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氩气中空玻璃

一种新型充氩气中空玻璃

一、充氩气的新型中空玻璃(论文文献综述)

郝喜英[1](2021)在《关中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我国建筑经历了节能30%、节能50%、节能65%的路程,现在一部分省市正在向节能75%迈进。随着陕西省节能75%标准的颁布,陕西省建筑节能工作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因此需要引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目前陕西省已经启动了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编制工作。关中地区地处陕西省中部,是陕西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本文主要针对关中地区,分别从外墙和外窗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进行研究,力求对关中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行概念解读,介绍了我国节能工作进程及国内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其次,本文研究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其主要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2)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外窗;(3)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4)建筑整体的高气密性;(5)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6)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再次,本文分析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和外窗传热理论,为下文外墙和外窗的节能设计策略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接着,本文聚焦于建筑外墙和外窗两个部分着重分析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针对外墙,本文列举了6种最常用的构造方式,结合De ST-h软件进行能耗模拟,探究了耗能最少的构造方式及保温层厚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对于外窗,本文探究了外窗各个部分的节能措施,并探讨了外窗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关中地区已建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建筑进行围护结构节能分析,并通过围护结构结露模拟分析和内表面温度计算分析对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进行了验证。希望可以对今后关中地区乃至陕西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葛璇[2](2020)在《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与评定》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办公建筑逐渐成为了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建筑类型,而在办公建筑内部的诸多功能空间当中,公共办公空间承载了最多的员工人数,重要性与日俱增。光舒适作为能够深刻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与工作效率、进而干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性环境要素,应当在公共办公空间当中达到比较优良的水平。对于进深一般较大、采光面受限较多的公共办公空间而言,仅依靠自然采光的方式难以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照度水平,靠近外窗的区域容易产生不利眩光,且照度稳定性欠佳,必须借助人工照明与遮阳设施进行照度补充与调节。自然采光本身存在着光热矛盾,而人工设施的加入也势必会产生相应能耗,不利于建筑节能,而仅凭照明能耗来判断整个空间因塑造光环境所产生的能耗水平并不客观。由此,如何平衡采光系统产生的能耗与光舒适之间的利弊关系,构建出既能满足办公人员光舒适需求、又可以有效节能的公共办公空间设计与评定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构建兼顾光舒适与节能的公共办公空间设计与评定模型为输出目标,选择隶属于Ⅲ类光气候区的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标准研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及样本建筑信息汇总等方式,构建了公共办公空间基准模型,围绕自然采光形式、照明方式、内部空间要素设计三类光舒适影响因素中的11项具体因素设置了单一变量对照模型,形成了11个对照组,借助Velux Daylight Visualizer分别进行了光舒适模拟分析,经过组内模拟结果对比,确定了各因素中最有利于室内光舒适水平的设计选型。随后,本文研究了国内外一批较为典型的公共办公空间采光节能实例,对这些案例中应用的采光节能策略进行了归纳分析;选取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可调节百叶-反光板混合系统、根据空间占用情况进行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及根据空间照度变化进行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三种节能措施,置入经过因素优化选型的基准模型,运用Velux Daylight Visualizer和Energy-plus对采用不同节能措施的模型进行了照度与能耗分析,通过比较判定了配备百叶-反光板混合系统与根据空间占用情况进行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的公共办公空间最能兼顾光舒适与节能,并给出了这一模型的具体信息,形成了具体的评定指标与参数,为同类型公共办公空间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王艺静[3](2020)在《潍坊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调研与模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能源缺乏问题的日益明显,建筑节能迅速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研究方向。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的研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我国通过强制性的建筑“三步节能”短时间内得到了较大的成就,但如何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的节能设计值得思考,特别是针对潍坊地区所在的寒冷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住宅建筑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同时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居住环境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本文以调研和模拟为基础,围绕潍坊地区住宅建筑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建筑学的视角开展潍坊地区住宅节能设计优化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潍坊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露点温度、太阳辐射,通过调研潍坊地区已建成的小区外部,对外围护结构、小区规划、景观设置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在节能设计和舒适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国家的节能发展阶段、国家级和省级的节能标准,将潍坊地区的住宅节能设计划分成了五个阶段,即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提高阶段。基于对这些项目的复盘,不难发现潍坊地区在住宅节能中存在设计思维固化狭隘、主动节能设计意识较为薄弱、住宅舒适度不高、外墙保温材料脱落等问题。其次通过热控系统对潍坊地区某住宅内部的温度、湿度、PM2.5等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记录,并结合当时室外环境,整理绘制成图表,分析在节能设计相对高水平的情况下,室内舒适度依旧冬季室内温度不高、南北房间温度不均、理论设计值与实际测试值不符的问题。然后针对以上调研住宅内部舒适度、外部节能存在的问题,采用控制单因素变量的方法,利用Tera2016对住区热环境和利用BECS2014结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小区内水体绿化、保温材料厚度、朝向、开敞阳台面积、窗户材质分别建模模拟,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了不同工况下的模拟结果,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设计优化建议。本文主要有两个研究目的:一是探究以潍坊为代表的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建筑在舒适度方面和节能设计方面的不足;二是在保证和提高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该地区住宅建筑适宜的节能设计方法,进而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潍坊地区夏季降温能耗与冬季采暖能耗巨大的问题。在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基础上,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设计策略可为同行设计者与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为进一步研究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探讨方向。

