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宫颈癌端粒酶活性研究

新疆宫颈癌端粒酶活性研究

一、新疆子宫颈癌的端粒酶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玉兰[1](2015)在《hTERC基因联合HPVL1壳蛋白检测对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HPV L1壳蛋白和h TERC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性,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特点及差异性,评价HPV L1壳蛋白、hTERC基因及HPV L1壳蛋白和hTERC基因联合分析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或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病例116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TCT和HPV分型检测,选择其中HPV感染阳性或TCT阳性或两项同时阳性的病例纳入研究队列。所有纳入研究队列的病例均行阴道镜下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F1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TCT结果的异常率无显着差异,且其ASCUS、LSIL、HSIL和SCC患者的构成比亦无显着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PV的阳性率没有显着差异,且其高危型HPV感染、混合型HPV感染和低危型HPV感染的构成比亦无显着差异。2、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 TERC基因扩增的总阳性率无显着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NILM组、ASCUS组、LSIL组、HSIL组和SCC组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均没有显着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SCC组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亦均无显着差异;hTERC基因的表达率不存在民族差异。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和CIN2+组基因拷贝数的分布均无显着差异,且其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和CIN2+组TERC:CEP比例分布亦均无显着差异,hTERC基因的扩增类型不存在民族差异。3、对细胞学分组而言,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h 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的大小顺序均为:SCC组≈HSIL组﹥LSIL组﹥ASCUS组≈NILM组,随着细胞学分级的升高,各组中hTERC基因的扩增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对组织学分组而言,其大小顺序均为:SCC组≈CIN 3组﹥CIN 2组﹥CIN 1组≈正常或慢性炎症组,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各组中hTERC基因的扩增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hTERC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4、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pvl1壳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无显着差异,其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scc组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无显着差异;其nilm组、ascus组、lsil组、hsil组和scc组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亦均无显着差异。hpvll壳蛋白的表达率不存在民族差异。5、对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而言,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c1n1组为最高,高于正常或慢性炎症组及其它高病变组;对于不同宫颈病变组而言,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对于不同细胞学分级而言,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lsil组为最高,高于nilm组和ascus组及其他更高级别的细胞学分组。而且,自lsil组起,随着细胞学分级的升高,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下降的趋势,呈负相关。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ll壳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均呈负相关,其可能是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预后的保护性因素之一。6、对于hpv感染阳性的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而言,其宫颈脱落细胞中hpvl1壳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无显着差异,且其高危型感染者、混合型感染者和低危型感染者中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亦均无显着差异。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低危型感染者与混合型感染者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无显着差异,高危型感染者hpv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低于低危型感染者和混合型感染者。7、hpvl1壳蛋白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且不存在民族差异。其诊断价值中等(roc曲线下面积:维吾尔族为0.699,汉族为0.705)。8、hterc基因检测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正常或慢性炎症患者及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均较高,且不存在民族差异。其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维吾尔族为0.875,汉族为0.871)。9、hpv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检测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且不存在民族差异。其诊断价值中等(roc曲线下面积:维吾尔族为0.706,汉族为0.699)。10、当应用对象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时,hpvl1壳蛋白、hterc基因和hpv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与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效率为:hterc基因﹥hpv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hpvl1壳蛋白。11、hpvl1/hterc表达的状态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可排列为hpvl1(-)/hterc(-)、l1(+)/hterc(-)、hpvl1(+)/hterc(+)和hpvl1(-)/hterc(+)。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和hpvl1壳蛋白的表达没有民族差异。2、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均呈正相关,HPV Ll壳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均呈负相关。3、HPV L1壳蛋白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民族差异,诊断价值中等;hTERC基因检测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正常或慢性炎症患者及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均较高,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民族差异,诊断价值较高;HPV L1壳蛋白联合hTERC基因检测筛查/诊断宫颈高度病变CIN2+时,其适用人群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灵敏度、正确率和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特异度和阴性预测价值较低,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民族差异,诊断价值中等。4、当应用对象为具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时,h TERC基因诊断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效率高于HPV L1壳蛋白及HPV L1壳蛋白和hTERC基因联合分析。5、HPV L1/hTERC的表达状态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其表达时序可能反映了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

