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告别“废纸文化”

21世纪——告别“废纸文化”

一、二十一世纪——告别“废纸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心武[1](2020)在《邮轮碎片》文中认为1最近手机"今日头条"上连篇累牍展现许多的肌肉男,特别是腹肌男,但她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位。在邮轮上她注意观察,甲板躺椅上、泳池中,裸露出身体的男子没有一个近似网络上呈现的,而且,许多臃肿颟顸的肉体总是要跃入她的视野,无从规避。

熊瑛[2](2020)在《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逐渐恶化。诚然生产工业化和科技的进步助力了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各国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挖掘、为追寻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在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大环境背景下,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愈发强烈清晰,环境会计应运而生。环境会计借助多种计量手段,将自然环境资源纳入到企业会计核算中,研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则将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报告给公众。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各类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因此企业理应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且必须提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自然资源、改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本文旨在探析我国典型造纸业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的建议。首先运用了文献综述法,通过整理大量相关文献,了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和影响因素,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学术届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结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层面的概述,包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与披露所需遵循的原则与披露的依据等,将华泰纸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披露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在披露内容方面,华泰纸业存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缺乏定量信息,披露信息散乱,没有形成固定的披露方式等问题。经挖掘分析华泰纸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足的原因,发现首先是华泰纸业环保意识不足,披露环境信息没有完全遵循披露原则,同时公司的内部监管不到位等。随后以同行业的景兴纸业作对比,发现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较好,无论是在披露内容上还是披露方式上都具备可取之处。本文最后借鉴了景兴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提出了完善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认为应当从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法、加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四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框架,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分为环境财务报表信息和环境绩效信息两大块,且将环境绩效信息细分为环保效益、环境经济效益、环境污染与风险、环保规划与污染防治四个方面,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对我国两家造纸业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展开多角度的对比分析。而不足之处在于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公司的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公司网站等获取数据资料,信息获取可能存在不全面性。

海男[3](2020)在《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此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第一章:悬之念趴在窗口,雾是灰蓝色的。对面就是青云街四号,我之所以在青云街买下了住宅,是因为一种莫名的力量。而当我买下住宅不久,因为患了牙周炎就进了青云街四号,简言之,青云街四号是一家私人开的牙科诊所。开诊所的是一位三十七岁左右的女子,人们都叫她王医生。我进入诊所后,在场的患者都叫着王医生,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出来了。

蔡志成[4](2019)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是我们天性,源于生活,是延续生命冲动的触媒。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便从未停止。美术源于生活,缺又高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当中。因此,各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将“美术”置于“生活”之中,基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美的目标,更新自己美术教育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当下的美术教学实践当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瓶颈与对美的追求的制约。美术培养模式单一,对美术技法、技能过度依赖;学生体验匮乏,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而作为教学反馈的的评价环节,更多的体现为标准化,在美术知识、技能训练的评价基础上,又忽视了美术学科特有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实际上,美术的内在规定性便在于运用美术知识、技能与媒介表达个人的内在情感、想象和思想。其背后更深层次的追求便是美术知识的生活运用和艺术表现。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确立其根基。生活教育理论作为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其中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和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他们深刻而具体的论述了生活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我国生活化教学的探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资源。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离不开对政策的理析,从政策的视野来看,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和观点在各类政策中已逐渐清晰。在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审美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理论对现实的指导需要评价主题的观念革新,但是更需要有过程的支撑和实体的再现。本文在确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理论指导地位和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等,挖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证实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并在实际操作中,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计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案例。

