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政策从扶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演变

新中国政策从扶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演变

一、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董存留[1](2018)在《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文中指出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根据独立后印度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印度领导人尼赫鲁把带有强烈中立色彩的"不结盟"外交政策作为处理与美苏关系的基本准则,意图缓和冷战局势,维护世界和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初期,尼赫鲁在口头上大力支持印度支那,行动上却保持中立;随后"中立"立场愈发强化。随着其他大国的介入,印支局势逐渐复杂化,战争面临升级的可能,尼赫鲁转而积极参与调停。印度在促进印支战争的政治解决与维护地区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印度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的表现及战争调停结果也对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少军[2](2018)在《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战后全球冷战形势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地区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安全博弈的重要地带。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断介入以及在该地区投入安全力量的不断消长过程,其实质反映的是美国决策层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内这一地区出现的挑战性力量及自身实力的变化而采取的相应政策和手段的调整。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根本战略目的是为了维持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均势,实现本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以美苏大国博弈为主要特征,其演变过程始终以大国在东南亚的安全博弈与地区国家试图加强联合以摆脱大国影响的互动关系为主线。本文以冷战时期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过程中的种种安全策略和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为主要研究视角,主要关注的是冷战时期随着美苏两国在全球力量的对比变化以及东盟国家力量的不断崛起过程中,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力量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如何实现将其全球影响力有效转化为地区领导力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在冷战中后期随着自身实力相对下降是如何回应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东盟国家地区一体化力量对美国在该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主导权的冲击等问题。冷战时期美国采取了何种具体方式和安全策略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战略和政策手段上的变化,其最终着眼点都是以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的。冷战时期美国以争夺东南亚安全格局主导权为中心,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形式综合使用,较好地控制了东南亚安全格局朝着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实现的方向发展演变。在冷战中后期,东南亚地区逐渐形成了美中苏三角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安全格局,三个大国间的战略竞合加上东南亚国家区域一体化力量的参与,共同决定着这一时期地区安全格局的演进方向和最终结局。

牛军[3](2017)在《安全的革命:中国援越抗美政策的缘起与形成(1960—1965)》文中认为"援越抗美"是对一项持续了十余年之久的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政策的概括,这项政策有一个酝酿、形成和演变的过程,1960年至1965年夏是形成时期,包括1960夏季到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结束和1962年夏到1965年夏中国派出支援部队等两个阶段。期间同时出现了几个重大事件,如越南劳动党中央的南方统一战略形成与南方武装斗争迅速升级、1962年秋季中国对外政策转向激进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直至同盟"名存实亡"、美国军事干涉逐步升级直到轰炸北越和大规模投入地面部队。这几个事态都在1965年达到各自演变的高潮,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政策形成的主要背景。本文将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及其对援越抗美政策形成的根本性影响。

李锐[4](2017)在《中国援越抗法的苏联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援越抗法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第一次对外军事援助。这一行动单从字面上理解是中国帮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的侵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在整个行动中发挥的作用是主要的。然而,在冷战两极对抗的国际背景之下,这次军事援助又不单单是中国一国的事,必然受到美苏两国因素的影响。美国因素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美国通过直接向法国提供军事援助的方式,从而介入其中。而相比之下,冷战的另一主角苏联则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参与其中。它表面上并未介入,因为它并没有直接向越南提供援助,因而人们往往认为苏联在这场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其实不然,苏联只是在一开始没有通过上述显性的方式参与其中,而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在整个进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是这场战争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苏联所发挥的隐性作用表现在,在中国援越抗法的缘起阶段,斯大林在刘少奇秘密访苏期间提出革命分工的建议,由中国承担起领导亚洲地区革命运动的任务,直接推动了中国领导人作出援越抗法的决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中国也征求了苏联的意见,用组建军事顾问团而不是直接出兵的方式来提供援助,以避免授美国以口实。此外,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执行的和平外交政策也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在对待印度支那问题上态度的转变,从积极地援助变为积极地促和。苏联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积极促成了柏林外长会议的召开,并就中国参加之后在日内瓦举行的五国外长会议同美英法达成了协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在每一项议案讨论之前,苏联代表都要多次和中越代表进行磋商,并在发言中支持中越两国,在会议陷入僵局之际,苏联代表积极斡旋,促使各方最后达成了关于在印度支那三国停火的协议。苏联的作用贯穿始终,成为印度支那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峥[5](2017)在《试析刘少奇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文中提出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层的重要人物,刘少奇参与了新中国外交的多项重大事件。在外交决策中,刘少奇扮演了执行者、制定者以及建议者等多项角色,凭借自身能力有效推动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但是其中刘少奇在外交决策的执行上参与最多,而在决策的制定和建议上起到的作用较小。刘少奇的个人性格以及政治兴趣,新中国外交决策体制和刘少奇和毛泽东两人之间的互动是决定刘少奇外交决策的角色和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彭亮亮[6](2017)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援越抗法的决策形成与实践》文中认为中越之间山水相连,中越两国交往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处于东西“十字走廊”的地理区位,使得越南长期处于西方大国间争相角力的“竞技场”,在冷战时期更扮演着“热战”的角色。