熊汉真,杨岳鑫,熊中堂,刘少颜,江庆萍[2](2012)在《人类端粒酶RNA和C-myc基因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RNA(hTERC)及原癌基因C-myc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8例浸润性子宫颈癌、19例炎性反应(对照)患者子宫颈组织中hTERC和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3号染色体上的hTERC基因在慢性子宫颈炎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1/19)、16.7%(2/12)、87.0%(20/23)及87.5%(7/8),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阳性率明显升高(χ236.299,P<0.01;χ2=40.237,P<0.01),原癌基因C-myc阳性率分别为5.3%(1/19)、8.3%(1/12)、78.3%(18/23)及62.5%(5/8),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阳性率明显升高(χ2=30.200,P<0.01;χ234.224,P<0.01)。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hTERC和C-myc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14,P<0.01)。结论 3号染色体上hTERC基因及原癌基因C-myc的阳性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陈锐[3](2012)在《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及有效病情监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首先检测并筛选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相关的特异性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亚型;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不同宫颈病变中特异性表达AQPs亚型的表达差异,通过分析AQPs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寻找特异性AQPs亚型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变、肿瘤周围间质浸润和远处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收集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预后相关的婚产因素、临床病理因素和AQPs表达因素资料,随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寻找对宫颈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探讨AQPs在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预后随访中的意义。为临床建立以AQPs为标准的分子指标进行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2例早期子宫颈癌、2例晚期子宫颈癌(实验组)和2例宫颈炎组织(对照组),TRIzol一步法提取组织中的总DNA,鉴定总RNA的质量,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存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AQPs亚型(AQP1,AQP2,AQP3,AQP4,AQP5和AQP8),从基因转录水平筛选在宫颈癌中特异性表达的AQPs亚型;2)选取10例宫颈炎(对照组)和18例宫颈癌(实验组)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存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六种AQPs亚型,从蛋白表达水平筛选在宫颈癌中特异性表达的AQPs亚型;3)扩大样本量,选取10例宫颈炎,10例早期宫颈癌和10例晚期宫颈癌组织,应用RealtimeRT-PCR检测特异性AQPs亚型在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4)选取所有进行RealtimeRT-PCR检测标本,即12例宫颈炎,12例早期宫颈癌和12例晚期宫颈癌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AQPs亚型在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5)选取维吾尔族宫颈炎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 neoplasiaCIN)I-Ⅱ级31例,CINⅢ级36例和子宫颈癌98例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特异性AQPs亚型的定位表达,收集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QPs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6)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患者196例,随访调查无瘤生存期,采用对数秩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婚产因素、临床病理因素及AQP1、AQP3和AQP8表达因素与宫颈癌生存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明确AQPs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结果:1)基因转录水平筛选结果显示AQP1,AQP2,AQP3,AQP5,AQP8mRNA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AQP4未表达。AQP1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1.005±0.0217,1.94±0.18和3.45±1.22;AQP2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丰度1.001±0.0049,1.136±0.0604和1.65±0.134;AQP3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1.047±0.17,1.82±0.0667和4.10±0.12;AQP5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1.016±0.0662,0.899±0.169和1.82±0.815;AQP8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的表达丰度为1.000±0.000312,2.33±1.32和5.29±5.04。AQP1,AQP2,AQP3和AQP8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5mRNA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低于宫颈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蛋白表达水平筛选结果显示AQP1,AQP3和AQP8蛋白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AQP2,AQP4和AQP5在宫颈炎和子宫颈癌组织中未表达。AQP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AQP1微血管密度测定值(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炎和宫颈癌为49.94±4.07和76.5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3表达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和宫颈癌肿瘤细胞的胞膜,AQP3在宫颈炎和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表达于宫颈癌肿瘤细胞的胞膜,AQP8在宫颈炎和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扩大样本检测AQP1,AQP3和AQP8mRNA在宫颈炎、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AQP1,AQP3和AQP8的表达丰度呈上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1mRNA表达丰度分别为1.0067±0.01581,1.770±0.005518和3.954±0.2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3mRNA表达丰度分别为1.008±0.01886,1.999±0.06361和3.721±0.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mRNA表达丰度分别为1.0106±0.02255,1.874±0.02854和3.5447±0.1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QP1,AQP3,AQP8蛋白在宫颈炎、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存在差异,均呈上调趋势。AQP1蛋白表达浓度为0.9195±0.1351,1.460±0.2963和2.624±0.6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3蛋白表达浓度分别为0.0056±0.00293,0.6362±0.1452,0.9926±0.2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蛋白表达浓度分别为1.113±0.2302,1.725±0.2362,2.607±0.6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QP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AQP1/MVD在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7.51±14.62,40.1±15.32,56.05±27.51,69.84±34.93,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呈现逐渐升高的进行性趋势。AQP1高表达于宫颈癌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浸润深,淋巴结转移阳性和外生型肿瘤。AQP3表达于宫颈炎鳞状上皮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典型鳞状细胞和宫颈鳞癌肿瘤细胞的细胞膜,AQP3在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67%,18.6%,27.78%和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表达于宫颈炎鳞状上皮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典型鳞状细胞和宫颈鳞癌肿瘤细胞的细胞膜,AQP8在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38%,41.93%,91.67%和5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AQP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炎、CINⅠ-Ⅱ级,但低于CINⅢ级中的表达。AQP8高表达于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浸润深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肿瘤。6)影响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临床分期、治疗方式、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HPV感染、血清SCC-Ag、AQP1、AQP3和AQP8,其中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是独立影响因素。