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部七省区农业科技现状看内蒙古农业科技发展——西部七省区农业科技检查报告

从西部七省区农业科技现状看内蒙古农业科技发展——西部七省区农业科技检查报告

一、从西部7省区农业科技现状看内蒙古农业科技的发展——赴西部7省区考察农业技术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安晓宁,辛岭[1](2020)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文中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对于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5个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对中国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制约因素。研究表明:①2004—2017年,全国以及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发展水平与提升速度差异明显。②各个子系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贡献率及带动作用差异显着,导致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非均衡;③2004—2017年总体来看,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可以看出,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来看: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导致各区域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文章最后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郭书剑[2](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江琴[3](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张蓓蓓[4](2018)在《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及能源潜力评估》文中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着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其中生物质能源扮演重要角色。原料是制约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摸清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是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基础。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剩余物和生活有机废弃物等,此外还有可种植高抗逆性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资源。本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统计年鉴数据等,估算我国现有农林剩余物资源量及其能源潜力。同时利用2015年全国1km栅格的土地利用成分数据及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并结合人口分布、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保护等评估我国边际性土地资源量及其能源潜力,为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及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农林剩余物资源种类主要有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餐饮废油和棉籽油8大类,可能源用资源量分别为2.01亿 t、0.52 亿 t、0.50 亿 t、0.90 亿 t、0.06 亿 t、0.04 亿 t、0.06 亿 t 和 0.01 亿 t 标准煤,总计 4.11亿t标准煤。(2)农林剩余物资源的能源潜力中,74.1%(3.04亿t标准煤)源自农业,22.0%(0.90亿t标准煤)来自林业,工业加工和城市废弃物产出占3.90%(0.16亿t标准煤)。8大类农林剩余物按年产能的多少排序是: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畜禽粪便>餐饮废油>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棉籽油。此8类剩余物虽然资源量上差异很大,但各有特点,每一项都可以单独开发,并行不悖。(3)我国可作能源用途的边际性土地类型有11类,分别是灌木林、疏林地、低覆盖度草地、河渠、滩涂、滩地、沙地、戈壁、盐碱地、沼泽地和裸土地。在不同的生物量阈值和生态保护标准筛选条件下,2015年全国各类可能源用边际性土地资源量总计0.90~1.44亿hm2之间,其中灌木林、疏林地和低覆盖度草地这3类土地合计0.79~1.00亿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4)2015年全国可能源用边际性土地的净初级生产力总量最高为395 TgC,折合能源植物生物量及地上部生物量(干重)分别为8.95亿t和6.28亿t,总能源潜力为3.45亿t标准煤。其中灌木林和疏林地植被地上部生物量的能源潜力分别为1.37亿t和1.05亿t标准煤,占边际性土地总能源潜力的70%。(5)我国生物质能源总潜力为7.56亿t标准煤,相当于201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6,其中现有农林剩余物和未来边际性土地能源潜力分别占54.3%和45.7%。现有农林剩余物资源是近期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原料基础,应当优先考虑利用这部分资源。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规模尚不足农林剩余物生物质能源潜力的10%。建议优先利用露地焚烧秸秆、畜禽粪便、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等资源,充分发挥其能源替代及消除污染的双重功效。此外,本文基于经济可行性、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多重效益、生态保护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种类生物质原料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发展优先顺序提出了建议。

肖智[5](2018)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理要素的格局、过程及机制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茶叶作为世界主要饮品原料之一,自二战结束70年来,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与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动态过程,分析产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可对未来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规划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本论文通过综合运用集中度指数、基尼系数、产业重心转移模型等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近70年来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理开展了较为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论文从茶叶产量、茶园面积、茶园单产、茶叶品类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近70年全球茶叶生产过程并总结其变化特征。过去70年,全球茶叶总产年均增速(3.67%)大于茶园年均增速(2.85%);世界茶叶总产增长主要是来自茶园规模的扩张,茶园单产提高对茶叶产量增产贡献不到三成;1990年以来,CTC碎茶(Crush、Tear、Curl)是世界主要茶类,占世界茶叶品类份额六成以上,传统茶所占份额不到四成。(2)论文对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茶叶种植在全球范围持续扩散,茶叶种植国从二战后的20个增加到36个;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是亚洲主要生产国,肯尼亚、乌干达是非洲主要茶叶生产国,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中国茶产量在2006年首次超过印度,成为世界茶叶最大的生产国,世界茶叶生产中心在百年后重新回归中国。世界茶叶生产格局由“双巨头(印度+斯里兰卡)”演变为“新双核(中国+印度)”结构;过去70年,全球茶叶生产高度集中(生产基尼系数>0.71),茶叶生产国产量差异显着,在全球茶叶总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各茶叶生产国所占份额差距进一步扩大。(3)论文对世界茶叶出口贸易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世界茶叶出口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世界茶叶出口年际间波动幅度不大,平均波动值维持在2万t左右;亚洲茶叶种植国的出口份额显着下降(从战后九成五降到近年的五成九),非洲茶叶出口已占全球近四成;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过去70年间,世界茶叶出口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茶叶出口贸易已由70年前的印度、斯里兰卡两家独大的局面,业已形成多极化格局:在亚洲,中国(18.28%)、斯里兰卡(15.62%)、印度(12.15%)三强鼎立;在非洲,肯尼亚一家独大(26.72%);在南美洲,阿根廷(4.76%)一支独秀的局面;70年间,随着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的出口贸易份额持续下降,肯尼亚、中国、越南、阿根廷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尤其是肯尼亚与中国在21世纪初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茶叶出口贸易格局。2009年,中国出口超过斯里兰卡,茶叶出口贸易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4)论文对世界茶叶消费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全球茶叶消费进口保持年均2.5%的增速持续上升,这说明全球对茶叶有相对长期稳定的需求;70年间,世界茶叶消费进口地由集中于欧洲(59%)、北美(18%)地区,逐渐演变成亚洲(40%)、欧洲(28%)、非洲(20%)三足鼎立的格局;从茶叶消费进口国看,世界茶叶消费进口格局由战后集中于英国(51.92%)、美国(13.68%)、澳大利亚(7.56%),到2016年形成亚洲巴基斯坦(10.12%)、阿联酋(3.65%)、阿富汗(3.24%)、非洲埃及(5.15%)、摩洛哥(3.92%)、欧洲英国(6.24%)、俄罗斯(9.32%)及北美的美国(7.63%)多极化格局。(5)论文定量分析了中国茶叶总产量增产的贡献因素,并选择世界主要茶叶生产贸易国作为参照对比,对中国茶叶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茶园面积增加是中国茶叶总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60%);近70年,中国茶园面积扩大277万hm2,茶叶产量增产230.89万t,年均增速分别为4.25%、6.23%;70年间中国茶叶单产呈增长趋势,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单产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4%);绿茶是我国最主要的茶类产品,其产量大、比重高;近70年中国茶叶出口增长了 43倍,年均增速5.76%,2009年以来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出口市场基本稳居第二;2015年以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额连续两年居全球之首;中国茶叶出口单价整体位于世界前列,2016年中国茶叶出口单价超过斯里兰卡位居全球第一;入世初期,加入WTO对中国茶叶进口影响微弱,从2009年之后,入世对中国茶叶进口拉动非常明显,中国茶叶进口年均增速达14.16%;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茶园资源大国、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大国、全球茶叶贸易量第二大国、全球茶叶贸易额第一大国。(6)论文揭示了中国茶叶生产时空演变特征。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格局变动较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从区域格局看,中国茶园集中度指数呈现“东部减小-西部增大”的变动趋势;中部的湖南、安徽与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等传统茶叶产区的地位在逐渐下降,茶叶产业逐步向自然禀赋优势区集聚;西部茶区的贵州、云南、四川及中部茶区的湖北逐渐成为中国新兴茶园集中区及茶叶主产省。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布局(茶园面积重心与茶叶产量重心)明显向西转移;茶园面积的重心移动方向大致为“东-南”向“西-北”,茶叶产量的重心移动方向大致为“东-北”向“西-南”;从移动速度看,茶园重心的西移速度明显快于茶叶产量重心,中国省级茶区茶叶产量的区域波动大于茶园面积扩张的区域波动,茶园面积的西扩趋势更稳定。(7)论文应用主要驱动力及驱动机理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0年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演变的驱动力模型。1)考察期国内因素中除新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对各茶区扩大茶园规模和提高茶叶单产的解释能力相对较低外,其余四个因素均有显着驱动作用。其中,土地成本对中国东部茶区、中部茶区、西部茶区茶叶生产发展的驱动作用均有显着驱动作用;劳动力成本对促进东部茶区及西部茶区的茶叶生产发展具有显着驱动作用;产业扶持政策对扩大西部茶区的茶园规模与促进东部茶区的茶叶单产具有显着驱动作用;自然地理条件对中部茶区扩大茶园规模、提高茶叶单产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2)在2001年加入WTO后,茶叶出口贸易对中国茶叶生产有正面引导作用。中国茶叶出口量与茶叶产量、茶园面积之间存在者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5和0.69),随着国际贸易市场的稳定和扩大,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之间已形成良性正向循环机制。3)考察期间在驱动力作用下,中国茶叶生产重心自东向西移动,但不同时期驱动力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即驱动力对茶叶产量重心驱动的波动性大,对茶园西移的驱动更为稳健。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大格局背景下,受国内、国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布局明显向西转移。西部茶区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为中国茶叶生产西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也为西部茶区茶园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西部茶区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的正面作用也在客观吸引着中国茶叶生产由东逐渐向西南转移。论文提出实施包括调产业结构、促三产融合、保质量安全、借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茶叶贸易、以区域化生产为基础等相应政策,实现“中国茶”,“全球卖”。论文拓展了茶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将空间地理技术引入到茶叶生产格局演变特征中,实现了全球及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迁的可视化,弥补了传统统计数据分析的不足。

