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

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

一、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远[1](2021)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研究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注射液是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表达的重组因子。研究目的:增加rhTPO的适应症-急性放射病。这篇论文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在健康猕猴体内比较皮下及肌肉注射这两种给药方式下rhTPO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特征;(2)比较健康猕猴与辐射猕猴rhTPO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异同;(3)在药代动力学的同时进行药效动力学的检测,分析PD-PK相关性。方法:本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rhTPO在猕猴体内的药物浓度,进行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稀释线性、平行性、稳定性等方法学验证。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健康猕猴及辐射猕猴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同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rhTPO对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1)经验证,该法的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稀释线性、平行性、稳定性均符合药典要求。(2)健康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猕猴体内皮下和肌肉注射rhTPO后,体内消除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m、体内平均滞留时间MRTlast均无统计学差异,t1/2分别为15.00±2.40 h和16.01±3.29 h、Tm分别为5.33±2.07 h和4±1.07 h、MRTlast分别为14.71±2.34 h和13.63±1.83 h;但两者相对生物利用度:im/sc=394.34%;外周血象检测发现,rhTPO作用于正常动物时仅能促进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其它血细胞计数并无明显的变化。(3)辐射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辐射猕猴体内肌肉注射不同剂量(5μg·kg-1、10μg·kg-1)rhTPO后,结果为这两个剂量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3.56±5.71 h和19.96±2.30 h,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5±1 h和3.2±1.1 h,表观分布容积Vz分别为1229.22±752.48 m L·h-1·kg-1和835.34±195.43 m L·h-1·kg-1,血清清除率CL分别为33.75±14.74 m L·h-1·kg-1和29.05±6.82 m L·h-1·kg-1,平均滞留时间MRTlast分别为25.63±5.62 h和20.11±3.13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max分别为8450.44±4659.9 pg·m L-1和21136.3±8005.77 pg·m L-1,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last分别为170678.89±87206.45 h·pg·m L-1和356149.59±90119.22h·pg·m L-1,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比例为1:2.09。外周血象检测发现,rhTPO作用于辐射模型动物时能促进多系造血系统的恢复,不仅升高血小板计数,而且能增加外周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计数,从而降低死亡率。结论:(1)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ELISA适用于大分子蛋白类药物rhTPO的定量分析,可用于rhTPO注射液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研究。(2)在健康猕猴体内,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这两种给药方式在猕猴体内的代谢过程相似,消除比较缓慢,末端半衰期较长,但两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差较大,说明rhTPO注射液肌肉注射吸收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rhTPO对外周血象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猕猴体内,rhTPO仅能促进血小板的升高,对其它血细胞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呈现单系特异性。PD-PK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rhTPO峰浓度和浓度增高持续时间单独都与PLT的增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然而rhTPO的全身暴露量与PLT增高程度有关。(3)在辐射猕猴体内,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rhTPO,不同剂量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比值与剂量比值近似相等,说明肌肉注射rhTPO(剂量为5-10μg·kg-1)在辐射猕猴体内呈现线性动力学特征。观察rhTPO对辐射损伤所造成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恢复情况,发现rhTPO能够促进多系造血恢复。(4)对于rhTPO注射液的新适应症-急性放射病来说,相较于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这种给药方式在猕猴体内的吸收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而且给药方便,是一种较好的给药方式。

陈瑾[2](2021)在《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发展,由诸多能源市场间的关联影响与关键因素相互交叉而导致的波动溢出现象日趋明显,并进一步表现为网络扩散现象,即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若无法及时有效并全面测度和应对这类因市场间或市场外扰动所产生的波动溢出及其延续的网络扩散现象,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或经济风险甚至是危机。尽管已有文献详细探讨了能源市场两两波动溢出效应,但立足网络视角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进行全面测度、识别和管理的系统研究尚少。另外,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一体化性等特征,故从单一趋势对能源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行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片面性。鉴于此,文章将分别从整体趋势、极端趋势以及动态趋势三个视角出发,系统研究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尝试从多维度出发,探讨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及其衍生的网络效应,进而展示不同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现象与市场联动反应,进而帮助政策制定者识别和监管相关市场。此外,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风险传染机制,文章还将研究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溢出的网络动态演化,并通过实证捕获溢出关键路径和中心节点,以便开展最终的多层次节点管理研究。整体而言,全文研究有助于决策者识别风险传染、预测风险传染、降低风险传染,并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如下:整体趋势下,文章在对不同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识别和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波动溢出网络,对市场之间溢出效应进行系列对比,从而了解了各市场间溢出关系,识别了关键市场。上述研究更趋向于横向地比较各市场间的波动溢出,而基于所构建的波动溢出网络,进一步分析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则倾向于纵向比较不同能源市场在各时期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也揭示了能源市场间长期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明晰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其有效控制波动溢出效应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起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现象在近3年来相互作用日趋明显。政策制定者应特别关注石油、风能和水能市场,以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更重要的是,研究还揭示了由多派系向单派系的转变现象,反映了近10年来同质化的网络演化趋势,该同质化网络演化趋势也表明能源市场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可能会迅速蔓延,并对整个波动溢出网络产生影响。尽管发生概率低,能源市场间极端波动溢出则更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文章在识别和测度关键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能源市场的尾部相依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派系分析法对极端风险扩散进行了多视角研究。而考虑到2019年年底爆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文章还集中探讨了从2019年至2020年能源市场间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都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所以,文中着重分析了能源市场下尾部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更强,特别是市场繁荣期,这也反映了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不对称性特征。