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厚朴防治蔬菜病害试验初报

2%厚朴防治蔬菜病害试验初报

一、2%好普防治蔬菜病害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卫翔[1](2018)在《壳聚糖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病害每年都给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植物病原真菌则是导致植物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其中,金属农药因其具有杀菌性好、成本低、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大量金属农药的使用也会产生药害、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因此,以传统化学金属农药为基础,设计合成天然有机金属农药,是新型金属农药研发的主要方向。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无毒无害且资源丰富,本身就具有抑菌杀菌作用,但因其效果不强、水溶性差,应用受到了限制。将壳聚糖进行衍生化进而与金属离子相结合,有望制备出活性高、无药害、绿色、安全的农用海洋生物金属制剂,解决现有金属制剂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壳聚糖为原料,分别通过席夫碱化以及金属络合等方式,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共合成了14种壳聚糖席夫碱和24种壳聚糖席夫碱金属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衍生物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全面解析。同时,还使用了新兴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计算化学对壳聚糖衍生物的分子构象进行了研究。通过体外抑菌活性实验,探究了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和杀菌谱,并筛选出4种衍生物进行了盆栽实验,18种衍生物进行了植物毒性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制备了6种壳聚糖氨基苯甲酸席夫碱及6种壳聚糖铜复合物。首次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解析了壳聚糖铜复合物的单元结构及构型。抑菌结果表明,合成的12种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均好于壳聚糖以及阳性对照噻菌铜,衍生物中的空间位阻对抑菌效果有影响,结构单元中p-π共轭与苯环的二面角越大,抑菌效果越好。2.制备了2种壳聚糖烟酰胺类席夫碱及6种壳聚糖金属复合物。抑菌实验表明:6种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效果均强于壳聚糖,使用烟酰胺修饰的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效果好于使用异烟酰胺修饰的金属复合物。不同金属离子络合后的复合物对不同病原真菌也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铜复合物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镍复合物对灰葡萄孢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植物安全性实验表明:6种金属复合物对小麦叶片的毒性均小于游离金属离子,对植物生长没有显着影响。其中,壳聚糖锌复合物还能提高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3.制备了4种壳聚糖氨基吡啶席夫碱及12种壳聚糖金属复合物。体外抑菌结果表明:12种金属复合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和广谱杀菌活性。铜复合物对辣椒疫霉病菌和黑白轮枝孢病菌抑制效果较好,镍复合物对灰葡萄孢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盆栽实验表明,复合物的抑菌活性与氨基吡啶上的取代基种类有关,其中,甲基效果最好。本论文制备并筛选出6种结构新颖、抑菌活性较好的壳聚糖衍生物,对其植物毒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衍生物基本保留了壳聚糖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且,上述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大多好于市售农药噻菌铜、好普寡糖等产品,这为新型农用杀菌剂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文中所使用的计算化学方法也为多糖等大分子的结构解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汪沛[2](2016)在《辣椒及大蒜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辣椒、大蒜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是蔬菜作物和调味品之一,但辣椒病毒病广泛发生,造成减产30%-50%甚至绝收;大蒜无性繁殖过程中病毒可在植物体内逐代积累,导致种性退化。辣椒、大蒜的病毒病防治,需要有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以确定病毒感染情况或脱毒效果与质量。本研究以辣椒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W)、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蚕豆萎蔫病毒-2 (Broad Bean Vascula Wilt Virus-2, BBWV-2)和大蒜的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 LYSV)、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 OYDV)、葱潜隐病毒(Shallot Latent Virus, SLV)、青葱X病毒属病毒(Allexiviruses)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四重RT-PCR检测体系,并用这两个体系分别对湖南辣椒、大蒜病毒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此外,对湖南长沙、茶陵Allexiviruses病毒分离物作了分型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湖南长沙、株洲醴陵疑似感病辣椒为材料,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了CMV、TMV、PVY、BBWV-2的单重RT-PCR检测体系;以复合侵染样品为材料,建立了能同时检测CMV (323bp)、TMV (237 bp)、PVY (480bp)和BBWV-2 (1057bp)的四重RT-PCR检测体系,体系组分包括:10×PCR Buffer(-Mg2+) 2.5 μL、50mM Mg2+ 3 μL、2.5mM dNTP 5μL、上下游引物(-R、-F)各1 μL、Taq酶0.5 u L、模版cDNA 2 μL, ddH2O补足至25μ L;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7℃退火40s;72℃延伸2min;循环数为40;最后72℃C延伸10min。运用该体系检测湖南主产区43个疑似感病辣椒的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表明43个疑似感病辣椒为单种病毒侵染或两至四种病毒复合侵染,说明该体系能有效应用于实践。2、以湖南长沙、株洲茶陵疑似感病大蒜为材料,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了Allexiviruses、OYDV、LYSV、SLV的单重RT-PCR检测体系;以复合侵染样品为材料,建立了能同时检测Allexiviruses (180bp)、OYDV (265 bp)、LYSV (404 bp)和SLV (592 bp)的四重RT-PCR检测体系,体系组分包括2×PCR mix 12.5 μL模板(cDNA) 2μL、四对引物的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各1μL, ddH2O补至25μ L;PCR反应程序为92℃预变性2min后,92℃ 30s,44℃ 30s,72℃ 1min,40个循环后,72℃ 10min。并运用该体系检测湖南主产区159个疑似感病大蒜的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表明159个疑似感病大蒜为单种病毒侵染或两至四种病毒复合侵染,说明该体系能有效应用于实践。3、克隆了大蒜Allexiviruses长沙、茶陵分离物CP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蒜Allexiviruses长沙、茶陵分离物均为GarV-D。

