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过程教学探讨

物理过程教学探讨

一、物理过程的教学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逄艳玲[1](2020)在《高三学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一般分为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是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最高层次,物理模型建构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能从物理问题中找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各个要素构建物理模型描述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开局之年,在新课标、新高考的政策下,学生的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发展状况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都需要对学生的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本文针对高三学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全面阐述了调查的背景、目的、意义,并针对整个调查做出相应规划;通过对调查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厘清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建构过程以及物理模型能力评价指标等发展演变历程,并对不同学者提出的问题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此调查中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态度、解题习惯、听课习惯以及学生的物理模型认知水平,并利用学生模型自评表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自我模型学习的评价倾向;通过习题和原始物理问题全方面了解学生各个能力培养的现状,将采集数据按不同班级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整个调查结果进行成因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教学实践建议;最后,分析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式并对未来的调查研究做出展望。调查问卷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影响学习建模能力的水平,学生对待物理学习方法偏向于记忆,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模型是对物理现象或者物理问题的一种简化,同时也是一种物理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物理模型自评表了解到基础班和提高班学生整体上认为自己对于基本物理的模型的掌握情况是较好的,基本上达到了认识并能够应用的程度,但整体上提高班的自评得分要高于基础班。并且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学习成绩较好的班级对于基础物理模型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习题与原始物理问题测试卷中发现学生在两种情境下的物理建模能力水平不同,提高班在习题情境中不同组别建模能力水平较高且差别不大,而在原始物理问题情景中不同组别建模能力差别较大;基础班在习题情境中不同组别建模能力差别较大,原始物理中不同组别水平较低且差别不大。研究表明有确定的知识运用范围时学生表现出的建模能力水平是较高的,原始物理问题更能反映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对于问题情境分析与物理表征的能力;利用课堂观察及调查数据分析出学生现阶段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现状主要是由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与任务变量三种因素造成的,针对成因,提出物理建模教学应采取思维可视、“问题串”逼近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水平。

杨瑶[2](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后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到课后作业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以及什么形式的课后作业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可以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在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课后作业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首先,笔者以云南省的高中生和一线物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就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后作业的实施现状以及笔者提出的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现状、现状背后的原因以及优化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阶段的物理课后作业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第二,缺乏文本习题类之外的课后作业;第三,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认识不足;第四,高中物理教师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调查结果也初步验证了笔者提出的几种优化策略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其次,笔者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物理核心素养等内容从教师层面提出了几种加强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做法,从课后作业层面提出了在作业中设置具有启发性问题等六种优化课后作业的策略。最后,笔者结合六种优化策略对现阶段的课后作业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优化前后例题与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联系程度再次探讨几种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梁国瑛[3](2020)在《虚拟仿真软件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教育的形态,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特别是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实验教学。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和创新物理习题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研究尝试通过应用虚拟仿真软件于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研究其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总结教学经验与教学策略,希望能对优化物理习题教学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通过访谈教师和学生,了解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需求与建议,结合经验之塔原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了将虚拟仿真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条件,建构了两种相应的教学模式。(2)根据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选取高中运动学部分的习题教学内容,包括v-t图像的应用与生成、x-t图像的应用与生成、加减速运动情况判断、追及与相遇、刹车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采用Ph ET互动仿真程序和NOBOOK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用其中两个实践案例分别介绍本研究中两种教学模式。(3)采用前述教学设计在实验班进行了三个月的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与成绩检测定量分析了虚拟仿真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对学生物理学业成绩、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发现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包括增加学生在学习投入、因果认识、实验操作和攻克难题维度上的行为倾向与情感渴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包括提高学生自我确信、目标达成维度上的自我效能评估。(4)根据研究过程中的教学经验与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分析了虚拟仿真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功能定位,探讨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李宝金[4](2020)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模型建构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模型建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物理习题,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本文第1章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从元建模层面、物理模型应用层面广泛收集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此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第2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两个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物理模型与习题教学。