在极端波动的溢出网络中,水能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基于此,各国都在疫情期间采取措施,维持能源市场的稳定,以防止溢出风险所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事物的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不同的市场、国家和经济体在改变和发展的同时,易对相关联的对象产生波动影响和传导,而这类现象又具体表现为经济个体间的动态波动溢出效应。因此,文章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能源市场间固定不变的波动溢出,还需要补充研究能源市场间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动态波动溢出。鉴于此,文章立足时变Copula对9个国际能源市场间的动态波动溢出进行了识别和测度,立足所得出的动态波动溢出系数构建了动态波动溢出网络。通过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别基于人工识别和曼-肯德尔识别,挖掘了动态波动溢出的趋势点。基于上述趋势点,进一步在凝聚子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市场近十年的波动溢出情景演化趋势。研究发现,非可再生能源的动态波动溢出在十年间相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较弱,原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不易受其它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趋势。而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和太阳能市场的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明显强于非可再生能源。另外,水能市场在十年间的影响力较强,而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市场则不易受其它市场波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可再生能源之间呈现较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这也表明其联系更为紧密,也容易受市场冲击引发系统性风险。根据上述不同趋势下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和情景演化分析,并结合所得结论,文章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节点管理具体对策与其它建议。例如,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方面推行有效的政策机制,在不同趋势下灵活抑制关键能源市场的波动溢出与网络影响,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甚至是经济危机。另外,鼓励能源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是实现其能源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能源企业应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适时调整能源产量和价格,并有效控制能源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应关注不同趋势下能源市场的变化,灵活制定投资策略。同时关注不同派系下的能源市场,以分散投资风险。文章研究的内容具备数据、实证和结果支撑,更加具备可信性。通过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系统研究,能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和能源投资者在能源行业的相关经济管理和参与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杨梓涛[3](2021)在《混改背景下酒店企业治理结构调整及其绩效研究 ——以首旅酒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共中央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期召开的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近年来的“十四五规划”和“国资委对央企的定调”等文件精神更是辩证统一地表明国家对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关系的基本态度,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指明了路径。本文以案例研究法入手,结合历年文献研究与横纵向分析比较法,对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切入,聚焦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共包含以下4个部分的内容:首先,论文以国内外文献研究为蓝本,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结构调整、企业绩效理论进行分析综述,引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概念和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从首旅酒店所处的行业出发,针对全体酒店企业的外部混改环境,以PEST模型进行宏观分析,然后从价值链的角度,对首旅酒店进行基础活动和增值活动的详细分析,因而引出混改动因、历程及具体方案。再次,通过对首旅酒店混改后的治理结构调整分析,发现其在治理结构的三大层面产生了诸多变化:在股东治理结构调整层面,国有股权比例降低,形成了多元均衡的股权结构;在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调整层面,非国有股东的存在,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以及监事会结构的变化都反映了监事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在经理层结构调整层面,教育背景和绩效导向机制的差异反映了混合改革对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层面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最后,在具体分析短期市场绩效角度,使用事件研究法阐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股票的超额收益和累积超额收益,而在长期财务角度,以传统的盈利、营运、偿债、发展能力为基础,使用雷达图分析方法对4能力重新归纳总结,划分为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与成长性,并对此进行分析以评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际成果,关于企业非财务绩效,本文使用战略分析工具针对市场份额、引入资源和企业创新战略维度,显着看出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侧面印证混合所有制改革之于企业绩效的强大推动力,最终完善整个混改绩效评价体系。综上所述,在详细分析首旅酒店混改前后的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情况和企业绩效变化状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结论与研究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增强酒店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系统性与理论性奉献绵薄之力。

孙碧涵[4](2020)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文中提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巨大影响。美国投资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爆发负有重大责任。投资银行的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开展方式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分散机制是导致次贷危机产生和快速扩散的主要因素。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出台了包括《沃克尔法则》在内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剥离了美国投资银行的短期自营业务,禁止投资银行拥有对冲基金,同时对投资银行的激励制度进行了严格约束。巴塞尔委员会也于同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对投资银行核心资本比例的要求。尽管美国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业务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管,但美国投资银行的盈利水平、市值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美国投资银行的快速复苏离不开业务的调整。那么,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是如何迅速调整的?本文通过大量国内外特别是美国的科研文献、财务报表和其他统计数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现代资本市场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案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调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索其经验及教训,以期能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中,本文放弃了传统业务、引申业务和创新业务这种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分类方法,根据美国主要投资银行普遍实行的业务部门划分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类,即:投资银行部门业务、交易部门业务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这种基于经营模式和实际操作中部门的业务分类方法,更符合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更有利于对投资银行业务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从投资银行的工作实际出发来研究各类业务的情况、特点,包括收入来源、风险构成等,可以较好地避免问题研究与实际运营相脱节,便于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大事件可以将美国投资银行20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1783年至1929年。美国投资银行从萌芽到第一个发展高峰,从混乱无序的经营到形成较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经营模式;(2)1929年至1981年。大萧条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实施确立了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模式。