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代清代留美幼儿与1900年代晚清留日学生比较

1870年代清代留美幼儿与1900年代晚清留日学生比较

一、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渟[1](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焦婕[2](2020)在《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大门,中国社会被强力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漩涡之中,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有限的体制改革,于是,近代化进程被开启,中国近代社会也迈入了转型时代。19世纪中叶以后,欧风美雨吹打着中国这块古老的大陆。随着西方近代文化、特别是西方近代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先进中国人的视野得到了开拓,他们认识到中国最大的落后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落后,因此把目光转向域外,开始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希冀通过吸收、学习欧美相对先进的制度文化来改造中国传统制度,把封建国家改造成为近代国家,把传统臣民改造成为近代国民,打破对封建君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之成为具有自觉的权利义务观念、具备政治主体意识的近代新国民,在此基础上建设近代国家。这一时期,塑造新国民、建设近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昌盛富强,已成为先进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同一时期,作为资本主义新兴大国的美国,其地位通过发展,在世界上不容小觑。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美国人所具有的自由、独立、讲求个人奋斗的美国精神有着密切联系。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殖民地人民便出于对权力的天然抗拒,主动建立起自治机构、制定法律,作为人民取得应有权利的保障;美利坚国家建国后,这些美国精神以联邦宪法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反作用于美国各方面的发展。在独特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之下,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表现得较为浓厚。美国国力的强盛、作为独立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外交上的强势,以及美国民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都给近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近代中国人特别关注于探讨美国独立的历程以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近代国门洞开,更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踏上美国国土进行实地考察。其中,几位主要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最有代表性。他们虽然身份不尽相同、政治立场亦有别,对美国政法制度、国民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律意识观察的角度不同,考察的侧重点也有差异,但他们在重视美国的强盛、关注美国的政法制度,对美国国民自觉的法律意识的认可,这些方面几乎是相同的。清末法律思想家在考察美国的过程中,其自身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他们原先所具备的法律知识,也对于吸收域上的法律制度增添了理性色彩,即不论何种政法制度都有民族性和国别差异,选择其中最适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尤为重要。毫不讳言,美国国民形象以及其所具有的自觉的法律意识,仍然是清末法律思想家们作为塑造中国近代国民的理想式样。他们将这种考察经验用于塑造近代新国民的实践。应该说,近代中国可以称得上是法律思想家的人不仅局限于沈家本、梁启超、伍廷芳、孙中山,但在清末这一时间段真正踏上美国本土,或是对美国的法律文本较有研究者,以上述四人最为典型,具有代表性。沈家本以“会通中西”为宗旨,主持清末修律,促使中国法制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伍廷芳以其深厚的西方法律背景和多重身份,对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考察;梁启超作为清末维新派,在建设近代国家、塑造新国民方面不遗余力,以报刊为阵地撰写文章,广泛提倡自由、平等、自治、权利与义务等近代法律意识,试图以“人”的改造使晚清中国走向富强之路;孙中山长期游历于海外,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的长期考察,提出以“民权”为基础的民主宪政思想,希冀建立起一个民主共和国。几位主要的清末法律思想家把对美国国民的考察成果融于实践之中,在促进近代中国人将个体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由与平等意识、公德意识、国家思想等近代法律意识的初步认知转化为个人的自觉意识方面居功至伟。当然,每一个人在观察后的认识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毕竟他们的这些努力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理性整合后,民主共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清末主要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为研究对象,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作以简要概括,并对与论文内容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本文的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了美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在清末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独特作用,交代了美国因其独立的特殊过程、经济特点以及国力的强盛而受到清末法律思想家们重视的问题;第三章对西方国民理念的历史脉络、美国国民法律意识在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演进及法律的固化进行了必要的线索交代;第四、五章是为本文的重要章节,第四章详述了清末法律思想家踏上美国的经历,描述了他们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过程;第五章从多位清末法律思想家的角度,结合大量第一手史料,分析了清末主要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考察的独特理路,梳理他们对于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观察及认识;第六章阐述了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美国国民育成模式的借鉴过程。