并为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寻求了三个支撑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迁移理论、问题解决理论;第3章运用了问卷调查法,使用基于SPSS统计软件分析实习所在学校任教的三个班级模型建构水平,结果表明:(1)是绝大多数学生模型建构能力不合格:物理模型认知不深刻、问题表征能力不足、物理与数学知识迁移不够。(2)对建模测量成绩与物理综合成绩做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有显着正相关,模型建构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物理综合成绩的提高。(3)对男女生建模测量成绩的均值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建模成绩的均值无显着性差异[1];第4章运用了案例分析法结合前面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提出了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环节。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几个步骤:问题表征—建立模型(对象模型、过程模型、数学模型)—选择原理—解释预测—反馈评价。并设计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与《机械能守恒定律》两个教学案例;第5章对本论文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与展望,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郭萌[5](2020)在《在物理情境中运用GeoGebra软件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研究》文中提出物理和数学关系十分密切,《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也强调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但近年来教育研究者和高校教师发现物理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有所弱化。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教师问卷等方法分析造成物理学习中数学应用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接着根据认知负荷理论、David Hestene建模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结合例子论述运用Geo Gebra教学软件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可行性,发现要解决学生数学工具应用困难问题应该从培养学生将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以及运用数学模型的处理结果解释物理问题情境这两方面入手。而Geo Gebra教学软件在这两方面都有其独到优势,它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物理规律、物理过程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思维、方法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可以联系物理实质和数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然后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在物理情境中应用Geo Gebra教学软件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提供了两个根据该策略应用Geo Gebra软件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案例,并将其中一个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同时采用口头报告研究法详细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解题时的建模过程,发现实验组对物理情境中的数学模型的构建、理解和运用等数学应用能力都明显优于控制组,且实验组同学对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明显高于控制组。综上所述,在物理情境中运用Geo Gebra软件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其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该研究成果对利用Geo Gebra软件辅助其它学科教学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周申刚[6](2020)在《高一学生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解题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问题解决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尽管教师有意地培养学生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能力,但在问题解决中,有的学生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比如,物理公式书写错误,没有写出全部的解答内容,带错物理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因此,本研究从物理问题解决出发,研究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解题质量的影响。在理论研究部分,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完成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评价量规以及解题质量评价量规相关要素的确立和相应水平的划分,并对量规进行反复试用,逐步制定出本研究所采用的评价量规。在调查研究部分,笔者运用自行制定的两个量规,对学生作业中计算题的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情况和解题质量情况分别进行评价并统计,然后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数据分析:1.有无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解题质量的影响研究;2.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全面性对解题质量的影响研究;3.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准确性对解题质量的影响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形成如下结论:1.当有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时,在物理关系式的确定方面,不同物理图景问题的分布水平有所提高;2.当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为全面时,在物理关系式的确定和演算内容方面,不同物理图景问题的分布水平有所提高;3.当有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及其为全面或不准确时,在演算结果方面,多对象物理图景问题的分布水平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带错物理量进行计算,可见,在解决多对象物理图景问题时,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图形描述是非常必要的。最后,通过研究反思,笔者提出,当借助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进行物理问题解决时,学生要重点关注对象的关键状态和物理过程,以及对多对象的图形描述和相应物理量的标注。为高中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参考。

何颖垚[7](2020)在《GeoGebra软件在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成为必然趋势,GeoGebra软件作为一款动态数学软件,由于其开源、免费、易于操作、功能全面等特点,近年来已进入国内外物理教育工作者的视线。与此同时,物理模型建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将建构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列入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维度,强调了模型建构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讨论GeoGebra软件与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适用性,探究GeoGebra软件辅助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应用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为研究对象,对GeoGebra软件在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首先,本文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物理模型及物理建模教学的理论观点,确定了物理模型的定义和物理建模教学的一般步骤;同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支架式教学理论,确定了GeoGebra软件在物理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为GeoGebra软件应用于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框定了方向。