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意见推动农村卫生改革发展(上)——访卫生部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司长李昌明

学习指导意见推动农村卫生改革发展(上)——访卫生部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司长李昌明

一、学习《指导意见》 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上)——访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司长李长明(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平[1](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指出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郎杰燕[2](2019)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制度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政治学发展的始终。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性制度,其改革、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分散农民疾病风险、降低农民医疗负担、增进农民健康福祉,而且有利于缓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国家政权合法性。可见,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体现其社会性的同时也显现出很强的政治性。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从建国之初的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到如今城乡一体化整合期的“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走过一条“跌宕起伏”的制度变迁之路。时至今日,仍存在管理经办体制不顺畅、筹资结构不合理、待遇支付制度不健全、监督控费机制不完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诸多问题,给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国家能力和政府信任带来巨大挑战。诚然,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形成了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是,对于由宏观管理、筹资、待遇支付三项核心要素制度构成,关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两个市场”,关涉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及农民个人等多元利益,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高度耦合性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而言,单一角度的分析难免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与内在逻辑。综合“结构”、“行动”与“历史”要素全面解释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解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提供了一个广阔视角,以期探寻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为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指明方向、提供路径。为此,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依据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划分制度变迁阶段的方法,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划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7)、改革开放初期(1978-2001)、新世纪初期(2002-2008)、城乡一体化加速期(2009-今)五个阶段。通过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归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并着重探寻其变迁的内在逻辑。由此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其一,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复杂变迁历程与多元变迁特征。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五次重大变迁。并且,每次大的制度变迁阶段下均有制度创新、制度扩散、制度完善等连续的、有所差异的制度变迁过程。同时形成分层分序的变迁路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行、内源性与外源性交揉、渐进性与突变式共存、合意性与意外性同在的多样化变迁方式,以及利弊相随的制度变迁绩效。其二,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遵循“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逻辑。制度环境通过粘嵌耦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结构性影响,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中的宏观管理、筹资和待遇支付制度分别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粘嵌,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性变迁。行动主体通过价值偏好与利益博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自主性影响,即建国初期农民的共同行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的整体性动员,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医疗机构、农民等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新世纪初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以及城乡一体化加速期人社与卫生两个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权争夺,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自主性变迁。另外,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近百年变迁历史中形成对“国家主导”、“自愿合作”以及“二元保障”路径的强劲依赖,并且还受到诸多偶然性事件以及关键节点等时间要素的深刻影响。其三,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应在优化制度环境、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突破路径依赖、把握关键节点的基础上向着更加公平、健康、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曾雪兰[3](2018)在《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赤脚医生群体兴起于1960年代,活跃于“文革”时期,于改革开放中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兴衰演变与时代变迁相吻合,其人生轨迹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色。这一群体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依据大量的档案和文献,结合回忆录和口述访谈史料,以历史学方法为主,辅以社会学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考察这一群体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重点梳理这个群体的构成,医疗技术和医疗实践,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等问题,讨论赤脚医生的角色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透过这个话题的梳理和讨论,也可以呈现农村医疗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村的日常医疗活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考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状况。民国时期乡村医疗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公共医疗体系远未建立,公共医疗设施残缺不全。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对原有乡村传统医疗方式实施改造,开始建立乡村现代公共医疗体系,为赤脚医生群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大规模培养半农半医、不脱产的卫生员和新法接生员,构成了赤脚医生队伍的组织基础。赤脚医生群体的历史演变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紧密相关。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繁荣和崩解,赤脚医生群体经历了走向兴盛和逐渐衰落的过程。第二章叙述和分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主要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比例、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方面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另外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北京市赤脚医生的发展概况与全国的情况作比较,以及从人数和结构两方面将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省、市的赤脚医生群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介绍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技术状况。