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

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

一、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红[1](2017)在《基于一三维耦合的GD190柴油机试验台架排气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动机台架试验是进行发动机研发、生产、维修和使用环节的一项重要测试手段。发动机试验台架排气系统结构关系到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准确度,它决定了发动机换气过程的优劣、充气效率以及排气压力波的利用,尤其是试验台架排气管接头,是连接发动机排气道出口与台架排气管道的重要部件,其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试机过程的排气流通特性,进而影响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测量结果。试验台架排气系统的排气性能对发动机性能试验如此重要,但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针对GD190柴油机在结构优化后,仍然存在性能试验不良的问题,确定运用现代CFD仿真技术对小型内燃机企业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排气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在试验台架上安装不同结构的排气管头进行柴油机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结构的排气管接头对GD190柴油机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对比发现,原结构改装接头使得试验台架测量的准确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其次,基于FIRE软件,对原排气管接头和改装排气管接头对应的试验台架排气系统内的气体流动进行三维稳态计算,研究流通特性并分析其内部结构。从计算结果来看,滑板式排气管对应的试验台架排气系统的排气流通性能最好,但其内部结构仍有优化的余地。最后,在滑板式排气管接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运用FIRE对三维模型进行模拟,评价其稳态流通性;其次,为了了解其与整机匹配时的性能,与BOOST进行联合仿真。结合计算和试验发现,四种优化排气管接头中优化排气管接头3对应的试验台架的排气系统的性能优于其他三种;而且排气管接头优化后,提高了试验台架测试的准确度,不仅对于GD190柴油机,其他机型的测试也能满足要求。本研究将一三维耦合技术应用于试验台架排气系统的瞬态分析,改善试验台架排气系统的流通特性,为提高利用试验台架进行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准确度提供理论依据。

王洋[2](2012)在《柴油机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相继增压可以扩大柴油机功率运行范围、提高低工况经济性以及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是改善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低工况性能最为有效的方法,在越来越多的机型上得到应用。本文在原有可控进气涡流系统的TBD620V16柴油机上进行了相继增压系统的改造,形成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结果表明,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可以明显改善柴油机的低工况性能,扩大运行范围,提高经济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可控进气涡流系统、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三维动态流场研究。根据实际结构建立了进排气道-气门-缸内的三维模型,网格采用非结构化的六面体,网格运动是棱柱层的拉伸,采用瞬态、三维、可压缩、粘性流动假设,湍流模型选用k ε模型,应用SIMPLE算法进行了流场的数值求解。在用稳流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后,对可控进气涡流系统和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着重对直流进气道和螺旋进气道的流场进行计算,对同一进排气门位置的流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及整机性能数据的比较,建议取消可控进气涡流系统中的挡板,保留螺旋进气道,组成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2. TBD620V16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研究。对可控进气涡流系统和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燃烧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后者的排放物生成量明显减少。对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参数(喷油提前角、喷雾锥角)进行优化,在额定工况、切换点工况、低工况模拟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喷油提前角延迟,NOx生成物降低,Soot排放量增加,通过分析得出20°BTDC为最佳喷油提前角;喷雾锥角影响燃油在空间的分布,通过分析得出原机155°喷雾锥角最佳。3.TBD620V16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柴油机放热率经验公式的研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TBD620V16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柴油机低工况的放热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三韦伯函数对放热率曲线进行数学拟合,采用单纯形法推导出了适用于该柴油机低工况放热率的经验公式,提出了适用于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低工况放热率特征参数与负荷、转速之间变化规律的数学表达式。4.TBD620V16柴油机采用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工作过程研究。基于GT-POWER软件平台,建立了TBD620V16相继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在燃烧模型中选用了适用于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三韦伯特征参数,改变了燃油喷射系统参数,引入了涡流比对工作过程的影响后,对按标准螺旋桨特性运行的多个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预测了TBD620V16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柴油机的切换点。5. TBD620V16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的复合系统柴油机的试验研究。对该柴油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进行了限制特性试验,得到柴油机的最大运行边界;在低工况进行了负荷特性试验,得到柴油机的万有特性以及柴油机的运行区域;进行了螺旋桨特性试验,得到按标准螺旋桨特性运行时柴油机的各项性能参数,选择了柴油机相继增压的切换点。试验表明,TBD620V16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在低工况时采用一台增压器工作能够明显改善该机的低工况性能,柴油机的运行区域扩大,经济性得到改善。

