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线甘肃段垃圾污染综合治理探讨

兰新线甘肃段垃圾污染综合治理探讨

一、兰新线甘肃段沿线垃圾污染综合治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徐晨宸[1](2021)在《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截至2019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上的腾飞,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铁路施工周期长,且西北寒旱地区干旱少雨、风沙较大、荒漠严重、生态脆弱,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对生态环境破坏不可避免。桥梁的应用在铁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京沪高铁就有288座桥梁,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81.5%,因此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十分必要。总体来说,本文在经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大量关于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内外论文后,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铁路桥梁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分析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进行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解决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以及指标权重问题后,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标准差修正G1法进行指标赋权,运用云模型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1)本文通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知识后,明确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分析了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学习相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后,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合理运用GIS软件、Fragstats4.2景观分析软件输出相关数据并结合工程环境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资料,将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系统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2)本文选用DSR模型,从驱动力、状态、响应三个方向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为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3类;一级指标包括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度、固体废弃物、气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敏感性因素、景观格局指数、生物多样性,防范措施和恢复11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水源地污染指数、地下水污染指数、水土流失率、挖方利用率、固废产生量、有害气体、扬尘、噪声、生物损失量、植被覆盖率、沙漠化敏感性指数、次生盐碱化敏感性指数等25个指标。(3)分别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寻找最适合本文的量化方法,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的评价标准进行探索后,确定了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4)本文对常用赋权方式进行简单总结、分析后,采用标准差修正G1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云模型正向云反应发生器计算出指标对5个等级的隶属度,依据最大确定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5)本文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DSR模型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并对造成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尽量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马丽娟[2](2020)在《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对河流的依赖性较高,我国文明最早发育于黄河中下游流域。黄河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典型的河流文明的写照,其中河谷文明是河流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河谷川道城镇可获得便利的水运交通、灌溉用水及防御地形。兰州是西北地区少有的大城市,史称“四渎之宗”的黄河穿城而过。黄河孕育了兰州,现阶段其中心城区几近饱和,进一步发展受到河谷地形地貌的制约,其周边黄河沿线小城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兰州市黄河沿线在秦汉及宋明时期,是中原与少数诸族的边界线,其沿线小城镇间的历史文化联系紧密——地处多条线性文化遗产的节点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即黄河河道自兰州突向北流;小城镇发育于河谷小盆地,受丘陵沟壑地貌的天然制约,城镇间区域协作、经济和交通联系较弱。由于其所处地理空间分布特殊,河谷型小城镇类型多样。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迫切。全文从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的历史沿革切入,分析其历史功能演变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空间格局、镇区空间结构和滨河空间三个层次分析总结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特征及发展现状,分别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方法及策略。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历史沿革表明:其小城镇历史地理环境相同,地域文化一脉相承。小城镇兴起主要缘于军事、贸易、交通和政治4个因素,对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兰州中心城区经济与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述,从各个小城镇发展等级与规模、主导职能等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从国家政策倾斜、中心城市兰州进一步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首先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兰州市黄河沿线城镇空间分布总形态——以黄河为联系纽带,若干城镇呈带型串珠状排列。分别从功能视角和空间视角对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进行了类型划分,其中基于空间视角把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划分为毗邻型、孤立型、近郊型三类;论述了区域格局发展现状,即城镇间联系较弱,各自为政,结构松散,地域特色不显,组团及整体效应不突出。分析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六个小城镇的微观区位分布特征,总体上分为两类——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中心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表明黄河沿线小城镇微观区位空间分布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其次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六个小城镇的镇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总结出镇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可归纳为两类,即线性/带状发展模式和团状蔓延发展模式,两种发展模式交替演进。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历史地理环境相同,功能演变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外溢和地域空间结构格局综合影响。总结了镇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从五方面总结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讨论了东川-河口段。最后解读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明确了滨河空间是镇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处于开发初期、边缘特征明显,提出应基于全域理念、城镇协同发展视角,实现由边缘到视觉中心的转变。小城镇滨河空间优化主要从自然生态因素和地域文化因素两方面切入。从用地现状、建筑现状、交通状况、空间使用状态等方面对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现状调查进行了分类总结。分别从上述三个空间层次提出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策略。区域空间格局层面:提出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理念,阐述了统筹整合发展的基础,论述了具体的区域格局优化策略。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层面:基于优化原则提出了优化方法、路径及策略。滨河空间层面:基于优化目标提出优化原则、方法和具体策略。