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另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各地基本一致。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主要有培训、考核和轮换交流制度。提升方式上,京郊独具特色。尤其是培训工作,与首都具备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有一定关系。第四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实践活动。他们参与的医疗实践主要有防病治病;参加以防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参与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工作;参与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对医疗实践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状况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五章探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主要从赤脚医生的行政、业务管理机构对赤脚医生的管理以及赤脚医生与村庄中各类人员的关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外还对京郊赤脚医生参与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了介绍。第六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主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析。从毛泽东时代到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变动。职业流动则贯穿于两个时期,但在不同时期,赤脚医生职业流动的方式也有差异。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动,队伍人数迅速减少。这一时期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有着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新特征,职业范围更为广泛,流动也更为频繁。

姚力[4](2018)在《卫生工作方针的演进与健康中国战略》文中提出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的初心与使命,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方针几经调整变化,由"四大方针"到以农村为重点,由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到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究其根本,为人民健康服务、防患于未然、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积极有效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经验总结。以此为指导,中国的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全民健康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等内容为重点的健康中国战略,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

田孟[5](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指出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徐晓新,张秀兰[6](2016)在《共识机制与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的路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例》文中认为政策议程设置是政府对政策议题依其重要性进行排序的过程。在政治精英中建立共识,是实现政策议程设置的关键。基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议程设置过程的观察,发现社会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存在官僚、上书和协商三条路径。在谋求政策共识过程中,这三条路径呈接力模式。这三条路径及其接力模式,显示了中国决策体制的开放性和适应性。这一发现打开了议程设置的"黑箱",阐释了中国场域下政策之窗开启的路径和机制,丰富了金登提出的多源流框架。

冯秀秀[7](2016)在《赤脚医生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赤脚医生特指我国“文化大革命”前后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中不脱产的、由贫下中农推荐、经过一定时期培训的具有初级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卫生人员。新中国成立后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经济落后,农村缺医少药,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面对这一现象,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有效的卫生指示,促使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大规模转移。经济养得起、农民用得动、农村留得住的赤脚医生应运而生,并在农村得以长时间存在。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农村集体经济式微和人民公社解体,合作医疗崩溃,赤脚医生制度瓦解。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方法等,认为对赤脚医生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探讨了赤脚医生制度产生的原因:政府推动以及毛泽东同志的支持,国家经济的落后与人民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城乡二元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以及人民公社的成立,农村人文关怀与归属感。这些因素都促使中国建立一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能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难题的基层医疗卫生制度。第三部分叙述了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变化,包括赤脚医生制度的源起、发展以及终结的整个历史进程,认为赤脚医生制度源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70年代中后期发展到顶峰,随着1978年之后农村体制改革的推进,不再适应农村形式,1985年卫生部宣布不再使用赤脚医生的称呼。第四部分叙述了赤脚医生制度一整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选拔、培训、管理、考核、工作与待遇,认为赤脚医生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在合作医疗的管理之下,由公社、大队、生产队层层选拔,公社卫生院定期组织赤脚医生培训,合作医疗制度来完成对其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内容主要是防病治病、采药制药、妇幼保健,待遇方面实行工分代酬。第五部分全面分析了赤脚医生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新法接生加以深刻说明,指出赤脚医生制度废除之后农村面临基层卫生人员少、待遇低、服务覆盖面低等一系列的困境,农村需要一种类似于赤脚医生制度的医疗服务制度,来满足最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时至今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推行,研究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历程,理清其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探究其组织管理内容以及作为当时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创举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认为应该对赤脚医生制度的存废给予客观、公正和全面地评价,这对当今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周毅[8](2015)在《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医疗资源稀缺性和失衡性问题尤其突出。“新医改”实施方案摸石过河,成效甚微。一是医疗资源布局、配置及结构不合理问题尚未根治,医疗资源地域、城乡和人群差别失衡局面依旧,国民健康不确定因素增多,人均医疗资源占有量居于世界下游水平,医疗资源约束性不断增强,难以维持中等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二是银发浪潮压力巨大,财政投入不足,“泛市场化”取向的“旧医改”产生恶果,“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等问题普遍存在。三是外部效应导致利益外溢性现象,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整合效果差,供需双方利益集团内外摩擦,引发各类矛盾,加剧原本紧张的医患供需矛盾,由可为社会所承受到难以承受,市场机制、政策调控、法规契约三法失灵,后续发展空间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调整完善“新医改”实施方案,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是理论与实践都亟待解答的重大课题。在深入探讨医改理论及其相关性辨析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外主要发达国家“新医改”经验教训,与其他相关研究比较,本文主要贡献是:1.揭示医疗体制改革发展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矛盾运动规律。比较分析发现,医疗体制改革与健康生产力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健康生产力发展决定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居支配地位,是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对健康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医疗体制改革发展是健康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只有提供足够医疗体制改革成果,健康生产力才能可持续发展。