官庆武[3](2012)在《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优化及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节能减排需求,近年来柴油机的设计已经越来越精细。对于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来说,同时满足有效利用排气能量和保证各缸顺利换气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合理设计涡轮增压系统改善柴油机低速工况性能是柴油机新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本文以国家“863”项目子项(2008AA11A11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J6036)为依托,对某型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原机排气歧管做了一些改进,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如下:(1)建立了某型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GT-Power软件的仿真模型;分别对四缸增压柴油机采用双脉冲和涡轮单进口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系统对柴油机功率、燃油消耗率、扫气系数等的影响。(2)分析了排气总管直径、长度;排气支管直径、长度和排气支管截面面积等涡轮增压系统参数对柴油机功率、燃油消耗率、平均有效泵气损失的影响。采用GT-Power软件自带的优化模块,建立了以柴油机燃油消耗率为优化目标的增压柴油机性能优化仿真模型;并在标定工况下对涡轮增压系统主要结构参数进行联合优化。(3)通过对涡轮增压系统方案的对比分析以及涡轮增压系统中的流动损失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新的涡轮增压系统;并建立了基于Fluent的新旧两种涡轮增压系统三维仿真模型,对两种涡轮系统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装有新涡轮增压系统后,经济性、加速特性和扫气效果都得到大幅提高。

胡伯宗[4](2009)在《8V150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排气管系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了满足动力、环境和能源方面的需求,柴油机的设计已经越来越精细,对于增压中冷四冲程柴油机,特别是高增压的柴油机,为了保证排气能量的有效利用,同时保证各缸换气过程的顺利进行,对排气管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关注。柴油机排气管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根据试验数据对排气管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二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通过仿真计算来研究排气管系统的流动以及排气能量的利用情况。与试验相比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排气管系统的流动问题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研究费用,节省人力、物力,缩短开发周期,而且还可以获得一些实验不能测量或难以测量的结果,同时可以得到十分详细的流动信息。本文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高速柴油机8V150增压中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为了改善该型柴油机全工况性能,利用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建立了8V150柴油机的工作模型,排气管系采用脉冲转换器排气管系统,并根据试验数据对发动机在标况和最大扭矩工况下进行了校核计算;在校核模型的基础上对排气管系统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建立了MIXPC增压排气管系统和优化的排气管系统,分别进行了多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排气管系统都具有较好的全工况性能,特别是解决了因采用脉冲转换器排气管系统而使柴油机高工况油耗高的问题,且低工况性能也有较大改善。在一维性能计算的基础上,为了研究排气管系统的流动情况,本文建立三维排气管系统模型,包括脉冲转换器排气管系统和MIXPC增压排气管系统,利用STAR-CD前处理软件对排气管系统进行网格划分;通过与GT-POWER模型的耦合计算,并对排气管系统内的流场、压力场和耗散率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MIXPC增压排气管系统不仅能解决低工况柴油机扫气干扰的问题,而且脉冲能量的利用率较高,结构紧凑,动态响应较好,适用于八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同时也为进一步对排气管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王焕杰[5](2008)在《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排气系统不仅影响废气的排出,而且在增压柴油机中,排气管中气体的流动对其废气能量的利用、充量更换、泵气损失及柴油机的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合理选择和正确设计柴油机的排气系统是柴油机总体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技术在解决柴油机低负荷问题上具有很好效果,所以为采用该增压技术的柴油机合理选择和设计排气系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TBD234V12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TBD234V12型柴油机大小涡轮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缸内采用零维模型,并采用三韦伯曲线叠加来模拟放热规律;进排气系统采用一维非定常流动模型,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偏微分控制方程。根据计算模型,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定压、脉冲和MPC三种增压系统的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的仿真模型。设计了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的定压、脉冲和MPC三种增压方式的排气管结构,并利用所建的仿真模型对各增压方式下的排气管和连通管的多方案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各排气管的结构参数。利用GT—POWER仿真模型,对三种增压系统的相继增压柴油机按标准螺旋桨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三种排气系统对柴油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涡轮前排温、增压压力、最大爆发压力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三种排气系统的特点。最后,根据计算结果,TBD234V12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的排气系统选为脉冲增压系统。为了研究排气管的结构对气体流动的影响,寻找减少流动损失、提高排气能量传递效率的途径,利用Fluent软件,对TBD234V12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的排气系统进行了三维流场计算,分析了其三维流场特征。