AQP1,AQP3和AQP8表达是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分析AQPs影响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造成肿瘤体积增大,侵入周围间质,侵袭周围淋巴管并破坏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造成远处转移,从而影响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影响疾病预后。结论:1)本研究通过筛查存在于女性生殖系统并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特异性AQPs亚型,发现AQP1,AQP3和AQP8可能在宫颈癌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2)AQP1,AQP3和AQP8在基因转录水平表达上调,导致转录、翻译的蛋白合成增加,导致子宫颈鳞状细胞恶变、浸润和远处转移。AQP1在子宫颈癌肿瘤间质内微、小血管内皮细胞的高表达可以引起肿瘤间质内新生血管生成增多,并通过促进新生微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和内皮细胞迁移,满足肿瘤细胞高生长代谢的需要;AQP3和AQP8在宫颈癌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能促进癌细胞快速增殖,肿瘤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增强;三者的协同作用,使肿瘤体积增大,通过血管、淋巴管向周围间质浸润,浸润至淋巴结向远处转移。AQP1,AQP3和AQP8在维吾尔族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是癌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特异性分布、表达除了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潜在因素,并在肿瘤细胞向周围间质浸润,并侵犯淋巴结造成远处转移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并有望成为早期判定子宫颈癌和疾病监测的重要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3)AQP1,AQP3和AQP8阳性表达患者预后差,但非独立影响因素。AQP1,AQP3和AQP8可能通过促进肿瘤体积增长、间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预后,虽然并非独立影响因素,但是能为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魏薇,周瑾,刘莹[4](201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诱发子宫颈癌的新进展》文中认为子宫颈癌是一类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并严重危害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一因素。自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因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得2008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全世界广泛认可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子宫颈癌的最主要生物学因素。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HPV病毒的生物学结构、女性生殖道HPV病毒的感染途径以及HPV病毒诱发子宫颈癌机制的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扼要综述。

王国宁[5](2011)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化疗药联合对Hela细胞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影响,以期寻找药物治疗宫颈癌更完善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别用顺铂、多西他赛、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顺铂+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多西他赛+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处理Hela细胞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Bcl-2、端粒酶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HIT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1.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及顺铂、多西他赛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作用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50μg/ml)作用24h对Hela细胞无抑制作用,但能提高顺铂、多西他赛埘Hela细胞的抑制率。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2.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顺铂和多西他赛对Hela细胞作用48h后,都有很好地促进凋亡的作用(P<0.001),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2.8±0.70)%、(18.87±3.79)%、(15.87±3.81)%;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有交互作用(P<0.01),凋亡率分别为(31.87±3.82)%、(36.47±3.98)%,有明显地促进凋亡的作用。3.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顺铂、多西他赛对Hela细胞作用48h的Bcl-2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P<0.001),分别为(63.63±3.84)%、(49.2±4.08)%、(51.40±6.35)%;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联合有很好的交互作用(P=0.019),Bcl-2蛋白表达率为(14.57±2.32)%,与多西他赛联合无交互作用,但也能明显降低Bcl-2表达,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有差异(P<0.001),表达率为(18.93±4.83)%。4.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顺铂、多西他赛埘Hela细胞作用48h的端粒酶表达率明显降低(P<0.001),分别为(51.37±4.68)%、(40.83±5.30)%、(36.83±5.26)%;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均无交互作用,但也能明显降低端粒酶表达,单因索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有差异(P<0.001),端粒酶表达率分别为(14.9±2.50)%、(18.93±3.97)%。5.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顺铂、多西他赛对Hela细胞作用48h的FHIT定量表达明显升高;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有交互作用(P<0.001),有明显地升高FHIT表达的作用。6.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顺铂、多西他赛对Hela细胞作用48h的Survivin表达明显降低(P<0.001);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有交互作用(P<0.01),有明显地降低Survivin表达的作用。结论: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提高Hela对顺铂、多西他赛的敏感性。顺铂、多西他赛浓度不变时,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顺铂、多西他赛联合能促进Hel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蛋白、端粒酶活性和Survivin表达,升高FHIT表达有关。

陈珂瑶[6](2011)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体外宫颈癌SiHa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从而理论上提出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用于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作用于人宫颈癌SiHa细胞,于作用后24h,48h,72h,96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2)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作用于人宫颈癌SiHa细胞后48h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及Bcl-2和端粒酶的表达情况;3)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作用于人宫颈癌SiHa细胞48小时后FHIT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75-175μg/ml浓度区间,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埘SiH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抑制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iHa细胞经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作用后均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且随着药物浓度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学变化更明显;3)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浓度的增加,SiHa细胞的凋亡率升高,Bcl-2及端粒酶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后,SiHa细胞中FHIT表达增强,Survivin表达减弱(P<0.05)。结论:1)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能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体外生长,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能通过抑制癌基因Bcl-2,端粒酶及Survivin的表达,促进FHIT基因的表达来诱导SiHa细胞凋亡