房启明[6](2017)在《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资源扭曲错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非法金融滋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以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充足、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品和服务契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体系成为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2014年末,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9.4万亿,同比增长12.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3.2%,较2010年末增加了98.27%,5年间平均年均增速为14.67%。虽然农村正规金融是农村金融资源的主要供给者,但是农村正规金融依然是经济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把农村正规金融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非均衡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农村正规金融适度非均衡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过度的非均衡反而会妨害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国内外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研究不全面、不系统,对当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特征把握不足。基于这种判断,本文以农村正规金融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总量、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以及农村信贷配给程度等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总量评价,并对农村信贷配给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垄断、产品结构和投入结构错配等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结构评价,并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投入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从资金配置效率偏低、机构效率低下且发散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效率评价,并就农村正规金融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总量-结构-效率出发,测算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的非协调程度,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进行整体评价,并识别了影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整体非均衡性的因素;进而设计农村正规金融均衡化发展的方案,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五个方面: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特征比较明显,虽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有所增加,但历史欠账过多,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空白仍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的均衡化发展问题仍待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短缺,农村每万人拥有金融从业人员16.52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60%。(2)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分别为102770.57亿元、87319.61亿元、91422.82亿元、85384.70亿、74481.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1/3以上,虽然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缩小的规模总量和速度都比较明显,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3)2010-2014年,农村信贷配给程度分别为58.88%、55.53%、55.33%、52.60%和52.03%,农村金融信贷配给严重但是总体表现出缓和趋势。在对农村信贷配给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加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配给的程度;城镇化率的提高、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农村信贷配给程度。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市场结构高度垄断,农村正规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期限结构不合理,农业贷款与农村企业贷款结构存在正向偏离,农村贷款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低水平匹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显着。(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垄断程度较高,属于高寡占Ⅰ型,农村信用合作金融资产规模占涉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比重超过67%,营业网点占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70%左右,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hhi指数减小缓慢,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在向多元化发展但进展比较慢。(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从实现了从高寡占Ⅰ型向高寡占Ⅱ型市场的转变,农村贷款上大型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体系分别在县城及乡镇形成了两极垄断。同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在向多元化发展。(3)农村正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正规金融产品期限结构错配,“小额、零散、短期”的农村正规金融产品供给与“长期、大额、集中、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信贷需求相背离。(4)2010-2014年,农业贷款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75、0.74、0.79、0.84、0.88,农村企业贷款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59、2.10、2.04、1.81、1.84,农业、农村企业获得的贷款规模与其经济贡献不匹配,农村企业的贷款结构偏离度正在不断缩小,农业贷款偏离度反而在扩大;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9644、0.9729、0.9771、0.9811和0.9814,农村贷款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处于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条件下的低水平相对匹配状态,其实质仍然是一种非均衡的态势。农业产业占比、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农业总动力、农户投资等变量对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似度具有显着影响。3.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偏低,机构效率差异较大且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效率低下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1)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为0.354,东部地区为0.603,西部地区为0.357,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值比较低,中部地区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测算值为0.065且不显着,东、中、西部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存在差异,中部“塌陷”特征比较明显。(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机构财务效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商业银行各项指标优于农村信用合作社。(3)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分别为66.24%、65.27%、64.84%、65.01%和65.53%,农村正规金融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有下降趋势,区域间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生产总值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具有正向影响;贷款利率、城镇化率、农户储蓄则负向影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4.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结构、总量-效率、结构-效率、总量-结构-效率协调发展系数均比较低,基本处在中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的状态,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的协调性较差,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处于整体失调的非均衡发展阶段。(1)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协调发展系数分别为0.45、0.39、0.39、0.45、0.46,处在濒临失调的衰退发展阶段;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非均衡性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2)小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贷款利率水平、财政支出规模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协调性具有负向影响;农村公路里程、邮政储蓄网点数量则正向影响农村正规金融的协调性;东部地区省份相对中西部地区省份其农村正规金融的协调性更好。5.提出应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为基本出发点,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构建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产权明晰、监管有力、合理竞争、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商业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合力,打破城乡二元体系,最终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提出在现代化的中期阶段继续弥补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短板,引导商业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实现城市金融向农村金融的渗透;现代化发展的后期,打破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界限,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两阶段发展步骤。