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屋面高层栏杆抗震抗风设计验算

突出屋面高层栏杆抗震抗风设计验算

一、突出屋面高耸栏板的抗震和抗风设计验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宝[1](2020)在《复杂场况下某煤场棚化设计与施工研究》文中认为露天堆煤场在遇到大风天气会产生大量扬尘污染空气,造成物料流失,污染大气环境。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依旧严峻,对工业设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现有邯郸某大型储煤场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与一般新建项目不同,本项目要求在既有堆煤场上直接进行棚化改造,厂区生产设备和构筑物在空间上分布不规律,地质条件不良。这些将严重干扰结构布置和施工,以此为背景,探索研究复杂场况下的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为相关工程提供实践依据。通过项目要求及对厂区干扰因素详细分析以,对比不同结构形式,利用骨架膜结构的优点,在不拆除原有构筑物并维持生产前提下进行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基础布置和上部结构方案设计,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从平面上和高度上躲避或利用原有构筑物,设计出安全合理满足使用要求的钢骨架结构,提出应对复杂场况的结构布置设计方案。在结构设计中运用STCAD管桁架计算程序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并优化,得到桁架尺寸及杆件规格。在分析计算过程中通过对比不同计算模型属性,阐述梁杆单元计算结果的区别和原因。利用ABAQUS对桁架中的典型节点进行有限元模拟,应力分布和大小的分析结果表明桁架杆件之间角度设计合理,即使在本工程受到的最不利荷载组合下,节点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节点具有良好的安全储备。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和构筑物的限制,因地制宜,提出符合现场作业条件的施工方案。从测量定位、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到桁架制作、拼接、吊装,各个环节都受到现场环境的影响。对不同的地基条件采用不同形式基础,放坡受限基坑采用钢板桩支护等。灵活运用现场空闲地面完成桁架拼装,按桁架所处位置采用不同的吊装方案,确定起重机站位,对吊装受限的桁架设计跨越、穿越、空中接力等吊装方案。通过对本项目的后续运行的观察,项目达到了环保目的,满足使用要求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王铁龙,陈方明,田海姣,刘丹,周靖凯[2](2020)在《大跨超高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文中提出某建筑净空需求为长170 m、宽80 m、高75 m,一面设80 m×65 m大门,顶部设有电动单梁吊。建筑采用正放四角锥空间网格结构,大门采用索膜结构。基于工程设计,介绍了结构设计参数及荷载取值,计算分析了地震作用、风荷载、温度荷载作用下结构静动力特性,研究了结构整体稳定性,采用外扩累积提升的施工方案,利用整体液压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安装,供相关工程设计参考。

方浩宇[3](2019)在《结合结构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以结构类型为载体》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研究结合结构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以结构类型作为载体,并变化结构类型以形成方法。研究通过“结构类型-结构变型-结构变形”这一组关系的架构来探讨设计观念、设计方法以及实现方式。首先,论文阐述结构类型启动的设计观念。一方面将其作为空间与结构的中介,发掘结构类型参与空间构成的潜力;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历史与结构的中介,归纳结构类型连结历史记忆的途径。然后,论文研究以结构类型变化介入空间构成形成的设计方法。间与跨的类型变化从水平向改变开间与跨度的原型对应关系;空与隙的类型变化从垂直向纳入间隙作为同时构成结构与空间的要素,并探究其相互影响转化的方法。而后,论文研究具体结构形式变化以完成变型作为实现方法,从刚度调配与利用地形两方面介入,优化结构效能的同时最终完成空间构成。最后将设计方法在设计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应用,检验设计方法并通过反馈推进方法的研究。全文约56000字,图片约176幅。

黄振兴[4](2019)在《变电站内避雷针拔梢钢管单杆结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避雷针是防止变电站内配电装置遭受雷电损坏的保障。根据GB50135-2006,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其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风荷载是其控制荷载。与传统圆柱形单钢管独立避雷针相比,拔梢杆单钢管结构的力学表现更优秀;除传统材料力学方法外,目前避雷针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以脉动风速时程模拟为主要手段的随机振动模型设计法和以有限元软件建模的拟静力风荷载作用设计法;由于脉动风速时程模拟过于耗时、有限元软件版权费用昂贵等原因,两者均未被具体设计人员大规模应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比较了《变电构架设计手册》风振系数和AR法风振系数用于单钢管独立避雷针设计时的结构可靠性高低。从某6度抗震设防区220kV变电站内避雷针更换工程实例出发,给出了35m单钢管避雷针按《手册》和相关规范的材料力学计算方法,包括钢管强度验算、避雷针30m标高处的水平位移计算等。基于避雷针的组装图,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且将《手册》中的风振系数和AR模拟风振系数分别代入计算该结构的水平位移,比较了两者的大小;(2)研究了单钢管独立避雷针的P-Δ效应增大因子。基于该220kV变电站原设计方案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建立了25m、35m、45m、55m、60m单钢管独立避雷针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基本风压0.21.2之间,考虑P-Δ效应和不考虑P-Δ效应时,其支架顶部水平位移;并总结出了P-Δ效应增大因子取值;(3)研究了钢管的拔梢坡度与顶部水平位移的关系。根据管壁厚度和拔梢坡度不同,建立了4×28个10m高、底部外径为450mm,和7×53个10m高、底部外径为1200mm的拔梢杆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数据,绘制了拔梢坡度与钢管顶部水平位移的关系曲线,并得出随拔梢坡度增大其顶部水平位移有减小趋势的结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拔梢单钢管独立避雷针结构设计简化方法,将方便广大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效率,有利于拔梢杆的推广使用。