李莉[7](2011)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胃癌、肝癌、卵巢癌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胃癌、肝癌、卵巢癌三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表达,探寻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利于胃癌、肝癌、卵巢癌的诊断和防治。方法:1)收集胃癌患者20例和肝癌患者10例以及健康人20例血清样本,采用ClinProt磁珠纯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um, MALDI-TOF-MS)分析及ClinProTools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其血清差异蛋白表达;2)收集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以及健康人各10例血清样本,采用shotgun蛋白组学研究方法,进行基于标记定量iTRAQ技术和2D nano HPLC-ESI-OrbiTrap MS/MS(纳升级两维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OrbiTrap质谱)分离检测技术研究卵巢癌血清差异蛋白表达,建立生物标记物地图,筛选重要的差异蛋白。3)在原有的第二部分研究30例血清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卵巢癌患者血清1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6例,健康人血清10例,共计56例临床血清标本(卵巢癌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例,健康人20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将蛋白质组学筛选出的重要差异蛋白进行逐例血清样本的蛋白验证。结果:1)质荷比为2863Da和4965Da的蛋白峰能较好地鉴别胃癌和正常人组。质荷比为1618Da和4965Da的蛋白峰能较好地鉴别肝癌和正常人组。同正常人相比较,胃癌和肝癌存在共同的差异蛋白峰为4965Da。2)iTRAQ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对卵巢癌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数据经搜索蛋白质数据库及数据处理后,共鉴定出iTRAQ标记定量信息的蛋白326个。相比于正常组在卵巢癌组中上调在1.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有9个,下调在1.5倍以上的差异蛋白有75个。相比于正常组在卵巢良性囊肿组中上调在1.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有32个,下调在1.5倍以上的差异蛋白有103个。依据卵巢癌组与正常组的差异蛋白和卵巢良性囊肿与正常组的差异蛋白进行对比,得到卵巢癌组对比良性囊肿组上调在1.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有77个,下调在1.5倍以上的差异蛋白有43个。其中重点筛选出了8个重要的差异蛋白,它们在蛋白谱水平上明显区分了卵巢癌组、良性卵巢囊肿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这8个重要的差异蛋白包括,蛋白PARD3,SRP1-alpha,LAMA4,LRP16,IgSF2,NRAMP1,NF-E2-related factor 1和APOA4。3)将其中发现的三个重要差异蛋白:APOA4蛋白、PARD3蛋白、NRAMP1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技术进行逐例血清样本的蛋白验证筛查。结果APOA4蛋白逐例验证了血清56例(卵巢癌组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例,健康对照20例)。在卵巢癌组表达量最低(0.7),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最高(1.2),健康对照组(1)介于其中。PARD3蛋白Western Blot结果不好,有杂带,放弃用该蛋白做临床血清逐例筛选。NRAMP1蛋白逐例验证了血清21例(卵巢癌组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例,健康对照6例)。在卵巢癌组中表达量最高(1.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表达量最低(0.7),健康对照组(1)介于其中。结论:1)利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从血清中筛选出胃癌、肝癌的潜在的标志蛋白,此技术对于发现和筛选血清中的胃癌、肝癌标志蛋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2)利用iTRAQ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初步筛选了卵巢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正常人的血清差异蛋白,形成了可能的卵巢癌生物标记物地图。重点筛选出了8个重要的差异蛋白,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标记物。其中三个差异蛋白经过临床患者血清的验证,NRAMP1蛋白在卵巢癌、良性卵巢炎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在各血清样本中波动较大,所以判断该蛋白对于区分卵巢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实际应用意义会较低。APOA4蛋白在逐例血清验证中表现稳定,在CA125升高的患者群中,APOA4蛋白有可能成为区分恶性与良性卵巢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尽早筛查出部分卵巢癌患者。

韩英[8](2010)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在新疆部分地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宫颈癌患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6万人患病。中国新发病例约计13万,占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女性肿瘤的6%,是仅次于乳腺癌而引起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宫颈癌(SCC)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如果在癌前病变或早期即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积极的预防措施或适宜的治疗方案,可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五年生存率也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这一特点使对宫颈癌的筛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飞速发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应运而生,并逐渐从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转向临床医学检测领域。一些有关宫颈癌染色体研究显示,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常表现为3q的增加和2、3、4、6p,11q的缺失,并且异常基因区多位于3q261-q28。近几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NIH)领导的针对宫颈癌的研究表明,宫颈细胞由非典型性异常增生向宫颈癌转变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扩增,其中涉及到的最重要基因可能是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它有望成为非典型细胞癌变的基因,该基因的扩增可阻止细胞凋亡,因而可导致肿瘤产生。国外的研究表明:通过FISH技术检测3q26hTERC基因,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CINⅡ)中,此基因的拷贝数增加者占6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占76%,四倍体细胞数和hTERC基因扩增随细胞学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可作为预测宫颈高度病变(HSIL)的独立指标,认为特异的基因组异常改变是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浸润癌所必需的条件。运用FISH技术测定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评估FISH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将会使宫颈癌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外已有诸多有关hTERC基因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报道,但有关民族之间差异性的研究鲜有报道,而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癌高发这一严峻事实促使我们有责任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探讨维吾尔族、汉族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的差异,为减少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促进临床工作寻求更多的科学依据。近年来,子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经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高危亚型及多重感染可以引起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而且已有研究提示高危型HPV DNA (HR HPV DNA)基因整合导致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超过95%的子宫颈癌病例与HPV感染有关,两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HPV亚型不同,所导致的病情发展及转归也不同。目前HPV致癌机理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感染后导致端粒酶的激活是宫颈上皮由癌前病变向宫颈癌转化过程中相当关键的步骤。