王建光[5](2019)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整体上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过程。“进城”,意味着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迁移”,更意味着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在全球化不同阶段社会转型潮流的影响下,中国“进城”故事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50年代初革命者的“进城”,通过建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主义城乡格局,试图超越工业化时代欧美国家的“进城”困境。90年代以来的“进城”,既受到新的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克服50年代初的“进城”所导致的一系列困境。两次“进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中国“进城”故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中国当代文学中丰富而复杂的城市想象,提供了认识中国“进城”故事的活力与困境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学界所普遍关注的空间“迁移”中“农民/农民工/乡下人”的“进城”问题,本研究则将“进城”视为中国人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基于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整体性观照,探究不同的城市想象之间碰撞、冲突的观念基础和现实语境,揭示不同的城市想象所塑造的精神结构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认同困境,从而尝试为“进城”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空间,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围绕“工人神话”,集中探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革命者的“进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既体现了神圣性、超越性的特征,也不断地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在80年代的“返城”故事、农民“进城”故事中,更可以看到这种城市想象对人的精神结构的深刻影响。第二章,围绕“城市的面孔”,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欲望之城”、“迷宫之城”、“无名之城”、“大城”与“小城”的“双城记”、北京与纽约的“双城记”,“城市面孔”的复杂性既是两次“进城”之间的“对话”,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特征所在。第三章,围绕“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现代城市能否为人提供一种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是中国“进城”故事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城市化的剧烈程度,“工人神话”所塑造的认同意识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的边缘境遇之间的复杂关系,城市“欢歌”中对复杂城市生活的有意“漠视”,以及对城市之外的“远方”和“故乡”的想象,均意味着认同困境的必然性。探究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最终指向现代城市文明形态变动不居的特征,这意味着并不存在某种唯一性的想象,“进城”也并不存在一个“完成”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不断探寻神圣性,不断面对困境的过程之中。这或许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进城”故事的真正意味。

王丽娜[6](2018)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北京市作为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尤为严重。据统计,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到2016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量已达到872.6万吨。大量垃圾被填埋,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治理严峻的城市垃圾问题,北京市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各种垃圾治理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垃圾管理研究的主题以从垃圾收费和末端无害化处理到以源头减量化为主,直至今天,垃圾管理的重点为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问题。实现垃圾全过程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对实现垃圾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和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活垃圾物质流全过程减量管理,体现避免产生优先、全过程优化控制的管理原则。为探索适合北京市的物质流全过程的垃圾减量模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本文作了如下研究:首先,深入分析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投入—产出的DEA模型,评价了城市垃圾的管理效率并分地区比较,对DEA有效的城市作了“超效率”分析;应用Tobit模型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其次,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物质代谢分析模型,提出了物质代谢指标体系,构建始于生产的城市生活垃圾物质流减物质化系统;并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灰色模型对未来五年的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然后,以废纸为实证,分析了纸制品的物质循环流程和始于生产的纸和纸制品物质流减物质化系统,构建了基于全过程的废纸的减量化指标体系并进行了估算。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针对垃圾的物质流全过程资源减量模式的一些对策,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首先,应用DEA+Tobit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垃圾管理效率较低,北京市垃圾管理处于DEA有效,但存在众多问题;居民的环保意识、垃圾处理技术和政府政策在垃圾管理中起重要作用,人均GDP、垃圾排放总量、垃圾处理投资和城镇化水平与管理效率没有显着的关系。其次,以“垃圾全过程减量化”理念,构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物质代谢分析框架,计算了垃圾代谢的指标体系;通过灰色模型计算得出,到2020年北京市的垃圾总量将达到1110.69万吨。最后,以废纸为实证,通过全过程的纸制品减量化指标计算得出废纸可以减少213万吨,废纸减量潜力巨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总结形成了纸和纸制品物质流全过程减量化的综合管理框架,并提出确保其有效实施的管理、实施、激励和保障措施。

六河[7](2017)在《白银火车》文中提出一薛瞎子对韩非说:"我娘当年生在西石——现在的西石已经被大水淹了,连个山头都不见了。"再早,西石脚下就是胶河,胶河旁边就是我们的村子。我们村子里一共种着七十四棵松柏,据说都是当年汉武帝刘彻亲手栽下的,所以,我们的村子就叫汉帝柏村。当年刘彻为什么要种下这么多柏树呢?鬼才知道,反正史书也没有记载,也许只是他一时兴起,也许因为某件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件。大事也好,小事也罢,

