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文学批评政治化的成因分析

周扬文学批评政治化的成因分析

一、周扬文学批评政治化走向之成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琼[1](2021)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是一位经历独特的美学家,从美术和雕塑创作进入美学研究,曾担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主编了建国后第一本《美学概论》。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亲历并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并一直身处以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一线。作为一位精通艺术创作和理论实践“通艺而谈美”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着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他采取一种从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经验的螺旋上升的研究方法,“按照国内当下流行的认知框架,王朝闻的理论着述既有逻辑思辨的理论形态,也有诗性感悟的传统方式。当把这两种话语方式简单地分属西方与中国,并认为两者具有‘异质性’和‘不同通约性’的时候,它们却统一于王朝闻的论着之中”(1)。无论是学术生涯的独特性,还是话语方式的多样性,王朝闻在我国当代美学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深究王朝闻这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尝试,并认真发掘其中可资汲取的那种深层动力,可以发现,在王朝闻几十年的文艺美学思考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那就是民族性的思想是他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更加深层的基础和出发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民族性有着显性外在呈现和隐形内在规定性两种紧密联系的形态,前者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的理论生成机制以及传统的理论话语方式的袭承,后者是王朝闻对中西优秀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纳,并在坚持民族性立场的基础上,以人民性为归旨,以大众性为表征,融合外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性的美学思想。中国学术研究需要“诉诸中国的本土问题,立足自己的学术本位”(2),从而为之创造出“新的探索空间和创新契机”(1)。本项研究尝试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独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点、历时性演进和内部逻辑;同时,从王朝闻提出的美学观点中分析他民族性思想中多样统一的内涵和双重维度的特点,力图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点、线、面立体结构的相互比照中,梳理出他民族性思想的基本面貌,以期为王朝闻所做出的贡献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定位,为中国当代美学主体性建设提供启发与参照。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围绕王朝闻独特的话语方式,异于众家的理论面貌,以及王朝闻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地位的争议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民族性构成了王朝闻美学理论最重要的底色和中轴线,王朝闻艺术美学的相关研究是其理论显见的前台部分,其民族性的立场则是其理论研究的后台部分(2)。王朝闻美学建构的过程,始终在追寻一种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经验”,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找寻和确立“中国经验”的过程。他的中国经验直接造就他的美学理论充满了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发现对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提出研究王朝闻美学的独特性和深层的文化动因,及其表现对于破除我们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式,推动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探究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提出的根源和语境。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的方法,从民族性问题的发生,到反思中国美学民族性问题及其当下研究的本土语境、提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的价值立足点三个层级,依次递进展开探讨。首先,指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的标志,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面貌拥有了现实可辨的特征。其次,论述民族性在美学范畴的反映就是在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上体现出民族特有的认知和认同,更为直观地指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的、当下的、整体的和稳定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民族性。通过反思全球化进程中美学本土性重建的重要意义,梳理20世纪和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讨论,中国美学的建构历程,提出文学理论和美学的民族性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供所有知识分子共同遵守的规范。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进行了探讨,指出王朝闻为中国当代美学做出了原创性的、民族特色的学术贡献,继承和发扬了中华美学重视精神理想和追求的传统,把中华美学精神蕴含于自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体验并做独特的呈现,成为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创构自觉的民族性思想的学术范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问题。采取学理分析与切入历史实境交叉研究的方式,从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内部逻辑、历时性演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归纳和梳理出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4个理论基点,并指出他从时代语境和文艺功能出发,对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进行选择与转化;作为毛泽东“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坚定贯彻者进行了充分吸收与发展;在马克思美学的指导下,把“唯物主义辩证法”延衍阐释为“艺术辩证法”;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母体和本根,从当前的文艺美学现实问题和充满民族性的审美实践出发,从“了然于心”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体验,有选择地吸收和过滤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的美学观点,过滤和融通原有理论的内含和外延,丰富起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其次,分析了王朝闻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指出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民性的根基,这种属于底层大众的人民性往往也带有明显的大众性特征。这种民族性或者说人民性也因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基础。此种大众性,实际上又与世界范围内权力主体的民主化趋向合流了。由此,民族性话语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过程进行了追踪和分析。