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VTS作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

充分发挥VTS作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

一、充分发挥VTS作用 促进海上通航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龙[1](2021)在《VTS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青岛海事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雷[2](2021)在《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研究》文中提出珠江口水域是华南地区水上交通高密度、高流量的区域,位于营运船舶的南北航路、沿海与珠江内河进出航路、珠江内河水域与港澳直航水路的交汇区域,存在多个船舶流量密集区和交汇区。本文主要运用的核心概念是4R危机管理理论和整体性政府理论,在分析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情况时也是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入手,总结历年事故经验及自身工作经历,从机构层级、部门协作、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决策系统、设备因素、应急力量等方面对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了人为因素在众多事件中起占比例很大,自然因素短时间内限制了船舶正常通行,但在2019年至今,航道的升级改造一直分段进行,情况已经有所改善,珠江口VTS系统目前正在升级改造中,虽然由于疫情的原因,工期延缓,但设备因素的影响会逐渐改善。针对人为因素、决策系统进行大胆设想,希望通过加强劳工条件检查,利用海事部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通力协作改善船员生活工作条件,从而提升船员存在感和幸福指数,最终的目的是要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优化应急力量分布,大力发展社会救助力量是想通过点带动面,借助小部分志愿者的参与,提升整个珠江口水域航运要素在危机面前的参与度;建立“决策系统”,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提升执法者决策能力;运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梳理机构职责,加强执法机关协作,提高职能部门应急反应速度,增强航运公司自身安全意识,减少由于职能重叠造成减缓救援速率的现象;广州VTS中心船舶计划预报平台在摸索中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珠江口水域的通航秩序,但是在内容规范和应急阶段计划申报仍需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恢复阶段带来的交通拥堵。

查振昊[3](2021)在《基于船舶通航安全的海上风电场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石油化工能源日益紧缺,风能作为清洁能源得到高度关注。风电场分为陆地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陆地风电场受电网、风力资源等条件的制约较大,其开发已经接近饱和,海上风电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我国,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具有建造海上风电场的地理优势。同时,国家对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开发给予鼓励与支持的政策。因此,海上风电场在我国逐步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海上风电场的快速发展建设之中,一些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贸易交流频繁,随着我国航运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沿海海上船舶交通已日益繁忙,海上风电场作为占距较大海面空间的海上建筑物,其建设和运营必将导致海上风电场区周边水域的船舶交通环境发生变化,并将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上风电场选址对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的研究,降低对风电场区周边水域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确保周边水域船舶通航安全。本文从影响船舶通航安全的角度,对海上风电场的选址展开研究,为海上风电场的选址提出避免影响船舶通航安全的建议,以减少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对周边水域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首先,本文介绍了海上风电场的发展现状,查阅了有关海上风电场的建设的指标指南,研究分析了在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影响场区周边水域船舶通航安全的主要因素,主要从自然环境、港口环境、交通环境、以及其他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其次,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运用系统过程方法,通过向专业人士发放调查问卷并经统计分析,确定了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建立了海上风电场选址对船舶通航安全影响的指标体系。再次,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各类评价方法的优劣,本文选择应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GA-BP评价方法,通过国内已建成和待建的海上风电场相关指标数据对GA-BP模型进行训练,建立了海上风电场选址的GA-BP评价模型。最后,应用GA-BP评价模型对福建长乐外海C区海上风电场项目进行船舶通航安全影响的评价分析,提出了原选址方案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及相关选址优化建议。经实例检验,应用海上风电场选址的GA-BP评价模型可就海上风电场的选址影响周边水域船舶通航安全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对保障场区周边水域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为海上风电场选址建设对海上船舶通航安全产生的影响,提供一种实用的评价模型。