胡琪萍[8](2017)在《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新人”不断加入媒体大军中,也有“旧人”陆续离开,这种新旧更替不仅仅是媒体职业的兴衰更替,更是新媒体技术裹挟下整个社会的缩影。在此新旧更替之间,部分媒体人于离职之际选择发表离职告白以示了断。通过对在网络上记者离职话语文本的搜集,然后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数据解读,希望了解离职媒体人的身份特征、离职原因、离职方式、离职心理等状态,尝试探索其离职给国家舆论工作、媒体行业、媒体从业者、广大受众带来哪些冲击。离职话语的具体文本长短不一,内容各异,渠道不同,但基本呈现出回顾过去--反思当下--设想未来的三段式结构,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渐渐呈现出直白--煽情--平和的转变趋势。通过历时考察,发现媒体人在离职告白公布前后所处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动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早期媒体人离职情绪多集中于对制度不公的怨恨,中期则转变为理想破灭的痛楚,后期随着媒体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业者多透露出对“黄金时代”的怀旧与感恩,间或有人开始思考未来媒体的发展。从直白的怨恨、隐晦表达到煽情表达再到平和表达,媒体人情绪表达的变迁实际表明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根本就未形成,媒体人仅以“虚拟的制度”作为自己怨怼的对象,从而树立所谓的专业主义,其本质依然不出于传统的“文人论政”。媒体人“热点时刻”的表达实质上是媒体人对自身身份的再阐述与认知,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想的新解读,还是对自身在新环境下合法化的一种思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得出以下几个观点:(一)意义判断:离职告白的出现不仅仅是媒体人离职信息的简单传递和职业情感的表达,更是媒体人自身角色的再认知和再分配。通过这样的公开仪式,媒体人实现了自身认知、情感、行为的过渡,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二)价值判断:本文研究目的不限于离职告白文本中提及的离职原因和涉及的职业情感,更侧重于离职告白这一文本公开之后对媒体人自身、媒体行业、普通大众带来怎样的社会冲击和认知颠覆,更多地关注于社会关系的消解和重新建构。(三)事实判断:媒体行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在这个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媒体从业者面临三大问题:新闻理想vs现实制度环境、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四)本质判断:离职告白是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媒体环境冲击而做出的行为反馈,隐约折射出的是我国媒体行业新闻专业主义的虚无,反映的是我国新闻行业在回顾过往与拼搏未来两者之间的艰难跋涉。

王艳文[9](2016)在《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新时期儿童小说,论文以20世纪50-70年代的儿童小说作为比较对象与参照物,主要从题材、形象、主题、创作原则与叙事模式五个角度来观察分析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特点,试图全面、具体地呈现出新时期儿童小说在创作上的变化与得失。从题材上来看,新时期以来的校园小说呈现出从50-70年代的“去校园化”到新时期“再校园化”的文学现象。家庭生活题材小说,表现为在50-70年代“去家庭化”的基础上实现“再家庭化”的描绘,甚至有“后家庭化”的特点。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从50-70年代“政治化”的农村逐渐蜕变为“去政治化”的乡村。城市题材的小说中,则从“反现代性”的书写转变为对城市“现代性”的描摹。在革命题材上,一反50-70年代的“宏大叙事”,采用“微观叙事”的方式对革命进行别样讲述,补充与丰富以前的“宏大叙事”。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新时期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儿童是适合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敢于质疑、勇于独立的“小小男子汉”形象。