通过回到王朝闻治学的情境看他交互于时代的具体应对和彼此关系,以及思想的演进过程,从历时与学理两个维度的交叉并行中,指出其美学民族性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萌芽阶段的“经世致用”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在“经世”目标的导引下,不断寻找“致用”的路径,在艺术与政治的双向互鉴中找到了“喜闻乐见”的支撑,实现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二是发展阶段的“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王朝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到了对“自有我在”的民族性审美敏感的研究,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表达方式中寻找活力源头重新灌注鲜明的主体意识。三是升华阶段的“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王朝闻旗帜鲜明地高扬民族化的大旗,提出了“无古不成今”等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论点和思想。第三章对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王朝闻的美学观点中廓清了民族性思想的内涵。指出在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里,“共性”与“个性”交错融合的多样与统一,形成了他民族性思想三个逻辑层面的内涵:一是“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内容逻辑层面递进演变的“我之为我”的民族性;二是“明道若昧”的共性、“不似之似”的共通感、“理有恒存”的大众性三者共同作用于实践逻辑的“平衡融洽”民族性;三是通过“隔与不隔”的辩证法,“不罔不怠”的融通化实现目标逻辑层面的“各得其所”的民族性,充分体现出从中国经验出发并贯彻中国式感悟思维的“民族性”,基于创作深刻体验的“实践性”,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性”,以及始终关注创作前沿、与现实同行的“时代性”。第四章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规定性问题的延伸,主要研究探讨了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双重维度”的特点。一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地域维度。中国的民族性之中包含地域和族裔的多样性,地方性是民族性产生的摇篮。从王朝闻的理论中,可以发现他试图从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以及城市化对地方性的侵蚀及造成的民族性的危机角度对民族性进行了界定。二是梳理王朝闻的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一直都是一对重要关联的范畴。通过归纳王朝闻对于时间维度的留意和敏感,以及提出的时间性与民族性、延异的民族性概念正是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他将民族性赋予一种既联系地方,又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其美学民族性思想所具有的宝贵价值。第五章则将目光聚焦于作为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王朝闻具体的理论建构和贡献。首先,是王朝闻对中国传统美学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的工作。中国传统美学并非只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立场和话语方式也能够在延续中实现新生。王朝闻在自己的学术写作中继承了传统美学的话语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理论思想资源在现实的应用中完成了接续与再生。其次,是王朝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其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对王朝闻所参与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进行的中国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整理。在结语部分,首先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相应的深化,也对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种概要性的概括。同时,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并非只是具有一种历史性的价值,它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提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大背景下,重新梳理和回顾王朝闻美学理论的民族性思想,十分具有价值的。王朝闻秉持了一种立足于本民族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吸收和融会。在王朝闻这里,马克思主义美学实现和完成了它的中国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主体性、我们的民族性也随之体现了出来。当下,我们需要在文化中重新寻回自身、需要在理论研究中重新寻回自身,而王朝闻的理论书写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范例。

刘璐[2](2020)在《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茅盾在社会变革之际的行动线索,考察国统区文人思想立场分化背景下茅盾对《讲话》的接受状况,从而认识茅盾1940-1950年代文学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演变情况。第二章,讨论“茅盾文学思想的复杂性”。“茅盾后期”主要从事理论工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身份被显要的文化官员身份遮蔽,理论批评家身份比作家身份更受关注。在政治文化意识压倒启蒙主义思潮的语境中,探讨茅盾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以及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第三章,对茅盾“十七年”(1949~1966)的主要理论批评文本进行解读,包括《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论。结语部分,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关系、茅盾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重身份等角度来对茅盾“十七年”文艺思想进行新的解读,重新厘定“茅盾后期”的文学贡献和学术价值,从而考察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同情之理解”走近茅盾、理解茅盾。

许庆伟[3](2019)在《文学是人学:高尔基对钱谷融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在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既有钱谷融个人的因素,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文艺生活的现实需求。钱谷融在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时代氛围中,援引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高尔基的人道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当时文艺的现实需求,融入了自己的独到思考。针对当时中国文坛在愈演愈烈的“左”的文艺思潮影响下,在文学创作中把英雄人物“神”化和把反面人物“鬼”化的状况,钱谷融反对中国当时文论界推崇的季摩菲耶夫所谓“文学反映整体现实”的观点,主张以人为中心,写出“真正的人”,把人道主义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最低标准。这对中国文坛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对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批评也具有重要作用。