他们考察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的动机或目的还在于了解美国国民对于自身法律观念的自觉意识,探讨其成长的“育成”环境,并为在近代中国塑造新国民提供借鉴和帮助。如何参酌外来法律文化实践于近代中国,这是本章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百年前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研究,分析其对近代中国国民和政治、法律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固然有不适合中国之处,但可借鉴其精华,以期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塑造提供一些启示。

肖茂普[3](2020)在《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1839-1952)》文中指出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发端于教会学校。1839年马礼逊学堂在澳门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传播西学的教会学校。1847年,该校的布朗校长带领三名中国学生,容闳、黄胜、黄宽赴美,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留学潮。此后,中国近代数次留学运动都与传教士或教会学校有着紧密的联系。西学东渐,传教士来华,拉开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序幕。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教会学校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传教士建立了一批独立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会小学、中学和女学。与此同时,中国官办新式学堂也纷纷建立,可是苦于新教师的匮乏,这时西方传教士得到了重用,参与新式学堂的教学和管理,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官派留学运动的发展。此外,教会女学的创办,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在传教士的资助下,中国女子也开始走出国门求学,开了女子留学的先河。19世纪末,传教士将目标转移到高等教育领域,企图控制中国的精英,于是建立了一批教会大学,并在海外注册,取得了学位授予权,这大大提高了教会大学的声望,为留学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教会大学之一上海圣约翰大学便是其中的典范。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教会大学发展的转折点。受国立大学的挑战,战争的摧残,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教会学校风雨飘摇,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留学教育也是一波三折。1952年教会学校作为西方殖民侵略的先锋阵营被注消取缔,拆分合并到公立学校,教会学校在中国大陆消失。教会学校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参与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教会学校和留学教育的态度,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这些接受过欧风美雨洗礼的知识分子作为留学教育的受益者,前期推动了教会学校和留学教育的发展,后期变成反侵略的斗士,成为教会学校的掘墓人。教会学校虽然消失了,但是它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邢雅欣[4](2020)在《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异国婚恋研究》文中认为留学生的异国婚恋现象是思想解放,追求自由的时代产物。1875年容闳与美国人玛丽结为夫妻就开创了中外通婚的先河,此后,中外通婚的案例在留学生中更是屡见不鲜。同样作为留学生东渡日本的年轻人在与日本女性的交往中,更是体会到了日本女子与传统的中国女子之间的强烈对比,不同于中国女子的因循守旧,日本女子在与异性交往中的态度多是热情与开放,因此不少留日学生与日本女子产生感情。但是面对国内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又不得不夹在浪漫与道德之间徘徊。留日学生与日本女性的婚恋固然是浪漫而又开放自由的,但是面对家国传统与个人情感的矛盾,留日学生的异国婚恋的确是个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但最主要因素还在于个人的选择。本文构成主要有三个部分,对留日学生与日本女性的交往进行论述,从面到点,再到各界对异国婚姻的评论与看法,以期全方位地展现这段历史。第一部分就清末民初留日学生与日本女性的初见、交往、恋爱、婚姻现象进行全面的阐述,从见识到日本女性不同于中国女性的美及不同的举止等产生惊讶与爱慕之心,到部分留学生出现嫖妓、纳外妾等不良之举,再到出现与日本女性结为夫妻,都对当时的日本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部分就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三个留日学生不同的与日本女性交往经历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阐明了三个人不同个人选择,最终影响到了三人与日本女性不同的结局,也表达了国内旧习与自由选择时产生的碰撞。第三部分就中国社会对留日学生异国婚恋的看法,从政府角度是禁止留日学生特别是官办学生的通婚。而在社会则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通婚是救国,有人认为是打破旧社会的开端等等。但不论如何实际上留日学生的婚姻打破了当时旧有的婚姻程式,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革新之风。

