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防治绿藻试验

硫酸铜防治绿藻试验

一、硫酸铜防治绿藻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万笑迎,康晓博,黄微微,郑潜,赵一鸣,常栋,李建华,蒋士君,崔江宽[1](2021)在《烟草漂浮育苗小球藻和颤藻的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筛选能够有效防治烟草漂浮育苗系统有害藻类的药剂。[方法]采用叶绿素含量测定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小球藻和颤藻的抑制效果及其最佳使用质量浓度。[结果]硫酸铜、高锰酸钾、70%甲基硫菌灵WP和硫酸亚铁对小球藻有良好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达92.4%、84.3%、83.3%、81.3%;800 mg/L高锰酸钾对颤藻防效最好,达91.3%,500 mg/L的硫酸铜和700 mg/L 70%甲基硫菌灵WP防效也均在75%以上。[结论]高锰酸钾、硫酸铜和70%甲基硫菌灵WP可作为有效药剂对漂浮育苗系统小球藻和颤藻进行防治。

崔江宽,常栋,万笑迎,康晓博,赵一鸣,黄微微,郑潜,李建华,王雪芬,孟颢光,蒋士君[2](2021)在《烟草漂浮育苗有害藻类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自21世纪初叶在我国大面积应用以来,已在我国的烟叶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漂浮育苗系统的环境特点却极易导致藻类滋生。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会与烟苗竞争养分和溶氧,还会导致营养液理化指标下降,不利于烟苗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许多有害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严重抑制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危害烟苗健康,诱发多种烟苗病害的发生。本文综述了烟草漂浮育苗系统中有害藻类的种类、发生特点、藻毒素种类与致病机制,提出了源头防藻、生态控藻和药剂除藻等多种防治措施和策略。并对有害藻类的新型绿色防治措施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我国烟草漂浮育苗系统中有害藻类的基础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

宗容容[3](2021)在《硫酸铜对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富营养化是当前地表水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城市湖泊具有深度浅、流速慢、表面积小且城市人口与之接触频繁等特点,因此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湖泊水华的控制方法在不断探索中,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都有报道。硫酸铜(Cu SO4)是一种传统的化学除藻剂,由于其成本低廉、易获得,所以被广泛使用。因此,本文在对全国不同区域城市湖泊水质和藻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从藻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方面探讨在硫酸铜胁迫下藻细胞的生理生化响应。最后,将硫酸铜投加到城市湖泊原水中,分析其对藻类去除率和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以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的共16个城市湖泊为调查对象,研究了藻类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城市湖泊藻密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P<0.001),不同区域藻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西、南、东。(2)共鉴定出了6种藻类,分别属于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甲藻门和金藻门,绿藻门是最常见的藻类,占总藻类群落的57.19%。在属水平,以针杆藻(Synedr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微囊藻(Microcystis sp.)和棒胶藻(Rhabdogloea sp.)等为优势属。(3)共生网络分析(network)表明,地理格局与藻类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同城市湖泊特有的藻类群落结构。(4)通过冗余分析(RDA)和结构方程(SEM)的分析表明,发现水质(TN、NO3--N)和地理格局对城市湖泊藻类群落具有协同作用。二、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硫酸铜(Cu SO4)为除藻剂,通过对藻细胞浓度、叶绿素a、光合作用相关参数、抗氧化酶活性、ATP浓度、碳代谢活性和藻类有机物等生理和代谢活性的分析,研究不同浓度Cu SO4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1)Cu SO4能抑制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长,且浓度越大,抑制效果更显着,0.5 mg/L Cu SO4处理72 h后的藻密度从100×104 cells/m L下降到66.09×104 cells/m L。(2)Cu SO4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显着,均抑制了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光合活性,在抗氧化酶活性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处理组的酶活性在24 h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后酶活性又逐渐降低,且随着Cu SO4浓度的增加,酶活性始终保持较高的活性。(3)碳源代谢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u SO4胁迫下的藻细胞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不同,藻细胞的碳源代谢活性的强弱顺序为对照组>0.2 mg/L>0.5 mg/L。三、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在6个城市湖泊原水中投加不同浓度Cu SO4,研究不同浓度Cu SO4对湖泊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Cu SO4对藻类的去除率不同且各个城市湖泊的藻类去除率也各有差异;对于QX湖来说,在0.2 mg/L Cu SO4的胁迫下,藻类去除率为35%,0.5 mg/L Cu SO4的胁迫下,藻类去除率为39%。(2)不同城市湖泊的藻类种群结构无显着差异,蓝藻门占主导地位;属水平的藻类群落结构也无明显差异,小球藻为优势藻(3)水体中剩余铜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体中的铜含量在经过72 h的应用后有明显下降,且含量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要求Ⅴ类水体的铜含量标准(0.1 mg/L)。