李晓磊[4](2019)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和梳理“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在“十七年”时期、文革期间以及新时期以来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受众群体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与文学创作、传播以及文学规范之间形成的相互制约关系。本文坚持理论阐释与实证相结合,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读者与作者、出版机构互动的文学史料,对各个阶段“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文学接受过程进行总结归纳,研究分析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国家文艺政策和文学规范对文学创作及传播的影响以及原因,同时兼顾文学接受随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期待视野的变化而呈现的不同面貌,对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反应进行阐释。通过对比各个阶段“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文学接受的异同,分析论证为何在不同政治话语环境和文化传播体制下,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所表现的“大众化”特征。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十七年”时期,在“工农兵方向”确定为新的文学方向后,诞生了一大批以“工农兵”为主人公,反映他们的革命经历和生活内容,被学界称为“革命历史小说”的作品。其中,通过描写人民军队武装斗争而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的长篇战争小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类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拥有庞大的受众面,不同时期的读者接受对文学创作、作品传播、文本改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自“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论争始终贯穿其中,随着“十七年”时期读者意识不断强化,“文艺大众化”的标准被统一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发展了根本性地转变。“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作为“启蒙者”的作者被划分身份等级,成为了“被改造者”,他们必须根据“工农兵”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审美标准调整创作,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第三,在新的文学规范下,“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作家们不仅是文学创作者,同时也承担着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任,他们必须通过作品向全国民众普及和宣讲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面对“工农兵”读者群体文学素养不高的社会现实,他们必须通过调整叙事策略来进行革命历史的传播和革命意义的宣讲,用作品中所高扬的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和统一全国民众的思想。第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从革命经典被批判为“革命毒草”,但为了充分利用作品的影响力达到意识形态灌输的目的,在文化革命激进派的统一组织下,“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通过被“样板化”的改造从而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更为广泛深入的传播,并且达到了进一步净化读者期待视野的目的。第五,新时期以来,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浪潮冲击下,由于“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的“传奇”因素和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既能向大众普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新中国诞生的意义,缓解大众对信仰缺失的焦虑,又能为商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也因此随着读者审美趣味的变化而经历了更为娱乐化、大众化的传播。本文通过以上研究,以期整体把握“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期读者接受的状况,反映读者群体的变化对不同阶段文本传播的重要影响,并梳理出读者与作者、文本、出版机构以及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多维张力,作为重新审视“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面貌的一次有意义尝试。

于慧芬[5](2019)在《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前期的人民文艺丛书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40年代中后期至50年代前期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转型意义的时期,随着国共战事的日趋明朗化,和平、民主、建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想呼之欲出。有效地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协力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战略目标。而与此相配合的是发挥“文化部队”的效力,推广“为工农兵”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也被学界普遍认为是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发生转向的重要的时期,当代文学的“一体化”建设愿景正是在历史的转折时期逐步生成,其目标是根据政党政治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的人民的文艺。从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革命文艺界紧锣密鼓地为人民文艺大造声势,并通过文学实践启动人民文艺规模化建造的工程,其中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就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部分,它是新的人民的文艺建设的样板性工程。本论文试图以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热潮为视角来追溯人民文化的起源,从中研判人民文艺的话语资源,人民文艺的生成过程以及作为权力象征的人民文艺对“十七年”文学生态造成的影响。论文在绪论里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延安人民文艺丛书编纂行为发生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其二是现代商业出版的崛起和“五四”文学社团丛书热的出现,其三是“五四”同人性质的社团丛书热与以后期创造社和“左联”为代表的左翼革命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的比较。全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人民思潮与人民文艺之间的关系问题,共四节。第一节主要是梳理“人民”概念的流变,一个概念的流变史就是一部深刻的文化史。本节从“国民”和“人民”这两个概念的流变和转换入手,主要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思想视野中考察国民和人民如何起源,探寻在晚清知识分子进化论的思想视野中处于进化论顶端的国民和处于进化论末端的人民是如何一步步产生分歧、冲撞、分离最后地位颠倒。这一过程的梳理是本论文的根基,只有处理了这个基本问题,才能进一步论述为什么人民文艺会在四十年代让如此之多的知识分子趋之若鹜,甘于为之献身。第二节主要论述“五四”时期的劳工神圣观与新的人民观之间的关联。“人民观”主要是指相对于晚清知识分子进化论末端的“人民”概念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参战并作为胜利的一方,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广泛传播,“五四”崇劳风尚兴起。崇拜体力劳动者既有当时无政府主义者的民粹观念,也有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工人概念的融入,就是有着如此复杂观念的“人民”进入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视野。