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效果初报

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效果初报

一、利用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的效果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蕊[1](2017)在《芹菜叶茶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充分利用芹菜深加工废弃物,提高芹菜加工综合利用程度,开发具有保健功效的饮品,试验以西芹芹菜叶为原料,系统研究了芹菜叶茶的加工技术,对萎凋、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制出了芹菜叶半发酵茶;并对芹菜叶及芹菜叶茶中多酚的提取纯化、多酚组成与含量及NMR结构表征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芹菜叶半发酵茶的适宜工艺参数。将新鲜芹菜叶在(26±2)℃的日光下萎凋25 min,转入室内晾青25 min,待叶间余热散去后,进行中度做青,做青环境温度2225℃,相对湿度7080%,做青为摇青与摊青交替进行,四次摇青时间分别为2、3、8、12 min,四次摊青时间分别为0.5、1、1、2.5 h,做青结束后将叶片投入190℃锅内炒青5 min,杀青叶不经过摊凉趁热揉捻,揉捻4次,每次揉捻5 min,揉捻结束后于55℃热风干燥至含水率58%,得色泽暗绿,条索卷曲的芹菜叶茶。芹菜叶茶按照料液比1:100(g/mL),95℃热水冲泡8 min,芹菜叶茶中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溶出较多,茶汤色泽黄绿,芹菜香气典型,滋味醇厚回甘。(2)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多酚得率对乙醇浓度X1、超声时间X2、液料比X3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15.43+X1-0.11X2+0.13X3+0.21X1X2+0.11X1X3-0.1X2X3-0.62 X12+0.33 X22+0.013 X32,模型能较好的分析和预测芹菜叶茶多酚得率。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9.92%,超声时间40.11 min,液料比48.89 mL/g,超声功率350 W,超声温度50℃,芹菜叶茶多酚得率达24.08 mg/g。采用HP20树脂纯化芹菜叶茶多酚,条件为:上柱液浓度5.94 mg/mL、上柱量400 mL、吸附流速1.0 mL/min;以70%的乙醇为解吸剂,洗脱流速1.0 mL/min,经纯化后多酚纯度可达72.67%。(3)经HPLC和NMR分析鉴定,芹菜叶及芹菜叶茶中均检测出8种单体酚,分别为原儿茶酸、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根皮苷、迷迭香酸、金丝桃苷和芹菜苷,其中芹菜苷、原儿茶酸和绿原酸为含量较高的酚。芹菜叶经半发酵工艺制茶后,除芹菜苷外的7种多酚的总酚含量由1459.13 mg/100g降低到1199.27 mg/100g,减少了21.67%。

陈根生[2](2016)在《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芽形名优绿茶属于针形茶,主要采用特殊的搓条工艺炒制而成。为提高茶叶企业生产效率,推进针芽形绿茶标准化生产进程,促进针芽形绿茶规模化发展,亟待组建一条实用性强、高效节能、品质优异的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生产线。为此,作者拟通过本文进行相关研究,本文试验使用的整套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由YJY-EM-110电磁内热滚筒杀青机、DXCWS-15微波杀青机、6CLXL11/8连续理条机、6CHZ-2搓叶机、6CLXL8/8单级理条机、6ccp-110瓶式炒干机及配套连接设备串联而成。本文采用该连续化生产线,对针芽形名优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探索和研究,结论如下。通过设施摊青可以有效提高干茶品质,主要摊放指标:青叶摊放1.0±0.1kg·m-2,正常青叶摊放温度18-20℃、相对湿度90±5%,雨水鲜叶摊放温度20-24℃、相对湿度75±5%,保持一定的通风量控制C02浓度在410-450 mg·L-1,摊放最佳含水量68-70%之间,建立鲜叶摊青失水情况表,预判最佳水分指标所需时间,单芽形鲜叶约10-14 h,一芽一叶嫩度约6-10 h。关键工艺参数为:投叶量125 kg·h-1,电磁滚筒杀青机设置温度为270±2℃、时间65±5 s,微波温度150℃、时间20-30s;多级理条工艺参数,一级240℃/38 Hz、二级210℃/40 Hz、三级180℃/45 Hz,搓条参数120℃、48 Hz;单级理条干燥设置温度140-160℃、时间12 min,控制含水量10-15%;滚筒干燥筒壁温度在45-55℃,控制含水量在6-7%之间。品质提升配套技术方面选用DXCWS-05远红外提香机,设定的工艺参数为:温度90-110℃,时间60-100 s,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烘焙工艺参数温度99.09℃、时间85.19 s、相对湿度75.09%,多次试验验证成品茶感官得分为94.8分。

李艳[3](2016)在《干热后处理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茶是我国消费和出口量最大的茶类,且需求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在绿茶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夏季绿茶滋味苦涩和芽型绿茶香气青草气重等典型的风味弊病,降低了茶叶的饮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夏秋绿茶因生长环境、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香气低短,滋味苦涩”等风味弊病,由此形成了“高档茶畅销、低档茶滞销”、许多地方“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直接造成了夏秋茶原料的大量浪费和成品绿茶的严重滞销。另一方面,近年来,名优绿茶由于消费者过分追求“好看”,致使生产者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味追求嫩度而采单芽生产芽型绿茶,芽型绿茶常不经揉捻,同时降低杀青和干燥温度,多数存在“香气青草气重、滋味青涩淡薄”等风味弊病,“好看不好喝”、“质价悬殊”已成为芽型绿茶的普遍现象。本试验选取存在上述风味弊病的夏季大宗绿茶和春季芽型绿茶原料,采用干热后处理措施,研究干热因子对其风味品质的影响规律、探索改善其风味品质的最佳工艺,并对其风味品质改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达到改善风味品质、提升饮用价值的目标,为弊病绿茶风味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热后处理对改善弊病绿茶的风味品质具有显着效果。弊病绿茶经干热后处理,感官上香气、滋味及综合得分均显着上升(P<0.05),夏季大宗绿茶表现为香气陈气味褪去而栗香显,滋味陈味消失、苦涩味减弱而呈醇厚较爽的风味特征;芽型绿茶表现为香气青草气消失而清香、花香显,青涩、淡薄的滋味变得醇厚甘爽;但两者干茶色泽和汤色品质均略有下降。其中夏季大宗绿茶的处理最佳工艺组合为A1B4C4,即温度55℃、水分9%、时间6.0h;芽型绿茶的处理最佳工艺组合为A1B3C3,即温度55℃、水分7.5%、时间150min。2.干热后处理的温度、水分、时间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夏季大宗绿茶时间因素除外)对试验结果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各因素对夏季大宗绿茶试验结果的影响力大小顺序为A(温度)>A×B(温度与水分的交互作用)>A×C(温度与时间的交互作用)>B×C(水分与时间的交互作用)>B(水分)>C(时间),芽型绿茶为A>AxB>AxC>B>BxC>C。即温度为主导因素,且相对低温更有利于茶叶的风味品质、时间为次要因素。3.在最佳工艺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弊病绿茶风味品质随时间的动志变化规律为:感官上,香气、滋味及综合得分均先上升后下降,而干茶色泽和汤色得分逐渐下降,即香气、滋味及总体风味品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而干茶色泽和汤色品质则逐渐下降;滋味成分上,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酚氨比总体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咖啡碱、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总体均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规律。