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岩作为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

珍珠岩作为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

一、珍珠岩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论文文献综述)

耿旗辉[1](2021)在《膨胀珍珠岩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因为一般需掺入钢纤维或聚合物纤维,也被称作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UHPFRC)。由于其超高强度、优异的耐久性、高抗拉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在桥梁、公路、建筑维修加固、外墙装饰、轻薄结构和防护结构等工程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UHPC因高水泥掺量存在高能耗的问题,进而加剧温室效应(UHPC中水泥掺量为800~1100kg/m3,约是普通混凝土水泥用量的3~4倍,水泥的生产会造成大量CO2的排放)。除此之外,UHPC使用最大粒径为600μm的磨细石英砂作为骨料,会增加成本和能耗,加重空气污染。利用粉煤灰、石灰石粉、矿渣和偏高岭土等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利用河砂等细骨料替代石英砂制备生态型UHPC是降低UHPC能耗的最直接途径。但已有研究的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质量不稳定、供不应求、地域性等问题限制了生态型UHPC的发展与应用,寻求来源广泛、稳定易得的水泥和石英砂替换材料促进UHPC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EP)由于其质轻、宜加工、保温、隔热等特性逐渐被人们重视,EP作为矿物掺合料和骨料已经广泛应用在建筑隔热保温材料、轻骨料混凝土以及轻质隔墙等应用中,因其质轻,易加工的优点有望在UHPC中得到应用,但在UHPC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课题针对EP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现状,系统研究了EP作为填料和骨料分别替代UHPC中的水泥和石英砂,以及EP填料和EP骨料复掺对UHPC的新拌性能、硬化性能、水化历程以及碳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EP基生态型UHPC的设计与制备。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新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P填料的掺加会显着提升UHPC新拌浆体的流动度,增加浆体的含气量,增加堆积密实度,缩短Mini-V型漏斗的通过时间,降低塑性粘度和剪切应力。EP骨料的吸水性以及多孔粗糙的颗粒形貌使基体需水量增加,流动度下降,塑性粘度和剪切应力降低;EP填料和EP骨料复掺同样会导致需水量增加,流动度下降;(2)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EP填料、EP骨料的掺加以及两者复掺均会显着降低UHPC的早期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EP对UHPC后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逐渐减弱,所制备的EP基生态型UHPC表现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掺加EP会导致UHPFRC基体的粘度下降,使浆体中的钢纤维沉降,钢纤维的增强效果大幅降低,进而导致UHPFRC基体28d抗压强度下降幅度增大;电通量和RCM试验结果显示,掺加EP会显着降低UHPC的早期(7d)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掺加EP对UHP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减弱,所制备的生态型UHPC表现出了优异的耐久性能;EP的掺加会显着降低UHPC的干表观密度。此外,抗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掺加EP会提升UHPC的抗冲击性能;(3)水化历程结果表明,EP填料的掺加不会改变UHPC基体的水化产物类型;TG与DTG试验结果表明EP填料掺量在40%以内时,随EP填料掺量的增加,UHPC基体内的氢氧化钙含量逐渐减少,C-S-H的含量逐渐增多,这主要与EP填料的火山灰反应有关,EP填料掺量达到60%时,由于其稀释效应使基体内的氢氧化钙和C-S-H含量最低;水化热试验结果显示掺加EP填料会减少UHPC基体的24小时总放热量,但会加速基体的水化放热速率;(4)EP填料的掺加以及EP填料和EP骨料复掺能够显着降低UHPC的碳排放量,降低其能耗。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本课题所制备的生态型UHPC在保证优异力学性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验证了利用EP制备生态型UHPC的可行性。

