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婷[1](2020)在《非小细胞肺癌YAP1和SRPX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YAP1和SRP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NSCLC及其癌旁组织中YAP1和SRPX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NSCLC及其28例癌旁组织中YAP1、SRPX2和MVD的表达情况,分析YAP1、SRPX2和MVD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YAP1和SRPX2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YAP1和SRPX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表型显示YAP1和SRPX2在NSCLC组织中均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50/80)和55%(44/80),YAP1和SRPX2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4%(2/28)和0;YAP1和SRPX2的表达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MVD的表达与NSCLC患者年龄、吸烟、病理类型不相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YAP1和SRPX2阳性表达组的MVD值高于阴性组(P<0.05);NSCLC组织中YAP1和SRPX2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r=0.545,P<0.05),且YAP1和SRPX2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YAP1和SRPX2阳性表达组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结论:YAP1和SRPX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可能参与到NSCLC的血管生成机制,进而促进NSCLC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可能为NSCLC患者提供新的预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夏露花[2](2020)在《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和探讨nm23基因与其他基因(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选取最有效的药物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靶向逆转nm23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敏感性中的影响研究,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探讨使用PET/CT与增强CT两种检查方法对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及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1)选取180例nm23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将其列为研究组。选取上述研究组中的53例非小细胞癌标本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m23和EGFR、VEGF基因的表达,对比其差异。对上述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方面nm23、EGFR、VEGF三者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2)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细胞株H1299中nm23 mRNA中表达水平;对照组细胞株A549给予照射处理,实验组则将过表达nm23重组质粒转染A549后给予照射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组nm23 mRNA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PI3K和AKT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差异。3)选取213例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图像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CT组与增强CT组。在PET/CT组中,对比nm23表达强阳性(>++)组nm23表达阳性(≤++)组的SUVmax及GTVPET/CT。观察对比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下,肿瘤分期改变情况、靶区勾画的体积大小、危及器官靶区的照射剂量,评估其对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对分期及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1)EGFR、VEGF和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非小细胞癌组中的EGFR、VEGF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nm23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VEGF和nm2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在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方面:EGFR、VEGF、nm2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类型方面:腺癌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组;VEGF、nm23阳性表达率在腺癌、鳞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肿瘤分期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分期为Ⅲ—Ⅳ期组高于肿瘤分期为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nm23在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淋巴结转移方面:EGFR、VEGF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小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EGFR不存在明显相关性;VEGF和nm23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EGFR与nm23与之间呈负相关性。2)A549和H1299非小细胞癌细胞株中nm2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m23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MLD值和SF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放疗剂量下,细胞存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nm2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PET/CT组中,nm23表达强阳性组SUVmax与GTVPET/CT均低于nm23表达阳性组。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相比,两组在非小细胞癌分期改变、大体靶区体积(GTV)、危及器官的放疗照射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nm23、EGFR和VEGF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临床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变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靶向逆转nm23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3)了解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能够为放疗靶区的制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有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使患者获益。