4.弊病绿茶经干热后处理,其滋味成分、氨基酸组分、儿茶素组分及香气组分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滋味成分上,夏季大宗绿茶氨基酸显着增加(P<0.05),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略有增加,咖啡碱、酚氨比略有下降,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芽型绿茶水浸出物、氨基酸均显着增加(P<0.05),咖啡碱显着减少(P<0.05),茶多酚略有增加、可溶性糖和酚氨比略有减少,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者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显着减少(P<0.05)。氨基酸组分上,均以茶氨酸含量最高且较原样略有减少;夏季大宗绿茶甜味氨基酸总量及其组分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均显着增加(P<0.05),苦味氨基酸总量及其组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均显着减少(P<0.05),但鲜味氨基酸亦略有减少;芽型绿茶鲜味和甜味氨基酸总量均增加,其中甜味氨基酸组分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均显着增加(P<0.05),同时苦味氨基酸总量减少,其组分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显着减少(P<0.05);另外,两者精氨酸均增加、半胱氨酸均减少,其中芽型绿茶均达显着水平。儿茶素组分上,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均减少,而非酯型儿茶素均显着增加(P<0.05);组分中夏季大宗绿茶EGCG、ECG均略有下降,GC、EC均显着增加(P<0.05);芽型绿茶GC显着增加(P<0.05),而GCG、ECG显着减少(P<0.05),EC和C略有增加,EGCG略有减少,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者儿茶素苦涩味指数、咖啡碱+酯型儿茶素均减少,而咖啡碱+非酯型儿茶素均增加。香气组分上,香气物质种类不变,但其组成比例及组分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夏季大宗绿茶陈气味的主要呈香物质1-戊烯-3-醇、2,4-庚二烯醛、3.5-辛二烯-2-酮、5.6-环氧-β-紫罗酮等有较大幅度下降,而呈甜香、花果香的苯甲醇、苯乙醇、p-环柠檬醛、香叶基丙酮、6-甲基-5-庚烯-2-酮、二甲基戊酸甲酯、柠檬烯等与呈烘烤香、坚果香、焦香的2-正戊基呋喃、1-乙基-2-甲酰毗咯、苯乙腈等大量增加:芽型绿茶呈陈气味的1-戊烯-3-醇、3.5-辛二烯-2-酮和呈青草气的3-己烯-1-醇等均大幅下降,而呈花果香、清甜香的α-雪松醇、橙花叔醇、β-环柠檬醛、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p-紫罗酮等大幅增加,同时呈烘烤香的1-乙基-2-甲酰吡咯、苯乙腈以及“新茶香”的主要成分二甲硫等亦大幅增加。综上所述,干热后处理能有效改善夏季绿茶和芽型绿茶的风味品质,能有效去除陈气味和青草气、提高茶叶香气、降低苦涩味和青涩味等。

张小琴[4](2013)在《微波处理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同时它又是一个不断更新的产业。在科技高度应用的今天,茶产业要能在这高技术时代蓬勃发展,它不可避免的要与高新技术融合,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改变茶叶的品质。微波炉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通过微波加热的特点,分析其对茶叶物理特性、香气等品质的影响,使其更好的在茶业领域中应用。

韩晓阳[5](2013)在《茶树根际土壤氨氮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树是一种喜欢铵态氮的植物,由于北方土壤硝化作用明显,一部分铵态氮被硝化,N素损失量较大。同时,在茶树生长季节茶农重施有机肥,而有机态氮转化成无机氮的速度慢,氮素供给量不足,不能够满足茶树对氮肥的需求。因此,如何在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提高氨氮微生物转氨的能力,增强土壤有机肥转化速率,同时利用固氮微生物固定氮素,从而起到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的作用,成为目前生态茶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拟从山东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氨化菌和固氮菌等促生菌,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将筛选出的高活性氨化菌(T1)、固氮菌(T2)和两者的混合菌(T3)接种茶园土壤,以不接种(CK)为对照,研究接种对根际微生物种群及多样性、土壤化学性质、茶苗生长及N代谢的影响,探讨土壤微生物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为茶园土壤管理和茶树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茶园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33株氨化细菌菌株。从中筛出三株不同种属的高活性菌株,经鉴定菌株SNT3属于芽孢杆菌属,菌株SNT6属于微小杆菌属,菌株SNT33属于不动杆菌属。三株菌株的最适宜生长温度均为35℃;在pH适宜范围和氨化能力方面,三株菌株存在明显差异,其中SNT3的菌株pH适宜范围最大,氨化能力最强。2.从茶园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固氮菌株。从中选出两株不同种属的菌株,经鉴定菌株GD5为褐球固氮菌,菌株GD15为恶臭假单胞菌。两菌株生长最适宜的pH7,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GD5具有溶磷作用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而GD15仅具有分泌生长素的能力。3.接种处理对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化学特性有显着影响。接种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上升,优势度指数下降,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物种之间更趋于稳定。同时接种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总量有所减少。细菌中氨化细菌和自生固氮菌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硝化细菌的数量受到抑制。接种试验后根际土壤的pH都有所下降,T1和T3接种处理pH较高。在有机质方面,各处理含量变化不大,但接种处理促进了有机碳的积累。在速效养分方面,铵态氮、速效P、速效K接种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处理。T1、T2、T3处理铵态氮浓度比CK分别提高40%、42%、65%;硝态氮浓度接种处理显着低于对照。在酶活性方面,接种处理酶活性高于对照。经分析细菌与铵态氮和4种土壤酶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真菌与铵态氮呈负相关,与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放线菌与脲酶和天门冬酰胺酶呈极显着正相关;特征性细菌与无机氮和土壤酶之间相关性明显且有一定的差异性。4.接种后茶苗生物量和新梢全N量显着高于对照。叶片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相似,均以处理20d最高。接种处理酶活性高于CK,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和褐球固氮菌处理无差别,与混合菌处理有差别但不显着。根系中NR活性变化不大。

