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说:普遍的文学主题

乡村小说:普遍的文学主题

一、乡村小说: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论文文献综述)

姚碧璇[1](2021)在《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为研究对象。作为深具地域色彩的河南本土作家,李佩甫延续了新文学以降的乡土小说传统,尤其在伦理书写方面独具特色,通过细腻深刻的伦理书写,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的旺盛生命力。因而伦理书写是值得重视的关键词。所以,探究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来源、样态、内涵与价值,对于指出其独特性,评价当代乡土小说的意义,乃至助力乡村人伦文明建设,均有裨益。研究运用文本细读法,以作品为基础,以伦理书写的指向问题为导向,对李佩甫乡土小说进行全面细致分析。综合使用叙事伦理、伦理批评、审美批评、底层叙事等理论,阐释李佩甫乡土小说的叙事特点及其伦理向度。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法,分析其中的典型化伦理书写。运用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李佩甫小说在中原作家群体中的独特性与相似性及其地域特性,深化对作品乡土、伦理特征的解读。首先,李佩甫承续了乡土小说的叙事传统,关注宏大历史进程下乡村的现实生活与伦理状貌及个体生存境遇;也继承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伦理观念,力图以之审视乡村伦理的现实问题。其次,李佩甫关注社会转型中人的生存窘境、心灵裂变与精神异化,从微观层面体现了对个体精神困境的重视,开拓了生存伦理书写的新向度。再次,李佩甫在乡土社会语境中观照家庭伦理,尤其关注其转型与变迁,由此探究伦理崩坏的内因,力图在传统与现代中谋求平衡点,进而实现家庭伦理与个人伦理的自由。最后,李佩甫关注权力伦理,试图在权力寓言、权力场域书写中超越传统官场小说,切入背后的人文关怀,但这样的书写也存在局限性。综合以上论述,研究认为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总体上热衷于从生存、家庭、权力等维度展开,表达了对社会转型期伦理重建的迫切要求,对乡土人伦关怀的坚守,以及对个体多样生存形态与方式的尊重、理解和认同。在极具艺术价值的同时,它对当下社会伦理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对解决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纠葛矛盾,给出了引人深思并颇具现实意义的路径。

彭璐颖[2](2019)在《从蛮荒到日常 ——杨争光小说乡村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杨争光小说的乡村叙事,大致以新世纪为界限,有着从“蛮荒化”向“日常化”转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其小说时间从被隐没、虚化,到宏大历史被凸显;小说环境从粗粝、蛮荒的黄土地、模糊空洞的村社景观,到秩序化的日常生活场景;人物形象从性与情的匮乏者及其偏执、失序行径到中性化、个性化人物及其对性的游戏化态度。在这基础上进行的文化根性反思也从抽象的、寓言式的国民性批判,转向在具体历史下发掘乡村稳态文化根性的多元形态并对其辩证思考。本文以杨争光小说的乡村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其不同时期对乡村的书写特点和策略为切入点,依次探究:首先,关注荒原荒村下农民普遍性的性与情匮乏,以及由此造成的偏执行为和伦理失序,从而揭示以小农狭隘利己主义为表征的庸众私心理及其滋长的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环境,并从作者下乡遭遇的精神震悚及故乡的黑暗伦理中发掘其创作逻辑。其次,在日常化乡村叙事中关注中性化、个性化人物形象,从对性的游戏化态度来凸显人物有别于前阶段的生活情趣,并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继续对乡村超稳态文化结构及时代新变进行探究。这一创作转型与作者的“城市即村庄论”及长久“迁徙”于多个都市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后,探究乡村叙事的艺术建构,重点探究时间与空间互融、互证的时空体,通过对黄土地时空体和村社时空体的分析,论证其时空建构在新世纪前后也发生了由反常态、蛮荒化向常态、日常化的转向。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将总结出杨争光乡村小说创作的变化轨迹和突出特色,在此基础上阐述其文学史价值和创作品格。