胡早秀[3](2019)在《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2018年发布的GLOBOCAN 2018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癌症中均位居第一位。中国肺癌的发展趋势与全球肺癌类似,既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因之首。“宣威地区”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肺癌的高发区,且因宣威肺癌中不吸烟女性肺腺癌的死亡率是中国平均水平的20倍等明显的区域特异性,使其在我国肺癌防治中具有特殊地位。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宣威地区肺癌的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与使用当地特殊燃煤引起的室内污染有关,该类室内污染环境可能会导致特异的miRNA谱,进而引起宣威肺癌。我们前期对24对宣威肺癌组织标本进行miRNA芯片检测,发现155条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miR-339-5p是上调表达的miRNA之一,根据已有研究报道,miR-339-5p在大部分肿瘤中的表达低于相对应的正常组织,而在肺癌中仅见一篇相关研究,但其表达出现了不一致结果且并未对miR-339-5p的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利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miR-339-5p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均为高表达,前期细胞实验,我们同样发现miR-339-5p在肺癌细胞株中为高表达。因此,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miR-339-5p在肺癌与正常肺组织中会出现差异表达吗?宣威肺癌和非宣威肺癌中的表达是否不一致?如果存在差异表达,miR-339-5p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机制又如何?本研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癌组织和配对正常肺组织以及NSCLC血清和对照中miR-339-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339-5p与临床因素的关系以及其诊断价值;同时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下调miR-339-5p的表达水平以观察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成瘤的影响;并初步研究miR-339-5p的靶基因及信号通路。通过以上研究探讨miR-339-5p在NSCLC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机制,以期能够进一步为肺癌的防治诊疗工作拓展新的方法。第一部分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分析组织芯片和TCGA中miR-339-5p表达相关数据,同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样本(癌组织、癌旁)和血清样本(肺癌患者、非癌患者)的miR-339-5p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1.分析前期芯片数据,探究miR-339-5p在宣威肺腺癌及配对远端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TCGA数据库数据,探究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qPCR检测63例(30例宣威籍,33例非宣威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肺组织中miR-339-5p表达量,分析癌与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吸烟状态,地区,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对miR-339-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分析miR-339-5p对肺癌组织的诊断价值。4.qPCR检测104例非小细胞肺癌和50例非癌血清样本中miR-339-5p表达量,探讨其是否适宜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血清标记物。[结果]1.前期宣威肺腺癌芯片数据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有155条miRNA出现差异表达(65条上调,90条下调),其中miR-339-5p为上调表达(FC=2.0189,p=0.0001,FDR=0.0017)。2.TCGA数据库数据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腺癌(Fold Change=2.334,p=2.618×10-11<0.001)和肺鳞状细胞癌(Fold Change=1.589,p=4.323 ×10-6<0.001)中miR-339-5p的表达均上调。3.在63例(30例宣威籍,33例非宣威籍)NSCLC中,与配对正常肺组织相比,miR-339-5p在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07<0.01)。临床病理特征分析,miR-339-5p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2<0.05),而miR-339-5p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吸烟状态,地区,组织学类型和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MedCalc软件对肺癌组织中 miR-339-5p 进行 ROC(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当截值(cutoffvalue)为0.1195时,miR-339-5p达到最高诊断效率,其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74.6,AUC(Area Underthe Curve,曲线下面积)为0.639。4.血清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非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05)。[结论]1.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miR-339-5p在宣威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非宣威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iR-339-5p在肺癌组织的诊断中仅有较低的准确性,对肺癌组织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3.miR-339-5p在NSCLC和非癌对照组中血清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其可能不适合作为NSCLC诊断的血清标记物。第二部分 miR-339-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探索下调miR-339-5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SPC-A1、XWLC-05增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运用qPCR技术检测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肺癌细胞株SPC-A1、A549、XWLC-05、YTLMC、GLC 的 miR-339-5p 表达量,筛选出 miR-339-5p高表达的肺癌细胞株。2.将miR-339-5p inhibitor转染对SPC-A1、XWLC-05细胞中,测定转染效率,筛选稳定转染的SPC-A1、XWLC-05细胞系,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1.与BEAS-2B细胞中miR-339-5p表达水平相比,miR-339-5p在肺癌细胞株SPC-A1、A549、XWLC-05、YTLMC、GLC 中均明显高表达(P<0.05),其中SPC-A1的表达最高。2.成功转染miR-339-5p inhibitor后,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相比,SPC-A1、XWLC-05细胞中的细胞miR-339-5p表达明显下降(p<0.05)。3.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功能检测:(1)转染 miR-339-5p inhibitor 能抑制 SPC-A1、XWLC-05 细胞的增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转染 miR-339-5p inhibitor 能抑制 SPC-A1、XWLC-05 细胞的迁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转染 miR-339-5p inhibitor 能抑制 SPC-A1、XWLC-05 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结论]肺癌细胞株 SPC-A1、A549、XWLC-05、YTLMC、GLC 中 miR-339-5p均呈高表达,以SPC-A1最高;下调miR-339-5p可以抑制肺癌细胞SPC-A1、XWLC-05增殖、迁移、侵袭能力。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促进作用,是促癌基因。第三部分mmiR-339-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体内实验的研究[目的]探讨下调miR-339-5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SPC-A1裸鼠成瘤的影响。[方法]1.通过慢病毒转染SPC-A1细胞,构建miR-339-5p低表达稳定转染细胞系和阴性对照稳定转染细胞系。2.在裸鼠腋下分别接种空白对照(Control)、阴性对照(NC)和miR-339-5p低表达(miR-339-5p inhibitor)细胞系,观察裸鼠一般情况,测量裸鼠瘤体大小。37天处死裸鼠,测瘤体大小,称瘤体重量。瘤体制成石蜡块,行HE染色,并通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Ki-67的表达量。[结果]1.慢病毒转染SPC-A1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转染效率大于50%,qPCR检测结果显示miR-339-5p在inhibitor组的表达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24天后,miR-339-5p低表达(miR-339-5p inhibitor)组瘤体体积小于阴性对照(NC)和空白对照(Contr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死裸鼠后,miR-339-5p低表达(miR-339-5p inhibitor)组瘤体重量轻于阴性对照(NC)和空白对照(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Ki-67在低表达(miR-339-5p inhibitor)组的表达高于阴性对照(NC)和空白对照(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miR-339-5p表达可显着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裸鼠成瘤能力及使 Ki-67 指数(immunoreactive score,IRS)降低。