吕敏[4](2020)在《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为繁忙的水域之一,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具有交通繁忙、航线密集、水域复杂、位置特殊等特点。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江口水域不断新建跨珠江口通道,珠江口水域的通航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水上交通态势日趋复杂,通航管理对VTS形成高度依赖。随着广东海事局珠江口 VTS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内珠江口 VTS的使用单位将扩展至广东海事局、广州海事局、珠海海事局、东莞海事局、中山海事局、港珠澳大桥海事局等,数量、层级以及设备设施将更加繁多。继续沿用传统模式运作,VTS升级改造的效果将难以充分体现,航运船舶在珠江口水域航行的体验感不会有明显改观,依然难以实现VTS公共服务水平质的突破。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内珠江口 VTS公共服务现状,发现其存在:现行制度规范陈旧落后、VTS服务标准不统一、VTS资源共享水平低及辖区VHF使用秩序混乱等四个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借鉴国内外各VTS公共服务提升的相关经验,提出从创新VTS制度和人才保障、实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统一服务、促进共享推进VTS智能化大数据应用、提高VTS服务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提升VTS公共服务水平,具体体现在:对外参照IMO、IALA等国际规则,创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统一服务标准,使航运船舶在各海事局VTS间无感切换;对内深化海事系统建章立制,建设VTS内部统一协调机制、标准运作体系;在服务模式上突破传统思维,从智能化大数据应用角度探索VTS服务发展新方向、新场景;在服务保障上应采用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等,从而形成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内珠江口 VTS基础设施硬实力和公共服务软实力飞跃发展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贾凌杰[5](2020)在《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交通管理复杂,港口水域易成为水上交通事故高发区域。LNG船在港口水域的航行、作业离不开对该港口水域的综合安全评估。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全面的对港口水域进行安全评价,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事故数据,识别了液化天然气(LNG)船在航行、作业、锚泊过程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了 LNG船各类事故的事故树模型,构建了 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有效地识别了 LNG船的运输安全风险,能够为LNG船日常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从而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识别了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主要危险源,并通过德尔菲法分别选取航行过程、作业过程、锚泊过程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大鹏湾LNG码头水域的安全评价体系。(2)通过对LNG船在港口水域的事故研究分析,建立了各种类型事故的事故树模型,如LNG船与他船碰撞事故树模型、LNG船锚泊碰撞事故树模型等,同时,计算了各个模型的最小径集、概率重要度以及事故发生概率,明确了每种事故类型的风险。(3)阐释并运用PHA-FTA-灰色AHP方法以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水域进行了安全评价。评价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安全管理秩序中,LNG船在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航行、锚泊、作业过程中处于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之间的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通航安全的需要。(4)根据整个安全评价结果,通过权重和概率重要度两方面围绕大鹏湾水域的安全管理提出决策建议,如强化人员培训、完善港口管理等。通过对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评价可知,本文将PHA和FTA联合运用到灰色AHP分析方法中所构建的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综合评价模型合理可行。本文的研究计算过程能够为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和建议为保障LNG船航行和港口管理的安全提供了现实参考。

代玉强[6](2020)在《船舶交通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以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升,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海上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目前,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总量中近一半以上都是利用船舶通过海上运输完成,这使得从事海上运输的船舶数量迅猛增加,船舶的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海上的船舶交通事故频发也增加了人民对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视,对船舶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在船舶流量大、气象条件恶劣、船舶会遇态势复杂的沿岸水域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通过雷达、甚高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管辖水域内的船舶进行全天候的不间断的监控,建立良好的船舶交通秩序,为船舶提供气象、航警、碍航物、其他船舶动态信息等服务,以减少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船舶碰撞、搁浅、触礁这些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船舶在海上航行安全,提高船舶通航的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清洁。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VTS系统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将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作为研究对象,认真总结了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在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效,分析吴淞VTS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VTS的功能定位、体制建设、服务理念、管理手段、资源配置等方面。本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吴淞VTS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为调查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发放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数据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提出其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通过运用新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相关理论观点,对吴淞VTS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再结合作者在吴淞VTS的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一是明确VTS的公共服务定位,培养VTS公共服务理念,提升VTS公共服务功能;二是加强VTS系统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加快VTS相关法制建设,推进VTS职责标准化建设;三是强化VTS内部管理标准化建设,制定合理的值班模式,建立VTS的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四是完善VTS岗位人员管理,完善VTS人员岗位激励制度,强化岗位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拓展VTS公共服务举措,树立VTS公共服务合作共赢理念,满足公众需求并鼓励公众参与。

