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水平

提升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水平

一、提高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萍,霍明,房建琳[1](2021)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阵地,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测算园区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对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园区运营效率的因素,为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做出参考。[方法]以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利用修正二阶段泰尔系数对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园区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在逐步变大,而造成这种差异拉大的原因是省域内园区之间的差异,因此造成园区运营绩效差异主要因素并非是区位因素,而是园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结论]对于运营绩效不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重视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完善、做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实、推动园区科技孵化器与加速器的建设。同时,注重农村电商平台的搭建以及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的培育,并促进示范基地与研发机构与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加大农业品牌化运作的力度。

吴圣[2](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徐涛[3](2021)在《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决策部署,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牢牢把握安义县紧密对接大南昌都市圈、打造“三基地一中心”的区域定位,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绿色生态、技术引领、管理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省一流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本研究项目为A公司和B公司合资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投资建设的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作为安义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安义县推动乡村发展振兴、精准扶贫脱贫和“一村一品”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源,有利于促进安义县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提高安义县的综合竞争能力。在我国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系列政策的大背景下,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作为一个创业初期的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既是充满了发展机遇,更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及市场等方面的众多风险挑战。如何按照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建设运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进本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课题。首先,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运营的研究现状及战略管理有关理论。其次,本文通过充分运用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现代农业理论、企业发展战略理论、PEST分析模型、“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等,认真分析了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现状情况,找出了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遭受威胁,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打造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愿景,制定了“一区一基地”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项目建设、项目收益、技术引领”三个具体战略目标,明确了“品牌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四大发展战略实施任务;最后,本文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分步分区规划建设、合理规避项目风险、多元保障项目资金、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加速畅通销售渠道等八项战略实施保障措施,力争对推进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王瑞[4](2020)在《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斑块状的区域农业发展资源环境、多样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特色资源造就了其发展地域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基础构成了甘肃农业与科技面向“一带一路”全球化开放合作的多样化背景和宽敞口径。“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与甘肃省的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农业科技园区的多主体、多机制空间集聚创新服务为甘肃地域特色农业与科技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异域环境下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以移植的方便模式与空间集成经验。农业科技园区本身是一个多功能组合、多环节匹配的集成体系和集成机制,在创新引领、信息化集成的时代,市场竞争通常以品牌为核心枢纽,且品牌之间也是具有关联性的,对此,本文认为可以按照品牌建设和运营的思路,参照品牌的市场化集成方式对园区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升级创新,以“品牌体系”引领和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多功能体系的创新建设。本研究基于品牌化的视角分析了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进展,对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构建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对品牌体系建设绩效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目前,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基本形成了“基地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技术品牌”“品种品牌”和“模式品牌”。但甘肃省八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发展各具特色,发展水平也参次不齐,其中,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发展成效最佳,品牌体系最为健全。2.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区域特色、注重品牌联盟、创新驱动四个原则,对品牌进行定位、规划,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宣传推广品牌体系,并进行相应的评估,以便及时依据市场动态和发展状况对品牌体系进行调整。3.从品牌构成(Brand Constitution)、品牌目标(Brand Target)、品牌定位(Brand Orientation)、品牌营销(Brand Marketing)和品牌支撑(Brand Support)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可量化的评价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绩效的“CTOMS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品牌支撑>品牌营销>品牌定位>品牌目标>品牌构成,品牌支撑是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建设绩效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且各指标整体发展处于均衡状态。

