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负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观察

抗负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观察

一、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余红英,李萌[1](2019)在《歼击机飞行员不同抗G动作训练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对歼击机飞行员进行抗G动作地面训练,观察两种不同抗G动作(HP动作与L-1动作)训练效果。方法:将歼击机飞行员1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HP动作组)87例和对照组(L-1动作组)92例,采用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分别进行HP和L-1抗G动作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时的大小腿及腹部肌静力、肱动脉收缩压增加值、心率差值、G差值等参数。结果:两组飞行员的大小腿肌静力及肱动脉收缩压增值均达到训练标准要求;两组飞行员的小腿、腹部肌静力、心率差值及G差值比较,均差异不显着(P>0.05);观察组大腿肌静力非常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肱动脉收缩压增加值非常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HP动作和L-1动作抗荷效果相当,而HP动作简单易学,肱动脉收缩压波动范围更小,体能消耗更低,对抗长时间高+GZ及反复出现的载荷更易掌控。建议定期进行抗荷能力训练,飞行员尤其是飞行教员应掌握这两种抗G动作,并根据实际飞行需要合理应用。

王红,徐艳,马月欣,金朝,王全,李宝辉,王海霞,林榕,张立辉[2](2018)在《飞行员抗荷能力航空生理训练实践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空生理训练是在航空医学理论指导下,利用专用装备器材和技术手段,在地面模拟飞行中的生理效应的训练,旨在解决飞行员与飞机及航空环境相互适应中的医学问题,提高飞行耐力和技能,降低飞行风险,提高遂行任务能力[1]。2018年,我军新军事训练大纲正式颁发,抗荷能力航空生理训练首次作为飞行人员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进入大纲体系,表明航空生理训练对促进战斗力提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也标志着新体制下军事训练取得重大发展[2]。

许丽芬[3](2018)在《飞行员在疗养期间进行航空生理专项训练的护理体会》文中认为飞行员在疗养期间进行缺氧、地面加压呼吸、抗荷、错觉等航空生理专项训练,良好的监护手段和生理、心理指导,对保证训练质量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护理工作是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包括理论教育、训练措施、安全护理、心理护理。

金朝,张立辉,王海霞,颜桂定,耿喜臣,邓略,雷鸣春,徐艳,吴三元[4](2012)在《男女飞行学员抗荷耐力地面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检测呼吸肌和双下肢肌肉力量,使用经验公式估算+Gz耐力,对比分析男、女飞行学员之间的抗荷耐力差异,探讨使用抗缺氧能力检测仪进行抗荷耐力地面测试的方法。方法检测了32名女飞行学员和30名男飞行学员的心-眼距、最大呼气压力、最大吸气压力、双下肢蹬力,以及平静时和做HP、PHP动作时的收缩压;估算了受试者使用抗荷装备做抗荷动作时的+Gz耐力。结果男飞行学员的心-眼距、最大呼气压力、最大吸气压力和双下肢蹬力均显着大于女飞行学员(t=4.852~6.762,P<0.01)。男飞行学员做PHP动作时的+Gz耐力大于女飞行学员(t=2.226,P=0.034),但男、女飞行学员做HP动作时的G耐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结论①女飞行学员的呼吸肌和双下肢肌肉力量素质不如男飞行学员。②与男飞行学员相比,女飞行学员心-眼距小,做HP抗荷动作时的收缩压低,这可能是男、女飞行学员穿抗荷服、做HP抗荷动作时G耐力相差不显着的主要原因。女飞行学员呼吸肌力量小,不适应抗荷正压呼吸,因此在使用抗荷正压呼吸并做PHP动作的耐力比男飞行学员低。③做抗荷动作时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待继续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测量成功率和准确率。

王海霞,颜桂定,耿喜臣,李宝辉,金朝,张立辉,卫晓阳,徐艳,李毅峰,邓略[5](2010)在《飞行员抗荷动作训练器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制可供飞行员在地面不同的抗荷供氧加压制度下进行抗荷动作训练的仪器。方法抗荷供氧单元产生的气体压力信号经压力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经调制、放大等处理后由数据采集系统转化为数字信号进入计算机,再由上位机软件做进一步的计算处理,最终将训练结果以图表等简明方式呈现给用户。结果本训练器可按照规定的压力制度产生多种信号控制其面罩压力及服装压力等,供飞行员进行不同加压环境下的抗荷动作训练,训练过程中可同时监测受试者的心电信号和蹬力信号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存储。结论本训练器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解决了在地面模拟加压环境实施抗荷动作训练的技术难题。