(3)1982年至今。在美国商业银行不断尝试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和国际综合性银行的竞争压力下,美国1999年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限制,美国投资银行业再次进入混业经营。2007年危机爆发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再次进行重大调整。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是受内因和外因影响的。外因主要体现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内因主要是投资银行要扭转大面积亏损局面和降低风险等方面。根据现代资本市场等理论,美国投资银行盲目的扩张背离了实体经济,危机后的业务调整必然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注重与实体经济的同轨同速发展。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推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业务均衡发展,减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隐蔽性的资产证券化衍生品业务。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实现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此次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投资银行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投资银行部门的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并将次贷危机前后的业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后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加强了传统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利润占比回升,美国市场证券承销业务行业集中度小幅下降,美国投资银行证券承销业务对美国本土依赖度增加,传统业务和本土业务在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购重组业务进一步细分细化,并购业务的收入及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加,近年来新的并购潮拉升美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交易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对交易部门的业务中根据资本所有者划分的客户交易和自营业务两种业务的性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比了交易部门在危机前后的业务构成和收入变化,危机后受短期自营业务被剥离的影响,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收入和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其中投资银行在自营业务方面转向以权益类投资为主。在交易部门业务调整方向的选择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摩根几乎完全放弃自营业务,以做市为交易部门的主营业务;高盛在被剥离短期自营业务后依然保持大量的自营业务。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认为,金融危机后,资产管理部门成为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总收入中占比明显提高,投资银行管理下的资产业务总量上升明显。美国大型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客户群体也发生明显改变,危机前的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开始加强资产管理的零售业务,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宏观方面的效果主要体现为: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降低了金融危机系统爆发的风险。但仍然存在“大而不能倒”、信用违约风险和潜在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微观效果主要体现为:能够使美国投资银行迅速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银行的经营风险显着降低。但也存在盈利能力下降、员工激励机制还有待改进、资产周转率下降等问题。研究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能够为中国投资银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加强国家金融系统稳定提供重要参考。2020年恰逢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俗话说,三十而立。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世界大型投资银行同台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应充分挖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业务范围,适当发展衍生品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完善资本市场的分层和业务的差异化,减少同质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适当引导证券公司间的兼并和收购,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公司,将会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史晓玲[5](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董俊青[6](2020)在《遗传毒性物质响应菌株构建及其对农药样品的测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产生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包括日常产出垃圾的随意丢弃问题,工业上的“三废”问题,农药残留及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为此,人们研发了多种检测环境中的微量遗传毒素的方法,其中物理化学中使用到的色谱和质谱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环境中的痕量化学物质,但因其操作繁琐、成本高且测试时间长等缺点,未能在环境毒物检测中得到广泛使用。继而人们又开发出了微生物检测系统,其中,遗传毒性物质短期检测技术Ames试验和SOS/umu试验因其具有检测周期短、检测样品用量少、可靠性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基于SOS响应原理,选择了5种SOS启动子recA、imuA、qnrB、sulA、cda并选用噬菌体裂解基因SRRz作为启动子下游的报告基因,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E.coli BL21为宿主菌,构建了5种工程菌。将6个典型的遗传毒性物质分别与5种工程菌于37℃共孵育0.5-1 h后,菌株菌体密度开始下降并用肉眼可观察到菌体浊度的变化,验证了5种检测体系对遗传毒物检测的可行性并具有检测时间短,易于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利用化学品诱导工程菌产生的细胞死亡率与药品浓度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得到5种工程菌对不同化学品的检测限,结果显示,工程菌E.coli BL21 pUC-RST(rec A启动子)对5-氟尿嘧啶、过氧化氢异丙苯、异菌脲和硫酸二甲酯四个化学品表现出了更强的响应,其检测限分别为1.2、2.1、1.1和6.6μg/m L,相比于传统SOS/umu实验的LOD值下降了92.5%、58.0%、66.7%和82.6%,此外,工程菌E.coli BL21 p UC-SST(sul A启动子)对异菌脲和硫酸二甲酯也表现出很好的灵敏性,其LOD相比传统SOS/umu实验的LOD值下降了72.7%和92.1%,而其它3株菌则针对不同的化学品会显示出不同的结果。采用具有更好灵敏性的工程菌E.coli BL21 pUC-RST对市售40种农药的遗传毒性进行筛查,结果显示其中16种农药具有遗传毒性。并把它们的检测限与国标GB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作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工程菌对市售的农药产品有很好的响应,并能够检测到低于国标最大残留限量的农药含量。因此,本研究构建的重组裂解筛查体系能够应用于环境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实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综上,本研究构建的遗传毒性物质检测体系具有如下优点:易于操作,检测周期短,所需样品用量少,成本低;并且对于遗传毒性物质响应性好,灵敏度高,检测范围较广泛,能够适用于实际环境样品的现场检测并实现高通量筛选。

王刻铭[7](2020)在《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饮茶人口,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叶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农收入、出口创汇乃至文化输出中均有着独特的作用。当前,茶叶产业发展较快,茶叶生产加工日趋规范化、标准化,无论是国内茶叶消费量、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忽视的是,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出口品类结构不平衡、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我国茶叶产业“大国小茶”,“大而不强”特征依然存在。茶叶产业面临着机遇与危机、优势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效克服发展中的不足,是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对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科学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中国茶叶产业现状,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研究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模型和测算指标体系。