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

多功能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

一、多官能团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谢绍雷[1](2021)在《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α-位氟代、氯代及烯丙基化反应研究》文中认为有机膦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分子,在药物化学、有机合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机膦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膦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的化学领域当中,例如:可作为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的原料,贵金属的萃取剂以及有机含膦配体等。然而,基于该化合物参与的有机转化研究比较少见,其中催化不对称的反应鲜有报道。同时,手性季碳中心的构筑一直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研究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对映选择多样性构筑季碳立体中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此,本博士论文围绕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物参与的不对称转化构筑季碳立体中心的研究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我们对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详细的分类、归纳和总结,并概述了该类化合物参与的相关反应研究。第二章:由于氟原子独特的化学、物理及生物等特性,在分子中引入氟原子一直是合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立体多样性氟代季碳中心的构筑方法。本章我们通过商品可得的金鸡纳碱及其衍生物作为催化剂,首次实现了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物的对映选择多样性氟代反应。该方法高效构筑了一类含氟季碳手性中心的膦氧化合物,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得、底物范围广泛以及克级规模制备等优点,最高可达95%的收率和98%ee值。最后,对该手性氟代产物的进一步衍生化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第三章:在实现相应不对称氟代反应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金鸡纳碱类催化剂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物的α-位氯代反应。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最终以高达86%的收率和90%ee值得到不对称氯代产物,并对底物范围进行了扩展,后续研究仍在进行中。第四章:开展了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参与的烯丙基化反应构筑季碳中心的初步研究。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实现了钯催化下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物的烯丙基化反应及底物范围的拓展(最高可达91%的收率)。随后,通过手性配体的设计与合成初步开展了该类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研究,目前最高可达91%的收率和54%ee值,后续优化仍在进行中。

谭秋元[2](2020)在《亚胺加成反应构建手性季碳和螺/桥环骨架研究》文中提出亚胺的亲核加成反应是合成复杂含氮化合物最重要的反应之一。该反应大多需要预制备和分离纯化不稳定的亚胺底物,高效构建相邻季碳手性中心、螺环和桥环的方法仍然有限。开发新型亲核试剂,研究亚胺中间体原位生成新方法,探索立体控制新策略,发展亚胺亲核加成新反应,构建高合成挑战性的相邻季碳手性中心、螺/桥环骨架,具有重要的合成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论文以廉价的手性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手性源,研究了多官能团化的烯丙基硼酸和环丙醇为新颖的亲核试剂与原位生成的酮亚胺和亚胺离子的不对称加成反应,高效实现了相邻季碳手性中心和螺/桥环骨架的不对称构建。本论文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γ,γ-二取代烯丙基硼酸与酮亚胺烯丙基化反应构建相邻季碳手性中心研究本论文成功实现了非手性的亲核试剂γ,γ-二取代烯丙基硼酸与手性氨基醇和靛红原位生成的酮亚胺的加成反应,以高收率和高非对映选择性实现了一系列高合成挑战性的含有相邻季碳手性中心3-氨基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机理研究表明,硼酸与酮亚胺的氨基醇片段的羟基发生配体交换后,亚胺的烯丙基化反应以分子内的形式进行,反应速度不仅得以大大提升,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也得到手性氨基醇的高效控制,从而解决了相邻季碳手性中心构建的低反应活性和低立体选择性的难题。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使用廉价易得的手性氨基醇为手性源和氮源;生成的酮亚胺中间体无需分离纯化;反应底物范围广,多种不同官能化的烯丙基硼酸和靛红均能较好地兼容;通过选择使用合适的E/Z构型的烯丙基硼酸和L/D立体构型的手性氨基醇,可实现四个异构体中每一个异构体的选择性合成。该项研究首次实现了非手性γ,γ-二取代烯丙基硼酸与酮亚胺的烯丙基化反应,丰富了相邻季碳手性中心构建的合成方法学。(二)环丙醇与酮亚胺加成反应构建哌啶螺环氧化吲哚研究作为以手性氨基酸为手性源和利用原位生成酮亚胺策略的延续,我们首次实现了铜催化环丙醇与酮亚胺的环丙烷开环加成反应,高效实现了哌啶螺环氧化吲哚骨架的不对称构建。机理研究发现,反应的有效催化剂为Cu Cl(Ⅰ)与β-双烯酮亚胺配体的络合物在反应中原位氧化生成二价铜物种;环丙醇开环加成反应可能经环丙烷自由基开环历程。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实现了环丙醇作为亲核试剂对酮亚胺的加成反应,扩展了环丙醇合成子的应用范围。(三)铜催化的C-H键氧化/环丙醇开环环合串联反应构建氮杂[3.3.1]壬烷桥环骨架研究基于环丙醇作为亲核试剂与酮亚胺加成反应的突破,我们以廉价的手性氨基酸为起始原料,实现了铜催化的C-H键氧化原位生成亚胺离子、环丙醇开环加成串联反应,高效实现了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的氮杂双环[3.3.1]壬烷桥环骨架的不对称构建。以该方法为关键步骤,我们以9步的总步数高效简洁地实现了吲哚生物碱(-)-suaveoline的不对称全合成。机理研究表明Cu Cl2发挥了C-H键氧化和环丙醇开环加成两种催化作用。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使用Cu Cl2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手性氨基酸为起始原料;底物范围广,能兼容不同取代的芳香(杂)环和环丙醇,以及能制备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氮杂双环[3.3.1]壬烷以及氮杂双环[4.3.1]癸烷桥环结构。该项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高效、价廉、绿色的桥环骨架构建新方法,也丰富了C-H键官能化反应。