成功经验是根据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实现医疗服务福利均衡化;失败教训是违背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加大医疗布局、资源分配、患者待遇及病种医疗差距,致使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失衡。描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轨迹,从建国初期“统包统揽”到改革开放后“旧医改”时期“过度市场化”,再到目前“新医改”时期可能“过度公立化”趋势,致使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全球最低、医疗费用全球较高。探讨其从一个极端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深刻历史背景和纷繁复杂的现实国情。揭示中国“旧医改”“基本不成功”主因是违背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忽视医患之间天然权力关系,违背医疗卫生“反市场化”公益天性;解剖公立医院改革的不彻底性、不完整性及形式主义猖獗,究其“医殇”根源,在于财政约束、路径依赖和特殊利益集团关系盘根错节,强权弱法,传统体制机制根基未根本动摇,加剧医患关系紧张,致使患者灾难波及广大民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分析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改革发展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论证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及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运用全面性视角的两点论及重点论分析,在医疗体制多元化矛盾中,公立医院是主要矛盾,起主导、支配和决定作用。私立医院是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形影相随,缺一不平,缺一不飞,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阐释私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开放性、创新性、突破性、竞争性与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保守性、封闭性、约束性矛盾的运动规律。根据强制性公益、强制性私益、志愿性公益和志愿性私益等四种历史必然选择,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医院与私立营利医院三驾马车竟相发展是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必然结果。私立医院供需双方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在市场失灵情况下实行政府干预,通过管控下的竞争提供医疗服务;而公立医院供需双方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在政府失灵后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公立医院志愿选择非营利性公益服务,具有纠正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功能。研究发现,私立非营利医院体现的非分配约束、平等竞争、透明信任和社会参与等组织特性,不仅可协同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进行医疗体制结构和功能优化,又能有效降低交易的隐性成本,防止道德风险,在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优质服务,尤其是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需求方面优势明显。3.探寻治理医疗体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有效途径。围绕“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如何用好钱?”议题,针对垄断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等问题,对症下药,科学的宏观调控与适度自由的市场调节双轮驱动,协调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与市场公平竞争关系,医改政策导向性与医疗立法强制性统一,理顺患者就医和医师行医两种行为关系,建立完善社会事业新型法入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树立医院品牌,建立健全筹资、付费、医院管理及全科医师“守门人”核心制度,构造“全覆盖多层次低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及弱势群体医疗救助机制,立法确保患者知情权、自愿权、保密权和选择权。坚持医疗文明人道性、公益性、公平性、专业性、预防性、可及性、多样性,提出“新医改”实施方案从特殊性、稀缺性、垄断性向法制化、标准化、均衡化、人性化转型新思路。

李彬[9](2008)在《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角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下,以湖北、江苏、河北三省的村卫生室为主要观察对象,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村卫生室原先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借助社会学、经济学、组织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卫生政策、区域卫生规划的情况以及国外卫生服务机构的经验,探讨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理想角色模型及其支持系统,同时从管理和治理两大视角解答村卫生室角色定位应当如何实现。研究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和运筹学的理论,通过现场调查、信函调查和个人深度访谈收集数据,采用专家咨询、两步聚类法、TOPSIS综合评价法以及Bayes判别分析法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结合文献回顾、角色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和治理理论的观点,为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的实际调查和理论分析,论证了村卫生室应有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了村卫生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角色失调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分析制度的路径依赖痕迹与我国卫生改革宏观形势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理想模型。模型中对村卫生室的举办形式以及如何扮演必要角色、基本角色和积极角色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同时提出了该模型所需的支持系统,共同组建了一个完善的村卫生室运行体系。为了使村卫生室的新角色能够成功扮演,不仅需要一个提供基础设施、人才供应以及财力、经费的支持系统,更需要政府合理、严谨地规划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服务范围与程度,清楚地界定三者的职责,对村卫生室的机构设置、运作方式以及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建立“闭环监督”机制。只有当制度变革和系统实施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村卫生室角色朝着期望的方向转变。研究结论全文通过历史回顾和现状描述,遵循“理实交融”的原则,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以下八个基本结论。(1)村卫生室属于直线式管理的正式组织,职能是承担规定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等工作,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2)村卫生室在新农村时期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公共卫生的“守门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医疗费用的“控制阀”;农村社会的“稳定器”。(3)村卫生室在新农村时期的举办性质与形式:可以集体举办、村医联办,也可以个体承办,不管何种性质的产权与经营权形式,村卫生室应保持其非营利性、福利性的机构性质。(4)当前村卫生室的角色混乱,与预设的角色定位存在分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和集体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不足、农村卫生改革滞后、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利以及村卫生室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不足。(5)找准村卫生室所要扮演的角色丛及其角色结构是解决村卫生室角色定位问题的先决条件。在理想角色模型中,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由必要角色、基本角色和积极角色三个层次共同组成。其中,村卫生室的必要角色是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本角色是基本医疗服务,村卫生室的积极角色是对乡村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相关行为。(6)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模型的支持系统:基本设施的支持与提供;人才供应与保障;财力、经费的投入与持续。(7)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的监督与考核机制:考核办法共分六个部份,医德医风(100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250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150分)、卫生防疫(250分)、资料管理(100分)、妇幼保健(150分)。(8)管理视角和治理视角的政府改革是实现新农村环境下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有力保障。