唐俊昆[3](2012)在《宁乡烟区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在湖南宁乡烟区的发生逐渐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烟区主要病害之一,给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尽管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效果还不够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建立有效的烟草PVY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以减少损失,促进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宁乡烟区烟草PVY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研究了几种防治方法对宁乡烟区烟草PVY病的防治效果,制定了烟草PVY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主要结果如下:湖南宁乡烟区烟草PVY病发生与栽种品种、耕作制度、烟田环境、烟草生长时期及蚜虫数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宁乡烟区栽种的品种,对烟草PVY病均不具备较强的抗病性。前作为水稻、油菜的烟田发病情况比前作为番茄、辣椒的烟田要轻,耕作制度应以烟-稻轮作为首选。离马铃薯近的田块发病情况比距离较远的田块严重。烟草处于不同的生长时期,田间烟草PVY病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烟草在苗床期几乎很少发病,进入团棵期后开始轻微发病,旺长至打顶后发病比较严重。烟草PVY病的发生与蚜虫有密切的关系,蚜虫迁入烟田出现了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出现在4月下旬,第2个高峰期出现在5月下旬,烟田发病率的增长主要是由蚜虫第1次大规模迁入烟田引起的。在品种抗性试验中NC55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仅为6.67%和2.22,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合理运用农业防治技术措施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农业防治技术措施落实较好的田块发病情况要轻于落实欠佳的田块。10种化学药剂的药效试验表明:病毒特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为64.66%,其次分别是毒消乳剂、好普、病毒必克。对这4种药剂做了大田示范试验:4种药剂平均防效均高于50%,以病毒特的防效最好,其他3种药剂的防效接近。3种控蚜措施对于烟草PVY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以烟田铺镀铝反光膜+施用5%吡虫啉乳油的组合最佳。

张磊[4](2011)在《梨树主要病害的分子检测及其生物化学协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梨黑斑病、梨轮纹病和梨炭疽病是梨树三大主要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叶片,也能侵染枝条。三种病害在我国普遍发生,均曾经大范围流行,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以三种病害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梨轮纹病和炭疽病的分子检测体系;测定了市场上常见化学药剂对三种病害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指数;开展微生物-化学复配药剂田间防治三种病害的试验;荧光定量PCR监测生防菌处理后对梨叶片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以探明生防机理,为三种病害有效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集病样,分离纯化后获得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菌株各20株,提取菌株基因组DNA。根据Genebank上炭疽属和轮纹属不同小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两对引物TJ1/TJ2和]LW1/LW2。由此建立的PCR体系可分别从炭疽菌菌株和轮纹菌菌株中扩增出317bp和325bp的特异性条带,对其他相似或相近的病原真菌则无扩增条带,表明设计的两对引物具有较高的种属专化性。本文还比较了常规PCR和巢式PCR技术的灵敏度。常规PCR技术检测梨轮‘纹病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10pg,巢式PCR技术的灵敏度为100ag,巢式PCR技术的灵敏度比常规PCR提高了约105倍。将不同稀释倍数(10个/ml、102个/ml、103个/ml、104·个/ml、105·个/ml)的轮纹病菌孢子悬浮液喷施在梨果上,提取梨果实DNA进行巢式PCR检测,均能成功地检测出病原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技术,可以准确、灵敏地监测梨轮纹病菌在果园的种群消长动态。选取市场常见的20种化学药剂,对黑斑病菌A-1、梨轮纹病菌P-16、炭疽病菌Ⅰ-1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丙环唑乳油能有效抑制梨黑斑病菌、轮纹病菌、炭疽病菌菌丝生长,ECso值分别为0.031μg/ml、0.019μg/ml、0.020μg/ml。此外,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25%咪酰胺乳油、40%氟硅唑乳油,3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等四种药剂对梨轮纹、黑斑、炭疽病菌均表现出较高毒力,对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本文评估了常见20种化学药剂对梨三大病害的抗药性风险,为果园的合理施药提供参考依据。目前生产上通常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上述三大病害。这种化学防治果树病害的方法不仅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而且直接增加了有毒化学物质在果品中的残留量,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生物防治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梨果表面化学杀菌剂的残留量、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利用一株对黑斑病、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sf-628和25%丙环唑乳油复配(2:1)防治果树病害。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复配剂、化学药剂、sf-628对梨轮纹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6.2%、86.9%、64.9%;对梨炭疽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1%、78.8%、63.0%;对黑斑病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3.1%、85.8%、77.0%。结果表明,复配药剂与常规使用的化学药剂防效大致相同,但是只使用1/3的化学药剂用量,实现生物农药部分替代化学药剂的作用。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喷施生防菌sf-628菌液后对梨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液处理能诱导梨树产生抗性,提高梨叶片内部PAL和CAT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生防菌sf-628菌液24h后,CAT和PAL基因表达丰度最高,分别为对照处理的3.5倍和2.4倍,而后它们的表达量逐渐下降。推测可能与生防菌在叶片的定殖情况相关。

冯长春[5](2010)在《攀枝花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各种病毒引起的烟草病毒病是全球植烟区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一大类病害。目前,世界上已报道可侵染烟草的病毒达47种,我国就存在17种之多。从攀枝花烟区主要产烟县(区)采集有代表性和特异性的烟草病毒病样品,经分离鉴定和检测,明确了攀枝花烟区烟草病毒种类有4种,分别为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 TEV)及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其中攀枝花烟区主要以TMV、CMV和PVY侵染为主,TEV仅在部分植烟区发生。为进一步明确攀枝花烟区烟草病毒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有效控制病害危害,本研究进行了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并初步建立了蚜传病毒病预测预报模型。通过一些新技术的探索研究和整合组装现有成熟技术,结合耕作栽培等综合措施,形成了以培育壮苗和无毒苗为基础,以切断病毒病传播途径为根本,以提高烟草的自然抗病能力为保证,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控制措施,并进行了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明确了攀枝花烟区烟草病毒病种类,发现攀枝花烤烟上的病毒种类相对数量较少,普通花叶病毒是侵染烤烟的主要病毒,此外还有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及马铃薯Y病毒(PVY),多是以混合侵染为主。明确了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是攀枝花烟草病毒和蚜虫的主要越冬野生寄主。