从增加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效率角度提出了改革的具体配套措施,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刘宗涛[7](2017)在《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类型的发展观。在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分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发展观、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改革开放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等几种类型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这些发展理论都汲取了前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并以前人发展实践为基础,对前人发展理论进行积极扬弃,体现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在继承、改革和发展上的统一。新常态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在内外主客观条件变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主要是体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一个过渡转化阶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必须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针对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集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常态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新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五大发展理念立论的基础,新常态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五大发展理念使发展的涵义更加丰富,使发展的内涵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人成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核心思想的复归和坚持。五大理念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牢牢扭住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经济基础上的破解之法。五大发展理念简单明了,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概括性,彰显了我们党的理论风格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具有了新的涵义、风格和力量。五大发展理念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内外呼应的有机系统。五大发展理念既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又指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创新针对发展动力问题,创新驱动、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然途径;协调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强调抓薄弱环节和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平衡性和持续性,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绿色针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坚持和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够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开放针对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是中国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基础;共享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必须共建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发展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共性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个性和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具体表现。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般原理:体现了人民既是发展主体又是发展目的原理;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及其创新的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原理等等。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有机统一性、人民至上性、现实针对性和时代趋势性。坚持和实现五大发展理念,需要有领导力量、体制机制改革、法治等方面的战略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也不例外。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说到底就是制度改革,改变旧制度、旧体制,破除一切不利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才能保障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何可[8](2016)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美好愿景。然而,近年来,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传统体制下所积攒起来的众多内在矛盾,慢慢地演变并且表现出来,以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环境污染与放任并举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户陈陈相因,对政府制定的农业废弃物相关政策置若罔闻,采取科学、环保的方式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意愿不强,致使进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增无已,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裹足不前”和“举步维艰”,又造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未能完全实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废弃物只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方能在避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障碍的同时,实现其价值。那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潜力究竟如何?如果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确实蕴含了巨大价值,那么,在广大农村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户行为目标与政府行为目标的偏离,从而引发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如何才能使其理论“潜在价值”顺利转化为市场“真实价值”,进而提高农户主动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热情与积极性?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理性回答,不但能够破解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而且有助于充实和丰富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理论体系。本研究瞄准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价值评估-利益博弈-补偿机制”为逻辑主线,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为研究对象,在大规模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评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探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农户感知价值(即市场“真实价值”);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博弈分析中,深度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研究并设计以生态补偿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体系统模型,以便为政府部门在破解农村环境污染困局、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文献计量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第二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第4章);第三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原因解构(第5章);第四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第6、7、8章)。具体而言,第1章,导论。从国内、国际、历史、现今的辩证视角,全面阐述研究选题的大背景,进而引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揭示研究的缘起;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剖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归纳研究的主要内容、行文布局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厘清中外农业废弃物、农业生态补偿两大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展开文献述评,明晰本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国际学术界所处的位置。第3章,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已有成果,结合研究的目的与特点,对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与内涵阐述,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进而,通过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理论渊源及解决对策,构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从宏观、微观双重视角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展开科学评估。就宏观研究而言,分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两类农业废弃物的理论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及其区域差异,估算其肥料化、能源化的潜在价值。就微观研究而言,分析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的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感知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与感知社会价值的大小,进而应用OP模型,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与市场“真实价值”差异提供实证解释。第5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尝试性地提出“紧密性-影响性-积极性”三维属性评价体系,科学识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次级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之后,阐发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及其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中的作用与损益。在此基础上,应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演化博弈,剖释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并探寻化解冲突对抗的路径,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提出奠定基础。第6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农作物秸秆制沼气)为例,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分别从支付意愿、受偿意愿的视角,应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估算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并讨论其“禀赋效应”;通过考虑农户意愿支付水平/意愿受偿水平的不确定性,构建加权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进一步测算生态补偿标准。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作为研究的落脚点,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框架、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第8章,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系统归纳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所蕴含的政策启示,为总结性述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中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巨大,耕地单产、播面单产、人均单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特征,且具有较大的资源化潜在价值。畜禽粪尿理论资源量同样庞大,由此而造成了耕地负荷不容乐观,降低化肥施用安全上限势在必行;同时,畜禽粪尿的肥料化、能源化潜力同样较为可观。然而,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感知价值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存在着市场“真实价值”与理论“潜在价值”不相匹配的缺憾。究其原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农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差异,造成了他们的分工异质与损益差别,进而不利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理论“潜在价值”的顺利实现。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有效路径。