曾君[3](2020)在《“一带一路”国内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一带一路”各省份的城市化发展一直是国家关注和投入的重点。近年来各省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一些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何更好的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IBM SPSS 22.0和office统计工具软件,借助熵值法、AHP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共同确立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权重,构建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然后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并进行耦合协调等级分类,接着利用Arcgis10.0和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用stata软件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城市化的高水平区从东南五省的聚集区逐渐向东部和北部地区扩散,极化差距进一步缩小。生态环境总体水平在提升,但空间分布仍形成以东南五省为较高水平区,东西部差异显着的态势。(2)综合城市化水平空间自相关,空间差异显着,局部热点向东部移动,冷点仍停留在中部及其以北地区。综合生态环境水平全局空间相关性减弱,局部热点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分,冷点区主要集中在中部以北以东地区。(3)除西藏、云南、广西和海南四个省份的耦合度在12年间稳定在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以外,其余各省份均稳定在优质耦合阶段。协调度等级从勉强耦合协调发展转为初级耦合协调发展类,整体从过渡型转为初级耦合型。除上海和内蒙古是城市化滞后性,其余省份均为生态环境滞后性,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4)耦合度局部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区域,显着省份有向南部转移的趋势,冷点区主要在中部以北地区。热点显着区逐渐增加并在2014年达到顶峰,冷点始终在中部及其以北地区来回波动,在2017年极差化减小,耦合度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缩小。协调度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冷点区主要是中部以南省份,冷热点的极差化进一步缩小,耦合协调水平趋于良性改善。(5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带动其他地区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城市的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使得该城市生态环境发生改善,这种改善带来的正面影响会带动其他城市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总体影响是积极的,且较为显着。地区的社会城市化会对周围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地区对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势必会对其他城市潜移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郑雨茜[4](2019)在《基于绿色施工的西北寒旱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的目标,国家“十三五”规划把生态建设列入奋斗目标,树立绿色的发展理念。铁路行业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行业巨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巨大,同时伴随诸多环境负影响,尤其在铁路的施工阶段,频繁的施工活动常导致极其突出的资源消耗和颇为恶劣的环境负产出,进而限制区域内部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均衡发展,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基于此背景提出铁路绿色施工的理念。由于西北寒旱地区水土保持效果严峻、土壤贫瘠化程度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堪一击、可持续发展状态堪忧,因此绿色施工的推行更是迫在眉睫。现阶段对于铁路绿色施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绿色施工等级评价等整体的面上研究,且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讨论中,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西北寒旱地区的体系。所以,结合西北寒旱地区的地域特色,有针对性地对铁路工程的某个局部或点进行深层次剖析和讨论,对于铁路绿色施工尽快形成一套完备可行的章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西北寒旱地区铁路绿色施工的研究背景,取铁路施工中的路基土石方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在施工阶段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影响恶劣,充分考虑西北寒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贫瘠等地域特点,定义施工群的概念,并引入木桶模型,构建考虑了短板效应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木桶模型,充分解释了“施工活动-资源-环境-绿色施工”之间的关系。基于木桶模型的分析,构建西北寒旱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性质的指标进行不同的量化处理,并对表征绿色施工类的评价指标分别构建改进的Malmquist模型和优化配置模型用以精确化其初始数据。同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短板因子度量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构建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模型。最后在兰新高铁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应用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首先基于博弈论分析铁路的绿色施工行为,并讨论铁路绿色施工的必要性。定义施工群概念,引入短板效应,构建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的木桶模型,结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地形地貌、水土环境、气候条件、生态水平等地域特点的分析,探讨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在施工活动、资源、环境以及由绿色施工带来的获得性支撑方面的状态影响因素,并结合专家决策意见遴选整合出3个一级评价指标、6个二级评价指标、34个三级评价指标,形成了一套西北寒旱地区专有的铁路路基土石方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性质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方法对不同指标进行量化计算,为了初始理论数据处理的精确化,分别构建改进的Malmquist模型和优化配置模型来确定获得性支撑类评价指标的初始值(即绿色度指数),既可以判定非绿色效应较明显工序的绿色施工情况,也有利于整体绿色施工效果的对比分析。考虑评价指标体数据获取的局限性,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极强的数据挖掘能力对评价指标的有限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并通过其极强的拟合性能以及良好的容忍度来精确化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同时考虑部分评价指标存在短板效应,采用短板因子度量模型作用于短板因子的测量值和容忍阈值,突出短板因子的限制作用,由此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向量。取木桶模型的桶底、桶壁、桶中水分别作为三维度的坐标轴,以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的综合承载度为研究对象,构建状态空间模型来评价路基土石方工程的绿色施工效果。