张少杰[4](2020)在《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能源需求的增长,化石燃料的枯竭以及使用后引起的严重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各种新的清洁能源,正在迅速兴起。锂离子电池(LIB)因为它们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稳定的可循环性,适用于不同电网功能的功率和能量特性,所以被广泛地用作电池。然而,由于锂资源有限,LIB的成本增长最终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工业需求,寻找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智能电网和提高大型储能电池的寿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Na具有丰富储量、低成本和易获得等优点,表现出与Li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钠的电势较低,能量损失更小。因此,钠离子电池更适合大型电网固定式应用。在这种应用中,电池的低成本和长循环寿命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更为重要。本文主要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颗粒大小和掺杂种类等因素对储钠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的如下:(1)以Na2CO3、TiO2和NH4H2PO4为原料,采用球磨、喷雾干燥和煅烧的方法合成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aTi2(PO4)3。研究探讨了烧结温度对合成的NaTi2(PO4)3材料的影响,其XRD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600-900℃时,样品成分主要为有NaTi2(PO4)3,但含有杂峰,当烧结温度达到1000℃时,可以得到纯相的NaTi2(PO4)3材料。以C8H20O4Ti作为钛源,用相同的制备方法,在750℃的烧结温度下,得到了纯相的NaTi2(PO4)3材料。对以上两种钛源反应生成的NaTi2(PO4)3材料进行储钠性能测试,以C8H20O4Ti作为钛源合成的NaTi2(PO4)3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循环性,在1 C的倍率下,首圈放电容量为58.8 mAh/g,循环200圈后仍有38.5 mAh/g;而以TiO2作为钛源合成的NaTi2(PO4)3,在1 C倍率下,循环200圈仅有24.6 mAh/g。选用在低温下,以C8H20O4Ti作为钛源合成NaTi2(PO4)3材料的方案,进行碳掺杂,以改善NaTi2(PO4)3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aTi2(PO4)3/C材料在1 C倍率下,首圈比容量为121.4 mAh/g,200圈循环后,仍有108 mAh/g。以上数据说明了,碳掺杂后提高了Na+在NaTi2(PO4)3材料中插入/提取过程中的电导率且加快了电荷转移动力学,从而增加了循环稳定性。(2)我们采用Na3C6H5O7·2H2O、C7H5NaO2和C10H14N2Na2O8·2H2O三种不同的含碳钠源合成NaTi2(PO4)3/C复合材料,热重结果表明含碳量分别为4.11%、1.4%和4.95%,含碳量为4.95%的NaTi2(PO4)3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1 C的倍率循环500圈后有103.5 mAh/g的充放电容量,在5 C的倍率下,首圈有105.26 mAh/g的充放电容量,循环2000圈后,容量为73.47 mAh/g,甚至是20 C的高倍率下,循环20圈,有72.6 mAh/g的充放电容量。这样不用外加碳源,用一步法合成的NaTi2(PO4)3/C复合材料,更加经济,更适合于大规模的商业化发展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3)以C4H10O2Sn作为Sn源来制备NaSnxTi2-x(PO4)3材料,EDS元素图谱表明Sn在NaSnxTi2-x(PO4)3材料中均匀分布;ICP-AES结果表明Sn元素含量为1.42%;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SnxTi2-x(PO4)3材料在1 C倍率下,首圈有87 mAh/g的高放电比容量,循环200圈后,仍有55.5 mAh/g的容量;纯相NaTi2(PO4)3材料,在1 C倍率下,首圈提供了58.8 mAh/g的放电比容量,循环200圈后还有38.5 mAh/g。与纯相的NaTi2(PO4)3相比较,NaSnxTi2-x(PO4)3材料提供了较高的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4)以SnCl4·5H2O和C5H10NS2Na·3H2O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2,该材料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仅有257.8 mAh/g放电容量。为改善SnS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我们对SnS2材料进行氧化石墨烯包覆,FESEM图显示该材料为二维片状结构,对其进行储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nS2/GO复合材料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容量高达841.4mAh/g,经过100圈循环后,SnS2/GO仍可提供471.1 mAh/g的高放电容量。这优异的性能归因于氧化石墨烯的包覆结果,氧化石墨烯有助于缓解钠离子嵌入和脱出期间体积变化的应力和增强了SnS2材料的导电性,因此提高了性能。

