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四个解放”

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四个解放”

一、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四解放”(论文文献综述)

杨叶文[1](2020)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运用研究》文中指出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形成的包括遗址纪念地、革命原照、革命文献及手稿资料、重要实物、革命精神、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先进事迹、建设成果标志物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是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的长期所在地,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高校运用当地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有助于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集体主义情感,提升理想信念和青年学生道德情操。因此,本项研究首先整合和梳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范畴、类别、内涵、形成过程,其次了解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五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现状,探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本研究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进行阐释:第一部分阐释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形成过程及育人价值。通过归纳分析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范畴、类别,明确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根据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宣传研究、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历程中的独特历史地位,总结和归纳出其显着特征,概括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第二部分阐释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现状。通过问卷和访谈充分了解上海高校目前已有的实践经验、存在的短板以及大学生的接受程度等,将高校实践现状和大学生接受现状两个层面的内容相结合,挖掘和总结出目前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及不足之处,深入剖析其原因。第三部分阐释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运用体系。高校层面加强学校党委统一推进的体制机制,创新思政课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拓展日常思政教育的红色文化育人阵地。全社会层面发挥政府弘扬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整合社会力量增强红色文化事业,发扬红色家风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优势。

张洁[2](2019)在《《新京报》自编图书探究》文中认为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下,图书出版日益创新和发展已是趋势。新闻媒体自编图书过往更多的是作为新闻媒体产业链的附加产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自2000年起,新闻媒体自编图书便有了规模化的发展,作为一种出版现状,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应该具有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出版体系。作为我国第一家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报纸,创刊于2003年的《新京报》自2005年出版第一本自编图书起,至2018年共自编图书专着76本。鉴于此,本文将新闻媒体自编图书作为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研究对象,以《新京报》自编图书为例,通过论述《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分析《新京报》已出版的图书,列举《新京报》自编图书与同类媒体自编图书的对比,从而总结《新京报》自编图书在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揭示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发展规律,促进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产业发展完善。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新京报》自编图书在业界和学界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缺乏对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系统研究。第二章通过研究《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分析《新京报》图书出版的条件以及自编图书的特点。第三章具体阐释《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四个方面,包括选题内容、出版机构、装帧设计、图书定价,进一步分析《新京报》自编图书。第四章从《新京报》自编图书营销方式入手,通过“新京报十周年丛书”这一典型案例,总结出目前目前《新京报》图书营销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第五章借助《新京报》与同类媒体的自编图书的对比,分析优势,总结劣势。

华杨[3](2019)在《任弼时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长期领导和关心青年工作,提出了丰富系统的青年思想。研究任弼时的青年思想,对于当前指导青年成长,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任弼时青年思想是在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激励中国先进青年用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思考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五四运动的爆发,充分显示出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巨大力量;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加强青年的领导,使青年运动出现新的局面;年轻的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领导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青年的论述是任弼时早期青年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抗日战争以后毛泽东的青年思想也成为任弼时青年思想的重要来源。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走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最前列,成为任弼时青年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现实依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对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任弼时青年思想是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任弼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青年问题和工作。在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任弼时认为中国青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有生力量和党最亲近的助手,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在青年工作的原则方面,任弼时认为要让青年认识到为本身利益而斗争,要在革命斗争中带头打先锋,青年组织要有自己的独立性,青年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等。任弼时重视青年的教育与培养,他提出要实现青年的布尔什维克化,要求青年不断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在斗争中争取群众,要领导青年在斗争中学习革命经验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任弼时重视和关心青年团的工作,提出要实现团的无产阶级化,激励青年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文化上组织上的真正建设者。