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一、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步伐 迎接入世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娜[1](2014)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牧业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州传统的基础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巴州畜牧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提高农牧民收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巴州畜牧业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规模化水平初见成效,畜牧兽医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相关机构不断健全。虽然巴州畜牧业的发展已获得较大的成就,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或者说一些发达省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巴州畜牧业的发展应该结合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本文从巴州畜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着手,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巴州畜牧业的优势主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设施、扎实的畜牧业发展基础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劣势主要有:畜牧业发展规模偏小、养殖成本快速增加、专业合作社辐射和服务功能不强、资金投入不足和科技投入有待提高;机遇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威胁主要有:畜牧业生产与环境破坏矛盾的日益升级、畜牧业疾病复杂多变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在对巴州畜牧业发展SWOT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转变生产方式,实现标准化畜牧业养殖规模;保障畜牧业饲草饲料供应,促进饲草产业发展;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优化科技服务功能,提高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对策。同时,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力度倾斜加强政府政策力度倾斜,发展畜牧业经济;资金扶持平台建设,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提高畜禽品种的生产能力等建议。

么红杰[2](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朱远来[3](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齐欢[4](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王慧青[5](2007)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关键。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研究,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调整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较全面地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进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第五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原则和调整方向进行探讨,主要指出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第’六章主要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主要从思路、科技、农业经营体制、资金投入、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是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包含: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创新点是结合湖南省的现状与条件指出了调整的具体方向和对湖南农业区域布局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吴志宏[6](2005)在《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大背景下,山西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全面分析山西农业现状和入世后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研究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指导决策和实践。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典型案例与经验判断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整理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经过综合集成,总体优化,对山西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全方位探讨。主张采取增长极战略,优先发展那些最具增长或出口潜力的产品、企业和区域,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扩张;对增长极战略的政策涵义及区域特色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通过系统分析入世后对山西农业的总体影响及对山西具体农产品的影响,深刻揭示了山西农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区域发展的产业重点为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制种等5大特色农业:提出了山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基本对策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制种等5大特色农业区域布局、扶持重点和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措施。

辛秀琛[7](2004)在《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对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区域性的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区域性农业因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其应对措施也往往不尽相同。 山东是农业大省,胶东地区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而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条件。如何打破发展障碍、将这些潜质发挥出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问卷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胶东地区实际情况的考查,比照入世背景下我国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及入世后为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分析了制约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挥当地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确立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三高”农业为重点,实施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对策。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制创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绿色食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等政策性建议。

侯满平[8](2004)在《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得到提升,但面临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市场的多重约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已成为“北粮南调”的重要农产品基地,其面临着全国农业发展相同的境遇,但又有着本区域农业发展特有的挑战。 系统考查了国内外农业发展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战略,对解决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参与WTO框架下的世界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业是一复杂的巨系统,其肩负着生产粮食、发展经济及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因此文中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理论、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规模报酬理论等作为研究区域农业的基础理论;以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农业农村发展三个阶段理论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理论。 总体上考察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历史、现状形势;浅析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变迁,土壤演变过程及其经济区位条件的形成,初步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运用Mapgis软件建立了该平原农业系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及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产品生产在我国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受结构调整的影响也发生了波动性变化,其产品质量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挑战,农民收入也面临着增长缓慢的挑战;水资源受种植制度、气候变化及利用率低等多种因素的胁迫作用,严重短缺;耕地资源近年来大量减少,受自然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稀缺程度加大。分析表明其资源利用还是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模式。通过这些系统的分析为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定性定量基础。 研究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调整的三大目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及农民目标。结构调整应遵循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粮食安全等多条原则;从整体产业结构来论,第一产业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为波动变化,第三产业整体上升;该平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初步预测了未来耕地供需量与水资源需求量,为农业发展布局提供宏观量化依据。在系统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总体区域战略,关键在于技术体系的支撑及增加农业资本投入。研究了具体的农业发展对策,主要拟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策、农产品生产及应对市场对策、农业投入对策及防灾减灾应变对策。综合考虑该平原自然资源、产量分级、区位条件及其在全国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中地位等诸因素,以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及结构调整原理为指导,初步区划了该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分区,其布局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现代都市农业区、高产区、中低产区,高产区、中低产区布局又细分为8个小区,各区都有本区域特色。农业战略区划布局为该平原因地制宜地可持续地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农业结构调整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典型示范及具体构想。以北京为例探讨了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以曲周、寿光为典型研究了高产区节水高效生产模式;以环渤海模式、开封治沙模式、淮北模式为典型研究了中低产区资源利用及改良同时并举的生态农业模式。大中小城市及中低产区在该平原占有重要份量,因此,研究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及中低产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样也显得十分重要。典型农业模式为未来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也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设想,期以模式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黄淮海平原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及其可持续发展。

