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一、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陈吉军,夏惠敏[1](2019)在《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动脉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与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如何对下肢动脉血管疾病进行有效诊断以便进行治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CT血管成像在了解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情况,帮助医生有效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扫描速度等方面拥有一定优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为凸显。基于以上,该文将对CT血管成像,尤其是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粗浅阐述,希望以此为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帮助。

陈玥[2](2019)在《以冠脉CTA为中心的无创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256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呈现出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冠状动脉造影(CAG)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金标准”,是当前用来诊断冠心病的最主要的方法,但同时它是一项有创检查,具有潜在风险。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斑块性质与冠脉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256层冠状动脉CT检查,并在2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基线资料、CCTA以及CAG情况。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出CCTA在病人水平、血管水平以及节段水平的诊断冠脉狭窄≥50%及≥75%的敏感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每个水平的曲线下方的面积大小(AUC)值。记录CCTA和CAG下的冠脉变异情况。记录每个节段在CCTA下显示的斑块性质,并分析其与冠脉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计284例患者、1122个主要血管分支和4212个血管节段纳入研究。在284例患者中,有241例患者存在冠脉管腔狭窄≥50%,其中CCTA发现222例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92.1%。以CAG为标准,CCTA基于患者诊断冠心病的Se、PPV分别是 0.91(95%CI,0.88-0.95),0.83(95%CI,0.81-0.90)。在 1 136 个主要血管分支中,有456支血管存在冠脉管腔狭窄≥50%,CCTA发现381支血管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83.6%。以CAG为标准,CCTA诊断主要血管分支狭窄≥50%的AUC为 0.81(95%CI,0.79-0.84)。LM、LAD、LCX 以及 RCA 的 AUC 值分别为 0.70(95%CI,0.54-0.85),0.64(95%CI,0.57-0.72),0.81(95%CI,0.75-0.86),0.80(95%CI,0.75-0.86)。CCTA诊断主要血管分支狭窄≥50%的Se、sp、PPV以及NPV分别是0.81(95%CI,0.77-0.84),0.81(95%CI,0.78-0.83),0.75(95%CI,0.71-0.79)和 0.86(95%CI,0.83-0.88)。在4260个血管节段中,共有848个节段狭窄≥50%,CCTA发现653个节段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77.0%。以CAG为标准,CCTA诊断节段狭窄≥50%的AUC为0.84(95%CI,0.81-0.85),诊断近中节段和非近中节段狭窄≥50%的AUC 分别为 0.81(95%CI,0.79-0.83),0.83(95%CI,0.80-0.86)。CCTA 诊断节段狭窄≥50%的 Se、sp、PPV 以及 NPV 分别是 0.76(95%CI,0.73-0.70),0.90(95%CI,0.89-0.91),0.67(95%CI,0.65-0.70),0.93(95%CI,0.92-0.93)。CCTA 诊断冠脉近中节段狭窄≥50%的 Se、Sp、PPV、NPV 分别为 0.81(95%CI,0.78-0.82),0.80(95%CI,0.78-0.82),0.64(95%CI,0.61-0.68),0.90(95%CI,0.89-0.92)。CCTA 诊断冠脉非近中节段狭窄≥50%的 Se、sp、PPV、NPV 分别为 0.69(95%CI,0.73-0.79),0.95(95%CI,0.95-0.96),0.74(95%CI,0.69-0.79),0.94(95%CI,0.93-0.95)。284 例患者中共有 167例存在冠脉血管狭窄≥75%,共计259支主要血管分支管腔狭窄≥75%,并存在455个节段狭窄≥75%。CCTA发现139例患者、167支血管分支以及265个节段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分别为83%、64%和58%。以CAG为标准,基于病人、基于血管、基于节段分别计算CCTA诊断冠脉狭窄≥75%的AUC为0.70(95%CI,0.64-0.77),0.76(95%CI,0.73-0.80),0.77(95%CI,0.74-0.80)。以病人为单位,CCTA 诊断节段狭窄≥75%的 Se、sp、PPV 以及 NPV 分别是 0.82(95%CI,0.77-0.88),0.59(95%CI,0.50-0.68),0.73(95%CI,0.67-0.80),0.70%(95%CI,0.61-0.80)。以主要血管分支为单位,CCTA诊断节段狭窄≥75%的Se、sp、PPV以及NPV分别是0.63(95%CI,0.58-0.69),0.88(95%CI,0.85-0.90),0.62(95%CI,0.56-0.68),0.88(95%CI,0.86-0.90)。以节段为单位,CCTA诊断节段狭窄≥75%的Se、sp、PPV以及NPV分别是 0.57(95%CI,0.53-0.62),0.94(95%CI,0.94-0.95),0.59(95%CI,0.55-0.64),0.94(95%CI,0.93-0.95)。不同斑块所致不同程度狭窄间有统计学差异(x2=47.77,P≤0.001)。非钙化斑块组所在的冠脉节段狭窄最为严重,其次为混合斑块,最轻为钙化斑块。CCTA发现冠脉变异34例,其中心肌桥30例。CAG发现冠脉变异21例,其中心肌桥18例。结论:本研究发现在血管水平上及节段水平上,256层螺旋CT对冠脉狭窄≥50%及≥75%有较优的诊断表现,尤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冠脉狭窄主要累及于前降支近段及中段。256层螺旋CT在近中节段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确诊疾病方面的表现要优于非近中节段。256层螺旋CT能够帮助判断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其中单纯钙化斑块所在管腔狭窄程度较轻,非钙化斑块所累及的管腔狭窄程度最重。256层螺旋CT是一种安全准确的可用于筛查和诊断冠脉变异的无创手段。第二部分 利用超声和冠脉CTA探究外周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多个血管床。超声是一项无创安全且快速简便的检查手段,能够早期发现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对外周动脉血管的检查可作为早期评估大血管病变的无创检查手段。