要实现团的工作青年化,避免使青年团成为青年共产党和第二党。要求青年在工作中不断地深入群众,实现团的工作群众化。要坚持党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保证青年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任弼时青年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青年理论,在指导青年投身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保证党对青年工作的正确领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任弼时青年思想对我们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它要求我们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充分重视青年,使青年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它要求我们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努力提高广大青年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共青团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凝聚青年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分析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系统梳理和研究任弼时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章探讨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

靳志朋[4](2014)在《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文中认为白话书写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如同一面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多棱镜,折射出国家体制与国民精神的变迁历程。从晚清到民国的白话文运动,发生于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承接传统白话余脉的同时,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和欧化语法,形成一种新的书写形式。一批文化教育精英与国家部门携手,共同致力于现代白话的普及和推广,使其最终取代文言,成为汉族书面语的主流。这个过程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型国民的塑造,以及中国现代性因素的成长,意义深远,影响长久。白话文体与清末剧烈的政治变动有着密切联系。在改良与革命互相交织、此起彼伏的时代浪潮里,白话报刊、白话传单、白话布告、说唱文学、白话小说等书写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政治舞台上。官方主导的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宪政改革、地方自治运动中,它是宣导圣谕、巩固统治的工具;民间有识之士则希望通过白话文字来开启民智、革新社会;活跃于体制外的革命党人,则用它来鼓吹革命、动员民众,争取舆论的支持。可谓各得其所,各便其宜。民国时期白话书写的内容,更明显地反映出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更。北洋政府阶段的文告宣示了人民主权的国家理念,议会民主的政体形式,扞卫共和的进步信念;白话教科书对中华民国认同的强化,对科学知识的倡导,对新型国民的期待;小学生的作文里流露出求学报国的政治情怀,心系劳苦大众的平民精神,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白话体的书信展现的是对民主政治的觉悟,男女平等的伦理精神,追求自主、进步的人生态度。动荡的时局和残酷的战争都不能阻挡中国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步伐。民族主义是近代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民族国家是传统王朝体制走向现代国家的必经阶段。在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初议会民主政治的失败之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最终以政党国家的形式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共两党除了两度短暂的合作外,明争暗斗从未停息过,各自以民族革命的唯一合法担当者自居,发动政党宣传机器对民众进行动员。在政党意识形态的支配下,充斥着舆论空间的政党话语强调服从意识、牺牲精神,压抑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不仅退步到文言话语的表达逻辑,也扭曲了五四思想家对国民启蒙的期许。政党国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合,完善了动员机制,使中华民族走出了丧权辱国的泥淖,却使国民精神背离了健康的轨道。纵观中国近代历史,白话书写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互为表里,包括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个人权利的实现三大要素。相对于笼统模糊、诗化意象的文言,现代白话可以清晰准确、逻辑条理地进行描述和表达,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进化的、科学的语言,被赋予正确、应当的涵义;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需要统一的国语来强化认同、凝聚共识,客观上促进了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合流,从而实现共赢;白话便于普通大众掌握阅读和书写的技能,有利于他们受教育权和表达权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白话取代文言是一种时代的选择,顺应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大趋势。总之,白话书写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形式,具有淋漓尽致的现代气质。它是洞察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化。从家国到民国再到党国、从儒家思想到政党话语、从等级森严到大众平等、从道德经验到科学理性,这是一个现代思想理念缓缓开启的过程。

柳轶[5](2013)在《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研究(1919-1949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19年至1949年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30年间学生运动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检思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在“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在对各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合理筛选的基础上,使国民党与学生运动的政策互动关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展现出来;然后,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对这一时期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概括描述,对其控制失败的本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力求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并得出客观公允的研究结论。按照这一逻辑结构本文设计了六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我国现代学生运动的概况。重在通过追溯五四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学生运动的发生原因、演变过程和历史影响,梳理和把握我国现代学生运动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基本特征。整体来看,学生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特殊意义。第二章,国民党学生运动的政策探索和方针确立。重在探讨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具体措施。在五四运动时期,国民党尚未取得全国政权,作为一个企图完成国家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它对于学生运动整体秉持了一种相对支持的立场,并且受最初进步性的民众政策影响,甚至曾一度努力为学生运动创设相对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但是随着20世纪20年代后期全面清党活动的展开,国民党开始反思早期积极的民众政策,学生运动政策也相应得到调整,开始倾向于收紧、限制。