左雪宇[2](2021)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水化硅酸钙类型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因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工程实例中。对于UHPC,普通的养护方式难以显着地激发掺合料的活性,但干热养护、组合养护和蒸压养护等却可以做到。当养护温度达到200℃后,通过微观测试技术,可以在UHPC内部检测出硬硅钙石。2018年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组合养护制度,即热水-干热组合养护,指的是90℃热水养护2d+250℃干热养护3d。在这种养护制度下,UHPC的力学性能、抗高温爆裂性能和微观结构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并在组合养护结束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了针状的硬硅钙石。基于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养护制度、矿物掺合料和额外掺入氢氧化钙三方面出发,研究了各因素对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硬硅钙石生成的影响。本论文首先从养护制度入手,验证了养护制度对UHPC中硬硅钙石生成的影响;其次以热水-干热组合养护为前提,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UHPC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最后在矿物掺合料组合为10%(质量掺量,下同)硅灰+10%粉煤灰+10%矿粉+20%石英粉的基础上,额外掺入粉状氢氧化钙,探索氢氧化钙对UHPC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干热养护温度达200℃后,UHPC内部就出现了硬硅钙石,但是含量较低。在组合养护时,适当地提高养护温度(干热养护温度由200℃提高至250℃)可以提高硬硅钙石的生成量(由0.7%升高至1.0%),但托勃莫来石的含量反而降低了(由1.2%下降至0.9%),这种现象未见于以往同类的研究报道中。硬硅钙石多存在于圆形气孔中,且通常呈现为与托勃莫来石等晶相交织在一起。同时根据微观试验发现,随温度升高托勃莫来石会逐渐向硬硅钙石转化,在圆形气孔中这个过程是由气孔边缘向中心发展。(2)矿物掺合料的最佳组合方式及掺量为:10%硅灰+10%粉煤灰+10%矿粉+20%石英粉。适当增加石英粉的掺量(由15%增至20%)促进生成了更多的硬硅钙石,但是存在一个托勃莫来石向硬硅钙石转化的平衡点,过掺石英粉(≥30%的石英粉)会抑制该转化过程,这是本研究的独特发现。当胶凝材料中除水泥和石英粉外,还存在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时,经组合养护后UHPC内部会生成托勃莫来石和硬硅钙石,否则会生成钙硅石。(3)额外氢氧化钙的掺入,使得UHPC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都得到了改善,这种额外掺入氢氧化钙的方式——不同于在一般的水泥基体系中氢氧化钙来源为水泥的水化,人为添加粉末状分析纯氢氧化钙(含量≥95%)——在以往的文献中未见报道。当氢氧化钙掺至5%时,UHPC的7d抗压强度最高达到了191.3MPa。随着氢氧化钙掺量的增加,托勃莫来石、硬硅钙石等晶相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抑制了水泥的水化进程。在5%氢氧化钙掺量的基础上,发现增加干热养护时长不会对硬硅钙石的生成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干热养护1d后氢氧化钙几乎全部参与反应。(4)除标准养护和热水养护外,干热养护和组合养护下的UHPC在长龄期的抗压强度上都表现出强度倒缩现象。本学位论文推测,这是由于干热养护后,UHPC内部水化产物分布不均,阻碍了后续水化;但UHPC在干热养护或组合养护后,水化进程基本结束。这或许可以解释UHPC在长龄期的抗压强度上表现出轻微的强度倒缩现象,且仍比热水养护条件下的90d抗压强度高30MPa。额外掺入7%的氢氧化钙后强度倒缩更为严重,UHPC的7d抗压强度为186.5MPa,90d抗压强度为167.6MPa,抗压强度倒缩了10.1%。本学位论文推测额外掺入的氢氧化钙抑制了水泥后期的进一步水化,具体的强度倒缩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刘剑辉[3](2019)在《SAP与FLWA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内养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高强高韧性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但是由于水胶比低、高胶凝材料含量以及无粗骨料,UHPC的早期自收缩非常大,导致的收缩开裂问题十分严重。另外,UHPC具有致密的微观结构,外部养护水分很难进入到基体以补偿内部相对湿度(IRH)的快速降低。内养护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护方式,通过引入吸水性材料,为混凝土内部提供有效的水分来源。这既可以减轻自干燥现象,还能促进基体胶凝材料的水化,提高耐久性。内养护在使用大量矿物掺合料以及极低水胶比的UHPC中的有效性研究较少。本文从UHPC收缩控制的目的出发,主要研究了超吸水性树脂(SAP)和细轻骨料(FLWA)在UHPC中的内养护作用。本文首先采用茶叶袋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粒径的SAP在自来水、水泥浆过滤液中的吸水率,并且通过氢核磁共振(1H NMR)定量分析了不同矿物掺合料以及SAP粒径和掺量对SAP在UHPC基体中吸释水特性的影响。SAP在自来水中的吸水率远远大于在过滤溶液中的吸水率。小颗粒SAP比大颗粒SAP具有更高的吸水速率和更短的吸水时间。SAP在浆体中存在两种行为,吸水和释水。另外,硅灰改变了SAP在UHPC基体中的释水过程,其释水过程可以划分成由渗透压和湿度控制的两个阶段。研究了不同粒径和掺量的SAP对UHPC基体的强度、收缩和耐久性的影响。结合微观结构分析,阐明了SAP的内养护机理。在有效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SAP以及额外引入水的加入能够显着抑制UHPC的自收缩,但会降低抗压强度和增加干燥收缩。随着SAP掺量的增加,UHPC的自收缩进一步降低,同时SAP对干燥收缩与强度的负面影响也越大。大颗粒SAP对UHPC抗压强度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小颗粒SAP。另一方面,在总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SAP的加入能提高抗压强度以及降低真空饱水吸水率、碳化深度和氯离子渗透系数。尽管SAP释水之后残留的大孔会增大孔隙率,但由于SAP残留的孔基本是闭合的,不会对渗透性有负面影响。SAP和额外引入的水能够提高UHPC基体的水化程度,并且使毛细孔隙率降低。研究了SAP粒径和掺量在两种不同的养护方式下对UH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纤维拉拔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且用显微硬度测试和背散射扫描电镜(BSEM)从微观上解释了SAP对UHPC中纤维界面过渡区(ITZ)的影响。SAP对纤维ITZ具有两方面的影响,其一,SAP的内养护作用使得纤维ITZ更加致密,降低了UHPC基体在干燥阶段的收缩微裂缝。其二,SAP释水之后残留的孔会对ITZ产生负面影响。这双重作用受SAP粒径、掺量以及UHPC养护方式的影响。在添加SAP的情况下,蒸汽养护比水养更有利于UHPC抗压强度的发展,但低掺量(0.3%)小粒径SAP的UHPC试件在水养条件下具有最高的抗折强度。另外,由于SAP残留大孔的存在,UHPC的强度随着SAP掺量和粒径的增大而降低。SAP提供的内养护可以抑制UHPC在水养以及蒸汽养护过程中的收缩。在纤维存在的情况下,小颗粒SAP的收缩抑制效果优于大颗粒。评估了SAP在低湿度条件下的内养护效率,以及干燥条件下SAP对UHPC微观结构的影响。最后采用减缩剂(SRA)与SAP复掺,解决SAP内养护在干燥收缩方面的弊端。对于接近干燥表面的UHPC基体,SAP会减缓由蒸发造成的IRH下降。当与干燥表面的距离超过5 cm时,该位置的UHPC基体与密封条件下的UHPC基体所处的状态相同。UHPC在干燥条件下的总收缩量与平均水分损失呈非线性关系,这是由自干燥和蒸发的耦合作用引起的。在尺寸效应方面,SAP对较大UHPC试件的收缩抑制效果优于小试件。另外,SRA分子与SAP水凝胶聚合网络上官能团的相互作用使得低掺量的SAP与SRA的复掺体系自收缩率最低。SAP和SRA复掺能使28d和90d的抗压强度略有增加。最后系统研究了FLWA的预处理方法、掺量对UHPC强度、收缩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预处理的FLWA能够增强UHPC的抗折强度,但是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此外,额外引入水不利于UHPC后期强度的发展。在不加入额外引入水的情况下,随着FLWA掺量的增加,UHPC自收缩先增加后减少,当掺量为15%时,UHPC自收缩最小。真空饱水的FLWA吸水的水分大,从而能更有效地抑制自收缩。普通浸泡和真空饱水的FLWA都能降低干燥收缩,但若向基体中添加额外引入水时,FLWA的加入会对干燥收缩具有不利影响。FLWA提供的内养护水,可用于水泥和辅助性胶凝材料的后期水化,并增强了FLWA和基体的界面微观结构。