王文放[7](2020)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建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大连市近年来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大连市快速交通路网中的重要一纵。而海底隧道工程由于其施工方式的特殊性,采用沉管法施工需要大量的水下作业,对于施工环境的要求相对其他水上水下施工活动更高,给海事监管带来一定难度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在大连市水上水下活动海事监管历史中缺乏此类监管经验,如何安全有效的保障此次施工圆满完成,发挥海事管理在保障地方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过程中的职能作用,为今后水上水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在建大连湾海底隧道海事监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大连海事局海事监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大型水上水下施工活动监管中的先进经验,参照新近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9年第2号令),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大连湾海底隧道施工海事监管工作现状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进一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式与建议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描述获取当前领域的相关信息。第二部分,对海事监管工作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阐述本文主要运用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将理论研究与海底隧道工程实际监管问题分析相结合。第三部分,论述了在建大连湾海底隧道的工程概况和海事监管措施,结合目前的现状,指出海底隧道建设海事监管工作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存在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第四部分,对国外水上水下活动海事监管典型做法和国内其他水上水下活动海事监管方式进行阐述,并结合在建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现状,提出值得借鉴的地方。第五部分,结合前面的问题分析和经验借鉴,主要从强化监管服务理念、突出监管服务内容、建立监管服务机制、提高监管服务手段、做好监管服务保障等几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建议。总体来讲,研究在建大连湾海底隧道海事监管工作的问题,对于海事部门创新海事监管模式、持续改善海事监管工作质量以及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健[8](2020)在《天津海上搜救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海上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是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建设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海上搜救应急体系,形成自上而下、多部门广泛参与的海上搜救格局。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海上搜救服务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天津辖区来说,海上搜救服务还存在着海上活动参与者安全意识不高、海上搜救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海上搜救科技投入不足、海上搜救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现有搜救体系中各参与主体协同治理方法、协同治理效率等也还有可提升的空间。本文借鉴危机管理、资源配置、协同治理等理论,通过查阅近十年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数据资料,从研究天津辖区典型海上事故险情入手,结合天津辖区海上自然与通航环境,分析出天津辖区易发险情事故的特点和影响天津海上搜救服务效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访谈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着重分析各种险情事故类型异同,挖掘造成险情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梳理出目前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欧美发达国家海上搜救服务先进管理经验,笔者从内部管理、外部管理和协同治理三个层面提出参考对策,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通过加强海上搜救服务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等内部管理方法来提升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能力,通过提高公民海上安全意识、合理规划海上通航环境、优化海上搜救资源配置等外部管理方法来减少天津辖区海上险情事故的发生,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和增强区域联动等协同治理方法来优化应急处置程序,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刘艺[9](2019)在《公共安全视阈下LNG船舶安全监管研究 ——以青岛董家口港LNG船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液化天然气(LNG)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由于地理上分布不均,管道输送早已无法满足远距离需求,跨大洋的LNG船舶运输应运而生。然而,繁荣的背后总会滋生安全隐患,LNG船舶运输也不例外。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岸基和水域的事故风险逐年增加,加上液化天然气和LNG船舶特殊的性质,事故危害尤为严重。