冠脉CTA(CCTA)在评价冠脉血管狭窄性病变上具有良好的诊断表现。本研究利用超声和CCTA来探究外周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发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冠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的相关性,以期提高人群对外周动脉斑块的重视,对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起到预防和规避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之间,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CCTA检查的所有40岁-75岁之间的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检测出外周动脉斑块或狭窄,将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未检测出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非外周动脉斑块组”,将仅有颈动脉超声检测出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颈动脉斑块组”,将仅有下肢动脉超声检测出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下肢动脉斑块组”,并将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检测出相应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外周多动脉斑块组”。通过对每组病人的外周动脉超声和CCTA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来探究外周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发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冠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的相关性。结果:2018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共有744名40-75岁的患者接受了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和冠脉CTA三项检查。其中住院患者485名,门诊患者259名。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未检测出斑块的患者数为282(37.9%)人;仅颈动脉超声发现存在斑块或血管狭窄有197(26.5%)人;仅下肢动脉超声发现存在斑块或血管狭窄96(12.9%)人;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检测出斑块或血管狭窄共169(22.7%)人。住院患者中,高血压病(χ2=66.445,P<0.001)、糖尿病(χ2=15.745,P=0.001)、吸烟史(χ2=8.383,P=0.039)以及饮酒史(x2=10.700,P=0.013)在外周斑块不同分组中的分布皆存在差异。在无外周斑块组、颈动脉斑块组、下肢动脉斑块组和外周多动脉斑块组中,CCTA显示存在主要冠脉血管狭窄≥50%分别占2.8%,7.6%,20.8%和60.9%(χ2=251.488,P<0.001)。无外周斑块组中CCTA提示冠脉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有67.7%、29.4%、2.1%和0.7%。而在外周多动脉斑块组,CCTA提示冠脉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有8.9%,30.2%,42.0%和18.9%,外周动脉斑块分布情况不同的人群中,CCTA显示冠脉狭窄的分布也不同(χ2=300.108,P<0.001)。随着外周斑块累及部位增加,CCTA呈现冠脉狭窄程度越重(r=0.564,P<0.001;r=0.621,P<0.001)。在无外周斑块组中,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数分别为1.4%,0.4%和1.1%。而在外周多动脉斑块组,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数分别为24.3%、20.7%和15.4%。外周动脉斑块分布情况不同的人群中,CCTA显示冠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也不同(χ2=263.682,P<0.001)。随着外周斑块累及部位增加,CCTA呈现冠脉病变累及血管越多(r=0.535,P<0.001,r=0.579,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多血管床疾病,外周动脉斑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多动脉床粥样硬化患者中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和饮酒史的人群所占比例较高。相比于无外周斑块的人群,外周动脉存在斑块的人群中,罹患冠心病的人数更多、冠脉狭窄程度更重、更易发生多支病变。尤其对于同时存在颈动脉斑块和下肢斑块的患者,应加强的心血管健康的重视,及时主动进行心血管方面的检查。40岁以上无心肌缺血症状人群亦可在常规体检中加入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第三部分 基于冠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评估心肌缺血功能学指标,对血运重建策略进行指导。但FFR是一项有创检查,需要和冠脉造影一同进行,且价格昂贵。基于冠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以冠脉CTA图像为基础,采用流体力学计算方法模拟真实冠脉血流,从而计算出FFR值。自2011年CT-FFR问世以来,许多研究以侵入性的FFR为参照来评估CT-FFR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当前这项技术并未得到广泛使用。本meta分析回顾既往相关研究,并将结果进行合并,以评估CT-FFR对冠心病的诊断表现。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以及EMBASE对发表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搜集。计算合并后CT-FFR基于病人水平和血管水平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相应的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方的面积(AUC)值,从而评估CT-FFR的诊断性能。结果:共有1712例病人,2828支血管或病变纳入本研究。基于病人水平分析,CT-FFR评估冠脉血管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优势比(DOR)分别为0.89(95%CI,0.85-0.92)、0.78(95%CI,0.70-0.85)和 27.56(95%CI,15.82-48.00)。阳性似然比(PLR)为 4.02(95%CI,2.85-5.67),阴性似然比(NLR)为 0.15(95%CI,0.11-0.20)。基于血管水平分析,CT-FFR评估冠脉血管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和DOR分别为0.86(95%CI,0.83-0.89)、0.79(95%CI,0.74-0.83)和 23.42(95%CI,15.63-35.08)。PLR 为 4.08(95%CI,3.21-5.17),NLR 为 0.17(95%CI,0.14-0.22)。在病人水平和血管水平的AUC 值分别为 0.91(95%CI,0.88-0.93)、0.89(95%CI,0.86-0.92)。