徐磊[4](2021)在《光质与扰动方式对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联合控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浪扰动驱动了浅水湖泊中水下光谱组成和分布差异。在频繁风浪长期干扰的情况下,不同光质对浅水湖泊中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微囊藻水华的潜在影响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中观实验系统模拟太湖的风浪扰动条件,考察了不同光质(红光、蓝光、绿光、黄光)对太湖浮游植物生长演替的影响,并重点比较分析了微囊藻(蓝藻)对不同光质的响应。接下来研究了光质结合不同扰动方式(间歇扰动、持续扰动)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野外中试实验验证光质与扰动联用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总结为以下几点:(1)不同光质对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的影响。实验期间,对照组、黄光、蓝光,红光和绿光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1.70×108cells/L、2.99×108 cells/L、9.89×107cells/L、9.58×107 cells/L和2.16×107 cells/L,其中红光、蓝光和绿光均降低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效果,绿光最为显着。对照组、红光和黄光最有利于蓝藻的生长,相反蓝光和绿光均抑制了蓝藻的生长。蓝藻密度从实验最初的2.69×106 cells/L,到实验结束时分别在对照组、黄光和红光中增长至1.68×107 cells/L、1.58×108 cells/L和1.22×107 cells/L,而在蓝光和绿光中分别降至2.63×106 cells/L和1.04×105 cells/L;其中微囊藻(蓝藻)最终均在蓝光和绿光中失去优势并分别被栅藻(绿藻)和针杆藻(硅藻)所取代,微囊藻从最初所占丰度比例为87.09%分别在蓝光和绿光中最终减小至17.34%和3.52%,而栅藻(绿藻)和针杆藻(硅藻)所占丰度比例由初始3.27%和0.17%最终在蓝光和绿光中分别增长至53.78%和53.18%。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存在显着影响。(2)光质与不同扰动方式(间歇扰动和持续扰动)对微囊藻水华抑制效果研究。实验结束时,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的蓝藻数量约为持续扰动组的11.81和7.93倍,而生物量约为持续处理组的1.64和1.22倍,此时持续扰动组的蓝藻去除率高达99.96%,接近完全去除水平。实验初期微囊密度为6.33×108 cells/L,实验结束时在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的微囊藻密度为3.19×107 cells/L、2.19×107 cells/L和2.78×106 cells/L,此时持续扰动组中的微囊藻丰度比例仅占33.4%,极显着低于对照组(95.23%)与间歇扰动组(81.15%)(P<0.001)。微囊藻在整个实验期间均在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均占据绝对优势,在持续扰动组中最终被硅藻和绿藻所取代,其中硅藻初始所占丰度比例为0.04%,实验结束时在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的丰度比例分别为0.46%、6.89%、31.16%。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扰动不仅对微囊藻水华具有显着的控制效果,还显着促进了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向硅藻转变。(3)野外中试实验验证了绿光与持续扰动联用在控制蓝藻水华中的有效性。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微囊藻群体在5天内从110.62μm急剧减小至33.61μm,微囊藻数量在实验第3天即可实现74.74%的去除率,实验结束时去除率高达99.61%。初始水体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以及化学需氧量分别为223.82μg/L、57.00 mg/L和136.40 mg/L,实验组处理后的水质良好,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以及化学需氧量较初始水平分别降低了96.20%、94.74%、78.30%,远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96%、15.30%、43.86%、-0.88%(P<0.01)。微囊藻优势地位在对照组最终被湖生伪鱼腥藻(蓝藻)所取代,而在实验组中被硅藻(如舟形藻)和绿藻(如四尾栅藻)所取代。野外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绿光与持续扰动联用对微囊藻水华具有显着的控制效果。

蒋超[5](2021)在《南太湖入湖河流藻类分布特征及蓝藻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太湖蓝藻持续暴发、湖水倒灌入城等现象严重威胁南太湖地区入湖河流水质、饮用水安全和居民健康,研发经济高效的蓝藻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需求迫切。论文针对我国南太湖(湖州地区)湖水倒灌频繁、蓝藻水华问题严峻、蓝藻处理技术缺失等问题,开展南太湖(湖州地区)入湖河流藻类分布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藻泥制备生物炭,研究其对入湖河流水华优势藻种的去除性能及可能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南太湖(湖州地区)入湖河流藻类分布特征发现,非水华暴发期鉴定出藻类105属257种,水华暴发期鉴定出藻类81属149种;入湖口与上游藻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显着,入湖口藻类Shannon和Chao1指数较低,尤其在水华暴发期;水华暴发期入湖河流优势藻门为蓝藻门(87.47±13.56%),优势藻属为微囊藻属(81.79±18.67%),与太湖水华暴发优势藻属一致;而在非水华暴发期,入湖口优势藻门为蓝藻门(56.99±30.09%),优势藻属为微囊藻属(21.62±2.45%)、念珠藻属(15.04±0.39%)、拟浮丝藻属(13.92±0.62%),河流上游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相对丰度较为均匀,优势藻属包括隐藻属(11.10±0.34%)、聚球藻属(9.37±2.64%)、双色藻属(7.83±0.59%)和微囊藻属(6.97±0.39%)。(2)以藻泥为原料制备藻源生物炭,通过盐酸改性大幅提升其除藻性能;响应曲面优化得到改性藻源生物炭除藻的最优工况为投加量287.46 mg/L、p H 8.2、搅拌速率175 rpm、搅拌时间6.4 min,铜绿微囊藻去除率达99%以上,藻细胞类蛋白物质得到同步去除;处理实际含藻污染原水发现,改性藻源生物炭对常规污染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性能与铝盐混凝剂相当,其对Chl a、浊度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4.08%、91.94%、60.62%。(3)探究改性藻源生物炭除藻机制发现,藻源生物炭富含Al、Fe等金属元素和硅氧化合物,除藻过程中改性藻源生物炭能显着降低藻液Zeta电位,与藻细胞之间吉布斯自由能为负,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主导藻絮体形成。推测改性藻源生物炭除藻过程机制为:藻源生物炭中Al、Fe等金属元素在酸改性后形成带正电的金属离子,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性中和作用脱稳电负性藻细胞;同时,溶出的Al、Fe金属离子生成水解产物与生物炭上的硅氧化合物共同通过吸附架桥、网捕卷扫作用促进絮体形成;此外,生物炭孔结构对藻细胞有一定吸附能力,不溶性炭粉可作为絮核促进絮体生长、加速絮体沉降。综上所述,南太湖(湖州地区)入湖河流水华暴发受太湖倒灌影响,以藻泥制备生物炭可实现水华优势藻种高效去除,构建了“以废治废”的蓝藻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仇永婷[6](2020)在《基于藻间化感作用的酚基活性物质抑藻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体富营养化所导致的有害蓝藻水华暴发,不仅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而且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化感物质来源于自然界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高选择性、易降解和环境安全性等优点。因此,利用化感物质抑藻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蓝藻水华防治的有效策略。