第四部分BCL6作为miR-339-5p直接基因的研究[目的]探讨BCL6是否为非小细胞肺癌中miR-339-5p的直接靶基因,并分析BCL6在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39-5p的靶基因。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BCL6是否为miR-339-5p的直接靶基因。3.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下调miR-339-5p后,肺癌细胞株SPC-A1中BCL6的表达变化。4.qPCR检测6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其配对远端正常肺组织中BCL6的表达情况,回归分析其与miR-339-5p表达的相关性。5.利用GEPIA在线芯片数据,分析BCL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正常肺组织的表达情况。6.利用KM plotter软件分析BCL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系。[结果]1.生物信息学预测BCL6为miR-339-5p的靶基因。2.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miR-339-5p的直接靶基因是BCL6。3.下调SPC-A1细胞中的miR-339-5p表达后,蛋白印迹(Western blot)证实BCL6的表达上调。4.与远端正常肺组织相比,BCL6在6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低表达(P<0.05),且与 miR-339-5p 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6,P=0.044<0.05)。5.GEPI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BCL6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表达均为低表达。6.KM plotter分析结果显示:BCL6高表达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长(HR=0.71,95%CI:0.6-0.84,p=6.2×10-5<0.001),BCL6 高表达者有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延长的趋势(HR=0.77,95%CI:0.58-1.01),然而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6>0.05)。[结论]miR-339-5p的直接靶基因是BCL6;BCL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低表达,且与miR-339-5p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miR-339-5p可能通过靶向BCL6来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发展。

蔡琦[4](2019)在《miRNA-3612靶向TIG2调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行为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TIG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探讨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98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其相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TIG2的表达。统计分析TIG2的表达与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别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IG2的表达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RT-PCR的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18/26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TIG2的m 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与癌旁组织相比,16/20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的TIG2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3.98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TIG2的低表达与淋巴转移(p=0.006)、肿瘤分期(p=0.021)以及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p=0.025)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其它临床参数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吸烟史、组织学分型和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p均>0.05)。5.多因素分析中,TIG2的低表达(HR,2.225,95%CI,1.332-4.291;p=0.008)、肿瘤分期(HR,2.397,95%CI,1.426-3.048;p=0.038)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HR,1.873,95%CI,1.270-3.392;p=0.012)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6.TIG2低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相比较TIG2高表达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其蛋白阳性表达于细胞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中,TIG2的低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肿瘤分期及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TIG2低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TIG2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第二部分mi RNA-3612/TIG2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筛选可能与TIG2相关的mi RNAs,并探讨mi RNA-3612与TIG2的相关性,及mi RNA-3612/TIG2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获得TIG2相关的调控mi RNAs。采用体外培养的NCI-H1975细胞,PLGA/mi RNA-3612模拟物/抑制物纳米颗粒转染细胞,利用RT-PCR技术检测TIG2表达情况及细胞增殖迁移情况。建立bal/bc小鼠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小鼠存活情况。结果:1、mi RNA-3612类似物能够抑制TIG2的表达,而mi RNA-3612抑制物能够促进TIG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空白对照相比,mi RNA-3612模拟物显着促进细胞增殖,而mi RNA-3612抑制物显着抑制细胞增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 RNA-3612模拟物组能够显着抑制TIG2蛋白的表达,而mi RNA-3612抑制物组能够显着上调TIG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mi RNA-3612模拟物能够显着加速小鼠死亡,而mi RNA-3612抑制物能够显着降低小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 RNA-3612类似物能够抑制TIG2的表达,而mi RNA-3612抑制物能够促进TIG2的表达。PLGA/mi RNA-3612模拟物/抑制物纳米颗粒给药系统能影响TIG2的表达并相应的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并进一步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

裴梦淼[5](201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B7-H3和CTLA-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B7同源性3(B7-homology 3,B7-H3)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临床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石油临床医学院病理科2016年1月-2018年8月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且资料记录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腺癌48例,鳞癌19例,腺鳞癌3例,并取其中的30例癌旁的正常肺组织(癌组织边缘外>5cm的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癌组织中B7-H3和CTLA-4进行检测,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B7-H3和CTLA-4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 B7-H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7-H3的表达率为64.2%(45/70),癌旁组织的B7-H3表达率为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88,P<0.001)。2 B7-H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B7-H3在吸烟组、T3-4期组、III-IV期组、肿瘤低分化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吸烟组、T1-2期组、I-II期组、肿瘤高-中分化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7、5.609、18.341、16.593、14.979,P<0.05),B7-H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及远处转移等均无相关性(P>0.05)。