蒋磊[9](2016)在《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含有较为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如果被随意丢弃,随着雨水、农田用水的浸泡和腐化,将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同时,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之一,秸秆如果被露天焚烧,将会同样造成环境损害、引发火灾、农田土壤破坏等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处置,则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并避免秸秆废弃和焚烧所带来的危害。可见,秸秆具有“用则利,弃则废”的特性。在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双重压力的态势下,政府和各界学者对秸秆问题的关注愈加密切,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制度、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支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秸秆资源化利用也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和低碳农业的重要依赖路径,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和实现绿色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主体之一,其对秸秆的处置行为直接关系到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那么,农户作为政府政策层层下达之后的终端受体,在政府连年发文支持秸秆资源化的背景下,其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究竟如何,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以及是否存在优化空间,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秸秆资源存量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梳理了秸秆资源化利用沿革,明确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背景和发展方向;辨识了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意愿状况,并从分散利用和集中利用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农户认知、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影响因素和未能出售秸秆的原因;对比分析了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异同,并对农户与政府及企业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基于前述分析结论和国外代表性国家的秸秆资源化利用特点、模式和经验,给出了有效提升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和优化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相关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秸秆资源化利用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相伴产生的,大致经历了“启动推广”“巩固支持”和“提升增效”三个阶段依据政府政策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引导方向和技术发展进程,可以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沿革大致分为“启动推广”“巩固支持”和“提升增效”三个阶段。从现有文件来看,政府对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正式关注始于1996年,此后几乎连年发布有关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规制文件。在1996-2007年这一阶段,政府对秸秆问题的认识主要是环境问题,治理重点也在于秸秆禁烧,从而防止污染大气环境。2008-2013年,秸秆资源化利用进入“巩固支持”阶段,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并开始强调技术的重要性。2014年之后,政府加强了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整理、集成和推广,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越来越以追求效率为优先考虑。(2)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利用意愿却较高,且受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认知的分析发现,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程度较低,还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研究表明,79.03%的农户具有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说明绝大部分农户愿意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研究农户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表明,农户具有村干部身份、种植规模越大、农户感知秸秆的价值越高、对秸秆利用能够保护环境的认可度越高、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认知程度越高,其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越强;农户年龄越大、家庭年收入越高,其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越低。(3)在秸秆禁烧背景下,农户逐渐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具体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受成本收益的影响对农户秸秆分散利用行为的研究表明,在秸秆禁烧的背景下,农户对秸秆的焚烧行为逐渐减少,转而对秸秆进行肥料化(秸秆直接还田)、饲料化(用作饲料)、能源化(用作燃料或制作沼气)、基质化(生产食用菌)和原料化(用作材料)利用。其中,对秸秆直接还田的农户最多,占76.91%,其它利用方式则相对较少。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农户之所以更多地对秸秆进行直接还田,是因为其它利用方式均涉及到秸秆的收集,由此产生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较高且难以得到弥补。也正是由于这些成本的存在,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意愿难以转变为行为。从效率上来看,直接还田并非最优的秸秆利用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分散利用行为进行优化,包括提高技术水平、从分散利用转向集中利用、实行补贴降低农户秸秆收集成本等。(4)大部分农户对于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持肯定态度,但农户的受偿额度和支付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自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标准及支付标准的分析发现,95.34%的农户愿意接受一定金额作为秸秆收集利用的补偿,且补偿金额的期望值为56.4359.19元/(月·户);72.46%的农户愿意为秸秆收集利用支付一定的金额,且支付金额的期望值为11.0715.28元/(月·户)。相较而言,农户平均受偿额度约为其平均支付水平的4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农户受偿额度和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来看,农户的受偿额度主要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农户的支付水平则受到种植规模、是否轮作、兼业类型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从影响因素的差异可以发现,农户的受偿标准较之支付标准有更大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这可能是由于农户存有接受更高补偿的心理,或者对秸秆收集利用的补偿缺乏认知。(5)农户极少对秸秆进行出售,其原因主要基于对秸秆供给、需求和交易成本3个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农户秸秆出售行为的研究表明,样本农户极少出售秸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供给、需求以及交易成本等3个方面。在供给方面,由于存在秸秆收储运成本,农户拥有的秸秆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在需求方面,由于收储运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收集层面的自然风险,企业对秸秆的需求难以兑现为有效需求;在交易成本方面,违约风险的存在,容易导致企业建厂之前秸秆市场是买方市场、企业建成之后秸秆市场成为卖方市场,进而导致企业投资建厂的决策更为谨慎,对秸秆的有效需求也难以提升。因此,需要农户层面提供收储场地、企业层面承担运输成本、政府层面保障制度运行,三方的共同配合才有可能实现秸秆的集中利用,解决秸秆的收储运难题,形成秸秆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格局。(6)与普通农户类似,种植大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也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并未显示出规模化经营在秸秆利用方面的优势通过对种植大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分析发现,种植大户对秸秆的价值、秸秆利用相关政策等方面的认知高于普通农户,但其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与普通农户并无差异。虽然与普通农户一样以秸秆还田为主,但几乎所有种植大户都选择对秸秆进行直接还田处理。尽管种植大户具有秸秆集中利用方面的优势,但由于秸秆需求的不足以及秸秆交易市场的缺失,种植大户几乎未对秸秆进行出售,反而不得不承担更多由秸秆直接还田导致的不利影响。这说明,现阶段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户层面的集中利用并不能优化农户对秸秆的分散利用行为,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面临着同样的困境。(7)优化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构建完善的收储运体系以实现对秸秆的集中利用,必须各个主体共同配合优化当前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单从农户层面推进将难以实现,必须形成企业和农户共同协议的完善的收储运模式,并借助政府制度的力量来保障协议的执行,因此本文针对农户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农户与其他利益主体行为的两两博弈分析发现: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农户在进行决策和行动时,均以农户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次,就农户、政府、企业三方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农户各自的目标函数或价值取向具有不一致性,加之各主体决策信息上的不对称,致使三方的动态博弈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影响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运行。而通过求解三方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得到的启示是:三方只有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基础上付出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共赢的局面。