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配混站产能分析

高分子配混站产能分析

一、聚合物配制站生产能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龙宇洲[1](2021)在《超薄磨耗层配合比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荷载不断增大,造成了不同等级沥青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很快[1],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高等级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已迫在眉睫。传统公路养护施工时间长、造价高、质量差。超薄磨耗层是一种厚度为1.5cm~2.5cm的骨架嵌挤型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此施工时,乳化沥青喷洒与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同时进行[2],路面一次成型。热混合料引起乳化沥青水分蒸发,促使其快速破乳,在新旧结构层之间快速形成一层黏结性非常强的油膜。这种面层具有超长耐久、抗滑、降低噪音、减少水雾、抗车辙和造价低等优点[3]。因此,开展超薄磨耗层在不同地区的工程应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NovaChip C型级配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超薄磨耗层级配特点、间歇式沥青搅拌站的生产工艺和适应于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三种不同性能的高黏改性沥青,优选出最符合实际施工条件的目标配合比与改性沥青之间的组合类型,通过实体工程证明了其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要求,对原材料(集料和沥青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选用三组不同性能的改性沥青进行试验。为充分研究不同级配与不同沥青胶凝材料组合对混合料的影响,提出粗集料的针片状不大于5%和最大粒径16mm筛孔通过率必须达到100%的要求。(2)结合实际需要增加了2.36mm-4.75mm集料用量,确定以2.36mm筛网作为NovaChip C沥青混合料的关键筛孔。在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内,研究关键筛孔通过率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初步拟定了四组目标级配,制定了不同种类沥青胶凝材料下的级配方案,通过马歇尔、析漏和飞散试验,确定了各组不同级配方案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稳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关键筛孔变化与混合料空隙率、最佳油石比和沥青薄膜之间的关系。(3)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优缺点,筛选出最优级配。(4)将最优级配沥青混合料应用在芙蓉大道(湘潭段)快速化路面改造工程中,采用同步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磨耗层的技术要求。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按最优方案生产条件下原材料的节约数量。

赵金麟[2](2020)在《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以以具有低界面张力的十二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作为主剂,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复配,得到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以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技术指标为评价标准,对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驱油体系的驱油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以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技术要求为评价标准,实验研究表明:0.5%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最低,表面张力随着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温度在60℃下时,其界面张力随着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0.5%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最低,但结合经济条件考虑,0.4%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也已满足10-3这一超低界面张力级别;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抗盐性能较好,其中抗钙盐性能最好,不同浓度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盐水溶液的界面张力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到达一定矿化度后,其变化逐渐减缓,且仍旧可以保持较低的界面张力;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0.4%的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效果最好,随着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析水率减小,乳化能力随之增强;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溶液可将岩石润湿性改变为弱亲水性,有利于原油采收率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效果;当注入量达到0.5PV时,NSOPA复合表面活性剂化学驱油率最高可达到17.4%,有效提高了驱油采收率。

高东旭[3](2020)在《微量杂质对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文中指出聚异戊二烯橡胶是指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简称异戊橡胶(IP),又称“合成天然橡胶”,是仅次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的世界合成橡胶第三大胶种。异戊橡胶具有很多特性与天然橡胶相似,异戊橡胶具有耐磨性、弹性、耐热性和低温屈挠性等,其耐热性甚至超过了天然橡胶。异戊橡胶的优点表现为色泽浅、纯度高、流动性好、质量均一,大大缩减了塑炼时间,混炼加工过程简单,膨胀和收缩小并有拉伸倾向等。但是,天然橡胶在生胶强度、粘着性、加工性能以及硫化胶的抗撕裂强度、耐疲劳性这几个方面等均稍高于异戊橡胶;异戊橡胶的顺式-1,4-结构含量(92%98%)低于天然橡胶(>98%);结晶性能低于天然橡胶;相对分子质量低于天然橡胶,并且带部分支链和凝胶。异戊二烯聚合度一直以来作为衡量异戊二烯橡胶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受杂质含量的影响较大,其杂质含量控制范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分别通过2-甲基-1-丁烯-3-炔,顺-2-戊烯作为杂质配制不同含量范围的2-甲基-1-丁烯-3-炔,顺-2-戊烯的己烷溶液,分别将已配制好的杂质溶液通过气相色谱准确定量,将不同浓度2-甲基-1-丁烯-3-炔,顺-2-戊烯分别掺入到异戊二烯中,加入稀土烷基铝混合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产物经干燥后称量质量,引入不同含量杂质,通过异戊二烯橡胶的转化率,顺式-1,4-结构含量,分子量及分布等结果,探究2-甲基-1-丁烯-3-炔,顺-2-戊烯对异戊二烯橡胶聚合的影响。本文成功制备了含2-甲基-1-丁烯-3-炔的异戊二烯橡胶和含顺-2-戊烯的异戊二烯橡胶,通过对2-甲基-1-丁烯-3-炔及顺-2-戊烯含量的改变影响异戊二烯橡胶的顺式-1,4-结构含量,分子量及分布,进而能够显着提升聚异戊二烯橡胶的聚合度。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2-甲基-1-丁烯-3-炔作为杂质存在直接影响异戊二烯橡胶的分子结构,从而导致异戊二烯橡胶性质明显的变化,在异戊二烯单体橡胶中,2-甲基-1-丁烯-3-炔含量控制在5.3×10-6(g/ml)以下对其聚合度影响不大。通过实验我们认为在异戊二烯单体橡胶中,顺-2-戊烯作为杂质,随其含量的增加,异戊二烯单体橡胶的聚合度降低。