近年来,具有抑藻效能的藻源化感物质也逐渐被发现,这为应用化感物质防治蓝藻水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致力于研究不同藻种之间的化感作用,甄别藻间化感物质;探讨有效化感物质的作用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探讨有效化感物质在天然原水中的作用效能及安全性能。论文的成果发掘了一种高效、新型、绿色的除藻材料,为高藻水体环境的治理和应急控制、水厂含藻水的应急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了 3种绿藻(四尾栅藻、斜生栅藻、小球藻)与3种蓝藻(水华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丝藻)之间的竞争途径,发现了四尾栅藻对水华微囊藻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取其培养液滤液进行成分鉴定,确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4-tert-butylpyrocatechol,TBC)为抑制水华微囊藻生长的化感物质,并有较强的抑藻活性。(2)考察了TBC在不同初始投加浓度、水温、酸碱度、蓝藻初始生物量对4种常见淡水蓝藻(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905,铜绿微囊藻469及水华束丝藻)的增殖的影响,发现TBC对四种蓝藻的抑制效能排序为:铜绿微囊藻905>铜绿微囊藻469>水华微囊藻>水华束丝藻。TBC在水体pH=5.5-9.5时,有较好的抑藻效能;在水体pH=10.5时或水温较低(15℃)时抑藻效果不佳。初始藻生物量直接决定TBC的量是否超过藻细胞的耐受阈值,当初始藻生物量较高,使TBC量低于藻细胞的耐受阈值时,TBC的抑制效能受影响。(3)探讨了 TBC对两种微囊藻的抑制机理,发现TBC促进微囊藻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以及能使藻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同时使藻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大,使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表明TBC是通过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从而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导致藻细胞死亡;也同时TBC使藻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增强以便及时清除过量的自由基,用于“应对”TBC引起的细胞损伤。当微囊藻细胞接触到TBC时,藻细胞也会通过释放出多糖类、蛋白类物质保护细胞免受TBC的侵害。(4)通过半抑制浓度的计算,比较了 TBC与3种化感物质(邻苯二酚、盐酸小檗碱、龙胆酸)的抑藻效果,结果表明,四种化感物质对水华微囊藻的抑制能力排序为:TBC(96h·EC50=0.035 mg/L)>邻苯二酚(96h·EC50=1.202 mg/L)>龙胆酸(96h·EC50=2.414 mg/L)>盐酸小檗碱(96h·EC50=3.618 mg/L);四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能力排序为:TBC(96h·EC50=0.099mg/L)>邻苯二酚(96h·EC50=1.607 mg/L)>盐酸小檗碱(96h·EC50=4.691mg/L)>龙胆酸(96h·EC50=4.557mg/L)。四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都优于水华微囊藻。(5)研究了 TBC在天然原水中的应用效能及安全性,结果表明,TBC在天然原水中的抑藻作用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对蓝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绿藻没有抑制作用或有轻微促进作用。TBC能引起天然原水水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含蓝藻水体的浊度会有明显减低,腐殖质类物质的浓度随着TBC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多糖类物质的浓度在TBC投加后短暂升高后逐渐降低。天然原水中的蓝藻能有效缓解TBC对斑马鱼和大型溞的毒性,蓝藻占比越大,缓解力度越强。在以蓝藻为主要藻属的中心湖水样中,TBC对斑马鱼和大型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26 mg/L和0.979mg/L。TBC在以低初始浓度(1.0 mg/L)投加至偏酸性且含蓝藻的天然原水时,降解速度快,半衰期短。

罗智伟[7](2019)在《光合细菌强化富营养化水体细菌抑制蓝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蓝藻水华问题层出不穷,在水产养殖中可通过投放光合细菌菌剂来抑制蓝藻水华。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光合细菌自身抑藻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很多具有抑藻潜力的细菌,本论文猜想光合细菌与富营养化水体细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显着的抑藻效果,进而有效控制蓝藻水华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光合细菌和富营养化水体中土着细菌,以及光合细菌联合富营养化水体细菌对蓝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筛选纯化出一株光合细菌PSB-JS,16S rDNA测序和菌株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与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同源性最高。2、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JS在终浓度106 CFU/mL下对鱼腥藻的生长并无显着影响。但是,当鱼腥藻培养液中含有自然富营养化水体细菌时,添加等量的光合细菌6 d后抑藻率达到65.41%,表明光合细菌单独作用对蓝藻无抑制效果,但可能与自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细菌之间存在某种偶联作用,共同抑制鱼腥藻的生长。3、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共分离得到38株细菌,以Anabaena cylindrica为抑藻对象,将分离得到的细菌分别和Rhodopseudomonas JS进行联合抑藻实验,其中有一株细菌本身有明显的抑藻效果,五株细菌与光合细菌联合抑藻效果明显,尤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B-31与光合细菌联合抑藻效果最显着。终浓度106 CFU/mL的Pseudomonas AB-31对鱼腥藻的抑制率只有15.61%,但是加入终浓度为105 CFU/mL的Rhodopseudomonas JS联合作用后对鱼腥藻的抑藻率可以达到87.40%,并且两者初始浓度越大抑藻效果越明显。联合处于稳定期的Rhodopseudomonas JS菌,在鱼腥藻处于营养成分越缺乏的情况下,抑藻效果更好;Pseudomonas AB-31和Rhodopseudomonas JS联合作用对蓝藻产生抑制,对绿藻生长则没有明显的影响,联合抑藻作用对蓝藻和绿藻表现出差异性。4、通过Pseudomonas AB-31和Rhodopseudomonas JS不同组分的抑藻实验,确定抑藻的主体是Pseudomonas AB-31,Rhodopseudomonas JS虽然没有明显抑藻效果,但是其发酵上清液可以强化假单胞菌菌体的抑藻作用,使Pseudomonas AB-31对鱼腥藻的抑制率由之前的27.61%提升为86.88%。光合细菌发酵上清液中存在某些活性物质可以加强假单胞菌的抑藻效果。5、通过一些理化性质来初步判断Rhodopseudomonas JS产生的活性物质性质,活性物质具有耐强酸强碱的能力,耐高温性、小于1 kD,可以溶解于乙醇,水溶性较强。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以强化富营养化水体细菌的抑藻作用,实际应用中光合细菌抑藻的机制很可能为:光合细菌强化原位环境细菌对蓝藻的抑制作用。