赵岚[3](2017)在《山西新锐作家群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的发展就像环环相扣的链条和奔流不息的长河,总是代代相传,前呼后拥,构成了瑰丽多姿的文学历史。21世纪前后,山西原有的强势作家群创作势头相对减弱,而一个新锐小说家群于此期间成长起来,并逐渐呈现出与“山药蛋派”和“晋军”不同的创作风貌,成为山西文学链条上新的一环。这一群体被称为“山西新锐作家群”。本文将山西新锐作家群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主体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着力探讨山西新锐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内蕴。首先,通过梳理山西几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从主题、人物形象塑造、精神追求三方面系统分析山西新锐作家群在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内蕴上的新质;其次,从小城情感婚恋、现代都市病、身份焦虑、底层关怀四个维度探讨山西新锐作家群城市题材的创作内蕴,揭示山西文学正在形成的城镇书写潮流。第二章,从叙述视角、文本结构、语言风格三方面分析山西新锐作家群在艺术形式上的独特审美。在叙述视角上,他们呈现出了以传统全知叙述视角为主的多元追求;在文本结构上,他们大胆探索现代艺术结构——梦境式结构、复调性结构、寓言式结构,体现出了融汇传统与现代的包容性;从语言风格来看,他们虽然有着彼此各异的语言风格,但是又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稳定的朴实内敛的语言特点,这也是山西文学素有的言说特质。第三章探讨山西新锐作家群小说创作的价值和局限。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他们小说创作的价值:强化了山西文学在城市题材和相关主题上的弱项,为山西文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底层小人物给予民间关怀的人文意义;为中国文学贡献了三晋文化孕育下厚重、朴实、内敛的言说特质。最后,探讨山西新锐作家群小说创作存在的艺术手法单一、乡土负累等局限。通过以上三章的梳理与论述,文章定位了山西新锐作家群的文学存在和文学史意义。

孙世群[4](2015)在《乡村叙事与中国现代化想象——当代乡村叙事研究概述》文中指出从乡村叙事的历史变迁、主题和叙事路径研究(文学研究者的文化期待)三个方面看,当代乡村叙事研究在不同侧面向纵深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挖掘乡村叙事对中国现代化的建构性元素,其中最有效的资源即是中国革命文学以及左翼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想象,是乡村叙事研究的同时也是乡村叙事自身的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姜肖[5](2014)在《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伦理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拟以“伦理叙事”为角度,对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考察,以期梳理其乡土叙事错综复杂的脉络关系,反思其创作现状,对其前景进行预测。同时,通过对其伦理叙事基本主题、思想内涵、美学特征等方面的剖析总结,提炼出女性作家叙事文本丰富且异质性的内涵,把握女性写作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部分以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分为三章。首先,论文对其伦理叙事基本主题进行归纳概览。一是婚姻伦理叙事,展现出乡土婚姻伦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之难。包括其对婚姻中女性从属地位及其悲剧命运的揭示;对婚姻与爱情关系的探讨;及对婚姻“第三者”现象合理性的叙事倾向。二是生存伦理叙事,呈现出世纪之交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中较为真实的生存图景。包括其对乡村土地流失的忧思;对农民因贫穷或对“现代”渴望而出离故土,并造成乡村主体虚空现实的深思;对乡土文化逐渐远逝的悲思;及对乡村政治流弊的反思。进而,论文对其伦理叙事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探究。一是其创作对女性意识的表达。其通过对乡土女性生命体验及心灵情感细致入微的体察,思考乡土女性性别意识觉醒所面临的传统及现实精神困境,并以“性”之觉醒的含蓄书写,突破程式化的欲望言说,建构自然唯美的女性话语。二是其创作对农民文化人格的透析。包括对农民在前现代性心理结构与现代性心理结构冲突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迷思和主体性迷失的揭示;对其在商业文化刺激下,拜金观念泛滥导致乡土道德失落的揭露;以及对其传统政治文化心理痼疾的讽刺。三是其创作对乡土“乌托邦”的建构。其在面向当下的同时回溯传统,在返璞归真中,表现出对人性、人情之美善,对乡土传统美德的向往,祭奠着现代性追逐下破碎的精神家园,思考着人性出路,追寻着文化救赎。同时,在女性作家艺术思维的渗透下,其伦理叙事文本又体现出较为鲜明的美学特征。一是其文本对女性写作“小叙事”美学传统的承续,包括其对乡村日常生活的形式模拟,及对人物心理细腻的感知。二是其文本呈现出含蓄节制的感伤美学风格,并体现出“化境”,“主情”,“有感而发,伤情而止”等审美特点。而其个体感伤格调差异性又构成了其感伤之“美”的多维艺术空间。三是其文本蕴涵着平实朴素、简约内敛的牧歌式诗性韵致,主要体现于其文本语言择取的大地诗性内涵,语言运用的含蓄与灵动,如其对字词的锤炼,对句式节奏感的把握与画面感的营造等,及其“以象结意”的叙事技巧之中。最后,论文在女性写作视域下观照新世纪乡土小说伦理叙事,发掘并总结其性别文化内涵与创作的关系,包括其婉约中庸的价值立场,柔韧微弱的理想情怀,感性形象的思维特质等,并指出其性别文化先天的理性与思辨不足所造成的创作瓶颈,分析其突破的方向与可能性。