“劳工神圣”从思想源头来看是复杂而含混的,从倡导者的思想体系来看同样是复杂的。如此复杂而含混的“劳工神圣”观念逐渐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发起工人运动、进行革命实践道德上和理论上的重要武器。第三节主要讲述毛泽东的人民观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毛泽东的《讲话》是四十年代中期人民文艺观念形成和人民文艺创作实践的纲领性理论。毛泽东的人民观念是人民文艺产生的基础,如果想要理解为人民的文艺为何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就要对毛泽东人民观念的变迁进行简要的梳理,理清毛泽东的人民观如何从“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民粹观念中的“劳工”跳脱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进行相应的改造而建立自己的人民观念。第四节主要论述1940年代《讲话》的传播与人民文艺权威的确立,主要阐释的是《讲话》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在传播的过程中确立起人民文艺观念的权威。人民文艺权威地位的确立可以由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讲话》的传播有政治强力的推动,另一方面政治强力对《讲话》的推动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不是人民文艺权威确立的唯一原因,除了政党力量的推动还有左翼知识分子的积极回应,不能忽视人民文艺话语本身所包含的可以调动知识分子思想和情绪的现代因素。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讲实现人民文艺规模化建造的有效途径。第一节主要阐释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一体化仪式,通过对第一次文代会一体化的象征符号的解读和研判,来分析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文艺界第一次盛大的聚会是如何赋予当代文学一体化的驱动力。新中国文艺的发展范围是解放区人民文艺而不是“五四”左翼文学,周扬报告中所提及的“新的人民的文艺”所举例证是《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周扬指出毛泽东的方向是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作为人民文艺思想直接影响之下的解放区文学自然成为新中国文学发展的示范。第一次文代会建立起以解放区作家为主体,以毛泽东人民文艺思想为指导以及以解放区人民文艺实践为示范的新中国文学创作格局。第二节主要论述由解放区文学发展成为国家范围内主流文学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描述主要选取《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作为个例。《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严格意义上说是“官修”丛书,也就是说它不是单纯作为一种文艺类型是示范,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着延安政权的国家政治和文化发展战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近代革命史的编纂是以历史总结为表征,而又有指向未来的功能。这是《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所包含的历史辩证修辞。第三节主要围绕当代出版组织化与人民出版事业的建立展开讨论。人民文艺丛书热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知识分子个人或者团体的意志,而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计划。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热潮需要最广泛的人民文艺作品、专业编辑和出版人才、印刷设备,还需要健全的出版发行网络。人民文艺丛书的出版是一个文化事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事件。第四节主要论述丛书编纂的内在逻辑,也就是人民文艺与人民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1940年代是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并驾齐驱的时代,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都是对人民政治观念的实践,人民革命是人民政治的现实叙述,人民文艺通过对政治理念中完美主体的塑造,通过对现实革命的修正和超越而成为人民政治观念的理想化表述。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都是人民政治的实践方式,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同时展开对现实的改造。第三章主要论述文艺丛书与作家队伍重建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一节主要尝试以解放区知识分子政治身份而引出文艺丛书热的话题。这里主要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由谁来引导人民文艺发展的问题。作家队伍的重组不是指国统区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合流,而是指在合流的过程有主流和支流之分,有中心和边缘之别,合流意味着重建一种等级秩序。解放区知识分子相对于国统区的知识分子而言处于权力的中心,是人民文艺的引导者。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丛书编纂和出版热潮对作家体系的形成和巩固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第二节试着阐释人民文艺理想创作主体的问题。不论是三十年代左翼革命文学还是解放区的人民文艺创作实践。都是对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实践。从革命文学论争时期郁达夫就表示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学应该是由无产阶级创造的观念,“左联”成立后开始进行工农作家培养工作,解放区时期通过培养工农通讯员、识字班、延安鲁艺、华北联合大学等形式培养工农作家和党内作家。建国初期天津工人作家培养实验……可以说工农作家的培养是左翼发展无产阶级文学一种重要手段。人民文艺丛书作为无产阶级文学实践的一种,其功能之一便是对工农作家的培养。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人民文艺丛书与十七年文学生态的形成之间的关联性。第一节主要讲人民文艺丛书与五十年代文学批判。这部分主要阐释1950年版《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选本《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和《大众文艺丛书》选本《嘱咐》所引发的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批判。规模化的文艺批判运动和规模化的人民文艺建造其最终目是一致的,就是人民文艺的真理永恒性。二者的区别在于实现的路径有所差异。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侧重在“立”,也就是回答人民文艺是什么。而文艺批判运动则是重在“破”,也就是回答人民文艺不是什么。第二节论述的是人民文艺期刊与人民文艺丛书的互生关系。本节使用的案例是《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与《文艺建设丛书》。前者是建国前编纂的最具权威性的人民文艺丛书;后者是建国后编纂影响范围最大的人民文艺丛书。《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所收编的文艺作品,是在解放区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流通场域内与期刊构成互生关系的解放区文学作品。也就是说作为选本的文学是借助于期刊获取读者群和传播效应;期刊通过对有群众基础的文艺作品进行人民文艺话语空间的建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与期刊之间的互生关系是一种间接的互生关系。互生关系并不是发生在整体意义上的文艺丛书与期刊之间,而是发生在作为丛书选本的文学与期刊之间。《文艺建设丛书》与《文艺报》之间的互生性更为直接。人民文艺丛书与人民期刊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党的文学和党的出版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文学与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存在深刻的关联性,而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又是对“五四”左翼革命文学的突变和更新。