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等收入者”——专访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

如何理解“中等收入者”——专访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

一、如何理解“中等收入者”——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论文文献综述)

雷江平[1](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欢欢[2](2018)在《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等收入群体占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理想型社会之必须。环顾发达国家,大都实现了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分配格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加快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步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促进人民利益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扩大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利益共享的现实需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五大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为价值旨归。共享发展理念蕴含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内涵要旨,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又体现着共享发展的目标追求,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逐渐发展,初具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与当前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吻合,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过小、发展迟缓,与理想的社会分配格局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全民共享的价值理念。本文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困境,挖掘阻碍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原因,探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希翼中等收入群体高速平稳增长,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论文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理论:中等收入群体理论方面,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论渊源、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入手,进行基本概念的界定。共享发展理念理论方面,主要阐述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特质。然后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阐释,为下文的展开做铺垫。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进而从增量不足、缺乏精神支撑、主观认同不够和存量不足等方面分析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探讨存在这些困境的原因。第三部分谈如何实现共享式的“扩中”。坚持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相结合,先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坚持的理论指导原则,然后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体、范围、权责以及过程等方面探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路径。

吴青荣[3](2016)在《人力资本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在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悬殊,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严重不足正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的着力点。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探讨其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作用。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和中等收入群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测算了我国1985-2012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依据测算数据,得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虽然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比重仍然偏低,社会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型”;因此要实现社会结构转型,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关键因素是要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其次提出人力资本是探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一个最重要的研究视角,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人力资本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机理,得出人力资本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驱动力;再次,为了提高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和说服力,依次建立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机制,揭示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借鉴代表性国家的人力资本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动态匹配发展经验,结合实证研究结论,剖析我国人力资本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人力资本发展难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人力资本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驱动力。人力资本的发展内涵不仅包括人力资本存量规模的扩大,还包括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中等收入者获取收入的能力;而且,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决定中等收入群体分布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高级化能有效助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2)人力资本存量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核心要素。实证研究得出,在长期内,人力资本存量每提高1%,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扩大0.993个百分点;人力资本存量是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Granger原因,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是人力资本存量的Granger原因。(3)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决定中等收入群体分布结构。实证研究得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每下降1%,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上升3.24%;人力资本城乡分布差异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城乡差异具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居末。(4)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升级能显着推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实证研究得出,初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对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缺乏弹性,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对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拉动作用更大。初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存量比重分别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构建了更为完善的人力资本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分析框架,对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克服了现有文献仅分析其中一方面因素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影响的不足,从理论上更加完整地研究了人力资本要素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的真实作用。(2)构建了包括教育、卫生、培训和迁移在内的人力资本存量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计量模型,弥补了现有研究主要采用以教育来表征人力资本存量分析对中等收入群体影响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考察人力资本存量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机制。(3)首次对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并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高级化能有效助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与初级人力资本相比较,中高级人力资本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效应更为显着。