以兰新高铁的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为研究应用实例,运用建立的模型和方法,并通过对比施工绿色度指数和绿色施工综合评价雷达图,验证了论文所构建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韩丹[5](2018)在《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是当前限制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交通系统的高能耗,大规模占地,高污染等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虽然,目前倡导的新能源汽车号称节能减排,但是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交通用地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和闲置现象。交通规划思想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因此,交通系统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的创新性规划转型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受到生产性城市理念的启发,从挖掘交通空间的生产潜力入手,提出充分利用交通空间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规划策略,试图缓解目前城市和交通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包括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我国的相关潜力分析、规划体系的建构策略等主要章节:首先,研究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对交通规划理念和形态布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在生产性城市和相关理论的影响下,交通空间所经历的生产性变革,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创新性实践。国外的相关实践主要经历了实践构想、探索性实践和规模化实践三个阶段。新技术的进展也是可能影响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次,研究对适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交通空间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分析了其定义和特点。根据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和应用位置的不同,研究提出了直接利用型、空间结合型、变废为宝型和混合利用型四种整合的方式。针对交通空间整体化的能源开发策略,研究提出了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再次,研究就我国开展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支持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但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土地集约利用两方面都存在适宜其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背景。研究利用GIS、PVsyst等软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交通空间的太阳能发电潜力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着可观的交通土地面积,在这些土地上有着可观的太阳能发电潜力,非常适宜开展这一项目。最后,研究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策略,从规划介入的必要性、规划定位、规划目标与特点、规划技术流程、开发管理和潜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策略分析和构建,以建立适宜我国相关发展的规划体系。并结合美国的规划与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其与我国在法律法规、规划定位等方面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研究继承了生产性城市的创新理念,总结了国际先进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空间能源潜力,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规划策略,以期望对促进未来交通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建设性和创新型的参考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城市在能源、土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胡蝶[6](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人口、经济和社会的规模将进步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生态压力越来越大,生态资本的有限性已成为这些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约束条件。如何提高生态资本的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发展产出最大化、生态资本投入最小化,是沿丝绸之路经济带文通廊道城市(国内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时,通过正确评价人类活动对城市造成的生态压力、城市能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以及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量化城市发展产出和生态资本投入来进行生态效率的测度,不仅可以定量描述并比较沿线城市的生态状况和综合城市发展水平,同时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为沿线城市提高生态资本利用效率,改善发展与生态间的关系提供参考。选取“渝新欧”铁路沿线的1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表征生态资本利用状况的生态足迹作为生态资本投入指标,以能从多维度展现城市发展水平的城市发展指数作为产出指标,从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两方面构建了生态效率评价系统。结果表明,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都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现状,新疆段的城市拥有较高的承载力,也面临着较大的生态压力,安康是18个城市中生态状况最好的城市,每年都是生态盈余,其他城市均为生态赤字。各个城市人均生态足迹主要是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耗账户构成,人均生态承载力主要由耕地和林地贡献。省会城市及重庆的城市发展指数较高,各个城市在基础设施、废物处理和城市产值维度得分差距较大,在健康和教育维度得分差距较小。天水、兰州、酒泉的资源效率和生态效率较高,表明这些城市能以较少的生态资本投入获得较大的城市发展产出,重庆、宝鸡等城市的环境效率较高。根据以上结论,从减少生态压力、提高生态承载和提升城市水平三方面提出建议,以实现这些城市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王继成[7](2017)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及正常工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气是一种洁净、优质能源,是继煤和石油之后第三大能源。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协调天然气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天然气开发利用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国内外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评价调查分析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过程、评价层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进一步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废气、废水、固废、噪声排放等四个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新粤浙管道(中国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为例,利用模糊综合模型评价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采用遥感调查法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朱彦臻[8](2017)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交通廊道重要节点城市生态足迹变化及工业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交通廊道重要节点城市的工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打开国际市场,加强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区工业的发展,合理输出过剩产能的同时促进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但也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区域间存在工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政策环境的差别以及维护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同等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战略背景下各个节点城市的生态占用情况有何变化?