杨琪[5](2018)在《东莞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建筑进行活化改造再利用在当今建筑时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东莞地区在急速城镇化建设中有许多村落存在大量的在建国以后新建的公共类建筑,如会堂建筑。随着村落的发展,这些建筑大部分已无法满足村民当下的生产生活要求,被废弃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建筑历史价值的重要性虽然远不及“文物建筑”,但建筑的质量保存较好且在村中往往处于核心地位,承载着村民的历史记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在城市建设中若将其拆除或任其荒废下去,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当地文化的流失,十分可惜。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政策的推广,东莞市政府开启名村建设活动,旨在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活化改造来使其满足当下发展需求,宣扬当地文化。在此背景下,作者有幸参与了东莞石鼓村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项目。如何结合石鼓村发展需求,在尊重石鼓会堂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活化改造,使其重新投入使用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进行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基于现场调研对石鼓会堂的地理区位、历史沿革以及建筑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结合当下人们对石鼓会堂的发展需求,明确会堂在活化改造中的新功能定位,同时对原会堂进行建筑评价分析,明确原会堂的建筑结构质量状况及其历史价值。然后本文基于上述基础研究内容进行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针对基于上述研究而总结出的设计难点选取并分析活化改造设计案例,总结出活化改造设计策略,为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基于基础研究内容,以活化改造设计策略为参考,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活化改造设计措施。文章最后就整个活化改造设计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石鼓会堂的后期运营和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的。沿着这一思路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为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具有参考意义的活化改造策略及措施。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是东莞片区会堂建筑活化改造设计的一次实践,对推进当地名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东莞片区会堂建筑活化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其他地区近似的会堂建筑活化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张文波[6](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晁建秋[7](2016)在《边界条件和地貌对柱面和鞍型网壳等效静风荷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柱面网壳结构和鞍型网壳结构是两种典型的大跨屋盖结构形式,工程应用广泛。风荷载是该类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之一。现行规范GB.50009-2012中抗风设计条文给出的主要是针对高层、高耸等仅考虑第一阶振型的结构形式的风荷载计算方法,而对大跨结构没有明确给出相关规定。目前,本课题组已有针对这两类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研究,但对结构支承条件和地貌影响考虑不够全面。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拓展,在工程常用的范围内变化风荷载参数和结构设计参数,研究了四边支承的单层柱面网壳结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参数化规律,以及不同地貌类型风场对鞍型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提出供结构设计参考的等效静风荷载确定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完成四边支承柱面网壳结构和鞍型网壳结构的结构设计和动力特性分析。建立柱面网壳结构模型和鞍型网壳结构模型,使结构参数涵盖工程常用的范围,对所有结构工况进行模态分析,研究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规律。(2)柱面和鞍型网壳结构风致响应特性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结构背景响应与共振响应分布规律,以及动力响应中各振型的参与程度。选取若干典型的柱面和鞍型网壳结构,计算这些结构工况在0度到90度内11个不同风向风荷载作用下的风致响应,分析结构的不利风向。研究发现,该类结构的风压数值最不利风向角与结构风致响应最不利风向角存在明显区别,确定了这两类结构风致响应的最不利风向角。(3)四边支承柱面网壳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的工程化研究。考虑不同风荷载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并考虑工程应用的方便性,得到便于工程应用的等效风压系数表达方式。(4)研究不同地貌类型风场对鞍型网壳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分析中国荷载规范规定的四类风场对该类结构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给出基于B类风场等效静风荷载表达形式,考虑其它类型风场影响的等效静风荷载转化系数建议值。