王岩峰[5](2020)在《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翘楚,在德国以及其他欧盟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7年,中国开始引进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理念和技术,但十几年过去了,仍处于基础理论适应性的研究阶段,推广效果并不理想,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推广应用严重落后。随着中国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并快速推广有效的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节能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被动式建筑节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现状,研究制约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推广应用的因素,力求找出推动中国被动式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措施。首先,论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比中德被动式建筑节能的发展环境、人文环境、建筑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环境的异同,指出应根据气候、发展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对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加以调整和完善以便更好的应用。接着,本文在现有资料和文献的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可能影响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推广应用的21个因素,并按找类别属性将影响因素分为社会、技术、成本、管理和其他五类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政策法规、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消费者的购房成本、主导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需求的冲突解决是影响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的五个关键因素。最后,在借鉴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应用推广在政策、标准、激励制度、消费者认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案例应用中的问题,从国家及地方的目标设置、政策法规的完善、财税及市场激励机制的建立、典型企业的示范引导、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选择的结合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为政府在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开发企业的市场开拓以及生产制造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等提供了借鉴思路。

林广利[6](2020)在《节能门窗优化策略分析(玻璃篇)》文中认为门窗虽然只占建筑外维护结构面积的10%左右,却占建筑总能量损耗的50%,建筑节能需要从门窗开始。本文综合分析了节能门窗的发展及综合优化路径,阐述节能门窗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环节,提出兼备节能性及经济性的优化设计途径,为优化门窗综合性能提供可持续设计方案方面的参考。

李昊,孟庆林[7](2020)在《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热工性能计算》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华南理工大学孟庆林教授提出的1种新型内置透明薄膜的多腔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进行计算分析。首先论述了该种中空玻璃窗的构造形式。然后,用LNBL系列门窗幕墙热工计算软件中对多种结构的多腔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进行计算,整理得到以下主要规律:当薄膜平分空腔时,玻璃整体K值最小,而薄膜位置的变化对可见光透过率、遮阳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没有影响或者影响非常小;随着腔体数量和厚度的增大,玻璃的传热系数逐步降低,从原始的最低值2. 696W/(m2·K)最低可以降到0. 778 W/(m2·K)(四膜五腔),同时其光学参数也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传热系数的;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内置薄膜对玻璃整体的热工性能影响非常小,而靠改变填充气体性质来增强隔热性能仅在夹层厚度较小时效果明显,当夹层增厚,惰性气体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总体而言内置薄膜能够在普通中空玻璃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热工性能。