赵显丰[4](2019)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聚丙烯酰胺(PAM)在很多的研究领域内均得到普遍的应用,比如工业生产、废水治理等。可是它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为了弥补它的某些缺点从而让它具有更多的使用性能,人们将具有优异性能的不同单体和AM进行聚合。文章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聚合单体,经由复合引发体系引发聚合,从而制备了AM类聚合物:如阴离子类的P(AM-AMPS)产品、阳离子类的P(AM-DAC)产品、两性类的P(AM-AMPS-DAC)产品。探究了引发剂、单体、温度、pH等对聚合工艺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通过红外(FT-IR)与核磁(1H-NM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将获得的聚合产品在污水中进行絮凝实验,探究了其絮凝特性。以下为所研究内容的概述:首先,以AM与AMPS为反应单体,在复合引发体系的作用下制备了阴离子类的P(AM-AMPS)产物。考察了各个工艺参数,如引发剂、单体、AMPS、温度、pH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聚合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0.028%,偶氮引发剂0.09%,单体的用量30%,AMPS的用量10%,初引发温度为5°C,pH为7-8,特性黏数达1276 mL/g(分子量为6.11×106 g/mol)以上。通过对FT-IR、1H-NMR的研究可以肯定,制备的是P(AM-AMPS)聚合物。在用高岭土悬浮液模拟污水探究其絮凝特性时,将聚合氯化铝(PAC)(60 mg/L)以及阴离子P(AM-AMPS)(30 mg/L)复配时,上清液的透过率达93.99%以上,适宜的pH区间为7-9。其次,以AM与DAC为反应单体,制备了阳离子P(AM-DAC)聚合物。探究了各个工艺参数,如引发剂、单体、DAC、温度、pH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聚合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量0.01%,偶氮引发剂量0.06%,单体的用量25%,DAC的用量30%,初引发温度为5°C,pH为7-8,特性黏数达1560mL/g(分子量7.86×106 g/mol)以上。通过对FT-IR、1H-NMR的研究可以肯定,制备的是P(AM-DAC)产品。在用高岭土悬浮液模拟污水探究其絮凝特性时,阳离子P(AM-DAC)共聚物加入量达到20 mg/L时,上清液的透过率达97.76%以上;在用实际工业污水进行絮凝实验时,将阳离子P(AM-DAC)(80 mg/L)以及PAC(110 mg/L)复配使用时,色度的去除率达73.9%以上,COD的去除率达59.92%以上,适宜的pH区间为5-7。最后,用AM、AMPS、DAC三种物质为反应单体,制备了两性P(AM-AMPS-DAC)聚合物。探究了各个工艺参数,如引发剂、单体、AM、AMPS与DAC的比例、温度、pH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聚合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量0.02%,偶氮引发剂量0.08%,单体的用量25%,AM:AMPS:DAC为90:6:4,初引发温度为5°C,pH为7-8,特性黏数达1400 mL/g(分子量6.86×106g/mol)以上。通过对FT-IR、1H-NMR的研究可以肯定,制备的是聚合物P(AM-AMPS-DAC)。在用高岭土悬浮液模拟污水探究其絮凝特性时,将PAC(30mg/L)和两性P(AM-AMPS-DAC)(30 mg/L)复配使用时,上清液透光率能够超过90%;在用实际工业污水进行絮凝实验时,将P(AM-AMPS-DAC)(50 mg/L)和PAC(60 mg/L)复配时,色度的去除率能达58.47%以上,COD的去除率能达45.84%以上,适宜的pH范围区间为1-9。

马鑫[5](2019)在《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低渗、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新热点。目前,压裂改造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必备手段,通过压裂改造可以增强非常规油气储层的渗流能力,使油气井能够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从而提高油气井的生产能力。但是,压裂液及其残留物极易引起储层的严重污染和堵塞,极大地影响压裂效果和油气产量。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其酶修复技术是本文提出的一种新型压裂液伤害治理技术,其原理是针对胍胶压裂液的易生物降解特征,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繁殖、运移和代谢,通过微生物及其酶在裂缝中对胶团、残渣、滤饼等不溶性压裂液残留物的降解作用,促进压裂液残留物降解和返排,从而提高裂缝和基质的渗流能力,最终达到改善压裂开发效果和提高油气产量的目的。微生物对储层多孔介质的修复技术非常复杂,合理认识和科学描述其技术方法和修复机制是决定微生物修复储层压裂液伤害技术应用前景的关键。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分析了胍胶压裂液的理化性质,探索出提高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新方法,并依此设计出以胍胶为唯一碳源的耐温型微生物培养基进行胍胶降解菌的分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起胍胶降解菌的菌种体系,并结合储层环境特征深入研究了储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研究了微生物以胍胶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特征;其次,通过胍胶降解菌的产酶曲线筛选胍胶降解酶的高产菌株,分离制取粗酶制剂,研究其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优化产酶菌的产酶条件,再结合储层环境特征深入研究了储层环境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然后,通过微生物降解过程中胍胶的理化性质的变化揭示了微生物降解胍胶压裂液的生化机理,并通过酶降解过程中胍胶的理化性质的变化阐述了酶降解胍胶压裂液的生化机理,根据压裂液伤害形成的主要成因,通过对微生物及其酶降解胍胶残渣过程中残渣总量和残渣粒径的变化研究微生物及酶对胍胶压裂液残渣储层伤害的修复机理,并通过微生物及酶降解胍胶滤饼的过程中胍胶滤饼厚度和滤饼脱附的分析,研究微生物及酶对胍胶压裂液滤饼储层伤害的修复机理;最后,构建PDMS微流控微观模型,通过有无胍胶降解酶时微观模型上注入压力变化研究胍胶降解酶在孔隙中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作用,通过人造岩心实验模拟压裂液伤害的形成过程和微生物及酶的修复过程,评价微生物及酶对储层压裂液伤害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胍胶溶液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随胍胶浓度的增加溶液粘度呈指数增长,其胍胶具有可生物降解、易热降解的特点;胍胶具有热不稳定性,温度超过85℃胍胶迅速降解,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磷酸盐可显着提高胍胶的热稳定性,使高温处理后的胍胶保持较高的平均分子量,且晶型结构、化学结构、交联性能等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分离获得27株胍胶降解菌,筛选其中5株作为高效胍胶降解菌分别为Bacillus aerius(3-2)、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CGS)、Bacillus sonorensis(XSJ)、Anoxybacillus rupiensis(M1)、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S1),胍胶可作为其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其最适温度和p H值可为50-70℃和4.84-11.00之间;细菌在胍胶中的生长曲线显示微生在胍胶中具有较高的生长量和较长的延滞期。