秦雯[5](2020)在《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全球发展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已经走上了多元化、专业化、资本化的持续发展道路。在专业化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主要以农业产业园区为产业载体,以农业孵化器办公空间为创业载体,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三产融合的国家战略支持下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以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为例,旨在探讨以企业为主导的专业化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创新发展道路。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依托以青岛为总部的全国农业园区的园区承载、平台支撑、创客孵化资源,建设发展以农业创客、产业扶贫为主的专业化孵化器。本文从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实际出发,借助PEST、SWOT、EFE/IFE方法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针对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 SO为主发展战略。围绕此发展思路,总结提炼了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1+X”创新孵化运营模式、运营策略、运营绩效和盈利模式,针对现存的农业项目筛选、产学研资合作、投资退出机制、盈利渠道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优化项目筛选机制、优化投资孵化退出机制、拓展投融资渠道、拓展农业园区托管运营服务、通过合作共建导入乡村振兴资源等运营策略优化建议,为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的优化发展提供支持。本文通过针对农业领域“创投+孵化”为主的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研究,为农业创投基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农业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借鉴,为专业化农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吴可佳[6](2020)在《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农村农民历来是关系我国民生的根本问题,如何解决“边缘化”“空心化”“老龄化”新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城乡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和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在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很多传统的农业公司及一些其他行业的龙头企业纷纷加入到这一轮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浪潮之中。由于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传统的农业公司都是些中小型私营企业,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缺少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而新进入的非传统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都是成熟的央企、国企、百亿级千亿级的企业,这对传统农业公司的管理冲击是非常大的。本文研究了华盛公司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提出了华盛的发展战略。华盛公司成立于2011年,过去几年华盛主要依附于集团内部业务完成了成长。在当下光伏政策下行的情况下,内部业务量急剧下滑,需要加大外部业务开发强度和升级自己的业务模式。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战略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华盛公司的内部发展环境和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华盛选择了多元化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战略,并从完善组织架构、调整财务战略、整合市场资源、持续建设企业文化、升级业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华盛虽然面临着挑战,但整体业务还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公司需要深入挖掘和重组外部市场资源,本着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发挥内部驱动力,推动公司业务的新发展、新方向。

张诗乔[7](2019)在《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省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在全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加速推荐农业产业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河南开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农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搜集整理的数据,分别从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了分析,找到目前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推广能力等7个二级指标,以及对应的园区管委会人数、政府投入、研发投入、社会投入、示范面积、园区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土地出产率、园区内就业人数、园区全员劳动生产率等45个三级指标。本文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求出指标的权重。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园区的目标层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情况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园区的得分排序。针对2016年和2017年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了两年的数据后,本文认为,联合管理模式优于政府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从综合得分排名上看,郑州和周口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较好,主要原因是两个园区各个发展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且着重科技投入。驻马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较快,主要原因为投入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濮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放缓,由于其为工业城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其推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则在降低,造成了排名的大幅下降。总体来看,各个园区在投入方面有所增加,表明政府和社会都注意到了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性。但在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能力四个方面各个园区发展较为不均衡,下一步应针对这四个方面重点进行提升。

范红宇[8](2019)在《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0年12月由科技部等部门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黑龙江农垦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本文分析了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国内主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针对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当前,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着规划布局雷同,建设缺乏特色,建设资金匮乏,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园区运营机制不畅,权责关系理顺不清,科技力量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论文借鉴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陕西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指出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应积极推广数字农业发展建设,增强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强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头作用。通过到有关部门、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笔者认为:就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来说,充分利用农业基础和生态优势,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供、产、销一体化,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是破解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的有效捷径和最佳选择。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应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全国有机产品加工集聚区,从空间布局、模式选择、重点任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升园区的建设品质。为推进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应科学布局规划,提高规划引领作用,多元融资,拓宽园区融资渠道,创新园区经营模式,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园区的运营管理。

王宇[9](2019)在《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农业科技园区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新模式的迅速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农业科技的发展及运用范围的逐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市共177处园区分为七批入选国家农业科技园,同时具备技术创新与组装、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化生产等示范性功能。大连市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共有两处,分别是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和大连旅顺国家农业科技园,其中,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于2002年第二批入选,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是大连市最早被评为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目前,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是我国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成熟模式的表现,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借助大连市全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进程,开展本次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研究。本文从规划理念、规划原则、理论依据、布局原则、规划内容、中心思想和发展策略等方面,对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相关案例的学习、参与课题的项目经验以及实地勘察对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对园区现状问题进行详细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园区现状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利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理论、规划方法及现状产业基础,对园区产业发展和策略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园区产业总体空间布局结构性方案,突出现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打破传统农业发展中市场拓宽局限性和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引入创意产业、配套服务业,实现农业科技园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根据发展风险分析提出战略实施对策,从政府领导机制、科学规划管理、资金渠道拓展、多元宣传方式和服务水平提升等多个方面,自上而下地促进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引入。通过对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的规划建设,促进新型创意农业产品的发展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兼顾当地生产水平的同时,升级区域农产品结构,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地发展新农业产品,完善农产品产业链条,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农业观光和体验等第三产业的再次腾飞,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学习借鉴平台。