3 CTLA-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TLA-4的表达率为57.1%(40/70),癌旁组织中无CTLA-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1,P<0.001)。4 CTLA-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TLA-4在III-IV期组、低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有远处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II期组、肿瘤组织高-中分化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远处转移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86、6.076、17.662、7.977,P<0.05),CTLA-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肿瘤最大径及T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5 B7-H3和CTLA-4二者之间的相关性B7-H3与CTLA-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740,P<0.05)。结论:1 B7-H3的表达与吸烟、肿瘤组织恶性程度高、T分期差、临床分期晚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 CTLA-4的表达与肿瘤组织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3 B7-H3与CTLA-4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表明两者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免疫治疗及免疫联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施我大[6](2018)在《MACC1在非小细胞肺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MACC1与非小细胞肺癌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目的评估NSCLC患者MACC1表达的不同等级水平对NSCLC浸润性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以NSCLC患者中浸润性癌或有淋巴结转移者为病例组,以非浸润性癌或无淋巴结转移者为对照组,根据对照组MACC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四分位数(Q1、Q2和Q3)将对照组和病例组MACC1 mRNA的表达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等级1:≤Q1,等级2:>Q1且≤Q2,等级3:>Q2且≤Q3和等级4:>Q3),通过多因素分析(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明确MACC1表达的不同等级水平与NSCLC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并通过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曲线)和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评估MACC1表达的不同等级水平预测NSCLC浸润性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M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Q2(17.32)是NSCLC为浸润性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表达量的等级3[>Q2(17.32)且≤Q3(37.49)]和等级4[>Q3(37.49)]的调整OR值分别为4.049和23.598,且以M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Q3(37.49)为标准预测NSCLC浸润性的价值可达中等;M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Q2(16.23)是NSCLC有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表达量的等级3[>Q2(16.23)且≤Q3(35.37)]和等级 4[>Q3(35.37)]的调整 OR 值分别为 3.904 和 18.159,以 M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Q3(35.37)为标准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可达中等。结论M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NSCLC浸润性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第二部分 嵌合抗MACC1抗体沉默MACC1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影响目的构建嵌合抗MACC1抗体,并评估其活性及对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抑制效果。方法构建嵌合抗MACC1抗体,通过MTT分析观察其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其对NSCL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嵌合抗MACC1抗体可以显着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经过嵌合抗MACC1 抗体处理的 NSCLC 细胞中 HGF、c-Met、Vimentin、E-cadherin、Slug、MMP-1、CT-I和Fibronect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未经过嵌合抗MACC1抗体处理的NSCLC细胞。结论嵌合抗MACC1抗体可以抑制NSCLC的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HGF/c-Met信号通路抑制EMT过程的发生,同时抑制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作用第三部分 嵌合抗MACC1抗体对小鼠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研究目的将嵌合抗MACC1抗体应用小鼠NSCLC皮下移植瘤模型,进一步研究其对NSCLC细胞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NSCLC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给予静脉注射100μg的嵌合抗MACC1抗体进行治疗,持续14天,每天1次;对照组则注射相同的体积的PBS缓冲液。分别记录两组在治疗后0天(即接种后第6天)、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第15天、第18天、第21天和第24天的肿瘤体积。分别记录两组在治疗开始后至150天的存活情况。治疗开始后150天后处死小鼠,取得移植瘤及淋巴结标本。分别记录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肿瘤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嵌合抗MACC1抗体可以显着减小皮下移植瘤小鼠肿瘤的体积,提高皮下移植瘤小鼠的存活率,抑制皮下移植瘤小鼠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结论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嵌合抗MACC1抗体可以显着减小皮下移植瘤小鼠肿瘤的体积,提高皮下移植瘤小鼠的存活率,抑制皮下移植瘤小鼠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王梅芳[7](2018)在《OCCLUDIN对非小细胞肺癌SPC-A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紧密连接蛋白是存在于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一种蛋白质,其作用是保持细胞间结构的完整性。OCCLUDIN蛋白作为紧密连接蛋白中主要一种类型,它的结构或表达发生变化会导致紧密连接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最终引起一些临床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OCCLUDIN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且OCCLUDIN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等有密切关系。而目前关于OCCLUDIN对非小细胞性肺癌发生发展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肿瘤细胞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建立等方法,在体内外探讨OCCLUDIN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组织中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OCCLUDIN siRNA转染非小细胞肺癌细胞SPC-A1 48h后,采用CCK-8法检测OCCLUDIN对SPC-A1细胞增殖影响,并通过建立肿瘤细胞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在体内验证OCCLUDIN对SPC-A1细胞增殖影响,使用PI单染方法检测OCCLUDIN对SPC-A1细胞周期的影响,使用Annexin V-APC/7-AAD双染方法检测OCCLUDIN对SPC-A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情况。