杨宜儒[8](2020)在《严寒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窗节能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量耗能建筑的兴建,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不断上涨,被动式建筑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被动式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中,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建筑能否达到被动式建筑标准的重中之重,建筑外窗更是围护结构传热的薄弱环节。由于我国气候区较多,直接套用德国被动式建筑外窗标准在实际工程中会导致一定误差。目前关于我国严寒地区被动式建筑外窗的研究较少,为了保证建筑达到被动式建筑的要求以及拥有良好的热舒适性能,严寒地区被动式建筑外窗节能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中国和德国被动式建筑外窗标准的不同,选取适用于中国严寒地区的被动式建筑外窗热工性能参数,并使用WINDOW 7.7软件对不同组合的中空玻璃进行模拟,通过改变其玻璃层数、填充气体种类、玻璃间距等因素,综合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SHGC)两方面探索适用于中国严寒地区被动式建筑外窗的中空玻璃层数与镀膜方式。使用THERM 7对80mm厚PVC塑钢窗框及无钢衬设计的PBT共挤窗框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模拟等温线图、热流密度图、温度云图和测点温度,研究其间隔条材料和填充保温材料位置对不同部位窗框传热系数、玻璃中心传热系数、玻璃边缘传热系数、玻璃内表面最低温度及窗框内侧温度的影响。计算了5个被动式建筑外窗常见窗型的整窗传热系数和窗框传热系数,并研究传热系数与玻璃各部位面积比之间的关联。最后以沈阳地区为代表,使用PHPP软件对模拟结果进行能耗分析,说明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通对计算外窗得失热量的平衡,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被动式建筑外窗宜采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中空玻璃,并填充惰性气体。由模拟可得,填充空气时玻璃间距为16mm时传热系数最小;填充氩气时玻璃间距为14mm时传热系数最小;填充氪气时玻璃间距为9mm时传热系数最小,考虑到工艺问题,氪气的最佳玻璃间距应取10mm。6腔80mm厚PVC塑钢窗框最佳填充方式为两侧填充保温材料,PBT共挤窗框适宜的填充方式为中间填充保温材料或者全部填充保温材料。采用形式为4mm白玻+10mm Kr+6mm Low-E+10mm Kr+6mm Low-E的中空玻璃及80mm厚PBT共挤三密封窗框全部填充聚氨酯的组合,无论何种窗型均可达到被动式建筑的标准要求,为严寒地区的被动式建筑外窗选型提供参考。

李昊[9](2019)在《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玻璃是建筑保温隔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开发应用新型热工性能更良好的玻璃是建筑节能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节能潜力有限,但中空玻璃仍是应用最广泛的节能玻璃,若能在其基础上改进,提高其热工性能,同时发挥其技术简易、实用性高等优点,则该种玻璃将对建筑节能非常有帮助。本文围绕华南理工大学孟庆林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内置透明薄膜的多腔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中空玻璃的发展现状和不足之处,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两个改进目标,随后对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的构造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在阐述过程中回应改进目标。然后,用FLUENT模拟了该种玻璃与普通中空玻璃传热过程的异同,分析夹层内的对流换热过程以说明该种改进方法的效果。接着,通过比较选定三种塑料薄膜(PC、PET、PVC)作为中空玻璃夹层的隔断材料,测得其热工参数,将其导入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WINDOW7.5软件中对多种结构的多腔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进行计算,整理得到以下主要规律:(1)当薄膜平分空腔时,玻璃整体K值最小,而薄膜位置的变化对可见光透过率、遮阳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没有影响或者影响非常小;(2)随着腔体数量和厚度的增大,玻璃的传热系数逐步降低,从原始的最低值2.696W/(m2·K)最低可以降到0.778W/(m2·K)(四膜五腔),同时其光学参数也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传热系数的;(3)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内置薄膜对玻璃整体的热工性能影响非常小,而靠改变填充气体性质来增强隔热性能仅在夹层厚度较小时效果明显,当夹层增厚,惰性气体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随后,为了验证软件对多腔玻璃的传热系数的计算的可靠性,作者制作了实物样品并进行了实物测量。传热系数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的差异正负不超过实测值的10%,由此说明由WINDOW7.5所得的计算值是可靠的。该种玻璃的热工性能相比于普通中空玻璃有显着提升。最后,通过简单计算验证,补充说明了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集中体现在三个优点上:造价低廉,玻璃自重小,且隔声量比普通中空玻璃更好。