何平[6](2012)在《现代中国小说还乡母题的“转换”和“安置”》文中指出从文学母题传衍的角度去观察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可以看到一些全新的文学母题被引入。传统的文学母题,一些因为文化语境的改变而退化,乃至消失,一些则遭遇到异域文学母题的改写,发生转换。"还乡"母题就是这样被改写和转换的文学母题。在文化碰撞和转型中,负载着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经验的文学母题自然面临着去留之间的抉择。研究现代中国小说还乡母题的"转换"和"安置"所涉及的是整个现代文学对古典和异域文学传统的记忆、遗忘以及创造性的转化。

罗芝艺[7](2011)在《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叙事的新历史主义阐释》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一直是一个魅力不减的研究课题,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拥有自身深刻的文学内涵与文化价值。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以其跨学科研究性的多元视野、文化政治学性以及历史意识形态性质为文学批评提供独特的解读文本、评价作品、阐释文本历史内涵的新视角与新方法。用新历史主义文学理论来阐释新世纪乡土叙事,能为当下全球后现代语境中的乡土中国提供更大的诠释空间。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与“历史诗学”观点切入新世纪乡土叙事,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阐述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视角研究新世纪乡土叙事的可能性,介绍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要内涵以及如何与新世纪乡土创作实践相结合。第二章,在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理论基础上,以阿来、贾平凹、尤凤伟的新世纪乡土创作为蓝本,阐释新世纪乡土叙事中的现代性问题,大致包括现代性进程中的乡村悲歌、进城农民身份的现代性思考以及乡土文化精神构建。第三章,在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诗学”理论基础上,以莫言与阎连科在新世纪的乡土创作为蓝本,阐释历史与叙事以及与政治、权利之问的关系,大体包括莫言“志史”的叙事策略与生命叙事和阎连科的日常化权利叙事。