其次,本研究以问卷及测试的形式对60名高一学生的物理模型知识和建模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提出GeoGebra软件辅助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有效策略提供依据。基于对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本研究讨论了将GeoGebra软件应用于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切适性,进而从物理情境的仿真模拟、物理模型的可视化、物理模型的动态呈现及物理模型的数学分析四个方面提出了GeoGebra软件与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结合点,并给出了具体应用策略和教学案例。最后,本研究基于物理建模教学的一般步骤,制作了以GeoGebra软件为辅助的“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对30名高中学生开展了教学实践,并另选了30名学生就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开展建模教学,以作对照。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反馈、进行课后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研究GeoGebra软件辅助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GeoGebra软件的接受度。

张健[8](2020)在《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念逐步被应用到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习题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终身发展和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习题教学当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题海战术”盛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低沉、学生课堂主动性,主体性不高、习题课效率不高等。为解决现阶段的习题教学问题,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笔者开展了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应用到物理习题教学当中以期找到系统化,有效化的教学策略探究。首先,系统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并对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对习题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简单介绍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以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为标本,找出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提出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接着,在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以往习题教学策略往往会忽视选题这一环节,对于选题的叙述都是基于物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水平,或者一概而过,没有过多的加以区分。我们经过本课题研究认为:选题环节可在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和建构,使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转化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详细叙述选题的目的和步骤方法,对选题环节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分阶段提出相适应的选题原则,以期通过选题环节的强化,达到所需效果。选取好相应的习题后,我们认为可以将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的关注学生态度、情感、动机,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及问题解决理论倡导的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的理念融入习题教学当中。结合习题的特点,物理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习题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知识技能巩固阶段。(2)知识技能强化阶段。(3)知识技能升华阶段。分阶段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最后,在中学实习期间实施两个教学案例:“浮力”,“压强”习题教学案例。在教学案例中充分运用相关教学策略,在实践中检验教学策略。

蒋泉源[9](2020)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使学生能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高中物理具有内容多,物理过程抽象复杂的特征,这对高中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造成了困难,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恰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它能借助物理图景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物理过程清晰化,从而降低问题理解难度,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构建物理图景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因此,研究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实验法。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习题进行分析,了解教材习题中数形结合思想呈现的特点;借助问卷,调查了31名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现状情况;自编测验题,对4个班共计191名高一年级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在了解特点、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进行了策略探讨,并设计了实验教学方案,通过对两个班级的比较教学,探讨了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表明:1.高中物理教师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关注度不够,对于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探讨不积极,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还有待加强。2.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分析题目时忽略图形的重要性,解题时没有养成良好作图习惯,倾向于套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3.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在解决“以形解数”问题时对于复杂图像缺乏分解能力,对于新颖图像缺乏联想能力;在解决“以数化形”问题时学生缺乏构图能力;在解决“数形互助”问题时,学生缺乏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化能力。4.在调研和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策略。探索了该策略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发现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以形解数”、“以数化形”能力有明显效果,对于学生“数形互助”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徐元利[10](2020)在《高中物理图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中物理知识因具备较高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使得现阶段不少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物理图景是形象与抽象的结合,将其应用于教学能有效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开展物理图景的应用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图景思维构建的过程也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物理图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然。本篇论文笔者首先对高考物理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历年考题中物理图景类题目占有很高的比重。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发现图景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图景与核心素养培养有较多切合点。面对物理图景定义众说纷纭的现状,笔者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分类梳理,研究认为物理图景是人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头脑中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的形象化的几何图形与抽象的物理意义、概念、规律相结合的“心智图画”。