计算结果清晰的表明了排气管道的结构对气体流动的影响,为排气系统的设计、改进及优化提供了依据,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此外,本文对强化后的三种增压系统的TBD234V12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按标准螺旋桨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三种增压形式的排气系统的特点,为高增压相继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王伟才[6](2008)在《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继增压技术是改善高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扩大柴油机低工况运行范围、提高经济性能和减少排放,但它需要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如果相继增压的切换点和切换延迟等选择不当,特别是在柴油机瞬态过程中,就容易导致压气机喘振、增压器超速、油耗率增加等问题的出现。本文以某船用带有进排气旁通和高工况放气的相继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种相继增压系统性能,以改善增压器与柴油机之间的匹配,并获得增压系统的控制规律。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开发了带有进排气旁通和高工况放气的相继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程序。建立了相继增压热动力试验台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切换延迟和进气管容积对增压器切换过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采用PID控制的放气阀的相继增压柴油机的瞬态仿真模型,提出了采用可调节放气阀来控制最高爆发压力,确定了PID控制参数,实现了最高爆发压力的优化控制。提出了一种可调相继复合涡轮增压系统。该增压系统将进排气旁通和可调放气措施与相继增压系统相结合使用,扩大了柴油机的工作区域。研究了进排气旁通对相继增压柴油机性能影响,提出了确定进排气旁通区域的方法。本文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建立了准一维的压气机瞬态模型。其中,该模型考虑到了气体通过压气机的延迟效果,可以预测压气机系统瞬态性能,包括压气机喘振和旋转失速。并通过试验数据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模拟了压气机瞬态失稳过程。为了确定压气机特性的喘振边界,采用流量偏差、流量振幅、相对压力偏差、压力振幅和压力信号的失稳频率等参数来评价压气机喘振。其结果表明:压力信号失稳频率能灵敏和准确地判断压气机喘振,压气机喘振边界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压缩系统的转动惯量和稳压室容积影响喘振特性。为了研究相继增压系统瞬态性能,建立了一个相继增压热动力试验台模型,它主要由两台增压器、燃气阀、空气阀、调节阀和一个单管燃烧室组成,重点研究了从一台增压器工作切换到两台增压器工作的过程,分析了切换延迟和进气管容积对相继增压系统切换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过短的切换延迟将导致受控增压器的压气机发生喘振;过长的切换延迟将引起基本增压器的压气机发生喘振;当切换延迟取在中间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压气机发生喘振。为了避免受控压气机发生倒流,进气管容积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为了研究进排气旁通与相继增压结合使用,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建立了某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稳态性能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对柴油机喘振限制和进排气旁通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进排气旁通区域,其结果表明:该柴油机的2TC+CAB与2TC的边界线低于2TC喘振限制曲线;当受控压气机发生喘振后,可能诱导基本压气机也发生喘振。针对该柴油机按螺旋桨特性运行情况,对柴油机分别运行在1TC状态、2TC状态和2TC+CAB状态进行稳态性能仿真,研究了扩大进排气旁通区域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柴油机折合转速在0.8143~0.8762时,开启旁通阀能增加喘振裕度,防止喘振,降低涡轮前温度,扩大柴油机运行范围。建立了某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瞬态仿真模型。对柴油机从一台增压器工作切换到两台增压器工作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切换过程中,如果旁通阀与燃气阀同时开启,可防止压气机运行点进入喘振区。对柴油机按螺旋桨特性运行时的加速和减速过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加速过程的切换延迟应该选择较短的切换延迟;减速过程中适当降低受控增压器的切换点,可以防止压气机喘振。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广应用相继增压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限制缸内最高爆发压力,采用了高工况放气措施。建立了以最高爆发压力为输入,以放气阀开启角度为输出的PID控制模型。对柴油机高工况放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放气阀控制策略,整定了控制器PID参数,采用抗积分饱和PI控制算法实现了柴油机放气的控制。

苟晨华[7](2007)在《能源利用问题的代数显式解析解》文中指出解析解有其不可代替的理论价值。流动与传热的各种基本方程的解析解,历史上对学科的发展曾起过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它们严格表达了该方程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详尽准确情况,解析解还可以用来检查各种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度、收敛度与有效度,以及作为研究不同数值解法的基础,启发如何改进其差分格式、网格生成等。所以,即使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传热学,解析解也是非常有用的。而代数显式解析解尤其适合用于理论研究与作为数值计算的标准解。尽管如此,由于解析求解能源利用问题的偏微分方程在数学上较为困难,国际上的公开文献中仅有少量有关的代数显式解析解报道。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246003,No.50576097)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G20000263)等科研任务,对能源利用的代数显式解析解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导热、对流换热、传质、非牛顿流体运动等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双曲型(热波)方程作为一种典型的非Fourier热传导模型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对二维和三维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给出了一些含有任意函数的解析解。对于二维的情况,解中含有8个任意函数。对于三维的情况,解中含有无穷多个任意函数。初步讨论了这些解的边界和初始条件。通过对这些解的分析指出,当内热源以特定方式衰减时,无论其几何分布如何,它对于温度分布都不会有影响。这是由双曲型热传导方程导出的一个特有现象。Chen-Holmes方程也许是现有最为完善的灌流组织传热模型。本研究导出了考虑非Fourier效应时Chen-Holmes生物传热模型特定热物性条件下的通解,以加深对该模型的了解,丰富生物传热学理论。由此通解可得到带有热波的解,热波解及其存在条件的生理学含义为,对于肿瘤、大脑等具有高血液灌注率的部位,由初始温度分布不均趋于温度均匀的过程中,考虑非Fourier效应时,组织内各点温度可能会在平衡温度附近上下振荡,而非直接过渡到平衡温度。Pennes方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传热模型。