为最大程度地降低LNG船舶事故,保障青岛港LNG船舶的进出港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水域清洁,本文对LNG船舶的监管展开了研究。本文从公共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公共安全管理理论和海事公共安全管理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事故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LNG船舶的相关特性和相关的理论做了简要分析,为了进一步保持和强化LNG船舶运输业安全水平,保证LNG船舶在港口这一敏感水域的航行作业安全,以董家口为例,对目前的董家口LNG船舶安全监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目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监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整改措施以更好加强监管,以降低安全挑战。通过研究分析后总结到港区是LNG船舶事故的高发区域,LNG船舶的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细致的过程,从进港航行、锚/系泊、靠泊作业、出港航行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细致而全面的监管而完善的监管制度、正确的监管理念、优秀的监管队伍、充足的监管资源是LNG船舶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进而对如何更加有效地监管董家口港LNG船舶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对其他港口LNG船舶监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毕艳亮[10](2020)在《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使得港口经济也得以快速发展。滨州港濒临渤海湾,随着滨州港经济腹地城市的不断发展,滨州港船舶的数量不断增加、吨位变得越来越大,港口及其附近水域的船舶交通流量的密度、通航环境也逐渐变得更加的复杂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水域发生事故的概率也逐渐增加,对滨州港的运输能力和船舶进出港区的航行安全带来严峻的考验。为加强水域船舶通航安全,减少船舶交通事故,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对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风险进行评价。论文全面分析了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依据风险因素对辖区事故的影响程度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调查做了验证;在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在船舶航行环境安全风险评价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设定了评价指标的危险度评价标准;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各指标,形成了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并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合指标因素的权重,进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安全评价结论,为辖区安全管理提供借鉴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最终确定了影响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风险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以及11个二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一项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得到当前滨州港的船舶航行环境安全等级为介于安全与临界之间。通过安全评价的研究,较好的把握滨州港水域的相关因素危险状况,为有关部门提高通航管理水平、改进防范措施等提供参考。

二、充分发挥VTS作用 促进海上通航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分发挥VTS作用 促进海上通航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2)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核心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及应对的现状
    2.1 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形势
        2.1.1 珠江口水域范围
        2.1.2 水上交通安全形势
        2.1.3 主要水上交通突发事件介绍
    2.2 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现状
        2.2.1 交通突发事件管理主体
        2.2.2 交通突发事件管理客体
        2.2.3 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2.2.4 交通突发事件防范措施
        2.2.5 交通突发事件监管模式
第3章 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中面临的问题
        3.1.1 机构层级模糊出现多头指挥
        3.1.2 缺乏部门协作导致事倍功半
        3.1.3 监管网络疏漏降低预警效果
        3.1.4 应急能力不足延误救援时机
        3.1.5 通航环境受限削弱恢复能力
    3.2 原因分析
        3.2.1 海洋执法机构改革不彻底
        3.2.2 城市基础建设阻碍监管系统运行
        3.2.3 水上交通要素建设缺乏远期规划
第4章 加强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的策略
    4.1 纵向梳理机构职责确定责任主体
    4.2 横向创建协作机制实现事半功倍
    4.3 加速设备升级改造优化预警预判能力
    4.4 搭建科学应急体系编织全覆盖救援网络
        4.4.1 合理分配应急力量
        4.4.2 建立科学决策系统
    4.5 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危机恢复能力
        4.5.1 完善航行计划预报平台
        4.5.2 严格执行年度海洋扫测计划
附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基于船舶通航安全的海上风电场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价指标分析
    2.1 海上风电场及其相关概念
    2.2 海上风电场建设发展
    2.3 海上风电场选址的影响因素
        2.3.1 通航自然环境
        2.3.2 附近港口环境
        2.3.3 附近交通环境
        2.3.4 其他环境因素
    2.4 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1 指标建立的原则
        2.4.2 过程与过程方法