但是在国民党内部以民众训练委员为代表的一方仍主张积极的民众政策,主张支持学生参加政治运动。最终随着国民党的内部派系关系的调整和重组,特别是民众训练委员会力量遭到逐渐排挤,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便确立了基本的原则方向,并通过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党部具体机构的有关文件确定下来。这就使国民党的学生运动政策的总体方针得以确定,为接下来十余年的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章,“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重在探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国民党与学生运动的相互间关系。进入20世纪30年代的前五年,随着日本加紧侵华的步骤和力度,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暂时取代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民众的反日情绪不断高涨,青年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学生运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这一时期学生运动的突出特点是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为运动主题,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国民党则采取了相对缓和而非直接对立的立场。这样以来,国民党和学生运动之间的紧张关系暂时得以缓解,相关政策也不像前一个时期那么强硬,但是国民党对学生运动所坚持的收紧、控制的原则却一直没有放弃。第四章,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重在探讨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的调整。抗战八年,面对亡国灭种的全面民族危机,几乎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对抗国民党当局的学生运动。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在延续战前大的思路的前提下,将之与抗战救国紧密联系起来,努力维持战前的教育体制,在学校内部继续推行党化教育,建立训育制度强化学生对当局的认同和支持。成立旨在收拢管控青年学生的特殊政治组织——三青团,该组织以组训全国青年为目标,服务于国民党抗战建国的整体规划,在调动青年学生抗战热情、监控学生政治倾向、防范学生运动发生、处置学生运动演变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重在探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学生运动控制走向强力高压的历史进程。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变成了阶级矛盾。青年学生在共产党反内战、反压迫、反专制、要民主、要自由的号召下,迅速连接起来,组建成与第一条战线相互辉映的第二条战线,积极投身反对国民党当局的革命运动之中。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再次发生了变化,开始采取更加严格、更趋强硬的高压手段。第六章,国民党学生运动控制失败的原因分析。从国民党自身来看,其学生运动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外政策的失利、学生运动政策的僵化性、对学生运动意义、价值的错误判断以及军事失利、经济失控的客观影响。从外在原因来看,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的失败在于社会各界对学生运动的广泛支援与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有效组织及引导。

王元成[6](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张志[7](2012)在《湖南师大附中办学特色研究》文中指出办学特色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研究的背景及现状,以湖南师大附中办学特色为例,以办学特色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属性及必要性为理论基础,从学校的管理特色、文化特色和科研特色的建设几大方面,深刻剖析了湖南师大附中办学特色的创建过程,总结出其办学特色形成的经验,即校长管要有个性;教师教要有特色;课程改革是动力,能使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笔者力图通过本文为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肖凯[8](2011)在《人的自我完善与学校教育改革》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完善的历史,人的自我完善的思想以及人在自我完善过程中的副产品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主体部分。然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对人的完善持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通过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状况反映出来。对中国文化产生整体性影响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思想的混合构成了传统中国人自我完善的主要思想,强调人生境界的提升,强调通过体验促进生命成长。相比较而言,西方人的自我完善思想具备明显的时代差异,古希腊时代强调人的完善即寻求人性的共相;中世纪强调人的完善即践行上帝的旨意;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即彰显人的潜力;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我完善是对人的绝望的全面反抗。我们通过对不同背景人的自我完善的观点的梳理,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的自我完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人的发现以及人的自我认知,人自我完善与人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人正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完善自己,而且这种人必须是生活中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人的自我完善的实践会因为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表现出个别差异性,很难找到人的自我完善一成不变的普遍规律。对于转型期的中国人来说,人的自我完善需要面对非常艰苦的时代环境,尤其表现在现代性危机和转型期的阵痛。鉴于此,当代中国人的自我完善应该是现实环境下以过有意义的生活为目标,基于人的自由意志,在生命的需要和兴趣的触动下,依靠真实的人生智慧,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来完善自己。通过人的自我完善,能够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而且人的自我完善在人的确立、存在、进步多方面具备突出价值,因此可以说人的自我完善是当代人生命存在的理想方式。终身教育时代,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可否认学校教育是人的自我完善的起步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情况为人一生的自我完善奠定了基础。然而当代学校教育对于人的自我完善存在着先天的局限性:当代学校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与人的自我完善之间存在差距;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不利于人的自我完善;根本上讲,学校教育只是人的自我完善的外部因素之一;而且当代学校教育先天固有的弊端对人的自我完善的制约。就中国教育的情况而言,人的自我完善的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从完善的环境上讲,脱离真实的生活环境;从完善的动因上讲,自我完善的主动性丢失;从完善的内容上讲,人的整体性被不断肢解。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我国文化传统和现代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教育缺乏独立性的表现。根据中国教育的实际,我们立足人的自我完善对中国教育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把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建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建构人的自我完善为中心的教学环节;以生为本,变革教师行为。

周承英,木尔[9](2011)在《“这就是素质教育!”——东胜区第十二小学办学实践掠影》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参观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二小学之后,兴奋地说:什么是素质教育?这就是素质教育!