朱作春[6](2013)在《龙井茶保鲜技术优化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的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从加工、贮藏、销售至到达消费者手中,需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如其包装及贮藏方法不当,会大大降低茶叶品质和经济价值。本文以茶叶含水量控制和吸氧剂保鲜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包括茶叶芳香成分在内的各种品质化学成分的检测和分析,比较各种不同保鲜技术措施的保鲜效果,探讨导致保鲜效果差异的品质机理,为进一步完善保鲜技术手段,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一,针对保鲜前处理,即干茶的复火烘焙工艺进行试验和创新,旨在更好地保证复火的工艺质量,有效控制茶叶含水率,提高茶叶的耐贮藏性能;其二,开展吸氧保鲜剂加不同小包装方式的对比试验,并从品质化学角度,分析比较吸氧剂在不同包装方式下保鲜效果之差异及相关机理;其三,新型绝氧包装的保鲜性能改进,主要是同时运用绝氧和茶叶含水率控制技术,以实现二种技术手段组合后的保鲜协同效应。主要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万面:1、针对干茶的烘焙提香工艺,在前人研究结论之基础上,本文通过试验,提出慢升温这一新的工艺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慢升温处理的茶样无论香气、滋味、色泽等品质性状,还是贮藏过程中品质的稳定性均优于快升温,这就说明,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茶叶直接置于目标温度下的快升温处理方式,虽然操作简便,但技术效果不尽理想。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经过对慢升温工艺参数的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可望直接应用于生产。2、通过对吸氧剂绝氧保鲜不同包装方式的对比试验,发现吸氧剂的一个鲜为人关注的“副作用”,那就是吸氧过程中释放水分,使袋内茶叶含水率提高。尤其是一包一杯新型绝氧包装,虽具有很多性能上的优势,颇具推广价值,但因每包装茶数量非常有限,其吸氧剂造成的“增湿效应”更明显,从而制约保鲜效果的发挥。3、通过吸氧+除湿的组合保鲜技术,对一包一杯新型绝氧包装进行改进。试验结果较为明确,无论是外形色泽,还是香气等内质指标,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同时使用,其保鲜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4、研究表明,茶叶陈化劣变过程中,其香气的变化较具规律性,香气检测结果与茶样的感官品质较为吻合。不同茶样60天高温贮藏的动态检测结果表明,醇类物质尤其是其中的芳樟醇,其相对含量及其稳定性可作为茶香新鲜度的正向指标,醛类、酮类物质尤其是其中的陈茶气味特征性成分反-2,反-4-庚二烯醛、反-3,反-5-辛二烯-2-酮,以及β-紫罗兰酮等,则为反向指标;而碳氢化合物、酯类、杂氮化合物等与茶香劣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此外,杂氧化合物与陈茶气味可能有一定关系。鉴于醇类物质随高温贮藏时间延长不断减少,而醛类及酮类稳步增加,相互之间的这种此消彼长关系可能是部分醇类物质氧化,转化为醛类及酮类甚至进一步转变成杂氧化合物所至。由此可见,与绿茶中茶多酚、氨基酸等滋味成分一样,氧化反应可能是香气劣变最主要的动因。此外还发现,茶多酚、氨基酸等呈味物质和叶绿素等呈色物质在茶叶品质劣变过程中的变化,不似香气物质那么灵敏。很可能是因处在流动状态的气态分子活化能较高,因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茶叶的滋味成分和呈色物质更容易发生氧化转变。保鲜试验往往需较长的时间周期,限于人力物力和茶叶生产季节性因素,本文的研究尚不够全面,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郭雅玲,赖凌凌[7](2012)在《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福建省作为全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制历史和成熟的加工技术。近年来,随着乌龙茶产品的日益热销,福建乌龙茶的加工技术和产品种类更是快速发展和多样化。本文以闽南产区的乌龙茶为对象,对闽南乌龙茶主要加工工序(萎凋、做青、造型、干燥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品质控制方面的研究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了其优化参数、探索机理、现代技术运用和新工序研发等4大特点,以期为闽南乌龙茶工艺品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建议今后应关注按品种特性对现有工艺品质理论和成果进行整合、加强新工艺品质的基础理论研究。

孙庆娜[8](2012)在《山东优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也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叶产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红茶消费需求,丰富山东茶叶品类,提高夏茶经济效益,本文以山东现有主栽的黄山种、鸠坑种、祁门种以及福鼎大白有性后代和大白紫芽(福鼎大白变异株)为材料,筛选适制山东工夫红茶的茶树品种;借鉴乌龙茶的晒青、摇青以及干燥提香技术,同时应用紫外照射技术,优化了萎凋和提香工艺;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对山东茶区红茶的品质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在山东现有栽培品种中,以福鼎大白最适合加工工夫红茶,祁门种次之。2.在室内自然萎凋的基础上,进行“紫外照射4小时+摇青”的组合处理效果最好,所得工夫红茶品质特色鲜明,其香气甜花香浓郁、汤色红浓艳亮、滋味浓强甜鲜。3.当红茶含水量8%,提香温度70℃时,处理时间以1.01.5h茶样感官品质较好;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各生化成分的影响不同,但对品质有利的生化成分以烘焙1.0h的茶样含量最高;随着提香时间的延长,工夫红茶香气的种类、含量以及组分比值发生显着变化,从而可以解释不同提香时间工夫红茶香型存在差异的原因。4.山东红茶外形大多条索紧细,有金毫,干茶色泽多为乌褐油润,开汤后甜香高且持久,汤色从橙黄到红浓不一,大多较亮,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红亮。各生化成分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与南方茶样比,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较适中。除个别茶样外,山东工夫红茶的水分、灰分的含量均符合GB/T13738.1-2008。结果表明,山东工夫红茶综合品质较好。

李小娟[9](2012)在《新型绿茶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利用绿茶加工生产线上使用较广泛的茶叶机械,分别从贮青、杀青、干燥三个方面研究最有益于成品茶滋味与香气改善的绿茶优化加工工艺及技术,从而达到总体品质提升的新型绿茶产品。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阳光、紫外灯、近红外灯三种不同光源照射处理绿茶鲜叶,考察光线对绿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组处理的摊青叶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α-甲基-苯甲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棕榈酸甲酯、柠檬醛等有鲜爽花香和甜浓花香的精油成分总量显着多于对照组约0.60%-5.27%。不同光源照射同时进行碰青处理,发现阳光组精油含量多,且芳樟醇、顺/反式氧化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2,4-二叔丁基-苯酚、十六烷酰胺、n-棕榈酸等有鲜爽花香和甜浓花香的精油成分显着多于其他组约1.18%~5.68%。研究还发现,光源照射有利于具有花香或者清香的芳香化合物的转化与积累,碰青处理有利于糖苷类酶水解产生醇系化合物,还能促进茶多酚的转化而降低茶多酚总量,并促进酯型儿茶素向简单儿茶素转化,从而改善茶汤滋味。但是碰青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抵消光源照射处理的效果。