金朝,刘桂玲,耿喜臣,李宝辉,徐艳,卫晓阳,王海霞,颜桂定,张立辉,李茜,王红,孙喜庆[6](2009)在《蹬力测量系统在载人离心机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一套安装在载人离心机上的蹬力测量系统使用效果。方法蹬力测量系统包括蹬力的传导及信号处理两个部分。蹬力传导部分包括左、右两套带气囊的踏板和1个充气组件。蹬力信号处理部分由5502型压力传感器、5B系列隔离信号调理模块、DaqBoard/2005TMA/D板及DASYLab 5.6?软件等组成。将该系统安装在AMST-HC-4E型载人离心机上,进行了以9名歼击机飞行员为受试者的3组+G2暴露试验。结果不同载荷时的气囊内压力差异显着(F=11.63,P=0.000)。气囊内压力与载荷呈正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气囊内压力P=4.5×载荷+4.2(r=0.915,P<0.01)。根据气囊内压力曲线形态,可判断飞行员在作抗荷动作时的下肢用力方式。结论该测量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加速度作用时受试者的蹬力变化。在加速度耐力检查及离心机训练时可利用该系统监测受试者的下肢用力情况。

高永喜,熊万喜,余琳,余红英,刘莹,高亚洲[7](2007)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疗养模式与疗养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疗养院系统建立高性能战斗机专项素质训练中心提供新模式;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验证新训练大纲专项素质训练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专项素质训练效果,为航空兵部队及疗养院开展专项素质训练和复训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立高性能战斗机专项素质训练中心;对72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实施了合理膳食配备的研究;对102名飞行员进行了专项素质训练。结果专项素质训练中心经9年的实际训练,其组织结构、训练方法及管理对策均符合专项素质训练要求和疗养院实际;对72名飞行员通过定餐定量增加热能较高的膳食后,心肺功能及体能指数增强,血脂升高者血脂有明显下降,但血压、体重无明显改变;通过对102名飞行员专项素质训练后,认清了专项素质训练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了训练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训练效果。结论该专项素质训练中心的建立,为疗养院系统和航空兵部队开展专项素质训练提供了新的训练模式;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的建立,为我军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制定新的营养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朝,耿喜臣,徐艳,李宝辉,李立华,王红,张立辉,李茜,李毅峰,颜桂定[8](2006)在《抗荷正压呼吸对下体正压模拟推拉效应的防护作用》文中认为目的利用下体正压在单轴向离心机上模拟推拉动作,观察抗荷正压呼吸对推拉效应的防护效果。方法受试者5名,均参加过载人离心机试验并掌握了正确的抗荷正压呼吸方法。第1天测定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穿KH-x抗荷服时的+Gz耐力和实施抗荷正压呼吸时的+Gz耐力;第2天依次测定受试者的基础耐力、下体正压作用后穿KH-x抗荷服+Gz耐力和抗荷正压呼吸时的+Gz耐力。结果与第1天的试验结果相比,下体正压作用后受试者穿着KH-x抗荷服的+Gz耐力显着降低(P<0.05);但是进行抗荷正压呼吸时的+Gz耐力没有变化。结论抗荷正压呼吸可以减轻推拉效应对+Gz耐力的影响。关于抗荷正压呼吸的压力制度及其训练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李刚,余杰,王红,曹程[9](2006)在《飞行员抗荷动作地面训练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对飞行员进行抗荷动作训练,观察 HP、PHP 动作训练效果。方法 17名健康鉴定为飞行合格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采用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及地面加压供氧仪进行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观察训练前后主要肌群(大、小腿及腹部肌肉)静力变化,分析由心率、血压测算的对抗 G 值。结果所有参训飞行员均完成了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HP 动作训练后大、小腿肌静力显着提高(P<0.01);PHP 动作训练中在面罩压为30、50 mm Hg 时心水平动脉压显着升高,测算得对抗 G 值提高1.82G。结论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地面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效果可靠,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掌握。抗荷动作与正压呼吸状态结合良好。