陈日红[5](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认为“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王颖琴[6](2019)在《中法文化交流视域下的晚清洋务学堂》文中提出中国的法语教育通常被认为始于上海徐汇公学,它于1850年由法国传教士南格禄(Claude Gotteland,1803-1856)创办,而中国人自己开办的法语教育则是在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兴办新式学堂是洋务派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因其法语教育创办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在中国法语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语的授课和学习,是实现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这些开设法语课程的洋务学堂,因法语教育而形成了一个实现中法文化交流的场域。洋务学堂的特殊性在于,有别于同时代法语教育普遍由在华法国人开办,它是由中国人自发创办的。晚清洋务学堂诞生于鸦片战争之后的晚清时期,这一时期闭关锁国的清朝被迫打开国门,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开启了一个中法文化交流碰撞的新时期。晚清时期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中法文化交流从隔离到开放的时期。特殊的时代孕育了特殊的学校。本研究尝试从中法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重新审视这些因法语教育而与中法文化交流产生密不可分关系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为主)。这些学堂诞生于中法文化剧烈碰撞交流的晚清时期,同时为实现中法文化交流提供了场域,最终对中法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法语教育承载着中法文化的交流,而文化交流的实现,离不开人类这一“搬运工”,我们称之为“文化摆渡人”。晚清洋务学堂因法语教育“引入”亦“产出”了中法文化摆渡人,他们对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研究以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所引入的中法文化摆渡人,以及所产出的中法文化摆渡人为主线,探索他们之于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重新梳理两所学堂的同时,也重新勾勒彼时的中法文化交流。在研究两所学堂之前,首先必须明确晚清洋务学堂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坐标。以中法文化摆渡人为中心,勾勒洋务学堂成立之前的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以及洋务学堂创立时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为洋务学堂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中定位,可以使洋务学堂所引入和产出中法文化摆渡人的研究更具可比较性。京师同文馆法文馆教习和福建船政学堂法文学堂教习,是两所学堂“引入”的中法文化摆渡人。同文馆的法文馆教习,向学生传递了法语知识,而船政学堂法文学堂教习,更是以法语为媒介,将法国的造船技术传授给中国学生。教学之外,教习也通过教材编写、编撰字典和译介西书的方式,同样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此时接受知识的学堂学生可被视为潜在的中法文化摆渡人。此外,两所学堂的学生也通过留学的方式,获得在法国本土学习的机会,尤其是福建船政学堂前后四次派遣学生赴法,开启了中国官派学生留法的先河。京师同文馆法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法文学堂的毕业生,是两所学堂“产出”的中法文化摆渡人。京师同文馆为培养外交翻译人才而设,法文馆走出了中国第一批通晓法语的外交翻译人才。法文馆毕业生以外交翻译的身份,在中法外交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新的中法文化摆渡人。福建船政学堂法文学堂是为将法国的造船技术传习中国、实现清朝海军强国的梦想所设,法文学堂成就了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造船技术人才。法文学堂毕业生以海军技术人员的身份,投身中国近代海军事业,将法国的造船技术传习中国,成为新的中法文化摆渡人。外交与军事之外,两所学堂毕业生也凭借所学以教习和译者等身份,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所“引入”和“产出”中法文化摆渡人,他们本身是中法文化冲击的产物。作为中法文化的搬运工,会通中法两国文化,离不开他们的存在。这些中法文化摆渡人对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之后的中法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晚清时期,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进入一个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时期,同时也开启了一个近代化的历程。以上中法文化摆渡人的影响并不仅局限于中法两国,凭借自身的法语能力,他们更进一步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构建起桥梁,同时也助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今日之中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因开展法语教育,形成中法文化交流的场域,引入也产出了中法文化摆渡人。面对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又有更多拥有法语能力的人站在中法、中西文化的中间,成为新的文化摆渡人,他们继续在中法、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重塑中国形象相辅相成,都离不开中法文化摆渡人的存在。

刘清越[7](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李婵玉[8](2019)在《福建船政学堂的留学活动与清末北洋水师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军事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现代化征途中艰难的日出,同时对当下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探讨福建船政学堂,不禁令人追忆官派福建船政学堂的优等生赴欧留学活动,回到历史现场,描绘留欧学生的集体画像,考察留欧学生回国后的历史贡献,进而分析其对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和海军事业的开创性意义。本文在搜集大量史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官派留欧学生的留学情况以及留欧生对于清末新式海军建设的贡献。十九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为尽快培养西学人才,在官派幼童留美的经验基础上,再次派遣学生出国势在必行。在派遣留欧学生前,福建船政学堂接连派遣多批洋员及船政学生出国采买器械或出使别国考察。此外,船政学堂在开授多年近代化课程后,对于留学人员严加选拔,并进行专门培训。1877年,中国近代首批官派留欧生终于乘上开往欧洲的轮船。