刘晓明[4](2019)在《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节能利废及自密实混凝土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选取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掺合料,研究其不同掺量、不同等级及不同掺入形式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首先采用JGJ/T 283-2012中的绝对体积法,参考CECS 203-2006和JGJ/T 283-2012等规范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计算,经试配、调整,得出C40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比。在此基础上,改变粉煤灰及矿渣粉的质量等级、掺量及掺入形式,研究其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不同龄期强度及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X-射线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产物进行分析。最后应用计算机对比分析程序综合对比掺合料单掺或复掺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得出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好及经济效益较高的配合比,为自密实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的质量等级和掺量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干缩均会产生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随粉煤灰和矿渣粉等级的提高而提高,Ⅲ级粉煤灰活性较差,对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工作性基本没有改善作用。在30%掺量的情况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随粉煤灰和矿渣粉质量等级的降低而降低。单掺Ⅱ级粉煤灰或S95级矿渣粉,自密实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随掺量增加而降低。复掺Ⅱ级粉煤灰或S95级矿渣粉,当复掺总量为30%时,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入比例的不同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的影响不大;但当复掺总量为40%时,随着粉煤灰掺入比例的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会小幅度降低,间隙通过性会明显变差。无论复掺总量为30%或40%,自密实混凝土的各龄期强度随着粉煤灰掺入比例的增大而降低;单掺或复掺Ⅱ级粉煤灰和S95矿渣粉均可有效抑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缩,掺量越多,抑制效果越好。通过对粉煤灰和矿渣粉不同掺量及不同掺入形式下自密实混凝土用胶凝材料成本及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得:单掺10%S95矿渣粉、复掺10%Ⅱ级粉煤灰和20%S95矿渣粉、复掺20%Ⅱ级粉煤灰和10%S95矿渣粉对自密实混凝土综合性能影响较好,且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