夏敏[10](2009)在《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愿说,不会说”的现象仍很普遍,很多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大都由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吸收和机械操练。这种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致使学生学英语的内在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降低,很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论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本剧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本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阐明了课本剧的发展背景和课本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综述,即国内外相关教学法介绍,并概括了课本剧的教学原则和设计方法;第三章介绍课本剧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即课本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突出英语学科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建立多元评价模式以激励为目的;第四章阐明了课本剧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课本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大的空间;第五章阐明了课本剧教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即课本剧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促使教师角色转变,帮助教师发现职业快乐;第六章介绍了课本剧教学可以补充学校课程建设,即课本剧符合新课标中开设选修课的要求,可成为校本课程一部分,可促进教师发展,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第七章总结了课本剧教学的实践活动,指出了课本剧教学活动的局限性及解决办法。实践表明,课本剧教学活动改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学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课本剧教学也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使用课本剧教学,使其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四解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四解放”(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特征、形成过程及育人价值
    第一节 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
        一、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二、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
    第二节 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第三节 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一、有助于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
        二、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集体主义情感
        三、有助于提升理想信念和青年学生道德情操
第二章 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第一节 运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现状分析
        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二、调查现状分析
    第二节 运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与不足
        一、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成效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加强和改进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运用体系
    第一节 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价值育人新生态
        一、加强高校党委统一推进的体制机制
        二、创新思政课红色文化育人模式
        三、拓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文化育人阵地
    第二节 改进全社会协同配合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格局
        一、发挥政府弘扬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二、整合社会力量增强红色文化事业
        三、发扬红色家风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新京报》自编图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学术意义
        1.1.2 出版行业意义
    1.2 选题行业依据
        1.2.1 发展背景
        1.2.2 行业发展现状
        1.2.3 《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典型性
    1.3 研究现状
        1.3.1 出版选题及选题来源
        1.3.2 《新京报》研究
        1.3.3 副刊和版面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发展史及优势分析
    2.1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2.1.1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概念界定
        2.1.2 《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发展过程
    2.2 《新京报》自编图书出版的优势
        2.2.1 《新京报》的报纸定位与办报方针
        2.2.2 《新京报》的创新全媒体平台
        2.2.3 《新京报》专业的从业人员结构
3 《新京报》自编图书出版分析
    3.1 选题内容
    3.2 出版责任人及出版机构
        3.2.1 图书的所有责任者
        3.2.2 图书的出版发行地
        3.2.3 图书的出版发行机构
    3.3 装帧设计
    3.4 图书定价
    3.5 《新京报》自编图书特点分析
        3.5.1 实用性
        3.5.2 文化性
        3.5.3 创意性
4 《新京报》自编图书营销分析
    4.1 “新京报十周年丛书”案例分析
        4.1.1 十周年丛书的宣传营销,借助《新京报》的品牌效应
        4.1.2 十周年丛书的装帧设计分析