在管理视角的改革中,根据村卫生室科学定位的总体框架,采用两步聚类法、TOPSIS综合评价法以及Bayes判别分析法等方法对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进行定位,结合博弈论发现政府进行相关变革的必要性;在治理视角的改革中,通过对目前卫生系统中链式监督的弊端分析,得出只有建立闭环监督机制才能使农村卫生变革顺利进行的结论。政策建议为了密切配合村卫生室角色系统的运行,研究提出了适宜新农村时期的政策建议。(1)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或使用应因地制宜。对于已经在使用并且达到国家要求的面积和功能分区的村卫生室,应区分其房屋所有权性质区别对待;对于没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或达不到国家要求的面积和功能分区的村卫生室,房屋应由县、乡政府统筹投入建设,所有权归村委会所有,房屋的维护、修缮等工作也由村委会承担,维修金由村委会向政府申请。(2)村卫生室的基本设备应根据当地的经济与实际需要进行配备。对于已经在使用并且达到国家对基本设备要求的村卫生室,其设备无论是由政府或私人投入的,其所有权都应归国有,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其中,设备由私人投入的应由县卫生局根据设备状况进行设备残值评估,政府出资购买,使其所有权转为国有;对于没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或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的基本设备应由国家和县卫生局负责投入,所有权归国有,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3)村卫生室的药品配备应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以及相关地方性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药品种类、数量的配备。配备药品所需的经费来源应根据经营性质来定,如果是公营性质(村办、院办、村院联办)则应由村委会或乡镇卫生院出资,如果是私营性质(村医办)则经费由村医个人承担。(4)农村卫生队伍应在用足用好存量的前提下,不断吸引增量。通过在村中寻找合适的替代者、由乡镇卫生院直接设点、动员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村行医以及恢复大、中专医生的学历教育等方式保障村卫生室的人才供应;通过有计划、有考核的“闭环”培训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5)政府在对卫生事业投入时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从财力上支持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等具有外溢效应的项目。(6)村卫生室科学治理角度的政策倡导:政府应树立公平行政理念,积极组织与建立协商治理机制;吸收公民、社会团体加入公共决策过程;引入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服务供给主体进行监管。(7)政府应在新的方案基础上对机构设置、运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调整与变革,将链式监督制约机制转化为闭环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卫生机构与民众的良好互动,使改革得以切实有效地实施。研究的创新与局限1.研究的创新性(1)运用社会角色理论,系统分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界定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期望,并对其内涵进行识别,构建村卫生室的角色模型,能够丰富和发展政府解决村卫生室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提供认识村卫生室角色的新的政策思路,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2)本研究理论上提出村卫生室实现角色期望的途径和方法,并且着重探讨了社会转型期的村卫生室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农村卫生管理的实践模式提供政策及现实支持,从而保证村卫生室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得以顺利发挥。2.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在数据收集中由于条件局限,收集的数据样本相对要检验的命题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在指标设计的全面性及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在有关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研究中,从多理论视角探索是必要的,但笔者担心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对许多理论的理解不一定全面和深刻。

李德成[10](2007)在《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1955—1983年)》文中指出农村合作医疗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它是一种在村庄范围内,实现健康人群与生病人群互助救济的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它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初,国家卫生状况十分糟糕,整个国家缺医少药,农村更是如此;而且,当时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及财力的限制,医疗保障只惠及城镇居民,广大农村居民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自发地创建了合作医疗这种医疗保障制度。由于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和推广,以及“赤脚医生”对合作医疗的忠实执行,大大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提高了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显着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被一些国外专家赞为“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较好地解决了农村问题”的“中国模式”。但是,80年代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合作医疗纷纷解体,大多数地方的农民又回到自费看病的老路,造成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因病致贫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今天,在新一届政府的重视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推行,对过去合作医疗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第一章首先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所面临的落后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以及新政权采取的对策。建国初期,整个国家卫生状况十分糟糕,农村更甚,而且卫生资源严重分布不均。新政权面对农村地区十分落后的卫生状况,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先是提出了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用以指导整个国家的卫生建设,接着整合农村已有的卫生资源组建联合诊所,并派遣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巡回医疗,以缓解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困境,与此同时,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着手构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为农村社会提供适宜的卫生保健服务,使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支持体系和实施平台,并为后者提供制度实施的组织保障,后者是其网底和基础。第二章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史和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作用以及合作医疗衰落所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论述。合作医疗的兴起是在农村合作化高潮时期,其发展是在“文革”期间,衰落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合作医疗的组织和管理大多是以村庄为范围进行,其最明显的作用是遏制和消灭了农村地区的很多传染病、地方病,缓解了农民看医问诊艰难的困境,提高了农民的身体素质,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居民的预期寿命,促进了社会发展。它的衰落,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第三章从多维角度对合作医疗的兴衰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合作医疗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其兴衰与中国社会转型及“二元社会”结构模式有关。它的兴起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农民的现实需要,其在短期内能够在全国迅速推广,是因强大政治动员和政府从外部实行干预的结果,它的解体也受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当然,对合作医疗发展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集权化政府有强大的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毛泽东的权威。合作医疗能在那样短的时期内迅速推广和普及也是得到了党中央及毛泽东主席强有力的支持,合作医疗的解体也与政府部门改变了毛泽东时代的卫生路线有关。第四章对赤脚医生出现、演进的历史进行了阐述,对赤脚医生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赤脚医生的管理、培训,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探讨。赤脚医生是合作医疗的忠实执行者,由于有这样一支在农村基层就地培养起来的卫生队伍的辛勤工作,使农村地区落后的卫生面貌大为改观。