病毒病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烟草蚜虫是田间早期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因素;连作的田块及靠近保护地蔬菜、马铃薯及瓜果大面积种植区的田块病害发生的机率大,危害重;生产上常用的云烟85和云烟87为感病品种,生产缺乏抗病品种等。针对攀枝花烟区当地的生态条件和农业耕作模式,提出了通过选取抗病品种、烟稻轮作、无毒健苗、及时清理田间卫生、清除病残体、平衡营养合理施肥、避蚜防病、覆盖地膜和实时喷药等措施,综合防治效果均在82.35%以上。并筛选了2种生物农药(2.0%氨基寡糖素水剂和4%嘧肽霉素)对烟草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并总结出适合防治攀枝花烟草病毒病的策略:选择合适抗病品种;消灭初侵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育无病壮苗;辅以药剂防治和配合严格的农业操作。在烟草种植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化生产,这就要求从育苗到采收后都要进行严格的农业操作。对苗床布局、烟田布局、苗订期防治、大田期防治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形成了攀枝花烟区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李桂斌[6](2009)在《郴州烟草病毒病的鉴定与烟草主要病害药剂防治试验》文中指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叶用经济作物,对烟叶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较高。但伴随着植烟面积的不断增加,连作烟田的增多,连作年限的延长,以及耕作栽培制度和全球气候的变化,烟草的病害为害日益严重。我国为害烟草较严重病害有烟草花叶病、赤星病、黑胫病、青枯病等。明确病原种类,做到对症下药,对防治病害减少损失非常重要。本文对郴州地区的烟草病毒病进行了室内鉴定及对烟草主要病害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图明确郴州烟区烟草病毒病的毒源种类,筛选出生产实践中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结果如下:1郴州地区烟草病毒病的鉴定结果用TMV, CMV, PVY, PVX, TEV, TRSV6种病毒的兔抗血清对135个样本用ELISA法进行病毒种类检测,结果表明,郴州地区烟草上存在有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三种病毒,存在有TMV、CMV、PVY三种单独侵染和TMV+CMV种复合侵染共4种侵染类型,在已检测到的几种病毒中,CMV单独侵染频率最高,达到了39.26%,其次为TMV+CMV复合侵染和TMV单独侵染两种侵染类型,侵染频率分别为36.3%和23.7%。PVY只在少数地区零星发生2湖南烟草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1)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安仁和江永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东旺黑达、58%甲霜灵锰锌、宝大森可湿性粉剂、72%甲霜锰锌、金雷多米尔防治效果好,江永的防效均超过85%。(2)烟草花叶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凤凰县三次调查结果显示,东旺杀毒、抗毒丰、病毒特、福施壮、净土灵等的防治效果较稳定,其中又以东旺杀毒的防治效果最好。浏阳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病毒特对花叶病的防效比较突出,前期防治效果达80%以上。可能因为病毒自身生物学特性、天气因素和农事操作等,个别药剂防效一般,甚至出现了防治效果为负数的情况。江华点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药剂处理对烟草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OS-施特灵、病毒3号、病毒特和83-增抗剂号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超过60%。20%病毒清可湿性粉剂对花叶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50%。综合三地的试验结果,东旺杀毒、净土灵、病毒特、福施壮对花叶病的防效比较突出。(3)烟草青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综合湘西龙山和郴州安仁两地的试验结果,链霉素仍然是目前防治青枯病效果较稳定的药剂。而郴州安仁的药效试验,7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65%以上,但湘西龙山各药剂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4)烟草赤星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龙山县灰核宁、菌克、赤斑特这三种药剂防效要高于金叶舒、保丰宁、菌核净(ck)三种药剂。保靖的药效防治试验,由于天气原因,致使部分药剂数据不稳定,不能看出真正的防治效果。宁远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种药剂都对烟草赤星病有防治效果,其中以40%菌核净防治烟草赤星病效果较好,其三次平均防效为74.41%。其次为保丰宁47%菌王可湿性粉剂、灰核宁40%WP,平均防效分别为65.82%和63.40%。综合三地的试验结果,灰核宁、菌克、赤斑特、40%菌核净在生产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王娜[7](2009)在《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作物病害自动识别诊断,以解决目前植保技术人员分配不均,已开发病害专家系统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智能化的植物病害诊断专家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前期研究。以常见的六种玉米叶部病害:玉米灰斑病、弯胞菌叶斑病、小斑病、普通锈病、大斑病、褐斑病为研究对象,大田环境条件下采集玉米叶部病害图像样本,根据病害图像特点,对病害图像样本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信息特征,选择用于病害诊断的特征向量,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对病害图像进行自动识别诊断。本文从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几个方面都进行病害图像识别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结果:1.制定了叶部病害采集规范。本文中研究了不同品牌数码相机、不同分辨率、不同物距、参照物引入与否等成像环境因素对图像采集和后期图像处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规范了叶部病害图像采集环境和操作步骤,对保障叶部病害图像识别研究的质量控制和研究成果的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2.根据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特点,确定了处理效果好、普适应强的叶部病害图像流程。研究比较了利用邻域平均和中值滤波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利用图像锐化技术和对比度增强算法增强图像,并综合应用基于H阈值分割、图像灰度变换、迭代二值化、图像形态学运算、轮廓提取等算法处理病害图像,抽取病斑。3.综合提取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纹理、颜色、形状等多向量特征参数。利用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和计盒维数法提取病害图像的墒、能量、惯性、对比度、相关性、相关信息测度、分形维数等纹理特征值;综合应用RGB颜色空间、HIS颜色空间、HSV颜色空间、YCbCr颜色空间提取病斑图像的RGB颜色空间/HlS颜色空间/YCbCr颜色空间的各颜色分量、各阶颜色矩等颜色特征值;应用轮廓提取和区域跟踪算法计算病斑病斑周长、面积、圆度、形状因子、离散指数、等效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形状特征值。4.为提高识别效率和精度,采用遗传算法自众多原始特征中优选出相关信息测度、分形维数、归一化蓝色颜色分量b值、cb、颜色矩、病斑周长、病斑面积、圆度、形状因子等9个独立、稳定性好、分类能力强的特征向量用于病害识别。5.利用费歇尔判别分析方法和贝叶斯判别分析方法分别识别玉米叶部病害,病害识别结果显示,应用费歇尔判别分析方法判别六种病害的正确识别率均在85%以上,贝叶斯判别分析方法对六种病害的止确识别准确率均在90%以上。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智能性的作物病害诊断专家系统提供了基础,促进图像识别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林凤[8](2009)在《新疆灰霉菌遗传多样性及三种生防菌对灰霉菌的拮抗作用初探》文中指出Botrytis cinerea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目前,灰霉病菌的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从来自新疆三个主要生态区域的26株灰霉病菌(B. cinerea)菌株中选取了13株,经人工接种于7个寄主的离体叶片上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13个灰霉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强、中、弱三种致病型,其中来自和田的番茄灰霉菌和伊犁特克斯的番茄灰霉菌的致病力最强;伊犁昭苏番茄灰霉菌的致病力最弱。