成斌[8](2015)在《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羌族民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民居正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表现在建构体系、功能空间、材料更替、文化发展等诸方面,由于缺乏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羌族民居在自发转型背景下,出现脱离生态优势、盲目跟风城市住宅、迷失地域文化的现象;汶川灾后重建,促进了羌族民居的现代转型,发展现代羌族民居成为时代的需要。寻找经济、技术、自然、社会与现代民居之间的新逻辑关系,建立与之对应的现代建筑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现代羌族民居共性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于完善民居的设计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为研究对象,从传统羌族民居解析和现代羌族民居演变研究入手,应用理论研究、田野调查、物理环境测试的方法,从建筑空间、适宜技术、羌族建筑文化的角度切入现代民居建筑模式的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各个历史时期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特征及演进规律,提出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理论建构和技术建构问题,最后总结提出现代羌族民居设计创作的地域性方法。从羌族人居环境整体观角度,论文剖析了羌族传统民居的生成环境,总结了其地域特征和建筑模式:规整平面、竖向功能分化、内向空间是其典型的建筑空间模式,收分体形、厚重围护、天然材料、地屋同构、是其基本的地域技术模式;独特羌碉形象、质朴石木肌理、简洁收分形体、罩楼挑楼过街楼是其典型建筑文化语言模式;择地避灾、自然通风、顺应气候是其朴素自然生态观;羌族传统民居的地域基因和思想精髓仍然是现代羌族民居建设应秉承和发扬的重要因素。从影响现代羌族民居发展的多个要素的变化入手,论文分析了各种变化要素带给羌族民居功能结构、空间关系、建构方式、建筑风貌的改变,系统地总结羌族民居的演变特点和演进规律,为现代民居创作找寻设计的依据和重点。从系统论角度提出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理论建构,分析了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基本要求和制约要素,提出从用地空间模式、生土复合建构模式、羌族建筑语言模式三方面进行现代建筑模式技术建构,通过三者之间共同作用,实现民居功能、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用地空间模式是综合考虑用地政策、地形条件、组合方式以及受力科学的基础上,建筑功能空间结构的组合关系,主要有河谷型、半山型、高原型三种类型,并完成组合方案示例设计;生土复合建构模式是根据羌族地区高烈度地质环境,从民居结构选型优化的角度提出的基于适宜技术的生土复合建构策略,包括石木混合建构、石砼复合建构、石钢复合建构三种模式;羌族建筑语言模式主要研究羌族民居的“方言”,从院落空间、建筑形体、材料肌理、立面装饰与色彩等方面,总结其表现部位与方式,从而找到实现民居建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的方法。基于地域主义思想,论文开展了现代羌族民居创作的地域性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提出现代羌族民居设计的目标是在自然环境主导下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在羌族社会文化影响下实现民居的继承与创新,在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实现适宜技术的融合与整合。其主要的设计方法为自然环境适应下的共生性设计、羌族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同构性设计和适宜技术制约下的相宜性设计。结合现代羌族民居模式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北川凉风垭羌寨设计项目上进行了方案创作实践,探讨了新民居多元创新的可能性;在茂县安乡羌寨建设上,开展了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工程应用实践,探讨了新民居多元创新的可行性。论文旨在推动羌族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为现代羌族民居设计提供技术指引,另一方面为保护及延续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作出贡献。

王科[9](2013)在《柱状屋盖结构抗风类型与等效静风荷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柱状屋盖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大跨屋盖形式,工程应用广泛。风荷载是该类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现行规范GB—50009中抗风设计条文给出的风荷载风振系数βz计算公式,主要是针对高层、高耸等仅考虑第一阶振型的结构形式,而对柱状盖结构没有明确给出相关规定。本文选择单层柱面网壳、双层柱面网壳以及平面拱形桁架三种柱状屋盖结构形式,研究风荷载、地震作用和结构参数在工程常用的范围内变化时,结构风振响应、地震效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变化规律,提出供结构设计参考的风荷载确定方法。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完成了三种矢跨比、三种长跨比共计9个柱面屋盖的同步测压风洞实验。(2)综合考虑各参数变化时,几类常用的柱状屋盖结构的地震响应与风振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荷载参数变化时,地震响应与风振响应均应考虑。(3)利用风振响应的三分量法的分析方法,对三类柱状屋盖结构形式进行系统化的参数分析,探讨了该类结构共振响应与背景响应比值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分别给出了这三类结构抗风类型划分的具体划分界限。(4)基于风振响应,研究三类柱状屋盖的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将其分为平均风压系数和等效静风荷载脉动风压系数两部分。研究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脉动风压系数峰值Cf(等效于规范推荐用的风振系数与体型系数乘积)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对求得的Cf进行数据拟合,将q表示为折算频率的函数;最后得到三类柱状屋盖的Cf建议公式,供该类结构抗风设计使用。工程应用时,可以根据Cf建议公式快速准确地确定柱状屋盖的设计用风荷载标准值。

张鑫鑫[10](2012)在《挑檐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建筑可以说是一门屋顶设计的艺术,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以及审美视角发生了改变,美观实用、造型新颖的高层建筑结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于人们眼前,在给城市增添靓丽风景的同时,也给结构设计分析带来了许多难题。甘肃泾川钢结构仿古塔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层层内收,沿竖向呈不规则结构,其挑檐悬挑尺寸较大,超过规范限定。对于大悬挑结构,风荷载、竖向地震荷载往往会成为结构的控制荷载。本论文以甘肃泾川舍利塔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和SATWE分别对结构进行实体建模,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对该仿古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计算整体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来验证该仿古塔的安全性。