朱丹彤[10](2018)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的全新方式,在成果展示、实验示范、推广辐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建三江管理局作为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其所在区域的农业科技园区为提升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评价问题,为农场合理的投入资金提供理论依据,在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升园区科技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权重,为了得到更全面的结论,分别对6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结合计算得出的分值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找出具有重要影响的指标,有针对性的为提升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对评价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的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和筛选,并结合对当地14个园区实地调研所掌握的园区发展现状以及获得的一手数据,最终确定6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用于评价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6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将各园区5年的指标数值处理后,分别计算各级指标得分和总得分。再次,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各二级指标得分进行分析,利用折线图的形式对各一级指标进行分析,运用总得分进行园区发展速度分析。最后,综合前文分析结果,影响园区运营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园区规模(B1)、社会效益(B4)、科技能力(B6),园区年投入总额(C2)、年技术培训人数(C10)、带动农民致富程度(C12)、循环经济发展水平(C15)。分析结果显示,从园区平均发展速度方面来看,平均发展速度最快的是二道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大兴农场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速度下降。根据以上分析,为了实现园区资金的合理投入、科技能力的提升、农民种植收入的增加,提出拓宽资金供应渠道合理投入;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负面效应;规范培训制度,增加农户收入;提升园区科技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提高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与模型
    1.1 超效率SBM模型
    1.2 二阶段泰尔系数模型
    1.3 灰色关联度模型
2 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的测度分析
    2.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依据
    2.2 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测算结果
3 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4 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数据来源
    1.8 创新点
    1.9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行为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2.2.4 创新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4.2.1 理论与方法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4.3.3 实证案例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5.1.4 案例分析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1 研究方法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相关理论基础
    2.1 乡村振兴战略
    2.2 现代农业理论
    2.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2.4 PEST分析模型
    2.5 五力模型
    2.6 SWOT分析模型
3.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环境分析
    3.1 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概况
        3.1.1 项目简介
        3.1.2 合作开发单位基本情况
    3.2 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3.1 行业整体环境
        3.3.2 行业竞争力分析
    3.4 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内部资源分析
        3.4.1 自然资源
        3.4.2 组织资源
        3.4.3 技术资源
        3.4.4 市场资源
        3.4.5 财务资源
4.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选择
    4.1 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SWOT分析
        4.1.1 优势(S)
        4.1.2 劣势(W)
        4.1.3 机会(O)
        4.1.4 威胁(T)
    4.2 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选择
5.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实施
    5.1 企业愿景
    5.2 战略目标
        5.2.1 定性目标
        5.2.2 具体目标
    5.3 战略实施
        5.3.1 品牌化发展战略
        5.3.2 多元化发展战略
        5.3.3 可持续发展战略
        5.3.4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6.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6.1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6.2 分步分区规划建设
    6.3 合理规避项目风险
    6.4 多元保障项目资金
    6.5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6.6 大力引进专业人才
    6.7 积极运用先进技术
    6.8 加速畅通销售渠道
7.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研究
        2.2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分析评价的研究
        2.3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化的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技术路线
    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5.1 可能的创新点
        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
        1.1 农业科技园区
        1.2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业产业科技集成创新
        2.2 品牌化建设及营销
        2.3 品牌组合理论
        2.4 区域竞合理论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基础分析
    1 农业科技园区构建品牌体系的必要性
    2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基础分析
        2.1 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内因
        2.2 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外因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进展及特征分析
    1 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进展
        1.1 以优势特异品种为引领的“品种品牌”
        1.2 以优势技术集成为核心的“技术品牌”
        1.3 以优势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品牌”
        1.4 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品牌”
        1.5 以优势农业区域为支撑的“基地品牌”
        1.6 以先进管理范式为主导的“模式品牌”
    2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差别化特征
第五章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
    1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原则
        1.1 坚持市场为导向,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1.2 强化区域特色,促进品牌经营主体配套协调发展
