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对艾滋病毒的污名和歧视

打击对艾滋病毒的污名和歧视

一、与对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行为作斗争(论文文献综述)

严韵文[1](2020)在《《残疾青年:关于全球社会消除性别暴力、实现性和生殖健康及权利的研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报告Young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Global Study on Ending Gender-Based Violence,and Realising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ights,主要探讨了残疾青年在性、生殖、健康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所遭受的性别暴力和歧视。该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残疾青年的关注。本次翻译实践活动以该报告的第一章为翻译材料,希望能为中国残联和其他残疾人组织的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该联合国报告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残疾的概念,残疾青年在享受性和生殖健康服务时所受的歧视,以及他们所遭受的暴力等等。文本类型为公文文本,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主要的翻译难点在于多义词和普通词汇的取义、长难句的翻译以及原文风格的再现。本报告以语境理论为指导,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两个方面,对文本中词、句和风格的翻译进行探讨,认为多义词、普通词汇和长难句的翻译可以从言内语境出发,词汇的翻译方法分为词性转换法和词义引申法,句子的翻译方法分为增译法、拆分法和包孕法。原文风格的再现可以依靠言外语境,以语式、语旨和语场为依据,从词汇和与语篇的角度来达到这一目的。本翻译实践报告探讨了公文文本的一些翻译方法,以期为公文翻译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Traore Sékou Amadou[2](2020)在《巴马科-马里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社会经济与认知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健康社会学的最终目标是研究健康和疾病的关键因素和社会影响,以及医疗机构或专业的所处的社会结构。基于这一认识,本研究讨论了影响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的社会经济和认知因素。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母婴传播艾滋病毒被认为是艾滋病毒/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接近10%。在马里,尽管根据“健康五号”的人口统计调查(2012)显示患病率很低,仅为1.3%,但必须指出,艾滋病是马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马里新增5900例艾滋病死亡和感染的人,已经接受治疗或预防艾滋病传染给孩子的孕妇比例为35%。由于母婴传播,约有1600名儿童新感染了艾滋病毒(WHO,2016)。母婴传播获得护理和治疗服务的方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妇女寻求健康照顾的决定。该博士论文是健康社会学领域的一部分,它探讨了在马里巴马科地区,艾滋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社会经济和感知因素。它有助于减少在巴马科母婴传播艾滋病毒的比例。所有这些问题使我们能够探索在马里巴马科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毒失败的真正原因。在方法论上,本文采用了混合方法设计,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巴马科母婴传播艾滋病的社会经济和感知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母婴传播艾滋病毒的诸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主要在巴马科的三家医院进行。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来收集资料,使用SPSS 25来分析定量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来分析定性数据。定量和定性数据的混合使用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可能造成马里巴马科地区母婴传播HIV增长的不同因素。研究发现,巴马科母婴传播艾滋病毒的因素是社会文化的、经济的和认知的。社会秩序、知识、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状况是导致马里社会母婴传播艾滋病毒的因素。与有艾滋病的妇女接触,感染后与她丈夫生活并且她丈夫又与其他妇女(一夫多妻制)一起生活对艾滋病毒儿童感染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收入不足,从事不符合预防艾滋病毒母婴传播要求的创收活动增加了妇女的危险性;艾滋病毒携带者对母婴传播艾滋病和护理服务的知识、态度和行动是模糊的,而且周围都是代际传播的环境。总之,这些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艾滋病母婴传播过程中的健康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政策制定者和项目管理者应当采用适当的因素来促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服务的潜在目标人群更多接受服务。本论文中介绍的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防母婴传播HIV的失败原因,这将使政府能够在改善感染艾滋病的妇女的社会经济和认知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预防战略,以极力减少母婴传播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