叶晓明[8](2019)在《香榧绿藻的培养、鉴定及其对香榧叶片光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榧是我国特产、世界稀有的经济树种,它集果用、油用、药用等为一体,经济价值非常高。近年来,随着香榧产业的发展,香榧绿藻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香榧树的生长,给榧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有关香榧绿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危害机理尚不明确,病原种类也尚无定论。本论文以自然状态下被香榧绿藻不同程度寄生的10年生香榧嫁接苗的一年生叶片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光合速率、比叶质量、叶绿素和氮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并从三个不同地区采集香榧绿藻进行室内培养,观察香榧绿藻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结合18S rDNA和ITS基因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香榧绿藻的种属类别;同时采用田间常用的6种防治药剂对香榧绿藻进行室内防治试验,探索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为香榧绿藻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一、随着香榧绿藻感染程度的增加,香榧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含水量、比叶质量、小叶数量等均呈下降趋势,同时小叶曲度呈上升趋势,而患病香榧树未感染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叶片。二、根据形态学鉴定结果,A组香榧绿藻与引起番茄绿藻病的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形态相近,B组香榧绿藻与引起黄瓜绿藻病的丝藻(Ulothrix sp.)形态相近。但根据18S rDNA和ITS区基因序列比对发现,两组香榧绿藻均与栅藻科Scenedesmace的Asterarcys quadricellulare的同源性高,相似率达100%,且香榧绿藻对pH的反应规律也与栅藻科Scenedesmace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相近。三、香榧绿藻具有较强的耐碱性和耐阴性,在pH值为9.010.0的环境中生长较好,异养环境中适度遮阴有利于香榧绿藻的生长;石硫合剂、五水硫酸铜、生石灰、肥皂粉等药剂均可有效防治香榧绿藻,防治率最高分别可达89.80%、98.86%、91.44%、97.27%。本研究分析了香榧绿藻的病原及危害,为今后科研工作者对香榧绿藻的认识提供理论基础;并比较了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为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孙万里[9](2018)在《大连地区稻田水绵危害性调查与防控方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水稻生产和消耗大国,水稻的收获情况对于我国的粮食价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辽宁省水稻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然而,作为一个生产体系,水稻种植一直存在着风险,有害生物对水稻产量构成了威胁,如禾本科杂草水绵,但对水绵的研究却不多。稻田水绵泛滥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稻区的重要灾害,主要危害是降低稻田水温,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当水绵达90%覆盖面积时,晴天可使水温较无水绵地块降低达2.8℃,水体p H比无水绵地块高1.07;水稻株高降低可达6.8 cm,减产达6.87%。目前在治理水绵的时候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从化学和物理角度出发的,但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溶藻细菌作为水绵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对于自然界的危害最小,效果最理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大连市庄河市青堆镇宝宁村水稻土壤样品中提取的溶藻细菌样品,共分离获得9个菌株,对其进行了连续传代5次的遗传稳定性试验,择优选取2个菌种进行研究,分别将其编号为A3和A8。用革兰氏染色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观察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形态,对其数值进行测定,初步鉴定菌株A3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A8为醋杆菌属(Acetobacter)。试验结果表明,A3和A8菌株对防除水绵均具一定效果,A3菌株防除水绵效果好于A8菌株。当A3菌液浓度为1.28×108 cfu·ml-1时处理第4天水绵叶绿素a去除率高达65.85%,对水绵有较高的防除效果。将不同防控方法对稻田水绵防除效果应用到田间试验,发现加入A3菌株的有益微生物处理对水绵的防治效果最好,有益微生物处理对稻田水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水体p H值,增加稻田水温、水稻株高、分蘖数、水稻产量相关指标,使产量较CK增加6.46%,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陈炳宇[10](2018)在《铜对蓝绿藻体内砷的生物累积和转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和化学除藻作业等途径使As、Cu等金属元素进入湖泊水体,导致湖泊中出现复合金属污染情况。目前针对单一金属元素对生物体污染效应的研究较多,但相关研究表明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不同于单一金属作用,同时毒性较强的As等元素通过生物之间进行传递,且不同形态具有不同毒性,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因而对处于食物链前端的浮游藻类在As+Cu复合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关研究显得较为必要,阐明在现实污染环境中两种金属元素对蓝绿藻生长的影响以及藻体内总砷和砷形态的迁移转化规律。本文研究了As(Ⅴ)单独存在及与Cu(Ⅱ)共存时对蓝绿藻生长状况以及藻体对砷的生物累积和转化的影响。在不同浓度As(Ⅴ)和Cu(Ⅱ)暴露条件下,对藻细胞含量、藻体叶绿素a含量、藻细胞比生长速率、藻体总砷含量、生物富集系数、相关性系数和藻体砷形态进行实验测定分析发现:(1)低浓度Cu(Ⅱ)和As(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无铜和低浓度Cu(Ⅱ)存在时促进藻体的生长,但中高浓度的Cu(Ⅱ)可导致水体pH和藻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2)Cu(Ⅱ)对蓝绿藻体内总砷的生物富集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随着Cu(Ⅱ)浓度的升高而增强;(3)中低浓度Cu(Ⅱ)对藻体内砷的各形态迁移转化均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当Cu(Ⅱ)处于1000ug/L的较高水平时,会促进藻体内As(Ⅴ)转化为MMA。

二、硫酸铜防治绿藻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铜防治绿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烟草漂浮育苗小球藻和颤藻的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藻类
        1.1.2 供试药剂
    1.2 实验方法
        1.2.1 藻类的培养
        1.2.2 藻类的鉴定
        1.2.3 不同药剂对藻类的抑制作用实验