结论:作为一项无创检查,CT-FFR对冠脉狭窄病变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对实际临床中冠状动脉病变治疗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尚楠[3](2019)在《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估价值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探讨飞利浦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对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估支架内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9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入院曾行介入治疗行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复查患者44例,共56组支架(将数个支架相连视为一组支架):男性36名,女性8名,年龄在45-9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71岁,支架术后1.5个月-9年。先行CTA检查,然后于1周内行DSA检查。将CT扫描的原始数据上传至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分析,分别对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观察并测量下肢动脉支架内狭窄程度,并与相应节段DSA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将DSA作为“金标准”,计算CTA判断支架内狭窄程度的总体符合率及不同狭窄程度等级的诊断符合率等。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将DSA与CTA两种方法所显示的支架内狭窄程度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用K值表示)。对于计量资料,若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将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当P<0.05认为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Kappa一致性检验得k=0.845,提示CTA与DSA两种方法在下肢动脉支架内狭窄程度分级的判断上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相对于DSA,CTA对下肢动脉支架内狭窄程度的诊断总体符合率为89.3%(50/56);对下肢动脉支架内轻度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85.7%(6/7);对下肢动脉支架内中度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60.0%(6/10);对下肢动脉支架内重度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9/9);对下肢动脉支架内完全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27/27)。2.与DSA对比,CTA对下肢动脉支架内狭窄率测量值偏高。结论:1.飞利浦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支架术后狭窄程度分级的评估准确性高,能够作为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优选随访检查,也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2.同DSA检查相比,CTA检查对下肢动脉支架内狭窄率的测量值偏高。3.在一定程度上,在下肢动脉疾病中CTA检查可以提供比DSA检查更全面的血管内信息。

刘洋[4](2017)在《光子探测器双源CT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比较光子探测器双源CT联合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较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评价影像检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下一步的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案的选择给予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月期间临床怀疑存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疾病,需要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使用Stellar光子探测器双源CT,排除标准:对比剂过敏者、孕妇及昏迷者等情况,最终入选156例纳入本研究。将受试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实验组:使用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两组均7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选择Stellar光子探测器双源CT进行头颈部CTA检测,在检查前4h嘱患者禁食,针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因为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解,尤其嘱托检查后大量饮水,以促进对比剂的排出。患者常规右侧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道,疑诊锁骨下动脉病变时,经足背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于检查前进行碘过敏实验。在进行检查前,去除活动义齿等金属异物,扫描角度与听眶线平行,设置完成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使用提前预热好的对比剂,装入双筒高压注射器中。将注射器由肘静脉进行穿刺注射,采用团注跟踪技术,触发监测层面设于主肺动脉分叉层面的降主动脉,延迟10s开始采集数据,触发阈值设定为100 HU,达到阈值后延迟2s扫描。实验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开启Care Dose 4D功能自动调节管电流,球管旋转速度:0.2s/r,准直器宽度:2×128×0.6mm,螺距:0.7。对比剂注射时间固定为10 s,≤45Kg的患者注射速率为4.0 ml/s,以45Kg为基准,体重每增加10Kg,注射速率增加0.5 ml/s。对比剂用量=注射速率×注射时间(10s)。对照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开启Care Dose 4D功能自动调节管电流,球管旋转速度:0.2s/r,准直器宽度:2×128×0.6mm,螺距:0.7。固定对比剂用量为60mL,所有患者对比剂注射速度恒定,注药速度保持在4.0 ml/s,采用团注跟踪(Bolus Tracking)智能触发扫描模式。触发点、扫描方向和范围同实验组一致。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成像质量,对影像学检查有效情况进行对比,并通过统计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对检查潜在危险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以综合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案临床应用的优劣差异。其中成像质量采用主、客观两种评价方式。客观成像质量评价参考系统所测数值,对通过计算获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主观评价由2名专业影像科医师,依据4分制评分标准对所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成像质量评分。