刘小楠,王威智,陈颖楠,刘畅,包晓璇[3](2020)在《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与劳工权利:法官与法律专业人员手册》文中提出序言这本手册旨在帮助法官和法律专业人员处理与艾滋相关的就业问题,提供相关的国家法和国际法的信息及其在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框架下的国内法院的适用情况。自首例艾滋病病例被识别出来后的30多年里,全世界应对全球性艾滋疫情有了明显的突破性进展。许多国家新感染的比例下降,有效的治疗得到发展,使得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继续过健康多彩的生活。尽管取得这些成绩,但很多值得注意的社会、经济、法律挑战仍然存在。

杨柽[4](2018)在《南昌市三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艾滋病歧视现状,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南昌市3家医院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共计调查1600人。采用自制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艾滋病歧视态度问卷进行调查。所有数据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确认有效问卷1521份,男性501人,女性1020人,平均年龄为(32.14±9.48)。调查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5.67%。正确率最低的试题是“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时间应最好在几小时之内?”仅为14.66%;回答正确率最高的试题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被感染HIV的概率吗?”为95.53%。(2)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分工、年龄、从医时间、暴露危险性及是否接受过培训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低的影响因素。通过非条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与性别男性、文化程度高、工作年限长、接受过培训及职业暴露危险性高有关。不同科室岗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同,临床岗位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后勤及行政岗位的医务人员知晓率低。(3)艾滋病相关歧视态度共计16题,艾滋病歧视分数达32分以上的人数有636人,艾滋病歧视率为41.81%。自制量表中测试题“都是些生活作风不好的人,才可能感染HIV。”歧视性回答最高,为41.49%,“医务人员治疗或护理HIV阳性患者应像对其他病人一样对待。”歧视性回答最低,为18.47%。(4)对不同特征人群中艾滋病歧视率进行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工作满意度、婚姻状况、暴露危险性、接受过培训、文化程度、职业分工、家庭出生、知道《艾滋病防治条例》及是否同情艾滋病人的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歧视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职业暴露危险性高、文化程度偏低、家庭出生来自农村、工作满意程度低及不同情艾滋病病人有关。不同科室岗位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率不同,临床医生及药师艾滋病歧视率较低,护士、医技及后勤行政岗艾滋病歧视率较高。结论:(1)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某些知识的认识仍存在一定欠缺,尤其是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并做好评估工作,全面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2)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歧视,要加大医务人员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其次是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同时需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从而降低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程度。