    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漂浮育苗池藻类分离鉴定结果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球藻抑制作用效果
    2.3 不同药剂对颤藻的抑制效果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2)烟草漂浮育苗有害藻类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漂浮育苗系统中的优势藻类及其生态习性
    1.1 蓝藻门颤藻
    1.2 硅藻门舟形藻
    1.3 绿藻门小球藻
2 有害藻类的危害方式和致病机制
    2.1 有害藻类的危害方式
    2.2 藻毒素致病机制
        2.2.1 有害藻类的神经毒素
        2.2.2 有害藻类的肝毒素
        微囊藻毒素
        节球藻毒素
        筒胞藻毒素
    2.3 环境条件与有害藻类毒素产生
3 漂浮育苗中的防藻除藻技术
    3.1 育苗播种前的源头防藻
        1)选用卫生的育苗材料和洁净的水源,避免污水中的藻类混入漂浮池。
        2)育苗环境及育苗材料的深度消毒。
    3.2 加强苗期全程的环境管理—生态控藻
        1)烟苗棚内温湿度的精准管理:
        2)光照调节:
        3)营养管理:
    3.3 有害藻类的应急防治—药剂除藻
    3.4 有害藻类的生物防治—生防抑藻
4 问题与建议
    4.1 加强有害藻类的基础研究
    4.2 加强有害藻类知识的科普工作,不断提高防藻意识
    4.3 加强有害藻类的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应用

(3)硫酸铜对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湖泊富营养化
        1.1.2 藻华的危害
        1.1.3 湖泊水华与影响因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控藻方法
        1.2.2 硫酸铜除藻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典型城市湖泊藻类种群结构的生物地理分布
    2.1 采样点概况
    2.2 采样与分析方法
        2.2.1 水样采集
        2.2.2 水质测定
        2.2.3 藻类种群结构分析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水质特征
        2.4.2 藻密度分析
        2.4.3 藻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4.4 生态网络分析
        2.4.5 藻类种群与水体水质及地理位置间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氧化损伤机制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藻种与培养
        3.1.2 实验设计
        3.1.3 主要试剂
    3.2 测定与分析方法
        3.2.1 藻细胞计数
        3.2.2 叶绿素a(chlorophyll-a)含量的测定
        3.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3.2.4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2.5 ATP含量的测定
        3.2.6 剩余铜含量的测定
        3.2.7 K~+释放的测定
        3.2.8 碳源代谢活性分析
        3.2.9 藻细胞有机物的测定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3.4.2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光合活性的影响
        3.4.3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
        3.4.4 铜绿微囊藻细胞ATP的变化特征
        3.4.5 剩余铜含量的分析
        3.4.6 铜绿微囊藻细胞碳代谢特征
        3.4.7 细胞内K~+的释放
        3.4.8 铜绿微囊藻细胞有机物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硫酸铜在城市湖泊藻类生长控制的实际应用
    4.1 研究样点概况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分析方法
        4.3.1 水质分析
        4.3.2 藻类计数及鉴定
        4.3.3 藻类溶解性有机物的测定
        4.3.4 剩余铜含量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城市湖泊藻密度的抑制分析
        4.4.2 藻类种群结构的变化特征
        4.4.3 剩余铜含量的分析
        4.4.4 藻类有机物的特征
        4.4.5 硫酸铜实际应用的经济成本核算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成果

(4)光质与扰动方式对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联合控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状
        1.1.2 蓝藻水华治理技术概述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野外中观实验模拟太湖风浪扰动条件下不同光质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实验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质理化指标特征及变化
        2.3.2 不同光质对浮游植物组成及生长的影响
        2.3.3 浮游植物类群及主要优势种演替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质与不同扰动方式对微囊藻水华的控制效果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水质理化指标特征及变化
        3.3.2 浮游植物类群细胞丰度及生物量变化
        3.3.3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质与扰动联用控制微囊藻水华野外中试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水质理化指标特征及变化
        4.3.2 浮游植物类群细胞丰度及生物量变化
        4.3.3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4.3.4 微囊藻群体形态及大小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南太湖入湖河流藻类分布特征及蓝藻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湖蓝藻水华现状
        1.1.1 蓝藻与蓝藻水华
        1.1.2 蓝藻水华暴发机制
        1.1.3 太湖蓝藻水华现状
    1.2 蓝藻水华防治技术
        1.2.1 物理防治技术
        1.2.2 化学防治技术
        1.2.3 生物防治技术
    1.3 蓝藻资源化利用
        1.3.1 蓝藻好氧堆肥
        1.3.2 蓝藻厌氧发酵
        1.3.3 高值物质提取
        1.3.4 生物炭制备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太湖(湖州地区)入湖河流藻类分布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概况
        2.2.2 采样点及样品采集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叶绿素a含量
        2.3.2 藻类种类组成
        2.3.3 Alpha 多样性
        2.3.4 藻类群落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藻源生物炭改性制备及其除藻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藻源生物炭除藻性能研究