丁春华,姜宏,段光申[10](2016)在《中空节能玻璃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玻璃门窗是建筑围护的四大部件中节能最薄弱的部位,中空玻璃是减缓其能耗散失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综述了中空玻璃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中空玻璃中空腔内填充惰性气体,可较大程度地提高中空玻璃的热阻,减少能耗损失。此外,使用暖边Swiggle胶条密封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玻璃保温隔热性能,显着改善中空玻璃边部节能效果。

二、充氩气的新型中空玻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氩气的新型中空玻璃(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关中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理论基础
        1.3.1 关中地区气候特征
        1.3.2 关中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特点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课题研究的方法
        1.6.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理论基础
    2.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理论基础
    2.2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理论
        2.2.1 外墙传热理论
        2.2.2 外窗传热理论
    2.3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体系
        2.3.1 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
        2.3.2 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外窗
        2.3.3 无热桥设计
        2.3.4 高气密性
        2.3.5 高效率的热回收装置
        2.3.6 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2.4 本章小结
3.关中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墙体节能设计
    3.1 外墙节能设计分析
        3.1.1 保温形式的选择
        3.1.2 保温材料的选择
        3.1.3 保温材料的安装
        3.1.4 关中地区常见的外墙外保温构造形式
    3.2 保温层厚度对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
        3.2.1 软件简介
        3.2.2 参数设置
        3.2.3 建立模型
        3.2.4 模拟分析
    3.3 本章小结
4.关中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窗节能设计
    4.1 外窗节能设计分析
        4.1.1 外窗玻璃系统的选择
        4.1.2 外窗窗框材料的选择
        4.1.3 外窗安装方式的选择
        4.1.4 外窗遮阳方式的选择
    4.2 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对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
        4.2.1 外窗参数研究范围
        4.2.2 建筑模型设置
        4.2.3 模拟分析
    4.3 本章小结
5.关中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分析
        5.2.1 外墙节能设计
        5.2.2 外窗节能设计
        5.2.3 断热桥处理
    5.3 围护结构防结露模拟分析
        5.3.1 计算依据
        5.3.2 边界条件设置
        5.3.3 .数值模拟与分析
    5.4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分析
        5.4.1 计算依据
        5.4.2 边界条件设置
        5.4.3 模拟结果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图表目录

(2)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与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光舒适概述
    2.2 公共办公空间概述
    2.3 光环境模拟概述
    2.4 建筑能耗模拟概述
    2.5 光环境节能设计概述
    2.6 小结
第3章 公共办公空间光舒适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
    3.1 现行标准中的光舒适要求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2.1 参与群体属性情况
        3.2.2 光舒适总体评价情况
        3.2.3 不适感觉描述情况
        3.2.4 光舒适影响要素评价情况
        3.2.5 主观性意见收集情况
        3.2.6 基于调研结果的优化建议
    3.3 光舒适影响因素分析
        3.3.1 区域环境
        3.3.2 自然采光形式
        3.3.3 照明方式
        3.3.4 内部空间要素设计
        3.3.5 各因素选型汇总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案例研究
    4.1 不同采光形式下的能耗内涵
        4.1.1 自然采光形式下的能耗内涵
        4.1.2 人工照明形式下的能耗内涵
    4.2 国外案例研究
        4.2.1 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办公楼
        4.2.2 英国曼彻斯特Bupa办公楼
        4.2.3 美国能源部办公大楼
        4.2.4 德国Q1 办公楼
    4.3 国内案例研究
        4.3.1 上海金桥21Office
        4.3.2 深圳万科总部大楼
        4.3.3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4.3.4 中建西南院滨湖设计总部
    4.4 节能措施汇总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评定模型
    5.1 现行标准中的节能规定
    5.2 基于北京气候条件的对照模型构建
        5.2.1 光舒适影响因素选型适用性分析
        5.2.2 节能设计措施选取
        5.2.3 其他参数确定
        5.2.4 对照模型信息汇总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自然采光条件下的室内照度模拟
        5.3.2 采用不同节能措施的空间能耗模拟
    5.4 评定模型信息汇总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Ⅲ类光气候区20 个办公建筑样本信息列表
附录2:调查问卷