无产阶级文学实践是贯穿于左翼文学发展的重要线索,人民文艺是左翼知识分子发展无产阶级文艺的一种激进实验,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是无产阶级文艺实验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人民文艺丛书热潮是由四十年代末《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北方文丛》两部重要的解放区文学丛书开启的,此后出现了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热潮。自《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北方文丛》始,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就不仅仅是作为单纯的文化事件,而是一个有意味的政治事件。建国初期人民文艺丛书出版由国家力量直接推动,人民文艺规模化的示范效应最终形成,可以说建国初期乃至十七年时期文学类型的单一化和趋同化与人民文艺规模化建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论文在立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对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期人民文艺丛书的研究,试图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重新探寻进入十七年文学场域的门径,为当代文学史的重写提供新的可能性。

辛瑞涛[6](2019)在《武训形象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流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其间人们对武训的评价、对武训形象的塑造各不相同,武训形象在不断地变化。其形象演变的背后不仅反映了政治形态的时代特征与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文学制度的变化。本文主要考察武训形象的演变历程,通过对武训形象的系统梳理,剖析其形象演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揭示政治影响下的文学制度对连环画、电影、戏剧等文艺形式的影响。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纵深角度出发,系统梳理清末以来武训形象的演变轨迹,以映照之后的武训文学形象研究。第二部分,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武训兴学电影作品中的武训形象,通过其主题设定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揭示民国时期的商业话语与政治话语以及1949年后的文学政治化的国家生产对电影创作的影响。第三部分,比较连环画中武训的武训形象,通过其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逐渐变化,揭示民国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连环画由启蒙工具到政治符号的转变过程。第四部分,解读戏剧中的武训形象,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戏剧中武训形象,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制度对武训戏曲形象塑造的影响。

张咏絮[7](2019)在《论“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文中提出当下无论是关于“十七年”艺术领域的研究还是关于男性形象的研究都已获得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仍存在诸多尚待丰富的研究内容,这就可以从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与拓展。现有的对“十七年”艺术方面的研究主要涵盖了文学、电影、戏曲、美术、建筑、音乐、舞蹈等门类,其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和中间人物等角度,并多存在于对传统文学文本的讨论和研究层面上,而对于男性形象的关注尤其是将其放入视觉领域的研究则较少;同时以男性气质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领域多见于西方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对于国内视觉艺术的研究则更鲜有涉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了一套崭新的视觉体系和审美逻辑以示自身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然性。男性英雄人物则被赋予了书写这一历史话语的权利,既形成了毛泽东时代关于理想男性的视觉景观,又为解读这段历史的提供了新视角。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十七年”视觉艺术(本文主要涉及电影和美术)中男性英雄形象,既打破了单一艺术门类限制的藩篱,又将男性形象尤其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英雄形象作为研究主要内容。旨在借助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来解读意识形态如何进入艺术,进而左右现实中男性形象的气质构建并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影响。这一时间维度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承前启后”的历史性,它既承继了三四十年代以来的现实主义原则、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会议精神,又为“文革”时期艺术的“三突出”原则埋下了伏笔。因此,本文将“十七年”视觉艺术中男性英雄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不以线性的时间作为索引,而是在具体问题的推进下抽茧剥丝,由历史文化语境到现象表征再到构建手段,层层展开论述。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出发,揭示男性英雄形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对具体类型的男性英雄形象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作为第二章的延续,解答视觉艺术以何种手段将内在气质与精神外化为可视可感的形象,即分别从面相、服饰和表演三个维度展开;第四章将极致化“革命浪漫主义”的视听冲击来分析构建男性英雄形象的视听手段。第五章作为本论文的落脚点和研究该问题带来的现实意义,借以男性英雄人物进行过去和现在的双向对话与思考。因此,对“十七年”男性英雄形象的研究既是对这一历史时段的艺术研究的一次补充,也是对当下男性形象进行反思的一个契机。

吴国彬[8](2018)在《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发展史上,延安文艺的研究与延安文艺本身的发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其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不凡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由于延安文艺学术史的整理与发掘研究相当繁复浩阔,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作深度研究,因此,本文着力于回顾、梳理、整合与提炼自1980年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段的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史进程,探察与反思近40年来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研究、延安文艺运动及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等各个领域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发现延安文艺研究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历史经验、价值意义等,这无疑对于推进延安文艺研究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具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引言:综观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纵览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概述论文选题及其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第一章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主要呈示和总览198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学术研究如何从以往的“思想战线”向学术研究“拨乱反正”转变。