邓谨[4](2012)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转型期深刻的大变革中,农民阶级快速分化,职业和收入呈现出“农”和“非农”并存的特征。农民个体社会地位的不稳定性增强,几经沉浮,能者升华,不肖者瓦解,一部分农民向上流动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为形塑“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提供了可能。这是转型期农村社会变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将给农村现代化带来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社会变迁可以归结为农民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壮大并将成为乡村建设主体的历史。因此,系统研究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现状,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围绕社会分层的七个核心问题对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展开研究:他们是谁?他们的兴起对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的结构性特征与功能是什么?他们的职业声望评价如何?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获得?如何培育他们?他们的未来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涵盖了社会分层的形式和资源、分层结构、分层结果、归类过程和分层前景等。首先,界定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在方法论上,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笔者在阅读资料和生活观察基础上所做的一种理论假设,然后在调查中被真实地建构起来。由于农民的收入、生活方式与市民有明显的差距和不同,在界定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他们生存的制度安排、环境事实和心理状况,而不是纯粹的收入。因此,本文在界定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时依据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的比较心理逻辑、职业和乡土社会的认识惯习。第二,研究了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分化与农村社会分层。考察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分层机制及农村社会机会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农民分化的原因及职业分化、收入分化和身份分化的特征,研究了农村社会分层和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兴起对农村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第三,论证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结构性特征及效应。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对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功能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本文选取了中间阶层研究的两个经典命题,亦是学界研究的两个焦点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即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否是维护政治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章从结构、意识和行动逻辑方面分析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态度和政治功能。第四章基于生活必需品消费、家庭耐用品消费、代际文化教育投资、闲暇消费和宗教节日消费五个方面的实证调研,分析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镜像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初具中坚力量的素质和特征,初步实现了中间结构效应。但是,社会转型期的过渡性特征、各种体制的不完善和农民的获致性特征决定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还处在成长中,其结构性功能的实现还存在一定变数,需谨慎对待。第四,测量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业声望评价和社会经济地位,验证了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能够作为分析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流动的基础,发现农民中等收入阶层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能够作为乡村社会的权威主体。第五,研究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教育地位获得、职业地位获得和经济地位获得,发现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地位获得过程是复杂的,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城镇个人的地位获得模式相比较,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制度因素对个人地位获得的直接影响最为显着,先赋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资本影响较强,获致因素的作用力最弱。而这种结果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制度因素和先赋因素交织作用所致,教育自致机制的影响并未彰显。在社会转型期,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总体流动机会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宏观制度环境,现代化和市场化成为农民获得中等地位的强劲推动力。但是,从具体的城乡制度安排分析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农民改进自身社会地位的进程却受到不平等机会的多重影响,造成不平等的叠加效应。第六,探析了农民占有资源的状况,整体定位农民的社会阶层位置,剖析影响农民获得社会优势位置的因素,探索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机制和路径。笔者认为,从社会转型期农民与国家的关系考量,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发展的价值选择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问题;不仅是反城市化留下的遗民问题,也是非农化进程中的移民问题,是社会体制变迁与结构创新问题。最后,研判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可能的未来。梳理学者关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期社会分层与流动趋势的经典研究,考察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民中产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发展进程中的机会、变数、时机选择和阶层构成的可能态势。论文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分析现状,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农村社会初兴的中坚力量;展望未来,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历史的向度,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身份农民的终结。

高斌宇[5](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收入分配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收入分配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清晰明确,从改革初期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打破农村和城市的平均主义分配局面,我国逐步确立了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同时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收入分配中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客观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各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不同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就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形成原因来看,影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因素很多,例如,有认识方面的原因、体制方面的原因、制度方面的原因、市场方面的原因和个体素质方面的原因。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积极寻找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对策措施,努力遏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最终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改革开放和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个大背景下:第一,进一步深化我国收入分配的改革;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加强收入分配领域内的法制建设;第四,建议完善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第五,加快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第六,建议增加农民收入,努力遏制城乡差距扩大。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希望这些研究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解决能有所裨益。

丽华[6](2011)在《收入分配改革难在哪里(下)》文中认为收入分配改革未来的路如何走收入分配失衡的负面效应是严重的。一方面,多数受调查者对社会公平的认可度偏低,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紊乱,因收入问题导致的群体事件不断发生,社会风险在积累,维护稳定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失衡

宋桂霞[7](2010)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个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状况关乎百姓生活的改善,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与不公等一系列问题,且呈现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非均等化日趋严重的态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不仅严重制约和障碍我国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推进,危及经济社会稳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直接相悖,更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南辕北辙,严重背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协调收入分配关系,科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也要求收入分配差距理论的研究必须有新突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尝试从新视角对收入分配差距调节这一关乎和谐社会构建,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自觉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本文从科学界定和阐释收入分配差距涵义、意义和相关理论入手,在多维度,全面审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并借鉴国外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原则,尝试探寻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对策。本文由导论和五章组成:导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难点及不足,引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一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概念、要求及基本理论。首先,本章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概念。其次,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要求。再次,归纳梳理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我党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第二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态势、现状及原因。首先,本章客观地概述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总体态势、特征及现状;其次,揭示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原因,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制度等方面对原因予以了全面审视和多维度、多视角的剖析。第三章国外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调节措施及启示。本章主要选取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分析。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政府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取得了显着效果。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国家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他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对中国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应遵循的原则。本章主要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必须遵循的四项原则:即坚持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和谐原则;坚持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第五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对策。本章主要阐述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主要有加快经济科学发展,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分配调节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等。

赵琳琳,田小平,严利,徐锋,谢绮珊,柳建云,刘彦广,林晓丽,何颖思[8](2007)在《橄榄形分配格局鼓舞民心》文中提出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格局和中等收入等方面的表述引起了各界关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报告提到,“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报告提?