严莉萌[5](2015)在《我国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干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艾滋病的发现与疫情发展,艾滋病社会歧视也相应而生。根据UNAIDS的数据,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面对严重的歧视和污名化。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或修订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旨在保护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的合法权益,反对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发生;但其自身也存在对艾滋病的制度性歧视情况,这是必须首先消除的歧视。本研究拟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探讨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干预问题,以上海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初步评估本市社会各界对于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的歧视现状,分析上海市艾滋病社会歧视政策干预现状,探索消除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方法与对策,为减少艾滋社会歧视提出公共政策建议。本研究开展了对1418名开展上海市艾滋病社会会歧视现状调查,其中包括社区居民、媒体从业人员、在校学生、卫生服务提供者、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PLHA, People live with HIV/AIDS)及其家属。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上海艾滋病社会歧视现况不容乐观,公共政策制定者必须予以重视。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歧视性态度严重,由轻至重依次为:媒体从业人员、在校学生、卫生服务提供者、社区居民;PLHA及家属人群的支持性环境堪忧,PLHA及其家人所能获得的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均十分有限;卫生服提供者对PLHA的正当权益认识不足,主要是过度的自我保护和缺乏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和技能所致;社会大众明显意识到对于PLHA存在着社会歧视,也认为当前的艾滋病防治过于集中于医疗卫生系统,需要对现有政策加以改进。本研究梳理并分析了上海市干预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强调并落实PLHA及其家属人群的合法权益、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及分工协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反对歧视等方面值得肯定,然而也存在着立法跟不上艾滋病防治形势、卫生系统在立法与政策制定方面的局限性、政策性歧视依旧存在等问题。最后,笔者从完善艾滋病防治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倡导推进反歧视、落实并维护平等就医权益、注重舆论导向及道德引领、引导与壮大社区防艾力量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公共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遏制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增长,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余翠娥[6](2011)在《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各个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治理概念及其观点的提出让人们看到了有效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思路,许多中国学者积极将此概念引入中国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社会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公共事务治理路径。然而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理论性的分析,更需要通过大量具体公共事务治理的研究来说明。艾滋病防治正是这样一个具体的领域,它是一项关乎公众利益的公共事务。对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更有效的艾滋病防治以及为类似的公共事务治理提供借鉴,也有利于对适合中国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公共事务治理路径的探讨。本文运用实证调查方法,从治理的视角出发,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艾滋问题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社会政治、行政体制环境下公共事务治理中关于政府的“元治理”角色、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独立性等关键问题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事务治理的特殊性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德宏州艾滋问题治理目前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扮演了名符其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角色,不过政府已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组成的市民社会力量已经广泛地参与到这一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形成了一个治理的网络体系。这一网络体系可以分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政府主要在宏观层面发挥作用,非政府组织和社区作为中介在中观层面发挥作用,而公民参与主要在具体行动领域发挥作用,各治理主体之间形成了以合作依赖为主的关系。网络体系的运行,主要依赖于不同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形成,也和政府较为开放的态度和积极推动有密切的关系。