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牲畜应注意合理调制秸秆

饲养牲畜应注意合理调制秸秆

一、秸秆养畜要注意合理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1](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张昌莲,汪超[2](2018)在《鹅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玉米秸秆养鹅》文中提出从我国农业正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国畜牧业正逐渐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这两大背景入手,提出了大力开发玉米秸秆养鹅。鹅属于草食性动物,以食草为主,发展养鹅业符合国家主导的"粮改饲""种养结合"的方针和政策。由于玉米秸秆产量高、品质好,玉米秸秆的饲料化既能解决鹅冬季青粗饲料的短缺问题,又能解决饲料粮短缺、人畜争粮问题,还可节约部分精料,极大地降低饲料成本,为养鹅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逐渐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全株青贮玉米养鹅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戚守登,薛雅琴[3](2016)在《秸秆养畜综合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一、秸秆养畜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1.秸秆养畜的意义秸秆养畜,可使农村废弃的秸秆转换为人们需要的肉、奶,实现畜牧业发展、牧民增收;解决了人畜争粮矛盾,而且畜粪还田,增强了土壤肥力,促进了农业生产良性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能有效解决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实现一举多效。2.目前存在问题1收割、采集难。农作物收割时间短、任务紧,加之近年来许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农民根本没有

王维娜,程丽萍,张海峰[4](2013)在《秸秆养畜的处理方法及发展建议》文中认为1处理方法农作物秸秆可以被牛、羊等草食家畜作为粗饲料所利用,但因其体积大、质地粗硬、难消化、可利用养分少,秸秆类饲料要经过合理的加工调制,改变原来的体积和理化性质,以利于家畜采食,提高适口性,减少饲料浪费,改善消化性,提高营养价值。

公美玲[5](2013)在《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的营养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三个试验,对全株和去穗青贮饲料在青贮过程中的营养动态变化、由郑单958、浚单26和农大108调制的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差异以及青贮保存与棚舍保存的营养差异进行了综合评定,以期明确青贮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玉米品种对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青贮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提高反刍家畜的适口性,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结果表明: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如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有机物等都是呈缓慢下降趋势,而作为产生乳酸必备物质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在青贮前后却因乳酸菌和其它微生物的利用而损失较大;但与在棚舍中自然晒干的青绿饲料相比,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是很小的,青贮能较好的保存饲料的营养价值。比较两种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可知,在动物体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如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脂肪等方面,全株青贮饲料中的含量高于去穗青贮饲料;在动物体不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如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方面,全株青贮饲料中的含量低于去穗青贮饲料;在青贮发酵产生的有用物质乳酸方面,全株青贮饲料高于去穗青贮饲料,而在代表蛋白质破坏程度高低的(氨态氮和总氮的比例)方面,却低于去穗青贮饲料。这充分说明全株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要远高于去穗青贮饲料。3个玉米品种调制的青贮饲料在青贮后,营养物质也是减少的,但不同品种对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没有多大影响。相比较而言,在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方面,浚单26较郑单958和农大108稍高。

高微[6](2012)在《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以及成型机械设备的研究对于推动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和加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秸秆颗粒燃料环模制粒机以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和颗粒成型密度可调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其产品可代替煤和石油用于供暖和发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发展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技术为背景,针对秸秆颗粒燃料生产中的关键机械装备,开展环模制粒机数字化设计和制粒机工作性能与影响因素间关系的试验研究,为环模制粒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在分析环模制粒机设计参数对其工作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制粒机关键部件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进而确定了制粒机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的设计参数。