最后,为提升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和优化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文章提出了: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确保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到实处;提高秸秆禁烧政策的普适性,强化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意识;加快秸秆农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户的分散利用效率;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收储体系;激励秸秆相关企业投资建厂,形成企业需求对接农户供给的市场化格局。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分析了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问题。为治理秸秆焚烧、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效益,对相关主体进行补贴是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但是,有关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没有基于受偿意愿(WTA)和补偿意愿(WTP)两种尺度的同时分析。秸秆收集是连接秸秆分散利用和集中利用的桥梁,也是秸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必要前提,本文同时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标准及支付标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农户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价值补偿标准更加真实的评判。(2)提出了以政府引导农户共建秸秆收储基地、以秸秆相关企业进驻运输为构架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制约秸秆由分散利用转为集中利用、影响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现有研究主要从收储运环节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秸秆收储运体系的构建机制,对机制背后的行为需求探讨不足,而且既有机制也亟待完善。本文认为,从保护性耕作及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的角度,存在收集秸秆的刚性需要。由此提出应由政府引导农户率先共建秸秆收储基地,再吸引企业进驻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构建秸秆收储运体系的一大尝试。(3)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通过对农户行为的分析,本研究获取了如下基本结论: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利用意愿却较高;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受成本收益的影响,因此多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从而避免了对秸秆收集的困惑;大部分农户对于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持肯定态度,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及生态补偿标准受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农户感知特征和地区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对优化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宁晓菊[10](2016)在《气候变化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气候变化给各类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积极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作为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生产活动,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表现出脆弱性和易损性,所以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小麦、玉米和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对农业稳产和人类生计安全至关重要,确保三大粮食作物在气候变化下种植适宜区分布的稳定,是农业生产较好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论文在评估60多年来热量、水分和越冬条件等农业水热资源时空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考虑小麦、玉米和水稻生长对光热水需求的差异,分别确定影响三种作物生长的气候指标,并将土壤和海拔分布作为地表限制因子一并作为Max Ent模型的环境变量,三种作物的农业观测站位置信息作为物种变量,分别模拟春小麦和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单季稻和双季稻适生区的时空分布,利用空间叠加得到小麦、玉米和水稻适生区在农区和海拔上的时空分异,以及三种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时空分异。在此基础上将三种作物适生区进行空间叠加得到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适生区的时空变化,分析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论文得到以下结论:(1)60多年来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方向与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自南向北日照时数低值区在侵占高值区,全国多数区域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0℃积温及持续天数、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等值线均在不同程度上向北移动,但最热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在淮河流域南退,使得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多为下降趋势;全国80%以上区域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造成无霜期延长;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段向东北移动,北方和南方地区降水分别表现为下降和上升趋势,但是南方降水天数在减少。(2)60多年来小麦、玉米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北方和南方农区分别升高和下降,而水稻在北方和南方农区则是分别下降和升高。换言之,小麦种植环境适宜等级在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和黄淮海区等升高,在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甘新区等下降;玉米种植环境适宜等级在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和黄淮海区升高,在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基本在下降。(3)60年来小麦、玉米和水稻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海拔上存在时空分异:小麦种植适宜等级在第一阶梯上升高,在第二和第三阶梯上下降,玉米种植适宜等级变化方向在第一阶梯上存在区域差异,在第二阶梯上适宜等级升高,水稻种植适宜等级在第一和第二阶梯上分别下降和升高,故小麦、玉米和水稻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第一阶梯上分别是升高、多方向性和下降,在第二阶梯上依次是下降、升高和升高。(4)近30年来小麦、玉米和水稻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多随年代波动。在农区上,除华南区水稻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其余农区小麦和水稻种植环境的适应能力多随年代波动。玉米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东北区升高,在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和黄淮海区下降,在其余农区多处于波动中;在海拔上,第一阶梯上的小麦和玉米、第二阶梯上的小麦和水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基本在随年代波动,不过第一阶梯上水稻和第二阶梯上玉米种植不适宜区逐渐扩大,致使二者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降。(5)60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农区和省区上均存在时空分异。在农区上,东北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下降,其余农区多是上升;在省区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适宜等级在黑龙江、山东、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等省份有所下降,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河南、湖北、安徽和江苏等省份有所上升。故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北方省份多上升,在南方省份多下降。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中国近60年来主要气温等值线均向北有所迁移,无霜期逐渐延长,但关键等降水量线比较稳定等,模拟出气候变化下春小麦和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单季稻和双季稻适生区,耦合生态学模型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丰富了气候变化科学中农业适应性的研究方法。

二、从西部7省区农业科技现状看内蒙古农业科技的发展——赴西部7省区考察农业技术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西部7省区农业科技现状看内蒙古农业科技的发展——赴西部7省区考察农业技术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构建
    2.1 农业现代化内涵
    2.2 指标体系构建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标准化处理——极值法
        3.1.2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3.1.3 评价模型(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3.1.4 贡献率
        3.1.5 相对发展率指数
        3.1.6 系统协调指数
    3.2 数据来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
        4.1.1 全国层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间特征
    4.2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特征
    4.3 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性特征
        4.3.1 农业现代化各子系统逐步协调发展
        4.3.2 农业现代化各子系统协调发展较好的地区,农业现代化提升速度较快
        4.3.3 个别地区存在低水平-高协调、高水平-低协调的特征
5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区域非均衡性
    5.1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5.1.1 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5.1.2 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与提升速度存在差异
    5.2 农业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
        5.2.1 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最低,提升速度最慢,贡献率不高
        5.2.2 中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最低,提升速度最慢,贡献率低
        5.2.3 西部地区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低,提升速度慢,近年来贡献率偏低
        5.2.4 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偏低,提升速度较慢,贡献率最低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2)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及能源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林剩余物生物质原料及能源潜力
    2.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2 农作物秸秆
    2.3 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2.4 畜禽粪便
    2.5 林业剩余物
    2.6 城市生活垃圾
    2.7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2.8 餐饮废油
    2.9 棉籽油
    2.10 农林剩余物资源量和能源潜力汇总
    2.11 小结
第三章 边际性土地资源及其生物质能源潜力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2 可作为能源用边际性土地类型分析
    3.3 可能源用各类边际性土地资源筛选
    3.4 可能源用各类边际性土地资源量及能源潜力详述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总量及能源潜力