当然,无论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公民参与等不同治理主体,还是整体治理网络体系中都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鉴于此,研究提出了更有效治理艾滋问题的一系列建议: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和动机水平;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能力和积极性;改变社区的游离状态;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从分工机制、沟通衔接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艾滋问题的总体治理体系。透过德宏州艾滋问题治理模式进一步思考,研究提出,在当前中国政治和行政体制下,公共事务的治理离不开政府的“元治理”角色,没有政府的治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市民社会的发育虽然与政府的开放态度有关,但更多地来自于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等市民社会力量自身的积极争取;非政府组织对于参与的关注胜过对独立性的追求,甚至会策略性地依赖政府,争取政府的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事务治理在政府的自治权、市民社会发育及治理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地方的公共事务治理必须要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环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张瑞宏,梁志中,李长富,王芸,王砚蒙,张文英,宋静,杨世童[7](2011)在《云南省部分地区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变化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公众对艾滋病歧视的态度及歧视改变的认识。方法:抽取45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40名感染者/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居民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发生了改变,多数人可接纳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结论:艾滋病歧视现象有所改善,应继续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有关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消除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偏见和歧视。

孙雯波[8](2010)在《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文明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染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可导致个体躯体损伤和疼痛的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流行病,或是可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痛楚的复合的心身事件,而是世界性、复杂的社会疾患,同时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社会现象,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和医学实践中,政治、道德文化因素在传染病防治和社会控制、约束人们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现实中,传染病已经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具象意义,其道德隐喻使得病人在身体病痛之外还须承受那些加诸疾病之上象征意义的重压;疾病因果报应观和天谴观将疾病与病人的善恶品性相联系,赋予疾病以复杂的道德色彩;“医人”到“医国”隐喻的建立使疾病治疗与社会变革有机联系起来,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社会政治控制一脉相承,传染病的起源与政治迫害相关,细菌战、生化武器使得传染病毒走向了政治暴力,疾病被政治化、道德化,社会对某些传染病患的道德评判,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道德统治的需要相结合,道德偏见转变为行动上的社会歧视、排斥甚至政治迫害。这直接践踏了公民尊严的底线,侵害了病人的正当权利,伤及社会公正的终极价值,也影响了社会和谐。人类的历史是科学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人权平等与歧视偏见抗争的历史。通过伦理分析、政治批判和文化祛魅,倡导观念启蒙和科学普及,改变寻找意义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确立道德的边界,将疾病去政治化和道德化,明确界定传染病的科学内涵和伦理意义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提条件。在传染病防控中,个体权利和公共健康之间何者优先呢?传染病关怀道义与功利的价值博弈,保护病人隐私与保证公众知情的艰难选择,传染病防控公权的边界不确定等常常使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对传染病患的关怀陷入矛盾与冲突中,围绕传染病防治诸环节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以广阔的伦理文化视野从理论上溯源、厘清;于冲突中比较、选择;在现实中实践与论证,克服和突破传统生命伦理学的局限,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一个以个体病人弱势群体为中心的医学人文伦理学,构筑一种兼顾个体人道关怀和社会整体功利的公共健康伦理学。广泛借鉴和拓展各种社会伦理资源,充分调动政府、民间、社区家庭及病患自身的积极力量,贯彻权利、人道、义务、和谐的理念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病人的自我尊严和社会权利,倡导和强化保护弱者的公共道德意识,呼吁社会公正,反对社会歧视和排斥,不伤害。同时也提出病人的社会理性约束和道德义务,倡导全社会范围内传染病关怀的社会伦理运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促进民族健康水平,这是当代伦理学的责任所在,也是本文主旨所在。本文着力于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运用现象学和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从医学、伦理、政治、社会等方面架构传染病伦理,力求理论研究与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伦理实践紧密结合。