2、采用三种不同长度的挑檐模型,分别对结构进行风荷载与地震作用单工况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的对比,确定挑檐长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3、采用四种不同角度的挑檐模型,分别对结构进行风荷载与地震作用的单工况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的对比,确定挑檐角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4、选取结构中的典型挑檐,通过三种地震波,分析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分布情况。5、以计算流体力学为理论依据,运用大型商业CFD模拟软件包Fluent对泾川仿古塔进行数值风洞实验模拟。通过对挑檐表面进行区域划分,得出大挑檐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分布规律,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二、突出屋面高耸栏板的抗震和抗风设计验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出屋面高耸栏板的抗震和抗风设计验算(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场况下某煤场棚化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自然条件
        2.1.3 工程地质
    2.2 复杂场况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构方案设计
    3.1 结构选型
    3.2 设计复杂性分析
    3.3 解决方案
        3.3.1 地基处理与基础布置
        3.3.2 主桁架的布置方向
        3.3.3 桁架间距
        3.3.4 桁架及起拱高度
        3.3.5 联系桁架及支撑
    3.4 东侧山墙处桁架设计
    3.5 网格尺寸划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构设计与分析
    4.1 计算模型
        4.1.1 模型单元属性选择
        4.1.2 荷载与荷载组合
        4.1.3 计算模型属性特征
    4.2 杆件和节点优化方法
    4.3 设计结果与分析
        4.3.1 计算结果
        4.3.2 梁杆单元计算结果迥异分析
    4.4 基于abaqus的节点性能模拟
        4.4.1 Abaqus模型建立
        4.4.2 部件属性
        4.4.3 模型特征
        4.4.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4.4.5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4.4.6 节点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复杂场况下的施工方案研究
    5.1 复杂性及施工难点分析
    5.2 基础施工重难点
        5.2.1 放线定位
        5.2.2 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
    5.3 下料制作
        5.3.1 下料优化
        5.3.2 弯管与弧度较正
        5.3.3 接管工艺
    5.4 胎架及拼装设计
        5.4.1 拼装难点
        5.4.2 胎架与桁架制作测控方法
    5.5 吊装
        5.5.1 整体拼接精度控制措施
        5.5.2 特殊桁架吊装方案设计
        5.5.3 吊装流程
        5.5.4 细部措施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大跨超高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结构设计
    2.1 主体结构
    2.2 节点及柱脚设计
    2.3 基础设计
3 结构分析与计算
    3.1 设计荷载及参数取值
    3.2 地震作用下结构分析
    3.3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分析
    3.4 温度效应分析
    3.5 结构稳定计算分析
4 外扩累积提升施工
5 结束语

(3)结合结构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以结构类型为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0.2 相关研究概述
    0.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选型到类型——结构类型启动的设计观念
    1.1 结构类型作为空间与结构的中介
        1.1.1 形成空间特征
        1.1.2 扩大空间容量
        1.1.3 提升空间稠度
    1.2 结构类型作为历史与结构的中介
        1.2.1 要素形态延续
        1.2.2 结构关系延续
        1.2.3 材料形式延续
    1.3 小节
第二章 类型到变型——结构变型介入空间构成的设计方法
    2.1 间跨类型变化介入空间构成
        2.1.1 以跨度长短介入空间分化
        2.1.2 以移动约束介入空间特征
        2.1.3 以主次组合介入空间关系
    2.2 空隙类型变化介入空间构成
        2.2.1 以尺度大小介入空间分化
        2.2.2 以空实转化介入空间特征
        2.2.3 以内外交叠介入空间关系
    2.3 小节
第三章 变型到变形——结构变形完成空间构成的实现方法
    3.1 刚度调配实现结构变形
        3.1.1 以强弱互成调配刚度分布
        3.1.2 以组合整体强化片段刚度
    3.2 利用地形实现结构变形
        3.2.1 利用地形扩展基础结构
        3.2.2 利用地形混合结构体系
    3.3 小节
第四章 结构类型为载体的设计方法推动的设计研究
    4.1 结构类型方法启动的设计研究
        坡地艺术学校设计
    4.2 作为环境与建筑中介的结构类型——园林设计研究
        徐州水徐园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4)变电站内避雷针拔梢钢管单杆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避雷针的发明与发展概况
    1.3 避雷针的结构形式
        1.3.1 避雷针的定义及类型
        1.3.2 避雷针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风荷载及风参数的选取
    2.1 风的基本描述
        2.1.1 平均风速特性
        2.1.2 脉动风速特性
    2.2 风荷载的计算方法
        2.2.1 风的拟静力作用理论
        2.2.2 风速时程模拟方法
    2.3 风振系数对比研究
        2.3.1 规范中的风振系数
        2.3.2 AR法模拟风振系数
    2.4 风荷载体型系数
    2.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钢管避雷针结构设计及风振系数比较
    3.1 某220kV变电站35m单钢管避雷针介绍
    3.2 《规范》法荷载分析
    3.3 基于传统材料力学方法的结构计算
        3.3.1 各杆段强度核算
        3.3.2 避雷针30m标高处挠度线性叠加法核算