运用UN Comtrade链接WITS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测算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价格,将测算结果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进行对比,探索了中国茶叶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1992~2017年间,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先下滑-后筑底稳定-再回升;中国茶叶属于典型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近几年产业内贸易趋势出现细微显现,并不明显;中国茶叶出口在1992~2002年期间具有极强比较优势,而从2003~2017年间则下降为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出口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并在2017年突破前期记录,不断攀升。从中国四个茶叶品种不同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指标测算结果来看,中国绿茶的国际市场份额、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明显高于红茶,但中国红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出口价格又明显高于绿茶。为了检验实证结果,根据钻石理论的四维要素,构建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的统一检验框架,建立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钻石四维模型,最后得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生产效率、市场化改革、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茶叶及其四个贸易品种国际竞争力的四个方面——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出口价格,在大部分情况下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实证分析、影响机制研究的结论,文章认为,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既需要茶企的创新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战略发展层面,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研发创新、价值提升和营销模式优化等四点对策,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坚持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坚持科教兴茶理念,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提升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对我们茶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格。

金安琪[8](2020)在《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发展模式已成为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竞争力的源泉。药品制造业是世界公认的高技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和长周期的特点。中成药制造业作为药品制造业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依托科技实力发挥出不同于生物药和化学药的医疗优势。然而,中成药长期以来在科技研发上有着王永炎院士指出的“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代中成药多为历史沿袭的产物,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研发投入不足、利润率低、创新药物少等困境,这使得中成药从根本上偏离了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投入的正确方向。为了扭转中成药科技创新不足的现状,提升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构建一套衡量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有效对比和评价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工具和方法。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本文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分析中成药科技创新现状和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科技创新指数和科技创新效率两部分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从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双重视角进行量化分析,为评估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潜力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研究以2009年~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研发平台、研发人员、研发经费、专利成果数、新产品等五个方面共计1 1个统计指标,对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医药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发现: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普遍较低,且增速显着低于化学药和生物药制造业,主要总结为以下3点:(1)中成药制造业研发机构和研发项目在医药制造业占比逐年降低,分别下降了 19.11%和15.2%。近十年来,中成药研发人员比例(2.67%)低于生物药(4.60%)、化学药(3.98%)制造业,且反映科技人力水平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比从2009年到2018年间下降了 5.14%。上述变化反映出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平台优势减弱,研发人员缺口明显。(2)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39%,低于医药制造业的1.69%。计算中成药企业/政府研发经费来源(2009年~2016年),发现中成药企业自主获取研发经费不足,企业/政府的研发经费来源比为12.97,低于医药制造业的16.52,这表明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陷入支撑乏力的困境。(3)中成药制造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比显着下滑,在医药制造业的占比十年间下降了 28.9%。中成药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出现明显下降,在医药制造业的占比下降了 17.76%,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在2018年下降了 6.6%,表明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成果竞争显着不足。2.我国中成药新药研发模式探究以早期药物发现和现代新药研制两个发展阶段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中成药新药和化学药新药的研发模式和特点。利用框图法梳理可得中成药与化学药的新药研发模式已发生分离。通过比较新药研发的经典案例可以发现,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在背景、目标和路径分析等要素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为基于偶然发现或传统经验而寻找药物的过程。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成药与化学药在新药研发模式上逐步分离:化学药形成了以分析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研发路径。相比较而言,中成药通过归纳现象的方式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并以此作为经验依据进行新药开发,这一模式仍以延续历史经验为主,这可能是导致中成药在科技创新方面逐步落后的原因,也提示中成药制造业需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动态评估和比较。3.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研究研究选取研发投入经费、研发人员的数量、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数等1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赋予权重,构建出评价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模型。从wind数据库中筛选出主营收入排名较前的21家上市中成药企业作为评价对象,实证其在2015年~2018年间的科技创新水平。结果表明,21家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指数结果平均值总体呈波峰状,其中2016年为峰值0.2829,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2018年,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波峰状的趋势与中药行业在相同时间段内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合中成药企业的经济发展现状,选取每股收益和净利润这两个指标对这一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比较,显示该方法对每股收益的平均拟合度达56.3%,对净利润的平均拟合度达69.6%,说明这一方法具有可行性,且对净利润指标的拟合度较好。4.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选取管理学中的常用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通过前期文献调研,筛选出一套反映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中成药企业的科技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结论如下:(1)从静态结果来看,2015~2018年间的科技创新效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0.705下降至2018年的0.664,降幅达5.8%。其中2017平均综合效率值最低为0.573,这与中成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从2017年开始出现负增长的经济表观相一致。从规模收益情况来看,4年间21家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次数多达51次,说明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规模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可通过扩大企业科技创新的规模提升效率。(2)从动态评价来看,21家企业的在2015~201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起伏波动较大,如从2015年到2017年,TFP<1,说明这三年间生产效率是下降的。从技术效率变化来看,2015年~2017年均<1,说明2017年21家企业的技术效率低于2015年。2017年到2018年TFP>1,表明生产率是上升的,其主要贡献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变化。从上述结果可得,中成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到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分析21家企业生产率变化水平发现有61.9%的企业处于下降或不变状态,这表明总体生产率亟待提高。由此,对中成药企业有如下三点发展建议:第一,提高企业对研发效率的考核标准,将技术发展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效率的提升;第二,合理配置研发资源,避免出现研发经费无效,研发人员冗余、低质工作等现象,注重研发成果的产出。第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充分发挥由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研发效率的提升。采用DEA法评价中成药企业的研发效率仅从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考虑到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较短、评价企业数量较少等局限性,针对中药企业研发创新的相关研究仍亟待补充完善。