        2.4.3 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2.4.4 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价指标风险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价模型
    3.1 选址评价概述
        3.1.1 常用评价方法概述
        3.1.2 方法的选择
        3.1.3 方法的确定
    3.2 BP神经网络
        3.2.1 BP神经网络简述
        3.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3.2.3 BP神经网络结构
    3.3 遗传算法
    3.4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3.4.1 优化原理
        3.4.2 算法优化流程
    3.5 海上风电场选址GA-BP评价模型
        3.5.1 BP网络部分
        3.5.2 遗传算法部分
    3.6 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价GA-BP模型的训练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州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选址评价分析
    4.1 场区水域环境介绍
        4.1.1 风电场概况
        4.1.2 自然条件概况
        4.1.3 港口环境分析
        4.1.4 交通环境分析
        4.1.5 其他环境因素分析
    4.2 风电场选址风险评价
        4.2.1 自然环境指标评价
        4.2.2 港口环境指标评价
        4.2.3 交通环境指标评价
        4.2.4 其他环境指标评价
        4.2.5 风电场选址评价
    4.3 风电场优化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VTS
        2.1.2 VTS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
        2.2.2 服务型政府
3 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现状分析
    3.1 珠江口VTS基本情况
        3.1.1 水域概况
        3.1.2 VTS系统现状
        3.1.3 VTS升级改造
        3.1.4 VTS运行管理
    3.2 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3.2.1 通过转变VTS服务定位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3.2.2 通过加强VTS人才培养保障公共服务质量
        3.2.3 通过引入智慧海事平台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3.2.4 通过扩展信息服务渠道实现服务手段多样化
    3.3 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现行制度规范陈旧落后
        3.3.2 VTS服务标准不统一
        3.3.3 VTS资源共享水平低
        3.3.4 辖区VHF使用秩序混乱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服务范围扩大及通航环境改变
        3.4.2 区域内多个VTS相互独立运行
        3.4.3 VTS系统与外部平台数据交互未实现
        3.4.4 VHF资源提供不足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VTS公共服务提升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VTS公共服务提升途径
        4.1.1 国外VTS公共服务提升途径
        4.1.2 国内其他地区VTS公共服务提升途径
    4.2 经验借鉴
        4.2.1 加强VTS制度建设
        4.2.2 实现VTS系统共享
        4.2.3 探索VTS技术创新
        4.2.4 进行服务手段拓展
5 进一步提升珠江口VTS公共服务的对策分析
    5.1 创新VTS制度和人才保障
        5.1.1 进一步转变服务思维理念
        5.1.2 以国际视野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
        5.1.3 打造国际化专业化人才梯队
    5.2 实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统一服务
        5.2.1 创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对外统一服务标准
        5.2.2 建设区域多VTS中心下的对内统一协调机制
    5.3 促进共享推进VTS智能化大数据应用
        5.3.1 进行VTS系统与外部平台数据交互
        5.3.2 拓展VTS数据服务应用场景
    5.4 提高VTS服务保障能力
        5.4.1 完善VHF通信规划
        5.4.2 加强VHF-DF定向监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选取背景
    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图
2 深圳大鹏湾LNG码头及附近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2.1 大鹏湾LNG码头简介和LNG船舶特点
        2.1.1 大鹏湾LNG码头简介
        2.1.2 LNG船舶特点
    2.2 大鹏湾LNG港口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2.2.1 水文气象
        2.2.2 港口航道概况
        2.2.3 锚地环境分析
        2.2.4 VTS系统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以及yaahp软件介绍
    3.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3.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概念
        3.1.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3.1.3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步骤
    3.2 事故树分析法
        3.2.1 事故树分析法概念
        3.2.2 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2.3 事故树分析法编制步骤
    3.3 灰色层次分析法
    3.4 yaahp软件介绍
    3.5 PHA-FTA-灰色AHP及其优势
    3.6 本章小结
4 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研究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LNG船舶事故类型的确定及附近通航水域船舶类型分布
        4.2.1 确定事故类型
        4.2.2 附近水域通航船舶类型分布
    4.3 危险因素识别
        4.3.1 LNG船航行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4.3.2 LNG船作业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4.3.3 LNG船锚泊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4.4 评价指标的选取