此次留学,与几年前的幼童留美在留学生年龄、监督选派、留学经费以及日常管理方面均有所不同。出国留学只是开始,身在异国的学子竭尽所能将先进的科技带回祖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留欧生陆续回国,其中有大量人员被选派到北洋海军任职。他们或在新式学堂任教,为近代海军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或担任舰船指挥官训练新式海军舰队,或担任军舰设计工程师,为近代海军制造世界水平的战舰,抑或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方面启迪民智。船政留欧生是清末光绪年间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多数来自福建,少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青年时期留学海外,中西文化在其心中不断调和,寻求平衡。本文也选取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船政留欧生:严复、萨镇冰与陈季同进行深入研究。萨镇冰是船政第一届留欧生,在海军界任职达半个世纪,直至民国年间依旧试图建设近代化的海军队伍;严复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从教北洋水师学堂二十年;而陈季同是杰出的外交家,开辟了中国近代外交之路。三人代表了船政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在近代中国解放与独立的历史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洋水师是船政留欧生归国后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以北洋水师为开端,中国近代新式海军建设开始起步。本文在探究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留欧生派遣始末、船政留欧生与北洋水师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发现船政学堂留欧生的作用不仅在于一时、一事,其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近代留学教育、近代军事教育以及海军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

黄薇[9](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夏天兰[10](2017)在《近代留日、留美学生与清末民初社会思潮》文中研究说明近代留日、留美学生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或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或带有单纯的求学愿望,纷纷出国留学。归国后活跃于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多成为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中的领军人物。他们追求真理,探索新知,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递进的特点和规律。1840年后,中国出现第一批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留美学生。但由于中西学的冲突,统治者最终用权力扞卫封建文化,中途撤回留美幼童。而留美热潮始于《辛丑条约》后,美国以赔款资助中国学生留美学习,后清政府又专门成立清华学堂培养预备留美学生。留美学生以学习理工科为主,且学习成果硕果累累,归国后大多成为中国科学事业崛起的领头人。留美学生孙中山,给清末民初社会带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和民生社会主义,还有留美特点浓厚的胡适的实验主义等。留日运动则始于甲午战争后,当时迅速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日本,成为清政府的效仿对象,中国掀起了 一股不小的留日热潮。留日学生大部分学习文科,以法政、军事为热门专业,这也是受国内政治思想影响的结果。他们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斗争,创办革命报刊,向国内宣传西方新思潮。如科学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国粹主义思潮等,都是以留日学生为载体,移植到中国。在清末民初风云涌动的社会中,留日、留美学生与他们带来的社会思潮指导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改革方案,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潮和科学救国思潮先后指导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翻封建君主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前后的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的主导思潮,中国先进分子同留学生一起苦心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最终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留学生带来的社会思潮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围绕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这一爱国主义旋律,促使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觉醒。

二、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1.研究问题
        2.论文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英语传播
        2.晚清时期
        3.晚清时期传教士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1.晚清来华西方人
        2.晚清政府洋务派
        3.个体被动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2)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学术史综述
        1.2.1 梁启超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1.2.2 伍廷芳及沈家本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1.2.3 对孙中山法律思想的研究综述
        1.2.4 对近代国民建设思想的研究综述
    1.3 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要内容涉及到的概念
        1.3.2 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大陆美国引起清末朝野重视