何杨玥[9](2020)在《中概股私有化回归A股的动因、路径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药明康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频繁遭遇国外一些研究机构的恶意做空、财务造假等因素的影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股价和估值均大幅缩水,加之近年来国内大力推进金融市场改革,A股市场回暖,美国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中概股企业私有化退市的浪潮,中概股企业纷纷走上寻求重回A股市场的道路。在为数不多成功私有化并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案例中,药明康德是以IPO形式成功回归A股的首家中概股企业,其参与了2015年的私有化浪潮,并且作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备受瞩目,回归方式及路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药明康德不仅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优质标的资产,同时还在借壳回归方式遇冷时另辟蹊径,以“一拆三”的创新回归方式,顺利完成私有化退市及A股再上市,借助于IPO绿色通道仅50天完成过会,为中概股回归道路的多样性带来更多可能。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药明康德为例,深入分析中概股企业选择私有化回归A股的动因、路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对其回归路径的过程和特点进行总结,以增强案例研究结论的完整性和可信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等。再对中概股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中概股境外上市及退市的动因及现状,然后叙述了中概股企业私有化退市、再上市的可选择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对象药明康德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通过对药明康德所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动因。重点探究了药明康德回归境内资本市场的路径规划,分析其“一拆三”IPO上市战略选择的原因及优势。接着分析了药明康德私有化退市回归造成的市场反应与财务效应,运用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其累计超额收益率、股价、市盈率以及财务业绩进行探究。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分别从企业、监管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其他在境外准备回归的中国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监督、促进国内金融改革及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国华[10](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二、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论文提纲范文)

(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1.2.1 TPO的论述
        1.2.2 TPO的提取纯化
        1.2.3 TPO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结构
        1.2.4 TPO的生物学活性
        1.2.5 TPO的临床应用研究
        1.2.6 TPO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方法学
        1.2.6.1 药代动力学特征
        1.2.6.2 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猕猴血清样品中rhTPO含量测定的ELISA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标准曲线及质控样品的制备
        2.2.2 血清rhTPO浓度的测定
        2.2.3 测试原理
        2.2.4 测定步骤
        2.2.5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分析方法的确证
        2.3.2 分析方法的特异性
        2.3.3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2.3.4 准确度与精密度
        2.3.5 稀释线性
        2.3.6 平行性
        2.3.7 稳定性
    2.4 分析方法的实施
    2.5 小结
第三章 健康猕猴单次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rhTPO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外周血象测定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给药溶液的配制
        3.3.2 样品的采集
        3.3.3 样品的分析
        3.3.4 数据的处理方法与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药代动力学实验
        3.4.2 外周血象
        3.4.3 PD-PK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辐射猕猴单次肌肉注射不同剂量rhTPO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外周血象测定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照射条件
        4.3.2 给药方法
        4.3.3 样品的采集
        4.3.4 样品的分析
        4.3.5 数据的处理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药代动力学实验
        4.4.2 外周血象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促血小板生成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波动溢出现实背景
        1.1.2 国际能源市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研究趋势分析
    2.2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市场波动溢出的相关研究
        2.1.2 尾部风险的识别与测度
        2.1.3 能源市场风险与波动溢出概述
        2.1.4 网络分析方法与情景演化视角的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3.1 概念界定和理论解释
        3.1.1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3.1.2 能源市场波动与波动溢出分析
        3.1.3 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性与演化性分析
    3.2 整体趋势下市场波动溢出网络效应的一般测度方法
        3.2.1 市场波动建模及其溢出测度
        3.2.2 整体趋势下波动溢出网络效应测度模型及其性质
        3.2.3 基于溢出网络的情景演化分析
    3.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3.3.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3.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3.4 实证分析
        3.4.1 波动溢出测度与溢出网络构建
        3.4.2 溢出网络分析和关键市场识别
        3.4.3 整体趋势下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3.4.4 立足情景演化的波动溢出网络效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4.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4.1.1 相关概念界定
        4.1.2 极端趋势下波动溢出特征及其网络现象分析
    4.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4.2.1 极端趋势分析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测度
        4.2.2 基于藤Copula模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情景演化
    4.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4.3.1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现象分析
        4.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4.4 实证分析
        4.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尾部分析
        4.4.2 尾部分析下的极端波动溢出网络效应
        4.4.3 新冠冲击与国际能源市场极端波动溢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与情景演化
    5.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5.1.1 相关概念界定