延安文艺研究及其作家作品批评等,不仅开始逐步走出思想及方法的束缚及僵化,而且也在研究立场及方法的转变、文艺史料的整理、作品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及其历史特征。第二章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在“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在多种外国文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涌入、思想理论界开展“人道主义”及“异化”论论争、文艺理论界提出主体性文论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及“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等学术思想背景下,集中讨论“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如何在理论方法的借用、研究视角的拓展及学术史角度的反思等方面,所展示出的学术探索面貌和学术研究的自觉等。第三章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通过对1990年代学术界“规范化”及专业化思想的提出,以及对于文献史料的高度重视及其相关图书资料编纂出版等多方面成果的梳理,探讨海外学术思想的影响与不同研究社团流派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特征,并结合“王实味遗案”研究中资料搜集及其历史阐释的个案分析,探寻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规范、视域拓展及其知识积累等方面所呈现的学术演进与时代特征。第四章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梳理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领域及其理论视野、作家及其专题研究等方面发生的新成果与新变化,尤其是诸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中国化”研究,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以及延安文艺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陕甘宁文艺与当代中国文艺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等,探讨延安文艺学术的自觉、新一代学人的拓展、深化及其学术规范意识的确立等。第五章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主要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长足进步,有关延安文艺文献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及论述。从学术思想及其理论方法、学科意识及其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的重要地位等。结语: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的时代流变、阶段特征、文学史立场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等进行综合评述,探寻填补研究空白与拓展研究视域的可能空间与具体途径。

邱晓丹[9](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张德强[10](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二、周扬文学批评政治化走向之成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扬文学批评政治化走向之成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探索
第一章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美学的民族性
    第一节 民族性问题的发生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性
        二、现代中国的民族性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民族性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化
        二、文艺美学的民族性
        三、中国当代美学的民族性问题
    第三节 美学民族性问题研究的本土语境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本土性重建
        二、王朝闻美学民族性问题的价值立足点
第二章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建构
    第一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理论基点
        一、鲁迅“文艺大众化”思想的选择与转化
        二、毛泽东“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延衍与阐释
        四、中西美学“了然于心”的过滤与融通
    第二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部逻辑
        一、作为民族性基础的人民性
        二、作为民族性命脉的大众性
        三、从人民性、大众性到民族性
    第三节 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历时性演进
        一、萌芽:“经世致用”的新艺术创作论
        二、发展:“自有我在”的审美敏感
        三、升华:“无古不成今”的民族化
第三章 多样统一: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我之为我”的民族性
        一、“各美其美”与“脱形取神”
        二、“美人不同面”与“审美适应”
        三、“贵乎反本”与“正末归本”
    第二节 “平衡融洽”的民族性
        一、“明道若昧”的共性
        二、“不似之似”的共通感
        三、“理有恒存”的大众性
    第三节 “各得其所”的民族性
        一、“隔与不隔”的辩证法
        二、“不罔不怠”的融通化
第四章 双重维度:王朝闻美学民族性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地域维度:作为民族性缘起的地方性
        一、从地方性到民族性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生成
        三、城市化与同质化的危机
    第二节 时间维度: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易变
        一、时间性与民族性
        二、民族化与民族性
        三、延异的民族性
第五章 王朝闻与中国美学的民族性构建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一、断裂之外的延续
        二、失落民族性的再生
        三、传统理论话语方式及理论生产机制的继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进入中国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结语 王朝闻美学的当代意义:构建美学理论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致谢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述评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时代的转折与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演变
    1.1 时代的转折与对《讲话》的接受
        1.1.1 茅盾对《讲话》的接受
        1.1.2 转折时期的文化选择与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1.2 茅盾文学理念的转向
        1.2.1 论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使命
        1.2.2 论“民族形式”
    1.3 文学批评转型
        1.3.1 话语类型的转换
        1.3.2 原因探析
第二章 大时代下官员/批评家复杂的内心世界
    2.1 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
        2.1.1 官方话语
        2.1.2 私人话语
        2.1.3 知识分子角色考察