王华[8](2011)在《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题为《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是以2000年至2009年间发表出版的乡村生活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学批评的社会学分析法与作品细读的方法,参照比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乡村小说主题,着重归纳和梳理新世纪乡村小说的几种主要的主题指向变化,并探讨它有何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等问题,旨在通过与八九十年代乡村小说主题的比较,指出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的新变。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界定了“乡村小说”与“主题”的概念,并阐述了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变化的历史语境以及本文思路框架。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乡村的解读,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界定了“乡土文学”、“农村题材小说”、“新乡土小说”、“乡村小说”等概念。本文在对各个概念进行对比后,选择采用“乡村小说”这一涵盖性较强的概念来涵括它们。“乡村小说”这一批评概念的内涵界定为“乡土和农村”,可以清楚的看到“乡村小说”与“新乡土小说”概念相比,除同样具有与传统的继承性,还具有与传统的断裂性。对“主题”概念的辨析首先介绍西方传统的主题概念演变,其次是主题概念在中国的流变史。由此来界定文学作品的主题不仅包括文学话语的谈论对象,也包括文学话语本身所显示的核心意味。参照八九十年代乡村小说主题,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具有哪些新的元素?相同主题下有什么不同意蕴和内涵?笔者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来确立论文的思路框架。本文拟探讨新世纪乡村小说三大主题的变化:以八九十年代乡村小说为参照对象,结合相关的文学作品,对乡村现状的观照、传统文化的反思、家园意识三大主题在新世纪有何变化进行详细论述,同时还比较新世纪作家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上述三个主题构成论文的三章。第一章集中论述新世纪乡村小说对乡村现代化现状的观照。首先比较新世纪乡村小说对八九十年代乡村现状的批判与反思这一主题继承与拓展。新世纪作家在继承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权力批判基础上,批判权力之恶,对权力的批判从官员道德批判延伸到体制批判与官本位文化的批判。其次新世纪作家在反思八九十年代“国民性批判”主题基础上,从宏观政治批判转向微观政治批判,从抽象的国民性批判转向塑造国民性的乡村日常生活批判,拓展了国民性批判主题的内涵;新世纪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集中在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批判上:作家在反思贫穷、富裕、道德与欲望问题的同时,思考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再次新世纪作家除继承八九十年代城乡主题中城乡对立主题外,开始转向城乡互补、城乡融合的主题创作上第二章集中讨论新世纪作家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反思。新世纪作家在继承了八十年代乡村小说的文化危机、九十年代乡村小说的文化冲突创作主题基础上,创作重点转向思考现代民族文化建构这一文化主题上。新世纪乡村小说建构现代民族文化的思路主要有:一是批判现代文化、哀悼乡村传统文化的没落;二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三是乡村文化的重建。作为新世纪出现的热点生态文化主题,本论文主要探讨作家对现代生态文化的批判和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发掘和继承。第三章集中讨论新世纪乡村小说重建家园的主题。新世纪作家在贴近城乡现实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重建城乡家园。在乡村家园重建问题上,作家主要关注乡村现代主体生成、现状、处境、前景等问题。在城市家园重建问题上,作家主要反思城市批判、提倡在乡村城镇化、城市乡村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结语部分简要探讨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变化的原因以及其文学意义。