筛选Bacillus aerius(3-2)为高效胍胶降解酶产酶菌,其最高产酶活性可达到3.4 U,最佳产酶时间为22 h;胍胶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可显着影响酶促反应速率;胍胶降解酶为典型的胞外诱导酶,胍胶、淀粉等均可作为产酶碳源,有机氮源的产酶量较高,最佳产酶p H为6.0-7.0;该酶适应于30-80℃、p H值4.0-8.0的应用环境中,对胍胶及其衍生物具有催化专一性;Ba2+对该酶具有激活作用,而对高浓度的地层水、高浓度的戊二醛杀菌剂和高浓度的交联剂较敏感。微生物和酶均可显着降低胍胶的表观粘度和平均分子量;胍胶的微生物降解产物为小分子胍胶、少量的还原糖以及CO2等气体;酶逐级降解胍胶为小分子胍胶、寡糖、二糖直至还原糖;微生物及酶可有效降解胍胶残渣,残渣总质量和残渣粒径显着下降;微生物及酶可有效降解胍胶滤饼,滤饼厚度显着下降,滤饼的脱附效果明显;胍胶降解酶可有效降解孔隙中的胍胶压裂液以及清除残留在孔隙中的压裂液;5种细菌的对压裂液伤害后的岩心均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岩心的恢复率为43.46%-96.57%。其中菌株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CGS)修复效果最高,其恢复率在85%以上,酶3-2的岩心恢复率为73.93%-94.18%,验证了微生物及酶修复储层压裂液伤害的科学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

李龙[6](2019)在《工业化溶聚丁苯原料前处理对聚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丁苯橡胶的聚合方式主要分为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方式。生产的丁苯橡胶分别被称为溶聚丁苯和乳聚丁苯。溶聚丁苯由于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能够制造能耗低、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轮胎,其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本文进行了工业化溶聚丁苯原料前处理对聚合的影响研究。比较了实验室常用的原料精制方式效果。优化了工业化溶聚丁苯原料前处理方法。完成600L聚合釜中试规模的多次聚合实验,获得了力学性能良好的线型溶聚丁苯橡胶。结果表明:1.环己烷经过活化后分子筛净化至少一周后,或者用金属钠丝净化至少十天了后基本满足聚合要求。先使用分子筛浸泡,然后再用金属钠丝净化,可以缩短净化处理周期。当环己烷单位杂质含量低于0.6×10-3mmol/g左右且杀杂现象正常时,聚合可以正常进行。2.采用氧化铝动态吸附、高纯氮气吹扫的精制处理方式可以代替常压蒸馏处理方式。同样可获得杂质含量低的环己烷。经过约6h的氧化铝动态吸附循环净化处理,环己烷(约624kg)的水分会低于50ppm。再经过约4h的循环处理,和约2h的高纯氮气吹扫净化处理,环己烷的“杀杂量”降低至0.6×10-3mmol/g以下,符合聚合要求。气相测试结果表明,与经过蒸馏处理的环己烷样品相比,新工艺处理的环己烷也可以达到较高的纯度99.92%。3.使用氢化钙除水、减压蒸馏脱杂的处理工艺可以对苯乙烯进行有效的精制。单位杀杂增量控制在低于0.3×10-33 mmol/g,且杀杂现象正常时,聚合可以正常进行。但是氢化钙吸水后也会产生氢气,大量使用氢化钙具有危险性。减压蒸馏操作对设备和操作工艺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成本较高。4.使用氧化铝动态吸附代替减压蒸馏处理方式,可以脱除苯乙烯含有的阻聚剂。获得可用于聚合生产的苯乙烯。含有阻聚剂的工业级苯乙烯(共计540kg),加入精制处理合格的环己烷,配制成苯乙烯-环己烷溶液。在经过累计氧化铝动态吸附循环16h,以及高纯氮气吹扫7h后,苯乙烯单位杀杂量可以降至1.8×10-3mmol/g。虽然高于预期值(1.5×10-3mmol/g),但是也可用于大规模聚合生产。5.丁油中的杂质则主要来自于环己烷,少量为丁二烯自身的杂质(主要为二聚体等物质)。采用和环己烷相同的“杀杂”分析操作。丁二烯单位杀杂增量低于0.4×10-3mmol/g且杀杂现象正常时,聚合可以正常进行。使用精制合格的环己烷配制的丁油就可以满足聚合实验的要求。6.氧化铝对丁二烯的吸收能力很强,48h后,丁二烯含量下降了4.55个百分点。而重复使用的氧化铝对丁二烯的吸收能力会相对弱一些,48h后,丁二烯含量下降了1个百分点;72h后,丁二烯含量下降了1.6个百分点;并在8d后,丁二烯含量开始保持稳定。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丁油中的杂质含量也在下降,相应颜色的杀杂数值也在不断降低。7.不能直接向工业级苯乙烯中加入氧化铝浸泡吸附杂质脱除阻聚剂。需要配制成苯乙烯-环己烷溶液,然后使用氧化铝浸泡处理,吸附杂质,脱除阻聚剂。8.较大规模(600L聚合釜)的聚合实验对于原料杂质的含量要求低于小规模(250ml,2L)的聚合实验要求。工业化聚合生产对于原料杂质的容忍度更高一些。原料中杂质含量高于小规模聚合实验的标准要求时,大规模(600L聚合釜)的聚合实验依然能够顺利进行。本次中试实验共进行了多次600L釜聚合实验。经上述精制方式处理完成的原料可以用于溶聚丁苯橡胶工业化生产,获得——Mn为20万至25万的线性溶聚丁苯橡胶。证明了前述对环己烷、苯乙烯等工业级原料的精制处理方式可以满足中试规模聚合生产的要求。聚合产物的苯乙烯结构含量和丁二烯1,2结构含量也达到了预期的数值。聚合产物的物理性能接近锦湖公司产品SSBR6270和朗盛公司产品5025-2。这表明新工艺精制处理的原料也能够满足对保证聚合产物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原料精制新工艺可以代替工业生产上常用的蒸馏(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处理工艺。

舒政,陶刚,赵文森,陈文娟,崔盈贤[7](2018)在《海上平台提高母液配制浓度减小配注系统总体积的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海上平台空间狭小,大型注聚工作站和配注设备使用受限,因此减小海上平台配注系统总体积是海上油田实现大规模注聚必须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减小配注系统体积的能力有限,且会造成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和线性聚合物(FP3640C)为研究对象,实验分析了母液配制浓度对基本溶解时间、注入液黏度、配注系统总体积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母液配制浓度越高,其基本溶解时间越短,注入液黏度变化不大,说明提高母液配制浓度是可行的;提高聚合物母液配制浓度,可以大幅度减小配注系统的总体积,以聚合物溶液日注入量4 100 m3为例,母液配制浓度由5 000 mg/L提高至15 000 mg/L时,配注系统总体积可减小60.8%~65.1%,从而缩小配注系统的总规模、减轻平台承重。本文研究结果为海上平台聚合物溶液的配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任一林[8](2018)在《乳酸共聚酯的微生物合成及高密度发酵盐单胞菌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聚乳酸(PLA)是一类典型的生物聚酯,传统的合成方式包括生物发酵和化学聚合两步,即微生物发酵获得的乳酸经过催化剂介导的化学催化聚合形成PLA。PLA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乃至日常生活用品行业,但也存在着材料延展性差、含有重金属残余等缺陷,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与此同时,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并在胞内聚集的碳源和能源物质,具有生物可再生、生物可降解的特性。由于合成PHA的单体结构多样,不同类型的PHA材料学性质迥异。因此,将乳酸(LA)与不同种类的PHA单体分子共聚,可以改善PLA或者PHA的性能。此外,高昂的成本是限制生物发酵技术与传统化工技术竞争市场份额的重要阻碍,高密度发酵技术在增加发酵体积和过程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单位体积产量,降低了发酵成本,应用意义明显。