物理图景的外显形式是带有物理意义的示意图。笔者从不同角度对物理图景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探讨了物理图景具有形象性、动态性、抽象性、建构性等特点。为了解现阶段物理图景培养的现状,笔者自主设计实施了学生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调查。学生问卷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形式,调查学生对待物理图景的态度与学习习惯。问卷第二部分为画图测试题形式,调查学生自主构建图景存在的问题。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物理图景,对物理图景的应用认识不够,在图景构建上存在粗枝大叶、综合性差、过程混乱、图与物理知识结合程度低等诸多问题。教师访谈发现教师对物理图景的概念不清,应用与培养了解较少。为改进现阶段物理图景教学,笔者在图景应用研究上创新性的设计了五十多幅示意图将其与八个教学片段相结合,呈现了图景发展的过程,探讨了物理图景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理解理想实验、参与实验设计、有效进行复习等多方面的应用。为避免问卷调查中物理图景出现的问题,笔者研究了物理图景构建的过程,探索出七条相应的培养策略。为验证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笔者开展了物理图景的培养实验,对高二实验班级实施了基于培养策略设计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物理图景方法专题课》两节教学设计。实验发现培养策略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构建物理图景的能力,问卷调查暴露的诸多问题得到了改善。专题课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图景的概念与应用。介于物理图景本身具有建构性的特点,笔者认为物理图景思维的丰富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望未来物理图景教学能够被更多一线教师所熟知,开发出更多简洁有效的物理图景使其更好地为物理教学服务。

二、物理过程的教学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过程的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三学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调查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物理模型研究综述
        一、模型
        二、物理模型
    第二节 物理建模研究综述
        一、建模与物理建模
        三、建模教学实践
    第三节 物理建模能力研究综述
        一、能力与物理建模能力
        二、物理建模能力发展历程
        三、建模能力评价工具研究
    第四节 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现状调查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物理模型分类理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二、问卷法
        三、观察法
    第三节 物理模型建立方法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调查对象
    第三节 调查研究工具
        一、问卷设计
        二、测试卷设计
        三、学生建模能力测评指标
        四、访谈提纲
第五章 模型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物理学习态度分析
        二、学生对于模型本质的认识
        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调查
        四、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习惯自评
        五、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学生物理模型自评分析
    第三节 习题情境中学生应用模型能力的分析研究
        一、提高班学生口语报告分析
        二、基础班学生口语报告分析
    第四节 原始物理问题情境中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分析研究
        一、提高班学生口语报告分析
        二、基础班学生口语报告分析
    第五节 两种情景下的对比分析
        一、提高班数据分析
        二、基础班数据分析
    第六节 :教师课堂教学记录片段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成因分析
    第二节 教学实践建议
        一、思维可视化促进建模教学
        二、利用“问题串”逐渐逼近策略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一、问题与反思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件7
致谢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教学需求
        1.1.2 升学需求
        1.1.3 学生发展需求
    1.2 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作业的研究现状
        1.2.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作业研究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以及指导理论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核心素养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2 作业与课后作业
        2.1.3 优化
    2.2 指导理论
        2.2.1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发展理论
        2.2.2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2.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第3章 高中物理课后作业现状和策略有效性的调查
    3.1 学生问卷及反馈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学生问卷的编制
        3.1.3 调查对象
        3.1.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2 教师问卷及反馈分析
        3.2.1 调查目的
        3.2.2 教师问卷的编制
        3.2.3 调查对象
        3.2.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3 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3.3.1 从调查结果看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3.2 从调查结果确定课后作业的研究方向
        3.3.3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方向的初探
第4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策略
    4.1 教师层面
        4.1.1 加强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课程理念的认识
        4.1.2 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2 课后作业层面
        4.2.1 将课后作业的任务情景与生活、科技相结合
        4.2.2 在课后作业中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4.2.3 用物理图像呈现课后作业内容
        4.2.4 设置小组建构物理模型、编撰习题并解决类课后作业
        4.2.5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实践类课后作业
        4.2.6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阅读类课后作业
第5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设计和分析
    5.1 “将作业的任务情景与生活、科技相结合”策略的应用
    5.2 “在作业中设置具有启发性问题”策略的应用
    5.3 “用物理图像呈现作业内容”策略的应用
    5.4 “设置小组建构物理模型,编制习题并处理类作业”策略的应用
    5.5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实践类作业”策略的应用
    5.6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阅读类作业”策略的应用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反思与展望
        6.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6.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3 对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问卷调查
附录 B 教师问卷调查
附录 C 高中生问卷调查结果双向细目表
附录 D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双向细目
附录 E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虚拟仿真软件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进展
        2.2.1 物理习题教学现状与教学优化
        2.2.2 虚拟仿真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3 理论基础
        2.3.1 戴尔“经验之塔”原理
        2.3.2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案
    3.2 研究方法