他们不再是50-70年代那种乖巧听话、低眉顺眼、唯老师与父母之命是从的“先进型典范”。新时期的红色儿童也开始褪尽光华,从出神入化的小英雄回归于平凡普通的小战士。新时期本色儿童的塑造是以新写实的手法还原当代大多数儿童本真的生存状态,他们再也不是50-70年代那种幸福快乐的小顽童,而是中间状态的读书郎。新时期小说中的“问题儿童”是需要教育与挽救的不良少年。不同于50-70年代的“问题儿童”,那时不是真正的“问题儿童”,而是成人把儿童天性中不符合成人要求的地方当成了“问题”,“问题儿童”其实不是儿童出“问题”而是成人出了“问题”。新时期的残障儿童是有明显的器官或组织残缺导致行为障碍的残疾儿童与有着轻微的器官损伤导致交往障碍的智障儿童。他们身体残疾,心地善良。50-70年代一般把反面儿童写成残障儿童,是一种刻意丑化的艺术行为,目的是突出神化小英雄,小说中几乎没有真实可信的有关残障儿童的描写,真正意义上的残障儿童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女童形象由50-70年代的“假小子”,“铁姑娘”演变成为新时期的“青春美少女”。从主题意蕴的角度看,新时期儿童小说中,情感主题由50-70年代“公共情感”的抒发转为“私人情感”的表达。人性的主题,不再“唯阶级论”,认为一切人性都非通过阶级性体现不可。不再把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有着丰富多样性情的人,简单地当作阶级性的化身,而是还原人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写出了具体的真实可信甚至是感人的普遍人性来。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的苦难主题相对于50-70年代群体性的“政治苦难”而言,主要抒写个体的“生命苦难”。新时期成长主题旨在描写少年儿童生命的成长过程,这种成长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规训下的“被动成长”,而是少年儿童生命的自然成长过程,是“主动成长”。从创作原则上来看,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原则打破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条条框框,恢复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与批判性。儿童小说发展到80年代中期,在外来思潮与寻根文学的影响下,被中断的浪漫主义思潮逐渐开始觉醒。新时期儿童小说家还挣脱了传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束缚,借鉴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对儿童小说艺术形式进行探索与革新,创作出一批带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儿童小说,如意识流小说、象征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有些小说创作还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表现为结构的平面化与拼贴,内容的反深度与戏谑。从叙事模式上看,在人称与视角上,新时期儿童小说一改50-70年代视角的单一化特点,开始变得丰富而多样。在时间意识与叙事时间上与50-70年代也大为不同,体现为个体生命年龄时间对社会历法时间的取代,内在心理时间对外在客观时间线性顺序的打破。新时期小说的叙述重心从50-70年代注重外在的单一故事的讲述转移到关注人物心理情感的传达方面上来,于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从原来的“故事—情节”模式的叙事结构转变为“心理—情绪”模式的叙事结构。新时期儿童小说在创作上相对于50-70年代的儿童小说来说,在题材、人物、主题、创作原则及叙事模式等五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新变的原因除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之外,再就是文学自身的发展。新时期儿童小说在修正50-70年代儿童小说的不足,继承现代文学优良传统,借鉴当代成人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并取得了上述成就。但是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也使儿童小说创作出现从重艺术追求到以读者为中心的转移趋向。