(3)潍坊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调研与模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节约能源需求
        1.1.2 住宅总量庞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1 国外住宅节能发展状况
        1.3.2 国内住宅节能发展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潍坊地区住宅节能调研及发展历程
    2.1 潍坊气候分析
        2.1.1 气候温度
        2.1.2 露点温度
        2.1.3 太阳辐射量
    2.2 潍坊地区住宅调研
        2.2.1 太阳房1号
        2.2.2 太阳采暖住宅
        2.2.3 昌大宿舍
        2.2.4 红旗小区
        2.2.5 早春园小区
        2.2.6 东方天韵小区
        2.2.7 丰麓苑小区
        2.2.8 调研总结
    2.3 节能设计发展历程
        2.3.1 萌芽阶段(1982 年至1986年)
        2.3.2 起步阶段(1986 至1996年)
        2.3.3 发展阶段(1996 年至2012年)
        2.3.4 成熟阶段(2012 年2016年)
        2.3.5 提高阶段(2016 年至今)
    2.4 节能设计存在问题
        2.4.1 设计方面
        2.4.2 建造技术
        2.4.3 居住体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潍坊地区住宅建筑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3.1 室内热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3.1.1 评价标准
        3.1.2 影响因素
    3.2 室内热环境的测试分析
        3.2.1 项目概况
        3.2.2 测试时间
        3.2.3 测试方法
        3.2.4 测试结果
    3.3 存在问题
        3.3.1 设计方面
        3.3.2 居住体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潍坊地区典型住宅室外热环境模拟研究
    4.1 住区热环境模拟
        4.1.1 住区热环境研究目的
        4.1.2 潍坊市典型小区模型
        4.1.3 边界条件
        4.1.4 研究变量
        4.1.5 计算方法
    4.2 模拟结果
        4.2.1 无绿化水体
        4.2.2 单独绿化
        4.2.3 单独水体
        4.2.4 水体绿化耦合
        4.2.5 改变建筑布局
    4.3 结果分析
        4.3.1 热岛温度对比
        4.3.2 室外热环境节能设计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潍坊地区典型住宅耗热量模拟研究
    5.1 住宅耗热量模拟
        5.1.1 住宅耗热量研究目的
        5.1.2 潍坊市典型住宅模型
        5.1.3 边界条件
        5.1.4 研究变量
        5.1.5 计算方法
    5.2 模拟结果
        5.2.1 墙体保温层厚度
        5.2.2 建筑朝向
        5.2.3 开敞阳台面积
        5.2.4 窗户材质
    5.3 结果分析
        5.3.1 保温厚度对比分析
        5.3.2 建筑朝向设计
        5.3.3 阳台面积分析
        5.3.4 单体节能设计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研究成果
        6.1.1 研究成果
        6.1.2 创新点
    6.2 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4)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钠离子电池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现状
        1.3.1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2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钠离子负极材料NaTi_2(PO_4)_3 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
        2.2.2 材料合成
        2.2.3 材料的表征
        2.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表征
        2.3.2 电化学测试
    2.4 、小结
第三章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aTi_2(PO_4)_3/C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
        3.2.2 材料合成
        3.2.3 材料表征
        3.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表征
        3.3.2 电化学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a SnxTi2-x(PO4)3 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4.2.2 材料合成
        4.2.3 材料的表征
        4.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_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所需药品和主要仪器
        5.2.2 材料合成
        5.2.3 材料的表征
        5.2.4 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表征
        5.3.2 电化学性能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应用现状分析
    2.1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内容及应用
        2.1.1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内容
        2.1.2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2.2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现状
        2.2.1 总体示范推广情况
        2.2.2 典型应用案例
        2.2.3 典型应用案例对比分析
    2.3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示范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2.3.1 鱼骨图分析
        2.3.2 主要问题分析
3 影响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推广的因素分析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扎根理论
        3.1.2 技术扩散理论
    3.2 中德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基础的对比分析
        3.2.1 被动式节能建筑概念关注点的对比
        3.2.2 被动式节能建筑技术应用环境的对比
        3.2.3 被动式节能建筑技术和相关管理的对比
    3.3 基于调查问卷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基于调查问卷法的影响因素识别
        3.3.2 基于主成分的关键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4 德国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未来推广应用的启示
    4.1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德国的推广应用
        4.1.1 发展历程
        4.1.2 推广应用成效
    4.2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德国的推广应用经验和启示
        4.2.1 成功经验
        4.2.2 对中国的启示
5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对策建议
    5.1 政策法规方面
        5.1.1 整体规划及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
        5.1.2 被动式节能建筑系列强制性标准的完善
        5.1.3 被动式节能建筑认证制度与标识体系的建立
        5.1.4 市场推广及应用的激励政策的完善
        5.1.5 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进一步支持
    5.2 市场调节方面
        5.2.1 降低消费者的购房成本
        5.2.2 解决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5.2.3 强化主导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5.3 建筑本体方面
        5.3.1 降低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5.3.2 降低开发商的采购成本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节能门窗优化策略分析(玻璃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节能门窗的重要意义
    1.1 建筑能耗的关键流失途径
    1.2 门窗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国家的节能政策及标准发展
2 节能门窗发展中的经济性问题
3 节能门窗性能优化的途径分析
    3.1 玻璃节能设计
        3.1.1使用中空玻璃
        (1)途径1,使用充入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
        (2)途径2,调整中空玻璃的腔体厚度
        (3)途径3,使用低辐射镀膜玻璃
        (4)途径4,特种玻璃技术应用