    2.1 美国跻身于打开中国大门的世界列强之列
        2.1.1 美国积极推动清政府走向世界
        2.1.2 美国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2.2 美国扮演独特的大国作用
        2.2.1 美国出面调停日俄战争
        2.2.2 美国率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2.2.3 清政府企图借助美国制衡日俄
    2.3 美国政法制度被国人认识的不同路径
        2.3.1 早期启蒙思想家对美国的认识
        2.3.2 清廷派团赴美政治考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及保障
    3.1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起源及特点
        3.1.1 美国发轫于北美的十三州殖民地
        3.1.2 美国国民的宗教信仰与传统源自英国
        3.1.3 美国国民部分法律意识源自地方自治
    3.2 美利坚民族国民理念的源流
        3.2.1 西方公民理念的沿革
        3.2.2 美国启蒙思想家的国民观念
    3.3 美国法制对国民法律意识以有效支撑
        3.3.1 殖民地时期立法即规定国民权利
        3.3.2 系列宪法修正案保障国民权利
第4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的考察
    4.1 以政府官员身份对美国的考察
        4.1.1 伍廷芳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4.1.2 沈家本对欧美的文本考察
    4.2 清末法律思想家以民间人士身份对美国的考察
        4.2.1 梁启超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4.2.2 孙中山对美国的实地考察
第5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与认识
    5.1 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的演进与清末法律思想家的认识
        5.1.1 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的演进
        5.1.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权利与义务意识之初识
    5.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由与平等法律意识的考察
        5.2.1 美国国民自由、平等意识的表现
        5.2.2 对美国国民自由与平等法律意识的考察
        5.2.3 美国国民所享权利的不充分及问题
    5.3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守法、诚信意识的考察
        5.3.1 美国国民法律意识中的守法与诚信
        5.3.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守法意识与行为的观察
        5.3.3 对美国国民守时守信意识的观察
    5.4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考察
        5.4.1 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形成
        5.4.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自治与独立法律意识的观察
        5.4.3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国民缺乏自治能力的感叹
    5.5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爱国意识的考察
        5.5.1 美国重视国民的爱国教育
        5.5.2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爱国意识的考察
        5.5.3 爱国是国民公德意识的重要表象
第6章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育成模式的借鉴
    6.1 美国国民育成模式对清末法律思想家的启迪
        6.1.1 以美国国民精神为新国民之理想
        6.1.2 学校教育对中国近代国民养成的作用
        6.1.3 清末法律思想家通过译书办报宣传培养国民意识
    6.2 清政府在法律上对国民权利的有限确认
        6.2.1 《钦定宪法大纲》中“臣民”的基本权利
        6.2.2 《大清新刑律》对国民人身权利之保护
        6.2.3 《大清民律草案》中对国民权利的规定
    6.3 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6.3.1 清末法律思想家对于民主思想的认识
        6.3.2 国民对民主制度之向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183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 创新点与不足点
第一章 西学东渐:教会学校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萌芽
    第一节 教会学校与留学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 经济和社会背景
        二 文化和宗教背景
    第二节 教会学校孕育了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
        一 英华书院——教会学校的萌芽
        二 马礼逊学堂——拉开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序幕
    小结
第二章 中体西用:教会学校与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发展
    第二节 引发中国第一次官派留美运动
        一 容闳——中国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二 幼童留美计划(1872-1881 年)
    第三节 传教士与晚清官办学堂——以京师同文馆和北洋大学堂为例
        一 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二 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堂
    第四节 推动中国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继往开来:教会大学与清末新政时期留学教育的浪潮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巩固
    第二节 留学风向转变:东渡日本
    第三节 教会大学:庚款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一 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