以疲劳破坏理论为依据,根据制粒机压辊工作过程中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压辊数目。对数字化造型、特征与参数化造型技术和数字化装配理论进行了分析,采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技术建立了环模制粒机零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确定了制粒机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以及参数间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字化装配,得到了环模制粒机整机的数字化模型及零部件二维工程图,为制粒机的仿真和分析奠定了基础。根据牛顿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推导出制粒机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归纳了求解方程所用微分-代数方程的求解算法。通过专用接口模块MECH/Pro将制粒机环模模型导入ADAMS/View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压辊数目下环模运动全过程中螺旋输送器所受扭矩及其与环模连接副间的作用力,得出压辊数目为4时环模受力较为合理的结论。分析并确定了环模弹塑性变形中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等向硬化的Von Mises模型条件下弹塑性增量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各变形阶段的有限元方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秸秆制粒过程中环模上应力和位移的分布规律,为制粒机环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了含水率、秸秆原料粒径和发酵时间对颗粒燃料成粒率、抗跌碎强度和单位产量耗电量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颗粒燃料成粒率、抗跌碎强度和单位产量耗电量与影响因素间关系的回归方程。经显着性检验、各因素贡献率分析及回归方程优化求解,确定了各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显着,得出各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及顺序,得到各因素的最优水平值并对优化分析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最优解与试验值吻合程度较高,为制粒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以Visual C++6.0软件为开发平台,研发了环模制粒机数字化设计系统软件,实现了环模制粒机从三维实体造型、参数化设计、性能参数计算、结构性能仿真分析和人机交互等智能设计全过程。通过分析玉米秸秆颗粒燃料总成本费用,计算了环模制粒机的投资回收期与净现金流量,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秸秆颗粒燃料生产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孙育峰[7](2009)在《秸秆养牛项目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秸秆养牛项目管理研究的提出是国家、行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工程管理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秸秆养牛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秸秆养牛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对影响秸秆产量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秸秆资源量预测模型;通过粗略和精确两种算法,给出牛的秸秆采食量的理论标准,并建立秸秆养牛量的预测模型;得到给定区域内作物播种面积、作物单产和秸秆养牛量的关系。以全国为例,农区3亩地最少可养1头肉牛,9亩地可养1头奶牛。全国18亿亩耕地,可养3亿头肉牛和1亿头奶牛。根据秸秆收获时的不同特点,构建了干法、湿法两类从秸秆收集、加工到储存的秸秆饲料商品化优化模式;对从事秸秆商品饲料生产的加工场进行了优化,确定加工场的规模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主要由与农民签订的秸秆收购合同决定,并提出了秸秆饲料加工场仓库选址的理论模型。依据秸秆养牛“低精料、长周期”的原则,根据分工和规模经济的理论,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养牛专业户为核心的秸秆养牛模式和组织体系,提出“抓中间、促两头”的思路,即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住专业户分散饲养育成牛这个中间环节,来带动集中养牛的各个环节—产前的牛犊生产、秸秆饲料加工和产后的专业育肥或专业泌乳,以促进整个秸秆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专业户秸秆养牛各项投入与产出的基础上,给出了以单畜单月盈利额指标为主来计算专业户秸秆养牛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并以专业户家庭人员养牛的机会成本—外出打工的收益为基础,来衡量专业户秸秆养牛经济效益的大小;建立了政策补贴秸秆养牛项目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政府扶持专业户秸秆养牛的补贴标准和具体操作方法。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偃师市专业户秸秆养牛的规模偏小,是导致养牛不如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政府对秸秆养牛的最小补贴为0,最高补贴是专业户每年每售一头牛补贴366元。当务之急便是帮助专业户融资,进行扩大规模生产,达到理想的“养牛20头,年出栏8头”规模。政府应在养牛资金的保证和贷款优惠上制定相应的政策。