    4.1 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总量
    4.2 农林剩余物生物质资源与前人相关研究评估结果的比较
    4.3 边际性土地生物质资源与前人相关研究评估结果的比较
    4.4 我国生物质资源总量与前人相关评估结果的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贡献及生物质原料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5.1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贡献
    5.2 我国生物质原料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5.3 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利用及产业发展建议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LUCC分类体系
    附录2 CASA模型
作者简介

(5)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厘清
        1.2.1 茶树
        1.2.2 茶叶
        1.2.3 茶类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茶叶生产研究
        1.3.2 茶叶需求研究
        1.3.3 茶叶贸易研究
        1.3.4 空间格局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第2章 近70年世界茶叶生产、贸易及消费格局演变
    2.1 全球茶叶生产时间序列的演变
        2.1.1 全球茶园资源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2 全球茶叶总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3 全球茶园单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4 全球茶叶生产品类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5 全球茶叶总产增长贡献分析
    2.2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2.2.1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2.2.2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特点
        2.2.3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趋势
    2.3 世界茶叶贸易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2.3.1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量变化
        2.3.2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格局演变过程
        2.3.3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格局演变特点
    2.4 世界茶叶消费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2.4.1 世界茶叶消费进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2.4.2 世界茶叶消费进口空间格局演变特点
        2.4.3 世界人均茶叶消费的地域差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70年中国茶叶生产、贸易的时序演变
    3.1 中国茶叶生产时间序列的演变
        3.1.1 中国茶园资源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1.2 中国茶叶产量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1.3 中国茶园单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1.4 中国茶叶总产增长贡献分析
        3.1.5 中国茶类生产结构变化分析
    3.2 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时间序列的演变
        3.2.1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量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2.2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额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2.3 中国茶叶出口单价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2.4 中国茶叶进口贸易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3 不同时期茶叶生产的影响因素评价
        3.3.1 变量选择
        3.3.2 不同时期茶叶生产的影响因素评价
    3.4 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在世界的地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30年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过程及特征
    4.1 中国茶叶生产区
    4.2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4.2.1 中国省级茶区茶园空间格局过程及特征
        4.2.2 中国省级茶区产量空间格局过程及特征
    4.3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的产业重心演变
    4.4 中国茶叶生产面临的挑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驱动机制
    5.1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5.1.1 回归分析
        5.1.2 国内因素对中国茶叶生产驱动强度分析
        5.1.3 出口贸易对中国茶叶生产影响机理分析
        5.1.4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动的驱动因素讨论
    5.2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动的驱动机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可能的贡献
    6.4 论文的创新点
    6.5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和范围
    2.2 理论依据
        2.2.1 金融发展理论
        2.2.2 非均衡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2.3 理论框架
        2.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总量评价
        2.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结构评价
        2.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效率评价
        2.3.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整体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现状
        3.1.1 政策性金融
        3.1.2 商业性金融
        3.1.3 合作性金融
        3.1.4 新型农村金融
    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发展的新趋势
        3.2.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渐深化
        3.2.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
        3.2.3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存在问题
        3.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
        3.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结构仍待完善
        3.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效率有待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总量评价
    4.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总量状况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空白仍待消除
        4.1.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短缺
    4.2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测算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4.2.3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测算及分析
        4.2.4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变动的原因分析
        4.2.5 本节小结
    4.3 农村信贷配给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4.3.1 农村信贷配给测算方法
        4.3.2 农村信贷配给度测算及分析
        4.3.3 农村信贷配给度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结构评价
    5.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评价
        5.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特征
        5.1.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特征
    5.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评价
        5.2.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村贷款市场结构
        5.2.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业贷款市场结构
        5.2.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户贷款市场结构
    5.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结构评价
        5.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品种结构
        5.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期限结构
    5.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投入结构评价
        5.4.1 农村贷款行业分布
        5.4.2 农村贷款结构偏离度
        5.4.3 农村贷款结构相似度
        5.4.4 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似度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效率评价
    6.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测算
        6.1.1 资金配置效率衡量方法
        6.1.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资金配置效率测算
        6.1.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资金配置效率评价
    6.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机构效率评价
        6.2.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本资产利润率
        6.2.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
        6.2.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储蓄投资转化率
        6.2.4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整体评价
    7.1 模型构建
    7.2 变量选取
    7.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协调发展系数测度
        7.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结构协调性
        7.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效率协调性
        7.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结构-效率协调性
        7.3.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总量-结构-效率协调性
    7.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协调发展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7.4.1 变量选取
        7.4.2 模型结果
        7.4.3 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方案设计
    8.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方案