        1.3 注重品牌联盟,综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1.4 以创新驱动品牌体系,夯实品牌体系建设基础
    2 基于系统认识的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构建
        2.1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系统结构构建
        2.2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利益机理分析
        2.3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的协同机理模型
    3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
        3.1 品牌体系建设的品牌定位和战略规划
        3.2 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
        3.3 加强品牌联盟建设
        3.4 建设完善的品牌宣传推广体系
        3.5 建立完善的品牌评估体系
    4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5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绩效评价——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5.1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5.2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历程
        5.3 天水国家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绩效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5)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孵化器行业背景
        1.1.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孵化器研究现状
        1.3.2 国内孵化器研究现状
        1.3.3 农业孵化器研究现状
        1.3.4 研究综合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理论基础
        2.1.1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类
        2.1.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
        2.1.3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模式
    2.2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理论基础
        2.2.1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类
        2.2.2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
        2.2.3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模式
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环境分析与评价
    3.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3.1.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发展概况
        3.1.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发展历程
        3.1.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状况
    3.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宏观环境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SWOT矩阵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3.3.5 SWOT分析
    3.4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内外部环境评价
        3.4.1 评价指标的建立
        3.4.2 外部因素EFE评价
        3.4.3 内部因素IFE评价
4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分析
    4.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的“1+X”创新孵化运营模式
        4.1.1 “1+X”创新孵化运营模式概述
        4.1.2 “1+X”创新孵化运营模式特色
    4.2 “1+X”运营模式下的运营策略:组织架构和管理保障
        4.2.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平台组织架构
        4.2.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
    4.3 “1+X”运营模式下的运营策略:农业园区入孵项目数字化管理
        4.3.1 农业园区设施资源的智能化控制管理
        4.3.2 农业园区入孵项目的大数据平台管理
    4.4 “1+X”运营模式下的运营策略:“创投基金+农湾云”金融服务
        4.4.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的多元化创投金融服务
        4.4.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的“农湾云”线上金融平台
        4.4.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的风险投资及退出机制
    4.5 “1+X”运营模式下的运营策略:“十二大公共服务平台”增值服务
5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绩效分析及运营策略存在问题
    5.1 “1+X”运营绩效:金融服务产品的投资孵化情况
        5.1.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农业基金组建投资情况
        5.1.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农业企业股权投资情况
        5.1.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投资孵化企业案例分析
    5.2 “1+X”运营绩效:平台服务产品的孵化服务情况
        5.2.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科研创新服务情况
        5.2.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销售渠道服务情况
        5.2.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电商平台服务情况
        5.2.4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培训平台服务情况
        5.2.5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模式输出情况
    5.3 社会贡献绩效:农业创客带动精准扶贫
        5.3.1 “农业创客”带动精准扶贫模式
        5.3.2 农业创客带动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案例分析
    5.4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的经济效益分析
        5.4.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收入来源分析
        5.4.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盈利情况分析
    5.5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存在的问题
        5.5.1 投资孵化农业项目筛选的问题
        5.5.2 农业项目产学研资合作的问题
        5.5.3 农业企业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
        5.5.4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盈利渠道的问题
6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建议及保障措施
    6.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的优化原则
    6.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的优化建议
        6.2.1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优化农业项目筛选机制
        6.2.2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优化投资孵化跟踪退出机制
        6.2.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拓展农业投融资渠道
        6.2.4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拓展农业园区托管运营服务
        6.2.5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加强农民创客培训和新农人孵化
        6.2.6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通过合作共建导入乡村振兴资源
    6.3 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保障措施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布的学术论文目录