龙吟娇[10](2016)在《“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文中指出当代文学发展到90年代,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这变化在80年代中后期就初露端倪,但是到了90年代,这变化更是以剧烈的方式显现,甚至超出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之外,可以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历史上,90年代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与以往时代不同,90年代出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大众文化、消费、传媒、资本等一系列对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的新因素,这些新因素颠覆了封闭、僵化的旧文学场,而形成了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新文学场,也正是这些新因素以合力的方式共同导致了90年代文学的转型。“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意味着重铸与新生、矛盾与困惑同时并存,意味着在打破传统的过程中又要延续传统,但正是转型的契机为90年代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作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说90年代是一个蕴含生机的“大时代”。所以本论文将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对这个复杂年代的文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对90年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与动力做充分的阐释,另一方面试图找到文学转型与社会剧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在对这些关系的条分缕析中,去把握住90年代文学的来龙去脉。以文学转型的角度切入到90年代文学内部,去重新审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将会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以对90年代文学做出更客观和周全的评判,重新发现其被遮蔽已久的文学光芒。本论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绪论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其次梳理90年代文学研究现状;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确立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第一章,回溯80年代中后期到市场经济全面展开这一时段的历史,目的是去厘清90年代文学发生的问题,此时段的历史不仅是90年代文学发生的本源,而且还奠定了90年代文学书写的基调。第二章,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市场化的开始作为研究90年代文学的前提和入口,在中国,市场化的过程与社会的转型以同源性的方式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文化语境、文学体制、知识分子的命运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是90年代文学转型的真正开始。第三章,深入又细致地研究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左右着90年代文学的创作与生产,并论述纯文学生产场是怎样向大文学生产场转化的。由于市场的作用,封闭、僵化的旧文学场,已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新文学场,在新的文学场域下,80年代“文学去政治化”、“文学回归自身”等未完成的时代任务得到了新的深化,90年代文学把80年代文学往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至此,现代文学的转向已经基本完成。第四章,全球化的逼近使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一次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和作家的普遍关注,我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发生了“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的转向。在90年代,作家们不再像以往去盲目地追逐西方最新文学潮流,不再生硬模仿西方某一作家或文学派别,而是放开了眼光从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中广泛汲取营养,尤其是注意转化本土资源,重视积累“中国经验”,他们的努力使90年代文学创作取得了新的突破。90年代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从相互融合到建立自身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化时代,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次重要转型。第五章,总结90年代文学的历史意义,并进一步论述90年代文学向新世纪文学的过渡,以此为未来文学的发展寻求启示。本文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在三个不同时代的关联中,对90年代文学重新做一个全面的清理,借90年代文学反观八十年代文学,并为将来文学的发展探寻道路。虽然90年代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性的时代,90年代文学与八十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一样,它们都有着同等重要的文学地位,只是各个时代的文学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而已,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层层推进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二十一世纪——告别“废纸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告别“废纸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2)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1.2.3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研究
        1.2.4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概述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
        2.1.1 环境会计与环境会计信息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目标及特点
        2.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
        2.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2.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与影响因素
        2.3.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2.3.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2.3.3 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
    2.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2.4.1 重要性原则
        2.4.2 成本效益原则
        2.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2.4.4 自愿性与强制性并存原则
        2.4.5 持续披露原则
    2.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依据
        2.5.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依据
        2.5.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2 委托代理理论
        2.5.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1.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5.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规制度
3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3.1 华泰纸业公司概况
        3.1.1 华泰纸业公司简介
        3.1.2 华泰纸业环境问题及处罚事项
    3.2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分析
    3.3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3.3.1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3.3.2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4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
        4.1.2 环境会计要素信息披露不完整
        4.1.3 缺乏定量的环保绩效信息
        4.1.4 污染防治与环境风险预测信息披露不足
        4.1.5 披露避开负面信息,具有倾向性
        4.1.6 环境会计信息散乱分布在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
    4.2 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企业缺乏环保责任意识
        4.2.2 环境会计核算范围狭隘,核算方法单一
        4.2.3 没有很好地遵循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4.2.4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5 景兴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与经验借鉴
    5.1 景兴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5.1.1 景兴纸业公司概况
        5.1.2 景兴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5.1.3 景兴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5.2 景兴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借鉴
        5.2.1 企业树立了自愿披露观念
        5.2.2 披露内容重视环境绩效信息
        5.2.3 披露方式以独立的环境报告为主
        5.2.4 第三方专业机构提高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6 完善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6.1 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与环境信息披露意识
        6.1.1 建设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6.1.2 提升企业自愿披露意识
    6.2 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方法
        6.2.1 完善环境会计核算内容与核算方法
        6.2.2 重视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
    6.3 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6.3.1 丰富披露信息的表达方式
        6.3.2 披露方式向环境报告模式转化
    6.4 加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
        6.4.1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部监管
        6.4.2 引入环境会计审计,增强信息披露公信度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悬之念
第二章:逃之韵
第三章:生之恋
第四章:因之果