研究结果:检测非小细胞性肺癌组织标本发现癌组织中的OCCLUDIN mRNA和蛋白平均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CCLUDIN在体外对SPC-A1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发现:siOCLN组细胞分别在24h、48h、72h、96h和120h的细胞增殖能力较control组和siCtrl组均明显降低(P<0.001)。OCCLUDIN在体内对对SPC-1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发现:SPC-A1细胞种植后,第16天开始,两组SPC-A1细胞在裸鼠内生长逐渐加速,且siCtrl组SPC-A1细胞在裸鼠内生长速度比siOCLN明显加快,肿瘤大小差异显着(P<0.001)。OCCLUDIN对SPC-A1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发现:control组其G1期细胞有58.2±4.6%,S期细胞有24.2±2.4%,G2期细胞有17.6±1.2%;siCtrl组其G1期细胞有58.0±4.2%,S期细胞有22.3±2.2%,G2期细胞有19.7±1.5%;siOCLN组G1期细胞有70.5±5.2%,S期细胞有18.8±1.4%,G2期细胞有10.7±0.8%。siOCLN组SPC-A1细胞中S期和G2期细胞比例相较于control组和siCtrl组显着降低(P<0.05),且G1期细胞比例相较于control组和siCtrl组显着升高(P<0.05)。OCCLUDIN对SPC-A1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发现:control组SPC-A1细胞凋亡率为9.4±0.6%,siCtrl组SPC-A1细胞凋亡率为9.1 ±0.5%,siOCLN组SPC-A1细胞凋亡率为27.4±2.1%,siOCLN组与control组和siCtrl组比较差异显着(P<0.001);同时,siOCLN组Bax、caspase-3、caspase-9、AIF和CytC等凋亡相关蛋白水平较control组和siCtrl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抗凋亡蛋白Bc12水平较control组和siCtrl组表达明显下降(P<0.01)。OCCLUDIN对SPC-A1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检测发现:siOCLN组侵袭迁移能力与control组和siCtrl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OCCLUDIN调控SPC-A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siOCLN组AKT和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较control组和siCtrl组明显降低(P<0.01)。研究结论:OCCLUDIN可促进SPC-A1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迁移,并影响SPC-A1细胞周期进程。OCCLUDIN可通过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SPC-A1细胞凋亡。我们进一步发现OCCLUDIN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SPC-A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以上研究发现为进一步了解OCCLUDIN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OCCLUDIN未来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分子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杨能力[8](2018)在《丙泊酚抑制脂多糖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转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HIF1)α亚基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明确HIF-lα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状态、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1.利用Oncomine在线分析软件比较TCGA数据库中Wachi lung肺鳞癌数据集和Stearman lung肺腺癌数据集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HIF-lα mRNA 水平。2.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样本中HIF-lα的表达水平。3.利用Kaplan-Meier法对具有不同HIF-lα表达水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差异分析。4.结合187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探究HIF-lα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状态、TNM分期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1.在Wachi lung和Stearman lung数据集中,肺鳞癌和腺癌组织内HIF-1α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2.HIF-1α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五年总生存期显着低于HIF-1α低表达的患者(18.28%vs 34.04%;P=0.0001)。3.HIF-lα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状态以及TNM分期存在关联。结论: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HIF-1α的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显着升高。而高表达的HIF-1α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临床特征以及较差的预后存在关联。第二部分:丙泊酚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IF-1α表达上调的研究研究目的:探究LPS和丙泊酚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HIF-1α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1.不同浓度的LPS(0、1、5、10 μ g/ml)与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共培养,利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细胞内HIF-1 α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IF-1 α蛋白的表达水平;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ROS水平。2.A549细胞在10 μg/ml LPS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丙泊酚(0、5、10、20 μ g/ml)处理细胞,利用qRT-PCR检测细胞内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IF-1 α蛋白的表达水平;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ROS水平。3.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0μ g/ml)及丙泊酚组(10 μ g/ml LPS+20 μ g/ml丙泊酚)处理A549细胞12小时后,分别采用环己酰亚胺追踪实验(CHX-Chase assay)检测细胞内HIF-1 α的蛋白稳定性;免疫荧光实验(IF)检测HIF-1α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报告基因实验(reporter assay)检测细胞内HIF-1的转录活性。研究结果:1.LPS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HIF-1α的表达上调及氧自由基的产生(ROS)。2.丙泊酚抑制LPS诱导的HIF-1α表达及氧自由基的产生(ROS)。3.丙泊酚下调LPS诱导的HIF-1α蛋白稳定性及核聚集,抑制HIF-1α的转录功能。结论:LPS通过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蛋白稳定性以及入核,增强HIF-1的转录活性。而丙泊酚能够抑制LPS对HIF-1α的激活作用。第三部分:miR-199a-5p在丙泊酚抑制LPS诱导非小细胞肺癌HIF-1 a表达中的作用研究研究目的:探究丙泊酚在LPS诱导非小细胞肺癌HIF-1 α表达中的作用是否受到miR-199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1.利用 targetscan,BiBiserv2 软件预测 HIF-1α 基因 mRNA 3’UTR上可能的miR-199结合位点。2.利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细胞内HIF-lαmRNA和miR-199a/b-5p的表达水平。3.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4.报告基因实验(reporter assay)检测miR-199a-5p对HIF-1α mRNA的调控作用。5.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检测miR-199a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研究结果:1.在A549细胞中,miR-199a-5p通过直接靶向HIF-1α mRNA 3’UTR抑制HIF-1α的表达。2.LPS诱导A549细胞中miR-199a-5p的表达下调,从而促进了HIF-1α的表达;而丙泊酚解除了 LPS对miR-199a-5p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HIF-1α的表达。3.LPS处理A549细胞后,miR-199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增强;而丙泊酚抑制了 LPS诱导的甲基化。4.