        3.3.3 其它结构验算
    3.4 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的结构计算
        3.4.1 ANSYS模型的建立
        3.4.2 模态分析
        3.4.3 两种风振系数计算风荷载效应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钢管独立避雷针P-Δ效应增大因子研究
    4.1 原设计的不足之处及设计改进
    4.2 钢结构P-Δ效应研究现状
    4.3 P-Δ效应增大因子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拔梢杆顶部水平位移与拔梢坡度关系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有限元模型及其计算数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拔梢单钢管避雷针结构设计方法及算例
    6.1 单钢管避雷针设计方法
        6.1.1 荷载计算
        6.1.2 强度及变形计算
        6.1.3 材料与连接设计
        6.1.4 避雷针基础设计
    6.2 拔梢单钢管避雷针结构的简化设计方法
    6.3 经济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东莞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必要性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历史建筑活化改造概述
        2.2.1 历史建筑活化改造的定义
        2.2.2 历史建筑活化改造的必要性
        2.2.3 历史建筑活化改造的内容与原则
    2.3 石鼓会堂区位分析与历史解读
        2.3.1 区位分析
        2.3.2 历史解读
    2.4 石鼓会堂现状分析
        2.4.1 室外环境
        2.4.2 建筑风貌
        2.4.3 空间布局
    2.5 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需求与功能定位
        2.5.1 需求分析
        2.5.2 定位的内容
        2.5.3 定位的意义
        2.5.4 新功能要求
    2.6 石鼓会堂建筑评价分析
        2.6.1 结构安全性评价
        2.6.2 价值评价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3.1 活化改造设计难点
    3.2 案例研究
        3.2.1 案例选取
        3.2.2 案例分析
    3.3 设计策略
    3.4 本章小结
4 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措施
    4.1 室外环境与品质提升
    4.2 传统风貌与历史价值
    4.3 结构加固与房屋安全性提升
    4.4 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优化
    4.5 室内空间与精细化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思考
    5.1 研究总结
    5.2 设计措施评价与思考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一:石鼓会堂访谈整理
附录二:石鼓会堂测绘图纸
附录三:石鼓会堂标志性要素评价
附录四: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影响评价分析表
附录五:石鼓会堂建筑施工图

(6)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1.2.2 建筑遗产范畴
        1.2.3 灾害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 概念
        2.1.2 构成要素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2.2.1 建筑遗产
        2.2.2 相关环境
        2.2.3 附属文化遗产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2.3.1 价值构成
        2.3.2 特征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2.5.5 比较分析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2.6.1 风险文化理论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3.4 灾害风险识别
        3.4.1 概念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3.5 风险分析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3.6.2 选择评估方法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6.4 风险评估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3.8 小结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4.2.1 必要性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3.1 监测
        4.3.2 保养维护
        4.3.3 全面勘测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4.1 抗震工程
        4.4.2 防洪工程
        4.4.3 滑坡防治工程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4.4.5 防雷工程
        4.4.6 防风工程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4.5.3 物资保障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 小结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原则
        5.1.4 抢救内容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5.2.1 灾情预警
        5.2.2 灾情判断
        5.2.3 启动应急程序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5.2.5 结束应急响应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5.4.1 灾后应急评估
        5.4.2 制定抢救规划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5.5.2 国际合作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5.6 结论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6.1.1 概念
        6.1.2 主要内容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6.2.1 短期恢复