        4.4.1 航行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4.4.2 作业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4.4.3 锚泊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4.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5 LNG港口水域风险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5.1 LNG船通航可接受风险
        5.1.1 LNG船舶通航个体可接受风险标准
        5.1.2 LNG船舶通航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
    5.2 LNG船舶航行过程风险定量
        5.2.1 他船与LNG船碰撞概率计算模型
        5.2.2 船舶搁浅概率计算
        5.2.3 船舶触碰概率计算
        5.2.4 LNG船泄漏事故概率计算
        5.2.5 LNG船火灾事故概率计算
        5.2.6 LNG船风灾浪损事故概率计算
    5.3 LNG船舶作业过程风险定量
        5.3.1 LNG船作业碰撞事故
        5.3.2 LNG船装卸作业泄漏事故模型
    5.4 LNG船舶锚泊过程风险定量
    5.5 本章小结
6 深圳大鹏湾LNG港口水域安全评价
    6.1 安全评价准则的构建
    6.2 权重的确定
        6.2.1 确定递阶层次结构底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6.2.2 航行、作业、锚泊过程权重确定
    6.3 港口水域综合评估
    6.4 安全决策建议
        6.4.1 从指标权重提出安全决策建议
        6.4.2 从事故树分析中提出安全决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鹏湾LNG码头水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指标评分影响查表
附录B 专家评级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船舶交通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以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状况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考察
        1.2.3 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总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VTS
        2.1.2 船舶交通管理中心
        2.1.3 VTS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
        2.2.3 VTS公共服务评价指标
第三章 吴淞VTS系统公共服务现状
    3.1 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吴淞VTS中心)的基本概况
        3.1.1 吴淞VTS系统组成
        3.1.2 吴淞VTS的值班台设置
        3.1.3 吴淞VTS值班人员配备
        3.1.4 吴淞VTS覆盖水域范围
        3.1.5 吴淞VTS分区及频道设置
    3.2 吴淞VTS管理效力范围与服务对象
    3.3 吴淞VTS的职能与服务内容
    3.4 吴淞VTS公共服务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四章 吴淞VTS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吴淞VTS中心的公共服务现状的调查
        4.1.1 调查方案
        4.1.2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4.1.3 访谈结果分析
    4.2 吴淞VTS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VTS角色定位不准确
        4.2.2 VTS岗位权责不明确
        4.2.3 VTS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
        4.2.4 VTS岗位人员配备不足
        4.2.5 VTS公共服务手段单一
    4.3 吴淞VTS公共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传统海事管理制度的影响
        4.3.2 公共服务法制体系不完善
        4.3.3 公共服务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4.3.4 岗位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
        4.3.5 VTS公共服务缺乏协作机制
第五章 提升VTS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5.1 明确VTS的公共服务角色定位
        5.1.1 培养VTS公共服务理念
        5.1.2 提升VTS公共服务功能
    5.2 加强VTS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
        5.2.1 加快VTS相关法制建设
        5.2.2 推进VTS岗位权责制度建设
    5.3 强化VTS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
        5.3.1 制定合理的值班模式
        5.3.2 建立VTS公共服务监督评价机制
    5.4 完善VTS岗位人员管理
        5.4.1 完善VTS人员的岗位激励制度
        5.4.2 强化VTS岗位人才队伍建设
    5.5 拓展VTS公共服务举措
        5.5.1 建立VTS公共服务合作共赢机制
        5.5.2 满足公众需求并鼓励公众参与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吴淞VTS公共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吴淞VTS值班人员访谈提纲
致谢

(7)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底隧道工程
        2.1.2 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
    2.2 基础理论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现状分析
    3.1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概况
        3.1.1 在建大连湾海底隧道概况
        3.1.2 大连湾水上交通环境状况
        3.1.3 大连湾水上交通监管压力
    3.2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举措与成效
        3.2.1 采取的主要措施
        3.2.2 取得的成效
    3.3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存在的问题
        3.3.1 海事监管内容尚未适应新的监管要求