        3.3.2 改性藻源生物炭除藻影响因素
        3.3.3 改性藻源生物炭除藻影响因素响应曲面优化
        3.3.4 藻类有机物去除
        3.3.5 污染原水处理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藻源生物炭除藻过程机制探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藻源生物炭结构表征
        4.3.2 絮体特性分析
        4.3.3 Zeta电位分析
        4.3.4 eDLVO相互作用能分析
        4.3.5 改性藻源生物炭除藻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基于藻间化感作用的酚基活性物质抑藻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蓝藻水华的概述
        1.1.1 蓝藻水华的危害
        1.1.2 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
    1.2 化感作用的概述
        1.2.1 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作用
        1.2.2 藻类间的化感作用
    1.3 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概况
        1.3.1 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1.3.2 具有抑藻活性的化感物质
        1.3.3 化感物质抑制藻类生长的机理
        1.3.4 化感物质控藻的安全性
    1.4 论文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藻种的选择
        2.1.2 培养基
        2.1.3 生物毒性实验材料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藻种的适应性培养及扩大培养
        2.2.2 抑制藻类生长实验
        2.2.3 抑藻机理分析实验
    2.3 分析测定方法
        2.3.1 藻生物量的测定
        2.3.2 平均比增长率、相对抑制率及半抑制浓度的计算
        2.3.3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3.4 藻细胞生理特征分析
        2.3.5 藻类有机物特征分析
        2.3.6 水质指标检测
第三章 蓝藻与绿藻的竞争结果与途径分析及化感物质的鉴定与筛选
    3.1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3.1.1 实验设计
        3.1.2 竞争抑制参数的计算
    3.2 三种蓝藻与绿藻的竞争结果
        3.2.1 三种蓝藻与绿藻的纯培养与混合培养增殖情况
        3.2.2 三种蓝藻与绿藻两两混合培养的竞争抑制参数
    3.3 三种蓝藻与绿藻的竞争途径分析
        3.3.1 氮与磷对竞争结果的影响
        3.3.2 藻培养滤液对藻生物量增殖的影响
    3.4 四尾栅藻化感物质的鉴定结果
    3.5 有效化感物质的筛选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BC对四种蓝藻的抑制效能
    4.1 TBC浓度对蓝藻种群增殖规律的影响
    4.2 pH对TBC抑藻效果的影响
    4.3 温度对TBC抑藻效果的影响
    4.4 藻初始生物量对TBC抑藻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BC对两种徽囊藻的抑制机理
    5.1 实验设计
        5.1.1 藻细胞胞内有机分泌物的提取
        5.1.2 藻细胞胞外有机分泌物的提取
    5.2 TBC对两种微囊藻胞内分泌物的影响
        5.2.1 藻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的变化
        5.2.2 藻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5.2.3 藻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5.2.4 藻细胞内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
    5.3 TBC对两种微囊藻胞内有机物分泌的影响
        5.3.1 多糖含量的变化
        5.3.2 TOC浓度的变化
        5.3.3 荧光光谱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BC与三种化感抑藻物质的效能及比较
    6.1 邻苯二酚对两种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1.1 邻苯二酚对水华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1.2 邻苯二酚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2 盐酸小檗碱对两种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2.1 盐酸小檗碱对水华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2.2 盐酸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3 龙胆酸对两种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3.1 龙胆酸对水华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3.2 龙胆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6.4 四种化感物质的抑藻效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TBC在天然原水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7.1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7.1.1 实验设计
        7.1.2 数据分析
    7.2 TBC在三种天然原水中的效能
        7.2.1 在TBC作用下三种天然原水中藻类种群密度的变化
        7.2.2 在TBC作用下三种天然原水水质的变化
    7.3 TBC在天然原水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7.3.1 TBC在天然原水中对斑马鱼及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研究
        7.3.2 TBC在天然原水中的降解与残留
        7.3.3 TBC的降解产物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7)光合细菌强化富营养化水体细菌抑制蓝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
        1.1.1 蓝藻水华的成因
        1.1.2 蓝藻水华危害
        1.1.3 蓝藻水华治理研究现状
    1.2 溶藻细菌防治水华的进展
        1.2.1 溶藻细菌定义
        1.2.2 溶藻细菌的作用方式
        1.2.3 溶藻细菌的应用和局限性
        1.2.4 溶藻行为与相互作用
    1.3 光合细菌及其水产应用
        1.3.1 光合细菌分类学
        1.3.2 光合细菌在水产中应用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合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光合细菌的富集
        2.3.2 光合细菌的分离
        2.3.3 菌液吸收峰点试验
        2.3.4 光合细菌16S rDNA鉴定和进化树构建
    2.4 结果和讨论
        2.4.1 光合细菌的富集和分离
        2.4.2 光合细菌的显微形态特征和菌液特征吸收峰点
        2.4.3 光合细菌菌株的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5 小结