(4)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生活化
        1.2.2 生活化教学
        1.2.3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2.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1.1 生活即教育
        2.1.2 社会即学校
        2.1.3 教学做合一
    2.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2.1 教育即生活
        2.2.2 教育即生长
        2.2.3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重组
    2.3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2.3.1 学以致用
        2.3.2 以行求知
        2.3.3 诱导启发
第3章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3.1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学生作品缺乏个性,模式单一
        3.1.2 学生课堂兴趣渐失,体验匮乏
        3.1.3 学生应用意识缺乏,学用脱节
    3.2 小学美术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2.1 教学设计不够生活化
        3.2.2 活动实施缺乏学生体验
        3.2.3 缺乏生活化的作品评价
    3.3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3.3.1 激发创作欲望,体验审美感受
        3.3.2 利于自我表达,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3.3.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第4章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生活化教学
    4.1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策略
    4.2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案例
        4.2.1 “造型·表现”领域的案例——《风来了》
        4.2.2 “设计·应用”领域的案例——《打扮相框》
        4.2.3 “欣赏·评述”领域的案例——《青花瓷》
        4.2.4 “综合·探索”领域的案例——《小小食品店》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课堂教学教师反思表
附录 C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5)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 城乡格局与城市想象
        (二) 城市想象中人与城市的结构性关系
        (三) 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
    四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工人神话”: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和认同问题
    一 革命者的“进城”与社会主义城市的建构
        (一) 革命者的“进城”: 改造城市的精神资源问题
        (二) 城市“新人”与“新生活”
        (三) “到远方去”: 从改造城市到创造城市
    二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中农民的城市想象
        (一)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
        (二) “支援工业”: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民“进城”故事
    三 80年代文学中的“返城”故事
        (一) 返城知青的城市想象与远方想象
        (二) 小生产者返城与现代市民社会想象
    四 8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进城”故事
        (一) 立于新时代城市的门槛之前: 路遥的意义
        (二) 金狗的“进城”故事与贾平凹的反城市想象
    五 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一) 余华的暴力叙事与城市空间
        (二) 方方的城市“风景”与“工人神话”
第二章 “城市的面孔”: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
    一 市场经济时代的城乡格局想象
        (一) “青梅竹马”: 传统乡村世界完整性的一种象征及其现代境遇
        (二) “乡村终结”中的土地情话
    二 90年代文学中的“欲望之城”
        (一) “废都”与外乡人的城市想象
        (二) “从俗入流”与“市民”的城市想象
    三 新世纪文学中的“迷宫之城”和“无名之城”
        (一) “繁花”景象与“迷宫之城”
        (二) “黄雀”隐喻与“无名之城”
    四 新世纪文学中的“双城记”
        (一) “大城”经验与“小城”隐喻
        (二) 北京与纽约: “重新”面对世界城市
第三章 “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
    一 作为生活理想的“陌生人社会”
        (一) 自由的流动: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
        (二) 孤独:现代城市生活艺术
    二 “农民工”与“下岗工人”: 两种城市边缘人
        (一) “计划性”流动与农民工的人生困境
        (二) “落脚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城”困境
        (三) 改制与工人家园的变迁
        (四) 下岗工人边缘化中的精神危机
    三 市场经济时代的三种城市“欢歌”
        (一) “顽主”的城市漫游
        (二) 水塔街的市民传奇
        (三) “时代姐妹花”的城市舞台秀
    四 “远方”与“故乡”: 关于城市之外的想象
        (一) 在城市想象“远方”
        (二) “返乡”: 何处是家园
结语
    一 人的“进城”与城市的神圣性
    二 文学的“进城”: 永远的“未完成”状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6)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国内研究现状
        1.2.2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循环经济理论
        2.1.2 “零排放”理论
        2.1.3 “共享经济”理论
        2.1.4 绿色供应链理论
        2.1.5 生命周期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DEA+Tobit模型
        2.2.2 灰色模型预测
        2.2.3 物质流分析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分析
    3.1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处理现状
        3.1.1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变化趋势
        3.1.2 垃圾组成成分分析
        3.1.3 垃圾处理现状
        3.1.4 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状况
    3.2 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效率评价
        3.2.1 模型设定及指标选取
        3.2.2 管理效率分析
    3.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3.1 模型设定及指标选取
        3.3.2 Tobit回归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及相关预测
    4.1 物质流分析方法
        4.1.1 物质流分析基本理论
        4.1.2 研究范围和流程分析
        4.1.3 城市生活垃圾物质流分析框架
        4.1.4 物质流指标体系设定及核算
        4.1.5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物质流分析
        4.1.6 基于物质流全过程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模式
    4.2 基于灰色模型的北京MSW产生量预测
        4.2.1 灰色理论
        4.2.2 MSW的产生量预测的模型构建
        4.2.3 MSW产生量的预测及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北京市纸和纸制品物质流减量化研究
    5.1 北京市纸和纸制品的物质流分析
    5.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纸和纸制品的减量化途径分析
    5.3 基于物质流全过程的纸和纸制品减量化指标体系构建
        5.3.1 绿色消费节约比率
        5.3.2 绿色包装的减量比率
        5.3.3 共享替代率
        5.3.4 数字化替代率
        5.3.5 循环利用率
        5.3.6 回收利用率
    5.4 北京市纸和纸制品全过程减量总量的估算
    5.5 纸和纸制品物质流全过程减量化的综合管理框架
    5.6 纸和纸制品全过程减量化的实现途径
        5.6.1 管理措施
        5.6.2 实施措施
        5.6.3 激励措施
        5.6.4 保障措施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白银火车(论文提纲范文)