        6.2.2 长期恢复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6.3.1 评估类型
        6.3.2 评估内容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4 恢复目标
    6.5 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7)边界条件和地貌对柱面和鞍型网壳等效静风荷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大跨空间结构抗风设计研究现状
        1.2.1 大跨空间结构风振响应研究方法
        1.2.2 等效静风荷载的研究方法
        1.2.3 典型屋盖结构抗风的工程化研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四边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及风荷载
    2.1 结构模型
        2.1.1 建模实例
        2.1.2 模态分析
    2.2 柱面屋盖风压分布
        2.2.1 风洞试验概况
        2.2.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2.3 柱面屋盖平均风压分布特征
    2.3 不利风向角
    2.4 分区平均风压系数
    2.5 本章小结
3 四边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等效静风荷载
    3.1 研究方法概述
        3.1.1 风振响应分析方法
        3.1.2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研究方法
    3.2 风振响应参数化分析
        3.2.1 共振响应与背景响应比值
        3.2.2 振型的响应参与系数
    3.3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算例分析
    3.4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工程化研究
        3.4.1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简化计算
        3.4.2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的表达方式
    3.5 等效静风荷载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风场下的鞍型网壳等效静风荷载
    4.1 结构模型
        4.1.1 建模实例
        4.1.2 模态分析
    4.2 不同风场鞍型屋盖风荷载特性
    4.3 不利风向角分析
    4.4 风场类型对鞍壳结构风致响应的影响
        4.4.1 算例分析
        4.4.2 参数化分析
    4.5 不同风场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4.5.1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算例分析
        4.5.2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简化计算
        4.5.3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参数化分析
    4.6 鞍壳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的风场影响修正系数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民居建设
        1.1.2 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民居的发展转型
        1.1.3 四川地区羌族民居发展中的问题与困境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历程与研究方法综述
        1.2.2 羌族民居研究综述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相关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论文框架
2 传统羌族民居的建筑模式解析
    2.1 羌族历史与民居发展概述
        2.1.1 羌族的历史
        2.1.2 羌族民居发展史
        2.1.3 传统羌族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2.2 传统羌族民居生成环境
        2.2.1 传统羌族民居的自然环境特征
        2.2.2 传统羌族民居的人文环境特征
    2.3 传统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模式
        2.3.1 空间要素
        2.3.2 空间组织
        2.3.3 建构形态
    2.4 传统羌族民居的地域技术模式
        2.4.1 规划技术
        2.4.2 空间技术
        2.4.3 形体技术
        2.4.4 节能技术
        2.4.5 建构技术
    2.5 传统羌族民居的文化语言模式
        2.5.1 独特羌碉艺术
        2.5.2 锥形收分形体
        2.5.3 逐层退台空间
        2.5.4 质朴石木肌理
        2.5.5 宗教符号图腾
        2.5.6 特色罩楼挑楼
    2.6 小结
3 现代羌族民居的演变
    3.1 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
        3.1.1 土司到民主政治的制度转变
        3.1.2 社会经济的发展
        3.1.3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3.1.4 社会管理的变化
    3.2 居住形态的转变
        3.2.1 居住质量的阶段性变化
        3.2.2 居住形式的变化
        3.2.3 宅基用地的变化
        3.2.4 居住人口与家庭结构的变化
    3.3 建筑技术的演进
        3.3.1 建筑材料
        3.3.2 建造技术
        3.3.3 能源利用方式
        3.3.4 建筑物理环境
    3.4 建筑空间的变化
        3.4.1 空间功能关系的变化
        3.4.2 平面布局的变化
        3.4.3 空间特性的变化
    3.5 羌族文化的嬗变
        3.5.1 文化的同化
        3.5.2 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3.5.3 宗教文化的淡化
        3.5.4 消费文化的变化
    3.6 演进趋势分析
        3.6.1 传统空间构成向现代空间建构转变
        3.6.2 民居形态与性能向技术理性转变
        3.6.3 民居风貌从民族性向地域性泛化转变
    3.7 小结
4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理论建构
    4.1 民居建筑模式
        4.1.1 民居建筑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4.1.2 民居建筑模式组成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