本研究由Chen-Holmes方程通解出发,得到了考虑非Fourier效应时特定热物性条件下Pennes生物传热模型的通解,该解反映了对于任意的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由Pennes方程所揭示的生物组织内的温度分布。王补宣院士的多孔介质方程是一种富有代表性的生物传热模型。该方程的推导不涉及Darcy定律,也不限于牛顿流体,因而具有很好的通用性。本研究给出了非Fourier效应下该方程在一定内热源条件下的显式解析通解,以拓展对于生物传热这一高度复杂现象的认识。该解反映了对于任意的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当总的内热产满足特定约束条件时,由王补宣方程所揭示的生物组织内的温度分布。当导热系数与体积比热为温度的函数时,非Fourier导热主控方程成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求得其解析解较为困难。根据作者的了解,国际上公开文献中极少有非线性非Fourier导热的显式解析解的报道。本研究对其导出了一些代数显式解析解,以发展相关理论并为数值计算提供标准解。Brinkman模型是Darcy模型的一种改进模型,它可以反映一些各向异性与非Darcy效应(例如非滑移界面效应)。为更严格、准确地探讨Brinkman模型所反映的规律性,本研究推导并得出了该模型基本方程组的一些代数显式解析解。第一解的物理图景为在两块与y轴平行且相距δ的无限长固壁之间的、温度均匀的Brinkman流动。第二解代表多孔介质中一种在两块与x轴平行的无限长的可渗透壁之间的Brinkman自然对流。第三解可代表多孔介质中在两块平行于y轴的无限长固壁之间的Brinkman自然对流,且温度分布是线性的。本研究给出了两套轴对称定常层流自然对流代数显式解析解以加强对这种流动的基础了解。第一解描述了一垂直无限长下移冷多孔介质圆管外半无限空间的有边界层假设的自然对流。第二解描述了两垂直同心圆管之间的自然对流。本研究对对流进行了热力学上的严格讨论,说明了对流不是一种真正的传“热”方式,而主要是一种通过粒子运动输运内能的方式。基于对对流换热的讨论,从物理意义上阐释了场协同概念——当速度矢量处处与等温线垂直时,可获得最好的对流换热效果。为了进一步发展场协同理论,研究实现场协同的方法,导出了各种场协同解,包括具有热源的解与具有质量源的解以及边界协同解。对流强化传热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对两平行可渗透壁之间的二维对流换热导出了一些解析解,并运用单相强化传热的统一理论——场协同原理进行了分析。这些结果有助于启发增强或削弱场协同程度的实用方法。本研究还讨论了一些因素对于换热强度、场协同度等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这种流动场协同度可能会对不同壁面的换热条件具有不同的影响,此外局部场协同程度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比整个流动区域的场协同程度更有意义。就主控方程而言,非稳态对流比稳态对流问题更为复杂。一般而言,稳态对流问题可认为是非稳态问题的特例。本研究给出了一些在两平行壁面之间的非稳态二维对流换热的解析解,同时由这些解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例如第一解表明非稳态对流换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退化为非稳态导热问题,此时流体运动对换热没有贡献。第三解指出非稳态流体运动可用于弱化换热。本研究对考虑非Fourier效应和非Fick效应的热质耦合方程组导出了两组解析解。这些解有助于加深对多孔介质干燥中非Fourier非Fick超常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解,同时可作为标准解校核数值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双扩散对流的主控方程组相当复杂,为数学上三维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本论文推导了双扩散对流的两套代数显式解析解。第一套解为无限长的柱形管中的双扩散对流;另一套解为无限长的具有多孔介质壁面的环管中的双扩散对流。它们对于传热传质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复杂流变液体种类繁多,一般以非牛顿本构方程加以描述。理解流变液体的各种流动现象有助于推动一些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环管中的Oldroyd-B型不可压非定常旋流推导出了两个代数显式解析解。尽管流变液体主控方程较为复杂,这些解析解却非常简单。此外,本文还导出了广义二阶流变流的一个定常解。

崔欣洁[8](2007)在《TBD234V12柴油机排气系统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建立了TBD234V12型柴油机采用两台增压器常规增压和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工作过程计算。进排气系统采用一维非定常流动模型,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偏微分控制方程;缸内采用零维模型,采用三韦伯曲线叠加来模拟放热规律。常规增压时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吻合良好,证明了计算模型、程序和所选参数的正确性,说明采用相关模型进行相继增压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该机进行相继增压模拟计算后,通过对常规增压和相继基本性能参数的比较,结果表明,该型机采用相继增压后,其低工况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排气系统对内燃机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本文应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κ-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以CFD模拟计算为核心,以FLUENT为软件工作平台所建立的模型,对常规增压排气管道和改造相继增压后的排气管道内的三维稳定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脉冲增压时排气管的B1缸支管、B2缸支管、B6缸支管排气和相继增压时B6缸支管排气进行了三维流场的初步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清晰的表明了排气管道的结构型线对流动的影响,为管道系统的设计、改进及优化提供了依据,取得了与相关文献相近的效果,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朱伟平,高大明[9](2005)在《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研究》文中认为在不考虑摩擦,且管道通流面不变时,针对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数理模型中旋流动量矩方程的特殊性,采用一种新型含有可导函数的变形加法分离变量法,导出满足该方程新的代数显式解析解。该解含有任意可导函数,即有无限多个解。由此提出了求解一阶线性齐次偏微分方程的新算法,即含有可导函数的加法分离变量法。理论研究表明,由加法分离变量法所得的解为自变量的任意可导函数都可满足该类方程。

朱伟平,高大明[10](2005)在《旋流排气管内非定常几何一维流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管内非定常完全气体有旋流流动的一维计算模型,校验相同定解条件下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解,需要对该数学物理模型的代数显式解析解进行扩充.方法根据蔡睿贤的研究结果,满足某个数学物理模型的一般意义的解析解有无限多,针对该模型的表达式,提出使用一种新型含有可导函数的变形加法分离变量法.结果得出满足该数学物理模型新的解析解,该解的后4套解的表达式含有任意可导函数.结论得出了满足旋流排气管内非定常完全气体有旋流流动的一维计算模型的无限多个解.给出了求解变系数一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新算法,即含有可导函数的加法分离变量法.理论研究表明,由加法分离变量法所得的解为自变量的任意可导函数都可满足该类方程.