Kanaya等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感染及p53失活可以激活端粒酶,使宫颈上皮细胞增殖加快,从而引起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目前认为利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hTERC基因扩增具有助于诊断早期潜在宫颈癌的价值。本课题研究旨在对新疆各民族宫颈病变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表达情况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评估FISH检测hTERC基因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对比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汉民族宫颈病变患者在感染HPV高危亚型之后,hTERC基因的扩增特点及差异性,从而在hTERC基因扩增的水平上,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宫颈病变发病机制的特点及差异性,以此寻求更加高效、可靠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诊断方法,并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近10年来,由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显着上升,国内每年有10%~15%的新发宫颈癌病例,CIN的发病也有增加趋势,子宫颈癌的发病似有反弹的迹象。值得关注的是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统计,35岁以下的妇女宫颈癌占同期所收治宫颈癌总数的比例,从70年代的1.22%增至90年代的9.88%,每年约有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可见,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早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提高宫颈癌治愈率、生存率、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目前通用的筛查宫颈病变的方法为:液基细胞涂片法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虽然特异性高,操作简易,成本低,可用于宫颈癌大规模初筛,但是敏感性不高,所以会导致较大程度的假阴性,并且不能进行细胞水平的定量分析。细胞学异常的结果中,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不够理想,重复性差。HPV检测虽然灵敏度较高,但假阳性率也高。HPV阳性只表明宫颈感染病毒的状态,并不代表宫颈细胞学病理变化,无法对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和病程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HPV检测不能替代细胞学检查。FISH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特异性、敏感性和快速、稳定性好、无创等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局限性,可作为临床宫颈疾病筛查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研究目的:1)通过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在新疆各族妇女宫颈病变中的扩增情况,探讨hTERC基因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了解宫颈癌发病的生物学机制,以及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2)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 (hTERC)基因表达差异、以及与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感染的相关性,评价hTERC基因检测在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3)通过对比分析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情况、高危型HPVDNA感染状况及TCT检查结果,拟对FISH检测hTERC基因扩增的方法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方案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以期为寻求最佳的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选择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为正常~宫颈浸润癌(SCC)的149例新疆各族妇女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人乳头瘤病毒(HPV)凯普分型检测其高危型HPV (HR-HPV)感染状况,病理学检查明确其病变性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hTERC基因异常扩增情况。最终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病变级别组hTERC基因检测扩增结果,并与宫颈液基细胞学和HPV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比研究50例维吾尔族和52例汉族宫颈病变患者的hTERC基因扩增的情况,同时检测两组人群中高危型HPV DNA感染状况,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维吾尔族、汉族两组患者hTERC基因扩增多倍体数及检测结果与HPV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将前两部分的156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情况与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及T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后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最终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等指标,比较3种筛查、诊断宫颈病变方法的准确效率,评价FISH检测hTERC基因扩增在宫颈病变早诊早治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1)①通过对129例宫颈病变患者和20例正常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检测,显示研究各组中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正常(NILM)、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浸润癌(SCC)病例中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分别为5.00%、17.24%、29.73%、80.48%和81.82%,hTERC基因扩增比例在ASCUS组、LSIL组、HSIL组和SCC组各研究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扩增比例在各级病变中ASCUS组、LSIL组明显低于HSIL组(P<0.05),但ASCUS与LSI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颈病变各级病理分组中,CINI、CINⅡ、CINⅢ和SCC各组患者的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分别为21.95%、34.48%、85.71%.83.33%,低级别病变组(CINⅠ)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明显低于高级别病变组(CINⅡ-SCC)。2)①50例维吾尔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率均数为76.46%,52例汉族宫颈癌hTERC基因扩增率均数为80.91%。随着病变的进展,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病变患者的hTERC基因扩增数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病变两组间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维吾尔族、汉族两组患者中HPV多重感染与单一感染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单一感染的维吾尔族、汉族两组间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PV多重感染的维吾尔族、汉族两组间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hTERC基因平均扩增倍数,在HPV各感染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病变组总的hTERC基因扩增倍数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维吾尔族宫颈病变患者中多重感染的比率高于汉族宫颈病变有关。维吾尔族、汉族两组hTERC基因扩增比率在高危型HPV DAN感染阳性与阴性组间均有明显差异,但维吾尔族、汉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①156例宫颈病变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应用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CINⅠ组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检出率明显低于CINⅢ和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与SCC组之间hTERC基因扩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由低级别向高级别发展,hTERC基因阳性扩增检出率明显增加,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②HPV检测最常见的感染亚型为HPV16,HPV58,HPV18,其次为HPV52,HPV31,HPV68,HPV56,HPV39,HPV33,HPV45,HPV51,有83例感染高危型HPV,总阳性率为53.20%,其中HPV16阳性率57.83%,HPV58阳性率18.07%,HPV18阳性率9.64%。③TCT对于低度病变CINⅠ的诊断符合率是34.78%,对于高度病变CINⅡ、CINⅢ的诊断符合率是37.83%,SCC的诊断符合率是58.82%,总检出率是43.82%。