        8.1.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8.1.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方向
        8.1.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原则
    8.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步骤设计
    8.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配套措施
        8.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增加配套措施
        8.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结构优化配套措施
        8.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效率提升配套措施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促进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9.1 制定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9.2 建立政府支持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
    9.3 培育农村经济主体金融有效需求
    9.4 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功能
    9.5 提高金融机构客户征信信息共享水平
    9.6 扩大农村保险﹑担保的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
    9.7 培养农村客户金融素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论文构思及框架
    五、论文的重难点、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演变
    第一节 发展及发展观基本涵义
        一、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一、经济增长论
        二、经济社会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观
        四、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背景
    第一节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发展观
    第二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际背景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二、世界经济呈现“新常态”
        三、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与温和复苏
    第三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内背景
        一、危机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减速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三、经济新常态是中国发展新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发展的涵义
        一、创新与创新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创新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创新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市场化改革是破局关键
        二、发挥好政府作用
        三、确立企业真正的创新主体地位
        四、发挥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创新作用
        五、营造创新友好环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调发展
    第一节 协调与协调发展的涵义
        一、协调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协调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区域发展差距大
        二、城乡二元结构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
    第三节 我国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发展失衡原因分析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的原因分析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我国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统筹区域协同发展
        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发展
    第一节 绿色与绿色发展的涵义
        一、绿色与绿色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绿色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第二节 我国绿色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绿色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发展理念,促进政策制度绿色化
        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五、实施专项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计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放发展
    第一节 开放与开放发展的涵义
        一、开放与开放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开放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开放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开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实现开放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二、推动体制改革,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四、继续发挥港澳台地区的独特优势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享发展
    第一节 共享与共享发展的涵义
        一、共享与共享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共享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共享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共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共享发展的路径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发展观
    第一节 五大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与发展
        一、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知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特点
    第二节 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难度加大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应对发展新挑战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一、发展目标:五大理念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
        二、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三、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四、发展保证:全面从严治党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布局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布局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农业废弃物研究现状
        2.1.1 数据来源
        2.1.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2.1.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2.1.4 中外文献比较
    2.2 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2.2.1 数据来源
        2.2.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2.2.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2.2.4 中外文献比较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
        3.1.1 农业废弃物污染的环境损害
        3.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
        3.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实现路径
    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的“失灵”
        3.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外部性问题
        3.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公共物品属性
    3.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
        3.3.1 农业废弃物污染负外部性内部化
        3.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正外部性内部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4.1 宏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4.1.1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4.1.2 畜禽粪尿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4.2 微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4.2.1 感知价值理论
        4.2.2 农户感知价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农户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
    5.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
        5.1.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的属性与分类
        5.1.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与行为特征
        5.1.4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损益分析
    5.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5.2.1 应用博弈论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5.2.2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2.3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演化博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缘由
        6.1.2 问卷设计
        6.1.3 调查实施
        6.1.4 偏差处理
    6.2 估计技术与变量设置
        6.2.1 非参数估计
        6.2.2 参数估计
        6.2.3 变量设置
        6.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6.3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6.3.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6.3.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6.4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参数估计结果
        6.4.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6.4.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6.5 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估计
    6.6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7.1 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7.1.1 基本思路
        7.1.2 基本原则
        7.1.3 主要目标
    7.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7.2.1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7.2.2 补偿范围
        7.2.3 补偿标准与补偿期限
        7.2.4 补偿方式与补偿支付模式