使用过氧化氢酶清除LPS诱导的ROS抑制了 miR-199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从而促进了 miR-199a-5p水平升高。5.在A549细胞中,抑制LPS诱导的miR-199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促进了 miR-199a-5p水平升高,从而抑制了 HIF-1α的表达。结论:丙泊酚通过抑制LPS诱导的miR-199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促进miR-199a-5p水平上调,从而抑制HIF-1α的表达。第四部分:丙泊酚抑制LPS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研究研究目的:探究丙泊酚抑制LPS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LPS(10ng/ml)或LPS(10μg/ml)联合丙泊酚(20μg/ml)处理A549细胞。1.利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细胞内E-cadherin、Vimentin以及MMP2/9 mRNA的表达水平。2.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E-cadherin、Vimentin 以及 MMP2/9 蛋白的表达水平。3.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检测细胞迁移能力。4.浸润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研究结果:1.LPS引起A549细胞中表皮型标志分子E-cadherin下调及间质型标志分子Vimentin上调,而丙泊酚抑制了 LPS对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影响。2.LPS引起A549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水平上调,而丙泊酚抑制了 LPS对MMP2/9表达的影响。3.在LPS处理的A549细胞中,敲低HIF-1α抑制了 Vimentin和MMP2/9的表达,同时促进了 E-cadherin的表达。4.LPS促进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而丙泊酚能够抑制LPS对A549细胞恶性表型的促进作用。然而过表达HIF-lα显着削弱了丙泊酚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丙泊酚通过下调HIF-1α抑制LPS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EMT过程及恶性表型。

滕继平[9](2018)在《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仍然是全球常见的第二位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70%。在过去的20年中针对NSCLC尤其是肺腺癌中多种驱动癌基因的分子畸变及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及深入的研究。依据基因突变情况采用相对应的靶向药物治疗,给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和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大量未知的癌基因未被发现或作用不明。至今肺癌依旧是一种异质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难治性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总体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深入研究非小细胞肺癌致病原因、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索早期诊断、监测和治疗肺癌的相关标记物和基因及免疫治疗靶点,依旧是研究重点、热点和研究的方向。ARHGAP10与Ras基因同源,同属于G蛋白超家族的其中一员,在多种人体正常组织及恶性肿瘤实验细胞系中表达阳性。ARHGAP10的过表达或缺失对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性和迁移具有调控作用。但由于ARHGAP10结构的复杂性和其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区域和调控方式有其独特性,目前人们对ARHGAP10在肺NSCLC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还未有研究报道。深入研究ARHGAP10在NSCLC中的表达与调控功能对于阐明ARHGAP10与NSCLC之间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望为ARHGAP10相关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靶点,促进相关药物的研发。第一部分: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良性肺肿瘤组织和早、中、晚期三个不同阶段的NSCLC组织中ARHGAP10的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分析不同阶段的肺癌组织中ARHGAP10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循环血肿瘤细胞及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ARHGAP10在NSCLC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初步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20例样本,良性肺肿瘤组织和早、中、晚期三个不同阶段的NSCLC组织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P53、EGFR、VEGF、ARHGAP10四组中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富集及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外周血循环血肿瘤细胞(CTC)计数情况,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及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突变情况,并对实验结果根据样本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结果:1)ARHGAP10表达在良性肺肿瘤组织与NSCLC间有明显差异;随着肿瘤分期的严重程度ARHGAP10蛋白表达强度值逐渐降低,极个别甚至表达缺失。2)ki67、P53、EGFR、VEGF与ARHGAP10五项指标免疫组化的阳性表达彼此独立3)VEGF与ARHGAP10在四组中强阳性表达情况线条图有明显反向趋势。4)CTCS四组间阳性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92.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6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HGAP10阳性表达与CTCs>l之间两组比较无明显的相关性(P<0.01)。5)ARHGAP10阳性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EGFR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ARHGAP10阳性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及其突变类型类型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本实验提示ARHGAP10的表达与NSCLC发生、发展存在某种联系但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VEGF强阳性表达与ARHGAP10强阳性表达在不同NSCLC临床分期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负相关的可能性较大,在后续的实验中值得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联。CTCS检测阳性对于NSCLC患者组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免疫组化的EGFR阳性结果并不能预测NSCLC一定存在EGFR基因突变,ARHGAP10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提示ARHGAP10可能与EGFR酪氨酸激酶途径信号通路关联性不高,在该信号通路是否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的价值需要仔细斟酌。第二部分: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的基础研究目的基于第一部分ARHGAP10与肺癌的不同阶段的研究,本研究拟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ARHGAP10与人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首先通过对选用的4种肺癌细胞系(A549、NCI-1975、NCI-H1299和NCI-H460)中ARHGAP10的蛋白水平和mRNA 水平进行检测。并在ARHGAP10低表达的细胞中转染ARHGAP10慢病毒表达质粒,随即通过WB和RT-PCR检测技术验证转染效果。同时观察ARHGAP10低表达的细胞中转染ARHGAP10慢病毒表达质粒后,取不同时间点检测该细胞系的增殖速率、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ARHGAP10在影响细胞生理功能改变的机制,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GSEA对其影响通路进行预测,并对信号通路中一些重要的关键因子进行验证。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裸鼠荷瘤模型——转染前后的A549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后,观察肺组织癌灶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4种人肺癌细胞(A549,NCI-1975,NCI-H1299,NCI-H460)中ARHGAP10的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数据显示NCI-1975和NCI-H1299两组细胞ARHGAP10表达水平相对较高,NCI-H460和A549两组细胞ARHGAP10表达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构建表达ARHGAP10的慢病毒质粒转染慢病毒,进而感染低表达的两组肺癌细胞A549和NCI-H460。