        4.1.3 十周年丛书的定价策略
        4.1.4 十周年丛书的渠道营销
    4.2 《新京报》图书营销的不足
        4.2.1 图书营销渠道过于单一
        4.2.2 图书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
        4.2.3 图书实行差别定价策略
5 《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对比分析
    5.1 《南方都市报》自编图书分析
        5.1.1 《南方都市报》概况
        5.1.2 《南方都市报》自编图书综述
    5.2 《齐鲁晚报》自编图书分析
        5.2.1 《齐鲁晚报》基本概况
        5.2.2 《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综述
    5.3 《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的差异化分析
        5.3.1 图书选题的对比
        5.3.2 图书所有责任者的对比
        5.3.3 发行出版社的对比
    5.4 《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的优劣势对比
        5.4.1 《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相比的优势之处
        5.4.2 《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相比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南方都市报》自编图书
附录二:《齐鲁晚报》自编图书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任弼时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改变旧中国国家命运需要唤醒青年
        二、完成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组织青年
        三、丰富的革命经历促进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影响因素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青年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发展过程
        一、大革命时期:指导青年进行反帝爱国运动
        二、土地革命时期:坚持青年工作的正确主张
        三、抗日战争时期:指明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四、解放战争时期:领导青年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
第二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
        一、青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生力量
        二、青年组织是党最亲近的助手
        三、青年是中国伟大的政治力量
    第二节 关于青年工作的原则
        一、在斗争中带头打先锋的原则
        二、青年组织应有独立性的原则
        三、青年工作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重视青年本身利益的原则
    第三节 关于青年的教育和培养
        一、实现青年的布尔什维克化
        二、从斗争中去获得青年群众
        三、在行动中培养青年成长
    第四节 关于青年团的工作
        一、实现团的无产阶级化
        二、实现团的工作青年化
        三、实现团的工作群众化
        四、坚持党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
第三章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
        二、对发动青年投身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保证了党对青年工作的正确领导
    第二节 任弼时青年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必须加强青年的政治引领
        二、必须充分发挥青年先锋队的重要作用
        三、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青年工作
        四、必须结合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
        五、必须提高青年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结构
第一章 近代变局中的白话文运动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字的兴起
        一 古代白话的小传统
        二 传教士、外交官与白话文字
        三 维新宜用白话
        四 晚清政府与白话文字的推广
    第二节 民国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一 北洋政府主导下的国语运动
        二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学
        三 二三十年代的“文白论争”
    第三节 新文体和新世界
        一 引进新语汇
        二 输入新思想
        三 采用新形式
第二章 白话书写与清末政治运动
    第一节 白话报与清末政治改革
        一、清末立宪运动中的白话报
        1. 《宪政白话报》
        2. 《吉林白话报》
        3. 《预备立宪官话报》
        4. 小结
        二、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白话报
        1. 《湖南地方自治白话报》
        2. 《长沙地方自治白话报》
        3. 《宁乡地方自治白话报》
        4. 小结
    第二节 革命动员中的白话文
        一、革命宣传家的白话文作品
        1. 唤起种界之思:章炳麟与《逐满歌》
        2. 鉴湖女侠的呐喊:《白话》与《中国女报》
        3. 革命的喉舌:《中国白话报》
        4. 革命义声:《童子世界》与《复报》
        5. 革命的播种机:陈天华的《警世钟》与《猛回头》
        二、白话文舆论与革命风潮
        1. 白话书报与各地民众的互动
        2. 民众反抗运动中的白话文
        三、话语变革、革命动员与舆论建构
        1. 国民意识的觉醒
        2. 民权思想的兴起
        3. 革命意识的萌发
        4. 白话文吹响了革命动员的号角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与文体变革
        一、东海西海,经验相通
        1. 法国革命前后的文体变革
        2.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与文体演变
        二、“觉民”与“觉世”:清末白话文体的特点
第三章 白话书写中的“民国”和“国民”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告
        一、国体认同的强化
        二、反袁运动中的通告与檄文
        1. “二次革命”时期
        2. “护国运动”时期
        三、军阀对士兵的宣教
        四、涉外的宣言
    第二节 国语课的新气象
        一、强化民族国家的认同
        1. 热爱祖国 团结国民