黄珍贵[5](2019)在《火山岩在水泥基材料中火山灰活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快速发展,水泥和混凝土的生产需求日益增加,不仅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也使得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愈发严重,给人类生存及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人类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开发能够部分代替水泥的矿物掺合料,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促进水泥混凝土产业健康持续的低碳绿色发展。火山岩是岩浆经火山喷发到地表快速冷凝而成的岩石。我国火山岩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大量试验及研究表明,火山岩富含SiO2和Al2O3的玻璃体结构而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掺入水泥和混凝土情况下其内部活性组分SiO2和Al2O3与水泥熟料水化产生氢氧化钙和高碱性水化硅酸钙进行二次水化反应(火山灰效应),生成质量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因此,火山岩是一种可用在水泥基材料中部分取代水泥的矿物掺合料。为研究火山岩用作水泥基材料中辅助胶凝材料,本文在东北地区采集、选择几种活性较好的火山岩样品,采用由化学成分分析法和XRD法结果计算得火山灰活性组分、胶砂强度比得到火山灰活性指数和比强度分析法得各项比强度指标对火山岩在水泥基材料中火山灰活性进行研究,分析火山灰活性组分与火山岩中SiO2含量及火山灰活性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火山岩掺量、龄期和水胶比对其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用火山灰活性组分评价火山岩火山灰活性结果显示:火山岩WY和CN1的火山灰活性较大,而火山岩JP、AL1和AL2的火山灰活性相对较小。通过分析火山岩的火山灰活性组分与火山岩中SiO2含量相关性可知,两者线性相关系数R=0.93说明火山灰活性组分与SiO2含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即SiO2含量越大,火山灰活性组分越大,越适合作为水泥基材料中的辅助胶凝材料。通过掺火山岩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和火山灰活性指数评价火山岩火山灰活性结果表明:火山岩WY、CN2、JP和AL1均可作为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的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其中火山岩WY的火山灰活性最大,可认为是一种优质的辅助胶凝材料,而火山岩JP和AL1的火山灰活性相对较小。水泥基材料中火山岩火山灰活性指数与火山灰活性组分呈正相关关系,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精准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该线性拟合方程将火山灰活性指数转化为火山灰活性组分。用掺火山岩水泥砂浆比强度指标评价火山岩火山灰活性及探讨火山岩掺量、龄期和水胶比对其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其结果发现:火山岩WY的火山灰活性最大,火山岩JP和AL1的火山灰活性相对较小。火山岩的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随火山岩掺量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养护龄期的延长有利于火山灰效应的发挥。用掺火山岩混凝土比强度指标来评价火山岩火山灰活性及探讨火山岩掺量和龄期对其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其结果发现:火山岩CN1的火山灰活性最大,火山岩AL2的火山灰活性最小。火山岩掺量的增加有利于火山灰效应的发挥。

何成林[6](2015)在《珍珠岩用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如何来利用天然珍珠岩的开发来作为一种新的混凝土掺合料,并用具体的实例来详细的阐述了如何利用珍珠岩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进行加工,介绍了其中所用到的相关工艺和方法,事实表明,在高性能的混凝土当中进行应用时会有比较良好的效果。

王功勋,谭琳,聂忆华,田苾[7](2012)在《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陶瓷抛光砖粉为混凝土掺合料,采用膨胀珍珠岩作活性集料,测试陶瓷抛光砖粉对碱集料反应的影响;利用电通量法测定标准养护28 d混凝土的电通量值,采用硝酸银显色法分别测定标准养护28 d水泥胶砂经10次、20次干湿循环后氯离子渗透深度,通过压汞法、SEM等测试手段分析掺陶瓷抛光砖粉水泥硬化浆体的显微结构,研究陶瓷抛光砖粉作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将之与粉煤灰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电通量测试结果与水泥胶砂硝酸银显色法的测试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陶瓷抛光砖粉作混凝土掺合料,能发挥其二次水化作用及对水泥硬化浆体孔结构的细化作用,增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抑制碱骨料反应。在相同掺量条件下,单掺抛光砖粉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优于掺试验用Ⅱ级粉煤灰混凝土。与单掺抛光砖粉相比,复掺抛光砖粉与粉煤灰,其后期抗氯离子能力较强。抛光砖粉与矿渣复掺效果优于抛光粉与粉煤灰复掺;随矿渣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增加。