④3种方法筛查宫颈病变的效率比较,对于低度病变组(CINⅠ),三种检测方法无论在检测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高度病变组(CINⅡ-SCC)中,FISH技术检测为hTERC基因异常扩增阳性65例(59.1%),液基细胞学检查为HSIL者仅19例(17.3%),HR-HPV DNA感染阳性66例(60.0%),两两比较,仅液基细胞学检测组检出率明显低于FISH检测组、HPV检测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FISH技术检测组82.7%和73.6%,液基细胞学检查组48.4%和66.8%、HR-HPV DNA检测组86.5%和46.5%,两两比较TCT组的敏感度低于HPV组与FISH组,HPV组的特异度低于TCT组与FISH检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组阴性预测值在三组中最低,HPV组阳性预测值在三组中最低,约登指数FISH检测方法均高于其它两组,TCT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液基细胞学检查及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中,hTERC基因的扩增比率随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宫颈低度病变组与高度病变组hTERC基因的表达有明显差异,由此可应用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异常扩增情况区分宫颈高度病变与低度病变。2)hTERC基因的扩增在维吾尔族、汉族两组中随病变程度进展而增加,hTERC基因扩增比例及扩增信号多倍体型在宫颈高度病变及宫颈癌中比例较高,低度病变与高度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hTERC基因扩增比例明显高于HPV阴性组,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hTERC基因扩增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监测指标。维吾尔族宫颈病变患者中多重HPV高危亚型感染比例较高,导致其hTERC基因扩增明显,可能是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高于汉族的原因之一。3)FISH技术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扩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局限性,因此可作为临床宫颈疾病筛查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hTERC基因检测可浓缩宫颈癌高风险人群,可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效率,预测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

张桃林[9](2010)在《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患者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扩增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09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0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TERC基因扩增情况和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DNA感染情况。结果:(1)在细胞学分组中正常细胞组、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鳞状细胞癌(SCC)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是0%、11.1%、33.3%、77.8%、100%,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整检验水准(α=0.005)后,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组织病理学分组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组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是30.0%、67.5%和92.5%,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整检验水准(α=0.017),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正常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表达类型是2:2型,CIN、SCC组hTERC基因表达类型以2:3、2:4、2:5、3:3、2:6、4:4为主,在SCC组中拷贝数亦在增加。(4)汉族、维吾尔族CIN患者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42.9%和52.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汉族、维吾尔族SCC患者hTERC扩增阳性率分别是87.5%和95.6%,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CIN组和SCC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和HPV感染之间存在关联性(r=0.814,P=0.001)。结论:hTERC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异常扩增,且随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扩增的倍数亦增加,从宫颈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角度出发,可作为宫颈病变进展的生物学监测指标;hTERC基因扩增在汉族、维吾尔族CIN及SCC患者中无民族差异性;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鳞状细胞癌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和HPV感染关系密切。

张培影[10](2010)在《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Ki-67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中仅次于乳腺癌的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万,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可能患上子宫颈癌,然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人群集中在相对年轻的45岁至50岁的女性当中。近年来年青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保留生育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势在必行。宫颈癌好发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妇女,可能和性卫生、HPV感染、早婚、吸烟等有关。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而且由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尚未普及,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浸润癌。目前对于宫颈癌早期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对于中晚期以及复发、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多采用放射治疗结合全身化疗的治疗手段。临床发现,不同患者之间,其放化疗敏感性存在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亦有很大不同。提高放化疗的剂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疗效,但是不同患者的耐受性不同,并且毒副作用明显增加,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等功能。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主要化学成分有熊果酸、免疫多糖、乌索酸、白花蛇舌草素等,这些主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临床观察发现白花砣舌草对宫颈癌疗效显着。Ki-67是一种核增殖标志基因,在宫颈癌等多种肿瘤高表达,这种高表达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以及对放化疗产生的抵抗性密切相关。研究目的本实验拟利用高表达Ki-67蛋白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为研究对象,利用动物血清学的原理,研究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Ki-67基因的表达,探究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白花蛇舌草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奠定理论基础。实验方法1.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24,36,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NU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采用RT-PCR检测Ki-67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Ki-67蛋白表达。2.建立裸鼠人宫颈癌细胞移植模型及采用胃内灌药。取Hela细胞接种于雌性、4-6周龄BALB/C/nu裸鼠背部皮下组织内。当肿瘤生长至直径10mm时随机分为两组(n=10),对照组:荷瘤鼠不加以治疗,继续饲养到实验结束;给药组:白花蛇舌草水煎液灌胃,然后处死全部动物,取肿瘤分别称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实验结果1.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肿瘤细胞凋亡(P<0.05),Ki-67mRNA的表达下降(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白花蛇舌草对Hela细胞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Ki-67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并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P<0.05)。主要结论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抑制,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Ki-67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与其抑瘤增殖和诱导、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二、新疆子宫颈癌的端粒酶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子宫颈癌的端粒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TERC基因联合HPVL1壳蛋白检测对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新疆维、汉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表达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1.3 FISH实验过程