        二 庚款留学生群体特征——教会大学出身
    小结
第四章 绝处逢生:教会大学与民国时期留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衰亡
    第二节 教会大学:留学教育“助推器”——以圣约翰大学为例
        一 书院到大学
        二 圣约翰的英语教育
        三 与西方高等学府建立学位互认制度
    小结
第五章 推波助澜: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中的影响
    第一节 无心插柳: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第二节 柳已成荫:引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向前发展
        一 传教士:留学教育的催化剂
        二 英语教育:留学教育的敲门砖
        三 教会学校:留学教育的特殊桥梁
    第三节“不肯去”到“争着去”:改变了人们的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异国婚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文章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的异国婚恋现象
    一、留学生对日本女性的初印象
    二、留学生与日本女性的交往和恋爱
        (一)留学生与普通女性的交往
        (二)留学生的嫖妓问题
    三、留学生与日本女性的异国婚姻
第二章 中日异国婚恋的个案研究——以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为中心
    一、郭沫若的异国婚恋
        (一)年少时代的婚姻枷锁
        (二)新时代精神下的爱情故事
        (三)自由婚恋时代的旧习
    二、郁达夫对日本女子的暗恋
        (一)留日生活的新鲜刺激与耻辱
        (二)暗恋无果的情感遭遇
        (三)旧式封建婚姻的桎梏
    三、周作人与妻子相伴一生的异国婚姻
        (一)留日学生与日本女子的相识
        (二)与日本女子确立婚姻关系
        (三)归国后的生活及结局
第三章 中国社会对留日学生异国婚恋的反响
    一、关于异国婚恋的报道与讨论
        (一)新闻媒体的报道
        (二)知识界对留学生异国婚恋的看法
    二、政府对留日学生异国婚恋情况的禁止措施及效果
        (一)政府禁止留学生与外国女性结婚政令的颁布
        (二)政府禁令执行的效果
    三、留日学生异国婚恋与近代传统婚姻的变化
        (一)自主婚姻意识加强
        (二)女子在婚姻关系中性地位的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2.2.1 工部美术学校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2.2.3 东京美术学校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4.3.3 其他日本教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法文化交流视域下的晚清洋务学堂(论文提纲范文)

Remerciements
中文摘要
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史料情况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晚清洋务学堂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坐标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法文化交流
        一、法国传教士的来华历史
        二、法国传教士与西学中渐和中学西渐
        三、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四、传教士以外的中法文化摆渡人
    第二节 19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文化交流
        一、法国传教士
        二、法国外交人员
        三、法籍洋员
        四、法国本土职业汉学家
        五、晚清知识分子
第二章 京师同文馆法文馆教习与中法文化交流
    第一节 法文馆的开设
        一、法文馆成立前的中法语言障碍
        二、法文馆的沿革
    第二节 法文馆的教习与学生
        一、中法文化摆渡人——法文馆教习
        二、法文馆教习代表人物
        三、潜在中法文化摆渡人——法文馆学生
    第三节 法文馆的培养模式
        一、教材与课程
        二、考核方式
        三、留学教育
        四、法文着作的译介
第三章 京师同文馆法文馆毕业生与中法文化交流
    第一节 法文馆毕业生与外交
        一、总理衙门设立前的外交翻译人员
        二、总理衙门和驻外使馆的创立
        三、驻外使馆的人员构成
        四、驻欧使馆中的法文馆毕业生
        五、法文馆出身的着名外交官
    第二节 法文馆毕业生与译介书籍、旅法游记、教育
        一、西学书籍的译介
        二、法国文学的译介
        三、旅法游记与法国人形象
        四、教育方面
第四章 福建船政学堂法文学堂教习与中法文化交流
    第一节 法文学堂的开设
        一、两次鸦片战争海面战事的溃败
        二、福建船政局的创始人——左宗棠
        三、法文学堂的沿革
        四、船政学堂历史上两次中法合作对比
    第二节 法文学堂的教习与学生
        一、中法文化摆渡人——法文学堂教习
        二、法文学堂教习代表人物
        三、潜在中法文化摆渡人——法文学堂学生
    第三节 法文学堂的培养模式
        一、学制与课程
        二、教材与考核
        三、留学教育——开留学法国的先河
第五章 福建船政学堂法文学堂毕业生与中法文化交流
    第一节 法文学堂毕业生与军事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海军与造船技术的发展
        二、两次鸦片战争中的中西舰船对比
        三、法文学堂毕业生与中国近代海军
    第二节 法文学堂毕业生与经济、教育、外交和西书译介
        一、经济方面
        二、教育方面
        三、外交方面
        四、西书译介
        五、法文学堂毕业生代表人物
结语
    一、中法文化交流史中的来华法国传教士的角色
    二、京师同文馆法文馆与福建船政学堂法文学堂的对比
    三、晚清时期中法文化交流的研究不等于美化侵略
    四、对今日中法文化摆渡人之启示
参考文献
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附录

(7)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概念界定
    1.6 既有研究综述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1.6.4 既有研究不足