    3.3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需求调查
    3.4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应用条件
    3.5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教学模式
    3.6 虚拟仿真软件简介与教学应用案例设计
        3.6.1 NOBOOK虚拟仿真软件
        3.6.2 PhET互动仿真程序
4 研究对象选择与实验前测
    4.1 教育干预前的成绩检验分析
    4.2 物理学习兴趣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问卷
        4.2.2 物理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 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与分析
        4.3.1 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
        4.3.2 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实践
    5.1 主要习题教学内容
    5.2 教学实验过程简介
    5.3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案例1
        5.3.1 教学过程
        5.3.2 学生随堂检测分析
    5.4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案例2
        5.4.1 教学过程
        5.4.2 学生随堂测分析
    5.5 小结与反思
6 教育实验成果评估
    6.1 物理成绩检验分析
    6.2 物理学习兴趣后测问卷分析
    6.3 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后测问卷分析
    6.4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教学建议
        7.2.1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定位
        7.2.2 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物理习题教学的教学策略
    7.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提纲
关于本研究中NOBOOK的使用声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4)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1.1.2 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需要
        1.1.3 高考命题趋势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物理模型
        2.1.2 习题教学
        2.1.3 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设计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学习迁移理论
        2.2.3 问题解决理论
第3章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调查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测试设计与分析
        3.2.1 测试工具设计
        3.2.2 数据采集
        3.2.3 测试统计
        3.2.4 建模测量成绩与物理综合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3.2.5 建模测量成绩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3.3 调查结论
第4章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
    4.1 模型建构的原则
        4.1.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原则
        4.1.2 情境性教学原则
        4.1.3 启发性原则
    4.2 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教学环节
        4.2.1 教学准备
        4.2.2 教学实施
        4.2.3 教学反馈
    4.3 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教学案例
        4.3.1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习题教学设计
        4.3.2 《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教学设计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小结
    5.2 研究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测量卷
附录 B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测量卷赋分表
附录 C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测量卷成绩汇总
附录 D 高一下学期物理综合成绩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在物理情境中运用GeoGebra软件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
    第二节 GeoGebra软件简介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流程
第二章 GeoGebra适切性研究
    第一节 数学应用困难的原因
    第二节 数学工具应用困难的解决方法
    第三节 运用GeoGebra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优势
    第四节 教师对GeoGebra软件的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David Hestene建模教学理论
    第二节 认知负荷理论
    第三节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第四章 GeoGebra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应用探讨
    第一节 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策略
    第二节 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策略案例分析
第五章 运用GeoGebra软件培养学生在物理情境中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效果分析
    第一节 实验设计
    第二节 口头报告测试及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高一学生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解题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新要求
        1.1.2 高考对物理问题解决中图形描述能力的要求
        1.1.3 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物理图景
        2.1.2 图形描述
        2.1.3 解题质量
    2.2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物理问题解决影响的相关研究
        2.2.1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问题解决思维影响的相关研究
        2.2.2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理解问题情境影响的相关研究
        2.2.3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问题解决方法影响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的核心问题及研究内容
    3.1 研究的核心问题
    3.2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及流程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流程
5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与解题质量评价量规的制定
    5.1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评价量规的制定
        5.1.1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评价量规相关要素的确立
        5.1.2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评价量规相关要素的水平划分
        5.1.3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评价量规的建立
    5.2 解题质量评价量规的制定
        5.2.1 解题质量评价量规相关要素的确立
        5.2.2 解题质量评价量规相关要素的水平划分
        5.2.3 解题质量评价量规的建立
6 高一学生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解题质量影响的统计研究
    6.1 选取研究样本
    6.2 研究思路
    6.3 获取研究数据
    6.4 数据分析
        6.4.1 有无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解题质量的影响分析
        6.4.1.1 有无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选择物理模型原因的陈述的影响分析
        6.4.1.2 有无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物理关系式的确定的影响分析