根据在不同寄主上的致病反应,这13个菌株被划分为4个菌群(group)。将采自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6株灰霉菌,采用RAPD技术分析菌株的遗传多态性。26个灰霉菌株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0.69阈值下,可分为6个菌群(group),说明供试的灰霉菌株间有高度的遗传分化。灰霉病菌致病力强弱与菌株寄主、地理位置均没有直接相关性,但灰霉菌株的遗传距离与菌株的来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了明确生防芽孢杆菌A57、A178、N1729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用价值,并为其后续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在新疆各地蔬菜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活菌体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三种生防细菌的抑菌活性,菌体代谢物的活性测定利用摇瓶发酵后经微孔滤膜过滤制备无菌发酵液,然后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结果显示,A178的活菌体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达45.67%,N1729菌株分泌物的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为44.61%,可作为灰霉菌的有效生防菌;而A57的抑菌效果最差,不能作为灰霉菌有效的生防菌使用。此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178、N1729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郜佐鹏[9](2009)在《利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化学药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树腐烂病(valsa canker of apple)是由黑腐皮壳属Vasla spp.真菌(无性型为壳囊胞属Cytospora spp.)引起的枝干病害。自1916年在我国发现该病以来,已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年来该病在陕西、山东等苹果主产区严重发生,因其防治难、危害重常被称为苹果树“癌症”,目前该病已成为我国苹果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九十年代生产上推广的福美砷类药剂具有高残留、强致敏、刺激皮肤等缺点,长期使用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目前已被禁止使用。随着人们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需求,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拮抗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寻找和开发能够有效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新型杀菌剂和生防制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初步验证7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同时明确了几种果园常用新化学药剂、生防制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1、通过皿内对峙试验筛选出7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有显着抑制作用的植物内生放线菌。并通过杯碟法检测发现,Hhs.015(BAR1-5)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8.2 mm;GPLA-9、TGNBA-13、TGYXCSA-7的抑制活性也较为明显,其抑菌圈直径也超过了14 mm。摇培法检测结果显示,植物内生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在稀释200倍、100倍时均能有效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其中Hhs.015(BAR1-5)的抑制率抑制活性最好,抑制率分别达到83.2%。2、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7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抑制效果随稀释倍数的增高而减弱。无菌发酵滤液稀释2倍时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高于80%,其中Hhs.015(BAR1-5)的抑制率为92.3%。显微观察发现,其使病原菌孢子萌发后芽管明显畸形,表现为芽管粗细不均匀、不规则弯曲、顶端膨大。3、菌株Hhs.015(BAR1-5)活菌和无菌发酵滤液对不同种类苹果树腐烂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无显着性差异。同时,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主要是导致菌丝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菌丝扭曲畸形,顶端膨胀,外壁破裂原生质体流失。4、离体枝条接种及田间刮除病斑并涂抹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内生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在离体枝条病斑治疗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处理5d后AR1-14、TGYXCSA-7、Hhs.015(BAR1-5)防治效果分别为85.6%、83.2%、69.7%;处理10d后AR1-14、TGYXCSA-7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3.6%和51.5%。田间病斑刮除后涂抹植物内生放线菌发酵原液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防效均达到80%以上。5、果园常用的新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明显。6、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制剂中科5号、中科7号能有效地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同时促进病斑伤口愈伤组织的生长。

白小冬[10](2009)在《河南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和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河南省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农业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河南省发生逐年加重,成为河南省小麦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为有效遏制小麦全蚀病的的发生态势,本文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将防控技术进行大田推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明确了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发生面积。目前,河南省共有17个省辖市、73个县发现该病,发生面积达144.79万亩。(2)通过建立对小麦种子基地产地检疫和无害化处理制度,从源头保证了小麦生产的安全用种。其中产检面积累计达934.32万亩,报废27.78万亩。(3)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一批对小麦全蚀病的有效药剂。在考虑价位等方面因素后,选出适乐时、敌委丹、立克秀三种药剂为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推广药剂,并进行大田推广。(4)不同施药方式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处理+种子处理防效>单一种子处理防效>单一土壤处理防效,但是考虑环境污染及田间操作等因素,在大田推广时仍按照单一拌种防治方式进行推广。在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的地块,则可按照土壤处理+种子处理方式进行防治。筛选出青萎散、青枯停等生物制剂拌种加灌根,防效与化学药剂拌种处理的防效相当。(5)通过对黄淮地区大面积推广和新近选育的小麦品种进行田间病圃鉴定,发现绝大多数品种对全蚀病感病或高感,从中筛选出豫麦70、内乡188等对全蚀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6)自2007年以来,共推广适乐时、敌委丹、立克秀三种药剂进行防控小麦全蚀病,达61.98吨,防控面积达932.25万亩次,有效控制了小麦全蚀病为害,也辐射带动了市、县农业部门及农民积极进行防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2%好普防治蔬菜病害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好普防治蔬菜病害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壳聚糖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用金属杀菌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金属杀菌剂简介