    4.2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特征
        4.2.1 现代羌族民居建设中的模式问题
        4.2.2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特征
    4.3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
        4.3.1 建筑空间的适应
        4.3.2 地域适宜技术的采用
        4.3.3 羌族建筑文化的传承
    4.4 四川羌族民居建筑模式建构的制约要素分析
        4.4.1 恶劣的用地环境
        4.4.2 独特的地质建材与建构方式
        4.4.3 独有的民族建筑文化
    4.5 小结
5 现代羌族民居建筑模式的技术建构
    5.1 技术建构的内容与关系
        5.1.1 技术建构的内容
        5.1.2 技术建构内容之间的关系
    5.2 用地空间用模式
        5.2.1 河谷型
        5.2.2 半山型
        5.2.3 高山型
    5.3 生土复合建构模式
        5.3.1 石木复合建构
        5.3.2 石砼复合建构
        5.3.3 石-钢复合框架建构
    5.4 羌族建筑语言模式
        5.4.1 院落组合
        5.4.2 形体
        5.4.3 材料肌理
        5.4.4 立面装饰
        5.4.5 建筑色彩
    5.5 小结
6 现代羌族民居设计的地域性方法研究
    6.1 现代羌族民居设计的目标
        6.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6.1.2 羌族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6.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6.2 适应自然环境的共生性设计
        6.2.1 高烈度环境的防震减灾
        6.2.2 气候环境的主动适应
        6.2.3 地貌环境的和谐介入
        6.2.4 生土材料的再利用
    6.3 羌族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同构性设计
        6.3.1 注重羌文化的传承
        6.3.2 顺应羌族特有生活方式
        6.3.3 注重羌族审美特质
    6.4 适宜技术制约下的相宜性设计
        6.4.1 选择生土复合建构方式
        6.4.2 体现适宜的需求层次
        6.4.3 选用适宜的节能措施
    6.5 小结
7 现代羌族民居设计实践
    7.1 方案设计研究-北川县凉风垭羌寨现代民居设计
        7.1.1 项目简介
        7.1.2 凉风垭羌寨现代民居设计的技术要求
        7.1.3 凉风垭羌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概况
        7.1.4 凉风垭羌寨新民居方案设计
        7.1.5 方案评价
    7.2 工程建设实践-茂县安乡羌寨现代民居设计应用
        7.2.1 项目背景
        7.2.2 安乡村(寨)自然与社会发展概况
        7.2.3 安乡羌寨民居进化中的问题与居住时态调研
        7.2.4 民居设计中的问题与政府管理的矛盾
        7.2.5 安乡羌寨现代民居建筑模式研究
        7.2.6 建成效果与评价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来源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A: 羌族民居抽样调查问卷
附录B: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柱状屋盖结构抗风类型与等效静风荷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跨屋盖结构的抗风特性
        1.2.2 结构风振响应的研究方法
        1.2.3 等效静风荷载的研究方法
        1.2.4 柱壳屋盖的风振系数研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课题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标
        1.4.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2.1 划分抗风类型背景
    2.2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2.3 风振响应分析方法
        2.3.1 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
        2.3.2 背景响应的分析方法
        2.3.3 共振响应的分析方法
    2.4 结构抗风类型划分
    2.5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
    2.6 本章小结
3 柱状屋盖风洞试验
    3.1 风洞试验设备
    3.2 风洞试验方案
        3.2.1 风洞试验模型
        3.2.2 试验数据处理
        3.2.3 屋面分区平均风压系数
    3.3 本章小结
4 柱状结构建模及参数方案
    4.1 单层柱面网壳建模
    4.2 不利风向角的选取
        4.2.1 长跨比1:1模型分析
        4.2.2 长跨比2:1模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柱壳屋盖抗风类型划分
    5.1 风振响应参数分析
    5.2 地震响应参数分析
        5.2.1 结构地震、风振位移响应
        5.2.2 结构地震、风振轴力响应
        5.2.3 结构地震和风振响应比较
    5.3 单层柱面网壳抗风类型划分
        5.3.1 长跨比1:1单层柱面网壳抗风类型划分
        5.3.2 长跨比2:1单层柱面网壳抗风类型划分
    5.4 双层柱面网壳抗风类型划分
        5.4.1 长跨比1:1双层柱面网壳抗风类型划分
        5.4.2 长跨比2:1双层柱面网壳抗风类型划分
    5.5 平面拱形桁架抗风类型划分
        5.5.1 端部平面拱形桁架抗风类型划分
        5.5.2 中部平面拱形桁架抗风类型划分
    5.6 本章小结
6 柱壳屋盖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6.1 柱壳屋盖等效静风荷载算例分析
        6.1.1 结构模型选取
        6.1.2 背景响应特性
        6.1.3 共振响应特性
        6.1.4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
    6.2 规范推荐用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系数
        6.2.1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简化计算
        6.2.2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计算精度
        6.2.3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表示方法