哪些因素导致了生态占用的变化?量化测度一定区域内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占用程度与生态系统的承载上限,找到影响生态足迹变化的工业驱动因素,在给出上述问题答案的同时,更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工业低碳化、绿色化的内涵,也为地区改善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更新了用于换算不同地区与账户的均衡因子,添加了反映污染物及为治理的生态足迹纳账户。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渝新欧”、“成渝中欧”国际铁路辐射范围内的城市,涵盖陕西、甘肃、新疆、四川、重庆地区以及关天经济区、天山北坡城市群、河西走廊等重要经济区,在测算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和生态赤字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围绕速度效益、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三个维度构建工业指标体系,应用偏最小二乘分析模型,从工业产业角度探讨了区域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节点城市生态足迹主要集中在化石能源账户,耕地和林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承载的主体;人均生态足迹都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化石能源账户生态足迹对于地区生态足迹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影响陕西段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R&D经费、新产品产值与出口,且与生态足迹呈反向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三个维度的指标在工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需要注意的是重工业占比的上升会增加生态足迹,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升级;影响甘肃段与新疆段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均为出口总额,出口的增长加速了甘肃段生态足迹的增加,却对新疆生态足迹呈现反向作用;川渝段的三个维度也均产生了显着影响,但仅有重工业占比与生态足迹负相关,对重工业污染的治理与生产技术的革新成效显着,其余指标均呈现正相关,据此提出优化能源结构与使用效率、以国际合作促进工业绿色发展、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对策和建议。

刘伟平[9](2015)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

南宇[10](2013)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三,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二、兰新线甘肃段沿线垃圾污染综合治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新线甘肃段沿线垃圾污染综合治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北寒旱地区生态环境
        1.1.2 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2.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2.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2.2 生态学理论
        2.2.1 景观
        2.2.2 生物多样性
        2.2.3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2.2.4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2.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3.1 景观生态学方法
        2.3.2 系统分析法
        2.3.3 生产力评价法
    2.4 常用的系统分析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AHP)
        2.4.2 BP神经网络
        2.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2.4.4 云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3.1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特点
        3.1.1 西北寒旱地区地域特征
        3.1.2 西北寒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3.1.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3.1.4 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桥梁施工过程
    3.2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识别影响指标
        3.2.1 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
        3.2.2 DSR模型的优点
        3.2.3 基于DSR识别并分析影响指标
        3.2.4 驱动力指标选取
        3.2.5 状态指标选取
        3.2.6 响应指标的选取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研究
    4.1 赋权方法分析与选择
        4.1.1 赋权方法的确定
        4.1.2 G1 法的介绍
        4.1.3 标准差修正G1 组合赋权
        4.1.4 标准差修正G1 赋权法的优点
    4.2 云理论
        4.2.1 云模型的概念
        4.2.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4.2.3 云发生器
    4.3 运用云模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步骤
    4.4 本章小结
5 实例应用
    5.1 建设项目概况
        5.1.1 项目地理位置及其建设意义
        5.1.2 工程环境概况
    5.2 利用云模型进行项目生态影响评价
        5.2.1 评价指标数据整理
        5.2.2 权重的计算
        5.2.3 云模型的计算过程
        5.2.4 评价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1.1.2 甘肃省城镇体系发展需求
        1.1.3 甘肃地区水资源与城市化系统耦合关系
        1.1.4 兰州城市地域特色
    1.2 研究背景
        1.2.1 兰州都市圈发展时序背景
        1.2.2 相关规划及政策背景
        1.2.3 兰州市黄河沿线城镇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4.1 基本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协同理论
        2.1.2 全域理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基本概况
    3.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政区沿革
    3.2 兴起与发展条件
        3.2.1 兴起的主导因素
        3.2.2 发展条件
    3.3 兰州市中心城区经济与空间发展分析
        3.3.1 中心城区空间拓展与演进
        3.3.2 兰州市经济发展历程
        3.3.3 中心城区空间与产业发展分析
    3.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发展现状
        3.4.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规模与等级
        3.4.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的主导职能
    3.5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
        3.5.1 国家系列政策引导推进
        3.5.2 中心城市兰州及周边城镇发展需求
    3.6 本章小结
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格局
    4.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总形态
    4.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2.1 基于功能视角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2.2 基于空间视角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区域格局发展现状