        1.2 几种金属杀菌剂的概况
        1.3 金属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甲壳素与壳聚糖
        2.1 甲壳素、壳聚糖简介
        2.2 壳聚糖的应用现状
    第三节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第四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第一节 壳聚糖氨基苯甲酸席夫碱铜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壳聚糖烟酰胺类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壳聚糖氨基吡啶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第一节 壳聚糖氨基苯甲酸席夫碱铜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壳聚糖烟酰胺类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壳聚糖氨基吡啶席夫碱金属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第一节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植物毒性研究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壳聚糖金属复合物的动物细胞毒性研究
        1 原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本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辣椒及大蒜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危害辣椒的主要病毒病
        1.1.1 黄瓜花叶病毒(CMV)
        1.1.2 烟草花叶病毒(TMV)
        1.1.3 蚕豆萎蔫病毒(BBWV)
        1.1.4 马铃薯Y病毒(PVY)
        1.1.5 其他病毒
    1.2 危害大蒜的主要病毒
        1.2.1 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
        1.2.2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
        1.2.3 青葱X病毒属(Allexivirus)
    1.3 辣椒、大蒜病毒检测技术
        1.3.1 生物学方法
        1.3.2 血清学检测法
        1.3.3 电镜法
        1.3.4 分子生物学法
    1.4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
        1.4.1 选育抗病品种
        1.4.2 农艺防治
        1.4.3 化学防治
        1.4.4 物理防治
    1.5 大蒜病毒病的防治
        1.5.1 脱毒
        1.5.2 田间管理
        1.5.3 化学防治
        1.5.4 选育抗病品种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辣椒病毒四重RT-PCR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
        2.1.4 主要溶液配制
        2.1.5 PCR引物序列
    2.2 试验方法
        2.2.1 总RNA的提取
        2.2.2 RNA的反转录
        2.2.3 单重PCR扩增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5 多重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2.2.6 单重及四重PCR退火温度的筛选
        2.2.7 单重及四重PCR检测灵敏度的测定
        2.2.8 四重RT-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辣椒叶片总RNA提取
        2.3.2 辣椒病毒单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3.3 辣椒CMV、TMV、PVY和BBWV-2四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3.4 单重及四重RT-PCR体系退火温度的优化
        2.3.5 单重及多重RT-PCR反应灵敏度的测定
        2.3.6 四重RT-PCR检测体系的应用
第三章 大蒜病毒四重RT-PCR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仪器
        3.1.3 试剂
        3.1.4 主要溶液配制
        3.1.5 PCR引物序列
    3.2 试验方法
        3.2.1 总RNA的提取
        3.2.2 RNA的反转录
        3.2.3 单重PCR扩增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3.2.5 四重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3.2.6 单重及四重PCR退火温度的筛选
        3.2.7 单重及四重PCR检测灵敏度的测定
        3.2.8 四重RT-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3.2.9 大蒜青葱X病毒属(Allexiviruses)病毒类型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蒜叶片总RNA提取
        3.3.2 大蒜病毒单重RT-PCR检测体系建立
        3.3.3 大蒜Allexiviruses、OYDV、LYSV和SLV病毒四重RT-PCR检测体系建立
        3.3.4 单重及四重RT-PCR体系退火温度的优化
        3.3.5 单重及多重PCR反应灵敏度的测定
        3.3.6 四重RT-PCR检测体系的应用
        3.3.7 长沙、茶陵大蒜青葱X病毒属(Allexiviruses)病毒类型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四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4.2 四重RT-PCR检测体系的应用
    4.3 大蒜青葱X病毒属(Allexiviruses)病毒类型分析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宁乡烟区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研究综述
        1.1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情况
        1.2 烟草马铃薯Y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3 烟草马铃薯Y病毒的株系研究
        1.4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症状表现
        1.5 烟草马铃薯Y病毒的侵染循环
        1.6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规律
        1.6.1 与烟草品种的关系
        1.6.2 与烟株生育期的关系
        1.6.3 与烟田环境的关系
        1.6.4 与传毒蚜虫的关系
        1.6.5 与烟株营养状况的关系
        1.6.6 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关系
        1.7 烟草马铃薯Y病毒的防治措施
        1.7.1 选育种植抗病品种
        1.7.2 合理运用生产栽培技术
        1.7.3 防治蚜虫以控制病毒传播
        1.7.4 抗病毒药剂的应用
        1.7.5 病虫害测报技术的应用
        1.7.6 植物源农药的应用
    2 宁乡烟区烟叶生产情况简介
        2.1 宁乡烟区生态环境概况
        2.2 宁乡烟区烟叶生产环境概况
        2.3 宁乡烟区烟叶生产情况
    3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3.1 研究的意义
        3.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宁乡烟区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草PVY病发生与品种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1.2 烟草PVY病发生与耕作制度的相关性研究
        1.3 烟草PVY病发生与烟田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1.4 烟草PVY病发生与烟草生长时期的相关性研究(大田期)