(6)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战略的起源和管理理论发展
    2.2 相关概念
        2.2.1 乡村振兴战略
        2.2.2 农业产业生态圈
        2.2.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2.4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3 战略类型
        2.3.1 多元化战略
        2.3.2 核心竞争力战略
    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4.1 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2.4.2 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
        2.4.3 企业平台化发展战略
3 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3.1 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发展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1.5 区域发展支持
    3.2 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3.2.1 恒大高科农业集团
        3.2.2 碧桂园
        3.2.3 青岛浩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3.3 内部环境分析
        3.3.1 企业概况
        3.3.2 企业发展历程
        3.3.3 企业业务发展历程
        3.3.4 企业业务板块分析
        3.3.5 企业竞争力分析
        3.3.6 组织架构分析
    3.4 关键要素分析
4 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目标
    4.1 华盛战略定位
    4.2 华盛价值与使命
    4.3 华盛战略原则
    4.4 华盛战略目标
        4.4.1 长期战略目标
        4.4.2 业务战略目标
        4.4.3 三年战略目标
        4.4.4 第一年战略目标
    4.5 新农村建设业务发展战略
        4.5.1 新农村农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4.5.2 业务特点和发展方向
        4.5.3 业务开发的基础和经验
        4.5.4 业务战略选择和战略目标
        4.5.5 实施方案
        4.5.6 业务选择及能力建设方案
    4.6 农业产业园区业务发展战略
        4.6.1 农业产业园区业务的具体内容
        4.6.2 业务特点和发展方向
        4.6.3 业务开发的基础和经验
        4.6.4 业务战略选择和战略目标
        4.6.5 实施方案
        4.6.6 业务能力建设重点
    4.7 农村农业综合能源业务发展战略
        4.7.1 农村农业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
        4.7.2 业务开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4.7.3 业务开发的基础和经验
        4.7.4 业务开发的战略选择和战略目标
        4.7.5 业务选择和能力建设方案
    4.8 “1+X”托管运营服务发展战略
        4.8.1 “1+X”的业务战略
        4.8.2 业务开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4.8.3 业务开发的基础和经验
        4.8.4 业务开发指导思想
        4.8.5 实施方案
        4.8.6 业务能力建设重点
5 战略保障措施
    5.1 人才队伍和组织结构
        5.1.1 专业型技术人才的招聘
        5.1.2 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培育
        5.1.3 企业人员的优化
        5.1.4 组织结构
    5.2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财务战略
        5.2.1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预算管控
        5.2.2 “以则务管理为中心”的核心是利润导向
        5.2.3 加强预算管控
    5.3 企业文化搭建
        5.3.1 将当兵用的开拓理念
        5.3.2 双价值理念
        5.3.3 做农业需要情怀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搜集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6.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6.2 本文的不足
2 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溯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园区
        2.1.2 农业科技园区
    2.2 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理论和评述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4 农业科技园发展理论评述
3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及运行机制
    3.1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
        3.1.1 政府管理模式
        3.1.2 企业管理模式
        3.1.3 联合管理模式
    3.2 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3.2.1 资金筹措机制
        3.2.2 土地流转机制
        3.2.3 人才利用机制
        3.2.4 科技支撑机制
        3.2.5 辐射带动机制
4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4.1 政府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1.1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1.2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1.3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4.2 企业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2.1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2.2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2.3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4.3 联合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3.1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3.2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3.3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5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1 系统性原则
        5.2.2 逻辑性原则
        5.2.3 导向性原则
        5.2.4 实用性原则
        5.2.5 易操作性原则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指标的选取依据
        5.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3 评价指标的释意
        5.3.4 评价方法及步骤
6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评价与分析
    6.1 评价对象的选取
    6.2 数据的来源和计算
        6.2.1 数据的检验
        6.2.2 变异系数的计算
        6.2.3 权重的确定
    6.3 园区管理模式评价
        6.3.1 园区综合评价
        6.3.2 政府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3.3 企业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3.4 联合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4 结论分析
        6.4.1 园区综合分析
        6.4.2 科技效益分析
        6.4.3 经济效益分析
        6.4.4 社会效益分析
7 问题与建议
    7.1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
        7.1.1 资金投入不足
        7.1.2 规划设计不合理
        7.1.3 区域带动能力不足
        7.1.4 科研水平较低
        7.1.5 人才匮乏
        7.1.6 管理运营体系僵化
        7.1.7 配套政策不足
    7.2 建议
        7.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7.2.2 提高产业化发展力度,促进园区内“三产融合”发展
        7.2.3 健全园区推广体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7.2.4 加强园区规划设计,确保发展方向正确
        7.2.5 健全园区组织体系,完善园区管理制度
        7.2.6 制定人才培养措施,建立人才引进体系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一: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专家赋权表
附表二: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调查问卷表

