        2.2 成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2.3 OB-EV制备
        2.4 OB-EV透射电镜观察
        2.5 粒径与浓度检测
        2.6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V标志蛋白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去外泌体血清制备效果验证
        3.2 成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3.3 EV分离与鉴定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GEG-OB-EV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4 主要实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体重指数
        2.2 GEG含药血清对OB活性的影响
        2.3 血清骨代谢指标
        2.4 Micro-CT
        2.5 骨组织病理学染色
        2.6 PRM检测目标蛋白
        2.7 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Smads通路与破骨分化通路相关指标
        2.8 生物力学测试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GEG-Mc3t3-EV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1.3 细胞系来源
        1.4 主要实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GEG含药血清对Mc3t3-E1活性的影响
        2.2 EV摄取实验
        2.3 TRAP染色及Image半定量分析破骨细胞分化程度
        2.4 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检测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凋亡情况
        2.6 RT-PCR检测破骨细胞mRNA表达水平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之处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天麻素对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4 实验方法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实验前体重及实验结束时体重
    2.2 大鼠实验结束时右侧股骨湿重比较
    2.3 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影响
    2.4 大鼠的股骨 BMD 影响
    2.5 股骨生物力学指标影响
    2.6 股骨组织形态学观察
3 讨论
    3.1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及其时机选择
    3.2 天麻素对大鼠体重、股骨湿重的变化影响
    3.3 天麻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天麻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
    3.5 天麻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质疏松骨重塑分子机制及治疗的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性激素埋植对大鼠前列腺发育和形态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列腺
        1.1.1 前列腺的发育
        1.1.2 前列腺解剖结构
        1.1.3 前列腺组织结构
        1.1.4 前列腺生理学作用
    1.2 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
        1.2.1 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形成原因
        1.2.2 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现状
        1.2.3 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与繁殖
    1.3 埋植缓释系统
        1.3.1 埋植缓释系统的特点
        1.3.2 埋植缓释系统的分类
        1.3.3 影响埋植缓释系统释放的因素
        1.3.4 埋植缓释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1.4 性激素
        1.4.1 雄激素
        1.4.2 雌激素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2章 性激素埋植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材料
    2.2 方法
        2.2.1 埋植系统的制作
        2.2.2 实验动物处理
        2.2.3 埋植系统评价
        2.2.4 体外试验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70d不同处理大鼠体重随时间的变化
        2.3.2 不同处理对大鼠血清睾酮浓度的影响
        2.3.3 不同处理对大鼠肝脏的影响
        2.3.4 体外试验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性激素埋植对大鼠前列腺发育和组织形态的影响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埋植系统的制作
        3.2.2 实验动物处理
        3.2.3 试验指标检测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性激素埋植对大鼠前列腺发育的影响
        3.3.2 性激素埋植对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性激素对大鼠血清中相关激素的影响
    4.1 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材料
    4.2 方法
        4.2.1 埋植系统的制作
        4.2.2 实验动物处理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性激素埋植对大鼠血清睾酮的影响
        4.3.2 性激素埋植对大鼠血清雌二醇的影响
        4.3.3 性激素埋植对大鼠血清双氢睾酮的影响
        4.3.4 性激素埋植对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 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ERα/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CJLM70E对VCD围绝经期小鼠睡眠与活动的干预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环境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配制及实验分组
        2.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阈值下实验动物监测系统与皮层脑电描记小鼠24 h睡眠时间对比分析
        3.2 CJLM70E对围绝经期小鼠静息-活动节律的影响
        3.3 CJLM70E对围绝经期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3.4 CJLM70E对围绝经期小鼠睡眠-觉醒节律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部分 CJLM70E通过ERα/PI3K/Akt/GABA通路调节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的睡眠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环境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配制
        2.2 实验分组及睡眠剥夺
        2.3 卵巢形态和闭锁卵泡数目的观察
        2.4 生殖器官系数的测定
        2.5 血清GABA和E_2含量的测定
        2.6 下丘脑组织ERα/PI3K/Akt/GABA表达的测定
        2.7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CJLM70E对小鼠卵巢形态和闭锁卵泡数目的影响
        3.2 CJLM70E对小鼠生殖器官系数的影响
        3.3 CJLM70E对小鼠血清GABA、E_2 水平的影响
        3.4 CJLM70E对小鼠下丘脑内ERα/PI3K/Akt/GABA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5)补肾化痰方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影响骨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略缩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西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1.1 .流行病学
        1.2 .发病机制
        1.3 .诊断与治疗
    2.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2.1 .病名辨析
        2.2 .病因病机
        2.3 .治则治法
    3.补肾化痰方治疗PMOP的前期研究
        3.1 .补肾化痰方治疗PMOP的理论基础
        3.1.1 .肾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
        3.1.2 .痰浊是发病的加重因素
        3.1.3 .补肾化痰方解
        3.2 .补肾化痰方治疗PMOP的前期实验研究
    4.肠道菌群与脂多糖对骨代谢的影响
        4.1 .肠道菌群与脂多糖的关系
        4.2 .脂多糖对骨代谢的影响