(2)以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绿茶鲜叶为原料,比较传统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与复式杀青(滚蒸复式杀青、蒸滚复式杀青)等不同杀青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滚蒸复式杀青效果最明显,春茶与秋茶表现较一致,感官品质在各处理组中较好,水浸出物含量较高,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在与品质呈正相关范围内较高,酯型儿茶素EGCG与ECG含量较高,但是酯型儿茶素与简单儿茶素比值较低,降低茶汤涩味效果较明显;蒸滚复式杀青时春茶效果较好,但涩味稍重,秋茶水浸出物相对含量偏低,苦涩味降低不明显;滚筒杀青时春茶效果较好,秋茶水浸出物含量高,但品质成分较低;蒸汽杀青水浸出物含量低,品质成分含量较低,相比而言,春茶比秋茶效果较好。(3)同一批次同一杀青方式茶样分别经烘-滚-辉和滚-滚-辉两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比较两种干燥方式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干燥过程中,水浸出物有所降低,游离氨基酸小幅增加或基本保持不变,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等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是两种干燥方式主要区别在于对茶汤厚度及干茶色泽的影响,烘—滚—辉干更有利于水浸出物与叶绿素的保持与增加。(4)在前三部分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每个工艺过程中表现较优的处理,先将鲜叶分为四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再运用滚蒸复式杀青方式杀青,揉捻后再烘干处理制成成品茶样,处理后的茶样感官品质与理化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茶样,尤其是香型和滋味,以振动机振青处理效果最明显,阳光晒青与晒振结合也可以作为一种提升茶叶品质的途径。

林馥茗[10](2011)在《提高八仙红茶品质的加工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诏安八仙茶茶青为原料,利用外源酶添加技术和乌龙茶加工工艺中的晒青、摇青技术,来改善红茶的品质,筛选出最佳的工艺参数。(1)以春季诏安八仙茶青为原料,分别在红茶的萎凋、揉捻、发酵工序中添加外源酶,结果表明:外源酶处理可改善八仙红茶的品质。不同的外源酶,其增质效果不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提高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有显着效果,木瓜蛋白酶可以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的工序中添加外源酶,其效果也有差异;在萎凋中、在揉捻中均是喷外源纤维素酶的处理最佳,而在发酵中则是喷木瓜蛋白酶的处理品质最优。(2)以夏季诏安八仙茶青为原料,在红茶发酵时添加酶组合溶液处理,经分析可知各处理毛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各处理的茶多酚、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均小于对照,而茶黄素、茶红素均高于对照;单宁酶能够明显降低酯型儿茶素含量。通过感官审评可知:浓度1%的木瓜蛋白酶、浓度2%的纤维素酶和浓度1%的单宁酶溶液组合处理的毛茶品质最佳,收敛性较强。(3)通过进行摇青的二因素试验,得出在红茶萎凋前期进行适度摇青能够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化合物、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综合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可以得出3次摇青、总转数30转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最佳,经过摇青处理的毛茶带有花香,摇青可以增加八仙红茶中的香气组分。(4)通过八仙红茶加工的晒青试验,得出茶鲜叶在萎凋前期进行适度晒青,可以使毛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咖啡碱含量变化不大;在春季试验中,晒青处理可以降低毛茶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含量和提高茶三素含量,而在秋季试验中正好相反,可见采摘不同季节茶青进行试验,对内含成分的变化也有影响。综合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结果,可以得出春茶试验中重晒青、重萎凋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最佳,而秋茶试验轻晒青、重萎凋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最好。(5)通过进行晒青和摇青方式的正交试验,得出春茶、秋茶的试验处理均能够显着降低毛茶的儿茶素含量;两季红茶的试验中均是轻晒青、摇青2次、总转数16转的组合处理毛茶品质得分最高,其滋味甜醇、香气高且持久,毛茶品质最佳;与对照的毛茶样品相比,该处理毛茶中的香气组分较多,其中α—蒎烯、环氧芳樟醇、水扬酸甲酯等香气组分相对含量分别高出对照68.38%、182.05%、107.69%,且在处理毛茶的萜烯类芳香物质种类比对照多,其香气明显优于对照。

二、利用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的效果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的效果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芹菜叶茶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芹菜的加工利用
        1.1.1 芹菜概述
        1.1.2 芹菜产品
    1.2 芹菜叶化学成分
        1.2.1 多酚黄酮类化合物
        1.2.2 微量元素
        1.2.3 其他成分
    1.3 茶叶开发利用现状
    1.4 植物多酚分离鉴定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芹菜叶半发酵茶加工技术
        1.6.2 芹菜叶茶多酚提取纯化
        1.6.3 芹菜叶及芹菜叶茶多酚鉴定
第二章 芹菜叶茶加工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萎凋工艺条件研究
        2.2.2 晾青工艺条件研究
        2.2.3 做青工艺条件研究
        2.2.4 杀青工艺条件研究
        2.2.5 揉捻工艺条件研究
        2.2.6 干燥工艺条件研究
        2.2.7 冲泡工艺条件研究
        2.2.8 芹菜叶茶感官评定
        2.2.9 芹菜叶茶指标测定方法
        2.2.10 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萎凋工艺对芹菜叶茶品质的影响
        2.3.2 不同晾青工艺对芹菜叶茶品质的影响
        2.3.3 不同做青工艺对芹菜叶茶品质的影响
        2.3.4 不同杀青工艺对芹菜叶茶品质的影响
        2.3.5 不同揉捻工艺对芹菜叶茶品质的影响
        2.3.6 不同干燥工艺对芹菜叶茶品质的影响
        2.3.7 不同冲泡工艺对芹菜叶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芹菜叶茶多酚提取纯化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芹菜叶茶多酚提取
        3.2.2 芹菜叶茶多酚分离纯化
        3.2.3 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芹菜叶茶多酚提取
        3.3.2 芹菜叶茶多酚分离纯化
    3.4 小结
第四章 芹菜叶及芹菜叶茶多酚鉴定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芹菜叶及芹菜叶茶多酚
        4.2.2 核磁共振鉴定芹菜叶及芹菜叶茶多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HPLC鉴定芹菜叶茶多酚