赤脚医生现象的出现,是当时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缺乏的状况,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产物,符合缺医少药的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由于当时重视对赤脚医生的管理、培训以及医德教育(当时体现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上赤脚医生是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开展医疗活动,使其能很好地为农民服务,医患关系和谐融洽。当时能在短时期内迅速造就出一支遍布全国的、百万人的赤脚医生队伍,有其可取的经验,对今天乡村医生的培训也有借鉴意义。第五章通过对一个普通村庄——社山村合作医疗发展史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村庄医疗的发展与政治运作有极大的关联。社山村的村庄医疗兴起于合作化时期,是一种村庄内部自发的行为;而合作医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当时政治、经济环境下,外来力量干预的结果。在当年政治化的社会空间中,合作医疗被视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阵地之一,搞合作医疗是执行毛主席的卫生路线,所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加上在当时公社体制下,农民的生产、生活都依赖于集体,由于有集体经济做后盾,使合作医疗得以维系和发展。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公社体制的解散,在没有外来力量的干预下,社山村的合作医疗也就瓦解了。从村庄医疗的兴衰原因可以看出,干部和政府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最后余论部分对当时的合作医疗和新型合作医疗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些对新型合作医疗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新型合作医疗应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将新型合作医疗的举办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构中,打破城乡“二元社会”壁垒,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模式,发展全民医疗保险,平等地保障每个公民的健康权,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二、学习《指导意见》 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上)——访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司长李长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指导意见》 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上)——访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司长李长明(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阐释
        (一)制度及制度变迁
        (二)医疗保险制度及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四、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二)分析框架:环境·主体·时间与制度变迁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六、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总体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1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
    1.1 建国初期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1.1.1 制度生成:米山联合保健站建立
        1.1.2 制度扩散: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推广
    1.2 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1.2.1 制度创新:稷山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建立
        1.2.2 制度扩散: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大力推广
        1.2.3 制度衰退:国民经济调整下暂时性式微
        1.2.4 制度高潮:“六·二六”指示下走向“顶峰”
    1.3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1.3.1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雪崩式”解体
        1.3.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首次恢复重建失败
        1.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再度恢复重建无果
    1.4 新世纪初期“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
        1.4.1 制度创新:新农合政策出台
        1.4.2 制度试验:新农合试点启动
        1.4.3 制度扩散:试点扩大与“全覆盖”
    1.5 城乡一体化加速期“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1.5.1 制度创新:地方自发探索城乡医保制度整合
        1.5.2 制度扩散:中央顶层政策倡导性整合
        1.5.3 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式整合
    小结
第2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2.1 分层分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路径
        2.1.1 分层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2.1.2 分序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互关联性
    2.2 多样并存: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方式
        2.2.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并行
        2.2.2 内源性制度变迁与外源性制度变迁交揉
        2.2.3 渐进性制度变迁与突变式制度变迁共存
        2.2.4 合意性制度变迁与意外性制度变迁同在
    2.3 利弊相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绩效
        2.3.1 农村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2 “集体福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式”变迁绩效
        2.3.4 “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5 农村“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小结
第3章 结构性变迁: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
    3.1 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3.1.1 粘嵌耦合:制度环境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3.1.2 农村医疗保险与制度环境的嵌入关系
    3.2 政治嵌入性:政治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2.1 国家缺位与“俱乐部式”管理
        3.2.2 “全能主义”与官僚化管理
        3.2.3 行政分权与管理主体缺失
        3.2.4 民生政治与政府垄断性管理
        3.2.5 政府治理变革与社会化管理
    3.3 经济嵌入性:经济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3.1 合作经济与农民自愿集资
        3.3.2 封闭性集体经济与强制性筹资
        3.3.3 经济性分权与医疗保险筹资不力
        3.3.4 经济发展奇迹与财政主导型筹资
        3.3.5 分配格局调整与社会化筹资
    3.4 社会嵌入性:社会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4.1 社会弥散与低水平医疗保健
        3.4.2 “总体性社会”与集体医疗福利
        3.4.3 社会转型与医疗自费
        3.4.4 社会权利诉求与初级医疗保险待遇
        3.4.5 社会公正与统一医疗保险待遇
    小结
第4章 自主性变迁:行动主体与农村医疗保险
    4.1 偏好与博弈:行动主体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4.1.1 价值偏好:单一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4.1.2 利益博弈:多元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行动主体及其利益诉求
        4.2.1 国家/政府的利益诉求
        4.2.2 医疗机构的利益诉求
        4.2.3 农民的利益诉求
    4.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4.3.1 农民的共同行动与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4.3.2 国家的整体性动员与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4.3.3 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4.3.4 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与“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保
        4.3.5 管理权之争与“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小结