杨俊晓[8](2009)在《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对建筑节能日益重视,对建筑墙体的热工性要求越来越高,各种节能型轻质砌块广泛应用。利用水淬高炉矿渣代砂研制的保温砌筑砂浆导热性能与轻质砌块材料相近,同时具有较普通砌筑砂浆更好的工作性、保水性、粘结性和更小的干缩性。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为:研究水淬高炉矿渣、坚壳聚苯颗粒和膨胀珍珠岩、粉煤灰、复合外加剂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出改善砂浆性能的方法,确定砂浆的最佳配合比。首先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水淬高炉矿渣原材料性能测定;其次,以适量比例在砂浆中掺入膨胀珍珠岩和坚壳聚苯颗粒;再次,掺加适量的复合外加剂,使得所配制保温砂浆各项性能到达最优;最后,确定砂浆最佳配合比,进行砂浆物理力学性能测定、微观孔结构测定和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保温砌筑砂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灰砂比、粉煤灰掺量、胶凝材料总量、骨料配比和复合外加剂等。灰砂比越大,抗压强度、粘结强度越大,收缩、导热系数也越大;粉煤灰对收缩的影响与其掺量和掺加方式有关,粉煤灰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降低砂浆的粘结强度;HF复合引气增强剂能显着增强砂浆的保水性、粘结性、抗裂性、防水性、抗渗性等功能,HF复合引气增强剂能在砂浆中引入大量直径0.1~0.5mm,分布均匀切相互独立封闭的微孔,可增加10%~20%微孔率,减少有害大孔的数量,使保温砌筑砂浆的各项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骨料配比对砂浆的绝干密度和收缩影响较大。砌筑砂浆是一种用量大、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砂浆的用量仅次于混凝土。现场配制的砂浆由于客观条件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质量波动较大。由于商品砂浆得具有诸多优点,于是,商品砂浆开始被人们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建材行业快速发展的产品之一。发展商品建筑砂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砂浆工业化生产技术路线,也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喻乐华,欧辉,陈梦成[9](2008)在《混凝土早期阻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掺合料、纤维及其组合对混凝土早期裂缝发展变化的影响,采用平板法通过四组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结合直观考察,以三个参数裂纹总面积、裂纹总长度、裂纹总条数衡量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混凝土裂纹的产生及发展主要发生在1d之内;四组混凝土的开裂时间明显差异,素混凝土开裂最早,掺珍珠岩掺合料的次之,掺聚丙烯腈纤维较晚,而双掺掺合料和纤维的混凝土开裂最晚;四组混凝土3天期的开裂总面积、开裂总长度也表现出与此类似的规律,基准素混凝土的开裂总面积、开裂总长度都最大,珍珠岩粉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开裂总面积、开裂总长度都最小,珍珠岩粉混凝土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开裂总面积、开裂总长度介于其中。由此得出结论:珍珠岩掺合料对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早期阻裂作用,聚丙烯腈纤维的早期阻裂效果更加明显,而同时双掺珍珠岩掺合料和聚丙烯腈纤维的早期阻裂效果也是叠加的。混凝土工程中可以通过上述掺入矿物掺合料或(和)纤维来减少其早期裂纹,进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喻乐华,欧辉,周双喜,陈梦成[10](2008)在《双掺合料混凝土抗化学腐蚀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采用了五种人工腐蚀液自来水、5%盐酸溶液、5%NaOH溶液、5%MgSO4溶液及2倍浓度人工海水静态浸泡的方法,对掺珍珠岩粉、粉煤灰两种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五组不同配比试件进行了化学腐蚀试验研究。结合腐蚀前后混凝土试件外观变化,以强度损失和重量损失来表征各配比混凝土抗蚀能力的大小,并以强度损失率≤25%和重量损失率≤5%为抗蚀标准来评判各配比混凝土能适用于该腐蚀液的工程环境。结果表明:混凝土抗淡水侵蚀能力最强,其次是海水、盐液和碱液,抗酸液侵蚀力最差;五组配比混凝土基本可以适用于除酸液以外的其它四种腐蚀液的工程环境;适当种类和比例的掺合料替代水泥可提高混凝土抗化学腐蚀性能。

二、珍珠岩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珍珠岩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论文提纲范文)