记录CT扫描机自动生成的辐射剂量参数,包括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参数及对比剂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本研究所用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中成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用kappa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客观成像质量的研究方面,对照组AOAR部位SNR数值对照组19.6±9.6、实验组38.8±10.6,CCA部位SNR数值对照组20.3±10.3、实验组41.8±11.5,ICA部位SNR数值对照组16.8±16.7、实验组31.4±17.2,MCA-M1部位SNR数值对照组13.6±11.5,实验组22.5±16.3。对照组SNR数值平均17.6±10.8,实验组平均33.6±13.6,实验组SNR各数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CNR数值计算方面,CNR>8即认为图像均可评定为质量优,本研究中CNR均>8。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部位CNR数值均高于8分,其中照组AOAR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7.1±6.3、实验组32.1±8.1,CCA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5.9±5.4、实验组35.9±10.7,ICA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5.5±10.8、实验组25.5±10.0,MCA-M1部位CNR数值对照组11.2±6.7,实验组18.2±8.5。对照组CNR数值平均14.9±5.9,实验组平均27.9±6.8,实验组CNR各数值均较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对照组各数值均小于实验组(P<0.01)。2.两组患者主观成像质量的研究方面,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对照组3.14±0.52分、3.21±0.50分,平均得分3.17±0.52分;实验组为3.83±0.41,3.78±0.40,平均得分3.81±0.41分。2名专家的成像评分一致性评价良好,对照组kappa值为0.76,实验组kappa值为0.78,实验组各专家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主观图像质量实验组优于对照组。3.辐射剂量评价方面,客观使用辐射剂量参考影像学设备自主收集所提示的系数,对照组CTDIvol、DLP、ED分别为4.017±1.33mGy、217.6±74.22mGy·cm、1.12±0.15mSv,相较于实验组CTDIvol、DLP、ED计数分别为1.347±0.29mGy、78.25±13.94mGy·cm、0.42±0.05mSv,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辐射有效剂量较对照组降低62.51%,且评价指标CT剂量指数与剂量长度乘积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明显数值上偏低(P<0.05)。4.对比剂剂量方面,实验组的对比剂剂量均值为(49.1±5.4)ml,对照组的对比剂量均值为60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P<0.05),实验组对比剂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10.8±2.1)ml。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CT联合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中,较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相比,可显着减少对比剂的注射剂量,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两种检查方案的成像质量都为优,但个性化对比剂的注射方案可以显着提高图像的SNR和CNR,可以显着提高患者血管成像质量,具有更加理想的成像质量,更有利于临床医生成像的正确判读。故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用光子探测器双源CT血管成像,结合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减低辐射剂量,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忠[5](2016)在《浅谈双源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 :分析研究双源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院经初步检查疑似患有下肢动脉疾病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先使用双源CT血管成像术对这45例患者进行检查,再使用综合性检查法对其进行检查,并将其进行综合性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然后观察这45例患者使用双源CT血管成像术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经使用双源CT血管成像术检查发现,这45例患者中有42例(93.34%)患者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闭塞症,有3例(6.66%)患者患有下肢外伤性血管闭塞症。经综合性检查证实,上述检查结果完全准确。这45例疑似患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使用双源CT血管成像术诊断的准确率为100%。结论 :用双源CT血管成像术诊断下肢动脉疾病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分辨率高、无创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该检查方法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袁家长,魏杰,李亮,邵平[6](2016)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疑似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病变的50例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测,其中30例患者自愿在CTA检后1周内接受数字血管减影(DSA)检测,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0例患者CTA的图像质量及分辨血管狭窄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参照DSA的结果,CTA对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情况(≥50%)的准确度为95.55%(275/288),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98.1%(106/108)与93.9%(169/180),两组对中度及以上狭窄的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6,P=0.999)。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病变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尹亭斌,潘昌杰[7](2015)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作用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并用多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方法包括的内容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高级血管分析及曲面重建等。