        5.1.2 动态趋势下波动溢出的系列特征分析
    5.2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波动溢出测度与网络效应分析
        5.2.1 时变Copula模型及其动态波动溢出测度与分析
        5.2.2 动态波动溢出网络构建与网络分析
        5.2.3 趋势点识别下波动溢出网络的演化分析
    5.3 实证背景及数据选取
        5.3.1 国际能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格局和网络溢出效应
        5.3.2 样本选取与基本数据分析
    5.4 实证分析
        5.4.1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态溢出测度
        5.4.2 国际能源市场动态波动溢出网络分析
        5.4.3 人工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5.4.4 曼-肯德尔法趋势点识别及其波动溢出的情景演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测度与演化分析的能源市场节点管理
    6.1 整体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6.2 极端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6.3 动态趋势下能源市场的节点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混改背景下酒店企业治理结构调整及其绩效研究 ——以首旅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
        2.1.2 治理结构
        2.1.3 企业绩效
    2.2 治理结构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企业绩效理论基础
        2.3.1 短期绩效评价理论
        2.3.2 中长期绩效评价理论
3 首旅酒店混改案例介绍
    3.1 我国酒店行业宏观环境分析--基于PEST模型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社会因素
        3.1.4 技术因素
    3.2 首旅酒店概述--基于价值链分析
        3.2.1 酒店概况
        3.2.2 价值链分析
    3.3 首旅酒店混改动因与历程
        3.3.1 混改动因
        3.3.2 混改历程
4 混改背景下首旅酒店治理结构调整分析
    4.1 股东治理层结构调整
        4.1.1 股东构成多元化
        4.1.2 各类股权比例优化
    4.2 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调整
        4.2.1 非国有股东进驻
        4.2.2 独立董事数量增加
    4.3 经理层结构调整
        4.3.1 契约性任期制
        4.3.2 业绩导向机制
5 混改背景下首旅酒店企业绩效分析
    5.1 混改后首旅酒店市场绩效分析
        5.1.1 事件窗口期与估计期的选择
        5.1.2 构建模型与数据计算
        5.1.3 市场绩效评价
    5.2 混改后首旅酒店财务绩效分析
        5.2.1 盈利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偿债能力分析
        5.2.4 发展能力分析
        5.2.5 基于雷达图的综合分析
    5.3 混改后首旅酒店非财务指标分析
        5.3.1 市场份额占有度分析
        5.3.2 引入资源协同度分析
        5.3.3 创新战略达成度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整体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投资银行业务及相关理论
    2.1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相关概念
        2.1.1 投资银行的概念
        2.1.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概念
        2.1.3 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相关概念
    2.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
        2.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
        2.2.3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发展历程
    3.1 诞生到第一次发展高峰(1783—1929)
        3.1.1 国债、股票业务与投资银行的萌芽(1783—1840)
        3.1.2 证券承销业务与投资银行的出现(1840—1880)
        3.1.3 托拉斯公司与并购业务的助推(1880—1920)
        3.1.4 证券承销、做市与第一次高峰(1920—1929)
    3.2 分业经营下的转型(1929—1981)
        3.2.1 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1929—1945)
        3.2.2 经纪和并购的兴起(1945—1969)
        3.2.3 巨变下的波动发展(1969—1981)
    3.3 黄金年代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业务调整(1981年至今)
        3.3.1 并购、资产证券化兴起的黄金时期(1981—2007)
        3.3.2 业务重大调整(2007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理论依据和主要原则
    4.1 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
        4.1.1 业务调整的外因
        4.1.2 业务调整的内因
    4.2 业务调整的理论依据
        4.2.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理论是业务调整的理论基础
        4.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是业务调整的操作指针
        4.2.3 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业务调整的市场选择依据
    4.3 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
        4.3.1 降低系统性风险是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
        4.3.2 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美国投资银行的首要原则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5.1 投资银行部门融资业务分析
        5.1.1 融资业务
        5.1.2 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中的主要作用
    5.2 投资银行部门并购业务分析
        5.2.1 并购业务的主要类型
        5.2.2 投资银行提供的并购业务相关服务
    5.3 投资银行部门业务的调整
        5.3.1 融资业务的调整
        5.3.2 并购业务的调整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6.1 客户交易业务与自营业务
        6.1.1 客户交易业务
        6.1.2 自营业务
    6.2 交易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种类
        6.2.1 权益交易类业务
        6.2.2 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
    6.3 交易部门业务的调整
        6.3.1 削减自营业务
        6.3.2 向权益类投资为主的转变
        6.3.3 交易类业务的艰难转型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7.1 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
        7.1.1 资产管理业务
        7.1.2 财富管理业务
    7.2 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调整
        7.2.1 加大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力度,收入占比明显增加
        7.2.2 资产管理业务增长迅速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8.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8.1.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
        8.1.2 业务调整在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8.2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8.2.1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
        8.2.2 业务调整在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9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对中国的启示
    9.1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9.1.1 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
        9.1.2 中国证券业现状分析
        9.1.3 中国证券业的业务结构
    9.2 扬长避短,促进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
        9.2.1 中国证券业与美国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对比分析
        9.2.2 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的启示和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遗传毒性物质响应菌株构建及其对农药样品的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遗传毒性物质的特征及含义
        1.1.1 遗传毒性物质的定义及其在环境中的毒理学行为
        1.1.2 遗传毒性物质的分类
        1.1.3 遗传毒性物质的致癌机理
    1.2 遗传毒性物质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1.2.1 染色体畸变实验(Chromosome aberrations assay)
        1.2.2 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assay)