        3.3.2 海事监管信息沟通不畅
        3.3.3 海事监管人员及执法资源不足
        3.3.4 海事监管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
        3.3.5 政务公开力度不够
    3.4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
        3.4.1 缺乏先进的海事监管理念和技术手段
        3.4.2 施工区涉及单位较多缺乏统一沟通机制
        3.4.3 监管人员素质尚未满足监管实际需要
        3.4.4 海事监管相关法规要求存在漏洞
        3.4.5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到位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水上水下活动海事监管经验借鉴
    4.1 国外水上水下活动海事管理经验
        4.1.1 澳大利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
        4.1.2 英国:以船为主,明确水上水下活动海事监管重心
    4.2 国内海底隧道建设海事监管经验
        4.2.1 沈家门港海底隧道:强化源头管理,做好预警预控
        4.2.2 港珠澳大桥桥隧工程:创新海事监管模式,优化交通组织方案
    4.3 经验借鉴
        4.3.1 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在海事监管过程中的运用
        4.3.2 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4.3.3 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3.4 创新海事监管模式
        4.3.5 运用现代化监管手段做好交通组织
5 进一步完善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的对策建议
    5.1 与时俱进强化海事监管服务理念
    5.2 重点研判突出海事监管服务内容
        5.2.1 加强施工单位及船舶管理
        5.2.2 完善施工船员适任管理
        5.2.3 提前制定交通组织预案
    5.3 深入探索建立海事监管服务机制
        5.3.1 建立施工区各方沟通联络机制
        5.3.2 建立专家咨询制度
        5.3.3 建立多方参与的应急演习机制
    5.4 科技创新提升现代化海事监管手段
        5.4.1 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海事监管
        5.4.2 加快信息化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5.5 内外结合做好海事监管服务保障
        5.5.1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5.5.2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5.5.3 建立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标准
        5.5.4 加强外部监督,探索建立社会联络员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天津海上搜救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4.1 海上搜救核心概念
        1.4.2 海上搜救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访谈研究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现状
    2.1 天津辖区海上环境与特点
        2.1.1 天津辖区海上通航环境
        2.1.2 天津辖区海上水域自然条件
    2.2 天津辖区历年海上事故险情数据分析
        2.2.1 海上事故险情数据分析
        2.2.2 海上事故险情影响因素
    2.3 海上搜救相关法规政策演进
    2.4 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现状
        2.4.1 海上搜救服务相关制度
        2.4.2 海上搜救服务机构设置
        2.4.3 海上搜救服务队伍建设
        2.4.4 服务参与主体联络机制
        2.4.5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程序
第3章 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中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3.1 调研访谈设计与实施
    3.2 天津辖区海上搜救代表性案例
        3.2.1 商船险情
        3.2.2 渔船险情
        3.2.3 垂钓休闲类险情
        3.2.4 非法营运类船舶险情
    3.3 案例分析和调研访谈分析
        3.3.1 海上搜救服务主要类型
        3.3.2 海上搜救服务主要影响因素
        3.3.3 海上搜救服务难点
        3.3.4 海上搜救服务新挑战
    3.4 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存在的问题
        3.4.1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3.4.2 公民海上安全意识不高
        3.4.3 海上搜救资源配置不足
        3.4.4 协同治理欠缺经验
        3.4.5 政府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3.5 天津辖区海上搜救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3.5.2 舆论宣传作用发挥不充分
        3.5.3 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3.5.4 搜救资源管理能力欠缺
        3.5.5 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
第4章 海上搜救服务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4.1 海上搜救的国际经验
        4.1.1 美国海上搜救服务经验
        4.1.2 澳大利亚海上搜救服务经验
        4.1.3 日本海上搜救服务经验
    4.2 国内其他城市海上搜救经验
    4.3 国内外海上搜救体系比较分析及启示
第5章 天津海上搜救服务能力提升路径及对策建议
    5.1 内部管理建议
        5.1.1 完善“一案三制”建设
        5.1.2 加强海上搜救服务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5.1.3 加强海上搜救服务队伍建设
        5.1.4 加强海上搜救服务能力建设
    5.2 外部管理建议
        5.2.1 加强舆论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海上安全意识
        5.2.2 划定海上安全区域,规范无序海上行为
        5.2.3 探索海上搜救服务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5.3 部门联动协同治理建议
        5.3.1 打破部门壁垒,提高海上搜救应急协调能力
        5.3.2 区域联动治理,齐抓共管不留海上搜救死角