(8)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关键概念
        1.3.1 社会认同
        1.3.2 仪式
        1.3.3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及界定
        1.4.2 方法选择
    1.5 主要思路
2 媒体人职业认同的表现与再现
    2.1 媒体人自我认知研究
    2.2 传统职业认同研究
    2.3 媒体人职业地位研究
    2.4 媒体人离职研究
    2.5 研究述评:缺失对记者离职话语的行动研究
3 离职告白文本描述
    3.1 文本特征描述
        3.1.1 身份特征:文本发布者中知名记者更多
        3.1.2 时间特征:文本出现时间从分散到集中
        3.1.3 去向特征:新媒体、创业呈统治地位
        3.1.4 渠道特征:文本获得来源与主流社交媒介同步
    3.2 文本内容描述
        3.2.1 文本处理原则及方法
        3.2.2 离职告白文本内容分类
        3.2.2.1 新闻理想vs现实环境:制度不公 理想不存
        3.2.2.2 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自由受限 收入微薄
        3.2.3.3 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大势所趋 创业转型
    3.3 文本情绪表达描述
        3.3.1 直白式:事实逼“我”离开
        3.3.2 煽情式:“我”舍不得离开
        3.3.3 隐晦式:“我”不得不离开
        3.3.4 平和式:到了“我”离开的时候
    3.4 研究述评:理性看待媒体人离职
4 离职文本的个体功能
    4.1 仪式与个体身份过渡
    4.2 认知过渡:从追求新闻理想到追求个人生活
    4.3 情感过渡:从认同到疏远
    4.4 行为过渡:从新闻语语到商业话语
    4.5 研究述评:关注文本引起的个体关系重构
5 离职文本的社会冲击与应对
    5.1 离职文本社会功能影响的来源
    5.2 文本公共化的社会冲击
        5.2.1 媒体:印证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偏见
        5.2.2 行业:挑战媒体行业的传统经营
        5.2.3 大众:颠覆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5.3 应对冲击:传媒自控与它控
        5.3.1 从业者:增加文化自信,构建职业共同体
        5.3.2 平台:提高职业社会地位,完善媒体转型融合
        5.3.3 服务对象:理智看待媒体人职业规划,端正媒体期待
        5.3.4 管理者:以服务为主体,合理规划权利管理
    5.4 研究述评:离职表达的危机与转机同在
6 离职表达实质的探讨
    6.1 早产的新闻专业主义:朦胧的新闻理想
    6.2 自我挽救:社会认同下身份合法化
    6.3 无奈的选择:媒体人的反向社会化
    6.4 记者合法性的探讨:重建边界
参考文献
附录 1:前期成果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小说
        (一) 儿童
        (二) 儿童文学
        (三) 儿童小说
    二、新时期儿童小说研究述评
        (一) 儿童小说思潮研究
        (二) 儿童小说专题研究
        (三) 单个作家作品研究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题材的新变
    第一节 校园题材: “去校园化”与“再校园化”
        一、“去校园化”回顾
        二、“再校园化”新变
    第二节 家庭题材: “非家庭化”与“再家庭化”
        一、“非家庭化”回顾
        二、“再家庭化”新变
    第三节 乡村题材: “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一、“政治化”农村回顾
        二、“去政治化”乡村新变
    第四节 城市题材: “反现代性”与“现代性”
        一、“反现代性”回顾
        二、“现代性”新变
    第五节 革命历史题材: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
        一、“宏大叙事”回顾
        二、“微观叙事”新变
第二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儿童形象的新变
    第一节 理想儿童: “先进型典范”与“小小男子汉”
        一、“先进型典范”回顾
        二、“小小男子汉”新变
    第二节 红色儿童: 英雄与凡人
        一、小英雄的回顾
        二、平凡人的回归
    第三节 本色儿童: “写实”与“还原”
        一、“写实性”回顾
        二、“新写实还原”
    第四节 问题儿童:“问题”与“教育”
        一、不是“问题”的“问题”
        二、不良少年的教育
    第五节 残障儿童: “遮蔽”与“凸显”
        一、“故意遮蔽”的回顾
        二、“有意凸显”的新变
    第六节 “女童”:“男童化”与“美少女”
        一、“男童化”回顾
        二、“青春美少女”新变
第三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主题意蕴的新变
    第一节 情感主题: “公共情感”与“私人情感”
        一、“公共情感”的回顾
        二、“私人情感”的新变
    第二节 人性主题: “阶级性”与“普遍人性”
        一、“阶级性”的回顾