罗新民,李诗伟,余杰,李刚,曹程[10](2005)在《歼击机飞行员抗荷正压呼吸复训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歼击机飞行员抗荷正压呼吸复训时心率的变化,评价其复训效果。方法按照飞行员专项训练大纲的方法,对51名初训和30名复训飞行员进行训练,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心率、肱动脉收缩压以及用血压值推算出的抗荷耐力。结果①随加压值增大,飞行员心率、收缩压及抗荷耐力均呈递增变化,与基础值相比,其差异性均有显着意义(P<0.01);②按大纲规定的标准,两组飞行员均可达标。两组间收缩压的净增值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但复训组心率较初训组心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①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时,心率与加压值和动脉收缩压密切相关。心率能反映飞行员对抗动作的体能消耗。心率是评价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的简易指标。②复训飞行员能以较小的心负荷和更多的心贮备对抗相等的加压值,表明抗荷正压呼吸复训效果良好。

二、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歼击机飞行员不同抗G动作训练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训练器材
        1.2.2 训练步骤及方法
        1.2.3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3)飞行员在疗养期间进行航空生理专项训练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缺氧体验训练
    1.1 训练目的
    1.2 训练方法
    1.3 护理措施
        1.3.1 理论教育
        1.3.2 安全护理
2 地面加压呼吸训练
    2.1 训练目的
    2.2 训练方法
    2.3 护理措施
        2.3.1 理论教育
        2.3.2 安全护理
        2.3.3 训练中护理
3 抗荷正压呼吸训练
    3.1 训练目的
    3.2 训练方法
    3.3 护理措施
        3.3.1 理论教育
        3.3.2 安全护理
4 前庭错觉模拟体验训练 (躯体旋动错觉和科里奥利错觉体验)
    4.1 训练目的
    4.2 训练方法
        4.2.1 躯体旋动错觉体验
        4.2.2 科里奥利错觉体验
    4.3 护理措施
        4.3.1 理论教育
        4.3.2 心理护理

(5)飞行员抗荷动作训练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训练器概述
2 训练器设计
    2.1 抗荷供氧单元的设计
    2.2 电气信号调理与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2.3 软件设计
    2.4 安全辅助设计
        2.4.1 心电监测
        2.4.2 气体压力控制
3 实验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8)抗荷正压呼吸对下体正压模拟推拉效应的防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试验设备与仪器
    三、试验方法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四、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歼击机飞行员不同抗G动作训练效果观察[J]. 李刚,余红英,李萌. 人民军医, 2019(04)
  • [2]飞行员抗荷能力航空生理训练实践探讨[J]. 王红,徐艳,马月欣,金朝,王全,李宝辉,王海霞,林榕,张立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01)
  • [3]飞行员在疗养期间进行航空生理专项训练的护理体会[J]. 许丽芬. 中国疗养医学, 2018(02)
  • [4]男女飞行学员抗荷耐力地面检测结果分析[J]. 金朝,张立辉,王海霞,颜桂定,耿喜臣,邓略,雷鸣春,徐艳,吴三元.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02)
  • [5]飞行员抗荷动作训练器的研制[J]. 王海霞,颜桂定,耿喜臣,李宝辉,金朝,张立辉,卫晓阳,徐艳,李毅峰,邓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0(05)
  • [6]蹬力测量系统在载人离心机上的应用[J]. 金朝,刘桂玲,耿喜臣,李宝辉,徐艳,卫晓阳,王海霞,颜桂定,张立辉,李茜,王红,孙喜庆.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9(01)
  • [7]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疗养模式与疗养效果的实验研究[J]. 高永喜,熊万喜,余琳,余红英,刘莹,高亚洲. 中国疗养医学, 2007(08)
  • [8]抗荷正压呼吸对下体正压模拟推拉效应的防护作用[J]. 金朝,耿喜臣,徐艳,李宝辉,李立华,王红,张立辉,李茜,李毅峰,颜桂定.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6(04)
  • [9]飞行员抗荷动作地面训练效果观察[J]. 李刚,余杰,王红,曹程. 航空军医, 2006(02)
  • [10]歼击机飞行员抗荷正压呼吸复训效果[J]. 罗新民,李诗伟,余杰,李刚,曹程. 航空军医, 2005(01)

标签:;  ;  ;  ;  

抗负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