庄文发,陈冲[8](2008)在《秸秆饲料在辽宁省的利用途径》文中提出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饲料资源,提高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水平,对于推动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牛羊生产快速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辽宁省年产农作物秸秆2000万t,其中70%以上可以作为饲料资源用于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禽生产。近年来,全省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秸秆养畜,秸秆饲料化利用数量、质量以及牛羊生产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朱玮[9](2007)在《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的研究》文中提出青贮饲料能有效保存植物的营养成分,一般青绿植物在成熟和晒干后营养价值约降低30-50%,而经过青贮后的饲料仅仅降低5-10%,特别是青贮后的饲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够很好的得到保存。青贮能保持原料青绿时的鲜嫩汁液,含水量是干草的5倍(70%以上),不仅适口性好,而且消化利用率很高。青贮是保存饲料的经济又实用的方法。青贮饲料添加剂,是专门用于饲料青贮的一类微生物添加剂,主要作用是有目的地调节青贮料内微生物区系,调控青贮发酵过程,促进乳酸菌大量繁殖更快地产生乳酸,促进多糖与粗纤维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青贮饲料发酵剂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去15-20年来反刍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研究与生产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许多专家认为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是中国反刍动物生产实践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首先,以饲养青脚鸡的嗉囊和盲肠内容物为样品分离乳酸菌,通过对菌体形态特征、菌落特征、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及生物学活性的分析,对从鸡源生境中分离的乳酸菌进行初步鉴定。其次,以新鲜玉米秸杆为材料草,选用2种乳酸杆菌进行青贮饲料的添加调制,定期取样,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计数青贮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了解自然及人工添加的青贮过程中乳酸菌的菌数变化情况,同时测定青贮饲料的pH值,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以新鲜玉米秸秆为原料,在实验室进行了小型的青贮发酵试验,通过感官判定等方法,对常规青贮的制作进行预备试验,取得良好的青贮效果,为实际青贮饲料的生产提供基本的技术保证。再次,选取灭菌干燥麦麸为载体,将一定浓度和一定接种量植物乳杆菌的菌液吸附在麦麸上,并设置4种不同的条件存放,对带菌麦麸的保存条件进行摸索。最后,对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的最适添加菌浓度进行梯度试验,对添加乳酸菌的青贮饲料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进行了测定,对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并对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进行了添加不同菌株的发酵对比试验,对添加不同乳酸菌的青贮饲料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进行了测定,对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综上所述,初步确定从鸡源生境中分离的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带菌麦麸最佳保存条件为室温厌氧,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的最适添加菌浓度为107/g,LM3和C5等比例混合的复合菌株青贮效果较好,提示了在青贮添加的发酵过程中,不同菌株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刘丽颖[10](2007)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区复合农林系统及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将准格尔旗作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1.首先对准格尔旗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及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根据地貌及侵蚀特征将全旗分为砒砂岩区、风沙区和黄河沿岸冲积平原区三个类型区,并得出结论:准格尔旗现有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农业发展模式并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必须合理调整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农、林、牧各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次对准格尔旗砒砂岩区的人工沙棘林进行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得出结论:在砒砂岩地区依据适地适树原则和合理密度设计及营造的乔灌草混交和灌草混交群落,生长郁闭快、生物产量高,能够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水减沙,有效的治理砒砂岩区水土流失。