        4.3.2 NMR鉴定芹菜叶茶多酚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针芽形名优绿茶生产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 采摘难问题
        1.2.2 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2.3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绿茶发展现状
        1.3.2 国内名优绿茶发展与研究近况
        1.3.3 名优绿茶机械加工研究进展
        1.3.4 名优绿茶茶叶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3.5 针芽形绿茶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项目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设计
第二章 针芽形绿茶鲜叶设施摊放技术研究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设备
        2.2.2 试验方法
        2.2.3 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摊青叶不同含水量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
        2.3.2 摊青过程中环境温湿度变化对干茶品质的影响
        2.3.3 摊青过程中环境CO_2浓度的变化
        2.3.4 摊放过程中茶鲜叶中常规成分的变化
        2.3.5 设施摊放过程茶鲜叶中儿茶素组分的变化
        2.3.6 设施摊青的作用与效果
第三章 针芽形名优绿茶关键加工工序的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设备
        3.2.2 试验方法
        3.2.3 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电磁内热滚筒杀青温度与时间对杀青叶品质的影响
        3.3.2 微波补杀工序对针芽形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3.3.3 多级连续理条比较试验
        3.3.4 搓条、风选对成条率的影响
        3.3.5 理条-滚筒联合干燥工序
第四章 针芽形名优绿茶品质提升配套技术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检测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针芽形绿茶烘焙工艺单因素处理感官品质分析
        4.3.2 不同烘焙工艺茶样理化成分分析
        4.3.3 针芽形绿茶烘焙工艺正交设计分析
        4.3.4 回归正交处理茶叶理化成分分析
第五章 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设备
        5.2.2 工艺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连续化生产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对干茶品质的影响
        5.3.2 新建连续化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对干茶成条率的影响
第六章 总结
    6.1 针芽形名优绿茶鲜叶摊放技术研究
    6.2 针芽茶生产工艺流程研究
    6.3 远红外烘焙技术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干热后处理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现状
        1.1.1 改进加工技术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现状
        1.1.1.1 摊青(适度萎凋)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1.2 改进杀青方式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1.3 闷堆处理改善中低档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1.4 改进干燥工艺改善中低档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2 成品茶后处理技术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现状
        1.1.2.1 湿热处理改善成品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2.2 改进贮藏方式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2.3 烘焙(焙火)改善成品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3 干热后处理改善成品绿茶风味品质的研究
        1.1.3.1 干热后处理在制茶中的应用
        1.1.3.2 干热后处理与烘焙(焙火)、干燥的区别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干热后处理改善夏季绿茶风味品质的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3.1 原料水分调整
        2.1.3.2 单因素试验设计
        2.1.3.3 正交试验设计
        2.1.3.4 感官审评
        2.1.3.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干热因子对夏季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2.2.1.1 时间对夏季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2.2.1.2 水分对夏季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2.2.1.3 温度对夏季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2.2.1.4 小结
        2.2.2 夏季绿茶干热后处理最佳工艺的选择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干热后处理改善芽型绿茶风味品质的工艺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3.1 原料水分调整
        3.1.3.2 单因素试验设计
        3.1.3.3 正交试验设计
        3.1.3.4 感官审评
        3.1.3.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干热因子对芽型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3.2.1.1 时间对芽型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3.2.1.2 水分对芽型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3.2.1.3 温度对芽型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3.2.1.4 小结
        3.2.2 芽型绿茶干热后处理最佳工艺的选择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干热后处理对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1.3.1 原料水分调整
        4.1.3.2 最佳工艺条件下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4.1.3.3 感官审评
        4.1.3.4 理化指标测定
        4.1.3.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干热后处理对夏季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变化规律
        4.2.1.1 感官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
        4.2.1.2 滋味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4.2.1.3 叶绿素的动态变化规律