第5章 历史性变迁:时间中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5.1 路径依赖、偶然事件、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5.1.1 自我强化: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5.1.2 意外结果:偶然事件与制度变迁
        5.1.3 “遗产”的产生与再生产: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5.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5.2.1 “国家主导”路径的依赖
        5.2.2 “自愿合作”路径的依赖
        5.2.3 “二元保障”路径的依赖
    5.3 偶然事件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5.4 关键节点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三重逻辑与未来改革
    6.1 “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制度变迁逻辑
    6.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6.2.1 共享、健康与幸福:制度改革目标
        6.2.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
    6.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6.3.1 优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环境
        6.3.2 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
        6.3.3 突破路径依赖
        6.3.4 注重关键节点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文设计
        1.概念和时空界定
        2.讨论的话题
        3.文献史料说明
        4.写作路径和框架
第一章 赤脚医生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
    第一节 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建设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前身
        一、培养乡村医务人员任务的提出
        二、半农半医和不脱产卫生员
        三、新法接生员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成长和式微
        一、群体构成
        二、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发展
        三、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衰落
第二章 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
    第一节 群体概况
        一、农村不脱产卫生人员概况
        二、京郊赤脚医生概况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结构演变特征
        一、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比例
        二、政治面貌和家庭出身
    第三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地方的比较
        一、人数的比较
        二、结构的比较
第三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技术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的提升
        一、培训制度
        二、考核制度
        三、轮换交流制度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医疗方式
        一、传统中医疗法
        二、西医疗法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四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实践
    第一节 防病治病与公共卫生工作
        一、防病治病
        二、公共卫生工作
    第二节 采、种、制、用中草药
        一、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的开展
        二、采、种、制、用中草药
        三、发挥的作用与评价
    第三节 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
    第四节 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
第五章 赤脚医生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
    第一节 政治关系网络
        一、公社和大队的行政管理
        二、与大队干部的关系
    第二节 业务关系网络
        一、公社卫生院的业务管理
        二、同行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基层社会网络
        一、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二、与社员的关系
    第四节 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
第六章 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一、报酬的构成
        二、报酬的变动
        三、社会地位的变化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
        一、改革前赤脚医生的流动
        二、改革时期赤脚医生的流动
结论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共识机制与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的路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识:观察政策过程的重要视角
    (一)共识与政策议题重要性排序
    (二)政治学中的共识
    (三)政策过程实证研究中的共识
二、背景: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
三、卫生部:从部门共识到与副总理建立共识
    (一)成立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
    (二)由部门内的共识到与副总理的共识形成
四、跨部门共识的营造与共识困境
    (一)联合调研化解卫生部和农业部的分歧
    (二)共识困境与文件的模糊化处理
        1.关于政府责任的严重分歧
        2.“否决权”与模糊共识
五、基于ADB项目致信最高决策层:进一步推进共识(1)
    (一)ADB项目
    (二)卫生部部长上书最高领导人
六、跨部门营造共识的平台与政策理论家的精彩发言
七、进一步的讨论
    (一)政策议题进入国家议程的三条路径
    (二)对各条路径的进一步审视
        1.部门议程与国家议程
        2.上书路径:双重身份与私人网络
        3.协商路径:跨界的政策讨论和共识形成平台
    (三)三条路径的接力模式
    (四)三条路径表明我国决策体制开放、具有弹性的特征
    (五)政策精英的努力功不可没
        1.对广大农民疾苦的真诚关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立足于扎实的调查研究
        3.政策精英充满了政治智慧
    (六)对多源流框架的再讨论

(7)赤脚医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赤脚医生制度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因素:政府推动、毛泽东同志的重视
    二、经济因素:国家经济落后、农村养得起
    三、制度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人民公社
    四、文化因素:文化归属感、农村留得住
第二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源起
    第二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终结
第三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 赤脚医生的选拔与培训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管理与考核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工作与待遇
第四章 赤脚医生制度的评价
    第一节 赤脚医生制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赤脚医生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赤脚医生制度废除与当前农村医疗制度面临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 主要贡献及可能的创新亮点
    1.4 相关性辨析
2 研究文献综述
    2.1 医改成败论
    2.2 医改原罪论
    2.3 医改方向论
    2.4 利益集团理论的演化
    2.5 小结
3 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3.1 美国医疗市场化模式
    3.2 美国“新医改”背景
    3.3 美国“新医改”立法路径
    3.4 美国“新医改”方案
    3.5 美国“新医改”成效分析
    3.6 小结
4 德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4.1 德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公立、非营利与私营医院
    4.2 德国社会医保良方:药费控降法制
    4.3 德国医保原则:体现公平性
    4.4 德国医保特色:协作、均衡与控管
    4.5 德国“新医改”背景:入不敷出矛盾尖锐
    4.6 德国“新医改”方式:筹资机制转型
    4.7 德国“新医改”成效评价
    4.8 小结
5 英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5.1 英国“新医改”背景
    5.2 英国“新医改”核心问题
    5.3 “新医改”对英国传统医疗体制的颠覆:发展私立非营利医院
    5.4 英国“新医改”成效评价