    6.3 单层柱面网壳ESWL结果
        6.3.1 长跨比1:1单层柱面网壳ESWL结果
        6.3.2 长宽比2:1单层柱面网壳ESWL结果
    6.4 双层柱面网壳ESWL结果
        6.4.1 长跨比1:1双层柱面网壳ESWL结果
        6.4.2 长跨比2:1双层柱面网壳ESWL结果
    6.5 平面拱形桁架EWSL结果
        6.5.1 端部平面拱形桁架ESWL结果
        6.5.2 中部平面拱形桁架ESWL结果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存在问题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挑檐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悬挑结构
    1.3 大挑檐研究现状分析
    1.4 抗风振理论
        1.4.1 研究抗风的必要性
        1.4.2 抗风理论的发展概况
        1.4.3 现行抗风理论的缺陷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泾川某仿古塔有限元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设计参数的选取
    2.3 计算模型与假设
        2.3.1 模拟单元的选取
        2.3.2 计算基本假定
        2.3.3 计算模型
    2.4 结构单工况分析
        2.4.1 恒荷载及活荷载
        2.4.2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
    2.5 结构整体分析
        2.5.1 工况组合系数
        2.5.2 ETABS分析结果
        2.5.3 SATWE分析结果
        2.5.4 SATWE与ETABS分析结果比较
第三章 挑檐长度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3.1 不同挑檐长度结构的自振振型
        3.1.1 各挑檐长度结构三维模型
        3.1.2 短挑檐结构的空间振型
        3.1.3 不带挑檐结构的空间振型
    3.2 结构的自振周期比较
    3.3 变形比较
        3.3.1 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
        3.3.2 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
        3.3.3 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最大位移
        3.3.4 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挑檐角度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4.1 不同挑檐角度结构的自振振型
        4.1.1 不同挑檐角度结构三维模型
        4.1.2 各挑檐角度结构的自振周期
    4.2 不同挑檐角度结构侧向变形比较
        4.2.1 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
        4.2.2 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
        4.2.3 不同挑檐结构的最大楼层位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挑檐竖向地震作用分析
    5.1 多遇地震下挑檐的竖向加速度分布
        5.1.1 EL地震波作用下的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5.1.2 唐山地震波作用下的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5.1.3 TAR-TARZANA地震波作用下的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5.2 罕遇地震下挑檐的竖向加速度分布
        5.2.1 EL地震波作用下的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5.2.2 唐山地震波作用下的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5.2.3 TAR-TARZANA地震波作用下的竖向加速度时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挑檐风荷载体形系数分析
    6.1 概述
        6.1.1 研究背景
        6.1.2 计算流体动力学
    6.2 数值风洞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6.2.1 计算流程
        6.2.2 参数选取
        6.2.3 几何模型的建立
        6.2.4 模型参数设置
        6.2.5 计算结果采集方法
        6.2.6 Fluent计算结果
        6.2.7 计算结果分析处理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突出屋面高耸栏板的抗震和抗风设计验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场况下某煤场棚化设计与施工研究[D]. 李家宝.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大跨超高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A]. 王铁龙,陈方明,田海姣,刘丹,周靖凯. 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 2020
  • [3]结合结构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以结构类型为载体[D]. 方浩宇. 东南大学, 2019(01)
  • [4]变电站内避雷针拔梢钢管单杆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黄振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东莞石鼓会堂活化改造设计研究[D]. 杨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6]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7]边界条件和地貌对柱面和鞍型网壳等效静风荷载影响研究[D]. 晁建秋.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8]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D]. 成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9]柱状屋盖结构抗风类型与等效静风荷载研究[D]. 王科. 北京交通大学, 2013(S2)
  • [10]挑檐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D]. 张鑫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突出屋面高层栏杆抗震抗风设计验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