本论文通过点突变施氏假单胞菌的PHA聚合酶,构建了同时具有LA聚合活性和其他3-羟基脂肪酸(3-HA)聚合活性的PHA聚合酶PhaC1Ps(E130D S325T S477G Q481K)。以重组大肠杆菌为宿主,表达该突变的PHA聚合酶以及3-羟基丙酰辅酶A甘油合成途径所需基因、3-羟基丁酰辅酶A和乳酰辅酶A葡萄糖合成途径所需基因,第一次合成了新型共聚物P(LA-co-3HB-co-3HP),缩写为PLBP。通过调节底物的比例和宿主菌株的代谢改造,我们实现了PLBP共聚物的组分可调。调节PLBP共聚物的单体组成可以调控共聚物的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为了进一步降低PLBP以及其他生物材料的生产成本,我们构建一株高密度发酵菌株Halomonas bluephagenesis TDHCD-R3。利用突变的DNA聚合酶III的ε亚基,构建了全基因组的随机突变系统;以“人工高密度”培养条件下积累的次级代谢产物作为筛选压力,我们搭建了高密度发酵菌株的筛选系统。构建的高密度菌株H.bluephagenesis TDHCD-R3具有良好的乙酸、甲酸、乳酸以及乙醇耐受。在此基础上过表达优化后的phaCAB操纵子,得到了PHA高产菌株H.bluephagenesis TDHCD-R3-8-3,该菌株摇瓶发酵细胞干重可达14.83 g/L,PHA含量94.46 wt%;7-L放大发酵中干重超过90 g/L,PHA接近80 wt%,相比于出发菌株优势明显。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9](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赵忠山,李学军,李玉春,杨清民,李娜[10](2016)在《技术标准化助推聚驱地面工程研究成果有形化》文中研究指明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做好现有成熟先进技术有形化工作,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推动科技成果内部共享和外部商业化应用"的原则及要求,大庆油田系统开展了技术有形化工作。通过系统开展技术标准化工作,形成标准规范14项,完成标准化设计定型图文件1249套,形成产业化产品31项,推进了科研成果的有形化,在大庆油田78个聚合物驱工业开发区块中进行了推广应用,通过应用标准化设计,节省工程投资7.79亿元。

二、聚合物配制站生产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配制站生产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超薄磨耗层配合比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及研究状态
        1.2.1 超薄磨耗层国外研究状况
        1.2.2 超薄磨耗层国内研究状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薄磨耗层原材料选择
    2.1 粗集料
        2.1.1 粗集料的物理性能
        2.1.2 粗集料级配
    2.2 细集料
        2.2.1 细集料的物理性能
        2.2.2 细集料级配
    2.3 矿粉
    2.4 沥青胶结料
    2.5 乳化沥青
    2.6 本章小结
3 超薄磨耗层配合比设计
    3.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
        3.1.1 四种不同类型骨架嵌挤结构混合料
    3.2 确定目标空隙率和关键筛网
    3.3 目标级配的确定
        3.3.1 初始级配试验
        3.3.2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试验
        3.3.3 初始目标级配确定
    3.4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4.1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3.4.2 最佳沥青用量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研究
    4.1 高温稳定性
        4.1.1 高温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4.1.2 总结与分析
    4.2 低温抗裂性
        4.2.1 低温抗裂性的研究方法
        4.2.2 结论分析
    4.3 水稳定性
        4.3.1 水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4.3.2 结论分析
    4.4 抗滑性能
        4.4.1 抗滑性能研究方法
        4.4.2 总结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超薄磨耗层实体工程应用
    5.1 工程概况
    5.2 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设备及施工工艺
    5.3 超薄磨耗层Novachip C型生产配合比设计
    5.4 试验路段铺设及路用性能检测
    5.5 芙蓉大道(湘潭段)快速化改造超薄磨耗层施工
    5.6 超薄磨耗层的成本控制及经济效应
        5.6.1 成本控制
        5.6.2 经济效应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
        1.2.2 化学驱技术在低渗油藏的运用
    1.3 表面活性剂驱概述
        1.3.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质
        1.3.2 三次采油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
        1.3.3 常用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1.3.4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3.5 低渗透油藏用表面活性剂驱的应用及发展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复合表面活性剂筛选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2.2.2 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2.3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筛选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
        2.3.2 温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的表面张力影响
        2.3.3 无机盐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表面张力的影响
        2.3.4 浓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的影响
        2.3.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随时间的变化
        2.3.6 矿化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的影响
        2.3.7 温度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界面张力的影响
        2.3.8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筛选
        2.3.9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油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表面张力实验
        3.2.3 界面张力实验
        3.2.4 乳化实验
        3.2.5 驱油实验
        3.2.6 润湿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张力性能评价
        3.3.2 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3.3.3 乳化性能评价
        3.3.4 润湿性能评价
        3.3.5 NSOPA和地层水的配伍性评价