        7.2.5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7.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7.3.1 政策法规保障
        7.3.2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保障
        7.3.3 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保障
        7.3.4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秸秆焚烧废弃的危害
        1.3.2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潜力估算
        1.3.3 秸秆资源化利用路径研究
        1.3.4 农户对秸秆的处置行为研究
        1.3.5 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研究
        1.3.6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秸秆资源量测算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沿革
    2.1 秸秆的概念和种类
    2.2 秸秆资源量测算
        2.2.1 测算方法
        2.2.2 全国秸秆资源量的测算
        2.2.3 全国秸秆资源的区域分布
        2.2.4 调查区域(湖北、安徽、山东三省)的秸秆资源量
        2.2.5 讨论
    2.3 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的沿革
        2.3.1 启动推广阶段(1996-2007 年)
        2.3.2 巩固支持阶段(2008-2013 年)
        2.3.3 提升增效阶段(2014 年至今)
        2.3.4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意愿分析
    3.1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基本特征
    3.2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分析
        3.2.1 农户对秸秆价值的认知
        3.2.2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价值的认知
        3.2.3 农户对秸秆焚烧影响的认知
        3.2.4 农户对秸秆利用相关政策的认知
    3.3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分析
        3.3.1 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
        3.3.2 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对秸秆的分散利用行为分析
    4.1 农户对秸秆的焚烧行为现状
    4.2 农户对秸秆的分散利用行为现状
        4.2.1 农户对秸秆的肥料化利用行为现状
        4.2.2 农户对秸秆的能源化利用行为现状
        4.2.3 农户对秸秆的饲料化利用行为现状
        4.2.4 农户对秸秆的基质化利用行为现状
        4.2.5 农户对秸秆的原料化利用行为现状
        4.2.6 讨论
    4.3 农户对秸秆分散利用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4.3.1 基本假定
        4.3.2 成本收益分析
        4.3.3 样本农户实际行为分析
        4.3.4 讨论
    4.4 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研究
        4.4.1 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提出的缘由
        4.4.2 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标准研究
        4.4.3 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支付标准研究
        4.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对秸秆的集中利用行为分析
    5.1 农户对秸秆的出售行为现状
    5.2 农户未出售秸秆的原因分析
        5.2.1 秸秆供给方面的原因
        5.2.2 秸秆需求方面的原因
        5.2.3 交易成本的影响
        5.2.4 小结
    5.3 种植大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分析
        5.3.1 种植大户基本情况
        5.3.2 种植大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分析
        5.3.3 种植大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分析
        5.3.4 种植大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分析
        5.3.5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
    6.1 农户与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博弈行为分析的意义
    6.2 农户与农户的博弈行为分析
    6.3 农户与政府的博弈行为分析
    6.4 农户与企业的博弈行为分析
    6.5 农户与政府以及企业的三方博弈分析
        6.5.1 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6.5.2 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优化策略
    7.1 国外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验与借鉴
        7.1.1 美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状况及经验
        7.1.2 欧盟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状况及经验总结
        7.1.3 日本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状况及经验
        7.1.4 其他国家秸秆资源化利用状况及经验
        7.1.5 国外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验启示
    7.2 优化我国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策略
        7.2.1 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确保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到实处
        7.2.2 提高秸秆禁烧政策的普适性,强化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意识
        7.2.3 加快秸秆农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户的分散利用效率
        7.2.4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
        7.2.5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收储体系
        7.2.6 激励秸秆相关企业投资建厂,形成企业需求对接农户供给的市场化格局
    7.3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气候变化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影响研究进展
        2.1.1 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变化
        2.1.2 农作物适生区和产量变化
    2.2 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适应性研究进展
        2.2.1 农业适应性相关概念辨析
        2.2.2 基于作物生长机理的农业生产适应性研究
        2.2.3 基于农民生计的农业生产适应性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
    3.1 光照资源的时空变化
    3.2 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
        3.2.1 年平均气温
        3.2.2 界限温度及持续天数
        3.2.3 最热月平均温度
        3.2.4 初、终霜日和无霜期
        3.2.5 冬季温度条件
        3.2.6 年温差
    3.3 降水的时空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气候变化下小麦适生区时空分异
    4.1 小麦适生区影响因素贡献率分析
        4.1.1 春小麦适生区因素贡献率分析
        4.1.2 冬小麦适生区因素贡献率分析
    4.2 春小麦适生区时空分异
        4.2.1 60 年来春小麦适生区时空分异
        4.2.2 近30年春小麦适生区变化特征
    4.3 冬小麦适生区时空分异
        4.3.1 60 年来冬小麦适生区时空分异
        4.3.2 近30年冬小麦适生区变化特征
    4.4 小麦适生区时空分异
        4.4.1 60 年来小麦适生区时空分异
        4.4.2 近30年小麦适生区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气候变化下玉米适生区时空分异
    5.1 玉米适生区影响因素贡献率分析
        5.1.1 春玉米适生区因素贡献率分析
        5.1.2 夏玉米适生区因素贡献率分析
    5.2 春玉米适生区时空分异
        5.2.1 60 年来春玉米适生区时空分异
        5.2.2 近30年来春玉米适生区变化特征
    5.3 夏玉米适生区时空分异
        5.3.1 60 年来夏玉米适生区时空分异
        5.3.2 近30年夏玉米适生区变化特征
    5.4 玉米适生区时空分异
        5.4.1 60 年来玉米适生区时空分异
        5.4.2 近30年来玉米适生区变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气候变化下水稻适生区时空分异
    6.1 水稻适生区影响因素贡献率分析
        6.1.1 单季稻适生区因素贡献率分析
        6.1.2 双季稻适生区因素贡献率分析
    6.2 单季稻适生区时空分异
        6.2.1 60 年来单季稻适生区时空分异
        6.2.2 近30年来单季稻适生区变化特征
    6.3 双季稻适生区时空分异
        6.3.1 60 年来双季稻适生区变化趋势
        6.3.2 近30年来双季稻适生区变化特征
    6.4 水稻适生区时空分异
        6.4.1 60 年来水稻适生区时空分异
        6.4.2 近30年水稻适生区变化特征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下主要粮食作物适生区时空分异
    7.1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适生区的农区分异
        7.1.1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高适宜区
        7.1.2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中适宜区
        7.1.3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低适宜区
        7.1.4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适生区
    7.2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适生区的省区分异
        7.2.1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高适宜区
        7.2.2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中适宜区
        7.2.3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低适宜区
        7.2.4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适生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四、从西部7省区农业科技现状看内蒙古农业科技的发展——赴西部7省区考察农业技术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J]. 安晓宁,辛岭. 资源科学, 2020(09)
  • [2]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及能源潜力评估[D]. 张蓓蓓.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D]. 肖智. 南京大学, 2018(05)
  • [6]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D]. 房启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7]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D]. 刘宗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何可.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9]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 蒋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10]气候变化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环境适应性研究[D]. 宁晓菊. 河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从西部七省区农业科技现状看内蒙古农业科技发展——西部七省区农业科技检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