        1.5 烟草PVY病发生与蚜虫的相关性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烟草品种对烟草PVY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2.2 不同耕作制度对烟草PVY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2.3 不同烟田环境对烟草PVY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2.4 不同生长时期对烟草PVY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2.5 蚜虫数量对烟草PVY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宁乡烟区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利用品种抗病性防治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研究
        1.2 农业防治控制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研究
        1.3 防治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药剂筛选小区试验
        1.4 防治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药剂筛选田间示范试验
        1.5 烟田控蚜防治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用品种抗性防治烟草PVY病试验
        2.2 运用农业防治措施控制烟草PVY病试验
        2.3 小区试验筛选防治烟草PVY病药剂
        2.3.1 第一次药效调查结果
        2.3.2 第二次药效调查结果
        2.3.3 第三次药效调查结果
        2.3.4 不同药剂防效对比
        2.4 防治烟草PVY病药剂大田示范试验
        2.4.1 第一次药效调查结果
        2.4.2 第二次药效调查结果
        2.4.3 第三次药效调查结果
        2.4.4 不同药剂防效对比
        2.5 运用控蚜措施防治烟草PVY病
    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梨树主要病害的分子检测及其生物化学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梨树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1 梨黑斑病研究现状
        1.1 病原菌分类
        1.2 病害症状
        1.3 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
        1.4 致病条件研究
        2 梨轮纹病研究现状
        2.1 病原菌分类
        2.2 病害症状
        2.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2.4 致病条件研究
        3 梨炭疽病研究现状
        3.1 病原菌分类
        3.2 病害症状
        3.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3.4 致病条件研究
        4 病害防治
        5 展望
    第二章 真菌病害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 PCR分子诊断方法
        1.1 植物病害检测中常用PCR分子标记技术
        1.2 植物病害检测中新兴PCR分子技术的应用
        2 分子检测方法存在的优缺点
        2.1 所需模板量
        2.2 重复性
        2.3 多态性
        2.4 可操作性
        2.5 其它
        3 应用前景展望
    第三章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 生防因子的种类
        1.1 生防细菌的应用
        1.2 生防放线菌的应用
        1.3 生防真菌的应用
        2 生防菌控病机理
        2.1 种群竞争
        2.2 抗菌、溶菌作用
        2.3 诱导抗性作用
        2.4 重寄生作用
        3 生物防治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展望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梨轮纹病和炭疽病病菌的PCR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及梨品种
        1.2 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1.3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1.4 常规PCR反应
        1.5 巢式PCR反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炭疽病菌孢子液对梨果的致病力
        2.2 引物LW1/LW2特异性PCR扩增
        2.3 引物TJ1/TJ2的特异性PCR扩增
        2.4 巢式PCR和常规PCR扩增梨轮纹病菌菌株基因组DNA灵敏度比较
        2.5 接种梨病组织的PCR快速检测
        2.6 喷施轮纹菌孢子液的梨果的检测
        2.7 喷施炭疽菌孢子液的梨果的检测
        3 讨论
    第二章 梨黑斑病菌、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对常见20种化学药剂的抗药性风险评价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见化学药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2.2 常见化学药剂对梨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
        2.3 常见化学药剂对梨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3 讨论
    第三章 生物化学复配剂对梨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的田间防效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种药剂处理对梨黑斑病的控制效果
        2.2 三种药剂处理对梨轮纹病的控制效果
        2.3 三种药剂处理对梨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3 讨论
    第四章 生防菌sf-628对梨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样品处理
        1.4 引物设计
        1.5 梨叶片RNA的提取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PAL相对表达量分析
        2.2 CAT相对表达量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论文创新点
已发表论文
致谢

(5)攀枝花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和目标
    1.2 文献综述
        1.2.1 烟草病毒病的种类及流行规律
        1.2.2 烟草病毒病的综合控制技术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攀枝花烟区病毒种类分析
        2.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2 方法
    2.2 病毒越冬寄主种类、带毒率及带毒量检测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烟田黄皿诱蚜(有翅蚜的迁飞规律)
    2.4 烟田病情调查
    2.5 蚜传病毒病发病程度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
    2.6 烟草病毒病田间调查及抗病性分析鉴定
    2.7 防治烟草病毒病药剂的筛选
        2.7.1 供试药剂
        2.7.2 试验地点
        2.7.3 供试烟草品种
        2.7.4 设6个处理
        2.7.5 调查
        2.7.6 防效统计
    2.8 无毒壮苗生产技术研究
        2.8.1 材料
        2.8.2 方法
    2.9 攀枝花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2.9.1 材料与处理
        2.9.2 综防方案
        2.9.3 调查分析
        2.9.4 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攀枝花烟草病毒病发生种类
        3.1.1 攀枝花主要烟区烤烟病毒病发病率
        3.1.2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
        3.1.3 黄瓜花叶病毒(CMV)
        3.1.4 烟草蚀纹病毒(TEV)
        3.1.5 马铃薯Y病毒(PVY)
    3.2 病毒越冬寄主种类、带毒率及带毒量检测
    3.3 烟田黄皿诱蚜(有翅蚜的迁飞规律)
    3.4 烟田病情调查结果
    3.5 蚜传病毒病发病程度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
    3.6 烟草病毒病害的损失估计研究
    3.7 烟区栽培品种抗病性鉴定