楚冬梅[9](2010)在《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在上海地区检测求治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并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被试]量的研究被试共77名艾滋病患者(门诊被试49人,住院被试28人),质的研究被试共118名艾滋病患者(门诊被试48人,住院被试70人)。[研究方法]研究一: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为工具,从心理、生理、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调查在上海地区检测求治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研究二:自编访谈提纲,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及深度访谈,以质的研究方法深入调查并观察其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印证并深化研究一的发现。[研究结果]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主要结果如下:一:在上海地区检测就诊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总体水平差,极其显着地低于常模水平,在经济环境、信息获取和医疗环境三个方面尤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生存质量与年龄、确诊时长存在极其显着的负相关(年龄越大、确诊时间越久者生存质量越差),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极其显着的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者,生存质量越好)。质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量的研究结果。二:1、心理健康方面,艾滋病患者突出表现为持续的严重自卑感,随着病程的推进,害怕恐惧感有所降低,会重新审视生命与死亡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的程度提高;2、生理健康方面,艾滋病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低、承受着疼痛与不适的折磨、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损;3、人际关系方面,艾滋病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人、亲密朋友、病友及草根组织,从其他疏远关系中获得的多为负性影响,非艾滋病科室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问题严重;4、社会环境方面,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沉重。三、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五个方面两大类。第一类,动力性因素,包括应对风格、自我认知两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第二类,资源性因素,包括社会支持、生理健康和经济状况三方面,三者相互影响。动力性因素会对资源性因素产生正向或负向作用。在艾滋病患者中,动力性因素对资源性因素的负向作用显着大于正向作用。

魏宁[10](2009)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伦理问题分析》文中认为艾滋病的破坏范围和巨大影响,使它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它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尊严形成最严重的挑战。迄今为止,艾滋病还没有被彻底治愈的可能,因此,要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只能以预防为主。艾滋病的流行规律及各国的防治经验表明,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与其他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不同,行为因素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预防艾滋病,需要从人们的行为、社会交往中着手。这样,伦理原则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就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与对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行为作斗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对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行为作斗争(论文提纲范文)

(1)《残疾青年:关于全球社会消除性别暴力、实现性和生殖健康及权利的研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2.1 文本内容
    2.2 文本特征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2 译中过程
    3.3 译后审校
        3.3.1 自我校对
        3.3.2 他人校对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语境理论
    4.2 言内语境与词义信息的准确传递
        4.2.1 词义的选择
        4.2.2 词性的转换
        4.2.3 词义的引申
    4.3 言内语境与语句信息的逻辑重组
        4.3.1 逻辑内涵的增译
        4.3.2 复杂结构的拆分
        4.3.3 后置修饰成分的包孕
    4.4 言外语境与原文风格的再现
        4.4.1 词汇风格的一致性
        4.4.2 语篇情景的还原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翻译辅助工具及平行文本列表
致谢