        3.3.6 复合表面活性剂NSOPA体系的驱油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微量杂质对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异戊橡胶简介
        1.2.1 锂系异戊橡胶材料简介
        1.2.1.1 锂系异戊橡胶反应机理
        1.2.1.2 锂系异戊橡胶生产工艺及特点
        1.2.1.3 锂系异戊橡胶产品特点及用途
        1.2.2 钛系异戊橡胶材料简介
        1.2.2.1 钛系异戊橡胶反应机理
        1.2.2.2 钛系异戊橡胶生产工艺及特点
        1.2.3 稀土异戊橡胶材料简介
        1.2.3.1 国外稀土异戊橡胶研究进展
        1.2.3.2 国内稀土异戊橡胶研究进展
        1.2.3.3 稀土异戊橡胶反应机理
        1.2.3.4 稀土异戊橡胶生产工艺及特点
        1.2.3.5 稀土异戊橡胶产品特点及用途
    1.3 国内外异戊橡胶生产情况
        1.3.1 国外生产情况
        1.3.2 国外异戊橡胶供需现状
        1.3.3 国内生产情况
        1.3.4 国内异戊橡胶供需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2-甲基-1-丁烯-3-炔杂质对异戊二烯橡胶聚合度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高含量2-甲基-1-丁烯-3-炔掺杂的异戊二烯橡胶的合成
        2.2.2.1 配置含高含量的2-甲基-1-丁烯-3-炔的己烷混合溶液
        2.2.2.2 掺杂高含量的2-甲基-1-丁烯-3-炔杂质的异戊二烯聚合实验
        2.2.2.3 测试与分析
        2.2.2.3.1 聚合转化率的测定
        2.2.2.3.2 粘度及分子量的测定
        2.2.2.4 结果与讨论
        2.2.2.4.1 掺杂高含量2-甲基-1-丁烯-3-炔异戊二烯橡胶转化率
        2.2.2.4.2 掺杂高含量2-甲基-1-丁烯-3-炔异戊二烯橡胶特性粘数及顺式-1,4-结构含量
        2.2.3 低含量2-甲基-1-丁烯-3-炔掺杂的异戊二烯橡胶的合成
        2.2.3.1 配置低含量的2-甲基-1-丁烯-3-炔的己烷混合溶液
        2.2.3.2 掺杂低含量的2-甲基-1-丁烯-3-炔杂质的异戊二烯聚合实验
        2.2.3.3 测试与分析
        2.2.3.4 结果与讨论
        2.2.3.4.1 掺杂低含量2-甲基-1-丁烯-3-炔异戊二烯橡胶转化率
        2.2.3.4.2 掺杂低含量2-甲基-1-丁烯-3-炔异戊二烯橡胶顺式-1,4-结构含量
        2.2.4 掺杂不同含量2-甲基-1-丁烯-3-炔异戊二烯胶分子量分布及GPC曲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顺-2-戊烯杂质对异戊二烯橡胶聚合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2 高含量顺-2-戊烯掺杂的异戊二烯橡胶的合成
        3.2.2.1 配置高含量顺-2-戊烯的的己烷混合溶液
        3.2.2.2 掺杂高含量的顺-2-戊烯杂质的异戊二烯聚合实验
        3.2.2.3 测试与分析
        3.2.2.4 结果与讨论
        3.2.2.4.1 掺杂高含量顺-2-戊烯异戊二烯橡胶转化率
        3.2.2.4.2 掺杂高含量顺-2-戊烯异戊二烯橡胶GPC曲线
        3.2.3 低含量顺-2-戊烯掺杂的异戊二烯胶的合成
        3.2.3.1 配置低含量的顺-2-戊烯的己烷混合溶液
        3.2.3.2 掺杂低含量的顺-2-戊烯杂质的异戊二烯聚合实验
        3.2.3.3 测试与分析
        3.2.3.4 结果与讨论
        3.2.3.4.1 掺杂低含量顺-2-戊烯的异戊二烯橡胶转化率
        3.2.3.4.2 掺杂低含量顺-2-戊烯的异戊二烯橡胶顺式-1,4-结构含量
        3.2.3.4.3 掺杂低含量顺-2-戊烯的异戊二烯胶分子量分布及GPC曲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聚丙烯酰胺的概述
        1.2.1 聚丙烯酰胺的定义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1.2.2.1 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2.2.2 支化型和交联型聚丙烯酰胺
        1.2.2.3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
    1.3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1.3.1 水溶液聚合
        1.3.2 反相乳液聚合
        1.3.3 反相微乳液聚合
        1.3.4 分散聚合
        1.3.5 悬浮聚合
        1.3.6 其他聚合方法
    1.4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1.4.1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2 在造纸中的应用
        1.4.3 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1.4.4 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5 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
        1.5.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1.5.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1.5.3 两性聚丙烯酰胺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第2章 阴离子P(AM-AMPS)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4 转化率的测定
        2.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2.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2.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2.2.8 絮凝性能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2 V-50 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3 单体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4 AMPS含量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5 初引发温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6 pH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7 最佳配比的确认
    2.4 阴离子P(AM-AMPS)的表征
        2.4.1 红外光谱表征
        2.4.2 核磁氢谱表征
    2.5 絮凝实验
        2.5.1 P(AM-AMPS)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2.5.2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2.5.3 pH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阳离子P(AM-DAC)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4 转化率的测定
        3.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3.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3.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3.2.8 絮凝性能测定
        3.2.8.1 高岭土絮凝