    4.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1 什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2 青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3 河口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4 新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5 东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6 达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7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特征
    5.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要点
        5.1.1 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与载体
        5.1.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
    5.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5.2.1 空间结构的组织特征
        5.2.2 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特征
    5.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5.3.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5.3.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演变规律总结
    5.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5.4.1 城镇外部形态
        5.4.2 道路网络结构
        5.4.3 土地利用方面
        5.4.4 空间核心结构
        5.4.5 绿地网络结构
    5.5 小结
6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分析
    6.1 滨河空间与镇区空间的关系
    6.2 小城镇滨河空间的特点
        6.2.1 处于开发阶段
        6.2.2 处于城镇边缘
    6.3 小城镇滨河空间主要考虑因素
        6.3.1 自然生态因素
        6.3.2 地域文化因素
    6.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现状调查
        6.4.1 什川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
        6.4.2 河口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
        6.4.3 新城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东川镇)
        6.4.4 其他现状及小结
    6.5 小结
7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7.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区域格局优化策略
        7.1.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理念
        7.1.2 统筹整合发展的基础
        7.1.3 具体的区域格局优化策略
    7.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7.2.1 优化原则
        7.2.2 优化方法、路径及策略
    7.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优化策略
        7.3.1 优化目标
        7.3.2 优化原则
        7.3.3 优化方法及具体的优化策略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一带一路”国内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现状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基本概念
        2.1.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关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3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3.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3.1.1 研究对象
        3.1.2 数据来源
    3.2 我国城市化现状
    3.3 “一带一路”国内段省份城市化现状
        3.3.1 人口现状
        3.3.2 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3.3.3 社会生活现状
    3.4 “一带一路”国内段省份生态环境现状
        3.4.1 生态环境状况
        3.4.2 环境治理现状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评价指标和模型的确定
    4.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4.2.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4.3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和耦合协调分类标准
        4.3.1 层次分析法(AHP)指标计算结果
        4.3.2 熵值法指标计算结果
        4.3.3 主成分分析法指标计算结果
        4.3.4 耦合协调类型划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时空测度分析
    5.1 城市化水平测度时空分析
        5.1.1 人口城市化时空分析
        5.1.2 空间城市化时空分析
        5.1.3 经济城市化时空分析
        5.1.4 社会城市化时空分析
        5.1.5 综合城市化时空分析
    5.2 生态环境水平测度时空分析
        5.2.1 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分析
        5.2.2 生态环境压力时空分析
        5.2.3 生态环境响应时空分析
        5.2.4 综合生态环境水平时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演变研究
    6.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变化
    6.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实证分析
        6.2.1 综合城市化水平时空演变实证分析
        6.2.2 综合生态环境水平时空演变实证分析
        6.2.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时空演变实证分析
        6.2.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实证分析
    6.3 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6.3.1 基于空间滞后模型分析
        6.3.2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基于绿色施工的西北寒旱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主要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路基土石方工程绿色施工
        2.1.1 绿色施工框架涵义
        2.1.2 绿色施工行为分析
        2.1.3 路基土石方工程绿色施工必要性分析
    2.2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
        2.2.1 施工群概述
        2.2.2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
    2.3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的木桶模型
        2.3.1 木桶模型
        2.3.2 短板效应
        2.3.3 施工群状态判定
    2.4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施工特点
        2.4.1 西北地区地域特征
        2.4.2 西北寒旱地区总体生态环境
        2.4.3 西北地区铁路建设特殊病害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施工下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影响因素分析
    3.1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挖掘-压实”系统
    3.2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的非绿色效应
        3.2.1 石方爆破的非绿色效应
        3.2.2 土方开挖的非绿色效应
        3.2.3 取、弃土场的非绿色效应
    3.3 基于木桶模型的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3.3.1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活动分析