同时,能够显着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及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在农林复合系统原理、原则和目标的理论指导下,并总结以往植被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本试验确定沙棘是砒砂岩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灌木树种,并与油松、杨树等乔木,柠条、山杏等灌木,苜蓿、草木樨等牧草构成复合农林系统,作为砒砂岩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最后对三大类型区分别进行立地条件评价,有针对性地选择乔、灌、草种类,进行景观格局和植物群落的结构配置,建立适宜的复合农林类型,并对正在应用的和新建的复合农林系统进行效益分析,筛选出最佳模式进行推广。2.具体规划内容如下:(1)砒砂岩区本区干旱频繁,地形破碎,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强烈。因此,确定本区重点为发展水土保持林。适宜的复合农林系统类型有:①油松—沙棘;②柠条—沙棘—牧草;③沙棘—牧草;④油松—山杏;⑤柠条—苜蓿;⑥油松—沙棘—牧草;⑦油松—柠条;⑧杨树—沙棘—牧草。同时,还应重点发展基本农田建设,主要是川台地、隔坡梯田和沟坝地的水土保持高效农田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以复合种植。(2)风沙区该区干旱、少雨、多风。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植被覆盖度较低。因此,确定本区重点为营造防风固沙林。建立的主要农林复合类型为柠条—沙棘—牧草和沙柳—羊柴—牧草两种模式。(3)黄河冲积平原区本区为黄河冲击平原一、二级台地,土质肥沃,水源富足,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开发条件。因此,确定本区重点为发展农牧业。种植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发展农牧结合模式。主要有:①冬小麦—青贮玉米;②春小麦—青贮玉米;③冬(春)小麦/籽粒玉米‖饲用甜菜;④冬牧70黑麦—水稻;⑤冬小麦/玉米‖胡萝卜;⑥冬小麦—蔬菜(西红柿、黄瓜)。畜牧业发展模式除上述农牧结合方式外,还应注重发展玉米秸秆加工产业,实现农牧结合良性循环的模式。3.本研究采用了景观规划法,它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如斑块、廊道和基质等用于农林复合的设计规划,与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分析相比较,其应用层次更多、目的性更强。同时采用GPS作为重要更新手段对调查样地进行定点,使用AutoCAD、Photoshop等制图软件进行设计和分区。本试验提出的农林复合系统类型能够直接在晋陕蒙接壤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丰富了复合农林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但是,有关复合农林系统结构配置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二、秸秆养畜要注意合理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秸秆养畜要注意合理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规模经济理论
    2.3 标准化理论
    2.4 农户行为理论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2)鹅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玉米秸秆养鹅(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养鹅业现状
2“粮改饲”政策解决饲料粮短缺问题
3 各类补贴政策鼓励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
4 大力开发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养鹅
5 秸秆饲料化技术
6 掌握好精粗比例, 合理搭配玉米秸秆饲料养鹅
7 结语

(3)秸秆养畜综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秸秆养畜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1. 秸秆养畜的意义
    2. 目前存在问题
二、推广综合技术,提高秸秆加工利用效果
    1. 秸秆青贮与秸秆全贮
    2. 秸秆氨化
    3. 秸秆揉搓技术
    4. 秸秆去尘去杂
    5. 秸秆调制与搭配技术
    6. 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
    7. 定时饲喂技术
三、扩大养殖规模,快速提高秸秆利用比例
    1. 加大对秸秆养畜扶持力度
    2. 合理布局与规划

(4)秸秆养畜的处理方法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处理方法
2 发展建议

(5)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的营养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1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现状
        1.1.2 青贮简述
        1.1.3 调制优质青贮饲料的影响因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贮饲料的发展史
        1.2.2 国内外青贮饲料研究的现状
        1.2.2.1 国外青贮饲料研究的现状
        1.2.2.2 国内青贮饲料技术研究的现状
        1.2.3 青贮饲料的发展趋势
    1.3 青贮饲料质量的评定
        1.3.1 国外青贮饲料质量的评定标准
        1.3.2 国内青贮饲料质量的评定标准
        1.3.2.1 现场评定
        1.3.2.2 实验室评定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条件
    2.2 试验设计
        2.2.1 青贮过程中玉米全株青贮饲料和去穗青贮饲料的营养变化差异
        2.2.2 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2.2.3 探讨不同存储方式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2.3 青贮饲料的制备
    2.4 青贮饲料的品质分析
        2.4.1 感官鉴定