周林[9](2004)在《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东在新的世纪提出了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山东农业也提出了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跃的目标,山东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蓬勃发展,已有相当的生产能力和产值水平,但面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山东农业发展的任务要求,还需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除导论外,本文共分上、下两篇,由9章组成。上篇是对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总论”,下篇是对山东的几个代表性畜牧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分论”。在“总论”部分中,作为战略研究的前提,论文首先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第二章),主要是回顾了山东畜牧业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畜牧业在山东农业中的地位以及整个畜牧业的内部结构和省内畜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同时对山东畜牧业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价。 在第三章,论文分析了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借此来寻找山东畜牧业的定位。一是对世界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二是对全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及周边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以便明确山东畜牧业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的环境,通过比较,更清楚地看到了山东畜牧业的地位。 在第四章,论文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畜牧资源条件、人才和科技条件、管理体制条件、市场条件和产业组织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利因素,以便为制定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研究基础。 在明确了以上因素后,本文的重点是:按照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建议(第五章)。一是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主要是按照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区别,就如何促使生产要素升级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科技推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根据需求条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畜牧经济国际化战略,强调畜牧生产要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同时认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最根本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畜牧生产标准化战略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战略。三是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认为畜牧业发展在体制上根本是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把畜牧企业和农户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提高整个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四是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认为畜牧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产业发展对它的提升作用,只有发达的相关产业,才可能带动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兽药工业和畜<WP=8>牧装备业。 要发展畜牧业,政府角色也十分重要,在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政府在发展畜牧业中的责任是调控、扶持、引导和保护。在宏观调控上,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调节,同时辅之行政手段的调节;在扶持上,主要加强对畜牧业的投入;在引导上,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保护上,主要通过推行畜牧业保护政策实现。 在“分论”部分中,本文根据畜牧业内部不同畜种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山东养猪业、养禽业、奶牛业、养羊业和养兔业这五个主要畜牧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分论,对五个养殖业的特点、优势及发展战略做了具体阐述。分论部分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山东养猪业发展(第六章)重点要调整宏观区域性布局,实现农牧结合,合理进行猪场建设,加强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健全种猪繁育体系与规模化相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的开发,实施优质猪肉的标准化生产。山东养禽业发展(第七章)重点要加强疫病综合防制体系和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进养禽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开拓多元化市场,创造新的出口空间。山东奶牛业发展(第八章)重点是发挥山东奶牛生产的资源科技优势,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积极推进规范化饲养,发展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立有效的奶牛联合育种体系,不断提高牛群的品质,并向精准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山东养羊业发展(第九章)重点是要优化生产结构、形成区域特色,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重视养羊科学研究,提高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卫生检疫,健全市场和服务体系。山东养兔业的发展(第十章)重点是加快家兔良种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规模化家兔饲养,推进家兔标准化生产,搞好家兔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强兔产品加工企业的自身建设,提高养兔业的发展水平。

姜法竹[10](2004)在《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步伐 迎接入世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步伐 迎接入世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畜牧业发展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巴州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巴州畜牧业发展历程
    2.2 巴州畜牧业发展现状
第3章 巴州畜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巴州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3.2 巴州畜牧业发展的劣势
    3.3 巴州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3.4 巴州畜牧业发展的威胁
第4章 巴州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标准化畜牧业养殖规模
    4.2 保障畜牧业饲草饲料供应,促进饲草产业发展
    4.3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4.4 优化科技服务功能,提高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第5章 巴州畜牧业发展的保障与措施
    5.1 加强政府政策力度倾斜,发展畜牧业经济
    5.2 资金扶持平台建设,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5.3 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提高畜禽品种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中国的研究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一、经验
    二、教训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
    1.2.1 湖南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2.2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
    1.2.3 加入WTO后,湖南省农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1.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1.2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2.2.1 配弟—克拉克定理
    2.2.2 斯密顺序
    2.2.3 库兹涅茨
    2.2.4 钱纳里标准结构
    2.2.5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2.2.6 主导产业理论
    2.2.7 资源禀赋理论
2.3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2.3.1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2.3.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必要
3.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3.1.1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3.1.2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3.1.3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3.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农业结构效率低
    3.2.2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缺乏
    3.2.3 农产品出口份额少
    3.2.4 调整步伐缓慢
    3.2.5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3.2.6 支持保护政策落实难
    3.2.7 调整的主体错位与缺位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由湖南省的省情决定的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3.3.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3.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3.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4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4.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4.1.1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4.1.2 社会经济条件相对有利
    4.1.3 农业技术力量较强
    4.1.4 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4.1.5 农业耕地基本稳定
4.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限制条件
    4.2.1 资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2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3 农业规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4 农业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调整方向