谭立独[9](2007)在《最低工资大扫描》文中提出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从3月1日起,全省全面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仍按区域分为5档(见附表),武汉市城区达到580元。省劳动保障厅有关负责人称,即使在3月1日前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工资,如果约定不符合新标准,单位也必须按照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此次调整是湖北省第4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也是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胡俊生[10](2006)在《收入分配:提低、调高、扩中——访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文中研究说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一时间成了公众议论的热点话题,也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近,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

二、如何理解“中等收入者”——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理解“中等收入者”——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简评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一)研究逻辑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冲突
        (三)和谐劳动关系
    二、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综述评析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理论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界定及基本特征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同划分
        (二)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界定
        (三)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基本特征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理论特质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二)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
    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关系
        (一)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 共享发展理念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指明方向
第二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比重
        (二) 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构成
        (三)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四) 中等收入群体的阶层认同
    二、共享发展视域下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
        (一) 低收入群体规模大,中等收入群体增量不够
        (二) 物质层面“扩中”为主,“扩中”缺乏精神支撑
        (三) 主观认同低于客观认同,消费需求没有释放
        (四) 中等收入群体存量不足,回流现象时有发生
    三、阻碍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 全民性“扩中”主体共享理念匮乏
        (二) 多渠道“扩中”路径实施不到位
        (三) 多元化“扩中”主体共建机制缺失
        (四) 保障性“稳中”“提中”机制不健全
第三章 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
    一、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原则遵循
        (一)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平正义原则
        (二)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共建共治导向
        (三)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共享共富方向
    二、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路径
        (一) 构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分配政策
        (二) 开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多方治理渠道
        (三) 健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多元共建机制
        (四) 完善稳定、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共享保障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人力资本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收入分配研究
        1.2.2 中产阶级和中等收入者研究
        1.2.3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1.2.4 我国人力资本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文献综述
        1.2.5 对文献的简评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1.4.1 主要工作
        1.4.2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测度和规模分析
    2.1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
    2.2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
        2.2.1 中等收入群体的小康社会发展阶段
        2.2.2 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界定和比重测度
    2.3 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状况和规模分布
    2.4 小结
第3章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着力点
    3.1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特征
        3.1.1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蕴含动态发展的概念
        3.1.2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蕴含异质性构成的概念
        3.1.3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不同于中产阶级的概念
        3.1.4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蕴含收入分配的概念
    3.2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论基础
        3.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3.2.2 中国梦理论
    3.3 重构新时期收入分配格局应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目标
    3.4 小结
第4章 人力资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驱动力
    4.1 人力资本的定义及特性
        4.1.1 人力资本的定义
        4.1.2 人力资本的特性
    4.2 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的人力资本的主导地位
    4.3 人力资本存量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机制
        4.3.1 人力资本存量的内涵
        4.3.2 人力资本存量组成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
        4.3.3 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
        4.3.4 人力资本的收入模型
        4.3.5 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中等收入者获取收入的能力
    4.4 人力资本结构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机制
        4.4.1 人力资本结构的内涵
        4.4.2 人力资本结构的类型
        4.4.3 人力资本结构的测度
        4.4.4 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效应
        4.4.5 人力资本结构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效应
    4.5 小结
第5章 人力资本存量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实证分析
    5.1 人力资本存量的核算
        5.1.1 人力资本投资范畴的确定
        5.1.2 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
        5.1.3 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分析
    5.2 人力资本存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统计检验
        5.2.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5.2.2 实证分析
    5.3 人力资本存量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
        5.3.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3.2 单位根检验
        5.3.3 协整检验
        5.3.4 协整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5.3.5 误差修正模型及分析
        5.3.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3.7 结论
    5.4 小结
第6章 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实证分析
    6.1 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关联性
        6.1.1 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测度
        6.1.2 实证检验
    6.2 人力资本城乡分布差异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差异的影响
        6.2.1 城乡居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差异的实证分析
        6.2.2 城乡居民卫生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差异的实证分析
    6.3 人力资本地区分布差异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差异的影响
        6.3.1 不同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变化趋势-以城镇居民为分析主体
        6.3.2 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分布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以教育为分析主体
        6.3.3 人力资本投资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实证分析
    7.1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测算
    7.2 实证分析
        7.2.1 单位根检验
        7.2.2 协整检验
        7.2.3 协整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7.2.4 误差修正模型及分析