        2.4.2 实验室评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贮过程中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研究
        3.1.1 玉米青贮饲料的感官鉴定结果
        3.1.2 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
        3.1.3 青贮过程中两种青贮饲料营养物质的变化
        3.1.3.1 青贮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3.1.3.2 青贮过程中 WSC 含量的变化
        3.1.3.3 青贮过程中 DM 含量的变化
        3.1.3.4 青贮过程中粗蛋白的变化
        3.1.3.5 青贮过程中粗脂肪含量的变化
        3.1.3.6 青贮过程中 NDF 含量的变化
        3.1.3.7 青贮过程中 ADF 含量的变化
        3.1.3.8 青贮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3.1.4 青贮过程中两种青贮饲料的发酵变化
        3.1.4.1 青贮过程中 pH 的变化
        3.1.4.2 青贮过程中乳酸含量的变化
        3.1.4.3 青贮过程中 NH3—N/TN 含量的变化
        3.1.4.4 青贮过程中总能的变化
        3.1.4.5 青贮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3.2 不同品种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品质的变化
        3.2.1 不同品种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物质的变化
        3.2.2 不同品种玉米秸秆青贮发酵的变化
    3.3 玉米秸秆在两种存储方式中的营养动态
        3.3.1 两种存储方式中干物质的变化
        3.3.2 两种存储方式中 WSC 的变化
        3.3.3 两种存储方式中粗蛋白的变化
        3.3.4 两种存储方式中有机物的变化
        3.3.5 两种存储方式中 NDF 的变化
        3.3.6 两种存储方式中 ADF 的变化
        3.3.7 两种存储方式中 IVODM 的变化
4 讨论
    4.1 感官评定青贮饲料的品质
    4.2 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4.3 青贮过程中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研究
    4.4 青贮过程中青贮饲料的发酵
    4.5 不同品种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物质以及发酵的变化
    4.6 存储方式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
5 结论
    5.1 青贮过程中青贮饲料的营养变化差异
    5.2 不同品种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5.3 玉米秸秆的两种存储方式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6)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农业生产秸秆类物料制粒的目的及意义
        1.1.1 秸秆的种类及产量
        1.1.2 秸秆的应用现状
        1.1.3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意义
    1.2 生物质燃料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类型及特点
        1.2.4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装备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制粒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2.1 制粒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制粒机结构
        2.1.2 制粒过程分析
    2.2 动力计算
        2.2.1 配套动力
        2.2.2 减速器齿轮轴的功率、转速及扭矩
    2.3 环模结构设计
        2.3.1 材料选择
        2.3.2 模孔设计
        2.3.3 环模参数确定
    2.4 压辊结构设计
        2.4.1 材料选择
        2.4.2 结构参数确定
        2.4.3 压辊与环模间隙的确定
        2.4.4 压辊数目确定
    2.5 压辊和环模间相互作用力的确定
    2.6 小结
第三章 环模制粒机数字化造型
    3.1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理论及方法
        3.1.1 特征技术概述
        3.1.2 参数化设计方法
        3.1.3 数字化装配技术
    3.2 制粒机核心部件数字化建模
        3.2.1 创建三维实体模型
        3.2.2 创建参数化模型样板
    3.3 主体部分其他零部件实体建模
    3.4 创建二维工程图
        3.4.1 单位制的设定
        3.4.2 二维工程图的创建
    3.5 制粒机装配
        3.5.1 减速器装配
        3.5.2 主体部件装配
        3.5.3 整体装配
    3.6 小结
第四章 环模制粒机动态仿真与有限元分析
    4.1 制粒机动态仿真研究
        4.1.1 虚拟样机开发技术
        4.1.2 ADAMS 和 Pro/E 联合仿真的实现
        4.1.3 制粒机 ADAMS 仿真分析
    4.2 环模制粒机有限元分析
        4.2.1 弹塑性理论问题有限元法
        4.2.2 Pro/E 模型传递及 ANSYS 前处理
        4.2.3 ANSYS 加载求解及后处理
    4.3 小结
第五章 环模制粒机试验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1.2 试验材料预处理
        5.1.3 试验方法
    5.2 单因素试验与结果分析
        5.2.1 试验方案设计
        5.2.2 试验因素对成粒率的影响分析