(8)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及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业产业化
        2.1.2 农业科技园区
    2.2 相关理论
        2.2.1 生态农业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农业区位理论
3 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基本现状
    3.1 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概况
    3.2 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组织运营情况
        3.2.1 园区组织运营模式
        3.2.2 园区经济运行状况
        3.2.3 园区产业发展方向
    3.3 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情况
        3.3.1 坚持产学研合作创新
        3.3.2 坚持技术引进与推广
4 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问题分析
    4.1 规划布局雷同,建设缺乏特色
    4.2 建设资金匮乏,利用效率较低
    4.3 运营机制不畅,权责关系不清
    4.4 科技力量不足,技术人才短缺
5 国内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经验借鉴
    5.1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5.2 陕西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5.3 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5.4 对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的启示
        5.4.1 大力推广数字农业应用
        5.4.2 积极强化园区配套服务
        5.4.3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6 建三江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建议
    6.1 优化农业科技园区布局规划
    6.2 拓宽农业科技园区融资渠道
    6.3 创新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模式
    6.4 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体系
    6.5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政策
        1.1.1 国家政策层面
        1.1.2 规划发展层面
        1.1.3 大连农业发展层面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发展阶段研究
        1.2.2 建设模式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代农业
        2.1.2 农业科技园
    2.2 农业科技园特征及功能
        2.2.1 农业科技园特征
        2.2.2 农业科技园分类
        2.2.3 农业科技园功能
    2.3 农业科技园相关理论
        2.3.1 农业区位——选址确定与功能布局
        2.3.2 生态旅游——主导产业未来选择
        2.3.3 技术创新——优化农业产业链条
        2.3.4 产业集聚——发挥核心经济价值
    2.4 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相关案例
        2.4.1 深圳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
        2.4.2 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4.3 杨凌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状分析
    3.1 发展背景分析
    3.2 园区现状概况
        3.2.1 园区区位条件分析
        3.2.2 交通条件分析
        3.2.3 自然条件分析
        3.2.4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3 产业现状分析
    3.4 园区SWOT分析
        3.4.1 园区现状的优势
        3.4.2 园区发展的劣势
        3.4.3 园区发展的机遇
        3.4.4 发展面临的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对策
    4.1 产业基础与发展预测
    4.2 定位与目标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发展模式选择——选择产业融合型模式
        4.3.2 主导产业选择——三产科技生态为主导
        4.3.3 产业链条构建——由短到长,由一到多
    4.4 产业空间布局策略
        4.4.1 布局模式的选择
        4.4.2 空间布局结构
        4.4.3 产业空间布局
    4.5 战略实施对策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科技园区
        2.1.2 运营效果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技术创新及扩散理论
3 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计算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选取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评价指标权重及得分计算
        3.2.1 数据获取
        3.2.2 层次分析法介绍
        3.2.3 指标权重计算
        3.2.4 指标得分计算
    3.3 本章小结
4 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评价分析
    4.1 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概况
    4.2 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指标分析
        4.2.1 二级指标分析
        4.2.2 一级指标分析
        4.2.3 总运营效果发展情况分析
    4.3 实证分析结论
5 提升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的对策
    5.1 拓宽资金供应渠道合理投入
        5.1.1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供应体系
        5.1.2 合理投入提升资金利用效果
    5.2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负面效应
    5.3 规范培训制度增加农户收入
    5.4 提升园区的科技能力
        5.4.1 增加科研投入减少公益性项目数量
        5.4.2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调查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附录2 各园区原始数据
    附录3 各园区数据处理表
    附录4 各园区5年一级指标分值统计表
    附录5 各园区5年二级指标分值统计表
    附录6 农业科技园区调查表
    附录7 定性指标调研
个人简历

四、提高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J]. 李晓萍,霍明,房建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09)
  • [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XM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 徐涛.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D]. 王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青岛农湾农业孵化器运营策略优化研究[D]. 秦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吴可佳.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D]. 张诗乔.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8]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 范红宇.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4)
  • [9]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 王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效果评价研究[D]. 朱丹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提升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