二、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一三维耦合的GD190柴油机试验台架排气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内燃机的研究方法
        1.2.1 容积法
        1.2.2 特征线法
        1.2.3 有限容积法
    1.3 内燃机模拟计算的发展概况
    1.4 内燃机排气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1.4.1 零维容积法的发展概况
        1.4.2 一维特征线法的发展概况
        1.4.3 二维数值计算法的发展状况
        1.4.4 三维数值计算法的发展状况
    1.5 内燃机试验台架排气管接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柴油机CFD仿真技术的基础
    2.1 三维流动计算的理论基础
        2.1.1 三维流动控制方程
        2.1.2 三维湍流模型
        2.1.3 数值计算方法
    2.2 一三维耦合计算的基本介绍
        2.2.1 一维模拟计算的理论基础
        2.2.2 一三维耦合模拟计算的基本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柴油机不同台架上的试验研究
    3.1 试验装置
        3.1.1 试验发动机
        3.1.2 试验主要仪器
    3.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2.1 排气背压的对比分析
        3.2.2 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台架排气系统的稳态流通特性
    4.1 AVL-FIRE软件介绍
    4.2 几何模型的建立
    4.3 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设置
        4.3.1 边界条件的设置
        4.3.2 模型求解参数的设置
    4.4 计算结果的分析及比较
        4.4.1 三维空间流线分布的分析及比较
        4.4.2 速度分布的分析及比较
        4.4.3 压力分布的分析及比较
        4.4.4 湍动能分布的分析及比较
        4.4.5 质量流量的分析及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台架排气系统的结构优化
    5.1 优化方案的介绍
    5.2 稳态流通性能分析
        5.2.1 计算网格
        5.2.2 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设置
        5.2.3 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一三维耦合计算的瞬态流动分析
        5.3.1 AVL-BOOST软件介绍
        5.3.2 一维计算模型的建立
        5.3.3 三维计算模型的建立
        5.3.4 计算结果分析及比较
    5.4 试验验证
        5.4.1 排气背压
        5.4.2 发动机的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研究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柴油机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继增压技术概况
        1.2.1 相继增压技术的发展应用
        1.2.2 切换点选择与确定
    1.3 涡流进气道和缸内流场、燃烧的研究进展
        1.3.1 涡流进气道和缸内流场的研究现状
        1.3.2 缸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4 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
        1.4.1 零维模型
        1.4.2 一维模型
        1.4.3 三维模型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第2章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三维流场分析
    2.1 引言
    2.2 柴油机的结构及性能参数
    2.3 柴油机进排气道-气门-缸内流场模型的建立
        2.3.1 进排气道-气门-缸内流场的三维实体建模
        2.3.2 控制方程和模型选择
    2.4 不同挡板高度的稳流计算及试验验证
        2.4.1 稳流计算的边界条件
        2.4.2 流量系数、涡流比、湍动能的计算方法
        2.4.3 不同挡板高度的计算结果及与试验值的对比和分析
    2.5 缸内参数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
        2.5.1 网格独立性验证
        2.5.2 同一系统不同进排气门位置的变化规律
        2.5.3 不同系统同一进排气门位置的变化规律
    2.6 进气过程的流动分析
        2.6.1 直流进气道和螺旋进气道的流场分析
        2.6.2 进气过程的动态分析
    2.7 压缩过程的流动分析
    2.8 不同工况主要性能参数的试验结果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的三维燃烧分析及优化
    3.1 引言
    3.2 仿真模型的建立
        3.2.1 三维几何模型
        3.2.2 燃烧室网格独立性验证
        3.2.3 NOx和碳烟模型
    3.3 燃烧仿真的结果与分析
        3.3.0 缸内参数
        3.3.1 速度场
        3.3.2 温度场
    3.4 喷油提前角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3.4.1 额定工况
        3.4.2 切换点工况
        3.4.3 低工况
    3.5 喷雾锥角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3.5.1 额定工况
        3.5.2 切换点工况
        3.5.3 低工况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低工况放热率的研究
    4.1 引言
    4.2 缸内示功图分析
    4.3 柴油机放热规律计算
        4.3.1 放热率模型的选择
        4.3.2 燃烧放热率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4.4 利用韦伯函数拟合计算放热率
        4.4.1 燃烧过程的划分方法
        4.4.2 放热率的拟合方法
        4.4.3 放热率曲线图
    4.5 低工况放热率模型特征参数分析
    4.6 低工况放热率特征参数的数学表达式
        4.6.1 特征参数的三维分布
        4.6.2 特征参数表达式的确定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
    5.1 引言
    5.2 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模型
        5.2.1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的结构
        5.2.2 柴油机气缸内的热力过程计算模型
        5.2.3 进、排气系统计算模型
        5.2.4 涡轮和压气机计算模型
    5.3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
        5.3.1 柴油机的建模
        5.3.2 涡流比对工作过程的影响
        5.3.3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5.3.4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的切换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柴油机的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系统
    6.3 试验研究