        7.2.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7.3 小结
第8章 我国人力资本的发展困境
    8.1 代表性国家的人力资本与中产阶级的动态匹配发展
        8.1.1 美国人力资本与中产阶级的发展研究
        8.1.2 韩国人力资本与中产阶级的发展研究
        8.1.3 印度人力资本与中产阶级的发展研究
    8.2 我国人力资本面临的发展难题
        8.2.1 人力资本存量的相对水平偏低
        8.2.2 人力资本城乡分布、地区分布不均衡
        8.2.3 人力资本存在投资结构质量差异
    8.3 小结
第9章 发展人力资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
    9.1 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水平
        9.1.1 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
        9.1.2 加大医疗卫生的投资力度
        9.1.3 加大培训力度
        9.1.4 持续释放和有效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9.2 积极调整优化人力资本分布结构
        9.2.1 平抑教育的空间差异,力争教育公平
        9.2.2 平滑医疗资源配置差异,加快全国统一的国民医保体系建设
    9.3 加大对中高级人力资本的培养
        9.3.1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需求的有效对接
        9.3.2 加强企业高技能人力资本的培养
        9.3.3 提升专业技术人力资本的创新素质
        9.3.4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人力资本
    9.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趋势分析
    1.3 概念的建构
        1.3.1 依据因素
        1.3.2 实体界定
        1.3.3 现实建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调查数据说明
    1.5 结构安排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农民分化与农村社会分层
    2.1 社会转型与分层机制的变迁
    2.2 农民整体的分化
        2.2.1 分化原因
        2.2.2 职业分化
        2.2.3 收入分化
        2.2.4 身份分化
    2.3 农村社会分层
        2.3.1 农村社会阶层构成
        2.3.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产生及其特征
    2.4 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村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
        2.4.1 对农村社会阶层结构趋向的影响
        2.4.2 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2.5 小结:农村社会发展中间力量的兴起
第三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结构性政治表达
    3.1 研究的逻辑起点
    3.2 结构性政治稳定功能及变数
        3.2.1 有恒产有恒心
        3.2.2 结构性政治功能的变数
    3.3 认同社会的总体状况
        3.3.1 社会满意度
        3.3.2 社会公平感
    3.4 推进村庄政治变革
        3.4.1 参与村民自治选举的境况
        3.4.2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民间主体
        3.4.3 维权抗争的逻辑
    3.5 小结:变数中的动态稳定力量
第四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镜像与结构效应
    4.1 理论回顾
        4.1.1 心理动因:地位区隔的符号标签
        4.1.2 结构效应:拉动消费的中坚力量
    4.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4.3 统计结果及发现
        4.3.1 生活必需品消费从维持温饱向地位标签转化
        4.3.2 家庭耐用品消费的主体
        4.3.3 耕读传家
        4.3.4 闲暇消费素描
        4.3.5 宗教节日的消费诉求
        4.3.6 消费特征
    4.4 小结:有限的结构效应
第五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业声望评价及社会经济地位测量
    5.1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业声望评价
        5.1.1 职业声望的等级序列及特征
        5.1.2 职业声望评价比较
    5.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测量
        5.2.1 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模型的建构
        5.2.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分布
    5.3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社会经济地位的主客观评价比较
        5.3.1 社会流动领域两种传统的分析框架
        5.3.2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框架
        5.3.3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社会经济地位的主客观评价趋于一致
    5.4 小结:乡村社会认同的权威主体
第六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地位获得
    6.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6.1.1 理论背景
        6.1.2 研究假设
    6.2 模型、变量和研究策略
        6.2.1 模型
        6.2.2 变量
    6.3 地位获得的机会分布及障碍因素分析
        6.3.1 地位获得的代际流动机会
        6.3.2 地位获得的路径关系模式
        6.3.3 教育地位获得
        6.3.4 职业地位获得
        6.3.5 经济地位获得
    6.4 小结:机会的不平等叠加
第七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
    7.1 农民的资源占有、收入状况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知
        7.1.1 资源占有状况
        7.1.2 收入状况
        7.1.3 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知
    7.2 农民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壁垒
        7.2.1 工业化的国家基础与城乡二元体制
        7.2.2 城乡分治藩篱
        7.2.3 农民主体性的非对象化
    7.3 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机制和路径选择
        7.3.1 培育实质是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7.3.2 培育机制
        7.3.3 培育路径
    7.4 小结: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民主体性培育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基本结论:社会转型期初兴的农村社会中坚力量
        8.1.1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产生及收入伦理具有合法性
        8.1.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初步实现了中间阶层的结构效应
    8.2 可能的未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终结
        8.2.1 分层的未来:经典研究的指向
        8.2.2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分层趋势:整体性的规约
        8.2.3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未来趋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
    2.1 针对平均主义从农村发起的收入分配改革
    2.2 鼓励先富带动后富在克服平均主义中前进
    2.3 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5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2.6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7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影响
    3.1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3.1.1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3.1.2 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3.1.3 区域收入分配差距
        3.1.4 群体收入分配差距
    3.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
        3.2.1 认识方面的因素
        3.2.2 体制方面的因素
        3.2.3 制度方面的因素
        3.2.4 市场方面的因素
        3.2.5 个体素质方面的因素
    3.3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3.3.1 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影响
        3.3.2 收入分配差距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1.1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1.2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1.3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4.1.4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4.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4.2.1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
        4.2.2 建立健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2.3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4.2.4 健全社会救济制度
        4.2.5 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4.3 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
        4.3.1 健全收入分配法律法规
        4.3.2 加强收入分配执法力度
    4.4 完善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
        4.4.1 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经济政策
        4.4.2 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产业政策
    4.5 加快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的改革
        4.5.1 改革垄断行业
        4.5.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行业行为
        4.5.3 改进工资总量调控办法
        4.5.4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4.6 增加农民收入,努力遏制城乡差距扩大
        4.6.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4.6.2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4.6.3 保护农民在土地财产权利方面的利益
        4.6.4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4.6.5 鼓励农村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收入分配改革难在哪里(下)(论文提纲范文)