易阳[3](2020)在《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催化[3+2]环加成反应合成手性三氟甲基取代的2, 3-吡咯烷双螺氧化吲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螺环氧化吲哚结构广泛存在于很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中,是许多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和临床药物的核心组成部分。尤其是,手性螺吡咯烷氧化吲哚具有的抗癌、抗菌、抗病毒和抗有丝分裂的生物活性,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例如,Horsfiline A就是一种含有五元环螺氧化吲哚片段的天然产物,它从生物碱中提取,具有抗毒素活性。本文介绍了一个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利用催化剂中Br?nsted碱和Lewis酸的协同作用,催化了2,2,2-三氟乙基取代的靛红亚胺与亚甲基氧化吲哚进行反应,生成手性2,3-吡咯烷双螺氧化吲哚化合物,产物结构包含四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其中有两个为相邻的螺手性中心。通过对反应条件(配体、溶剂、添加剂、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的筛选,我们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是使用10 mol%的催化剂,四氢呋喃作反应溶剂,4?分子筛为添加剂。随后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我们考察了反应的适用性,获得了一系列2,3-吡咯烷双螺氧化吲哚产物,具有较好的产率(72-96%)、非对映选择性(>20:1)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9%)。根据产物单晶结构,确定了产物的绝对构型,并且依据产物绝对构型以及已经报道的文献,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李丹[4](2019)在《金属镁催化的若干去对称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手性或内消旋分子的去对称化反应是合成手性化合物的直接有效方法。近年来对开发新的催化体系用于去对称反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发展和利用一系列金属镁催化剂,实现了几种类型化合物的高对映选择性去对称化反应。本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手性催化条件下,几种代表性底物类型的去对称化反应研究。第二章中,我们使用简单、廉价的手性联萘酚配体与二丁基镁生成的原位催化剂,实现了苯并呋喃酮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反应。第三章,我们设计了双配体催化体系,成功实现了异氰基乙酸酯对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开环反应,并发现二苯基磷酰胺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反应的对映选择性。第四章,我们通过发展手性联萘酚配体,首次实现了亲核试剂α-sp2碳原子位点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利用原位金属镁催化剂,我们分别实现了羟胺与四氮唑两类氮杂原子亲核试剂对氮杂环丙烷的催化去对称化反应,前者,我们以优秀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获得了一系列手性二胺骨架化合物;后者在得到良好手性产品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对手性产品一步简单转化得到了四氮唑修饰的手性伯胺化合物,并进一步将其运用于多肽的修饰。第七章中,我们以前手性环己二烯酮化合物为底物,在手性金属镁催化剂的作用下,成功实现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子内高对映选择性去对称化反应。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在第八章中,我们利用手性金属镁催化剂完成了α-异氰基乙酸酯与炔基酮的[3+2]环加成反应,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获得了一系列手性2H-吡咯这种形式上的去芳构化产品,并且在简单的路易斯酸AlCl3的作用下得到了[1,5]-酯基迁移后手性维持的3H-吡咯产品。论文最后,我们对金属镁催化的去对称化反应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宋鹏[5](2018)在《芳氧功能化脯氨醇类稀土金属化合物在不对称硼氢化反应中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制备了9种以二苯基脯氨醇为基本骨架的芳氧功能化手性配体L1-L9和1个芳氧功能化缬氨醇配体L10,其中L3-L10共8种是首次合成,并将它们分别用于两个体系的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中。首先,筛选到功能化的手性配体L2和三硅胺基铕原位作用于苯乙酮酸酯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之中,能以一般的化学选择性(3:1)和中等的对映选择性得到羰基的还原产物。另一方面,发现将配体L5与三硅胺基镱原位作用可以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对常见的取代苯乙酮可以高产率和中等到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得到相应的手性二级醇。一.三硅胺基稀土配合物与芳氧功能化脯氨醇手性配体联合催化苯乙酮酸酯的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考察了简便易得的三硅胺基稀土配合物和芳氧功能化脯氨醇组合的手性稀土催化剂对于常见的酮酸酯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通过对条件的初步筛选,我们发现10 mol%三硅胺基铕配合物(Eu[N(TMS)2]3)和20 mol%手性配体(L2)((S)-2-((2-(hydroxydiphenylmethyl)pyrrolidin-1-yl)methyl)-4,6-bis-(2-phenylpropan-2-yl)phenol)的原位催化组合在-10℃和THF作溶剂条件下对于苯乙酮酸酯的不对称还原可以主要得到羰基还原产物2a,实现62%的产率和60%的ee值。二.手性芳氧烷氧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本文首先以三硅胺基稀土配合物和手性功能化脯氨醇配体原位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得到中等收率和中等ee值的催化结果。在对催化体系中活性催化物种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以三硅胺镱(Yb[N(TMS)2]3)和两当量芳氧功能化脯氨醇配体L5作用得到配合物[L5Yb(L5H)](L5=(S)-2-(tert-butyl)-6-((2-(hydroxydiphenylmethyl)pyrrolidin-1-yl)methyl)phenol),在添加剂吡啶存在的情况下对苯乙酮的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可以取得比原位法更好的催化结果。通过条件优化,最终发现在最佳反应条件为10 mol%[L5Yb(L5H)];2当量还原剂HBpin;50 mol%吡啶为添加剂;1m L DME;-10℃;反应8 h,能实现各种常见取代苯乙酮的高效不对称硼氢化还原,产物二级醇的产率达到90-99%,ee值68-95%。