越南曾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但面对美苏争霸背景以及法国殖民势力介入的现实,被迫走上了武力寻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新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积极利用西方大国间在印度支那地区的分歧,以国土安全和国家利益为最高出发点,坚决制定与执行援越抗法决策。这为巩固中越关系,开创共和国外交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在大量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开放的中、外文档案以及广泛收集新近出版的中央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能力所及的实地考察,突破以往传统观点所持的冷战思维中的阵营站队意识,从国家利益、国际义务诉求等角度深入分析中共中央在援越抗法决策形成过程中的战略考量,系统梳理援越抗法政策实践阶段的具体内容。同时,在具体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一重大外交政策对中越双方的影响时,笔者希望能够以实地考察与档案史料相结合的方法,从地方档案的史料中窥探中越人民友好互助的传统友谊,以鲜活的实例来重现那段光辉岁月。在探讨援越抗法政策给新中国开拓新的外交局面的启示以及对中越双方阶段合作的经验和教训之余,本文亦期盼通过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的过程,对新形势下中越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参考,为当下发展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友好互助关系提供借鉴。

吴兵[7](2015)在《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观历史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中国国际责任观经历了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的发展演变。中国一直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观,但受自身国力、外来侵略、意识形态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国际责任观在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出于救国、建国、强国等不同的国家使命,中国的国际责任观和承担国际责任的能力有所不同。文章从身份与国际责任的视角,阐释了近代以来中国国际责任观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嬗变的历程、特点和规律。

丁进孝[8](2014)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也是冷战后仅存的几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越双方之间有着两干余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历史,两国国情基本相似、文化相通、理想相同、经济相关。将近一千一百年之久,越南属于中国的郡县,又有近千年是中国的“藩属”。直到1885年6月9日,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同时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从此结束了中越两国的宗藩关系。近代时期,两国人民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和剥削,所以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愿望,因此双方应该相互帮助和支持。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缘因素,自古以来中国是对越南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革命成功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50年1月18日,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在双方的关系上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国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两场越南战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帮助越南赶走了法国殖民统治者,后是在1960年至1973年期间,援助越南抗击美帝国,使越南成功把美帝国赶出自己的国土,并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可以说,中越两国的关系既是双方的问题,同时也与东南亚、亚洲以至世界局势有着密切联系。立足亚太是中国稳定周边的有力保障,中国对越南发展关系和越南对中国发展关系一样,是中越两国的既定外交政策。发展中越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的原由及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学术界已有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说明。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中越宗藩关系为背景的简述。自北宋时期至1885年6月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为止,宗藩关系是维系中国和越南的纽带,在这条纽带上,中国位于天朝的地位,越南处于藩属的地位。宗藩关系表现在越南新王登基需得到天朝的册封,并定期向中国进献贡品,表示臣服,天朝则以回赐朝贡,维护藩国的安危,以尽其对藩国的义务和责任。近代以来,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后,中越宗藩关系就已经开始慢慢解体了。所以在越南抗法战争中,清朝政府和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越关系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二章阐述了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中越两党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结晶。在这一时期,中越双方形成了“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两国建交,为越南夺取抗法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中国也将得到越南人民的支持,有助于追歼中国大陆解放后逃往越南的国民党残部,巩固祖国的南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阐述了新中国政府积极支持越南反抗法国和美国的侵略,双方在抗法、抗美战争中相互支持与合作,使两国关系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巩固和发展。同时,本文还指出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有关裂痕与分歧。此外,简述了中美缓和及关系正常化等因素,使中越两国之间的裂痕一步一步加深。第六章就阐述了越南华侨华人对抗法、抗美的贡献。华侨华人自古以来与越南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无论是在郡县时期,还是宗藩时期,他们不仅给越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带来了祖国进步的思想文化,为越南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特别是20世纪50年至60年代,在抗法、抗美斗争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同甘共苦,并肩抗法、抗美斗争,为争取越南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了中越关系成功的经验,并且指出双方关系的制约因素。虽然冷战结束后,两国立刻进入恢复正常化时期,同时取得了迅速和全面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两国领海争端、越台关系和越美关系发展迅速等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越关系造成影响。同时也提出对中越关系的发展展望,笔者认为两国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个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指导下,可以肯定友谊、合作与发展,仍然是中越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主导趋势。