        1.4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1.5 Hybr Miax HPV分型检测
        1.6 阴道镜检查及组织学诊断
        1.7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的一般资料
        2.2 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TCT和HPV-DNA分型检测结果
        2.3 研究队列的确定及一般资料
        2.4 研究队列的分组
        2.5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
        2.6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扩增类型
    3 讨论
        3.1 h TERC基因扩增是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恶性病变的早期诱因
        3.2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
        3.3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扩增情况的比较
        3.4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扩增的趋势
        3.5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检测的意义
        3.6 研究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4 小结
第二部分: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L壳蛋白的表达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1.3 实验过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l壳蛋白的表达情况
        2.2 新疆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l壳蛋白的表达情况
        2.3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不同HPV感染类型中L1壳蛋白的表达情况
    3 讨论
        3.1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率
        3.2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表达率的变化趋势
        3.3 HPV L1壳蛋白表达率与HPV感染的关系
        3.4 研究的局限性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4 小结
第三部分:HPV L1壳蛋白与HTERC基因检测及联合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HPV L1壳蛋白检测和h TERC基因检测诊断高度宫颈病变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PV L1壳蛋白检测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1N2~+的价值
        2.2 h 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价值
        2.3 HPV L1壳蛋白联合h 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2.4 三种检测方法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高度宫颈病变CIN 2~+效率(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
        2.5 HPV L1壳蛋白和h TERC基因表达类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HPV L1壳蛋白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3.2 h TERC基因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3.3 HPV L1壳蛋白和h TERC基因联合分析诊断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高度病变CIN 2~+的价值
        3.4 HPV L1壳蛋白和h TERC表达类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筛选
    引言
    1.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AQP1,AQP3,AQP8 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引言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材料
        1.3 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三部分 AQP1,AQP3,AQP8 表达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预后的关系
    引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随访情况
        1.3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4)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诱发子宫颈癌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HPV的生物学特性
    1.1 HPV的结构
    1.2 HPV的分型
2 HPV感染途径及致病机理
    2.1 HPV的感染途径
    2.2 HPV的致癌机理
        2.2.1 HPV抑制免疫应答, 实现持续感染
        2.2.2 HPV抑制凋亡, 实现细胞永生化HPV E6通过E6-AP (泛素连接酶)
        2.2.3 HPV调节细胞周期, 促进细胞增殖
        2.2.4 HPV病毒感染导致端粒酶活性增高
        2.2.5 HPV感染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
        2.2.6 HPV与辅助因子协同, 促进细胞癌化
3 HPV与子宫颈癌的研究新进展
4 子宫颈癌的预防
    4.1 HPV检测
    4.2 HPV疫苗
5 展望

(5)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化疗药联合对Hela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细胞株和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材料和仪器
        1.4 主要液体的配制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2.3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Bd-2蛋白、端粒酶表达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RT-PCR)检测FHIT和 Survivin的表达
    3 统计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1.1 细胞株
        1.2 药品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材料和仪器
        1.5 实验主要液体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法)
        2.3 细胞形态学改变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及端粒酶的表达
        2.6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FHIT及Survivin的表达
        2.7 实验数据处理
        2.8 统计学处理
        2.9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胃癌、肝癌、卵巢癌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应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研究胃癌、肝癌血清差异蛋白表达
    1. 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iTRAQ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对卵巢癌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
    1. 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和步骤
        1.3 材料和仪器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卵巢癌血清差异蛋白的验证
    1. 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试剂和材料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在新疆部分地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端粒酶RNA基因在新疆各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病变hTERC基因扩增与HPV感染相关性分析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方案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宫颈癌早期预警及微转移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端粒酶、hTERC基因及FISH技术与宫颈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宫颈细胞FISH实验记录表
附录二 FISH检测结果记录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导师评阅表

(9)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标本来源