陈伟[6](2018)在《手性氨基醇-Cu(Ⅱ)络合物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及应用》文中指出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立体选择性碳-碳键生成反应,其产物手性β-硝基醇可以转化为多种重要的手性中间体,从而为诸多手性分子、砌块的不对称合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因而其在手性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虽然已被广泛的研究,但已有的不对称Henry反应催化剂体系大都存在催化剂昂贵、投入量大、反应条件严苛、底物通用性差等不足。而手性氨基醇具有来源丰富、制备简单、与金属离子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及配位形式多样等优点,在不对称催化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我们实验室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手性氨基醇-Cu(Ⅱ)催化体系能够有效地催化羰基底物的不对称Henry反应。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展该手性氨基醇-Cu(Ⅱ)催化体系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的应用,并利用该反应为关键步骤,探索更多高效便捷合成手性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合成手性苯并呋喃-β-氨基醇以手性氨基醇-Cu(Ⅱ)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苯并呋喃-2-甲醛类化合物与硝基甲烷的不对称Henry反应,得到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苯并呋喃-β-硝基醇中间物,并经过“一锅法”转化得到具有重要生物、药物活性(如β-受体阻滞剂)的手性苯并呋喃-β-氨基醇类化合物。2.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合成(-)-Spirbrassinin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以手性氨基醇-Cu(Ⅱ)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Isatin与硝基甲烷不对称Henry反应,并将Henry反应产物进一步转化为具有抗真菌、抗癌活性的植物抗毒素(-)-spirbrassinin及其类似物。从而为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合成基础。

张君友[7](2018)在《MBH碳酸酯参与的膦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以及新型N,P-配体的设计与合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围绕MBH碳酸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分子构筑砌块”展开。着重研究了它在多功能手性膦催化下形成的两种活性偶极中间体,被亲核试剂或亲电试剂所捕获进而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高烯丙基化或环化产物。其次,N,P-配体在诸多过渡金属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表现优异,基于我们组发展的PC-Phos的成功实践,我们尝试对该优势骨架作进一步的配体设计,并合成一套新型N,P-配体。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工作,利用(R)-叔丁基亚磺酰胺衍生的β-氨基膦催化剂,与MBH碳酸酯作用形成的活性中间体,实现三氟甲基茚的不对称烯丙基化,构建手性茚环化合物。研究表明,以简单的异丙基醛为骨架的手性膦催化剂在10 mol%条件下,便以高达85%产率和97%的对映选择性得到烯丙基化产物。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可以兼容烷基三氟甲基茚、烯基三氟甲基茚或是二者混合物作底物,具有很好的广谱性。第二部分工作,我们尝试从2-硝基苯并呋喃和MBH碳酸酯出发,同样在我们组发展的Peng-Phos催化下,通过不对称的[3+2]环加成反应,成功构建苯并二氢呋喃类化合物。研究表明,10 mol%催化剂载量下,就可以以97%的产率和97%的ee得到去芳构化产物;同时,该环加成反应具有很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均能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到优秀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得到目标产物。第三部分工作,结合我们组发展的PC-Phos在金催化联烯胺的分子内环化以及钯催化手性亚砜合成上的成功实践。基于该优势骨架我们设计并合成出一系列新型手性N,P-配体。同时,我们在不对称Heck、烯丙基化等反应中进行了初探。目前,该配体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仍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黄建[8](2017)在《不对称催化官能团化炔和醛加成的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具有光学活性的炔丙醇是一系列药物和天然产物重要的基础化合物,其中手性γ-羟基-α,β-乙炔酯类化合物,它是一系列官能团化的炔丙醇化合物的代表物,对于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来说是极具重要性的中间体物质。所以用联二萘酚和氨基醇两种不同类型的体系催化炔和醛的加成,从而获得高ee值的产物。方法:考察了配体类型、配体摩尔比、反应时间、路易斯碱当量等条件对炔和醛加成制备手性炔丙醇化合物的产率和ee值的影响,将筛选出来的优化条件运用于不同的底物醛。结果:利用便宜易得的(R)-6,6’-二溴-联二萘酚配体催化丙炔酸甲酯和广范围的脂肪族醛以及芳香族醛时,该体系对芳香族醛来说具有极好的产率和较好的ee值,对于脂肪族醛来说具有较好的产率和极好的ee值。利用手性氨基醇配体-三氟甲磺酸锌-三乙胺体系催化三异丙基硅基丁二炔和苯甲醛,最后产物产率达59%,ee值达95%,对环己基甲醛和异丁醛,产率和ee值在95%以上。结论:建立了丙炔酸甲酯和醛的催化反应体系,产物能实现较高的产率和ee值。同时也初步建立端基二炔和醛的反应最佳条件,其中对α-支链的醛具有很好的反应效果。

武卫龙[9](2017)在《新型三齿PNN配体f-Amphox的合成及其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醇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和合成子,在医药、农药、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等的制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获得手性醇类化合物是最高效和高原子经济性的合成方法之一。自Noyori的酮还原催化体系发现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酮的均相不对称氢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该领域的优势配体和催化剂被成功地用于药物和有机中间体的工业制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钌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在该领域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近些年,一些Ir和廉价金属Fe、Co、Ni等的络合物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双齿、三齿和多齿配体在Ir催化酮的不对称氢化中取得了超高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在已有的许多优秀催化体系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配体或催化剂不稳定、合成方法繁琐、催化剂用量较大、底物范围狭窄。