        3.3.2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环境约束分析
        3.3.3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资源承载分析
        3.3.4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群获得性支撑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路基土石方工程主要工序施工的绿色度指数
    4.1 石方爆破的绿色度指数
        4.1.1 石方爆破Malmquist模型(BMPI)
        4.1.2 BMPI变量体系
        4.1.3 石方爆破综合效益率(BTFP)
    4.2 土方开挖的绿色度指数
        4.2.1 土方开挖Malmquist模型(TMPI)
        4.2.2 TMPI变量体系
        4.2.3 土方开挖综合效益率(TTFP)
    4.3 取、弃土场施工的绿色度指数
        4.3.1 取、弃土场施工的Malmquist模型(QMPI)
        4.3.2 QMPI变量体系
        4.3.3 取、弃土场施工综合效益率(QTFP)
    4.4 土石方工程施工机群配置的绿色度指数
        4.4.1 土石方工程施工机群配置模型
        4.4.2 机群配置模型求解
        4.4.3 施工机群配置率(PTFP)
    4.5 本章小结
5 路基土石方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评价体系
    5.1 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内涵及评价客体
        5.1.1 评价内涵
        5.1.2 评价客体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指标权重确定
        5.3.1 随机森林模型
        5.3.2 短板因子度量模型
    5.4 绿色施工效果评价
        5.4.1 状态空间模型
        5.4.2 施工群综合承载度
    5.5 本章小结
6 实例研究
    6.1 研究概况
        6.1.1 研究项目背景
        6.1.2 研究对象选取
    6.2 施工绿色度指数确定
        6.2.1 石方爆破综合效益率(BTFP)
        6.2.2 土方开挖综合效益率(TTFP)
        6.2.3 取、弃土场施工综合效益率(QTFP)
        6.2.4 施工机群配置率(PTFP)
    6.3 数据处理
        6.3.1 初始指标值处理
        6.3.2 指标理想值处理
        6.3.3 指标处理结果
    6.4 路基土石方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评价
        6.4.1 评价指标权重求解
        6.4.2 综合承载度求解
        6.4.3 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紧缺与可再生能源
        1.1.2 土地的供需矛盾
        1.1.3 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社会意义
        1.3.2 环境意义
        1.3.3 经济意义
        1.3.4 学术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理念与实践综述
    2.1 生产性理念回顾
        2.1.1 城市规划理念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2.1.2 生产性城市及相关理论
    2.2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变革
        2.2.1 空间的集约
        2.2.2 空间的复合利用
        2.2.3 空间的生产性挖掘
        2.2.4 案例分析
    2.3 交通空间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实践
        2.3.1 实践构想阶段
        2.3.2 探索性实施阶段
        2.3.3 规模化实施阶段
    2.4 交通空间能源生产的技术进展
        2.4.1 太阳能
        2.4.2 风能及其他
第3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
    3.1 宜能的交通空间的分类
        3.1.1 路权用地
        3.1.2 公路服务区
        3.1.3 路面
        3.1.4 上空空间
    3.2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合方式
        3.2.1 直接利用型
        3.2.2 空间结合型
        3.2.3 变废为宝型
        3.2.4 混合利用型
    3.3 交通空间整体化能源开发
        3.3.1 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
        3.3.2 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
        3.3.3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
第4章 我国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
    4.1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政策导向
        4.1.1 可再生能源政策导向
        4.1.2 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导向
    4.2 基于GIS的我国交通用地的太阳能潜力模拟分析
        4.2.1 方法和原理
        4.2.2 数据来源
        4.2.3 模拟步骤
        4.2.4 结果
    4.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以兰新铁路为例
        4.3.1 相关背景
        4.3.2 模拟对象
        4.3.3 模拟步骤
        4.3.4 结果
    4.4 公路服务区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
        4.4.1 相关背景
        4.4.2 模拟对象
        4.4.3 模拟步骤
        4.4.4 设计方案
        4.4.5 结果
    4.5 主要结论和分析
第5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
    5.1 从规划角度介入的必要性
        5.1.1 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规划相脱节
        5.1.2 趋势——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
        5.1.3 途径——供需侧结合,总控规互补
    5.2 规划定位
    5.3 规划目标与特点
        5.3.1 规划背景
        5.3.2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5.3.3 规划的特点
    5.4 规划技术流程
        5.4.1 前期调研评估
        5.4.2 空间布局
        5.4.3 规划选址
        5.4.4 选址的可行性评估
        5.4.5 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开发管理
        5.5.1 能源项目的招标
        5.5.2 经济模型评估
        5.5.3 补贴机制和购电机制
        5.5.4 管理机制
    5.6 潜在影响分析
        5.6.1 驾驶安全因素
        5.6.2 道路维护因素
        5.6.3 环境因素
        5.6.4 景观因素
    5.7 美国相关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分析
        5.7.1 美国公路路权用地可再生能源项目介绍
        5.7.2 与我国的比较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讨论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生态效率的理论研究现状
    2.2 生态效率的测度方法研究现状
        2.2.1 基于经济—环境比值法的生态效率研究现状
        2.2.2 基于指标体系法的生态效率研究现状
        2.2.3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生态效率研究现状
3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效率评价系统的构建
    3.1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的选取及现状分析
        3.1.1 研究样本选取
        3.1.2 自然条件及生态建设现状
        3.1.3 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3.1.4 存在问题分析
    3.2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3.2.1 投入指标-生态足迹
        3.2.2 产出指标-城市发展指数
    3.3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效率评价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足迹测算及分析
    4.1 生态足迹模型账户建立