        6.4.1.3 有无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演算内容的影响分析
        6.4.1.4 有无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演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6.4.2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全面性对解题质量的影响分析
        6.4.2.1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全面性对选择物理模型原因的陈述的影响分析
        6.4.2.2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全面性对物理关系式的确定的影响分析
        6.4.2.3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全面性对演算内容的影响分析
        6.4.2.4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全面性对演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6.4.3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准确性对解题质量的影响分析
        6.4.3.1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准确性对选择物理模型原因的陈述的影响分析
        6.4.3.2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准确性对物理关系式的确定的影响分析
        6.4.3.3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准确性对演算内容的影响分析
        6.4.3.4 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准确性对演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7 研究结论
8 研究反思及建议
    8.1 研究反思
    8.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GeoGebra软件在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学思维培养的需要
        1.1.2 技术发展带来的革新
    1.2 物理模型教学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2.1 物理模型的概念
        1.2.2 物理模型教学的国外研究概况
        1.2.3 物理模型教学的国内研究概况
    1.3 GeoGebra软件及其在国内外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研究概况
        1.3.1 GeoGebra软件简介
        1.3.2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国外研究概况
        1.3.3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1 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
        2.1.2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1.3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1.4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2.2 建模教学理论
        2.2.1 模型和建模的基本概念
        2.2.2 建模教学的步骤
        2.2.3 教师在建模教学中的角色
    2.3 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
    2.4 支架式教学理论
第3章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现状调查和分析
    3.1 调查对象及方法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2 调查实施及数据统计
        3.2.1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3.2.2 测试试题及数据统计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现状分析
        3.3.2 对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启示
第4章 GeoGebra软件在物理模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GeoGebra软件应用于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切适性分析
        4.1.1 GeoGebra软件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建模意识和模型选择能力
        4.1.2 GeoGebra软件能有效辅助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4.1.3 GeoGebra软件为模型的分析和拓展提供丰富可能
    4.2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情境的仿真模拟
        4.2.1 物理情境的仿真模拟与GeoGebra软件应用的结合点
        4.2.2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情境仿真模拟的案例设计
    4.3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模型的可视化
        4.3.1 物理模型可视化与GeoGebra软件应用的结合点
        4.3.2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模型可视化的案例设计
    4.4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模型的动态呈现
        4.4.1 物理模型的动态呈现与GeoGebra软件应用的结合点
        4.4.2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模型的动态呈现案例设计
    4.5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模型的数学分析
        4.5.1 物理模型的数学分析与GeoGebra软件应用的结合点
        4.5.2 GeoGebra软件应用于物理模型的数学分析案例设计
第5章 GeoGebra软件辅助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方法
    5.2 GeoGebra软件辅助建模教学案例实施
        5.2.1 教学案例——力的合成
        5.2.2 案例说明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学生课堂反馈情况分析
        5.3.2 学生课后测试情况分析
        5.3.3 学生对GeoGebra软件辅助物理建模教学的接受度调查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高中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 B“力的合成”课后测试及问卷
致谢

(8)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题教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研究性教学
        2.1.2 物理习题、物理习题教学
        2.1.3 教学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2.2.4 问题解决理论
第3章 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
    3.1 初中物理习题课现状调查(学生卷)
        3.1.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3.1.2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1.3 结论与思考
    3.2 教师访谈调查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与实施
        3.2.2 针对教师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第4章 习题课教学策略研究
    4.1. 精选物理习题策略
        4.1.1 选题的目的
        4.1.2 选题的原则
        4.1.3 选题的步骤方法
    4.2. 知识技能巩固阶段
        4.2.1 巩固阶段习题呈现的特点
        4.2.2 学生自学策略
        4.2.3 教师讲解策略
    4.3 知识技能强化阶段
        4.3.1 强化阶段习题呈现的特点
        4.3.2 有效引入,呈现习题策略
        4.3.3 创设习题情境策略
        4.3.4 有效分析习题策略
        4.3.5 拓展习题策略
        4.3.6 学生自主策略
        4.3.7 教师设问策略
        4.3.8 课后评价和反思策略
    4.4 知识技能升华阶段
        4.4.1 升华阶段习题呈现的特点
        4.4.2 播放相关的知识片段,拉近学生与生活,科技的距离
        4.4.3 引导渗透,实现原有认知与新知识的结合
        4.4.4 巧设课外阅读,增大学生知识面
第5章 习题课教学案例
    5.1 “浮力”教学案例
    5.2 “压强”教学案例
第6章 结束语
    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物理习题课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观察
        1.1.2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新要求
        1.1.3 基于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物理习题解答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期刊文献综述