(2)巴马科-马里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社会经济与认知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1.3 Research Questions
        1.3.1 Main question
        1.3.2 Secondary questions
    1.4 Purpose of the Study
        1.4.1 Specific Objectives:
    1.5 Chapter Outlin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2. Governance of the health system in Mali
        2.2.1 Health at the community level
        2.2.2 Structure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2.2.3 Sector approach
        2.2.4 Geographic coverage in PMTCT service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
        2.3.1 Medical Profession Construction and Disease
        2.3.2 Sick, Diseases and Social Life
        2.3.3 AIDS as Chronic Disease
        2.3.4 MTCT of HIV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ory
    2.4 Operational Definition
        2.4.1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2.4.2 Factors
    2.5 Hypothesis Construction
        2.5.1 Main Hypothesis
        2.5.2 Specific Hypotheses
Chapter 3 Methodology
    3.1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
        3.1.1 Design of Study
    3.2 Presentation of Study Area
        3.2.1 Presentation of Mali
        3.2.2 District of Bamako
        3.2.3 Location of Study
    3.3 Instrument and Procedure of Data Collection
        3.3.1 Investigation
        3.3.2.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3.3.3 In-depth interview
        3.3.4 Variable and Measurement
        3.3.5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tudy Instruments
    3.4 Participant of Study
    3.5 Data Analysis
        3.5.1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3.5.2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3.6 Ethical Consideration and Confidentiality of Participants
        3.6.1 Negotiation of the Study Area
        3.6.2 Consent and Confidentiality of Participants
        3.6.3 Documents and Authorization Procedure for the Study
        3.6.4 Informed Consent of the Participant
        3.6.5 Privacy by Anonymity and Confidentiality
        3.6.6 Difficulties of the Ground and Means Employed
Chapter 4 Socioeconomic and Perceptive Factors of HIV-TMTC
    4.1 Results and Explanations of Quantitative Data
        4.1.1 Descriptive and Exploratory Results
        4.1.1.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4.1.1.2 Descriptive of Variables Distribution
        4.1.1.3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Mean
        4.1.1.4 Explanation of Descriptive and Exploratory Results
        4.1.2 Results and Explanations of Correlation Study
        4.1.2.1 Sociocultural Variables
        4.1.2.2 Economic Variables
        4.1.2.3 Perception on MTCT Variables
        4.1.2.4 Perception on Care Services Variables
        4.1.2.5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4.1.2.6 Explanation
        4.1.3 Multiple Regression Result and Explanation
        4.1.3.1 Sociocultural Variables on MTCT
        4.1.3.2 Economic Variables on MTCT
        4.1.3.3 Perceptions on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4.1.3.4 Perceptions Variables about Care Services
        4.1.3.4 Explanation
        4.1.4 Result and Explanation of ANOVA Test
        4.1.4.1 Comparison of Group's Means Difference
        4.1.4.2 Explanation of Anova Test Results
    4.2 Results and Explanations of Qualitative Data
        4.2.1 Sociocultural Factors of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4.2.1.1 Denial of the Disease
        4.2.1.2 Sharing of Serological Status
        4.2.1.3 The Breaking of Social and Family
        4.2.1.4 Human Role in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
        4.2.1.5 Signs and Stigmatization
        4.2.2 Economic Factors of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4.2.3 Perception of Women Living with HIV on MTCT
        4.2.4 Explanation of Qualitative Results
        4.2.4.1 Difficulties of The Prevention of HIV Transmission Mother to Child
        4.2.4.2 Life Experiences of Women Seropositive
        4.2.4.3 Relations with the Healthcare System
        4.2.4.4 Marginalization of Women Living with HIV in Mali
    4.3 Comparison of Both Findings
Chapter 5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5.1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5.1.1 Interpretation
        5.1.1.1 Sociocultural Factors of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5.1.1.2 Economic Factors of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5.1.1.3 Perception Factors of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Child
        5.1.2 Outcome Limitation
        5.1.3 Specific Implication of Study
        5.1.4 General Implication of Study
    5.2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
Appendix B
Chinese Summary of Thesis Dissertation