        6.3.1 负荷特性分析
        6.3.2 螺旋桨特性的分析
        6.3.3 限制特性分析
        6.3.4 万有特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优化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增压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1.2.1 排气管系统
        1.2.2 米勒系统
        1.2.3 补燃超高压比系统
        1.2.4 废气旁通增压系统
        1.2.5 变截面增压系统
        1.2.6 相继涡轮增压系统
    1.3 仿真技术在柴油机性能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仿真研究
    2.1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软件简介
    2.2 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2.2.1 缸内工作过程数学模型
        2.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2.2.3 模型参数的设置
    2.3 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的验证
    2.4 涡轮进口方案对比分析
    2.5 涡轮单进口柴油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2.6 不同布置方案柴油机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增压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优化研究
    3.1 涡轮增压系统结构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3.1.1 排气管长度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1.2 排气管直径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1.3 排气支管截面面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2 涡轮增压系统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3.2.1 柴油机性能优化数学模型
        3.2.2 最优化计算方法
        3.2.3 涡轮增压系统结构参数的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缸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
    4.1 涡轮增压系统方案确定
    4.2 涡轮增压系统结构设计
    4.3 涡轮增压系统流场特性分析
        4.3.1 FLUENT 软件简介
        4.3.2 涡轮增压系统的几何模型
        4.3.3 计算网格的划分
        4.3.4 涡轮增压系统内气流流动数学模型
        4.3.5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4.3.6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成果
致谢

(4)8V150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排气管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内燃机增压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1.3 内燃机进排气流动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涡轮增压柴油机的仿真原理及模型
    2.1 涡轮增压柴油机的一维工作过程模型
        2.1.1 柴油机缸内燃烧模型
        2.1.2 缸内传热模型
        2.1.3 进排气阀流动计算模型
        2.1.4 进排气管道流动计算模型
        2.1.5 涡轮增压器模型
        2.1.6 中冷器计算模型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8V150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及排气管系方案研究
    3.1 8V150 柴油机简介及基本参数
    3.2 基于GT-POWER 的8V150 柴油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3.2.1 GT-POWER 仿真软件简介
        3.2.2 8V150 柴油机的仿真建模过程
    3.3 排气管系统的多方案计算分析
        3.3.1 MIXPC 排气系统方案分析
        3.3.2 新型的排气管系的方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一维/三维耦合仿真的8V150 柴油机排气管系建模
    4.1 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工具简介
    4.2 排气管系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4.2.1 脉冲转换器排气系统的几何模型
        4.2.2 MIXPC 增压系统排气管系的几何模型
    4.3 排气管系耦合计算的数学模型
        4.3.1 计算采用的基本方程和模型
        4.3.2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求解方法
    4.4 计算网格划分过程
        4.4.1 排气管网格生成步骤
        4.4.2 排气管系统的三维网格模型
    4.5 排气管系统的耦合分析基本原理
        4.5.1 时间步长
        4.5.2 耦合CFD 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给定
        4.5.3 CFD 求解变量的体积平均
    4.6 耦合计算的模型及参数设置
        4.6.1 耦合计算模型
        4.6.2 耦合计算的参数设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维/三维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5.1 脉冲转换器排气管系统的耦合计算分析
        5.1.1 脉冲转换器排气管系的速度场分析
        5.1.2 脉冲转换器排气管系压力场分析
        5.1.3 脉冲转换器排气管系耗散率变化分析
    5.2 MIXPC 排气管系统的耦合计算分析
        5.2.1 MIXPC 排气管系的速度场分析
        5.2.2 MIXPC 排气管系的压力场分析
        5.2.3 MIXPC 排气管系统耗散率变化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相继增压系统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内燃机增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1.4 内燃机进排气系统流动过程数值模拟的发展概况
    1.5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2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
    2.1 TBD234V12柴油机简介
    2.2 计算模型
        2.2.1 气缸内热力过程的基本微分方程
        2.2.2 进排气系统模型
        2.2.3 废气涡轮增压器计算模型
        2.2.4 中冷器计算模型
    2.3 仿真模型的建立
        2.3.1 计算参数的调试
        2.3.2 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各增压仿真模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继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设计
    3.1 定压系统排气管的设计