杜琳[9](201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援越抗法中的美国因素(1949-1954年)》文中提出本文试图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援越抗法这段历史,总结美国因素对中国做出援越抗法决策、实施援越抗法行动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美对抗与中国决策援越抗法。该部分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奠定了中美对抗的基调。而美国在越南支持法国人打殖民战争,越南又前来向中国求援。对中国而言,无论是从现实安全利益出发,还是从意识形态角度考虑,都不得不警惕美国的威胁。可以说,美国是推动中国做出援越抗法决策的一个隐性因素。第二部分:中国援越抗法过程中的中美间接较量。该部分主要论述在援越抗法过程中美国因素对中国援越行动的影响。针对美国援助法国的步骤,中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在奠边府战役中,中美之间可以说展开了一场间接的较量。针对美国直接军事干涉的叫嚣和实质性的军事物资援助,中国在军事上、物质上给予越南充分的援助,保证了奠边府战役的顺利开展和最终胜利,也为越南以有力的姿态参加日内瓦会议创造了条件。第三部分: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就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对美国的认识及对策。在整个日内瓦会议中,美国表现出一脸的不情愿,并意图使印度支那问题国际化,阻止越南人民取得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针对美国对日内瓦会议的种种破坏性活动,中国为参加日内瓦会议做了精心的准备,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对策,为推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肖娴[10](2012)在《1949-1966年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少奇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各项事业卓越的领导人。从1949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刘少奇对新中国的外交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重要的外交思想,并多方面参与了新中国许多重大外交活动。刘少奇的外交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关于时代本质的认识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中所涵括的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战争与革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党际关系、和平共处、新型国际政治形态等问题的认识,则为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中庸精神为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渊源。美苏冷战的国际政治环境,决定了当时整个时代发展的主题,也决定了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所包含的时代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和实践则为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从1944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外交机构从中央军委外事组、中央外事组到外交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迁过程。从决策权力机制来看,从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这一时期,中共外交决策是建立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决策机制之上的。在这一体制中,刘少奇在外交决策方面享有仅次于毛泽东的权力。刘少奇在新中国外交决策中的这一重要作用,直接来源于他在党内的地位。在这一体制中,刘少奇的个性特征也有鲜明的表现。从刘少奇对新中国和平外交的理论思考来看,刘少奇在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以及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三篇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反映出刘少奇在新中国不同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和平外交的理论思考及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尽管受到了当时历史和认识条件的制约,但是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始终是以和平外交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刘少奇不断扩大对和平共处的理解。刘少奇在中苏国家同盟关系确立的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主要在于奠定了中苏国家同盟关系形成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具体说,主要是:刘少奇1948年《论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一着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理论阐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南冲突中对苏联的支持,为新中国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为中苏国家同盟关系的确立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对苏联的访问为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访苏及中苏国家同盟关系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在担任中苏友好协会首任会长期间,中苏友好协会处于黄金发展时期,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及广泛活动排除了中国民众中“疑苏”、“反苏”的情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众中对苏友好思想的深入,奠定了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社会基础。周边外交是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曾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亚洲“世界革命”的设想,即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参照,推动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当时对共产主义革命以及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种特定的理解和认识。新中国建立后,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和负责下,新中国很快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开展了对越南的全面援助,推动了越南的抗法斗争充分展开并最终取得彻底胜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刘少奇的周边外交思想出现了重大的转向,不断强调睦邻和平的周边外交思想。刘少奇在20纪60年代极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对周边国家进行了两次国事访问,即1963年4-5月以中国国家主席的身份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和越南四国;1966年2-6月出访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三国。通过这两次访问,增进了中国人民同周边国家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同时也为中国实施以反对“美帝”和“苏修”为目标的“南北并重”的外交战略以及援越抗美的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周边安全保障。政党外交也是刘少奇外交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刘少奇的政党外交思想和实践特别鲜明地体现在对波匈事件的危机处理、中苏论战前后对两党关系走向的思考中。波匈事件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一件危机性的重大事件,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积极参与了这一事件的处理,有效地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党际平等和社会主义国家间平等的观念传播开来,推动了中国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中的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在中苏论战的过程中,刘少奇则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试图把政党关系和国家关系划分开来,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思想。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刘少奇对新中国外交的思考和实践基本上是在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两个阵营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刘少奇的外交思想是新中国建立后从“两个阵营论”走向“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的过渡性理论形态,这一方面使得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带有较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同时又具有较强劲的现实主义特点。