        4.2.1.4 小结
        4.2.2 干热后处理对芽型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变化规律
        4.2.2.1 感官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
        4.2.2.2 滋味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4.2.2.3 叶绿素的动态变化规律
        4.2.2.4 小结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干热后处理对弊病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动态变化规律
        4.3.2 干热后处理对弊病绿茶滋味成分的影响动态变化规律
        4.3.3 干热后处理对弊病绿茶色泽品质的影响动态变化规律
第五章 干热后处理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效果评价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1.3 试验方法
        5.1.3.1 原料水分调整
        5.1.3.2 效果评价试验设计
        5.1.3.3 感官审评
        5.1.3.4 理化指标测定
        5.1.3.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干热后处理前后感官品质的对比分析
        5.2.2 干热后处理前后滋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5.2.3 干热后处理前后氨基酸组分的对比分析
        5.2.4 干热后处理前后儿茶素组分的对比分析
        5.2.5 干热后处理前后香气组分的对比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干热后处理对弊病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5.3.2 干热后处理对弊病绿茶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5.3.3 干热后处理对弊病绿茶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的影响
        5.3.4 干热后处理对弊病绿茶香气组分的影响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5)茶树根际土壤氨氮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植物根际促生菌
        1.2.1.1 种类
        1.2.1.2 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1.2.2 微生物菌肥研究进展
        1.2.2.1 微生物菌肥的种类
        1.2.2.2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1.2.2.3 微生物菌肥的发展趋势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2.3.1 传统方法
        1.2.3.2 生物化学方法
        1.2.3.3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1.2.4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动态
        1.2.4.1 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组成
        1.2.4.2 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1.2.4.3 根际微生物对茶树的作用
        1.2.4.4 微生物菌肥在茶树上的应用
        1.2.5 茶树氮素营养
        1.2.5.1 茶树氮素代谢基础
        1.2.5.2 氮素对茶树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接种方法及土壤样品的采集
        2.1.2 固氮菌对照菌株来源
        2.1.3 引物序列
        2.1.4 接种茶苗样品采集
        2.1.5 主要试剂
        2.1.6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基的制备
        2.2.2 菌株的分离、纯化
        2.2.3 高效菌株活性测定
        2.2.4 SDS-PAGE 全细胞聚类
        2.2.5 16 S rDNA 分子鉴定
        2.2.6 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
        2.2.7 菌株特性分析
        2.2.8 微生物计数
        2.2.9 土壤速效养分测定
        2.2.10 土壤 pH 和有机质测定
        2.2.11 土壤酶活性测定
        2.2.12 茶苗生物量统计
        2.2.13 全氮测定
        2.2.14 氮素酶活性测定
        2.2.15 土壤微生物 DNA 提取、纯化及酶切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3.1.1 氨化细菌的分离及初选
        3.1.2 高效菌株的筛选
        3.1.3 高效菌株的鉴定
        3.1.4 高效菌株生长条件及功能特性
    3.2 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3.2.1 固氮菌的分离及初选
        3.2.2 菌株的筛选
        3.2.3 菌株的鉴定
        3.2.4 菌株生长条件及功能特性
    3.3 接种对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3.3.1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动态
        3.3.2 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3.3.3 根际土壤化学特性分析
        3.3.4 微生物与根际土壤无机氮及酶活性的相关性
    3.4 接种对茶苗的影响
        3.4.1 茶苗生物量
        3.4.2 茶苗新梢和根系氮含量
        3.4.3 茶苗氮代谢酶活性及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龙井茶保鲜技术优化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第1章 前言
    1.1 茶叶陈化的实质
        1.1.1 多酚类物质的氧化
        1.1.2 氨基酸的变化
        1.1.3 维生素C的变化
        1.1.4 叶绿素的变化
        1.1.5 香气成分的变化
        1.1.6 水浸出物及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
    1.2 茶叶陈化的影响因素
        1.2.1 水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2.2 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2.3 氧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2.4 光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2.5 微生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2.6 包装材料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3 茶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1 水分含量控制
        1.3.2 改善包装条件
        1.3.3 低温冷藏保鲜
        1.3.4 除氧和抽气充氮技术
        1.3.5 生物保鲜
        1.3.6 辐照贮藏保鲜