    1.7 研究方法
    1.8 创新点
    1.9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2.1.1 皇家工官制度
        2.1.2 民间匠籍制度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3.5 小结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4 小结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5.2.1 项目协调
        5.2.2 许可申请
        5.2.3 施工监督
        5.2.4 安全鉴定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5.3.1 收费标准
        5.3.2 工作流程
        5.3.3 工程文件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5.4.1 学术团体
        5.4.2 同业公会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6.1.1 阶段性的发展
        6.1.2 多方面的转变
        6.1.3 进程中的不足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6.3 研究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福建船政学堂的留学活动与清末北洋水师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历史文献中的洋务运动时期赴欧留学教育与海军建设
        1.2.2 相关专着与期刊论文中的洋务运动时期赴欧留学教育与海军建设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福建船政学堂学生赴欧留学的前期准备
    2.1 福建船政学堂学生赴欧留学背景
        2.1.1 国内背景
        2.1.2 国际背景
    2.2 福建船政学堂学生赴欧留学前的游学活动
    2.3 福建船政学堂的留学前教育
第3章 福建船政学堂学生赴欧留学的具体实施
    3.1 福建船政学堂的留学管理制度
        3.1.1 留学监督的选派
        3.1.2 留学生的选拔与奖惩
        3.1.3 留学生的经费计划
    3.2 福建船政学堂留学生的派遣
        3.2.1 第一、二批留学生的派遣
        3.2.2 第三、四批留学生的派遣
    3.3 福建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留学期间课程安排
    3.4 福建船政学堂生赴欧留学与幼童留美比较
        3.4.1 福建船政学堂生赴欧留学与幼童留美之相同点
        3.4.2 福建船政学堂生赴欧留学与幼童留美之不同点
第4章 福建船政学堂留欧学生与北洋水师建设
    4.1 留欧学生归国与现代文化理念引入
        4.1.1 留欧学生与新式教育
        4.1.2 留欧学生归国与现代知识引入
    4.2 留欧学生归国与北洋水师建设
        4.2.1 北洋水师发展概况
        4.2.2 留欧学生归国与北洋水师前期发展
        4.2.3 留欧学生归国与北洋水师后期发展
    4.3 福建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像及杰出人物
        4.3.1 福建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像
        4.3.2 船政留欧生中的杰出人物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一) 选题意义
        (二) 部分概念界定
        (三) 研究回顾
    二、史料运用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二) 其他史料
楔子: 到中国去!
    (一) 想象中的异邦
    (二) 艰难的开始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一) 西食东渐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一) 走,我们看戏去
        (二) 运动也快乐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10)近代留日、留美学生与清末民初社会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近代留学源流
    2.1 早期留美幼童
    2.2 近代留学日本先遣队—东文学堂
    2.3 清政府出台留学政策
第三章 留日、留美热潮与留学生活动
    3.1 留日热潮及留日学生特点
        3.1.1 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留日热
        3.1.2 留日学生的主要类别及其学习特点
    3.2 留美热及留美学生特点
        3.2.1 制度建设促成的留美热潮
        3.2.2 留美学生的主要类别及其学习特点
    3.3 留日、留美学生的主要活动
        3.3.1 留日学生在日的主要活动
        3.3.2 留美学生在美的主要活动
第四章 留日、留美学生对清末民初社会思潮的影响
    4.1 改造中国的民主主义思潮与社会改良思潮的兴起
        4.1.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与三民主义
        4.1.2 国粹主义思潮
        4.1.3 实验主义思潮
    4.2 社会主义思潮的涌现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4.2.1 科学社会主义思潮
        4.2.2 民生主义思潮
        4.2.3 无政府主义思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清末法律思想家对美国国民法律意识的考察研究[D]. 焦婕. 辽宁大学, 2020(07)
  • [3]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1839-1952)[D]. 肖茂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异国婚恋研究[D]. 邢雅欣.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中法文化交流视域下的晚清洋务学堂[D]. 王颖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8]福建船政学堂的留学活动与清末北洋水师建设研究[D]. 李婵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10]近代留日、留美学生与清末民初社会思潮[D]. 夏天兰. 延边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1870年代清代留美幼儿与1900年代晚清留日学生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