        二、“普遍人性”的显现
    第三节 苦难主题: “政治苦难”与“生命苦难”
        一、“政治苦难”的回顾
        二、“生命苦难”的新变
    第四节 成长主题: “被动成长”与“主动成长”
        一、“被动成长”的回顾
        二、“主动成长”的新变
第四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创作原则的新变
    第一节 现实主义儿童小说的回归: “革命现实主义”之外
        一、回归的开端——伤痕小说
        二、回归的深化—问题小说
        三、回归的发展——写实小说
    第二节 浪漫主义儿童小说的觉醒: “ 革命浪漫主义”之外
        一、“革命浪漫主义”的回顾
        二、浪漫主义儿童小说思潮的觉醒
    第三节 现代主义儿童小说的探索: “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
        一、意识流小说
        二、象征主义小说
        三、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儿童小说的闪现: 消费社会的影响
        一、结构的平面化与拼贴
        二、内容的反深度与戏谑
第五章 新时期儿童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变
    第一节 叙述人称与叙事视角: “单一狭窄”与“丰富多变”
        一、视角“单一狭窄”回顾
        二、视角的“丰富多变”
    第二节 时间意识与叙事时间: 时间的束缚与挣脱
        一、“时间的束缚”回顾
        二、“时间的挣脱”新变
    第三节 叙述重心与叙事结构: “故事—情节”结构与“心理—情绪”结构
        一、“故事—情节”结构的回顾
        二、“心理—情绪”结构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文学的内在之变
    第一节 新写实与新审美范式的崛起
    第二节 新历史与“重述历史”的尝试
    第三节 王朔现象与时代转折潜流的涌动
    第四节 走出新时期与八十年代文学向九十年代文学的过渡
第二章 市场经济确立与文学转型的开始
    第一节 社会文化新语境
    第二节 文学体制新状态
        一 作家身份:专业作家制到自由撰稿人的历史变迁
        二 文学期刊:体制松绑后的刊物改版潮
        三 图书出版:“单纯生产型”到“返回市场”的改革理路
        四 文学中心:“读者是上帝”对“作者为中心”的取代
    第三节 人文精神大论争与知识分子的新选择
第三章 市场化与文学创作的新变
    第一节 市场对文学新格局的渗透
        一 制造文坛热点并引领文学潮流
        二 建立“文学畅销书”的生产模式
        三 改变纯文学的写作形态
    第二节 文学的“祛魅”及其时代美学特征的转变
第四章 全球化对文学转型的促进与文学创作的突破
    第一节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
        一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的追求
        二 文化自主意识与民族身份的重建
        三 反思现代性与理性认识西方的开始
    第二节 回望传统:重新启动传统叙事资源
        一 返本求源:儒家文化的深层回归
        二 诗意之心:“古典”审美意识的再现
        三 文体创新:传统形式的现代转换
    第三节 民间本位:立足于民间的叙事视角和立场
    第四节 守护“神性”:理想精神家园的张望
第五章 走向新世纪的文学
    第一节 九十年代文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九十年代文学向新世纪文学的过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二十一世纪——告别“废纸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邮轮碎片[J]. 刘心武. 当代, 2020(04)
  • [2]华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D]. 熊瑛.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3]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J]. 海男. 作品, 2020(03)
  • [4]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 蔡志成.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5]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D]. 王建光.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D]. 王丽娜.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7]白银火车[J]. 六河. 百花洲, 2017(06)
  • [8]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D]. 胡琪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9]新时期儿童小说的创作新变研究[D]. 王艳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D]. 龙吟娇. 苏州大学, 2016(08)

标签:;  ;  ;  

21世纪——告别“废纸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