        1.2.1.1 关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研究
        1.2.1.2 关于物理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
        1.2.1.3 关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研究
        1.2.2 硕博论文综述
        1.2.3 评述与启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2.1.2 数形结合思想中的“数”在物理中的定义
        2.1.3 数形结合思想中的“形”在物理中的定义
        2.1.4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表征理论
3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蕴含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分析
    3.1 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以数化形”内容呈现及特点分析
        3.1.1 教材习题中“以数化形”内容呈现
        3.1.2 教材习题中“以数化形”内容的特点
        3.1.2.1 以数化形,简化题意
        3.1.2.2 以数化形,使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
        3.1.2.3 以数化形,寻找问题突破口
        3.1.2.4 以数化形,借助数学关系解决物理问题
    3.2 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以形解数”内容呈现及特点分析
        3.2.1 教材习题中“以形解数”内容呈现
        3.2.2 教材习题中“以形解数”内容的特点
    3.3 高一物理教材习题中“数形互助”内容呈现及特点分析
        3.3.1 教材习题中“数形互助”内容呈现
        3.3.2 教材习题中“数形互助”内容的特点
4 高中物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现状
    4.1 调查对象
    4.2 调查方法
    4.3 调查结果分析
5 高一年级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能力现状
    5.1 调查对象
    5.2 调查工具
        5.2.1 测试卷的编制
        5.2.2 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5.3 调查实施
    5.4 调查结果分析
        5.4.1 高一年级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现状
        5.4.2 高一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解题能力在班级上的F检验
6 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的策略探究
    6.1 策略设计的基础
        6.1.1 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性
        6.1.2 知识技能的学习
    6.2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的策略
        6.2.1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6.2.2 在物理知识回顾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6.2.3 在物理例题讲授中展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6.2.4 在物理课堂练习中巩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6.2.5 在物理课后作业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6.2.6 在反思中内化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7 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的实践教学
    7.1 研究对象
    7.2 教学实践
        7.2.1 实践内容
        7.2.2 实验教学方案及课时安排
        7.2.2.1 实验教学方案
        7.2.2.2 课时安排
        7.2.3 教学案例
        7.2.4 测量工具
    7.3 实验结果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物理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情况调查
    附录2 :高一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能力测验题
致谢

(10)高中物理图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五年高考对物理图景的考察
        1.1.2 2017 年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图景的要求
        1.1.3 核心素养与物理图景的关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访谈法
        1.2.4 教育实验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物理图景的分类与特点
    2.1 物理图景的分类
        2.1.1 按知识点分类
        2.1.2 按内容的动静分类
        2.1.3 按物理知识的类型分类
        2.1.4 按物理学知识板块分类
        2.1.5 按理想化程度分类
    2.2 物理图景的特点
        2.2.1 形象性
        2.2.2 动态性
        2.2.3 抽象性
        2.2.4 建构性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脑科学理论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4 视觉思维理论
第四章 高中物理图景构建现状调查
    4.1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的目的、方法、对象
        4.1.2 问卷的设计
        4.1.3 问卷调查结果
        4.1.4 测试卷调查结果
    4.2 访谈
        4.2.1 访谈的对象与目的
        4.2.2 访谈结果总结
        4.2.3 访谈发现的问题
第五章 物理图景的应用与构建
    5.1 物理图景的应用
        5.1.1 帮助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5.1.2 帮助解决物理问题
        5.1.3帮助学生理解理想实验
        5.1.4 帮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提升探究实验能力
        5.1.5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组块,有效的复习
    5.2 物理图景的构建过程
    5.3 物理图景的构建策略
        5.3.1 重视观察与实验丰富表象积累
        5.3.2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形象性
        5.3.3 关注学生抽象化模型化思想的培养
        5.3.4 注重图景与物理知识的联系避免过程混乱
        5.3.5 图景再加工发展新图景避免割裂性
        5.3.6 灵活运用变式防止图景思维的固化
        5.3.7 明确作图的规范与要求防止图景混乱
第六章 物理图景培养教学实验设计与实施
    6.1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教学设计
    6.2 《物理图景方法课》教学设计
    6.3 实施与结果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II:访谈目录
附录 III:访谈对话
致谢

四、物理过程的教学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三学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现状研究[D]. 逄艳玲.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研究[D]. 杨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虚拟仿真软件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梁国瑛. 广州大学, 2020(02)
  • [4]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D]. 李宝金.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在物理情境中运用GeoGebra软件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研究[D]. 郭萌.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高一学生物理图景的图形描述对解题质量影响的研究[D]. 周申刚.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2020(07)
  • [7]GeoGebra软件在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何颖垚.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策略探讨[D]. 张健. 扬州大学, 2020(05)
  •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蒋泉源.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4)
  • [10]高中物理图景的应用研究[D]. 徐元利.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物理过程教学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