        2. 圣化民国 建构权威
        3. 国民义务 不可推卸
        4. 国耻国难 抗御外侮
        5. 提倡国货 挽回利权
        二、培育新国民的品质
        1. 勤于学习 掌握知识
        2. 热爱劳动 造福社会
        3. 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
        4. 遵守公德 互助友爱
        5. 继承传统 涵养品格
        6. 自立自强 自尊自爱
        7. 毕业从业 弦歌不辍
        三、民国小学生作文中的认知
        1. 读书不忘救国的政治情怀
        2. 心系劳苦大众的平等精神
        3. 不畏艰难的成长渴望
        4. 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
    第三节 《白话书信》中的新风格
        一、国民的新政治理想
        1. 民主政治的新觉悟
        2. 社会主义的新思潮
        3. 社会革命的新萌芽
        二、国民的新伦理精神
        1. 男女共学的实现与男女生交往
        2. 恋爱婚姻的自主权与家庭革命
        3. 新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
第四章 国共两党的话语建构
    第一节 国民党党国的政治修辞
        一、北伐统一的“领导党”
        二、党国一体的“统治党”
        1. 统治合法性的建构
        2. 与对抗势力的斗争
        3. 民族国家建设的担当者
        三、难以胜任的宪政改革
    第二节 中共的革命语体
        一、国民革大命中的政治动员
        二、革命根据地的白话文告
        三、关于抗战的舆论宣传
        四、解放战争中的政治修辞
    第三节 政党意识形态对国民的塑造
        一、国民党的意识形态
        二、共产党意识形态
        三、革命漩涡中的国共与国民
        四、小结
第五章 白话文体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
    第一节 从“金字塔”到“扁平化”
        一、文言贵族的衰落
        二、民众力量的崛起
        三、话语权的转移
    第二节 科学理性的思潮
        一、科学话语的形成
        二、白话的科学化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转型与成长
        一、语言统一与国家统一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结语 白话文体与现代国家、现代国民
    一、白话文体的现代性意义
    二、从“家国”到“民国”、“党国”
    三、革命性与现代性、国民性
    四、白话文体与现代中国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末民初的主要白话报刊一览表
附录二 新课程标准公民训练小册《模范公民》第八册概要表
附录三:平均土地办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研究(1919-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我国现代学生运动概况
    一、五四运动及其深远影响
    二、民族危机时期的学生运动
    三、全面抗战时期的学生运动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
第二章 国民党学生运动的政策探索和方针确立
    一、国民党早期的民众政策
    二、清党前的学生运动的措施
    三、收紧学生运动政策的提出
    四、学生运动政策新方向的确立
    五、教育界关于学生运动的思想统一
    六、学生运动政策的争议
    七、国民党消极学生运动政策的确立
第三章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
    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应对
    二、“一二·九”运动后国民党的应对
    三、“党化教育”的全面实施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
    一、教育救国思想及其对学生运动态度
    二、战时教育思潮
    三、国民党的战时教育方针
    四、训育制度的强化
    五、三青团在国民党学运政策实践中的作用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
    一、学生运动的再度勃发
    二、国民党对学生运动控制的高压措施
    三、教育甄审运动
第六章 国民党学生运动控制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国民党学生运动控制的主导思想
    二、军事失利和经济失控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各界对学生运动的广泛支援
    四、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有效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湖南师大附中办学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和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学校特色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第二章 湖南师大附中概况
第三章 湖南师大附中的办学特色
    3.1 管理特色:科研兴校
    3.2 文化特色:以人为本、兼容并蓄
    3.3 学科特色:科学教育见长,注重人文素养
第四章 湖南师大附中办学特色形成的经验总结
    4.1 校长管有个性
    4.2 教师教有特色
    4.3 课改有效提升
    4.4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第五章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8)人的自我完善与学校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一、人的自我完善概述
    (一) 人的自我完善的含义
    (二) 当代中国人的自我完善
    (三) 人的自我完善的意义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自我完善中的作用
    (一) 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在人的自我完善中的作用
    (二) 当代学校教育在人的自我完善中作用的有限性
    (三) 学校教育在人的自我完善中作用的实现
三、我国学校教育中人的自我完善的不良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学校教育对人的自我完善的限制
    (二) 我国学校教育制约人的自我完善的原因
四、通过改进学校教育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的思考
    (一) 把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 建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中心的课程结构
    (三) 建构以人的自我完善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四) 以生为本,促进教师思想与行为的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这就是素质教育!”——东胜区第十二小学办学实践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少年学院”——我的兴趣我做主