穆罕默德·阿里[9](2010)在《城乡文化冲突——以贾平凹创作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新的思想、新的潮流再次使中国现代化面临新的机遇,城市生活和城市中的人们再次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标记。与此同时,乡村“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关键词,城市对乡村的冲击不仅表现在地域空间与人口比例上,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占领,这种占领对于“进城”作家来说是沉重的。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与他的身份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身份不仅影响了他的文学题材选择、价值取向,而且也影响着他整个文学创作趋向的变化,是他的文学呈现出一种由审美对象化到审视自己内心,由外而内的变化态势。贾平凹在文学创作上表达出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某方面特征与趋势,而且他的文学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的演进趋势及特征,也代表了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社会对于城乡都发生关系的冲击。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贾平凹创作中的城乡冲突,创作主要表现作家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立场。除了前言和结语,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题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变化”。一提出改革开放就会想到前后两个时期的区别,但二者并非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也随着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末有的广阔空间,而文学只有进入“商品化”才能保有自身,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并与世界文化之间产生交流,上述因素导致城乡冲突题材小说的重新呈现。第二章题为“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涵蕴”。对于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涵蕴的相关内容,本章先提出地域文化因素对每一个作家的影响,它是无数文人创作灵感的源泉。不同地理位置和文化形成了乡土文学作家们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而对风俗习惯的描述和方言土语的使用,是乡土文学作家们深入直观地表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贾平凹的创作具有典型的秦汉地域特征;而他与商州的关系是许多学者提及,他的心理图式中早已带有了商州文化基因。第三章题为“贾平凹的生平与身份”。由于童年与故乡是作家个体生命、精神文化的根,因此笔者把该章记述了童年经验对作家的刻骨铭心。当代作家中有许多人来自乡村,进入城市以后,他们的身份出现变化。贾平凹是这类作家之一,进入城市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他有民、士、官三位一体,而以民与士为主。在他身上,农民、市民、现代文人、隐士以及官文化共存一体,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复合型文化身份。综观他的文学创作,这种多重复杂性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兼有农民与城市文化人的双重性;在他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中,也实际上兼有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双重因子,并且二者之间与其说是和谐统一的,不如说更多时候表现为矛盾冲突。贾平凹文学创作上表达出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某方面特征与趋势,而且他的文学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的演进趋势及特征,也代表了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社会对于城乡都发生关系的冲突。第四章题为“创作结构的城乡冲突”。本章笔者把贾平凹创作分为两个大历史时期;这两个研究时期一是,1978-1988年,为清新、淡雅的发轫期;也与时共鸣的成熟期;二是,九十年代以来至今以社会转型带来其创作转型。纵观第一时期的贾平凹小说研究,大略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草创、发端期(1978-1982年)、第二个阶段:商州系列小说——寻找乡土文化价值(1983-1987年)、第三个阶段:浮躁的时代(1987-90年代初)。上世纪九十年代,贾平凹步入四十岁后,他的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的政治、历史以及文化层面的关注转入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他已经跳出了商州的单一视角,建立了商州——西京的文化视角,或者说是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文化视角。纵观贾平凹创作三十多年,我们可以看贾平凹灵魂奔波于城乡两地之间,由乡而城,又由城而乡,“城乡”这两个概念始终纠缠在作家的心间。第五章题为“创作的城乡性别意识”。贾平凹创作是以男女爱情为轴心,创作的主人公主要是农民或者农民出生的其他的身份者,平凹创作中经常叙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或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但贾平凹又不是简单地写男女情爱中的悲欢离合,而是在明确的改革背景中写出了情与爱的社会性。笔者把贾平凹的女性人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纯情少女”;第二阶段,“婚变中的女人”;第三阶段,“性奴隶的女人”。而男性人物,大致经历了农民、土匪、知识分子三类不同角色的演变。纵观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人物形象,笔者觉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作家从一个城乡徘徊的视点来折射人物性格的变迁、人物在资本主义开放市场的碰撞、人物在现实的困境,贾平凹创作中的大多数人物都迷惘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姚晓南[10](2009)在《学术史视野中的台港澳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以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典例与个案为对象》文中提出本论文属于学术史范畴的研究,具体形式为学术史性质的评述。