此外,一些酮类化合物如简单脂肪酮等的高效高选择性氢化仍未解决。因此,发展廉价易得、底物适用性好、高效高选择性的酮还原催化剂仍然非常必要。为了发展更为优势的酮还原催化剂,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类稳定性好、易于合成且富电性和大位阻的新型三齿PNN配体f-ammphox,并将该配体的铱络合物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类型的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为酮的不对称氢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的催化策略,同时对新型配体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类含面手性的二茂铁和手性恶唑啉的新型三齿PNN配体f-amphox,该配体具有强稳定性、易于合成、富电性和大位阻等特点。该配体的铱络合物很好地实现了简单酮和官能团化α-羟基酮的高效高选择性氢化,达到>99%转化率和>99.9%ee值,该催化剂具有超高的催化活性,对于α-羟基酮的不对称氢化达到了空前的1 00000 TON。此外,该催化体系对带强配位基团的杂芳基酮也有极好的催化效果(>99%ee,10 000 TON)。DFT理论计算进一步说明了催化剂的高效性和手性控制的来源。2)鉴于Ir-f-amphox催化体系在不对称氢化简单酮和α-羟基酮中的优异表现,结合DKR的过程,我们将该催化体系用于重要手性化合物β-氨基醇的制备。该催化剂在一系列α-氨基-β-非官能团化芳香酮的不对称氢化中取得>99%转化率、>99%ee和>99:1 dr值。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强的耐毒化作用,在该类氨基酮的氢化中可以达到100 000 TON和对许多带强配位基团的底物仍能以高的对映选择性和非立体选择性得到含两个相邻碳手性的相应醇。

刘成[10](2017)在《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及其在瑞波西汀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是一类经典的碳-碳键生成反应,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产物β-硝基醇可经不同反应转化其他的官能团,还在于其可以构建手性中心,实现手性的增殖。当底物已经有一个手性中心里,可以利用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构建双手性中心,选择性地生成单一构型的非对映异构体,这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开发一套新的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体系,并以此方法构建双手性中心砌块对抗抑郁药物分子瑞波西汀的四个非对映异构体进行合成。因此,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以便宜易得的手性扁桃酸为起始原料,合成手性底物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苯基-乙醛。以硝基甲烷作为底物和溶剂,Cu(OAc)·2H2O为金属盐,2-氨基-1,2-二苯基乙醇衍生物作为配体,对上述手性醛进行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实验结果表明,5 mmol%的(1S,2R)-1,2-二苯基-2-哌啶基-1-乙醇(L3*)、(1 R,2S)-1,2-二苯基-2-哌啶基-1-乙醇(ent-L3*)配体与 5 mmol%的 Cu(OAc)2·H2O原位生成的催化剂在硝基甲烷溶液(1.5ml/mmol)中,催化硝基甲烷对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苯基-乙醛的双不对称Henry反应能够得到最优的催化效果。2、瑞波西汀四个异构体的合成以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产物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3-硝基-1-苯丙烷-2-醇为关键合成砌块,对瑞波西汀四种非对映异构体合成。产物硝基醇经过脱TBS、Pd-C催化还原氢化/酰胺化、关环/还原/上Boc保护基、羟基溴代/上酚成醚/脱Boc保护基等步骤,成功合成出最终产物瑞波西汀的四个异构体。

二、多官能团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官能团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α-位氟代、氯代及烯丙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简表(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研究
    1.1 引言
    1.2 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概述
    1.3 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参与的反应研究现状
        1.3.1 裂解反应
        1.3.2 α-位季碳的构筑
        1.3.3 β-位羰基的选择性还原
        1.3.4 其它类型反应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α-位氟代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含膦化合物的氟代反应研究进展
    2.3 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的α-位氟代反应的研究
        2.3.1 反应设计
        2.3.2 反应条件筛选
        2.3.3 底物的拓展
        2.3.4 对映选择多样性的合成研究
        2.3.5 克级规模制备
        2.3.6 产物的衍生化研究
        2.3.7 反应机理的探究
        2.3.8 本章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试剂与仪器
        2.4.2 底物的制备
        2.4.3 不对称氟代反应的实验操作
        2.4.4 克级制备及衍生化反应实验操作
        2.4.5 谱图与数据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α-位氯代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金鸡纳碱及其衍生物催化不对称氯代反应的研究进展
    3.3 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的α-位氯代反应研究
        3.3.1 反应设计
        3.3.2 反应条件筛选
        3.3.3 底物拓展
        3.3.4 本章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操作过程
        3.4.2 谱图与数据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β-羰基含膦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4.3 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反应的研究
        4.3.1 反应设计
        4.3.2 反应条件筛选
        4.3.3 消旋产物的底物扩展
        4.3.4 配体设计合成与优化
        4.3.5 本章小结
    4.4 实验部分
        4.4.1 实验操作过程
        4.4.2 配体合成及谱图数据
    4.5 产物谱图与数据
    4.6 参考文献
总结及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亚胺加成反应构建手性季碳和螺/桥环骨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1 绪论