刘少奇的外交思想与同一时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在总体演进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刘少奇则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认识。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从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来看,刘少奇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中已经包含着把和平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因素。同时,从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来看,其中也包含着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思考,彰显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政治形象。刘少奇关于周边外交和政党外交的思想则成为当代中国周边外交和政党外交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2)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安全格局
        (二) 安全复合体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研究现状评析
    四、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点
        (三)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美国因素与战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东南亚有可能被共产主义势力全面渗透控制
        二、东南亚有发生“多米诺”式崩溃的潜在风险
    第二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战略价值的重新认识
        一、美国在东南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二、东南亚在美国全球冷战格局中的战略价值
    第三节 美国“冷战共识”与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萌芽
        二、朝鲜战争爆发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进一步发展
        三、美国对越南的直接干涉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初步确立
    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与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45-1954)
    第一节 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的大国博弈
        一、第一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二、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
        三、日内瓦会议上的美国与中苏的博弈
    第二节 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一、美国对战后世界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二、冷战初期遏制战略在东南亚的实施和发展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联盟
        一、联盟战略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确立
        二、美国联盟战略在东南亚的运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与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54-1975)
    第一节 美中苏三角均势: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二、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第二节 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面临的“越南战争”困局
        二、“缓和与大国均势战略”与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三、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全面战略收缩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二:军事介入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军事介入政策的出台
        二、第二次印支战在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过程
        三、第二次印支战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成效
    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与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75-1991)
    第一节 美中“准同盟”的考验: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一、第三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二、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第二节 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一、里根“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提出
        二、美国在东南亚安全力量的重新布局
        三、美国“撤离东南亚”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终结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三:开展援助
        一、美国对“自由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政策的确立
        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对外援助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
    小结
第五章 构建安全复合体: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回应
    第一节 美苏介入形成的安全困境与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一、东南亚国家间的矛盾冲突
        二、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三、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美国干预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内部整合
        一、增强“国家抗御力”
        二、提高“地区抗御力”
    第三节 美国淡出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发展演进
        一、早期建制:通过《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二、完善应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完成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安全的革命:中国援越抗美政策的缘起与形成(1960—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一、定义与问题
二、“援越抗美”的缘起 (一) :1960年夏至1962年春
三、“援越抗美”的缘起 (二) :1962年夏至1963年
四、“援越抗美”政策的形成:1964年春至1965年夏
五、结论

(4)中国援越抗法的苏联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内研究动态
        2.2 国外学者观点
第一章 苏联与中国援越抗法的缘起
    1.1 苏联的革命分工论与中国的援越抗法
    1.2 苏联与中国援越抗法政策的出台
    1.3 苏联与中国援越抗法政策的实施
第二章 苏联与中国援越抗法政策的调整
    2.1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2.2 苏联的缓和政策对中国外交及援越抗法政策的影响
    2.3 苏联与和平解决印支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苏联与中国援越抗法的结束
    3.1 苏联与印支问题谈判方针的制定
    3.2 苏联在日内瓦会议上对印支问题和谈的推动
    3.3 印支和平协议的签订与中国援越抗法的结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试析刘少奇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一)有关刘少奇在外交决策领域的整体研究