以学术史的视角,选取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论文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本学科代表性学者个案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评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近30年来的发展轨迹和主要学术问题,重在展示学科发展历史。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是伴随着历届全国学术年会和国际学术讨论会而展开的,学科与会议相伴相生,这是该学科独具特色之处,所以“学科行为”应成为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有机部分。论文采取以学科发展主线为纲,以学科理论问题、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者个案为中心的学术史研究方法。历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形成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不同阶段,逐渐显露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学科的特征。从“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从发展形态看,是这一学科从无到有,从青涩到学科理念形成的历史轨迹;而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上加以衡量,学科的定义、概念的产生、演变及其论争并逐步趋向边界明晰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规范的确立。学科发展的过程,是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方法与观念的不断更新过程。通过对华文文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代表性论着和代表性着名学者的研究,揭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研究的意义:在中国大陆展现了一个特殊的汉语文学研究空间,展示了作为语种文学的世界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的价值;直接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现有各个学科的发展。在30年末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中,《文学台湾》、《小说香港》和《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三部着作,无论其研究的知识系统、研究方法,都与“传统”文学史论着不同。它们各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和解读视野,但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没有象以往的文学史那样凸显历史分期式的时间性链条,而是将时间隐现在空间性的文学史叙述中,文学史叙事是以诸多的“入口”而不再是传统的时间“起点”为原点,导出不同的叙述路线。把它们看作近10年来台港澳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特色是鲜明的。饶芃子和刘登翰两位教授,不仅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会长和副会长,也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着名学者。在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史上,他们虽不是最早介入,但在这一领域滥觞的早期就参与其中,为推动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不遗余力;着述甚丰,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路径,在台港澳文学或海外华文文学各个方面均有显着建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方向,培养了大量年轻研究人才,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特别是他们以其独具慧眼的理论倡导影响了这个学科研究的进向,在学术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乡村小说: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村小说: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概貌
    第一节 深厚中原文化的濡化
    第二节 农裔城籍作家的书写姿态
    第三节 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样态
第二章 生存伦理:守望乡土与逃离都市
    第一节 芸芸众生的草性生长
    第二节 向城而生的精神异化
    第三节 难以割舍的家园意识
第三章 家庭伦理:人情维系下的乡土中国
    第一节 父子伦理的困境:“父亲”的崩塌与萎顿
    第二节 夫妻伦理的困境:性爱分离的两难追问
    第三节 渐趋崩毁的传统家庭伦理
第四章 权力伦理:官本位特征与权欲焦虑
    第一节 官场书写下的权力寓言
    第二节 权欲焦虑下的人性异化
    第三节 权力叙事下的理性审视
第五章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评价
    第一节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艺术价值
    第二节 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从蛮荒到日常 ——杨争光小说乡村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论题的提出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生存·蛮荒·国民性
    第一节 直面生存的荒野
        一、乡村景观蛮荒化
        二、人物形象蛮荒化
        三、荒野式的震悚和黑色伦理记忆
    第二节 荒野式国民根性
        一、群集私心理
        二、非道德场域与村社文化
第二章 日常·辩证·文化根性
    第一节 在日常中的辩证呈现
        一、题材日常生活化
        二、村社景观生活有序化
        三、人物形象常态化
        四、“迁徙”经历与转型之因
    第二节 “超稳态文化结构”及时代新变
        一、农民“反行为”、“原子化”与群集私心理
        二、精神专制与龙文化崇拜
第三章 乡村叙事的时空与对话
    第一节 时空形式:黄土地与村社
        一、黄土地时空体
        二、村社时空体
    第二节 对话:乡村语言的生动戏仿
        一、叙事性
        二、模糊性
        三、鄙俗性
结语“我是转身了,但并不华丽”
参考文献
后记