    3.8 抗病毒药剂的筛选
    3.9 无毒壮苗生产技术研究
        3.9.1 烟草生长势和病虫害发生与危害
        3.9.2 病毒病防治效果
    3.10 攀枝花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3.10.1 苗期病毒病发生情况
        3.10.2 大田期病毒病发生情况
        3.10.3 综合防治效果
        3.10.4 攀枝花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规范制定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烟区病毒种类的调查
    4.2 病毒介体和寄主的调查
    4.3 烟田黄皿诱蚜(烟蚜的迁飞规律)
    4.4 田间发病调查
    4.5 烟草病毒病损失估计研究和烟区栽培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4.6 抗病毒药剂的筛选
    4.7 蚜传病毒病发病程度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
    4.8 无毒壮苗生产技术研究
    4.9 病毒病综合防治试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郴州烟草病毒病的鉴定与烟草主要病害药剂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烟草病害发生为害情况
    2 主要烟草病害概况
        2.1 烟草病毒病(Tobacco Mosaic Disease)
        2.1.1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为害
        2.1.2 烟草病毒病的流行规律
        2.1.3 烟草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2.2 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
        2.2.1 烟草黑胫病的症状特点
        2.2.2 烟草黑胫病的病原及形态
        2.2.3 烟草黑胫病的综合防治
        2.3 烟草青枯病(Tobacco Bacterial Wilt)
        2.4 烟草赤星病(Tobacco Brown Spot)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郴州地区烟草病毒病的鉴定
    1 材料
        1.1 试验材料
        1.2 抗血清
        1.3 缓冲液
    2 试验方法
        2.1 CMV的检测
        2.2 TMV、PVY、PVX、TEV、TRSV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郴州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症状类型
        3.2 烟草病毒种类及发生频率
第三章 烟草主要病害药剂防治试验
    1 材料
        1.1 试验地点及品种
        1.2 供试药剂
        1.2.1 烟草黑胫病供试药剂
        1.2.2 烟草花叶病供试药剂
        1.2.3 烟草青枯病供试药剂
        1.2.4 烟草赤星病供试药
    2 试验方法
        2.1 烟草黑胫病试验方法
        2.1.1 小区处理
        2.1.2 施药时间及方法
        2.1.3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2.2 烟草花叶病试验方法
        2.2.1 小区处理
        2.2.2 施药时间及方法
        2.2.3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2.3 烟草青枯病试验方法
        2.3.1 小区处理
        2.3.2 施药时间及方法
        2.3.3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2.4 烟草赤星病试验方法
        2.4.1 小区处理
        2.4.2 施药时间及方法
        2.4.3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草黑胫病各药剂的防治效果
        3.2 烟草花叶病各药剂的防治效果
        3.3 烟草青枯病各药剂的防治效果
        3.4 烟草赤星病各药剂的防治效果
第四章 主要结论
    1 郴州地区烟草病毒病的鉴定结果
    2 湖南烟草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2.1 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2.2 烟草花叶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2.3 烟草青枯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2.4 烟草赤星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图像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病害图像采集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2.2 图像采集试验
        2.2.1 背景的选择
        2.2.2 不同品牌数码相机采集图像
        2.2.3 不同物距和分辨率采集图像
    2.3 病害图像采集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病害图像处理
    3.1 图像处理方法描述
        3.1.1 图像平滑
        3.1.2 图像锐化
        3.1.3 图像灰度化
        3.1.4 图像直方图
        3.1.5 图像分割
        3.1.6 图像数学形态学运算
    3.2 图像处理
        3.2.1 病害图像锐化
        3.2.2 病害图像平滑
        3.2.3 病害图像灰度变换
        3.2.4 病斑分割
    3.3 病害图像处理流程
    3.4 小结
第四章 病害图像特征提取和优选
    4.1 病害纹理特征提取
        4.1.1 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1.2 病害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与分析
    4.2 病斑颜色特征提取
        4.2.1 颜色特征提取方法
        4.2.2 病斑颜色特征提取和分析
    4.3 病斑形状特征提取
        4.3.1 形状特征提取方法
        4.3.2 病斑形状特征提取和分析
    4.4 病害特征优选
        4.4.1 特征优选方法
        4.4.2 病害图像特征优选
    4.5 小结
第五章 病害图像识别
    5.1 模式识别方法
        5.1.1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
        5.1.2 句法模式识别
        5.1.3 模糊模式识别
        5.1.4 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5.2 玉米叶部病害诊断
        5.2.1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病害识别
        5.2.2 基于Bayes判别分析的病害识别
    5.3 小结
第六章 玉米叶部病害特征提取和优选系统实现
    6.1 系统开发工具
    6.2 图像处理与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6.3 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系统实现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新疆灰霉菌遗传多样性及三种生防菌对灰霉菌的拮抗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灰霉病的发生与危害
    1.2 灰霉菌的防治
    1.3 灰霉病病菌的遗传分化研究进展
    1.4 灰霉病菌的致病性
    1.5 植物病原菌分子标记技术
    1.6 分子标记技术在灰霉菌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新疆灰霉菌的致病力分化初探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新疆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三种生防细菌对新疆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表
试验所用的仪器及型号
致谢
作者简介

(9)利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化学药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腐烂病的概况
        1.1.1 苹果腐烂病的分布及危害
        1.1.2 苹果树腐烂病的症状
    1.2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学概况
        1.2.1 病原菌
        1.2.2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
        1.2.3 病原菌的致病因素及致病力分化