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将股动脉、髂内外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及胫腓动脉分支和主干显现出来。其中有65例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及狭窄的情况,5例为动脉瘤,6例为下肢搭桥术,2例为动脉血栓,1例为大动脉炎,1例为动静脉瘘,3例为夹层,5例为正常表现。并应用DSA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经对比,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诊断下肢闭塞和狭窄的准确性及敏感性较高。结论在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吴芹[8](2012)在《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3、比较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及DS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的一致性。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1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间73例临床怀疑有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双源CT下肢血管成像检查,其中,男55例,女18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67.95岁。2.2选取上述病例中的62例经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71.39岁。临床诊断标准:①年龄大于40岁;②病史: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③临床表现:有下肢缺血症状;④体格检查:肢体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可闻及血管杂音;⑤相关检查:如踝肱指数(ABI≤0.9)、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眼底检查等显示异常;⑥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A、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显示相应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等病变。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前四条即可作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诊断。3.3取上述62例中36例患者,同时期行双源CT血管成像及DSA血管造影。男29例,女7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72.69岁。2、双源CT扫描方案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扫描仪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小腿固定,足先进,头足位方向扫描,扫描范围为第四腰椎水平至足底。首先行常规腹部加下肢平扫,接着应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系统行双能量下肢血管增强扫描,感兴趣区(ROI)设定在腹主动脉下段,触发闽值为150HU,当感兴趣区密度达预设值后,延迟5秒后开始自动扫描。右肘前静脉埋置18G套管针,采用美国MEDRAD双筒高压注射器以3.5ml/s的流速注射90-100ml(根据患者体型、身高)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350mgI/ml),然后以同等速度注入40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管电压分别为140KV和80KV,电流分别为60mAs、240mAs(比值为1:4),准直64×0.6mm,螺距0.6-1.0,旋转时间0.33s,视野110cm,卷积核B30f,重建层厚1.0mm,间距0.5mm,平均扫描时间为31.08s。3、DSCTA图像后处理与分析①将140KV、80KV两组数据同时调入双能量后处理软件,选择"body bone removal"(全身骨去除),进行自动减影去骨。②利用工作站中3D软件进行手动去骨。两种处理方法均根据去骨的程度,通过调整图像重建参数包括窗宽、窗位及灰度阈值调整等方法保存去骨后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的血管重建图像,最大程度显示血管走行及病变情况。将混合能量数据(M-0.3)调入Inspace处理软件中,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等进行重建。4、数据测量和收集4.1图像质量评分将下肢动脉分为四段:①主髂动脉段,包括腹主动脉、双侧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②股胭动脉段,包括股浅动脉、股深动脉及胭动脉段;③膝下动脉段,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④足部动脉段,包括足背动脉,足底内、外侧动脉。采用4分法对DSCTA显示的动脉进行评分,评分标准:0分表示血管可见度差或未显示,临床不能进行正确诊断;1分表示主干血管可见度尚可,部分末梢血管及侧支血管结构未能显示或有明显变形、伪影,尚可进行临床诊断;2分表示血管显示清晰,伴轻度变形或伪影,可满足临床诊断;3分表示血管结构显示非常清晰,可见完整的血管树,完全满足临床诊断。其中2-3分的血管具有临床诊断意义。4.2两种去骨方法对不同节段血管的侵蚀情况侵蚀结果分为两个级别:(1)无侵蚀:不造成或者只造成血管周边的轻度不光滑,对狭窄程度的判断无影响;(2)有侵蚀:去掉部分血管甚至造成血管完全截断,影响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定。两种方法的比较皆以双能CPR图像为参照。4.3下肢动脉分支及狭窄程度分级按解剖学定义,将下肢动脉血管系统划分为9支,分别为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股深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每支血管根据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4级:0级正常、1级轻度狭窄(狭窄度<50%)、2级中度狭窄(狭窄度50%~74%)、3级重度狭窄(狭窄度75%-99%)、4级闭塞,如某支血管狭窄不止一处,定义为3级狭窄。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5.1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四段血管的显示满意率原始评分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McNemar检验,分别比较两种不同去骨方法对主髂动脉段、股胭动脉段及膝下动脉段血管的侵蚀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对下肢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分级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采用K系数检验比较DSCTA与DSA两种成像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0.81-1.0为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0.61-0.80为一致性好,Kappa值0.41~0.6为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为一致性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以DSA为参照标准,分别计算DSCTA诊断下肢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一、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1、血管及病变显示73例患者血管起源及走行未见异常,均可清楚显示血管病变、狭窄部位及管腔狭窄程度。