(3)山西新锐作家群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穿越城市与乡村:小说创作内蕴解读
    第一节 乡村题材写作的新质
    第二节 形成中的城镇书写潮流
第二章 融汇传统与现代:小说艺术形式分析
    第一节 全知叙述视角为主的多元追求
    第二节 小说结构的现代化探索
    第三节 朴实内敛的语言风格
第三章 山西新锐作家群小说创作的价值和局限
    第一节 小说创作的文学史价值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局限
结语
附录 山西新锐作家群作家小传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4)乡村叙事与中国现代化想象——当代乡村叙事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叙事的历史变迁
二、乡村叙事的主题研究
三、乡村叙事创作路径研究
四、小结

(5)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伦理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新世纪女性作家伦理叙事基本主题
    一、婚姻伦理叙事
        1、传统夫妻伦理的桎梏
        2、婚姻与爱情关系探讨
        3、“第三者”的合理性表达
    二、生存伦理叙事
        1、土地的流失与坚守
        2、主体的出离与虚空
        3、文化的破碎与远逝
        4、政治的尴尬与异变
第二章 新世纪女性作家伦理叙事思想内涵
    一、乡土女性意识探讨
        1、女性意识觉醒之难
        2、“性”与女性意识言说
    二、农民文化人格剖析
        1、悲情的“现代”想象
        2、道德褪色与拜金反思
        3、“权力崇拜”心理痼疾
    三、精神守望与“乌托邦”建构
        1、乡土“乌托邦”模式
        2、静守时空与和煦人情
        3、传统德性的礼赞
第三章 新世纪女性作家伦理叙事美学特征
    一、女性“小叙事”传统
        1、基于性别的叙事特征
        2、乡村生活的形式模拟
        3、人物心理细节的研磨
    二、女性创作的感伤美学
        1、女性创作感伤审美特征
        2、个体感伤格调的差异性
    三、女性文本的诗性风格
        1、语言择取与运用的诗性内涵
        2、“意境”营造与“意象”解析
结语:女性写作与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现代中国小说还乡母题的“转换”和“安置”(论文提纲范文)

(7)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叙事的新历史主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视角研究新乡土叙事的可能性阐述
    1.1 文化诗学
    1.2 历史诗学
第二章 新世纪乡土叙事中的现代性问题
    2.1 现代性进程中的乡村悲歌——阿来《空山》
    2.2 进城农民身份的现代性思考——贾平凹《高兴》、尤凤伟《泥鳅》
        2.2.1 进城农民主体存在的艰难性
        2.2.2 进城农民主体身份构建的可能性
    2.3 乡土文化精神构建与现代性——贾平凹《秦腔》、阿来《空山》
第三章 新世纪乡土叙事中的历史诗学
    3.1 新世纪莫言的历史叙事
        3.1.1 莫言"志史"的叙述策略——《檀香刑》、《生死疲劳》、《蛙》
        3.1.2 莫言"志史"的生命叙事
    3.2 阎连科的乡村社会日常化权利叙事
        3.2.1 日常化权力叙事下的村社结构
        3.2.2 日常化权利叙事下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论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厘定
        (一) 乡村小说的概念
        (二) 关于"主题"概念的辨析
        (三) 历史语境、时代背景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现状的书写
    第一节 回顾:八九十年代乡村现状的书写
        一、对八九十年代乡村权力关系的书写
        二、八九十年代国民性批判
        三、八九十年代城乡关系
    第二节 新世纪乡村政权关系的书写
        一、新世纪对乡村权力关系的批判
        二、新世纪对官本位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第三节 新世纪国民性的书写
        一、对国民性批判主题的反思
        二、对塑造国民劣根的乡村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
        三、现代转型中的国民性问题
    第四节 新世纪城乡关系的书写
        一、城乡对立关系
        二、城乡互补关系
    小结
第二章 新世纪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一节 回顾:八九十年代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反思
        一、对文化、传统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界定
        二、八十年代的文化危机
        三、九十年代的文化冲突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对乡村传统的观照
        一、现代文化批判
        二、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三、重建乡村文化
    第三节 新世纪乡村小说中的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化
        二、反思现代自然观
        三、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
    小结
第三章 重建家园
    第一节 重建家园的设想
        一、乡村小说中的家园现状
        二、重建城乡家园的设想
    第二节 乡村现代主体生成
        一、乡村现代主体现状
        二、乡村现代主体的生成
    第三节 城乡交融
        一、反思城市批判
        二、城市乡村化
    小结
结语
    一、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变化的原因
    二、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变化的文学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9)城乡文化冲突——以贾平凹创作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变化
    第一节: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
        1. 改革开放前的状况
        2. 什么是改革开放?
        3. 改革开放后的状况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变化
        1. 改革开放后的国内文化形态的变化
        2. 改革开放后的国内文学的变化
        3. 改革开放后的国内知识分子的变化
第二章: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涵蕴
    第一节 :从"西部"说开去
        1. 什么是"西部"
        2. "西部文学"概念的简析
        3. 西部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作家群体
    第二节:贾平凹的西部——创作成功的根基
        1. 三秦文化——历史目光
        2. 商州文化特质
        3. 贾平凹与商州——解不开的关系
第三章:贾平凹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童年经验在贾平凹的影响
        1. 童年经验与作家
        2. 贾平凹的童年
    第二节 :贾平凹文化角色分析
        1. 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
        2. 贾平凹的身份
第四章:创作结构的城乡冲突
    第一节:商州文学——从理想追寻现实反思
        1. 草创、发端期(1978-1982年)
        2. 商州系列小说——寻找乡土文化价值(1983-1987年)
        3. 浮躁的时代(1987-90年代初)
    第二节:贾平凹与九十年代文学转型
        1. 《废都》现象:灵魂在哪里安抚?
        2. 仁厚村:乡村氏族文化没落的寓言
        3. 《怀念狼》怀念什么?
第五章:创作的城乡性别意识
    第一节:贾平凹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变化
        1. 纯情少女的阶段
        2. 婚变女性的阶段
        3. 性奴隶的阶段
    第二节:贾平凹笔下的男性形象发展
        1. 男性形象的发展轨迹
        2. 贾平凹小说的男性形象的共同点
附录(1):古老文明对话:跟贾平凹对谈
附录(2):贾平凹版本总目 2009年
结语
参考书
后记