    2.2 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
        2.2.1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双栖现象
        2.2.2 作家意识的具体表征
    2.3 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
        2.3.1 茅盾的实践型启蒙观
        2.3.2 茅盾的启蒙意识表征
第三章 “茅盾后期”文学思想的文本解读
    3.1 再解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
        3.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3.1.2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
        3.2.1 历史剧的发展历程
        3.2.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
        3.2.3 古为今用的历史观、文学语言
    3.3 再解读茅盾的作家作品论
        3.3.3 对《百合花》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文学是人学:高尔基对钱谷融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时代语境:全面学习苏联
    第一节 苏联文化的强大影响
    第二节 苏联文论的滔滔涌入
    第三节 “解冻文学”的影响
    第四节 接受之中的主体选择
第二章 为什么是高尔基
    第一节 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
    第二节 中国革命文学的导师
    第三节 钱谷融人学思想的引路人
第三章 “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反映整体现实与以人为中心
    第二节 从“非人”到“真正的人”
    第三节 评判文学作品的最低标准
第四章 外来文论的中国内容
    第一节 从高尔基到钱谷融
    第二节 切中文学政治泛化之弊
    第三节 寻找人道主义容身之处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范围界定
    二、“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研究综述
    三、“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革命历史传播
    四、接受美学视域与“十七年”文学研究
第一章 为工农兵服务:“十七年”文学读者意识的建立
    第一节 从“文艺化”大众到文艺“大众化”
        一、作家身份的转变
        二、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定
        三、“文艺大众化”标准的统一
    第二节 理想读者的设定
        一、“工农兵”隐含读者
        二、作家与工农兵的结合
    第三节 “工农兵”读者期待视野的统一
        一、读者批评权威的树立
        二、革命历史与文学想象的集合
        三、革命理想主义的灌输
第二章 革命观念的重塑:“十七年”时期长篇战争小说的读者接受
    第一节 如何讲述革命:读者阅读兴趣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一、作家身份的多重性
        二、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的错位
        三、叙事策略的选择
    第二节 革命意义的阐释:读者与文本生产者和传播者的互动
        一、作家对创作的调整
        二、出版机构对文本的修改
    第三节 文本意义的升值:读者对革命历史的净化型认同
        一、重塑革命历史认知
        二、英雄式的人格升华与思想净化
第三章 从“经典”到“毒草”:文革时期“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读者接受
    第一节 以读者名义进行批判
        一、文学规范的完全政治化
        二、读者身份的置换
    第二节 对文本的“样板化”改造
        一、政治语境下的价值评判
        二、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净化
        三、读者审美体验的改造
第四章 革命意义的消解:消费文化语境下“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读者接受..
    第一节 革命的文化消费:读者接受动机的转变
        一、消费文化对大众信仰的冲击
        二、接受动机的多重性
    第二节 商业化改编的困境:读者期待视野的异变
        一、争议非议中的改编热潮
        二、受众群体主观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第三节 对经典的守护:读者批评的自觉
        一、战争文化心理与商业大众文化的冲突
        二、国家意识形态的制约
        三、新世纪读者期待视野的多元化
结语
    一、“十七年”文学规范中的接受美学因素
    二、读者身份的真伪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5)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前期的人民文艺丛书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民思潮与人民文艺
    第一节 “人民”概念的流变:从国民到人民
    第二节 劳工神圣与新的人民观
    第三节 毛泽东的人民观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四节 1940 年代《讲话》的传播与人民文艺权威的确立
第二章 丛书热和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一体化仪式
    第二节 从解放区文学到国家文学:《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诞生与权威的确立
    第三节 当代出版组织化与人民出版事业的建立
    第四节 人民文艺与人民政治:丛书编纂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文艺丛书与作家队伍的重建
    第一节 以解放区知识分子主导的文艺丛书热
    第二节 人民文艺丛书与工农作家培养
第四章 人民文艺丛书与十七年文学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人民文艺丛书与五十年代文学批判
    第二节 人民文艺期刊与人民文艺丛书的互生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武训形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选题目的、意义及方法
一、历史演变中的武训形象
    (一)清末、民国时期:武圣人
        1.武训的生平
        2.清末的武训形象
        3.民国时期的武训形象
    (二)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改良主义者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武训形象
        2.《武训传》批判至改革开放前的武训形象
    (三)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家
        1.1980—1986年间的武训形象
        2.1986年后的武训形象
二、电影作品中的武训形象演变
    (一)政治与商业的角逐:电影小说中武训形象流变
        1.创作背景的转变
        2.叙事策略与焦点的变化
        3.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从文学形象到政治形象:《武训传》中武训形象演变
        1.文学政治化的国家生产:剧本改编背景
        2.政治标准第一:主题的转变
        3.“新人论”:人物形象的改写
三、连环画中的武训形象演变
    (一)启蒙工具:《武训先生画传》中的武训形象
        1.关于连环画的争论
        2.呼吁民众抗战救国的主题
        3.解放穷人的伟人形象塑造
    (二)政治符号:1949年后连环画中武训形象流变
        1.1949年后连环画的政治化改造
        2.武训传记连环画中主题的转变
        3.武训人物形象的改写
四、戏剧中的武训形象演变
    (一)革命的真实写照:话剧中的武训形象
        1.“左翼”文艺思潮
        2.压迫与反抗的故事模式
        3.革命者形象
    (二)国家意志的民间版本:豫剧中的武训形象
        1.“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创作环境
        2.“人民性”:主题和情节设定
        3.主体的颠倒: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文学再政治化下的返璞归真:淮剧中的武训形象