    1.1 亚胺的亲核加成反应概述
        1.1.1 烯丙基硅试剂与酮亚胺加成反应
        1.1.2 芳基端炔与酮亚胺加成反应
        1.1.3 硝基甲烷与酮亚胺加成反应
        1.1.4 锌试剂与酮亚胺加成反应
        1.1.5 TMSCN与酮亚胺加成反应
        1.1.6 芳基硼试剂与酮亚胺加成反应
        1.1.7 烯丙基硼试剂与酮亚胺加成反应
    1.2 本章小结
2 烯丙基硼酸与酮亚胺烯丙基化反应构建相邻季碳手性中心研究
    2.1 课题的提出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条件筛选
        2.2.2 底物范围
    2.3 合成应用
        2.3.1 制备四个异构体及确定次要非对映异构体结构
        2.3.2制备含相邻季碳手性中心的螺β-内酰胺及化合物2-25
        2.3.3 制备含相邻季碳手性中心AG-041R类似物
    2.4 机理研究
        2.4.1 控制实验
        2.4.2 可能的反应模型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2.6.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6.2 制备方法及表征
        2.6.3 合成应用及表征
        2.6.4 烯丙醇和烯丙基硼酸的制备方法及表征
3 环丙醇与酮亚胺加成反应构建哌啶螺环氧化吲哚
    3.1 课题的提出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条件筛选
        3.2.2 底物范围
    3.3 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5.2 制备方法及产物表征
        3.5.3 手性α-氨基环丙醇的制备及表征
        3.5.4 催化剂3-38的制备
4 铜催化的C-H键氧化/环丙醇开环环合串联反应构建氮杂[3.3.1]壬烷桥环骨架研究
    4.1 课题的提出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条件筛选
        4.2.2 底物范围
    4.3 合成应用
    4.4 机理研究
        4.4.1 控制实验
        4.4.2 可能的反应机理
    4.5 本章小结
    4.6 实验部分
        4.6.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6.2 氮杂双环[3.3.1]壬烷桥环骨架构建方法和产物表征
        4.6.3 吲哚生物碱(-)-Suaveoline的制备方法及表征
        4.6.4 机理研究及表征
        4.6.5 环丙醇制备方法及表征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简介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C.部分化合物谱图
    D.单晶衍射数据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催化[3+2]环加成反应合成手性三氟甲基取代的2, 3-吡咯烷双螺氧化吲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手性
    1.2 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手性化合物
    1.3 三氟甲基取代的吡咯烷双螺氧化吲哚化合物的研究意义
    1.4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4.1 手性胺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4.2 手性磷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4.3 手性氮杂卡宾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4.4 手性硫脲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4.5 手性磷酸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5 金属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化合物
    1.6 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化合物
        1.6.1 Wang小组运用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化合物
        1.6.2 其他小组运用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催化合成螺环化合物
    1.7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双核锌协同催化2,2,2-三氟乙基靛红亚胺和靛红衍生的亚甲基氧化吲哚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
    2.1 模板反应的建立
    2.2 优化反应条件
        2.2.1 筛选手性配体的种类
        2.2.2 筛选反应溶剂
        2.2.3 筛选添加剂的种类
        2.2.4 筛选反应温度
        2.2.5 筛选催化剂用量
    2.3 考察反应底物的适用性
        2.3.1 考察反应底物2,2,2-三氟乙基取代的靛红亚胺的适用性
        2.3.2 考察反应底物靛红衍生的亚甲基氧化吲哚的适用性
    2.4 反应克级规模的研究
    2.5 反应的衍生实验
    2.6 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2.7 可能的反应机理
    2.8 小结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以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五元环和四元环氮杂半冠醚手性配体的制备
        3.2.1 四元环氨基醇的制备
        3.2.2 五元环氨基醇的制备
        3.2.3 五元环和四元环氮杂半冠醚手性配体的制备
    3.3 2,2,2-三氟乙基取代的靛红亚胺的合成
    3.4 靛红衍生的亚甲基氧化吲哚的合成
        3.4.1 N上甲基取代靛红的合成
        3.4.2 靛红衍生的亚甲基氧化吲哚的合成
    3.5 反应外消旋体合成通法
    3.6 催化产物合成通法
    3.7 产物结构数据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金属镁催化的若干去对称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前言
    1.2 前手性三元杂环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去对称化反应研究进展
        1.2.1 内消旋-环氧丙烷化合物的去对称化研究进展
        1.2.2 内消旋-氮杂环丙环的去对称化反应研究进展
    1.3 前手性环己二烯酮化合物的去对称化反应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属镁催化的苯并呋喃酮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研究
    2.1 课题的提出
    2.2 课题的设计
    2.3 实验过程与结果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拓展
        2.3.3 产物立体构型的确定与反应机理研究
    2.4 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试剂与仪器
        2.5.2 金属镁催化的苯并呋喃酮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的代表过程