ARHGAP10低表达的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组其ARHGAP10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强。野生型细胞和转入慢病毒载体的两者增值速度在24h、48h和72 h皆高于ARHGAP10慢病毒转染组细胞(A549和NCI-H460细胞),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发现,感染过表达ARHGAP10慢病毒的A549和NCI-H460细胞组细胞数量减低,且侵袭抑制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GSEA方法检测结果提示远处转移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与ARHGAP10的表达呈负相关。分别检测ARHGAP10高表达的对远处转移信号通路关键因子(MMP-2 MMP-9和VEGF)和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c-myc 和 p21)。ARHGAP10 过表达 A549 细胞组的 MMP-9,MMP-2,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皆显着降低,p21表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RHGAP10 过表达 NCI-H460 细胞组的 MMP-9,MMP-2,β-catenin 和 c-myc 蛋白表达水平皆显着降低,p21表达增加,差异各自具有统计学意义。用10mM氯化锂刺激过表达ARHGAP10的A549细胞组β-catenin在氯化锂刺激后表达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尾静脉注射转染Vector的A549+肺癌细胞裸鼠组分离出肺组织后,肉眼可见肺部肿瘤结节形成,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呈现圆形,核仁明显,可见分裂象,胞浆丰富;尾静脉注射转染ARHGAP10过表达病毒的A549+肺癌细胞裸鼠组分离出肺组织后肉眼观未见明显异常,镜下观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实验通过GSEA确定ARHGAP10可能在肺癌中调节的确切途径。应用富集分析发现远处转移(metastasis)通路和Wnt信号通路与ARHGAP10表达呈负相关。本实验通过生物技术转染病毒质粒,验证了高表达ARHGAP10对远处转移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MP-9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 Wnt 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c-myc 和 p21)的影响。证实ARHGAP10的过表达可显着抑制多株人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在恶性肿瘤的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ARHGAP10或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或可作为临床肺癌的治疗靶标。

游文杰[10](2017)在《FXR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索胆汁酸核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促癌作用机制;研究FXR对肿瘤细胞表达PD-L1的调控及潜在联合用药前景。研究方法1.免疫组化法在NSCLC组织中检测FX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总生存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采用FXR抑制剂Z-guggulsterone或特异性si RNA抑制蛋白表达,构建稳定干扰或高表达FXR的NSCLC细胞株。观察FXR对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研究FXR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采用FXR靶基因小异二聚体蛋白(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SHP)特异性si RNA抑制蛋白表达,探索SHP是否参与FXR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周期蛋白的调控。3.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技术和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检测FXR与cyclin D1启动子的结合效应和激活效应。通过补救实验研究cyclin D1与FXR在NSCLC细胞中功能的关联。免疫组化法在相同NSCLC样本中检测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FXR表达的相关性。4.检测FXR对NSCLC细胞表达PD-L1的影响,在相同NSCLC样本中检测PD-L1与FXR表达的相关性。在小鼠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等肿瘤细胞中检测mus FXR的表达,并探究其对肿瘤细胞表达mus PD-L1的影响。利用SHP特异性si RNA抑制蛋白表达,探索SHP是否参与FXR调节肿瘤细胞表达PD-L1;利用Ch IP技术检测FXR与PD-L1启动子的结合效应;检测FXR对磷酸化EGFR的影响,并采用相应抑制剂处理,探索FXR是否通过磷酸化EGFR调控PD-L1的表达。研究结果1.共160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免疫组化评分显示,FXR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肺组织(P<0.001)。FXR蛋白表达量与患者TNM分期和肿瘤最大径显着相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XR高表达组总生存期显着低于FXR低表达组(P=0.0032)。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显示,FXR对患者总生存期具有较好的独立预测价值(Hazard ratio[HR]1.71,95%CI 1.108-2.637;P=0.015)。2.NSCLC细胞H1975和H1299表达FXR较高,而HCC4006表达FXR较低。抑制FXR可显着抑制H1975和H1299细胞增殖,并且降低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相反,过表达FXR则促进HCC4006细胞增殖和Ki-67的表达。动物实验发现,抑制FXR可显着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FXR可使NSCLC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而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抑制FXR可明显降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磷酸化Rb(phosphorylated Rb,p-Rb)的表达;相反,过表达FXR则促进cyclin D1和p-Rb的表达。采用特异性si RNA抑制SHP蛋白对细胞增殖和cyclin D1、p-Rb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FXR对NSCLC细胞增殖和周期蛋白的调控不依赖SHP。3.Ch IP结果表明,FXR可与NSCLC细胞cyclin D1启动子IR-0区段直接结合。荧光素酶实验显示,FXR促进cyclin D1转录活性增强。除此之外,过表达cyclin D1可显着逆转FXR-si RNAs对细胞增殖和周期的抑制效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cyclin D1与FXR表达有显着正相关性(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yclin D1和FXR均高表达的患者其总生存期最差(P=0.0077)。4.抑制FXR可促进NSCLC细胞表达PD-L1;相反,过表达FXR则降低PD-L1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PD-L1与FXR表达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小鼠黑色素瘤细胞S91表达mus FXR较高;采用特异性si RNA抑制mus FXR蛋白可显着促进mus PD-L1的表达。抑制SHP对NSCLC细胞表达PD-L1无明显影响,表明FXR对PD-L1的调控不依赖SHP。Ch IP结果表明,FXR可与PD-L1启动子直接结合。除此之外,FXR可通过抑制磷酸化EGFR(Tyr1068)进而降低PD-L1的表达。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探索了FXR在NSCLC中的表达和功能,发现FXR在NSCLC中表达增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独立的预后因子;FXR可通过直接转录激活周期蛋白cyclin D1,进而促进NSCLC细胞周期进展和肿瘤增生。除此之外,FXR可通过直接转录调控和影响磷酸化EGFR表达两种方式,负性调控肿瘤细胞表达PD-L1。本研究部分揭示了FXR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一个潜在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二、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非小细胞肺癌YAP1和SRPX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YES相关蛋白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nm23、EGFR、VEGF在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仪器与试剂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靶向逆转nm23 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PET/CT对 nm23 表达的NSCLC分期和放疗计划的影响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实验观测指标