        1.2.4 侵染循环
    1.3 流行因素
        1.3.1 病区分布及相关生态因子
        1.3.2 病害与冻害的关系
        1.3.3 病害与树势、营养水平的关系
        1.3.4 病害发生与果园内病原体密度的关系
        1.3.5 病斑重犯的原因
    1.4 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
        1.4.1 施药方法的研究
        1.4.2 化学防治
        1.4.3 生物防治
    1.5 壳寡糖对植物病原微生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目的
        1.6.3 意义
第二章 植物内生放线菌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供试的植物内生放线菌
        2.2.2 供试靶标菌
        2.2.3 培养基
    2.3 方法
        2.3.1 植物内生放线菌菌株活性检测及其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2.3.2 孢子萌发试验
        2.3.3 菌丝生长试验
        2.3.4 离体枝条接种试验
        2.3.5 田间防治试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植物内生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2.4.2 植物内生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
        2.4.3 植物内生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离体枝条病斑扩展的影响
        2.4.4 植物内生放线菌发酵原液对田间刮治病斑的保护效果
    2.5 小结
    2.6 讨论
第三章 植物内生放线菌 Hhs.015(BAR1-5)抑制不同种类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供试植物内生放线菌
        3.2.2 供试靶标菌
        3.2.3 主要培养基
    3.3 方法
        3.3.1 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3.3.2 采用琼脂块皿内对峙法
        3.3.3 参照管碟法
        3.3.4 受抑制菌丝的显微观察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琼脂块皿内对峙
        3.4.2 管碟法检测
        3.4.3 受抑制菌丝的形态变化
    3.5 小结
    3.6 讨论
第四章 化学药剂及生物制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试验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供试药剂
        4.2.1.1 杨凌、礼泉试验地
        4.2.1.2 蒲城试验地
        4.2.2 试验地概况
    4.3 方法
        4.3.1 杨凌、礼泉田间试验
        4.3.2 蒲城田间试验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杨凌田间试验结果
        4.4.2 礼泉田间试验结果
        4.4.3 蒲城试验结果
    4.5 小结
    4.6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河南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和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小麦全蚀病发生与为害
        1.1.1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概况
        1.1.2 为害症状
    1.2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
    1.3 小麦全蚀病菌的侵染与传播
        1.3.1 小麦全蚀病菌的侵染
        1.3.2 小麦全蚀病菌的传播
    1.4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1.4.1 保护无病区
        1.4.2 农业防治
        1.4.3 小麦品种(系)抗全蚀病的研究状况
        1.4.4 化学药剂防治
        1.4.5 生物防治
    1.5 小结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3.1 小麦全蚀病发生分布调查
    3.2 小麦全蚀病关键防控技术研究
        3.2.1 小麦全蚀病检疫防控
        3.2.2 小麦全蚀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3.2.2.1 化学药剂防治筛选试验
        3.2.2.2 不同施药方式防治对比试验研究
        3.2.3 小麦品种抗性鉴定
        3.2.4 生物药剂防治小麦全蚀病田间试验
        3.2.5 防治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4.结果与分析
    4.1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调查分布结果
    4.2 小麦全蚀病检疫防控
    4.3 化学药剂防治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
        4.3.1 不同药剂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4.3.1.1 对出苗情况的影响
        4.3.1.2 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4.3.2 不同施药方式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
    4.4 不同小麦品种对全蚀病田间抗性鉴定
        4.4.1 大田病圃拔节期不同小麦品种对全蚀病抗性评价
        4.4.2 不同小麦品种蜡熟期全蚀病发病情况调查
    4.5 生物药剂防治小麦全蚀病田间试验结果
        4.5.1 生物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4.5.2 拨节时期生物药剂对全蚀病防治效果
        4.5.3 乳熟期生物药剂对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4.5.4 生物药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6 小麦全蚀病关键防控技术示范推广
5.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2%好普防治蔬菜病害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壳聚糖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刘卫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11)
  • [2]辣椒及大蒜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D]. 汪沛.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3]宁乡烟区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唐俊昆.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1)
  • [4]梨树主要病害的分子检测及其生物化学协同控制研究[D]. 张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5]攀枝花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探索与研究[D]. 冯长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3)
  • [6]郴州烟草病毒病的鉴定与烟草主要病害药剂防治试验[D]. 李桂斌.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7]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研究[D]. 王娜. 石河子大学, 2009(02)
  • [8]新疆灰霉菌遗传多样性及三种生防菌对灰霉菌的拮抗作用初探[D]. 陈林凤.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1)
  • [9]利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化学药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D]. 郜佐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河南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和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D]. 白小冬.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8)

标签:;  ;  ;  

2%厚朴防治蔬菜病害试验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