    3.2 脉冲系统排气管的设计
    3.3 MPC系统排气管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增压系统柴油机的计算分析
    4.1 不同增压系统柴油机的计算结果
        4.1.1 定压模型的计算结果
        4.1.2 脉冲模型的计算结果
        4.1.3 MPC模型的计算结果
    4.2 大小涡轮相继增压的计算结果分析
        4.2.1 大小涡轮相继增压与常规增压的比较分析
        4.2.2 不同增压系统的大小涡轮相继增压的计算分析
    4.3 增压排气系统方案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排气管道的三维数值模拟
    5.1 建立多维模型的意义
    5.2 排气管道的几何建模及网格化分
        5.2.1 排气管道的几何建模
        5.2.2 计算网格的生成
    5.3 排气管道的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5.3.1 计算模型
        5.3.2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求解方法
        5.3.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5.4 排气管道三维流场计算及结果分析
        5.4.1 1800r/min(2TC)时排气管流场计算结果
        5.4.2 1518r/min(1TC大)时排气管流场计算结果
        5.4.3 835r/min(1TC小)时排气管流场计算结果
        5.4.4 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强化后柴油机的计算分析
    6.1 强化后柴油机的计算结果
    6.2 强化后柴油机的计算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继增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用及特点
        1.2.2 匹配和控制技术
        1.2.3 研究方法
    1.3 压气机模型的研究
        1.3.1 压气机不稳定工作特性
        1.3.2 压气机模型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2章 压气机瞬态性能仿真
    2.1 压缩系统瞬态模型
        2.1.1 压气机模型
        2.1.2 压气机转轴模型
        2.1.3 稳压室模型
        2.1.4 阀模型
        2.1.5 频率检测
    2.2 模型的验证
    2.3 压气机失稳的检测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4 结论
    2.4 稳压室容积和压气机等效管道长度对喘振线移动的影响
        2.4.1 研究目的
        2.4.2 研究方法
        2.4.3 结果与分析
        2.4.4 结论
    2.5 稳压室容积和压气机转动惯量对压气机失稳性能的影响
        2.5.1 研究目的
        2.5.2 研究方法
        2.5.3 结果与分析
        2.5.4 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继增压系统切换过程研究
    3.1 研究内容
    3.2 仿真模型
        3.2.1 燃烧室模型
        3.2.2 涡轮模型
    3.3 仿真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柴油机进排气旁通区域的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稳态仿真模型
        4.2.1 缸内热力过程方程
        4.2.2 气缸工作容积
        4.2.3 燃油燃烧放热规律
        4.2.4 燃烧室周壁的热传导
        4.2.5 进排气阀的流量
    4.3 模型的验证
    4.4 进排气旁通研究
        4.4.1 旁通区域的分析
        4.4.2 旁通区域的扩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相继增压柴油机放气及切换过程研究
    5.1 放气研究
        5.1.1 研究目的
        5.1.2 数学模型
        5.1.3 研究步骤
        5.1.4 结果与分析
    5.2 从1TC到2TC的切换过程研究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5.2.4 结论
    5.3 从1TC到2TC+CAB的切换过程研究
        5.3.1 研究目的
        5.3.2 研究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结论
    5.4 增压器切换故障研究
        5.4.1 研究内容
        5.4.2 数学模型
        5.4.3 研究方法
        5.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相继增压柴油机加减速过程控制策略研究
    6.1 仿真模型
        6.1.1 气缸空气流量
        6.1.2 气缸平均排气温度
        6.1.3 柴油机有效功率
    6.2 瞬态控制策略研究
        6.2.1 柴油机加速过程
        6.2.2 柴油机减速过程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SIUMLINK仿真模型
    第2章 模型及各子模型
    第3章 模型及各子模型
    第4章 模型及各子模型
    第5章 模型及各子模型
    第6章 模型及各子模型
附录 符号表及其说明
附录 参考的压气机模型

(7)能源利用问题的代数显式解析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能源利用问题的解析解研究进展
        1.2.1 热传导问题
        1.2.2 自然对流换热问题
        1.2.3 强制对流换热问题
        1.2.4 混合对流换热问题
        1.2.5 传热传质问题
        1.2.6 非牛顿流体
    1.3 本研究集体的前期成果
        1.3.1 可压缩流动问题
        1.3.2 热传导问题
        1.3.3 自然对流换热问题
        1.3.4 强制对流换热问题
        1.3.5 传热传质问题
        1.3.6 其它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热传导问题的解析解
    2.1 线性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
        2.1.1 二维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
        2.1.2 三维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
        2.1.3 小结
    2.2 考虑非Fourier效应的生物传热模型的解析解
        2.2.1 Chen-Holmes生物传热模型ρc=τw_bc_b条件下的通解
        2.2.2 Pennes生物传热模型ρc=τw_bc_b条件下的通解
        2.2.3 王补宣生物传热模型热源正比于温度条件下一维非定常通解
        2.2.4 小结
    2.3 非线性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
        2.3.1 基于加法分离变量法的解
        2.3.2 基于常规分离变量法的解
        2.3.3 小结
第三章 层流自然对流换热的解析解
    3.1 多孔介质中考虑各向异性自然对流Brinkman模型的解析解
        3.1.1 第一套显式解析解
        3.1.2 第二套显式解析解
        3.1.3 第三套显式解析解
        3.1.4 小结
    3.2 沿垂直圆管轴对称层流自然对流的解析解
        3.2.1 沿无限长垂直多孔管的自然对流解
        3.2.2 两无限长圆管之间自然对流解
        3.2.3 小结
第四章 层流强制对流换热的解析解
    4.1 关于对流与场协同原理
        4.1.1 对流是不是一种热力学意义上的传热?