        1.4 统计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nm23 基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339-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iR-339-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体内实验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BCL6作为miR-339-5p直接靶基因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miRNA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miRNA-3612靶向TIG2调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行为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TIG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流程与方法
        3、伦理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免疫蛋白印迹试验检测 TIG 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2.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TIG 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3.TIG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4.下调TIG2的表达可能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
        5.COX回归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NA-3612/TIG2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性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3.1 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获得TIG2 相关的miRNAs,委托吉玛公司设计及制备miRNAs模拟物和抑制物。
        3.2 NCI-H1975(人非小细胞肺癌腺癌细胞)培养方法:
        3.3 细胞增殖实验
        3.4 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
        3.5 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结果
        1.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可能与TIG2 相关的调控miRNAs
        2.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载体(PLGA)的构建
        3.PLGA/miRNs模拟物/抑制物纳米颗粒给药系统介导的体外细胞TIG2 的表达情况
        4.PLGA/miRNA-3612 模拟物/抑制物纳米颗粒给药系统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5.PLGA/miRNA-3612 模拟物/抑制物纳米颗粒给药系统在体外细胞中对TIG2 蛋白表达的影响
        6.PLGA/miRNA-3612 模拟物/抑制物纳米颗粒给药系统对移植瘤模型小鼠生存的影响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TIG2 在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5)非小细胞肺癌中B7-H3和CTLA-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共刺激分子B7-H3和CTLA-4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MACC1在非小细胞肺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ACC1与非小细胞肺癌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嵌合抗MACC1抗体沉默MACC1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嵌合抗MACC1抗体对小鼠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7)OCCLUDIN对非小细胞肺癌SPC-A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肺癌研究现状
    1.2 OCCLUDIN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丙泊酚抑制脂多糖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转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HIF1α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丙泊酚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HIF-1α表达上调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iR-199a-5p在丙泊酚抑制LPS诱导非小细胞肺癌HIF-1α表达中的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丙泊酚抑制LPS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二、循环血肿瘤细胞检测实验结果
        三、EGFR突变检测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基础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离体细胞实验结果
        二、活体动物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ARHGAP10与肿瘤的相关性
    1. Rho GTP酶家族
    2、ARHGAP 10的基本结构
    3、ARHGAP 10与Rho GTP酶家族的关系
    4、ARHGAP 10在正常组织的表达
    5. ARHGAP 10在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6. ARHGAP 10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
    7.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缩略词表
致谢

(10)FXR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FX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FXR在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迁移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非小细胞肺癌中FXR对 cyclin D1 的转录调控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FXR对肿瘤细胞表达PD-L1 的影响及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四、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小细胞肺癌YAP1和SRPX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王婷婷.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2]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D]. 夏露花.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miR-339-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胡早秀. 昆明医科大学, 2019
  • [4]miRNA-3612靶向TIG2调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行为的相关研究[D]. 蔡琦. 苏州大学, 2019(06)
  • [5]非小细胞肺癌中B7-H3和CTLA-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裴梦淼.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MACC1在非小细胞肺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 施我大. 苏州大学, 2018(04)
  • [7]OCCLUDIN对非小细胞肺癌SPC-A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王梅芳. 武汉大学, 2018(01)
  • [8]丙泊酚抑制脂多糖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转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杨能力. 苏州大学, 2018(04)
  • [9]ARHGAP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滕继平. 苏州大学, 2018(04)
  • [10]FXR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D]. 游文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微血管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