第三章 光合细菌强化原位环境细菌抑藻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微藻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3.3.2 富营养化水体细菌的获取和分离鉴定
        3.3.3 光合细菌的培养
        3.3.4 藻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3.5 联合原位环境细菌抑藻实验
        3.3.6 不同初始菌体浓度的添加
        3.3.7 不同发酵天数的光合细菌液制备
        3.3.8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联合抑藻
        3.3.9 不同生长时期蓝藻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Rhodopseudomonas JS菌联合原位环境细菌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3.4.2 Rhodopseudomonas JS联合单一细菌抑藻
        3.4.3 原位环境细菌的鉴定
        3.4.4 比较不同发酵天数的Rhodopseudomonas JS菌联合抑藻效果
        3.4.5 比较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联合抑藻效果
        3.4.6 比较不同菌体初始浓度的抑藻效果
        3.4.7 比较对不同生长时期的藻的联合抑藻效果
        3.4.8 对几种蓝藻、绿藻的联合抑藻效果
        3.4.9 不同种类的光合细菌与Pseudomonas AB-31 联合抑藻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hodopseudomonas JS联合抑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探究Rhodopseudomonas JS和 Pseudomonas AB-31 联合抑藻有效部分
        4.3.2 pH对 Rhodopseudomonas JS上清液联合抑藻效果的影响
        4.3.3 温度对Rhodopseudomonas JS上清液联合抑藻效果的影响
        4.3.4 透析
        4.3.5 联合细菌抑藻物质的初步分离
    4.4 结果与讨论
        4.4.1 Rhodopseudomonas JS和 Pseudomonas AB-31 联合抑藻的有效组分
        4.4.2 pH对 Rhodopseudomonas JS上清液联合抑藻效果的影响
        4.4.3 温度对Rhodopseudomonas JS上清液联合抑藻效果的影响
        4.4.4 Rhodopseudomonas JS上清液透析后联合抑藻效果
        4.4.5 Rhodopseudomonas JS诱导活性物质的粗分离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香榧绿藻的培养、鉴定及其对香榧叶片光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香榧病虫害研究进展
        1.1.1 香榧病虫害种类
        1.1.2 香榧病害
        1.1.2.1 香榧苗木立枯病
        1.1.2.2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
        1.1.2.3 香榧紫色根腐病
        1.1.2.4 香榧疫病
        1.1.3 香榧虫害
        1.1.3.1 香榧小卷蛾
        1.1.3.2 白蚁
        1.1.3.3 香榧瘿螨
        1.1.3.4 香榧硕丽盲蝽
        1.1.4 香榧病虫害综合防治
    1.2 香榧光合生理研究现状
        1.2.1 香榧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2.2 香榧逆境光合研究进展
    1.3 绿藻研究进展
        1.3.1 绿藻病研究进展
        1.3.2 香榧绿藻研究进展
        1.3.3 绿藻的生活习性及培养方法
        1.3.3.1 绿藻的生活习性
        1.3.3.2 绿藻的培养方法
        1.3.3.3 藻类的分离纯化
        1.3.4 藻类鉴定
        1.3.4.1 传统形态学方法
        1.3.4.2 分子生物学法
    1.4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1.1 香榧叶片
        2.1.1.2 香榧绿藻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香榧叶片光合的测定
        2.2.2 香榧叶片形态指标测定
        2.2.3 香榧叶片元素测定
        2.2.3.1 叶绿素含量测定
        2.2.3.2 叶片氮含量测定
        2.2.4 香榧绿藻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2.2.4.1 香榧绿藻的混合培养
        2.2.4.2 香榧绿藻的分离纯化培养
        2.2.4.3 香榧绿藻生长曲线的绘制
        2.2.4.4 pH对香榧绿藻生长的影响
        2.2.4.5 光照对香榧绿藻生长的影响
        2.2.5 香榧绿藻的分子鉴定
        2.2.5.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5.2 18S rDNA序列获取
        2.2.5.3 ITS基因序列获取
        2.2.5.4 特异性序列分析
        2.2.6 香榧绿藻的防治
        2.2.7 数据处理
        2.2.7.1 叶片光合生理数据处理
        2.2.7.2 吸光度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3.1.1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3.1.2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3.1.3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3.2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生长的影响
        3.2.1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形态的影响
        3.2.2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质量的影响
    3.3 不同地区香榧绿藻形态学差异分析
    3.4 香榧绿藻生长动态分析
        3.4.1 两组香榧绿藻的生长曲线
        3.4.2 不同pH条件下香榧绿藻的生长动态
        3.4.3 不同光照条件下香榧绿藻的生长动态
        3.4.3.1 光照对液体培养基中香榧绿藻生长的影响
        3.4.3.2 光照对固体培养基中香榧绿藻生长的影响
    3.5 香榧绿藻的分子鉴定
        3.5.1 香榧绿藻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3.5.2 香榧绿藻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6 不同药剂对香榧绿藻的防治作用
        3.6.1 不同药剂1000倍液对香榧绿藻生长的影响
        3.6.2 不同药剂100倍液对香榧绿藻生长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香榧绿藻对香榧叶片光合及生长的影响
        4.1.2 香榧绿藻的鉴定
        4.1.3 香榧绿藻的防治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大连地区稻田水绵危害性调查与防控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稻田水绵危害及防控方法研究综述
    1 水绵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2 稻田水绵发生的原因及其田间消长规律