    5.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涉及药品
        1.2 .实验所用试剂
        1.3 .实验涉及仪器
    2.实验方案
        2.1 .实验动物
        2.2 .分组及给药
    3.指标检测
        3.1 .Micro-CT扫描骨显微结构
        3.2 .ELISA法测定血清LPS
        3.3 .PCR检测骨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与IL-1β、IL-6 mRNA
        3.4 .WB检测TLR4、MyD88、p-NF-κB p65 的蛋白表达水平
        3.5 .统计学处理
    4.实验结果
        4.1 .大鼠一般情况的观察
        4.2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
        4.3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血清LPS的影响
        4.4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骨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的影响
        4.5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骨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4.6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骨组织中IL-1β,IL-6 mRNA表达的影响
    5.讨论
        5.1 .实验造模、药物的选择
        5.2 .补肾化痰方对骨微结构的影响
        5.3 .补肾化痰方对血清LPS的影响
        5.4 .补肾化痰方对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5.5 .补肾化痰方对骨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骨代谢失衡相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致谢

(6)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2 西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3 补肾化痰方组成及药理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肠道物理屏障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补肾化痰方对IL-6/JAK2/STAT3 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补肾化痰方对IL-2/JAK1/STAT5 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补肾化痰方对 Th17/Treg 平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肠道微生物与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动物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8)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不同类型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脂多糖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比较
    一、引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肝脏损伤与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脂多糖诱导适量肿瘤坏死因子-α减轻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损伤中性别差异作用及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致谢

(9)基于芳香烃受体研究葛根素和酮康唑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芳香烃受体的研究进展
        一、芳香烃受体的历史
        二、芳香烃受体的结构和激活
        三、芳香烃受体的天然化合物配体
        四、芳香烃受体与雌激素
        五、芳香烃受体与炎症
        六、芳香烃受体与肝脏
        七、小结
    第二节 中医药对肝病的研究综述
        一、中医对肝病的认识
        二、中药对肝病的治疗
        三、中药对肝脏的损伤
        四、小结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葛根素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肝损害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葛根素对大鼠肝脏芳香烃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酮康唑对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实验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加味补血片及其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 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3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 当归补血汤及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治疗现状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
        2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研究及主要治疗药物
        3 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主要治法
    第三节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概况及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1 网络药理学的起源及定义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及意义
        3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常用数据库及工具
第二章 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计算毒理学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及小结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骨骼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及小结
    第二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长期安全性评价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及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思路、结果与讨论
        1 整体研究思路
        2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1 研究的创新性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附录2 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作用靶点
    附录3 防治骨质疏松症生物作用靶点
    附录4 加味当归补血片长期安全性评价病理学检查报告
    附录5 统计学审核证明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四、雌二醇在体内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龟鹿二仙胶经成骨细胞来源外泌体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司誉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天麻素对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 戴厚杰.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3]性激素埋植对大鼠前列腺发育和形态学影响[D]. 曹楠.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剥夺小鼠睡眠机制的研究[D]. 王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补肾化痰方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影响骨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实验研究[D]. 黄诗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D]. 谭张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D]. 向圣坎.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8]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不同类型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赵善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基于芳香烃受体研究葛根素和酮康唑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D]. 周云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D]. 陈志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雌二醇对体内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