        5.2.3 试验因素对颗粒密度的影响分析
        5.2.4 试验因素对颗粒燃料抗跌碎强度的影响分析
        5.2.5 试验因素对颗粒单位产量耗电量的影响分析
    5.3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5.3.1 试验设计
        5.3.2 试验数据处理
        5.3.3 建立回归方程
        5.3.4 显着性检验
        5.3.5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5.3.6 回归方程优化求解及验证
    5.4 小结
第六章 制粒机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
    6.1 系统开发策略
        6.1.1 系统体系结构
        6.1.2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6.2 系统总体设计
        6.2.1 系统开发流程
        6.2.2 程序设计过程
    6.3 系统应用
    6.4 小结
第七章 颗粒燃料环模制粒机效益分析
    7.1 经济效益分析
        7.1.1 成本计算
        7.1.2 投资收益
    7.2 社会效益分析
    7.3 生态效益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秸秆养牛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秸秆养牛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1.1.1 秸秆
        1.1.2 秸秆养牛
        1.1.3 秸秆养牛项目
        1.1.4 秸秆养牛项目管理
    1.2 秸秆养牛项目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1.2.1 国家需要
        1.2.2 行业需求
        1.2.3 科学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的推动
        1.3.2 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
        1.3.3 项目投资建设管理理论
        1.3.4 农业产业化理论
        1.3.5 规模经济理论
        1.3.6 文献研究的结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秸秆养牛项目管理总论
    2.1 管理本质是劳动理论
        2.1.1 管理本质探折意义
        2.1.2 管理本质研究进展
        2.1.3 管理本质是劳动的基本观点
    2.2 秸秆养牛项目管理总论
        2.2.1 项目管理的对象
        2.2.2 项目管理的主体
        2.2.3 项目管理的目标
        2.2.4 项目管理的手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秸秆资源量与可养牛量预测
    3.1 秸秆的种类及分布
        3.1.1 秸秆的产生
        3.1.2 秸秆的种类
        3.1.3 秸秆的地理及季节分布
    3.2 秸秆资源量的预测
        3.2.1 影响秸秆资源数量的主要因素
        3.2.2 秸秆资源量的预测模型
    3.3 秸秆可养牛量预测
        3.3.1 牛的秸秆采食量
        3.3.2 秸秆养牛量的预测模型
    3.4 作物播种面积、单产与可养牛量
        3.4.1 以全国为例
        3.4.2 牛奶和牛肉的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秸秆饲料生产管理
    4.1 秸秆的特点与一般加工方法
        4.1.1 秸秆的特点
        4.1.2 秸秆的一般加工方法
    4.2 秸秆饲料的需求与加工的技术路线
        4.2.1 秸秆饲料的需求
        4.2.2 秸秆饲料加工的技术路线
    4.3 稻草、小麦秸加工管理
        4.3.1 稻草、小麦秸的收集
        4.3.2 稻草、小麦秸加工成“压缩饼干”
        4.3.3 “压缩饼干”的贮存
    4.4 玉米秆加工管理
        4.4.1 玉米秆的收集
        4.4.2 玉米秆加工成“面包草”
        4.4.3 “面包草”的贮存
    4.5 秸秆饲料加工场管理
        4.5.1 秸秆饲料加工场规模
        4.5.2 秸秆饲料加工场选址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秸秆养牛项目组织管理
    5.1 秸秆养牛现状
    5.2 以养牛专业户为核心的秸秆养牛模式
        5.2.1 秸秆养牛的发展方向
        5.2.2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5.2.3 以养牛专业户为核心
        5.2.4 秸秆养牛组织体系
    5.3 秸秆养牛的分散
        5.3.1 养牛专业户
        5.3.2 分散原因
        5.3.3 分散方法
    5.4 秸秆养牛的集中
        5.4.1 牛犊生产、育肥和产乳
        5.4.2 集中原因
        5.4.3 集中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秸秆养牛扶持政策
    6.1 养牛专业户的投入与产出
        6.1.1 养牛专业户的投入
        6.1.2 养牛专业户的产出
    6.2 养牛专业户的经济效益与风险
        6.2.1 养牛专业户的经济效益计算模型
        6.2.2 养牛专业户的风险
    6.3 保证养牛专业户经济效益的扶持政策
        6.3.1 保证养牛专业户经济效益的扶持政策
        6.3.2 保证养牛专业户经济效益的补贴政策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偃师市秸秆养牛项目管理
    7.1 偃师市秸秆养牛的基本情况
    7.2 秸秆资源量与可养牛量的预测
    7.3 秸秆饲料生产管理
    7.4 秸秆养牛项目组织
    7.5 秸秆养牛扶持政策
    7.6 秸秆养牛发展建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8)秸秆饲料在辽宁省的利用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秸秆利用率低
    2.2 加工技术落后
    2.3 缺乏政策扶持