(7)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热工性能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内置透明薄膜的多腔中空玻璃的构造形式
2 多腔玻璃热工参数计算
    2.1 透明薄膜热工参数
    2.2 计算基本设定
3 结果分析
    3.1 膜的排列位置
    3.2 夹层厚度
    3.3 薄膜的材质与厚度
    3.4 气体物性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8)严寒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窗节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被动式建筑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被动式建筑外窗研究现状
    1.3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与辽宁省太阳能资源情况
        1.3.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1.3.2 辽宁省太阳能资源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被动式建筑外窗节能分析
    2.1 被动式建筑外窗性能特点
        2.1.1 降低建筑能耗
        2.1.2 舒适居住环境
    2.2 外窗的组成和传热系数
    2.3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外窗的传热过程
        2.3.1 夏季传热过程
        2.3.2 冬季传热过程
    2.4 模拟计算软件
        2.4.1 WINDOW7.7 计算原理
        2.4.2 THERM7计算原理
        2.4.3 LBNL整窗传热系数计算原理
        2.4.4 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
    2.5 被动式建筑外窗节能策略
    2.6 本章小结
3 被动式建筑外窗玻璃节能技术
    3.1 节能玻璃技术
        3.1.1 中空玻璃节能技术
        3.1.2 Low-E玻璃节能技术
        3.1.3 特种玻璃节能技术
    3.2 中空玻璃节能研究
        3.2.1 玻璃层数对中空玻璃传热系数的影响
        3.2.2 填充气体对中空玻璃传热系数的影响
        3.2.3 玻璃间距对中空玻璃传热系数的影响
    3.3 组合玻璃节能研究
    3.4 暖边间隔条节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被动式建筑外窗节能模拟研究
    4.1 被动式建筑外窗窗框节能研究
        4.1.1 窗框材料
        4.1.2 截面设计
        4.1.3 开窗形式
    4.2 窗型的选择及面积计算
        4.2.1 窗型A的尺寸及各部位面积
        4.2.2 窗型B的尺寸及各部位面积
    4.3 六腔80mm厚PVC塑料窗框模拟计算
        4.3.1 间隔条类型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3.2 玻纤增强间隔条窗框填充聚氨酯模拟
        4.3.3 硅酮微孔间隔条窗框填充聚氨酯模拟
        4.3.4 改变密封结构的窗框性能模拟
    4.4 PBT共挤免钢衬塑钢窗框模拟计算
        4.4.1 PBT共挤免钢衬塑钢窗框模拟
        4.4.2 玻璃为14Ar填充聚氨酯模拟
        4.4.3 玻璃为10Kr填充聚氨酯模拟
    4.5 其他窗型的模拟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PHPP的外窗优化分析
    5.1 PHPP软件介绍
        5.1.1 PHPP设计优化方案
        5.1.2 PHPP遮阳工况参数
    5.2 建筑概况
    5.3 PHPP软件能耗模拟分析
        5.3.1 现有建筑模拟分析
        5.3.2 外窗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模拟表
附录 B 中空玻璃太阳能得热系数模拟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节能玻璃的意义
    1.2 节能玻璃的相关研究
        1.2.1 玻璃节能型指标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1 静态不可变的节能玻璃
        1.2.2.2 智能玻璃及其相关研究
        1.2.3 目前研究的未尽之处
        1.2.4 研究目标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置透明薄膜的多腔中空玻璃的隔热原理