        3.2.8.2 污水絮凝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2 V-50 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3 单体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4 DAC含量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5 初引发温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6 pH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7 最佳配比的确认
    3.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P(AM-DAC)的表征
        3.4.1 红外光谱表征
        3.4.2 核磁氢谱表征
    3.5 絮凝实验
        3.5.1 高岭土絮凝实验
        3.5.1.1 P(AM-D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3.5.1.2 pH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3.5.2 污水絮凝实验
        3.5.2.1 P(AM-D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3.5.2.2 P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3.5.2.3 pH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两性P(AM-AMPS-DAC)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2.4 转化率的测定
        4.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4.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4.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4.2.8 絮凝性能测定
        4.2.8.1 高岭土絮凝
        4.2.8.2 污水絮凝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2 V-50 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3 单体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4 AM含量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5 AMPS与 DAC的配比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6 初引发温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7 pH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8 最佳配比的确认
    4.4 两性聚丙烯酰胺 P(AM-AMPS-DAC)的表征
        4.4.1 红外光谱表征
        4.4.2 核磁氢谱表征
    4.5 絮凝实验
        4.5.1 高岭土絮凝实验
        4.5.1.1 P(AM-AMPS-D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1.2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1.3 pH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2 污水絮凝实验
        4.5.2.1 P(AM-AMPS-D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4.5.2.2 P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4.5.2.3 pH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目前存在问题
    5.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胍胶压裂液及其储层伤害的形成
        1.2.2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技术的研究进展
        1.2.3 储层压裂液伤害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2.4 微生物修复储层胍胶压裂液伤害技术的提出
        1.2.5 微生物及酶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1.2.6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胍胶降解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生化特性研究
    2.1 胍胶的基本性质
        2.1.1 胍胶的基本理化性质
        2.1.2 胍胶溶液的配制与提纯
        2.1.3 胍胶溶液的流变性质
    2.2 微生物胍胶培养基的热稳定性提高
        2.2.1 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评价方法
        2.2.2 温度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2.2.3 磷酸盐种类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2.2.4 磷酸盐浓度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2.2.5 磷酸盐和p H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交互影响
        2.2.6 耐温型胍胶压裂液的化学表征实验研究
        2.2.7 耐温型胍胶微生物培养基的制作
    2.3 胍胶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实验研究
        2.3.1 分离筛选及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
        2.3.2 细菌分离筛选结果
        2.3.3 菌落及细胞形态特征
        2.3.4 生理生化特征
        2.3.5 16S rDNA序列分析
    2.4 胍胶降解菌的生长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4.1 碳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2 氮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3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4 p 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5 矿化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5 胍胶降解菌的生长曲线实验研究
        2.5.1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动力学原理
        2.5.2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2.5.3 胍胶降解菌的生长曲线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胍胶降解菌的产酶分析及酶促反应特征
    3.1 胍胶降解菌的产酶分析
        3.1.1 粗酶制剂的制备
        3.1.2 胍胶降解酶的酶活性测定方法
        3.1.3 胍胶降解菌的优势产酶菌筛选
    3.2 胍胶降解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3.2.1 酶的分类与性质
        3.2.2 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
        3.2.3 酶降解胍胶过程中酶的降粘效率测定
        3.2.4 胍胶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2.5 酶浓度对酶反应速率影响