        1.3.7 其他保鲜技术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保鲜前处理对龙井茶品质及保鲜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升温速率的对比试验
        2.2.2 高温破坏性贮藏实验
        2.2.3 感官审评方法
        2.2.4 化学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2.2.5 香气成分的测定
        2.2.6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升温速率烘焙处理对龙井茶品质效果的影响
        2.3.1.1 不同升温速率烘焙处理对龙井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2.3.1.2 不同升温速率下茶样常规品质成分变化
        2.3.1.3 不同升温处理处理茶香气成分的变化
        2.3.2 烘焙处理对龙井茶保鲜性能的影响
        2.3.2.1 贮藏后茶样感官品质的变化
        2.3.2.2 贮藏后茶样常规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
        2.3.2.3 烘焙处理茶样经贮藏后香气成分的变化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不同小包装方式对龙井茶保鲜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保鲜剂
        3.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包装与贮藏方法
        3.2.2 感官审评方法
        3.2.3 化学品质成分测定
        3.2.4 香气成分的测定
        3.2.5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贮藏前后茶样感官品质的变化
        3.3.2 主要化学品质成分的变化
        3.3.2.1 水分含量的变化
        3.3.2.2 茶多酚及儿茶素的变化
        3.3.2.3 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3.3.2.4 酚氨比的变化
        3.3.2.5 水浸出物含量的变化
        3.3.2.6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3.3 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3.3.3.1 不同包装处理茶样香气类型的影响
        3.3.3.2 不同包装方式对茶样主要香气物质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吸氧保鲜包装技术的优化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
        4.1.2 保鲜剂
        4.1.3 主要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包装与贮藏
        4.2.2 感官审评方法
        4.2.3 质化学成分测定
        4.2.4 色差测定
        4.2.5 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感官审评结果
        4.3.2 主要化学品质成分的变化
        4.3.2.1 茶样含水率变化
        4.3.2.2 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变化
        4.3.2.3 氨基酸含量及酚氨比的变化
        4.3.2.4 其它成分的变化
        4.3.3 茶汤色差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闽南乌龙茶工艺的发展概况
2 闽南乌龙茶工艺研究进展
    2.1 萎凋工序研究进展
    2.2 做青工序研究进展
        2.2.1 做青机理研究进展
        2.2.2 做青参数研究进展
    2.3 揉捻工序研究进展
    2.4 干燥工序研究进展
    2.5 新工艺研究进展
        2.5.1 在初制工艺中创新品质
        2.5.2 在精制工艺上创新品质
3 结语

(8)山东优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红茶产销现状及研究进展
        1.2.1 红茶的发展历史
        1.2.2 红茶产品种类
        1.2.3 我国红茶产销现状
        1.2.4 红茶品种适制性的研究进展
        1.2.5 红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1.2.6 红茶品质化学研究进展
        1.2.7 红茶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设计
        2.3.1 山东工夫红茶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
        2.3.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2.3.3 提香时间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2.3.4 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特征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感官审评方法
        2.4.2 理化检测方法
        2.4.3 香气成分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工夫红茶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
        3.1.1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3.1.2 不同品种(系)鲜叶主要氧化酶活性比较
        3.1.3 不同品种(系)工夫红茶生化成分的比较
        3.1.4 不同品种(系)红茶感官品质的比较
    3.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2.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3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3.2 不同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3.3.3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香气的影响
    3.4 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特点
        3.4.1 感官品质
        3.4.2 品质生化成分
        3.4.3 主要理化指标
4 讨论
    4.1 山东工夫红茶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
    4.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4.3 提香时间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4.3.1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各异
        4.3.2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香气的影响显着
    4.4 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特点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新型绿茶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新型绿茶研究概况
    3 茶叶品质构成
        3.1 色泽成分
        3.2 香气成分
        3.3 滋味成分
    4 绿茶加工关键工艺的研究现状
        4.1 贮青及贮青技术
        4.2 杀青及杀青技术
        4.3 揉捻及揉捻技术
        4.4 干燥及干燥技术
        4.5 成品茶提质增香
        4.6 其他提高茶叶香气方法