其中,外伤术后6例,血管畸形2例,下肢占位3例,以下肢缺血症状入院62例,其中支架植入术后5例,可清楚显示支架腔内是否通畅,有无再狭窄及斑块。2、图像质量评估双源CT下肢血管成像对主髂动脉段、股胭动脉段、膝下动脉段及足部动脉段的显示满意率分别为100%、100%、66.44%、39.73%,显示满意率最好的是主髂动脉段及股胭动脉段。四个部位血管显示原始评分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888,P<0.001)。3、3D与双能减影去骨对不同血管侵蚀情况的对比3D与双能减影去骨对主髂动脉段及股胭动脉段血管的侵蚀无统计学意义(主髂动脉段P=0.500,股胭动脉段P=1.000),对膝下动脉段的侵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双源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分布及分级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865,P<0.001,其中,股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目为81支,闭塞支为43支,占全部闭塞血管支的30.71%。而膝下血管病变血管支为181支,其中胫前动脉闭塞支最多,共23支,占全部闭塞血管支的16.43%。三、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对比研究采用SPSS13.0κ系数检验计算Kappa值为0.863,P<0.001,提示DSCTA与DSA两种检查方法对下肢血管狭窄及闭塞诊断的吻合度一致性非常好,且有统计学意义。以DSA为金标准,DSCTA对于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7%、86.16%、90.29%;对于管腔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7.70%、98.70%。结论1、扫描前病人的准备、扫描时病人的配合、扫描参数及方法的设定、对比剂的注射参数,都是获得良好下肢血管图像的前提。下肢血管成像显示满意率最好的是主髂动脉段及股胭动脉段,显示满意率均为100%:膝下动脉段其次,显示满意率为66.44%;而对足部动脉段的显示满意率仅为39.73%。3D手动去骨与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对膝下动脉段血管的侵蚀具有统计学意义,以3D手动去骨对膝下血管段的侵蚀更显着。2、双源CT具有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解剖覆盖面广、后处理功强大、操作方便快捷、无创伤等特点。多种后处理方法的联合应用尤其MIP及CPR,可以清晰全面的显示下肢血管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在下肢血管成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临床的术前及术后治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3、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本研究中高血压30例(48.38%)、糖尿病16例(25.81%)、吸烟者38例(61.29%),高血脂2例。患者均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表现,其中间歇性跛行最为典型,共33例(53.22%)。4、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好发部位是主髂动脉段、股胭动脉段和膝下动脉段,其中以股动脉发生率最高,本研究中,股动脉病变血管81支,其中闭塞支为43支,约占全部闭塞血管段的30.71%。5、DSCTA与DSA在检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时有非常好的一致性。以DSA为金标准,DSCTA对于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7%、86.16%、90.29%;对于管腔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动脉节段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7.70%、98.70%。因此在评估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方面,DSCTA可以很大程度取代DSA的诊断和随访功能,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杨晓光,刘挨师,苏秉亮,吕铁钢,王大鹏,郝粉娥[9](2011)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技术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病人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利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SCT下肢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腹主动脉中下段及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胫腓动脉的主干及分支。134例受检者中94例病人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外伤致动脉血栓3例,动脉瘤8例,大动脉炎2例,下肢搭桥术后7例,下肢动脉内支架术后1例,动静脉瘘2例,夹层5例,正常表现12例。所有病例均经DSA、手术或临床证实。与DSA比较,MSCT下肢动脉成像对下肢各级狭窄及闭塞诊断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诊断病变及评估手术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评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涂永波[10](2011)在《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螺距及进床速度、球管旋转速度对下肢动脉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研究不同重建函数、重建层厚的图像质量差异;相同扫描参数下,不同浓度对比剂的成像质量差异;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和评价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临床拟诊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球管旋转速度选取为0.6s/周,A组进床速度为55mm/s,螺距为1.375:1;B组进床速度为39.4mm/s,螺距为0.984:1,C组进床速度为20mm/s,螺距为0.516:1,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将另60例患者随机分为D、E、F三组,螺距选取为1.375:1,球管旋转速度分别选取为0.6s/周、0.8s/周、1.0s/周,其他扫描参数相同。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1)或者碘佛醇(320mgI/m1)90ml,流率4.2m/s。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至足底,采用Smartprep技术来确定注射对比剂后的延迟扫描时间。