    3.3 产酶菌的产酶条件优化
        3.3.1 碳源对产酶效率的影响
        3.3.2 氮源对产酶效率的影响
        3.3.3 p H值对产酶效率的影响
    3.4 胍胶降解酶的酶促反应影响因素
        3.4.1 温度及p H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2 底物种类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3 酶用量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4 地层水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5 金属离子Ba~(2+)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6 杀菌剂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7 交联剂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生物及酶修复储层胍胶压裂液伤害的机理研究
    4.1 微生物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
        4.1.1 胍胶溶液的粘度变化
        4.1.2 胍胶的平均分子量变化
        4.1.3 降解液的液相组分变化
        4.1.4 降解液的还原糖浓度变化
        4.1.5 产生气的气相组分变化
        4.1.6 微生物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分析
    4.2 酶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
        4.2.1 胍胶溶液的流变性质变化
        4.2.2 胍胶的平均分子量变化
        4.2.3 酶降解液的液相组分变化
        4.2.4 酶降解液的还原糖浓度变化
        4.2.5 酶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分析
    4.3 胍胶压裂液残渣对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
        4.3.1 胍胶残渣的形成
        4.3.2 胍胶残渣储层伤害的形成机理
        4.3.3 降解残渣过程中残渣总量变化
        4.3.4 降解过程中残渣粒径变化
        4.3.5 胍胶残渣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分析
    4.4 胍胶压裂液滤饼对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
        4.4.1 胍胶滤饼储层伤害的形成机理
        4.4.2 微生物降解滤饼时滤饼厚度的变化
        4.4.3 微生物及酶对滤饼的脱附作用
        4.4.4 胍胶滤饼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分析
    4.5 微生物对岩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4.5.1 微生物修复处理后岩心的相渗曲线
        4.5.2 微生物菌液处理后岩石的表面润湿性变化
        4.5.3 微生物对储层岩石表面性质的影响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生物及酶修复储层压裂液伤害的物模实验研究
    5.1 油藏多孔介质及细菌的结构特点
    5.2 胍胶降解酶对微观模型注入压力的影响实验研究
        5.2.1 微流控微观模型的构建
        5.2.2 实验流程与原理
        5.2.3 酶-压裂液混合加入对微观模型注入压力的影响
        5.2.4 酶-压裂液交替加入对微观模型注入压力的影响
    5.3 胍胶压裂液岩心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实验研究
        5.3.1 岩心基本情况
        5.3.2 实验流程与方法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工业化溶聚丁苯原料前处理对聚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溶聚丁苯橡胶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1.2 溶聚丁苯橡胶的工业化状况
        1.2.1 溶聚丁苯橡胶在国外的工业化发展状况
        1.2.2 溶聚丁苯橡胶在国内的工业化发展状况
    1.3 溶聚丁苯橡胶生产过程中杂质的影响
    1.4 溶聚丁苯橡胶的工业化生产中原材料的精制方式
    1.5 实验室内溶聚丁苯橡胶聚合原材料前处理的几种方式
    1.6 论文选题的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小瓶规模聚合实验的试剂精制处理
        2.1.1 反应系统的预处理
        2.1.2 实验试剂的预处理
    2.2 中试规模聚合试验的原料精制处理
        2.2.1 中试规模聚合试验的原料和辅料
        2.2.2 中试聚合实验基本流程
    2.3 测试与分析
        2.3.1 溶聚丁苯聚合实验“杀杂”分析方法
        2.3.2 气相色谱
        2.3.3 微观结构与共聚组成的测试
        2.3.4 分子量及其分布测试
        2.3.5 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
第3章 结果讨论
    3.1 试剂杂质对聚合实验的影响
        3.1.1 环己烷中杂质的影响及处理工艺对比
        3.1.2 苯乙烯中杂质的影响及处理工艺对比
        3.1.3 丁二烯中杂质的影响
        3.1.4 正丁基锂中杂质的影响
        3.1.5 叔丁基氧钾中杂质的影响
        3.1.6 结构调节剂中杂质的影响
    3.2 氧化铝吸附工艺对原料的影响
        3.2.1 丁二烯浸泡处理实验
        3.2.2 苯乙烯及聚合液浸泡处理实验
    3.3 中试规模聚合试验原材料精制处理方式优化探究
        3.3.1 环己烷的净化处理方式优化
        3.3.2 丁二烯的净化处理方式优化
        3.3.3 苯乙烯的净化处理方式优化
    3.4 聚合液实际应用效果
    3.5 力学性能对比
        3.5.1 中试聚合产品与锦湖公司产品SSBR6270 进行对比
        3.5.2 中试聚合产品与德国朗盛公司的5025-2 进行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海上平台提高母液配制浓度减小配注系统总体积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条件
    1.2 实验方法
        1.2.1 基本溶解时间测定
        1.2.2 注入液黏度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母液配制浓度对基本溶解时间的影响
    2.2 母液配制浓度对注入液黏度的影响
    2.3 母液配制浓度对聚合物配注系统总体积的影响
        2.3.1 配液总量的影响
        2.3.2 分散装置体积的影响
        2.3.3 熟化罐体积的影响
        2.3.4 对配注系统总体积的影响
3 结论

(8)乳酸共聚酯的微生物合成及高密度发酵盐单胞菌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生物聚酯概述
        1.1.1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
        1.1.2 PHA简介及分类
        1.1.3 PHA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1.1.4 PLA的分类和性质
        1.1.5 PHA及 PLA的应用
    1.2 PHA和 PLA的生产
        1.2.1 PHA生物合成途径分类
        1.2.2 聚3-羟基丁酸(P3HB)的生物合成
        1.2.3 聚3-羟基丙酸(P3HP)及其共聚酯的生物合成
        1.2.4 PLA及 P(LA-HA)共聚酯的合成
    1.3 盐单胞菌TD01 与下一代工业技术(NGIB)