        (二)刘少奇与中苏关系研究
        (三)刘少奇与援越抗法
        (四)刘少奇在外交决策领域的其他方面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外交决策的执行者
    第一节 决策执行者身份的确定
        一、秘密访苏——替补的访苏代表团
        二、波匈危机——紧急决定的出访特使
    第二节 作为外交决策执行者的素质
        一、对决策战略思想的理解
        二、与决策层的紧密互动
        三、出色的执行能力
    第三节 刘少奇外交决策执行者的作用分析
        一、推动新中国的国内建设
        二、推动新中国外交战略发展
    小结
第二章 作为外交决策的制定者
    第一节 援越抗法决策制定者的原因及证据分析
        一、成为决策制定者的原因分析
        二、刘少奇作为决策制定者的证据分析
    第二节 刘少奇确定援越抗法原则
        一、国际主义情怀与国家利益考量
        二、刘少奇坚持平衡原则
    第三节 刘少奇建立援越抗法机制
        一、建立信息搜集制度
        二、建立决策执行机制
    小结
第三章 作为外交决策的建议者
    第一节 刘少奇在和平外交政策上的建议
        一、刘少奇对和平共处政策的支持
        二、毛泽东对和平共处政策支持
        三、刘少奇对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坚持
    第二节 在党际外交上的建议
        一、刘少奇的党际外交建议
        二、与毛泽东的分歧及后果
    小结
第四章 刘少奇外交决策作用和原因分析
    第一节 重要但不主导的外交决策参与者
        一、重要的外交决策参与者
        二、非主导的外交决策参与者
    第二节 影响刘少奇外交角色和作用的因素分析
        一、“内向”的刘少奇
        二、“毛-周”外交决策机制的制约
        三、毛泽东与刘少奇的互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援越抗法的决策形成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回顾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外国学者的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1. 学术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多边复杂的国际环境与艰难的国内形势
    (一) 多边复杂的国际环境
        1. 二战后东南亚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2. 多边力量在印度支那角力
        3. 法国尝试与我国建交
    (二) 国内环境
        1. 经济建设迫在眉睫
        2. 国土安全遭受威胁
三、中共中央援越抗法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一) 援越政策的初步制定
        1. 越方积极寻求中方援助
        2. 新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二) 援越决策实施阶段
        1. 决策初步实施
        2. 多层次、多方面的援助
    (三) 政策的调整
四、“同舟共济,亲邻友邦”—对越援助的意义探讨
    (一) 中越建交的意义再探讨
    (二) 中越边贸互通得到保障
    (三) 援助的经验与启示
        1. 国土安全高于一切
        2. 传播和平友好的理念,打开中国的外交新局面
        3. 难以割裂的文化连理
        4. 共同开创中越关系友好发展的新篇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观历史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中国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责任的内在逻辑及演变
三、古代中国与天下责任观
    (一)中国传统天下责任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天下思维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世界责任观
        1. 全球化时代要求人类建构对世界负责的世界观
        2. 天下观: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责任思维方式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时期的国际责任观
    (一)中国“天下观念”与西方“强权观念”
    (二)民族危机的应对与朝贡体系的维护责任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责任观
        2. 为战时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所承担的国际责任
        3. 参与战后国际秩序安排的国际责任
五、新生社会主义国家时期的国际责任观
    (一)抗美援朝与援越抗法
    (二)对社会主义及民族独立国家的对外援助
六、革命社会主义国家时期的国际责任观
七、最大发展中国家时期的国际责任观
八、负责任大国时期的国际责任观
    (一)“负责任大国”的提出及发展
    (二)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战略考虑
九、中国国际责任观的历史演变特点
    (一)责任重心:从国家责任到国际责任
    (二)责任内容: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
    (三)责任表达方式:从“国际主义”到“国际责任”
        1.“国际主义”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国际责任观的特殊表达方式
        2.“国际责任”是“国际主义”表达方式的延续和发展
十、结论

(8)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五、论文的布局
第一章 1950年前的中越关系简要回顾
    第一节 封建社会时期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
        一、宗藩关系概述
        二、中越宗藩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越宗藩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中越关系
        一、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和越中人民的抗法斗争
        二、中法战争爆发后中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与中越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越两国的革命友谊
        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越南革命的支持和帮助
        二、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第二章 中越新关系的开端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基础
        一、中国外交战略观念中的传统思想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越南对外政策基础
        一、越南古代传统思想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第三节 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一、中越联络处建立的过程
        二、中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章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1950-1954)
    第一节 越南为独立自由而战争
        一、中国国民党部队入越受降与法国重返侵略越南
        二、越南人民坚强抵抗
        三、越南努力寻求外援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法战略决策
        一、援越抗法的决策
        二、援越抗法的方针及内容
        三、中国援越抗法的具体原则
    第三节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
        一、中国向越南派遣顾问与全面援越抗法
        二、中国帮助越南建设正规部队和提高战斗力
        三、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实施及成就
第四章 日内瓦会议前后中越关系更加紧密
    第一节 1954年的国际形势
        一、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美国政府对印度支那的政策
    第二节 中越在日内瓦会议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努力
        一、中越两国的准备
        二、越南的八项建议
        三、中国在会议上推动和平进程
    第三节 日内瓦会议后中越关系的加强
        一、日内瓦协议签订后各国的反应
        二、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的越南局势
        三、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