        5.3.3 加强专项治理,提升部门协同治理水平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公共安全视阈下LNG船舶安全监管研究 ——以青岛董家口港LNG船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公共安全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公共管理内涵
        二、公共安全管理内涵
        三、安全监管内涵
        四、海事公共安全管理内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事故致因理论
        二、事故预防理论
        三、系统工程理论
第二章 LNG船舶公共安全监管特点分析
    第一节 LNG船舶生产安全监管特点分析
        一、LNG理化特性
        二、LNG的公共安全危害特性
    第二节 LNG船舶的交通公共安全事故特性
        一、LNG船舶特点
        二、LNG船舶操纵特性
    第三节 LNG船舶环境污染危害分析
    第四节 LNG船舶安全事故分析
        一、事故总体概况
        二、事故统计分析
第三章 董家口港LNG船舶公共安全监管现状及分析
    第一节 辖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通航环境
        三、锚地概况
    第二节 公共安全监管现状
        一、交通安全监管现状
        二、锚泊安全监管现状
        三、靠离泊安全监管现状
        四、靠泊作业安全监管现状
        五、安全检查监管现状
    第三节 公共安全监管存在的不足
        一、海上应急搜救缺失
        二、岸基应急管理能力不足
        三、监管制度不完善
        四、监管理念落后
        五、监管人才建设不足
        六、执法资源匮乏
第四章 董家口港LNG船舶安全监管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加强海上应急搜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
    第二节 强化岸基应急管理能力
        一、增强岸基消防能力
        二、完善码头现场应急能力和设备配备
        三、加强LNG接收站码头的监管
    第三节 完善LNG船舶监管制度
        一、完善船舶进出港预报制度
        二、完善通航管理制度
        三、完善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监管制度
        四、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五、建立完善信息化创新监管制度
        六、建立完善联动协作机制
    第四节 转变LNG船舶的监管理念
        一、提高服务意识
        二、强化服务措施
    第五节 提高LNG船舶监管水准
        一、加强海事监管人才队伍管理
        二、加强LNG船舶引航员的管理
        三、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
    第六节 加大监管资源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10)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2 安全评价方法及理论
    2.1 安全评价
    2.2 海上安全评价的主要常见方法
    2.3 本文选取的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 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现状
    3.1 自然条件
        3.1.1 气象
        3.1.2 水文
    3.2 港口航道环境
        3.2.1 港口
        3.2.2 航道
        3.2.3 导助航设施
    3.3 交通条件
        3.3.1 船舶交通流量分析
        3.3.2 事故状况分析
        3.3.3 其他通航环境
    3.4 航行支持
        3.4.1 海事监管机构及监管
        3.4.2 相关管理规定
    3.5 小结
4 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评价因素选取原则
    4.2 评价因素分析及指标体系建立
        4.2.1 因素分析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指标体系的验证
    4.3 各指标的指标值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4.4 小结
5 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5.1 建立因素集
    5.2 确定权重集
    5.3 确定评价集
    5.4 隶属度的确定
    5.5 模糊综合评价
    5.6 评价结果
    5.7 小结
6 对策与建议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 专家调查表
附表B 专家调研表
致谢
作者筒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充分发挥VTS作用 促进海上通航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VTS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青岛海事局为例[D]. 张金龙. 青岛大学, 2021
  • [2]珠江口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对研究[D]. 张雷.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3]基于船舶通航安全的海上风电场选址研究[D]. 查振昊. 集美大学, 2021(01)
  • [4]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对策研究[D]. 吕敏.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5]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贾凌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6]船舶交通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以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为例[D]. 代玉强.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7]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海事监管研究[D]. 王文放.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天津海上搜救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健.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9]公共安全视阈下LNG船舶安全监管研究 ——以青岛董家口港LNG船舶为例[D]. 刘艺. 青岛大学, 2019(02)
  • [10]滨州港船舶航行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毕艳亮.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充分发挥VTS作用促进海上航行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