        2.5.3 去对称化开环产品的单晶培养过程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镁催化的 α-异氰基乙酸酯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研究
    3.1 课题的提出
    3.2 课题的设计
    3.3 实验过程与结果
        3.3.1 反应条件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产物立体构型的确定与催化机理研究
    3.4 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试剂与仪器(见第二章实验部分)
        3.5.2 金属镁催化的 α-异氰基乙酸酯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的代表过程
        3.5.3 不对称开环产物的转化过程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金属镁催化的 α,β-不饱和 γ-丁内酰胺对氮杂环丙环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研究
    4.1 课题的提出
    4.2 课题的设计
    4.3 实验过程与结果
        4.3.1 反应条件优化
        4.3.2 底物拓展
        4.3.3 产物立体构型的确定及催化机理研究
    4.4 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试剂与仪器(见第二章实验部分)
        4.5.2 金属镁催化的 α,β-不饱和 γ-丁内酰胺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的代表过程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金属镁催化的羟胺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开环反应研究
    5.1 课题的提出
    5.2 课题的设计
    5.3 实验过程与结果
        5.3.1 反应条件优化
        5.3.2 底物拓展
        5.3.3 去对称化产物的转化
        5.3.4 产物立体构型的确定与反应机理推测
    5.4 小结
    5.5 实验部分
        5.5.1 试剂与仪器(见第二章实验部分)
        5.5.2 金属镁催化的羟胺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反应的代表过程
        5.5.3 不对称开环产物的转化过程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金属镁催化的四氮唑对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反应研究
    6.1 课题的提出
    6.2 课题的设计
    6.3 实验过程与结果
        6.3.1 反应条件优化
        6.3.2 底物拓展
        6.3.3 放大量反应与不对称化产物的转化
        6.3.4 产物立体构型的确定与反应机理推测
    6.4 小结
    6.5 实验部分
        6.5.1 试剂与仪器(见第二章实验部分)
        6.5.2 实验材料的制备
        6.5.3 金属镁催化的四氮唑与氮杂环丙烷的去对称化反应的代表过程
        6.5.4 去对称化产物的转化反应的代表过程
    6.6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金属镁催化的前手性环己二烯酮的分子内去对称化反应研究
    7.1 课题的提出
    7.2 课题的设计
    7.3 实验过程与结果
        7.3.1 反应条件优化
        7.3.2 底物拓展
        7.3.3 去对称化产物的转化
    7.4 小结
    7.5 实验部分
        7.5.1 试剂与仪器(见第二章实验部分)
        7.5.2 金属镁催化的环己二烯酮的分子内去对称化反应的代表过程
    7.6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金属镁催化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及 1,5-酯迁移构建2H,3H-吡咯化合物
    8.1 课题的提出
    8.2 课题的设计
    8.3 实验过程与结果
        8.3.1 反应条件优化
        8.3.2 底物拓展
        8.3.3 放大量反应及产品构型的确定
        8.3.4 反应机理推测
    8.4 小结
    8.5 实验部分
        8.5.1 试剂与仪器(见第二章实验部分)
        8.5.2 金属镁催化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的代表过程
        8.5.3 手性 2H-吡咯通过 1,5-酯基迁移生成 3H-吡咯的代表过程
        8.5.4 环加成产物 2H-吡咯转化的代表过程
        8.5.5 手性 2H,3H-吡咯的圆二色谱谱图及分析
    8.6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和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附录Ⅰ:典型化合物图谱
附录Ⅱ: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芳氧功能化脯氨醇类稀土金属化合物在不对称硼氢化反应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1.1.1 不对称还原氢化
        1.1.2 不对称硅氢化反应
        1.1.3 不对称硼氢化
    第二节 酮酸酯不对称还原研究进展
        1.2.1 a-酮酸酯不对称还原反应
        1.2.2 b-酮酸酯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第三节 立题思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第一节 试剂与原料的纯化
        2.1.1 实验所需化学试剂简纳
        2.1.2 溶剂和试剂的处理
    第二节 分析与测试
        2.2.1 稀土含量分析
        2.2.2 二(三甲基硅)胺钠溶液的浓度分析
        2.2.3 丁基锂-正己烷溶液的浓度标定
        2.2.4 ~1H,~(13)C,31P和11BNMR分析
        2.2.5 ee值测定
        2.2.6 元素分析
        2.2.7 晶体结构测定
    第三节 原料的制备
        2.3.1 无水三氯化稀土制备
        2.3.2 RE[N(SiMe_3)_2]_3的合成
        2.3.3 RE[N(SiMe_3)_2]_3(m-Cl)Li(THF)3的合成
        2.3.4 Sc[CH_2SiMe_3]_3(THF)2的合成
        2.3.5 [L1Yb(L1H)]的制备
    第四节 芳氧功能化手性氨基醇类化合物的制备
    第五节 硅胺稀土化合物联合芳氧功能化脯氨醇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2.5.1 苯乙酮酸酯的还原反应—消旋产物的制备
        2.5.2 硅胺稀土化合物联合芳氧功能化脯氨醇催化苯乙酮酸酯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2.5.3 简单酮的还原反应—消旋产物的制备
        2.5.4 芳氧功能化手性脯氨醇稀土配合物催化简单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2.5.5 硅胺稀土化合物联合芳氧功能化脯氨醇催化简单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苯乙酮酸酯的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研究