        1.2.3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1.2.4 Ames试验
        1.2.5 SOS/umu试验
    1.3 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及研究进展
        1.3.1 水环境污染方面
        1.3.2 农药残留方面
        1.3.3 药物安全评价方面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遗传毒性物质测试菌株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菌株
        2.2.2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2.2.3 实验主要试剂
        2.2.4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2.3.2 大肠杆菌克隆菌株E.coli DH5α的化学转化
        2.3.3 重组表达载体的筛选与鉴定
        2.3.4 大肠杆菌表达菌株E.coli BL21 的化学转化及验证
        2.3.5 菌株的保藏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启动子的选择
        2.4.2 启动子的合成
        2.4.3 载体的双酶切
        2.4.4 遗传毒性物质检测载体及工程菌的构建
        2.4.5 工程菌的筛选与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工程菌对已知遗传毒性物质的响应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菌株
        3.2.2 培养基与溶液
        3.2.3 实验主要试剂
        3.2.4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3.3.2 经化学品诱导后工程菌OD600的测定
        3.3.3 工程菌对不同化学试剂的响应浓度范围的测定
        3.3.4 工程菌在化合物诱导下相对生长量(Relative growth)的测定
        3.3.5 工程菌在化合物诱导下细胞死亡率(Cell death rate%)的测定
        3.3.6 剂量-效应曲线
        3.3.7 化学试剂最小响应浓度即检测限的计算
        3.3.8 诱导比率(IR,inducing ratio)的计算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工程菌生长状态的检测
        3.4.2 工程菌对已知毒物响应性的测试
        3.4.3 工程菌对已知遗传毒性化合物的检测
        3.4.4 工程菌对已知毒物的检测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菌对市售农药遗传毒性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菌株
        4.2.2 培养基与溶液
        4.2.3 实验主要试剂
        4.2.4 实验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农药样品的配制
        4.3.2 工程菌对农药遗传毒性的筛查
        4.3.3 工程菌在农药诱导下相对生长量的测定
        4.3.4 工程菌在农药诱导下细胞死亡率的测定
        4.3.5 具有遗传毒性的农药检测限的计算
        4.3.6 诱导比率的计算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农药所属种类的分析结果
        4.4.2 工程菌对农药遗传毒性的筛查结果
        4.4.3 农药诱导的工程菌相对生长量的测定结果
        4.4.4 农药诱导的工程菌细胞死亡率的测定结果
        4.4.5 农药产品检测限的计算结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1.2.2 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1.3.2 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宏观研究
        1.3.3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3.4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1.3.5 关于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测算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结构
    1.6 研究数据来源
    1.7 创新点与不足
        1.7.1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茶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
        2.1.2 茶叶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2 基本理论
        2.2.1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理论
        2.2.4 波特六因素理论
        2.2.5 后发优势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3.1.2 中国茶叶产品产销现状
        3.1.3 中国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3.2 中国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3.2.1 基于产业要素的分析
        3.2.2 基于产业门类的分析
        3.2.3 基于产业政策的分析
    3.3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基于产业主体的分析
        3.3.2 基于产品门类的分析
        3.3.3 基于产品创新的分析
    3.4 中国茶叶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茶园面积大,但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
        3.4.2 茶类丰富,但是品类结构不平衡
        3.4.3 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大国小茶特征依然明显
        3.4.4 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影响大众消费及出口
        3.4.5 产品质量安全,贸易壁垒影响中国茶叶市场
        3.4.6 产能过剩,销售压力持续加大
        3.4.7 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分析
    4.1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概况
        4.1.1 国际茶叶生产地区分布
        4.1.2 国际茶叶产量情况
    4.2 国际主要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4.2.1 立顿
        4.2.2 川宁
    4.3 国际茶叶贸易现状
        4.3.1 贸易总体情况
        4.3.2 茶叶进出口品类分析
        4.3.3 茶叶进出口地区分析
        4.3.4 国际茶叶进出口发展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1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5.1.1 国际市场折衷理论
        5.1.2 产业内贸易理论
        5.1.3 比较优势理论
        5.1.4 相互需求理论
    5.2 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5.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5.2.2 产业内贸易指数
        5.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5.2.4 产品出口价格
    5.3 数据样本
        5.3.1 数据样本来源及选取
        5.3.2 HS标准下茶叶出口分类
        5.3.3 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
    5.4 实证分析结果
        5.4.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测算
        5.4.2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国际市场份额测算
        5.4.3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5.4.4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
        5.4.5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品出口价格测算
        5.4.6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已有研究回顾
        6.1.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2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
        6.1.3 已有研究评述
    6.2 基于钻石理论剖析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2.1 自然资源禀赋:土地生产效率
        6.2.2 市场需求条件:本地市场效应
        6.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2.4 国内企业战略行为:市场竞争程度
        6.2.5 茶叶国际竞争力四维支持因素的相互强化机制
    6.3 基于钻石理论实证检验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3.1 实证模型
        6.3.2 估计方案
        6.3.3 量化指标
        6.3.4 数据样本
        6.3.5 检验结果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构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条件
        7.1.2 产品创新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基础
        7.1.3 价值提升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7.1.4 营销模式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7.2 政策建议
        7.2.1 坚持科教兴茶理念
        7.2.2 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2.3 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
        7.2.4 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