    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4.2.1 生态足迹测算数据来源说明
        4.2.2 生态承载力测算数据来源说明
        4.2.3 相关参数数据来源说明
    4.3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4.3.1 生态足迹测算结果及分析
        4.3.2 生态承载力测算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城市发展指数测算及分析
    5.1 城市发展指数数据来源说明
    5.2 城市发展指数结果综合比较分析
    5.3 城市发展指数结果各维度比较分析
        5.3.1 基础设施维度比较分析
        5.3.2 废物处理维度比较分析
        5.3.3 健康维度比较分析
        5.3.4 教育维度比较分析
        5.3.5 城市产值维度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6.1 资源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6.1.1 资源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6.1.2 资源效率时序变化分析
    6.2 环境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6.2.1 环境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6.2.2 环境效率时序变化分析
    6.3 生态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6.3.1 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6.3.2 生态效率时序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始数据
        1.1 生物资源账户原始数据
        1.2 污染排放账户原始数据
        1.3 土地面积原始数据
        1.4 城市发展指数原始数据
    附录2 能源消耗账户计算过程
    附录3 计算结果
        3.1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3.2 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
        3.3 生态效率计算结果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7)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及正常工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
        2.1.1 环境的概念和特性
        2.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和流程
    2.2 环境影响评价层次
    2.3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2.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3.2 声环境影响评价
        2.3.3 水环境影响评价
        2.3.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4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4.3 主分量分析评价法
        2.4.4 遥感调查法
    2.5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3章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污染源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1 施工过程
    3.2 污染源分析
        3.2.1 废气
        3.2.2 废水
        3.2.3 固体废物
        3.2.4 噪声
    3.3 环境影响分析
        3.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3.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3.3.4 声环境影响分析
        3.3.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第4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评价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应用
    4.1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识别表
    4.2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建立
    4.3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建立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步骤
        4.3.2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建立
    4.4 案例实证分析
        4.4.1 工程概况
        4.4.2 新粤浙管道环境影响评价
第5章 遥感调查法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
    5.1 遥感调查法的工具
    5.2 卫星影像的获取
    5.3 植被类型现状调查
        5.3.1 影像的波段融合
        5.3.2 影像的监督分类
        5.3.3 监督分类结果的矢量化
    5.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5 土壤侵蚀现状调查
        5.5.1 坡度的获取
        5.5.2 植被覆盖度的获取
        5.5.3 土壤侵蚀程度的判断
    5.6 小结
第6章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6.1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6.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6.3 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6.3.1 废气防治措施
        6.3.2 废水防治措施
        6.3.3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6.3.4 噪声防治措施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交通廊道重要节点城市生态足迹变化及工业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知识准备
    2.1 生态足迹测算的文献回顾
    2.2 生态足迹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文献回顾
    2.3 生态足迹变化的工业因素影响的文献回顾
    2.4 知识准备
        2.4.1 生态足迹概念
        2.4.2 生态足迹模型
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重要节点城市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生态环境
        3.1.2 工业发展
    3.2 存在问题
        3.2.1 工业发展方式粗放
        3.2.2 工业结构不合理
        3.2.3 缺少改善环境的工业技术创新
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重要节点城市生态足迹计算及变化
    4.1 数据来源及计算说明
    4.2 节点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测算
        4.2.1 生态足迹构成分析
        4.2.2 生态承载力计算
        4.2.3 生态盈余与生态赤字
        4.2.4 节点城市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分析
    4.3 节点城市生态足迹时序变化及差异分析
        4.3.1 生态足迹测算结果
        4.3.2 生态承载及生态赤字/盈余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重要节点城市工业驱动因素分析
    5.1 驱动因素模型构建
        5.1.1 PLS模型基本原理
        5.1.2 PLS模型计算过程
        5.1.3 交叉有效性检验
    5.2 生态足迹PLS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5.2.1 生态足迹驱动因素选取
        5.2.2 节点城市生态足迹PLS模型分析
        5.2.3 节点城市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变化驱动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对策建议
    6.1 优化能源结构与能源使用效率
    6.2 以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6.3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北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1.1.1 独特的地理环境
        1.1.2 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1.1.3 西北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1.2 研究背景