        1.3.1 嗜盐微生物概述
        1.3.2 下一代工业技术(NGIB)与盐单胞菌TD01 的遗传改造
        1.3.3 盐单胞菌TD01 作为生产平台合成多种产品
    1.4 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用菌种和质粒
        2.1.2 分子生物学试剂及试剂盒
        2.1.3 常用生化试剂
        2.1.4 DNA分子量标准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菌种保存方法
        2.3.2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2.3.3 培养方法
        2.3.4 分子生物学操作方法
        2.3.5 荧光定量PCR测定mRNA丰度
        2.3.6 理化分析方法
第3章 PLA聚合酶的筛选及其P(LA-co-3HB)生物合成
    3.1 研究背景
    3.2 施氏假单胞菌PhaC的改造和PLA合成途径的构建
        3.2.1 施氏假单胞菌PHA聚合酶基因phaC的克隆
        3.2.2 施氏假单胞菌PHA聚合酶PhaC的改造
        3.2.3 PLA合成质粒的构建与最优PhaC的筛选
    3.3 突变酶与已有聚合酶活性的比较
    3.4 PLA合成系统的优化
        3.4.1 P(LA-HA)共聚物生产宿主的筛选
        3.4.2 PLA合成质粒的优化
        3.4.3 LA浓度对于PLA合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LA-co-3HB-co-3HP)三聚物的生物合成
    4.1 研究背景
    4.2 P3HP合成通路的构建
        4.2.1 P3HP甘油合成途径的构建
        4.2.2 P3HP合成质粒的验证与优化
    4.3 P(LA-co-3HB-co-3HP)三聚物的合成
        4.3.1 P(LA-co-3HB-co-3HP)合成菌株的构建
        4.3.2 P(LA-co-3HB-co-3HP)均聚物组分含量的调节
    4.4 P(LA-co-3HB-co-3HP)均聚物的性能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密度发酵平台菌H.Bluephagenesis的构建与PHA的生产
    5.1 研究背景
    5.2 高密度发酵筛选系统的搭建与高密度菌株的筛选
        5.2.1 盐单胞菌TD01 高密度发酵毒性代谢产物积累情况
        5.2.2 高密度发酵进化起始菌株的构建
        5.2.3 高密度发酵盐单胞菌H.Bluephagenesis的筛选
    5.3 互补质粒表达系统过表达phaCAB操纵子提高PHA生产能力
    5.4 高密度发酵菌株的7-L放大发酵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讨论与展望
        6.2.1 PLBP共聚物中LA比例的提升
        6.2.2 低成本生产PLBP聚合物
        6.2.3 利用高密度发酵盐单胞菌TDHCD-R3 生产多种产品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2.1 聚乙烯(PE)
    2.2 聚丙烯(PP)
    2.3 聚氯乙烯(PVC)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3 工程塑料
    3.1 尼龙(PA)
    3.2 聚碳酸酯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4 特种工程塑料
    4.1 聚苯硫醚(PPS)
    4.2 聚醚砜(PESU)
    4.3 聚芳醚酮(PAEK)
    4.4 液晶聚合物(LCP)
5 热固性树脂
    5.1 酚醛树脂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5.1.4 结语
    5.2 聚氨酯(PU)
        5.2.1 全球投资近况
        5.2.2 聚氨酯原材料
        5.2.3 建筑节能
        5.2.4 汽车用聚氨酯
        5.2.5 医用聚氨酯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5.2.8 小结
    5.3 环氧树脂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5.3.1. 1 双酚A(BPA)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5.3.4 新产品[153-159]
        5.3.5 应用领域发展
        5.3.5. 1 涂料[161-183]
        1)管道及储罐
        2)建筑
        3)汽车
        4)船舶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1)汽车
        2)石墨烯/航空航天
        3)船舶
        4)运动器材
        5.3.6 结语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5.4.1 市场动态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10)技术标准化助推聚驱地面工程研究成果有形化(论文提纲范文)

1自主研发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注采工艺技术,并实现技术专利化
    1.1聚合物配注工艺技术
    1.2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技术
    1.3聚合物驱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2地面工程技术标准化集成,实现科研成果有形化
    2.1技术手册
        2.1.1聚合物配注工艺及设备
        2.1.2聚合物采出液处理技术及设备
        2.1.3聚合物采出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2.2标准规范
    2.3标准化设计
        2.3.1形成完整标准化设计文件体系
        2.3.2推进规模采购
        2.3.3提高模块化水平
        2.3.4研发推广一体化集成装置
    2.4技术有形化产生的经济效益
3结论

四、聚合物配制站生产能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薄磨耗层配合比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 龙宇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D]. 赵金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3]微量杂质对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D]. 高东旭.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 赵显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5]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研究[D]. 马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6]工业化溶聚丁苯原料前处理对聚合的影响研究[D]. 李龙.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7]海上平台提高母液配制浓度减小配注系统总体积的可行性分析[J]. 舒政,陶刚,赵文森,陈文娟,崔盈贤.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5)
  • [8]乳酸共聚酯的微生物合成及高密度发酵盐单胞菌的构建[D]. 任一林. 清华大学, 2018(04)
  • [9]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10]技术标准化助推聚驱地面工程研究成果有形化[J]. 赵忠山,李学军,李玉春,杨清民,李娜.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06)

标签:;  ;  ;  ;  ;  

高分子配混站产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