3 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4 发展对策
    4.1 合理规划, 科学指导秸秆利用
    4.2 完善扶持政策, 推进秸秆利用
    4.3 加强科技推广, 提升秸秆利用水平

(9)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符号表
文献综述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鸡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1.6 乳酸菌计数方法
    1.7 麦麸吸附乳酸菌的方法
    1.8 青贮添加剂最低接种浓度的测定方法
    1.9 不同乳酸菌青贮添加的测定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乳酸菌分离和鉴定的结果与分析
        2.1.1 分离乳酸菌的染色和形态观察结果
        2.1.2 乳酸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2.1.3 乳酸菌的乳酸定性检测结果
        2.1.4 乳酸菌的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2.2 麦麸吸附乳酸菌的结果与分析
        2.2.1 麦麸的最大吸附量
        2.2.2 扩增菌液最终活菌数
        2.2.3 带菌麦麸活菌数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2.3 青贮添加剂最适接种浓度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2.3.1 扩增菌液的活菌数结果
        2.3.2 青贮饲料的物理性状观察结果
        2.3.3 青贮饲料pH值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2.3.4 青贮饲料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2.4 不同乳酸菌青贮添加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2.4.1 扩增菌液的活菌数结果
        2.4.2 青贮饲料的物理性状观察结果
        2.4.3 青贮饲料pH值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2.4.4 青贮饲料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 不同生境的乳酸菌
    3.2 乳酸菌的分类与鉴定
    3.3 乳酸菌在青贮中的动态分布
    3.4 影响常规青贮效果的因素
    3.5 影响青贮添加效果的因素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区复合农林系统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农林复合系统简介
        1.1.1 农林复合系统概念
        1.1.2 农林复合系统结构配置
        1.1.3 农林复合系统调控技术
        1.1.4 农林复合系统功能和效益
    1.2 农林复合系统研究发展趋势
    1.3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侵蚀类型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
        2.2.2 人口与分布
        2.2.3 经济收入
    2.3 土地利用概况
        2.3.1 土地利用及变化
        2.3.2 土地利用系统诊断
        2.3.3 土地结构调整
    2.4 小结
3 试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3.2.2 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
        3.2.3 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
4 结果与分析
    4.1 复合农林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与经验
        4.1.1 原理
        4.1.2 原则
        4.1.3 目标
        4.1.4 主要经验与问题
    4.2 准格尔旗以沙棘为主的复合农林系统功能分析
        4.2.1 生物多样性分析
        4.2.2 涵养水源功能
        4.2.3 改良土壤作用
        4.2.4 保水减沙效益评价
        4.2.5 经济效益评价
        4.2.6 社会效益评价
    4.3 基于试验结果及有关理论的准格尔旗复合农林系统及智能规划设计
        4.3.1 砒砂岩区
        4.3.2 风沙区
        4.3.3 黄河冲积平原区
    4.4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秸秆养畜要注意合理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2]鹅粗饲料的开发与利用——玉米秸秆养鹅[J]. 张昌莲,汪超. 畜禽业, 2018(06)
  • [3]秸秆养畜综合技术[J]. 戚守登,薛雅琴. 科学种养, 2016(02)
  • [4]秸秆养畜的处理方法及发展建议[J]. 王维娜,程丽萍,张海峰. 养殖技术顾问, 2013(07)
  • [5]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的营养动态研究[D]. 公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6]生物质颗粒燃料制粒机数字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 高微. 沈阳农业大学, 2012(12)
  • [7]秸秆养牛项目管理研究[D]. 孙育峰. 天津大学, 2009(12)
  • [8]秸秆饲料在辽宁省的利用途径[J]. 庄文发,陈冲. 现代畜牧兽医, 2008(12)
  • [9]青贮饲料添加乳酸菌的研究[D]. 朱玮. 安徽农业大学, 2007(09)
  • [10]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区复合农林系统及设计[D]. 刘丽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饲养牲畜应注意合理调制秸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