        1.2.1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趋势
        1.2.2 跨区域空间合作研究视角的忽略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 跨区域合作视角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1.3.2 跨区域合作下西北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和提升的现实意义
    1.4 相关概念与界定
        1.4.1 区域旅游合作
        1.4.2 旅游产业、旅游企业
        1.4.3 旅游市场、旅游客源市场
        1.4.4 区域旅游竞争
        1.4.5 城市旅游竞争力
        1.4.6 旅游网络、旅游空间结构
        1.4.7 城市群、城市带、旅游圈、都市圈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与依据
    2.1 相关理论
        2.1.1 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内涵与模式
        2.3.1 区域合作理论内涵与机制
        2.3.2 一般模式
        2.3.3 典型模式
        2.3.4 增长模式
        2.3.5 树立战略联盟意识,增强区域旅游合作
    2.4 区域旅游竞合
        2.4.1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
        2.4.2 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行为模式
        2.4.3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2.4.4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2.5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的差异化
        2.5.1 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差异
        2.5.2 旅游产品组合的差异性
        2.5.3 旅游品牌提升的差异性
        2.5.4 旅游产业合作的差异化
        2.5.5 旅游企业合作的差异化
        2.5.6 旅游市场的差异营销
        2.5.7 完善旅游支撑体系的差异化
        2.5.8 旅游产业集群竟合的差异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2 旅游产品、品牌、商品竞争力参差不齐
        3.1.3 旅游线路规划不合理
        3.1.4 支撑体系瓶颈问题突出
        3.1.5 旅游市场空间存在劣势
        3.1.6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3.2 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体系
        3.2.1 模型建立
        3.2.2 相关指标估算及分析
        3.2.3 西北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
    3.3 西北分省区产业结构分析
        3.3.1 陕西旅游产业规模
        3.3.2 新疆旅游产业规模
        3.3.3 甘肃旅游产业规模
        3.3.4 青海旅游产业规模
        3.3.5 宁夏旅游产业规模
        3.3.6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评价分析
    3.4 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3.4.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3.4.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分析研究
        3.4.3 西北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评价
        3.4.4 共建客源市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组织
    4.1 网络、圈层结构理论
        4.1.1 旅游网络
    4.2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
        4.2.1 共筑大西北旅游网络
    4.3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
    4.4 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4.4.1 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
        4.4.2 旅游空间网络化演进
        4.4.3 空间集群化格局的构建
        4.4.4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4.4.5 城市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5.1 西北五省区城市发展现状
        5.1.1 重点旅游城市
        5.1.2 基于“X”型轴线,开发城市经济带
    5.2 西北五省区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5.2.1 旅游节点等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视角
        5.2.2 等级划分依据和结果:层级梯度中心
        5.2.3 西北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5.2.4 等级划分标准
    5.3 旅游线路分布视角
        5.3.1 西北区旅游线路分布现状
        5.3.2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与划分
    5.4. 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
        5.4.1 原则和思路
        5.4.2 跨区域旅游线路整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优化与实施方略
    6.1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6.1.1 西北五省跨区域合作
        6.1.2 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提升
        6.1.3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梯度构建旅游圈(层)
    6.2 实施的策略
        6.2.1 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
        6.2.2 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6.2.3 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协作网络
        6.2.4 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
        6.2.5 圈层的构建
        6.2.6 逐级推进西北各省区“城市旅游经济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兰新线甘肃段沿线垃圾污染综合治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徐晨宸.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2]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D]. 马丽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一带一路”国内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变化研究[D]. 曾君. 新疆大学, 2020(07)
  • [4]基于绿色施工的西北寒旱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效果分析[D]. 郑雨茜.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5]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D]. 韩丹. 天津大学, 2018(06)
  • [6]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廊道城市(国内段)生态效率研究[D]. 胡蝶. 西安理工大学, 2018
  • [7]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及正常工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D]. 王继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交通廊道重要节点城市生态足迹变化及工业驱动因素研究[D]. 朱彦臻.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8)
  • [9]政府工作报告[N]. 刘伟平. 甘肃日报, 2015
  • [10]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兰新线甘肃段垃圾污染综合治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