    3.1 稀土金属离子半径及不同取代硼烷的筛选
    3.2 溶剂及其用量的筛选
    3.3 不同取代的手性配体的筛选
    3.4 催化剂用量的筛选
    3.5 频哪醇硼烷用量的筛选
    3.6 反应时间的筛选
    3.7 反应温度的筛选
    3.8 还原产物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以芳氧功能化脯氨醇为手性配体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对简单芳香酮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与研究
    第一节 简单芳香酮不对称硼氢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与研究
        4.1.1 反应条件的筛选
        4.1.2 底物拓展
    第二节 芳香酮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机理的探究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已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6)手性氨基醇-Cu(Ⅱ)络合物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与不对称催化
    1.2 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不对称Henry反应
        1.2.2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1.2.3 酶催化剂
        1.2.4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1.3 手性氨基醇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1.4 β-受体阻滞剂与丁呋洛尔的合成
        1.4.1 β-受体阻滞剂与手性苯并呋喃-β-氨基醇类化合物
        1.4.2 丁呋洛尔的不对称合成
    1.5 (-)-Spi robrassinin简介与其不对称合成
        1.5.1 (-)-Spirobrassinin
        1.5.2 (-)-Spirobrassinin的合成方法
    1.6 本论文选题背景与依据
第二章 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合成手性苯并呋喃-β-氨基醇
    2.1 引言
    2.2 苯并呋喃-2-甲醛底物的合成
        2.2.1 苯环含取代基的水杨醛的合成
        2.2.2 碱催化的水杨醛合成苯并呋喃-2-甲酸乙酯
        2.2.3 酯基还原-不完全氧化合成苯并呋喃-2-甲醛
        2.2.4 三位取代的苯并呋喃-2-甲醛底物的合成
    2.3 手性氨基醇-Cu (Ⅱ)催化对映选择性Henry反应
        2.3.1 手性氨基醇配体筛选
        2.3.2 催化剂量筛选
        2.3.3 溶剂筛选
        2.3.4 底物扩展
    2.4 手性苯并呋喃-β-氨基醇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2.6.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6.2 Dess-Martin氧化剂制备
        2.6.3 手性氨基醇配体L_(1a)~L_(1e)的合成
        2.6.4 实验步骤及数据
第三章 靛红为原料不对称Henry反应合成(-)-Spirbrassinin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Isatin与硝基甲烷不对称Henry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筛选
    3.3 不同取代基的Isatin底物与硝基甲烷不对称Henry反应
    3.4 (S)-3-羟基-(3-硝甲基)-2-羰基吲哚衍生制(-)-spirbrassinin及其类似物
    3.5 本章小结
    3.6 实验部分
        3.6.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6.2 实验步骤及数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本论文主要结论
    4.2 本论文创新点
    4.3 本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MBH碳酸酯参与的膦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以及新型N,P-配体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手性叔膦催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几种典型N,P-配体的设计及其合成路线
    第三节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手性膦催化三氟甲基茚与MBH碳酸酯的烯丙基化反应..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课题设计
    第二节 手性膦催化三氟甲基茚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节 实验部分
    第五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手性膦催化2-硝基苯并呋喃与MBH碳酸酯的[3+2]环化反应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课题设计
    第二节 手性膦催化2-硝基苯并呋喃的不对称[3+2]环化去芳构化反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节 实验部分
    第五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型N,P-配体的设计、合成以及反应尝试
    第一节 课题背景与设计
    第二节 新型N,P-配体的路线设计、合成以及反应尝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节 实验部分
    第五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手性膦催化三氟甲基茚与 MBH 碳酸酯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2. 手性膦催化2-硝基苯并呋喃与MBH碳酸酯的不对称[3+2]环化反应
    3. 新型N, P-配体Xant PHOX的设计、合成以及反应尝试
附录:化合物单晶数据
硕士期间已经发表和待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不对称催化官能团化炔和醛加成的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R)-6,6’-二溴-联二萘酚-钛催化丙炔酸甲酯与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仪器
        2 主要实验试剂
        3 实验方法
    结果与讨论
        1 反应配体的筛选
        2 反应溶剂的筛选
        3 路易斯碱(Cy2NH)添加剂量的筛选
        4 反应时间的筛选
        5 配体(R)-6,6’-二溴-联二萘酚和Ti(OiPr)4的配比量以及丙炔酸甲酯和二乙基锌的配比量
        6 底物扩展
    结论
    产物表征
第二章 手性氨基醇、Zn(OTf)2/Et3N催化三异丙基硅基丁二炔和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仪器
        2 实验试剂
        3 实验方法
    结果与讨论
        1 配体筛选
        2 溶剂的筛选
        3 路易斯碱的筛选