        4.1.2 对流的场协同原理与解析解
        4.1.3 带有热源的全场协同的解析解(Ⅰ)——应用加法分离变量法
        4.1.4 带有热源的全场协同的解析解(Ⅱ)——应用加法分离变量法得出的一族解
        4.1.5 带有热源的全场协同的解析解(Ⅲ)——应用混合分离变量法
        4.1.6 带有质量源的全场协同的解析解——应用加法分离变量法
        4.1.7 边界协同的解析解
        4.1.8 小结
    4.2 两平行可渗透壁之间的层流强制对流的场协同分析
        4.2.1 具有均匀y向速度的第一解
        4.2.2 具有均匀y向速度的第二解
        4.2.3 具有均匀y向速度的其它解
        4.2.4 具有非均匀y向速度的全场不协同解
        4.2.5 小结
    4.3 非稳态2维不可压层流对流换热的解析解
        4.3.1 具有非稳态x方向速度,无y方向速度的解
        4.3.2 具有非稳态x方向速度与稳态y方向速度的解
        4.3.3 具有非稳态x方向速度与非稳态y方向速度的解
        4.3.4 小结
第五章 其它流动与传热问题的解析解
    5.1 多孔介质非Fourier非Fick传热传质方程的解析解
        5.1.1 方程组的第一套解析解
        5.1.2 方程组的第二套解析解
        5.1.3 小结
    5.2 Le=1时柱坐标中双扩散对流的解析解
        5.2.1 显式解析解的推导
        5.2.2 第一套解析解的物理描述
        5.2.3 第二套解析解的物理描述
        5.2.4 小结
    5.3 环管中非定常非牛顿旋流的代数显式解析解
        5.3.1 Oldroyd-B流体的第一个解析解
        5.3.2 Oldroyd-B流体的第二个解析解
        5.3.3 广义二阶流的解析解
        5.3.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说明
附录 1 An advanced oxy-fuel power cycle with high efficiency.
附录 2 An advanced zero emission power cycle with integrated low temperature thermal energy
附录 3 A novel hybrid oxy-fuel power cycle utilizing solar thermal energy
附录 4 A proposed scheme for coal fired combined cycle and its concise performance
附录 5 新型能源动力汽车
    摘要
    1 未来趋势展望
        1.1 汽车交通正逐步成为我国石油的主要消费领域
        1.2 国际石油供应关系复杂,我国存在严重石油安全隐患
        1.3 传统汽车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1.4 国际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2 技术路线分析
        2.1 新型能源动力汽车的技术路径比较
        2.2 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交通能源需求情景分析
    3 发展战略选择
        3.1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条件
        3.2 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的战略选择
        3.3 发展节能汽车
        3.4 开发新能源汽车
    4 发展我国新型能源动力汽车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TBD234V12柴油机排气系统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相继增压系统研究的发展状况
    1.3 内燃机进排气流动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4 内燃机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
    1.5 内燃机数值计算数学模型
    1.6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2章 TBD234V12柴油机计算模型
    2.1 TBD234V12柴油机简介
    2.2 TBD234V12柴油机主要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2.3 缸内工作过程计算模型
        2.3.1 数学模块的划分
        2.3.2 气缸内的热力过程基本微分方程
    2.4 缸内过程计算的边界条件
        2.4.1 燃烧放热率规律
        2.4.2 气缸周壁的传热规律
        2.4.3 进排气阀流量的计算
        2.4.4 气缸瞬时工作容积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进排气系统中气体流动过程的数学描述
    3.1 进排气管系内气体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
    3.2 涡轮增压器的数学模型
        3.2.1 涡轮增压器的平衡条件
        3.2.2 压气机特性参数的计算
        3.2.3 涡轮特性参数的计算
    3.3 中间冷却器的数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TBD234V12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与分析
    4.1 TBD234V12柴油机相继增压的改造
    4.2 GT-Power仿真模型的建立
        4.2.1 特性图的拟合和计算参数的调试
        4.2.2 计算程序框图
        4.2.3 脉冲增压与相继增压仿真模型的建立
    4.3 脉冲增压仿真结果及分析
        4.3.1 脉冲增压性能参数
        4.3.2 脉冲增压排气管压力波
    4.4 相继增压仿真结果及分析
        4.4.1 相继增压性能参数
        4.4.2 相继增压排气管压力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排气管道的三维数值模拟
    5.1 应用商用CFD软件进行数值研究的合理性
        5.1.1 概述
        5.1.2 FLUENT商用软件的特点
    5.2 排气管道的几何模型
        5.2.1 脉冲增压排气管道的几何模型
        5.2.2 相继增压排气管道的几何模型
    5.3 排气管道的数学模型
        5.3.1 控制方程组
        5.3.2 湍流方程
        5.3.3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5.4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求解方法
        5.4.1 控制方程离散的方法
        5.4.2 控制方程的求解
    5.5 计算网格的划分
    5.6 计算过程
    5.7 脉冲增压排气管道三维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5.7.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5.7.2 B1缸排气结果及分析
        5.7.3 B2缸排气结果及分析
        5.7.4 B6缸排气结果及分析
    5.8 相继增压排气管道三维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5.8.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5.8.2 B6缸排气结果及分析
        5.8.3 脉冲增压与相继增压结果对比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一三维耦合的GD190柴油机试验台架排气系统仿真研究[D]. 李春红. 广西大学, 2017(02)
  • [2]柴油机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研究[D]. 王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1)
  • [3]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优化及设计研究[D]. 官庆武. 湖南大学, 2012(02)
  • [4]8V150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排气管系设计研究[D]. 胡伯宗.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8)
  • [5]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性能研究[D]. 王焕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6]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性能研究[D]. 王伟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7]能源利用问题的代数显式解析解[D]. 苟晨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7(04)
  • [8]TBD234V12柴油机排气系统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D]. 崔欣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4)
  • [9]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研究[J]. 朱伟平,高大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5(06)
  • [10]旋流排气管内非定常几何一维流动的研究[J]. 朱伟平,高大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标签:;  ;  ;  ;  ;  

旋流排气管的一维非定常流动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