    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摊青过程中不同光源照射与碰青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鲜叶原料
        1.2 仪器及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茶叶香气成分测定
        1.5 茶样品质审评方法
        1.6 茶叶理化成分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青预提香处理后摊青叶品质与主要芳香物质的变化
        2.2 成品茶样感官审评结果比较及香气成分分析
        2.3 成品茶样理化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不同杀青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鲜叶原料
        1.2 仪器及设备
        1.3 茶样制作
        1.4 茶样品质审评方法
        1.5 茶叶理化成分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杀青方式对春茶的影响
        2.2 不同杀青方式对秋茶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不同干燥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鲜叶原料
        1.2 仪器及设备
        1.3 茶样制作
        1.4 茶样品质审评方法
        1.5 茶叶理化成分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滚筒杀青后不同干燥方式茶样比较
        2.2 蒸汽杀青后不同干燥方式茶样比较
        2.3 滚蒸复式杀青后不同干燥方式茶样比较
        2.4 蒸滚复式杀青后不同干燥方式茶样比较
        2.5 杀青方式与干燥方式之间相互影响
    3 结论
第五章 优化工序组合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鲜叶原料
        1.2 仪器及设备
        1.3 茶样制作
        1.4 茶样品质审评方法
        1.5 茶叶理化成分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官品质表现比较
        2.2 主要滋味化学成分比较
        2.3 儿茶素及其组分变化比较
    3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取得成果与创新之处
    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提高八仙红茶品质的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红茶品质化学研究现状
        1.1 产地环境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1.2 茶树品种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1.3 加工过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2 加工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2.1 萎凋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2.2 发酵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2.3 揉捻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2.4 干燥工艺的变化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3 红茶加工中的新技术工艺研究现状
        3.1 添加外源酶技术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
        3.2 乌龙茶工艺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
    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
        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4.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添加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影响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备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单一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2.2 添加组合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3 小结
第三章 晒青和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影响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2.2 晒青和萎凋程度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2.3 晒青与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添加单一外源酶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1.2 组合外源酶处理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1.3 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1.4 晒青和萎凋程度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1.5 晒青与摇青工艺对八仙红茶品质的影响
    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利用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的效果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芹菜叶茶加工技术研究[D]. 陈旭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2]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 陈根生. 浙江大学, 2016(03)
  • [3]干热后处理改善绿茶风味品质的试验研究[D]. 李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4]微波处理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J]. 张小琴. 福建茶叶, 2013(03)
  • [5]茶树根际土壤氨氮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效应研究[D]. 韩晓阳.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6]龙井茶保鲜技术优化及相关机理研究[D]. 朱作春. 浙江大学, 2013(08)
  • [7]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郭雅玲,赖凌凌.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6)
  • [8]山东优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研究[D]. 孙庆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9]新型绿茶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D]. 李小娟. 浙江大学, 2012(08)
  • [10]提高八仙红茶品质的加工工艺研究[D]. 林馥茗.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效果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