        7.2.5 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
        7.2.6 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制药业产业属性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必然性
        1.1.2 中成药制造业面临传统经验与现代研究融合的挑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
        1.4.2 国内外对新药R&D评价现状
        1.4.3 构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综述
第二章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
    2.1 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统计指标确定
        2.1.3 统计工具及方法
    2.2 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2.2.1 中成药制造业研究平台和研究项目
        2.2.2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人员
        2.2.3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经费
        2.2.4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专利
        2.2.5 中成药制造业新产品研发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成药新药研发模式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案例筛选
        3.1.3 分析思路与方法
    3.2 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发模式比较研究
        3.2.1 早期中成药产生模式
        3.2.2 早期化学药产生模式
        3.2.3 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比较
    3.3 现代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发模式比较研究
        3.3.1 现代中成药研发模式
        3.3.2 现代化学药研发模式
        3.3.3 现代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制模式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研究
    4.1 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构建方法及原则
        4.1.1 指数构建方法
        4.1.2 指数的评价原则
        4.1.3 数据来源
    4.2 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评价指数的构建
        4.2.1 无量纲化处理
        4.2.2 权重确定
        4.2.3 结果及分析
    4.3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评价结果验证
        4.3.1 经济指标验证
        4.3.2 经济发展趋势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DEA模型的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DEA模型原理
        5.1.2 指标选取与评价原则
    5.2 中成药上市企业科技创新效率静态评价
        5.2.1 综合效率分析
        5.2.2 纯技术效率分析
        5.2.3 规模有效性和规模收益分析
        5.2.4 静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5.3 中成药上市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动态评价
        5.3.1 时间维度动态分析
        5.3.2 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动态分析
        5.3.3 动态结果分析与应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据包络模型静态效率相关原始数据
附录2 Malmquist指数相关原始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中概股私有化回归A股的动因、路径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药明康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私有化退市研究
        1.2.2 中概股私有化回归动因研究
        1.2.3 中概股退市后再上市方式的研究
        1.2.4 关于分拆上市的研究
        1.2.5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概股
        2.1.2 VIE结构
        2.1.3 私有化
        2.1.4 分拆上市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价值低估理论
        2.2.2 规避管制理论
        2.2.3 市场分割理论
        2.2.4 熟悉偏好理论
        2.2.5 融资效应理论
3 中概股私有化回归A股现状分析
    3.1 中概股现状分析
        3.1.1 中概股境外上市及退市动因
        3.1.2 中概股市场现状分析
        3.1.3 中概股私有化回归现状
    3.2 中概股私有化回归A股路径
        3.2.1 中概股私有化可选择路径
        3.2.2 中概股回归A股可选择路径
4 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A股的动因与路径分析
    4.1 药明康德公司概况
        4.1.1 案例主体简介及发展历程
        4.1.2 经营概况
    4.2 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动因分析
        4.2.1 企业战略调整的需要
        4.2.2 企业价值被低估
        4.2.3 中美投资者观念差异
        4.2.4 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
        4.2.5 国内政策环境的支持
    4.3 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A股的路径分析
        4.3.1 药明康德私有化退市路径分析
        4.3.2 药明康德再上市路径分析
        4.3.3 药明康德分拆上市回归的原因
5 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A股的经济后果分析
    5.1 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的市场效应
        5.1.1 私有化公告前后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变动
        5.1.2 私有化公告发出至退市的市场反应
        5.1.3 IPO上市后的市场反应
    5.2 药明康德回归前后的财务业绩比较分析
        5.2.1 盈利能力分析
        5.2.2 偿债能力分析
        5.2.3 营运能力分析
        5.2.4 成长能力分析
6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案例启示与建议
        6.2.1 企业层面
        6.2.2 监管层面
        6.2.3 资本市场投资者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承袭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一、民初人口统计
        二、民初山西人口
        三、民初太原人口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一、分类管理
        二、制度建设
        三、统计管理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一、创立运营
        二、组织管理
        三、初具规模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一、国内成长环境
        二、调整巩固提高
        三、稳步投资建设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一、系统规划
        二、统筹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一、自来水事业
        二、下水道计划
        三、尘芥物清理
        四、重点行业管理
        五、卫生防疫体系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一、完善制度建设
        二、加强环卫清理
        三、宰杀牲畜管理
        四、公厕粪场管理
        五、夏令卫生扫除
        六、城市用水管理
        七、防疫卫生管理
    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D]. 赵志远.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能源市场波动溢出的网络效应测度、情景演化与节点管理[D]. 陈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混改背景下酒店企业治理结构调整及其绩效研究 ——以首旅酒店为例[D]. 杨梓涛.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4]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D]. 孙碧涵. 吉林大学, 2020(03)
  •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6]遗传毒性物质响应菌株构建及其对农药样品的测试研究[D]. 董俊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刻铭.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8]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探究[D]. 金安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中概股私有化回归A股的动因、路径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药明康德为例[D]. 何杨玥.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0)
  • [10]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标签:;  ;  ;  

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