    2.1 多腔中空玻璃的隔热原理
        2.1.1 传统中空玻璃隔热原理
        2.1.2 中空玻璃隔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2.2 多腔中空玻璃传热过程模拟
        2.2.1 模拟设定
        2.2.2 传热模拟
        2.2.3 结果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腔玻璃热工参数的计算分析
    3.1 核心部件——内置薄膜的热工参数测量
        3.1.1 内置薄膜的选材
        3.1.2 测量仪器与数据处理软件简介
        3.1.3 内置薄膜的热工参数整理
    3.2 多腔玻璃整体热工参数计算
        3.2.1 计算基本设定
        3.2.2 计算结果整理分析
        3.2.2.1 膜的排列位置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3.2.2.2 夹层厚度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3.2.2.3 薄膜的材质与厚度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3.2.2.4 气体物性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腔玻璃热工参数测量实验
    4.1 多腔玻璃实物样品制作
    4.2 光学参数测量
    4.3 传热系数测量
        4.3.1 实验台简介
        4.3.1.1 CD-DR3030 平板导热仪
        4.3.1.2 门窗保温传热实验台
        4.3.2 标定实验
        4.3.2.1 EPX保温板导热系数测量
        4.3.2.2 标定实验过程
        4.3.3 测量实验
        4.3.4 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
        4.3.5 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
        4.3.5.1 实验台系统误差
        4.3.5.2 节点热桥效应
        4.3.5.3 实物制作工艺缺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腔玻璃的性价比分析
    5.1 多腔玻璃的整体造价
    5.2 多腔玻璃的整体重量
    5.3 多腔玻璃的隔声量
    5.4 本章小结
总结
    6.1 工作内容总结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中空节能玻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空玻璃的发展
2 中空玻璃研究现状
3 发展趋势

四、充氩气的新型中空玻璃(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D]. 郝喜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与评定[D]. 葛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潍坊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调研与模拟优化研究[D]. 王艺静.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D]. 张少杰. 江苏理工学院, 2020(01)
  • [5]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研究[D]. 王岩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节能门窗优化策略分析(玻璃篇)[J]. 林广利. 建设科技, 2020(08)
  • [7]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热工性能计算[J]. 李昊,孟庆林. 建筑科学, 2020(04)
  • [8]严寒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窗节能模拟研究[D]. 杨宜儒.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内置透明薄膜多腔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研究[D]. 李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中空节能玻璃研究进展[J]. 丁春华,姜宏,段光申. 玻璃, 2016(05)

标签:;  ;  ;  ;  ;  

一种新型充氩气中空玻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