        1.2 标本采集方法
        1.3 试剂与配制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FISH 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 hTERC 基因扩增过程
        2.2 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检测 HPV 实验过程
    3.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Ki-67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对恶性肿瘤发病的认识源流
        1.有关恶性肿瘤的发病
        2.有关恶性肿瘤的治疗
    2.中医对宫颈癌的理论认识和研究进展
        1.宫颈癌的病因病机
        2.宫颈癌的治疗原则
        3.宫颈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4.中医药对宫颈癌放术后及化疗并发症的治疗
        5.宫颈癌的中医饮食调养
        6.中药或其提取物对宫颈癌的实验研究
        7.结语
        参考文献
    3.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机制研究
        1.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2.干扰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
        3.抑制端粒酶活性
        4.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4.1 凋亡相关基因调控
        4.2 调节凋亡信号传导
        4.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其他途径
        参考文献
    4.现代医学对宫颈癌认识和诊疗研究进展
        1.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2.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3.宫颈癌微生物学致病因素
        4.宫颈癌相关基因
        5.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
        6.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6.1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6.2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6.3 宫颈癌的体外放疗
        6.4 宫颈癌的同步化放疗(CCR)
        7.结语
        参考文献
    5.Ki-67与恶性肿瘤
        1.Ki-67抗原和抗体的特征
        2.Ki-67的检测方法
        3.Ki-67与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和动物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条件
        3.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
        3.2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的制备
        3.3 分组与给药
        3.4 观察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4.指标检测和实验结果
        4.1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4.2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4.3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细胞Ki-67mRNA的影响
        4.4 白花蛇舌草药物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Ki-67抗原表达的影响
        5.实验结论
    2.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体内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条件
        2.1 细胞培养条件
        2.2 动物饲养条件
        2.3 实验人员上岗条件
        3.实验方法
        3.1 裸鼠宫颈癌移植模型的建立
        3.2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3.3 观察指标和检测
        3.4 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4.1 白花蛇舌草水煎液对HeLa细胞荷瘤小鼠抑瘤率
        4.2 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细胞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的影响
        4.3 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荷瘤小鼠HeLa细胞Ki-67蛋白的表达率
        4.4 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荷瘤小鼠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5.实验结论
    3.讨论
        1.宫颈癌的目前治疗现状
        2.祖国医学对宫颈癌治疗的可能机制
        3.白花蛇舌草对肿瘤细胞有肯定的抑制作用,但具体的抗肿瘤机理尚不明了
        4.我们的研究证明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5.抑制Ki-67的表达,能够诱导宫颈癌hela肿瘤细胞凋亡
        6.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与其抑瘤增殖和诱导、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6.1.白花蛇舌草通过其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扶正"来实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
        6.2.白花蛇舌草通过其直接抑瘤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细胞凋亡来实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
        6.3.白花蛇舌草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和调控抑瘤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实现其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根本机制之一
        7.总结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医药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附件1 缩略词表
附件2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证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发表的主要论文
    2.获得的研究课题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新疆子宫颈癌的端粒酶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TERC基因联合HPVL1壳蛋白检测对新疆维、汉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D]. 马玉兰.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8)
  • [2]人类端粒酶RNA和C-myc基因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熊汉真,杨岳鑫,熊中堂,刘少颜,江庆萍.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08)
  • [3]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D]. 陈锐.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1)
  • [4]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诱发子宫颈癌的新进展[J]. 魏薇,周瑾,刘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07)
  • [5]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化疗药联合对Hela细胞的影响[D]. 王国宁.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1)
  • [6]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对宫颈癌SiHa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D]. 陈珂瑶.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1)
  • [7]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胃癌、肝癌、卵巢癌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D]. 李莉. 新疆医科大学, 2011(12)
  • [8]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在新疆部分地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D]. 韩英.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 [9]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及其临床意义[D]. 张桃林.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5)
  • [10]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Ki-67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培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新疆宫颈癌端粒酶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