第五章 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相互支持与合作(1954-1975)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全面发展的冷战局势
        二、大国间的缓和趋势
        三、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四、美国对越南的干涉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美战略决策过程
        一、中国对越南的外交政策
        二、中国出兵援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
        三、中国对越南援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越在越南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二、中美关系在越南战争中的转变
        三、中越在越南抗美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第六章 越南华侨对抗法、抗美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人移民越南的过程及原因
        一、从秦代至公元968年丁部领统一安南
        二、越南独立建国至1885年《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
        三、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四、从1950年至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
    第二节 华侨华人对越南抗法、抗美的贡献
        一、华侨华人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二、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坚持九年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177
        三、越南华侨在日内瓦会议协议后积极参与抗美斗争
    第三节 华侨华人在越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越南华侨华人的社团组织
        二、华侨华人的经济状况及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华侨华人的文化状况及其贡献
结语
    一、中越关系的制约因素
    二、中越关系未来趋势预测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件
博士攻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9)新中国成立初期援越抗法中的美国因素(1949-195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中美对抗与中国决策援越抗法
    (一) 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
    (二) 越南向新中国求援
    (三) 中国援越抗法决策中的美国因素考量
二、 中国援越抗法过程中的中美间接较量
    (一) 中国对越南抗法战争的援助
    (二) 美国对法国侵越战争的支持
    (三) 奠边府战役与中美间的较量
三、 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就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对美国的认识及对策
    (一)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决定和准备
    (二) 美国对印度支那问题的态度
    (三) 中国推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战略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1949-1966年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刘少奇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是刘少奇外交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刘少奇外交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
    2.3 美苏冷战的复杂世界政治形势是刘少奇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2.4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和实践是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外交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第3章 1944-1966年中共中央外交构、决策机制与刘少奇作用的考察
    3.1 1944-1966年中共中央外交机构的变迁
    3.2 1949-1966年中共中央外交决策中的“毛-刘-周”体制
    3.3 “毛-刘-周”决策体制的特点与刘少奇的个性特征
    3.4 “毛-刘-周”体制下刘少奇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
第4章 建国后刘少奇对国际政治和新中国和平外交的理论思考
    4.1 在和平与战争矛盾判断的基础上推动新中国的和平外交
    4.2 以和平共处原则为基础推动新中国的和平外交
    4.3 在“世界革命”的时代主题认识基础上推动新中国和平外交
第5章 刘少奇与中苏国家同盟关系的确立
    5.1 《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与中苏国家同盟确立的理论基础
    5.2 刘少奇1949年秘密访问苏联与中苏同盟确立的政治基础
    5.3 “中苏友好协会”与中苏友好同盟确立的社会基础
第6章 刘少奇与新中国的周边外交
    6.1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的“亚洲革命”思想
    6.2 刘少奇与1950-1954年新中国的援越政策
    6.3 20世纪60年代初期刘少奇睦邻和平的周边外交思想
    6.4 1963年刘少奇对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和越南的访问
    6.5 1966年刘少奇对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三国的访问
第7章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
    7.1 政党外交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7.2 刘少奇与波匈事件危机的处理
    7.3 中苏论战前后刘少奇的政党外交思想与实践
    7.4 与非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广泛接触,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第8章 刘少奇外交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时代价值
    8.1 刘少奇外交思想的历史特点
    8.2 刘少奇的时代主题观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认识
    8.3 刘少奇的和平外交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8.4 刘少奇的周边外交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周边外交
    8.5 刘少奇的政党外交思想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J]. 董存留. 珞珈史苑, 2018(00)
  • [2]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 宋少军. 云南大学, 2018(04)
  • [3]安全的革命:中国援越抗美政策的缘起与形成(1960—1965)[J]. 牛军.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7(01)
  • [4]中国援越抗法的苏联因素[D]. 李锐. 山西大学, 2017(03)
  • [5]试析刘少奇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D]. 张峥. 外交学院, 2017(09)
  •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援越抗法的决策形成与实践[D]. 彭亮亮.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7]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观历史嬗变研究[J]. 吴兵. 当代亚太, 2015(04)
  • [8]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D]. 丁进孝.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新中国成立初期援越抗法中的美国因素(1949-1954年)[D]. 杜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1949-1966年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研究[D]. 肖娴.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新中国政策从扶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