    3 稻田水绵的危害
    4 稻田水绵防控方法及研究进展
        4.1 物理方法防控水绵
        4.2 化学方法防控水绵
        4.3 生物方法防控水绵
    5 生物方法防除稻田水绵研究进展
        5.1 溶藻细菌防除水绵方式及机理
        5.2 溶藻细菌防除水绵研究进展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7.1 研究目标
        7.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田水绵对水稻危害性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点
        1.2 调查方法
        1.3 调查时间
        1.4 调查项目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水绵生育阶段的调查
        2.2 水绵对水稻的危害性调查结果
    3 小结
第三章 溶藻细菌的鉴定及防除水绵效果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水绵及其培养
        1.2 培养基
    2 试验方法
        2.1 溶藻细菌的分离
        2.2 溶藻细菌的遗传稳定性试验
        2.3 试验方法
        2.4 水绵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
        2.5 溶藻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2.6 溶藻细菌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溶藻细菌分离结果
        3.2 溶藻细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
        3.3 溶藻细菌的特性与鉴定
        3.4 菌株A3和A8防除水绵效果
        3.5 水绵防除试验过程中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3.6 不同浓度菌株防除水绵效果
    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防控方法对稻田水绵防除效果研究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播种方法
        1.4 测定项目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水绵覆盖面积对稻田水温的影响
        2.2 不同水绵覆盖面积对水体pH的影响
        2.3 不同水绵覆盖面积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2.4 水绵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2.5 水绵对水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铜对蓝绿藻体内砷的生物累积和转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砷的毒性与来源
        1.1.2 湖泊中的铜元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浮游藻类对砷的迁移转化研究
        1.2.2 铜对藻体的影响
        1.2.3 复合重金属污染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1.2.4 水体中砷形态研究
        1.2.5 水生食物链中砷形态迁移转化研究
        1.2.6 砷形态分析的提取测定方法
        1.2.7 砷形态分析的测定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藻样的采集与培养
        2.1.1 藻样的采集
        2.1.2 藻样的鉴定
        2.1.3 藻样的扩大培养
    2.2 实验方案
        2.2.1 蓝绿藻对As(Ⅴ)的暴露实验
        2.2.2 Cu(Ⅱ)存在条件下蓝绿藻对As(Ⅴ)的暴露实验
    2.3 仪器与试剂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试剂
    2.4 测定方法
        2.4.1 藻液pH的测定
        2.4.2 藻样叶绿素a的测定
        2.4.3 藻体藻细胞密度的测定
        2.4.4 藻体中总砷含量的测定
        2.4.5 藻体中砷形态含量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2.5.1 藻细胞比生长率的计算
        2.5.2 生物富集系数的计算
        2.5.3 相关性分析
        2.5.4 质量控制
第3章 蓝绿藻对As(Ⅴ)的富集与迁移转化
    3.1 As(Ⅴ)对蓝绿藻生长的影响
        3.1.1 藻的种类
        3.1.2 扩大培养期藻体总叶绿素a的变化情况
        3.1.3 暴露培养期藻体总叶绿素a和藻密度的变化情况
        3.1.4 藻细胞比生长速率
        3.1.5 暴露培养期藻体种类变化情况
        3.1.6 暴露培养期藻液pH的变化情况
    3.2 蓝绿藻对As(Ⅴ)的吸收和转化
        3.2.1 不同浓度As(Ⅴ)条件下藻体总砷的变化
        3.2.2 不同浓度As(Ⅴ)条件下藻体生物富集系数
        3.2.3 不同浓度As(Ⅴ)条件下藻体砷形态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u(Ⅱ)存在条件下蓝绿藻对As(Ⅴ)的富集和迁移转化
    4.1 Cu(Ⅱ)存在条件下As(Ⅴ)对蓝绿藻生长的影响
        4.1.1 总叶绿素a变化情况
        4.1.2 藻液pH的变化情况
    4.2 Cu(Ⅱ)存在条件下蓝绿藻对As(Ⅴ)的吸收和转化
        4.2.1 不同浓度Cu(Ⅱ)条件下藻体总砷的变化
        4.2.2 不同浓度Cu(Ⅱ)条件下藻体生物富集系数
        4.2.3 相关性分析
        4.2.4 不同浓度Cu(Ⅱ)条件下藻体砷形态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硫酸铜防治绿藻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烟草漂浮育苗小球藻和颤藻的防治药剂筛选[J]. 万笑迎,康晓博,黄微微,郑潜,赵一鸣,常栋,李建华,蒋士君,崔江宽. 农药, 2021(12)
  • [2]烟草漂浮育苗有害藻类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崔江宽,常栋,万笑迎,康晓博,赵一鸣,黄微微,郑潜,李建华,王雪芬,孟颢光,蒋士君. 中国烟草学报, 2021(04)
  • [3]硫酸铜对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D]. 宗容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光质与扰动方式对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联合控藻研究[D]. 徐磊. 江南大学, 2021(01)
  • [5]南太湖入湖河流藻类分布特征及蓝藻资源化利用研究[D]. 蒋超. 浙江大学, 2021(09)
  • [6]基于藻间化感作用的酚基活性物质抑藻效果及机理研究[D]. 仇永婷.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7]光合细菌强化富营养化水体细菌抑制蓝藻的研究[D]. 罗智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香榧绿藻的培养、鉴定及其对香榧叶片光合的影响研究[D]. 叶晓明.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大连地区稻田水绵危害性调查与防控方法比较研究[D]. 孙万里.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10]铜对蓝绿藻体内砷的生物累积和转化影响研究[D]. 陈炳宇.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硫酸铜防治绿藻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