        4 反应试剂当量以及温度的筛选
        5 对α-支链醛底物扩展尝试
        6 对催化剂量的优化
        7 对三氟甲磺酸锌和三乙胺量的优化
        8 对芳香醛底物的扩展
    结论
    产物表征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发表论文
致谢
炔基锌与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9)新型三齿PNN配体f-Amphox的合成及其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的意义及发展简述
    1.2 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相关配体的研究综述
        1.2.1 单齿配体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1.2.2 手性双齿配体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1.2.3 手性三齿配体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1.2.4 手性四齿和多齿配体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1.3 酮的催化不对称氢化机理的研究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手性三齿配体f-Amphox的合成及其在简单酮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选题依据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f-amphox的合成
        2.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3 底物拓展
        2.3.4 反应机理计算
    2.4 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仪器和试剂
        2.5.2 实验步骤
        2.5.3 化合物数据表征
    参考文献
    本章附图
第三章 Ir-f-Amphox体系在α-羟基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选题依据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底物合成
        3.3.2 实验条件优化
        3.3.3 底物拓展
        3.3.4 高TON实验
        3.3.5 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仪器和试剂
        3.4.2 实验步骤
        3.4.3 化合物数据表征
    参考文献
    本章附图
第四章 Ir-f-Amphox体系通过DKR催化不对称氢化α-氨基-β-非官能团化芳基酮
    4.1 引言
    4.2 立体依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底物合成
        4.3.2 实验条件优化
        4.3.3 底物拓展
        4.3.4 高TON实验
        4.3.5 Ir-f-amphox催化剂对抗肿瘤试剂(S,S)-R116010的合成
    4.4 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仪器和试剂
        4.5.2 实验步骤
        4.5.3 化合物的数据表证
    参考文献
    本章附图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缩写与全称对照表
新化合物数据测试一览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及其在瑞波西汀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及不对称催化
    1.2 不对称Henry反应及其研究进展
        1.2.1 不对称Henry反应
        1.2.2 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1.2.3 酶催化剂
        1.2.4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1.3 手性氨基醇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1.4 瑞波西汀
        1.4.1 抗抑郁药物瑞波西汀
        1.4.2 瑞波西汀的合成
    1.5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第二章 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
    2.1 引言
    2.2 手性醛的合成
    2.3 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仪器与试剂
        2.5.2 氨基醇配体的合成
        2.5.3 实验步骤及数据
        2.5.4 HPLC谱图
第三章 瑞波西汀四个异构体的合成
    3.1 引言
    3.2 瑞波西汀的合成
        3.2.1 3-硝基1-苯丙-1,2-二醇的制备
        3.2.2 2-氯-N-(2,3-二羟基-3-苯丙基)乙酰胺的制备
        3.2.3 2-(α-羟基苯甲基)吗啉-4-羰基酸叔丁酯的制备
        3.2.4 瑞波西汀的制备
    3.3 其他合成路线的尝试
    3.4 本章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仪器与试剂
        3.5.2 瑞波西汀的合成
        3.5.3 核磁谱图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4.3 本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多官能团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催化不对称α-取代β-羰基膦氧化合物α-位氟代、氯代及烯丙基化反应研究[D]. 谢绍雷. 兰州大学, 2021(09)
  • [2]亚胺加成反应构建手性季碳和螺/桥环骨架研究[D]. 谭秋元. 重庆大学, 2020(08)
  • [3]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催化[3+2]环加成反应合成手性三氟甲基取代的2, 3-吡咯烷双螺氧化吲哚的研究[D]. 易阳. 郑州大学, 2020
  • [4]金属镁催化的若干去对称化反应研究[D]. 李丹. 兰州大学, 2019(08)
  • [5]芳氧功能化脯氨醇类稀土金属化合物在不对称硼氢化反应中的研究[D]. 宋鹏. 苏州大学, 2018(01)
  • [6]手性氨基醇-Cu(Ⅱ)络合物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及应用[D]. 陈伟. 厦门大学, 2018(07)
  • [7]MBH碳酸酯参与的膦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以及新型N,P-配体的设计与合成[D]. 张君友.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不对称催化官能团化炔和醛加成的方法学研究[D]. 黄建. 西南医科大学, 2017(01)
  • [9]新型三齿PNN配体f-Amphox的合成及其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D]. 武卫龙.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催化双不对称Henry反应及其在瑞波西汀合成中的应用[D]. 刘成. 厦门大学, 2017(05)

标签:;  ;  ;  ;  

多功能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