(1)膨胀珍珠岩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1 含水泥替换材料的生态型UHPC的研究
        1.2.2 掺加低能耗骨料的生态型UHPC的研究
    1.3 膨胀珍珠岩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配合比设计
    2.3 制备工艺
    2.4 测试方法
        2.4.1 新拌性能
        2.4.2 硬化性能
        2.4.3 水化历程
        2.4.4 微观结构
        2.4.5 纤维取向分布
第3章 EP填料对UHPC的性能影响研究
    3.1 新拌性能
        3.1.1 堆积密实度
        3.1.2 含气量
        3.1.3 流动度
        3.1.4 通过Mini-V型漏斗时间
        3.1.5 流变
    3.2 硬化性能
        3.2.1 抗折强度
        3.2.2 抗压强度
        3.2.3 抗氯离子渗透性
    3.3 水化历程
        3.3.1 物相分析
        3.3.2 水化速率
    3.4 碳排放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EP骨料对UHPC的性能影响研究
    4.1 新拌性能
        4.1.1 流动度
        4.1.2 流变
    4.2 硬化性能
        4.2.1 抗折强度
        4.2.2 抗压强度
        4.2.3 钢纤维的取向与分布
        4.2.4 抗氯离子渗透性
        4.2.5 干表观密度
    4.3 碳排放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P填料和EP骨料复掺对UHPC的性能影响研究
    5.1 新拌性能
    5.2 硬化性能
        5.2.1 抗折强度
        5.2.2 抗压强度
        5.2.3 抗氯离子渗透性
        5.2.4 干表观密度
        5.2.5 抗冲击性
    5.3 碳排放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2)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水化硅酸钙类型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
        1.1.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1.1.3 混凝土高温养护后的水化产物
    1.2 研究现状
        1.2.1 养护制度
        1.2.2 普通混凝土或者水泥浆中的硬硅钙石
        1.2.3 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硬硅钙石
    1.3 当前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的内容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2.1.1 原材料
        2.1.2 配合比
    2.2 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2.2.1 试件制备
        2.2.2 养护制度
    2.3 试验方法
        2.3.1 力学性能测试
        2.3.2 微观结构试验
        2.3.3 试验所用设备
3 养护制度对UHPC中硬硅钙石生成的影响
    3.1 引言
    3.2 养护制度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微观结构分析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3.3.2 热重分析
        3.3.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3.4 龄期对不同养护制度下U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3.5 小结
4 矿物掺合料对UHPC中硬硅钙石生成的影响
    4.1 引言
    4.2 石英粉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活性矿物掺合料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 活性矿物掺合料组合方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4.3.2 活性矿物掺合料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微观结构分析
        4.4.1 X射线衍射分析
        4.4.2 热重分析
        4.4.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4.5 龄期对不同矿物掺合料掺量下U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4.6 小结
5 氢氧化钙对UHPC中硬硅钙石生成的影响
    5.1 引言
    5.2 氢氧化钙掺量的确定
    5.3 氢氧化钙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微观结构分析
        5.4.1 X射线衍射分析
        5.4.2 热重分析
        5.4.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5.5 干热养护时长对氢氧化钙水化程度的影响
        5.5.1 X射线衍射分析
        5.5.2 热重分析
    5.6 龄期对不同氢氧化钙掺量下UHPC抗压强度的影响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SAP与FLWA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内养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混凝土的收缩
        1.2.1 塑性收缩
        1.2.2 化学收缩
        1.2.3 自收缩
        1.2.4 干燥收缩
        1.2.5 温度收缩
    1.3 UHPC概述
    1.4 UHPC收缩特性以及减缩措施
    1.5 内养护
        1.5.1 内养护材料
        1.5.2 内养护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1.5.3 内养护减缩机理及模型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以及论文大纲
第2章 原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材料
    2.2 配合比设计、成型与养护方法
        2.2.1 SAP内养护
        2.2.2 FLWA内养护
    2.3 测试方法
        2.3.1 茶叶袋法
        2.3.2 氢核磁共振(1H NMR)
        2.3.3 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
        2.3.4 总收缩
        2.3.5 自收缩(波纹管法)
        2.3.6 内部相对湿度(IRH)
        2.3.7 干燥收缩
        2.3.8 真空饱水吸水率
        2.3.9 氯离子渗透系数
        2.3.10 碳化深度
        2.3.11纤维拉拔实验
        2.3.12 表面张力
        2.3.13 水化热
        2.3.14 自由水含量
        2.3.15 热重分析
        2.3.16 孔结构
        2.3.17 背散射扫描电镜(BSEM)
        2.3.18 显微硬度
        2.3.19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20 X射线衍射(XRD)
        2.3.21 纳米压痕
第3章 超吸水性树脂的吸释水特性
    3.1 引言
    3.2 SAP在自来水以及水泥浆体滤液中的吸释水特性(茶叶袋法)
    3.3 SAP在浆体中的吸释水特性(1H NMR)
        3.3.1 水泥浆体
        3.3.2 二元和三元胶凝材料体系
        3.3.3 SAP在浆体中水分变化的定量分析
    3.4 SAP吸释水机理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AP粒径和掺量对UHPC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SAP对 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SAP对 UHPC收缩性能的影响
        4.3.1 自收缩与内部相对湿度
        4.3.2 干燥收缩与质量损失
    4.4 SAP对 UHPC水化特性的影响
    4.5 SAP对 UHPC渗透性的影响
    4.6 SAP对 UHPC微观结构的影响
        4.6.1 SAP对孔结构的影响
        4.6.2 SAP孔以及周围微观结构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SAP对 UHPC中钢纤维界面过渡区及相关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SAP对 UHPC性能的影响
        5.2.1 抗压强度
        5.2.2 抗折强度
        5.2.3 收缩性能
        5.2.4 纤维拉拔性能
    5.3 机理讨论
        5.3.1 纤维界面的微观结构分析
        5.3.2 SAP和纤维的分布
        5.3.3 SAP和纤维对UHPC性能影响的协同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干燥环境下SAP对 UHPC的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6.1 引言
    6.2 SAP对不同尺寸UHPC收缩的影响
    6.3 SAP对 UHPC中不同位置处IRH的影响
    6.4 SAP对 UHPC中自由水含量和化学结合水含量的影响
    6.5 由于蒸发以及自干燥造成IRH降低
    6.6 蒸发与自干燥引起的水分损失对比
    6.7 干燥收缩和自收缩与蒸发和自干燥的关系
    6.8 SAP以及干燥对UHPC水化产物的影响
        6.8.1 DTG分析
        6.8.2 FTIR分析
        6.8.3 XRD分析
    6.9 SAP以及干燥对UHPC微观结构的影响
        6.9.1 纳米力学性能
        6.9.2 孔结构
        6.9.3 BSEM观测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SAP与 SRA复掺对UHPC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SAP和 SRA对 UHPC收缩的影响