        1.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
        2.内容与形式的“再乡土化”
        3.人物形象的反传奇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论“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十七年”视觉艺术中男性英雄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
        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二、一元化的思想改造
        三、政治运动中的视觉艺术
    第二节 文艺思潮与文艺理论为塑造英雄形象定调
        一、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人民性”的探讨
        二、从题材规划到“三结合”的创作方法
        三、从“创造新的英雄典型”到“典型性”的探讨
    第三节 外交环境的风云诡谲
        一、苏联文艺思想与男性英雄形象建构之关联
        二、清算好莱坞电影所带来的事实上的悖论
第二章 “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被神化了的主要男性英雄形象类型
    第一节 英雄主义形象: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一、革命英雄与男性气质的天然联系
        二、身份的转换:从普通农民到革命者
        三、崇高的“身体”:肉体的受难与精神的道德化
        四、性爱的遮蔽:从革命伴侣到去性化
    第二节 劳动模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英雄
        一、从现实走向艺术:劳模艺术呈现的动因
        二、从苦难走向幸福:劳模艺术形象的演变
        三、现代化景观下的劳动身体
第三章 意识形态规训下的男性英雄形象的构建手段与悖论
    第一节 面相:微观政治
        一、中国“面相术”视阈下的完美男性面孔
        二、苏联影响下的“社会主义新人”面孔
        三、从天然的面容到意识形态的面具
    第二节 服装:权利外衣
        一、干部装:政治身份的象征
        二、军装:坚定意志的标记
        三、工装:被模糊了的性别意识
    第三节 程式化的红色表演美学
        一、模式化的英雄神态
        二、戏剧化的肢体动作
        三、革命化的英雄气质
第四章 极致化的“革命浪漫主义”视觉冲击与被夸张的画面语言
    第一节 单一化的构图与强烈的色彩对比
        一、公式化与表现形式单一的构图
        二、光线运用中的阶级性倾向
        三、夸张的暖色调与强烈的色彩对比
    第二节 镜头与场面调度
        一、苏联式的蒙太奇处理
        二、为革命主题服务的场面调度
        三、特写镜头与“富有阶级特征的脸”
    第三节 来自各种声音中的政治询唤
        一、革命化的音乐主旋律
        二、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歌词、对话与独白
第五章 对“十七年”视觉艺术中男性英雄形象构建的反思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男性形象的塑造与博弈
        一、被限制的想象力:单一的审美标准
        二、强化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社会主义男女同化”
    第二节 男性英雄形象的现状与当代审美价值
        一、阴柔男性气质的“霸屏”:对男性形象女性化的反拨
        二、被消费的“男色”:改写“十七年”时期男英雄形象
        三、寻找“荷尔蒙”:重建男性英雄气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8)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延安文艺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史研究
    一、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三、论文选题及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
第一章 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
    第一节 “思想解放”:延安文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反思与重整:延安文艺史料研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推进
第二章 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
    第一节 延安作家的“重评”及其专题研究方面的新拓展
    第二节 延安文艺思潮及其理论方法研究的不断探索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讲话》研究的深化
    第四节 研究团体及专题研究的形成与学术实践
第三章 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
    第一节 “再解读”与专业化:海外学术思潮及方法的引进与影响
    第二节 坚守与突进:学术思想的活跃及各研究领域的深化
    第三节 史料整理与历史阐释:史料意识的自觉及学术思想的拓展
第四章 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
    第一节 学术自信与理论坚持: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艺传统及其关系研究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
    第三节 延安作家群体及其文体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推进
第五章 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
    第一节 延安文艺文献史料的整理及大型书系的出版
    第二节 延安文艺专题性史料汇编及史料考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0.2 研究意义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0.2.2 文学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0.5 论文大纲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1.1.2 文学的主动性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1.4.2 “谁当主角”?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3.3.1 “落后”人物集锦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4.3.3 加入全球化 5. 美丽新世界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5.3.3 纯文学的失落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后记

四、周扬文学批评政治化走向之成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朝闻美学的民族性思想研究[D]. 张琼. 西南大学, 2021(01)
  •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D]. 刘璐. 西北大学, 2020(12)
  • [3]文学是人学:高尔基对钱谷融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D]. 许庆伟. 厦门大学, 2019(08)
  • [4]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研究[D]. 李晓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前期的人民文艺丛书热研究[D]. 于慧芬. 武汉大学, 2019(07)
  • [6]武训形象演变研究[D]. 辛瑞涛.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7]论“十七年”视觉艺术作品中男性英雄形象的建构[D]. 张咏絮. 上海大学, 2019(02)
  • [8]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D]. 吴国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9]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周扬文学批评政治化的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