(4)南昌市三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问卷与调查方法
        2.3.2 样本量计算
        2.3.3 相关变量的计算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分析
    2.6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样本构成和特征
        3.1.1 样本回收情况
        3.1.2 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3.2 AIDS相关知识
        3.2.1 各题AIDS知识正确率
        3.2.2 不同特征人群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3.2.3 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3.3 AIDS相关歧视
        3.3.1 HCWs对待PLWHA歧视态度状况
        3.3.2 HCWs对待PLWHA歧视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3.3 HCWs对待PLWHA歧视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4 HCWs相关AIDS歧视量表评价
        3.4.1 效度评价
        3.4.2 信度评价
第4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4.2 研究对象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及建议
    4.3 研究对象AIDS歧视情况、影响因素及建议
    4.4 AIDS歧视量表的编制及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6章 创新、不足与展望
    6.1 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5)我国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干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二、基本概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社会歧视链理论
    二、多源流模式理论
第三章 我国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概况
    一、我国艾滋病社会歧视现况
    二、我国艾滋病社会歧视干预政策现况
第四章 上海市艾滋病社会歧视现况调查分析
    一、艾滋病社会歧视现况调查设计
    二、上海市艾滋病社会歧视调查数据分析
    三、调查结果
第五章 上海市艾滋病社会歧视政策干预的分析
    一、上海市干预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梳理
    二、对上海市干预艾滋病社会歧视政策的分析
第六章 减少艾滋病相关社会歧视的公共政策建议
    一、完善艾滋病防治政策体系
    二、加强政策倡导推进反歧视
    三、落实并维护平等就医权益
    四、注重舆论导向及道德引领
    五、引导与壮大社区防艾力量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6)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起和背景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范围和调查地点的确定
        (二)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第一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公共事务的概念及理论
        一、公共事务的概念和特点
        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
    第二节 治理概念和理论
        一、治理概念的来源和界定
        二、治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
        四、治理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地位
        五、对治理理论的反思及"元治理"的提出
        六、中国学者对治理理论的引入和相关讨论
    第三节 艾滋问题的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艾滋问题及艾滋问题治理
        二、以往有关艾滋问题治理的研究文献
    第四节 文献评价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价值
        一、治理理论虽不完善但仍具有重要价值
        二、具体公共事务治理的研究比抽象的理论探讨更重要
        三、从治理角度研究艾滋问题十分重要但需要更系统和深入
        四、在艾滋问题治理模式中关注政府与市民社会是重点
第二章 作为艾滋问题治理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政府
    第一节 政府在艾滋问题治理中的职责
        一、政府职责定位的重要意义
        二、政府职责的相关规定和内容
        三、政府履行职责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 政府在艾滋问题中采取的治理策略和治理工具
        一、政府采取的治理策略
        二、政府使用的治理工具
    第三节 政府在艾滋问题治理中的失灵现象
        一、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
        二、政府在某些领域无能为力
        三、政府缺位现象
第三章 作为艾滋问题治理中最活跃力量的非政府组织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状况
        一、基金会
        二、社会团体
        三、感染者自助组织
        四、社区民众自发成立的草根组织
        五、宗教组织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在艾滋问题治理中的优势和作用
        一、非政府组织的优势
        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的局限性及其面临的体制性障碍
        一、非政府组织的局限性
        二、非政府组织面临的体制性障碍
第四章 作为艾滋问题治理地方根基的社区
    第一节 社区在艾滋问题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区在治理中的地位
        二、社区在艾滋问题治理中的作用
    第二节 当前艾滋问题治理中的社区力量
        一、居民自治组织力量
        二、社区中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
        四、村规民约的作用
    第三节 社区的游离
        一、社区在当前艾滋问题治理中的不足
        二、原因分析
第五章 作为艾滋问题治理受益者和参与者的公民
    第一节 公民参与艾滋问题治理的必要性和收益
        一、艾滋病毒的威胁可能波及到每个公民
        二、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得到公众响应才能取得成效
        三、相关政策必须要得到公众的支持才能得到贯彻实施
        四、降低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的难度需要高危人群自身的参与
        五、公民可以通过参与艾滋问题治理获得多种收益
    第二节 公民参与艾滋问题治理的突出表现
        一、宣传教育活动中的公民参与
        二、禁毒工作中的群防群治
        三、志愿者的参与
        四、同伴教育中目标人群的参与
    第三节 当前公民参与艾滋问题治理的不足
        一、参与规模有限
        二、参与人群较为集中
        三、参与机制的局限性
        四、公民响应效果不尽人意
第六章 德宏州艾滋问题治理总体模式分析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网络体系
        一、网络体系的结构
        二、各主体在网络体系中的位置
        三、各主体在网络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节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网络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三、各市民社会主体内部的关系
    第三节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网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政府的开放态度和积极推动
        二、合作机制的形成
        三、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形成
    第四节 当前治理网络体系的不足
        一、缺乏明确的分工机制
        二、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沟通机制
        三、缺乏持续性机制
第七章 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的完善以及公共事务治理的讨论
    第一节 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的完善
        一、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各治理主体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完善整体治理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二节 公共事务治理中的政府与市民社会
        一、政府的"元治理"角色
        二、市民社会的发育及其生存空间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事务治理的特殊性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自治权
        二、民族自治地方市民社会发育的特殊性
        三、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事务治理方式和策略的特殊性
        四、少数民族社区文化资本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特殊作用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7)云南省部分地区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选择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2 公众态度的变化
        2.2.1 对待艾滋病一般态度。接受调查的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见表1。
        2.2.2 对艾滋病歧视问题的认识。
    2.3 某些地区艾滋病歧视状况改变明显, 总体上同情多于歧视
3 讨论
    3.1 艾滋病的歧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3.2 居民对歧视问题的认识有较大提高
    3.3 充分估计歧视的高峰即将到来
    3.4 高流行区持续性的关怀与治疗政策是降低歧视的关键