        7.2.1 自收缩
        7.2.2 干燥收缩
    7.3 SAP和 SRA对 UHPC强度的影响
    7.4 SAP与 SRA的相互作用机理
        7.4.1 SAP的吸水率(茶叶袋法)
        7.4.2 表面张力
        7.4.3 化学结合水和Ca(OH)2 含量
        7.4.4 内部相对湿度(IRH)
        7.4.5 孔结构
    7.5 SAP与 SRA复合体系的减缩机理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细轻骨料在UHPC中的内养护作用
    8.1 引言
    8.2 FLWA对 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8.3 FLWA对 UHPC自收缩和IRH的影响
    8.4 FLWA对 UHPC干燥收缩和质量损失的影响
    8.5 FLWA对 UHPC孔结构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以及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性成果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密实混凝土概述及特点
        1.1.2 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1.3 自密实混凝土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4 掺合料概述
        1.1.5 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1.2 课题的提出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采用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简介
    2.1 试验用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矿渣粉
        2.1.4 粗骨料
        2.1.5 细骨料
        2.1.6 水
        2.1.7 外加剂
    2.2 C40 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2.2.1 自密实混凝土配制要点
        2.2.2 C40 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比设计要求
        2.2.3 试验用C40 自密实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及其性能
    2.3 试验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煤灰、矿渣粉等级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试验研究方案
    3.3 粉煤灰、矿渣粉等级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影响研究
        3.3.1 不同等级粉煤灰对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3.3.2 不同等级矿渣粉对工作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粉煤灰、矿渣粉等级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影响研究
        3.4.1 不同等级粉煤灰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3.4.2 不同等级矿渣粉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试验研究方案
        4.2.1 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影响试验方案
        4.2.2 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水化产物影响试验研究方案
        4.2.3 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干缩影响试验研究方案
    4.3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影响研究
        4.3.1 单掺粉煤灰对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3.2 单掺矿渣粉对土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3.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工作性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影响研究
        4.4.1 单掺粉煤灰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4.2 单掺矿渣粉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4.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5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改变对自密实混凝土水化产物影响分析
        4.5.1 单掺粉煤灰对水化产物影响结果及分析
        4.5.2 单掺矿渣粉对水化产物影响结果及分析
        4.5.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水化产物影响结果及分析
    4.6 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干缩影响研究
        4.6.1 单掺粉煤灰对干缩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6.2 单掺矿渣粉对干缩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6.3 粉煤灰、矿渣粉复掺对干缩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及性能综合对比
    5.1 研究目的
    5.2 掺合料单掺或复掺对自密实混凝土用胶凝材料成本影响分析
    5.3 掺合料单掺或复掺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综合对比
        5.3.1 计算机程序简介及工作原理
        5.3.2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综合对比
    5.4 较优配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5)火山岩在水泥基材料中火山灰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火山岩矿物掺合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掺合料活性方法综述
        1.3.1 化学方法
        1.3.2 物理方法
        1.3.3 力学方法
        1.3.4 成分结构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仪器及方法
    2.1 引言
    2.2 原材料的选取
        2.2.1 基准水泥(胶砂试验)
        2.2.2 水泥(混凝土试验)
        2.2.3 火山岩样品
        2.2.4 骨料
        2.2.5 标准砂
    2.3 试验采用的仪器和方法
        2.3.1 原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所用仪器及方法
        2.3.2 评价火山岩火山灰活性的方法
        2.3.3 比强度分析法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火山岩的火山灰活性组分
    3.1 引言
    3.2 火山灰活性组分
    3.3 火山灰活性组分
    3.4 火山岩火山灰活性组分与火山岩中 SiO_2含量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山岩的火山灰活性指数
    4.1 引言
    4.2 火山岩/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
    4.3 火山灰活性指数
    4.4 火山岩的火山灰活性指数与火山灰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掺火山岩水泥砂浆比强度
    5.1 引言
    5.2 掺火山岩水泥砂浆的比强度指标
        5.2.1 各龄期的比强度指标
        5.2.2 水胶比对28d比强度指标的影响
    5.3 影响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因素
        5.3.1 火山岩掺量对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5.3.2 龄期对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5.3.3 水胶比对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掺火山岩混凝土比强度
    6.1 引言
    6.2 掺火山岩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比强度指标
        6.2.1 掺火山岩混凝土抗压强度
        6.2.2 掺火山岩混凝土比强度指标
    6.3 影响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因素
        6.3.1 火山岩掺量对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6.3.2 龄期对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珍珠岩用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珍珠岩掺合料是如何进行制作及加工的
    1. 1 首先将珍珠岩破碎,然后再将其研磨成粉
    1. 2 添加、混匀相应的激发剂
2、实例介绍
    2. 1 高性能的混凝土原材料
    2.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
3、珍珠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1 掺合量的影响
    3. 2 对于细度的影响
    3. 3 随着配合比不同砂率的变化
    3. 4 水灰比变化
结束语