这是一节活泼的数学课
一节诗意盎然的阅读课
书法课, 一个宁静的空间
科学素养从这里发轫
素质教育, 就是坚守以人为本

(10)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课本剧教学发展的背景
        1.1.1.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1.1.2."课本剧"教学活动的提出
    1.2.什么是课本剧
    1.3.课本剧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研究目的
        1.3.2.实践意义
    1.4.课本剧教学的功效
    1.5.课本剧的教学原则及设计
        1.5.1.课本剧的特点
        1.5.2.编演课本剧的基本原则
        1.5.3.课本剧活动的设计
第二章 相关英语教学法
    2.1.交际法
    2.2.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2.3.完全肢体响应(TPR)教学法
    2.4.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2.5.自然教学法
    2.6.教育戏剧教学(Drama-in-Education)
    2.7.功能教学法
    2.8.英语情景教学法
    2.9.互动教学法
第三章 课本剧与英语教学
    3.1.课本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2.课本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3.课本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4.课本剧突出英语学科的实践性
    3.5.课本剧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3.6.课本剧建立多元评价模式以激励为目的
第四章 课本剧与学生综合素养
    4.1.课本剧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4.1.1.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创造动力
        4.1.2.课本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1.3.创设自由的开放式课堂氛围,给学生以想象与创造的时空
        4.1.4.课本剧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
    4.2.课本剧提供个性张扬的机会,让学生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4.3.课本剧让学生成为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4.4.课本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掘学生的多元智能
    4.5.课本剧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4.6.课本剧对分层教学进行探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五章 课本剧与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5.1.课本剧有助于英语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5.1.1.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5.1.2.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5.1.3.学习方式应多种多样
    5.2.课本剧促使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5.2.1.从课程的机械的执行者转换成课程的设计者
        5.2.2.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语言技能的培养者和文化传播者
        5.2.3.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换成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
        5.2.4.从学生成长的监督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5.2.5.从能干的"教书匠"转换成反思型的教育家
    5.3.课本剧带给英语教师职业快乐
第六章 课本剧与校本课程建设
    6.1.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
        6.1.1.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
        6.1.2.实施校本课程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6.1.3.校本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2.课本剧成为校本课程的可能性
        6.2.1.研究学生的特别需要
        6.2.2.设计课程纲要
        6.2.3.进行课程实验
    6.3.开设课本剧校本课程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 课本剧教学活动的实践
    7.1.课本剧教学活动实施过程
    7.2.课本剧教学活动的局限性及解决办法
        7.2.1.课本剧活动的局限性
        7.2.2.优化课本剧教学活动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DNA HELPS CATCH THE THIEF课本剧
附录二 IS SHE GUILTY课本剧
附录三 OLIVE WANTS MORE课本剧
致谢

四、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四解放”(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运用研究[D]. 杨叶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新京报》自编图书探究[D]. 张洁.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0)
  • [3]任弼时青年思想研究[D]. 华杨. 吉首大学, 2019(02)
  • [4]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D]. 靳志朋. 南开大学, 2014(04)
  • [5]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研究(1919-1949年)[D]. 柳轶.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6]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7]湖南师大附中办学特色研究[D]. 张志.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7)
  • [8]人的自我完善与学校教育改革[D]. 肖凯.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这就是素质教育!”——东胜区第十二小学办学实践掠影[J]. 周承英,木尔. 内蒙古教育, 2011(07)
  • [10]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 夏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四个解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