(10)学术史视野中的台港澳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以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典例与个案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目录 上编 总体概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研究——学术史与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思考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三节 有关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史评述的现状
    第四节 关于本论文研究意义和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世界华文文学:一个新的汉语文学研究空间——历届全国学术年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史回顾
    第一节 "台港文学":一个新的汉语文学研究空间的初步展露(第1届—第2届学术讨论会 1979—1984)
    第二节 "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研究的扩展(第3届—第5届国际研讨会 1986—1991)
    第三节 "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研究的深化与学科形制的基本成型(第6届—第15届国际研讨会 1993—2008) 下编 典例与个案
第三章 台、港、澳文学研究的典例分析——以《文学台湾》、《小说香港》、《边缘的解读》为主要对象
    第一节 从"记忆"中寻找"文学台湾"的形象——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
    第二节 看与被看:香港叙事的"发现"——赵稀方《小说香港》
    第三节 透过文化"大书"的文学解读——饶芃子与《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及其他
第四章 "边缘"理论 诗性色彩——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及其意义
    第一节 "边缘"的理论:方法论的选择
    第二节 诗学探寻中的文化视野
    第三节 学科意识:从世界文学格局看华文文学
    第四节 学科建设的基础性成果——《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第五章 分流整合 跨域建构——刘登翰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特色与意义
    第一节 重构历史的理论想像——刘登翰台港澳文学史研究的理论创见
    第二节 文学现象的阐释通道——刘登翰的文化观照视角
    第三节 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从刘登翰的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看《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结语 附表: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后记

四、乡村小说: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D]. 姚碧璇. 兰州大学, 2021(02)
  • [2]从蛮荒到日常 ——杨争光小说乡村叙事研究[D]. 彭璐颖. 暨南大学, 2019(02)
  • [3]山西新锐作家群小说创作研究[D]. 赵岚.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1)
  • [4]乡村叙事与中国现代化想象——当代乡村叙事研究概述[J]. 孙世群.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5)
  • [5]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伦理叙事研究[D]. 姜肖. 山东大学, 2014(12)
  • [6]现代中国小说还乡母题的“转换”和“安置”[J]. 何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12(06)
  • [7]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叙事的新历史主义阐释[D]. 罗芝艺.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2)
  • [8]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 王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城乡文化冲突——以贾平凹创作为个案[D]. 穆罕默德·阿里. 复旦大学, 2010(12)
  • [10]学术史视野中的台港澳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以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典例与个案为对象[D]. 姚晓南. 暨南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乡村小说:普遍的文学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