(7)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实 验
    2.1 实验原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陶瓷抛光砖粉对碱集料反应的影响
    3.2 “电通量法”测试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3.3 “显色法”测试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渗透深度的影响
    3.4 孔结构与显微结构分析
4 结 论

(8)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意义
    1.2 矿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保温材料的发展现状
    1.4 干混砂浆的应用前景
        1.4.1 干混砂浆的应用
        1.4.2 干混砂浆的社会效益及技术优势
    1.5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试验方案
第2章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的试验方案设计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水淬高炉矿渣
        2.1.4 膨胀珍珠岩
        2.1.5 坚壳聚苯颗粒
        2.1.6 HF复合外加剂
        2.1.7 拌和水
    2.2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2.2.1 砂浆物理性能试验
        2.2.2 抗压强度
        2.2.3 抗折强度
        2.2.4 收缩试验
        2.2.5 粘结强度
        2.2.6 导热系数
第3章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的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3.1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的功能特性要求
    3.2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3.2.1 轻骨料
        3.2.2 灰砂比
        3.2.3 粉煤灰
        3.2.4 HF复合外加剂
        3.2.5 骨料配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的配比优化结果和微观机理分析
    4.1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优化配比和技术性能
    4.2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
        4.2.1 问题讨论
        4.2.2 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初步配合比设计
    4.3 微观结构研究及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产工艺及工程实际应用
    5.1 生产工艺技术
    5.2 工程实际应用
    5.3 结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珍珠岩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论文参考文献)

  • [1]膨胀珍珠岩基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D]. 耿旗辉.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水化硅酸钙类型演变研究[D]. 左雪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SAP与FLWA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内养护作用[D]. 刘剑辉. 湖南大学, 2019(01)
  • [4]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 刘晓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5]火山岩在水泥基材料中火山灰活性及其应用研究[D]. 黄珍贵.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6]珍珠岩用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相关研究[J]. 何成林. 城市地理, 2015(08)
  • [7]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 王功勋,谭琳,聂忆华,田苾. 硅酸盐通报, 2012(06)
  • [8]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的研究与应用[D]. 杨俊晓. 兰州理工大学, 2009(11)
  • [9]混凝土早期阻裂性研究[A]. 喻乐华,欧辉,陈梦成. 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8
  • [10]双掺合料混凝土抗化学腐蚀性能研究[A]. 喻乐华,欧辉,周双喜,陈梦成. “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08

标签:;  ;  ;  ;  ;  

珍珠岩作为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