(8)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之分析
        1.3.1 传染病的伦理分析
        1.3.2 传染病防控的理论与现实研究
    1.4 论文的思路、结构和方法
        1.4.1 论文的思路、结构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染病的医学与社会认识
    2.1 病原体的肆虐:传染病认识之医学维度
        2.1.1 疾病的医学诠释:医学模式的转变
        2.1.2 传染病与传染病人: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2.1.3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人类与疫病的千年博弈
    2.2 文明的利器:传染病认识之社会向度
        2.2.1 疾病概念的社会文化建构
        2.2.2 传染病成因的社会诠释
        2.2.3 传染病后果的社会分析
        2.2.4 传染病防治的社会努力
第三章 传染病的道德附魅与道德祛魅
    3.1 隐喻与附魅:传染病的社会道德渲染
        3.1.1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评判
        3.1.2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象征
    3.2 报应与天谴:传染病的原罪传统剖析
        3.2.1 天道之轮回:传染病因果报应说
        3.2.2 上帝的怒火:传染病天谴论
    3.3 附魅与祛魅:传染病道德化批判
第四章 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与身份认同
    4.1 歧视与排斥: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危机
        4.1.1 麻风病:与人类纠缠不休的魔咒
        4.1.2 艾滋病模式:处处倾斜的天平
        4.1.3 乙肝歧视:科学无知与道德狭隘
    4.2 谦卑与疏离:传染病人的身份认同嬗变
        4.2.1 羞耻与放纵:疾病的人性意蕴与背反
        4.2.2 疏离与冷漠:传染病患的生活世界呈现
    4.3 认同与接纳:传染病人道德关怀回归
第五章 传染病政治化的非道德性批判
    5.1 东亚病夫:传染病隐喻与政治表象
    5.2 血吸虫病与SARS:流行病与政治控制
    5.3 疾病在别处:传染病与社会政治迫害
    5.4 生化武器、细菌战:传染病与政治暴力
第六章 传染病防控伦理价值观的确立
    6.1 人道主义与人权观念:传染病防控的权利观
        6.1.1 人道主义与传染病防控
        6.1.2 人权观念与传染病防控
    6.2 自主选择与个体责任:传染病防控的义务观
        6.2.1 由他人书写的身体:自我保护和疾病关怀的伦理互惠性
        6.2.2 宇宙中的生物舞蹈:健康追求的道德义务与理性约束
    6.3 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传染病防控的和谐观
        6.3.1 何者优先:传染病防控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调节
        6.3.2 生态伦理:传染病防控中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
第七章 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与理论拓展
    7.1 现实冲突激荡: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
        7.1.1 道义与功利:传染病防控的价值博弈
        7.1.2 隐私与知情:个体与公众权利主体的利益权衡
        7.1.3 正当与合法:传染病防治的公权边界划定
    7.2 实践抉择智慧:传染病防控伦理应对
        7.2.1 人道功利主义:传染病防控的价值皈依
        7.2.2 公共健康伦理: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指导
第八章 传染病防控的现实诉求与对策
    8.1 国家政府的制度安排
        8.1.1 国家传染病防控的体制完善
        8.1.2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机制创新
        8.1.3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法制健全
    8.2 社会舆论的规范导向
    8.3 医疗行业的道德约束
    8.4 民间组织的伦理实践
    8.5 社区家庭的伦理关爱
        8.5.1 发展社会关爱和宽容
        8.5.2 强化家庭之爱
        8.5.3 病患教育与自我关爱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干燥的灵魂潮湿的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缘起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生存质量的研究综述
        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特点
        三、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研究确定与设计
        一、路漫漫其修远——课题提出
        二、吾上下而求索——探索之路
第二章 研究一——量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被试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二、施测方法
        三、数据处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得分显着低于常模
        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与其年龄、病程和受教育程度相关
第三章 研究二——质的研究
    第一节 方法介绍
        一、研究被试
        二、具体方法
        三、访谈过程
        四、数据统计
        五、研究结果的检验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心理健康
        二、生理健康
        三、人际关系
        四、社会环境
第四章 研究三——个案研究
第五章 讨论与思考
    第一节 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特殊性
        一、艾滋病患者整体的生存质量和生存质量各维度都很差
        二、缺失性需要严重匮乏
    第二节 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资源性因素影响作用
        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动力性因素影响作用
    第三节 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六章 结论与总结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第三节 建议
        一、对艾滋病患者
        二、对医护人员
        三、对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知情同意书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与对艾滋病的羞辱和歧视行为作斗争(论文参考文献)

  • [1]《残疾青年:关于全球社会消除性别暴力、实现性和生殖健康及权利的研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严韵文. 湘潭大学, 2020(02)
  • [2]巴马科-马里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社会经济与认知因素[D]. Traore Sékou Amadou.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与劳工权利:法官与法律专业人员手册[J]. 刘小楠,王威智,陈颖楠,刘畅,包晓璇. 反歧视评论, 2020(00)
  • [4]南昌市三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杨柽. 南昌大学, 2018(07)
  • [5]我国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政策干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严莉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6]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艾滋问题治理模式研究[D]. 余翠娥. 云南大学, 2011(01)
  • [7]云南省部分地区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变化分析[J]. 张瑞宏,梁志中,李长富,王芸,王砚蒙,张文英,宋静,杨世童. 医学与社会, 2011(02)
  • [8]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 孙雯波. 中南大学, 2010(01)
  • [9]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楚冬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伦理问题分析[A]. 魏宁. 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2009

标签:;  ;  ;  ;  ;  

打击对艾滋病毒的污名和歧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