5.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粮食安全原则
    5.1.2 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
    5.1.3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5.1.4 坚持增强竞争优势的原则
    5.1.5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5.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5.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5.2.1 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农业经济
    5.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2.3 调整农产品产品结构
    5.2.4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5.2.5 调整农业技术结构 6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6.1 拓宽思路,提高起点
    6.1.1 解放思想,冲破束缚
    6.1.2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6.2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
    6.2.1 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
    6.2.2 要着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6.3 不断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6.3.1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双层经营进行有机整合
    6.3.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6.4 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4.1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
    6.4.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龙头"建设
6.5 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5.1 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6.5.2 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
    6.5.3 大力拓宽获取信息的途径
    6.5.4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
6.6 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6.6.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
    6.6.2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序言
    1.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3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原理
    2. 1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
    2. 2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
    2. 3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 4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确定
第三章山西省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概况
    3. 1山西省农业发展概况
    3. 2山西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加入WTO对山西省农业的影响
    3. 4加入WTO对山西省具体农产品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分析
    4. 1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4. 2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资源条件分析
    4. 3山西省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格局与原则
    4. 4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5. 1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
    5. 2山西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基本对策
第六章山西省优质杂粮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6. 1优质杂粮的品质特色与市场竞争优势
    6. 2山西省优质杂粮的种类与区域分布
    6. 3山西省优质杂粮的产业状况与问题分析
    6. 4加入WTO后山西省优质杂粮的发展对策
第七章山西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
    7. 1加入WTO对山西省畜牧业的影响
    7. 2山西省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资源优势
    7. 3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状况
    7. 4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差距及问题
    7. 5山西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第八章山西省优质干鲜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8. 1山西省发展果业的优势及市场前景
    8. 2山西省果业发展的现状
    8. 3山西省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4山西省干鲜果产业的发展对策
第九章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9. 1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9. 2山西省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9. 3山西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
第十章山西省制种业发展对策研究
    10. 1山西省制种业现状
    10. 2山西省制种业的发展空间及优势
    10. 3山西省种子产业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
    10. 4山西省制种业的发展对策
第十一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趋向
    2.1 入世背景下“三农”问题
    2.2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2.3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方略
第三章 胶东农业现状与入世后的应对方略探讨
    3.1 胶东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3.2 胶东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3.3 入世背景下胶东农业发展的应对方略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与农业资源利用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区域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2.2 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
    2.3 区域农业发展的战略理论
第三章 黄淮海平原概况及农业区位资源形成探讨
    3.1 黄淮海平原概况
    3.2 黄淮海平原农业区位资源形成
第四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态势及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
    4.1 黄淮海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分析
    4.2 农村经济的态势分析
    4.3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
    5.1 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5.2 结构调整的目标
    5.3 结构调整的原则
    5.4 现阶段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现状及调整重点
第六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与布局
    6.1 黄淮海平原耕地预测
    6.2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需求预算
    6.3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总体战略
    6.4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对策
    6.5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布局
第七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模式
    7.1 现代都市农业模式
    7.2 高产区农业模式
    7.3 中低产区农业模式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基本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上篇 总论
    2 山东畜牧业发展概况
        2.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2.2 山东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与地位
        2.3 山东畜牧业的内部结构
        2.4 山东畜牧业的区域布局
    3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3.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3.2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3.3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国内周边地区环境
    4 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条件
        4.1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4.2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人才与科技条件
        4.3 山东的畜禽品种资源及良种繁育体系
        4.4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条件
        4.5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
        4.6 山东畜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条件
    5 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与建议
        5.1 山东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
        5.2 山东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
        5.3 山东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
        5.4 山东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
        5.5 畜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下篇 分论
    6 山东养猪业发展战略研究
        6.1 山东养猪业的基本状况
        6.2 山东养猪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6.3 山东养猪业发展的战略
    7 山东养禽业发展战略研究
        7.1 山东养禽业基本状况
        7.2 山东养禽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7.3 山东养禽业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8 山东奶牛业发展战略研究
        8.1 山东奶牛产业基本状况
        8.2 山东奶牛生产的主要特点
        8.3 山东奶牛产业的比较优势
        8.4 山东奶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5 山东奶牛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9 山东养羊业发展战略研究
        9.1 山东养羊产业基本现状
        9.2 山东养羊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9.3 山东养羊业发展战略和对策