收入分配改革未来的路如何走
    政府相关部门要“齐心”
    量化收入分配改革目标, 让全社会看到信心
    解决好公平问题
    用法律、市场、行政三种手段突破改革阻力
    约束公权力
    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整合社会保障制度
    对部分企业高管的过高薪酬加强监管
    对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实行调控
    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理顺体制内分配关系
    “机会均等”
    对整个分配机制进行“综合治理”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结构安排
        (三) 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难点及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概念、要求及基本理论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相关概念
        (一) 收入分配差距的涵义、类型及其度量
        (二) 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涵义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要求
        (一) 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最终目标的要求
        (二) 符合公平正义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要求
        (三) 符合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原则的要求
        (四) 符合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基本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
        (二) 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
        (三) 我党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
第二章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态势、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态势及特征
        (一)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总体态势
        (二)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特征
    二、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一) 我国现阶段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二) 我国现阶段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三) 我国现阶段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四) 我国现阶段阶层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原因
        (一)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客观基础
        (二) 体制转轨及改革非均衡推进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体制根源
        (三) 制度不完善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制度根源
        (四) 非均衡政策和调控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政策根源
第三章 国外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调节措施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调节措施及启示
        (一) 美国、日本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二) 美国、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
        (三) 美国、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二、发展中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及启示
        (一) 印度、巴西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二) 印度、巴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
        (三) 印度、巴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原则
        (一) 全体人民共享原则的内涵
        (二) 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原则的依据
    二、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
        (一) 收入分配领域效率与公平的内涵
        (二) 收入分配领域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的依据
    三、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和谐原则
        (一) 制度创新和利益和谐的内涵
        (二) 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和谐原则的依据
    四、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
        (一)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内涵
        (二) 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的依据
第五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对策
    一、加快经济科学发展,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一)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
        (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
    二、深化体制改革,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体制
        (三)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破除行业行政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机制,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奠定所需要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一)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所需要的基础性制度
        (二)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所需要的分配制度
        (三) 建立"三位一体"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复合机制
    四、加强宏观调控,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条件
        (一) 实施富民优先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二) 实施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实现劳资利益和谐
        (三) 实施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政策,为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保障
        (四) 实施反贫困政策,为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经济条件
        (五)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法制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情况

(10)收入分配:提低、调高、扩中——访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论文提纲范文)

收入分配问题不少,有的还相当严重
分配制度不健全导致收入分配不合理
提低、调高、扩中,多管其下缩小收入差距

四、如何理解“中等收入者”——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2]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研究[D]. 王欢欢. 山东大学, 2018(12)
  • [3]人力资本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研究[D]. 吴青荣.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8)
  • [4]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D]. 邓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 高斌宇.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6]收入分配改革难在哪里(下)[J]. 丽华. 中国工人, 2011(04)
  •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 宋桂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7)
  • [8]橄榄形分配格局鼓舞民心[N]. 赵琳琳,田小平,严利,徐锋,谢绮珊,柳建云,刘彦广,林晓丽,何颖思. 广州日报, 2007
  • [9]最低工资大扫描[J]. 谭立独. 工友, 2007(03)
  • [10]收入分配:提低、调高、扩中——访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J]. 胡俊生. 中国社会保障, 2006(08)

标签:;  ;  ;  ;  ;  

如何理解“中等收入者”——专访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