    5.5 小结
6 日本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6.1 本“新医改”历史背景
    6.2 本“新医改”现实意义
    6.3 日本医疗体制结构
    6.4 日本“新医改”从侧重治疗向疾病预防、健康保健转型
    6.5 本“新医改”成效分析
    6.6 小结
7 俄罗斯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7.1 前苏联医疗体制改革兴衰
    7.2 俄罗斯“新医改”启航
    7.3 俄罗斯“新医改”成效评价
    7.4 小结
8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8.1 计划经济时期医疗体制
    8.2 市场化医改初期:医院国有身份与服务行为市场化矛盾
    8.3 市场化医改中期:统一有限基本医保创新模式
    8.4 市场化医改中后期:城镇多层次医保体系探索
    8.5 市场化医改后期:“新医改”方案酝酿
    8.6 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历程
    8.7 公共卫生医疗体制改革
    8.8 小结
9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成效评析
    9.1 “旧医改”失误酿成恶果
    9.2 “旧医改”失败缘由分析
    9.3 公立医院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9.4 公立医院改革制约因素分析
    9.5 小结
10 发达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1 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2 德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3 英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4 日本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5 俄罗斯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10.6 小结
11 中国“新医改”调整完善新思路
    11.1 原则
    11.2 方向
    11.3 模式
    11.4 立法
    11.5 转型
    11.6 规模效应: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改革成功模式的启示
    11.7 小结
12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开题前后研究学习的部分相关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阐述
    1.3 选题意义
    1.4 论文概览
2 村卫生室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当今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的分析
    2.1 我国村卫生室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现状
        2.1.1 1949年之前
        2.1.2 1949年—1970年代末期
        2.1.3 197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
        2.1.4 1990年代初期—21世纪初期
        2.1.5 2000年—至今
    2.2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情况
        2.2.1 农村卫生服务需要及变化趋势
        2.2.2 农村医疗服务需求与潜在需求
        2.2.3 农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与潜在需求
        2.2.4 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变化的特点
    2.3 目前我国村卫生室存在的突出问题
    2.4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所处环境的变化给村卫生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4.1 机遇
        2.4.2 挑战
        2.4.3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改革面临的困境
    2.5 角色理论为分析与研究村卫生室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作用提供工具
        2.5.1 角色理论的一般理论内涵
        2.5.2 运用角色理论工具分析村卫生室的作用与地位
        2.5.3 国内外应用角色理论分析卫生领域问题的现况及不足之处
    2.6 角色理论应用于农村卫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7 本章小结
3 研究的整体设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2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方法
    3.2 数据收集方法
        3.2.1 现场抽样方法和信函调查
        3.2.2 调查方式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研究方法阐述
        3.3.2 现场调查工具的框架拟定
        3.3.3 调查工具的修改和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的角色定位:多视角的分析
    4.1 村卫生室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4.1.1 村卫生室是什么?
        4.1.2 村卫生室应该是什么?
    4.2 卫生政策视角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4.2.1 从各级政府部门看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4.2.2 从卫生行政部门看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4.3 从市场论看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4.3.1 村卫生室与村医个人的家庭经济融为一体
        4.3.2 村卫生室的经营行为是适应乡村经济状况的结果
    4.4 区域卫生规划与村卫生室角色定位
        4.4.1 区域卫生规划的内涵
        4.4.2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级卫生资源覆盖与规划
    4.5 国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角色对我国农村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借鉴—案例分析
        4.5.1 国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概况
        4.5.2 从各国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和服务内容情况看其角色
        4.5.3 从各国基层医疗机构筹资来源看其角色
        4.5.4 从美国德克萨斯人民社区门诊个例看基层医疗的角色定位
    4.6 本章小结
5 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角色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5.1 调查县(市)的基本情况描述
    5.2 调查乡的基本情况描述
        5.2.1 自然状况的描述
        5.2.2 人口状况的描述
        5.2.3 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
    5.3 村和村卫生室的基本情况描述
        5.3.1 样本村的基本情况
        5.3.2 村卫生室的硬件设施状况分析
        5.3.3 村卫生室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5.3.4 村卫生室的资金与业务情况
        5.3.5 村医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4 村卫生室的特征和功能
        5.4.1 农村村卫生室的实际特征
        5.4.2 农村村卫生室的功能发挥状况
    5.5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角色运作逻辑:村卫生室对正式权力的服从和变通
        5.5.1 县级卫生行政机关与村卫生室的纵向间接领导关系
        5.5.2 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业务职能关系
        5.5.3 村卫生室与其他医疗站点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
        5.5.4 村委会和村卫生室之间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村卫生室角色错位的调查案例分析
    6.1 关于村卫生室角色定位的逻辑预设
    6.2 我国村卫生室角色扮演的失调表现
        6.2.1 角色不清
        6.2.2 角色冲突
        6.2.3 角色距离
        6.2.4 角色失败
    6.3 我国村卫生室角色扮演失调的原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村卫生室治理机制与村卫生室角色
    7.1 治理的一般理论
        7.1.1 治理的起源与内涵
        7.1.2 治理理论应用于村卫生室分析的可行性
    7.2 从治理角度看村卫生室的角色运行机制
        7.2.1 运用治理理论寻找村卫生室定位与治理的思路
        7.2.2 科学治理角度的政策倡导
    7.3 现今我国村卫生室服务与运行模式的路径依赖分析
        7.3.1 我国政府决策的一般过程
        7.3.2 我国政府决策机制的特点
        7.3.3 从路径依赖理论和决策机制看村卫生室角色的定位
    7.4 本章小结
8 村卫生室社会角色模型及其支持系统
    8.1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模型
        8.1.1 村卫生室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角色模型论述
        8.1.2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举办性质与形式