    10 山东养兔业发展战略研究
        10.1 山东家兔生产现状
        10.2 山东家兔生产的优势分析
        10.3 山东家兔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2.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2.3 简要小结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畜产品竞争力一般
    2.1 基本概念说明
        2.1.1 竞争与竞争力辨析
        2.1.2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
        2.1.3 畜产品竞争力
    2.2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与竞争力
        2.2.1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内涵与理论
        2.2.2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变动趋势
        2.2.3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运用
        2.2.4 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分析
    2.3 畜产品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一般分析
        2.3.1 产品质量安全与畜产品竞争力
        2.3.2 产品成本、价格与畜产品竞争力
        2.3.3 产品品牌、信誉、服务与畜产品竞争力
第三章 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演变的历史考察
    3.1 解放前黑龙江地区畜产品竞争力产生与形成过程
        3.1.1 古代社会黑龙江地区畜产品交换与竞争特征分析
        3.1.2 近代社会黑龙江地区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3.2 黑龙江解放至改革开放时期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3.2.1 黑龙江解放至1953年经济恢复时期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3.2.2 1954-1979年计划价格体制下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3.3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3.3.1 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9年)黑龙江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3.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分析框架
    4.1 分析的框架
        4.1.1 费用、成本的比较分析
        4.1.2 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4.1.3 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4.1.4 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4.1.5 提升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总体思考
    4.2 比较对象、产品与经营形式的选择
        4.2.1 比较对象与比较产品的选择
        4.2.2 经营形式的比较选择
    4.3 资料来源与选用
        4.3.1 资料的来源
        4.3.2 资料的选用
第五章 黑龙江省奶牛及主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
    5.1 奶牛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5.1.1 农村专业户饲养奶牛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5.1.2 大中城市专业户饲养奶牛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5.2 奶牛主产品价格及产值比较分析
        5.2.1 农村专业户饲养奶牛的主产品价格及产值比较分析
        5.2.2 大中城市专业户饲养奶牛的主产品价格及产值比较分析
    5.3 奶牛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5.3.1 农村专业户饲养奶牛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5.3.2 大中城市专业户饲养奶牛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5.4 黑龙江省城、乡专业户饲养奶牛竞争力比较分析
    5.5 黑龙江省专业户饲养奶牛产品的质量安全竞争力分析
        5.5.1 原料奶质量安全竞争力的含义
        5.5.2 黑龙江省奶品质量安全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
        5.5.3 黑龙江省提升奶品质量安全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黑龙江省肉牛、肉羊竞争力比较分析
    6.1 黑龙江省肉牛竞争力比较分析
        6.1.1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6.1.2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6.1.3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6.1.4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产品质量安全竞争力分析
    6.2 黑龙江省肉羊竞争力比较分析
        6.2.1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羊的费用、成本的比较分析
        6.2.2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羊的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6.2.3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羊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6.2.4 关于黑龙江省农户发展肉羊与肉牛的比较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黑龙江省生猪竞争力比较分析
    7.1 养猪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7.1.1 农户饲养生猪的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7.1.2 专业户饲养生猪的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7.2 养猪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7.2.1 农户养猪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7.2.2 专业户饲养生猪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7.3 生猪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7.3.1 农户饲养生猪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7.3.2 专业户饲养生猪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7.3.3 黑龙江省农户与专业户饲养生猪竞争力比较分析
    7.4 黑龙江省生猪质量安全分析及其提高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黑龙江省肉鸡、蛋鸡竞争力比较分析
    8.1 黑龙江省肉鸡竞争力比较分析
        8.1.1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肉鸡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8.1.2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肉鸡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8.1.3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肉鸡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8.1.4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肉鸡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及提高途径
    8.2 黑龙江省蛋鸡竞争力比较分析
        8.2.1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蛋鸡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8.2.2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蛋鸡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8.2.3 黑龙江省专业户饲养蛋鸡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黑龙江省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9.1 畜产品国际竞争的背景及一般分析
        9.1.1 入世对中国农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约束
        9.1.2 入世对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的一般影响
    9.2 黑龙江省畜产品国际竞争力一般分析
        9.2.1 黑龙江省生猪及猪肉国际竞争力分析
        9.2.2 黑龙江省乳及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9.2.3 黑龙江省牛羊肉国际竞争力分析
        9.2.4 黑龙江省禽肉、禽蛋国际竞争力分析
    9.3 黑龙江省畜产品对外出口实绩分析
        9.3.1 黑龙江省畜产品对外出口呈下降趋势
        9.3.2 黑龙江省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结构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提升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总体思考
    10.1 总体思考依据:竞争力排序,振兴东北机遇
    10.2 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和畜产品竞争力强弱为依据,调整畜产品结构与畜牧生产布局
    10.3 实施质量安全入户(场)工程,严格控制畜禽疫病,减少产品药物残留,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0.4 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优化畜禽品种,强化科学养畜,全面提质增效,增强畜产品竞争力
    10.5 走联合竞争之路,整合先进资源要素,发挥协作互补优势,做大、做强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0.6 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加强草业与饲料工业建设,切实保护好草原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持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
    10.7 巩固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树立新的粮牧结合的发展观和粮牧统一的竞争观,实现粮食产业和畜牧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0.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四、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步伐 迎接入世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业发展研究[D]. 朱晓娜.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6)
  •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4]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5]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 王慧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6]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吴志宏.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7]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辛秀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侯满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周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10]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D]. 姜法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