扫描结束后,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将获得的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函数及层厚重建,传致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由2名具有多年CT血管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共同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意见不一致时协商确定评分等级。将每例患者下肢动脉划分为23个节段,并运用图像工作站上的测量工具对血管狭窄进行准确测量并分级。分别测量最狭窄处的残腔内径和狭窄处稍上方相对正常管腔内径,按以下公式计算狭窄程度:狭窄程度=(相对正常管腔内径-残腔内径)/相对正常管腔内径×100%。分度标准为:I级为轻度狭窄,狭窄程度为0-49%;II级为中度狭窄,狭窄程度为50%-74%;III级为重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5%-99%;IV级为闭塞,狭窄程度为100%。并测量动脉闭塞段的长度,以手术、DSA检查和/或临床专科医师综合诊断为标准,评价MSCTA诊断双下肢动脉疾病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不同下肢动脉病变在MSCTA图像上的表现特征及应该采用的合适的扫描参数。结果:1.螺距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三种螺距(1.375:1、0.984:1、0.516:1)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是3.55±0.40、3.67±0.28、3.66±0.32(P﹥0.05),表明图像质量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A、B、C三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是14.94mGy、20.87mGy、39.83mGy,DLP为1698.75±74.78mGy/cm、2331.87±62.62mGy/cm、4485.69±205.00mGy/cm(P值均﹤0.05),表明三种扫描方式下的DLP差异有显着意义,A组辐射剂量低于B组,约低28.4%;明显低于C组,约低62.5%。2.球管旋转速度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三种转速(0.6s/周、0.8s/周、1.0s/周)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是3.63±0.32、3.58±0.38、3.7±0.40(P﹥0.05),表明图像质量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D、E、F三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是14.94mGy、19.92mGy、24.90mGy, DLP分别为1698.75±74.78mGy/cm、2117.02±111.14mGy/cm、2651.38±107.86mGy/cm(P﹤0.05),表明三种扫描参数下的DLP差异有显着意义,D组辐射剂量低于E组,约低19.77%;低于F组,约56.08%。3.不同重建函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与标准重建方式比较,肺函数重建可更好的观察侧枝循环情况,显示细小血管分支最多,在显示相同细小分支的情况下,肺函数重建对每一支分支血管也会显示得更加饱满,原始图像观察肌肉组织与血管间对比度,软组织与肌间隙清晰度更好。细节重建、骨函数重建及标准重建显示血管数次之。软组织重建显示血管最少,且对血管边缘的清晰度显示欠佳。4.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1.25mm层厚重建较0.625mm层厚重建数据减少一半,显示的下肢动脉血管节段一样多,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的锐利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之间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2.5mm层厚与0.625mm层厚重建比较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的锐利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之间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5.不同对比剂浓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与320mgI/ml强化后各动脉相同节段管腔内对比剂CT值的测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1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于MSCTA检查后2周内行DSA检查或手术治疗,以DSA或手术结果为标准,观察评估病变血管159段,MSCTA对II、III级狭窄分别高估3处和4处,且均高估一级。MSCTA测量动脉闭塞段平均长度为(60±31.6)mm,手术所取血栓或DSA检查平均测量长度为(61.8±30.0)mm,行配对设计的均数t检验,两者统计学差异无显着性(t=0.132, p=0.054﹥0.05)。结论:l、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时,采用螺距为1.375的扫描可减少病人的辐射剂量,且图象质量较好,可满足临床诊断。2、可设置球管旋转速度0.6s/周作为下肢动脉CTA检查常规扫描参数。3、采用肺函数重建,下肢血管显示率明显提高,可尝试设置为常规重建函数。4、1.25mm层厚重建的图像完全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可常规采用。5、320mgI/ml碘对比剂完全能满足下肢动脉血管成像的需要,可作为常规使用。6、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观察和测量下肢血管分级、狭窄部位等方面,具有与下肢动脉DSA相同的检查效果。7、下肢动脉多层螺旋CTA是一种微创的、准确的血管成像技术,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并发症少,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DSA检查。

二、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借CTA技术,分析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1 螺旋CT血管造影原理
    1.2 下肢动脉CTA操作参数的选择
        1.2.1 兴趣区范围确定
        1.2.2 使用对比剂的要点
        1.2.3 准直的选择
        1.2.4 螺距的选择
    1.3 CT血管成像中的后处理技术
        1.3.1 后处理技术中的MIP技术
        1.3.2 后处理技术中的SSD技术
        1.3.3 后处理技术中的MPR技术
        1.3.4 后处理技术中的VR及VE技术
2 下肢CTA的临床应用
    2.1 下肢动脉闭塞及狭窄性病变
    2.2 动脉瘤
    2.3 动脉损伤性疾病
    2.4 其他下肢动脉血管疾病
3 结语

(2)以冠脉CTA为中心的无创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256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1 引言
    1.2 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
        1.2.3 相关定义
        1.2.4 检查方法
        1.2.5 冠状动脉分段标准
        1.2.6 图像质量评价