        8.1.3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必要角色扮演
        8.1.4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基本角色扮演
        8.1.5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的积极角色扮演
    8.2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模型的支持系统
        8.2.1 基本设施的支持与提供
        8.2.2 村卫生室的人才供应与保障
        8.2.3 财力、经费的投入与持续
    8.3 新农村时期村卫生室社会角色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8.3.1 医德医风考核办法
        8.3.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考核办法
        8.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考核办法
        8.3.4 卫生防疫考核办法
        8.3.5 资料管理考核办法
        8.3.6 妇幼保健考核办法
    8.4 本章小结
9 新农村环境下如何有效实现村卫生室角色的定位:两个视角的政府改革问题
    9.1 管理视角的改革:村卫生室定位的科学体系
        9.1.1 村卫生室定位方法的研究
        9.1.2 村卫生室定位中的两步聚类法(Two-step Cluster Analysis)分析
        9.1.3 村卫生室工作开展情况的Topsis综合评价
        9.1.4 村卫生室的判别分析与判别函数
    9.2 管理视角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运作制度和绩效考核的变革
        9.2.1 政府变革机构设置与运作制度的必要性论证
        9.2.2 政府变革绩效考核制度的必要性论证
    9.3 治理视角的改革:建立闭环监督机制
        9.3.1 链式监督制约机制局限之分析
        9.3.2 闭环监督:化解农村卫生制度改革难题的关键措施
        9.3.3 建立闭环监督机制是农村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调查表)

(10)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1955—1983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建国初农村卫生状况及对策
    第一节 国民政府治理下的农村卫生状况
        一、国民健康状况
        二、卫生管理
    第二节 中央人民政府解决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状况的对策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卫生政策
        二、整合乡村卫生资源组建联合诊所
        三、组织城市卫生资源支援农村
        四、建立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轨迹及组织管理
    第一节 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轨迹
        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
        二、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三、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
        四、世界合作医疗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第二节 合作医疗的组织和管理
        一、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机制
        二、合作医疗的制度安排和设计
        三、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特点
    第三节 合作医疗的历史作用
        一、缓解了农民看病问诊艰难的困境
        二、完善了农村卫生防疫体系
        三、保护了人力资源,促进了社会发展
        四、为世界解决基层卫生保健问题提供了范例
        五、在二元社会框架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卫生公平
    第四节 反思合作医疗的解体
        一、合作医疗解体带来的消极后果
        二、历史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作医疗制度兴衰的多维视角分析
    第一节 合作医疗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诸因素分析
        一、传统文化及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二、社会制度变更的影响
        三、“二元结构”社会下的无奈选择
        四、农民防治疾病的需要
        五、大众传媒的大力推动
        六、政治运动的推波助澜
    第二节 毛泽东对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影响
        一、毛泽东的社会理想模式与合作医疗的发展
        二、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支持合作医疗
    第三节 合作医疗制度衰落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二、社会结构变迁后组织者失去动力
        三、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使其经济依托丧失
        四、政府政策的错位
        五、合作医疗的漏洞与缺陷
        六、赤脚医生身份地位变化的影响
        七、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没有与时俱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作医疗制度下的赤脚医生
    第一节 赤脚医生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新中国选择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模式的影响
        二、赤脚医生的产生缘于当时中国的卫生国情
        三、城市对农村的医疗支援,为其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四、毛泽东培养农村卫生队伍的构想,造就了百万“赤脚”大军
        五、村落文化背景是赤脚医生现象产生的文化因素
    第二节 赤脚医生现象的出现和演进
        一、赤脚医生的产生
        二、赤脚医生队伍的壮大
        三、赤脚医生现象的“终结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培训、管理与待遇问题
        一、合作医疗制度下赤脚医生的选拔与培训
        二、合作医疗制度下赤脚医生的管理
        三、合作医疗制度下赤脚医生的待遇
    第四节 合作医疗体系中的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界定及准则
        二、赤脚医生的医疗行为和医患关系
        三、合作医疗时代良好医患关系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案分析:社山村的合作医疗
    第一节 农业集体化运动与社山村医疗
        一、社山村的合作化运动
        二、社山村村庄医疗的出现
    第二节 公社化后社山村的医疗:合作医疗
        一、社山大队建立自己的卫生室
        二、社山大队合作医疗的兴起
        三、社山村合作医疗的解体
        四、合作医疗与村庄空间政治
    本章小结
余论 新型合作医疗与农民健康权益
    一、合作医疗与新型合作医疗比较
        (一) 新型合作医疗的兴起
        (二) 合作医疗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比较
        (三) 新型合作医疗向何处去
    二、新型合作医疗与农民健康权的平等保护
        (一) 城乡二元的身份壁垒,铸刻着公民健康权益保障的不公平
        (二) 消除二元身份壁垒,保障农民健康权益
        (三) 农民健康权的平等保护如何实现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学习《指导意见》 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上)——访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司长李长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2]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D]. 郎杰燕. 山西大学, 2019(01)
  • [3]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D]. 曾雪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卫生工作方针的演进与健康中国战略[J]. 姚力.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8(03)
  • [5]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共识机制与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的路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例[J]. 徐晓新,张秀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7]赤脚医生制度研究[D]. 冯秀秀. 淮北师范大学, 2016(02)
  • [8]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D]. 周毅. 浙江大学, 2015(09)
  • [9]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角色研究[D]. 李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1955—1983年)[D]. 李德成. 浙江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学习指导意见推动农村卫生改革发展(上)——访卫生部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司长李昌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