        1.2.7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评价
        1.2.8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CCTA及CAG显示冠状动脉情况
        1.3.2 基于患者水平(Patient-based)分析CCTA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1.3.3 基于血管水平(Vessel-based)分析CCTA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1.3.4 基于节段水平(Segment-based)分析CCTA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1.3.5 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75%的诊断表现
        1.3.6 CCTA所测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关系
        1.3.7 CCTA对冠脉变异的诊断
    1.4 讨论
        1.4.1 CCTA对冠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1.4.2 CCTA对斑块的诊断价值
        1.4.3 CCTA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利用超声和冠脉CTA探究外周动脉斑块与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相关定义
        2.2.3 患者临床资料搜集
        2.2.4 检查方法
        2.2.5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患者临床基线资料
        2.3.2 外周动脉斑块分布与冠状动脉狭窄≥50%相关性分析
        2.3.3 外周动脉斑块分布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3.4 外周动脉斑块分布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2.3.5 外周动脉狭窄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分布情况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冠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纳入
        3.2.2 数据提取与分析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研究纳入
        3.3.2 文献质量评价
        3.3.3 诊断性能评价
        3.3.4 发表偏倚检验
        3.3.5 异质性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7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估价值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查方法
        2.2.1 双下肢动脉CTA检查
        2.2.2 双下肢动脉DSA检查
    2.3 图像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CTA与DSA对下肢动脉支架内狭窄程度的评估情况
    3.2 CTA与DSA对下肢动脉支架内狭窄率测量值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光子探测器双源CT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浅谈双源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检查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CTA检测方法
    1.3 图像的处理与分析
    1.4 DSA检测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的图像质量比较
    2.2 DSA及CTA检测下肢血管狭窄程度比较
3 讨论
    3.1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3.2 CTA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7)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对比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9)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影像学比较
    3.2 64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
        3.2.1 64层螺旋CT的优势
        3.2.2 下肢动脉MSCTA成像技术
        3.2.3 MSCTA 的多种后处理重建模式
    3.3 下肢动脉CTA与DSA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3.4 下肢动脉CTA的临床应用

(10)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64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及撰写论文情况

四、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陈吉军,夏惠敏. 双足与保健, 2019(20)
  • [2]以冠脉CTA为中心的无创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D]. 陈玥. 浙江大学, 2019(03)
  • [3]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评估价值的探讨[D]. 尚楠.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4]光子探测器双源CT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D]. 刘洋.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5]浅谈双源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李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6(24)
  • [6]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袁家长,魏杰,李亮,邵平. 安徽医学, 2016(08)
  • [7]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作用探讨[J]. 尹亭斌,潘昌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1)
  • [8]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 吴芹.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9]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 杨晓光,刘挨师,苏秉亮,吕铁钢,王大鹏,郝粉娥.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S1)
  • [10]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D]. 涂永波. 泸州医学院, 2011(03)

标签:;  ;  ;  ;  ;  

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